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老师说自己像渡工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5 00:41:58 体裁作文
老师说自己像渡工体裁作文

篇一:《渡工与老师》阅读答案

《渡工与老师》阅读答案

渡工与老师

①老师说自己像渡工,渡工说我也像老师,但比不上老师。

②老师出了一道作文题目,叫《渡工》,有一名学生写到:不管暴雨、烈日、严寒、酷暑,您总是撑着篙打着桨,把一批又一批的旅客,尽快地送往彼岸。年深日久,白雪压住了您的双鬓,银霜爬满了您的须眉,寒风吹皱了您的额头,浪花打弯了您的腰背,可您还是那样,渡来渡去,没有片刻停留。远行的人通过您的渡船,早已去万里之遥,而您还在原地周旋。

③有人问您,想不想弃舟登岸,远行千里?

④您说,想。但渡口需要我,我就不能擅离职守。为了让更多的人远行,我也乐于在此献身。

⑤啊,透过您那厚实的胸,我看到了一颗赤诚的心。

⑥老师改这篇作文的时候,只批了一个朱红色的“阅”字。第二天,他又出了一道作文题,名字叫《你眼中的老师》。

⑦还是那位同学,最先交了作文,老师接过一看,题目不错——《你眼中的老师》,可是内容却远没有上篇丰富,通篇只有一句话:“这篇作文昨天已经作过。”

⑧老师这回连“阅”字也没签,只是到附近的供销站去买回了一箱蜡烛。那时,这地方还没通电。

⑨十多年过去了,一位年轻的工程师到这地方勘察,这河上要架一座六车道的大桥,上下几层都能通车的那种桥,城里人管那叫立交桥。

⑩工程师去请老师参加奠基典札,老师一看工程师就是当年写一句话作文的学生,就对他说你还应该请老师的老师。工程师点点头,就去了。于是,奠基仪式上,就有两位白发老人参加了剪彩,一位手指细点,中指第一关节处有厚厚的老茧,那是笔杆磨下的痕迹。还有一位手指极粗,状如老树根,老茧很多,但大都集中在掌心,那是竹篙刻下的印记。

⑾当晚有酒会,灯光耀眼,但工程师执意拉了电闸,点起了蜡烛,说今天举行烛光晚会。

1、①文章主要记叙了哪两件事?

②这两件事相隔的时间是多少年?

③文中主人公是谁?

2、文章第(2)段画线句子用的修辞手法是从这组句子里你能感受到什么?

3、文章第(7)段中“这篇文章昨天已经做过”的含义是。

4、文章第(8)段写道“老师这回连?阅?字也没签,只是到附近的供销站买了一箱蜡烛”这里蕴涵了老师的什么心理活动?(分)

5、文章第(10)段“老师的老师”指谁?老师为什么这样称呼他?(分)

6、 文章最后一段写“当晚有酒会,灯光耀眼,但工程师执意拉了电闸,点起了蜡烛,说今天举行烛光晚会”。其用意是 (分)

7、联系全文内容与生活实际,说说你对文章第(1)段文字的理解。(分) 《渡工与老师》答案

1、①学生写作文与老师批作文;举行大桥奠基仪式。②时间相隔十多年、③ 老师

2、排比拟人(1)渡工的职业是辛苦的 (2)为了渡口的需要,渡工一直坚守自己的岗位,表现渡工的敬业与献身精神。

3、学生心目中已把老师的形象寄寓在渡工的形象之中了,他们的敬业与献身精神是一致的。

4、(1)老师理解了学生文中那句话的含义;(2)为自己的工作被学生理解而欣慰并受到鼓舞,决定把自己的毕生精力献给教育事业。

5、渡工、老师自觉地以渡工为榜样,学习他的敬业精神与献身精神,要把自己的毕生精力献给教育事业。

6、表示自己对老师的感谢与尊敬。

7、老师说:自己像技工”,是因为老师已自觉地以富有敬业与献身精神的渡工为榜样战斗在教育战线上,渡工说:我也像老师但比不上老师”是因为渡工也在向老师学习他的精神,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在渡口摆渡,不擅离职守,他所以说他不如老师是渡工自谦的说法。同时社会上人们认为老师的职业是传授知识、塑造人类灵魂的职业,是树人的职业,所以更伟大。这是一道开放性的题,学生可以有多角度的理解.

