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字数作文 > 教育资讯

蓟的遭遇读后感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4 12:31:51 字数作文
蓟的遭遇读后感字数作文

篇一:格列佛游记读后感and问题等基本手打

格列佛游记读后感

早先这部书出过一部电影,当时只记得当时觉得格列佛的游记充满了乐趣,他可以去到各种地方,体验各种生活,并未觉有他。如今拿起这本书,读起来却是有了不同的感觉。

格列佛本是个普通的外科医生,一次机遇他的航程开启来到了小人国,外科医生格列佛随航程途遇险,死里逃生,漂到利立浦特(小人国),被小人捆住献给国王。格列佛温顺的表现逐渐赢得了国王和人民对他的好感,他也渐渐熟悉了小人国的风俗习惯。在格列佛的帮助下,利立浦特国打败了同样是小人国的“不来夫斯古”帝国,但是格列佛不愿灭掉不来夫斯古帝国,使皇帝很不高兴。这时,皇后寝宫失火,格列佛情急生智,撒了一泡尿把火扑灭,谁知却让皇后大为恼火。明明事干了件好事虽然方法不是很对但却甚有帮助,人们非但不感谢,却因皇后一句话,就要追杀他们,可见等级阶级的思想在小人国是多么的根深蒂固,可是当地的愚民却认为这是理所因当的!多么可笑啊,好像等级高了一级就可以把常人不当人看般。这就如同书中所说“伟大的功绩在君王眼里能算什么,如果一时你拒绝满足君王的奢望,即使你从前立过大功也绝不能得到宽恕”。 读到此刻,我颤抖了,不由得感到一丝心寒所谓忠言逆耳,忠臣自然不得国君心喜;小人对君子的猜忌之心,君子自然被诋毁形象。想到这,我不由得感叹历史上的忠臣最终能得到君王善待的又有几个呢?但至少主人公近乎是其中的一个。

这篇游记写出来的,在我脑海呈现出的,是一个浑浊,无情的生活,是过去的生活的缩影!从作者描写隐含的嘲讽和蔑视中,处处体现出抗争精神。而游记反映出来的当时英国的社会风貌,也让我明白到在时代进步的背后往往充斥着不幸与荆棘,但无论如何,它毕竟是生活,这篇小说可谓悲喜交织。

同时也从这卷里揭示了英国国内托利党和辉格党常年不息的斗争和对外的战争,实质上只是政客们在一些国计民生毫不相干的小节上勾心斗角的事实。

看完这本书后我沉默了很久,过去的腐朽就像是烂掉的树根,虽然是在地底,经过刻意隐瞒,可以变得不为人知,却终究还是自己的一部分,我只希望我们炎黄子孙可以引以为戒,不要发生这种事情,我们可以平易待人,做到人人平等,可以不在乎官位阶级,不要把统治阶级官位大过天的腐朽带入我们的生活,我由衷的希望我们的未来是平等的,美好的,我希望我们能从中吸收到教育,把未来的中国变得更加美好。我希望90后的我们创造的新天地更为美好更为和谐,我希望我们的未来是闪闪发光的。

1.在小人国,格列佛是如何帮助利立浦特国打败不来夫斯库国的?

2.利立浦特小人国用什么方法选拔官员?蓝红绿三色丝线影射什么?

3.我们来到了语言学校。三位教授正坐在那儿讨论如何改进本国语言,他们共有两个计划分别是什么?

4.格列佛在_________遇到了可怕的风暴

5.在去往东京的途中他们遭遇了大海盗船,船上都有哪国人?

6.格列佛所到达的“飞岛”是借助_________或升或降,从一处移另一处。

.7.“慧 国”每四年的春分时节要举行________大会

8.格列佛乘坐的“冒险号”船经过_______国家遭遇了海上季风风暴。

9.岛国王惩罚人的手段有几种。

10.在飞岛是一个直径为五十码的峡谷,天文学家可以从那里下去,进入到哪里?

1.格列佛把敌国的战舰拖入利立浦特国的海港。

2.利立浦特小人国用比赛绳技的方法来选拔官员。蓝红绿三色丝线影射英国嘉德勋章 巴思勋章和蓟花勋章的绶带

3.第一个计划是简化言辞;第二个计划是取消语言中的所有词汇。

4苏门答腊

5.英国、荷兰等

6.借助磁石

7.全国代表大会

8.印度

9.两种 一种温柔 一种严厉

10.天文学家之洞

1。问:格列夫游记是谁写的?

2。问:主人公是谁?

3。问:格列夫游记是何时所写的?

4。问:格列夫游记中一匹有智慧的马叫什么名字?

5。问:格列夫都去了哪些国家?

6。问:《格列夫游记》的作者是什么时期的什么家?

7。问:《格列夫游记》是一篇什么小说?

8。问:《格列夫游记》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9。问:《格列佛游记》是斯威夫特急剧讽刺色彩的小说,请概括写出其中两个讽刺性的故事情节?

10。问:飞岛又叫什么?

答:【英】乔纳森·斯威夫特 著

答:格列夫

答:1726年

答:慧驷。

答:大人国,小人国,飞岛。

答:18世纪前期最优秀的讽刺作家和政治家。

答:讽刺当时现状的小说。

答:抨击了英国宫廷和大臣们的昏聩无能,无情的讽刺了高管侯爵获得者们阿谀奉承的丑恶嘴脸。

答:(1)小人国用跳绳比赛来选拔官员(2)在飞岛国与鬼魂谈话

答:飘浮岛。

篇二:读书笔记

《瓦尔登湖》读书笔记

《猎人笔记》读书笔记

《西线无战事》读书笔记

《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

《中国大历史》读书笔记

《猎人笔记》读书笔记

这是屠格涅夫的成名之作,作者通过对俄国各阶层的生活的细致描述,展示了在俄罗斯美丽的大自然下发生的种种悲剧。作者细致入微的描述反映了作者阅历的丰富,这与他的生活经历和家庭背景是分不开的。

