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巧借地球引力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5 04:35:08 体裁作文
巧借地球引力体裁作文

篇一:巧借地球引力

巧借地球引力

学习任务单

学生学籍号

篇二:巧借“默读”教好说明文

巧借“默读”教好说明文

南师附小 张丽云

默读是与朗读相区别的一种阅读方法。默读是不出声的读。由于朗读要大声地读,是直线进行的,强调的是连贯流畅,思考时间就相对较短。而默读却不用去辨别字词的声调,可以把注意力集中在思考阅读材料的内容上,并且允许在不理解的地方停留或反复,看不懂的地方可以回过头来再看,仔细揣摩,因而默读较朗读可以理解得更透彻深刻。教读说明文、议论文等理论性、逻辑性较强的文体时,可以事先提出问题,指导学生默读,深化提高学生的理解力。由于默读较朗读速度快而理解深,并且默读无须准备,随时随地可以进行,所以实用价值高,是生活中普遍采用的具有广泛适应性的一种阅读方式。

我们知道说明文是“一种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体,用以说明事物的性质、特点、作用、成因、结果,使人们对这一事物有个明晰的、完整的了解和认识” 的说明体课文,通常也称之为“常识性课文”。这类文章没有散文情感饱满、引人入胜,没有小说情节生动、扣人心弦,没有一般记叙文活泼有趣、深得人心,在公开课教学中,难得看见选择说明文教学的,学生也不爱阅读。所以说明文教学单调、乏味的问题一直困扰着大家,其实说明文知识性、科学性、生活适用性都比较强,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更应该教好这类文章。那我们能不能利用“默读”的优势与说明文这种问题的特点来有效地教此类文章呢? 说明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引导学生快速提取与整合文本信息。而默读的好处主要有二:一是可以快速地读;二是可以边读边思考。随着年段的升高,默读训练在说明文教学中的比重也逐步加大。这一点在教材编排中体现得非常明显。但课堂上我们教师对默读的训练却远远不够重视。对于默读,整体感知内容时可以进行。如教学三年级下册《太阳》可以让学生在默读中思考:课文讲了太阳哪些特点,并用线在文中标出来。学生边读边思考,就会在较短的时间内提取文本的重点信息。默读也可在品词析句时进行。学生只有真正静下心来,潜心默读,思悟同行,才会体会到说明文遣词造句的特色。那种一味的“有感情朗读”,很难保证学生的心灵真正进入到字里行间。如教学《鲸》时,我让学生在默读中

找出鲸生活地点的变化,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思考作者是怎样写出演变过程的。这样学生既明白了鲸从“陆地”到“浅海”最后到“海洋”的生活演变,又扣住 “很远的古代”“很长很长的年代”“渐渐”等关键词语体会到了这一过程的无比漫长。

下面就以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太阳》一课为例,让“默读”在说明文教学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

《太阳》是以绍有关太阳及太阳与人类关系的天文气象知识为题材的说明文,这也是三年级学生接触的第一篇说明文。《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第三学段教学目标指出:学会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基本的说明方法。那么针对第二学段过渡性特点,我做如下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新词,正确读写“传说、寸草不生、差不多”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初步认识太阳与人类的密切关系,激发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3.初步学习阅读说明文,感受说明事物的一些方法。

[教学重难点]

1.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初步认识太阳与人类的密切关系,激发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2.初步认识、感受说明文的一些说明方法,体会作者如何把事物特点写准确、形象。

[学习方式]

1.学生自读自悟,小组交流,探究疑难。

2.教师组织学习,点拨难题,少问少讲。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流程]

板块一:读通课文、积累语言,接收信息、了解课文内容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来认识一个朋友(出示太阳的图片)说说你对太阳的了

解。(请生说)我们一起来学习《太阳》这篇课文,相信大家会对它有更多了解。(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

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预习的情况:各小组成员互读生字词,检查预习。

3.汇报成果,教师抽查。

指名读生字,读词语,正音。

4.指导重点生字的写法。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思考:读完了课文你了解到了哪些有关太阳的知识?小组读完课文讨论交流。

2.小组汇报交流

各小组自由汇报,教师相机引导,随机板书,帮助学生理清课文脉络。

(远、大、热、关系)

