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禹甸意思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4 09:26:20 体裁作文
禹甸意思体裁作文

篇一:历史高考文化常识总汇

历史高考文化常识

【中国的别称】

赤县、神州、中华、华夏、函夏、九州、九域、九有、九土、九区、、九牧、八州、禹城、禹迹、禹甸、海内、中州、中原、四海、中土、天朝、

外国人称呼中国,中文译音为:支那、脂那、至那、希尼、震旦等。这些都是“秦”字的外文对应,或以为从“丝绸”的“丝”读音而来,也有人认为源出“瓷器 (china)”或闽南话的“茶”。 俄罗斯将中国叫“契丹”,显然另有来源。契丹族建立的辽朝,武力强盛,

【古代纪年法】

(1)干支纪年: 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十二生肖]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①用“天干”和“地支”一一相配来纪年的方法。其特点是:

A、天干和地支各一位组成一个纪年,如“甲子年”、“乙丑年”等。

B、天干和地支的相配永远是单数对单数、双数对双数,不可能出现奇偶相组合。

C、60年一循环,周而复始。

②将公历年换算成干支年的方法(公元纪年与干支纪年的换算):

首先,将天干、地支编号如下:

天干: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

4 5 6 7 8 9 10 1 2 3

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4 5 6 7 8 9 10 11 0 1 2 3

如要将公元纪年换算成干支纪年,以公元年的尾数在天干中找出相对应。然后,将公元纪年除以12,用余数在地支中找出所对应的地支。这样,公元纪年就换算成了干支纪年。 如:公元1995年,用该年尾数5找出对应的天干为“乙”。然后,用1995除以12得余数为3。用余数3找出相对应的地支为“亥”。那么,公元1995年则为农历乙亥年。

(2)年号纪年:

从汉武帝起,帝王即位都有年号,后就用帝王年号来纪年。如:康熙元年等。 年号纪年和干支纪年可兼用,如:顺治二年乙酉四月。

(3)王位纪年:用于春秋战国时代的一种纪年方法,如:赵惠文王十六年。

【岁时】

1. 纪月序数:一季三个月顺次称孟、仲,季,如孟春(一月),仲春(二月),季春(三月)。

2. 特殊日称呼:朔:农历初一 望:农历十五 既望:农历十六 晦:农历每月最后一天。

3.地支纪时:一昼夜分十二时辰,用十二地支称呼,每时辰两小时。

干支记时 五更

子时

丑时

寅时

卯时

辰时

巳时

午时

未时

申时

酉时

戌时

亥时

【特殊称谓】

(1)百姓的称谓。常见的有布衣、黔首、黎民、生民、庶民、黎庶、苍生、黎元、氓等。

(2)职业的称谓。一些以技艺为职业的人,称呼时常在其名前面加一个表示他的职业的字眼。

(3)不同的朋友关系之间的称谓。

贫贱之交:贫贱而地位低下时结交的朋友叫“贫贱之交”;

金兰之交:情谊契合、亲如兄弟的朋友叫“金兰之交”;

刎颈之交: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叫“刎颈之交”;

患难之交:在遇到磨难时结成的朋友叫“患难之交”;

莫逆之交:情投意合、友谊深厚的朋友叫“莫逆之交”;

竹马之交从小一块儿长大的异性好朋友叫“竹马之交”;

布衣之交:以平民身份相交往的朋友叫“布衣之交”;

忘年交:辈份不同、年龄相差较大的朋友叫“忘年交”;

记时 异称 三更(三鼓) 四更(四鼓) 五更(五鼓) 一更(鼓) 二更(鼓) 半夜23时至翌日凌晨1时 夜半 凌晨1时至3时 3时至5时 5时至7时 7时至9时 9时至11时 11时至13时 13时至15时 15时至17时 17时至19时 19时至21时 21时至23时 鸡鸣 平旦 日出 食时 隅中 日中 日昳 晡时 日入 黄昏 入定

忘形交:不拘于身份、形迹的朋友叫“忘形交”;

车笠交:不因贵贱的变化而改变深厚友情的朋友叫“车笠交”;

君子之交:在道义上彼此支持的朋友叫“君子之交”;

神交:心意相投、相知很深的朋友叫“神交”(“神交”也指彼此慕名而未见过面的朋友)

(4)年龄的称谓。襁褓:未满周岁的婴儿 ;

孩提:指2——3岁的儿童 ;

垂髫:指幼年儿童(又叫“总角”) ;

豆蔻:指女子十三岁 ;

及笄:指女子十五岁 ;

加冠:指男子二十岁(又“弱冠”) ;

而立之年:指三十岁 ;

不惑之年:指四十岁 ;

知命之年:指五十岁(又“知天命”、“半百”);

花甲之年:指六十岁 ;

古稀之年:指七十岁 ;

耄耋之年:指八、九十岁 ;

期颐之年:一百岁。

(5) 谦称:学生自称“门生、受业、不才、小生、小可、晚生、后学”等。

(6) 雅称:自家父母称“椿萱”,他人母亲称“萱堂”,岳父母称“泰山、泰水”,兄弟称“昆仲、棠棣、手足”,夫妻称“伉俪、伴侣”,丈夫称妻子“内人、可卿”,妇女称“巾帼”,男子称“须眉”,同学称“同窗”。

(7) 婉称:家父母称“家严、家慈”,去世父母称“先父先严、先母先慈”,夫妻一方亡故称“丧偶”,夫死未嫁之女称“遗孀、孀居”,妻死未娶称“鳏夫、鳏居”。

(8)古代别称:

1.桑梓:家乡 2.巾帼:妇女 3.须眉:男子 4.鸿雁:书信 5.社稷:国家

6.汗青:史册 7.轩辕:祖国 8.“三尺”:法律

【明清科举考试(起于隋代,盛于明清,清光绪31年,1905年废止)】

(1)等级:院试(又叫“童试”,县级考试 ,童生参加,考上为“生员”,即“秀才”。) 乡试(又叫“秋闱”,省级考试,生员参加,考上为“举人”。)

会试(又叫“春闱”,国家级考试,举人参加,考上为“贡士”。)

殿试(国家级考试,皇帝主考,贡士参加,考上为“进士”。其中,第一名叫“状元” 第二名叫“榜眼”,第三名叫“探花”)

(2)内容:四书五经等,规定文章格式为“八股文”

