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作文素材 > 教育资讯

在岳飞死后谁杀了秦桧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4 05:11:23 作文素材
在岳飞死后谁杀了秦桧作文素材

篇一:杀害岳飞的元凶究竟是谁?议论文

杀害岳飞的元凶究竟是谁?议论文

公元1141年腊月二十九日,南宋临安的丞相府内,歌舞升平,老老少少正忙着过年。相府的主人秦桧这时却独居一室,对窗外的热闹似无所闻,亦无所见。他心里苦苦思索着的是南宋着名抗金将领岳飞及其子和部将张宪等人的案子最后如何了结的问题。这时,秦桧夫人王氏轻轻地走进屋子,趋前说道:“相公这般缺乏果断吗?要知道捉虎容易放虎难哩。”经王氏的提醒,秦桧便随手擎过纸笔写了几个字,派人送往大理寺狱中。不久,秦桧党羽万俟l等人遂再一次提审岳飞,逼他在事先炮制好的一张供状上画押。岳飞无限悲痛地面对苍天,便提笔在供状上写下了“天日昭昭,天日昭昭”八个大字。过了不大一会,岳飞被毒死,张宪和岳云被斩首。这就是宋人不署撰写人名字的《朝野遗记》中披露的岳飞临刑前的一幕详情。从这里似不难看出,秦桧是这桩冤案的幕后指挥与策划者。但从遗留的另一些史籍,如李心传的《建炎以来朝野杂记》、《建炎以来系年要录》等记载中,又证明南宋皇帝赵构是岳飞冤狱的主谋和决策者。杀害岳飞的元凶大恶究竟是谁呢?宋元以来的史家对此作了探索,但仍众说纷坛,各执一词。明中叶期间,吴中名士文征明曾在杭州岳飞庙前题了一首《满江红》词,云:“拂试残碑,敕飞字依稀堪读。慨当初依飞何重,后来何酷!果是功成身合死,可怜事去言难赎。最无辜堪恨更堪怜,风波狱!岂不惜,中原蹙,岂不念,徽钦辱,但徽钦既返,此身何属!千载体谈南渡错,当时自怕中原复!彼区区一桧亦何能,逢其欲!”此词用意十分明确,他认为南宋高宗关心的是他的皇位是否能保全的问题,而岳飞一生奋斗的目标是“迎回徽钦二帝”,而迎回了二帝,赵构自然要归政钦宗,其身何属?可见,他一怕迎回二帝,二怕中原恢复,三怕岳飞矢志抗金,他与岳飞的冲突,最后终究要爆发成君臣之间的仇杀。他杀岳飞,实在意中。秦桧则是在这起冤案中,依照赵构的旨意加以执行罢了。

因此,杀害岳飞的主谋和元凶是赵构而不是秦桧。明中叶以后,赞同文征明观点者遂迭起不绝。有的人引用史籍中记载的“宋金媾和”事件加以论证,他们认为秦桧死后,赵构曾不止一次地告诫臣僚说,对金媾和,是出自他本人的决策,不允许朝野之人因秦桧之死而对这一事件提出异议或非议。岳飞之死,主要是服从“与金媾和”这一总国策的结果。既然是国策,赵构当然是主要的决策者。有的人又从岳飞个人作风方面论述他必被赵构所杀的可能性。主要根据是绍兴七年(公元1137年),岳飞曾奏请立储之事,高宗曾将此视为越轨行为。封建社会的伦理纲常是相当严格的,稍有不慎,便有杀身之祸。岳飞作为大将竟干预朝廷上的立储大事,这不是保全功名、善始善终的做法。从上述的论据看,此说也有一定的逻辑合理性。持不同意见者的论据是:第一,就南宋国内的权力归属而言,赵构是皇权的代表,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但从当时宋、金、西夏诸政权对峙的政治格局而言,身为南宋宰相的秦桧,则是女真皇朝派到南宋中央的一个代理人,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汉奸,他具有“挟虏势以要君”的权力,他才是南宋整个降金政策的真正炮制者。

第二,削夺岳飞等诸大将兵权,是秦桧整个投降计划的一部分。岳飞在削夺韩世忠兵权及任枢密副使的一系列作为中,招惹了秦桧、张俊之流的怨气,在“安抚”韩家军失败后,这些人的阴谋便全数施到了岳飞及他的岳家军身上,

