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优秀作文 > 教育资讯

三坊七巷的作文200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4 23:33:20 优秀作文
三坊七巷的作文200优秀作文

篇一:三坊七巷调研

简介

三坊七巷是福州市南后街两旁从北到南依次排列的十条坊巷的简称。向西三片称“坊”,向东七条称“巷”,自北向南依次为:“三坊”衣锦坊、文儒坊、光禄坊,“七巷”杨桥巷、郎官巷、安民巷、黄巷、塔巷、宫巷、吉庇巷。此街区是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街之一,“三坊七巷-朱紫坊建筑群”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三坊七巷地处福州市中心,总占地面积38.35公顷,基本保留了唐宋的坊巷格局,保存较好的明清古建筑计159座,其中包括全国重点保护单位9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8处,被誉为“明清建筑博物馆”、“城市里坊制度的活化石”。

主要景点: 水榭戏台,刘家大院,严复故居

(街区布置)福州自汉始,先后建成了冶城、子城等六次城垣,城市由北向南扩展,整个布局,以屏山为屏障,于山、乌山相对峙,以南街(八一七路)为中轴,两侧成坊成巷,讲究对称,逐步形成三坊七巷一条街(“街”指南后街)。

“三坊七巷”形成于唐王审知罗城,罗城南面以安泰河为界,政治中心与贵族居城北,平民居住区及商业区居城南,同时强调中轴对称,城南中轴两边,分段围墙,这些居民成为坊、巷之始,也就是形成了今日的三坊七巷。

在这个街区内,坊巷纵横,石板铺地;白墙瓦屋,曲线山墙、布局严谨,匠艺奇巧;不少还缀以亭、台、楼、阁、花草、假山,融人文、自然景观于一体正房、后房窗以双层通长排窗为多,底层为固定式,上层为撑开式或双开式。正房的主门朝大厅敞廊,多为4开式,门上雕有丰富的图案花饰,以增添大厅的气派。“谁知五柳孤松客,却住三坊七巷间”,三坊七巷人杰地灵,出将入相的所在,历代众多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诗人从这里走向辉煌,有的坊名、巷名就可看出当年的风姿和荣耀。福州市三坊七巷,作为中国在都市中心保留的规模最大、最完整的明清古建筑街区,在首届“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街区评选”中,以高票获选“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街区”。2009年7月19日,“中国历史文化名街·福州三坊七巷”在福州南后街举行了隆重的揭牌仪式。

三坊七巷是闽都福州一颗璀璨的文化明珠,地处福州市区最繁华地段,千年坊巷格局保存完好,至今保留有当时作坊、店铺与商行会馆杂陈的街市遗迹,现有159处珍贵的明清古建筑。福州官方称,目前“申遗”各方面的准备已相对充分。(总结)

福州三坊七巷出现了门禁森严私人会所(加入图片) 在著名历史文化街区福州三坊七巷,一些名人故居和古建筑被出租经营,还出现了消费不菲、门禁森严的富贵“私人会所”,三坊七巷甚至被称为“酒肉巷”,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 三坊七巷号称“里坊制度活化石”和“明清建筑博物馆”,坊巷内保存有200余座古建筑,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9处,省、市级文保单位和历史保护建筑数量众多。 由于历史原因,长期以来三坊七巷内的古建筑缺乏维修、保护,院落内搭建、破坏、老化严重,房屋质量持续下降;街区内人口密度过高,居住条件恶劣;同时坊巷内现代市政基础设施缺乏,存在着严重的安全隐患。

坊巷内的“原住民”、安民巷30号房主曾世康说,经过几年的保护和改造,三坊七巷的破败面貌得到了根本改善,成为福州市知名景区,配套一些餐饮、休闲场所是应该的,但有关部门要对古建改造和商业经营活动加强引导和管理,避免破坏坊巷的文化生态。同时,让更多老百姓进得去、看得起。

福州民俗文化专家、福建闽江学院副院长赵麟斌认为,用历史的眼光看,三坊七巷目前的整体保护成效应当受到肯定,从传统士大夫府第过渡到现代旅游景区,其合理的开发利用也无可厚非。但作为一个入选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的历史街区,其保护标准应更加严格,要警惕过度商业化带来的不良后果。在依托坊巷进行文化产业建设的时候,也不能光看经济效益、短期效益,而是要把文物保护和文脉传承放在首位。

高消费的会所 “非请勿进”的会馆

现在的三坊七巷维持鱼骨状的传统格局,中轴为南后街,现已辟为福州市传统手工艺、名小吃和海峡两岸特色商品市场一条街,每日人流旺盛。而街两边的三坊和七巷大多保持幽巷深宅风貌,成为都市闹中取静的黄金地,那些高档“会所”大多藏身于此。

衣锦坊39号挂着“闽山会所”的招牌,这家会所已开业半年多,主要经营中式高档菜肴,消费价格每人200元起。据介绍,这个宅子大约300多平方米,月租金1万多元,开业前总共投入了200多万元进行装修。

文儒坊56号原为清末民初海军将领、闽江口要塞司令许济川的故居,现已成为挂名“文儒九号”的高档酒楼会所,主打菜品为一份388元和458元两个价位的闽菜精品“佛跳墙”。服务员说,该店的特色菜肴还有售价1300元一斤的娃娃鱼,“十个人吃个万把块很正常”。 曾是明朝兵部尚书、福州人林瀚故居的一处古建筑,现已成为“晋江会馆”的经营场所,其宣传单上写着“顶级红酒窖,彰显豪华尊贵”。该会馆采取会员制经营,入会标准为一次性充值2万元至30万元不等。

门禁方案网小编走访发现,除了让寻常人望而却步的高档消费场所,三坊七巷中的一些历史建筑在出租经营后并不对外开放。安民巷62号挂着“泰和会”的招牌,一进门就发现“专属会所、非请勿进”的提示牌,工作人员告诉门禁方案网小编,这里现在是一家保险代理公司的办公地点,不对外开放。

郎官巷的两处宅子分别挂有“琴南书院”和“寿山会馆”的门匾,门禁方案网小编在两天时间内先后经过此处皆大门紧闭。门禁方案网小编敲开琴南书院的大门,服务人员对陌生人进入感到很意外,说后堂属于“温州商人会所”,基本不对外开放,下午5点以后整个院子就关门了。

