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高中作文 > 教育资讯

我不是懦夫续写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4 07:22:29 高中作文
我不是懦夫续写高中作文

篇一:5.我不是懦夫

我不是懦夫

【正音正字】

撵niǎn 寡guǎ 绽zhàn 拗niù 噬shì 苛kē

【词语积累】

万念俱灰 寡言少语 寸步不离 欢奔乱跳

不由自主 毫不留情 不出所料 不由分说

①助残日那天,“我”为何拒绝母亲去大厅看演出?

1

( “憋闷、痛苦和无奈”,句子“总在想:我苦苦训练究竟是为了什么?还有练的必要吗?” )

②看见学生放学,“我”有何举动?为什么?

( “我拗着不吭声,满脑子都是那些身穿校服、欢蹦乱跳的学生。我不能忍受他们对我的另眼相看,更怕面对他们看我时的那种像看动物园的动物一样的眼光。” )

③哥哥帮助“我”训练,期间“我”的情感有何变化?

( “我想这与他当兵时从事过看押犯人的职业有关”,“愤愤地想:你是正常人,怎么能体会到我走路时的痛苦?又怎么能断定我没有尽最大的努力?”

“我心中一阵得意,心想:这下你该没治了吧?”“哥哥的话不时在我耳边回响:懦夫!懦夫??”“我在心中默默地对他说:我不是懦夫!” )

课文主要写了哪三件事?

( 课文主要写了哭对苍天、自我逃避、苦练行走三件事。 )

全文42段。把本文划分为四个部分,写出每个层次的大意。

第一部分〈第1段〉,写“我”手术后并发症严重,带来极大的痛苦。

第二部分〈第2-17段〉,写“我”万念俱灰,哭对苍天。

第三部分〈第18-27段〉,写“我”无法面对现实,自我逃避,把医院当作避风港。 第四部分〈第28-42段〉,写哥哥的训斥使“我”警醒振作,不当懦夫,苦练行走。 )

【课文分析】

本文选自王嘉鹏自传体小说《撑起生命的蓝天》。1993年7月23日,12岁的王嘉鹏乘坐的飞机坠落,机上的108名乘客和5名机组人员,只有40人生还!本文叙述了王嘉鹏在恢复训练过程中的艰难与痛苦,表达了他作为一个残疾人的不幸与坚强。

课文以第一人称叙述,读来亲切感人,随着作者的自叙,仿佛在与小嘉鹏一起经历痛苦、经历磨难、经历勇敢与坚强。从小喜爱踢球、溜旱冰的王嘉鹏说:“那年我12岁,满心高兴从银川坐着飞机到北京去。瞬间一切变了,我在的机舱中部全栽在沼泽中。脏水淹了我,全身只有双臂还能动,脑袋还清醒,当时只有一个念头,我如果死了,就再也见不到妈妈了,我要爬出去见我妈妈。” 他自己解开安全带,拖着头部划破、内脏全部受损、腰椎骨折的身体爬出机舱。他就小嘉鹏。从情感角度来说,主人公的坚强精神和人格魅力更容易激起共鸣。 文章对人物的心理描写极为出色,真实地再现了小嘉鹏复杂的心理活动,尤其是哥哥帮 2

助“他”训练的那一部分,更是将“我”面对灾难时的失落、烦躁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我不是懦夫”的呐喊表现得淋漓尽致。作者向读者再现了自己在恢复训练过程中所经历的磨难与痛苦,以及在此基础上选择努力与坚强。作者的人生经历、思想情感相互映衬补充,共同构筑一个残疾人意志由薄弱走向坚强的成长过程,是此文着力刻画之处。面对灾难,王嘉鹏曾经是一个弱者,但最终他在母亲、哥哥的帮助下,勇敢地面对,积极地生活,在我们面前,他是让我们感动的大写的“人”。从精彩的心理描写入手,品味、研读,就能理解文章的精髓。

本文第1段有什么作用?

( “一线希望”指作者希望手术能够出现奇迹,自己能康复。“希望破灭后我选择了沉默”写手术后并发症袭来,希望破灭,“我”彻底绝望,只有“沉默”。“沉默”是作者绝望的外在表现形式,反映了作者极度痛苦的心情。由此可见,这段话统领全文,交代了下述事件发生的缘由。 )

如何理解下列句子中的划线词语?