【传统节日】

1.春节:我国传统习俗中最隆重的节日。此节乃一岁之首.古人又称元日,元旦,元正,新春,新正等,而今人称春节。

2.元宵:又称正月半,上元节,灯节。元宵习俗有赏花灯,包饺子,闹年鼓,迎厕神,猜灯谜等.宋代始有吃元宵的习俗。

3.寒食:节日里严禁烟火,只能吃寒食。在冬至后的一百零五天或一百零六天,在清明前一二日。因寒食与清明时间相近,后人便将寒食的风俗视为清明习俗之一。

4.清明:按农历算在三月上半月,按阳历算则在每年四月五日或六日。其习俗有扫墓,踏青,荡秋千,放风筝,插柳戴花等。唯一既是24节气又属于传统节假日。

5.端午:又称端阳,重午,重五。端午习俗有喝雄黄酒,挂香袋,吃粽子,插花和菖蒲,斗百草,驱“五毒”等。

6.乞巧:又称少女节或七夕。与牛郎织女故事有关。

7.中秋:又称团圆节。农历八月在秋季之中,八月十五又在八月之中,故称中秋.中秋节的主要习俗有赏月,祭月,观潮,吃月饼等。

8.重阳:《易经》将"九"定为阳数,两九相重,故农历九月初九为“重阳”。 重阳节的主要习俗有登高、赏菊、喝菊花酒、吃重阳糕、插莱萸等等。1989年,我国把每年的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敬老节)。传统与现代巧妙地结合,这一节日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老年人节日。

9.腊日:这是古代岁末祭祀祖先,祭拜众神,庆祝丰收的节日。腊日通常在每年的最后——个月(腊月)举行,南北朝时腊日已固定在农历十二月初八.有吃赤豆粥,祭拜祖先等习俗.佛教的腊八粥后也渗入腊日习俗。

10.除夕:农历十二月三十日晚,家家在打扫一清的屋里,摆上丰盛的菜肴,全家团聚吃“年饭”。

【有关官职】

1.中央官职:皇帝下有丞相或称宰相佐理国政,统领百官。中央一般设六部分管政务,即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弄部、工部,部长官称尚书,副职为侍郎。

2.地方官职:大政区称郡、州或称省,长官分别称郡守、太守(或刺史)、巡抚。

基层政权称县,县官称县令或知县,间乎大政区和县之间高州(或府),长官称知州(知府)。

3.六部职能:

(1)吏部(官任免升调等) (2)户部(土地税收户口等) (3)礼部(典礼科举学校等)

(4)刑部(司法刑狱案件等) (5)兵部(军事军队边防等) 6)工部(工程营造水利等) “六部”是汉以后的中央官职,各部长官为尚书,副职为侍郎

4.爵:即爵位、爵号,是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旧说周代有公、侯、伯、子、男五种爵位,

5.太师:指两种官职,其一,古代称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其二,古代又称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为“东宫三师”,都是太子的老师,太师是太子太师的简称。

6.尚书:最初是掌管文书奏章的官员。隋代始没六部,唐代确定六部为吏、户、礼、兵、刑、工,各部以尚书、侍郎为正副长官。

7.节度使:唐代总揽数州军政事务的总管,原只设在边境诸州;后内地也遍设,造成割据局面,因此世称“藩镇”。

8.刺史:原为巡察官名,东汉以后成为州郡最高军政长官,有时称为太守。唐白居易曾任杭州、苏州刺史,柳宗元曾任柳州刺史。

9.太守:参见“刺史”条。又称“郡守”,州郡最高行政长官。

10.都督:军事长官或领兵将帅的官名,有的朝代地方最高长官亦称“都督”,相当于节度使或州郡刺史。

11.三公九卿:

卿和公都是官职名称。据历史记载,西周时期周王朝及诸侯都有卿,分上中下三级。战国时期,不少国家沿用。上卿是当时最高的官职。

九卿之说始于秦汉,指的是太常、光禄勋、卫尉、廷尉、太仆、大鸿胪、宗正、大司农、少府九个官职。具体一点来说,太常掌管宗庙祭祀与礼仪;光禄勋掌管宫廷的守卫和护从;卫尉负责宫门警卫工作;太仆掌管皇帝的车马;廷尉是最高司法之官,掌管刑狱、案件的审理等;大鸿胪又叫典客或大行令,负责外交及民族事务;宗正负责管理皇室、宗族的事务;大司农又名治粟内史或大农令,掌管谷货、租税、赋役、财政等;少府掌山海池泽之税,以供养皇帝。到北魏时期,在正卿之下还设少卿,历代相沿,直到清末才废止。

三公之说也起始很早,周时以司马、司徒、司空为三公,西汉以丞相(大司徒)、太尉(大司马)、御使大夫(大司空)为三公。到东汉时,名称有所改变,指太尉、司徒、司马。三公又叫"三司",共同负责军政事务。

【谦辞和敬辞】

篇二:九种常见对仗

九种常见对仗:

1、工对:同一类门词语相互对偶叫工对。古汉语名词分为若干小类,同一小类的词相对便是工对,如天文对天文,地理对地理。有些虽不是同小类但在语言中经常平列,如天地、花鸟、诗酒等也算工对。李白“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月和云既是名词,有是天文类词。李商隐:“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晓和夜是名词中的时令词对时令词。

2.邻对:邻近事类词语相对叫邻对。大约可分二十类:时令与天文;天文与地理;地理与宫室;宫室与器物;器物与衣饰;器物与文具;衣饰与饮食;文具与文学;草木花果与鸟兽鱼虫;形体与人事;人伦与代名;疑问代词与“自”、“相”等字和副词;方位与数目;数目与颜色;人名与地名;同义与反义;同义与连绵;反义与连绵;副词与连词、介词;连词与助词。

3、宽对:不能严格区分词语类别,只按词性相同的要求构成对仗叫宽对。半对半不对也属于宽对。如“匈奴犹未灭,魏绛复从戎”中“匈奴”与“魏绛”是名词相对;“犹”与“复”是副词相对;但“未灭”与“从戎”便不对了,这联就是半对半不对,属于宽对。如:元稹《早归》“饮马雨惊水,穿花露滴衣。”马、雨、水和花、露和衣。名词对名词,可称宽对。

4、借对:一个词有两个意思,诗人用的是甲意,但同时借用它的乙意来与另一词对仗,这叫借对。如“行李淹吾舅,诛茅问老翁”,“行李”的“李”并不是“桃李”的“李”意,但诗人却借着“桃李”的“李”与“茅”字作对仗。有时候不是借意而是借音。如“事直皇天在,归迟白发生”,借“皇”为“黄”与“白”相对,这也是借对。“樽开柏叶酒,灯发九枝花”,借“柏”为“百”与“九”以数目词相对。还有杜甫〈江南逢李龟年〉“歧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寻常是平常的意思,古代八尺为寻,两寻为常,故借来对数目。还有一种借音,李商隐〈锦瑟〉“沧海月明珠有泪,蓝天日暖玉生烟。”沧为苍与蓝相对。

5、流水对:对仗的一联一般是平行的各有其独立性的两句。但也有一种对仗,是一句话分为两句说,每句都没有独立性,出句和对句合起来才是一个整体。这种对仗叫流水对。如“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就是流水对。

