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单元作文 > 教育资讯

反弹琵琶,作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4 17:14:57 单元作文
反弹琵琶,作文单元作文

篇一:反弹琵琶巧作文

反弹琵琶巧作文

摘 要:逆向思维是求异思维的主要表现形式。逆向思维立意的过程就是打破常规,从新的目的出发,从新的角度着眼去对题材作深层次的透视而获得其社会哲理的体悟过程,它能使作文的材料“平”中见“奇”,“奇”中见“深”。

关键词:逆向思维;作文立意;思维定势

南朝梁萧子显在《南齐书·文学传论》中有这样一句话:“习玩为理,事久则渎,在乎文章,弥患凡旧,若无新变,不能代雄。”他认为,喜新厌旧、见异思迁是人们的普遍心态,而对文学来说,更忌平淡无奇和陈陈相因,“若无新变,不能代雄”。文学必须创新,唐朝皇甫湜在《答李生书》中也说道:“夫意新则异于常,异于常则怪矣;词高则出于众,出于众则奇矣。”

用我们今天的眼光来看,这种“新变”“怪奇”都是创新思维的表现形式,而这种创新思维更多体现出的是反前人之见、不因循守旧的逆向思维。

一、什么是逆向思维

逆向思维是求异思维的主要表现形式,也叫“反向思维”,又可以称作“逆向发明法”“反向求索发明法”“反弹琵琶法”,它是克服思维定式,将思维引导朝着与认识事物的通常的固定的方式相反的方向去思考生活,从而提出不同凡响的超常见解的思维方式。

二、运用逆向思维的意义

一方面,它有助于我们突破传统思维定式的框框,培养多思、善

思的良好习惯。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思考生活、处理问题往往容易沿着一种固定的、习惯性的思路,逐渐束缚了我们的思想,我们就陷入了“经验有多丰富,思维有多僵化”的怪圈。而逆向思维打破常规,在美中寻找丑,在丑中发现美;在大家赞同时提出否定意见,而众人反对时又力排众议。在对生活的否定中拓宽了生活的理解,使平凡的生活中总能闪耀着哲理的火花,同时也使文学在“新变”中变得丰富多彩、绚丽多姿。

在我国传统诗文之中,提到秋,总是令人伤感的。“悲哉,秋之为气也”“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可是在一片悲秋、叹秋之中,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的诗句令人耳目一新,精神为之一振。 同是咏梅,南宋诗人陆游以梅喻人,在“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的咏叹中显出孤芳自赏、清高自许的孤独寂寞;而毛泽东“反其意而用之”,以梅言志,在“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的形象中表现出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

另一方面,逆向思维还可以对人们通常所说的某些观点加以修正和补充,从而使这些观点更加完善,更加具有辩证的思维特点。 对于逆向思维,常有一种误解:以为只有完全推翻原命题才算得上逆向求异创新。殊不知,有的观点确实可以推翻后求异,构成完全互逆的命题;有的观点既无法推翻,也无须推翻,但照样可以运用逆向思维求异创新。使用辩证法进行逆向思维,让文章更具思辨

色彩。我们常说 “知足常乐”“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冷静地想一下,这些通常说法却有着不够严谨、不够完善的地方:“知足常乐”,如果在学习上、工作上“知足常乐”了,那不就失去进取的动力了吗?生活上我们应该“知足常乐”,学习上、工作上我们应该“知不足常乐”;“走自己的路,也要听别人说”,一个听不得别人意见的人,一个一意孤行的人注定是要走向失败的。

三、怎样运用逆向思维写作

1.逆向思维的运用从文章的立意开始

文章以意为先,“意者,一身之主也”。立意新颖、深刻、独创的捷径就是“反其意而用之”的逆向思维。

一方面,尝试对 “既成事实”进行再思考、再否定,以期“陈”中出“新”。例如成语(格言、俗语),它的含义基本固定,使用沿着一定的惯性思维。真理固然不怕重复,但总是老调重弹、人云亦云,也就失去了思维的创新和发现的快乐。以逆向思维来思考成语(格言、俗语),挽住它们在使用时的惯性车轮,或使原意激发出新的意旨,或对它们作观念上的反拨,使之更好地与我们的社会现实联系起来,往往能使作文以立意取胜。

还比如“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这句名言告诫人们要采纳逆耳之忠言。但我们可以这样想:苦口之良药固然好,不苦口之良药不更好吗?由此我们联想到老师做学生的思想工作,一个板着面孔讲道理令学生畏惧的“良师”固然令人尊敬,而一个将关心、爱心、尊重融入微笑教育的令学生喜欢、亲近的“良师”不更

是我们所需要的吗?

“老鼠过街,人人喊打”,我们也是“义行于色”。可是冷静地想一想,“人人”所做的只是“喊打”,谁去“打”了?联系社会现实,坏人当众行凶,围观者甚众,无人出手;小孩落水,人人惊呼救人,无人援手;公益事业无人做,人人却大发感慨,“义形于色”??看来,我们需要的不是或者不仅仅是“人人喊打”,更需要的是挺身而出,“人人去打”!