板块二:引导发现说明文特点,研读有特点的片段,感悟、积累、读写结合

一、部分精读,初步了解说明文特点

通过刚才读课文你对太阳的哪一特点最感兴趣?学生交流,教师相机引导研读。

(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入手学习,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一)太阳“远”的特点

1.再次默读课文,找出写太阳远的语句,用横线画出来。

2.小组交流汇报,指名读,教师相机评价。

(其实太阳离我们有1.5亿公里远。发哦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3500 年:就是要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

3.指导朗读。

谁能把太阳离我们远的特点读出来?(小组读,男女生读)

(这一环节中通过学生默读思考,找到语感,再通过朗读表达,从而体会太

阳离我们远主要是通过具体的数字表达出来的,有利于学生初步感知说明文的特点)

4.通过对比体会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出示:太阳离我们很远很远,步行道太阳得花上好几年,就是坐飞机也要好多年。

这样写好不好,为什么不如文中那样写得好呢?

师小结:这就是说明文的一种方法——列数字,用数字来说明问题,既具体,又使人一听就明白。

(通过句式对比让学生更容易理解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的好处,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过渡:太阳离我们远,好有什么特点呢?

(二)研读太阳“大”的特点。

1.它究竟有多大呢?请找出描写它大的句子。

(130万个地球才抵得上一个太阳。)

2.朗读体会

3.体会说明方法:除了列数字,你还发现了什么?——拿地球和太阳作比较,我们可以感受地球有多大,那130个该有多大,我们通过比较一下子就感受到了。这也是一种说明方法——作比较,通过比较让我们更准确地了解到太阳的大。

4.齐读感悟。

(三)研读太阳“热”的特点

1.除了这些,还有吗?哪个小组还要汇报?

2.读出相关句子,你们有什么新发现吗?

3.体会打比方的说明方法

(通过引导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发现并体会打比方说明方法的妙处)

二、潜心默读,自主体会科学知识。

1、默读4—7自然段,思考:太阳和地球有哪些密切关系?

小组合作探究学习

2、班上交流读书收获。

(通过学生潜心默读基础上,深入思考,并通过自主合作探究了解太阳和我们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三、总结课文,揭示科学知识,提炼说明方法。

1、太阳和我们的关系这么密切,所以说(引读最后一段)——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

2、学完了这篇课文,除了让我们了解到很多的有关太阳的知识,你还发现了什么?(说明方法的运用)

3、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一种新的文体科普说明文,这类文章用来说明事物的性质、特点等,使人们对这一事物有个明晰的、完整的了解和认识。我们也认识了几种说明方法: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

(这一环节,老师通过总结不仅升华了学生的认识,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探索,同时也让学生初步了解的说明文的特点,为以后学习更多的说明文做好铺垫)

四、迁移运用,课后练笔。

1.同学们,你们也来向大家介绍身边的一些事物,也试着用上这几种说明方法,比一比效果吧!

2.参考:1)学校的操场可真大啊!

2)这栋建筑物真高!

(在认识说明文的基础上,拓展延伸,课后读写结合,加深学生对说明文的认识)

板书设计

21、太阳

远 大 热

列数字 作比较 打比方

篇三:巧借3D Studio Max 来实现透明的经纬地球

巧借3D Studio Max 来实现透明的经纬地球

中央电视台晚间播报的新闻联播可以说是大家非常喜爱而又经常观看的电视节目,在新闻播放之前大家可以看到一段非常漂亮的序幕动画:在雄壮的乐曲中,象征着本栏目的文字或徽标从不同方向以一种推进运动的方式展现出来。而在这其中那自西向东运动的透明地球却深深吸引了我的注意力,今天笔者就巧借3D Studio Max(以下简称3DS Max)来实现透明的经纬地球。

本例的实现主要用到了3DS Max中的Blend(混合)材质类型。Blend材质就是将两种材质混合起来赋予对象,使用Mask贴图设定两个次级材质的混合方式。下面让我们通过这个实例来学习Blend材质的使用方法吧

创作工具:3D Studio Max 5.0版本以上

一、创建球体对象并设置贴图

1. 打开3DS Max,进入“Create→Geometry(三维物体)”命令面板,单击“Sphere(球体)”按钮,在Top视图创建一个球体对象,并设置Radius参数值为65。

