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猎人海力布教学反思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4 21:16:55 体裁作文
猎人海力布教学反思体裁作文

篇一:猎人海力布教学实录

《猎人海力布》教学设计

小学五年级第九册第十六课(第一课时)

建国乡中心校赵咏丽

《猎人海力布》教学设计

小学五年级第九册第十六课(第一课时)

建国乡中心校赵咏丽

【摘要】

这篇课文主要写了海力布救了龙王的女儿,得到了一块能听懂动物说话的宝石,后来为了救乡亲们,他把听到的话告诉了乡亲们,自己却变成了一块石头的故事。

【关键词】

救白蛇 得宝石 救乡亲 变石头

【教材分析】

1、教材地位及作用

赞美了海力布热心助人、舍己救人的高贵品质。故事情节曲折生动,引人入胜。本文为民间故事,充分体现故事情节完整、曲折、生动的特点,并带有神话色彩。运用多种描写手法,使人物形象鲜明突出。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本课生字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1)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弄清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复述课文

情感、态度、价值观:

(2)能有自己的阅读感受,受到“热心助人、舍己求人”的教育

3、教学重难点:

(1)抓住文中描写人物言行的词句,细心体会人物的品质。

(2)学习浏览课文,练习有一定的速度默读课文,边读边想,创造性地复述课文。

【学情分析】

到本学期为止,学生已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能通过预习,了解文章大意,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体现对学生自学能力的检测,在检测过程中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学生虽然掌握了一些理解词语的方法,但文章的关键词语,教师一定要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去辨析、理解与运用,进一步提高他们掌握字词的能力,以及借助词语把握文章主旨的能力。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课堂重点训练的目标,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要借助语言训练,初步掌握品读重点词句,感受文字背后情感的能力,继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简要复述是本单元的重点训练目标。通过前几篇课文的学习,学生已了解了一些复述的方法。但学生在复述课文时往往抓不住重点,复述等同于背诵课文内容;有的在复述过程中条理不清晰,语言不简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铺设“台阶”,更好地帮助学生清楚、有条理、有重点地复述课文。

【教学策略】

1、教法:

教学方式的改变是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改变了过去单纯的教师讲授、学生接受的教学方式,变为师生互动式教学,本课堂上创设民主、平等、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加强与学生的合作。因此本节课以讨论为主,在充分准备实物、图片和各种有关资料的情况下,利用多媒体来组织和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讨论、归纳和总结,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其主体作用。

2、学法:

学习方式的改变是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让学

生通过观察、资料分析等,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学习,唤醒学生的学习意识、挖掘学生的潜能,调动其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门喜欢听故事吗?谁来说一说你读过哪些故事,为什么会喜欢它呢?你的故事讲的真好,今天老师也给同学们带来一个故事,名字叫《猎人海力布》

这是一个非常生动的蒙古族民间故事,而且具有神话色彩。据说在内蒙古自治区的山村,有一块奇特的石头,传说是海力布变的,大家称这块石头为“海力布”。海力布是一个猎人,怎么会变成一块石头呢?为什么他的故事会流传了这么久呢?同学们想知道吗?现在我们就来学习16课。

二、板书课题

1、请同学们把书翻到122页,自由读课文,注意读通句子,标出自然段。

2、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说一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你说的真好)

3、这篇文章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呢?

现在请同学们用一句话概括出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同桌可以商量。 起因:海力布救了龙王的女儿,得到了宝石。

经过:海力布劝乡亲们搬家。

结果:海力布为了救乡亲,自己变成了石头。

三、分析理解,阅读感悟

从刚才的分析中,我们了解了故事,那你认为海力布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板书热心助人舍己为人

看来同学们的课文读的非常认真,概括能力也特别强,

1、在文章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他是一个热心助人的人呢?请同学们在1到7自然段中画出来,然后说说你的理解

2、有一个细节同学们注意到了吗,小白蛇和海力布说话的时候,有一句话重复了两遍,是哪一句,为什么?

3、海力布因为救了小白蛇,而得到了这么好的一块宝石,他想多打猎去卖钱吗?