岳飞在诸大将中首先被诛,这是他反对秦桧投降卖国的结果。第三,岳飞是女真贵族极其忌恨的人物,兀术曾胁迫秦桧“必杀岳飞而后可和”。秦桧为了议和,他必杀岳飞。第四,岳飞的狱案,“名曰‘诏狱’,实非诏旨”,这一点,从宋人遗留下来的资料亦可找到证据。如《建炎以来系年要录》中记载绍兴二十五年(1156年)事,即有:“诏:比年以来,多是大臣便作‘已奉圣旨’,一面施行。自今后,三省将上取旨。”既有在“取旨”前,便有“已奉圣旨”的事,矫诏的可能性是存在的。岳飞的冤狱虽在南宋孝宗年间作了昭雪,他的被害距今也已800多年,数百年来,人民按照自己的选择将岳飞葬于西子湖畔,并将秦桧、张俊之流用白铁铸身跪在岳飞墓前。“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身”,岳坟前的这一千古绝对,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民的忠奸之辨。从这一点上说,关于杀害岳飞元凶的争论似是无关紧要的,但作为历史研究的课题之一,似应有一个接近历史真实的答案。随着新史料的发现和研究的继续深入,期待着此谜能被彻底揭开!

篇二:史上真实的秦桧

史上真实的秦桧

国人痛恨秦桧,是因为他主张与金和谈,签订卖国条约,更因为他以“莫须有”的罪名,害死了民族英雄岳飞。不过历史上真实的秦桧,恐怕并非和我们想象的完全一样。

年轻时的秦桧,也曾意气风发,激昂文字,满腹爱国志士的抱负。

他中过状元,博学多才,书法尤有造诣,今天的报纸正文大部分用的宋体字,便是他发明的。

他曾大胆进言,慷慨陈词,坚决反对金人提出的无理要求,并代表北宋和金人谈判。

金人扬言不满足割地要求,就攻打汴京,朝中百官皆为惊恐,大部分人同意割地,又是他独排众议,坚拒金人的无理要求。

靖康二年,汴京陷落,宋徽宗,钦宗被俘,北宋灭亡,金人要立傀儡张邦昌为王,还是秦桧坚决反对。于是金人将他捉去,带到上京会宁(今哈尔滨市阿城区南郊),金兵统帅完颜宗翰见他才识过人,很欣赏他,便将他送给金太宗的弟弟完颜昌任用。

尽管待遇有所好转,却并不能阻止秦桧的归宋之心。建炎四年(1130年),完颜昌带兵进攻淮北重镇楚州(今江苏淮安),命秦桧同行,秦桧南行前与妻子王氏秘密商议逃跑,王氏依计故意对他大喊大叫:“当初我父亲把我嫁给你,还送了你资财二十万贯,就是希望你能和我同甘共苦。没想到你这个这个没良心的,现在大金国信用你了,你就忘恩负义了,想把我一脚踹开,扔在路上,是不是?呜。。。我不活了。。。” ,两人争吵的声音越来越大,被完颜昌妻子的一个车婆听到了,就把王氏请到家里问个究竟。王氏便绘声绘色地给她说了一通。这车婆转头就把这事告诉完颜昌了,完颜昌知道后,便下令叫王氏陪同秦桧一起南行。

楚州被攻陷后,金兵纷纷入城。秦桧和王氏则趁乱杀死监视他们的金兵,脱离虎口,登船而去,行到附近的涟水(今江苏涟水),被南宋水寨统领丁祀的巡逻兵抓住,要杀他。秦桧慌忙自报家门:“我是御史中丞秦桧啊!”,官兵笑道:“什么秦桧,没听说过,你说你是御史中丞,你就是啦,呸!那老子还是天王老子呢,我看,你们就是金狗派来的奸细!快老实招来,不然砍了你们,做爷的下酒菜!”

秦桧毕竟是当宰相的料,立刻想出一个对策,不慌不忙道:“这附近有没有科考的秀才,秀才应该都知道我的名号,你们去找个秀才来做个鉴证,便知道我

有没有骗你们!”,看着秦桧谈吐不凡,相貌堂堂,官兵心里闹嘀咕了,万一真要是杀错人,上面追问下来,也不好交代啊,于是便派人去寻个秀才来,碰巧当地有个卖酒的王秀才,本来并不认识秦桧,但走进来一看,见秦桧衣着华贵,气度不凡,估摸着肯定也是个大官,就打定攀附的主意,装作和秦桧很熟的样子,立刻上前作了个大揖道,“中丞大人劳苦了,您此番回来不容易啊!”众人见状,皆大惊失色,知道秦桧所言非虚,于是一个个作揖跪拜,叩头谢罪,捧为上宾,并把他和王氏一路护送到南宋的首都临安(今浙江杭州)。

秦桧回到临安后,很快便受到重用,宋高宗赵构认为秦桧“忠朴过人”,得到他,高兴得连觉也睡不着,不久之后,便把宰相的位置授给了他。

此后秦桧开始力主对金和议,宋金南北对峙局面开始渐渐形成。

关于秦桧,后世总把他和大奸大恶联系在一起,其实这个人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坏,秦桧快死的时候,给自己的子孙留下一份《遗表》,写得非常感人,应该说是他的真心话。

