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字数作文 > 教育资讯

把长恨歌改编成故事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4 06:23:04 字数作文
把长恨歌改编成故事字数作文

篇一:论《长恨歌》的主题及白居易情感渗入

论《长恨歌》的主题及白居易情感渗入

内容摘要:从古至今,后人对白居易的《长恨歌》主题争论不休,有的人认为这是一首讽喻诗,有的人认为是赞颂爱情诗,还有的人认为是双重说。本人综合分析作者白居易背景和对《长恨歌》中的人物李隆基与杨贵妃的分析,肯定《长恨歌》以抒情为主,用李隆基和杨贵妃的爱情故事寄托表达作者自身爱情故事的感情。

关键词 长恨歌 李隆基 杨贵妃 白居易 湘灵 情爱

《长恨歌》就是歌“长恨”,“长恨”是埋在诗里的一颗牵动人心的种子.而“恨”什么,为什么要“长恨”,诗人不是直接铺叙、抒写出来,而是通过他笔下诗化的故事,一层一层地展示给读者,认人们自己去揣摸,去回味,去感受.根据全诗的内容和情节发展,可将诗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从“汉皇重色思倾国”至“尽日君王看不足”,叙述了安史之乱前,唐玄宗如何重色、求色,终于得到了“回眸一笑百媚生”的杨贵纪.贵纪进宫后恃宠而娇,不但自己“新承恩泽”,而且“姊妹弟兄皆列士”,反复渲染唐玄宗得贵妃后完全沉湎于歌舞酒色.开卷首句既提示了故事的悲剧因素,又唤起和统领着全诗.第二层从“渔阳鼙鼓动地来”至“回看血泪相和流”,写安史之乱,玄宗逃难,被迫赐死贵妃,写出了“长恨”的内因,是悲剧故事的基础.诗人有意将因玄宗荒淫误国所造成的安史之乱进行了淡化处理,对二人的生离死别则着意形容,读者受到的是悲剧气氛的感染而不是历史的理性批判.陈鸿《长恨歌传》“惩尤物,窒乱阶”之说是板着面孔做文章,故不能视为此诗的写作动机.第三层从“黄埃散漫风萧索”至“魂魄不曾来人梦”,描述了杨贵妃死后,唐玄宗在蜀中的寂寞悲伤还都路上的追怀忆旧,行宫见月,夜雨闻铃,是一片“伤心色”和“断肠声”.长安收复以后回朝时,重过马克,“不见玉颜空死处”.回宫后,池苑依旧,物是人非,缠绵悱恻的相思之情,使人觉得荡气回肠.第四层从“临邛道士鸿都客”至“此恨绵绵无绝期”,写玄宗派方士觅杨贵妃之魂魄,重在表现杨妃的孤寂和对往日爱情生活的忧伤追忆.诗人运用浪漫主义手法,上天入地,后终在虚无缥渺的仙山上让贵妃以“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的形象再现于仙境.“情”的渲泄已超脱于帝王妃子间的感情纠葛,而更多地带有诗人的主观的理想成分,并早已超出了历史事实的范围,将主观愿望与客观现实的矛盾冲突表现无余.结尾“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二句,是爱情的叹息与呼声,是对于爱情受命运播弄,和爱情被政治伦理摧残的痛惜,此恨之深,已超越时空而进入无极之境.这样,诗人便以“长恨”表现了爱情的长存,亦即点明全诗的主题.

《长恨歌》是白居易与友人陈鸿、王质夫游仙游寺时候,有感于唐玄宗李隆基、杨贵妃的故事而创作的。当时他们偶然间谈到了李隆基与杨贵妃的这段悲剧故事,大家都很感叹,于是王质夫就请白居易即兴写一首长诗。因为长诗的最后两句是“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所以他们就称这首诗叫《长恨歌》。 全诗的结构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写杨贵妃进宫。开篇道“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意思说汉家的皇上看重倾城倾国貌,

想要找一位绝代佳人。这句话为下文杨贵妃的出现作了铺垫,同时也为下文他们的爱情故事埋下伏笔。第二部分是写杨贵妃得宠。“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简洁生动地把李隆基与杨贵妃相遇、相爱的过程写得淋漓尽致,同时也写出了作为皇帝的李隆基对杨贵妃的专一与宠爱。这一部分也描写了杨贵妃不但自己“新承恩泽”,而且利用裙带关系使得“姊妹弟兄皆列土”。第三部分就是写李隆基与杨贵妃的生离死别。作者在这一部分有意淡出李隆基因终日沉浸在酒色当中而导致安史之乱。描写了安史之乱后,李隆基兵马仓皇逃走,特别是在这一动乱中唐玄宗和杨贵妃爱情的毁灭。“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 写的就是他们在马嵬坡生离死别的一幕。“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 ”也写出了李隆基在杨贵妃死后对她无尽的思念。第四部分和第五部分主要写杨贵妃死后成仙,道士帮助唐玄宗寻找杨贵妃。 “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后来杨贵妃以“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的仙子形象出现,殷勤迎接汉家的使者含情脉脉地表达出自己对李隆基的绵绵爱意和思念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渲染了两人之间难以忘怀,无法排遣的深切思念。所以后三部分集中歌颂李隆基与杨贵妃死别后李隆基对杨贵妃的念念不忘,表现了他们之间坚贞的生死不渝的爱情。从人间到天上,把爱写得淋漓尽致,再以“此恨绵绵无绝期”结尾,突出了“长恨”的隐晦含义。尽管前两部分作者把二人写得有点“政治化”即写李隆基荒淫误国导致政治上的悲剧。但这些只是占全诗小部分,而且有些史实明显是作者特意淡化的。从全篇来看,作者主要是写李隆基与杨贵妃感人悲壮的爱情故事,并无政治思想在内,即作者只谈风情,不谈政治。 为什么这样说?这要从两部分去说明。 从人物形象来讲,诗中的杨贵妃是忠于山盟海誓的魅力仙子形象,没有讽刺之意,与政治无关.李隆基是一个念怀旧情的伤心天子。而历史上的杨贵妃是身体肥胖,怕热,嗜荔枝,天性聪颖,善解人意,能舞的美丽女子.李隆基在执政前期任人唯贤开明大肚,执政后期比较昏庸亲信谗言迷恋酒色。另一方

面从内容真假来看,一是真有其人真有其事,李隆基与杨贵妃的确是相爱过的。但是杨贵妃进宫与历史不符,历史上的杨贵妃是进宫其实是政治的牺牲品,是可以安排在李隆基身边的。其次古代皇帝皆“无情”李隆基只专一于杨贵妃是不可能的。再者兵变后杨贵妃是真的死了吗?最后招魂一事不可信。那么为什么作者要把李隆基与杨贵妃的爱情理想化?把他们之间的爱情写得如此坚贞不渝呢?这就要联系作者白居易背景了。 白居易早期与湘灵青梅竹马形影不离,两人便开始了初恋。白居易的《邻女》一诗中 “娉婷十五胜天仙,白日嫦娥旱地莲”赞美了湘灵美得像仙子一样,好得在人间再也找不到像她这么好的人.表达了自己对湘灵浓浓的爱意。但是当他们谈及结婚时被白居易的母亲狠狠拒绝了。后来在母亲以死相逼下白居易被逼和别的女人结婚了,但是还忘不了湘灵。后来白居易遇上了40岁还未结婚的湘灵。湘灵忠于自己终身未嫁使得白居易痛心疾首。后来不知什么原因湘灵不知去向,白居易与湘灵的爱情也就到此为止。白居易对于与湘灵之间的爱情故事中的“恨”折射在《长恨歌》里面,这大概也是白居易为什么把李隆基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理想化的原因吧。因为如果白居易是讽喻李隆基与杨贵妃的话,不用那么多篇幅写他们死别后的无穷思念和故意掩盖一些史实。我相信白居易在途中闻听李隆基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在友人提议下创作《长恨歌》时.同时也掺杂着自己与湘灵之间的爱情故事。 综上所述,白居易的《长恨歌》不是一首讽喻诗,而是一首赞颂爱情的诗。白居易是用李隆基和杨贵妃的爱情故事的躯壳寄托传达自己与湘灵之间的爱情赞颂湘灵对自己坚贞不渝的爱情.

