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字数作文 > 教育资讯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国语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5 01:22:22 字数作文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国语字数作文

篇一:俄罗斯电影《这里的黎明静悄悄》观后感

“ 生如夏花之绚丽,死如秋叶之静美”该片的片头可能就是这句话的寓意场景吧!一片片精美秋叶悠然飘落,覆盖在一张张如花似玉的脸上,琉璃般的光彩落在叶上,是那样的纤弱而坚强。整个画面给人的感觉是如此的凄美凝固,可有种无声的暗流在心中滚过,就像幅用彩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鲜花怒放图,鲜艳明亮---女人如花!

女人的一生似花,有的是插在精美花瓶的鲜花,娇嫩妩媚却生命短暂;有的是盆栽的景花,不失生机却经不起风雨;有的是野地的蒲公英,洋洋洒洒逐风播种生命顽强。女兵应该是属蒲公英吧!战场的磨练让她们顽强而洒脱,生命中始终贯穿一种气场------军人!

故事发生在1942年5月,德国法西斯将侵略的战火推向了苏联境内,战争带走了村里的男人,全村只剩下瓦斯科夫一个青年男人了。瓦斯科夫的房东玛丽亚、女邻居波琳娜以自己的方式承受着这场战争。女兵们的到来给小村庄平添了青春的气息,沉默寡言的丽达、满脑子诗意的大学生索妮娅、厚道的农村姑娘里莎和胆小乖张的嘉尔卡,战争没有夺走姑娘们身上的青春活力,尤其是热情似火的热妮娅的到来,像一股清风吹拂着姑娘们爱美的心灵。然而,危险却在逼近她们??姑娘们一个接一个地倒在德军的枪口之下,悲伤的瓦斯科夫冲向敌人??

五个小姑娘,不同的背景,最终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上了战场。她们经历了战争的洗礼,有些人最终成熟了,有些人始终无法走出心理的阴影,每个人都对未来有着美好的憧憬,但战争剥夺了她们的一切机会。这应该是真实的写照,如果每个人都是能够经受住心灵的折磨,那就是浪漫主义了,也不是战争了。最后,五个战士都死去了,仅仅剩下失去一只手的准尉同志。她们这个战斗团队最终完成狙击德军的任务。

有人说,那些女兵不像苏联红军。不是的。或许我们接受了太多高大全战士的思想,潜意识认为正义的战士就应该是英勇的,即使有缺点,也是暇不掩玉的。所以我们看不惯上战场不像上战场、胆小怕死。但我们别忘了,她们并不是经过严格训练的战士。除了热妮亚参加过突围战、丽达是老兵有一定经验(如出发前只有她裹了厚厚的裹脚布而其他女兵包括热妮亚都是穿着袜子),其他三人可以说毫无经验。她们只是炮兵,驻扎在后方一座小山村,在准尉眼中,她们只是一群有文化、爱漂亮的女人而不是真正战士,他也曾为带这一群麻烦的女人而沮丧过。这群姑娘虽然经历了不同程度的伤痛,却不曾经历战场上的残酷,况且她们包括准尉当初只是以为德寇只有两个,准尉还估计最多不超过四个,或许他们认为,要伏击这两个德寇是那么容易,就算德寇武器精良,有作战经验的准尉说不定可以以一对二,再加上射击手热妮亚、老兵丽达,四个也不成问题。

十六名带着精良武器的德寇绝对出乎他们的意料,连准尉都觉得棘手,何况毫无经验的姑娘们?所以,准尉才会要在出发前检查装备,批评她们不注意枪支的清洁、带那么多无谓的东西难道以为去郊游;还说“我就知道你们一定会因为爱漂亮而不裹裹脚布”。他允许索尼亚带诗集或许是对战斗危险不确定性的一种内疚。里莎是守林人的女儿,所以准尉才派她送信。她走错路是因为肩负重任、紧张害怕慌不择路而走错路,当她看见苦苦寻找几乎绝望的路标就近在咫尺,那是一种怎样的心情?会一不留神完全合理。只差几步呀??她的死应该被肯定死得壮烈。

索尼亚急急返回找烟袋,准尉虽然喝住她语气却不严厉,因为他们都认为敌人还在对岸,缺少的四个德寇准尉也没确定已经潜入自己后方。这是他们的大意。索尼亚以为后方是安全的,她一心想赶紧拿回烟袋,然后回来与战友一起战斗,

哪里顾得上脚步轻重,警惕四周?她的死的确不值。准尉后来也懊悔为什么没有严厉制止。

嘉尔卡的死最受诟病。大家认为她胆小怕死,简直是累赘、丢人现眼。刚开始我也讨厌她,爱说谎、搬弄是非,胆小懦弱??但别忘了,她还未成年。她只是渴望母爱的可怜的孤儿,她当初甚至没有姓名。当面对可怕的敌寇一步步走向自己,对于一个孩子那是一种怎样的恐惧?她尖叫逃跑是出于本能,不能因此就批判她,毕竟她在可以自私地选择撤回去时是选择与战友们留下来,即使她知道最终可能会死。所以准尉撒谎说她是在对射中阵亡,死得壮烈是对她参加这次战斗的表现的肯定。我最终选择同情她。

时光如流水般匆匆逝去,二战的硝烟早已在人们心头与脑际散去,然而,当我们安享美梦之余,我们是否意识到:为我们赢来这自由与幸福的勇士们已然于地下长眠。怕还有太多的人如以前的我,也在呼唤那“造就英雄的时代”的到来,不然,怎么会有车臣危机、非洲战火,又哪里来的波黑乱世和海湾风波?

