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去缙云山看雪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4 23:24:52 体裁作文
去缙云山看雪体裁作文

篇一:去仙女山看雪

去仙女山看雪 听说仙女山下雪了,所以我们一家决定去仙女山看雪。 在路上,地上到处都是冰,害得我差点摔了几跤。快到的时候,我们的车子靠在路边栓铁链,因为仙女山的路非常滑,一不小心就会摔跤。下了车,爸爸去栓铁链,而我和妹妹却在路边玩雪。铁链栓好了,我们继续往前行驶,开着开着,天上突然下起了小雪,我和妹妹惊讶极了,一直赞叹这迷人的风景!妈妈也看见了,就急忙拿起手机向窗外拍这迷人的风景。

终于到仙女山啦,我们大家下了车向里走去。突然,爸爸停了下来,他对大家说:“我们来滑雪吧。”可是,没有滑雪板怎么滑雪呢?爸爸又说:“不用担心,我们去买一个就行了。”于是,我们到景区的一个小商贩那里买了滑冰,我坐上滑板,“嗖”的一下就往下滑,一路滑到底,我心里感到非常刺激。该换妹妹去滑了,她使劲向下滑,一不小心就翻了下来,我非常担心妹妹是不是摔疼了,可我仔细一看,看见妹妹的脸上笑得开开心心的,没有要哭的表情。 渐渐的,已经到下午3:55左右了,我们也该回家了。虽然我并不想离开这美丽的地方,但我还是依依不舍的离开了这里。

1

篇二:重庆缙云山之行

重庆缙云山之行

每一个喜欢旅行的人,都希望用自己的双脚去丈量这个世界有多大,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心有多远,你去往的地方就有多远,路在脚下,带上自己的爱人,或是邀上三五好友,徒步千里,去布达拉朝拜,去泸沽湖沉思,去敦煌受教,去九寨看碧水蓝天、我们是一群走在路上的人,行者无拘,天下装在心里,四海走在脚下 爱户外 爱旅行爱这个人间 青春 我有一颗求真的心,让生命与大自然共呼吸

景点介绍:

缙云山,雄峙重庆市北碚区嘉陵江温塘峡畔,是七千万年前“燕山运动”造就的“背斜”山岭,古名巴山。山间白云缭绕,似雾非雾,似烟非烟,磅礴郁积,气象万千。早晚霞云,姹紫嫣红,五彩缤纷。古人称“赤多白少为缙”,故名缙云山。有两万多亩森林,生长着1700多种亚热带植物,是四川著名的植物宝库和森林公园。其中有猴欢喜、无刺冠梨、缙云琼楠、伯乐树、银杏、红

豆和飞蛾树等珍稀植物。山中还有世界罕见的活化石树——水杉,此树是1.6亿年前即存在的古生物物种。是四川境内的佛教胜地之一,原有寺庙十多座,现存缙云寺、温泉寺。缙云山上还有很多六朝和宋、明、清时代的古建筑和历史文物。其九峰挺立,雄秀不凡,因山高林密,云浓雾重,常温比市区约低5-7度,满山苍翠,清雅怡人,是重庆著名的避暑胜地。

重庆不愧称为“山城雾都”,山下尚且雾茫茫,缙云山上(海拔350--951米)更是10米之外看不见树,缙云寺、大虚塔、明代牌坊、小平故居都掩在浓浓的雾中,摄像机里蒙嚓嚓,到了贺龙故居,天稍稍亮点,故居前的石雕两把菜刀和元帅头像在相机里还算清晰。八角井、狮子峰、相思岩、石缝树、香炉峰、佛光岩??

山间植物种类繁多,据说仅亚热带植物就有1700余种,随便用笔记记,什么灯台树、二级保护树马尾松、虎皮楠、白毛新木姜子、二球悬铃、广东胡椒??多多,也难怪,这是自然保护区嘛!缙云山也是重庆的佛教名山,素有“小峨眉”之称,佛寺掩映于茂密的森林之中,可感觉不出它的名气,山林间、佛光岩??不管走到那,都没有佛教音乐,不见香火,让你感觉园里管理特差,路标寥寥无几,小平故居门窗破损(感觉是假的),一棵树上有块邓小平哪年种的牌,倒是贺龙故居还有雕塑、石门,但房子也是破烂无人看管,比起桂林的旅游管理是有距离。