秦桧在该份遗嘱中,道出了他力主和谈的真实想法:“修养生息,养兵,以利后战”,这其实是正确的,以南宋当时的实力,的确应该以防御为主,伺机反击,不应轻启战端,一味求战。

但是秦桧死后,由于政治的需要,他被后人越描越黑,乃至成了十恶不赦的大奸贼,再也难以翻身了。

三、被神话了的岳飞

岳飞作为南宋时期的著名抗金将领,被广大汉族百姓所代代颂扬,至今成为流芳千古的民族英雄,他的很多故事反复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也正因如此,岳飞的形象在历史上一次又一次地被夸大,慢慢偏离了真实的历史,乃至最后接近于神话。

岳飞的高大形象,始见于《宋史》,《宋史》中的《岳飞传》,实际上是根据岳飞的孙子岳珂,在岳飞死后几十年为他撰写的私传《鄂王行实编年》所改编的,根本没有什么可信度,该传记中记载的很多“史实”都已经被考证是杜撰伪造的,如:

绍兴十年(1140)七月十四日宋金颖昌大战,岳飞部将王贵在《王贵颖昌捷奏》中说杀敌“五百余人”,而岳珂杜撰为“杀敌五千”;而这次战斗中“杀其统军、上将军夏金吾”里的这个“夏金吾” 也是岳珂杜撰出来的,历史上根本就没这个人。

而所谓“岳飞以五百骑破金兵十万”的“朱仙镇大捷”,经考证,历史学界认为根本不存在,纯属岳珂杜撰出来的。

岳飞也不是什么百战百胜,他同样打了很多败账,《金史?王伯龙传》中就记载“军渡采石,击败岳飞、刘立、路尚等兵,获刍粮数百万计”。

《金史?完颜昂传》也记载“宋将岳飞以兵十万,号称百万,来攻东平。东平有兵五千,仓卒出御之。时桑柘方茂,昂使多张旗帜于林间,以为疑兵,自以精兵阵于前。飞不敢动,相持数日而退”。

《金史?仆散浑坦传》记载“天眷二年,与宋岳飞相拒。浑坦领六十骑,深入觇伺,至鄢陵,败宋护粮饷军七百余人,多所俘获。”。

《金史?完颜宗秀传》记载“宗弼复取河南,宗秀与海陵俱赴军前任使。宋将岳飞军于亳、宿之间,宗秀率步骑三千扼其冲要,遂与诸军逆击败之。”

上面记载的这四次战斗,岳飞都吃了败仗,《金史》中记述岳飞打的胜仗,只有郾城一战。这个被后世大夸其辞的“郾城大捷”,只不过是岳飞用2万人马打败了完颜兀术的1万5000人马,在当时也并不算是一场很大的战役,而岳飞显赫的战功也只此一役,其余的就全是演绎杜撰了。

如果觉得《金史》也不可信,那么可以看看中国古代宋元之际,著名的历史学家马端临,在《文献通考》中的评论:“张(张俊)、韩(韩世忠)、刘(刘光世)、岳(岳飞)之徒,……究其勋庸,亦多是削平内难,抚定东南耳;一遇女真,非败即遁;纵有小胜,不能补过”。可见当时岳飞等人吃败仗多过打胜仗,绝不是传说中的那么神。

岳飞的军队也并非如后世所言,对老百姓秋毫无犯,实际上经常劫掠百姓,见诸于很多史料。如陈亮的《中兴遗传》就有记载。而《三朝北盟汇编》的记载则更加可怕,岳飞部将韩顺夫攻讨曹成时“辄扎营解甲,以所掳妇人佐酒”,韩顺夫强迫掳掠来的妇女陪酒取乐,这实在和我们现在所熟知的岳家军相去甚远。

岳飞的性格也不是象大家想象的那样宽厚仁慈,他的舅舅就是被他杀掉的,处死的方法是岳飞亲手挖出其心脏,虽说其舅有罪在先,但是岳飞杀人的手段也太过冷血。另外《三朝北盟汇编》还记载了岳飞醉酒无故打人的一件事:“先是飞在洪州,与江南兵马钤辖赵秉渊饮,大醉,击秉渊几死”,和赵秉渊喝酒,喝醉了,一言不合就动起手来,将人家打成重伤,差点就打死了,可见其爱酗酒,并且脾气十分暴躁,而且那赵秉渊还是个宋室宗亲,这事要是传到宋高宗的耳朵里,难免不会认为岳飞有藐视皇室之嫌。

岳飞对下属也比较苛刻刑峻,他的一个幕僚出于好心为他向上表功,他为了刻意显示自己“无私”,就找借口把别人打了五百鞭子。他手下的士兵仅仅因为拿了别人一缕麻线捆缚马草,就被他小题大做斩了首。