①坐在轮椅里木然地望着天空。

( “木然”写出“我”希望破灭后不知所措的表情。 )

②我万念俱灰地把书扔在一旁。

( “万念俱灰”写出“我”彻底绝望,一切希望都破灭。“扔”写出“我”极度灰心失望。 ) ③我锁定轮椅,茫然地仰望天空。

( “茫然”是万念俱灰的情感映射。 )

④我拗着不吭声。

( “不吭声”是痛苦心情的强烈反映。 )

第14-17段,写母亲的内容有什么作用?

( 这四段,写母亲对“我”的安慰、期望、无微不至的关怀,展现了一个平凡而伟大的母亲的无私的爱,令人难以忘怀。正是这种母爱,给予小嘉鹏生存的勇气和克服困难的力量。 ) 面对残疾,“我”的心理极度矛盾。从课文中找出对应下列心理活动的语句。

痛苦、感激、失望、希望、自卑、自强

综观全文,“我”是不是懦夫?为什么?

( “我”不是懦夫。 面对灾难,“我”曾经是一个弱者,但最终他在母亲、哥哥的关 3

怀帮助下,勇敢地面对,积极地生活,在我们面前,他是让我们感动的大写的“人”。 ) “懦夫”一词与“我不是懦夫”这句话,在文中共出现几次?作用何在?

( ①使作者的情感变化引起读者的共鸣,真实、亲切、感人。②形成强烈的对比,突出哥哥对我的帮助之大和“我”的情感轨迹的变化,及在这种感情推动下的强烈意志对读者的震撼。 ③与文题相呼应,深化中心,有水到渠成之感,体现纪实性小说的真实性。 ) “我不是懦夫!”这句话是“我”对哥哥的回答。可是他没有说出口,而只是“在心中默默地”对哥哥说。这是为什么?

( “我”不说出来,是想用行动来证明“我”不是弱者,不是“懦夫”。“我”要用坚强来诠释“我”的不幸,战胜“自我”!“我”一定会成功! )

8,文章是用第几人称写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 课文以第一人称,叙述了王嘉鹏在住院期间恢复训练过程中遇到的艰辛困苦,表达了他作为一个残疾人的悲郁与坚强之情。这样写,更加真实、亲切、可信,更有感染力。 ) 文中人物描写很出色,请找出相关语句,分析其表达作用。

找出文中情景交融、借景抒情的句子,试作150字的仿写。

如果把题目改成《我最终选择了坚强》,好不好?为什么?

根据本文的感情线索,给本文续写一个结尾,要有联想和想象。

4

篇二:我不是懦夫

五 我不是懦夫

【教学目标】

1.品读关键词句,感受主人公在极度困境中鼓起勇气、挑战自我的不屈精神。 2.研读文中精彩的心理活动描写,理解其对表达主题和推动情节的作用。

说明:本文选自王嘉鹏自传体小说《撑起生命的蓝天》。1993年7月23日,12岁的王嘉鹏乘坐的飞机坠落,机上的108名乘客和5名机组人员,只有40人生还。本文叙述了王嘉鹏在恢复训练过程中的艰难与痛苦,表达了他作为一个残疾人的不幸与坚强。课文主人公以第 一人称叙述事情经过,心理描写真实细腻,读来亲切感人。随着作者的叙述,读者仿佛在与 小嘉鹏一起经历痛苦,经历磨难,经历勇敢与坚强。从情感角度来说,学生与主人公是同龄 人,他的坚强精神和人格魅力更容易激起学生的共鸣。让学生对文中人物的精神品质产生 共鸣,那就必须带领学生逐渐走近作者,走进文本,品味语言,感受语言的精妙与意志的坚 强。同时,文中细腻而真实的心理活动为本文增色不少,值得细细体会。 课时:2课时。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在初步朗读的基础上,借助圈画、品读等方法,研读课文中精彩的心理活动描写,从而理解其对表达主题和推动情节的作用。