【活动人员】 多年的小伙伴

【活动类型】 户外 寻找童年的记忆

【出发时间】 待定

【路线说明】 石桥铺万昌站 (536)→西大南门→西大后山→白云竹海→缙云寺→狮子峰→索道→缙云山出口→嘉陵江畔

【行程安排】

准备时间:即日起至出发前

出发地点:石桥铺万昌站 西大后山

策 划:欧春明

组 织:多年的小伙伴

【具体路线】

A、早上8:00在石桥铺万昌站集合,不许迟到哦,迟到者分配后勤工作,人员齐集乘坐大巴(536)前往西大南门{预计1个小时},

B绍经过路线的地名及文化){预计40分钟},

C、寻找逃票道路或是买票上缙云山,步行至白云竹海(让心灵与大自然共呼吸){预计1个半小时},

D、前往缙云寺又名相思寺(祈祷吧,佛教的圣地),行至狮子峰,行至索道{预计2个半小时},

E、乘索道抵到缙云山出口{预计40分钟},

F、中午就餐(烤鱼){预计1个小时零30分钟},

G、骑单车环游嘉陵江畔,合影留恋{预计1个半小时},

H、乘车回西大南门,乘车(536)回家。

【关于经费】

预计费用,每人约70—90元(预计有点高,尽量能够节约吧,实现我们的穷游),纯AA,主要包含车费,门票费,午餐费,途中干粮费用

【关于财会】 推荐制

【必备物资】 雨具(雨衣或者雨伞)、个人FB物质(证件)、联系工具等

【友情提醒】

1、出门在外,安全第一!请尊重旅游当地的风土人情及习俗,以免发生口角或是冲突。

2、注意环保:每人带一个垃圾袋,将垃圾收集好放到垃圾存放点。这一点每个人一定要严格自觉地遵守,做一个文明人。

【景点推荐】

1、西南大学 2、白云竹海 3、缙云寺 4、狮子峰 5、索道 6、嘉陵江畔

1、西南大学起源于1906年4月建立的川东师范学堂,成立于2005年7月,由原西南师范大学、西南农业大学合并组建而成。这里名师荟萃,人才辈出,国学大师吴宓、中国土壤学科开拓者侯光炯院士等生前曾执教于此。经过百年办学发展,学校积淀了深厚的人文底蕴,铸就了“特立西南、学行天下”的大学精神,形成了“化西南自然人文,育实践创新人才,富社会国计民生,融世界发展潮流”的办学特色。

学校依山傍水,绿荫掩映,鸟语花香,环境优美,森林覆盖率达80%,是治学读书之圣地。学校占地9600余亩,校舍183万平方米。雨僧楼、明德楼、荟文楼、玉兰园、丹桂园、崇德湖、文渊湖、槐树山、樟树山、青杠山、含弘大道、学行大道、逸心广场、光炯广场??无不摇曳书香,流溢雅致,散发着高等学府特有的灵性与品味。近年来,理科实验大楼、留学生大楼、中心图书馆等一幢幢建筑拔地而起,成为学校快速发展的一大标志。

2、白云竹海位于缙云山东南坡,因白云观居在其中而得名。面积约五千亩,以慈竹、楠竹为主,并有少量苦竹、平竹、斑竹等夹在共间,

从三花石上缙云山公路在杨家店分道可直达白云观,从缙云寺步行1公里到白云竹海大门

白云竹海是缙云山以自然风貌见长的一大景区。古道曲径幽深深,万杆翠竹草青青,三五农舍入仙境,喝酒何须杏花村。主要景点有白云寺、高观音、千年古松,竹海幽径,有石笋、石船,有鱼儿石、牛心石、罗汉石,真是一步一景,景随步移,是休闲度假的极好去处。

3、 缙云山是具有1500多年历史的佛教胜地。山中缙云寺,始

篇三:重庆缙云山介绍

燕山的遗留情节——重庆缙云山介绍

缙云山与嘉陵江小三峡、合川钓鱼城一并被定为国家级自然风景名胜区,位于北碚境内,距渝中区约60公里。是七千万年前“燕山运动”造就的“背斜”山岭,古名巴山。海拔900多米,最高处1030米。景区之内现有狮子、香炉、日照、猿啸、夕照、莲花、玉尖、宝塔、聚云九峰。其中玉尖峰最高,海拔1050米;狮子峰最险峻壮观,其余各峰亦各具丰姿。狮子峰是缙云山的主峰,峰顶狭窄,在一块比较平坦的岩石上,用铁栏杆围起一个览胜台。在这里往下看,是悬崖峭壁;往远处看,是峰峦起伏;山脚下,嘉陵江在缓缓流过。在狮子峰观日出、赏云海,其壮丽不让东岳泰山。