2. 选中这个球体对象,单击主工具栏中的“Material Editor”按钮,打开材质编辑器。设置Self-Illumination(自发光)中的Color参

巧借地球引力

数值为60,接着展开Maps(贴图)卷展栏,勾选“Diffuse(漫反射)”复选框,并单击“None”按钮,在弹出的对话框中双击Bitmap类型,在3DS Max安装目录里找到Maps目录中的Earth.jpg并返回。

3. 要想使地球看起来好像透明的,关键就在于使海水部分设置为透明地,这就需要更改材质的基本类型。单击“Go to Parent”按钮,返回到上一级。在主界面中单击“Standard”按钮,在材质浏览器中选择Blend,在弹出的界面中点选“Keep Old Material as”单选项,单击“OK”按钮返回。

4. 在Blend Basic Parameters卷展栏中,单击Material2旁边的按钮,将Opacity参数值设置为0。然后返回上一级材质。

5. 单击Mask(罩框)旁边的“None”按钮,进行Mask贴图设置,在材质浏览器种选择Bitmap类型,选择Earth2.jpg,单击“Ok”按钮并返回。单击主工具栏中“Assign Material to Selection”按钮,将材质赋予球体对象。大家可以看到地球中有海水的部分已经透明了(如图1)。

6. 接下来我们再给地球设置网格效果。选中地球,然后依次选择“Edit→Clone”菜单命令,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Copy”命令,在原处复制出一个球体,并将其半径设置为63。

7. 选中复制后的球体并打开材质编辑器,设置Self-Illumination中的Color参数值为100,并勾选Shader Basic Parameters卷展栏中的“Wire(线框)”复选框,最后将材质赋予复制后的球体。大家可以渲染一下看看效果(如图2)。

二、渲染输出

1. 添加背景。依次选择“Rendering→Environment”菜单命令,打开“环境设置”对话框。选中Use Map选项,并单击其下方的“None”按钮,在弹出的对话框中双击Bitmap类型,从查找范围中找到一幅图片作为背景。

2. 选择“Rendering→Render”菜单命令,打开“渲染”对话框,设置渲染参数。在Time Output区域中选择Singl选项,在Render Output区域中单击“Files”按钮,在弹出的对话框中设置输出名称和保存位置。然后单击主工具栏中“Quick Render”按钮,将场景动画渲染输出。最后的效果如图3。

编辑:丝路教育

TAG:3Dmax教程

文章地址: /cg/a/3dmaxpeixun/201403271711.html

篇四:巧借极值理解地理事物的变化

巧借极值理解地理事物的变化

我们知道,万事万物都处在不断运动和变化中,地理事物也不例外。这些地理事物的变化,由于其中有些内容比较抽象,过于枯燥,所以学生不易理解。但是如果能够找到一两个突破点的话,也许情势大为好转,问题就此明朗。那么什么才算是突破点呢?我们试着去寻找。综观地理事物的变化,大多数有规律可循。如果将这种变化的过程分成无数个片断,总有一两个片断是学生很容易理解接受的,抓住这一两个片断作为突破点,由此入手去剖析出整个变化的脉络体系,有助于学生的整体理解。而当事物处在极值(即最大值或最小值)的位置时,比较特殊,可以考虑作为突破点。试举几个例子。

一、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变化

例:说出太阳直射点从6月1日到次年1月1日的移动情况。

分析:太阳直射点始终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当南移到最南位置时(12月22日)才会回归,转而北移。当北移到最北位置时(6月22日)才会回归,转而南移。从6月22日到12月22日,太阳直射点往南移;从12月22日到6月22日,太阳直射点往北移。所以从6月1日到次年1月1日的移动情况应当是从6月1日到6月22日往北移;从6月22日到12月22日往南移;从12月22日到1月1日往北移。

参考极值:12月22日太阳直射点移到最南位置,开始北移;6月22日太阳直射点移到最北位置,开始南移。

二、昼夜长短差异的变化

①若从时间上考虑:

例:说出元旦、劳动节、儿童节、建军节、国庆节、教师节等节日中昼夜长短差异最小的是哪个,昼夜长短差异最大的是哪个。

分析:春分、秋分日昼长、夜长均为12小时,昼夜长短差异为0,所以越接近3月21日或9月23日的日期,昼夜长短差异越小,而冬至、夏至日分别为昼最短、夜最长和昼最长、夜最短的两天,昼夜长短差异为所有日期中的最大,所以越接近6月22日或12月22日的日期,昼夜长短差异也越大,以上六个节日对应的日期分别是1月1日、5月1日、6月1日、8月1日、10月1日、9月10日,其中10月1日最接近3月21日或9月23日,昼夜长短差异也就最小,而1月1日最接近6月22日或12月22日,昼夜长短差异也就最大。 参考极值:3月21日或9月23日,昼夜长短差异最小;6月22日或12月22日,昼夜长短差异最大。

②若从地点上考虑:

例:说出夏至日哈尔滨、北京、上海、海口四城市中昼夜长短差异最小的是哪个,昼夜长短差异最大的是哪个。

分析:赤道上全年始终昼夜均为12小时,昼夜长短差异为0,夏至日,除了北极圈及其以内地区昼夜长短差异均为24小时外,其余地区越接近赤道,该地区的昼夜长短差异也越小。从纬度位置考虑,哈尔滨离赤道最远,昼夜长短差异最大;而海口离赤道最近,昼夜长短差异最小。

参考极值:赤道上昼夜长短差异最小。

三、极昼极夜范围大小的变化

例:说出从6月22日到12月22日,北半球极昼极夜范围的变化情况。 分析:以北半球为例。6月22日,北半球极昼范围最大,整个北极圈及其以内地区出现极昼现象;9月23日,全球昼夜平分,北极圈及其以内地区无极昼极夜现象。所以从6月22日到9月23日,北半球极昼范围由整个北极圈及其以内地区缩小到北极点。12月22日,北半球极夜范围最大,整个北极圈及其以内地区出现极夜现象。所以从9月23日到12月22日,北半球极夜范围由北极点扩大到整个北极圈及其以内地区。又知,3月21日,全球昼夜平分,北极圈及其以内地区无极昼极夜现象。由此类推,12月22日到3月21日,北半球极夜范围由整个北极圈及其以内地区缩小到北极点。而从3月21日到6月22日,北半球极昼范围由北极点扩大到整个北极圈及其以内地区。

参考极值:以北半球为例。夏至日极昼范围最大,整个北极圈及其以内地区出现极昼现象;冬至日极夜范围最大,整个北极圈及其以内地区出现极夜现象;春秋分日极昼极夜范围最小,几乎无极昼极夜现象。

四、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变化的规律

例:说出二分二至日,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变化的规律。

分析:春分日,太阳直射点落在赤道上,根据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可知,赤道上的正午太阳高度最大,为90°。而离赤道越近的地区,也即离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越近的地区,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差越小,正午太阳高度也就越大。所以春分日正午太阳高度自赤道向两侧递减。同理,夏至日,太阳直射点落在北回归线上,正午太阳高度自北回归线向两侧递减。秋分日,太阳直射点落在赤道上,正午太阳高度自赤道向两侧递减。冬至日,太阳直射点落在南回归线上,正午太阳高度自南回归线向两侧递减。综上得出,正午太阳高度自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自向两侧递减。越接近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的地区,正午太阳高度也越大。 参考极值: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正午太阳高度最大。

五、昼长随纬度变化的规律

例:说出二至日昼长随纬度变化的规律。

分析:当北半球为夏至日时,赤道上昼长为12小时,北极圈及其以内地区由于有极昼现象,昼长为24小时。所以从赤道到北极圈昼渐长,北极圈到北极点昼长均为24小时。南极圈及其以内地区由于有极夜现象,昼长为0小时。所以从赤道到南极圈昼渐短,南极圈到南极点昼长均为0小时。同理,当北半球为冬至日时,北极点到北极圈昼长均为0小时;北极圈到赤道昼渐长;赤道上昼长为12小时;赤道到南极圈昼渐长;南极圈到南极点昼长均为24小时。

参考极值:当北半球为夏至日时,北极圈及其以内地区昼最长,为24小时,南极圈及其以内地区昼最短,为0小时;当北半球为冬至日时,北极圈及其以内地区昼最短,为0小时,南极圈及其以内地区昼最长,为24小时。

六、风向与等压线的夹角与摩擦力的关系

例:随着摩擦力的增大,风向与等压线的夹角有何变化?