参考文献

1.刘永濂 也谈<长恨歌>的恨在哪里

2.孙小兰 分析白居易《长恨歌》的主题

3.云豫龙 论白居易《长恨歌》的主题思想

4.蒙曼教授 百家讲坛 长恨歌

篇二:浅谈《长恨歌》故事情节与佛

浅谈《长恨歌》故事情节与佛

陶丽丽

内容摘要:

《长恨歌》问世于中唐元和初年,这正是唐王朝经过安史之乱后整个社会骚动不宁的时候,因此这首诗往往触及到时代最敏感的问题。然而在《长恨歌》中表现的却不是像杜甫的作品那样用巨大的现实主义笔调去描绘壮阔的历史风云画卷,而是通篇用蕴含的佛素来表达讲述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它产生于深受佛教影响下的变文,描写的是夹杂着佛的悲惨现实爱情故事,歌的是佛中唯美的长恨,留下的是人们为之喜,为之泣,为之恨为之叹的玄妙情怀。一曲“长恨”是过来的佛,是未来的佛,是我心中的佛

关键词:

长恨变文佛教悲剧美文

在变文中产生的《长恨歌》

佛教在唐代的广泛影响,直接拓广了文学的体裁。唐代的变文是伴随着佛教传播而发展起来的一种通俗讲唱文学,它以佛寺广场为基地,普遍流行于都会通衢街坊,传诵于闾井妇孺细民之口,其魔力足以倾倒世俗,影响之大竟能耸动宫廷和整个上层社会,成为唐人精神文化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早在东晋、刘宋间它便被称为“转经唱导”,即通过转变佛事缘起“宣唱法理,开导众心”。有人谈到变文,就形象地把它称之为连接古代和近世文学的“连锁”,也有人认为变文是唐代以前和唐代以后的新生文学的一座桥梁,在我看来它其实就是一种佛经文学。千百年来一直极负盛誉的唐诗名篇《长恨歌》就是在当时的变文讲唱深刻影响下产生的。

关于《长恨歌》受变文的影响有记载:在白居易生活得时代诗人张祜同他开玩笑,曾把《长恨歌》这首诗拿来和《目连变》【1】.相比拟,或许这只是文人间的一种相互调侃,但却抹不去《长恨歌》与变文的关系。现如今,陈允浩【2】在《古典文学佛教溯源十论》中又提出了对于《长恨歌》起影响最大的变文讲唱是《欢喜国王缘》,而且只要稍对《欢喜国王缘》内容有所了解,便会明白《长恨歌》本身所述的故事主要在摹袭和附会《欢喜国王缘》。 《欢喜国王缘》变文,亦称《有相夫人生天姻缘变》,它是在敦煌发现的许多变文卷子中一篇兼有讲唱,体制比较完备的作品。关于其中演绎的故事是说西天有位欢喜王,夫人名曰有相,有相长得容仪窈窕且能歌善舞,深受国王宠爱。自从有了这位夫人,国王“日夕不离椒房,旦暮欢愉金殿”。一日,国王在殿中观看有相夫人起舞,忽见夫人身边有一道气色,预知她在七日之后必当身亡。待他向有相讲明此情由,夫妻二人相顾回惶,彼此十分悲切,但亦感到无奈。后有人告诉有相夫人有修行者比丘尼【3】居于附近石室,甚通法道,劝她前去礼拜。有相夫人诚心前往,恳请比丘尼传授延寿之法,比丘尼告诫她莫求浮世寿命,而应求生上天,并让她受如来清净八戒。夫人归来七日已满身亡,即生天受诸之快。但国王因夫人夭折,内心痛切,朝臣也为之落泪,整个宫中一片悲哀。半载之后,有相夫人在天上因观想前世姻缘,也对国王不胜思念,为报答国王昔日的“天恩供养”,遂率领众仙女一起下凡,于是一对分隔在天上人间的夫妇又复相见。夫人即劝国王勿恋于世,修行求生天上“与为同止”。国王从谏回向礼佛,亦设八关斋受戒,因缘福德自随,最后两人一起生天。 《欢喜国王缘》这个变文故事所以能传盛于当世,同它本身包涵着浓厚的人情味和世俗生活气息有绝大关系。在内容上蕴含了一种佛教信仰主义,即通过一对贵族夫妇的生死悲欢离合

的曲折遭遇来宣扬世间万事皆因果,人生变异歼灭苦空无常,唯有一心皈依佛门修行持戒,才能超拔轮转沉溺之苦,上生天国获得永恒之乐。在《长恨歌》这个传奇故事中,不但弥漫着浓厚的悲剧气氛,亦明显地带有一种世俗化的宗教意味,这无疑在内容和艺术上和《欢喜国王缘》相似,人们不得不认为它是从它是从当时广大群众所熟悉的变文故事中脱胎出来的,人们也不得不去认为这个凄美的故事不是白居易本人首创独造,而是在民间俚俗传闻的基础上进行提炼加工的。例如,清朝的赵毅就指出《长恨歌》中极意抒写的某些情节,盖“本非事实”,“特一时俚俗传闻,易于耸听,香山竟以为诗以实之,遂成千古耳”,这就更进一步证实了《长恨歌》确实是对风行与当时的一个民间传说的加工和再创造,它与变文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佛缘。

以佛看《长恨歌》的悲剧

按照佛教的说法,世间的一切有情众生所做的身、口、意三业,都会招集致相应的果报。即所谓“因情致报,乘感生应”“自作其受,还自受报”。杨玉环“恃己宠爱”,爱情欲的驱策而无所顾忌,“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最后酿成了“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的悲剧,这既是杨玉环自己做的罪业,也是李隆基的罪业,那还得由他们自己来承担这份恶报。像佛经故事这样一种情节搭配就显得有因有果。是的,尽管从道义上讲,李杨对“安史之乱”的发生应负重大责任,他们的不幸说到底还是咎由自取。但这样一件事,放到封建时代世俗化的生活圈子中去评判特别是在众多市民和生活文人的心目中,感情的天平却总是倾向于同情的一面。当时已经渗透在整个民间生活肌体的佛教“业报轮回”的观念,甚至比严肃的探讨国家治乱兴亡的原因更有支配人的力量。而且像贵妃这样一位代表盛唐的人间绝色也颇能在人们的潜意识中赢得较多的怜悯和宽恕,就这样杨玉环的死被普遍看作象征一个值得怀念的时代。人们也为染上了一些怀旧和伤逝的情绪。即使在天宝年间作《丽人行》讽刺杨氏的大诗人杜甫,当他在沦陷中的长安听到贵妃惨死的消息,也噙着眼泪写下了《哀江头》,所谓“明眸皓齿今何在,血污游魂归不得”,诗人怀着极大的同情,吧“眀皇仓卒蒙尘,马嵬惨变”描写成“两不相顾,一死一生”的悲剧。另外,从诗中出现的: 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

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可以看出《长恨歌》悲剧的转折点,正如《欢喜国王缘》中有相夫人在跳舞时,便出现出现了她的“死相”,进而有后面得悲剧,而《长恨歌》叙述悲剧的发生不迟不早地恰恰发生在杨玉环纵情欢舞的时刻,而且她身边也有一位观看迷恋其优美舞姿的君王。这既是故事情节的雷同,亦是佛事中悲剧的雷同。《霓裳羽衣曲》往往被古今论者用作玄宗溺声色、招祸乱之一大象征,唐人诗歌于此讽喻者,不计其数。这也是一种很有意思的现象,但在《长恨歌》问世以前却没有人将《霓裳羽衣曲》同玄宗之“溺声色”、“招祸乱”这样直接地串连在一起。但经过《长恨歌》这一番移花接木得结撰之后,就被后来的诗人赋予了特殊的含义。佛家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可也正是一些人心杂念,俗事尘埃之物告诉我们佛中解脱的智慧。杜牧诗中的“霓裳一曲千峰上,舞破中原始下来”(《过清华宫》),李商隐诗中“当日不来高处舞,可能天下有胡尘”(《过清宫》),这些警动人心的咏诗名句,其实都有意无意的效仿了《长恨歌》。经过这些诗句可以看出故事悲剧的影响亦可以体会到佛中解脱,是解脱而记下又或是未解脱只得记下。佛言:财色於人。人之不舍。譬如刀刃有蜜。不足一餐之美。小儿舔之。则有割舌之患。白居易的《长恨歌》看似一片普通的叙事诗,实则我认为他是用一种佛在反讽杨李的爱情悲剧,这悲来于佛,也去于佛,“长恨”来于佛,也去于佛,这“歌”用蜜引佛割情,用佛留悲。就这样一首荡气回肠的诗穿破千年的时空岁月,至今让我们回想起来扼腕叹息,既为盛唐由此衰落不在,也为李、杨一对生死恋人长歌当哭。佛为“长恨”带来了力量,为“长恨”二字带来了深意,佛教中讲“苦