4、海力布并不贪图宝石,他想得到宝石就是想多打猎,好多分给乡亲们一些。 就是这样一颗宝石,又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让我们来看文章的8到14自然段,请同学们画出描写海力布语言和心理活动的句子,并说一说使你感动的地方在哪?并做批注。生汇报

抓重点词语指导朗读(急忙、急得掉下眼泪、镇定)

5、在这里有几个描写动作的词,谁能找到,如果让你描述人物动作 时你会运用这些动作的字、词吗?试一试。

6、还有吗?(生找说感受)现在情况十分危急,尽管海力布全乡亲们避免灾难,但是乡亲们都不听他的,所以他流着眼泪着急的说(引读“我可以发誓,我说的话千真万确。相信我的话吧,赶快搬走!再晚就来不及了!”)焦急地说(引读)镇定的说(引读)

7、为什么由着急变得非长镇定,是,虽然他很着急,但她没有乱了方寸,是因为他已经决定要救乡亲们,只有牺牲自己。

8、谁能找到最后一部分对海力布心理描写的句子。

9、读课件说体会。这里有两个词“迟延、灾难”谁来读一读这句话什么意义。

10、难道他不知这样做的后果吗?(生答)对这是何等可贵呀。这种舍己为人的精神难道不值得我们学习吗?难道他不是我们心中的英雄吗?

11、当乡亲们看到海力布变成石头的时候,他们心里会怎么想呢?会怎么说呢?谁来模拟乡亲们来说一说。

12、乡亲们得救了,可我们可爱的猎人变成了石头,找同学们读一读最后两个自然段。

13、人们世世代代纪念海力布,据说现在还能找到那块叫海力布的石头呢?为什么用据说这个词呢?

14、猎人海力布虽然只是一个民间故事,但是海力布舍己为人的精神代代流传,今天在学习结束之前,你想说点什么呢?

四、划分段落

五、复述课文。

海力布的故事这样感人,你们想不想讲给别人听,根据文章的起因、经过、结果复述课文。

六、结束语

老师建议你把这个故事讲给你周围的人听,我相信同学们通过学习,一定会把海力布的这种热心助人,舍己为人的精神发扬光大,我也相信同学们时刻能做到心中有他人,处处留美名。

板书:

篇二:《猎人海力布》教学设计

教学开放周

《猎人海力布》教学设计

红旗一校 王庆智 教学目标

1、继续学习“抓住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

2、读、说、议、演、写贯穿教学过程 ,把语文知识能力的发展同师生学习过程结合起来。

3、师生共同学习,体会海力布舍己为人的高尚精神,每个人都要拥有一颗善良的心灵。 教学重点: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分清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教学难点:领悟海力布的高尚品质,受到熏陶感染。

教具准备

(1)教师准备或自编一些民间故事的开头(3—5个),展示方法可用课件展示。

(2)学生课下阅读几篇民间故事,把最感兴趣的1—2个记下来。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说一说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民间故事吗?民间故事是一些长期流传于老百姓之间的故事。它们或者机智幽默,或者歌颂善良美好,或者感人至深……下面,请同学们把自己喜欢的民间故事简要地讲给大家听!(发言者每人1分种左右,要求把故事梗概说清楚。)

(此过程看似无意,实际在说的过程中,尤其是“简要地说”更要求学生能抓住线索,理清条理,弄清故事大意,即抓住主要内容,此过程预计5—7分钟。)

二、读一读

师:同学们,《猎人海力布》是个感人至深的故事,现在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读吧!(或朗读、或默读,或轻声读,课堂上同学们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来读。此时的读不是细读、精读。而是摸清脉络,弄清梗概的读,此过程约5—7分钟。)

三、写一写

师:大家都已读过课文,下面请大家用10分钟的时间为这个故事写一个内容提要,约150字左右,要求故事完整清楚。(有起因、经过、结果,叙述清楚。)

(“写”比起“说”更郑重了些,而且每个人都参与了,动手了,练习把全文缩写150字的“内容提要”,实际就是在“抓主要内容”,而且又和“练笔”有机地结合实际起来,这样可以达到“一石两鸟”的目的,此过程约为10分钟左右。)

四、议一议

师:同学们,《猎人海力布》这个感人至深的故事流传至今,为人们传颂。那么同学们读完课文,一定有许多话要说,下面请大家再细致地读课文,提起笔,把你最感动的地方划出来,然后把你的感受告诉大家,说什么,怎么说都可以!

