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初中作文 > 教育资讯

闯关东2000字观后感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4 10:23:21 初中作文
闯关东2000字观后感初中作文

篇一:闯关东观后感

看完了荡气回肠的《闯关东》,合上书,书中铁骨铮铮的朱家男儿、剑胆琴心的朱家媳妇儿仍在眼前晃动,音容笑貌清晰可见。

《闯关东》讲述的是从清末到九一八事变爆发前,一户山东人家为生活所迫而离乡背井“闯关东”的故事,以主人公朱开山的复杂、坎坷的一生为线索,其中穿插了朱开山的三个性格迥异、命运不同的儿子在关东路上遇到的种种磨难和考验。在剧本策划阶段就将其创作定位为:小人物成为大英雄的故事。 “闯关东”这种民族行为是中华民族特定历史背景下被迫进行的民族大迁移,关东路上的闯荡需要经历一次次的波折磨难,包括土匪、官兵、土豪、乡霸、流氓、流民、善人、妓女、瘾君子、矿工等等各色人物将陆续登场,给山东大汉制造各种各样的困难,在苦难之下,朱家父子、兄弟、夫妻之间所产生的悲欢离合的故事。

朱开山是我最佩服的一个人,他有勇有谋。对待洋鬼子恨之入骨,对中国人轻言轻语,好言相劝。朱开山讲道理,论事理,无论做任何事都会深思熟虑,我想如果我们中国人都像朱开山一样,那么外国人一定不敢再欺负我们中国了。在书的最后朱开山对着森田,掂了掂柳叶刀说:“森田总裁,你也是个喜欢做梦的人,梦想抢夺山河矿,梦想抢夺中国,梦想灭亡中国,你的梦今天可是真做到头了!不过,我不像你,不给别人留后路。”从这里就可以深深感受到朱开山的英雄本色。

另外,朱开山的二儿子——朱传武也是一个另人敬佩的英雄人物。他像他的爸爸一样,有着满腔热血,报效国家。朱传武对待上级忠诚,对国家忠诚,是一个上级满意的优秀将领。他可以为国家牺牲。最后,这位爱国军人与一辆装甲车同归于尽了。可以说,他是中国的骄傲!只用两个字来评价他:仁义。仁义之后,便是敢做敢为和勇猛了。从一开始,去和土匪打斗,在大哥娶亲时同谭家理论。总感觉那个有些冷冷的少年有着独特的地方。从小他受到父母责骂最多,却丝毫不顶撞,对比一下,后来的传文会成为叛徒,传杰会私自抵押山东菜馆,传武的鲁莽中透着令人佩服的理智。从军后的传武受到纪律的约束变得更加冷静与成熟,我觉得这个转型是很成功的,也将他的形象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小时的他似乎是冲破不公平的化身,他的反抗只是“离家出走”,从军后的他则代表了军人爱国与勇猛的一面,从而成为人民心中的英雄。传武的品格还有执著,小说可以说讲述了传武的成长使,战斗使,情感使。在他同秀儿,鲜儿的关系中,我只看到了他对秀儿的冷漠,对鲜儿的执著。至于这里面的原因便不知了。后来母亲一直叫他“活兽”,但从母亲口里说出的“活兽”,是那样亲切,那样慈祥,那样感动,那样回忆。

传文娘就是典型的传统母亲的形象。除了把一片爱毫不吝惜地抛洒给每个孩子,即使是素不相识的人她也尽自己的本份去照顾。当家里没有了男人,她便是男人,守好家园,管好孩子,是她责无旁贷的本份。用一片浓浓的亲情去感化每一颗愁苦的心。与老英雄很般配。

现在说说闯关东的背景吧!

