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字数作文 > 教育资讯

陕西历史博物馆精品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4 08:30:04 字数作文
陕西历史博物馆精品字数作文

篇一:陕西历史博物馆之精品展

皇后之玺

国宝级文物。玉玺印面为正方

形,上雕一只螭(chī)虎形象

做纽,四面刻有云纹,印面篆

书“皇后之玺”四个字,书体流

畅,刀法自然娴熟,可见当时

的篆刻艺术已达到了高超的水

平。此玉玺质地为新疆和田的

羊脂玉,温润洁白、有着凝脂

般的光泽,极具观赏性。

我国最早的印章实物发现于

安阳殷墟,是商代晚期物品。

秦统一后,确立玺印制度,规

定帝后印章称“玺”,其余均称

“印”。据《汉官旧仪》记载:“皇

帝六玺,皆白玉螭虎钮。”还记

载:“皇后之玺,文与帝同。皇

后之玺,金螭虎钮。”螭虎是一

种神话动物,像龙有耳无角,

用螭虎做钮表示君临天下,威

服臣官的绝对权威。从这件“皇

后之玺”的质地、钮式和文字来

看,应该是属于西汉的物品。又因它的出土地点距汉高祖和皇后吕雉合葬墓东侧有一千米,由此推测它很可能是吕后生前所用的印章。“皇后之玺”是迄今发现唯一的汉代皇后玉玺,对研究秦汉帝后玺印制度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独孤信多面体煤精组印

独孤信多面体煤精组印为

西魏时期的文物,1981年出

土于陕西省旬阳县。高4.5厘

米,宽4.35厘米。独孤信印

是一枚用煤精制作的印章,这

枚印章是由26个大小不一的

正方形和三角形组成的多面

体,其中14个正方形印面上

刻着规范的楷书阴文。

这枚印章是由26个大小

不一的正方形和三角形组成

的多面体,其中14个正方形

印面上刻着规范的楷书阴

文。印章由煤精刻制而成,

煤精也称煤玉,是褐煤的

一种变种,以低等植物为

主,也有部分高等植物遗

体组成的腐植腐泥混合

煤。这枚印章的主人是西

魏八柱国之一、鲜卑族上

层人物独孤信,原名独孤

如愿。

印文的内容可分为三

大类:公文用印,如“大都

督印”、“大司马印”、“柱国之印”、“令”、“密”等;上书用印,如“臣信上疏”、“臣信上章”等;书简用印,如“独孤信白书”、“信启事”等。多面体印章使得这位身兼数职的独孤信使用起来十分方便。独孤信不仅自身战功赫赫,他的女儿也很有名。他有7个女儿,其中大女儿嫁给了北周的明帝,成为周明敬后;七女儿嫁给了隋开国皇帝杨坚,是历史上以嫉妒著称的隋文献后;四女儿嫁给了唐代开国皇帝李渊的父亲。因此他作了连续三个朝代的国丈或太上国丈,所以人们戏称他为“中国古代第一老丈人”。不过正因为有此渊源,所以隋唐两代最高统治者身上都流淌有少数民族的血液,因此大唐盛世吸纳各方精髓、接受异族文化就没有太多的心理障碍,这也成为隋唐两代社会开放、民族平等的前提之一。

三彩载乐骆驼俑

骆驼站在长方形底座上,引

颈长嘶,驼背上的驮架为一平

台,铺有色彩斑斓的毛毯,共

有八名乐手。其中七名男乐手

身着汉服,手持胡人不同乐器,

面朝外盘腿坐着演奏,中间有

一站立女子正在歌唱,显然这

是一个流动演出团。唐代艺术

家用浪漫的手法将舞台设置在

驼背上,可谓匠心独具。

唐代的开放,迎来了世界

各地的人们,他们带来的各种

奇珍异宝,让唐代人爱不释手;

带来的异域音乐和舞蹈,使唐

朝人喜不自禁。能歌善舞的各

国艺人在唐代首都长安这个大

舞台上,尽情演绎着人们对太

平盛世的赞美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这件载乐骆驼俑表现了一个以驼代步、歌唱而来的巡回乐团,有主唱、有伴奏,骆驼背上放置一平台。一般人坐在高高的骆驼背上都有点心惊肉跳,而这七个人却围着圈坐在平台边沿上演奏,个个神态坦然,全神贯注,沉浸在美妙的音乐中,达到了忘我的境界。尤其是那位唱歌的女子,你看她梳着唐朝妇女典型的发型,身穿高束腰的长裙,线条流畅,头向上扬,右臂动作优美,神态优雅、自信,骆驼在走,她却站在乐队中间婉转歌唱,显然已是唱到了动情之处。整件作品中人物形象个个生动鲜活,连骆驼也显得沉稳有加,好似踏着乐步徐徐行进。