2.难点:如何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如何面对生活中的逆境。

说明:作者王嘉鹏用细腻而真实的心理活动描写,向读者再现了自己在恢复训练过程中所经历的磨难与痛苦,以及如何在此基础上选择了努力与坚强。作者个体的人生经历、思想情感相互映衬补充,共同构筑一个残疾人意志由薄弱走向坚强的成长过程,是此文着力刻画之处。从精彩的心理活动描写入手,品味、研读,才能理解文章的精髓。

学生既往的生活体验往往使他们难以真正走入文本、走近作者,产生深层次的共鸣。因 而将此作为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

1

2

3

【思路点拨】

从文章结尾“我在心中默默地对他说:‘我不是懦夫!’”入手,结合标题“我不是懦夫”和文中的其他句子“我一直是个勇敢、听话的好孩子。”“鹏儿,你真懂事。”等作为突破口,整体感知文本表达出的勇敢精神,引导学生研读文中文眼的具体内容,进而理解“我不是懦夫”的深刻内涵。 【练习举隅】

1.文中人物描写很出色,请找出相关语句,分析其表达作用。

2.试比较此文标题与“我最终选择了坚强”,你认为哪个更合适?为什么?

3.王嘉鹏一直珍惜自己的中国国籍,尽管曾有过许多次更改国籍的机会,但他说:“我不会改变我的中国国籍,我永远都是中国人!”2007年9月30日,联想-CCTV《你就是火炬手》,王嘉鹏用自己的出色表现征服了观众和评委,为自己赢得了联想提名奥运火炬手资格——这也是宁夏地区产生的第一位奥运火炬手。对此,你是如何看待的?

4

篇三:《我不是懦夫》教学设计

一二 我不是懦夫

教学目标

1、 品读关键词句,感受主人公在极度困境中鼓起勇气、挑战自我的不屈精神。 2、 研读文中精彩的心理活动描写,理解其对表达主题和推动情节的作用和效果。

说明:

本文选自王嘉鹏自传体小说《撑起生命的蓝天》。1993年7月23日,12岁的王嘉鹏乘坐的飞机坠落,机上的108名乘客和5名机组人员,只有40人生还!本文叙述了王嘉鹏在恢复训练过程中的艰难与痛苦,表达了他作为一个残疾人的不幸与坚强。课文主人公以第一人称叙述事情经过,读来亲切感人,随着作者的自叙,仿佛在与小嘉鹏一起经历痛苦、经历磨难、经历勇敢与坚强。从情感角度来说,学生与主人公是同龄人,他的坚强精神和人格魅力更容易激起学生的共鸣。让学生对文中人物的精神品质产生共鸣,那就必须带领学生逐渐走进作者,走进文本,品味语言,感受语言的精妙与意志的坚强。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在初步朗读的基础上,借助圈划、品读等方法,研读课文中精彩的心理活动描写,从而理解其对表达主题和推动情节的作用和效果。

2、难点:如何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如何面对生活中的逆境。

说明:

作者王嘉鹏通过心理活动描写,向读者再现了自己在恢复训练过程中所经历的磨难与痛苦,以及如何在此基础上所选择的努力与坚强。作者个体的人生经历、思想情感相互映衬补充,共同构筑一个残疾人意志由薄弱走向坚强的成长过程,是此文着力刻画之处。从精彩的心理活动描写的词句入手,品味、研读,才能理解文章向我们传达的精髓。

教学过程

1

2

思路点拨

1、 从文章结尾 “我在心中默默地对他说:‘我不是懦夫!’” 入手,抓文眼“我不是懦夫”,

3

在文中找出表现该文眼的具体内容,进而理解“我不是懦夫”的深刻内涵。

2、 课文的句子“我一直是个勇敢、听话的好孩子”“鹏儿,你真懂事。”从中你能看出作者

真的“听话、懂事、勇敢”吗?研读文本,找寻依据。

练习举隅

1、上网查阅王嘉鹏的资料,并将他的感人故事说给父母听。 2、找出文中情景交融、借景抒情的句子,试作150字的仿写。 3、文中人物描写很出色,请找出相关语句,分析其表达作用。

4、王嘉鹏一直珍惜自己的中国国籍,尽管曾有过许多次更改国籍的机会,但他说:“我不会改变我的中国国籍,我永远都是中国人!”07年9月30日,联想-CCTV《你就是火炬手》,王嘉鹏用自己的出色表现征服了观众和评委,为自己赢得了珍贵联想提名奥运火炬手资格——这也是宁夏地区产生的第一位奥运火炬手。对此,你是如何看待的? 5、试比较此文标题与《我最终选择了坚强》,你认为哪个更合适?为什么?