分析:当只有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时,最终二力平衡,风向与等压线平行。此时可看作摩擦力为0,风向与等压线的夹角也为0°。当有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三力共同作用时,最终三力平衡,风向与等压线之间有一夹角。随着摩擦力的增大,该夹角也在增大。

参考极值:当只有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二力平衡时,风向与等压线平行。即摩擦力最小为0时,风向与等压线的夹角也最小为0°。

七、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

例:说出从11月到4月和从6月到8月,地球的公转速度有什么变化。 分析:当地球处在公转轨道近日点(1月初)时,受到太阳引力大,公转速度最大。当地球处在公转轨道远日点(7月初)时,受到太阳引力小,公转速度最小。11月到4月要经过1月初,6月到8月要经过7月初,所以从11月到4月,地球的公转速度先变快再变慢;从6月到8月,地球的公转速度先变慢再变快。

参考极值:1月初,地球的公转速度最快;7月初,地球的公转速度最慢。

八、地球自转线速度的变化

例:比较0°、50°S、20°N、90°N、60°S的地球自转线速度大小。 分析:地球的纬线圈的周长自赤道向两侧递减,而地球上各地自转一圈的时间都相同,所以地球自转线速度自赤道向两侧递减,而且南北半球相同纬度自转线速度也相同。所以以上各点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为:0°、20°N、50°S、60°S、90°N。

参考极值:赤道上的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大。

从以上例子可以看出,某些地理事物的变化确实不太贴近生活实际,学生对此类问题的理解也存在着一定障碍。在整个变化过程中,特别是分段式的变化过程,由于某些阶段的变化比较相近,更容易造成混淆。通过抓住极值,从极值去总结出各阶段间的变化情况,进而总结出整个变化过程。这样既有助于学生理解,减少了记忆量,同时也教会了学生化繁为简,以点带面的思考方式,加强了学习效果。

篇五:科学家借助引力波研究超大质量黑洞形成之谜

科学家借助引力波研究超大质量黑洞形成

之谜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10月22日消息,据物理学家组织网站报道,关于超大质量黑洞,现在一般认为在每一个大型星系的核心部位都有存在,然而还有一个谜团需要解决,那就是这些黑洞是如何成长为如此巨大的?

在近日出版的《科学》杂志上刊载了一篇文章,将现有

有关这一问题的理论与实际观测数据之间进行了比对。这些观测主要是英联邦工业与研究组织的Parkes射电望远镜给出的引力波数据。该论文的合著者,澳大利亚科廷大学国际射电天文学数据节点中心的拉姆什巴特博士表示:这是我们首次有机会运用引力波数据对宇宙的另外一面开展研究工作,那就是超大质量黑洞的成长。他说:黑洞几乎无法进行直接的观测,然而借助一些强大的新型装备,我们进入了令人兴奋的天文学新时代。目前已经排除了一

项现有的黑洞成长模型,而接下来我们将继续对其他现有模型进行考察。

这项研究的主要负责人有两位,分别是来自CSIRO的博士后研究员拉杨沙能,以及墨尔本大学和CSIRO联合培养的博士生维克拉姆拉维。

爱因斯坦曾经预言了引力波的存在这是一种时空的涟

漪,由大质量天体的运动速度或方向发生变化时引发,这类天体中比较典型的如相互围绕运转的两个黑洞等等。当

星系之间发生合并,它们各自中央的黑洞也将不可避免地相互遭遇。起先两者会像是跳华尔兹那样相互围绕运转,而最终它们两者将发生碰撞并融合。巴特博士表示:当黑洞相遇,它们将会释放出引力波,而我们将可以探测到这种引力波的存在。

由于在宇宙各处发生着大量这类事件,因此这种引力波信号也就会在宇宙中到处传播,形成一种引力波的背景噪音,就像是嘈杂的人群发出的声音一样。

天文学家们此前一直借助Parkes射电望远镜开展针对引力波以及一组大约20颗小型但快速旋转的天体,即脉冲星的搜寻和研究工作。脉冲星就像是走时极其精确的太空计时器。其脉冲抵达地球的时间被进行精确测量,结果显示其精度在微秒级。当引力波在时空之中传播,它会造成天体之间距离的短暂改变,这就将影响到脉冲星的脉冲抵达地球的时间精度。

Parkes脉冲星计时阵列,以及更早时期由CSIRO与斯威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