管理部门“不断沟通协调” 会所经营一如既往

2008年福州市成立了三坊七巷管理委员会,统筹开展三坊七巷保护管理,同时成立福州市三坊七巷保护开发有限公司开展实体运营,街区内的业态建设由该公司负责。 对于部分宅院成为“富贵”会所、“酒肉坊”的质疑,福州市三坊七巷保护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林矗说,原则上三坊七巷内的文物保护建筑不对外招租,不搞商业经营,主要辟为

博物馆、展览馆等公共文化活动场所。目前对外出租经营的是一些历史建筑和老房子。“整个街区占地38公顷,不可能全部搞成静态的博物馆,而是按照‘体验人文 消费文化’的要求进行活态化营运。”

据介绍,根据租赁合同约定,三坊七巷内的商家都不允许搞私密会所,要求至少前厅范围对外开放。对于有些“会所”闭门谢客的行为,林矗表示,这与商家的经营理念和成本压力有关,比如寿山会馆之前一度对外开放,但一开放,水电、安保等各种费用马上就上去了,商家难以承受。

林矗说:“商家以利为先,管理部门注重文化特色,两者之间要不断进行沟通协调。”

(建筑特色)

习惯上讲,我们都先说三坊后讲七巷,其实,从建筑位置来分析应该是先有七巷后有三坊。唐代的先民们先是沿着城市的轴线——南街,建起了一组排列工整的"新村"。然后,再隔一条南后街,向西发展,建起一组坊巷,成为以南后街为中心轴线的"非"字形结构的街区。经过千百年的风雨变迁,大多于宋代定下坊巷之名,于明清时代形成今天建筑格局,成为福州历史文化名城的标志性建筑。

从建筑空间的处理来看,三坊七巷在中轴线上的主厅堂,比北方的厅堂明显高、大、宽,与其他廊、榭等建筑形成高低错落,活泼而又极富变化的空间格局。厅堂一般是开敞式的,与天井融为一体。特别要指出的是,为了使厅堂显得高大、宽敞、开放,一般在廊轩的处理上着力,承檐的檩木,或再加一根协助承檐的檩木,都特意采用粗大的而长的优质硬木材,并用减柱造的办法,使的厅堂前无任何障碍,这在北方建筑及其他南方建筑中,都极少见到。例如宫巷林聪彝故居之轿厅以及祠庙的戏台,均是如此处理。这是福州古建筑的重要特色之一。

三坊七巷除了在布局结构上与众不同之外,在围墙、雕饰、门面上都很有特色。 马鞍墙

三坊七巷民宅沿袭唐末分段筑墙传统,都有高、厚砖或土筑的围墙。墙体随着木屋架的起伏做流线型,翘角伸出宅外,状似马鞍,俗称马鞍墙。墙只作外围,起承重作用全在于柱。江南建筑中,绝大多数是成90度角的直线构成的阶梯形的山墙,福州仅个别建筑有,包括福建的闽北、闽南、闽东也有存在,惟独福州三坊七巷民居的马鞍墙是曲线形的马鞍墙。一般是两侧对称,墙头和翘角皆泥塑彩绘,形成了福州古代民居独特的墙头风貌。

雕饰

三坊七巷在建筑装饰方面最有特色的要数对门窗扇的雕饰。普通居民梁柱多不加修饰,简洁朴实,而在门窗扇雕饰上则煞费苦心。其窗棂制作之精致,镶嵌的木雕之华美,是其他省份居民难以企及的。窗饰的类型特别丰富,有卡榫式图案漏花,有纯木雕式窗扇,也有两者相间使用。可以说是江南艺术的集大成者。在卡榫式漏花中,工匠通过精心编排,构成不同的装饰效果,有直线型、曲线型、混合型--直线型疏密有致,曲线型富有动感,混合型变化多端,且各有吉祥寓意。在木雕式窗扇中,有透雕,有浮雕,题材有飞禽走兽,人物花卉,整个窗扇雕饰有对称式有不对称式。如文儒坊尤恒盛的明代古宅,在二进厢房的门窗隔扇上,透雕了较复杂的瓶花图案,花瓶寓意住居平安。涤环板上是浅浮雕的花开富贵.这些用卡榫斗拼或木材镂空精雕而成的花窗雕饰,充分显示了福建民间工匠的高超技艺。

建筑门

三坊七巷建筑门的处理也极具特色,约有四种。一种是在前院墙正中,由石框构成的

与墙同一平面的矩形师门,

另一种则是两侧马鞍墙延伸作飞起的牌堵,马鞍墙夹着两面坡的屋盖形成较大的楼,像沈葆桢故居、陈承裘故居、林聪彝故居都是这种门楼。

保护措施有这些

食文化

可到南后街、澳门路的福州传统小吃店或吉庇巷口的安泰楼品尝小吃。

三坊七巷特色菜:红糟醉香鸡、鸡茸鱼唇、太平燕(同利肉燕)、燕皮(燕丝)、木金肉丸(肉丸)、佛跳墙、白炒鲜竹蛏、鸡汤氽海蚌、香露河鳗、一品蟹抱蛋、春卷、鱼丸(永和鱼丸)、

篇二:传统佳节作文两篇

快乐的元宵节

我国传统节日有很多:中秋、春节、端午??我最喜欢的还是元宵节。 元宵节当然少不了吃汤圆,听说这名字还有个故事呢:一直以来人们都把它叫作“元宵”。后来袁世凯觉得很不吉利——“元宵”的谐音不就是“袁消”吗?他当了总统还想当皇帝呢!于是,他就下令把“元宵”改称为“汤圆”了。 汤圆的馅子有很多种,甜的有红豆、芝麻、绿豆等,成的有鲜肉、海鲜等,就看你自己喜爱什么口味了。

元宵节那天,妈妈煮好了汤圆,我迫不及待地夹起一个就往嘴里送,妈妈大叫道:“小心点,别烫着!”我咬上一口,馅慢慢地流了出来,黏黏的、香香的、甜甜的,味道好极了!