另一方面,逆向思维立意的过程就是打破常规,从新的目的出发,从新的角度着眼去对题材作深层次的透视而获得其社会哲理的体悟过程,它能使作文的材料“平”中见“奇”,“奇”中见“深”。正如李渔在《窥词管见》中说:“所谓异新者,非于寻常闻见之外,别有所闻所见,而后谓之新也。”

作家晓苏曾举过这样一个题材:秋雨连绵,秋风萧瑟,人们都穿上了毛衣,而一美丽少女却穿着一条红色的连衣裙在秋风秋雨中瑟瑟发抖。这样的题材,我们顺着习惯的思维自然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美是要适应环境的(美的相对性)。可是却有学生经过逆向思考说出了另外的道理:女孩子太喜爱夏天了,是对逝去的夏天的留恋。这样的思考宛然使这则题材具有了“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的感喟,其立意也就得到了深化,从而具有了人生哲理的意味。

2.逆向思维体现在文章的构思中

北宋徽宗时,宫廷以绘画考试来选拔优秀画家,考题是“深山藏古寺”。如何作画才能脱颖而出呢?画家们大都着眼于“深山”“古

寺”,所作之画,不是尽力渲染山之深的,就是着力表现寺之古的。唯独一位画家以隐约的远山、一檐寺庙、半截旗杆为背景,以曲折的石道、汲水的小和尚为画面主要内容,却一举夺魁。究其原因,以逆向思维展开构思,不落俗套,而又能以小和尚的活泼与深山中的古寺作一很好的对比或联想。

当代作家张抗抗的散文《牡丹的拒绝》构思就很独特。一般写牡丹的文章,大多是赞美牡丹的秀韵多姿、雍容华贵、绚丽娇艳,而本文却从游人云集洛阳来赏牡丹,可春寒料峭,牡丹未到花期中看到了牡丹的另一种美:“任凭游人扫兴和诅咒,牡丹依然安之若素。它不苟且、不俯就、不妥协、不媚俗,它遵循自己的花期、自己的规律,它有权力为自己选择每年一度的盛大节日。它为什么不拒绝寒冷?”“于是你在无言的遗憾中感悟到,富贵与高贵只是一字之差。同人一样,花儿也是有灵性的,更有品位之高低。品位这东西为气为魂、为筋骨、为神韵,只可意会。你叹服牡丹卓尔不群之姿,方知品位是多么容易被世人忽略或是漠视的美。”逆向的构思使文章产生了独特的美。

当然,进行逆向思维作文要有科学的精神,应该注意“反弹琵琶走调”的问题。逆向思维的结果必须有一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过程,其最终结果必须是合乎生活情理的,在尊重事实前提下的有健康、合理的价值取向的辩证的观念,而不能为求新颖和独创而陷入偏激、孤执、脱离实际的境地甚至误入歧途。例如,有同学写文章谈岳飞抗金的历史问题,竟然说岳飞不应该抗金,而应该和秦

篇二:作文指导技法之反弹琵琶素材

中考作文指导技法之反弹琵琶

文贵创新,反弹琵琶——逆向思维不失为一种理想的创新手段,所谓“反弹琵琶”是指在写作上避开常规的思维模式,从相反或对立的逆向角度立意构思。运用这种技法有时确能起到点石成金、化腐朽为神奇的功效,从而写出新颖别致的文章。

譬如名人名言、警句、成语,都有一定的哲理性,但是,不少成语警句往往是从某一个角度而言的,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的观念也在不断更新。我们就可以从逆向的角度去思考,提出完全不同的新观点。

如“班门弄斧”历来被视为才疏学浅而不自量力,好在行家面前卖弄本事的代名词,显然是个贬义词,久成定论(有时也用于有本事人的自谦)。班门弄斧者一直为世人所不齿。若打破传统的意识和观念,从虚心学艺积极角度逆向思维反弹琵琶立意,言之成理,岂不富有新意?要虚心学艺,不到班门何以能识名师?有技艺者不“班门弄斧”何以显示自己的本领?怎能得到名师的认可,从而登堂入室,得以在“班门”深造,使自己的本领更加博大精深?当年身微人卑的华罗庚,如果不敢在当时北大数学系主任熊庆来教授面前“弄斧”——写了一篇有质量的数学研究论文,何以能踏入数学的神圣殿堂,成为蜚声海内外的著名科学家?技艺不精者不敢在师门“弄斧”,怎能成为“班门”继承人?所以“弄斧”必到“班门”。古今中外多少敢于“班门弄斧”者,他们不仅继承师艺,而且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从而创造了灿烂的人类文明,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与科技的发展。

再如“知足常乐”是指个人在物质生活的需求上,名利地位的欲望上不可贪得无厌,而应适可而止。常常用来作为劝诫他人和自慰的至理名言。若突破这个成语的范围,扩大到学习知识、工作进取、理想追求和事业建树上就不再适用了。知足就是固步自封,就是以现实为满足。只有知不足才能学业进步,事业发展有成,理想追求才能昂扬不懈。若知足于几千年的刀耕火种,哪有现代化的生产?若知足于穴居茅檐,哪有摩天大厦耸立云天?若知足刀矛箭戟,哪有蘑菇云升天?知不足科技才会发展,知不足社会才能进步。

