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字数作文 > 教育资讯

改革开放饮食的变迁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4 04:16:51 字数作文
改革开放饮食的变迁字数作文

篇一:三十年改革开放的饮食变化

三十年改革开放的饮食变化

初二.三班 杨明堃

三十年前党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三十年间社会的腾飞,经济的发展,我们做为九十后的一代,体会不到很多,但在爷爷奶奶和父辈那里却有很深的体会。

三十年的时间掸指一挥,但社会的发展却有了举世瞩目的成果。三十年的变化展现在方方面面,这些变化都是能看得见摸得着的。 就从饮食主方面来说吧,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那是一个物质极其缺乏的年代。有这样一句顺口溜:“低指标,瓜菜代,吃的饱,饿得快,肿了大腿,肿脑袋”。那时人们的理想非常的简单,就是吃的像个人样。二十世纪80年代,那个年代,中国人从温饱走向小康,餐桌上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丰富。饭桌上的粗粮食品逐渐被细粮给代换,营养也比以前丰富了,中国人好像看见了黎明的曙光。二十世纪90年代,一个饕餮时代,在一桌饭上能花上好几万人民币,海参、鲍鱼、翅肚开始走上人们的餐桌。同时西餐、法国大餐、日本料理、韩国烧烤和意大利比萨向中国进军,中国人不出家门就会吃遍全球美食,但是带来的后果是高血压、心脏病等致人于死地的疾病。二十一世纪,中国人开始重视回归大自然,多吃水果和蔬菜。并且知到了要吃新鲜的水果,要是刚摘下来的,鱼要吃欢蹦乱跳的,鸡鸭要吃一秒钟之前的。并开始重视起健康和防治疾病。健康的食品代替了那些令人流涎水的垃圾食物。人们知道了保持身体健康很重要,而且知道了肥胖是不好的。中国人在21世纪初,清醒而及时的登上了一个崭新

的台阶级——吃出健康来。

三十年改革开放的变化还有很多于人们的吃穿上、经济上和思想变化上的等等,饮食方面只是一个影缩。无论是什么变化,都在说明一个问题,社会的经济在发展,在进步,人们的生活在越来越好。

篇二:饮食的变迁

餐饮见证60年生活变迁:新中国餐饮调查报告发布

建国60年来市民的餐饮生活得到极大的丰富和改善,大到餐饮支出的增加,小到婚宴方式的转变,都见证了我们的生活变迁。日前大众点评网发布的调查数据显示,建国60年来,家庭月均餐饮开销增长逾百倍,“下馆子”的次数也增长到平均每月3~4次。54%的市民认为60年来餐饮最大的变化是“选择越来越丰富了”。 此次网络调查共有1542位网友参加,涉及北京、上海、广州、天津、武汉、杭州、哈尔滨、佛山等全国40多个城市。

家庭月均餐饮开销增长逾百倍

你还记得50、60年代家里每月餐饮开销多少元吗?67%的市民选择了“10元以下”。而目前“每月餐饮开销千元以上”占到了受调查网友的75.7%。每月餐饮消费1000~2000元成为消费主流,占到受调查网友的47.7%,选择“每月餐饮开销2000~3000元”的占22%,月均餐饮开销5000元以上的网友比例也有6%,“每月餐饮开销1000元以下”的仅占受调查网友的24.3%。

从“基本都在家里吃”到“基本都在外面吃”

“小时候,下馆子算是很隆重的事情。”家住北京宣武区的网友王先生说。此次调查中,对于小时候外出就餐的频率,64.7%的70后网友选择“基本在家里吃”,选择“一年1~4次”的占27.9%,选择“一个月1~2次”的仅占7.4%。

而目前33%网友选择“一周1~2次”,22.3%的网友选择“一个月3~4次”,21.6%的网友选择“一个月1~2次”。还有8%的网友选择“基本都在外面吃”,仍然维持“基本都在家里吃”这一选项的仅占5.2%。

逾五成市民认为餐饮最大变化是“选择越来越多”