6、反对:意义相反的字互为对仗叫反对。比如“有”与“无”;“多”与“少”。以反对为优,正对(意义相同或相近)为劣。

7、错综对:是指相互对应的两组词的位置转换交叉的一种对仗。如“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鸭”,“萤”与“鸭”,“火”与“暮”是交叉的一种对仗。这种情况只是偶然使用。

8、扇面对:扇面对就是隔句对。如“①飘渺巫山女,②归来七八年;③殷勤湘水曲,④留在十三弦”,不是一般的①句与②句对仗、③句与④句对仗,而是①句与③句对仗、②句与④句对仗。

9、叠字对: 在出句某一位置用了重叠字,在对句的响应位置也用重叠字。如“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树树”与“山山”即是。

技巧:

绝句律诗都采用,起承转合,一首诗,在确定了主题(立意)并且选择好题材后,就要考虑如何组织安排这些题材来更好地表现主题。一般要求是,根据表现主题的需要,把题材主次分明,有起有结地组织成一个有机整体,从而构成一首完整的诗篇。

古人论诗的章法,多主起、承、转、合。起是发端。承是承接。转是转换。合是

结束。一章之内,起结转换皆应随意而发展,不可离题过远以致脱节。切记不可脱离主题。起句一般点题为主,有明起、暗起、陪起和反起四种。可根据自己的构思和题目来写,切不可死套,承:接上句的起句。要衔接的上可铺述,一般绝句的内容大都是即景抒情,故起承二句多为写景或叙事。转句:就是承笔之意转入正题之意,也可从正题上转入意境,情景上,转句非常重要起承可直白,但转和结句(合句)一定要好好把握去写。打个比方,像你心爱的人表白,你怎得斟酌怎么去表白用什么样的语言打动她吧,诗也一样,多推敲,多修改。

初学要旨:一、贵有新意。二、律绝之诗切忌意杂。三、辞意最忌相碍与犯复。 大家别老模仿前人写的,要有自己的思考,自己的感悟!不然,你写的东西,大家都不知道是在看前人的作品还是在看你的作品,一定要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诗和琴棋书画秘不可分,琴:音乐也,棋:围棋布局,书:书法。画:形神,诗留余味,画留白,诗也一样。又像写散文,形散而神不能散,形我们可以理解为形状,比喻,修饰。神:意也~形也~精髓也所以建议大家多看别人或者古人写的资料,来了解这方面的知识。

一首诗里不要过多的使用叙述句,特别是抽象的叙述句在说明应交待的事项后,应多用形象化语言、比拟手法。

怎么修改诗:

1:诗是浓缩的、取其精华,一首诗写好以后,如果觉得不满意,就从主题的中心思想上去修改,删除离题的词,争取把每个字都能为主题服务。

2:一首诗里不要出现雷同的词语和意思。

3.平仄不和理时:必须调平仄,方法有三:(1)换同义词或能代替的词,如中国、神州、华夏、禹甸、赤县,意思一样,但平仄不同,可以根据情况选用。又如以东风、惠风表示春季;以南风、薰风表示夏季;以西风、金风表示秋季;以北风、朔风表示冬季。也可根据情况选用。(2)用倒装句,如主移谓后:“粘衣欲湿杏花雨”;宾置谓前:“草色遥看近却无”。(3)可用救拗法。

4.:把改好的诗自己吟几遍,看顺不顺口,听其音韵是否能和诗的感情配合起来。如感觉不妥当的地方,就作进一步修改。气顺则意畅,意畅则有神来之笔。如果实在觉得不好修改,可与诗友探讨,或者放放,等有灵感或者琢磨透了再来

篇三:中国历史常识你知多少?

中国历史常识你知多少?

一、古代封爵制度

爵又叫爵位,是中国古代帝王对有血缘关系的亲族和功臣授予的一种称号,是社会地位高低和享受物质利益多少的标志。一般依据血缘关系的亲疏或功劳的大小授予不同的爵位。

商、周时期,封爵就是分封诸侯,爵称同时也是官称。春秋战国时期.封爵制度发生了很大变化,不少国家改变了按血缘关系封爵的做法,主要依据对国家的贡献与功劳的大小来授予爵位。

秦国推行的是典型的军功爵制,把在战争中立下的军功同爵位、享受的待遇联系起来,并且主要是面向立有战功的军队战士和平民。爵位共分二十个等级,有爵者不仅享有相应的经济待遇,而且享有一定的政治待遇。但是这种爵位享有的仅是衣食租税,而不能拥有食邑和封地内的政权和兵权,爵位也不能世袭。 汉代实行两种封爵制度,一种是将宗室封为王、侯两等,一种是对功臣的封爵。仍袭秦的二十等爵制,以后各代基本按秦制,只是稍有改变。如曹魏时将封爵分为王、公、候、伯、子、男、县侯、乡侯、亭侯、关内侯等。

元代,凡是宗室、驸马通称诸王。明代以皇子为亲王,亲王之子为郡王。文武官员的封爵是公、侯,伯三级,各加地名为封号,但只有岁禄而无实际的封邑。清代宗室封爵为十等,按宗亲世系分别授予,宗室凡年满二十岁均可具名题请。另外,封爵制度对皇帝的妃嫔、女儿、姐妹、姑母,以至功臣的母亲、妻子等,也授予封号。

二、皇帝的别称

在封建社会时代,“皇帝”虽是一个无比尊贵的称号,但臣下在皇帝面前,却不能直呼“皇帝”二字,称呼皇上常常只用皇帝的别称。

东汉(公元25年—公元220年)时称皇帝为“国家”,这是由于古代称诸侯为“国”,称大夫为“家”,人们便以“国家”作为国的通称,皇帝是国的化身,因而称皇帝为“国家”。晋代(公元265年—公元420年)仍然沿袭这种称呼。

唐代(公元618年—公元907年)称皇帝为“圣人”,在皇宫里面称皇帝为“宅家”,因为皇权至高无上,“以天下为宅,四海为家”,故称“宅家”。

宋代(公元960年—公元1127年)曾以庙、祖称皇帝,如称宋神宗为“神祖”,称宋仁宗为“仁庙”。还有称“官家”、“官里”的,是取“五帝宫天下,三王家天下”的意思。

此外,皇帝的别称还有天子、陛下、皇上、上、飞龙、县官、乘舆、车驾、驾、万岁、万岁爷、至尊、人主、圣、家家(北朝)、郎主(辽、金)等,也有以年号作为皇帝别称的。

三、古代皇帝的年号、谥号与庙号

年号、谥号和庙号这三者都是中国古代皇帝们不可缺少的特殊名号。

在古代皇帝和大臣的心目中,确定什么样的年号纪年,是一件非常重大而神圣的事情。改朝换代以后,新的皇帝即位,践阼为主,需要重定正朔,以显示奉天承运,上顺天道,下合人意,而重新确定年号纪年,正是奉正朔的一种表示。