屠格涅夫生于俄国奥廖尔省一个旧式富裕家庭,父亲是一个骑兵团团长,十六岁的时候父亲去世。屠格涅夫的妈妈脾气很不好,经常打骂自己的孩子。屠格涅夫进入莫斯科大学学习一年,随后转入圣彼得堡大学学习经典著作,俄国文学和哲学。1838年前往柏林大学学习黑格尔哲学。在欧洲屠格涅夫见到了更加现代化的社会制度,被视为“欧化”的知识分子,主张俄国学习西方,废除包括农奴制在内的封建制度。屠格涅夫对自己母亲的专横和虐待农奴的行为很不满,常常与农民和农奴交谈。他庄园的一个农奴常给屠格涅夫读涅克拉索夫的诗歌,屠格涅夫非常喜欢,写了一些诗歌和特写,被别林斯基读到。别林斯基非常赞赏其中表现出的天赋。在别林斯基关怀下,1852年屠格涅夫发表了自己的特写集《猎人笔记》。这是几年来他观察平民生活,和各界人士交谈等生活经验的提取。作者借一个猎人的视角,站在温和的民主主义立场,对俄罗斯农民的遭遇进行了真实而富有诗意的描写,同时给予了深厚的同情。这部作品被社会各阶层广泛阅读,当时正在考虑农奴制度改革的沙皇也对其非常赞赏。

《猎人笔记》是一部形式独特的散文集。作品控诉了腐朽的农奴制度,表现了作者的民主主义思想。作品以一个猎人的行猎为线索,刻画了地主、管家、磨房主妇、城镇医生、贵族知识分子、农奴、农家孩子等众多的人物形象,真实地展现了农奴制背景下外省城乡各阶层人民的生活风貌。在美丽的大自然的景色中,发生的却是种种悲剧,体现了对农奴制度的无言控诉。作品也生动地描述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作品采用见闻录的形式,真实、具体、生动、形象,体裁风格多样,语言简练优美,可谓散文化小说、诗化小说的范例。别林斯基评价该作品“从一个前人

所不曾有过的角度接近了人民”。《猎人笔记》是作者成名之作,对俄罗斯文学产生了很大影响。

1847年,俄国进步刊物《现代人》的“杂拌”栏里,出人意料地首先发表了屠格涅夫的短篇小说《霍尔和卡里内奇》,并冠以一个奇特的副标题:“猎人笔记之一”。小说发表后立刻受到进步评论界的欢迎。它是俄国文学中第一次描写农民的作品,矛头是刺向农奴制下的地主阶级。

此后,屠格涅夫一发而不可收拾,在“猎人笔记”这个总题目下,陆续写出25篇短篇。这一组作品,以俄国中部地区优美的自然景色为衬托,通过对庄园里农民与地主的生活的广泛描绘,揭露了地主表面文明仁慈实际野蛮残暴的本性,对忍辱含垢,备受欺凌的农民寄予了深切的同情,发出了农奴也是人,而且是富有聪明才智的人的呼声,这在当对无疑是振聋发聩的。1852年,这组作品以《猎人笔记》为名在莫斯科结集出版,成为轰动俄国文坛的一件大事。进步舆论称赞它是射向俄国社会生活的灾难——农奴制度的“一阵猛烈的炮火”,是“一部点燃火种的书”。

《猎人笔记》【俄】屠格涅夫 丰子恺译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瓦尔登湖》读书笔记

亨利·戴维·梭罗是美国作家、哲学家,是著名散文集《瓦尔登湖》的作者。很早就听说《瓦尔登湖》和梭罗但一直没机会看,这个暑假我有幸读了这本书。

梭罗出生于马萨诸塞州的康科德,1837年毕业于哈佛大学。梭罗除了被一些人尊称为第一个环境保护主义者外,还是一位关注人类生存状况的有影响的哲学家,他的著名论文《论公民的不服从权利》影响了托尔斯泰和圣雄甘地。

1845年7月4日梭罗开始了一项为期两年的试验,他移居到离家乡康科德城不远,优美的瓦尔登湖畔的次生林里,尝试过一种简单的隐居生活。他于1847年9月6日离开瓦尔登湖,重新和住在康科德城的他的朋友兼导师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一家生活在一起。出版于1854年的散文集《瓦尔登湖》详细记载了他在瓦尔登湖畔两年又两个月的生涯。

在不同时期,梭罗靠教书与务工过活。他曾经在他家办的铅笔厂工作过,还发明了一种可以简化生产、降低费用的机器。梭罗是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的学生和朋友,受爱默生的影响,梭罗也是一位先验主义者。梭罗在自己幽居在瓦尔登湖畔三年光阴中,独自一人建造了小屋,并渔猎,耕耘,沉思,写作,最后诞生了一部伟大的散文集《瓦尔登湖》,《瓦尔登湖》深深影响了一代人,许多伟人也拜读了此书,时至今日该书仍然闪烁着耀眼的光辉,影响深远。此书也入选了美国国会图书馆评出的“塑造读者的25本书”。

这本书写成于19世纪中叶,美国人过上了空前富裕舒适的物质生活,另一方面,由于掠夺性的自然开发,严重破坏了自然环境,导致原先淳朴恬淡的田园牧歌生活销声匿迹。可人们仍沉浸在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喜悦之中。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作者竟能冒天下之大不韪,这样特立独行,怀着一颗质朴纯真之心踏上了这样一段非同寻常的旅程,这种勇气和魄力令人无比钦佩,而在梭罗心中能存有这样的不带有一丝一毫受世俗之气污染的纯净思想更是让我肃然!这澄明的思想如同一阵清新长风掠过所有读过此书之人的心际,不禁让人为之精神一振,

他要让人们明白在这个世界上除了追求物质生活外还有另外一种生活,就是可以带来无比快乐的简朴生活!物质生活确实很诱人,有了钱财便好像可以为所欲为,有华丽的别墅,有高级的私家车,有丰盛的饭菜,有夺目的衣裳和珠宝等等,于是人们都无时无刻不在追求着财富,有了可观的钱财后还想得到的更多,永无止境,直到他老之将至之时,他才会意识到在他的一生当中他充当的到底是一个什么角色。这让我想起了一个故事,一个渔夫整日以打渔为生,每天只打很少的够吃一天的鱼便在海边悠闲地晒太阳,一天一个有钱人见到他在懒洋洋地晒太阳便过去批评渔夫好吃懒做,有钱人说:“你怎么不去搞水产养殖?过几年那可以赚多少钱啊!”渔夫说:“赚那么多钱干什么?”有钱人说:“这样的话就可以不用每天出海打渔了!”渔夫问:“不出海打渔了那我每天干什么?”有钱人显得很骄傲的说:“你就可以整天很悠闲的晒太阳了!”渔夫说:“我现在不就在很悠闲的晒太阳么?”有钱人没再说话。

最后以瓦尔登湖中的一句序言结尾——我无意写一首闷闷不乐的赞歌,可我要像破晓晨鸡在栖木上引吭高歌,只要能唤醒我的左邻右舍就好。

《瓦尔登湖》【美国】亨利·戴维·梭罗 潘庆舲译 长江文艺出版社 《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