吃完晚餐,我和爸爸妈妈一行六人一起去福州观赏花灯。一路上,看灯的人可多了,男女老少都有,大家兴高采烈地边说边笑,整个城市一派节日的气氛。

到了榕城古街,啊,那里就像灯的海洋、光的世界。

忽然,一个“导弹”“嘣”的一声飞向天空,在夜幕衬托下绽开,五颜六色的伞兵飘然而落,快到地面时才消失。一会儿,又有几颗“流星”从空中划过,闪闪发亮,飞向云层。接着又出现了无数小礼花,噼里啪啦的响声吓得我赶忙捂住耳朵。

走过古街,我们又来到了古老的三坊七巷,这里举行着猜灯谜、观彩灯等活动。啊,彩灯五花八门,好看极了,有可爱的兔子灯、漂亮的孔雀灯、威武的狮子灯等,让我们左顾右盼,应接不暇。再看看周围的人群,个个笑逐颜开,满脸洋溢着幸福美满的神情。我恍惚觉得自己在做梦,可这的的确确是身临其境。元宵节多开心啊!

难忘的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传统节日中秋节,在古代,中秋节还与春节、元宵节、端午节并列为四大节日,深受人们的喜爱。

中秋节因处于秋天的中间,因此得名。在这一天一边聊天赏月,一边品尝月饼,真是其乐融融呀!

晚上,我迫不及待地搬起桌子奔向阳台。打开窗户,凉丝丝的秋风习习地吹在脸上,像是小孩的手在抚摸着你。月亮圆圆的,月光柔和,如同一波秋水。

吃饭时,大家正津津有味地品尝着美味儿的月饼,突然,爸爸站起来说:“今天咱们这么坐着也没什么意思,不如咱们来开展一个吟诗大赛吧!”大家齐声叫好。我得意洋洋地暗想:哈哈我们前几天才学了《中秋节》那一课,我背了许多描写月亮的诗句,这下冠军非我莫属啦!哈哈!谁知,妈妈也在得意,因为她记的比我还多。我望着朗朗明月脱口而出:“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爸爸不假思索地说。“这句诗都老掉牙了还说这句诗,真是笑死我啦哈!”爸爸不甘示弱,说道:“人逢喜事精神爽,月到中秋分外明。”“嘿!你们可别把我这个?高级大师?给忘了呀!我可是语文教师呀!”妈妈生气地喊道。“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妈妈不慌不忙地说,“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满月飞明镜,归心斩大刀。”“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哈哈我厉害吧!”妈妈又摇头晃脑地说。“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我插嘴道 。诗句大赛继续进行着……“哈哈!我想肯定冠军是我,我早想到了!”妈妈兴奋地说诗句大赛就这样在我们的欢声笑语中结束了。

中秋节真是太令我难忘了,我多么希望祖国这个大家族早日团聚,台湾早日回归到祖国的怀抱中呀!如果真实现了那该是多么幸福呀!

篇三:利用多媒体网络优化作文教学(林芳)论文

利用多媒体网络 优化作文教学

林 芳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一提起作文,很多学生就感到头疼,怕写作文;老师呢,也怕上作文课,更怕改作文。究其原因,是学生的写作难点没有突破,所谓难点,大致分为:写作动机、写作内容、写作技巧、评价赏析。学生的学段不一样,教学重难点不一样;习作命题不一样,写作重难点也不一样;甚至班级不同,教学侧重点都不一样。基于以上这种认识,我在教学实践中,尝试着用化整为零的方式,结合当前的教学环境,面向全体学生,利用多媒体网络各个击破学生的写作难点,力求每次训练点集中,针对性强,一篇一得,一篇一进步。

一、利用网络,积累素材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犹如泉涌,文章犹如溪水,泉涌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流个不停。”叶老的话揭示了生活与作文的关系,。生活里蕴藏着丰富的写作资源,只要我们用心去发现,真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这生活当然也包括网络生活。现在的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家长出于安全的考虑,多把学生关在家里,学生的生活空间就小,可捕捉的生活素材就少。但他们又有另一个优势,即可以充分利用网络丰富的信息资源来拓展自己的知识空间,为写作提供方便,这也就解决了“无米之炊”的困难。教师可向学生推荐 “福州市数字青少年宫” 网站,这个网站面向中小学生、家长和老师,网站内容丰富有趣,有知识空间、娱乐天地、网上世博、英语角、实验室、在线影院等,信息量大,贴近学生的生活。比如11月的福州西湖菊展,有很多同学没有亲自去西湖看,这不要紧,学生可以在网络上看到整个西湖菊展的情况,还可以从网上下载到千姿百态的菊花图片以及菊花开花的视频,搜索到更多有关菊花的信息,如传说故事、楹联、古诗等。如果能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来写一篇有关菊花的作文,何愁没内容写?

网络上的信息很丰富,作为老师应该要引导学生仔细选择信息源,设计好教学活动,向学生提供有效的学习信息,而不是盲目查找。以中年级为例,课标上明确要求:尝试在习作中运用平时积累的语言,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由于中年级学生知识水平有限,老师可分门别类指导观察积累,如写人物时,有五官篇、语言篇、动作篇等;写春天景色时,有草篇、树篇、花篇、水篇等,把好词佳句摘录下来,长此以往,学生积累的语句就多,下笔时自然就“如有神”了。

同时,作文离不开阅读,课标指出:习作要坚持读写结合,说写结合,活动与习作相结合。现使用的教材从导语到语文园地的习作都是围绕专题来安排,围绕专题安排的各项学习内容与学习活动前后有联系,有照应,做到环环相扣。教师在教学该单元的课文时,要着眼于课文的重点难点,指导学生观察积累这方面的素材,引导学生从阅读中领悟写法,在习作

中迁移应用。如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习作要求是写导游词,我先让学生上网查找不同导游的导游词,长城、黄山、故宫这些热点地方,导游的风格不一样,介绍的导游词也不一样,查找的目的是让学生体会导游词的特点,接着让学生上“福州市青少年宫”网的“网上福州”的栏目,仔细查找有关“三坊七巷”的风土人情,历史文化等图片资料、视频,在充分了解的基础上,结合平时的观察,让学生以福州人的身份,带外地游客游览“三坊七巷”,写一篇导游词。因为有积累,学生就有话可说,此时不是做作文,而是以主人翁的心态很自豪地向别人介绍自己的家乡,真正达到习作是与人交流的目的,做到我手写我心。