谛”,谛就是失去实情。在佛

把长恨歌改编成故事

教看来,苦是苦,乐也是苦,不苦不乐还是苦,通常在佛教中阐述的苦谛时被称为“爱别离苦”。“长恨”它确实就是一种苦,佛中的恨,佛中的苦,“惊破霓裳羽衣曲”变成了千古的恨,千古的悲明皇与贵妃的诀别“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实在是一段可惨可悲的描写。昔日之乐就是今日之苦,“若一笑一渧,当值一切悉从因缘”。一曲《长恨歌》注定以悲剧结局,以恨收场,悲得彻底,恨得有佛理。正向俗语所说“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头已百年身”,杨李惟有含悲饮恨地去品尝这“别离长久”而又“会面无期”的苦恼了。

是佛的悲歌,是恨的美文

《长恨歌》演绎到女主人公之死,并不是整个悲剧的告终,而借此在读者面前转现出一片虚幻迷离的天国疆土。“临邛道士鸿都客,能以精诚致魂魄。为感君王辗转思,遂教方士殷勤觅。”就像李少君为武帝求致李夫人亡魂的事一样,这种伟大的爱情唯美的以佛教主张:灵魂再生说联系到了一块,读到此处不免让我为之一惊,一喜。然而“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又让我惧,让我叹,佛中果然是讲诸行无常,变幻莫测的,欲喜又悲。当故事讲到方士历尽周折,终于在海上蓬莱宫访得贵妃的仙踪,从女主人公亲口对这位使者的诉述中忽然引出了她与明皇在长生殿七夕“密相誓心”的回忆。又让人觉得可怜,可泣。这无疑是佛中所悲带来的强大情感震撼。

故事中描写方士在蓬莱仙宫谒见贵妃一段是全诗风调最为优美而且极能扣人心弦的笔墨。衔命而来的的使者出现在"太真玉妃院"无疑使贵妃繁杂的心绪收到更大的搅扰,诗歌以女主人公的口吻,写下了那么一段普天之下有情人为之感叹嘘唏的至文:"含情凝睇谢君王,一别音容两渺茫。昭阳殿里恩爱绝,蓬莱宫中日月长。回头下望人寰处,不见长安见尘雾。唯将旧物表深情,钿合金钗寄将去。钗留一股合一扇,钗擘黄金合分钿。但教心似金钢坚,天上人间会相见。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其中除了前面几句抒泄了贵妃对明皇的思念,其它的基本上都在写昔日杨李的誓约.诗歌情节发展到这里可以说在顺势的河流中激起了一股逆行的汹涌洪涛,使诗的后半部分感情升温到了极点.杨李的誓言是有是无我们尽可大胆怀疑,可是诗中有了这一部分便可以看出故事的美,佛的悲.美丽的誓言却只能在一个虚无缥缈的地方重温.有恨,却是在仙境当中,恨还是恨吗?有这样的恨难道不美吗?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结处点清'长恨'为一诗结穴,戛然而止,全是已足,更不必另作收束."这是点题之笔也是刻苦的相思,不绝的长恨.也许这恨的不绝让人想起佛中的悲缘.在慧能【4】看来,人在世间有四万八千种烦恼,就会有四万八千个智慧,因为破解一种烦恼就必须运用一个智慧,这就意味着有烦恼才会有智慧,所以慧能说烦恼就是觉悟.我想这里的长恨是烦恼更是一种智慧,是杨李,是白居易,是每一个读<<长恨歌>>的人.既然是<<长恨歌>>不能必免恨或悲,那就用佛的智慧来弥补这其中的恨,让佛的悲渲染这恨的美.本性和烦恼的根源皆来自自己的心,正如长恨,也由心生.<<长恨歌>>最后并未出现一个"人天会和"大团圆结局,诗歌诚然跳出了一般消灾解祸的以佛教为基础形成的变文,可末了还是要利用"因缘德福"来宣扬一番."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让无数的痴男怨女在悲伤之余不忘世间美好.这世间的美好恰如这长恨的美好,恨而不忘.

不知为何这恨竟让我不由得想起了武则天,还有她的佛史,宗,25岁时,太宗驾崩,命。武则天大概在感业寺出家做了5年尼姑,在感业寺的几年,这种生活是清苦而枯燥,我觉得应该很难忍受,如果没有信仰支撑,难以坚持很久,而武则天竟然一念就是5年。武则天是

不是不会有恨,但凭如花的韶华也过去了,她每天在想什么?她无法预知后来,哪里知道还有咸鱼翻身的时候呢。可后来,武则天竟然抓住这唯一的李治来祭奠先皇的机会,最后重返宫闱,或许可见凡心炽热非同一般!照这样说来我觉得武则天一定不信佛!可是偏偏武则天佛学修为极高,据说佛门弟子们在读诵佛经之前一般会念的那首“开经偈”就是武则天写的: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这首偈的意思是佛法乃世出世间第一之真实智慧法门,能于此生了解到甚至只是听闻佛法已是非常难得的福缘,希望自己不要错过这个机缘,决定开悟方不负佛之深恩。其文笔之畅顺及精简,且意义深奥,后来许多高僧也想写一首代替,但是都超不过这个境界。可见武则天对佛学颇有领悟。

我不得不为武则天惊叹,她的佛,他的信仰如同着绵绵不绝的“长恨”支持着她,是一个普通女人的爱情,亦或是一个不甘沉沦的政治家,她无时无刻不在想这“长恨”的美,美丽的“长恨”,可观的未来。而杨玉环呢?她懂得爱情,不明政治,最后也得自缢于佛堂。我想她是信佛的,可是她太过执着,只不过她只记住了佛中“冬天就要过去,留点记忆”“无常便是有常,无知所以无畏”,却来不及记住“执着如渊,是渐入死亡的沿线;执着如尘,是徒劳的无功而返;执着如泪,是滴入心中的破碎,破碎而飞散”。这样看似杨玉环颇傻,值得一恨。确实,这也是我所认为的。《长恨歌》便是这一恨,不是发讽刺,不议评论,不是搞做作,不是谈情说爱,而是借佛用一曲长恨来谱写天下的一种人之常情,借佛言善罢了,这便是一篇美文,一篇可以用佛来晓悲,用“恨”来记的精美绝文。其中的“长恨”是过来的佛,是未来的佛,也是我心中的佛。

注释:

【1】《目连变》出自《佛说盂兰盆经》,叙述佛门弟子目连入地狱救母的故事,对地狱的情状作了许多恐怖的描写。这篇变文,在敦煌卷子中有九种抄本,诗人张佑也曾嘲笑白居易《长恨歌》中“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句为“目连变”,可见是当时极著名的。其影响所及,至今地方戏中仍有许多剧种保留目连救母的剧目。

【2】陈允吉,1936年生,江苏无锡人。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曾参加二十四史《旧唐书》的点校整理。著《唐音佛教辨思录》、《。佛教文学精编》、《佛经文学粹编》、《古典文学佛教溯源》。

【3】比丘尼(梵bhiks!uni^,巴bhikkhuni^,藏dge-slon%-ma)指归入佛门,受持具足戒的女子。五众、七众之一。又作苾刍尼、■刍尼、备刍尼、比呼尼等。意译除馑女、乞士女、沙门尼、除女、薰女等。略称尼或尼僧。

【4】慧能(638~713)一作惠能,中国禅宗第六代祖师。俗姓卢,出生在广东新兴,生活、传法于广东。

参考文献:

【1】《古典文学佛教溯源.十论》陈允吉著,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2年11月第一版

【2】《中国文学史》(第二版)第二卷,袁行霈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年7月

【3】《唐诗三百首》珠海出版社,2007年

【4】部分网络资料:http://baike.baidu.com/view/229668.htm#3

http://baike.baidu.com/view/134954.html?tp=0_11#3 http://baike.baidu.com/view/1048543.html?tp=6_11