对以上类似命题,长期以来人们已经形成较为固定的看法,若从原义角度立意,定会千篇一意。若从相反的角度逆向思维,一反传统看法,定会令人耳目一新。

当然,逆向思维要有“度”,反弹琵琶决不能离“谱”,决不可为立意而曲解题义,刻意猎奇;或违背真理,信口雌黄,随意褒贬;或不顾是非,一味翻案。

我们来看一个题目《又到中秋月圆时》

这个题目,从正面来写无非是中秋赏月、家人团圆,然而反向思维写,中秋时不能赏到明月,一家人不能团圆,为何呢?可写大气污染太严重,能见度低,明月不易见,进而谈论到热门的环保话题;可写由于公务繁(来自:WWw.SmhaiDa.com 海达范文网:反弹琵琶,作文)忙,岗位需要,军人天职等而家人不能团圆,进一步歌颂奉献精神。需要注意的是要有恰当的铺垫。这样写能收到语出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效果。

[例文欣赏]

“杞人忧天”新说

《列子·天瑞》中讲述了这样一则故事:杞国有个人,担心天崩塌下来后他将无处藏身,因此愁得整天觉也不睡,饭也不吃。后来就用“杞人忧天”这个成语比喻不必要的或无根据的担忧。大凡听了这个故事的人,都会以嘲笑回报“杞人”,认为他的行为荒诞、滑稽得令人喷饭。

不是吗?“杞人”因“忧天”而遭世人嘲讽,成为“庸人”“愚者”“神经不正常”的同义词,所谓“世间本无事,庸人自扰之”“杞国无事忧天倾”者也。

然而,当我们把眼光投注到现实生活中,放眼当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我们就不得不为这个遭世人嘲讽的“忧天”的“杞人”鸣不平了。现代科学的飞速发展,“臭氧层空洞

说”“太阳黑子说”“地球环境资源危机说”等,都证明天地之间并非永久太平。可以说,“杞人”天崩地裂的想象不仅有其合理性,而且颇有超前意识。如此看来,“杞人忧天”成为千古笑谈实属历史性的误会。

如用现代人的思想和观念来看待“杞人”,他的这种“忧天”称得上是“居安思危”,有着浓厚的忧患意识,这种精神应该得到我们的肯定和赞扬。而那些怀着“天塌下来高人顶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各人自扫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心态的人,和“杞人”相比,的确有失现代人的身份了。

看看我们周边的某些人吧,明明知道办工厂要处理废水、废气、废渣,就是舍不得拿出钱来治这“三废”。工厂一开工,环境污染问题便充分显示出来:往日清新的空气变味了;蓝天白云消失了;池塘小河里的鱼、虾不见了;晴朗的夜空中,星星被乌云遮住了光辉??这些人,把个人的利益建立在以牺牲人类的生存环境为代价的基础上,他们不知道,人类只有一个地球,这是我们每一个人赖以生存的家园,没有它,我们何以能生存下去?因此,我们的确应该具备一些“杞人”的忧患意识了。

目前,环境保护已成为一项世界性的全民行动。让我们多具备一些“杞人”的忧患意识,忧忧天,忧忧地,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地球!

点评:

这是一篇以“话题作文”的形式写成的议论性的文章。作者采用逆向思维的方式,“反弹琵琶”,从成语“杞人忧天”阐发出与之相反的一个论题:“杞人忧天新说”,古语今用,富有个性和创意。文章选材新颖,立意奇巧,论据充分,说服力强,读后给人以警示和教益。

[学生习作]

痛苦绽放美丽

罗方晴

生命的意义不在于永远的享受,而在于痛苦的经历后,那绽放的永恒的美丽。——题记

鹰是天空中的帝王,它振翅飞翔,让人肃然起敬。可又有谁知道,鹰承受了多少的痛苦和折磨!雏鹰在巢穴里刚可以自己探出头的时候,它们的母亲就把它们放在悬崖边上,然后推下去,羽毛还没长满的雏鹰使尽全力向上飞,当然不能飞的将被活活摔死。更让雏鹰痛苦的还在后面;母鹰把它们的翅膀折断,然后再次推下悬崖。当最后一只鹰从悬崖下飞上来的时候,它将拥有丰满的羽毛和更加强硬的翅膀,它将是浩瀚天空的霸主,长鸣一声,气吞山河!

鹰的前半生承受了无尽的痛苦,但它的后半生使人无不惊羡它的魅力和逼人的气势! 是的,痛苦绽放美丽!

我看过《感动中国》的电视节目,里面的人物让我真正感受到了人间的美,我甚至被感动地落下了眼泪。魏青刚沧海一跃方显英雄本色;邰丽华于无声中体现人性的壮美;黄伯云“三万里回国路,二十年砺剑心”??他们都是在无数的痛苦后表现出来人性所有的美丽和高潮,记得洪战辉说过:“苦难的经历并不是我们博得同情的资本,奋斗才是最重要的。”他之所以能从一个不幸的孩子,成为一个苦难打不倒的男子汉,相信他一定经历了别人无法想象的痛苦。

他们之所以感动了我们不是因为他们现有的成就和名声,而是他们那让人潸然泪下的痛苦经历。

是的,痛苦绽放美丽!