回忆起童年美食时,网友“70后怪叔叔”说“大鱼大肉小时候是最贪念的”。那些用大黑炉爆的爆米花和年糕片、路边摊煎的蛋卷、菜场边的韭菜粉丝煎包、家附近胖大叔做的烧饼、大大泡泡糖、娃娃雪糕是不少70后、80后年代出生网友的共同记忆。

从小时候到现在,餐饮最大的变化是什么?54%的网友认为餐饮最大的变化是“选择越来越丰富了”,34.7%的网友选择“价格越来越贵了”,另外还有7%网友选择“环境越来越好了”,

3.3%网友选择“口味越来越好了”。餐饮业的丰富发展甚至造就了专业的餐饮点评类网站和订餐网站,加快了这一传统行业的电子商务化进程,让市民的餐饮消费更加方便。

“全聚德烤鸭”成为网友心目中最具品牌价值的老字号餐厅

老字号餐厅见证了建国60年来餐饮生活的极大变化,更经受了市场的考验。此次调查中,北京的“全聚德烤鸭”成为网友心目中最具品牌价值的老字号餐厅,占到受调查网友的64.6%.另外,上海绿波廊和天津狗不理也分别有12.9%和6%的网友选择。

链接:年夜饭和婚宴的回忆

年夜饭和婚宴可算得上是百姓餐饮消费中的重头戏。此次调查中,不少网友还做了有趣的对比。

杭州网友cindy上传了一份88年的年夜饭菜单,包括带鱼、鸽子、酥肉、牛肉、鸡肉、鸭子,素菜、凉菜若干,花费60-70元。2009年他们全家五口人在美林阁点了一桌年夜饭,花费1999元。

上海网友“大包多来两笼”说“小时候的年夜饭都是单位发东西,想奢侈也吃不到什么,发的东西能吃到来年五月份。最奢侈的一次年夜饭花了29块钱,因为有乡下亲戚来,有走油蹄髈,还有老母鸡汤,外加半只咸鹅等等。2009年,我们家的年夜饭花了300元。因为什么都觉得吃不下,点了外卖必胜客,一家人在家看电视,包了点馄饨,算是过节了。”

北京网友陈小姐说“我的婚宴在京瑞大厦,20桌将近4万块钱。父母的婚宴当时在爷爷家的院子里办的,好像就是家常菜,花了十来块钱。”

还有网友把第一次约会的吃饭地点作了对比,80后多为KFC、必胜客等休闲快餐店,而父母多为单位食堂。

中国百年饮食变迁

人类发现火,当然不是这个千年的事了,但火是饮食烹饪之根本,有了火,才

有了饮食文化。人开始自觉用火,大约在五十万年以前。火,对于提高食物的美味 和延长人类的生命来说,是一次革命。

千年饮食的浓缩———“吃在中国”

追溯到一千年前,正是中国的北宋真宗时期,农业文明,科技发达,富甲天下, 这为提高吃的乐趣提供了丰富的物质资源和技术力量。而今人说“吃在中国”,不 以为过,中国人最早将吃从满足温饱发展为一门艺术。在传统中国文化中,“美食” 的内涵不仅仅限于品评滋味,同时亦讲究烹调的方式和过程。于是有了“油、盐、 酱、醋、糖、辣椒、花椒、胡椒”等等佐料,有了“煎、炒、爆、炖、烧、焖、烤、 煮、涮”等等作法,有了“酸、甜、苦、辣、咸、麻、辛、腥、膻”等等味道,还

有了“滑、脆、黏、软、嫩、凉、烫、鲜”等等口感,于是,形成了四大名菜、八 大菜系。“食不厌精”,中国人对吃是玩儿到家了。吃,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还上

升到了意识形态的地步”,所谓“服金者,寿如金;服银者,寿如玉”,说白了就

是“吃啥补啥”。在现代医学范畴中,确有一种“异常食欲”之说,当人体内缺乏

某种维生素或矿物质时导致的生理自发调控,令人特别想吃某些特定的食物。但 “异常食欲”只需补充普通食物就能满足,“吃啥补啥”就要复杂得多了,对此作

家阿城的分析鞭辟入里:“吃猪脑补人脑,这个补如果是补智慧,真让人犹豫…… ?吃鞭补肾?,如果公鹿的性激素真是由吃它的相应部位就可以变为中国男人的性 激素,性这件事真是太简单了。”“吃啥补啥”,可否解释为农业社会人类对生命