不光如此,岳飞还跟同为抗金力量的友军经常火并,比如刘泾,与岳飞同为统制,有人向岳飞告发,说刘泾阴谋吞并岳飞的军队。于是岳飞先下手为强,杀了刘泾,吞并了他的军队。

其实从这些事情可以看出,岳飞为了扩充自己的实力,有时候是不择手段的,岳飞以及他的“岳家军”是带有一点军阀性质的,他的“岳家军”相当于是一只私家军队,如果任由其势力坐大,很难说他不会演变成唐代的藩镇割据,这也是他受到赵构猜忌,导致被杀的一个重要原因。

四、真正的凶手

长期以来,史学界对岳飞之死存在着一种颇为流行的观点,认为“岳飞对抗金斗争作出了贡献,并且只是因为抗金获胜而被投降派秦桧谋害的”。这话听起来似乎很有逻辑性,但是却与一件事情相互矛盾。

(转 载于:wWw.SmHaIDA.cOM 海达 范文 网:在岳飞死后谁杀了秦桧)

岳飞被捕后,秦桧提出奏呈,要将岳飞处斩刑,张宪处绞刑,岳云处徒刑时,谁知奏章呈上去,宋高宗赵构竟大笔一挥,作出御批:“岳飞特赐死,张宪、岳云并依军法施行,令杨折中监斩”,秦桧好歹还想保住岳云一条命,可宋高宗赵构完全是想斩草除根。

如此看来,想杀岳飞的人其实不是秦桧,而是宋高宗。

那么导致宋高宗这么做的原因是什么呢?细细研究起来,恐怕有如下三点: 第一,岳飞拥兵自重,朝廷难以管理

篇三:岳飞被杀真实原因揭密

岳飞被杀真实原因揭密

因了刘兰芳的评书联播之赐,岳飞在中国可算得上个妇孺皆知的人物。前一阵教育部人们闲着没事儿干,或许是想学学日本人修改教科书的样儿,把岳飞从民族英雄的宝座上拉了下来,惹得网上网下纷纷声讨,岳大帅着实又红火了一把。

评书和正史上都说岳飞死于秦桧的陷害。秦桧嫉妒岳飞屡建大功,于是怂恿皇帝赵构连下十二道金牌召岳飞回都,然后诬陷岳飞要造反,把他害死在监狱里。当时另一个元帅韩世忠曾经去问秦桧:岳飞到底犯了什么罪?秦桧说:“飞子云与张宪书虽不明,其事体莫须有。”

莫须有,就是也许有、可能有的意思,换句话说也就是没有什么证据。韩世忠听了以后当然不服,说:“‘莫须有’三字,何以服天下?”

这里就有点儿奇怪了。秦桧要置岳飞于死地,肯定和岳飞仇深似海,为什么不编造点儿证据出来呢?‘莫须有’ 三个字连韩世忠这样的武夫都骗不过去,怎么能取信于天下?常言说“欲加之罪,何患无词”,那秦桧是个状元出身、满肚子典故的人,要捏造出点儿证据来整岳飞还不是小菜一碟?为什么偏偏要说出个“莫须有”的千古笑话来?秦桧的“莫须有” 三个字,会不会有弦外之音呢?真实意思是想告诉韩世忠——岳飞有没有罪我也不清楚,反正也不是我想杀

他。可是,如果不是秦桧想杀岳飞,那么究竟是谁想杀他、而且能杀他呢?结论只有一个,这就是皇帝赵构。

要是放在明朝,在崇贞年间,那皇帝杀大臣是家常便饭、袁崇涣、熊廷壁就是稀里糊涂被杀掉的。可是宋朝自太祖赵匡胤以来,就有个不滥杀大臣的光荣传统,而且那赵构也不是糊涂人,而是被历史上称为“中兴之主”,把江南半壁小河山治理得井井有条。如果赵构要杀岳飞,必然有非要杀他不可的理由。

有人说赵构杀岳飞是因为岳飞要“迎回二圣”,把赵构被金兵俘虏了的老爸老哥接回来,这样赵构的位子就坐不稳了。但仔细看看历史,赵构发12道金牌召回岳飞的时候,他老爹徽宗已经死了好几年了。虽然还有个哥哥钦宗在,可是兄弟之间么,立嫡以贤,他老哥把江山治理得一踏糊涂,自己都给抓去了,还有什么“贤”可称?更何况老哥还一再托人给赵构捎信儿表忠心,说:你只要把我弄回去,我当个平头老百姓就知足了,绝不和你争天下。

有人说赵构杀岳飞是因为岳飞反对议和,是铁杆主战派。能战方能言和,这个道理赵构不可能不懂,怎能单单为了和谈而自废武功?如果抗命私自出兵破坏和谈,那么杀了也还说得过 去,可是岳飞已经乖乖地收兵回来交了军权。为什么还要杀他呢?当时和岳飞齐名的抗金明将韩世忠也是坚决主战的,赵构把他和岳飞一起召了回来,却