在生活中,在学习中,不敢面对痛苦的不仅是一个脆弱的人,更是一个被社会淘汰的人,那么你的生命将暗淡无光,最终在黑暗中结束。

记住!痛苦绽放美丽,或许你人生的痛苦越多,你的生活越美丽。

点评:

此文最大的优点是逆向立意,反弹琵琶。人们都向往成功,欣赏美好,谁愿意遭受失败、蒙受痛苦呢?本文作者却能辩证地看待痛苦的价值。出奇出新,令人眼睛为之一亮!再者,文章观点鲜明,逻辑性强,采用了事实与道理相结合的手法,使文章极具说服力和感染力;题记简洁明了,点明主旨,总领全文,一目了然,题目即文章内容的高度概括,它在文中反复出现,造成回环之势,使文章紧凑、有力!

给冬天的一封信

何欣艳

冬:

你好!你的信使----秋,已经把你要到大地上来做客的消息告诉我了,我也很期待你的到来。记得上次你来时,也把你的朋友带来了,我们一起玩耍,雪悄悄的落到树枝上,在树枝上捉迷藏,一会儿跑到树枝上,一会儿躲到枯叶下,惹得小蚂蚁直喊打扰了它的美梦。风这位化装师也是你带来的吧!瞧,她在树枝间窜了窜,便把一身洁白的银装披在了树的身上,树也高兴的向她点头表示感谢。她高兴的又蹦又跳,居然也把行人的帽子拉去和她一起庆贺了,真是调皮啊!后来,雪和风碰到一块了,她们便商量着怎么去捉弄人。这不,她们趁我不注意,突然钻进了我的袖筒里,看见我惊呼一声,她们笑的更欢了,又跑去捉弄人了。后来,小蜗牛向你告状说它的房子被风吹倒了。你又把风找了回来,指出她的错,风也知道她错了,于是去找小蜗牛道歉去了。没有了风,雪轻飘飘的从天上落下来,我伸出手去,一片小雪落在了我的手上,瞬间便融化了,安静的躺在我的手里,睡去了。再看看远处,呵,冬,你真了不起啊,你是风的师傅吧,要不然大地怎么也披上了银装,形成了一个白色的世界。这就是你的梦想吗?制造一个与众不同的白色的世界----你们的世界。

冬,好朋友!如果你来了,你还会把风和雪带来吗?把她们带来吧,没有了她们,你也会失掉光彩的。一个人是需要朋友的。不过,下次再把她们带来时,要嘱咐她们,不要再调皮了,不然我会惩罚她们的哦,冬,你来了,世界就会多一种色彩,多一份喜悦,也多一份希望。

愿:健健康康

快快乐乐

你的好朋友

点评:

文章题目是《写给××的一封信》,小作者一反常规,跳出大多数学生的写给父母、老师、朋友??的常规思路,另辟蹊径,给“冬”写了一封信。语言很有诗意,立意新颖,对于一个八年级的学生来说,实属难得。

论长处

胡艳梅

如果说,你是因为你的某个短处而遭到一些失败,你肯定不会反驳。但如果说,你的长处也让你遭受灾难,你肯定不会赞同。其实,长处确实不一定给人带来幸运。

我们在小学时都学过东郭先生和狼的故事。故事中的东郭先生是一个有着菩萨心肠的好人。当他看到一头逃亡的狼时,禁不住狼的苦苦哀求,他仁慈之心大发,帮助狼避开了猎人的追赶。但他的仁慈却让他差一点儿丧命:猎人走后,狼执意要吃掉他。仁慈无疑是一个人在品德上所具有的长处,可是这个长处没有给东郭先生带来幸运,而是带来了灾难。幸亏农夫及时赶到,智除恶狼,才使善良的东郭先生幸免于难。看来,如果长处使用的场合不对,倒有可能害了自己啊。

三国时期的诸葛亮是个家喻户晓的人物,为了完成刘备交给的大业,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的勤政谨慎是他的一大长处,但他的这个长处有时却使用过了头:“事必躬

亲。”大小事务一概过问,终因劳累过度,五十四岁便过世了。倘若他不过度使用长处,该自己干的自己干,该属下办的事属下办,说不定他还能多活几年,蜀国也不至于那么快灭亡。 常言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秀”是那棵树的长处,但“秀”很可能为那棵树带来“风”的侵扰。俗话说:“淹死的多是会水的。”会游泳是一个人的长处,但这个长处也为被淹提供更多的机会。还有句成语这样讲:“玩火者必自焚。”玩火者必是知火性的人,这可以说是他的一个长处吧,可是最终的结果很可能使自己受到火的袭击。

由此看来,长处真是一把双刃剑啊,当剑的一面利刃对着敌人时,另一面利刃却对着自己啊。所以,同学们千万不要以为自己有了某个长处,就可以拿来到处炫耀了。在使用自己的长处时,大家一定要像剑一样:学会利用对着敌人的那一面利刃,同时也要小心对着自己的那一面利刃啊!