《万历十五年》是历史学家黄仁宇最负盛名、也是体现其“大历史观”的一部明史研究专著。其著作主旨在书中末段看出:“当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各人行动全凭儒家简单粗浅而又无法固定的原则所限制,而法律又缺乏创造性,则其社会发展的程度,必然受到限制。即便是宗旨善良,也不能补助技术之不及。”

先来介绍一下作者:黄仁宇,湖南长沙人,曾经学过工科,在报社工作过,当过兵,后来又在美国攻读历史。丰富的人生经历使他对历史有了自己独特的思考。

一般史家以为是明朝灭亡的起点,如万历十年(1582年)张居正去世,万历二十年(1592年)援朝鲜之战,万历三十一年间的“妖书案”,接下来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起的“三大案”(梃击案、红丸案、移宫案),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的萨尔浒之败等。与这些年份相比,万历十五年(1587年)虽然有海瑞、戚继光的去世,但终究只是无足轻重的一年,也即如其英文版的书名:无关紧要的1587年(1587,A Year of No Significance)。但黄仁宇提出与其他史学者不同的看法,指出此一年似是无重大动荡,实际上可能却是明朝发展至尽头而步向灭亡的一年。黄仁宇引用典籍,特别是《神宗实录》,就此年中发生的立储之争和一连串使万历帝感到大为不快的问题作分析,研究发生在万历帝身上的变化。黄仁宇指出,虽然最后万历帝在种种问题上妥协,但他由此怠政三十三年,可能是他对抗无效之后,对文官集团的一种报复方式。由此可以理解,明朝的皇帝表面看是有其无限权力,但终归也要受到传统文化和文官集团的限制。明朝税重民穷,水深火热是众所周知的。《万历十五年》之前的很多作品有的认为税收过多是百姓贫困的首要原因。而黄仁宇先生并不这么认为。他认为民穷的根本在于律制的腐败和政府的低能,国家税率低,受惠者并非农民,只是鼓励了小地主加重剥削以及官僚乡里额外加征,自肥腰包。

另外书中还提到海瑞、戚继光、李贽等人,也是受到传统文化的限制,而得不到有意义的发展。对海瑞,黄仁宇形容“他虽然被人仰慕,但没有人按照他的榜样办事,他的一生体现了一个有教养的读书人服务于公众而牺牲自我的精神,但这种精神的实际作用却至为微薄。”;对戚继光,黄仁宇评“戚继光的求实精神,表现于使革新不与传统距离过远。”;而对李贽,黄仁宇也评说李贽不过是反映明朝在儒家伦理文化趋于僵化下,思想界的苦闷和困局。中国两千年以来以道德代替法制至明代犹以为甚,乃是明朝衰落的症结。书中所记述的万历皇帝、大学士张居正、申时行、南京都察院督御史海瑞、蓟州总兵官戚继光、以知府身份挂官而去的名士李贽,他们或身败名裂或不得善终,没有一个人功德圆满。这一切都是因为制度已经山穷水尽,上至天子,下及庶民,都为其所困。

《万历十五年》以历史中看似不起眼的人和事为出发点,勾勒出历史的大势所趋,很明显又是黄仁宇先生“大历史观”的又一次充分显示

《中国大历史》【美】黄仁宇 三联书店

《西线无战事》读书笔记

我想《西线无战事》要表达的是对战争的厌恶,作者在书中以主人公博伊默尔的话说出:“既然几千年的文明根本无法阻止血流成河,无法阻止成千上万个折磨人的监狱的存在,那么一切都是谎言,都是无关紧要的。只有才显示出什么是战争。”

《西线无战事》是一本自传体小说。讲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主人公博伊默尔及其同学们在“爱国主义”口号的煽动下应征入伍,在前线绞肉机一般的阵地战中厮杀。在血淋淋的现实面前,他们的理想与信念和对生活的热情崩塌了。他们的眼中只有鲜血、残肢、碎肉、脑浆和毒气。活生生的同学和战友一个个阵亡,战场成为一个个无名士兵的坟茔。战争的恐怖与残酷,士兵对和平的渴望,展现给读者的是人类无泪的悲哀。最后,就在和平即将到来之前的一个宁静的秋日,主人公在前线阵亡。对战争的忠实还原及反思,使本书成为二十世纪世界文学的不朽名篇。

作者埃里希·马里亚·雷马克,生于1898年出生在德国威斯特伐利亚的奥斯纳布吕克市。家境贫寒,父亲在当地普雷勒工厂当书籍装订工人。1916年11月从学校直接应征入伍,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位十九岁的学生保罗·博伊默尔,他在学校教师的激励下跟同学莱尔、米勒等参加国民志愿兵,在接受十个星期严厉的新兵训练之后,就被派往前线与法军作战,战争的无情让他有如活在地狱中,战壕内都是老鼠、虱子,烈性传染病威胁著每个士兵的生命。保罗眼看着同学们一个个阵亡,或受伤送到野战医院,野战医院设备简陋、药品缺乏,伤患的死亡率极高。小说中极度描写着伤亡的可怕,“中了毒的伤兵一连几天哽塞著,把他们灼伤的肺给一块块地咳出来。”保罗一回受伤被送到一处较好的教会医院,发现教会的地下室有“临终病房”。少数生还者之一的保罗因伤放假回到故乡,发现前线与后方的差距很大,父亲带着他要去向朋友炫耀,大家都相信政府的宣传,以为德国就快打赢了。在学校里教师坎拖雷克依然激情的鼓动学生上战场。

重回前线后,有一次保罗在战壕中抽出匕首向敌人胸口刺上一刀,这位法国士兵并没有立即死去,呻吟了一整晚,善良的保罗想伸出援手时,敌人已断气,保罗拿出对方的记事本,想写信告知他的家人,却发现这名法国人当兵前是一位排字工人。在根据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中,1918年10月保罗在一次戍守勤务时,看到战壕外有一只蝴蝶。他探手去抓那只蝴蝶,不幸敌方狙击手的流弹击中,当场死亡。那一天整个前线是那么沉寂和宁静,第二天德国报纸刊载:“西线无战事”。