1、第2自然段中“他热心帮助别人……敬爱他”

2、第3—6段中,海力布和小白蛇的对话,他不求回报,不要

珠宝等细节。

3、第7—9段中,海力布劝大家搬家的三句话,及他牺牲后大家沉痛的心情等。……

以上这些是备课时预想的“感动”语句,尤其海力布三次劝大家搬家的话要重点通过读、说来体会。文中还有许多感人之处,学生提出,教师相机引导。师生在此过程中体会、感悟,为后面表演打基础,时间约为15分钟左右。)

第二课时

一、演一演

师:同学们,为了把这个动人的故事再现,请大家自由结合成“表演团”,先商量一下,然后把你们认为最感人的情节演一演,好吗?

(此过程重在情感的熏陶、感染。如“救乡亲”一部分,学生要想:海力布只有三句台词,但情真意深,怎么演?乡亲们会有什么想法,怎么演?鼓励学生能根据课文及自己的理解,进行个性化的发挥,和创造性的表演,此过程约为10分钟。)

二、理一理

师:同学们,学习了“猎人海力布”这个故事,你们有什么感受?那么这个故事为什么那么吸引读者呢?我们来共同讨论一下。(有曲折的情节,环节紧密相扣,情感一步步推向高潮。) 板书图示:

(“文似看山不喜平”,此环节意在使学生知道,一篇文章,一个故事要想写得生动,吸引人,要有曲折的情节,合理想象。)

三、编一编

师:下面,请同学们根据老师提供的故事开头续写故事,或者自己设计开头编故事。要求发挥想象力,把故事编得曲折动人,争当“编故事大王”!

拟提供以下开头(3——5个)

(1)“一个穷苦的青年,有一天上山砍柴,捡到一把金斧头……”

(2)“一个孩子,得到了一幅画。忽然有一天,画上的东西活了……”

(3)“一个穷人,一个富人,在一个寒冷的日子分头上街去找温暖……”

……

(此处题目可教师拟几个,也可以让学生自拟,编写过程约15—20分钟。)

四、评一评

评讲过程要注重大胆合理的想象,和曲折动人的情节,对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作适当点拨,约10分钟左右。

篇三:《猎人海力布》教学设计

《猎人海力布》教学设计

小学五年级第九册第十六课(第一课时)

建国乡中心校赵咏丽

《猎人海力布》教学设计

小学五年级第九册第十六课(第一课时)

建国乡中心校赵咏丽

【摘要】

这篇课文主要写了海力布救了龙王的女儿,得到了一块能听懂动物说话的宝石,后来为了救乡亲们,他把听到的话告诉了乡亲们,自己却变成了一块石头的故事。

【关键词】

救白蛇 得宝石 救乡亲 变石头

【教材分析】

1、教材地位及作用

赞美了海力布热心助人、舍己救人的高贵品质。故事情节曲折生动,引人入胜。本文为民间故事,充分体现故事情节完整、曲折、生动的特点,并带有神话色彩。运用多种描写手法,使人物形象鲜明突出。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本课生字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1)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弄清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复述课文

情感、态度、价值观:

(2)能有自己的阅读感受,受到“热心助人、舍己求人”的教育

3、教学重难点:

(1)抓住文中描写人物言行的词句,细心体会人物的品质。

(2)学习浏览课文,练习有一定的速度默读课文,边读边想,创造性地复述课文。

【学情分析】

到本学期为止,学生已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能通过预习,了解文章大意,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体现对学生自学能力的检测,在检测过程中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学生虽然掌握了一些理解词语的方法,但文章的关键词语,教师一定要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去辨析、理解与运用,进一步提高他们掌握字词的能力,以及借助词语把握文章主旨的能力。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课堂重点训练的目标,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要借助语言训练,初步掌握品读重点词句,感受文字背后情感的能力,继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简要复述是本单元的重点训练目标。通过前几篇课文的学习,学生已了解了一些复述的方法。但学生在复述课文时往往抓不住重点,复述等同于背诵课文内容;有的在复述过程中条理不清晰,语言不简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铺设“台阶”,更好地帮助学生清楚、有条理、有重点地复述课文。

【教学策略】

1、教法:

教学方式的改变是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改变了过去单纯的教师讲授、学生接受的教学方式,变为师生互动式教学,本课堂上创设民主、平等、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加强与学生的合作。因此本节课以讨论为主,在充分准备实物、图片和各种有关资料的情况下,利用多媒体来组织和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讨论、归纳和总结,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其主体作用。

2、学法:

学习方式的改变是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让学

生通过观察、资料分析等,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学习,唤醒学生的学习意识、挖掘学生的潜能,调动其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门喜欢听故事吗?谁来说一说你读过哪些故事,为什么会喜欢它呢?你的故事讲的真好,今天老师也给同学们带来一个故事,名字叫《猎人海力布》

这是一个非常生动的蒙古族民间故事,而且具有神话色彩。据说在内蒙古自治区的山村,有一块奇特的石头,传说是海力布变的,大家称这块石头为“海力布”。海力布是一个猎人,怎么会变成一块石头呢?为什么他的故事会流传了这么久呢?同学们想知道吗?现在我们就来学习16课。

二、板书课题

1、请同学们把书翻到122页,自由读课文,注意读通句子,标出自然段。

2、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说一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你说的真好)

3、这篇文章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呢?

现在请同学们用一句话概括出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同桌可以商量。 起因:海力布救了龙王的女儿,得到了宝石。

经过:海力布劝乡亲们搬家。

结果:海力布为了救乡亲,自己变成了石头。

三、分析理解,阅读感悟

从刚才的分析中,我们了解了故事,那你认为海力布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板书热心助人舍己为人

看来同学们的课文读的非常认真,概括能力也特别强,

1、在文章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他是一个热心助人的人呢?请同学们在1到7自然段中画出来,然后说说你的理解

2、有一个细节同学们注意到了吗,小白蛇和海力布说话的时候,有一句话重复了两遍,是哪一句,为什么?

3、海力布因为救了小白蛇,而得到了这么好的一块宝石,他想多打猎去卖钱吗?

4、海力布并不贪图宝石,他想得到宝石就是想多打猎,好多分给乡亲们一些。 就是这样一颗宝石,又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让我们来看文章的8到14自然段,请同学们画出描写海力布语言和心理活动的句子,并说一说使你感动的地方在哪?并做批注。生汇报

抓重点词语指导朗读(急忙、急得掉下眼泪、镇定)

5、在这里有几个描写动作的词,谁能找到,如果让你描述人物动作 时你会运用这些动作的字、词吗?试一试。

6、还有吗?(生找说感受)现在情况十分危急,尽管海力布全乡亲们避免灾难,但是乡亲们都不听他的,所以他流着眼泪着急的说(引读“我可以发誓,我说的话千真万确。相信我的话吧,赶快搬走!再晚就来不及了!”)焦急地说(引读)镇定的说(引读)

7、为什么由着急变得非长镇定,是,虽然他很着急,但她没有乱了方寸,是因为他已经决定要救乡亲们,只有牺牲自己。

8、谁能找到最后一部分对海力布心理描写的句子。

9、读课件说体会。这里有两个词“迟延、灾难”谁来读一读这句话什么意义。

10、难道他不知这样做的后果吗?(生答)对这是何等可贵呀。这种舍己为人的精神难道不值得我们学习吗?难道他不是我们心中的英雄吗?

11、当乡亲们看到海力布变成石头的时候,他们心里会怎么想呢?会怎么说呢?谁来模拟乡亲们来说一说。

12、乡亲们得救了,可我们可爱的猎人变成了石头,找同学们读一读最后两个自然段。

13、人们世世代代纪念海力布,据说现在还能找到那块叫海力布的石头呢?为什么用据说这个词呢?

14、猎人海力布虽然只是一个民间故事,但是海力布舍己为人的精神代代流传,今天在学习结束之前,你想说点什么呢?

四、划分段落

五、复述课文。

海力布的故事这样感人,你们想不想讲给别人听,根据文章的起因、经过、结果复述课文。

六、结束语

老师建议你把这个故事讲给你周围的人听,我相信同学们通过学习,一定会把海力布的这种热心助人,舍己为人的精神发扬光大,我也相信同学们时刻能做到心中有他人,处处留美名。

板书:

篇四:“教学反思”的五种思路

“教学反思”的五种思路

教学反思是教师对自身教学行为的理性思考,也是对教学实践的自我诊断和评价。在案例的撰写中是离不开反思的,可以说没有反思也就没有案例。教师正是在这种自我反思、自我评价过程中实现自我的专业发展,走上?教师是研究者?的道路,而最终成为专家型教师。因此,著名教育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的教师成长公式便是?经验+反思=成长?。