和平来之不易,先烈们用热血换来的一轮明媚璀璨的朝阳我们怎能不倍加珍惜?不能再让“冉妮娅”手握机枪成为冷血杀手了,不能了,绝对不能了,愿我们能用洒满欢乐的黎明迎来辉煌的明天,拥抱那轮灿烂的朝阳!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

湖水如此清澈;

思念的琴声如此空灵而寂寥;

白桦林迎风吟唱;

布谷鸟低声哀和;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

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

当男人们纷纷倒下,

女人们义无反顾勇往直前;

没有懦弱,

也没有逃避;

只有信念和坚强;

豆蔻年华在硝烟中撕裂;

青春岁月在战火中闪亮;

热血染红了茫茫雪原和猎猎旌旗,

血肉之躯换来了安宁与和平的曙光。

清晨的薄雾渐渐散去;

淡淡幽思萦绕着青青的山冈;

在不曾属于我们的年代里,

青春谱写了永恒不朽的乐章。

湖水依旧清澈明亮;

思念的琴声依旧空灵而寂寥;

白桦林依旧迎风吟唱;

布谷鸟依旧低声哀和;

这里的黎明依旧静悄悄。

篇二:这里的黎明静悄悄高考满分作文高考优秀作文美文欣赏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名师讲解免费下载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

?轰?的一声巨响,从巴伦支海底传上来,把一群刚要觅食的海鸥又惊回了天空,凄长的尖叫声打破了这静悄悄的早晨。

海底,一个黑色的怪物,像一条受伤的鲨鱼迅速向下沉去。

?舰长,我们该怎么办???请回答!??请告诉我们该怎么办??

一连串惊恐慌乱的问题传回了巴甫洛夫舰长的舱室,老舰长苍老的脸上立刻又多了几条皱纹,使他看起来更加的苍老。

?除必要的值班人员,全体舰员全部到第二舱室集中。?麦克风里响起了老舰长的声音。 一阵急促的脚步声,舰员们都来到了第二舱内,几乎所有的人都围到技术员斯琴文科斯基上尉的身边,担忧地问这问那,上尉则紧紧的闭着嘴,汗珠不断地从他的额上流下来,他的双眼始终没有离开过巴甫洛夫舰长的双眼。

?俄罗斯的勇士们,请安静下来!?老舰长慢慢的开了口,?我们的‘库尔斯克’发生了鱼雷爆炸,大家都知道,大火一直都烧到了第一核动力装置舱并且破坏了部分保护装备。?老舰长又向四周瞄了一瞄,一群军官都不敢和他对视,纷纷低下了头,他分明看到了他们苍白的脸色,他又狠狠地咬了咬牙。

?仅剩的核保护层仅能支持我们的‘库尔斯克’再开半个小时,但我们回到北摩尔曼斯克港则需要50分钟,在这段时间内,我们的设计师为我们准备的防辐射装置,可以保持我们的安全,不过,?巴甫洛夫舰长又停了一下,?不过我们的俄罗斯也许会因此而遭受一次大的灾难,我没有剥夺你们生存的权利,让我们来举手表决一下,请同意关闭动力装置的同志举手。?

老舰长缓缓地举起了右手,他扫了一下其他的(来自:www.sMHaiDa.com 海 达范文网: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国语)军官们,他们并没有举起手来,他又缓缓地举起了左手。老舰长的脸色铁青,他狠狠地向技术员斯琴文科斯基上尉望去,看到了他脸上的两行泪水。

?斯琴文科,你这个混蛋,你这个懦夫,你这个自以为孝顺的懦夫,都是你让我们的男子汉全变成了没用的人,你不会得到任何东西交给你母亲,我现在就毙了你!?巴甫洛夫舰长愤怒的拔出手枪。

?不用了,舰长,?上尉平静地说,?我们已经将核动力装置关闭。?