由于东北为流放地,禁垦,边墙西为蒙古贵族驻牧地。但覆灭的满清政府无力阻挡历史潮流,满清二百多年统治,倒促进了满蒙汉等族的大融合,即使“满

蒙独立”运动、“伪满洲国”等历史沧桑,都没能改变满洲人成为中国的满族人。山东圣人之乡心态乡土意识淡化,冒险精神增强最,促使流民春往冬归转变为在东北扎根。辛亥革命东北几千万关内汉人回到中国怀抱,“以至于人文地理学地图表明该地区完全是中国人的”(《草原帝国》,法国,勒内·格鲁塞)。

闯关东,是悲壮的历史,是一次移民壮举。存在特定的“闯关东”路线、存在“闯关东”的特定背景。因此,闯关东是一种社会历史移民现象,有自发的客观因素,有内在的政治影响深度。“山东人闯关东实质上是贫苦农民在死亡线上自发的不可遏止的悲壮的谋求生存的运动。” 作为世界第一的大民族——汉族,几百年来人囗压力就使汉人不断向周边扩散:走西囗、下南洋,内蒙古和新疆也成为汉人移民地。那么,闯关东便成了人口与经济的平衡学。

十九世纪中叶,虚掩的山海关大门敞开,流民潮涌,汹涌澎湃。人是文化、信息的载体,人的流动实际上就是文化的流动。“闯关东”浪潮叠起,意味着中原文化向关东地区大规模挺进,文化交流也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如果说“闭关”时代的文化交流表现为中原文化对满洲固有文化的“侵蚀”,受到“封禁”的人为干扰,那么,在开放的历史条件下,中原文化迅速在关东地区扩散,“喧宾夺主”了。“对绝大多数的山东移民来说,东三省无非是山东省的扩大”。

闯关东的人有那么多,但能像朱开山有那份家业的却是极少数,大多数人的目的是为了填饱肚子,以及有一个可以养活自己的环境,我想他们的生活也许会比在山东好些,但也会是艰苦劳累的。如果选一户平常人家记录那段历史,也许那样会更加真实,也不会有如此多的偶然,但定要索然无味,对于一本小说也就没有了意义。

《闯关东》里有诉不完的故事,数不清的英雄,道不尽的峥嵘岁月,说不完的人间沧桑。我是满怀着感动和震撼读完这部书的,无论是大英雄还是小人物,都让我感到荡气回肠,让我感受到中国人民的坚强的脊梁和生生不息的斗志。这是民族的魂魄,实在让每一个中华民族子孙为之自豪!

篇二:闯关东》2008年看的观后感

《闯关东》2008年看的观后感

《闯关东》一定会很火,起码在2008年会占有一席之地。

这部戏实力派,或者说经常在电视屏幕上晃荡的演员很多,阵容鼎盛,演技无可挑剔;尤其是李幼斌,挟李云龙之余威,本身就是一大看点。

剧情曲折,峰回路转,主人公朱开山一家过关斩将,逢凶化吉,展现出过人的勇气、智慧和胸襟,让我们这些普通人看的时候觉得十分过瘾,仿佛自己也雄起了一把。并且里面与日本人斗智斗勇,所有的中国人都傲骨铮铮,不屈不挠,深受群众喜闻乐见。

同时电视画面气势磅礴,林海、雪原、高山、菜地,田园风光,市井风情,应有尽有。镜头看起来很美,很有点电影的味道。比如朱家过八月十五那一幕,视角慢慢的往上拉,仿佛一个人飘浮而起,变成从空中俯瞰,翠绿的枝叶斜伸出来,一轮金黄圆月高挂碧蓝的天空,一切都充满着诗情画意。又比如结尾一集,朱传武率领部队与日军浴血奋战,朱家三媳妇玉书临盆产子大汗淋漓,两个画面交错纠结。最后朱传武用手榴弹炸毁日军装甲车那一刻,孩子也刚好出生。这时一切都仿佛静止,只剩下婴儿清脆的啼哭。这代表什么呢?一个朱传武倒下去,千万个朱传武生出来?或者是一个开始抗日救亡的中国呱呱落地,从此揭开历史新篇章?发人深省,耐人寻味。

值得一提的是,这部电视剧长达52集,但却不显得拖沓,有些地方还处理得十分干脆。象与热河人潘五爷的争斗结束后,潘五爷这个一度十分重要的角色不再出现,只通过人物的家常谈话,一句“潘五爷搬回热河乡下享清福了”就轻轻带过去,作了交代。