西安地区出土的大量唐代表现乐舞艺术的陶俑与众多的文献资料一起,为我们再现了那个伟大时代震撼人心的乐舞之声。它穿越时空,久久回荡在历史的各个角落里。直到今天,当我们看着这个驼背上的乐队时,耳边又似乎回响起了盛唐时期那优美的歌声和动人的旋律。

鸳鸯莲瓣纹金碗

高5.5厘米,口径13.7厘米,足径6.8

厘米

重392克

高5.6厘米,口径13.5厘米,足径6.8

厘米

重391克

1970年西安市南郊何家村窖藏出土

两碗造型、纹饰均相同。纯金

质,捶揲制作,造型饱满庄重。

侈口,弧腹,圜底,喇叭形圈足。

器壁捶作出上下两层向外凸鼓的

莲花瓣纹,每层十片,上下轮廓相合。每一个莲瓣单元里都錾刻有装饰图案,上层主题是动物纹,有鸳鸯、野鸭、鹦鹉、狐狸等。下层是单一的忍冬花装饰图案。莲瓣上空白处装饰飞禽和云纹。鱼子纹底。两碗内壁分别墨书“九两半”、“九两三”,应是碗的重量。墨书标重显示两碗重量略有差异,但现今天平实测重量相同。

碗在唐代金银器中的数量很大,形制变化也颇多。主要有折腹碗、弧腹碗、多曲碗、带盖碗。大多数为银质,金碗很少,最有名的当数这两件鸳鸯莲瓣纹金碗。在唐代,金碗有时还被用作酒器,如与鸳鸯莲瓣纹金碗同时出土的舞马衔杯纹皮囊式银壶上,舞马口衔之酒杯,就与金碗的形状相同。文献中也有唐代用金碗盛酒的记载,如《唐摭言》卷十五载:“王源中,文宗时为翰林承旨学士。暇日与诸昆季蹴鞠于太平里第,球子击起,误中源中之额,薄有所损。俄有急召,比至,上讶之,源中具以上闻。上曰:?卿大雍睦!?遂赐酒两盘,每盘贮十金碗,每碗容一升许,宣令并碗赐之。源中饮之无余,略无醉态。”鉴于此,有学者认为应把鸳鸯莲瓣纹金碗看作饮酒之器。

金银器皿壁面捶揲出凸凹起伏的多瓣装饰,最早起源于公元前六世纪地中海沿岸的希腊罗马,后来的西亚和中亚的金银器制作继承了这一风格。公元五世纪

至六世纪,捶揲技术非常成熟的粟特银器中,就大量使用凸鼓的多瓣纹作为装饰。初期是瓣数较多水滴形的分瓣,后来又演变出桃形的分瓣。唐代,随着丝绸之路上东西方交往的密切,大量工艺精良的西方金银器的传入,尤其是许多粟特金银工匠进入内地,深刻地影响了中国金银加工工艺的发展。中国金银器皿上也接受了这种凸凹多瓣的作风。但是这种接受不是被动的、全盘的,而是在吸收过程中加入了符合中国传统美学的一些元素,如改变了西方银器中过于夸张的造型,使之线条尽量柔和流畅,在装饰上也采取了西方银器很少见到的外表通体装饰的手法,使之更具有中国本土的特点。这两件金碗流畅的莲瓣、稳重的双重结构和华丽的纹饰,是典型的唐代艺术风格。当然,其对西方金银器造型的借鉴和改造也体现了唐代中西文化的交流融合与唐人的创新精神。