巴伦支再次沉寂。克里姆林宫上的三角旗仿佛在为它的勇士们奋力飘扬。

【评析】

“库尔斯克”号核潜艇的沉没,至今是个谜。在紧张的考场上,考生能想到用这个新颖的题材来表现“心灵的选择”,显示出了开阔的思路和不凡的胆识。随着鱼雷爆炸的一声巨响,一场生死存亡的矛盾冲突被推到了读者面前:不关闭核动力装置,舰艇上人员生命安全可以得到保证,但俄罗斯可能遭受一次大的灾难;关闭核动力装置,结果则相反。舰长提议和表决,他原以为舰艇上的军官们都是懦夫,没想到他们早就把核动力装置关闭了。作者借助群体的心灵选择,刻画了俄罗斯军人的英雄群像,显示了庄严崇高的宽阔胸怀,具有强烈的震撼力。文章的题目也起得很有意思。“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本是苏联的一个著名的中篇小说的题目,用在这里竟也自然贴切。在“静悄悄”的黎明,在海底的深处,正发生着一场惊心动魄的“心灵的选择”,题目与文章内容的巨大反差,构成了一种特有的韵味。这个题目,也能让人自然想到“库尔斯克”号军官的选择也正是前辈军人精神的延续。

本文所体现的发展等级要求:有创新,材料新鲜。

希望大家高考顺利

篇三:这里的黎明静悄悄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影片实例分析

作者: 周传基

苏联高尔基电影制片厂出品

1972年

彩色

171分钟

导演:斯·罗斯托茨基

编剧:鲍·瓦西里耶夫 斯·罗斯托茨基

摄影:维·舒姆斯基

一、拍什么,怎样拍,为什么要这样拍?

世界上主要电影国家以及电影大师首先都掌握了电影媒介的语言,人们经常说,让画面来说话( 即让视觉形象来说话) ,这可以说是衡量一部视听作品的语言水平(在文字语言领域中俗称为一个作家的“文字水平”)的标准,而用文字语言(即“对话”或“解说”)来衡量是不对头的。在这前提下,我们首先要学会“读解“画面和声带,有人把“读解”这个概念理解为“解读”,这又是犯了用文字语言的接受方式来套视听语言的接受方式的毛病。显而易见的,电影电视的视听形象是直观的,电影语言使用的是光波、声波对视听感官的刺激,而不是去认别一个随意性的、须经过学习与熟记的符号,因此必然是先读后解,而不是先解后读。请注意这样一件事,当不少人谈到一个作品时,总是只限于考虑主题、题材、故事、人物性格。似乎有了这一切,作品的成功就得到了保证。在罗伯特·爱德蒙的《画面与声音》这本教科书中,就已指出这样一个普遍的现象。比如说,自基督诞生后的一千多年里,有多少画家画过圣母与圣婴这样一个基督教的好题材呢?大概有几十万幅这样的作品。但是现在在艺术馆、画廊里保藏下来的又有多少幅呢?屈指可数。这就是说,题材(表现什么)既定之后,还要考虑怎样表现的问题,这与表现什么是同等重要的。好题材不一定就能表现得好。当苏联导演罗姆要求爱森斯坦给他那部将要开拍的作品提些建议时,爱森斯坦的第一句话是,“你的第一个镜头是什么?”然后他希望罗姆能把这个镜头拍成一个经典镜头,第二个镜头也应这样来对待,全片几百个镜头都应这样,第二部影片的每个镜头都应这样,部部影片的每个镜头都应这样。借文学的语言来说就是“字斟句酌”。好莱坞的一位导演也曾说过,“你正在拍摄的那个镜头应当是全片中最重要的镜头。“怎样拍”,“为什么要这样拍”应当提到我们电影、电视创作的议事日程上来了。这方面是我们目前最大的欠缺,有不少导演就是说不出他的某个镜头“为什么要这样拍”。甚至连他人拍好的现成的镜头,也分析不出来。根据《这里的