篇三:长恨歌

.《长恨歌》读后感

王安忆的《长恨歌》30万字,我看完用了两天。虽然是比较少有的能称为文学作品的东西,但可读性并不算强。文字华丽、拥挤而唠叨,不顺畅,转弯抹角的。整篇故事晦暗暧昧,有点腐败的气息。故事的写作手法很独特。一点一点地描写,逐渐连缀起来,成为一个完整的故事,象一个个珠子连成的项链。

读后,总体感觉是一个对旧上海往昔情怀、情境的遥望和追忆,虽然描写的是人物的经历、命运,但这命运是渗透在背景中的,是给这背景作点缀的。就象开篇对弄堂的描写——“站在一个至高点看上海,上海的弄堂是壮观的景象。它是这城市背景一样的东西。街道和楼房

”凸现在它之上,是一些点和线,而它则是中国画中称为皴法的那类笔触,是将空白填满的。

主人公王琦瑶曲曲折折的命运便在对往日上海滩文明的描绘中,一步步展开来。故事时间跨越半个世纪,从琦瑶豆蔻年华开始,一直到她60多岁被害至死止。

感觉主人公王琦瑶写得并不可爱,一个20年代旧上海的小女子,正当好年华的时候,因命运的缘故辉煌了一次,然后,就堕入无边的黑暗中。仿佛莫泊桑的小说《项链》里的路瓦栽夫人。

书中人物不多,都是琦瑶的女朋友和男朋友,及琦瑶的女儿的女朋友男朋友。也不看重历史背景,只是在走女人的心路。

琦瑶的几个男人,李主任、程先生、康明逊、老克腊、萨沙。除了落花有意流水无情的程先生,其余的都辜负了她。她便在这辜负中坦然地做着女人,最后死于谋财害命。由此画了句号。

琦瑶16岁竞选上海小姐后,被李主任看中,做了李主任的情妇,李是军政界要员,不久死于飞机失事;程先生是琦瑶的仰慕者,追随琦瑶终生;康明逊是个顾首顾尾的纨绔子弟,给了琦瑶一段没希望的感情,始乱终弃;老克腊是琦瑶女儿一代的男人,给了琦瑶爱的希望,也导致了她的死。

人物刻画最成功的,倒是神龙见首不见尾的配角李主任。血肉丰满、跃然纸上。“在女人的事情上,李主任总是当机立断,不拖延,也不迂回,直接切入正题的。是权力使然,也是人生苦短。”

“李主任上了车坐在她身边,身材虽不高大,可那威严的姿态,却有一股令人敬畏的气势。李主任是权力的象征,是不由分说,说一不二的意志,唯有服从和听命。”

“李主任并不问王琦瑶爱吃什么,可点的菜全是王琦瑶的喜爱,是精通女人口味的。” 琦瑶是恬静美丽的,也是坚强的,她的坚强体现在她作为一个女人的命运的不挣扎、不抱怨、坦然承受,以及对生命中男性的温柔和体谅。

《长恨歌》里的爱情也是影影绰绰若有若无。似乎只有程先生对琦瑶的爱情是实打实的。如果说王安忆与张爱玲相像,可能就是描写感情态度上的相似了。细致入微的冷静客观,甚至本应该惊心动魄的激情都是冒着冷气的。

《长恨歌》已由关锦鹏改编成电影,郑绣文饰王琦瑶,梁嘉辉饰程先生,吴彦祖饰康明逊,胡军饰李主任,黄觉饰老克腊。

我先看的电影,后读的小说。电影的人情味要比书浓厚很多,爱情和友情都很丰富。郑绣文将琦瑶演得活色生香。梁嘉辉演的程先生,更是专情到骨头里,非常耐看。书中更多的是张爱玲式的冷冷的旁观,和略带调侃意味的冷静的叙述。

对王琦瑶这样的女人,作者作了个总结,是赞赏,是惋惜,也是慨叹——“她们是彻底的女人,不为妻不为母,她们是美了还要美,说她们是花一点不为过。她们的花容月貌是这城市财富一样的东西,是我们的骄傲。感谢栽培她们的人,他们真是为人类的美色着想。她们的漫长一生都只为了一个短促的花季,百年一次的盛开。这盛开真美啊!她们是美的使者,这美真是光荣,这光荣再是浮云,也是五彩的云霞,笼罩了天地。那天地不是她们的,她们宁愿做浮云,虽然一转眼,也是腾起在高处,有过一时的俯瞰。虚浮就虚浮,短暂就短暂,哪怕过后做它百年的爬墙虎。”

书籍内容:

一个女人四十年的情与爱,被一枝细腻而绚烂的笔写得哀婉动人,跌宕起伏。四十年代,还是中学生的王琦瑶被选为“上海小姐”,从此开始命运多舛的一生。做了李主任的“金丝雀”从少女变成了真正的女人。上海解放,李主任遇难,王琦瑶成了普通百姓。表面的日子平淡似水,内心的情感潮水却从未平息。与几个男人的复杂关系,想来都是命里注定。八十年代,已是知天命之年的王琦瑶难逃劫数,女儿同学的男朋友为了金钱,把王琦瑶杀死,使其命丧黄泉。

故事简介:

看王忆安的《长恨歌》,一曲娓娓道来,弦音顿挫,台上的人伊伊啊啊,热闹非凡;台下的人看的清晰,不过是赶了一回繁华,只是低回慢转都作着告别,曲终人要散,幕台上的冷清无人眷恋,不过是述说着无法挽回的难过。

《长恨歌》里有的是似女人小性子的潮粘的梅雨季风,有的是似肌肤之亲般的性感的挨挤的上海弄堂,有的是带阴沉气息如云似雾的虚张声势的乱套流言。也有处于嘈杂混淆中如花蕾一样纯洁娇嫩的闺阁,盛载的都是不可为人知的心事。还有把城市的真谛都透彻领悟的自由群鸽,它们在密匝的屋顶盘旋,带着劫后余生的目光哀怨地看这一片城市废墟。 那是属于上海的废墟,上海夜夜笙歌,歌声是带着形式般迫不得以带欢庆的热闹,却是

没有高山流水纯粹清澈,在这废墟里,袅袅娜娜的浮出一个清新雅致的影子,那是王琦瑶。

她是就典型的上海女儿,追逐潮流讲究小情小调,平易近人,心比天高。若是出生不好,被虚荣牵着鼻子走,都是要走上无奈的不归路的。

小说分三条清晰的线索:第一是王琦瑶的遭遇,从片厂拍戏到登上摩登杂志到舞会流连再到选举上海小姐,把她推到一个前所未有的众人羡慕吹捧的高度,这不是幸事,而是为她

的悲剧奠下基础。到这里是小说的高峰,月以满,则要亏,水到满,则溢出。王琦瑶戏剧的荣耀开始走下波路,在人们意味深长的眼里约定俗成的成了交际花,勾三搭四,堕了胎,成了最卑微的女人。最后死于他杀。无人同情。

第二条线索是从王琦瑶的友情出发。从吴佩珍到蒋文丽到严家师母再到张永红,这些友情不过如水般淡薄,各有各的利益计较,讲不清道不明的各怀鬼胎,但彼此做了个寂寞途里的聊友也未尝不可。

第三条线索是王琦瑶的爱情。从程先生到李主任到阿二到康明逊到萨特再到老克腊,王琦瑶并非多情也非滥情,而是生活所逼。一开始,王琦瑶的生存意识是在爱情前面的;到有那么一刹那爱情的尾巴跳跃到她眼前,也是转瞬即逝,留也留不住。忧伤的缠绵,总是带着无可奈何的悲情,像随时都要消逝般。

王琦瑶对程先生,既是明白他的一颗心全在自己身上,她高高在上,带着些许的骄傲,因为这垫底的骄傲。于是她不承诺。“不承诺是一根细钢丝,她是走钢丝的人,技巧是第一,沉着镇静也是第一。”退到最后,还有个程先生。 她心安理得的这样想。

命运的齿轮启转,慢慢为她踮起一层又一层的高度。她的心本是高的,只是受了现实的限制,这种矛盾终于在爱丽丝公寓里得到缓解——她当起了李主任的姨太太。名副其实的交际花,却只能在暗无天日的等待中默默枯萎。她爱他,却留不住他。这种爱是无端生出的被动的回应,在寂寞的光影度过的。她说:“我还不能走,我要留在这里等他,我要是走了,他倒回来了,那怎么办?他要回来,见我不在,一定会怪我的。”终于,小女人的任性还是抵不住命运的无情宣判——李主任飞机失事。