只罢了岳飞的军权,而韩世忠仍然是高官厚禄,过着幸福的腐败生活。

赵构初识岳飞,是在他刚即位的时候,岳飞那时大概才是个连级干部。史书说,这时的岳飞曾上书数千言,“大略谓:臣愿陛下乘敌穴未固,亲率六军北渡,则将士作气,中原可复。书闻,以越职夺官归。”赵构不是胆子大的人,岳飞要他亲自随兵打仗,如何肯听?于是以 非法越级打报告的罪名罢了他的官。于是岳飞只好投靠张所,从头干起。岳飞身先士卒,军纪严明,屡立战功。这赵构倒也是不念旧恶,绍兴三年秋,传他“入见,帝手书‘精忠岳飞’字,制旗以赐之。授镇南军承宣使、江南西路沿江制置使,又改神武后军都统制,仍制置使,李山、 吴全、吴锡、李横、牛皋皆隶焉。”封了岳飞个省军级干部,而且题字,发奖旗 “精忠”。有趣的是岳飞背有四个字是“尽忠报国”,“精忠,”与“尽忠”,怎么如此相似呢。

这样,赵构和岳飞的蜜月阶段就开始了。岳飞是当时军队高级将领中最年青的,赵构爱惜人材,破格提拔。

宋史载:绍兴四年,“兀术、刘豫合兵围庐州,帝手札命飞解围,提兵趋庐,伪齐已驱甲 骑五千逼城。飞张“岳”字旗与“精忠”旗,金兵一战而溃??” 赵构已经把岳飞看做自己的嫡系了,越过中央军委,自己亲自写命令,可见对他的信任程度多高了。岳飞也真给他挣面子,把金兵打了个稀里哗啦。

绍兴五年,“入觐,封母国夫人;授飞镇宁、崇信军节度使,湖北路、荆襄潭州制置使,进封武昌郡开国侯。”二十几岁就是候爵了,老妈也封了国夫人。这还不够,“飞以目疾乞辞军事,不许,加检校少保,进封公。”岳飞说眼睛有毛病,不想带兵了,赵构不但不许他辞职,而且加官进爵,几个月之中就由候爵提拔到公爵,可以说是少有的殊荣。就在这一年,赵构的老爹徽宗死在了金国的监狱里。

绍兴六年,“飞入觐,面陈:襄阳自收复后,未置监司,州县无以按察。帝从之,以李若虚为京西南路提举兼转运、提刑,又令湖北、襄阳府路自知州、通判以下贤 否,许飞得自黜陟。”湖北的大小官员由岳飞随意安置。看来赵构是真信任岳飞,不怕岳飞乘机安插私人势力,更没有怀疑岳飞会造反。“居母忧,降制起复,飞扶 榇还庐山,连表乞终丧,不许,

累诏趣起,乃就军。”呵呵,这是岳飞第二次想撂挑子不干了,老妈死了,要陪伴死人。赵构当然不愿意自己栽培的嫡系辞职,连着下诏书要他继续干革命。看来这赵构也是个急性子人,不是连下诏书,就是连下十二道金牌。

绍兴七年,“入见,帝从容问曰:卿得良马否?飞曰:臣有二马,日啖刍豆数 斗,饮泉一斛,然非精洁则不受。介而驰,初不甚疾,比行百里始奋迅,自午至酉, 犹可二百里。褫鞍甲而不息不汗,若

无事然。此其受大而不苟取,力裕而不求逞, 致远之材也。不幸相继以死。今所乘者,日不过数升,而秣不择粟,饮不择泉,揽 辔未安,踊踊疾驱,甫百里力竭汗喘,拜太尉,继除宣抚使兼营田大使。 从幸建康,以王德、郦琼兵隶飞,诏谕德等曰:听飞号令,如朕亲行。”这一段更说明赵构和岳飞的私人关系极其融洽,声色犬马,可以无所不谈。“拜太尉”,封了个副总理级的官儿,和当年高俅的级别一样了。“听飞号令,如朕亲行。”就是说让下面的官员像服从自己一样服从岳飞,信任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岳飞和另一个元帅张浚拌了嘴,“即日上章乞解兵柄,终丧服,以张宪摄军事,步归, 庐母墓侧??帝累诏趣飞还职,飞力辞,诏幕属造庐以死请,凡六日,飞趋朝待罪,帝尉遣之??帝大悦。”这是岳飞第三次要撂挑子,而且撂的有点儿毫无道理,和同僚吵架是常事,皇上有没有偏袒他,怎么能把抗金救国的大业置之不顾,辞职不干了呢?莫非岳飞此时受到什么重大打击了不成?