黎明静悄悄》的特点,本文不作主要段落的分析,而是从视听语言、人物刻画和结构等方面来分析,以视听语言为主。

二、电影的空间-苏联电影的空间观念

看过这部影片之后,我们可能会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影片中事件发生地点的空间关系很不明确。就拿驻地来说,准尉的住所与女战士的宿舍、高射炮阵地以及洗澡间之间的方位是不明确的;沼泽地四周的方位关系也是不明确的。这种处理空间的方式和好莱坞的故事片大不一样。经常看好莱坞式的故事片的观众对此或许感到十分不习惯。这有两个原因:首先,我们以往所熟悉的电影空间的处理的舞台面的概念,在舞台剧本里,一开始就有一个情景说明,这时首先要说明门在舞台左还是右,是通往哪里的,窗子在哪里,窗外是什么,桌子摆在哪里,花瓶摆在哪里等等,不厌其烦。这是在舞台剧本里就规定好了的。有些戏剧理论家为了占领电影阵地,试图把舞台与戏剧分开,说什么舞台是应该抛弃的,戏剧化是摆脱不掉的。依我们看,舞台化是由戏剧化决定的。比如说,我们这里所谈的舞台空间就是由戏剧的三一律决定的,戏剧是为舞台演出而创作的。三十年代好莱坞电影儿受戏剧影响极深,因此,好莱坞电影儿在一开始必定来一个舞台式的交代镜头,把事件发生地点的空间关系交代清楚,尽管这种交代方式从规模上说要比舞台面大得多,既可以从一张世界地图开始,也可以从一座城市的鸟瞰镜头开始,但是它毕竟是舞台面的概念。既然在第一个交代镜头里就把空间定好了,那么下面展开的那场戏就再也离不开这个空间了,当人物在活动、交谈时,观众充分感觉到人物的那种“作茧自缚“的状态,似乎导演和编剧给这些人物画地为牢,或有鬼附身,话不说完谁也不许出去,话说完了,换个地方,再用一个交代镜头把人物框死,继续说话,话不说完谁也不许出去。其次,苏联导演兼理论家普多夫金构成电影空间的概念是用摄影机把需要的空间拍下来( 用摄影机在现实中取材) ,然后在银幕上构成一个新的电影空间,“电影导演的素材不是在真实的空间和时间中发生的真实过程,而是记录这些过程的那些胶片片断。这些胶片完全从属于负责剪辑的那位导演的意志。”用更专业的话说,这个空间是在剪辑台上形成的,亦即在现实中截取各种空间,然后在剪辑台上形成一个独特的电影空间关系,而这种关系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因此这个空间不受具体拍摄场地的限制。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地理蒙太奇的概念。普多夫金通过人物的运动,把莫斯科的红场和华盛顿的国会山接成一个在地理上相接的空间。他并不遵守前电影空间的关系,即在开拍前所确定的那个故事发生地点的空间关系,而好莱坞是严格遵守这个前电影空间关系的。所以直到现在,大多数苏联故事片是不用好莱坞的那种舞台面式的交代镜头的。以《黎明静悄悄》为例,字幕结束以后,第一个镜头似乎是一个交代镜头,前景是湖面,背景上是一小村落。但是第二个镜头却立即跳进村子里的某处,一个士兵的近景,他闲来无事地望着房檐上的燕子巢出神。这里有一个燕子巢的近景,而第四个镜头就是少校和准尉从一座房子里边说边走出来。我们不仅不知道这座房子坐落在村子里的什么地方,甚至连房子的全貌也没有看见。也就是说,这部影片在第四个镜头就直接进入了事件。从此,这部影片再也没有交代空间关系的镜头了,整部影片从头至尾很少有一个段落是能画出一个前电影空间关系的平面图的。一般来说,战斗场面是需要讲究一点空间关系的,否则是谁和谁在对射呢?但是在这部影片里,即使是在第一个狙击阵地

上,我们也不清楚丽莎的阵地在哪里,索妮娅的阵地在哪里。影片根本省略了准尉从丽莎的阵地走到索妮娅阵地的那段路程。在准尉和丽达、仁妮娅的最后一次阻击战中,同样也没有用一个镜头把三个人的位置交代清楚,我们只知道准尉嘱咐丽达同时要注意湖那边的情况,以免敌人从那里偷袭。而后来一个敌人果真从那里扔出一颗手榴弹来,把丽达炸伤了。这就是说,丽达的位置是紧靠湖边的,但是观众却仍无从判断准尉和仁妮娅两人谁在中间,谁在上面。不过这是无足轻重的,好莱坞电影儿纯粹是哄孩子,讲故事: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苏联电影不是在讲故事,而是刻划人物,因此这种交代镜头就显得肤浅和碍手碍脚了。在另一场景中,准尉带着加丽娅去侦察,遇见了敌人,加丽娅吓得从隐蔽的树丛里跑了出来,被敌人打死,准尉立即还击,并把敌人引离跟在后面的另外两个女战士。我们可以从这一段落中找出几个例子来研究一下其它艺术所不具备的那种自由灵活的时间和空间。首先,这一段落的空间关系也不是那个具体的外景场地的空间,而是创作者利用那外景场地创造了一个新的电影空间。当准尉发现德寇时,我们从银幕上无法判断跟在后面的那两个女战士是在哪个方位。准尉让加丽娅隐蔽在一个小树丛里,自己另找地方隐蔽起来,加丽娅和准尉的空间关系也没有交代。我们只看见分别给这两个人的近景镜头,以及从右至左通过镜头的四只德寇军靴的近景镜头。然后是两个德寇从左至右沿着土坡走的远景镜头(显然是准尉的视角)。当这两个德寇走完画面的三分之二的路程时,加丽娅从极左侧的树丛里站起来向左跑。这时我们才弄清这三组人的空间关系。而准尉把敌人引开后,丽达和仁妮娅所站的那个位置也仍是不明确的。这两个例子再一次说明,这样的电影空间概念就摆脱了戏剧化电影的那个舞台面的局限。不过这种电影空间概念并不意味着创作者可以随意用苏州、杭州和南京的镜头来组成一个空间。这里又需要考察其它因素。虽然这三个地方都属于江南,但是仅以建筑来说,各有各的风格特点。它们不能融为一体。再如,这部影片里对门的动用也是十分自由的。只有准尉闯进女战士宿舍的那一次表现了人物开门的动作,其他情况不仅没有开门入室、入室掩门的动作,甚至连门都不交代。这又是摆脱了戏剧舞台的框框。2) 单镜头纵深空间的运用单镜头的最大优势就是利用纵深空间来揭示新的信息,或者表示多含义的关系。我们经常看到,有些习惯于正反拍这一模式的电影或电视创作者在使用单镜头大景深时,也要正拍、反拍,其效果是不会好的。在一般情况下,这种纵深视角的大调动,会使观众感到十分别扭,有很大不适之感。一方面是由于人物关系的变化太突然,观众无所适从;另一方面是,在大景深中,前后景的关系造成了多含义,观众需要一定的时间去揣摩,创作者不宜在正引导观众走上一条思路时,又立即打断他的思路。比如说,第一个镜头是人物A的近景,他在痛苦中沉思,第二个镜头是出现在他身后一扇窗口中的人物B的近景,他关切地注视着A。第三个镜头仍是A的近景。第四个镜头是从窗外B的身后拍的大景深镜头,A在背景上背对镜头站着。第五个镜头又是B的正面近景,做同情状。这样的处理,视点实在凌乱。其实,或者用第四个镜头,窗外的B在前景,A在背景,或者把第一个镜头改为大景深镜头,把窗口纳入背景,B出现在窗口,即可。这样的单镜头已把这场戏的含义全都传达了出来,省去了许多不必要的正反拍。在《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中有一些处理得很好的单镜头。例如在上集中,准尉在房间里看缴获的德国军用地图的那场戏就使用了一个单镜头(详见下文分析)。另外,在准尉来参加女战士的舞会的那场戏,准尉遭到姑娘们的冷遇,悻悻而去。最后一个镜头是,丽莎倚在画面右侧的门上,望着准尉在雨中走远。镜头持续到准尉走出左侧画外,画面上只留下右边丽莎凝视的侧面半身