篇二:《渡工与老师》附阅读答案

渡工与老师 ①老师说自己像渡工,渡工说我像老师但比不上老师。

②老师出了道作文题目,叫《渡工》。有一名学生写道:不管暴雨、烈日、严寒、酷暑,你总是撑着竹篙,打着浆,把一批又一批的旅客,尽快地送往彼岸。年深日久,白雪压住了您的双鬓,银霜爬满了您的须眉,寒风吹皱您的额头,浪花打弯了您的腰背,可您还是那样,渡来渡去没有片刻停留。远行的人通过您的渡船,早已去万里之遥,而您还在原地周旋。

③有人问您,想不想弃舟登岸,远行千里?

④您说,想,但渡口需要我,我就不能擅离职守。为了让更多的人远行,我也乐于在此献身。

⑤啊,透过您厚实的胸,我看到了一颗赤诚的心。

⑥老师改这篇作文的时候、只批了一个朱红色的“阅”字,第二天,他又出道作文题,名字叫《您眼中的老师》。

⑦还是那位同学,最先交了作业,老师接过一看,题目不错——《你眼中的老师》可是内容却没有上篇丰富,这篇只有一句话:“这篇作文昨天已经做过。” ⑧老师这回连‘“阅”字也没签,只是到附近的供销站去买回了一箱蜡烛,那时,这地方还没通电。

⑨十多年过去了,一位年轻的工程师到这地方勘察,这河要架一座六车道的大桥,上下几层都能通车的那种桥,城里人管那叫立体交叉桥。

⑩工程师去请老师参加奠基典礼,老师一看工程师就是当年写一句话作文的学生,就对他说,你还应该请老师的老师。工程师点点头,就去了,于是奠基仪式上,就有两位白发老人参加了剪彩,一位手指细点,中指第一关节处有块厚厚的茧,那是笔杆磨下的痕迹。还有一位手指极粗,状如老树根,老茧很多,但大都集中在掌心,那是竹篙刻下的印记。

当晚有酒会,灯光耀眼,但工程师执意拉了电闸,点起了蜡烛,说今天举行烛光晚会。

问题: 1.选文主要记叙了哪两件事?主人公是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 ⑦中"这篇作文昨天已经做过"的含义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⑧中写道:"老师这回连‘“阅”字也没签,只是到附近的供销站去买回了一箱蜡烛."这里蕴含了老师哪些心理活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段10中"老师的老师"指谁?老师为什么这样称呼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章最后一段:当晚有酒会,灯光耀眼,但工程师执意拉了电闸,点起了蜡烛,其用意是什么?

答案:1、学生写作文与老师批作文;举行大桥奠基仪式。主人公是老师 2、学生心目中已把老师的形象寄寓在渡工的形象之中了,他们的敬业与献身精神是一致的。 3、(1)老师理解了学生文中那句话的含义;(2)为自己的工作被学生理解而欣慰并受到鼓舞,决定把自己的毕生精力献给教育事业。 4、渡工老师自觉地以渡工为榜样,学习他的敬业精神与献身精神,要把自己的毕生精力献给教育事业。 5、表示自己对老师的感谢与尊敬。

篇三:渡工与老师

龙源期刊网 .cn

渡工与老师

作者:吴 鸿

来源:《课外阅读》2005年第07期

老师说自己像渡工,渡工说我也像老师但比不上老师。

老师出了道作文题目,叫《渡工》,有一个学生写道:不管暴雨、烈日、严寒、酷暑,您总是撑着篙,打着桨,把一批又一批的旅客,尽快地送往彼岸。年深日久,白雪压住了您的双鬓,银霜爬满了您的须眉、寒风吹皱了您的额头,浪花打弯了您的腰背,可您还是那样,渡来渡去,没有片刻停留。远行的人通过您的渡船早已去万里之遥,而您还是原地周旋。 有人问您。想不想弃舟登岸,远行千里?

