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父亲蔡元培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4 21:10:05 体裁作文
篇一:北大之父蔡元培的成长故事
北大之父蔡元培的成长故事
人物名片:
蔡元培(1868一1940),浙江绍兴人,字鹤卿,号孑民,在同胞兄弟姐妹七人中排行第四。著名革命家、教育家、政治家。中华民国时期首任教育总长,1916年至1927年任北京大学校长,革新北大,开“学术”与“自由”之风。 从容安详,异于常童
蔡元培并非出身书香世家,他的前辈们大多是经商的。蔡元培在回忆中写到:“余家自六叔以前,祖传无读书登科之人。”正因为如此,身为钱庄经理的父亲蔡光普十分注意培养元培等三个儿子读书。
蔡元培4岁开始在私塾读书,先读《百家姓》、《千字文》、《神童诗》,然后读“四书”“、五经”。虽然先生并不讲解,但小元培不管懂不懂,总是认真背诵,从不东张西望、玩耍嬉戏。小小的年纪,硬是展露出一股从容安详、异乎常童的性格与气质。一次,小元培独自在自家楼上读书,忽然楼下房宅着火,家人都尖叫着去扑火,幸亏火势不大,火很快就被大家扑灭了。这时唯独不见小元培。大家四处寻找,终于在楼上找到了他。当时他正在静
静地看书,口中还念念有词呢,他居然都不知道周围发生了什么事。 又一次,奶妈叫正在玩耍的小元培和他的小表叔下楼,小表叔
年纪比元培大不了几岁。奶妈要小元培在楼梯口坐着等,她先抱小表叔下楼后再来接他。谁知奶妈下楼后一忙,忘了这件事。几个小时后,奶妈忽然想起了小元培,连忙掌灯去接。只见他镇定地坐在楼梯口,连位置也未移动,既未哭也未叫,其举止之安详,完全不像一个五六岁的孩子。蔡光普对元培这种超乎常人的气质倍加器重,而父亲清廉、宽厚的风范,则成为蔡元培立身处世的准则。 言传身教,自立仁厚
可惜,蔡光普因病早逝,当时元培仅11岁,长兄13岁,小弟仅9岁。曾受蔡光普资助的乡邻,一度想集资资助蔡妻周氏及小元培三兄弟,但周氏不愿接受。为了满足孩子们成长的需要,周氏自己省吃俭用,辛勤操劳,一家人的衣服和鞋袜都是靠她一针一线缝衲起来的。
蔡元培入塾后,母亲常陪着他一起做先生指定的家庭作业。有一次,他在灯下苦苦思索而不得解,母亲觉得夜太深了,心疼儿子太疲倦,叫他干脆睡觉去,明儿
一早再起来做。黎明即起的蔡元培,很快就解决了昨晚苦思冥想而做不出的题目。于是,从那时起,一直到老,他终生觉得“熬夜不如早起”,这种好习惯就是由母亲培养的。周氏没上过几天学,但深明大义,性格倔强,具有中国母亲的传统美德。她每每以“自立”、“不倚赖”来勉励元培三兄弟。她提醒他们说:“每有事与人谈话,一定要预想对方将会作何言语,我宜以何言语应之。谈话完毕后,又当追省对方刚才说了些什么,而我又应了些什么,有没有差错的地方,如此才能减少愤懑的事。”周氏这种不苟取、不妄言的教诲及其善良、勤劳和坚韧的品德,深深地影响了蔡元培,使他养成了好学上进和正直无私的人格品质。 学贯中西,孜孜不倦
蔡元培对于中国旧学曾下过苦功,所以他能连试皆捷,17岁中秀才,23岁中举人,24岁中进士,26岁补翰林院庶吉士,28岁补翰林院编修。由此可见蔡元培旧学根基之深厚。此后,中日甲午战争爆发,《马关条约》签订,蔡元培深受震动,开始广泛涉猎译本书报,留心时事,学习日文,努力学习西学。
戊戌变法失败后,蔡元培一方面感到要推动中国变革,应广泛培养革新人才,仅靠少数人奔走呼吁,是成不了气候的;另一方面,他认为清政府已“毫无希望”。于是,他做出了超乎常人的抉择,毅然辞去翰林院编修之职,于1898年秋南下从事教育活动。蔡元培的一生由此发生了重大的转折。蔡元培在40岁以前,曾广泛阅读西方的译本及日文书;40岁以后曾赴德、法等国留学,他对西方学术的兴趣甚为广泛,学问相当广博。
蔡元培在学问和事业上都有大成就,一方面固然靠他的天资,而另一方面则靠他的勤勉。蔡元培一生随时随地都在学习,41岁赴德国学习德语;1年后,进入莱比锡大学,3年之内选读了哲学、文学、文明史、人类学、心理学、美学等科目;之后,又进入实验心理学研究所和世界文明史研究所研读,并在课余另请讲师到他寓所,为他讲授德国文学。蔡元培在不惑之年依然选择远涉重洋,学习如此多的科目,其苦学精神令人钦佩。
篇二:《大师》蔡元培
蔡 元 培
他来自于封建王朝,却是民主革命的开拓者;他出身于科举制度,却成为现代教育的奠基人。
在四十多年中,他建立了一个新的教育理念,塑造了一个现代意义上的北京大学,而继承他理想的那一代知识分子,为中国走向现代书写了开篇。
蔡元培(上集)
1911年,辛亥革命的胜利,结束了两千年的君主专制体制,作为革命元老,蔡元培出任民国第一任教育总长,但窃国大盗袁世凯一心想当皇帝,蔡元培抱负难伸,于是他辞了官,又一次去欧洲游学。