的迷惑和崇拜而产生的一种妄想。

发现维生素———吃的理性化时代

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人类科技发展仿佛从助跑到起飞,突飞猛进、日新月异。 对饮食研究进入一个相对理性的时代。从1810年发现第一种氨基酸,到1912年发现 第一种维生素,直到20世纪中叶,人类已发现了所有的维生素、氨基酸和矿物质。 现代营养学认为,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由氨基酸构成)、脂肪、矿物质、维生素、 水,是人体健康必需的物质,而且这6种营养素全部都需要从食物中摄取。人类对于 吃有了新的科学的认识,吃能带给人健康、美丽、快乐、长寿,饮食的命题有了质 的飞跃和升华。

会重新“茹毛饮血”吗?

社会发展至今,饮食习惯及烹饪方法已发生诸多的变迁,到了本世纪末,随着

人们对食物及营养对人体作用的新认识,新的饮食潮流也在兴起。例如:药丸食品, 不用吃饭,一天只要吞下数枚药丸,每天所需的营养素已全部摄入,既节约时间又 营养全面均衡;基因食品,人工合成各种看上去漂亮得近乎完美、富含各种人体所 需营养素的水果、蔬菜、大米等等,甚至人造脂肪!基因食品目前国内正在研究, 美国人已经在食用,而欧洲人一直在抵制;半生不熟食品,由于营养学家不断警告 人们,食物在烹调过程中,大量维生素、矿物质被杀死或流失,应生食,特别是蔬 菜,肉类、主食最好半生不熟或不要过熟,这令人想起我们的祖先,人类是否真的 不能避免轮回的命运。

数字化菜单无从下箸

20世纪末是一个崇尚健康的时代,吃也进入健康食品的时代;20世纪末是一个

网络化时代,吃也进入数字化菜单的时代。人类对于健康食品的推崇已到了无以复 加接近迷信的地步,这是否是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难以定论。今年3月12日到 14日,在美国洛杉矶举办了全美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天然健康食品展览”,吸引了 两千多家厂商及三万多世界各地的参观者。在美国,健康食品非常普遍,通常全家 男女老少各取所需,坚持服用。同时,电脑也来帮助人吃,各种饮食信息层出不穷, 及时提供最新的合理搭配膳食的方法,电脑合成的菜谱令你想什么味道有什么味道, 想怎么营养就怎么营养。信息是资源,太多了就是灾难。这个道理对于吃亦然,面 对这多重的选择,人就不会选择了。数字化菜单令人无从下箸。

要营养还是要美味

在当今的生活形态中,人类主要的死亡病因,已由过去的传染性疾病转变为慢

性疾病,即所谓的“文明病”。导致“文明病”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错误的饮食习惯

形成的营养不良。现代营养学认为,“营养不良”包括营养过剩、营养不足及营养 不均衡,从而导致人体内部免疫系统功能衰退或失调,进而导致疾病入侵。在人类 吃进的所有营养素中,脂肪遭到了最大非议。人们都知道,食用过多饱和脂肪会增 加人体的胆固醇,胆固醇是造成动脉硬化、心肌梗塞和其他疾病的原因。人们总在 想方设法地控制自己脂肪的摄入。但营养学家经研究发现,对人的味觉而言,口感

最好的东西恰恰是脂肪。比如油,加入油的食品总会令人感到香喷喷的,不含油或 含油低的食品给人的感觉会不适,寡淡,难怪古人不喜欢“嘴里淡出鸟儿”的滋味。 均衡是人类生存的一种最佳状态,那么人类怎么达到美味与营养的均衡呢?在美食 的诱惑与健康的要求中,现代人又多了一个发愁的问题。

