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字数作文 > 教育资讯

读麻辣学生酷老师有感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4 21:28:09 字数作文
读麻辣学生酷老师有感字数作文

篇一:读《麻辣学生酷老师》有感

读《麻辣学生酷老师》有感

建湖县青少年活动中心-----祁津

最初我选择买这本书是因为这本书的题目吸引了我。到底是一群什么样的“麻辣”学生?怎样“酷”的老师呢?带着这份好奇我初步阅读了这本书。

《麻辣学生酷老师》主要讲述了一个名叫苏静的老师,她曾经在青岛市嘉峪关学校任教,在她教龄还不足一年的时候,她所在的班级的学生就能背诵古诗百余篇,短则几十字,长则几百、上千言。更令人叹为观止的是,他们还能在两分钟内轻松地指物作诗。

本书中涉及的每一个细节,每一个案例,都是作者从教八年的亲身经历。作者试图把这本书做成一线教师的实用手册,随意翻开每一页,都能直入主题,寻找到自己值得借鉴的教学方法,而不是单纯在分享一个人的心情故事。“诗意”是贯穿全书的灵魂,因为怀着一颗诗心,所以面对相同的教育细节,作者所呈现的,是匠心独运的理解和独树一帜的方法。本书涵盖了课堂、管理与沟通三个方面的典型案例和方法,既有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的有效策略,又有塑造学生完美人格的有效训练。这些教育案例和方法的呈现没有孰轻孰重,每个细节都像一粒珍珠,由“诗意”情牵一线,构成诗意教育的淳美境界。

这样的一位酷老师和她的麻辣学生深深的吸引了我。她的诗意课堂,上的有声有色,而不是枯燥乏味。反观我们的“经典诵读”,只要是背诗,每个孩子脸上都挂着为难的表情。也许是机械的记忆,让他们有反抗情绪吧。有的古诗晦涩难懂,哪怕只是

二十几个字,孩子们背诵的时间却很长。借鉴了苏老师的教学经验,我在学生学习新古诗时都用简笔画的形式将古诗画出来,这样一来学生背的也就容易许多。有时我也让他们给诗配上画,帮助理解记忆。其实一首首诗就是一个个生动的故事和一幅幅图画,从来诗画不分家。

在读完苏静老师的话题二:“语文想说爱你不容易”我感慨甚多。语文真的是---想说爱你不容易:听,说,读,写,哪一样要想做好都不容易。读了那么多年的书,语文真的就像“贴身保姆”一般,时刻围绕着我们。生活中处处是语文。一个学生的语文素养到底怎样,一篇作文就能见分晓。但是我们的学生写的作文都是千篇一律,难道真的是学生不行?在读到“学生作文差,老师负何责?”我也在反思,是啊每个学生学了,读了那么多本语文书,积累背诵了成本成本的好词好句,本应每个人都是写作能手了。哪怕是仿写也该写的有声有色才对。可是只要一上作文课,每个学生就苦不堪言,煎熬着写出几句话就左顾右盼,抓耳挠腮了。

写作文本应是件快乐的事情,何必给出条条框框限制孩子们的想象力呢,能写多少就写多少吧。先从最朴实无华的语句开始

篇二:麻辣老师酷学生

有感于《麻辣老师酷学生》

东营市实验小学 耿丽

新学期伊始,我们六年级语文教研组一致决定集体购买了几本好书,打算轮换读后做交流用。教研组长广泛征求大家的意见,又细细查阅每本提名书籍的内容,最终确定出《爱弥儿》、《麻辣老师酷学生》、《教育有乐》、《学生第二》、《在教育的路上》、《再苦也要笑一笑》等八本名副其实的好书。这里面既有著名的教育教学专著,也有调整心态的心理瑜伽,真可谓集实际用途与缓解压力于一身,大家一致拍手称快。

读麻辣学生酷老师有感

书终于快递来了,每本都散发着淡淡的墨香,令人爱不释手。很快,书就到了每个人的手上。我读的第一本是苏静的《麻辣老师酷学生》。读完之后,确实受益匪浅。

记得刚参加工作的时候,我在网上看到一篇“诗意让教育如此美丽”的帖子,说的就是苏静,现在又有幸读到她著的《麻辣学生酷老师》一书,心里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

我常以为名师都像于永正、王崧舟一样,不是老学者最起码也得人到中年吧?但一个年仅二十几岁,教学时间只有一年的她,却创造出了教育奇迹。

这是一本集新生代教师生存状况、新型师生关系与彰显教育个性为一体的本色之作。该书以绚烂的目的场景、大胆的取材和轻舞飞扬的文字,向读者展示了一群从小学到大学,从大陆到香港不同生活空间的“麻辣学生酷老师”。青春的热力与卓尔不群的教育理念相得益彰,飞越时空的灵感与散落的记忆碎片相映成趣,作者既是在进行一场心灵实录,又是在计划着下一场心灵旅行,让每个徜徉其间的教育人读之悟之,轻松享受到新教育的非凡魅力。