这本书的故事性很强,但有很深的主旨。就像书中前言说的:它只试图叙述那样一代人,他们尽管躲过了炮弹,但还是被战争毁了。

《西线无战事》【德国】埃里希·马里亚·雷马克 李清华译 译林出版社 《中国大历史》读书笔记

黄仁宇先生的“大历史观”在这本书中清晰可见,虽然这本书只有二十几万字,但却将中国历史串在了一起,反映了作者深厚的历史功底。

传统中国史家研究历史,历来都是以断代史方式研究,研究时又常会人事角度、意识形态以至历史人物善恶评价。黄仁宇在这部著作中以其大历史观概念,指出中国数千年来发生的问题,都是缺少了现代社会发展下一些关键元素,他把这些统称为“缺少数目字上管理”。而所谓的“缺少数目字上管理”,就是没有行之有效的经济制度和相关法规系统,而这两者都是现代社会必须包含,同时也是西方国家普遍已建立的框架。黄仁宇观点是,中国早在几千年前为了对抗外族侵略,早在二千多年前已完成大一统。自秦汉以还为了方便治理这个大一统国家,不断以意识形态用作统治国家的工具,整个政治架构由文官集团主导,而皇帝的权威亦不过是由道德上的基础维系。这种社会文化,自明代起已越来越强烈,许多宫廷内争议都由此而起。

同时黄仁宇还用了相当文字谈论到传统经济特质。他认为中国传统经济都是由一些细小的自耕农作主导,商业架构数千年来都从未建立,尤其是欠缺了一些像银行、法律、保险等商业社会需要有的机构。所以在评论王安石变法时,便明确指出王安石改革内容具有现代金融体制的雏型,偏偏北宋的经济本身缺少的现代社会的基本要素,因此改革推行工作不易见效。

而税制也是黄仁宇的重点。他的观点是中国传统政权主要靠税收维系,失去了税收,政权也无法维持。由东汉开始中央对地方失去掌握,主因是税收基础受到破坏,至唐朝才重新建立,到其后又没有有效税制建立,结果在每次对抗外患中,都总是败的多,赢的少。

黄仁宇还指出这种种结构加上社会经济结构(广大民众都是一些细小的自耕农),令近代中国引进西方的代议政制时,出现了很大矛盾,故他简单概括说这是“新旧体制不衔接”。黄仁宇《中国大历史》一书内容和背后理念跟传统的中国史家很不同。传统的中国史家都倾向于断代史研究,但黄仁宇却是以勘破时代与时代间相互关系,剖析中国历朝社会体制演变。关于此书特点如下:以“大历史观”研究中国历史;不以历史人物善恶作评论;以经济角度剖析历史。

《中国大历史》仍然保持着黄仁宇先生一贯的“大历史”观点;从小件看大道理,从长远的社会、经济结构观查历史的脉动;从中西的比较提示中国历史的

篇三:独立与超越——读周天黎艺术有感

独立与超越——读周天黎艺术有感

在煌煌一部中国艺术史中,20世纪的中国画史呈现出最为斑斓复杂的面貌。传统绘画的丰厚遗产遭遇到知识分子对自身文化传统的信仰危机,而令如康南海等人士发出“中国近世之画衰败极矣”的喟叹。“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的二元对立成为百余年来艺术思想与实践的一大主题。其中风格之碰撞、思想之交锋、巨匠之迭出,已令今人为之目眩,却也让为画者与论画者因其而困惑。古人学画重家法,但得一名家真迹,则宝之如璧,心追手摹。清人王昱在论及画之宗法时有言:“画有邪正,笔力直透纸背,形貌古朴,神采焕发,有高视阔步,旁若无人之概,斯为正派大家。若格外好奇,诡辩狂怪,徒取惊心眩目,辄谓自立门户,实乃邪魔外道也。”古人在风格之辨上的判断之决断如此。而今人眼界开阔,却陷入了另一个极端,风格的多元化与相对化早已让我们繁花迷眼,甚而无所适从。

丰盛的艺术资源当然有助于推动艺术风格与语言的进一步融合与发展,这是我们在面临今日之艺坛时所感到鼓舞的。但另一方面,表面上的营营攘攘所滋生的,是艺术的创造力在深层次上的贫乏与惰性。作品面貌与风格的大量重复与雷同常常令人陷入悲观,仿佛热闹的艺术界什么都关注,就是不关注艺术的价值本身。很多人以此而认为中国画已陷入危机,而我以为这实际上是中国画家自身的危机,实与某种艺术形式与媒介无关。

周天黎女士的艺术,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中凸显出其独特与珍贵。初读其作品,即有耳目一新之感,令人振奋。坦率地说,表面上的创新在我们这个时代早已司空见惯,它不仅与艺术价值无关,而且容易陷入肤浅和庸俗化的陷阱。正如王昱所讥,这种“徒取惊心炫目”的做法实际上是另一种意义上的“邪魔外道”。然而周天黎的作品则让我们看到,传统的中国笔墨与图式是如何在一位拥有大愿力、大智慧的艺术家手中焕发出熠熠神采。

凡画者入门,必须经名家指点,使其理路通畅,由此方能窥得传统之堂奥。周天黎女士自小蒙谢之光、唐云等近代名家的悉心指教,其后又得到刘海粟、吴作人、启功、陆俨少等耆宿的指点和鼓励,其门径不可谓不正,取法不可谓不高。

从周天黎早年的人像素描写生中,不难看出她扎实的造型基本功。这种基本功令她在日后大写意花鸟的创作中能够游刃有余,挥洒自如地将客观的物像与其自身的心相融为一体。早在1990年创作的《秋风》这样的作品中,周天黎就显示出她对近代大写意花鸟既有造型与笔墨体系早已谙熟于胸,其笔墨之酣畅,层次之分明,造型之老辣,韵律之生动,足以令一大批当今的写意花鸟画家暗暗自愧。

就大写意花鸟画而言,周天黎所面对的艺术史资源不可谓不丰厚,这一传统由青藤白阳所开创,在20世纪经由海派诸家、齐白石、潘天寿、李苦禅等前贤巨擘的耕耘,大写意花鸟早已成为当代中国画中极重要的一大门类。然而我们也必须正视另一种意见,这种批评的声音始于康有为在《万木草堂藏画目》中将中国画学的衰败归因于“写意”的兴起。而高居翰先生也曾就这一问题发表专论,其观点与康南海遥相呼应。中国画的传统本已博大精深,能够深入传统,再打出传统,可谓一重难于一重。更何况已然高度程式化的大写意花鸟,从之者既已夥矣,研习者稍一松懈,即易陷于流俗,下笔油滑、心无高致,成为名副其实的笔墨游戏。周天黎并没有鸣鸣得意于她对传统笔墨与图式的纯熟掌握而滞留于此境地,而是幡然变法,一超直入其心中本相,将花、鸟、枝、叶予以大胆的变形,其胆识绝迈同伦,因而能自出机杼,不求变而自变,不求新而自新,开创出当代写意花鸟的新局面。《寒冰可燃》、《狂龙戏珠》、《轩轩寒枝》等作品正是她惨淡经营的成果。在这批作品中,物像与笔墨的形式达到了高度的统一,整幅画面显示出鲜明的“秩序感”,并从中生发出古拙的新鲜趣味。用画家自己的话来说,她“是有意识地与传统中国花鸟画的笔墨拉开一些距离”,画面中“诸如梅花、紫藤,飞鸟等,它已不再是现实中物体本身的再现,揭示及获得的是视觉形象的第三者。或是我与所描绘物体两者意象的结合;或是我与此物体之间关系的一种展现。”画家通过对物像的重塑,追求自我与自然的相观相融,物我无障。自然得以高度符号化与风格化的呈现,而作为“我者”的艺术作品也得以升华至澄明之境。这样的拳拳从艺之道、为艺之心不免让我们想到梵高,想到塞尚,想到董其昌。