4

篇四:我不是懦夫

《我不是懦夫》教案

【学习目标】

1,感受语言的精妙,品读关键词句,理解其表达主题的作用。

2,学习本文运用心理描写、动作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特征的方法。

3,感受主人公在极度困境中鼓起勇气、迎战病残、挑战自我的不屈精神。

【重点难点】

1,重点:研读精彩的心理描写,理解其推动情节、表达主题的作用。

2,难点:引起情感上的共鸣,正确面对逆境。

第一课时

一.导入:介绍空难事件,引出主人公——王嘉鹏。

1993年7月23日,宁夏银川机场发生了一场罕见的空难,机上108位乘客和5名机组人员只有40人幸存。

一位幸存者在回忆时说到:“那年我12岁,满心高兴从银川坐着飞机到北京去。瞬间一切变了,我在的机舱中部全栽在沼泽中。脏水淹了我,全身只有双臂还能动,脑袋还清醒,当时只有一个念头,我如果死了,就再也见不到妈妈了,我要爬出去见我妈妈。” 他自己解开安全带,拖着头部划破、内脏全部受损、腰椎骨折的身体爬出机舱。这位幸存者就是王嘉鹏。

王嘉鹏腰椎暴裂骨折,下肢瘫痪,大脑积水受损。为了使儿子获得更好的康复护理,为了使奇迹发生,妈

妈沈利萍历经波折将儿子转移到了北京康复中心治疗。在康复中心的5年中他克服了大脑损伤造成的记忆力衰退等正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自学完成了从初中到高中的所有课程,英语水平达到了4级,还学会了电脑编程和各类操作应用。在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后,他终于能手持双拐行走了。

他还与挪威残疾人英雄摩恩共同发起了一系列由世界各国残疾人参与的活动,在挪威NRK电视台多次跟踪

报道王嘉鹏的学习和生活经历,还特别制作了《穿越长城之子》专题节目;挪威王国的松娅王后、首相邦德威克数次接见了王嘉鹏;作曲家托马斯将自己所做的歌曲《生命中的天使》献给了嘉鹏。

在世界联合大学读书期间王嘉鹏创作了自传体小说《撑起生命的蓝天》,小说在中国出版后,引起了强烈反响。

2001年,沈利萍被评为中国首届“十大杰出母亲”,王嘉鹏被挪威人称为“中国英雄”

二.朗读课文,纠正字音

【正音正字】

撵niǎn 寡guǎ 绽zhàn 拗niù 噬shì 苛kē

【词语积累】

万念俱灰 【解释】:所有的想法和打算都破灭了。形容极端灰心失望的心情。

【出自】:清·南亭亭长《中国现在记》三回:“官场上的人情,最是势利不过的。大家见抚台不理,谁还来理我呢,想到这里,万念俱灰。”

【近义词】:灰心丧气、大失所望

【反义词】:雄心勃勃、意气风发

寡言少语 言语很少。形容性格内向,不善言辞。也形容心情沉闷,不爱讲话。

寸步不离

【解释】:寸步:形容距离很近。原指夫妻和睦,一步也不离开。现在泛指两人感情好,总在一起。

【出自】:南朝·梁·任昉《述异记》:“吴黄龙中,吴郡海盐有陆东,妻朱氏,亦有容止,夫妻相 重,寸步不离,时人号为比肩人。”

【近义词】:形影不离、依依不舍、如影相随

【反义词】:若即若离、不即不离

欢奔乱跳 【解释】:形容青少年健康活泼、生命力旺盛的样子。

【出自】: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十二回:“匀出你们欢蹦乱跳这俩去买瓦;留下房上滚下来的和炉坑里掏出来的那俩,先把这院子破瓦拣开。”

【近义词】:手舞足蹈

不由自主 【解释】:由不得自己,控制不住自己。

【出自】: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八十一回:“我也不很记得了,但觉自己身子不由自主,倒象有什么人,拉拉扯扯,要我杀人才好。”