八年,“命诣资善堂见皇太子。飞退而喜曰:社稷得人矣,中兴基业,其在是乎?” 让岳飞和皇太子建立亲密关系,看来赵构是准备以后让岳飞做托孤重臣了。不过这皇太子也不是赵构亲生,而是个养子。赵构或许也有个什么阳萎之类的不育症。有这类 症状的人大多都有些心理不正常,岳飞以后的日子怕也难过。

篇四:浅论岳飞被杀后地位的变化

浅论岳飞被杀后地位的变化

——从普通大将到神化英雄

学校名称: 安阳市二中

年级班别: 高二16班

姓 名: 吴琳

指导教师: 路红

2014年5月

浅论岳飞被杀后地位的变化

——从普通大将到神化英雄

中国,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在这当中涌现出来了无数的英雄形象,而在众多的历史人物当中,岳飞是一位声名显赫的英雄人物。八百年来,岳飞的故事脍炙人口,家喻户晓。易中天在《品三国》中曾指出,著名的历史人物都有三种形象:历史形象、文学形象和民间形象。历史的岳飞是抗金名将,文学的岳飞是忠臣孝子,民间的岳飞则是华夏武圣。岳飞从一个普通大将到一个悲剧英雄,再到一个被追捧的忠臣,他也是老白姓口中津津乐道的传奇英雄,其间经过了几百年的演变。

一、岳飞被平反

岳飞被杀是在宋高宗绍兴十一年(1141年),此后二十年间,这位抗金名将都是以阴谋造反的叛臣形象出现在史书上。在赵构做皇帝的最后一年,金海陵王完颜亮南下侵宋,举国上下又想起了当年震慑敌胆的岳飞,有大臣趁机上书为岳飞鸣冤。高宗不得已恢复岳炼家属的行动自由,流放岭南的岳飞一家被获准北返。 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六月,宋高宗禅位给养子赵杳,是为宋孝宗。当年七月,有志于恢复中原的孝宗就给岳飞“追复指挥”,十月“追复少保、武胜定国军节度使、武昌郡开国公”。恢复岳飞官爵在事实上是为其平反,但因为制造岳飞冤案、于孝宗有大恩的高宗还在世,所以孝宗在相关诏书的用词上很含糊,说岳飞被杀是所谓“坐事以投”,至于犯的什么事则闭口不谈。参与杀害岳飞的人,秦桧还享受着申王的爵位,张俊更获得配飨高宗庙的殊荣。

孝宗即位的第十六年,岳飞被赐溢“武穆”,所谓“折冲御侮曰武,布德执义曰穆”。原来大臣们给岳飞议定的溢号是“忠憨”,然而“忠”字意味岳飞未造反而被杀;而“憨”字有让人怜悯的意思,容易让人联想起岳飞死因,所以被孝宗否决。承认岳飞抗金功绩是孝宗的底线,他从没想过为岳飞洗刷冤屈。

孝宗在战场没取得什么胜利,早年的雄心壮志很快消磨殆尽。一直到宁宗朝,权相韩信胃为建功勋,力主北伐,又要借用岳飞的声誉振奋人心。嘉泰四年(1204年),南宋“中兴四将”一同被追封为王,其中岳飞为鄂王,同时剥夺了秦桧的

王爵,将其溢号由至高无上的“忠献”改为“谬丑”。韩信胃主持的开禧北伐在短暂胜利后很快失败,金国给南宋开出议和条件:杀韩信胃。还没等韩信胃整军再战,他就被阴谋夺权的史弥远给割了脑袋。秦桧爵位、溢号又被恢复。

理宗宝庆二年(1226年),金国在蒙古的攻势下已处于亡国边缘,宋廷又将岳飞溢号升格为“忠武”。落实到这一个“忠”字上,岳飞案才算被彻底昭雪。

二、政府的追捧

宋亡后,蒙古统治者一面在岳飞原有名爵的基础上,加赐他为“保义,’;一面整修岳飞的陵墓与庙宇。朱元璋起兵时打出的旗号是“驱逐靴虏”,自然对前辈岳飞大加推崇,称他为“宋少保鄂国武穆王”。洪武九年(1376年),岳飞被列为历代三十七名臣之一,配享宋太祖庙。每年岳飞忌日,朝廷会派使者到岳庙祭奠。

明朝灭了元朝,但没能让蒙古人臣服。蒙古瓦刺部生擒明英宗,兵临北京城下。于谦拥立景帝,保住了首都。后来英宗复辟,杀死于谦。于谦的命运和岳飞很相似,立有大功,却被冤杀。明朝士大夫和老百姓纪念岳飞,也有怀念于谦的成分。