片尾插曲真好听,刘欢的声音想找出第二个恐怕很困难。

可以说,《闯关东》具备了一部好看的电视剧的众多元素,怎么会不大受欢迎呢。

更何况,里面还有妩媚动人的鲜儿。我喜欢小宋佳。

篇三:读《闯关东》有感

读《闯关东》有感

山东文艺出版社出版的高满堂和孙建业的小说《闯关东》,以19世纪初中国动荡不安的社会为背景,以时间的推移和朱家的生活变化为线索,集中展现了朱开山一家历经磨难、奋斗不息的生活场景,读后令人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这是自少年时代读过路遥《平凡的世界》之后又一部震撼心灵的作品,现以分析文中几个主要人物的思想性格为脉,谈点自己浅薄的感受,与诸君共勉。

----忠肝义胆,智勇双全的朱开山

朱开山是作品的主人公,他的一生充满了艰辛与磨难,但他却没有成为一个悲剧人物,关键在于他过人的胆识,敏捷的身手、遇事时的深谋远虑与面对挑战的不屈不挠。 义和团运动失败后他大难不死,只身一人来到关东,在老金沟淘金小有收获,凭着自己的勤劳实干,在短短几年内为家人打造了一个“窝”,使得妻儿在山东遇灾后可以无畏地来到关东。在听说朋友贺老四出事后,他毅然放弃安稳舒适的小日子,再次来到老金沟,决定将事情查个水落石出。在上有官兵盘查,下有土匪打劫,近有掌柜算计,远有眼线监视的情况下,一些心急运金的同伴惨死他乡。朱开山明访暗查,终于揪出了幕后的黑手,并将他们一网打尽,最终得以安全运金回家。

在元宝镇由于传武逃婚,使得本就生性狡诈、心胸狭隘的韩老海对朱家怀恨在心,纠结乡党事事为难朱家。朱开山自知理亏在先,便处处忍让,真心相待,以求弥补。但这忍让不但没让韩老海见好就收,反倒以为对方软弱可欺,甚至心生歹念,勾结土匪绑架传文。匪首在朱开山动之以威、晓之以理之下终于说出了事情的真相,却大大激怒了朱开山,他一个下马威便将本就色厉内荏的韩老海收拾得服服贴贴。

哈尔滨开饭庄时朱家又遇上了地头蛇潘五爷。朱开山深知初来乍到的自己要想立稳脚跟必须在忍让的前提下快速打通各种关系。不想,服软越发使对方气焰嚣张,而逞强却让对方手段更加卑劣,一走了之更让对方嗤之以鼻??在潘五爷再度精心设计的“死人”事件被朱开山揭穿后,恼羞成怒的潘五爷终于与朱家一赌定输赢。老天有眼,害人者最终玩火自焚,丢了家产死了儿子。而此时,朱开山以德报怨的心胸终于感化了潘五爷,使对方不得不心服口服。

朱开山在对待日本人的态度上,可以用一句歌词来形容——那就是“朋友来了有好酒,豺狼来了有猎枪”!对身染瘟疫的一郎,朱家不离不弃,悉心照料,最终使之得以与家人相聚;而对待居心不良、妄图侵占我中华大地的森田等人,朱开山便与之决一死战!那掰得森天手腕“咔嚓”的声响令人听得舒坦,好不解气;那射向鬼子的颗颗子弹和最终使森田毙命的飞镖令人拍手叫绝,好不解恨!那句“总有一天你们日本人得从中国滚回去”的话骂得痛快淋漓,气壮山河!

朱开山多舛的命运和他处处出奇制胜的结果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不得不让人相信信念的力量。台湾作家于华在小说《活着》里讲道:“活着,就是承受,承受生活给予我们的幸福与快乐,病痛与灾难”。记得当年参加公务员面试的时候主考官问过这样一道题“你如

何看待自己生命中的幸与不幸?”记不得当时是怎样回答的,现在想来,如果说的唯物一些,客观一些,其实“幸与不幸”的代名词不就是“成功与失败”吗?前提不就是“努力与否”吗?我相信,在同等条件下,积极主动努力奋斗的人必然成功的机会多一些,也必然在别人看来都是幸运的!所以,与其为别人的“幸运”而心生羡慕、为自己的“不幸”怨天尤人,不如从现在开始,脚踏实地地去做些什么吧!相信,下一个“幸运儿”非你莫属!