【近义词】:身不由己、鬼使神差

【反义词】: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毫不留情 释义:指人无论做什么事或说什么话都不顾别人的情面。 一点情面都不留,没有商量的余地。

不出所料 【解释】:事由变化,在预料之中。形容原先预料的准确。

【出自】:清·曾朴《孽海花》第十回:“见你不在,我就猜着到这里来了,所以一直赶来,果然不出所料。”

【示例】:“果然~,”这样的一念闪过校长先生的心头。(叶圣陶《一篇宣言》)

【近义词】:料事如神

【反义词】:出其不意、出人意表

不由分说 【解释】:由:听从,顺便;分说:辩白,解说。不容人分辩解释。

【出自】:元·武汉臣《生金阁》三折:“怎么不由分说,便将我飞拳走踢只是打。”

【示例】:可是人们~,还是狠狠地打了他一顿,还用马刀把所有的布袋都砍破了,把车子也劈掉了。 ◎邓洪《潘虎》

【近义词】:不容置喙、不容置疑

【反义词】:强词夺理、无理取闹

三.整体把握--------请同学们大声朗读课文,标注自然段,并思考以下问题:

(转 载于:wWw.SmHaIDA.cOM 海达 范文 网:我不是懦夫续写)

1.懦夫是什么意思?

明确:软弱无能的人; 懦弱、不坚强的人。贬义词

2.文章共描写了哪几个场景?

三个场景:

1.助残日当天,我拒绝母亲去大厅看演出

2.看见学生放学,我选择了逃避,怕他们用异样的眼光看我

3.哥哥帮助“我”训练,我由逆反到主动要求训练

3.全文42段。把本文划分为四个部分,写出每个层次的大意。

( 第一部分〈第1段〉,写“我”手术后并发症严重,带来极大的痛苦。

第二部分〈第2-17段〉,写“我”万念俱灰,哭对苍天。

第三部分〈第18-27段〉,写“我”无法面对现实,自我逃避,把医院当作避风港。

第四部分〈第28-42段〉,写哥哥的训斥使“我”警醒振作,不当懦夫,苦练行走。 )

四.研读课文

1,本文第1段有什么作用?

( “一线希望”指作者希望手术能够出现奇迹,自己能康复。“希望破灭后我选择了沉默”写手术后并发症袭来,希望破灭,“我”彻底绝望,只有“沉默”。“沉默”是作者绝望的外在表现形式,反映了作者极度痛苦的心情。由此可见,这段话统领全文,交代了下述事件发生的缘由。 )

2,按要求,圈划心理描写的词语和句子。

①助残日那天,“我”为何拒绝母亲去大厅看演出?

( “憋闷、痛苦和无奈”,句子“总在想:我苦苦训练究竟是为了什么?还有练的必要吗?” )

②看见学生放学,“我”有何举动?为什么?

( “我拗着不吭声,满脑子都是那些身穿校服、欢蹦乱跳的学生。我不能忍受他们对我的另眼相看,更怕面对他们看我时的那种像看动物园的动物一样的眼光。” )

③哥哥帮助“我”训练,期间“我”的情感有何变化?

( “我想这与他当兵时从事过看押犯人的职业有关”,“愤愤地想:你是正常人,怎么能体会到我走路时的痛苦?又怎么能断定我没有尽最大的努力?”

“我心中一阵得意,心想:这下你该没治了吧?”

“哥哥的话不时在我耳边回响:懦夫!懦夫??”

“我在心中默默地对他说:我不是懦夫!” )

3.如何理解下列句子中的划线词语?

①坐在轮椅里木然地望着天空。

( “木然”写出“我”希望破灭后不知所措的表情。 )

②我万念俱灰地把书扔在一旁。

( “万念俱灰”写出“我”彻底绝望,一切希望都破灭。“扔”写出“我”极度灰心失望。 )

③我锁定轮椅,茫然地仰望天空。

( “茫然”是万念俱灰的情感映射。 )

④我拗着不吭声。

( “不吭声”是痛苦心情的强烈反映。 )

4.第14-17段,写母亲的内容有什么作用?