点评:

本文是一篇观点新颖的议论文。平常大家只看到长处的优点,却忽略了长处本身也有缺点。文章在题目中提出了议论的对象,简短的开头阐述了世人对长处和短处所达成的“共识”,引出下文的议论。

作者先以“东郭先生和狼”的故事,说出“仁慈”是一个人在品德上所具有的长处,在使用场合不对时,有可能害了自己;被世人崇拜的诸葛亮,因为对自己长处的过度使用给自己和国家都带来了不好的后果。用两个事例进行了有力的论证。为了弥补论证的单薄,作者又引用了俗语名言进行说理论证。在最后一自然段提出论点:长处是一把双刃剑。并告戒大家要正确使用自己的长处。文章中心明确,结构严谨,说服有力,是一篇较为成功的议论文章。

难忘的一课

李爽

两星期没回家了。上午一放学,我就以百米冲刺的速度拿着早就准备好的包,往公交车站奔去。县城里各学校今天都星期,搭车的人很多。我利用体小身子灵活的特点,在人缝里钻来钻去,一会儿就挤上了车。真好,居然还有一个座位!

座位就在门旁,虽然上车的人都能碰到我,可我心里还是有一中说不出的爽。终于可以放松一下了,不需像在课堂上那样高度紧张了。

人还不断往车上挤,谁不想回家啊!学生归心似箭,来城里办事的,家里还有农活呢。公交车上已挤得背靠背,严重的超载。可公交车主人还站在车下吆喝:“门边的人往里走,里边有空。上,上,快上!”只见一个抱孩子的大嫂被推了上来,后又塞进几个学生,车里实在再无一个人的立足之地,最后车主本人侧着身子上了车,勉强关上了车门。

车外很冷,可车里很热,混着各种气味,有一种让人窒息的感觉。或许是感到了不舒服,大嫂怀里的小孩哭了起来,声音很大,没有停下来的意思。可人太挤,大嫂没法给他喂奶。大嫂就站在我旁边,我心里暗嘀咕:让座还是不让呢?不让吧,不合适;让吧,连着两星期的起早贪黑,自己也确实很乏。我横下心,不让。我关心别人,谁关心我。后边有人喊:“大嫂,来坐我的位。”我往后一瞅,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小伙子。可人太挤,大嫂根本就过不去。坐在我里边的女孩见此情形,站了起来。在她站起来的刹那,我发现她居然拄着拐杖!她离大嫂很近,可大嫂说什么也不坐。我脸红了,可我还是不想站起来。我说:“大嫂,我帮你抱孩子吧。”大嫂把孩子递给我。也许是孩子怕生,也许是孩子真的饿了,他在我怀里哭得更响了。我听到了有人在说:“年纪轻轻的就不能站一会儿!”我正手忙脚乱地把孩子递给大嫂,站在大嫂旁边的老大爷也说话了:“同学,别怪我说你,你就不能站一会儿,让大嫂给孩子喂喂奶。别只想着自己舒服,我要是只想自己,早就给你要座位了。你坐的位本来是我的,不信,你看座下还有东西。我下去拿东西回来时,座位让你坐了。”我伸头往座下一看,确实还有一只袋子。我不知该说什么好,慌慌张张站了起来,让大嫂坐下。孩子真

是饿了,吃完了奶,沉沉睡去。车厢内一下子平静了下来,我脑子里却一直清晰地回响着老大爷刚才的几句话。不知何时,大嫂和老大爷换了位置,孩子熟睡在老大爷的怀里?? 这次乘车经历过去一年多了,可老大爷给我上的人生一课,我至今仍记忆犹新,它胜过我在学校上过的任何一堂课。

点评:

提到“一课”,我们的脑海中往往浮想起,四角的教室,老师的讲授,学生的回答。但本文作者却打破常规,另辟蹊径,抓住了生活这个大课堂,于是,立意自然与众不同,上升一格。

[写作例话]

王羲之苦练书法

王羲之自幼酷爱书法,几十年来锲而不舍地刻苦练习,终于使他的书法艺术达到了超逸绝伦的高峰,被人们誉为“书圣”。

王羲之13岁那年,偶然发现他父亲藏有一本《说笔》的书法书,便偷来阅读。他父亲担心他年幼不能保密家传,答应待他长大之后再传授。没料到,王羲之竟跪下请求父亲允许他现在阅读,他父亲很受感动,终于答应了他的要求。

王羲之练习书法很刻苦,甚至连吃饭、走路都不放过,真是到了无时无刻不在练习的地步。没有纸笔,他就在身上划写,久而久之,衣服都被划破了。有时练习书法达到忘情的程度。一次,他练字竟忘了吃饭,家人把饭送到书房,他竟不加思索地用馍蘸着墨吃起来,还觉得很有味。当家人发现时,已是满嘴墨黑了。