您说,想,但渡口需要我,我就不能擅离职守。为了让更多的人远行,我也乐于在此献身。

啊,透过您那厚实的胸,我看到了一颗赤诚的心。

老师改这篇作文的时候,只批了一个朱红色的“阅”字。第二天,他又出了道作文题,名字叫《你眼中的老师》。

还是那位同学,最先交了作业,老师接过一看,通篇只有一句话:“这篇作文昨天已经做过。”

老师这回连“阅”字也没签,只是到附近的供销站去买了一箱蜡烛。那时,这地方还没有通电。

十多年过去了,一位年轻的工程师到这地方勘察,这河上要架一座六车道的大桥。

工程师去请老师参加奠基典礼,老师一看工程师就是当年写一句话作文的学生,就对他说你还应该请老师的老师。工程师点点头,就去了。于是奠基仪式上,就有两位白发老人参加了剪彩,一位手指细长,中指第一关节处有块厚厚的老茧,那是笔杆磨下的痕迹。还有一位手指极粗,状如老树根,老茧很多,但大都集中在掌心,那是竹篙刻下的印记。

篇四:渡工与老师 等小学语文毕业班阅读题 含答案Word 文档

渡工与老师

①老师说自己像渡工,渡工说我也像老师但比不上老师。

②老师出了道作文题目,叫《渡工》,有一名学生写道:“不管暴雨、烈日、严寒、酷暑,您总是撑着篙、打着桨,把一批又一批的旅客,尽快地送往彼岸。年深日久,白雪压住了您的双鬓,银霜爬满了您的须眉,寒风吹皱了您的额头,浪花打弯了您的腰背,可您还是那样,渡来渡去,没有片刻停留。远行的人通过您的渡船,早已去万里之遥,而您还在原地周旋。

③有人问您,想不想弃舟登陆,远行千里?

④您说,想。但渡口需要我,我就不能擅离职守。为了让更多的人远行,我也乐于在此献身。

⑤啊,透过您那厚实的胸,我看到了一颗赤诚的心。

⑥老师改这篇作文的时候,只批了一个朱红色的“阅”字。第二天,他又出道作文题,名字叫“你眼中的老师”。

⑦还是那位同学,最先交了作业,老师接过一看,题目不错——“你眼中的老师”,可是内容却远没有上篇丰富,通篇只有一句话:“这篇作文昨天已经做过。”

⑧老师这回连“阅”字也没签,只是到附近的供销站去买回了一箱蜡烛。那时,这地方还没通电。

⑨十多年过去了,一位年轻的工程师到这地方勘察,这河上要架一座六车道的大桥,上下几层都能通车的那种桥,城里人管那叫立体交叉桥。

⑩工程师去请老师参加奠基典礼,老师一看工程师就是当年写一句话作文的学生,就对他说你还应该请老师的老师。工程师点点头,就去了。于是,奠基仪式上,就有两位白发老人参加了剪彩,一位手指细点,中指第一关节处有块厚厚的老茧,那是笔杆磨下的痕迹。还有一位手指极粗,状如老树根,老茧很多,但大都集中在掌心,那是竹篙刻下的印记。

⑾ 当晚有酒会,灯光耀眼,但工程师执意拉了电闸,点起了蜡烛,说今天举行烛光晚会。

清醒了,化学实验中那可怕的一声爆炸。他绝望地嚎叫着:“我不能没有眼睛,不能没有??”喊了一整天,嗓子哑子。他累极了,静静地躺在病床上。

邻床病友还在滔滔不绝地讲述着。开始讲的什么他全然不知。现在听见了,那是一个老人的声音:“窗外,远远的青山,绿树环绕着小村;村边池塘中(飘浮、游荡、飘荡)着鸭子,牧童骑着老牛从夕阳中走来;远处,金黄的麦田,麦穗随着轻风微微摇曳,树枝上一对 对的麻雀,瞪着圆圆的小眼睛??”听着听着,他仿佛看见了青山犹在,夕阳更红的景色。他静静地睡去了。

第二天清晨,老人又开始讲述;“太阳从东方升起,把天边烧红。一架银色飞机追赶着太阳,在灿烂的阳光中飞翔??”他听着,想象着,那该是一幅多么壮丽的景象。再壮丽也看不到了,他又嚎叫起来:

“你不要再(夸奖、炫耀)你有眼睛。我恨??”老人停止了讲述,长叹一声,病房死一样寂静,死一样黑暗。

也不知过了多久。他怕这寂静、黑暗,他需要老人的声音,于是,老人又娓娓讲述起来。“现在,一弯明月高悬,星星(点缀、装修、装饰)夜幕。薄云徐徐(飘动、飘扬、浮动),星月含羞地看着大地,看着你和我,祝福你能重见它们??”听着,听着,他进入了梦乡。 就这样,老人每天给他描绘窗外的景象。不知过了多少日,他终于拆去缠着的厚厚沙布,他隐约看见眼前的护士、医生。虽然很模糊,但确实看见了。他激动得哭了??突然间,他想起了邻床的那位老人。苍然古貌的老人侧坐在床上,眺望着窗外。他冲过去,展开双臂拥抱老人,“是你,月亮、星星的祝福,我看见了,什么都看见了。”然而,就在他拥抱老人,老人循声回过头来的一刹,那他看着老人那双眼睛,惊呆了,木然了。

他突然觉得老人的“眼睛”是那样明亮。

1.给文章加个合适的题目。(1分)

2。解释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2分)

木然: 滔滔不绝:

3.画出文中括号内你认为适合的词语。(2分)

4。读文中画线句子,它是运用 的修辞方法,请你也运用这样的手法写一句描写大树的句子。(3分)

5.回答下列的问题。

(1)文中“他突然觉得老人的‘眼睛’是那样明亮。”一句,为什么“眼睛”加引号?(3分)

(2)老人讲述的景色很美,他为什么要给年轻人讲述这样的美景?(3分)

6.对本文中心意思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通过记叙老人对病友精神上的帮助,表现出老人崇高的精神世界,体现了作者对人们美好心灵的赞誉。

B.通过“他”对老人的理解,表现出老人崇高的思想境界。

C.通过“他”对老人态度的转变,表现出人与人之间的美好感情。

D.通过“他”住院期间所遇事情的记叙,表现出了人们美好的心灵,体现作者对生活的赞美。

部分答案(二)3.游荡 炫耀 点缀 飘动 4.拟人 5.(1)因为老人实际上是一位真正的盲人,已经失去了明亮的眼睛。作者指的眼睛是所谓的,所以加上了引号。(2)因为老人怕作者内心寂静,害怕什么也看不见的黑暗世界,想慰藉他,所以给年轻人讲述这样的美景。 6.A

(二)浩瀚太空迎来第一位中国访问者

“5, 4, 3, 2,1??点火!”随着一阵地动山摇的轰鸣,“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托着“神舟”五号载(zǎi zài)人飞船直刺苍穹,把一团橘红色的烈焰留在了秋日的大漠长空。2003年10月15日9时,38岁的中校航天员杨利伟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乘坐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载人飞船飞向太空,这是中国进行的首次载人航天飞行,也是长征系列火箭的第71次发射。10月16日清晨,杨利伟搭乘

(chén chéng)“神舟”五号飞船在太空经过21个小时,完成环绕地球飞行14圈后在内蒙(méng měng)古草原顺利着(zháo zhuó)陆走出飞船,他成为了“中国航天第一人”。

杨利伟天生就是一块干飞行的料,生活习惯好,不抽烟,不喝酒,接受能力强,热爱体育锻(炼 练)。在航天学校飞行时,他的理论知识、身体素质、心理素质都是全班(拔 拨)尖的。1984年,杨利伟在学院参加初级教练机训练时,正巧碰上部队精简整编,学院里飞行员淘汰率高达93%,要求飞行员各方面都要优秀,(竟 竞)争相当激烈。为了能顺利驾机飞上蓝天,成为一名合格的飞行员,他们分分秒秒都用在钻研航理、进行地面练习、体能训练上。为了锻炼坚强无畏的意志和吃苦耐劳的精神,杨利伟和同学们在烈日下一站就是两个小时,双腿肿了消,消了又肿;万米越野,他们顶着凛冽的北风跑,手、耳冻得麻木,内衣被汗水浸透,也没有停下;长途拉练,杨利伟常常走在最前面,双脚磨出泡,他总是不吭一声地咬牙坚持。 尽管工作生活条件(坚 艰)苦,杨利伟依然全心投入到改装训练中,重新学习航理,克服飞行中遇到的难题。与他一起改装的20多名飞行员有的选择了停飞,有的转业到了民航,种种新的人生选择摆在杨利伟面前。此时的他理想信念没有丝毫动摇,仍然执著地追逐着自己的飞天梦。对于杨利伟来说,飞行就是生命,正如德国大作家歌德所说“壮志与热情是伟业的辅翼”。今天,他终于成功了!