( 这四段,写母亲对“我”的安慰、期望、无微不至的关怀,展现了一个平凡而伟大的母亲的无私的爱,令人难以忘怀。正是这种母爱,给予小嘉鹏生存的勇气和克服困难的力量。 )

5.“我”最后选择勇敢面对、积极生活的因素有哪些?

? 妈妈对我的呵护,悉心照顾

? 哥哥对我的严苛训练

? “我”的自强不息

五.深入思考 1.“我不是懦夫!”这句话是“我”对哥哥的回答。可是他没有说出口,而只是“在心中默默地”对哥哥说。这是为什么?

( “我”不说出来,是想用行动来证明“我”不是弱者,不是“懦夫”。“我”要用坚强来诠释“我”的不幸,战胜“自我”!“我”一定会成功! )

2..综观全文,“我”是不是懦夫?为什么?

( “我”不是懦夫。 面对灾难,“我”曾经是一个弱者,但最终他在母亲、哥哥的关怀帮助下,勇敢地面对,积极地生活,在我们面前,他是让我们感动的大写的“人”。 )

3.“懦夫”一词与“我不是懦夫”这句话,在文中共出现几次?作用何在?

( ①使作者的情感变化引起读者的共鸣,真实、亲切、感人。

②形成强烈的对比,突出哥哥对我的帮助之大和“我”的情感轨迹的变化,及在这种感情推动下的强烈意志对读者的震撼。

③与文题相呼应,深化中心,有水到渠成之感,体现纪实性小说的真实性。 )

4.文章是用第几人称写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 课文以第一人称,叙述了王嘉鹏在住院期间恢复训练过程中遇到的艰辛困苦,表达了他作为一个残疾人的悲郁与坚强之情。这样写,更加真实、亲切、可信,更有感染力。 )

六.小结:

文章对人物的心理描写极为出色,真实地再现了小嘉鹏复杂的心理活动,尤其是哥哥帮助“他”训练的那一部分,更是将“我”面对灾难时的失落、烦躁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我不是懦夫”的呐喊表现得淋漓尽致。

面对灾难,王嘉鹏曾经是一个弱者,但最终他在母亲、哥哥的帮助下,勇敢地面对,积极地生活,在我们面前,他是让我们感动的大写的“人”。

我们可以说,灾难是失,品质是得;灾难是祸,而王嘉鹏在灾难后所表现的“我不是懦夫”的坚强意志和人格魅力是我们这堂课学习的最大收获,它将激起我们的斗志,去面对学习,生活中的艰难险阻??

七.作业:

“我”主动要求哥哥带我训练,那么这次的训练与前面的训练有什么不同呢?请展开合理的联想和想象,续写文章结尾。

要求:

(1)保持故事情节的连贯性,做到自然流 畅,与原文形成有机的整体。

(2)要有心理活动的联想和想象

(3)人物的言行表现要符合他在原文中所流露的思想性格特征。

篇五:五.懦夫doc

五、我不是懦夫(A)

王嘉鹏

第一课时

一、学习目标:

1、感受语言的精妙,品读关键词句,理解其表达主题的作用。

2、学习本文运用心理描写、动作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特征的方法。

3、感受主人公在极度困境中鼓起勇气、迎战病残、挑战自我的不屈精神。

二、重点难点:

1、重点:研读精彩的心理描写,理解其推动情节、表达主题的作用。

2、难点:引起情感上的共鸣,正确面对逆境。

三、正音正字:

撵niǎn 寡guǎ 绽zhàn 拗niù 噬shì 苛kē

词语积累:

万念俱灰 寡言少语 寸步不离 欢奔乱跳 不由自主 毫不留情 不出所料 不由分说

四、初学课文:

1、阅读课文,了解内容。

2、按要求,圈划心理描写的词语和句子。

①助残日那天,“我”为何拒绝母亲去大厅看演出?

(“憋闷、痛苦和无奈”,句子“总在想:我苦苦训练究竟是为了什么?还有练的必要吗?”)

②看见学生放学,“我”有何举动?为什么?

(“我拗着不吭声,满脑子都是那些身穿校服、欢蹦乱跳的学生。我不能忍受他们对我的另眼相看,更怕面对他们看我时的那种像看动物园的动物一样的眼光。”)

③哥哥帮助“我”训练,期间“我”的情感有何变化?