景。导演既没有切换到丽莎的正面近景,也没有追过去给准尉一个正面近景。这个单镜头,尤其是雨景,把丽莎的情绪表现得淋漓尽致。在仁妮娅第一次杀死一个德寇的那场戏里,导演又利用纵深空间来揭示意外的信息。准尉和第二个德寇在地上厮打,最后,德寇占了上风,他手持的刀子慢慢逼向准尉的喉头,看来准尉已抵挡不住了,就在这时,那个德寇突然一松。怎么回事?镜头立即切到德寇的正面半身景,他闭着眼睛往侧面倒下,露出了站在他身后的仁妮娅。她呆呆地站在那里,她那倒持步枪的姿式告诉我们,她刚才给了德寇这一枪托,救了准尉。导演在一个很短的单镜头中,用去掉遮挡的方法(亦即揭示新空间),揭示出新的信息,既简练,又有强烈的冲击力,使这场戏十分紧凑有力。在这高潮过去以后,导演又用了一个稍长的单镜头,表现由于紧张过度引起胃痉挛的仁妮娅在右后的位置上呕吐,准尉则在左前位置俯下身来搜查死尸的上衣口袋。这样,节奏就弛缓了下来。在改编的影片中,唯一明显的内容更改就是准尉与房东太太的关系。在影片中,当丽达在树林中发现德寇之后,她奔回村子来报告,当她跑到准尉的住所时,她理所当然地上了台阶,到房东太太的房间去敲门,同时大声喊着:“准尉!准尉!“准尉却出人意外地从楼下的那个门里钻了出来,他穿着军衬衫,显然是刚从床上起来。动作继续围绕着发现的德寇发展下去。但是这顺带的一笔,倒是给准尉洗清了。因为从影片中的人物和观众在此以前都认为他是与房东太太同居的。这几个实例说明,电影语言远远不限于正反拍。观众了解了电影空间的不同处理的效果,就能更深入一步地欣赏和理解电影艺术作品。3) 所谓“跳轴”的运用是谁规定不能跳轴的?在镜头语言中,跳轴不仅是允许的,而且还有它特殊的效用。甚至可以成为某种风格。既然有遵守镜头轴线的手法,那当然也就有不遵守这上轴线的手法,这是一种辩证关系。

例如在《黎明静悄悄》中,第一集字幕后第四个镜头,从画面右侧的房子里走出准尉、少校和排长来,他们向摄影机走来,然后向右拐过屋角,走过那座房子的窗口;切至下一个镜头,只有少校和准尉从纵深往前走,背景是村旁的那个湖,他们走到前景,右拐,遇到挤牛奶的士兵。从阳光投射在地面的影子我们可以判断出,这两个镜头是大跳轴。在前一个镜头中阴影落在右侧,而其在后一个镜头中则落在了左侧。再如,在准尉和五个女战士准备通过沼津地之前,准尉发给每人一个拐,仁妮娅故意为难准尉,要弄清什么是拐,当准尉回答她说,“你手里拿着的那个就叫拐”时,仁妮娅说了一句,“噢,达里!”他不知道达里是指达里详解大词典,四年级生没用过,他又在姑娘们面前出了丑这下子不仅把准尉难倒了,而且刺痛了他。准尉早已对少校说过,他只念过四年级,而这些女战士都是十年级毕业生,文化水平相差太悬殊,领导不了她们,要求调上前线。导演是这样来处理镜头的。前两句对话是准尉居左,仁妮娅居右,“达里”话音一落,摄影机跳过轴线,从他们俩的后面拍,成了准尉居右,仁妮娅居左,准尉回过头来,瞪大了眼睛问,“什么达里?丽达在画外说了一句,“别闹了,仁妮娅。”这个跳轴极不流畅,有跳跃感,但导演恰恰是用这个跳轴所造成的跳跃使观众从视觉上具体地感觉到了准尉的刺痛,这就是剪辑在表演,在摹拟人的视听感知经验。