然而她成熟期的写意花鸟作品之所以能兼苍古奇峭与圆浑韵动于一身,其根本仍在于其深厚的笔墨功底。古人论笔墨,以苍秀并举者为上,如《绘事微言》中所论:“落笔细虽似乎嫩,然有极老笔气,出于自然者。落笔粗虽近乎老,然有极嫩笔气,故为苍劲者。”周天黎的笔墨正具有这种可贵的品质。在《藤韧千条花亦香》、《野花有奇香》、《藤萝》等作品中,作者将她娴熟的笔墨技巧毕

现于纸端。其画藤墨色浓淡交叠,相得益彰,正所谓“浓尽必枯,淡者屡深”,用笔跳掷腾挪,或雷霆万钧,于雄浑中见严谨;或粗头乱服,涩拙中而有秀色。笔画钩磔中显露出北碑书法中的金石趣味,下笔沉着,骨力峻挺,有松立峭壁之势,得古厚盘礴之意。观其笔迹墨痕,耳畔如有挲挲抚纸之声。周天黎的传统笔墨功底既已深厚,但她并未停留于玩味帅气灵动的笔墨游戏,流于轻佻浮脱之俗,而是毅然求拙求涩,从而使其笔墨语言具有了撼人心目的力度。这些线条点划的交织与组合形成了抽象的形式美感,奏出一曲色与线的交响曲,令人观之但觉满目绮丽,秋爽扑面。

如果说我们在周天黎画藤的作品中所领略的主要是其用笔的功夫,那么在那些表现荷叶的作品中,作者展现出的是她用墨的深湛功力。这里的用墨,主要是墨法中“积墨”一路。古人论积墨,自《林泉高致》始,所谓“用淡墨六七加而成深,即墨色滋润而不枯燥。”《写山水诀》中论之更详:“作画用墨最难,但先用淡墨,积至可观处,然后用焦墨、浓墨分出畦径远近。故在生纸上有许多滋润处。”近代黄宾虹用墨绝称宗师,尤善积墨,其成就对浙派绘画贡献极大,滋养至深。在周天黎笔下的荷叶上,我们可以看到她深得宾虹老积墨法之三昧。在《荷叶田田千点碧》、《六月红》中,画家于淡墨上施浓墨,关键处再醒以焦墨,以墨的浓淡层次造型,墨色沉着爽透。潘天寿先生曾指出,“积墨须在杂乱中求清楚,清楚中求杂乱。”周天黎的墨法风格偏于“清楚”一路,因此为了求得整体上的平衡,她以淡墨散点于画面中,以类似于山水画中的“苔点”收拾全局,不仅顿增神采,而且丰富了空间层次。

品读周天黎的作品,令人瞩目者不仅仅在于其笔墨与造型,还有其画面整体构图中强烈的“设计感”。在《生命之歌》、《创世的梦幻》这样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西方现代艺术的构成方式,与潘天寿先生在其作品中所采用大开大阖的奇险构图的有机融合。如《生命之歌》中具有抽象感的布局,左右高低错落,俯仰生姿,墨色激越,以此讴歌生命的雄伟。又如《创世的梦幻》中以画幅的三分之二写喷薄而上的红花,通幅自下向上的走势与画面上段下压的坠势形成强烈的戏剧化冲突,这般前无古人的构图,可能也只有如作者这样艺高而胆大的画家方能驾驭。

在《一院奇花》、《花间行者》中,周天黎展示了她对笔墨、造型与构图三者在深层次上的统一的另一种实验。作者将物像的原形打碎再加以重组,以设计

的方法将其作为构图的基本形式要素,再以笔墨塑造其形态,使画面不论从宏观的构图还是局部的物像,均意态翩翩,有临风绰约之姿,达到了整体的和谐。画家用乱石铺街的布局和变化有致的浓墨侧点写花枝,再以纤纤细笔勾勒花瓣,下笔意畅而婉。花枝勃勃有生气,花朵冰洁玉润。在这里,作者所营造的审美意象与前文中所述《寒冰可燃》、《轩轩寒枝》等作品迥然有别。如果说后两件作品写出了寒梅“雪虐风号愈凛然,花中气节最高坚。”(陆游)的傲骨,那么这里的春花则尽得司空图《诗品》中“如逢花开,如瞻岁新”的自然清新之旨。这几件作品都是作者对传统笔墨与造型进行大胆革新的结果,虽意境各殊,但写物无不尽得其天趣,可谓殊途而同归。

周天黎曾在她的文章中表达她对中国艺术史中那些伟大的“叛逆者”的敬仰,如徐渭,如石涛,如八大??他们的创造力与艺术胆识令周天黎神往。她所汲取的艺术史资源并非只是表面上风格或形式的个相,而是古往今来伟大的艺术家们所共有的创造力与执着心。而如果用艺术史家瓦萨里的话来说,艺术家的创造力即体现于他的Disegno(设计)。在这里,“设计”意味着艺术家拥有如同神创天地般的伟大创造力,它是艺术家对其作品形式的构想,并通过技艺将之落实于材料与媒介。西方哲学将艺术家创造力的来源归于超验的彼岸世界,因此乃有“灵感”论与“天才”的概念。而东方的智者则以人对自然的师法作为艺术创造的玄奥之门,主张个体之小我与自然之大我的融合,因而得石涛的“一画”之论。在画家的创造力与艺术个性这一问题上,石涛的见解仍值得我们警醒:

“夫画,天下变通之大法也,山川形势之精英也,古今造物之陶冶也,阴阳气度之流行也,借笔墨以写天地万物,而陶泳乎我也。今人不明乎此,动则曰:‘某家皴点,可以立脚;非似某家山水,不能传久。某家清澹,可以立品;非似某家工巧,只足娱人。’是我为某家役,非某家为我用也。纵逼似某家,亦食某家残羹耳,于我何有哉!或有谓余曰:某家博我也,某家约我也。我将于何门户?于何阶级?于何比拟?于何效验?于何点染?于何鞟皴?于何形势?能使我即古而古即我?如是者,知有古而不知有我者也。我之为我,自有我在。古之须眉不能生在我之面目;古之肺腑不能安入我之腹肠。我自发我之肺腑,揭我之须眉,纵有时触著某家,是某家就我也,非我故为某家也。天然授之也,我于古何师而不化之有?”