当袁世凯死后,新任总统黎元洪任命蔡元培为北京大学校长。这时,蔡元培在欧洲学习考察已四年,是个50岁的老留学生了,在接到邀请电报一个月后,他就回到了祖国。
(京师大学堂旧址)
蔡元培将要出长的北京大学,前身是京师大学堂,是戊戌变法仅存的硕果,这座有最高学府地位的大学,从创立之日起就被时代和政局激荡颠簸,民国的建立也没能改变它多少。
老师多是北洋官僚,学问不大,架子不小,学生多是王公贵族官僚富家子弟。上课了,听差们忙不迭去请:老爷,上课了!学生老爷才由鸦片床上爬起来。
学生中还流行“结十兄弟”,就是几个气味相投的同学结拜做兄弟,毕业后大家钻营做官,谁的官大,其他人就到他手下做科长、做秘书,捞个一官半职。
【采访】北京大学教授 梁柱——
当时的北大,很多学生都喜欢读法律,而法律系呢?教员有很多都是官僚来兼任的,来兼任教授,没有学问,但是却受到学生的欢迎。为什么这样呢?为什么愿意上法科呢?就是为了以后便于有靠山,便于升官。
那时的北大,其实就是一个官僚养成所,这是一座苦闷而又找不到出路的“太学”,这个中国高等教育的最高学府,就是以这样的状态等待蔡元培的到来。
1916年12月26日,蔡元培接到任命的当天,没有直接去北京大学,而是步行到北京西河沿中西旅舍拜访了一个人,这个人就是陈独秀。
【采访】北京大学教授 梁柱——
蔡先生和陈独秀有过交往,他在上海从事革命活动的时候,曾经和陈独秀有过共事。
【采访】蔡元培之女 蔡睟盎——
当时建立光复会,做炸药,陈独秀也去参加做炸药,蔡先生也是经常去,因为有这些关系,他又看了《新青年》杂志。
陈独秀是《新青年》的创办人,提供民主与科学,反对封建旧思想、旧文化、旧礼教。这时,他从上海来北京为杂志筹款。
【采访】北京大学教授 梁柱——
《新青年》当时是新文化运动的一个重要刊物,是传播新思想的,他(蔡元培)看了《新青年》以后,就认定这个人(陈独秀)可以成为青年的导师。
蔡元培希望他出任北大文科学长,但陈独秀放不下他在上海办的《新青年》,于是蔡元培三顾茅庐,一连几天早早来到旅社,遇陈独秀晚睡迟起,他就搬个凳子坐在房门口静候。陈独秀被蔡元培感动了,他们共同决定,把《新青年》搬到北大来办,这无疑也是把新文化运动请进了北大。
(北京大学红楼)
就任校长后,蔡元培做的头一件事不是举行仪式,不是发表治校主张,而是贴出这样的一张布告,宣布陈独秀为文科学长。后来成为著名哲学家的冯友兰说,看到这张布告,我们学生全明白了。
事实上,这是蔡元培带给北大的礼物,给暮气沉沉的北大带来了震撼。
连续五年,蔡元培在北大的开学典礼上都要强调一点:本校的宗旨,就是为学问而求学问。他说,大学学生,当以研究学术为天职,不当以大学为升官发财之阶梯。
【采访】北京大学教授 钱理群——
大学究竟是做什么的?那么他是怎么定位的呢?大学是研究高深学问的机关。他认为要根本解决中国问题的话,还是要通过知识分子,通过学术,从根本上来启发老百姓的觉悟,来提高国民的素质,他觉得这是要解决根本问题的一个途径。
(北京大学二院旧址)
陈独秀到北大后,又聘请了胡适、刘半农、钱玄同等,启动了北大文科的改革。
同时,《新青年》在北大建立了新的编辑部,胡适、李大钊、钱玄同、鲁迅、刘半农、沈尹默等先后加入。北大领集聚了新文化运动的中坚,蔡元培自己也成为一个热心的撰稿人。
大学离不开学术,但在中国近现代教育史上,第一个提出学术独立和学术本位的是蔡元培。他的主张精练为16个字:囊括大典,网罗众家,思想自由,兼容并包。这就是被后人称道的著名的北大精神。
【采访】北京大学教授 陈平原——
中国几千年的学术专制,使得我们很容易用自己的一己之见,来衡量、要求还有限制别人的思想行为,所以他觉得应该用兼容并包这一概念来取代。
在蔡元培看来,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是世界各国办大学的普遍原则,而在封建文化思想根深蒂固的中国首倡这个原则,正是为新思潮和新文化张目。
蔡元培是《新青年》的支持者和撰稿人,但他也拨款给北大的《国故》杂志;当学生创办了《新潮》杂志,蔡元培亲自题写刊名,还在经济上予以支持。
【采访】北京大学教授 陈平原——
当年上海的报纸发文章说,刘师培办《国故》月刊,起来挑战《新青年》,刘师培马上起来反对,说不能这么说,因为《国故》月刊也是校长支持的,也是校长给钱的。换一句话来说,蔡元培既支持《新青年》《新潮》这样的激进的刊物,也支持持文化保守主义的《国故》这样的刊物,这才是我们所说的真正的蔡先生的兼容并包。
黄侃是一位目空一切的国学大师,他大谈魏晋文学;而钱玄同则倡导白话文,用新方法整理国故。当年的北大学生王昆仑回忆说,钱玄同上课时,旁边教室里的黄侃骂声不绝。
【采访】北京大学教授 梁柱——