二、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

学生的学习认知过程除了依靠观察力、想象力等智力因素外,还受情感、兴趣等非智力因素的影响。一节课只有四十分钟,学生如果在课伊始就对写作怀着浓厚的兴趣和写作欲望,就能从心理上积极投入到写作训练中区。教师可利用多媒体网络声象并茂的优势,把抽象的事物变为生动逼真的画面,再伴以悠扬的音乐,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形象逼真的教学情境。如写《动物王国的故事》,我在屏幕上展示各种卡通小动物在森林、草地、湖边、海里自由生活的情景,再配以《森林狂想曲》的音乐,学生一下子就被这个画面所吸引,每个人热烈地讨论自己喜欢的动物,想象着他们之间会发生什么事,大大激发了学生的表达欲望,在不知不觉中,把“要我写”为“我要写”。

三、利用多媒体,指导重点

如果说习作前的指导重在激发兴趣,打开思路,那么习作中的指导就重在个别指导,适当点拨。学生的习作水平不高,很大程度上与教师的指导有关,我们不妨看一下教师的作文指导。以“我第一次 ”为例,教学过程是:一、明确写作要求;二、围绕中心选材;

三、理清写作思路;四、指导个别优生口述;最后提笔写作。这样的指导虽然条理清楚,程序分明,但学生平铺直叙多,更多同学“有米不会炊”,不知道该从哪里把学习过程写具体,清楚明白。表达能力差的同学甚至出现整篇“打来打去”(《第一次打篮球》)的语句。究其原因是老师指导面面俱到,平均用力,没有训练重点,没有突破怎么学这个难点,处处皆如蜻蜓点水。

以第一次学自行车为例,我让一些学生把学车的过程拍下来,传送到老师电脑上,通过剪辑,然后在课堂上播放。(案例:教学片段):

师:通过刚才的视频,不难看出你们在学习自行车的过程中经历了许多“惊险”,摔跤是难免的,谁来说说当时的情景。

生:我骑上自行车慢慢地往前驶!一圈,两圈??我会骑车了,真高兴呀!谁知车轮突然一滑,我摔了个四脚朝天。

师:这情形似曾相识!(板书:骑、高兴、摔)但这只是粗线条的叙述。同学们再看看这个同学是怎么骑的。(把镜头切换慢)

生1:我双手扶住车把,左脚用力踩着车的踏板,右脚蹬地,顺势骑上车座。

师:你观察的很仔细,真棒!把“骑”分解得这样细致。(板书:扶、踩、蹬)

生2:我补充,我咬着牙,眼睛紧盯着前方,大气不敢出。

师:好!表情的特写,体现了骑车的心情。放慢心情变化的脚步,再说说。

生:我的心情由紧张转为喜悦,最后很得意。(板书:喜悦、得意)

师:刚才通过细节描写,把骑的过程说得很具体。俗话说“乐极生悲”,请说说“摔” 这个老师抓住重点段落的细节描写,利用多媒体的可控制,把当时模糊不清的记忆再次重现,引导学生在观察中分清主次,抓住重点,并能说出心理变化,言之有序,言之有物,比整篇文章的无微不至的指导有效的多。

随着习作内容的变化,我的训练点也在时时发生着变化。有的训练突出动作描写,有的突出语言描写,有的要用上点面结合的方法等,每次重点都不一样,一练一得。如这回四年级学生从综合实践基地回来,写的作文大多是流水账,感情很真实,但没有详略之分,胡子眉毛一把抓,一口气从上车一直写到回来。针对这种情况,我重点指导学生按照日记的形式,或小标题的形式,像电影一样把要写的内容分成几个镜头来写;如写一件事的按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来写,重点将经过写明白,让别人能感受到你的快乐与烦恼就行。经过个别辅导,全班讲评,第二次的习作就有很大进步。我想,聚沙成塔,集腋成裘,学生的作文能力一定会在这一次次有重点的训练中得以提升。

五、运用多媒体网络,评改交流

课标明确指出:“中年段的学生要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教师可通过展示学生习作修改稿,让学生体会修改习作的重要性,体验习作的成就感”。我觉得应用多媒体进行习作修改,可以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通常做法是:在批阅学生习作时,摘录一些好词佳句,特别是有真情实感的句子,引用的成语、歇后语、名言、诗词或谚语等。挑出有代表性的作文(好差各一篇),输入电脑。上课时,通过PPT欣赏“好词、佳句、佳段”,让作者本人来读,鼓励学生朗读自己的习作,尝试读中修改,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他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是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符合课标的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倾听他人朗读,再辅以精炼的点评,学生的兴奋之情溢于言表。接着,让学生来说说习作哪些地方写得好,引导学生从本次习作的训练点入手评。然后出示比较差的习作或段落,师生共同修改。通过电脑的操作,用不同颜色的字体、下划线、移动、剪切、添加等手段,教师示范,学生集体评议、修改,让文章一步步完善起来,最后,把修改前和修改后的文章同时打开,组织学生欣赏。这样的修改过程突破了传统的教师一味写评语的局限,让学生能通过教师的点拨、伙伴的启发获得众多信息,领悟到修改习作的方法,实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

成就动机学认为,一个拥有成就动机驱动力的个体才有希望能够达到目标,并且向着成

功前进。相反,学生创造性学习活动没有及时得到认可,他的学习成就动机就会受到伤害。因此,教师要给学生一种成功的体验,可以让学生把文章发表在班级博客上,或者贴在“学习园地”上,也可以通过电子邮件的形式发给亲朋好友,还可以通过BBS发帖。网络成为一个与人分享交流的平台。学生不再认为成功高不可攀,我相信,每个学生都会在此尝试到成功的喜悦,看到自己的不足,学会欣赏别人。学生信心增强了,“写”的热情更加高涨了,这样做既有利于竞争意识的培养,也有利于写作兴趣的提高。。

总之,21世纪已经进入了网络时代,当教师把网络与教学密切联系时,我们一定要引导学生遵守网络道德,上健康网站,控制上网时间。教师要明确网络是为教学目标服务,多媒体只是一种手段,不能把老师的演示变为黑板的替代品,只有当多媒体网络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时,才能发挥最大的效益。