石涛的这番话道出在面对自然与传统时,艺术家应保持清醒的“我者”意识。在“师古人”与“师造化”的两难境地中,石涛的回答是首先“从吾心”。“吾心”既立,则一画之法自我立,万物皆著矣。《创世的梦幻》即表现出周天黎女士对创造力以及“我者”之存在的沉思,作者自身的主体创作意识、内心的情感意识、超越性思考的哲学意识;加以巧妙融会的东西方绘画因素;独具匠心的造景、单纯而炽热的色彩以及运动感特强、力透纸背的技法效果,都深刻地影映出作者“吾心”奔腾而出的人文情怀,那激动人心的画面感应,强烈地宣泄着作者对生命精神的尽

蓟的遭遇读后感

情体验。

周天黎女士家学渊源,她把很多心血都灌注到对东西方历史、哲学、思想、文学的研读上。她在读书与写作上的勤勉足以让很多动辄以“文人画家”的“雅士”们汗颜。因为后者往往躲在“文人画”的幌子后面,借此以掩饰自己写实能力的不足;但同时他们又以职业画家自居,为自身在整体文化修养上的匮乏而开脱。这实在是技术与思想上的双重惰性!

古人谈读书与作画,谓“胸中必有千卷书”,方能下笔。不行千里路,不读万卷书,能为画者耶?读书的目的乃是求知,也可磨濯情志,此非为一技一隅之专长,而是为了求得洞察宇宙的大智慧,解开天人之际的大困惑。孔子的理想是“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作为具有强烈历史意识与文化担当的知识分子,周天黎并不满足于“游于艺”的皎皎风雅,其人格的独立与超越也绝非仅仅体现在她的艺术实践之中。她在文章中发问:“纤毫任几重,历经多少艰难困苦才能玉汝于成?道心微茫,苍苍莽莽,击壤不吟,南熏谁操?”这样的情怀与孤独感总让我想到蓟北楼上的陈子昂,又或是想要彻悟宇宙人生的浮士德。

中国传统儒家知识分子的理想,是以“格物诚意”为基点,渐次完成“修齐治平”的道学实践。而周天黎女士是一位立足于儒家传统,同时深具启蒙精神与现代意识,具有悲天悯人、忧国忧民的大情怀的知识分子。她推崇人文精神是文明社会不可或缺的奠基文化,履步那些有独立人格和自由思想的中外文化先贤哲人,借文章上下求索,浇己块垒,有纵横之势,有沉着之情,读之常有痛快酣畅、肝胆相照、湖山跌宕意气如潮之感。她疾呼艺术家的人格重建与社会担当,坚信“人品”与“画品”之间有着无法回避的牢固关联。她敢于痛陈时弊,指出为画者“纵然有唐髓宋骨,翰林流韵;哪怕是溢彩锦绣,声名鼎沸,风高浪急、草寇称王;这些捏塑又有怎样的力量影响和混淆着中国画的价值评判,误导着中国画

篇四:读书“四宜”“四忌”与践行“四要”

读书“四宜”“四忌”与践行“四要”

2014-06-16 09:56 来源: 天津日报 作者: 阎崇年

今天我讲的题目是:《读书与践行》,主要讲为什么要读书,怎样读书,读书与践行的关系,特别讲践行的重要性。为了强调既读书又践行,送诸位一句话,与大家共勉:宁肯践行一尺,决不空说一丈。下面分三个题目,同各位进行交流。 ■ 珠玑妙语

★要进德修业、完善人性,应当从读书、学习做起。

★一个现代的家庭,应当是一个书香家庭。自己的读书修养,直接影响着家庭的文化氛围和文化素养,并直接影响着下一代、下二代,甚至于下三代。 ★士农工商,各行各业,要想把事业做好、做出色,一靠修德,二靠智慧,这都需要读书、学习。

★官员治国,重在读书,学习历史经验,借鉴历史教训,增加智慧,自身醇正,有益治国。

★我们读书不是为了存储知识,而是一为知识,二为智慧,三为顿悟,四为圆通。

★成绩愈大愈谦,地位愈高愈谦,进步愈快愈谦,荣誉愈多愈谦。 ★我们读书,切勿空谈,学以致用,认真读书,切实践行。

读 书 四 宜

读书,这既是个古老的话题,也是个很现实的话题,更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为什么要读书呢?我认为读书有“四宜”:一宜修己,二宜齐家,三宜治业,四宜天下。下面分开来说。

一宜修己。

读书为什么要同修心相结合呢?原因之一是人性存在弱点。儒家对人性存在“性善”与“性恶”两种观点:前者,《孟子》说:“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所以《三字经》说:“人之初,性本善。”儒家认为即使“性善”,也需要学习,因为人的善德,被蒙上尘埃,所以《大学》开宗明义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后者,《荀子》则认为:“人之性恶,其善伪也。”人为什么“性恶”呢?荀子认为人生而有“五好”:“目好色,耳好声,口好味,心好利,骨体肤理好愉佚。”这“五好”都是人性邪恶的根源。要使人性由性恶向性善转化,一个重要的方法就是读书学习。所以,儒家的无论是“性善”或“性恶”说,都主张通过读书、学习来修身修心,达到人性完善。 要进德修业、完善人性,应当从读书、学习做起。康熙帝说:“凡人进德修业,事事从读书起。多读书则嗜欲淡;嗜欲淡则费用省;费用省则营求少,营求少则立品高。读书之法,以经为主。苟经术深邃,然后观史。观史则能知人之贤

愚,遇事得失亦易明了。故凡事可论贵贱老少,惟读书不问贵贱老少。读书一卷,则有一卷之益;读书一日,则有一日之益。此夫子所以发愤忘食,学如不及也。”

所以,读书对于个人有着向善抑恶、克己修心的作用。

二宜齐家。

读书既宜修身,读书更宜齐家。读书不仅为自己,而且为家庭。一个现代的家庭,应当是一个书香家庭。而成为书香家庭,首先应从父母做起。做父母的,做祖父母的,做外公外婆的,自己的读书修养,直接影响着家庭的文化氛围和文化素养,并直接影响着下一代、下二代,甚至于下三代。