到阿二,他只是懵懂少年。见着她,把她当成了童话和向往。她是他一个繁华的梦,真是是不愿醒来。但王琦瑶也没放在心上,只隔着一层暧昧。

-

情缘再流转,王琦瑶由邬桥重回到上海,当了注射护士,认识了康明逊和萨沙。康明逊和她是两情相悦,却是不能在一起,当有了孩子,康明逊又无法承当。王琦瑶不怪他,她想,她是很爱这个男人的,不愿他受委屈。她对他不仅是爱,还是体恤。于是她独自承当。平安里的流言三传四传,王琦瑶不得不找来萨沙当垫背的孩子的父亲。也是略施小技,却也掩不过情场浪子萨沙的眼睛。最后他也离开。

轮转了一圈,还是又回到原点,遇到程先生,他无怨无悔地照顾她和她的孩子。王琦瑶心想,若是他提出,她也定是不会拒绝他;但程先生是君子,从不在她那里过夜。两人都明白王琦瑶此刻对他只有恩没有爱。他爱她,却只能不告而别。到底是回不去了。

当年的王琦瑶有如白绢似的,后来渐渐写上字,字成了句,成了历史。历史沉淀得深,不过是漫天扬起的灰尘。那华丽的旗袍,抖落的不单是繁华似锦,还有的是抑制不住的落寞和惆怅。时间是最具有腐蚀力的,洗尽了铅华,那夺目的荣耀,不过过眼云烟,留不住的风景,竹蓝打水一场空,到头来,只剩空旷的虚无。人什么都没有。

<转贴> 关于王琦瑶的长恨歌王安忆是我喜欢的女作家.她是上海人.是为数不多的继张爱玲后,能把上海人描绘的绘声绘色的女作家.凡是看过她作品的上海人,难免不为那些文字哑然失笑.

就长恨歌的王琦瑶来说,人们给予太多感觉上的粉饰.其实她不过就是上海弄堂里的你我她.平凡而简单.说外貌吧,顶多是小学的班花.才情的话,除了会莺莺燕燕的哼几句流行歌曲.琴棋书画是必定不会的.但是像大多的上海女孩子一样,有点作,有点虚荣,可是心眼还是不坏的.所以总觉她就是自己,就是街上形形色色的上海女孩的影子.

所以,她的痛苦也是我们自己的.她作,所以有好男人出现,她也不珍惜.她虚荣所以碰到了一个地位高,权势大的男人,她就屈服了.后来男人死了.她从上海小姐变成了过期的情妇.好不容易东山再起,她心眼不坏,结果还是着了男人的道,又被人给甩了.而且还生了孩子.毕竟她还是有魅力的.总有那么几个有着各自目的的男人围着她转.不免地有些沾沾自喜.可是年龄大了,男人们一个一个地离开了.终于只留下她和她的财产.最后,她因为财产而失去了生命.可是最悲剧地,死的已经不是当年的上海小姐.而是一个饱经风霜的老太婆.正所谓无可奈何花落去.所以我想说的几点是

一.所谓美女.无须自傲.当年的上海小姐,也是风华正茂.但是如果没有高于别人的智慧,没有忍辱负重的气节.到都来,只是磋跎岁月后脸上的皱纹,和满腹不可告人的心事.灯光,掌声,鲜花,是留给别人的.眼泪和伤心是自己的. 倒不如做豆腐西施.过着朴实无华的生活,朝九晚五地忙忙碌碌.

二.所谓男人.应该检点.上海小姐是青春美丽,雍容华贵.那是光环的美.是钻石的闪.她不过是邻家的妹妹.她不过是楼上的姐姐.走近了也是百家的俗,小家碧玉的风情.谈恋爱,应该要的是人家的品质.脑子里总该有点可以说道的.日子过长久了,人家脸也黄了,头发也白了.如果你还牵着她地手,才说明你的眼光不错.如果嫌弃人家的话,当初还不如弄个芭比娃娃,一百年的漂亮可爱.

三.所谓爱情.少年不识愁滋味.当年,或是青涩,或是甜蜜.当年或是轻狂,或是踌躇.而今只是淡淡的开水,菜篮的菜,一捋煤气单,坏掉的灯泡,积垢的炉灶.无论是李主任,娘舅,老克拉,最后还是空虚+寂寞的早上弥漫蚊香的气味.懒懒的不想凭吊.于是早上的豆浆和糍饭,自行车的铃声又一次占据人的意识,才发现爱情的考虑只不过是昨晚的梦魇.

四.所谓婚姻.除却巫山不是雨.如果王琦瑶嫁给了娘舅,或是李主任.也许结局不会那么悲伤.可是嫁给了李主任,战乱足以让她成为寡妇或是文化大革命中千夫所指的荡妇.嫁给她最喜欢的娘舅,她可能会变成金锁记的七巧.饱受大家族的歧视,最后同化成一个颐指气使的泼妇.人生的变数太多,前面的成就后面的.一环扣着一环.你获得了,便会失去,你失去了,又获得了新的开始.婚姻是这样,人生也是这样.所以婚姻是围城,人生也是.

所以, 王琦瑶是我.但是我从来不是她.郑秀文也不是,黄奕也不是,谁也不是.她是潜在所有上海女孩子意识里的.她是藏在弄堂里,外滩,梧桐树下,学校门口的.她是过去,是未来,是无数个女人夜晚思考的身影

篇四:浅析《长恨歌传》

浅析《长恨歌传》中李杨的不伦之恋

摘要:唐代是我国古代发展的一个黄金时期,尤其是繁华似锦的开元时期更是达到了我国古代的一个高峰,唐玄宗李隆基前期励精图治,一手开创了“开元盛世”,但是到了晚年的唐玄宗却失去了锐意进取的心,追求享乐奢华的安逸生活。这个统治中国近半个世纪的千古帝王,不仅给唐代的经济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在政治上,经历了安史之乱以后,唐代逐渐衰退,江河日下。但是,最为人津津乐道的还是他与杨贵妃之间的爱情故事。“美人”与“江山”的话题再次被人们关注。

关键词:不伦之恋 钗钿情缘 遗恨之情

李杨的爱情故事从唐代中期开始便在社会各阶层广泛的传播。李杨的爱情故事不仅是文人议论的话题,也是坊间百姓“八卦”的热点,诗人将之入诗,剧作家将之入戏,小说家将之入文,或讽或颂,莫衷一是。《长恨歌传》是中唐时期的陈鸿所作。此传先述开元时杨妃入宫、迄天宝末缢死于马嵬坡的始末﹔后写玄宗自蜀还京﹐思念不已﹐方士为之求索贵妃魂魄﹐见之于海上仙山﹐贵妃乃为言天宝十载七夕与玄宗盟誓之事。后段叙述为前此唐人诗文中所未见﹐当是不得之于民间传闻,描写也相当细致。文章最后说“欲惩尤物,窒乱阶,垂于将来者也。”作者对玄宗晚年的纵情声色,政治腐败进行了否定,寓有劝诫讽喻之意。下面笔者就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以下李杨之间的不伦之恋。

一、 天生丽质,始承新欢——牡丹花的绽放

开元中前期,唐朝集政治清明,经济富庶,文化发达,国泰民安。这时在位的唐玄宗也达到了人生的巅峰时期,唐朝在他的手中出现了空前的繁荣,他达到了自己的政治目标,完成了自己的人生目标。到了开元末年天宝初的时候,唐玄宗便不再锐意进取,励精图治了。他疏于政务倦于万机,把政事悉数委于宰相李林甫,安享他的太平盛世。玄宗之前喜欢的元献皇后和武惠妃相继去世,虽有“三夫人,九嫔,二十六世妇,八十一御妻,暨后宫才人,乐府伎女”,但唐玄宗却每一个能看到眼里,因此唐玄宗在精神上也缺少了寄托,直到杨贵妃的出现才使他龙心大悦。杨贵妃的美貌确实出众,正如李白在长安供奉翰林时为杨贵妃写的三首《清平调》中所说,将杨贵妃比作仙女,比作牡丹,并且与汉代的美女赵飞燕相比,足见其“天生丽质”。但是,众所周知,此时的杨贵妃是唐玄宗的儿子寿王李瑁的王妃,无论唐玄宗多么的喜欢她,如果把杨玉环占为己有,这在封建社会,连普通老百姓都知道这是有违伦理道德的,但在《长恨歌传》中并没有详细说明唐玄宗是怎么从寿王府中的到杨玉环的,而是轻描淡写为“诏高力士潜搜外宫,得弘农杨玄琰女于寿邸,既笄矣”。这是作者不清楚么?不是,是作者有意识的回避了。事实上,唐玄宗为得到杨玉环真是煞费苦心,他先以为其母窦太后荐福为名,将杨玉环度为道姑,并赐道号为“太真”,为在宫中修建太真观,断绝杨玉环与寿王的夫妻关系。之后,唐玄宗第二次往骊山华清池的时候(开元二十九年十一月)就有杨玉环随驾,这次回宫后,杨玉环就名正言顺的进入宫中了。