据《中国历史年代简表》,历代的皇帝所用的年号共有708个,从内容上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表示受命于天的,如应天、天兴、天授等;(2)表示神圣祥瑞的,如万利、河清、大圣等;(3)表示改朝换代的,如太始、开元、皇初等;(4)歌颂文治武功的,如大德、上明、文治等;(5)希图安宁平顺的,如安定、广顺、永宁等;(6)祈求江山永固的,如长久、天寿、长乐等。其中,“天”字在历代年号中使用得最多,达71次。“天”字,《尔雅》解释为:“天,君也。”古代帝王称作天子,被认为是上天之子。

在中国古代皇帝死后,后世的皇帝要另外给他一个特殊的称号,这就是谥号。《说文》这样解释:“谥,行之迹也。”也就是说,根据死者的生平事迹表达褒贬之意,所谓“劝善戒恶”。其中有褒扬的,比如,民无能名曰神(如宋神宗),经天纬地曰文(如汉文帝),克定祸乱曰武(如汉武帝),博闻多能曰宪(如唐宪宗),等等;有批评的,比如,乱而不损曰灵(如周灵王),好内远礼曰炀(如隋炀帝),动祭乱常曰幽(如周幽王),等等;有表示同情的,比如,恭仁短折曰哀(如汉哀帝),在国逢难曰愍(如晋愍帝),年中早夭曰悼(如周悼王),短折不成曰殇(如汉殇帝),等等。

庙号也是一种死后的称谓,但与谥号有所不同。“庙”字,《说文》解释为:“庙,尊祖貌也。”宗庙是祭祖的场所,帝王的宗庙中奉祀的祖先都有一个特立的庙号。与谥号相比,庙号的用字少,而且都是褒扬之词。以明代皇帝为例,十五个皇帝依次是:太祖、成祖、仁宗、宣宗、英宗、代宗、宪宗、孝宗、武宗、世宗、穆宗、神宗、光宗、熹宗、思宗。可以看出,明代开国的皇帝称祖,其余称宗。

四、中国的别称

中国还有许多别的称谓:

1、赤县神州

在中国的古书《史记·孟子苟卿列传》中提到战国时齐国有个叫验衍的人,他说:“中国名为赤县神州。”后来人们就称中国为“赤县神州”。但更多的是分开来用,或称赤县,或称神州。

2、华

古代时候这个字的意思和“花”一样,引申为美丽而有光彩。对华的解释,有三种说法:

第一种说法是:古代中原地区的人们,认为自己居住在衣冠整齐而华丽的文明地区,所以自称作“华”。 第二种说法是:“华”含有红色的意思,古代的周朝人喜欢红颜色,把红颜色看作吉祥的象征,所以就自称作“华”。

第三种说法是:华是由中国的古称“华夏”省简而来,“华”作为中国的简称,历史悠久。

3、中华

秦朝以前,华夏族称自己的祖国为中国,秦以后,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又有“中华民族”的说法。“中”是中国,“华”是华夏族的指称,中华民族是中国各民族的总称。

4、夏

在古代有“大”的含义。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是大禹建立的夏王朝,后来人们就常用“夏”来称呼中国。

5、华夏

中国古代,居住在中原地区的华夏族和南方、北方的一些少数民族,都向当时的商朝称臣。华夏族是当时的主要民族,后来人们就把华夏作为中国的代称。

6、禹城、禹迹、禹甸

相传古代洪水滔天,一个叫大禹的人去组织大家治理水灾。据说,禹治水后,按山川形势划定九州,所以后来世代相传下来称中国为:禹城、禹迹(大禹治水,足迹遍全国)、禹甸(“甸”在这里是治理的意思)。

7、九州

相传夏(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17世纪)禹治水后,分中国为九州:冀、兖、青、荆、扬、梁、雍、徐、豫。古书《淮南子·地形》又记,中国古代设置九个州:神州、次州、戎州、自州、冀州、台州、济州、薄州、阳州。后来,九州就泛指中国。以九州的意思还派生演化出“九域”、“九有”、“九土”、“九区”等许多名字。

8、海内

古代的中国人以为中国周围都是海,所以把中国叫做海内,把外国叫作海外。

五、中国龙的起源

我们这里要说的龙,是一种神话动物,在中国大地上,到处都能见到它的形象。

但真正的龙是什么样子呢?谁也没见过,因为自然界根本就没有这样的动物。可见,龙是人类自己创造的。

龙不仅中国有,世界上很多国家的神话中也都有龙。例如,西方神话的龙就很有意思,那些龙在形体上跟中国龙有很相似的地方:身体庞大,遍身鳞甲,长着四条腿和尖利的爪,头上有角,能腾云驾雾。不同的是,西方龙的龙头比较多,有的三个头,有的九个头,还有十二个头的,而中国龙只有一个头。西方龙嘴里吐火,中国龙嘴里一般喷水。西方龙常常代表凶恶的势力,中国龙往往是吉祥的象征。

中国龙是神奇的,本领大,它能变长也能变短,能上天也能入海,它还能在天上兴风降雨。古代中国人为了祈求风调雨顺、农业丰收,就把美好的愿望寄托在龙的身上。那时候,人们在龙王庙祭龙求雨的现象非常普遍。

中国龙的产生至少有6000年的历史了。

在远古时代,人们常把他们所敬畏的动物、植物自然现象作为自己氏族的标记,他们崇拜它,祈求得到它的保护,这就是图腾崇拜。龙就是一种图腾崇拜物。

那么,龙起源于哪种东西呢?说法很多了。有人说龙起源于鳄鱼,有人说起源于蛇,有人说起源于猪,还有人说最早的龙就是下雨时天上的闪电。现在多数专家认为龙是以蛇为主体的图腾综合物。它有蛇的身、猪的头、鹿的角、牛的耳、羊的须、鹰的爪、鱼的鳞。专家们的这种看法,为我们展示了一幅远古社会的生活图景:在远古氏族社会时,以蛇为图腾的黄河流域的华夏族战胜了其他氏族,后来华夏族又联合了其他氏族,组成了巨大的氏族部落联盟,同时吸收了其他氏族的图腾,组合成龙图腾。

1987年在河南省淄阳发掘了一处距离今天6000多年仰韶文化早期的大墓,在男性墓主人身边出土了一条用蚌壳堆塑的龙,这是目前我们见到的最早的龙了,人称“中华第一龙”。在内蒙古还出土了一个玉龙,样子很漂亮,它的身体细长,弯曲成C形,龙头很像猪。这个猪头形玉龙也有5000多年的历史了。 在距离今天3000年左右的商周时期,龙常常出现在青铜器和骨器上。那时的玉龙(中国西北部的内蒙古出土)甲骨文中就有“龙”字,“龙”字的写法有100多种。