所谓教学反思通常指教师“借助行动研究,不断探究与解决自身和教学目的以及教学工具等方面的问题,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统一起来,努力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使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的过程”(熊川武《论反思性教学》)。

应当说,教学反思是一个内涵相当宽泛的概念。它不仅指厦思课堂教学行为,也指反思课前的教学计划与课后的教学评价;它不仅指教师自身教学行动的反思,也指对学生学习行为的反思;它不仅可以反思总结教师自身的教学行为,也可以反思总结其他教师的教学行为。一句话,可以指对所有教学行动的回忆、思考、分析、检讨和评价,而成为案例形成过程中一条贯穿始终的红线。

教学反思的重点在“思”,既然是“思”,就得有“思路”,教学反思应当如何去拓展思路,这正是教师觉得在开展教学反思,撰写教学反思时感到为难和困惑的地方。教学反思,“路在何方”?本文拟举课堂教学的一些反思案例,作一小论。

1.正面反思

所谓正面反思是对成功的经验,既具科学性又具艺术性的教学行为的正面肯定,通过反思把教学行为提升到理性高度,充分展示它的闪光点,概括出带规律性的精粹。这种反思特别在观摩名师的优课中常有发生。如下面一则案例:

古诗意境与生活体验

【案例】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李吉林导读古诗《宿新市徐公店》片段——

师:请你们读读诗,想想如果概括诗意作画,要画些什么?

生:要画篱笆。(教师概括学生意见逐步板画)

师:篱笆要画得密还是松一点?要说出理由。

生:要画得松一点。因为诗中说?篱落疏疏?,?疏疏?就是不密的意思。

生:还要画小路。

师:为什么?是怎样的小路?

生:要画一条狭长的小路,因为是?一径深?。

学生个个跃跃欲试。还有的说,树上只能画些小叶,树下要画些落花。因为是?枝头花落未成荫?。讨论到画面上要不要画蝴蝶时,学生们争论得更有趣了。有的说:?要画蝴蝶,不画怎么体琨‘儿童急走追黄蝶’呢??有的说:?不要画蝴蝶,诗上已经说了‘飞入菜花无处寻’。?为了让诗意能更深入地促进学生体验,李老师提示一句:?注意是‘追黄蝶’,而不是‘追蝴蝶’。?学生从中得到启发,说:?‘飞入菜花无处寻’,是因为菜花是黄的,黄蝶也是黄的,分辨不清哪是黄蝶哪是菜花,所以还是要画黄蝶的,不过要画在菜花丛中。?又有一位学生补充:?蝴蝶最好被菜花遮住一部分,露出一点翅膀就更有意思,也才能把‘飞入菜花’的‘入’表现出来。?

【赏析】

这真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李老师?群体板画诗意?的设计,把浓浓的诗情画意,在学生的想象展翅飞翔、生命活力尽情释放之中,表现得淋漓尽致。究其真髓便是在画中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生活体验来解读古诗意境。

所谓?体验?,就是?人们在实践中亲身经历的一种内在活动,体验更多是指情感活动,是对情感的种种体会和感受?(张悦:《辅导员》,2001年第4期)。为什么今天的语文教学特别关注体验?也正因为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那种内在的知、情、意、行的亲历和验证,对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语文教学是学生、课文、教师多边互动、融合、提升的复杂过程,而学生主体的体验,正是使这一过程能进入最佳状态的重要保证。李老师的这一教学片段晟有说服力地体现了这一点。这一案例生动地告诉我们:正因为“体验”侧重于对情感的体会和验证,所以李老师才叫全体学生参与教师板画的设计和讨论,把古诗意境通过学生生活体验的调动变成具体的图景,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古诗解读能力,使教学主体不仅成为技术主体和科学主体,而且成为精神主体和审美主体。

2.负面反思

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即便是经验十分丰富的教师,对自己的某一堂课的教学,事后往往也会感到某些不足,如果再教一次,自信会教得更好。这似乎也说明了课堂教学只有更好,没有最好。正是从这样的角度看问题,教学反思的指向,总是会有许多负面反思,即反思自己教学行为的不足或缺失,并把它提升到理性高度作归因分析。于是,教师课堂教学的技艺也就在这种反思的积淀下,日臻成熟和美丽。请看一位青年教师写的这则教学反思:

?假如?后面的思考

【案例】

教学《西门豹》一课,为了学生深层地理解西门豹惩恶绅、巫婆的巧妙,我以?假如你是西门豹,你会怎么处理这件事?的设问,让学生展开个性化的阅读感悟,从而与西门豹的用计对比,看出西门豹在?用计?背后的良苦?用心?。始料不及的是问题提出之后,学生的?假如?竟是如此之多:

学生甲:我觉得西门豹的方法太麻烦,其实他只要在大堂上审问一下巫婆、官绅头子就可以判处他们的死刑。

学生乙:假如我是西门豹,我要把所有官绅和巫婆统统投到河里,斩草除根,省得他们日后作乱。

学生丙:假如我是西门豹,我要把巫婆、官绅头子下油锅,投到河里去太便宜他们了,老百姓不解恨。

学生丁:惩治巫婆、官绅头子的好办法,是一刀一刀割,让他们求生不得、求死不能,让他们尝尝作恶多端的后杲。

我适时打住了学生的?假如?,说:?是呀,我也觉得像学生甲说的办法不是很好吗?西门豹有这个权力,可以审堂、治罪、判决,干吗要到漳河边去搞这么一套呢?让我们仔细读课文,看看西门豹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样做有什么好处??

【反思】

课后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拿学生甲的?假如?去和西门豹对比,从而突出了西门豹惩治官绅、巫婆的用计巧妙,这没有错,实践证明教学效果也很好。问题是学生还有那么多?假如?是不是与课文主旨毫无关系?细细思量,教师实在应当当堂作有针对性的对话点击,去引导学生辨析发言中的偏颇和缺失。如学生丙、丁等的发言,不能说仅仅表现了他们的嫉恶如仇,也不能认为是年幼无知。这些充满了血腥味的惩治办法,可能来自描写凶杀、恐怖的影视镜头或不良读物,是反人性的。应当引导学生在辨析中去体会西门豹?这种惩治?的人道精神。对学生乙的发言,也要引导他们认识不分轻重地全部投河的不妥,从而对照认识西门豹的宽严结合的合理分寸。

语文教学说到底关系到人的精神建设。学生是稚嫩的幼苗,他们的健康成长不能没有教师的细心呵护。

3.侧面反思

有时候,教师的某一个课堂教学行为虽然不是十分精彩、可圈可点,也没有什么失误,可供检讨,但由此却触发了相关的教学研究价值的联想。这样产生的反思,属于侧面反思。不妨让我们先读读下面的案例:

海力布能不死吗

【案例】

课堂上教师正在组织学生导读《猎人海力布》一课,课文中?要救乡亲们,只有牺牲自己?这一句,无疑是海力市舍己救人伟大精神的集中写照。可是学生们对此有异议,一位学生说:?海力布能不死吗?为什么救乡亲们他就非死不可。这样一位英雄死了多可惜,既救了乡亲而又不死,不是更好吗??这时,另一位学生提出:?我有一个办法使海力布既不牺牲,又能挽救乡亲们。他可以把宝石借给那位老人,让老人把宝石含在嘴里听一听鸟儿的话,老人不就相信了吗?这样,如果每人听一遍,不都相信了吗??老师说:?是啊,谁都不想海力布死,但时间来不及了,海力布只能选择这样做。海力布死了很可惜,但他换回了全村乡亲们的那么多生命,他死得伟大,有价值,是值得的。?……

【分析】

猎人海力布教学反思

教师的话说得并不错,这样的课堂调控把学生的议论归入课文中心也无不妥。但仔细想来这种课堂状态却足以引发出我们的许多思考:首先,改革开放的大潮带来了生活方式的转型,这对小学生思维方式、思想观念的影响是十分深刻的。在今天开放的课堂里,学生思想活跃,话语自由,阅读感悟极富个性化的特征,他们往往是主流思想与非主流思想并存,似是而非的各种意思杂陈,对此,教师必须在对话中加以引导扶持,不可对学生的议论掉以轻心。第二,?海力布能不死吗??似乎有违舍身救人的道德原则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但问题并非如此简单,孩子的选择是既救乡亲而又不死的一种两全其美的愿望,是善良而美好的,富有人情味的。从这样的愿望中不是可以体现出他们那种敬畏生命、关爱生命的美丽人性吗?这是否应当肯定.鼓励,然后才是深读课文,进一步理解海力布为了赢得时间,使乡亲们?走得越远越安全?才毅然决然牺牲自己的意义。这并不是无谓的牺牲,而是不得不这样做,所以,人们才会一代一代传颂他。

4.立面反思

一个方形物体有6个面,如果我们能对某一个课堂教学片段从各个面去观察分析,这样的反思就是立面反思。如:

【案例】

一位教师执教《寒号/》-课,在结课前,学生教师之间有如下对话:

生:喜鹊真好,他自己那么勤快,还关心着寒号鸟,老劝他垒窝。寒号鸟要是能听喜鹊的劝,就不会冻死了!