朱开山走都哪里都碰到至少一个与之作对的人,也让我们想起了自己走过的路。是啊,不论在哪里,身边都有一个“对手”,是消极地逃避还是积极地面对?是你不仁我就不义地针锋相对?还是拿出豁达的气量泰然处之?朱开山是个好老师,他的不卑不亢,与人为善,以德报怨,确实值得我们学习。但无论怎样,我们都得感谢“对手”,教自己认识社会,懂得事态,历练意志,学会了处世为人的许多道理。

朱开山还有很多令人敬佩的地方,如面对色相诱惑的毫不动心,对传文变节后的大义灭亲等,在子女的教育问题上有一点我印象特别深刻,那就是在元宝镇遭韩老海迫害的时候,家里的长工不听传文的使唤,儿子向他求教,他表面上说得很清楚,“家是你当的,你自己想办法”,给了孩子处理问题的机会,锻炼了孩子处理问题的能力;而私下里却背着孩子自己找工头,帮他解决问题,真是用心良苦。中国有句古话叫做“父强子必弱”,很多事实都印证这句话是正确的,而仔细分析也不无道理,做父母的一味包揽孩子的事,长此下去,不但助长了孩子的依赖性,也抹杀了孩子自行处理问题的机会和能力,孩子能强得起来吗? 当然,朱开山是一个旧社会的农民,受时代和阶级的影响,他的性格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如在对待传武和鲜儿的婚事上,他受封建礼教的束缚,当初的阻挠使得二人终生不嫁不娶,为二人鲜活的生命留下了极大的遗憾。后来,朱开山也改变了态度,决定成全二人,但是一切为时已晚。再如年过花甲之年的他,听到传杰一伙开煤矿的事后,坚决反对,正如传杰所说,他老了!人啊,或许真的就是经的事越多就越怕事。当然,朱开山毕竟不是粗鄙之人,后来他自己也开了窍,当起了山河煤矿的总经理,本想安度晚年的心又开始了新的奔波与劳碌。

----桀骜不驯、忠贞不渝的朱传武

朱开山曾说过,在他的三个孩子中,唯有老二最像他。性格不断发展变化着的传武最终展示给观众的形象同样忠肝义胆,爱国卫家,将满腔热血洒在了抵御外来侵略的最前线。但其桀骜不驯、向往自由的性格和敢爱敢恨、敢忠贞不渝的情愫更令人印象深刻。

年少时在玉书家当伙计的传武,拾金就昧、吃掉人家宝贝千年参还不以为然的形象还真有点不受观众的欢迎和喜爱。但换个角度去想,这些细节除了衬托出传杰深受掌柜的青睐之外,也表现出了传武活得自由、活得真实的一面。也只有这种性格的人在那样的年代才能不守“规矩”,离经叛道,敢于抗拒包办婚姻,追求真爱,带着心爱的人远走他乡。 爱情是每一个完整的生命都应该享受的甜蜜抑或痛楚,爱情也是作家们笔下永恒的主题。《闯关东》中表现的爱情各有不同,朱开山夫妇的同舟共济,相濡以沫;传文夫妇的痴笑癫狂,夫唱妇随;传杰夫妇的青梅竹马、互相支持;还有一郎与秀儿的冲破敷束,终成眷属。唯有传武与鲜儿,几次擦肩而过,有情人未能终成眷属,不能不令人扼腕叹息。而传

武在这份感情里所表现出来的种种,我相信会令所有性情中人感动。

在山场子默默喜欢她时,他为她拿命抵拼;叔嫂关系结束后,他无视封建礼教,大胆表明心迹;被父母阻止后,他毅然抗拒包办婚姻,带着她去寻求自己真正的幸福;面对身患重病、奄奄一息的她,他不离不弃,精心照料;再次与她失之交臂后,他既没有接受为他守候半辈子的原配,更无心再去欣赏周围的风景;当命运安排他们在后半生重逢时,饱经沧桑的他变得博大、冷静,于是压制内心爱的占有的冲动,一味地为对方考虑,甚至冒险救出她的“当家的”;在她的生死关头,他精心策划,法场劫人??