篇二:陕西历史博物馆解说词

陕西历史博物馆解说词

各位游客:大家好! 你们知道中国第一座现代化国家级的博物馆在哪?那就是我们今天参观的这座陕西历史博物馆。它于1991年6月20日正式建成对外开放,占地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6万平方米,展览面积1.1万平方米,拥有各类文物藏品37.5万件(组),其中以神秘瑰丽的商周青铜器、千姿百态的历代陶俑、富丽堂皇的唐代金银器、举世无双的唐墓壁画最具特色,以18件(组)国宝、829件(组)一级文物最受观众青睐。 作为中国第一座大型现代化的陕西历史博物馆,无论在建筑功能、陈列展示、文物收藏保护、多层次的服务等方面,均代表了20世纪90年代中国博物馆事业发展的最高水平。它的建成开放大大缩短了中国博物馆与世界发达国家博物馆的差距。有些国外人士甚至评价道:“单就博物馆建筑、布局和功能来说,(陕西历史博物馆)都可以和世界一流的博物馆媲美。”当时为法国巴黎市市长现在为法国总统的希拉克在1991年11月4日参观后也给予了极高的评价,他认为:陕西历史博物馆“从建筑风格之宏伟、陈列文物之丰富、所藏精品之精粹、反映历史之悠久等方面、堪称世界最美的博物馆。”出席了1991年6月20日开馆典礼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马约尔则明确指出,陕西历史博物馆完全可以进入世界一流博物馆之列。难怪人们把这座博物馆誉为“古都明珠、华夏宝库”。 在当今世界上,许多著名的大博物馆,均被本国和世界人民看作具有无比价值的历史宝库和艺术殿堂。对于具体的地区或城市而言,博物馆则作为一个重要的文化中心而出现,因而博物馆的建筑显得尤为重要。陕西历史博物馆的建筑整体就充分体现了设计大师张锦秋女士的“在技术上达到国际水平,建筑艺术上成为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象征”的设计思想,着意突出了盛唐风采,反映出唐代博大辉煌时代的风貌。布局设计上,借鉴了中国宫殿建筑“轴线对成,主从有序,中央殿堂,四隅崇楼的特点”。整座建筑主次分明、散中有聚、恢宏大气,突出古朴凝重的格调,营造出古代帝宫与传统园林相结合的气氛,再现出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融为一体的风范,恰到好处地表现了中国传统宫殿建筑“太极中央,四面八方”的空间构图特色以及千百年来早已潜入中国人空间意识中的“超以像外,得于寰中”的东方宇宙哲理。 作为综合性历史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的陈列主要分为基本陈列、专题陈列、临时陈列三部分。基本陈列为陕西古代史陈列。它以时代为

序,将陕西古代史分为史前、周、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7个部分,用约2000件文物形象、系统地展现了陕西自旧石器时代早期的蓝田人至鸦片战争一百多万年的发展过程。专题陈列是学术性、专业性较强并围绕着某一主题而举办的不定期展览。临时陈列是基本陈列和专题陈列的补充,具有周期短、内容丰富、常看常新的特点,同时它又是一个文化交流场所、博物馆面对社会的文化窗口。

现在,请大家随我进入序言大厅。大家看!这是一尊高大威武的石雕走狮,它来源于咸阳唐代女皇武则天母亲的陵墓顺陵前,高达3.5米,重约15吨,是历代石狮中体积最大的一个。这尊走狮造型逼真,雕刻手法简练,具有静中寓动的神韵。静态与动态,写实与写意集于一身,大刀阔斧、精雕细琢同时并存,艺术上达到了完美的境地。因此,它被称之为“中国第一狮”或叫“东方第一狮”。衬托狮子的背景是奔腾不息的黄河和广袤起伏的黄土高原。黄河、黄土高原是中华民族及其古代文明的摇篮,而在这摇篮中诞生的陕西历史文化,也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空旷高大的序言大厅内,虽然只有气宇轩昂的雄狮和苍茫浑厚的背景,但它们就已经把陕西古代文化所具有的绵延悠久、厚重深沉、雄浑博大的特点和风格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了,虽无一文一字,但我们的视觉和心灵受到了强烈的震撼,我们已感到,这也是一种序,一种无言之序。

朋友们,请大家随我进入史前史陈列大厅。陕西的史前时期为约115万年前——公元前21世纪。这一段时期陕西文化的特点是:考古发掘获得的实物资料齐全,分布范围广泛,从旧石器时代至新石器时代,每一段落都有典型重大发现,文化高峰迭起并首尾相连,在全国居突出地位。 1964年春天,考古学家在今天西安以东的蓝田县公王岭和陈家窝分别发现了一具头盖骨化石和一具下颌骨化石,依据这些化石我们复原了这个蓝田猿人头像。这是一位年约30岁的女性。根据最新测试数据,它生存年代距今约115万年,是目前已知的亚洲北部最早的直立人。她的脑容量是780毫升,是现代人的一半,这标志着当时人类智力水平较低,体质形态上还具有不少原始特征,这对研究人类进化有着特别重大的意义。为了纪念这一重大发现,我们在蓝田县公王岭即人类化石的发现地建了一个红色小亭子。我们看到的背景照片就是蓝田县公王岭。与人类化石同时伴出的41种哺乳动物化石中有