生:我觉得寒号鸟太懒惰了,晚上冻得不行,白天照样睡懒觉,或者到处游逛。他冻死是自作自受。

师:你们的理解很正确,真把书读懂了。

生:我认为喜鹊也有错,他不能只是口头上劝劝,要拿出实际行动来帮助寒号鸟垒窝。如果喜鹊动手了,寒号鸟肯定也会跟着做。

师:你的想法很独特,肯动脑子。你们看看寒号鸟是怎样对待喜鹊的劝说的?

生:我觉得喜鹊只是劝劝寒号鸟,寒号鸟就不耐烦,嫌喜鹊太哆嗦。寒号鸟不会跟喜鹊一起垒窝。

生:我认为寒号鸟也太傻了。他冻死的那个晚上,干吗不到喜鹊的窝里去挤一夜,这总比冻死强呀!

生:我想那个晚上喜鹊该去关心寒号鸟,看他能不能换过这个晚上!

学生的自由议论使教师一时不知从何说起…..

【反思】

这确实是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教学片段,遗憾的是教师没有在师生对话中成为互动的?首席?,引导学生在议论中形成正确的认识,归纳起来有这样几个问题:

(1)喜鹊有没有错?认识这一问题要强化寒号鸟怎样对待喜鹊劝告的课文表述,读懂读好,学生肯定能认识问题的主要方面不在喜鹊而在寒号鸟。

(2)寒号鸟傻不傻?课文只说寒号鸟懒惰.没说它傻,现在学生提出来了,教师就要认真考虑,正确引导,可以这样说:?寒号鸟是很傻,我看懒惰就是傻的表现,你们说呢??

(3)寒号鸟冻死的那个晚上,喜鹊应不应当去关心,教师可以肯定学生不想让寒号鸟冻死是善良的愿望,这没有错。但是问题的根本在寒号鸟身上,可以让学生再读再思:如果那天晚上喜鹊去关心寒号鸟,使寒号鸟没有冻死,第二天太阳出来了,寒号鸟又会怎么样呢?

5.多面反思

即围绕一个专题对多项课堂行为的反思,围绕同一专题收集不同案例的相互比较、印证、补充,可以呈现出解决这一专题的一些重要规律,形成可贵的研究价值,这便是多面反思的优越性所在。如围绕“朗读指导”这一专题形成的多面反思一

【案例】

(1)丰富多彩的?初读检查?

教《西门豹》一课的初读检查,一位教师不采用让学生把课文再读一遍的传统方法,而是采用了选择机制,让学生自主选择:

读一句你觉得最难的句子,说说为什么。

②读一句你觉得最重要的句子,说说为什么。

③读一句你认为能读得最棒的句子,说说读得好在哪里。

④读一句你不理解的句子,说说哪里不懂。

(2)?顿?、?逗’’不一

《鸟的天堂》第十二节中,有这样两句:?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拍翅膀。?一位教师把句中?大的?、?小的?、?花的?后面的逗号换成顿号,成为?大的、小的、花的、罴的?让学生比较读,理解这样换行不行,为什么不行?

(3)朗读中的词语教学

一位老师在听学生朗读课文《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时有机地穿插了词语教学: 生:读:……一群穿着/破烂的纤夫……

师:停下,这句话,他什么地方读得不对?

生:应该读成?一群穿着破烂的纤夫?。

师:是的,?穿着破烂?应该连在一起。知道为什么吗?

生:这?穿着?指身上的穿戴,所以?穿着破烂?要连在一起。

师:这?穿着?是指衣着、装束,读音是?chun zhu6?。可是你们看另一句?有个穿着红上衣的少年?,这?穿着?与上面有什么不同?

生:这?穿着?是说少年身上穿着红上衣。

师:对,读音呢?