(“我想这与他当兵时从事过看押犯人的职业有关”,“愤愤地想:你是正常人,怎么能体会到我走路时的痛苦?又怎么能断定我没有尽最大的努力?” “我心中一阵得意,心想:这下你该没治了吧?”

“哥哥的话不时在我耳边回响:懦夫!懦夫??”

“我在心中默默地对他说:我不是懦夫!”)

3、课文主要写了哪三件事?

(课文主要写了哭对苍天、自我逃避、苦练行走三件事。 )

4、全文42段。把本文划分为四个部分,写出每个层次的大意:

第一部分〈第1段〉,写“我”手术后并发症严重,带来极大的痛苦。 第二部分〈第2-17段〉,写“我”万念俱灰,哭对苍天。

第三部分〈第18-27段〉,写“我”无法面对现实,自我逃避,把医院当作避风港。

第四部分〈第28-42段〉,写哥哥的训斥使“我”警醒振作,不当懦夫,苦练行走。 )

五、课文分析:

本文选自王嘉鹏自传体小说《撑起生命的蓝天》。1993年7月23日,12岁的王嘉鹏乘坐的飞机坠落,机上的108名乘客和5名机组人员,只有40人生还!本文叙述了王嘉鹏在恢复训练过程中的艰难与痛苦,表达了他作为一个残疾人的不幸与坚强。

课文以第一人称叙述,读来亲切感人,随着作者的自叙,仿佛在与小嘉鹏一起经历痛苦、经历磨难、经历勇敢与坚强。从小喜爱踢球、溜旱冰的王嘉鹏说:“那年我12岁,满心高兴从银川坐着飞机到北京去。瞬间一切变了,我在的机舱中部全栽在沼泽中。脏水淹了我,全身只有双臂还能动,脑袋还清醒,当时只有一个念头,我如果死了,就再也见不到妈妈了,我要爬出去见我妈妈。” 他自己解开安全带,拖着头部划破、内脏全部受损、腰椎骨折的身体爬出机舱。他就是小嘉鹏。从情感角度来说,主人公的坚强精神和人格魅力更容易激起共鸣。

文章对人物的心理描写极为出色,真实地再现了小嘉鹏复杂的心理活动,尤其是哥哥帮助“他”训练的那一部分,更是将“我”面对灾难时的失落、烦躁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我不是懦夫”的呐喊表现得淋漓尽致。作者向读者再现了自己在恢复训练过程中所经历的磨难与痛苦,以及在此基础上选择努力与坚强。作者的人生经历、思想情感相互映衬补充,共同构筑一个残疾人意志由薄弱走向坚强的成长过程,是此文着力刻画之处。面对灾难,王嘉鹏曾经是一个弱者,但最终他在母亲、哥哥的帮助下,勇敢地面对,积极地生活,在我们面前,他是让我们感动的大写的“人”。从精彩的心理描写入手,品味、研读,就能理解文章的精髓。

六、课外作业:

1、完成“学习建议”。

2、通过图书馆、因特网,了解和阅读王嘉鹏的小说《撑起生命的蓝天》。

第二课时

一、朗读课文:

二、思维训练(根据自己情况,至少选做六题):

1、本文第1段有什么作用?

(“一线希望”指作者希望手术能够出现奇迹,自己能康复。“希望破灭后我选择了沉默”写手术后并发症袭来,希望破灭,“我”彻底绝望,只有“沉默”。“沉默”是作者绝望的外在表现形式,反映了作者极度痛苦的心情。由此可见,这段话统领全文,交代了下述事件发生的缘由。)

2、如何理解下列句子中的划线词语?

①坐在轮椅里木然地望着天空。

(“木然”写出“我”希望破灭后不知所措的表情。)

②我万念俱灰地把书扔在一旁。

(“万念俱灰”写出“我”彻底绝望,一切希望都破灭。“扔”写出“我”极度灰心失望。)

③我锁定轮椅,茫然地仰望天空。

(“茫然”是万念俱灰的情感映射。)

④我拗着不吭声。

(“不吭声”是痛苦心情的强烈反映。)

3、第14-17段,写母亲的内容有什么作用?