五十分钟的一切课啊,大概有半年钟头在骂亲派,骂钱玄同;而钱玄同的课堂呢,恰恰就在他的对面,他也听到了,也没关系,就照样讲他的新派主张。很民主,思想上很自由,那么这就是有助于学生在比较中吸收、培养他独立思考,而不是盲从,而不是只听一个先生的话。
在北大,辜鸿铭被称为怪人。有学生对聘请他在北大任教不理解,蔡元培开导说,我希望你们学辜先生的英文,并不要你们也去拥护复辟。
辜鸿铭上讲台演讲,穿戴的是马褂和瓜皮小帽,背后拖了一根细小焦黄的辫子。这身奇怪装束引来哄堂大笑,然而辜鸿铭不紧不慢地说,你们不要笑我这小小的尾巴,我留下这并不重要,剪下它极其容易,至于你们精神上那根辫子,依我看,想去掉并不容易。
更称奇的是,蔡元培把只有中学学历的梁漱溟也请进了北大。当时梁漱溟只有24岁,他潜心佛学,酷爱儒学,又主张学习西方,蔡元培请他讲授哲学,后来成为一代大家的冯友兰、顾颉刚、朱自清等,都听过他的课,都得益于北大浓郁的哲学气氛。
【采访】北京大学教授 陈平原——
有的人,可能他常识所限,他只能欣赏某一种、某一个学科、某一个学派的优长,他能欣赏,他能理解,但对于其它学科,其它学派,他不能理解,不是故意的,而是他没有这个眼光,没有这个趣味。蔡先生有这个魄力,更重要的是有这个趣味。他对于北京大学里面的人文学者的支持,使得他们得以革新,最后影响社会,对于日后的新文化运动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采访】北京大学教授 钱理群——
兼容并包,一方面是包括了各种思想流派的并包,同时也包括了所有的人都应该得到尊重,都应该得到自己的地位,他确实有一个教育民主和教育平等的这样一个思想。
校长总是学校里的最高权威,但蔡元培一到北大就建立教授治校的评议会制度,蔡元培推行的这种教授治校制度,究其实质就是民主办校,这在一个封建根基很深的国家里实属难得,他前无古人,似乎也无来者。
【采访】同济大学教授 蔡建国——
评议会是一个民主的精神的体现,自由精神的体现,也就是说,大学里头的大政方针,是由教授来决定的,不是我一个校长来决定的,少数人决定的,是要发动大家的智慧,来决定一件大事的,所以这样就把教授的地位提到了一个非常高的高度。
从此,北大脱胎换骨,从一所太学转变成现代意义上的大学,这是划时代的。
蔡元培,1868年1月生于浙江绍兴,父亲是钱庄的掌柜,去世很早,于是家道中落,变得贫穷起来。在亲戚的帮助下,蔡元培接受了严格而完整的旧式教育。26岁考中进士,两年后,成为翰林院编修。这是封建时代的读书人的最高学历,他是他们梦寐以求的荣耀。
然而,他在翰林院并没有多少事可做,但却目睹了中国发生的两件大事。一是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中国惨败而签订了屈辱的《马关条约》;二是1898年维新派提出变法自强,发展成声势浩大的维新变法运动,但以失败告终。
这两件事对于年青而充满抱负的蔡元培无疑是巨大的打击,他的一生就此发生转变。
【采访】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 朱维铮——
中国到底应该怎么走?有一条,他不赞成康有为他们,他认为康有为他们没有训练人才,结果就匆匆忙忙地改革,所以他就感觉到这个是,他在那个时代啦,在戊戌政变以前他就感觉到要失败,不会搞好的。
甲午战争使中国的读书人前所未有地认识到亡国的危险,随后的变法维新的失败又是对读书人的重重一击。蔡元培从中酝酿了这样的思想:中国这样大,积弊这样深,不在根本上从培养人才着手,要从事改革是不可能的。
【采访】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 朱维铮——
戊戌维新以后,有一些人(因为)戊戌维新失败了,我赶快回到那个原点去,他倒没有,他是作为翰林院编修,他要继续地要想搞新的东西。
戊戌变法失败不到一个月,蔡元培离开了满清王朝的翰林院,回到绍兴。他以一介布衣来实践教书育人、启发民智的理想。
四年里,他在绍兴、上海等地创办和主持了七所新式学校。办学期间,蔡元培发起创立光复会,反对腐朽的满清王朝。
【采访】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 朱维铮——
光复会的主要的领袖是蔡元培和章太炎,在光复会的实干家里面,就是陶成章。那么应该说在辛亥革命以前,光复会在江南这一带,它发动群众,搞起义,是起了很大的一个作用的。
以后的十几年间,革命和教育成了蔡元培奋斗的双重轨迹。同时,他游注欧洲,对西方的学术思想广泛涉猎,深入研究,这样的视野和积累,使他对中国社会和教育的症结有了清醒的认识。
蔡元培走进北大时,已不是把改造北大看成仅仅是治理一所学校,而是为中国的现代大学教育奠基。
【采访】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 李天纲——