2000多年前的战国时期,龙多次被生动地描绘在帛画上。到了汉代,龙的样子就跟我们今天见到的龙差不多了。以后,经过各个朝代的加工,龙的样子越来越威武神气了

六、中国为何称“China”

“China”是国外对中国的称呼,其发音也大同小异。

“China”是汉语“昌南”一词的音译。“昌南”指昌南镇,是瓷都景德镇的旧称之一。东汉时代,古人就在这里筑窑伐木,烧制陶瓷。到了唐代(公元618年—公元907年),由于昌南镇高岭土土质好,人们又吸收了南方越窑青瓷和北方刑窑白瓷的优点,创造出一种青白瓷。青白瓷晶莹滋润,素有假玉器的美称,因而远近闻名,并大量出口欧洲。18世纪以前,欧洲还不会制造瓷器,所以中国瓷器,特别是昌南镇的精美瓷器很受欢迎。在欧洲,昌南镇瓷器是十分珍爱的贵重物品,人们以能获得一件昌南镇瓷器为荣,这样,欧洲人就把“昌南”作为“瓷器”(china)和生产瓷器的“中国”(China)的代称。久而久之,欧洲人把“昌南”的本意忘却了,只记住了它是“瓷器”和“中国”。

到了宋朝的景德年间,真宗皇帝十分赏识昌南镇所产的瓷器,在此设置官窑,派遣官吏,专门替皇帝烧制各种瓷器,并要在进贡的瓷器底部写上“景德年制”四个字。从此,“昌南镇”就改为“景德镇”并一直沿用至今

七、“皇帝”一词的来历

篇四:论述《诗经》中的天人关系

《诗经》中的天人关系论述

社会学院 历史学 许萍 0803401031

内容摘要:天人关系是中国的一个重要哲学问题,社会发展到今天它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哲学问题,而且还是一个科学问题。天人关系纷繁复杂,经过数千年的演变,在不断的变化发展。天人关系产生于原始社会,与农业耕作有紧密的联系,并伴随着农业生产力不断发展,天人关系也发生变化。

关键词:《诗经》 天人关系 天

《诗经》作为中国先秦伟大的一部诗歌总集,反映了先秦乃至原始社会的民生民情,同时也表现了那个时期的哲学思想。本文试图研究《诗经》中的天人关系,并对前人的研究进行一个简要的总结。

“天”的哲学意义

对“天”字的形、义分析,发现“天”字体现了三种哲学意义,即客观唯心主

①义思想、人文精神以及天人合一的哲学观。

从“一”的本义来看,不管它是指万物的本源“道”,还是指由“道”派生出的原始混沌之气,这都体现了古代人们的一种客观唯心主义思想: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离开了人,脱离了物质世界的某种“客观”精神。“天”字从“一”,自然而然也就体现了这种客观唯心主义的哲学观。

“大”的小篆形体是人形,其哲学意义在于它反映了人文精神,体现了先人们的主体意识和对自我的认识。中国方块汉字的产生、发展是以“人”为中心的,这从汉字的形体构成,特别是其偏旁部首可以看出。“天”字从“大”,从一个侧面也折射出了这种人文精神。

“一”、“大”组成一个整体“天”字,“天”字下有人形(大),人形上有一,这又体现了天人合一的哲学精神。

天人关系的产生

人类现实的天人关系是从先民们利用和改造自然界各种现成物以满足自己生活需要开始。人类产生之初,生产力低下,只能用自身各种器官和肢体直接从自然界中的各类现成对象索取,从而感知自然,认识自然,接触自然,利用自然,尽一切办法维持人类自身的生存。而人类在利用自然的同时,还需要自觉、积极地认识各类自然现象,掌握自然的运动规律,只有在充分认识自然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利用自然。在利用自然的过程中,人类的认识能力慢慢提高。但因为当时生产力水平的低下,人类并不能清楚地认识自然,当人们在现实地利用和认识自然活动中遭受挫折时,物质需求就难以实现,心灵会受到伤害,这时就需要一种精神安慰。这时,先民就创造了一个“天”。“天”看管着每个芸芸众生:“天之生我,我辰安在?”②“天”在先民的眼中是整个世界的主人,它直接掌握着人的命运,① 《“天”字的哲学意义》 朱丹 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4期(第9卷 总第34期)

②《春秋以前天人关系问题的产生》 周锋 广西师范大学 政治与行政学院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年9月 第18卷 第3期

这时的先民已经将自然之“天”主观化、神灵化。

为了使这个虚幻的“天”具体化,先民就又创造了各种各样的神灵,可谓天神、地示、人鬼等等一应具有,大体上说,于天神有上帝、日、东母、西母、风、云、雨、雪等等,于地祗有社、方(四方)、山、岳、河、川等等,对祖先神不仅于先王、先妣有复杂的祭典,而且于名臣又有配享制度??①而此时的“天”对人而言只是“一种强大而意向又不可捉摸的神灵......看不出具有理性,恣意降灾或降佑”,这是“天”给人的最初的印象。

前人理解的“天”的 意义

朱熹把孔子所谓的天分为苍苍者、主宰者、性理者三个种类加以分析。苍苍者意味着物理的自然天,主宰者意味着主宰万物的超自然的、至高无上的人格神,

②性理者意味着天就是自然法则、道德法则之根源。

冯友兰先生指出:“在中国文字中,‘天’这个名词,至少有五种意义。一个意义是‘物质之天’,就是指日常生活中所看见的苍苍者与地相对的天,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天空。一个意义是‘主宰之天’或意志之天’,就是宗教中所说有人格,有意志的‘至上神’。一个意义是‘运命之天’,就是指旧社会中所谓运气。一个是‘自然之天’,就是指唯物主义哲学家所谓自然。一个是‘义理之天’或‘道德之天’,就是唯心主义哲学家所虚构的宇宙的道德法则。”③

薛富兴教授理解的“天”主要是自然万物之“天”(用于实用和审美)、自然规律之“天”、主宰之“天”。④

先秦诸子的天人观

在中国古代,有许多哲学家都对天人关系作了探讨。这些探讨大致上可分为以下几种观点:

1夏、商、周三代的人天观

在《尚书》中,把天看成人格神,天有意志,能直接降罪或赐福给人们,实际上,这时的天人关系就是神和人的关系。(1)《尚书·商书·汤浩》:“天道福善祸淫,降灾于夏,以彰其罪。”这就是说上天奖励好人惩罚坏人,因此降灾于暴虐的夏架王,以明其罪。(2)《尚书·商书·汤洁》:“上天字佑下民,罪人础伏。”意思是说,上天是信任和保佑老百姓的,所以才把残害百姓的夏架王给废掉和制伏了。综上所述,可知古代的天人关系就是人和神的关系,神是存在于人类之外的超自然的力量。在《尚书》中,并没有提出“天人合一”的概念,也就是说天是神、人就是人,神支配人。

2 孔子的天人观

孔子的思想“重人世”、“轻鬼神”,有浓厚的无神论色彩,他把人格主宰之天解构为自然之天,对天的自然存在持有很深的敬意,明确肯定天的生命意义,“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认为人应当像天那样对待生命,对待一切事物。“获罪于天,无所祷也”(《论语·八佾》),“天生德放予,桓能其如予何(《论语·述而》),“君子有三畏,畏天命??”(《论语·季氏》)。从这里可以看到,在孔子的思想中,有一个隐隐约约的上天在起作用。可见在天人关系上,① 金景芳.中国奴隶社会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3.