我们看到,唐玄宗为了得到杨贵妃费尽心机,甚至“冒天下之大不韪”,这就为李杨爱情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自此以后,杨贵妃的命运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虽然唐玄宗曾经以 “妒悍不逊”的名义,将杨玉环两次“赶回娘家”,但是,正是因为这些在爱情过程中的小摩擦使得李杨的爱情更加的牢固,坚如磐石。

二、 安史之乱,命运多舛——牡丹花的凋零

安史之乱的爆发,使大唐王朝遭受了重大打击,百姓流离失所,背井离乡,江山支离破碎,满目疮痍。正如杜甫在诗中描绘的那样,“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唐玄宗被安史之乱弄得措手不及,仓皇网成都逃跑,就算是逃跑唐玄宗也还带着杨贵妃。《长恨歌传》中说“当时敢言者,请以贵妃塞天下怒”,是因为唐玄宗因迷恋于杨贵妃而不理朝政,轻信奸相杨国忠,致使安禄山叛乱,乱天下的“罪魁祸首”就是杨贵妃,红颜祸水的封建观念使得杨贵妃殒命。“美人”与“江山”的话题被争论了几千年。鲁迅先生以对历史独到的发现和精辟的见地,对红颜是祸水的封建观念给予了强烈地批判。他在《阿金》中说:我一向不相信昭君出塞会安汉,木兰从军就可以保隋;也不信妲己亡殷,西施沼吴,杨妃乱唐的那些古老话。我以为在男权社会里,女人是决不会有这种大力量的,兴亡的责任,都应该男的负。但向来的男性的作者,大抵将败亡的大罪,推在女性身上,这真是一钱不值的没有出息的男人。

我很赞同鲁迅先生的观点,事实上,开元时代后期,就已经潜在了很重大的危机。李林甫拜相十九载,此人生活极其奢侈浮华,可是

他官居宰相,他的言行,会影响社会风气的,因此当时社会上“斗富”现象十分普遍。而且他这个人还嫉贤妒能,压制人才,这就使得唐朝的发展进入歧途。杨国忠做宰相后更是专权误国,他不关心百姓疾苦,好大喜功,穷兵黩武,对边境少数民族大肆用兵,使得田园荒芜,民不聊生。面对这些重大的问题玄宗却不闻不问,以为天下太平,高枕而居,最后安禄山以讨伐杨国忠为名,进兵长安,发动了安史之乱。这些种种原因造成的国家动荡,不能怪在杨玉环一人身上。因此,红颜是祸水的说法是极其荒谬的。杨玉环这朵惊艳群芳的牡丹,在乱世之中凋零,曾经的“红尘一骑妃子笑”,永远地定格在历史之中,唐玄宗期盼的天长地久的爱情也最终夭折了。后来,唐肃宗在长安继位,唐玄宗自蜀还京,肃宗尊其为太上皇,养于南宫。

三、 惺惺相惜,钗钿情缘——江山美人的思考

《长恨歌传》后半部分写了唐玄宗因失去杨妃后极其痛心,让道士为杨玉环招魂,道士在“玉妃太真院”见到了杨贵妃,杨妃以“金钗钿盒”为信物,各析其半。杨贵妃又回忆了以前与唐玄宗的历历往事。生前的花前月下,与唐玄宗琴瑟相和,并且密相誓心,世世结为夫妇,如此真情,可歌可泣。

《长恨歌传》创作于唐宪宗元和元年,经历了安史之乱后国家百废待兴,人民把希望寄托在了李唐王朝的复兴上,陈鸿从封建士大夫角度出发,通过李杨二人之间的爱情,表达了对当朝皇帝的劝诫。陈鸿的《长恨歌传》与白居易的《长恨歌》所描述的故事是相同的,都描述了李杨凄美的爱情故事。但是,二人的思想倾向确是不同的,陈

鸿主要是通过李阳的爱情故事,劝诫当时的统治者要“引以为鉴”,不可再沉湎于美色,否则将会身死国灭。白居易除了含蓄指责唐玄宗的声色误国,致使国家动荡,民不聊生的过错之外,他对李杨的爱情还是充满同情的,因此白居易以“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终篇。抛却唐玄宗的政治身份,假设我们把李杨二人作为普通的百姓来看,唐玄宗与杨玉环的爱情是真挚的,感人的,甚至有些悲壮。在古代的帝王中,对后宫妃子能如此情深能有几人?也许,从某种程度上说,正是唐玄宗对杨玉环如此的深情,人们才淡化他的“父娶子妻”这种不合封建社会伦理道德的行径。

李杨的不伦之恋,说明了当时唐朝受胡人婚姻习俗的影响,在北方的少数民族中“父娶子妻”、“子娶后母”的现象十分普遍,再加上李唐宗室有胡人的血统,这是李杨之恋的社会文化因素。再者,李杨之恋集中体现了专制王权的荒淫无道,唐太宗贵为天子,竟然视社会人伦与不顾,“父娶子妻”无论怎么掩饰终归是应受到谴责的。最后,李杨的不伦之恋虽然起步于强权,他们之间的感情在发展之中。李杨的爱情之路经历了不少的坎坷,但是正是在这些坎坷中,她们才互相发现对方正是自己生命中的必须。她们二人的身份,不仅让他们的爱情夭折,这更体现她们爱情的难能可贵。《长恨歌传》对后世以李杨爱情故事为题材的文学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宋代有《杨太真外传》、元代白朴的《梧桐雨》、清代洪升的《长生殿》的创作都受到了陈鸿《长恨歌传》的影响。

篇五:王安忆《长恨歌》

王安忆《长恨歌》研读

一、 作家自述

走上独特性的道路是20世纪作家最大的可能,也是最大的不幸。20世纪是个能源危机的时代,小说的思想部分与物质部分已被一代一代作家几乎消耗用尽,剩下的可能性已经很少??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都是将生活与小说关系中思想的部分与物质的部分视为一体,并且反感于拆分为两部分的讨论,认为那样机械的做法,会损失小说的艺术。我将小说视为一种带了宿命意味的天然,将小说的完成视作一种感应的实现。所以,在我将这关系一体化之后,又进一步地将其虚化和神化了。当我比较顺利地写作了若干短篇,甚至于若干中篇,而终于写作长篇而不甚顺利的时候,那一个被我虚化与神化的联系竟幻灭似的消失了,我几乎是被迫地要求寻得一种具有实体性、规范性的手段,就好比黄金分割的那样肯定的比例数据,而我找不到。就在我想找又找不到的时候,我则发现,小说是有科学性的、机械的、物质的部分。一些美丽的故事和完满的经验,足以走完一个短篇的行程,甚至勉力走到中篇的终点。然而,一部长篇,则要在故事与故事之间,经验与经验之间,逻辑地联络与推动。这一个逻辑的联络与推动究竟是什么呢?它包含了一种创造宏伟建筑的可能性,而我们毕竟是应当去创造一个宏大的存在。

摘自王安忆:《小说的物质部分》,《王安忆自选集》,

作家出版社1996年版,第331、339页。

《长恨歌》确实写得很用心,当时作家出版社计划出我和贾平凹的自选集,要求其中有一部新长篇,在我开始考虑写什么时,这个题材就在脑海里出现了。应该说,它在我心里其实已沉淀很久了。我个人认为,《长恨歌》的走红带有很大的运气。譬如,当初张爱玲的去世引发了张爱玲热,许多人把我和她往一块儿比,可能因为我们写的都是上海故事,对上海的怀旧时尚客观上推动了读者关注写上海故事的小说。其实我在写作时根本没有什么怀旧感,因为我无“旧”可怀。