王羲之常临池书写,就池洗砚,时间长了,池水尽墨,人称“墨池”。现在绍兴兰亭、浙江永嘉西谷山、庐山归宗寺等地都有被称为“墨池”的名胜。

篇三:“反弹琵琶”写作文

“反弹琵琶”写作文

摘 要:“反弹琵琶”的个性化写作是一种思维创新,是一种灵活多变、富于想象的积极写作方式。本文论述了如何巧用“反弹琵琶”方法引导学生写作个性化作文。

关键词:个性化作文;发散思维能力;逆向思维能力

由于应试教育的长期影响,学生作文存在着思维僵化、立意雷同、选材陈旧的问题,学生作文千篇一律、千人一面,丧失了作文的个性与活力。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培养创新人才,推动社会发展成为教育的重要任务。“作文即做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是作文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反弹琵琶”的写作方法,在引导学生写作个性化作文,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方面有着重要作用。

一、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要教会学生“反弹琵琶”,写作个性化的作文,就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运用发散思维的能力,即培养学生在作文时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次,对材料仔细辨析,对问题进行周密思考,让思维尽情发散。在立意、选材时要分清哪些是通常的想法,如果避开通常的立意,还可以在哪些方面进一步打开思路,进一步挖掘,进而激活作文的思维。比如写《我的老师》,大多学生会写教师怎样爱护学生,怎样认真备课,自己犯了错误,教师耐心批评等。这固然符合题意,但写的大多都是这些内容,就会造成立意或选材的“撞车”,显得太俗套,缺少新意。遇到这种情况,就要有意识地跳出常规思维的圈子,让思维开阔一些:“人家都写老师,我能不能再想开一点,我的老师除了一般意义上的学校老师,还可以是父母、邻居、同桌,还可以是书籍、自然界的事物,只要给我教育,教我知识的都可以是我的老师。”这样文章立意就从局限中走出,创造出“人人心中有,人人笔下无”的境界。

对于材料作文,更要有发散思维,才能脱颖而出。对于有些现象,大多数人都有了共识,有大致相同的看法,如果再沿着这个思路来写,就会泛泛而谈、人云亦云,难有深意。这时就要学会在共同的认识中找出不同之处。拿到一个材料后,先不要急于下手写,要先想想哪些是大众化的立意,先想一下自己的观点,是不是大众化的,是不是很容易造成“撞车”。如果是的,就要考虑换另外一种立意,在大家相同的看法之外去寻找新的突破口。只要动脑筋,完全可以从一种现象中找出不同的观点,并且由于观点的独到,就比一般的看法要深刻。

二、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

教会学生“反弹琵琶”,还要培养学生逆向思维的能力,教师要在作文教学中善加引导。叶圣陶在《语文教育书简》中谈到教师的作用时说:“教师当然须教,而尤宜致力于导。导者,多方设法,使学生能逐渐自求得之,卒底于不待教师教

授之谓也。”教师要引导学生,作文中敢于打破常规思路,从反面、从相反的方向独辟蹊径,探寻不同于寻常的结论,去从反面求新。悲秋一直是古代文人叹息的主题,唐代刘禹锡却反其道而写:“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在古代众多咏秋诗中,独树一帜,令人耳目一新。比如成语“班门弄斧”本来是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事,对“班门弄斧”的人,人们总嘲弄他们不自量力、狂妄自大。笔者请学生从相反的角度考虑,换个角度来看,“班门弄斧”也值得肯定:只有在行家面前表现,暴露出缺点,才能发现缺点,改正缺点,这也是自我完善的方法;或从敢于向权威挑战方面立意,社会正需要这种挑战精神,只有具备这种精神,人才能不断进取,社会也才能革故鼎新,社会才有创造。学生写出了《在“班门弄斧”中成长》、《“弄斧”就要到“班门”》、《要敢于突破创新》等文章。

三、保护学生的作文个性,重视学生的写作成果

要学生学会“反弹琵琶”作文,教师要肯定学生写的比较好的作文,保护学生的作文个性,重视学生的写作成果。皮亚杰在《教育与儿童心理学》中指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学生如果无写作兴趣,就没有写作的热情;没有写作的热情,思维就不能被激活,就不可能让思维尽情发散,那学生也就不能“反弹琵琶”,推陈出新,作文也就缺失了个性。教师要给学生营造一个民主的氛围,允许学生大胆思考,教师加以适当地点拨引导,肯定学生的好文章,及时鼓励,把好文章在班级、学校交流,鼓励、帮助学生向报刊投稿,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引导学生在热爱的基础上创新,不断超越自己。班里有个学生,对“老黄牛”现象作了思考,在人们赞扬的声音里,他逆向思考,写出了《时代与“老黄牛”》。在文章中,他先肯定了老黄牛勤苦劳作、求人甚少的精神特点,然后重点从时代的高度,阐述了老黄牛行动迟缓、一味求稳的性情,缺少一种敢为人先的精神,这样的性情和精神已经不能与时代发展同步,要想跟上时代,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必须改变思路,与时俱进,积极变革。笔者把这位学生的文章在班级交流,并推荐发表在报刊上,极大地激发了他作文的积极性,对其他学生也是个鼓舞。