② (韩)孙兴彻.中国哲学天人关系论的考察与理解[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版),2006(5). ③ 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七卷)[M].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77

④ 薛富兴.先秦中华天人关系的五种形态[J].贵州社会科学, 2006(1):37.

孔子是倾向于天人合一的。

3 孟子的天人观

在“天道”和“人道”关系上,将二者合二为一的权威首推儒家亚圣孟子。孟子肯定天或天命是一切事物发展的不可抗拒的力量,要求人们顺从和接受它的安排。他提出性善来自天赋,人生来就具有善端,认为经过人在后天的主观努力,人的“四端”不断扩充,道德日臻完善,最终在道德上达到人与天相参,天与人合一的高尚境界。孟子和他的学生万章对话,万章问:“舜有了天下,是谁给他的?”孟子回答说:“是上天给他的。”从以上所引的材料看,孟子把天看做一种神秘的存在物,而不是自然物,并且这个“天”似乎是有意志的。在善性这一点上,天和人是一样的。

4 老子的天人观

老子主张无为、顺应自然。他认为,世界万物与人都是“寂兮廖兮”的道的创造,“道法自然”揭示出世界的发展并没有一个外在的动因,而是以自身为原因的,是一个自然的生成过程。人与天也是道自然而然的派生物,这不但取消了天的道德意义,还取消了人的本体论意义。所以老子要求人们效法天道自然无为,达到“彼我玄同”的“天人合一”境界。

5 庄子的天人观

庄子也认为道生万物,并且把道提升为万物的主宰,人与自然作为道的创造物来讲,他们是同一的。庄子还将人为与天性作了严格的区分:“牛马四足,是谓天;落马首,穿牛鼻,是谓人”,认为是非、利害、礼义都是人为,违背了天性,是丑恶的,只有自然天性才是至真、至善、至美的。因此庄子竭力呼吁人们放弃一切作为,顺应自然,摒弃私意,从而达到“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天人合一”境界。

6 墨子的天人观

墨子主张“天志说”,公开宣扬天是有意志的,但却极力反对天命论,提出“非命”的思想,提倡“强力说”。“强必富,不强必贫;强必饱,不强必饥”,富贵贫贱不是天命决定的,而是由人为造成的。这种重人力轻天命的观点实质上也是在强调天与人相分,各有各的职责,人应尽力改变自身环境,上天的意志就是要求人们从事强力的活动。

7 荀子的人天观

荀子认为天与人的职分不同,天的职分在于生物,人之职分在于成物。所以他说:“唯圣人为不求知天。”(《荀子·天论》)反对人“与天争职”。荀子强调人应该行使自己的职分以“制天”、“理物”,他说“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天论》)但是荀子所强调的“制天”是有限度的,即要求保留在“物之所以成”的层面上,所以他又说:“君子之于天地万物也,不务说其所以然,而致善用其材。”(《天论》)

现代的张岱年的“天人关系”

在天人即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现代哲学家张岱年先生提出了“天人本至”的重要命题。

1. 天人本至:人与自然和谐的理论根基

a) 张先生的天人本至观认为,天与人是有分别的,天人之分别就是本至之

分别。

b) 张先生指出天人的本至之别是有联系之分别,即“本为至之所本,至为

本之所至”。

2. 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的根本途径

《诗经》中“天”的含义

《诗经》中的“天”主要有四种意义:一是日常生活中所看见的纯粹的天,就是天空;二是有人格、有思想的“神”;三是大自然以及自然规律;四是现实生活中的道德法则。

1、天空

《大雅·云汉》“倬彼云汉,昭回于天。王曰於乎,何辜今之人?”,《国风·邶风·雄雉》“瞻彼日月,悠悠我思”,《国风·唐风·鸨羽》“父母何怙?悠悠苍天”,这里的“天”都是天空,都是寄托了某种感情。用薛富兴教授的话说,《诗经》中对“自然之天、物理之天的欣赏实际上就是对天空的纯形式美欣赏、声色之美

①的感受和把握”。

2、有人格有思想的“神”

劳动人民都比较现实,关心的都是与自身相关的事情。当天下有大奸为害百姓的时候,百姓就怨天、疑天。“浩浩昊天,不骏其德。降丧饥馑,斩伐四国。旻天疾威,弗虑弗图”(《小雅·节南山之什·雨无正》),“昊天不傭,降此鞫讻。昊天不惠,降此大戾”(《小雅·节南山之什·节南山》)。当天下出现明君大贤,百姓便开始颂天。“天生烝民,有物有则。??天监有周,昭假天下。保兹天子,生仲山甫”(《大雅·荡之什·烝民》),“天保定尔,亦孔之固。??天保定尔,俾尔戬榖。??天保定尔,以莫不兴”(《小雅·天保》),“天监在下,有命既集。??有命自天,命此文王”(《大雅·大明》),“假乐君子,显显令德。宜民宜人,受禄于天。保右命之,自天申之”(《大雅·假乐》)。无论是尊天,还是怨天、疑天,这样的表述都印证了《诗经》中对“神”存在的肯定。

此外,《诗经》中的神很多都是历史上现实存在过的人类祖先加以神化,被人们供奉和崇拜,以致于形成“神”。例如《诗经·商颂·玄鸟》记述了商人的始祖契诞生的神话,他是黄帝曾孙帝喾的次妃简狄吞食玄鸟卵而生。《诗经·大雅·生民》记录了周人祖先后稷的事迹,他为帝喾的元妃姜螈踏天帝脚印感孕而生,被后世奉为农神。《鲁颂·宓宫》则称颂了姜螈的美德:“赫赫姜螈,其德不回,上帝是依。无灾无害,弥月不迟。是生后稷,降之百福”。《诗经·大雅·公刘》赞道:“笃公刘,匪居匪康,乃场乃疆,乃积乃仓,乃裹乃粮。于橐于囊,思戢用光。弓矢斯张,干伐戚扬”。《诗经·宓宫》中也有歌颂他的诗句:“后稷之孙,实维太王,居岐之阳,实始翦商”。《诗经》中还有关于大禹神的记载:“奕奕梁山,维禹甸之”(《大雅·韩奕》),“洪水芒芒,禹敷下土方”(《商颂·长发》)。