篇四:案头上的三坊七巷

案头上的三坊七巷

三坊七巷,是福州的名片。这是福州人自己选出来的, 2007 年进行的福州十大名片评选中,三坊七巷高居榜首,由此足见福州人对三坊七巷的认同与热爱。

在漫长的历史中,坊巷是城市里人们划街而居的基本单元,是士农工商的活动平台。有人将坊巷比作曾经维系古城生命的经络血脉,这是一点不过分的。作为八闽的首府,一座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古城,福州曾经有过的坊巷,何止这屈指可数的十个。仅南宋梁克家主编的《三山志》中,有名字有来历的坊,就有八十一个,就不用说巷了。坊巷名字本身,往往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仅从衣锦坊、文儒坊、光禄坊、郎官巷等雅韵十足的名称上,你就可以想见千百年来,这里的高宅深院中间钟鸣鼎食之家的人文璀灿。三坊七巷,只是福州诸多坊巷的代表和缩影。福州人对三坊七巷的钟爱,就是对历史文化的钟爱,也是对城市的钟爱。

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建设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三十年多来,大大小小的城市,几乎没有一个角落不在重复地做着同一件事——拆房盖楼。许多有着千百年的历史,集族而居的院落消失了,代之以拔地而起,伸向空中的立体花园豪宅。很长时间以来,和许多福州人相同,我一直担心,在拆拆建建的机器声中,总有一天,曾经繁荣的坊巷,将成为渐行渐远的记忆。一座到处都是摩天大楼的城市,也许会是一座现代化的城市。但是,我不能想像,一座彻底没有了坊巷的福州,将成为怎样的一座城市。

好在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政治昌明的盛世。政治昌明的标志,是政府能够及时而又清晰地感受到百姓心律的脉动。新世纪初,古城的拆建终于在三坊七巷中止步。而经过保护修复的三坊七巷,竟神奇般地在 2009 年的中秋向市民局部开放。尽管被保护下来的三坊七巷,已如黄公望的那付从火中抢出的《富春山居图》,不再完整,却仍然能够以它那古朴的街姿巷容,完整的明清院宅,深厚的历史遗存,丰富的人文故居,让世人的眼球为之一亮。论者无不惊叹,这是改革开放以来,政府领导造福百姓、德贻子孙的一项善政;是新中国成立后,福州城市建设浓墨重彩的成功一笔。

明月清风,夜阑人稀,我不止一次独自一人徜徉在这迷人的古坊巷中。如水的月色,静谧的街巷,高大的院墙,森严的门楼,无不是名师巧构,古意袭人。每一个中年以上岁数的福州人,或都有自己心中的三坊七巷。现实骤然将一个新三坊七巷送到眼前,不知为什么,与心中旧有的三坊七巷轮廓痕迹,并不完全相吻合缝。是因为新三坊七巷街道太整齐,院落太完美,古居旧宅几同新建,以致于使它丢失去了岁月积淀的印痕?还是因为历年的拆建,留下的坊巷院落残缺不全的硬伤(如,光禄坊的刘家大院拆建为新村楼房;郎官巷在东百扩建被截断;衣锦坊已被开发楼盘 );或者是因为异地的清迁安置,留下了人去楼空的静寂,使得坊巷间没有了市井生活繁荣和韵味;抑或是因为历史远去,时空不能倒流,人文不能再现的遗憾。于是,徘徊漫步中,我凝眸沉思,时光在记忆中倒流,空间在想像中错位,许多人物故事在眼前闪动,无数历史碎片在脑海中翻腾,忽而清晰,忽而

朦胧。我似乎看到了那造形古拙的魏晋古桥,那纵横交错的唐宋闾里,那宅院错落的明清庭院,走出的叱咤风云驾驭时局的人物,但透过千年的历史烟霭,他们个个背影模糊,尽管我使劲开动着记忆的引挚,在脑海中拼命地搜索,也无法一一记清滚滚红尘中,何时掠过他们的寒水雁影,何处留下他们的鸿爪雪泥。我只能枉叹自己知识的有限,记忆的苍白。

是的,靠记忆去勾沉起历史深处的故事,常常是模糊的和不完整的。于是,在流连于三坊七巷精美的古建筑格局中,心中不免升起若有所失的惆怅,直到我的案头出现了这本装祯古雅的《三坊七巷志》。

翻开这本志书,如同展开了一条神奇的时空隧道,延着它一路走去看去,三坊七巷各个时代的故景旧貌——庭院园林的建筑样式,生动有趣的民俗风情,血肉鲜活的人物故事,逐渐清晰了起来。《三坊七巷志》分“建置沿革”、“坊巷概略”、“古建筑”、“坊巷文化”、“文苑”和“人物”六个部分,另外附有近邻朱紫坊和鳌峰坊的记述。以“古建筑”为例,其中介绍了四十三处名人故居,二十三处古民居,二十六处寺庙宗祠,十四处花厅园林。毫不夸张地说,《三坊七巷志》再造了一个历史时空中的三坊七巷,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开始自己对三坊七巷的历史、文化、建筑的访问之旅。

顺手翻开这本令人心仪的厚书,我不经意碰到的第一个乡贤却是不那么知名的王有龄。我还能知道王有龄这个人物,纯属偶然。如果有人对你说,一个穷秀才,年过而立,屡试不中。父亲虽当过几任府

县官吏,却没有太多的积蓄,见儿子科场不利,尽其所有地为他 捐了一个八品虚衔的“盐大使”。这当口上,父亲病故,秀才连进京投供补缺的盘缠都没有。眼看着走投无路,邂逅这个不到二十岁的钱庄小伙计。钱庄伙计自作主张,将收到的一笔陈年呆帐借给秀才。秀才因此 实现了自己的仕途梦想,从知县、知府,一直

三坊七巷的作文200

当到一省的督抚。秀才投桃报李,又使钱庄伙计发了大财,成为举国闻名大商人。你一定认为这是编出来的故事。但这的确是曾经发生过的事实。这个神奇的钱庄小伙计,就是大名鼎鼎的胡雪岩;而这个幸运的穷秀才,就是王有龄。几个月前,我刚刚读了一本台湾作家高阳的历史小说《胡雪岩》,第一册的三十多万字,全部用来讲述他与胡雪岩间早期的这段经历。 高阳的历史小说,素以忠于史实著名。这一段故事,写得跌宕起伏风生水起,让人嗟叹命运的变化难测,富贵的可遇不可求,感慨福因善报、因缘相续 的灵应妙验 。我也曾经怀疑这个王有龄,是不是高阳的虚构人物,没有想到,他居然会是三坊七巷乡亲中的名人。《三坊七巷志》中“名人传略”关于王有龄步入仕途的记述,虽只有二三百字,却与高阳小说相合。“传略”中还记述了高阳没有写到的王有龄结局: 1861 年,太平军李秀成部进攻杭州,城破前,王有龄朝服云靴,面北自缢于巡抚衙门的后花园。李秀成敬其忠贞,令军士“收其尸归其丧。事闻朝廷,予谥‘壮愍’,敕建专祠”。子五人均为各部郎中或知府。而在“古建筑 / 名人故居”中,则可以找到塔巷中王有龄的两处故居。一处是 49 号,三间五柱三进的明式建筑,是王有龄父亲购的王家老宅,王有龄落魄杭州时,曾经变卖度日。另