在北京办学不是那么容易的,为什么呢?保守势力太足。举办一个新的学校,有一点新措施,就会受到传统势力的包围以及阻挠。蔡元培在那个时候,他已经有能力把他在上海办学、在欧洲游学所形成的一整套的办学理念在北大推广。
在蔡元培实际担任校长的5年多时间里,他把太多的理想付诸了实践,付诸了这所学校。 这是北大马克思主义研究会成立时,李大钊和会员们的合影。北大成立共产主义小组,在中国是最早的。
【采访】同济大学教授 蔡建国——
我曾经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拜访过当时北大学生罗章龙先生。他就回忆,他说:我们要成立马克思主义研究会,我们就去找蔡校长,蔡校长他就批准我们成立,给了我们两间办公室。而且在成立的会上,他还参加我们的成立大会。
蔡元培认为:在学术上,只要言之成理,持之有故,就要使各种学派、各种观点并存,让老师有自由研究的空间,让学生有自由选择的权利,这种思想自由、学术平等的方针,造成了从未有过的百家争鸣的气象,激发了学生们崇尚和研究学问的兴趣,这是以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先声。
蔡元培在北大还有一个发明,将学生的学年制改为选科制,就是今天的学分制。蔡元培的出发点是崇尚自然、发展个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点自由选课,接触到不同的的学术观点、主张,通过比较对照,思考贯通。
【采访】同济大学教授 蔡建国——
在那封建的社会里头,就是盲从的、盲目的,而不会强调个人的独立思考,他是被束缚住的。所以现在他强调的是需要能够有独立思考的这样的一个意识,这也是观念的一个革新。
在这样的北大成长起来的学生,是一批栋梁之才。
这是蔡尚思撰写的蔡元培思想专著,保存了许多他与蔡元培访谈的第一手资料。
【采访】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 蔡尚思——
蔡元培,我记得,蔡元培……
今年已102岁的蔡尚思,是北大国学研究所的学生,他在浓郁的学术气氛中求学,又在蔡元培的鼓励和推荐下做了一辈子教师,做了一辈子学问。他敬佩和仰慕老师,尽管很多事现在已不记得了,但他还常常念叨恩师蔡元培的名字
蔡元培和鲁迅是同城老乡,关系很不一般,沿用至今的北大校徽,就是他请鲁迅设计的。但蔡元培请没有大学文凭的鲁迅到北大任教,是看中了他对中国小说史的真知灼见。
鲁迅讲课数年,只是兼职,并没有正式入北大,但他认同北大,他后来的论敌曾攻击他是“某籍某系”,鲁迅回击道:自己是北大的新派,因为北大常与黑暗势力抗战。
那时,《新青年》杂志搬到北大后,由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钱玄同、鲁迅等人轮流担任编辑。它批判传统文化,提倡民主与科学,希望通过对社会、政治、文化的全面改革,来推动中国的进步。由此,新派和旧派,旧道德、旧文化同科学、民主思想展开了激战。
【采访】北京大学教授 梁柱——
胡适和陈独秀的一些极力的主张,在北大就招来了旧派的一些嫉恨,有些人就提出,是不是把陈独秀和胡适辞退,免得招来这么大的反对的声音。“不能辞退,我不赞成,北大的一切,都由我一个人来负责,和他们两个人没有关系。”这样的话,坚决地保护了他们。
这时,旧派代表林纾登场了。他把新文化运动比作洪水猛兽,对蔡元培提出诘难,并且用小说影射陈独秀、胡适等人。
【采访】北京大学教授 梁柱——
林纾先生,因为当时的一个军阀徐树铮是他的学生,他要依靠这样一个势力来对北京大学进行恐吓。徐树铮要在景山架大炮,对着北大,有这种意图,要对北京大学新派人物动手。
一向温文尔雅的蔡元培,对于这种恶劣的作风痛恨至极,认为林纾这样做,已经丧失了起码的学术品格,他撰文逐条批驳,保护了《新青年》,保护了北大,也保护了新文化运动。
林纾读后似有悔悟,后来不得不在文章中对蔡先生认错。
【采访】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 李天纲——
《新青年》在北京办的时候,它变成了一个社会的焦点。在上海办无所谓,新就新了,大家都是新的。所以新文化的中心在上海,新旧文化冲突的中心在北京。
新旧两派的矛盾摆在蔡元培面前,他受到的压力既来自北洋政府,也来自分成两个阵营的教师和学生。他的兼容并包受到保守派的抵制,保守派游说国会,要求政府免除他的校长职务,虽然这一要求没有通过,但不久陈独秀却被迫辞职了。
【采访】北京大学教授 钱理群——
他受到左右各方面的掣肘,各方面的这种压力,实际上内心是非常痛苦、非常寂寞的。他曾经说过:大家都说我蔡元培好,大家都对我好,但是究竟有多少人真正理解我蔡元培呢?