许多热带森林动物,由此可知当时的蓝田一带乃至整个亚洲北部的气候比现在温暖、湿润,秦岭山脉也没有这么高,尚未隆起成为东北动物迁徙的地理障碍。这些大型尖状器、砍伐器是蓝田猿人制造并使用的典型器物,他们被用来狩猎、采集、获得生活资料,这些略加撞击,敲打成型的不规则石器非常原始,具有一器多用的性质,但它们在人类工具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考古学上把使用这种简单粗糙打制石器作为生产和生活用具的史前阶段,称之为旧石器时代。

继蓝田猿人之后,1978年在我省大荔县又发现了一个距今约20万年的人类头骨化石——大荔人头骨化石,它是我国目前发现的完整人类头骨化石中最古老的。根据头骨上骨缝的愈合情况,可以断定它是一位不足30岁男性的头骨。其脑容量已达1120毫升,比现代人仅差300毫升,体质特征介于直立人和早期智人之间。大荔人遗留的石器小巧玲珑,直径一般约3-5厘米,重量小于20克。器型以刮削器最多,说明大荔人主要以狩猎来获取生活资料。

1955年发现于陕西华县的、距今8000-7000年的老官台文化表明,人类已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即由旧石器时代进入了新石器时代,这是陕西境内已知最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展出的三足钵、三足罐是老官台文化中最典型的器物。这些用柔软的泥烧结为坚硬的原始陶器,是人类改造自然的一项了不起的发明,后来成为中国文化重要象征的精美瓷器就是由此发端的。这一发明还为人类食用熟食提供了烹煮器皿,大大改善了人类的生活条件。石铲、石刀的出现一方面说明对石器的加工从过去的打制进步到了磨制,另一方面也说明,人类已从单纯采集、狩猎发展为使用石铲、石刀从事原始农耕。

1953年考古学家在西安东郊浐河岸边的半坡村,发现了一处较为完整的新石器时代村落遗址。同样的遗址也发现于临潼姜寨。这两处遗址都属于仰韶文化时代,距今7000-6000年。仰韶文化是母系氏族繁荣阶段的一种文化形态,因最早发现于河南渑池县仰韶村而得名。从居住和丧葬遗址分析,当时的社会组织形态属母系氏族社会,人们以母系血缘为纽带聚族而居,共同生活、生产,共同享受劳动果实,过着原始共产主义的生活。这里展出的姜寨村落模型再现了当时一个部落的情况。 在仰韶文化的彩陶器上除了体现当时的绘画和装饰艺术水平外,还在它上面发现了一些具有规律和共性

的刻画符号。虽然这些符号目前无法解读,但它们是当时人们为记事所刻似乎没有太多的争议。从历史发展角度来看,各地原始民族都有“结绳记事”、“契木为文”的做法,用于记录和保存资料,许多专家认为,这些符号可能是汉字的雏形。

史前实物资料,可以说一组文物就是一个台阶。人类就是这样一步步摆脱了野蛮和蒙昧,渐渐踏入了文明社会。母系氏族社会后,人类就进入了父系氏族公社阶段,龙山文化就是父系氏族阶段的典型文化,因1928年首次发现于山东章丘县龙山镇而得名,距今约4900——4100年。这一时期,农业与畜牧业比仰韶文化都有了很大的发展,生产工具的数量、种类也大为增加,私有财产开始出现。龙山文化晚期就进入了我国历史上的传说时代,就是历史学上所说的“军事民主制”时期。“黄帝”、“炎帝”、“蚩尤”是古书记载中这个时代的三大部落的首领。黄帝作为部落首领也就成为中国许多古老部族传说中的共同始祖。历史学家常常以黄帝为分界线,把此前称为蒙昧时代,此后称为文明时代,也就是说,黄帝是华夏民族由蒙昧跨入文明的象征。