全天下“口有同嗜”不分男女老少及古今

说到这儿,的确令人有点恐怖,下个世纪还有什么乐趣可言,连美食的乐趣都

没有了!这肯定是庸人自扰。“背叛自己的欲望,就是背叛世界”。人类怎能禁得 住美食的诱惑!美食,应定义为吃得美、吃出美!现代营养学又有新论,营养吸收 与心情大大有关。当人在吃极大满足自己口腹之欲的美味食物时,心情会特别愉快, 心情好,消化就好,吸收就好。就利于健康。在美国的朋友说,她吃鸡时必须要去 掉鸡皮,用白水煮,只放少许盐。这样吃是最科学营养,但的确食而不知其味。这 是不是也是一种挑食!而且也太难为自己了?这种吃法就是长寿还有什么活着的意 义!况且人生少了一大乐事还不一定能长寿呢!

人类在追求美食的过程中会有反复也很正常,但无论如何,人恐怕也摆脱不了

人的本性之一:就是馋!中国古代,人们在青铜食器上铸饕餮纹,“饕餮是警示不 要贪食”,可见人的好吃早已定型。对于吃,用新人类的生活态度来要求可能最合 理,就是:不要太放纵,也不要太挑剔。

中国近代饮食的变迁

二、饮食方面

1、中餐——四大菜系:鲁菜、粤菜、川菜、淮扬菜

2、西餐

⑴传入时间:1840年鸦片战争后

⑵影响:①西餐常用原料进入餐桌 ②经营西式食品的食品厂出现

⑶中西餐饮食文化的区别:

①烹饪方式、食品种类、就餐环境、礼节要求存在明显;

②中餐以追求美味首要目的,西餐以营养为最高准则。

3、建国后饮食变化:

①刚建国时期——生活贫困,食不果腹或粗茶淡饭。

②改革开放前——有所改善,但食物匮乏单调、票证盛行,人们营养不足,有些农村没有解决基本的温饱问题。粮票是计划经济的产物。50年代初,我国粮食短缺。中央政务院于1953

年10月发布命令:全国实行粮食计划供应,采取凭证定量售粮办法,粮票出现了。北京从1960年8月起全市饮食业实行凭票用餐,食油、禽、蛋、肉、豆制品、蔬菜也实行限量供应。这一时期票据种类繁多,除了粮、油、布票,还增发了补助豆票、糕点票、高级脑力劳动者补助油票、节日补助油票,有些地方还发放过煤球票、冰棍票、烟酒糖票、豆腐票。在票证盛行的年代,也是物质短缺的时代,只有在逢年过节的时候,人们才能凭票购买一些糕点糖果、干货果品,而且分量都极少。

③改革开放以来——不但吃饱,还可以吃好,营养均衡,粗细搭配,绿色食品深入人心。20世纪90年代以来,粮食供求走向市场,粮票消亡成为历史的必然。1993年5月,北京最后停止使用粮票,粮票全面退出历史舞台。一些象征短缺经济的布票、油票、肉票、豆腐票,也相继退出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如今这些时代象征已经成为收藏家手里的珍品。今天,我们的物质生活已经极大地丰富了,菜场、超市、大卖场,琳琅满目的食品应有尽有。人们对于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要“吃好”,还要吃得健康,科学卫生观念深入人心。人们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口味清淡,要多吃蔬菜水果,少吃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以前因粮食不够用来充饥的野菜、粗粮,如今却成为餐桌上的健康食品。

有一句话叫“民以食为天”,可以说人们将“食”作为生活的最低标准,同时人们也将“食”作为生活的最高追求和享受。从“食”的变化中,可以反映出一个社会的贫富盛衰。

在菜肴的内容上,许多经营者不仅仅注意对传统的菜肴特点的深入挖掘,同时还注重对其他菜式风格的吸收,甚至广泛吸收西餐的风格特点,兼收并蓄、为我所用。例如北京最近走红的“新派鄂菜”,就有博采众长的特点。过去北京的一些大厨们总认为,鄂菜的特点是“咸、鲜、微辣”,不具备这一特点就不是湖北菜。而新派鄂菜的创立者们认为,人们的饮食口味虽然因地域、气候以及环境的不同而具有“相对接近的共同点”,但是,由于不同个人的自身特点,每人的饮食口味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因而新派鄂菜创立者们大胆革新,广泛吸收湘菜、川菜、粤菜、潮菜等菜式的特点,创造性地推出了色香味俱全、鲜脆嫩亮、咸辣结合、甜淡适宜的新派鄂菜,赢得了广大消费着的青睐。