缙云山有两万多亩森林,生长着1700多种亚热带植物,是四川著名的植物宝库和森林公园。其中有猴欢喜、无刺冠梨、缙云琼楠、伯乐树、银杏、红豆和飞蛾树等珍稀植物。山中还有世界罕见的活化石树——水杉,此树是1.6亿年前即存在的古生物物种。

缙云山是四川境内的佛教胜地之一,原有寺庙十多座,现存缙云寺、温泉寺。缙云寺坐落在“狮子”、“聚云”两峰之前,背依峻岭,前临幽谷,四周古木参天,翠竹成林,是一座雄伟壮观的深山古寺。它始建于南朝宋景平元年(423年),历代修葺扩建;盛极于宋,明末毁于兵火。现存庙宇是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重修。 缙云山上还有很多六朝和宋、明、清时代的古建筑和历史文物。1930年,佛门长者太虚上人得到川督刘湘的支持,在缙云寺内创办了“汉藏教理院”。次年正式定名为“世界佛学苑汉藏教理院”,由大虚上人任院长,并从拉萨、康定等延请罗桑呼克图、满智、超一等来此主教。一时“喇嘛来渝者,前后络绎不绝……”缙云山因此成为当时宏扬佛学的净土,而获得“小峨眉”美称。

重庆与武汉、南京齐名,并称长江边的三座火城,每年夏季酷暑难当。令人望而生畏。位于重庆市北的缙云山,九峰挺立,雄秀不凡,因山高林密,云浓雾重,常温比市区约低5-7度,满山苍翠,清雅怡人,是重庆著名的避暑胜地。此外,这里还特产极具地方特色的缙云甜茶。

景点信息

缙云山门票: 10元

住宿:缙云山的住宿还是很方便的。有很多农家乐,价格合理,住宿环境也好,还包吃。所以,北碚的大学生有很多喜欢上缙云山去玩乐和住宿。如果想住得好一点,在缙云山景区里有一个由缙云山管理所开设的缙云宾馆,相当于二星标准,150元每晚。在景区里享受一晚宁静和一早的晨晖,确实是种不错的享受。

交通:游客可在解放碑乘252路,菜园坝(火车站)乘253路,牛角沱乘251路公共汽车到北碚,再在北碚换乘270路公共汽车上山。缙云山距市区约60公里,车程约2小时。已到北碚的游客,还可以在北碚团山堡乘索道上山。

美食:豆花饭,经济又实惠。我们爬山上去都是吃这个,并且人多的话,很好玩的。

缙云山地图

景点图片

缙云山07年第一场小雪

缙云山

07

年第一场小雪 缙云山07年第一场小雪

缙云山

07

年第一场小雪 缙云山07年第一场小雪

篇四:感悟在看雪的任性之后

感悟在看雪的任性之后

郑煜洲

一场没有目的地的旅行,说好了只是去看雪,以为西去北上五百公里就可以看到雪,可是狂奔一千公里之后,到处是蓝天白云。

其实,我不操心,冬天还长着呢。

浪漫是年轻人的事,我只有一颗狂野的心,在两鬓苍白之前与你携手笑傲江湖,在人生落幕之前与你一起呼啸山林。

我知道冬天才刚刚开始,没看到雪,也可以听听风,或是择一安静的小山村,看炊烟袅袅,与你终老。

三毛说:我来不及认真地年轻,只待明白过来时,只能认真地选择老去。年轻时总有许多迷茫与困惑,否则就不是年轻,所有的喜怒哀乐都是年轻的经历……

我的旅行没有目的地,只要看到雪。但晴空万里也是一种风景,小桥流水人家也是一种意境,没雪,一样可以灿烂我的心情。

有一点点小遗憾的人生才是完美。旅行可以说走就走,但不同的时间,看到的一定是不同的风景。有人说:人生遇到的每个人,出场顺序真的很重要,很多人如果换一个时间认识,就会有不同的结局。

我想也是,一段旅程,总有一段收获;一处风景,也总有不同的人在欣赏。要求太多,得到的总是太少。不如随心所欲走一程,也许换来一生逍遥自在。

2014年12月15日于荔城

篇五:看雪

“看雪”,缘何非去“湖心亭”

德阳市第八中学 许必华

摘要:大雪三日,何处无雪?看雪,缘何非去湖心亭?张岱于雪夜独往湖心亭看雪,是一时兴起的特立独行,还是天长水远的孤怀雅兴,拟或是难以言说的旧情追忆?张岱的心中,一定有一直作痛的隐秘;这隐秘,就藏在他淡淡的文字中。让我们也挐一小舟,走进他文字的青草深处,去领略别样的风景。