“反弹琵琶”的个性化写作是一种思维创新,但并不是盲目求新。如果打着创新的旗号故弄玄虚,猎奇取巧,违背事理,就会适得其反。“反弹琵琶”是基于坚实基础上的创造,是辨证地分析问题,找出新的路子,展示写作个性的作文方法,是一种灵活多变、富于想象的积极写作方式。只要我们平时作文有创新的理念,培养创造性思维,学生的作文就会有创新的火花,就能让读者感到耳目一新,内心为之感动。

篇四:“反弹琵琶”写作文

“反弹琵琶”写作文

摘 要:“反弹琵琶”的个性化写作是一种思维创新,是一种灵

活多变、富于想象的积极写作方式。本文论述了如何巧用“反弹琵

琶”方法引导学生写作个性化作文。

关键词:个性化作文;发散思维能力;逆向思维能力

由于应试教育的长期影响,学生作文存在着思维僵化、立意雷同、

选材陈旧的问题,学生作文千篇一律、千人一面,丧失了作文的个

性与活力。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培养

创新人才,推动社会发展成为教育的重要任务。“作文即做人”,培

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是作文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反弹琵琶”

的写作方法,在引导学生写作个性化作文,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方

面有着重要作用。

一、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要教会学生“反弹琵琶”,写作个性化的作文,就要有意识地培养