以一人之力提供兼容并包是难能可贵的,在历来有文人相轻、党同伐异传统的中国,标举兼容并包更属不易,但蔡元培做到了,这不仅要归结于他的道德境界、人格魅力和心中博大的理想同,还要归结于他兼融中西的学养。
在过去的一百年中,蔡元培作为一个学问家,学养是最深厚的,作为一个大学校长,视界也是最广博的,这也正是他能做到兼容并包的原因所在。
【采访】北京大学教授 陈平原——
对于一个学者来说,精深是很重要的,但是对一个校长来说,博大更重要,理解各种学说的合理性,理解各个学者的发展的可能性,以后给予扶持,给予选择,在这个过程中,校长的眼光和魄力才能体现出来。
【导游】
这里是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先生的雕像……
可以说,没有蔡元培就没有新的北大,没有新北大就没有五四新文化运动。但是,蔡元培是继康有为、梁启超之后,中国近现代历史转变过程中具有关键意义的思想家、学问家,他奠定了中国现代哲学、伦理学和现代美学的基础和体系。
或许因为他对北大的贡献太突出、太为人所乐道,以至于他的学术贡献不为常人所知。 很可能就因为这样,历史忽略了一个更为重要的蔡元培。 (上集完)
蔡元培(下集)
(北京五四大街)
1907年,德国柏林迎接了一位41岁的中国留学生,就是蔡元培,他以编书和做家教谋生,同时进修德语。到第二年,就在著名的莱比锡大学入学了。而为这次留学,蔡元培几乎等了9年,准备了9年。
1895年甲午战败,刺激了蔡元培那一代中国知识分子,由忧患而图强。但戊戌变法也失败了,这让蔡元培认识到,靠几个人围绕一个皇帝是救不了中国的,他毅然投身于教育,培养能够改变中国的人。
【采访】复旦大学教授 张汝伦——
人的素质,一个健全的人,一个关心整体和社会利益的人,甚至于一个关心后世利益的人就特别的重要。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他办教育,把一个人的完成,健全的公民的培养,看作是最主要的一个任务。
【采访】北京大学教授 陈平原——
现代中国史上很多人都信仰教育救国,有的人是一个实践家,有的人不止实践,还有理念总结。有的人有实践,有理论,还有制度的建设,那就是蔡先生。
但中国是封闭的,在封闭中办学没有出路。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占北京的时候,蔡元培正担任南洋公学特班的总教习。他劝导学生一定要学习外语,了解中国为什么败?了解中国需要什么?
(南洋公学旧址 今上海交通大学)
他在特班培养了日后卓有影响的人物,如黄炎培、李叔同、邵力子、于左任等等。
【采访】同济大学教授 蔡建国——
南洋公学是交大的前身,他在那里呢就给学生讲:世界是在日益地进步,事物是在不断地发展,我们学生也要注意吸收世界上的东西,学习世界的知识,要有世界的眼光。
蔡元培阅读了《天演论》等一批著作,但已满足不了他了解世界的迫切愿望,这位大清的翰林院编修,为此刻苦自学了英语、日语、德语、法语等七门语言,便于直接阅读原著。9年后,他走出国门,留学德国。
因为担心学校不收40岁以上的学生,蔡元培把注册年龄改写成35岁。在莱比锡大学将近三年,他师从冯特等世界一流学者,学习了37门课程,积聚了多领域、多学科的知识储备。
【采访】复旦大学教授 张汝伦——
当时有一批人是被人叫做“老新党”,四五十岁了跑到法国去留学,跟着小青年一起去。所以这些“老新党”他们的心态是非常青春的。怎么来更新这个国家,在这些“老新党”身上表现出来的那种热情和理想主义的精神,也是我们今天已经不太容易看到的。
当年在南洋公学循循善诱、劝导学生学习外语的时候,蔡元培还只是提倡实学,但留学归来时,他的思想转变了,这从他选修的学科科目上就可以看出来。
【采访】复旦大学教授 朱维铮——
他所学的东西啊,在他看起来都是很重要的,他就连续三年去学心理学,他也学西方的语言,学西方的文化,学西方的理论,西方的哲学,还包括后来他自己说,我没有功夫能够很好去搞的民族学。当然,他最重视的还是西方的教育。
在著名的留法勤工俭学运动中,涌现了周恩来、陈毅、邓小平等一大批影响深远的人物。但很少有人知道,留法勤工俭学的倡导者和推动者就是蔡元培,可以说,中国的现代化历程和一部留学史密不可分。
蔡元培曾5次出国,前后历时12年。他用自己严格而清苦的留学生活,把美学、人类学、实验心理学等最新的成果带回中国,他犹如唐三藏西天取经,历经千辛万苦,取回了真经。
他没有拿回文凭,却把他在欧洲所学,通过自己的解释和中国传统文化圆融结合,极具创造性地用于他的思想体系的创立。他的伦理学专著成为中国伦理学的开山之作,而他万熟的教育思想,和建立全新的现代大学的愿望,又在主持北大的实践中切实展开了。
今天中文里“美育”这个词,是蔡元培从德语翻译过来的,美育就是美感教育,蔡元培认为,这是不可替代的一个教育方面,蔡元培把美育同德育、智育、体育、劳动并举,简称为“德智体美劳”,并在北大的改革中得到实践。
篇三:蔡元培的北大时代
蔡元培的北大时代