在菜肴的形式上,新派鄂菜不仅注重种类的多样性,而且还十分注意菜式的色、质、型的搭配,甚至注意菜肴的器皿结构、桌椅台面色泽的和谐搭配。

篇三:改革开放以来饮食

改革开放以来,关于“食”的变化的小组讨论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可以说人们将“食”作为生活的最低标准,同时人们也将“食”作为生活的最高追求和享受。下面就让我们对比改革开放前后,谈谈“食”这一方面的变化,请大家畅所欲言。

发言人甲:听爷爷讲改革开放之前,广大人民群众的温饱问题尚未解决,相当一部分人仍处在半饥半饱的状态。50年代初,我国粮食短缺。三年自然灾害时期,粮食、蔬菜紧缺,在吃不饱的情况下,人们往往以胡萝卜充饥,由于缺乏最基本的营养,人们都有些浮肿。机关干部、城镇居民实行口粮和其他副食品(包括大米、猪肉、鱼、油、糖、豆等)凭证定量供应,煤炭、火柴、肥皂、草纸等也要凭证购买。那时,经常出现买物排长龙的现象。这归根到底还是生产力不发达,生产资料得到了解放但是效率不高,人民群众有改天换地,丰衣足食的愿望却没有能力去实现。

发言人乙:对!因为那时生产力水平不高,物质供应紧张,物资包括食物这种基本的生活所需的物资,都需要用票证限制人们的购买力。一直到八十年代,粮票还在使用。20世纪90年代以来,粮食供求走向市场,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推动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的举措和措施,比如鼓励使用化肥,新建化肥厂;推动新型抗病虫抗灾害的粮食品种的培育和研究,组建了种子培育研究机构;实行良种补贴,农机补贴。这政策极大的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使粮食总产量连年攀升,粮票消亡成为历史的必然。如今这些时代象征已经成为收藏家手里的珍品。

(转 载于:wWw.SmHaIDA.cOM 海达 范文 网:改革开放饮食的变迁)

发言人丙:改革开放之后,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粮食连年获得丰收。粮食的充裕带动了多种经营的全面发展,农村呈现一派“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的喜人景象。粮食充足了,副食品加工才会有条件发展,畜牧业也随之迎来了大的发展,以粮食为基础的粮食深加工产业比如酿酒才有条件发展。吃有了保障,各种经济作物才有种植的土地和发展的空间,人民的生活水平才会带来一系列的提高。

发言人丁:市场繁荣,物产丰富,品种齐全,除了鱼肉蛋菜之外,还有鲜活、熟食、丸类、腌制品和各种小食、水果、烟茶酒以及鱼胶、鱼翅、燕窝等高档食品,琳琅满目,应有尽有,大大满足了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需要。只要手里有钱,什么东西都可买得到,人们可根据各自的需要,自由选购。长期困扰农民的温饱问题解决了,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解放,各种商品供应琳琅满目,人民对于吃不再是有什么吃什么,而是提高到了想吃什么吃什么。

发言人戊:今天,我们的物质生活丰富了,以前因粮食不够用来充饥的野菜、粗粮,如今却成为餐桌上的健康食品。以前吃顿鱼和肉那是开荤解馋,现在鸡鸭鱼肉吃腻了,都开始变成素食主义者。每天打开电视都能看到营养饮食和食疗养生泪的节目,人民群众都在追求吃出美吃出健康。总起来说人们对于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要“吃好”,还要吃得健康,科学卫生观念深入人心。人们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口味清淡,要多吃蔬菜水果,少吃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