学生运用发散思维的能力,即培养学生在作文时从不同的角度、不

同的层次,对材料仔细辨析,对问题进行周密思考,让思维尽情发

散。在立意、选材时要分清哪些是通常的想法,如果避开通常的立

意,还可以在哪些方面进一步打开思路,进一步挖掘,进而激活作

文的思维。比如写《我的老师》,大多学生会写教师怎样爱护学生,

怎样认真备课,自己犯了错误,教师耐心批评等。这固然符合题意,

但写的大多都是这些内容,就会造成立意或选材的“撞车”,显得

太俗套,缺少新意。遇到这种情况,就要有意识地跳出常规思维的

圈子,让思维开阔一些:“人家都写老师,我能不能再想开一点,

我的老师除了一般意义上的学校老师,还可以是父母、邻居、同桌,

还可以是书籍、自然界的事物,只要给我教育,教我知识的都可以

是我的老师。”这样文章立意就从局限中走出,创造出“人人心中

有,人人笔下无”的境界。

对于材料作文,更要有发散思维,才能脱颖而出。对于有些现象,

大多数人都有了共识,有大致相同的看法,如果再沿着这个思路来

写,就会泛泛而谈、人云亦云,难有深意。这时就要学会在共同的

认识中找出不同之处。拿到一个材料后,先不要急于下手写,要先

想想哪些是大众化的立意,先想一下自己的观点,是不是大众化的,

是不是很容易造成“撞车”。如果是的,就要考虑换另外一种立意,

在大家相同的看法之外去寻找新的突破口。只要动脑筋,完全可以

从一种现象中找出不同的观点,并且由于观点的独到,就比一般的

看法要深刻。

二、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

教会学生“反弹琵琶”,还要培养学生逆向思维的能力,教师要在

作文教学中善加引导。叶圣陶在《语文教育书简》中谈到教师的作

用时说:“教师当然须教,而尤宜致力于导。导者,多方设法,使

学生能逐渐自求得之,卒底于不待教师教授之谓也。”教师要引导

学生,作文中敢于打破常规思路,从反面、从相反的方向独辟蹊径,

探寻不同于寻常的结论,去从反面求新。悲秋一直是古代文人叹息

的主题,唐代刘禹锡却反其道而写:“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

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在古代众多咏秋诗

中,独树一帜,令人耳目一新。比如成语“班门弄斧”本来是比喻

在行家面前卖弄本事,对”班门弄斧”的人,人们总嘲弄他们不自

量力、狂妄自大。笔者请学生从相反的角度考虑,换个角度来看,

“班门弄斧”也值得肯定:只有在行家面前表现,暴露出缺点,才

能发现缺点,改正缺点,这也是自我完善的方法;或从敢于向权威

挑战方面立意,社会正需要这种挑战精神,只有具备这种精神,人

才能不断进取,社会也才能革故鼎新,社会才有创造。学生写出了

《在“班门弄斧”中成长》、《“弄斧”就要到“班门”》、《要敢于突

破创新》等文章。

三、保护学生的作文个性,重视学生的写作成果

要学生学会“反弹琵琶”作文,教师要肯定学生写的比较好的作

文,保护学生的作文个性,重视学生的写作成果。皮亚杰在《教育

与儿童心理学》中指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

学生如果无写作兴趣,就没有写作的热情;没有写作的热情,思维

就不能被激活,就不可能让思维尽情发散,那学生也就不能“反弹

琵琶”,推陈出新,作文也就缺失了个性。教师要给学生营造一个

民主的氛围,允许学生大胆思考,教师加以适当地点拨引导,肯定

学生的好文章,及时鼓励,把好文章在班级、学校交流,鼓励、帮

助学生向报刊投稿,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引导学生在热

爱的基础上创新,不断超越自己。班里有个学生,对“老黄牛”现

象作了思考,在人们赞扬的声音里,他逆向思考,写出了《时代与

“老黄牛”》。在文章中,他先肯定了老黄牛勤苦劳作、求人甚少的

精神特点,然后重点从时代的高度,阐述了老黄牛行动迟缓、一味

求稳的性情,缺少一种敢为人先的精神,这样的性情和精神已经不

能与时代发展同步,要想跟上时代,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必须

改变思路,与时俱进,积极变革。笔者把这位学生的文章在班级交

流,并推荐发表在报刊上,极大地激发了他作文的积极性,对其他

学生也是个鼓舞。

“反弹琵琶”的个性化写作是一种思维创新,但并不是盲目求新。

如果打着创新的旗号故弄玄虚,猎奇取巧,违背事理,就会适得其

反。“反弹琵琶”是基于坚实基础上的创造,是辨证地分析问题,

找出新的路子,展示写作个性的作文方法,是一种灵活多变、富于

想象的积极写作方式。只要我们平时作文有创新的理念,培养创造

性思维,学生的作文就会有创新的火花,就能让读者感到耳目一新,

内心为之感动。

篇五:反弹琵琶--作文创新一法

反弹琵琶??作文创新一法

有一个故事讲的是:阿拉伯的一个大财主,对两个儿子说,你们去赛马,终点是沙漠中的绿洲,谁的马后到,我的全部财产就给谁。两个儿子听后,都骑上自己的马,缓慢的行走,太阳炙热,沙漠烤人,没过多久,两个人便热得支撑不住了。正巧一个“智多星”路过这里,给他们出了一条妙计,让两人换马骑。因为父亲说要看哪匹马后到,两人一换马,比慢的赛马就变成了比快的赛马。换了马,骑的是对方的马,对方的马先到了,自己的马就会后到。这个办法看起来只是换了一种骑法,实际上是换了一种思维方式,换了一个角度分析问题。这个问题若只是从正面讲话进行思考,是根本解决不了的,只有从反面去考虑,才可将问题解决。

我们在作文时,有些同学常会感到头痛,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写着写着就没词了,出现“卡壳”现象,感到“山重水复疑无路”。此时如果能及时地进行逆向思维,“反弹琵琶”,往往会出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下面这个写作小故事可以给我们一些有益的启示:

明代著名学者 解缙有一次去给一位友人的母亲祝寿,见许多人都在题写寿联,所题的祝词不外是“福如东海”、“寿比南山”之类。祝愿吉祥如意,自然无可指责,然而,解缙总觉得太落俗套,缺乏新意,轮到他题写祝词时,他别出心裁,挥笔写到:“这个婆娘不是人”,吓得众宾客缩头吐舌,面面相觑,在人们揣揣不安的议论中,解缙从容不迫地写下了第二句:“九天仙女下凡尘。”“原来如此!”众人这才松了一口气,脸上绽露了笑容。可是好景不长,第三句“生来儿子都是贼”。刚写完,众人哗然,简直不知如何来收拾这个可怕的局面了,解缙面不改色地写下了最后一句“偷来蟠桃献至亲”。至此,人们恍然大悟,颔首称妙。

文章的生命在于创新,“反弹琵琶”恰能给人以“新”的感觉。它之所以能给人以“新”的感觉,其主要原因是我们习惯于正文正做,很少也很不习惯把“琵琶”反过来弹。久而久之,解决问题的方法固定化了,并成为寻找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新方法的障碍。

要把“琵琶”反过来弹,关键在要善于摆脱习惯性思维,而且要敢于从传统观念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苏轼诗云:“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生活中常常有这样的事,长期沉在一个事物中,长时间对事物的传统的或老一套的意义,受到过多的训练,会使人形成习惯性思维的固定模式,从而使人对事物的本来面目及其本质看不清楚。这种模式还经常支配着人们按一定的格式去解决问题,尽管人们有时对问题而百思不得其解,或者觉得解决问题的效果并不显著,但因为他被认为是轻车熟路,然而,此时如果运用逆向思维,“反弹琵琶”,就会从长期沉入得事物中跳出来,产生“横看成离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感觉,从而达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

逆向思维,是创造性思维,它能摆脱思维定势的干扰,让人生疑质疑,独立思考,“反弹琵琶”,是作文创新的一个重要方法,运用它,可以使文章产生出奇制胜的艺术魅力,收到耳目一新的艺术效果。例如:人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说“近朱者未必赤,近墨者未必黑”;说“老大徒伤悲”,我说“老大也不必伤悲”;人说“有志者事竞成”,我说“有志者未必能成”;人说“开卷有益”,我说“开卷未必有益”。这是从反向立论,把正的反过来说。当然,反的也可以正过来 议,例如“异想可以开天”,“弄斧不妨到班门”,“对牛也可弹琴”,“五十步可以笑百步”等。作文时“反弹琵琶”,会使你打开一片新天地,不仅使文章内容丰富,而且可正强文章的表达效果 ,使文章独有新意。

同学们,当你写文章按常规思路出现“卡壳”时,此时不妨来各“反弹琵琶”,相信你写出来的文章会新颖独到,更富有个性!

单元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