(这四段,写母亲对“我”的安慰、期望、无微不至的关怀,展现了一个平凡而伟大的母亲的无私的爱,令人难以忘怀。正是这种母爱,给予小嘉鹏生存的勇气和克服困难的力量。)

4、面对残疾,“我”的心理极度矛盾。从课文中找出对应下列心理活动的语句。 痛苦:

感激:

失望:

希望:

自卑:

自强:

5、综观全文,“我”是不是懦夫?为什么?

(“我”不是懦夫。 面对灾难,“我”曾经是一个弱者,但最终他在母亲、哥哥的关怀帮助下,勇敢地面对,积极地生活,在我们面前,他是让我们感动的大写的“人”。)

6、“懦夫”一词与“我不是懦夫”这句话,在文中共出现几次?作用何在? (①使作者的情感变化引起读者的共鸣,真实、亲切、感人。

②形成强烈的对比,突出哥哥对我的帮助之大和“我”的情感轨迹的变化,及在

这种感情推动下的强烈意志对读者的震撼。

③与文题相呼应,深化中心,有水到渠成之感,体现纪实性小说的真实性。)

7、“我不是懦夫!”这句话是“我”对哥哥的回答。可是他没有说出口,而只是“在心中默默地”对哥哥说。这是为什么?

(“我”不说出来,是想用行动来证明“我”不是弱者,不是“懦夫”。“我”要用坚强来诠释“我”的不幸,战胜“自我”!“我”一定会成功!)

8、文章是用第几人称写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课文以第一人称,叙述了王嘉鹏在住院期间恢复训练过程中遇到的艰辛困苦,表达了他作为一个残疾人的悲郁与坚强之情。这样写,更加真实、亲切、可信,更有感染力。)

9、文中人物描写很出色,请找出相关语句,分析其表达作用。

10、找出文中情景交融、借景抒情的句子,试作150字的仿写。

11、如果把题目改成《我最终选择了坚强》,好不好?为什么?

12、根据本文的感情线索,给本文续写一个结尾,要有联想和想象。

三、学习小结:

2000年,王嘉鹏创作了自传体小说《撑起生命的蓝天》,2002年,被拍成了电视剧。他把自己亲历苦难、与困厄搏斗的过程与体悟告诉人们,特别是我们的同龄朋友们:生命属于每个人只有一次,活着真好!努力、奋进着真好!要永远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天!

四、课外作业:

1、整理课堂笔记。

2、预习《关汉卿曲二首》,了解新课文的内容,思考“学习建议”。

附:涉及本文主旨和特色的有助于思考的几个关键问题:

技法探究:

运用多种描写方法来表现人物性格是本文的写作特色。

文章开篇“我躲在病房里,面向窗户,坐在轮椅里木然地望着天空”,即运用动作和神态描写相结合,刻画出了希望破灭后的不知所措。康复训练时,面对个个的严苛要求,“我心中一阵得意,心想:这下你该没治了吧”,作者运用心理描写,表现了“我”内心的叛逆。而此后,,“我”艰难地扶着栏杆,借助步行器慢慢爬起来,又一次咬紧牙关,推起步行器一步步向前挪“。则是运用动作描写来突出“我”此时的坚强和不屈。

另外,文章还通过环境描写来衬托人物心理。如“助残日”大厅里“挂满了写着标语的横幅”和充满着欢声笑语反衬出“我”心里的无尽悲哀。 难点解析:

如何理解“我艰难地扶着栏杆,借助步行器慢慢爬起来,又一次咬紧牙关,推起步行器一步步向前挪。走完半圈,已是一点了,上电梯时遇见妈妈来接我,我假装擦汗,悄悄拭去眼中的泪水”一句?

提示:这是作者心理变化的转折点。并发症的袭来曾使他自卑、绝望,哥哥的严苛训练也曾使他逆反、自弃,但这时的他终于振作了。“咬紧牙关”、“一步步向前挪”表现了训练的艰难,突出了人物的坚强的性格、顽强的毅力、不屈的奋斗精神。“假装擦汗,悄悄拭去眼中的泪水”,这一掩饰的动作难掩身体的痛苦、内心的坚定以及与命运抗争的不屈精神。

高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