篇四:新中国饮食六十年变迁

新中国饮食六十年变迁

摘要:“民以食为天”,随着历史的不断发展,人们的饮食文化也在不断地发展变

化。饮食文化是无比复杂的人类社会生活现象,它几乎同人类文化的任何门类都有程度不同的关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饮食的变迁就是某段历史的变迁。

关键字:建国初期 温饱问题 粮食短缺 大锅饭 粮票 计划经济 改

革开放 西餐厅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小康型 营养 健康 减肥 食品搭配

九月五日我们班几个同学相约去了中国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的展览。看到自1840年英国挑起鸦片战争以来到新中国的成立,以及新中国成立后的巨大变迁中的图片和实物以及文字介绍。整个展览就像是一部活的的近代史教科书,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可能是因为我是食院的,平时对饮食方面的信息关注较多,所以当我看到展柜中的各种粮票、糖票、油票、肉票等票证时想到了建国六十年来人们的饮食变化。以饮食变化来看新中国六十年的历史变迁。

一、建国初期至改革开放前

中国人历来崇尚“民以食为天”,是最讲究吃的国家之一。但是建国初期,中国刚经历过战乱的洗礼,物质很是匮乏,粮食短缺,生活贫困,食不果腹。温饱问题是当时最大的民生问题。国民吃的都是些杂粮粗面,北方是窝窝头、玉米面馍馍,南方也是糙米粗粮,而且有这些也已经是很不错了。那个年代的人们粥没少喝,野菜没少吃,白面白米恐怕就是一年到头最大的梦想了。

当时由于物质的缺乏,中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于是出现了大锅饭和粮票。大跃进让几亿中国人过上了集体公社的生活,大家一起干活,一起吃饭,大锅饭、集体灶又是那个时代的特色。1959年至1961年的全国大饥荒再次让中国人在"吃"上饱受煎熬,这个时段是中华民族的大灾难,草根树皮竟然也都"供不应求"。粮票是计划经济的产物。五十年代初,我国粮食短缺。因为生产力水平不高,物质供应紧张,需要用票证限制人们的购买力。中央政务院于1953年10月发布命令:全国实行粮食计划供应,采取凭证定量售粮办法,粮票出现了。北京从1960年8月起全市饮食业实行凭票用餐,食油、禽、蛋、肉、豆制品、蔬菜也实行限量供应。这一时期票据种类繁多,除了粮、油、布票,还增发了补助豆票、糕点票、高级脑力劳动者补助油票、节日补助油票,有些地方还发放过煤球票、冰棍票、烟酒糖票、豆腐票。在票证盛行的年代,也是物质短缺的时代,只有在逢年过节的时候,人们才能凭票购买一些糕点糖果、干货果品,而且分量都极少。

改革开放前,国民饮食较建国初期有改善,但食物匮乏单调、票证盛行,人们营养不足,有些农村没有解决基本的温饱问题。

二、改革开放初期至八十年代

十一届三中全会吹响了改革开放的号角,人们餐桌上的菜样丰富了起来,街上的饭馆也多了起来。这时的城市居民摆脱了计划经济统销统购束缚,从初期的粮油、副食品敞开供应开始,所有的票证都被逐出历史舞台时,也预示着一个新"饮食"时代的到来:以往逢年过节才端上餐桌的红烧肉,已经慢慢开始增多。过去闻所未闻的三文鱼和鲈鱼,也成为人们餐桌上的佳肴。国民不仅对肉食、蛋白质的摄入增多,而且日渐对饮食多样化的要求也促进了餐饮业的繁荣发展。西餐厅也开始了重返中国的历程,人们以一种包容的态度欢迎着西餐厅在周围的出现。

20世纪90年代以来,粮食供求走向市场,粮票消亡成为历史的必然。“1993年5月,北京最后停止使用粮票,粮票全面退出历史舞台。一些象征短缺经济的布票、油票、肉票、豆腐票,也相继退出了人们的日常生活。”1如今这些时代象征已经成为收藏家手里的珍品。