北大因蔡元培,从此确立其现代传统和校格。而蔡元培也因北大,成为中国伟大的教育家。
1916年时的北大,虽然已经改名为国立北京大学,其作为“皇家大学”的官僚气与衙门气依然浓厚。在教员中,有不少是北洋政府 的官僚,这些教师即使不学无术,也受到学生巴结,以便日后自已当官仕途方便。陶希圣先生对那时的北大曾有这样的回忆:“民国初年。贵族子弟仍然不少。??两院一堂是八大胡同(当时的妓院集中地)受欢迎的重要的顾客。一堂就是北京大学--京师大学堂。”北大的这种腐败名声,蔡元培早有所闻,朋友们也劝他不要去,担心他“进去了,若不能整顿,反于自己的名声有碍”,然而蔡元培内心里已经下定决心。实际上,“教育救国”的理念,是蔡元培自戊戌变法失败后一直坚信不移的信念。
1916年12月26日,蔡元培接受了北洋政府大总统黎元洪的北大校长委任状。1917年1月4日,蔡元培赴北大上任。据当时正在北大上学的顾颉刚的回忆,到任那天,校工们在门口恭恭敬敬排队向他行礼,蔡元培“脱下礼帽,郑重其事地向校工们回鞠了一个躬,这就使校工和学生们大为惊讶”。实际上,蔡元培从来也没有把北大校长一职看作是一官职,他不做官,也要求学生们不做官。
蔡元培1月4日到北大上任,1月11日就呈请教育部聘任陈独秀 出任文科学长。当时的北大,被重新分为文、理、法三科,下面再分系;文科学长,相当于文学院院长。蔡元培与陈独秀,个性完全不同。陈独秀锋芒逼人,而蔡元培却外圆内方,连疾言厉色都很少见。但是蔡元培看中陈独秀的,是他的新锐和毅力。蔡是在翻阅了十余本《新青年》后决意聘他的,一旦下定决心,就一趟趟“亲顾茅庐”。他去陈的住处拜访陈时,因陈习惯晚睡晚起,他就耐心地坐在门口的一只小板凳上,等待着年龄小他一轮的陈独秀醒来。 在蔡元培引进了陈独秀后,陈又引进了胡适进北大当教师。而胡适当时不过是个连博士学位还没拿到的毛头小伙。后来,胡适在他的纪念文章里曾提到,如果没有蔡元培,他的一生很可能会在一家二三流的报刊编辑生涯中度过。
引进陈独秀与胡适,是蔡元培“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的著名八字方针下的两段佳话。蔡决心以这八个字来塑造北大,是他在欧洲留学期间就已埋下的心愿。在这种精神下,北大吸引了中国的各路学术精英。大师云集,各种文化社团风起云涌。而那种“师生间问难质疑。坐而论道的学风”,那种民主自由的风气,从那时开始形成,成为北大异于其他大学、吸引后来一代又一代学子的独特传统。
实行教授治校,也是蔡元培在国外留学期间感悟到的。在蔡任北大校长期间建立起教授会、评议会,各科学长由教授会公举等举措,都是对德国大学管理方法的仿效。据时任北大教授的沈尹默的回忆,当时的评议会,由全体教授推举,约五人中选一人。凡校中章程规定,都要经评议会同意。
讲到蔡元培与北京大学,就必然讲到“五四运动”。在蔡元培的支持下。以北京大学为中心的波澜壮阔的新文化运动,为“五四运动”孕育了丰厚的文化背景,而“五四运动”本身,也直接与蔡元培相关。1919年5月4日。在游行队伍从红楼出发之前,蔡元培曾在出口处挡了一下。表示大家有什么要求,他可以代表同学们向政府提出。但在激愤之下,学生们不肯。当天晚上,在火烧赵家楼后,有32名学生被警察逮捕,其中有20名是北大学生。
5月4日当晚,北大学生群集在三院大礼堂商讨对策。蔡元培对学生们说:“你们今天所做的事情我全知道了,我寄以相当的同情。”话一出,全场欢声雷动。蔡又说:“我是全校之主,我自当尽营救学生之责??我保证在三天之内,把被捕同学营救回来。”
在社会的强大舆论压力下,被捕学生于5月7日被保释出狱。而蔡元培却在5月8日向政府提出辞呈。第二天,就悄然去了天津,后来回了浙江老家。
1923年之后的蔡元培,人或在海外,或在国内办大学院和中央研究院等,已不再管理北
大校务,但是,北大却从此确立其现代传统和校格。而蔡元培也因北大,成为伟大的教育家。
篇四:蔡元培的北大时代
蔡元培的北大时代
黄艾禾
北大因蔡元培,从此确立其现代传统和校格。而蔡元培也因北大,成为中国伟大的教育家。
1916年时的北大,虽然已经改名为国立北京大学,其作为“皇家大学”的官僚气与衙门气依然农厚。在教员中,有不少是北洋政府的官僚,这些教师即使不学无术,也受到学生巴结,以便日后自已当官仕途方便。陶希圣先生对那时的北大曾有这样的回忆:“民国初年。贵族子弟仍然不少。……两院一堂是八大胡同(当时的妓院集中地)受欢迎的重要的顾客。一堂就是北京大学——京师大学堂。”北大的这种腐败名声,蔡元培早有所闻,朋友们也劝他不要去,担心他“进去了,若不能整顿,反于自己的名声有碍”,然而蔡内心里已经下定决心。实际上,“教育救国”的理念,是蔡元培自戊戌变法失败后一直坚信不移的信念。
1916年12月26日,蔡元培接受了北洋政府大总统黎元洪的北大校长委任状。1917年1月4日,蔡元培赴北大上任。据当时正在北大上学的顾颉刚的回忆,到任邢天,校
工们在门口恭恭敬敬排队向他行礼,蔡元培“脱下礼帽,郑重其事地向校工们回鞠了一个躬,这就使校工和学生们大为惊讶”。实际上,蔡元培从来也没有把北大校长一职看作是一官职,他不做官,也要求学生们不做官。