我讲一个古代读书教子齐家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清代浙江秀水人陈氏,她嫁给同省嘉兴人钱纶光为妻。陈氏,名书,父母希望她喜爱读书,以书为伴,故以“书”字为名。陈氏幼年,不负父望,喜爱读书,端庄娴静,教养很好,深通大义。结婚不久,丈夫和公爹外出上坟,陈氏从楼上望见有一少年,在殴打佃户,被打佃户,流淌鲜血,衣服染红。被打者的家人及其族人,气势汹汹,群聚楼下,声责钱家。陈氏问:打人者是谁?回答是自家的从子(从子有两解:其一为侄子,其二为姨母之子)。她吩咐家人将受伤的佃户抬到宅院室内,招来医生,看医敷药,又给受伤者的母亲银子和稻米,并命人当众将其从子用木棍杖打。愤怒乡民,怨气缓解,散去回家。她公爹和丈夫回家后,称赞她处理得体。陈氏孝敬公婆,侍奉丈夫,款待宾客,和善邻里,受到称赞。丈夫病死,儿子钱陈群年幼,她夜间纺织,授经教子。陈氏一面教子读书,一面赋诗作画,画的山水、人物、花草,功力深厚,清逸高秀。由于陈氏严于律己,重于身教,其子钱陈群康熙时中进士,入翰林院。钱陈群既是一位仁者,又是一位智者,享年八十九岁。他获尚书衔、加太傅、入祀贤良祠。陈氏的孙子钱汝诚,也是进士,在南书房行走,官侍郎;重孙钱臻,官江西、山东巡抚。其家一门四代,家风淳朴,读书明理,是个书香门第。

读书明理,严于律己,在处理家庭各种关系时,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宜治业。

士农工商,各行各业,要想把事业做好、做出色,一靠修德,二靠智慧,这都需要读书、学习。讲个宋初名相、贤相赵普读书治国的故事。

赵普,字则平,幽州蓟(今北京)人。早年跟随赵匡胤,颇受信任,为掌书记。赵匡胤陈桥兵变,赵普有拥戴之功。后官集贤殿大学士、宰相。普“直躬敢言”,被誉为唐太宗时的魏征。《宋史》记载:一天,他上朝举荐某人任某官,皇帝不用;第二天,又举荐某人任某官,皇帝还不用;第三天,再举荐某人任某官,皇帝大怒,将其奏章撕碎扔在地上。他颜色不变,跪在地上,捡起纸片,回家粘贴;第四天又举奏如初。宋太祖赵匡胤感悟,允其奏,用其人。另一次,有个大臣应当升官,但皇帝厌恶其人,不准;赵普坚持;宋太祖怒道:“朕固不为迁官,卿若之何?”赵普说:“刑以惩恶,赏以酬功,古今通道也。且刑赏,天下之刑赏,非陛下之刑赏,岂得以喜怒专之。”宋太祖生气,起驾回宫,赵普跟随,皇帝入宫后,普立于宫门,久之不去,竟得俞允。史书评论说:普虽“开国元老,参谋缔构,厚重有识,不妄希求恩顾以全禄位,不私徇人情以邀名望,此

真圣朝之良臣也。”赵普喜爱读书,他的“半部《论语》治天下”的故事,被广泛流传。

四宜天下。

读书宜身、宜家、宜业,更宜天下。纵览上下五千年,横观五洲八万里,酷爱读书的人,善于读书的人,饱读诗书,胸怀宽大。官员治国,重在读书,学习历史经验,借鉴历史教训,增加智慧,自身醇正,有益治国。大家知道范仲淹在《岳阳楼记》的千古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成为千百年中国士人博大胸怀的典范。宋代张载的名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当今的读书人,已经在地球村里生活,更应修炼或具有这种“为万世开太平”的恢宏境界、博大胸怀。

总之,修身应当读书,修心必须学习。孔子说:“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读 书 四 忌

读书学习,不仅有“四宜”,而且要“四忌”。读书“四忌”是:一忌不选择,二忌不定时,三忌不消化,四忌不践行。

一忌不选择。

据统计,中国图书品种居世界第一位,仅2012年就出版了37万种图书。光图书目录每本按书名、作者或译者、出版社、出版年月、图书分类、提要等100字计算,约3700万字,每本书若37万字,需要100本,我们光看目录也看不过来,怎能不选择呢!利用较少、宝贵的时间,获取更多、有益的知识,这就要选择图书来读。

怎样选择呢?经史子集部分我在上一讲《读书与读心》中跟咱们天津日报的读者做过交流,有人问我现代文学作品读什么,恕我孤陋寡闻,每年如果只读一本文学书的话,就读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品,2010年我读出生于哥伦比亚、后移居墨西哥的加西亚·马尔克斯著、范晔译的《百年孤独》,2012年读莫言的《娃》,2013年读加拿大艾丽丝·门罗著、李文俊译的《逃离》等。

二忌不定时。

读书要定时间、定制度,才能持之以恒。我们一日三餐能够坚持,除肚子饿的因素外,六七点吃早餐,十一二点吃午餐,下午六七点吃晚餐,大体定时,家家如此,已成制度,才能坚持。读书也是一样。下面我举两个例子。

早上读书如康熙。康熙帝是个喜爱读书的皇帝,数十年如一日,手不释卷。他在很长一段时间,早寅时(寅正四时)起,大约读一个时辰的书。卯时(卯正六时),吃早餐,做上朝准备。辰时(辰正八时)上朝御门听政。这样,每天早上的读书基本定时,形成制度,也就有了时间上的保证。

晚间读书如赵普。赵普勤读书,善读书,定时间,有制度。宋制,宰相以未时(未正下午二时)下朝归第。赵普回家后主要是读书。

周末读书的人更多。许多人平时很忙,利用周末,或半天,或一天,集中读书。这也是一种好办法。

三忌不消化。

读书的一个大忌是食而不化。这如同吃饭,吃的虽然很多、很好,但吃了之后不消化,也不吸收,不是等于白吃了吗?如果在脑子里存储大量没有消化、没有吸收的知识,那还不如把知识储存在电脑的硬盘里,或者U盘里。一个移动硬盘,能存储1000G,可以原样保存,既不出差错,也不会丢失。我们读书不是为了存储知识,而是一为知识,二为智慧,三为顿悟,四为圆通。因此,死读书,读死书,读书死,这种案例,史不绝书,应引为戒。