现在,我们进入下一个展厅,这就是周王朝时代。我们博物馆展示的周是从公元前21世纪到公元前770年。 周族是在石器时代结束后,青铜时代时期生活在关中西部的一支民族,该民族在牧野之战中以少胜多战胜了不可一世的商王朝,于公元前11世纪在西安南郊的沣水河畔立朝建都。从此,揭开了陕西作为华夏文明中心的历史。公元前770年,犬戎族入侵,昏庸无能的周幽王“不爱江山,爱美人”,整日为博美人一笑而煞费苦心,一场“烽火戏诸侯”的闹剧将自己送上了断头台。 周族是一个农业部落,从先祖后稷开始就以农稼为主。因受到游牧民族的侵扰而几经迁徙。先是在邰地(今陕西咸阳市杨陵区),后逐渐北迁至豳(今陕西旬邑、彬县一带),最后又向南迁至岐山一带的周原定居下来。在此迁徙过程中,周人日渐强大,由一个氏族部落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国家。 这件文物叫卜骨。卜骨是周人早期的遗物,是用牛肩胛骨或龟甲制成,为占卜用具。占卜是当时人们在从事每项大活动之前必然进行的,他们相信天上有一个神灵主宰着人间的一切,他们对上帝鬼神充满了敬畏,遇事必卜,是人们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事,因此掌握占卜术的人也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占卜方法是在牛骨或龟甲上钻孔,再用艾草贴近小孔的背面烧灼使钻孔处的骨面裂开,然后从裂纹的走向判

断吉凶。人们根据占卜的结果决定做事的原则。事后将得失记录在龟甲或兽骨上,这便是后来我们见到的中国最早的成形文字——甲骨文。 这个高梁标本出土于长武碾子坡,是我国迄今发现最早的高梁遗存,也是周人从事农业生产的明证。 周族经过几百年的发展逐渐壮大强盛,为避戎狄侵扰,周文王的祖父古公亶父率领周族渡过漆水(今陕西横水河),翻越梁山(今陕西永寿梁),来到岐山的南面,找到一大片平原安居下来,开沟筑垄,整理土地,修建了宗庙,设置了百官。周人在周原经营了78年,历太王、季王、文王三代,从出土的大量建筑材料、成批的青铜器、17000多件甲骨片、大型宫殿基址群,我们不难推测当时周方国的繁荣状况。这里后来就被称为“周原”(今陕西岐山、扶风一带)。 陕西作为商王朝的西土,西周王朝的都城,春秋战国时期秦人的发祥地和秦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出土的青铜器数量大、精品多、时间早、工艺精、品类全,代表了中国古代青铜工艺的最高水平。陕西也有“青铜器之乡”的美誉。陕西出土青铜器的最大特色当属器内丰富的铭文。据不完全统计,陕西出土有铭文的铜器约2500余件,其中有铭文礼器就达726件,总字数达41000字。 西周青铜器根据用途不同可分为食器、酒器、乐器、兵器、生产工具等几大类。以食器、酒器、水器、乐器四大类最为重要,它们大都用在祭祀、宴飨等礼仪场合,故称作礼器。地位不同、身份不同的贵族,其使用器物的数量均有严格的规定和限制。如鼎、簋的使用,“天子为九鼎八簋、诸侯七鼎六簋、卿大夫五鼎四簋、元士三鼎两簋”,这在礼制上规定的非常清楚,如果乱用就是“非礼”、“僭越”、“犯上”,要受到惩罚,这便是所谓的列鼎制度。这样青铜器就成了身份、地位的标志。 现在请跟我到秦汉展室参观。秦人发祥地在陕西,由氏族部落发展成为小邦国。秦后来逐渐发展壮大,东出潼关,扫平六合,于公元前221年统一天下,陕西至今仍简称秦,以示秦人开发陕西功不可没。秦人原居于陕西西部和甘肃东部,是一个古老的嬴姓部落,杂处戎狄之间,文化较落后。周孝王时期,秦人祖先非子为周王室养马有功,被封为附庸。公元前770年,西周为犬戎所灭,秦襄王护送周平王东迁洛邑(今河南洛阳)有功,被封为诸侯,秦人占据关中建立国家,逐渐强大,至秦穆公时成为春秋五霸之一,至战国时期为战国七雄之一,最后秦王嬴政横扫关东六国,统一了天下。不仅如此,嬴政还统一了东南的百越和西南诸夷,北击匈奴,使帝国的版图空前扩大。这些金釭是