关键词:语文教学张岱湖心亭看雪探因

用回忆温暖心灵,照亮来路,大约是人之常情;尤其是上了一定年纪,又逢失意时。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就是写于这种情景。张岱的《陶庵梦忆》《西湖梦寻》,更是陪伴他度过了后半生清苦的岁月;同时,正是这些作品,使张岱获得了永生。过去的经历,就像是生命的源泉,滋养着他走过了80多岁的漫长人生。张岱的故事,无不给我们启示——借用冰心的文字:“愿你生命中有够多的云翳,来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谈生命》)

张岱一生,确实有够多的“云翳”。他生于官宦世家,车马衣轻裘,爱繁华,好山水,放浪形骸;又因为书香传家,晓音乐,通戏曲,著文自娱,可谓朝花朵朵。人到中年,国破家残,一切繁华皆成烟云,记忆的旷野上,经过时间的过滤和选择,“拾”什么的问题便凸现了出来。对于壮年时的这次经历,张岱为后世留下了一朵清雅的雪花,至今生香。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对于像《湖心亭看雪》这样的文字,读上百遍,其义也未必自见。究其原因,无关艰深,惟其平淡。这是一种过尽繁华之后的平淡,是看山还是山的升华。在教学中,我和学生一起,感受张岱作品的山重水复之美,不一定都能柳暗花明,却也别有一般滋味。

大雪三日,何处无雪?看雪,缘何非去湖心亭?

随着“主问题”的呈现,我们也像张岱一样,挐一小舟,倘佯于文字的藻荇间,向着青草更青处漫溯??

一、世之奇伟在险远

文学作品之所以高于生活,就在于它根植于生活的土壤,却又拉开了与常人的距离。对于观景,常人多是白天,张岱却要夜晚,这就和常人有了距离。登泰山写泰山的人多矣,李健吾先生偏偏在雨中登泰山①,这就和常人有了不同。作家往往不走寻常路,才会积累到不同寻常的素材,或从中找到创作的灵感。

如果单从审美而言,“雪”只是“看”的一个结果。这结果太寻常,一出门或推窗而望,谁都可以看到。不寻常的是“看”的过程。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说:“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这险以远,就有了过程;在过程中,就可能有意想不到的发现。张岱是懂山水的,所以才在寒夜中不辞艰辛去远处的湖心亭看雪。从常人的心理讲,是说不过

去的。常人也爱游山玩水,但往往只重结果,直来直去直奔目的地,“某某某到此一游”而已。张岱看雪,似乎并不在乎看的结果,而主要是过程的享受——那沆砀的雾凇,天与云与山与水的浑然,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的勾勒,人在景中又超然物外,这种一个人静心静享的美,全在于过程的感受。没有这“险以远”的过程,也就不可能有这种奇美的发现,也就不可能再有这篇作品。

张岱此去看雪只为看雪吗?如果认为是,恐怕还是肤浅了点。

二、寒雪犹有花枝俏

(来自:WWw.SmhaiDa.com 海达范文网:去缙云山看雪)

必须要在特定的环境,才能彰显特定的个性。这种特定的环境,首先是雪,其次是夜。

写雪,其实写的是一种感觉。这种感觉,只有一个字——冷!

写冷而不见“冷”,也不用一个“寒”“冰”之类的字眼,却字字透出彻骨的寒意,这正是张岱文字的高妙之处。司空图所谓“不著一字,尽得风流”(《诗品·含蓄》),大约指的就是这种情形。

这是怎样的冷啊!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人不敢出,鸟不敢鸣,一种天寒地冻、万籁俱寂的严寒,森然壁立。一个“绝”字,和柳宗元的“千山鸟飞绝”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从侧面写出冷的严威,铺天盖地。

冷的渲染,还在于“毳衣”“炉火”,还在于“铺毡”“煮酒”,以御寒之物反衬,更觉寒气刺骨,无处不在。

冷的渲染,还在于天地的阔大把长堤挤成一痕,把湖心亭缩成一点,把小船压成一芥,把人捻成微粒。

写夜,实际上还是写冷。因为夜的黑,增加了冷的分量。

无论怎样的渺小,也是一种存在;无论怎样的寒威,也敢于用生命去挑战;也无论怎样的夜晚,也无法阻挡心中的向往。

敢于在冰雪之中特立独行,这就是张岱——一个梅花般性格的人。

三、除却巫山不是云

张岱独往湖心亭看雪,是一时兴起吗?