篇五:九年级汉语上册期中考试题

九年级汉语上册期中考试题

一选择题(20分)

1选择加点的字注音无误的一组是( )

A 躬要 gōng 患病 huàn 洗涤tiáo 雕琢zuó

B推荐jiàn 纤细 xiān 镂空lòu 强悍hàn

C歼灭 qiān 挑衅 pàn 绷带 bēng 屠杀tú

D呜咽 ya 俘虏 lǚ 频繁 pín 掀翻xiā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引人入胜 光辉夺目 心驰神往

B鳞次节比 绚丽多姿 目不瑕接

C 融为一体 凌空悬捶 妙不可言

D与日具增 活蹦乱跳 熊熊燃烧

3下列形声字组合方式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 骑故腔颤 B 慈案崖悬

C 遭疾腐裹 D 削悔策赔

4选择读上声的一组是( )

A盎狂涌罕 B沉掩帘显

C熊蹈聆犬 D屿梗雅顷

5下列每组词语中加点字义项相同的一组是( )

A漫山遍野 漫不经心 B无与伦比 精妙绝伦

C川流不息 一马平川 D浓艳欲滴 随心所欲

6下列各组词语不全是反义词的一项是( )

A缓缓 匆匆 明亮 阴暗 B笨重 轻便 残酷 慈善

C尽情 拘束 热情 冷淡 D精心 细心 深沉 外露

7下列说法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馆”共12画,第三笔是竖钩。

B“凝”共16画,第九笔是点。

C“肺”共9画,第四笔是横。

D“峋”共8画,第四笔是撇。

8词语搭配恰当的一组是( )

A主持 ( 仪式 会议 正义) B 宣布 (名单 文件 结果)

C维护 (尊严 秩序 利益) D分享 (快乐 痛苦 乐趣)

9选择缩句正确的一组是( )

非洲真是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啊!

A非洲是一个世界。B非洲是色彩斑斓的世界啊!

C非洲真是一个世界啊!D非洲是世界。

10对下列修辞手法的判断有误的一组是( )

A在这里,在加德满都,没有那样光明。没有那样多彩,没有让人

吃惊,没有那样让人引人入胜。(排比)

B时光在你脸上刻上道道皱纹。(比喻)

C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比喻)

D有许多鸟儿在叫唤我的名字,有许多露珠与我交换眼神。(拟人)

二简答题(40分)

11给加点字注音。( 4分 )

侵略( ) 挑衅( ) 眷恋( ) 炽热( )

沙漠( ) 停泊( ) 洼地( ) 逞凶( )

12补充词语( 4分 )

( )老还童 ( )然自得 无声无( ) ( )( )玉立

纵横交( ) 含情( )( ) 难以言( ) ( )羞成怒

13选字组词。( 划掉错误的答案)(3分 )

(眺 跳)望 (府 俯)冲 富(裕 浴)

气(息 熄) 代(价 介) 强(旱 悍)

14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4分 )

必然 偶然 自然 竟然

a只要认真学习,( )会取得好成绩。

b胜利( )属于意志坚强的人。

c出现这一情况十分( )。

d都以为他不会答应,谁知他,( )答应了。

15填合适的量词。( 4分 )

一( )明镜 一( )彩云 一( )真情 一( )感情

一( )堤坝 一( )网 一( )毛巾 一( )圆月

16另找一个词语替换下列句子中画线的词语,意思不变。(2分 )

a多么令人向往的威尼斯呀!( )

b一时之间,我简直有点不知所措了。( )

17结合句意写出相应的词语。( 2分 )

a很感兴趣地谈论。( )

b只没有邀请而自己来的客人。( )

18按要求写句子。( 6分 )

(1)这不就是精妙绝伦的窗帘吗?(改成陈述句 )

(2)他们发誓他们一定会保护好现场。( 改成直述句 )

(3)当时,威尼斯军舰商船威震整个地中海。( 缩句 )

(4)在南极考察队面前,什么困难都能克服。(改成双重否定句 )

(5)通过老师的帮助,使我改正了缺点( 修改病句。)

(6)两年后,战争结束了。(改成一般顺序句 )

19仿写。(6分)

例:

非洲是个色彩斑斓的世界啊!