篇三:陕西历史博物馆简介

陕西历史博物馆是国家级现代化大型博物馆,是一组雄伟壮观的仿唐建筑群,占地约

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万多平方米。它汇集了陕西文化精华,展现了中

华文明的发展过程,鉴于陕西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国家共投资1.44亿元人民

币,兴建了陕西历史博物馆,于1991年6月建成开放。

博物馆建筑古朴典雅,别具特色。它将中国古典宫殿建筑和庭院建筑紧密地结合

在一起,色彩协鳎逑至酥谢褡宓拇辰ㄖ绺瘢本哂械胤教厣褪贝

瘛?br />

博物馆珍藏了陕西出土的文物精品11.3万件(组)展室面积达1100平方米,分史

前、周、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七大部分,形象系统地展现出自

115万年以前至公元1840年的陕西历史。在中国历史上,曾经有11个朝代在

陕西建都,历时1000多年,是我国建都王朝最多,建都时间最长的地区,因此,

从某种角度来说,陕西古代史是中国历史的浓缩。

●特点:陕西省博物馆融中国古代宫殿与庭院建筑风格于一体,典雅凝重,

古朴大方,布局协调,气势宏伟,体现了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馆内设有中央空

调、多功能照明系统,采用计算机管理系统和中央控制系统。设有现代化文物库

房和具备多种语言同声传译功能的报告厅。

镶金玉镯

唐。外径8.1厘米,内径7厘米。玉质晶莹,白色。一副两支。每个镯由三节等长的白玉组成。断面呈扁圆形,每节玉两端镶金虎头,用两颗金钉铆在玉上,节与节之间由中空穿扣合,穿内用小金条作插栓相连,可自由活动。制作精致。1970年陕西西安窖藏出土。现藏陕西省博物馆。

●陕西历史博物馆建筑造型继承唐代博大雄浑、典雅凝重的风格,借鉴我国传

统宫殿“轴线对称,主从有序,中央殿堂, 四隅崇楼”的布局形式,同时运用现代

先进技术,把我国盛唐时期古典建筑风格与现代博物馆功能要求有机地结合为一

体,既保持了古老风貌,又有现代化的特点。屋顶采用唐代盛行的灰绿色琉璃瓦,

显得华贵庄重,古朴大方,墙面材料为仿石棉砖,门窗则采用大块茶色玻璃和铝

合金框架,馆内配备可控制温湿度的全封闭中央空调系统,多功能的照明系统,

自动防火防盗系统,计算机控制管理系统;设有文物保护科技中心,具有先进的

化验、测试技术和文物保护修复手段。为加强中外文化交流,建有电脑控制并拥有

30万册藏书的图书馆和6国语言同声传译的国际学术报告厅。此外,还有设

施完善的文物库、资料室、购物中心等。

●珍藏:馆内珍藏了陕西出土文物精品37万件,游客可欣赏到史前、周、

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自115万年前到公元1840

年间的陕西历史文物。

●结构:展室总面积达11000平方米,分基本陈列、专题陈列和临时陈列三

大部分,其中陕西古代史陈列、陕西青铜器珍品展、陕西历代陶佣精华展和唐墓

壁画真品展最具吸引力。

●进入博物馆大厅,迎面巨幅照片向人们展现出奔腾咆哮的黄河和绵亘无垠

的黄土高原。这是孕育诞生陕西历史文化的地理环境。陕西的历史是黄土地文明

的历史。昂首屹立在大厅中央的巨狮是这种文明的标志。它造型雄伟,气势澎湃,

石刻之精美,气魄之弘大,堪称“东方第一狮”。这头石狮来自中国历史上唯一的

女皇帝武则天母亲杨氏的顺陵。中国古代的狮子及狮子雕刻艺术由阿富汗传入,

中亚的浪漫奇特与东亚的深沉浑厚在这里如此完美地融合为一体,集中体现了陕

西历史文化的基调。近1500米的展线由基本陈列、专题陈列和临时陈列三部分

组成。位于博物馆中央上下两层的基本陈列荟萃了陕西出土文物的精华,展出的

3000余件稀世珍品从陕西出土的几十万件文物中精选而来,许多珍贵文物在这

里首次公诸于世,分史前、周、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七大部分,

形象系统地展现出自115 万年前至公元1840年的陕西古代历史,并使人们了

解陕西一些重要考古遗址的基本面貌。

汉·四神瓦当(朱雀)直径15.8厘米,边轮宽2厘米,陕西汉长安城遗址出土。

朱雀口卸宝珠,昂首翘尾,更显得威严势猛,神圣异常。现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

第一次参观“陕西历史博物馆”是在1995年深秋的11月。当时在西安交大读书的当地的同学的极力

推荐和带领下,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周日清晨,记得当时凭学生证花了5元在博物馆整整泡到下午。清楚的记得被里面陈设的展品惊的是“目瞪口呆”,然后是“流连忘返”,再往后是回味数日,逢人就说:“去过陕西历史博物馆吗?不去就遗憾吧!”。就连我们广告专业的同学我也是见一个显摆一个,唯恐人家不知道我去过。现在回想一下当时的心情,一是博物馆的东西是真好,真值得一看,二是去过了博物馆显得自己高雅,有素质,有水平,大有显摆的意思在里面了 :)。

随后在西安的日子“陕西历史博物馆”是常去的地方了,算来前前后后去了不下五、六次,每次回来都是继续着第一次去的感觉。

这次去西安考察,特意安排了“陕西历史博物馆”的参观,感觉依然如故,依然被陈列的东西所折服。博物馆经过了十几年的变化,展品的展示陈列方式等等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无论是灯光还是展厅的规模,与十几年大有改变,视觉效果一流,更加有世界一流博物馆的感觉了。还有一个与十几年不同的是,不用掏钱买门票了——免费参观了。另外一个不同是严格的安保措施与乘坐飞机绝对有一拼,不过想想也对,这么多国宝级的文物,稍有闪失岂不成了祖宗的罪人????