生:?穿着?(chun zhe)

(4)朗读中的教学机遇

教学机遇无处不在,请看这位老师在导读《李时珍》一文时,是如何把握学生朗读中的教学机遇的:

师:(请一位学生朗读第五自然段,而那位学生一时疏忽,将?品尝?一词读成了?尝尝?。)

读得不错,就是有点粗心,把?品尝?一词读成了?尝尝?。想一想,能这样换吗? 生:能。因为?尝尝?和?品尝?意思相近,换上后句子照样通。

生:不能。?品尝?有?品?的意思,而?尝尝?只有?尝?的意思。

师:?品?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生:仔细品味。

师:联系前面的句子想一想,这里为什么要用?品尝??

生:因为李时珍要判断药材的药性和药效,只有仔细去品味才知道,所以要用?品尝?。 生:用?品尝?说明李时珍不怕苦,非常认真。

师:很好!我们学课文也要像李时珍那样去仔细?品尝?。……

【分析】

围绕朗读指导的这四个案例有多种形式的初读检查,有标点辨析的朗读指导,有结合词语教学的朗读训练,有以辨析关键词激发朗读情感等等,体现了朗读指导因文而异、因序而异(初读深读的教学程序)和因质而异(不同要求的渗透融合)等等的多姿多彩。以这样的朗读来落实语文教学?读?占鳌头的特殊地位,自然能够做到常读常新、百读不厌了。

篇五:猎人海力布 教学设计

25、猎人海力布

教学目标:

1、自学生字,积累“酬谢、叮嘱、发誓、倾盆大雨”等词语。

2、读懂海力布为救百姓不惜牺牲自己变成石头的故事。

3、分清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4、领悟海力布热心助人、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感受民间故事的一般特点及感染力。

教学重点、难点:

1、读懂海力布为救百姓不惜牺牲自己变成石头的故事。分清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2、领悟海力布热心助人、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感受民间故事的一般特点及感染力。

学生准备:

预习课文 阅读一些民间故事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听过民间故事吗?(交流)

民间故事是一些长期流传于老百姓之间的故事,这些故事往往表现了群众美好的愿望。今天我们学习的《猎人海力布》就是一个非常感人的民间故事,而且具有神话色彩。

板书课题。齐读

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1、出示词语:报答、酬谢、崩塌、千真万确

指名读 说说这些词语的意思

2、出示图片,这块叫“海力布”的石头,据说在内蒙古自治区的山村。海力布是一个猎人,怎么会变成一块石头呢?

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是怎样的?读后用一句简短的话概括出来。

3、读后交流、板书:

起因:海力布救龙女

经过:海力布得宝石

结果:海力布救乡亲,变石头

4、根据板书,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自己准备

交流

三、深入文本,感受、探究人物品质

1、这个故事流传至今,一定有它的感人之处。再仔细读读课文,把你最感动的地方划出来,然后把你的感受告诉大家。

2、交流:

(1)第2节

他热心帮助别人??总是留下很少的一份,??敬爱........把猎物分给大家,自己只...

他。

指名读 齐读

(2)第3——6节

海力布和小白蛇的对话,他不求回报,不要珠宝等细节。

指导朗读对话

(3)第7——9节

海力布劝大家搬家的三句话

(重点指导朗读,抓住海力布的语气和心情:急切——焦急——镇定) 海力布牺牲后,大家沉痛的心情。(指导朗读)

??

3、从使你感动的地方看出海力布是个怎样的人?

领悟海力布热心助人、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板书)

齐读最后一节

3、海力布的故事为什么那么吸引读者,能够流传千年呢?

有曲折的情节,环节紧密相扣,想像奇特丰富,情感一步步推向高潮??

四、布置作业

1、以小组为单位排演课本剧

2、续写《猎人海力布》后记,想像小白蛇如何想方设法救活海力布,海力布如何生活等情景。

过了不知多少岁月,有一天,小白蛇来到人间,她要找自己的救命恩人——海力布。??

板书设计:

救龙女

热心助人

25 猎人海力布 知灾难

救乡亲 舍己为人

教学效果反馈:

本文内容浅显,情节生动,教学时应避免繁杂的讲读分析。这堂课我以学生自主阅读为主,同时给予了必要的学习指导:一、引导学生初读课文,了解民间故事的特点。二、指导学生用列小标题的方式,整理故事内容。三、根据记事的三要素,练习归纳课文主要内容。教学收效不错。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