----事事为他人考虑的鲜儿

鲜儿是个悲剧人物,其根源很大程度上来源于事事先为别人考虑的性格。她若是活得自私一点,也不会如此悲苦。若不是为救传文,她不会卖身做人家的童养媳;若不是为救戏班,她不会受恶霸糟践;若不是为成全那文,她不会与传文错过;若不是体谅秀儿,她不会拒绝传武;若不是顾及二龙山的弟兄,她不会失去与传武的婚姻?? 正是她的善良、舍己为人的品质打动着每一个读者的心。

----活得实惠的小人物传文:

《闯关东》亦庄亦谐,剧中有很多滑稽的场景十有八九都是在传文和那文的身上体现的。带有喜剧色彩的人物必然成不了正剧中的大人物,所以传文是个小人物,一个活得很实惠的小人物。他的生命中有两次大的“变节”,都体现了他的实惠主义。一次是放弃鲜儿选择那文。他晚婚是等鲜儿所致,但第一次相亲就碰到了像那文那样既漂亮又文雅的女孩,所以他欣然应允。虽然婚后意外地遇到鲜儿后很难释怀,但随着新婚的快乐和时间的推移,他和鲜儿的那段情被他彻底遗忘,和那文过上了快乐的小日子。第二次是受日本人威逼利诱,欺骗家人,导致山河煤矿差点落入鬼子之手。传文的心中没有国家和民族,有的只是小家和个人,他的想法很简单,只要能挣到钱养活一家老小,和谁做生意都一样。幸运的是他在歧路上没有走多远,但“江山易改,本性难移”,真不知以后还会不会有第三次变节?

----以死抗争的一郎

一郎生平的遭际注定了最终的结局。换了谁在一郎的角色上,都是两难的。一边是自己的再生父母,一边是自己的国家和民族;要么忘恩负义,要么背叛国家。结束自己的生命,这或许就是一个当年被中国人救活的有良知的日本人面对自己国家的不义行为做出的最有力的抗拒吧!

作品描写最多的景物是关东土地上一望无际的烟叶绿浪,随风起伏。那大片的绿色是和平、安定的背景下中国农民的安居乐业;那一个个鲜活的绿色的生命,是他们一年的希望,一家人活下去的保障;那也是我们中国农民美好的家园,那家园是属于所有热爱生活、眷恋故土、向往自由的人们的。每每读到此处,不能不感受到土地的伟大,农作物的可爱,以及对大自然的敬畏和感恩。

正如作者所言:“为了梦想我们永不放弃,只凭着不变的希望和一片丹心豪义,千山万水走过只为这一片,自由的天地自由的家园”。不论是旧时中国农民的物质家园,还是今天我们每个人的内心家园,都需要我们以最坚定的信念和不屈的意志去守候,生命不息,信念不倒,奋斗不止!

篇四:看《闯关东2》有感

看《闯关东2》有感(一)

2009年9月10日

上周,花了几天时间把《闯关东中篇》看完了。感觉还不错,不比第一部差。电视剧续集能拍得和首部一样精彩甚至超过的不多,这个算一个。没有沿着原来的人和事继续牵强编排,而是重新换了一个视角,重新塑造了一群人物,开启一个新的时代背景展开,这就使观众看起来有了新的不同的感觉。有几点觉得比较好。