书中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苏静的这样一句话,她说孩子们背诗、赏诗、作诗,正像花丛中的蝴蝶自由自在地飞转,树林间的小鸟婉转地歌唱一样,是一种生命的快乐;但如果将蝴蝶与小鸟放置于无色透明的玻璃罩里,它们就会四面碰壁,品尝失去自由的悲哀。

看,她说的多好啊!在平常的语文教学中,大部分教师都认为古诗词的教授是一大难点,我们在寻找原因时也只是从常规的比如说教授方法啦,学生的古典文化积淀少、接受能力差等几方面入手,很少想到要给学生充分的自由度,让他们按自己喜欢的方式来接受中国古典文化神韵的熏陶和晕染,从而渐渐比较自然地用自己的感官和心灵真正触摸到文学的美丽和魅力,然后把这种学习

当成一种乐趣,当成自己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方面。这样,我们的教学才可以说是从根本上成功了!

苏静在备课和上课时,常常有神来之思和连珠妙语,这都与她自己平时的努力积淀和持之以恒脱不了干系。她把自己这种对古典文学的狂热和执着传染给孩子们。长期耳濡目染,孩子们也都睹物生情、随性赋诗、出口成章,诵诗的声音惊得小鸟飞转相告,令教育界的同仁惊叹不已。这就是她不走寻常路的个性。一直以来,我们的语文教学承载了太多的规矩和传统,如同戴着脚镣跳舞的怨妇郁郁寡欢。为了让孩子们换双眼睛看世界,她把他们带到了诗词王国里。

我们学习苏静,不仅要学习她的创造性思维和勤苦努力,还要学习她以工作为乐趣,把工作当享受的人生态度。当然,我们不能完全照搬她的工作方法和经验,一定也要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化的东西,也就是结合自己和当地学生的实际创造出适合我们学生学习的方法和内容,从而在本职工作中获得属于自己的成就和快乐1

这就是《麻辣老师酷学生》这本好书所带给我的部分心得和启示。像这样的好书我们一定要一读再读,尤其是初为人师的我们。

是为感悟,用以自勉!

电话13561058005 邮编257091

篇三:读《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有感

读《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有感

从教多年,我一直追求的目标是: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 什么样的老师才会深受学生的喜欢呢?对于这个问题,我曾经思考过、提问过,答案是多种多样,如:博学多才、幽默风趣、公平公正、和蔼可亲??而于永正先生在他的新书《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我的为师之道》中告诉我们:教师想让学生喜欢,首先要喜欢学生,只有老师喜欢学生,学生才会加倍地喜欢老师。

其实每个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喜欢。于永正先生在书中写道:教育没有纯方法、技巧的东西,背后有一个“情”字在做支撑,即便是对不喜欢的学生,一旦这样做了,也不会是冷冰冰的。

真心实意爱学生,这一点更能走进学生的心灵,教师爱学生就像父母爱孩子,是处于真心和真情。爱学生,就要像春风化雨般无声,让他成为莘莘学子心目中的一种看得见,摸得着的最为催人奋进的有效情愫,让他成为人的一生中一道最赏心悦目的亮丽景致。在日常工作中,我特别关注那些有“问题”的孩子,也许是因为我做了母亲,因而特别能够体会孩子的心情,理解孩子的感受。所以我从来没有因为他们学习成绩差而去批评、指责、放弃??九(1)班的王顺同学,学习成绩班级倒数第一、作业经常不写、行为习惯一般,我三番五次的找他谈话,了解他家里的一些情况,然后有针对性的给予帮助。这样一来,他深切地感受到老师是发自内心的爱他,关心他。从而激发他身上的原动力,体验他周围的人间真情与社会责任,一段时间后,学习成绩和行为习惯都有了很大进步。我的这一行动深深地感动和感

染着班里的每一位学生,我呢,自然也得到学生的喜欢和爱戴。 有了爱的教育才能演绎爱的精彩!今后,我将努力做到:让每个学生都感到我喜欢他,做一名学生喜欢而又有威信的老师。

篇四:读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有感

读《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有感

从教以来,我一直追求的目标是: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 什么样的老师才会深受学生的喜欢呢?对于这个问题,我曾经思考过、提问过,答案是多种多样,如:博学多才、幽默风趣、公平公正、和蔼可亲??而于永正先生在他的新书《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我的为师之道》中告诉我们:教师想让学生喜欢,首先要喜欢学生,只有老师喜欢学生,学生才会加倍地喜欢老师。可要真正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于永正通过《做一个让学生喜欢的教师》一书,告诉了我们让学生喜欢的诀窍。

诀窍之一:自己先变成孩子

有这样一个经典故事:一位母亲牵着6岁的孩子去商场购物。她原以为孩子会很开心,没想到在商场里孩子却哭哭啼啼,毫无休止。当她蹲下去和孩子一样高的时候,才发现,孩子所看到的都是大人的腿,哪有什么快乐可言?