三、独特的电影结构

《黎明静悄悄》的时空结构相当复杂,但是安排得十分妥贴,既不使人感到造作,也明了易懂。影片共有四种时空关系:它以战争结束二十年后的和平生活为基础,这是用彩色表现出来的;而故事的主体发生在过去战争的时空,这是用黑白片表现出来的;在故事的主体时空中又有当时人物的回忆,对和平时期的回忆,这就是过去的过去的超叙事时空(脑海中的现实),但也有人物的幻想所造成的超叙事时空,如加丽娅在回忆基础上的畅想及准尉的遐想等,这些都是用彩色来表现的。过去战争的时空紧紧地嵌在战后的和平生活这一框架中,同时在严酷的战争年代与宁静的和平时期之间、在壮烈牺牲的女高射炮手们与无忧无虑的野餐的青年人之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而即使是对于故事主体的过去战争的时空,影片也是分为了上、下两集来表现的,在这两集之间同样也蕴含着一种对比,一种情绪上的、气氛的对比。影片的前半部几乎没有什么情节的发展,都是一些插曲性的大小事件,它们起到了介绍人物和表现这些女战士的乐观主义精神及其不同性格的作用,而且尽管在影片的前半部分也有空袭警报,也有德寇,但却充满了乐观的情绪。战士们享受着那从炮火中偷来的一丝快乐与轻松。同时影片上集又几乎是围绕爱情而言,一方面是姑娘们回忆中的、想象中的爱情,另一方面是现实中的丽莎对准尉的含蓄的爱、 房东太太对准尉的朴实的爱,等等。过沼泽地是影片有片中人物的情绪气氛转变的开始,安排得非常自然可信,使观众感觉不到有一条分界线。但是在此之后,前半部的那种战时暂时的宁静气氛没有了,代替它的是残酷的局部战斗,是肉搏,是死亡。节奏也开始由舒缓到紧张,而姑娘们的命运在第一集的结尾处就已经被改变了。仔细分析一下,就会发现从丽莎被派回去送信之时开始,情节就沿着一条曲线急剧上升,影片以越来越短的间隔来表现奔跑的丽莎和准尉与余下四名女战士的活动,丽莎的镜头越来越长,五人的活动镜头越来越短:A.丽莎出发后

B.五人的活动: 转移到后备阵地 45“ 丽奔跑 16“ 装扮伐木工人11'19“ 丽奔跑至沼泽地 31“ 为丽莎飞毛腿祝福

1'16“丽过沼泽地 27“ 发现敌人并未离开 55“丽过沼泽地 52“ 准尉侦察敌情 26“丽溺死 1'21“ 索妮娅去取烟荷包被德国兵刺死

2'30“准尉和仁妮娅杀死两名德寇

4'57“由上表可以看到,丽莎和索妮娅两人之死相隔仅2'30“,而在五分钟之内,又接连死了两个德寇,七分半钟之内,连死四个人,戏剧性情节爆发,急转直下,直到结尾,只剩下准尉一人生还,敌人也全部消灭或当了俘虏。勿庸置疑,这样的结构安排固然很独特,但未秘一定能保证影片的成功,而该片的整个事件之所以发展得十分自然,合理,主要是因为每个镜头都是精心设计的,内容和处理都能吸引观众,镜头之间的衔接十分准确,没有多余的镜头,视听语言丰富多变。更主要地,这是由创作者手中的时间所带来的观看效果。如准尉带着加丽娅去侦察的一段,敌人的枪响后,准尉立即还击,这未能救活加丽娅。在四个正、反拍的拍摄镜头之后,出现了一个长十四秒的运动镜头,也可说是一个很普通的运动镜头。但是如果做较仔细的分析,就可以了解到电影创作者是如何利用各种视听因素来支配观众的观赏时间感,以及如何在所谓实时的单一镜头中创造了一个不同于现实的电影时间的。在这个镜头的开始,准尉的那只射击中的冲锋枪在前景,中景是倒在土坡上的加丽娅,德寇则隐蔽在加丽娅后面的土坡后,他们几次试图向准尉冲过来,都被他的火力压了下去。当准尉开始往左撤时,摄影机立即拉成中远景,并向左跟摄。当准尉经过一个土沟时,背景上有几个德寇

篇四:柯罗:这里的黎明静悄悄

柯罗:这里的黎明静悄悄

孟昌明/文

(本文选自孟昌明先生著作《我毫厘不让》八位西方现代艺术大师,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于2007年)。

蒙特枫丹的回忆 1864年 65x 589cm 巴黎卢浮宫藏

分享第七篇:卡米耶·柯罗

全文分四章节共一万六千字,以下摘录章节中部分内容:

第一章

“你必须朴素无华地按照自己的情趣去描绘大自然,丝毫不要受古代大师或当代画家的影响,唯有这样,你才能画出具有真情实感的作品”。

──JEAN COROT

地点:法国巴比松丹枫白露森林入口处,那几块被砍柴人用来临时休息、坐得光光滑滑的石头旁边。

时间:一八二三年冬天某个和平常一样平凡一样安静一样灰蒙蒙湿乎乎、太阳还没有出来的早晨。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

东方欲晓,大地呈现着一片带着灵性的肃然。

???