蔡元培1月4日到北大上任,1月11 日就呈请教育部聘任陈独秀出任文科学长。蔡元培与陈独秀,个性完全不同。但是蔡元培看中陈独秀的.是他的新锐和毅力。一旦下定决心。就一越趟“亲顾茅庐”。他去陈的住处拜访陈时,因陈习惯晚睡晚起。他就耐心地坐在门口的一只小板凳上,等待着年龄小他一轮的陈独秀醒来。
在蔡元培引进了陈独秀后,陈又引进了胡适进北大当教师。而胡适当时不过是个连博士学位还没拿到的毛头小伙——后来,胡适在他的纪念文章里曾提到,如果没有蔡元培。他的一生很可能会在一家二三流的报刊编辑生涯中度过。
陈独秀与胡适,是蔡元培“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的著名八字方针下的两段佳话。蔡决心以这八个字来塑造北大.是他在欧洲留学期间就已埋下的心愿。在这种精神下,
北大吸引了中国的各路学术精英。大师云集,各种文化社团风起云涌。而那种“师生间问难质疑。坐而论道的学风”,那种民主自由的风气,从那时开始形成,成为北大异于其他大学、吸引后来一代又一代学子的独特传统。
实行教授治校,也是蔡元培在国外留学期间感悟到的。在蔡任北大校长期间建立起教授会、评议会,各科学长由教授会公举等举措,都是对德国大学管理方法的仿效。据时任北大教授的沈尹默的回忆,当时的评议会,由全体教授推举,约五人中选一人。凡校中章程规律,都要经评议会同意。
讲到蔡元培与北京大学,就必然讲到“五四运动”。在蔡元培的支持下。以北京大学为中心的波澜壮阔的新文化运动,为“五四运动”孕育了丰厚的文化背景,而“五
四运动”本身,也直接与蔡元培相关。 1919年5月4日。在游行队伍从红楼出发之前,蔡元培曾在出口处挡了一下。他表示大家有什么要求。他可以代表同学们向政府提要求。但在激愤之下,学生们不肯。
1919年5月4日当晚,蔡元培对学生们说:“你们今天所做的事情我全知道了,我
寄以相当的同情。”话一出,全场欢声雷动。蔡又说:“我是全校之主,我自当尽营救学生之责……我保证在三天之内,把被捕同学营救回来。”……
在社会的强大舆论压力下,被捕学生于5月7 El被保释出狱。而蔡元培却在5月8 日向政府提出辞呈。第二天,就悄然去了天津,后来回了浙江老家。
1923年之后的蔡元培,人或在海外,或在国内办大学院和中央研究院等,已不再管理北大校务,但是,北大却从此确立其现代传统和校格。而蔡元培也因北大,成为伟大的教育家。
1.在蔡元培任校长前北大是什么样的现实?身为北大校长的蔡元培采取了哪些措施来改造北大.从而“确立其现代传统和校格”的?(5分)
2.同是写蔡元培引进不同风格的杰出人才.写陈独秀与写胡适的表达方法有何不同?作者这样写有什么好处?(6分)
3.文中说:“在游行队伍从红楼出发之前。蔡元培曾在出口处挡了一下。他表示大家有什么要求.他可以代表同学们向政府提要求。”请结合全文,并联系《记念刘和珍君》一文的有关内容.简要谈谈你对蔡元培先生对待学生游行请愿的态度的看法。(6分)
4.毛泽东曾赞誉蔡元培先生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重庆《新华日报》1940年3月8日),依据本文内容.探究本文哪些方面体现了蔡元培的“学界泰斗,人世楷模”的特征.请简要论述。(8分)
16.【答案】(1)由这篇文章可以看出,当时的北大非常腐败,道德沦丧;不少教员是不学无术的政府的官僚;很多学生不以学业为重,而是把大学当成了升官发财的阶梯。(3分)(每点1分)
(2)身为北大校长的蔡元培坚定教育救国”的信念,针对北大当时的实际,实施“兼容并
篇五:蔡元培的富贵
孟子曰:“无恒产而有恒心,惟士为能。”蔡先生是真正的士。 文|余世存
蔡元培可谓传统中国的最后一人,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人。在这方面,张謇、章太炎等人旧而少新,胡适、鲁迅等人新而少旧,只有蔡元培先生在新旧、士仕、政道之间出入自如。
说蔡先生之传统,有很多角度,其中之一是蔡元培一生没有置备私产。他亲历满清、北洋、民国,为国家社会服务多年,地位不可谓不高,为家为私的机会多多,但他没有谋私谋家,一生搬家多次,只是租居而已。这样的国士或说“国之重臣”,确实有着传统中国文化中士大夫的品德,那就是以国事天下事为念,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念兹在兹。
蔡先生病逝,国民政府给蔡元培先生发布了褒扬令,称赞他,“道德文章,夙孚时望”,“推行主义,启导新规,士气昌明,万流景仰”……毛泽东在唁电中称其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蒋梦麟的挽联是“大德垂后世,中国一完人”,吴稚晖的挽联是“平生无缺德,举世失完人”。 千金散尽