正德八年(1513年),不知是什么人想出的主意,岳庙前立起秦桧、王氏、万侯高三人的铜像;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又加上张俊,把四人一起用质地更为坚硬的白铁铸成跪像,从此有了那句“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俊臣”的话。万历年间,女真部族露出反叛明王朝的苗头,明神宗惦记起当年的抗金英雄,称岳飞“精忠贯日,大孝昭天”,封他为“三界靖魔大帝”。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努尔哈赤也是岳飞的仰慕者,传说他因此将两个孙子改名为岳托和岳乐。清朝定鼎中原,并没有清算与老祖宗为敌的岳飞,顺治时重修杭州岳庙,后又几次扩建,雍正亲题“碧血丹心”。以翻案为乐的乾隆几次亲临岳庙,赞赏岳飞是“百战兵威震一时”。

革命党反清时也顺理成章地抬出岳飞做偶像,辛亥革命后,北洋政府推动关岳合祀,将岳飞的地位再次与关公拉平。抗战期间,岳飞是反击侵略的英雄;到了内战,岳武穆又因为平定过钟相、杨么,成了剿匪能人的代表。1949年后,评价标准全部颠倒,镇压农民军当然成了大罪,岳飞墓也在“文革”中被捣毁。

简单地梳理岳飞从被平反到被尊崇的过程后,可以很容易地发现,国家安定

的时候,政府将岳飞立为忠君爱国的楷模;一旦遭遇了外敌侵略,岳飞就是鼓舞人心的灵丹妙药,会被统治者一再追封。

三、岳飞后人对其的神化

官方追捧岳飞是出于政治目的,民间神化岳飞则是单纯对英雄的崇拜。 岳飞被杀后,秦桧主掌南宋政权十五年,他让儿子秦嬉负责修史,将官史中关于岳飞的内容做了大量删改,导致史料残缺不全。一个鲜明的例子是,著名的朱仙镇大捷是确实存在的,还是后人编造出来的,至今学界没有定论。

首先着手整理岳飞史料的是其三子岳霖。淳熙五年(1178年),孝宗召见岳霖说:“卿家纪律,用兵之法,张、韩远不及,卿家冤枉,联悉知之,天下共知之。”岳霖不由哭倒在地:“仰蒙圣察抚念,故家臣不胜感激!”岳霖趁机向孝宗讨还了一批与岳飞有关的诏令、文稿等原始资料。岳霖官至兵部侍郎,死前给儿子留下遗嘱:“先公之忠未显,冤未白,事实之在人耳目者,日就湮没??苟能卒父志,雪尔祖之冤,吾死螟目矣。”岳坷秉承父志,编成《鄂国金佗粹编》和《鄂国金佗续编》。岳飞被追封为鄂王,所以称鄂国。金佗是岳坷在嘉兴做官时住的地方。

岳坷这两部档案汇编的史料价值毋庸置疑,但因是后人记先人,具有家传的性质,少不了有所溢美。为《金佗粹编》和《续编》做过点校的王曾瑜先生即说,“岳坷本着强烈的孝子慈孙之心,对祖父的事迹不免有虚美的成分,其史笔也有不少错讹与疏漏。”如岳坷在编书时刻意忽略掉其他抗金将领,把功劳都安到了祖父头上,而且讳言岳飞打过的败仗。如果说此前朝廷还只是对岳飞事迹进行重新肯定的话,那从岳坷开始,民间神化运动就逐步启动了。

元朝时脱脱主持编著《宋史》,里面的《岳飞传》全盘抄自岳坷著作,让私史上升为正史,岳飞作为南宋中兴第一名将的地位就此确立。以宋室皇族身份降元的赵孟顺也有一首著名的《岳鄂王墓》,说到“岳王坟上草离离,秋日荒凉石兽危。南渡君臣轻社程,中原父老望族旗。”而在南宋诗人那里,如杨万里《初人淮河四绝句》中只有“刘岳张韩宣国威,赵张二相筑皇基”这样的句子,不会独尊岳飞。

四、文学艺术的加工

在南宋文人的笔记中,如《齐东野语》“岳武穆御军气”、“岳武穆逸事”的

内容大体还是有所本的,到《夷坚志》已说岳飞是“猪精”转世,所谓“君乃猪精也??然猪之为物,未有善终,必为人屠宰”,以神话预示岳飞注定的悲剧命运。岳飞被平反后,民间评话就有了岳飞故事,但那时“张、韩、刘、岳”是一起说的,岳飞仅是排在张俊、韩世忠、刘光世后的名将之一。元朝文人创作杂剧时就不再回避杀岳凶手的问题,故事将矛头对准秦桧,安排了秦桧在阴间被审的情节,岳飞在民间的形象,从此不仅是战场上的忠臣,更是被冤杀的 悲剧英雄。

明朝是戏剧、小说这些市民文学的鼎盛时期,出现了讲述岳飞故事的剧目《宋大将岳飞精忠》《岳飞破虏东窗记》《精忠记》和《精忠旗》等十二种。在《宋大将岳飞精忠》中,岳飞不再是“中兴四将”之一,而是韩世忠、张俊、刘光世的统帅了。