三、九十年代 已经消失的粗粮意外地受到食客青睐,再次回到餐桌,重新成为中国人饭桌上的新宠。与此同时,国人把牛奶从特种营养品的位置摆上了普通的餐桌,中国乳业于是开始高歌猛进,进入一个超常发展时期。以前中国的饮食区域特征很明显,每一个地方有着自己的饮食特色,如湖南菜,川菜,粤菜等等,后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饮食业也迅速发展,那些具有地方特色的菜及小吃不断扩张自己的“地盘”,最典型的就是川菜,几乎每个大小城市都可以见到川菜馆和成都小吃店。 随着生活的富裕,中国菜已经难以满足人们的口味。俄罗斯西餐、法国大菜、意大利比萨、日本料理、韩国烧烤、美国麦当劳、肯德基等纷纷进军中国,中国人不出国门便能吃遍世界。这个时代的你无论走到何方,大街小巷各种档次和风味的餐厅与酒肆都随处可见——随之而来的健康恶果是:不良的饮食习惯导致心血管、肿瘤、糖尿病、肥胖症持续攀升,已成为死亡率较高的疾病。 于是,人们开始大规模地减肥。

四、二十一世纪

麻辣小龙虾、香辣蟹、水煮鱼,都是这个时代的餐桌文化。但在世纪初突如其来的一场SARS,以及层出不穷的诸多“黑幕”曝光,让很多都市人群的腹中1赵荣光《中国饮食文化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83页

馋虫都被杀死。人们开始呼应健康主题,对回归自然的“水果蔬菜”重新重视。调查显示,当今一半以上的都市人都把水果纳入每日健康必备品。大批商家针对市场,及时推出各种“自然绿色系列食品”,理由是清新健康,当然最重要的是,卡路里含量够低。 牛奶的发展进入颠峰时期,纯牛奶、脱脂牛奶、加钙牛奶应有尽有,数不胜数。 过去的人们喜欢买冷冻室大的电冰箱储存鸡鸭鱼肉,现在也开始讲究食用富于营养的鲜活食品。蔬菜要吃新鲜的,粮食要吃该年的,鸡鸭要吃一秒种之前的,鱼肉要吃欢蹦乱跳的。带着露水的嫩黄瓜,空运来的鲜荔枝,放在餐桌上还在甩尾的活虾,叶子翠绿的鲜桃,人们在市场上挑剔的目光,越来越多地落在鲜货上,而不是价格上。 什么食品有营养,什么食品能防衰老,什么食品搭配能够保持身体的酸碱度平衡,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中国人的健康观念在二十一世纪的初期,“清醒而及时地”迈上了一个崭新的台阶。但从科学的眼光来看,似乎做得还是不够。

“饮食文化是无比复杂的人类社会生活现象,它几乎同人类文化的任何门类都有程度不同的关系。可以说任?a href="http://www.zw2.cn/zhuanti/guanyuwozuowen/" target="_blank" class="keylink">我桓雒褡宓奈幕谝欢ㄒ庖迳辖捕际且恢忠澄幕娴亓私饬艘桓雒褡宓囊澄幕簿痛右欢ㄒ庖迳狭私饬四歉雒褡宓睦罚环垂此担挥腥媪私饬艘桓雒褡宓睦凡趴赡苋媪私饽歉雒褡宓囊澄幕!?

参考文献: 《中国饮食文化史》赵荣光,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2 赵荣光《中国饮食史论·后记》,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年版

篇五:中国饮食文化的变迁

中国饮食文化的变迁

回首往事,波澜壮阔的中国改革开放至今已经30余个年头,这历史长河的一瞬,却在悄无声息的改变着我们青春的容颜。伴随着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我们的生活也在这几十年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穿越了物质生活的不同层面,而让百姓体会最深的无疑是饮食的变迁,人类社会每前进一步,饮食往往相伴而行。人们的饮食从过去的短缺走向富足,从过去的单一走向多样,从吃饱到吃得健康、绿色、安全,从原来的“温饱型’到现在的“绿色、营养、健康型“……。