事实上,我写《长恨歌》时的心理状态相当清醒。我以前不少作品的写作带有强烈的情绪,但《长恨歌》的写作是一次冷静的操作:风格写实,人物和情节经过严密推理,笔触很细腻,就像国画里的皴。可以说,《长恨歌》的写作在我创作生涯中达到了某种极致的状态。 《长恨歌》的叙事方式包括语言都是那种密不透风的,而且要在长篇中把一种韵味自始至终贯穿下来,很难。因为你得把这口气一直坚持到最后,不能懈掉。写完后我确实有种成就感。《长恨歌》之后,我的写作就开始从这种极致的密渐渐转向疏朗,转向平白。这种演变我自己觉得挺好。

摘自王安忆:《我眼中的历史是日常的——与王安忆谈{长恨歌)》,

《文艺报》2000年11月11日。

上海是座有意思的城市。在这个舞台上上演着无数故事,我还没有写完。有人说我的小说“回避”了许多现实社会中的重大历史事件。我觉得我不是在回避。我个人认为,历史的面目不是由若干重大事件构成的,历史是日复一日、点点滴滴的生活的演变。譬如上海街头妇女着装从各色旗袍变成一式列宁装,我关注的是这样一种历史。因为我是个写小说的,不是历史学家也不是社会学家,我不想在小说里描绘重大历史事件。小说这种艺术形式就应该表现日常生活??我觉得无论多么大的问题,到小说中都应该是真实、具体的日常生活。 生活经验对一个作家而言很重要。小说里的日常生活,不是直露露的描摹,而是展现一种日常的状态。写实是一种陷在许多规矩限制中的写作。许多经典小说在假定的前提下,按照逻辑精确设计人物和情节,这是作家创作中所获得快感之一,同时也是需要功力的一种劳作。我在年轻时候也容易喜欢一些情绪化、浪漫的东西,现在我真心赞叹那种上乘的写实功力。

摘自王安忆:《我眼中的历史是日常的——与王安,匕谈(长,ttt&)》,

《文艺报》2000年11月11日。

我为什么写作?有时我问自己,却发现这不是一个答案能解决的。

说来说去,我写作的初衷只是为了找一条出路,或是衣食温饱,或是精神心情,终是出路。我以为是找着了,便这么源源不断地写了下去??我用我整个真实的心情去写,写作成了我的习惯,我生活中的一部分。多年来的彷徨不定终于得到了解脱。

当我写出我的哀乐时,便有人向我呼应,说我写出了他们的哀乐。我感到了人心的相通,并且自以为对人们有了一点责任。因此便想着要把小说做得更好一些,内容更博大一些,担负的人生更广阔一些。这时候,我第一次开始检讨我的自我。我感到了我的自我的狭小和封闭,我试图着拆除圈住我的自我的围篱,透过我自我那么一点小小的悲欢哀乐,极力与世界万物沟通、牵连,使它能够包容、折射更多更大的历史、社会和诸多人生的映象。在我努力着这一些的时候,我的心情豁然开朗,少去了许多哀怨,而更加明澈,我觉出了生活的无穷乐趣。假如有人间我:“为什么写?”我便回答:“为了生活得更好。”假如有人问我:“为什么生活?”我便回答:“为了写得更好。”这颇像一条追着自己尾巴跑的狗。可是,历史是由地球无穷的周转而延长,那么人生的意义,也可以存在着无穷循环之中。

我力图写着广博的人生,于是便遇着了许多的幸与不幸,面对这么多的幸与不幸,我感到我自己那一点悲欢的渺小,甚而觉出了我的自我的渺小。我再一次检讨着我的自我,从我自身的悲哀中找出自己应负的责任,我写着这一世界的幸与不幸中,人自己应负的责任。每当我对自己的文章有所不满,想着要写得更好的时候,紧接下来的行动必定是回到自我里来作一番省察,检讨,扩充,提高,然后再忘我地埋头于文章,周而复始。当我越来越成为一个名作家,越来越被人所知道、赞扬或者是批评,我便越来越深地和无可奈何地感到,我应对更多的人生负有着责任。我想着:要使我的人生,我的生活,我的工作,我的悲欢哀乐,我的我,更博大,更博大,更博大。

从此我便有了一种奇怪的感觉,觉得我的小说是和着我的人生贴近着,互相参加着。我的人生参加进我的小说,我的小说又参加进我的人生。于是,我便再也回答不出,我终究是为什么写作了。

摘自王安忆:《小说家档案〃王安忆专辑〃自述》,《小说评论》2003年第2期。

二、重要评价观点

1952年,张爱玲辞离了上海,以后寄居异乡创作亦由盛而衰,但借着王安忆的《长恨歌》,我们倒可以想像,张爱玲式的角色,如葛薇龙、白流苏、赛姆生太太等,继续活在黄

浦滩头的一种“后事”和“轶事”的可能。小说的第二部及第三部分别描写王琦瑶在五六十年代及80年代的几段孽缘。王安忆俨然把张爱玲《连环套》似的故事,从过去的舞台搬到了今天的舞台。一群曾经看过活过种种声色的男女,是如何度过他(他)们的后半辈子?张爱玲不曾也不能写出的,由王安忆作了一种了结。在这一意义上,《长恨歌》填补了《传奇》、《半生缘》以后数十年“海派”小说的空白。

摘自王德威:《海派作家又见传人》,《读书》1996年第6期。

《长恨歌》以40年代选举“上海小姐”为故事引子,这事件本身就包含了现代城市繁华与浅薄的双重文化特性,尽管它在形成之初也带有主流文化的色彩(如电影导演劝阻王琦瑶参加选举时所举的理由),但事过境迁,它成为王琦瑶们私人性的文化记忆,作为一种都市民间文化的品种保持了下来。50年代的上海进人了革命时代,革命的权力像一把铁梳子篦头发似的,掘地三尺地扫荡和改造了旧都市文化。但王安忆的聪慧和锐敏,使她能够在几乎化为齑粉的民间文化信息中捡拾起种种记忆的碎片,写成了一部上海都市的“民间史”。虽然她没

有拒绝重大历史事件对民间形成的影响,如“解放”、“文革”和“开放”。但她以民间的目光来看待这种强制性的权力入侵,并千方百计地找出两者的反差。时代要求人民成为国家机器上的螺丝钉,拧在机器上并完全受制于机器,而王琦瑶们擅长于把“人生往小处做”,即便身处螺丝钉的境地,也能够“螺蛳壳里做道场”,做得有血有肉,有滋有味。因为是以个人记忆方式出现的私人生活场景,芥末之小的社会空间里,仍然创造出一个有声有色的民间世界。

摘自陈思和:《逼近世纪末的小说》,王晓明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论》(第3卷), 东方出版中心1997年版,第458页。

王安忆用《长恨歌》做题目,它使人想起了白居易的著名长诗《长恨歌》。这种自然联想提醒批评家和读者:“《长恨歌》有个华丽却凄凉的典故,王安忆一路写来,无疑对白居易的视景,作了精致的嘲弄。”只可惜,这种常识往往阻碍人们深究其理。

在王安忆与白居易之间,在此《长恨歌》与彼《长恨歌》之间,必定有着某种如小说般纠葛相缠的联系,否则一个明智的作家是决不会用自己洋洋30万字的心血去和一个脍炙人口的名篇撞车的。毫无疑问,王安忆借用典故的传统(这传统里不仅包含着唐玄宗、杨贵妃的典故,甚至还包含了“烽火戏诸侯”、“倾城倾国”等一系列的典故),只不过是为解构的方便,将基点定位于白居易的《长恨歌》上。

从解构典故出发,王安忆首先着重表现并且重新阐释了“史诗”与“女人”两个概念。史诗作为一种记述“参加集体的而非个人的开拓事业的历史人物或传奇人物??的业绩”的样式,它既不存在于白居易的《长恨歌》中,也不存在于王安忆的《长恨歌》中,但作为“安史之乱”的一段史实,作为上海那样“一个城市的故事”,它们在作者的心中未尝没有一些史诗的构想。从现代意义上说,评论家认为“史诗是叙事文学形式的最初例证,同时又是严肃文学的例证”。白居易的《长恨歌》作为长篇叙事诗,王安忆的《长恨歌》作为歌行体般的长篇小说,其精神实质都是和史诗这种例证交相辉映的。只不过白居易要的是一种生离死别的帝王爱情佳话,而王安忆则别有所求。如果说白居易对史诗精神的追求尚且停留在“历史人物或传奇人物”这一质素上,王安忆则已立志于把史诗精神导人一个现代城市的日益平凡的女人身上。