四忌不践行。

读书要知行合一,学以致用。古人云:“一语不能践,万卷徒空虚。” 践 行 四 要

下面我以史为例,特别讲一下读书与践行的关系。

读书人往往重视“格物致知”,忽视“知行合一”;往往重想法,忽视践行。其实,知与行的关系,如智者王守仁所说:“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

人们常常犯一个毛病:只是读书不行动,学了等于没有用。只读不行,难以大成。所以,古往今来,人们一直在争论知和行的关系,有人重知,提倡知在行之先;有人重行,提倡行在知之先。我觉得:既重知又重行,二者不可偏废。对于从事体力劳动而不读书的人,应当强调读书;对于从事脑力劳动而不践行的人,应当强调践行。

当今,教育已经大普及,从幼儿园大班、小学、初中、高中、大学、读硕、读博、读博士后等,一般要读十几甚至二十多年的书。当然读书当中也有行,也有实践,譬如数学,学了公式要做题;又如理化,学了定律要做实验,这也是一种践行。但是,总体来说,现代的教育制度有一个特点,将学生从幼儿园就关在校园里,容易养成重知识、会考试,会动嘴、轻践行的缺憾。

儒家重视行,在《论语》中,“行”出现82次,仅次于“知”(118次)和“仁”(112次)。佛家也重视行,常说“修行”、“修行”,尤其强调行、重视行。

因此,我认为:应当把读书和践行结合,尤其应当强调践行。为此,读书践行,注意四要。

一要立志践行。

人们不仅读书立志,还要注重践行。俗话说:“宁做行动矮子,不做空话巨人。”孔子说:“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又说:“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他还说:“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这都是说的“行”。

老子也重视行,《道德经》说:“上士闻道,勤而行之。”又说:“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大业从小事做起,远行由足下开始。

历史上重视行的大家举不胜举,以戚继光为例。戚继光,山东蓬莱人,著名抗倭民族英雄。著作的《练兵实纪》和《纪效新书》,在中国古代十大兵书中,戚继光所著占其二。这说明戚继光在中国古代军事理论著作中的地位。戚继光又重训练“戚家军”,发明“鸳鸯阵”,指挥多次大战,取得抗倭胜利。戚继光是理论结合实际的军事家、将军。在中国古代,著名将领多无兵书,兵书著者又多非名将。应当说,戚继光是知行合一的著名军事家。

二要一贯践行。

思想要约束,行为要约束,知行都要约束。“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再举一例。蒋衡,江苏金坛人,初名衡,改名振生,字拙存,号湘帆。祖、父皆精书法,幼承家学,自小临摹,尤工行楷,苦练有成。蒋衡科试不第,转意游学,浪迹江湖,寻师访友,切磋书艺,足迹半海内。他在长安观摩碑林时,痛觉唐代《开成石经》出于众手,杂乱不齐,于是发愿重写“十三经”——《周易》《尚书》《毛诗》《周礼》《礼记》《仪礼》《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榖梁传》《论语》《孟子》《孝经》和《尔雅》。决心下定,矢志不移。雍正四年(1726)授英山教谕,自称才疏,力辞不赴。他书成一半时,上司又催促就职,他仍以老病为由,上书求免,并抱病亲到官衙求情,终于获准。他在扬州琼花观即番釐观,专心写经,青灯相伴,中正灵静,握管不辍,笃志写经。自雍正四年(1726)至乾隆二年(1737),“键户十二年,写十三经”,62万余字,书写工整,前无古人。乾隆中,进上,后乾隆帝命刻石国学,授衡国子监学正,终不出。大成垂名,常在身后。

三要排难践行。

践行必定遭遇困难,克服困难方能前进。试举一例。海通法师,贵州人,托钵化缘,到凌云山,结草为寺,诵经修禅。凌云山在今四川省乐山市。山前岷江、大渡河、青衣江三江汇流,山水优美,风景秀丽。临江山体,陡立如削,山水斗突,激湍触崖,雷霆哮吼,过往船只,常出事故,舟毁人亡。海通法师认为“石可改而下,江或积而平”,并以为“善因可作,重力可集”,于是发愿,“夺天险以慈力,易暴浪为安流”,兴工雕塑佛像,为民兴利除害。四面八方,善男信女,“万夫竞力,千锤齐奋”,出资出力,开凿大佛。此佛为坐像,通高71米,头高14.7米,头宽10米,颈长3米,肩宽24米,眼长3.3米,鼻长5.6米,嘴宽3.3米,耳长7米,发髻1021个,面江端坐,慈祥庄严。这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刻端坐佛像,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但是,在工程进行中,当地贪官,向其索贿。海通法师说:“自目可剜,佛财难得。”就是说我的眼睛可挖,造佛钱财却不可以得。贪官依仗权势说:“尝试将来。”好吧,那就把你的眼睛挖下我看看!海通法师的做法是:“乃自抉其目,捧盘致之。吏因大惊,奔走祈悔。”这件事情,震动各方。海通法师圆寂后,未竟之业,后人接续,自唐开元元年(713),到贞元十九年(803),历时90年,终于完成。

四要谦逊践行。

篇五:读〈安徒生童话〉有感

读《安徒生童话》有感

同学们,你们应该读过《安徒生童话》吧!如果没有读过的话,我们一起来分享吧!

在他的故事中有的歌颂了善良的人们,有的揭露了恶毒的剥削者,有的抨击了黑暗的统治,有的却反映了人们的美好愿望……在这些方面中,那些反映了人们美好愿望的作品给我留下最为深刻. 在《安徒生童话》中有许多作品都体现出人们的理想和追求,而且主人公不论是人还是物都为这种理想和追求努力的付出了。如《丑小鸭》中的丑小鸭,为了到更广阔的天地去,它定愿放弃舒适的农家小屋,虽然明明知道外面危险重重,但它还是勇往直前,正是因为它的这种大无畏的精神,才使它有机会看得到美丽的天鹅,自己经过跋涉,锻炼,终于成长为一种美丽的鸟儿。在《海的女儿》中,美人鱼公主为了得到王子的爱情,不惜牺牲三百年的生命,虽然她最终没有得到王子的爱情,但是在追求爱情的过程中,她却感受到爱情的美好,体会了人间的欢乐。还有《蓟的遭遇》,蓟树一直有一个理想:自己被人们重视,能够被搬到花园里,得到荣耀。蓟树的理想虽然没有现实,但是她最后却明白了:只要孩子能够走进栅栏里去,得到他们想得到的东西,妈妈就算永远待在外面,也该感到满足啊!这就是她的追求中得到的体会。

我读《安徒生童话》后我有一些体会,例如:只要勇敢,大无畏,坚持就一定能够取得成功。同学们,这就是我的读后感,你的呢?

字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