一、 紧扣时代背景。

前半部没有直接描写国家大局的场面事,没有去说,而是从平民老百姓的生活、言谈举止及变化等小的方面切入,来反映当时的日本侵略东北的时代背景,对于不了解那段历史的年轻人来说更有说服教育意义。后半部解放战争时期,又不缺战争场面及大人物,第53集中重点描述时任东北剿总司令部最高司令长官卫立煌将军到天好干爹家中拜访的场面,矛盾突出,情节跌宕,扣人心弦。一部剧如果脱离了大的时代背景,看起来就会觉得空、假、虚的感觉,而《闯2》就没有此现象。不得不佩服编剧高满堂先生的水平。

二、 人物刻画个性鲜明、有特点,不平常。

剧中宋家四姐弟性格各有特征、鲜明、生动,单独写哪一个都觉得不够,恰恰是四个人组成一个完整的家,演绎一个完整的故事才显

得够味,够吸引人。相比《走西口》中田青的一个核心主角就显得丰富了许多、丰满了许多。

三、宋天星人物性格特点鲜明,苗圃演绎角色把握到位,最成亮点

宋天星这个人物,估计是所有喜爱《闯2》剧观众中无一不喜欢的角色。大胆、独立、豪迈、敢做敢当、英雄气足,与三妹宋天月形成巨大反差,用现在的观点评价,也是四姐妹中走上光明正途结果最好的一个人物。她的许多经典台词都给观众留下了难以忘怀的印象。

四、亲情描写深深打动人心

记得有一场最突出的几组镜头,四姐妹分别七年后意外相逢在三江镇秀水屯,先是天星认出到镇上雇短工的大姐天好,故意上了大姐的马车,回家途中在车上从后面抱住大姐,两姐妹激动地抱头大哭,接着三姐天月和弟弟虎子在周和光绸缎庄相逢,姐弟二人激动地相拥喜极而泣,两人牵手一路奔跑回家,姐弟四人相见,天星就是天星,没有哭,没有笑,没有和弟弟拥抱,而是大骂一声“你跑哪去了”后又啪地一声给了虎子一记响亮的耳光,虎子摸着被打疼的脸,知道姐姐的心情,不仅没有生气,反而幸福地大喊着"我有家了"后倒在床上,意外相逢使得四姐弟又是哭、又是笑、又是捶、又是打....相信那几组镜头感动了不少观众,我看的时候,眼泪随着剧中人物流了不少

五、景物画面美。

剧中有不少展现关外辽阔的景物场面,还有展现一年四季特点的场景,很分明,很突出,如冬天有扑面的大雪、厚厚的积雪、长白山的林海雪原、飞驰在通往边境地区俄罗斯的结冰的江面上的爬犁,秋天有王家大院的的落叶、成熟的玉米,春天有烂漫的油菜花、绿油油的田野、耕种前的广袤的土地等,这些突出四季特征的镜头都增加了观众的视觉享受。据说,整个55集剧的拍摄仅用了8个月,跨越秋、冬、春三季,不得不佩服剧组的高效率。

整体感觉这部剧展现给人的是9.18至抗战胜利14年间生活在日寇铁蹄下中国东北那段悲壮、艰难、沧桑却不失英勇顽强抗争的历史画面和三年内战期间普通老百姓遭受战火涂炭而至家庭离乱、亲人失散、生活艰辛最终迎来东北解放新中国成立的画卷,以平民的视角展现历史的恢宏和沧桑变迁,还有许多好看的看点,比如周和光、魏德民、庞奶奶、贾二叔、谢瞎子、付磕巴、曹巡捕、王义亭等等,以及反面人物裘春海等群体人物的描写,都各有精彩,有时间再聊吧。

篇五:电视剧《闯关东》观后感

由晚明军事策略到电视剧《闯关东》的随想 熊廷弼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人物,他是上天赐给晚明的一份厚礼,但遗憾他不逢时,成为了阉党的打击对象,成为了政治的牺牲品。