东晋王子猷一觉醒来,于大雪之夜驾舟前去拜访好友戴逵,天明方至戴家,却又折身返回,人问何故,曰:乘兴而来,兴尽而返,何必见戴?(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

那时的张岱,35岁,是夜看雪大约也是出于“兴”——于张岱而言,可以说是孤怀雅兴。为何?原来杭人有夜游西湖的习俗,尤以节日为盛,特别是那些附弄风雅之人。从张岱的另一篇作品《西湖七月半》中可以看出,同时也可以看出他的另一面——他确实爱繁华,但也有清静的一面,“岸上人??渐稀渐薄,顷刻散尽矣。吾辈始舣舟近岸,断桥石磴始凉,席其上,呼客纵饮??月色苍凉,东方将白,客方散去。吾辈纵舟,酣睡于十里荷花之中,香气拍人,清梦甚惬。”(《陶庵?a href="http://www.zw2.cn/zhuanti/guanyuwozuowen/" target="_blank" class="keylink">我洹罚?/p>

这是何等地洒脱!看来,张岱爱山水,是有自己独特的理解。这应该是李白与敬亭山的“相看两不厌”,或是辛弃疾的“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看我应如是”,都是与山水高度契合的心灵对话。由此也可以解释为什么湖心亭上有人时,张岱会觉得扫兴——他是想独自与湖山冰雪对话啊!如果不能,他情愿紧闭心扉,默默而归。

试想,在西湖七月半时,张岱纵舟荷花丛中,若也有一二人已先酣睡花香,他还有清梦吗?

古之读书人,尤其是认定了死理的读书人,骨子里的清高,很难改变。

四、此情可待成追忆

要读懂《湖心亭看雪》,必须弄清张岱看雪时的情形和写作时的状况,很多教师将二者混为一谈,比如讲金陵客,说是明的遗民,是不对的。他在去湖心亭时,根本就还是他的明朝,也根本不会想到12年后会有亡国之痛。即便国亡之后,也还有20余年的南明残喘,张岱不是不知道的。他还亲自参加了反清斗争,只是回天无术,才消极地避居浙江剡溪山中,专心著述以终。可以说,张岱始终活在自己的世界里。1644年以前,他活在现实的世界中,纵情生活,享尽繁华;明亡后,他活在自己回忆的世界里,他的《陶庵梦忆》和《西湖梦寻》,始终笼罩着一抹暗弱的微光,那是照在心灵世界的一种只能属于他的精神力量。有人以为他在亡国之后,隐居西湖,某年下雪,趁夜间去凭吊故国,想找个清静无人的地方,大哭一场。这种理解也似乎有理——但只能是他的灵魂神游,而不可能亲自再去。原因是浙江在明亡后一年——1645年,经过一个叫鲁王的割据政权短暂抵抗后,亦被清政府归入版土。张岱是抗清义士,他“披发”明志(而清政府是要求必须留辫子的),哪还能悠闲于西湖柳畔?

当年看雪,寒夜独往,确是一种性格的彰显——或许可以用放荡不羁、特立狷介来形容,这符合他官家公子的身份,更有一种文人雅士的自赏。他完全可以有乘兴而来、任兴而去的脾气,但我们不禁要问的是,他为什么不在当时就挥笔记之,而要等过十几二十年后再来回忆?且看这些文字——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中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没有经过时间的沉淀,洗去人间的铅华,是绝然写不出这样宁静的文字。这文字里面有雪的微光,有对天地人生的思考,有“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苏轼《前赤壁赋》)的感慨,没有故事的人,哪会有这种体悟呢?

的确,故国远去,只成淡影;这些文字,确如研究者所言,充满了故国之思。但,无论

是用崇祯的年号,还是故都金陵,其实都只是一种表象,深沉的,还在于“看雪”二字,或更简洁地说,是一个“雪”字。雪在作者写作之时,是心中的痛,那隔世离空的远影,像伤口一样被再次撕开——雪的微光,照亮着作者心中的“湖心亭”。雪,是皎白的,人,是明白的;雪——白——明,明者,故国也!由雪而很容易想到他心中的大“明”——但此时只能是夜中的微“明”。看雪,就是在用心灵观照故国——借前尘影事,表达故国之思,这才是核心要害。他只想一个人去“湖心亭”独享这人间最繁华的痛,所以这“相公痴”,金陵客不懂,舟子亦不懂!其实,几百年来,又有多少人能读懂张岱的这点心思?

与此可佐证的,还有他的《西湖七月半》。夜半而静享“明”月的苍凉,是不是也别有一番意味?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看雪,为什么非去湖心亭,大约就是这些原因吧。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