成人思考问题的方式、观察事物的视角与孩子有很大的区别,这是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必须充分认识到的。成人最大的问题,就是在成人之后忘记了自己曾经是个孩子,忘记了孩子的天性,忘记了孩子的生活方式,总是希望孩子按照自己帮他规划好的道路前行。这是导致孩子成长过程中不愉快、甚至出现极端情况的主要原因。每个人的信念,价值观只对本人有效,强迫他人接受是很难的。高明的教师,不会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而是设法让自己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他们,会用自己的知识、教养、智慧、德行来影响、陶冶、感染、感化孩子。于永正老师说:“教了47年的书,最终把自己教成了孩子。”这句话的背后,反映了他对教育本质的把握。

陶行知先生说:“我们必须会变成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在这方面,于永正先生给我们做出了很好的榜样和示范。于永正认为,

作为一个孩子,不单要学习,还要玩。玩是孩子的天性,儿童的成长需要玩。我们当老师的,一定要为孩子留出玩的时间。于永正自己就非常喜欢玩,所以在带着孩子玩的过程中,常常能玩出新境界,让孩子在其中受益良多。课堂教学在人们的印象中应该是比较严肃的,但于永正让课堂变得既像课堂又不像课堂,一个个幽默的故事,一场场富有情趣的游戏,孩子们在欢声笑语之中获得了新知,体悟到了成长。课外的玩就更加有趣了,带领孩子们去钓鱼、钓虾、野炊,和他们一起去参观苹果园、考察皇藏峪、攀登峄山,军营一日、急行军,到农村去拔草、捉虫,到农民家中做客??于永正坚信:一个人亲身经历一些有意义、有情趣的活动,会在记忆里留下难以磨灭的痕迹,每一个精彩的活动留给孩子的都是一颗珍珠。当他长大后,岁月的丝线把这些珍珠串起来,就成为人生宝贵的项链。

于永正认为,作为一个老师,在孩子面前不能太像老师。如果太像教师,师生间必有距离。无论在任何地方行走,于永正都要求自己不将手倒背起来。他认为倒背着手站在学生面前,就有树立自己权威、确定自己教师身份的意义在其中;班长在教室里给大家布置大扫除的任务,于永正会非常顶真地询问:“班长,我的任务是什么?”在领了任务之后,会在规定的时间里和同学一道去做,让孩子们感受到老师就是他们其中的一员;课间,他总是尽可能呆在学生中间,和他们说说话,和一些学生扳扳手腕,和他们一起做游戏,经常讲一些故事、笑话给大家听;在演课本剧的时候,于老师总是积极主动地扮演各种角色,和孩子们一起表演,体会文本的内涵??

于永正认为,一个童心未泯的教师,是一个具有好奇心、孩子气的老师,是理解和宽容学生的教师,是想学生之所想、做学生之所做的教师。教师只有拥有一颗童心,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知道孩子真正需要什么。一个真正了解学生的老师,怎能不成为学生喜欢的好

老师?学生的眼睛是摄像机,耳朵是录音机,教师的一言一行将会定格在学生的人格磁带上,并且自动终生播放。每个学生都是心理学家,他们会对教师的所作所为做出评判。只有教师做好了,学生认同教师了、信服教师了,才会仿效教师的做法,才会接纳教师的建议。 诀窍之二:遵循教育的规律

什么是好的教育?其实很简单,就是遵循孩子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的教育。孩子的成长有阶段性的特征,每一个阶段身心发育的重点都不相同,我们需要依据这些特点,有的放矢的施加影响,帮助孩子健康发展。教育也有内在的规律,依据这些规律去施教,才能事半功倍。

于永正老师在书中举了这样一个事例:一个孩子在默写时候将“诉”字写错了,把最后一个点给丢了,老师布置他抄写八遍。在抄写的过程中,该生前面4个字是有点的,可后面的四个,点又没了。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从孩子身心发育的角度看,孩子的注意力是有限的,让他反复做一件事情,很容易导致注意力的分散,结果劳而无功,还容易留下错误的记忆;从教育的规律看,短时记忆的信息通道容量是5个左右,一个字在书写不超过5遍的情况下,记忆的效果较好,超过了反而起副作用。