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生产力尚不发达,虽无兵燹之灾,却有荒歉之虑。“三年困难”时期,“吃”对于多数中国人来说已无讲究可言,更多的是一种生存的需要,不求山珍海味,只求填饱肚子。但有时,即便是填饱肚皮也成为了一种奢侈的渴求。听老人们讲,那时没的吃,便上山去撸槐树叶子回家蒸熟了充饥。很多人每念及此,仍不禁要潸然泪下。

到了70年代,一个充满着苦涩记忆的时代,虽然那段可怕的饥馑岁月已经过去,可当时的年代仍然物资匮乏,中国人的粮食仍不宽裕。提起当年的状况,给人们印象最深的便是票证的故事。粮票成了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首要物品,至今我们的老一辈们仍会提起,每当月末月初便半夜起来排队购粮的事情。那时,到外地出差,临行前务必要兑换一些全国通行的粮票,不然指定要挨饿。在那样一个物质匮乏的年代,人们的饮食观念并无多大变化,精打细算着怎样填饱肚子才是关键,人们过着这饿不着却又吃不好的日子。

时光流转到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了神州大地,以城市为重点的各领域迅速的掀起了改革的高潮,中国由传统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食物供给能力全面增强的基础上,各种食物的消费量全面上升,食物供给满足温饱需要,过于单一的粮食型食物结构开始向多样化转变,这些给人们带来了希望与欢乐,中国的经济开始复苏,菜市场如雨后春笋一般出现,电视上也出现了一些专门讲解烹饪技术的节目,饮食又为人们津津乐道起来。从此人们不再为吃饱喝足费尽心思,一个新饮食时代伴随着改革的步伐融入了百姓的生活。

时间到了上世纪90年代,经济的高速发展带来了饮食文化的革命。中国人的温饱问题已经基本得到了解决。人们的三餐各有讲究,而且亲朋好友之间的聚会、各种筵席也要有排场。对于普通百姓而言,进餐馆尝鲜也不再遥不可及,过年过节过生日设宴款待亲朋好友成为时尚。鲍鱼、海参、鱼翅等开始出现在人们面前,各种档次和风味的餐厅酒肆随处可见。此外,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消费观念也变化了,花在一日三餐上的时间减少了,各种成品、半成品、速冻食品、快餐备受青睐,在外用餐占食品支出的比重明显上升。

进入21世纪以后,我国饮食行业更是迅速发展。与此同时,人们对吃也有了新的观念。健康饮食观念深入人心,人们早已不再为没有吃的发愁,而是为不知道该吃什么烦恼。随着科技的进步,老百姓的菜篮子越来越丰盈。然而,蔬菜中残留的农药,反季节蔬菜对健康的害处,肉制品中注射激素的残存,使人们的饮食观念也随之改变,甚至“谈食色变”。于是,各种绿色食品相继问世。人们开始讲究吃的健康,绿色食品成为人们追求的目标。蔬菜要吃无污染的,粮食要吃当年的,鱼虾要吃鲜活的,肉禽要吃排酸的。从吃多吃好到吃少吃精,从细粮为主到粗细搭配,中国人的健康观念在此时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民以食为天,几十年的发展从饮食看变迁,以前的温饱型饮食方式早已经不能满足玉人们的需求,并迅速的退出了历史的舞台,透过这一文化,折射出我们人文、经济、社会发生的巨大变化。从吃不饱到吃饱,又从吃饱到吃好,实现了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如今,有了经济实力和文化素养,有了保健养生知识的人们,每家每户的饭桌也发生了潜移默化的改变,由注重价格、数量,转入注重营养和质量;从单一、吃精、吃细向多元、粗粮细做、科学搭配上转变。绿色食品,科学饮食,合理膳食,吃出健康、吃出美丽已成为人们饮食的

新时尚,消耗食物不仅是为满足温饱和维持生存,越来越多的是为了享受、健康和自身的发展。种种迹象表明食物消费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人们不仅考虑数量更要求质量;不仅要满足生理的需要,更要求满足心理上和精神上的需要;不仅要维持生存,更要获得发展,这是食物消费的必然趋势,也是我们为之努力的目标。

字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