3、大自然及自然规律

《诗经》中描绘了很多自然万物和自然现象,例如描写花木草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采薇》)“春日迟迟,卉木萋萋。”(《出车》;描写雨雪的“上天同云,雨雪雰雰。”(《信南山》)“雨雪浮浮,见晛曰流。”(《角弓》);对鸟鸣的摹拟“伐木丁丁,鸟鸣嘤嘤。”(《伐木》)“交交桑扈,率场啄粟。”(《小宛》);关于表现马的行动姿态“四牡騑騑”(《四牡》)“啴啴骆马”(《四牡》)等等。

《诗·大雅·生民》记载的是讲周人的始祖后稷的故事,其中说:“诞后稷之穑,有相之道。茀厥丰草,种之黄茂。”这里“有相之道”的一种解释就是因① 薛富兴.倬彼云汉,为章于天———《诗经》自然审美研究天文篇[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1.

禹甸意思

地耕稼之道,其中自然含有遵循自然规律的含义。又如《诗·大雅·公刘》记载的是周人祖先公刘率族民由邰迁豳的故事,其中讲:“笃公刘,既溥既长,既景迺岡,相其阴阳,观其流泉。”这里的“相其阴阳,观其流泉”也是指考察适合居住、耕作的地方,同样包含了遵循自然规律的意义。

《诗经》中的“天人关系”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311篇。由于《诗经》记载的内容时间跨度较大,加上这一时期的思想正好是有朦胧向具体发展的一个时期,总体上看,《诗经》中“天”与“人”的关系体现的是先“合一”后“相分”的特点。

前期的“天人合一”

前期的“天人合一”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个是人神共处、神有人欲,如《生民》、《公刘》等篇;一个是与自然相适应,遵循自然的规律;还有一个是心物相应、天人共感。

一、“在《生民》中,不仅仅是人、神,即使是鸟兽、山林、寒冰,也毫无例外地具有感知、欲望和意志,蕴含着郁勃的生命和活力。”

《诗经·大雅·生民》“厥初生民,时维姜嫄。生民如何?克禋克祀,以弗无子。履帝武敏歆,攸介攸止,载震载夙。诞弥厥月,先生如达。不拆不副,无菑无害。以赫厥灵。上帝不宁,不康禋祀,居然生子。诞寘之隘巷,牛羊腓字之。诞寘之平林,会伐平林。诞寘之寒冰,鸟覆翼之。鸟乃去矣,后稷呱矣。实覃实訏,厥声载路。”

二、《七月》集中歌咏了周人从周历四月(即夏历二月)到十月(夏历八月)的农事活动。“六月食郁及薁,七月亨葵及菽。八月剥枣,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七月食瓜,八断壶,九月叔苴。采荼薪樗,食我农夫。”在这里,我们从简单的物候变迁看到农夫日子虽然艰苦,如何在寒冷的季节到来之前,及时地将丝麻“载绩”为裳,将稻谷酿成“春酒”,以及如何在“改岁”或“卒岁”的隆重节日里“朋酒斯飨,曰杀羔羊,跻彼公堂,称彼兕觥,万寿无疆。”“昼尔于茅,宵尔索绹。亟其乘屋,其始播百谷。”白天割取茅草,夜晚搓制绳索,这有条不紊的安排,是人遵循自然规律的表现。

三、《诗经》中用来作比兴的东西,大都是与人有密切关系的自然环境中的景物,这种比兴的本身已经表现出心物相应、天人共感的律动,具备了情与景、主体与客体的和谐,从而达到了情景交触的境界。徐观复先生说:“兴是自己内蕴的感情,偶然与自然景物相触发,因而把内蕴的感情引发出来。”①

《陈风·月出》堪称代表作之一: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月出皓兮,佼人刘兮,舒忧受兮。劳心骚兮!月出照兮,佼人僚兮,舒夭绍兮。劳心惨兮!这是一位男子月下怀人的爱情诗。“月出皎兮”一句非同寻常,它既是兴句,具有引发全诗的作用,又是触发诗人怀人的媒介,渲染了一种恬静优美、扑朔迷离的气氛,为美人的出场创造了神话般迷人的环境。同时,它又兼有比的作用,即用月光的皎洁柔和来比喻白皙温柔的美人。

后期的“天人相分”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人卑神尊,神居高位;一个是对“天”的怀疑和怨恨。如《绵》、《皇矣》、《大明》等篇。 ① 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自叙》[M],1987,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第197页.

篇五:中国别名由来及历史朝代名称由来

一、中国别名由来

赤县·神州 赤县、神州之称,最早见于《史记·孟子荀卿列传》,其中提到战国时齐国有个叫邹衍的人,他说:“中国名为赤县神州。”后来人们就称中国为“赤县神州”。但更多的是分开来用,或称赤县,如“长夜难明赤县天”;或称神州,如“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

华夏 商朝时,由于实行了裕民政策,政治与文化都比以前有所进步,所以居住在中原地区的华夏族和南方、北方的一些少数民族,都向商称臣。华夏族是当时的主要民族,后来人们就把华夏作为中国的代称。

中华 秦以前,华夏族称自己的祖国为中国,秦以后,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因而又有“中华民族”的说法。“中”即中国,“华”是华夏族的简称。唐代韩渥诗:“中华地向边城尽,外国云从岛上来。”已把“中华”和“外国”对用。中华民族是我国各民族的总称。“中华”最初指黄河流域一带,《三国志》裴注中最早出现了“中华”一词。随着版图的扩大,凡属中原王朝所管辖的地方都统称为“中华”,泛指全国。唐代韩亻屋诗云:“中华地向边城尽,外国云从岛上来”,已把“中华”与“外国”对举。所以,“中国”也简称“华”,中国人侨居海外称“华侨”。

中夏、方夏、函夏 都是有关中国的代称。中夏,《后汉书》:“目中夏而布德,瞰四裔而抗棱。”此后,中夏即指中国。方夏,《书经》中有“诞膺天命,以抚方夏”之句,《后汉书·董卓传赞》:“方夏崩沸,皇京烟埃。”李贤注解说:“方,四方;夏,华夏也。”宋代秦观《代贺皇太妃受册表》中有句:“举令典于宫闱,溢欢声于方夏。”所以方夏也指代中国。函夏,《汉书》:“以函夏之大汉兮,彼曾何足与比功。”晋朝张景阳《七命》:“王猷四塞,函夏谧宁。”所以函夏也代指中国。