朝阳将最高的那棵松树镀上一层厌厌的橘黄,原本冷灰色的松枝“唰”一下子传出鲜活的暖意。

柯罗啃着自己带来的冷面包,将调色油倒在那已经被色彩弄得看不见原来颜色的木制调色盘,用刮刀铲起来前几天残留下来的颜色,笔头熟练地在调色盘上欢快地跳跃──中黄、红,还有钴蓝色──柯罗渐渐进入角色──这将会是和以往一样的,让他心满意足的一天,他知道。

看着天空那五彩的云霞,柯罗会觉得即使是普普通通的一块干面包,吃起来也有更好的味道──有一块奶酪会很不错,再就是有一杯浓浓的、不要放糖不要放奶的黑咖啡或是印度大吉岭的红茶──他实在不需要更多什么,能够吃饱,穿暖,能够看着别人看不到或者也一定想看的风景,柯罗就得意──一切都那么美好,小鸟飞得自由自在,快快活活,农民送粪下地的牛车也给这静静的黎明添些生活暖洋洋的声音──叮叮当当一串串响铃告诉柯罗,农民忙碌的一天将随着铃声开始了??。

多么朴实的一天,多么平凡的一天,时间自在地握在画家的手中──那朴实和平凡的一辈子,就那么踏实地由每一天积累着,欢乐与痛苦,郁闷与欣喜──人与生俱来的或是自找的那些酸甜苦辣最终还是为这每一个踏实的日子所包容,所涵盖,是是非非不就和这树上的疤痕或是这石头上的肌理差不多,甚至还没有这些自然的风花雪月的印痕更有价值?

柯罗边画边胡思乱想着──这也是画家的权利吧,对着着清霜簿雾半遮半掩的大自然,他没有任何掩饰,任何遮挡──心里怎么想就怎么想,愿意怎么想就怎么想,想到哪就是哪──自言自语还会说出来,有价值?没有价值?当然没有──有又怎样没有又能怎样,他愿意就是价值,不是吗?

远处的村庄渐渐醒来──炊烟袅袅,鸡鸣狗叫,柯罗把思绪纳入画面,这时候,他那双大眼睛会变得像鹰,在画面上辨识着,辨识那只有他自己才能知道的绘画美学的密码──色彩,色调,色相,色阶,明暗,对比,调和,反差──色彩语言那神秘的韵律已经被柯罗找到──树不是人云亦云的那么一种绿法,天空不光是世俗意义上的湛蓝,灰色地带或许更有戏唱──这是在印象派那些娃娃们还没有大张旗鼓招摇过市的时节,柯罗就已经在寻找、并且多多少少找到一点眉目了。

不紧不慢地画着,柯罗画巴比松的树似乎有自己独到的方法,树枝和叶子总是铺天盖地那么散发开去,想把天空都遮住──柯罗对巴比松的植物情有独钟,画起来也格外激动,画树的过程中,画家似乎想表达些什么,柯罗自己也说不清楚,但他知道,非那样便不能表达得彻底,表达得完善──柯罗在生活里面是个能简单便绝不要复杂的人,而画画却不然,他会一次又一次地在画布上涂着,复盖着,像画情人肖像那样画着树,画得率性,画得抒情──直到画得自己心满意足,画得尽善尽美。

时间的钟摆和柯罗的画笔一起挥动,日上三杆,柯罗大概把上午的工作完成,他满足的看着画面上已经有了雏型的风景,洗洗手,坐着,再站起来,再坐下,

眼睛总不会离开自己的画面,对着水壶狠喝一气,眼睛依然看着画──画在此时此刻是柯罗的全部,没有比画一张成功的作品让柯罗更快乐──他松口气,直直腰──这往往是一种暗示:今天劳动的成果不错。

???

(以上摘自第一章节部分内容)

篇五:《这里的黎明静悄悄》观后感 3000字左右

愿和平永驻人间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观后 “今日,战场上没有大的战斗,只有零星战斗发生。”

一股欲哭无泪的悲伤涌上了心头??