从万历三十六年开始,熊廷弼身为辽东经略的他对辽东地情、民情、敌情了如指掌。但当时最高统帅是李成梁,高龄的老将出阵,免不了犯点错误,采取了一种惊人的策略:将新开辟邻近女真人的八百里疆域完全抛弃,强行将其中的六万户居民迁徙到内地,百姓流离失所。强行迁民的政策历史上也不算罕见,凡涉及迁民,我认为都是下策。对于晚明的国防来说,李成梁只能从纯粹的军事角度考虑,想制造一个与女真人想分隔的“无人区”,借此来抵御女真。而熊廷弼坚决抵制这种做法。其根据是:辽东多肥沃土地,应鼓励百姓垦殖,这样,既利于守土,有利于为明朝军队供应军粮。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单凭军队难以守土,从长远来看:地域的主体居民有着对该地域归属的决定作用。如果不是清朝废弛汉民禁止出关的法令,没有成千上万的山东、河北人执着的“闯关东”进入而成为东三省的主要居民集团,我想日本建立伪满,侵吞东三省会更容易。

随着“闯关东”的提出,我也不得不说说这新年贺岁的大型电视连续剧了。“亮剑”的放映让我们对一个人有了足够深刻的印象,亮剑中的李云龙将老谋深算的本领依旧带入了“闯关东”的剧情中。作为曾经参与义和团侥幸逃脱的战士,他显然对第二次生命更加珍惜,回家的那一镜头中,人虽倍加憔悴,但更加老练和精明。

这一形象便是他很自然地成为了朱家的顶梁人物。在元宝镇放牛沟落户的他披荆沥胆,成为名副其实的“农家户”。同时以宽容让这异地的人们欣然得接受这山东的“闯民”。落户哈尔滨后,又是披星戴月,以菜馆生计。再次以豁达同化的“潘五爷〃,随后的矿业。。。。

总之,所谓朱家精神表现出的中国通俗古典、淳朴的农民户形象,但又有所超越,因为这种精神虽少了份争执,却多了份和谐、多了分硬朗豪情。可以说这种精神是历史时代下“文明”的一个缩影,它告诉我们,即便是中国在内忧外患的情形下,中国人的品性,灵魂没有缺失、没有损耗。

朱家的三子也是片中的重头戏,是重点刻画的对象。剧情赋予了他们不同的人物性格,不同的人生道路和人生观。

首说朱家第一子:朱传文

这是个时而狡猾又时而憨傻的人物。其思想总是被所谓的“清朝格格”所影响。他最大的优点莫过于善于专研。菜馆生意兴隆的原因是他的橱艺出众,并且善于讨教。但由于总是对家产地位的继承问题耿耿于心头,使他走了弯路。所以他最大的缺点是:心胸欠广。但剧中所说他“喜好名利”,这是现代观念,在当时是人之常情,何缺之有!!!!

次说朱家第二子:朱传武

这是个顽烈之人,在片子中被家人喻为“活兽”。他面似冷酷,且行为无常,心界极野,但从内心深处偷漏出思维缜密、豪迈刚烈、专一而又多情的复杂人物特征。古朴的中国思想流传至今的“天命思想”

似乎不在他的意识形态领域,他始终和命运相抗争,因此,生平清寒,苦痛。但后又以“殉国”,向世人明示了他生存、与命运相抗争的真实意义,成为了朱家三子中最有魅力的人物。

再说朱家第三子:朱传杰

这是个少时怀雄志,敢于挑战未知又尽孝道的人。其中,走剁、压馆兴矿的大胆做法也给朱开山这一英雄人物上了生动一课。他更像是个当今的勇于实践和探索的热血青年。所以他自然也就成为了朱家最为关注的角色,甚至地位、气质要远高与第一子。

闯关东2000字观后感

贯穿于整个剧情的当然是朱开山和这三子的言谈,但核心所围绕的精神却是宽厚、大度的谦让、容忍的精神。正是这种传统的积德行善,才使得每当朱家陷入困境,就有人鼎力相助。我想,这不是时间上的巧合,而是人的照化,后天培养出的灵性。

历史绝非单纯的演义,他告诫了世人很多道理,以传统的中国思想明示当今的新青年:时代的改变固然会影响人们的意识领域,人们应该去求知,创新,甚至适当改变、超越传统思想,但我们不能忘记传统思想给我们带来的文明,所以我们应该给予传统思想最为和善尊重。

初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