蔡元培的做官机会太多,可以过上衣食无忧的日子,甚至富贵于他是可望可即之事。但蔡先生属于那种对钱没有概念,大手大脚之人。跟一般寒酸文人不同,蔡先生生性豪放,不拘小节,爱花钱,爱请客。据说他第一个妻子王昭为此非常不满,丈夫乱花钱,根本不是过日子的态度。两人经常吵架。蔡先生的儿子蔡怀新证实,父亲置业并不困难,后来不仅没有置业而且没有积蓄的原因是,收入多,支出也多,
主要支出除购买中外图书典籍外,还用来捐助社会公益事业及接济有困难的亲友、学生。
一生受惠于蔡元培先生的人太多了。我们随便即能想到陈独秀、鲁迅、胡适、梁漱溟、毛泽东、刘开渠、王云五这些人,还有众多的学生、看门人,都得益于蔡元培先生。甚至到晚年,仍然如此,有人回忆:先生晚年旅居香港,生活极端拮据,仍不忘周济他人。当时有一位广东籍诗人名叫廖平子,恬淡高洁,不屑钻营,家无隔夜之粮。廖平子时常将他写的诗作呈蔡元培。蔡元培知道廖平子生活清贫,即赠廖法币拾元,每月皆然,历数年而不断……
可见蔡先生的豪情出于至诚。
一般的官吏极易为官场习气所染,他们习惯了当官做吏后,再难以回归平实,再难以自食其力。这方面,蔡元培先生的自信自足是包括官吏在内的中国人中少有的。1907年5月,40岁的蔡元培放弃国内的身份地位,在驻德公使孙宝琦帮助下前往德国,入莱比锡大学听课,再次学习了4年之久。
因为公派留学机会搁浅,蔡元培没有放弃,决定自费。当时他还需要抚养妻儿四口,孙宝琦答应每月资助银子30两,让他在驻德使馆中做兼职,但使馆只应允照顾食宿,不提供职务和薪金。为此,蔡元培给当时在德学习的唐绍仪侄子唐宝书、唐宝潮兄弟四人做家庭教师,为他们讲授国学,每月报酬100马克。他还通过同年同乡挚友张元济先生向上海商务印书馆商洽,特约蔡元培在欧洲为该馆著文或编译,按照千字3元(编译)和5元(著述)的标准,每月稿酬100
元(约合今人民币(6.2135, -0.0065, -0.10%)7000元左右),如此保证留学所需,并维持国内妻子儿女的生活。
辞职,辞职
他自称“好好先生”,但其实是“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他终生都涉足官场,辞职之烦扰于他几乎是家常便饭。 1890年,24岁的蔡元培应邀出任上虞县志总纂。他所定的编写条例得不到各分纂的赞同,就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辞职。
1898年,32岁的蔡元培时任翰林院编修。传统中国社会,中进士点翰林后,就意味着升官发财光宗耀祖封妻荫子,更意味着身系国之重望参与写史的行列。但当年戊戌政变后,蔡元培仍选择了辞职。 1900年,34岁的蔡元培已任绍兴中西学堂监督一年多,学堂新旧势力争执不断,他支持新派,遭到出资人的干涉。蔡元培断然辞职,后勉强留任。次年,因办学经费的事再起矛盾,蔡元培就辞职离开。 1902年,36岁的蔡元培时任南洋公学特班总教习一年多,学校发生学潮,蔡元培支持学生退学,他自己则是辞职。
1912年,46岁的蔡元培就任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教育总长,7月2日,为抵制袁世凯专制独裁,蔡向袁当面坚辞教育总长。 1917年,51岁的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7月3日,因抗议张勋复辟,向总统黎元洪提出辞职。后复任校长。
1919年,5月4日“五四运动”爆发,部分学生被捕,蔡元培四处奔波救助被捕学生,7日上午10时,被捕学生终于悉数获释。8日蔡
元培向总统徐世昌递送辞北大校长信,并发表《不愿再任北京大学校长的宣言》,当晚离京。后放弃辞职。
同年12月31日,北京市小学以上各学校教职工要求政府以现金发薪而罢课,教育部未能及时应对,蔡元培与北京其他各大专院校校长联名辞职。1920年1月8日,蔡元培再度辞职,直至1月12日教育部及北京政府对教职工所提要求完全承认,才又复职。
1922年,56岁的蔡元培痛感对北大学生“平日训练无方,良深愧惭”,愤请辞职。后经多方挽留而复职。
1923年,57岁的蔡元培为抗议北京政府教育总长彭允彝干涉司法独立,向总统府提出辞去北大校长职,并发表《关于不合作宣言》。 1928、1929那两年,蔡元培几乎月月在写辞职信:请辞国民政府大学院院长,请辞代理司法部长,坚辞国民政府监察院院长,坚辞中央政治会议委员,坚辞国民政府委员……有人统计,蔡元培先生一生辞职有24次之多,其中为北大辞职7次。
我们由蔡元培的生计及态度可以试图接近这样一位圣贤的心地。美国著名哲学家杜威曾说:“拿世界各国的大学校长来比较一下,牛津、剑桥、巴黎、柏林、哈佛、哥伦比亚等等,这些校长中,在某些学科上有卓越贡献的,固不乏其人;但是,以一个校长身份,而能领导那所大学对一个民族、一个时代起到转折作用的,除蔡元培而外,恐怕找不出第二个。”蔡先生的贡献可谓大哉。恩格斯曾称赞但丁,“封建的中世纪的终结和现代资本主义纪元的开端,是以一位大人物为标
志的。”我们看蔡元培先生在传统中国与现代中国转折中的位置,庶几近之。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