一处 53 号,是五间五柱三进、前后天井,带有后花园的清式大宅院,规制要比老宅宽阔得多,这当然是王有龄发迹后新建的。

在科举制度下,由科举入仕称为正途,由捐纳等入仕称“ 异途”。按清制,“异途”出身的,只任地方上的“佐杂”之官,“非经保举,不得任京官及正印官”。 象王有龄这样以捐纳的异途出身,升至省抚高官的,是绝少的例外。宋明两代,当过省部级督抚尚书高官的三坊七巷人并不少见,清代以后就更多了。《三坊七巷志》的“人物 / 名门世家”中,举列了十四个世代簪 纓的名门世家,全部是从科举走上仕途。重文重教知书达礼的传统,使得 小小的三坊七巷, 地灵人杰,鸾翔凤集,科甲鼎盛,高第毗连。在这里, 一家几代科举连捷的,一门几人同科登第的,绝不少见。象明代文儒坊的林瀚家族,三代中出了五个尚书八个进士;文儒坊的陈承裘,从祖父陈若霖起,代代进士。更称奇的是,陈承裘的六个儿子,连登科甲:除了四子五子六子为举人外,长子陈宝琛,同治七年( 1868 年)进士;光绪十六年他的二弟陈宝缙、三弟陈宝璐,陈宝缙的长子陈懋鼎,兄弟子侄三人同科进士,创造了“六子连科”和“一门三鼎甲”的科举神话,令人叹为观止。福清高山叶氏从叶观国那一代迁入文儒坊起,六世中出过十二个进士,八人点了翰林;黄巷郭柏荫则四代七进士八举人;衣锦坊郑鹏程(郑孝胥祖父)家族,四世五进士三翰林十举人。就是靠了捐纳当了官的王有龄,他的父亲王燮中举前的家贫苦读,也作为三坊七巷的百年佳话,记入《三坊七巷志》中的轶事篇。而王有龄的五个儿子,除了长子袭父骑都尉之爵为浙江侯补道外,其他四个儿子

篇五:作文

《“难写”的作文怎么写》课堂教学实录

一、一言难尽:畅谈“难写”作文。 师:(板书: “难写”的作文;与学生齐读课题“‘难写’的作文”)今天,我们专门来讨论“难写”的作文。先请你们来说一说,什么样的作文,你觉得是很“难写”的?

生:我觉得经常写的、老掉牙的作文。

师:“老掉牙”的作文是“难写”的作文,有道理。(板书:老掉牙)

我给大家讲一个故事,有个小朋友说他从一年级进校,老师就要求他写一篇文章,叫《我的妈妈》。到了六年级,老师还布置这篇文章。他说了一个笑话,我只有一个妈妈,你要我写出六个不同的妈妈,真的很困难。“难写”的作文还有吗?

生:自己从来没有经历过的事情却又要求我们写。 生:被逼着写的作文。 生:题目范围太大,超出我们小学生的能力范围。比如"家乡的故事"。 生:父母的爱;介绍自己;难忘的事;不爱写的作文。

师:在你心中,最难写的、最讨厌写的作文是什么?请每个孩子具体回忆出一个题目,写下来。(生动笔写,师巡视) 生:《家乡的故事》;《回忆》;《父母的爱》;

师(疑惑地问):你的父母不爱你吗? 生:不是,是我想写的都写了。

师:作文有时候可真要命,明明爱满人间,可是写起来就感觉心中无爱,况且每写一次爱就递减一分。还有题目要说的吗?

生:《一件难忘的事》;《我的房间》;《自我介绍》;《家乡的美景》;《改革开放后的巨变》;《我的第一次》;《难忘的一个人》;《观窗花》;《让我试一试》;《给地震灾区孩子的一封信》??

生:我感觉写老师的作文都难写。写老师不好的地方吧,很无聊,没胆量;写老师好的一面吧,又像在吹捧。

(鼓掌认同) 生:腐败是什么?前一段,我们遇到一个主题征文“廉政文化进校园”。你只是个数学科代表,没当过官,根本不知道什么叫做“廉政文化”,所以无从写起。 生:介绍一种水果,不仅要写苹果、香蕉之类的形状、味道、营养价值,还要写它的产地等等,很烦琐。 生:我觉得“童话”最难写。我已经上六年级了,还写童话作文,觉得很幼稚。

师:你觉得郑渊洁幼稚吗?他已经50多岁,还在写童话,他是“老顽童”了。 生:最难的是写《向你介绍一本书》。

师:这个文题这节课不讨论,大家马上就会从课文学习中解决。我们会遇到几篇文章,像《鲁滨孙漂流记梗概》《汤姆索亚历险记梗概》,学完这一组课文, 你就知道怎么写了。

生:《让我痛哭的一件事》。这类事留在我的心灵深处,我不想靠近它。 (掌声)

二、知难而上:选定案例攻坚解难。

师:刚才,大家围绕着“难写”这一话题介绍得很有条理,先说了“难写”的作文的种类,接着具体举出了“难写”的作文的例子。现在,我们请听课的老师为我们具体选出一篇文章作为今天要具体攻克的难关。 (鲍老师选《家乡的故事》这个题目)

师:对,这是今年的全省征文题目。这篇文章“难”在哪里?哪个孩子首先向它“开炮”?