摘自万燕:《解构的“典故”》,《深圳大学学报》1998年第3期。

王琦瑶所处的时代是我国历史上伟大转变的时代,但她是社会体制外的边缘人,是历史洪流所不易冲刷到的卑微的小人物。但又是力求自食其力的、与世无争的小人物。她使读者产生深切的悲悯之情,就因为这个小人物是那么美丽、善良和柔弱!小说虽然也多少反映出时代前进的脉动,但它写的绝算不上什么重大题材。然而在作者细腻人微的笔墨下,上海弄

堂深处的风情和各种人物,都活灵活现地出现在我们面前。小说的文本也是独特的,它描写风物的笔法充满通感和睿思,絮絮道来,极富陌生化的效果,耐人寻味。可以说,小说的文学价值大于它的题材价值。

摘自张炯:《迤逦山峦的尖峰——第五后茅盾文学奖评选印象》,

《文学报》2000年11月2日。

《长恨歌》从上海小姐的艰难世路,写出了小人物眼中的上海城市历史,这可称之为一种“新历史小说”。所谓“新”,关键是复活了城市人的历史经验,渲染了浓郁的城市情调。这种经验和情调可供阐释的成分很充裕,对正处于现代化过程的大众来说有丰富的寓意。过去我们的文学重心在农村,小说中再现了大量的乡村体验。但在现代化转换中,城市的文化具有前导性,是乡村的榜样,应当成为当代人的体验中心。文学必须参与这个历史性的转移,达成新的美学升华。

摘自杨扬:《长篇小说走势如何?—上海部分评论家联系本后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纵谈》,《文学~)2000年12月2日。

当90年代以强调女性性征和性别经验为特点的女性主义文学兴起之际,王安忆却特别强调作为一个作家关注人性和人类生存状况的普遍性。她的作品也因此而愈益走向一种廓大而澄明的境界。这种境界不是靠历史或人生的故事建筑起来的,也不是靠理智或观念的逻辑演绎出来的,更不是某种性别或性格特征的“寓言式的抽象晶”(黑格尔语),而是在参透了历史与人生、在消弭了理智和观念,同时也熔铸了性别与性格之后所进入的一个圆融通脱的化境。她的《长恨歌》就是进入这种化境的一个产品。读《长恨歌》,如读《红楼梦》,既不能坐实了看历史和人生,也不能抽象了看哲学和观念,而是要细细地咀嚼涵咏作者对历史和人生的静观默察、妙语熟参,从中去体味历史和人生的那一点终极的大悲剧和大虚空。 摘自於可训:《小说家档案〃王安忆专辑〃主持人的话》,

《小说评论》2003年第2期。

三、作品简析

《长恨歌》最初连载于《钟山》第2、3、4期,后由作家出版社出版,曾获得了第五届茅盾文学奖。这是一个典型的海派传奇故事,小说在对旧日上海小姐王琦瑶近半个世纪的命运的叙述中,对上海近半个世纪的社会风情作了精细的描绘。它讲述的是一个上海小姐在新社会中的生活故事:1946年的王琦瑶当上了“上海小姐”,成为政治要人李主任的情妇;解放后,则过着自食其力的“边缘人”的生活。到了20世纪80年代,王琦瑶“上海小姐”的传奇故事,吸引了一个叫“老克腊”的20多岁青年人,于是出现了一段“忘年恋”。最后王琦瑶被一个无关的人杀害。

《长恨歌》以女性视域书写了一部城市的历史,王安忆曾不止一次地说过,《长恨歌》是“一部非常非常写实的东西。在那里面我写了一个女人的命运,但事实上这个女人只不过是城市的代言人,我要写的其实是一个城市的故事”。这确实使中国女性文学显得不同凡响。在过去的写作中,女性与历史是没有发生直接关系的,但是在《长恨歌》这里,整个城市的兴衰都是通过王琦瑶来呈现的;上海的繁荣、上海的政治动荡、上海的社会变迁,都在王琦瑶情爱生活中,甚至在王琦瑶服装时尚爱好上面呈现出来。在王安忆笔下,城市使女性再生,女性又给城市加进了新的理解与诠释。城市与女人水乳交融,合而为一。

同时,王安忆在写一个城市的故事的时候,却总是去研究一个女人的命运。不同于以往文学作品往往体现女性的其妻性母性之美,王琦瑶的美是一种散发物质气息和欲望气息的美,这是一种城市人的美。王琦瑶用她的美貌和性换取了物质也换取了她一生的安逸富足,所以“物质关系中的性别,才是城市的意味”。而且,关于命运的思考升华了小说的城市故事。王琦瑶最初去电影厂拍片惊异于床上自杀的电影镜头,觉得似曾相识;几十年后,在她

生命的末日,脑海里重现这个镜头,回答了命运的制约。这体现了城市人命运的偶然性,让我们体会到历史和人生的那一点大悲剧和大虚空。显而易见,王安忆的城市之思也就是对物质、生命、时间之思,她打开了女性主义写作的广阔视域,同时接通了我们这个时代最关心的命题:物质、生命、时间。

王安忆在探索城市的女性命运时,也深切地关注着城市里说不尽、道不完、琐琐细细的日常生活。小说所展示的是一个城市的普通人的最日常的生活场景:弄堂、流言、闺阁,鸽子,王琦瑶式的女人??这种普通的“生活”本质是什么呢?王安忆曾说过:“在这里面生活着的人不是想创造一种惊心动魄的大历史,而是想创造自己,创造自己的日常生活,创造维系许许多多普通人最本质的生命延续的东西。”王琦瑶们的生活过得多么别致,或者说是那么精心地去经营她们的日常生活。这传达的的确是不一样的历史观、价值观。

当我们体会着王安忆的叙述时,会不约而同地回忆起张爱玲的上海记忆。可以说,正像上海记忆属于张爱玲那样,上海记忆也属于王安忆。张爱玲已经为上海的情和义、爱和恨画下了不是最美却是最惊心动魄的图画,《长恨歌》的情感记忆则是对张爱玲之后的上海形象的空白性填补。

四、重要研究论著目录

1.王安忆:《小说的物质部分》,《王安忆自选集》,作家出版社1996年版。

2.王安忆:《我眼中的历史是日常的——与王安忆谈{长恨歌)》,《文艺报》2000年11月11日。

3.王安忆:《小说家档案·王安忆专辑·自述》,《小说评论》2003年第2期。

4.罗岗:《找寻消失的记忆——对王安忆{长恨歌)的一种疏解》,《当代作家评论》1996年第5期。

5.王德威:《海派作家又见传人》,《读书》1996年第6期。

6.陈思和:《逼近世纪末的小说》,王晓明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论》(第3卷),东方出版中心1997年版。

7.南帆:《城市的肖像——读王安忆的{长恨歌)》,《小说评论》1998年第1期。

8.万燕:《解构的“典故”》,《深圳大学学报》1998年第3期。

9.张炯:《迤逦山峦的尖峰——第五届茅盾文学奖评选印象》,《文学报》2000年11月2日。

10.杨扬:《长篇小说走势如何?——上海部分评论家联系本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纵谈》,《文学报》2000年12月2日。

11.於可训:〈小说家档案·王安忆专辑·主持人的话》,《小说评论》2003年第2期。 (季爱娟)

五、名师导评

王安忆在90年代影响最大的作品是她的长篇小说《长恨歌》(1995)。《长恨歌》的成功首先在于她写活了一个奇特的女人--王琦瑶。王安忆自己说,她写《长恨歌》就是要表现一种苍凉,一种透到骨子里的人生的沧桑感。小说三卷其实就是写的王琦瑶人生的三个阶段。第一卷写的是解放前四十年代的生活,对生活充满浪漫想象的王琦瑶在16岁时当选上海小姐,做了李主任的"金丝雀"。然而历史的车轮辗碎了她在爱丽丝公寓的幸福生活,她的李主?a href="http://www.zw2.cn/zhuanti/guanyuwozuowen/" target="_blank" class="keylink">我蚍苫氯鍪?a href="http://www.zw2.cn/zhuanti/guanyurenzuowen/" target="_blank" class="keylink">人寰。王琦瑶被迫到苏州外婆家避难。第二卷写的是50 、60年代王琦瑶在上海平安里的生活。王琦瑶回上海后在平安里替人打针,康明逊和萨沙又走近了她的生活。

字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