于老师对学生写字要求很高,但他的要求不是在一个字写多少遍上,而是书写的正确与否。孩子在学习每一个汉字时,第一印象非常重要,如果初学时笔顺和字的结构出了问题,后面在要改正就非常困难。于老师认为,楷体是学生写字时最需要借鉴的字体,教师应该认真研究每一个的结构特点,给学生讲清楚,让学生写正确。比如“左

右”二字,起笔的一横和一撇,看上去似乎没有什么区别,但从楷体的角度看,两者有明显的不同;比如“帽”字,我是在看了这本书之后才明白一直将右上角的“冃”写成了“曰”。我很惭愧,写了几十年的字,现在才发现其实很多字写的并不正确。

朗读,在语文教学中有着特别重要的地位。汉语的音乐性强,汉字是形、音、义的统一体,这就决定了朗读的作用和价值。人们语言能力的提高,很多时候不是靠掌握语言规则,而是靠语感能力,朗读是培养语感的重要渠道。朗读是理解文本的主要方式之一,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朗读作为一门艺术,更能给人以美的艺术享受,甚至影响一个人的一生。《光明日报》高级记者樊云芳就是听了齐越广播的《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后感动不已,而立志当新闻工作者的。于永正老师对此有深刻的认识,在自己的教学生涯中花费了大量时间来训练自己,提高自己的朗读水平。孩子们就是在于老师的朗读之中,学会了语言,培养了语感,产生了情感,掌握了表达的方式。

在教学过程中,于永正老师提醒大家要关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不越位。不能把小学生当成中学生、甚至大学生来教,人为拔高要求,特别是在人文性方面挖掘过深。小学生的主要任务就是把字认好、写好,把词语掌握好,把课文读好,如果教师在课堂上一味深挖,甚至离开文本大量拓展,就越位了。二是要到位。对于小学生而言,分段、概括段落大意是需要的,但最重要的阅读能力是品味能力,尤其是词语的品味能力。教孩子学语文,深的东西要“浅出”,浅出才能变成

孩子自己的东西。歌德有句话:会读书的人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纸面上的文字,另一只眼睛看到纸的背后。这种力透纸背的能力就是品味能力。

诀窍之三:要时刻以身示范

教育的第一个名字叫“影响”。大德无形,大教无痕。影响,在小学阶段尤为显著。

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汉代的班固也曾说:“教者何谓也?教者,效也,上为之,下效之。”都强调了教师以身示范在教育中的作用。大量的教育实践反复证明了这样一个道理:只有当教师(包括家长)的言行一致时,教育的效果最大。所以有教育家说,只有人格可以影响人格的发展与形成,只有性格才能铸造性格。

于永正老师在教育过程中,处处以身示范,充分发挥着榜样的影响力。他无论何时何地,在面对学生的时候,总是将自己装扮的整整齐齐,在穿戴上一点也不随意;他无论是在黑板上板书还是给学生批改作业,字迹都工整认真,不敢有丝毫的潦草;他要求学生写作文,自己一定也跟着写下水作文,再“下水”中体悟写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以给学生及时的指导和帮助;他犯了错误一定会当着学生的面承认,不掩饰不支吾;他和孩子一起活动,相关的工作一视同仁,大家一起来做,行动上不敢落后,而不仅仅是做一个指挥者;他备课认真仔细,一个字的书写,一段话的朗读,都反复推敲;他每天认真阅读报刊杂志,以便了解最新的社会动态,可以和学生进行互动和交

篇五:读《非常老师》有感

读《非常老师》有感

我喜欢看杨红樱阿姨写的《非常老师》。

这本书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神秘老师》,这位神秘老师叫蜜儿,她常打着一把紫色的伞,永远披着一条大围巾,其实仙女才是她的真实身份。

她有许多名言,其中我最喜欢这三句:1、每个孩子都是世界的奇迹,因为每一个孩子都是世界的唯一。2、生活是美丽的。能发现这种美丽,感受这种美丽的人,也是美丽的。3、当你微笑时,整个世界都在与你一起微笑。说的多好啊,我们是奇迹,我们是唯一。

在《神秘老师》里我最喜欢《微笑的空气》。在红宫学校里,蜜儿老师从来都没有看见过有人面带微笑。没有微笑的地方,蜜儿老师觉得有点儿冷。她想了一个办法,她要让红宫学校的老师和学生的脸上没,都有微笑。蜜儿只有回到天上,去请教哪位已经活了九千九百九十九岁的老仙人,蜜儿一跺脚,回到了天上,向老仙人要了微笑的空气早晨,蜜儿走在走廊上。老师微笑着,同学微笑着,蜜儿也笑了。

我从几句名言和故事中知道了:我们是唯一,世界上只有一个我;我们要笑,因为笑是快乐的开始。这本书让我受益匪浅。

信丰第一小学五年级:赖夏静霖

字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