生:需要的资料太多,感觉自己要变成市长才行。(众人笑)

生:大家都生活在一起,知道的都一样。 师:我知道了,你们害怕“雷同”。(板书:雷同)继续交流。

生:我想写的内容很多,有船政文化;陈旧的往事;家乡的小吃,但是材料越多越不知道如何下手了。(众人笑)。

师:这就是第二点困难“内容过多过杂”。(板书:过多过杂)

生:因为对自己的家乡实在是太了解了,反而成为作文中的一大难题,感觉自己身边的事物都是天天见的,没什么好写的。

师:你说 “太了解了”,实际上我认为恰恰相反,因为熟悉所以被忽略,你恰恰是太不了解了,所以无话可写。(板书:无话可写) 生:需要查资料,很麻烦。 师:查资料怕麻烦是吧?但是写这类型的作文又太需要资料。(板书:资料)。

生:有些东西以前比较好,现在都变坏了,写出来害怕家乡形象受损。但是,如果作文不写家乡好就不会被选中;如果一味往好的写,又觉得不真实。 师:掌声鼓励。(板书:不真实)看来在你的眼中,家乡并不是一个很可爱的城市。你很矛盾,这样的文章不就是要把家乡写得又美又好吗?要不要写真话呢?这个问题,提得很有水平,切中要害。

生:现在科技非常发达,我能很快了解许多有关家乡的信息,但是不知道该写什么,就容易记成“流水帐”。

师:你的困惑也属于“过多过杂”类。继续交流。

生:我觉得不容易把“自己”写入文中。

师:《家乡的故事》,故事里确实应该有你,有我。可是怎么样出现“我”呢?(板书:文中无“我”)这个想法非常特别!

三、化难为易:集思广益群策群力。 接下来,请大家集思广益,自由地针对某一个你有办法解决的问题,写下你的解决方案。你的困难我来办。三分钟以后,请大家各抒己见。

(生动笔写,师巡视。之后推荐产生代表发言,要求其它同学倾听、速记。) 生:我来解决“雷同”问题。雷同就意味着你写的和别人写的差不多。比如大家都是写南后街、三坊七巷。而且用的材料大家都一样。这样当然写不出有新意的文章来。要想写出特别的文章,选择的素材就必须是特殊的,要经过细心的筛选。何老师说过一句话,“人无我有,人有我特”,一定要找出最特殊的素材来。 师:解决问题的“关键词”出来了,听出来了吗? 生齐:筛选。

师:请你具体说说你的构思。

生:我写居住话题。我过去居住在棚屋区。那时一片木头盖的房子。

师:现在改造后叫什么,你住在那儿吗? 生:仓霞新区。我居住在那儿。 师:以前住在棚户区,现在局住在美丽的新区。遇到和你一样有这样搬家经历的对手,你准备用什么方法来避免雷同? 生:我用对比的方法写,相信有相同经历的人很多,但是对比中的差异就各不相同了。 (掌声)

生:我要解决第二个问题。在写作文的过程中,如果写得过多过杂,就会有一种怪怪的感觉。我们要从中选出一些比较精彩的,比较特殊的东西来写,而不要统统写下来。特别是那些亲眼所见,亲身体验过的。

师: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亲身经历过的东西太多,写出来的还是“太多太杂”,还是没有解决问题。

生:选择最精彩的,最特殊的。抓住一个点。

师:很好,方法出来了,抓住一个点,请你举例子。

生:我准备写小吃。福州的小吃很多,肉燕、扁肉??各种各样。但是我不为所动,专门写“拗九粥”。 师:只写一个点,放弃其他的,把这个点写清楚了,这篇文章应该会出彩了。可是,有的同学就问了,“光写这个点,那其他点怎么办呢” ?

生:详写一个点,其他的一笔带过。

师:这就叫“详略结合”。 这样,就可以避免过多过杂。

生:我觉得解决无话可写的问题就要在品十多留心观察。只要你亲身去过、看过,能在作文中揉进自己的情感,写出来的文章就不会空泛了。

师:我来解决第四个问题吧!关于“查资料怕麻烦”的问题,有一个很好的办法,就是不怕麻烦。

生:关于“真实”这个问题,我们应该坚持写真实的,而不要编造花言巧语来写家乡的好。这样,就不是在写作文。

师:是的。不可否认,现在的家乡确实还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我们如实地写,文章不正好给别人以警示吗?记住,“真实”的背后就是大胆和正直。反映问题的文章也许真的会被呈送给市长、省长看,那么,大家提出的建议就有可能被采纳。因此,真实”是很有必要坚持的。请放下心里的包袱,大胆地去写吧,何老师当你坚强的后盾。

生:第六个问题的确不太好办,但也不是没有办法。比如,可以用写“导游词”或者《城市的自述》《给市长的一封信》等形式来写,文章中就包含了“我”,而且很新颖。 师:这六个问题基本解决清楚了,写《家乡的故事》应该不成难题了。 生:不难。

《把作文写得有声有色》教学实录

欣赏一片习作(一)(描写景物片断)

“细雨刷刷的飘着,雨丝笼罩着柳树,笼罩着房屋,远处的山已经和天空中的云融为一体了,燕子似乎特别喜欢毛毛雨,在微风中斜飞着,不时发出唧唧的叫声。”

师:谁喜欢朗读?一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读。

师:读得真好(带头鼓掌)这段话中作家都写了哪些事物?

生:雨、房屋、山、树、燕子?? 师:那同学们又听到了什么? 生:刷刷、唧唧 师:“刷刷”模拟什么声音? 生:雨声。 师:“唧唧”模拟什么声音?

生:小鸟的声音。 师:学习象声词。(板书:象声词)所谓象声词就是模拟声音的词语。

再出示短文(二)(小英雄雨来片断) “雨来刚来到弄堂,见十几把雪亮的。。。。。。嗖溲的飞来”

师:这段话中哪些词是象声词? 生1:嗖嗖、咔啦

师:“咔啦”是模拟枪上膛的声音,那么“嗖嗖”是模拟什么声音呢?生:子弹飞过的声音。

师:这四个词都是象声词。有了象声词的运用,就会使人仿佛身临其境。所以习作中不仅要写我们看到的,还要适当的写我们听到的各种声音,这样作文才会有声有色。(板书—有声有色)

师:大自然里有很多声音,让我们一起走进大自然去听听看都有哪些声音。 生踊跃回答。

师总结:我们生活在有声的世界中,大自然有风“呼呼”的吹着的声音。有小溪“哗哗”流淌的声音;工厂里有机器“轰隆”的声音;大街上有汽车“嘀嘀”的

声音;课堂上,老师布置好作业,同学们安安静静做作业时还有写作的“沙沙“声;晚上当夜深人静时还可以听到打鼾声。

谁来学一学。(几位学生学得惟妙惟肖,大家都乐了!) 师:所以我们写作文,不仅写看到的,还要写听到的,当然写声音要恰当要适可而止。 师领大家去游公园

出示录像(无声的公园美景片断) 师:你们看到什么?