2008-11-10深夜

“陕西历史博物馆”简介(摘自博物馆宣传册页):

陕西历史博物馆是国家级现代化大型博物馆,是一组雄伟壮观的仿唐建筑群,占地约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万多平方米。它汇集了陕西文化精华,展现了中华文明的发展过程,国家共投资1.44亿元人民币,兴建了陕西历史博物馆,于1991年6月建成开放。

博物馆珍藏了陕西出土的文物精品11.3万件(组)展室面积达1100平方米,分史前、周、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七大部分,形象系统地展现出自115万年以前至公元1840年的陕西历史。在中国历史上,曾经有11个朝代在陕西建都,历时1000多年,是我国建都王朝最多,建都时间最长的地区,因此,从某种角度来说,陕西古代史是中国历史的浓缩。

博物馆允许拍照,但严格控制使用闪光灯和三脚架,只好手端相机拍了,效果模糊,但依然“乐此不疲”,只想更多的留下“感性”记忆,便于慢慢“瞻仰”和“消化”??

篇四:陕西历史博物馆

?

?拥有大量的古代中国鼎盛时期(汉、唐)的文物珍宝,让你眼花缭乱。

? ?可以观赏到玛瑙杯、舞马银壶、皇后玉玺等国家禁止出境的精品珍藏。 此外,博物馆推荐参观的文物有:现存最早最为完整的战国调兵虎符、汉武帝姐姐-阳信公主所用的鎏金竹节熏炉、五代时期的青釉提梁倒注壶、唐代的鸳鸯莲瓣纹金碗、形象逼真的唐代彩俑、匈奴族首领帽上冠饰的黄金怪兽等等。

游览陕博,一般是从中央大厅开始,大厅内设有1-3号展厅。三个展厅以时间作为主线,展示了从原始时代,直至清朝末年间的各类陕西出土的文物珍品。一号展厅展出的是原始时代-周、秦时期的文物;二号展厅的展品年代以汉朝为主;三号展厅的展品以隋唐时期的文物为主。每个展厅前都有陈列平面图,大厅内还设有多媒体浏览器和游客休息区。

陕博在中央大厅的东、西两侧都设有特殊展厅。西侧设有“大唐遗宝专题展(何家村出土文物)”,目前很多盛唐时期的金银器精品都转移到这里展出,建议游客进陕博时购买20元的“遗宝展”门票,即能欣赏到这些珍宝,又节约了领取免费参观券的排队时间。

东侧设有“唐代壁画珍品展”,展出了一批唐墓壁画的真品,不少是国宝级和一级品壁画,如:“唐章怀太子墓壁画马球图”。

除了国内藏品外,陕博本身也是一座建筑佳品。这座由我国著名女建筑师张锦秋设计的建筑,为“中央殿堂、四隅崇楼”的唐风建筑群,体现了13朝古都的帝王气势。

陕博内设有免费寄包处,游客还可以在馆内的服务中心购买到有关于陕博的书籍以及部分藏品的复制品。

从陕博大门,向东步行约10分钟,可到

大雁塔北广场。

篇五:陕西历史博物馆

陕西历史博物馆

简介:陕西省历史博物馆位于古都西安大雁塔西北侧,筹建于1983年, 1991年6月20日落成开放,是中国第一座拥有现代化的设施的大型国家级博物馆,被誉为“华夏珍宝库”和“中华文明的瑰丽殿堂”。它是由一组雄伟壮观的仿唐建筑群组成,占地7万平方米。是国家“4A”级旅游景点,馆藏文物37万余件。

馆藏文物:西安自古帝王都,历史上先后有周、秦、汉、唐等十三个封建王朝在此建都,地上地下文物非常丰富。展馆建成后,集中珍藏了陕西地区出土的珍贵文物,这些文物数量多、种类全、品位高,其中青铜器、陶俑、金银器和唐墓壁画等文物,多为巧夺天工之瑰宝。 典型文物八大类:

1.青铜器

已登录注册的有3900多件。藏品时代上起商周,下止秦汉。种类繁多。其中最为典型的商周的青铜器,许多器物上铸有史料价值很高的铭文。

2.唐代墓葬壁画

400多幅。是1952年至1989年先后从陕西关中地区25座唐墓里揭取的。这些壁画是反映唐代社会的重要形象资料。

3.历代陶俑

已注册的有2000多件。藏品时代包括秦、汉、北朝、隋、唐和宋、元、明、清。艺术形象有文武官员、侍卫、男仆女侍、西域胡人,以及马、骆驼等各种动物。

4.历代陶瓷器

已注册的有5000多件。有史前仰韶文化彩陶、西周原始青瓷、汉代釉陶、唐三彩、古玻璃、唐代秘色器和宋代青瓷等。

5.历代建材

已注册的有1000多件。藏品时代上起两周秦汉,下至唐宋明清。器物种类有陶制的瓦、瓦当、砖、石刻建材,以及金属建筑构件。

6.汉唐铜镜

已注册的有800多件。造形多样,图案精美。有些还铸刻着吉祥语句 。

7.金银玉器

已注册的有2000多件。其中如西周玉制礼器、春秋秦公大墓出土的金啄木鸟、西汉皇后玉婆,这些均是举世罕见的精品。

8.历代货币

已注册的有10000多件。这些货币种类繁多,有西周贝币、战国刀币、秦半两、西汉金、王五株、王莽时的各种货币、唐金银币以及稀有的古代外币。

展厅设置

陕西历史博物馆展厅面积11600多平方米,展出文物精品2700多件。整个陈列分为序言厅、基本陈列、专题展览、临时展览和已开辟为国际画廊的中央大厅等几个部分。 序言厅:

序言厅位于中央大殿前端,陈列一尊巨大的千年石狮,衬以奔腾的黄河和黄土高原巨幅照片,引导观众去领略由黄土、黄河孕育出的古老文明。

基本陈列厅:

陕西历史博物馆的基本陈列为陕西古代文明,以历史进程为线索,选取各时代的典型文物进行组合陈列,来揭示陕西地区古代社会文明发展状况。该陈列展出面积5051平方米,展线长1247米,在中央大厅,分上下两层,共三个展馆,分为七个单元(史前;周;秦;汉;

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

第一展馆——第一单元《人猿揖别》

陕西境内发现的蓝田人、大荔人遗存和西安半坡、临潼姜寨等遗存,反映了远古人类在这里形成、演化的过程和生存、发展状况,再现了陕西远古文化的基本特征和中华民族生机勃勃的童年。

第一展馆——第二单元《凤鸣岐山 》

西周是中国早期国家的重要发展阶段,其政治制度、经济形态尤其是伦理精神以及青铜铸造技术,充分展示了中国早期文明的特征。陕西作为西周王朝的统治中心,拥有丰富的遗迹、遗物。

第一展馆——第三单元《东方帝国 》

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了大一统的封建集权王朝,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促进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东方帝国重点展示以兵马俑为代表的秦文物,以磅礴的气势和军事特征表现了秦帝国垂范后市的制度文明以及积极进取,一统河山的时代精神。

第二展馆——第四单元《大汉雄风 》

汉朝时当时世界上一个伟大的文明,与同时期的贵霜、安息、大秦并称为”四大帝国“。正是因为汉朝的声威,外族开始称呼中国人为”汉人“。”汉“从此成为了伟大的中国华夏民族永远的名字。

第二展馆——第五单元《冲突融合 》

魏晋南北朝是我国社会大动荡,民族大融合的时期。所以这单元主要展示陕西民族大融合、佛教东渐丰富的文化遗存及宗教文物 。

第三展馆——第六单元《盛唐气象 》

唐在文化、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都有辉煌的成就,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当时的东亚邻国包括新罗、渤海国和日本的政治体制、文化等发面亦受到很大影响。唐朝国力在中国历史上数一数二,因此华人也被称为“唐人”。

第三展馆——第七单元《告别帝都 》

展示唐以后作为西北区域中心的陕西。 基本陈列精选的2000余件珍贵文物,系统的展现自115万年前至1840年期间陕西地区的悠久古代历史和文化。

结束:基本陈列到这基本结束,我们转眼间基本上领略了陕西100多万年的历史,感受到中华民族震撼人心的辉煌,相信你们也能够聆听到华夏文明的千年足

陕西历史博物馆精品

音。

字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