禹城、禹迹、禹甸 相传古代洪水滔天,大禹治水造福于世,据说,禹治水后,依山川形势划定九州,所以后世相沿称中国为禹城、禹迹(大禹治水,足迹遍及全国)、禹甸(“甸”在这里是治理的意思)。

九州 源于大禹治水划定九州的传说。九州,相传夏禹治水后,分中国为九州:冀、兖、青、荆、扬、梁、雍、徐、豫。《淮南子·地形》又载:中国古代设置九个州:神州、次州、戎州、弁州、冀州、台州、济州、薄州、阳州。嗣后,九州便泛指中国。以九州之意派生演化而来的还有九域、九有、九土、九区。宋代绘制《九域图》即中国地图。“九州”之名,起于战国中期。当时列国纷争,战火连天,人们渴望统一,于是产生了区划中原的思想萌芽,因而《禹贡》便有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九州。其它古籍如《尔雅·释地》、《周礼·职方》、《吕氏春秋·有始览》等也有“九州”的记载,尽管具体的州名有所差异,但记载的均为九个州。“州”正式成为政区是东汉的事。后代的州越分越多,越分越细,辖区也越来越小,但中心地域大致相当于战国时代“九州”的范围。所以“九州”就成了中国的代称,并一直沿用至今。

九牧 《荀子》:“此其所以代殷王而受九牧也。”又据《汉书·郊祀志》载:“禹牧九州之金,铸九鼎,象九州。”

九区 晋朝文人卫士衡《皇太子宴玄圃宣猷堂有令赋》:“九区克成,燕歌以咏。”

九域 《汉书·祭典》曰:“共工氏伯九域。”据宋朝《九域图》、《九域志》,皆记全国各地的地理图志。

八州 《汉书·许皇后传》:“殊俗慕义,八州怀德。”

海内 《词源》“四海”条注:古人以为中国周围皆是海,所以把中国叫做海内,把外国叫作海外。

二、中国历史朝代名称由来

朝代的名称是由什么决定呢?大致有五个来由:由部族、部落联盟的名称而来,来自创建者原有卦号、爵位;源于创建者原始所或政权统治的区域;源于宗族关系;寓意吉祥。

夏:据传禹曾受卦于夏伯,因用以称其政权为“夏”。另据历史学 家范文澜先生说,禹的儿子启西迁大夏(山西南部汾浍一带)后,才称“夏”。

商:相传商(今河南商丘南)的始祖契曾帮助禹治水有功而受卦于商,以后就以“商”来称其部落(或部族)。汤灭夏后,就以“商”作为国名。后盘庚迁殷(今河南安阳西北)后,又以“殷”或“殷商”并称。

周:周部落到古公亶父时,迁居于周原(今陕西岐山)。武王灭殷以后,就以“周”为朝代名。周前期建都于镐(今陕西西安西南),后来平王东迁洛邑(今河南洛阳),因在镐的东方,就有“西周”和“东周”的称号。

秦:据《史记》记载,本为古部落,其首领非子为周孝王羊马有成绩,被周孝王赐姓为“嬴”,并赐给了一小块土地(今甘肃天水县,另说是陇西谷名)。后来襄又救周有功被封为诸侯,秦始皇统一六国,始建秦国。

汉:项羽封刘邦为汉王,以后刘邦击败项羽,统一中国,国号称“汉”。汉朝前期都长安,后期都洛阳,故从都城上有“西汉”和“东汉”,从时间上有“前汉”和“后汉”之分。

魏:汉献帝曾封曹操为“魏公”、“魏王”爵位,曹丕代汉后便称“魏”。以皇室姓曹,历史上又称“曹魏”。

蜀:刘务以四川为活动地区,蜀指四川,其政权帮称“蜀”。历史上也称“蜀汉”。汉指东汉的继续。

吴:孙权活动于长江下?a href="http://www.zw2.cn/zhuanti/guanyuwozuowen/" target="_blank" class="keylink">我淮?a href="http://www.zw2.cn/zhuanti/guanyulishizuowen/" target="_blank" class="keylink">历史上曾建吴国,曹魏曾封孙权为“吴王”,故史称“孙吴”;又以地位在东,也称“东吴”。

晋:司马昭逼魏帝卦他为“晋公”,灭蜀后进爵为晋王。后来他的儿子司炎继承他的爵位,逼令魏帝退位,自立为皇帝,国号“晋”。

隋:隋文帝杨坚之父杨忠,曾被北周封为“随国公”。隋文帝后袭用此卦爵,称为“随朝”。他认为随有走的意思,恐不祥改为“隋”。

唐:唐高祖李渊的祖父李虎,佐周有功,被追卦为“唐国公”,爵位传至李渊。太原起兵后,李渊称“唐王”,后废杨侑建唐朝。

辽:辽原称“契丹”,改“辽是因居于辽河上游之故。

宋:后周恭帝继位后,命赵匡胤为归德节度史,归德军驻宋州(今河南商丘),赵匡胤为宋州节度使。故陈桥兵变后,发迹在宋州,国号曰“宋”。

西夏:拓拔思恭占据夏州(今山西横山县),建国时以夏州得名,称“大夏”。因其在西方,宋人称“西夏”。

金:金都城上京会宁(今黑龙江阿城南),位于按出虎水(今阿什河),相传其水产金,女真语“金”为“按出虎”。

元:据《元史》记载:“元”的命名,是元世祖忽必烈定的。是取《易经》上“大哉乾元”句中的“元”,有大、首等意思。但也有人认为与蒙古人的风俗与图腾有关,有的认为与佛教有关。

明:朱元璋是元末起义军之一,是继承郭子兴而发展起来的,郭子兴属于白莲教组织。白莲教宣称“黑暗即将过去,光明将要到来”,借以鼓舞人民反对黑暗的元朝统治。所以又称“光明教”。白莲教的首领韩山童称“明王”(他的儿子韩林儿称“小明王”),都体现其教义宗旨。朱元璋不仅曾经信仰白莲教,而且承认自己是白莲教起义军的一支(他曾为小明王左副元帅)。朱元璋取得政权后,国号称“明”。

清:满族是女真族的一支。女真族在北宋时建立金国。明末女真势力复强,重建金国(后金)。后金为了向外扩展,割断了同明朝的臣属关系,清太宗皇太极把“女真”改为“满州”,把“金”改为“清”。在宋时女真人受制于契丹人,他代针对“辽”字在契丹语中是 “铁”的意思,因此命名“金”,表示比铁更坚强有力,可以压倒“辽”。“金”改“清”的原因,史学家有不同意见,有人认为是皇太极要避免引起尖锐的矛盾而为之。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