生:游人、花、树、草、蝴蝶、小鸟、泉水??

好吃的水果》作文教学设计

导入:今天,老师带你们去一个极具诱惑力的地方,那里瓜果飘香,空气清新;特别是金秋十月,枝头就会挂满累累硕果。同学们,想跟我一起去看一看吗? 学生答:想! 出示CAI

1、 你看到了什么? 预:我看到了黄澄澄的梨子。 我看到了红彤彤的苹果。 我看到紫溜溜的葡萄。、

2、 你们喜欢这里吗?(喜欢)

3、 为什么喜欢呢?(因为这些水果好吃) 4、 直接板书(好吃的水果)

一、教学过程 指导 观察 练说 练写

1、 今天,有一种水果很想和我们交朋友,你们想知道它是谁吗?它就是芦柑。你们想他交朋友吗?(想) 那我们就来认识一下它吧1(出示实物芒柑)

2、 它就是芦柑,你想用什么方式了解它呢? 预:我看。

预:我想摸。 3、 那么,我们先用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掂掂,这些方法来全面了解芦柑的外表吧。 全面观察后填表: 形状: 颜色: 大小: 气味:

4、 刚才我看了一下,大家把芦柑的形状、颜色、大小、气味的特点归纳出来了,把你认识到的芦柑变成一个句子,介绍给大家吧! 5、 有一个小朋友也写了一段话,看他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学习。

6、 学生交流: 预1:写得很有条理

预2:他是按照观察顺序 预3:他用了比喻的手法 7、

对,在句子当中加入了合理的想象、用上了比喻句子、拟人的修辞手法,可以使句子生动形象。现大,我们来做处游戏吧!看谁能够把句子生动形象。现在,我们来做个游戏吧!看谁能够把句子填写完整,写得更生动,传神呢? (出示三个句子)

8、评价语;形象 生动 具体 传神 入见其行 哎呀,同学们的想象力真丰富。已经能够把句子写得很生动了。那么,现在让我们把芦柑的样子写出来吧!注意要按一定的顺序来写哦。写水果样子时,可以用上比喻、拟人、想象这些方法,大家的朋友芦柑着词语百宝箱来帮助你们,让我们动笔写一写吧!

《好吃的水果》作文教学设计

9、 哪些词对你有用,你就把它请进你的文章里吧! 10、 巡视 (1)这个同学是按照一定的顺序来写的。(2)这个同字用上了百宝箱里的词语。(3)这个同学用上了比喻句。

11、 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个同学的练笔。

点评:嗯,真不错,你把芦柑的颜色、样子,你把芦柑的?????

12、 哪一位同学还想读一读? 13、 你们觉得他写进怎么样?

14、 老师点评:我通过你的评价,知道你的作文也写得像他这样恰当的比喻。 (三)

1、同学们,想吃芦柑吗?想,那好,剥开芦柑的皮, 认真观察,按一定顺序填

在下列方框中。 ( )——( )——( )——( )

2、评:(1)刚才有的同学在剥芦柑的时候,在边剥连看。(2)这个同学在吃芦之前,把芦柑对着光观察。(3)、这个同学一下就把芦柑瓣塞进嘴里,我想他在慢慢地品尝芦柑的味道。

3、把你看到的、尝到的、想到的、感受到的连句成段写下来。 4、写完的同学,可以默读自己的文章。不满意的地方,或写的不好的地方修改一下。 5、让我们欣赏一下你们的文章吧!谁愿意把自己写出来的片断和人家分享一下。

6、点评: (1)听子这个同学的片断练习,他观察的时候肯定很仔细。

(2)吃完芦柑了,你有什么想说的,回去后给文章加个开头和结尾。注意一定要扣题哦,首尾呼应,让文章读起来有整体感喔。

(四)介绍自己喜欢的水果

1、放松一下,我们来做个头脑保健操——猜谜语。 2、你们为什么能把这些谜语猜出来。 (1)抓特点

(2)观察顺序,介绍 (3)写生动 3、总结写法

(1)抓水果特点,按照一定顺序介绍,这也是文章的写作顺序。这样写,文章才有条理,由整体到部分,由表及里,这样文章才会写得有条理。

(2)把自己看到的、尝到的、想象的写进去,这样可以把句子写生动、写具体。

4、现在水果超市已经开张,这里有很多水果。他们正在招聘水果推销员呢!你们想不想试一试啊!?(想) 5、你要推销什么水果?

6、你们评一评,他是不是一个 合格的推销员? (五)总结

你们都可以做一个 合格的 推销员,你们能抓住水果的 特点来介绍。通过今天的 作文课,你有什么收获?

福楼拜曾经告诫莫泊桑说:光靠仔细的观察是不够的 还要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和 别人没有写出的特点

《素材的串联组合》(习作)课堂教学实录

一、聊生活,引话题。

师:很多人说现在小学生害怕写作文。你们害怕写作文吗?

生:害怕。

师:还有人说,小学生害怕写作文,主要是因为没有材料可写。同意的请举手。 (生纷纷举手。师板书“材料”。) 师:其实我个人认为,我们不存在缺乏素材的困惑。有个著名作家说过:只要你活着,就有写不完的话。他的意思是说,生活就是最好,最大,取之不竭的素材库。

师:你喜欢你的生活吗? 生:喜欢。

师:如果让你从自己的生活中找材料写,此时,你想写什么?

生:(小声)不知道。

师:若大生活素材库,你还不知道取舍,可惜。不过也没事儿,你可以尝试写一篇想象文,说说你在未来生活中,最想知道的事吧。这样写会吗? 生:会。 师:其他处于生活中的孩子们,你们有话可写了吗?

(学生分别阐述自己的写作初步构想。) 师:记住,“只要你活着,就有写不完的话”。可是问题似乎还没解决,为什么之前大家会感觉到没材料写呢?其实不是因为没材料,而是因为不会合理运用材料。材料的运用方法很多,这节课只讲其中一种——串联组合法。

(板书:串联组合)

二、举实物,道方法。 师:孩子们,老师念初中物理时,才第一次接触“串

优秀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