第一部以岳飞为主人公的长篇小说《大宋中兴通俗演义》也在此时诞生。这部小说是在《三国演义》成为大明畅销书后,“忠正堂”书店的老板熊大木看有利可图,就自己充当写手,推出的一部跟风山寨书。熊大木在可靠史料的基础之上,兼采各种野史段子,把一个通俗化的岳飞呈现给了他的目标读者—“愚夫愚妇”。在小说的结尾,秦桧等杀害岳飞的元凶下了地狱,“披发裸体,以巨钉钉其手足于铁床之上,项荷铁枷,举身皆刀杖痕”,万世沦为畜生。

清朝时,岳飞真真假假的传说故事已经被演绎得差不多了,文人再想要从这个题材上出新,就必须自己来做原创内容。《续精忠》说岳飞之子岳雷和牛皋之子牛通后来杀秦桧报仇,《如是观》飞率军直捣黄龙府,迎还二圣。

钱彩的《说岳全传》将以上这些戏剧、话本融合到起,使之成为神化岳飞的集大成者。《说岳全传》全称《精忠演义说本岳王全传》,这部小说想告诉人们的就是:若不是岳飞被害一定能把金兀术赶回老家。后面的情节借鉴了《续精忠》,二公子岳雷挂帅大败金兀术。其实历史上的岳雷没有等到父亲平反,就死在了岭南。

岳飞在其死后,通过他后人的努力,一步步被平反,后代政府对他的追捧,使他成为政府所需要的忠臣良将的榜样,而民间说书人对其的文学创作,一步步的岳飞被推上了神坛,作为人们心中永远不变动的英雄人物。

篇五:岳飞未必是忠臣,秦桧也是替罪羊

都说岳飞是忠臣,可是这个忠臣死了,自已除了留下忠名,宋朝还是被人家和谐掉了,把这些烂摊子留给后人评说....

秦桧对岳飞的死是有责任的,但不应该遗臭万年,大家想一想,如果当初那位皇帝有足够的英明伟大,就不会让这样的奸臣受到重用,并且还是大大的重用,皇帝如果不想杀岳飞,岳飞想死都不成---秦桧当然也杀不了岳飞.

所以说,岳飞其实还是死在皇帝手中,秦桧和现代的周正龙一样,充其量也是替罪羊,只不过,秦相爷确有过人之才,而周正龙是一个普通农民,根本与“才智”少缘.

现在人只知道痛斥奸臣,却不追问这奸臣捧着谁的俸禄,替谁跑腿?上头不装傻,下面有这胆子吗?出了事情也无人,也不敢去抱怨那无道的昏君.

---我说这岳飞有点不忠:他只知道宁死要服从皇帝,为了要留下忠名,完全置江山社稷不顾,离开边防要塞去赴死-----还搭上家人的性命----也是自私,死要面子的角色,和当下不顾百姓只顾形象工程的官员在性质上另有相同之处.以为捞足了好名声就能流芳百世,不料因此连累了主子被本人骂着昏君,就是不忠.

自古昏君手下出大奸,按照现在通俗的说法:上梁不正下梁歪!

远一点先说魏忠贤,和绅之辈,如果皇帝们不纵容,他俩能够干啥呀?

近一点现在能够让三鹿奶粉造害之广,涉及之众,不是一般二,三流的角色能胜任的

这后面有多深的水?

我们这些潜水员不得而知!

所以说奶粉事情的出现并非偶然的。就如岳飞,在那昏君手下,其之死,亦非偶然一样.充其量担当替死鬼的角色改个名字.死只不过早晚而已!

不要以为骂皇帝昏君皇帝就真的昏君,皇上其实并不傻----现代奶粉当时又吃不到,所以大脑也不容易坏!只不过他老人家该傻的时候就装傻----这叫大智若愚!不该傻的时候决计龙目灼灼!当民怨滔滔之时,他如果不懂的水能载舟也能覆舟的道

理.怎么会把自已心爱的大忠臣---秦大人给剁了呢?关于政治上的需要,做皇帝的不精通,如何治理天下?

电视里的乾隆皇帝公开宣称:"贪者,人之本性.如果只要贪官就杀了,那天下谁帮我治理,我这皇帝岂不真的成了孤家寡人.”

再扯得更远一点,为了安抚军心,唐皇被迫赐自已心爱的妃子自尽,不也是政治需要?否则不但皇位不保,连皇命都有可能玩完------皇帝不但心狠而且聪明着呢!

所以说杀秦桧是聪明皇帝的无奈之举,秦大人是替罪羊!

最后,我总结一下:当民怨滔天之时,就有牺牲品出现。当权的皇帝是永远没有罪过的,皇帝永远有忠心耿耿的替罪羊,谁敢找皇帝的不是:

作文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