那里的骄阳蓝天是彩色的。

那里的动物是彩色的。

那里的植物是彩色的。

那里的生活是彩色的。

那里的是艺术彩色的。

啊,非洲,好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

( )是( )的世界!

那里的( )是( )的。

那里的( )是( )的。

那里的( )是( )的。

那里的( )是( )的。

啊,( )好一个( )的世界!

20默写。(5分 )

元日

( )

( )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 )。

千门万户( ),总把( )。

三、阅读理解(30分)

阅读理解1

风 能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成都的秋风卷去了杜甫的草屋上的茅草,足见风的威艘轮船惨遭灭之灾;古代新疆罗布泊附近有个楼兰城即为暴风夹带的大量黄沙所掩埋;陕西榆林真可谓“力拔山兮气盖世”了!

风之所以成灾,是其蕴藏的能量起了破坏性的作用。成灾之深说明能量之大。据估计,全世全世界人工发电总量还大若干倍。若与烧煤所产生的能量相比,全世界每年烧煤所拥有的能量只以“蓝煤”的褒称。

对于如此巨大的能量,人们岂能视而不见?古代有些商船便专门扬帆迎风,凭借风力的吹送用风能更为积极主动了。现在人们设计的一种简易风力磨,磨上装有变速轮,不论风力大小,均于湿选的矿物,风力选矿也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风能的利用,虽然历史悠久,进展却甚迟缓。因为风力变化多端,反复无常,有时竟能拔树之一的雷州半岛来说,年平均风速也只有3.5米/秒~4米/秒(约三级风)左右。因此怎样改进风轮要的。目前,人们已能用改变叶片螺距的方法来保持风轮恒速转动。美国卡孟航空公司已经设计电机。

“树欲静而风不止”,自然界向我们提供的能量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让风也来为我们的四个

21.给文中加点字注音。(4分)

夹 袭 褒 供

22.写出文中划线词的反义词。(2分)

简易 迟缓

23.根据上下文解释词语。(2分)

视而不见:

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24.第三自然段第一句话的作用是什么?(2分)

25.读文填空。(6分)

第一自然段运用了( ) ( ) 的说明方法。说明了

老师说自己像渡工

( ) 。

第二自然段运用了( ) ,( ) 的说明方法,突出

了 ( ) 。 阅读理解2

老师说自己像渡工,渡工说我也像老师,但比不上老师。

老师出了道作文题目,叫《渡工》 ,有一名学日、严寒、酷暑,您总是撑着篙,打着桨,把一批又一批的旅客,匆忙送往彼岸。年深日久,白风吹皱了您的额头,浪花打弯了您的腰背,可您还是那样,渡来渡去,没有片刻停留。远行的人地周旋。

有人问您,想不想弃船登岸,远行千里?

您说,想。但渡口需要我,我就不能擅离职守。为了让更多的人远行,我也乐于此现身 啊,透过您厚实的胸,我看到了一颗赤诚的心。

老师改这篇作文的时候,只批了一个朱红的“阅”字。第二天,他又出道作文题,名字 还是那位同学,最先交了作业,老师接过一看,题目不错——《你眼中的老师》,可是通 老师这回连“阅”字也没签,只是到附近的商店买回了一箱蜡烛。那是,这地还没通电 十年过去了,一位年轻的工程师到这地方勘察,这河上要架一座六车道的大桥,上下几 工程师去请老师参加奠基典礼,老师一看工程师就是当年写一句话作文的学生,就对就去了。于是,奠基仪式上,就有两位白发老人参加了剪彩。一位手指细点儿,中指第一关还有一位手指及粗,状如老树根,老茧很多,但大都集中在掌心,那是竹篙刻下的印记。

当晚有就会,灯光耀眼,但工程师执意拉了电闸,点起了蜡烛,说今天举行烛

27.用“—”画处文中的排比句。(2分)

28.给文章拟一个恰当的题目,写在文章标题处的横线上. (2分)

29. “工程师点点头,就去了。”见到渡工后,他会怎样说?请结合文章的内容,通过合理的想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