五个正值青春、美丽活泼的少女,就这么牺牲了,他们死亡的消息被密林深深地埋葬,没有几个人知道。

这是五位女性,她们年轻、善良;这是五位战士,她们坚强、勇敢;这是五位英雄,她们无畏、坚毅。这五位伟大的女兵,用一腔热血,熔铸爱国之魂;用生命,换来对祖国的最好捍卫。

在《烈火热血》一书中,我能感受到战争时期人们剧烈跳动的脉搏。那对侵略者的憎恨,已经融入了他们的血液。尤其是这篇《这里的黎明静悄悄》,让我震惊不已。

在豆蔻年华的青春里,她们端起钢枪,加入到卫国战争的行列;在如花似玉的韶华中,她们多次负伤,面对了太多的流血、死亡。最后,她们将生命也贡献给了残酷无情的战场。但她们无怨,枪林弹雨已经将生命诠释得足够精彩;她们无悔,熊熊烈火是对无畏精神的最好见证。

曾经,她们也拥有和其他人一样的幸福生活,但为了祖国能不被侵略者的铁蹄所践踏,为了祖国能不被侵略者的炮火所蹂躏,她们毅然地奔赴战场,毅然地为了胜利将自己的生命置之度外。

文中敌军那猖狂而无情的炮火,也曾经在我们中国的国土上嚣张地穿行。同样地,我国勇敢坚强的人民也缔造出一个个可歌可泣的篇章。

假如没有战争,这些少女该多么的幸福:她们把衣服修改得十分熨贴,把伙食烹调得有滋有味,尽情享受着和煦的阳光带来的惬意。即使战争来了,漂亮的军服也依然遮挡不住她们的青春美丽。然而,战争是残酷的:又是一个黎明,当丽达走过一片森林,发现了两名全副武装的德国兵。会让站拉响了战斗警报。准尉带领五名女战士——丽达、热妮亚、索尼娅、里莎和嘉尔卡前去消灭16名德军。在生死抉择面前,这些美丽的女兵没有一个退缩,她们用自己的热血捍卫了祖国。

我最喜欢那个留着金色长发、爱唱爱跳的热妮亚。在女兵队伍里,她是最开朗的一个。她会在舞会上用动听的歌声给伙伴们带来快乐。她的热情、坦率也深深感染了我。然而,在热妮亚欢声笑语的背后,却是最痛苦的记忆:战争夺去了她所有的亲人,德国人残忍无情的枪声和她那声撕心裂肺的“杀人凶手!”总是萦绕在她的脑海。但热妮亚选择了坚强,选择了战斗,她不愿战火打破祖国黎明的寂静,她要用生命来捍卫这份宁静。

在森林里,在最危急的时刻,为了保护丽达和准尉,热妮亚拿起枪跳出了隐蔽地,引开敌人。她动听的歌声再一次响起,只是这一次歌声的欢快变成了隐隐的忧伤。热妮亚一边唱着,一边在林中跳跃,她已毫无畏惧。她将愤怒化作子弹打向敌人,知道子弹全部打完,她还捡起一块石头作为武器。连中三枪倒地后,她美丽的眼睛仍深情地注视着祖国的天空。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每一个牺牲都是不朽”,很多年后,准尉来到少女们牺牲的地方,百感交集,脑中还是那五个鲜活的面孔。被鸟鸣划破寂静的黎明,就是对她们永恒的纪念。

影片总体是部黑白片,但是当姑娘们回忆和遐想时,却是彩色的影像,那么如梦如幻,有少女对爱人的怀念,有少女对暗恋者矛盾的心思,有对死去的丈夫和不在身边孩子的思念??这份纯净的情愫都被战争打断,彩色的梦突然就转向黑白的画面,他们身着军装,手拿武器,随时准备着投入与敌人的战斗。这种彩色与黑白的强烈对比,让人感叹战争对人命运的摧残,渲染了影片的悲剧感。

董存瑞,用自己的躯体化作一颗炸弹,炸开了敌人的碉堡。当全军都为如何炸敌人的碉堡所一筹莫展之时,他已手挎炸药包只身冲了上去,在敌人的碉堡下面,他一手顶着一个已点燃的炸药包,一手紧握拳头,迎着直冲过来的子弹,与炸药包一起将碉堡炸得粉碎??

黄继光,为了其他战士们的安全,甘愿做他们的“盾牌”。在千钧一发的时刻,他无畏地冲了上去。敌人被他的举动吓坏了,然而无情的炮火依然没有停息,子弹一颗颗地穿透了他的身体,这位英勇的战士死死地堵住敌人的枪口,用尽最后的力气喊道:“战士们!快上啊!”在炮火声中,他成为了一座永恒的丰碑。

五位壮士,英勇地站在狼牙山的峰顶,他们面前,使面目狰狞的敌军,他们背后,则是万丈悬崖。壮士们刚刚与敌人大打一场,由于敌人人多势众,他们已被逼上悬崖,没有丝毫的退路可走。不容多想了!霎那间,为首的班长大吼一声,青筋暴露,一纵身跳下了悬崖,紧接着,他身后的四名战士也陆续跳了下去。激昂的吼声,依然在悬崖间回荡着??

正是由于古往今来那么多的英雄豪杰用生命捍卫我们的祖国,才使我们的祖国在历经这么多的沧桑后没有倒下。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们没有能力用生命来捍卫祖国,只能用知识来武装她,让她永远强盛、倡荣!

字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