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字数作文 > 教育资讯

青山处处埋忠骨小练笔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5 05:31:48 字数作文
青山处处埋忠骨小练笔字数作文

篇一:27.青山处处埋忠骨(五年级上册)

篇二:青山处处埋忠骨

26《青山处处埋忠骨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品读文中表现毛泽东悲痛的神态、动作、心里描写的关键词句,感受一代伟人毛泽东作为常人的爱子情怀和作为伟人的博大胸怀。

【教学重点】

品读文中表现毛泽东悲痛的神态、动作、心里描写的关键词句,感受一代伟人毛泽东作为常人的爱子情怀和作为伟人的博大胸怀。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方法】

以读为主,读中悟情;情境再现,感悟人物形象。

【教学准备】

查阅有关抗美援朝的资料,了解抗美援朝的背景、经过、结果、伟大意义,了解毛岸英个人及赴朝的缘由、牺牲时的实情实景。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孩子们,你们了解抗美援朝战争吗?那就随老师一起来重温一下那段历史吧。

生读: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27日,美国政府宣布武装干涉朝鲜内政,派兵入侵朝鲜,并不顾我国政府的多次声明和警告,把战火烧到我国东北边境,严重威胁我国的安全。对此,中共中央作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略决策。东北边防军组成中国人民志愿军,由彭德怀任司令员,于10月19日跨过鸭绿江,开赴前线,同朝鲜人民军并肩作战,以实际行动热情地投入到了轰轰烈烈的抗美援朝运动中。师:在1922年10月出生于湖南省长沙市的毛岸英—毛泽东的长子,在抗美援朝战争爆发时,也主动请求入朝参战,不幸在1950年11月25日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英勇牺牲。毛泽东惊闻毛岸英牺牲的消息后,他的内心是怎样的呢?今天就让我们走进27课,请读课题。

生:青山处处埋忠骨

二、目标出示

师:今天我们的学习目标是:

生读:

1.认识生字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感受一代伟人毛泽东作为常人的爱子情怀和作为伟人的博大胸怀。

三、初读课文,整体把握。

师:现在请大家自读课文,画记毛主席收到的三封电报内容以及毛主席所做出的电文批示,据此概括课文内容。 生先交流画记的内容,师相机出示灯片:

电文一:主席勋鉴:

今晨,我志司指挥部遭敌机狂轰滥炸,洪学智。毛岸英将我送入安全地域。尔后。岸英又返回指挥部取作战图。慌中未能劝告住他,致使敌机的汽油弹击中。主席的儿子、我们“志司”的好参谋岸英同志为了人民的事业光荣殉职??

电文二:??岸英是主席的儿子,请求破格将遗体运回国。 电文三: ??岸英同志是为朝鲜人民的解放事业牺牲的,也是朝鲜人民的儿子,请求把岸英葬在朝鲜。

毛主席批示:青山处处埋忠骨,胡须马革裹尸还。

师:对于毛主席的批示,老师有点疑惑,希望同学们能帮老师解决。多媒体出示:

这里的忠骨是指 ,毛主席的选择是将儿子的遗体安葬在 。 生:这里的忠骨是指毛岸英的遗体,毛主席的选择是将儿子的遗体安葬在 朝鲜 。

师:现在我们就利用这几封电文和毛主席的批文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出示灯片,生补充句子,再齐读。

生: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主席的儿子、我们“志司”的好参谋毛岸英同志为了人民的事业光荣殉职,彭德怀总司令请求破格将毛岸英的遗体运回国,而金日成首相请求把岸英葬在朝鲜,最后毛主席决定将岸英葬于朝鲜。

四、品读句子,体会情感。

师:现在,请同学们浏览课文,用不同的符号划出描写毛主席听到儿子牺牲时的语言、动作、神态和心理活动的句子,感受一代伟人毛泽东作为常人的爱子情怀和作为伟人的博大胸怀。等下,我们就来交流交流各自的体会,说说你们体会到了什么?请抓住关键词语体会。

生交流分享:这句/段话运用了语言/神态/心理/动作描写方法,我从中感受到了毛主席丧子后极度悲伤的心情/常人的情怀/常人难有的宽广胸怀/伟人的胸怀。

生:请大家看到144面第三自然段这个句子:他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只是一支又一支的吸着烟。这句话运用了动作描写,从这个句子中我体会到了毛主席听到儿子牺牲的消息后,心情很悲痛,尤其是“整整一天”“一支又一支”这几个词语。

师:非常好,谁再来说说?

生:请大家看到145面第6自然段这个句子:“儿子活着不能相见,就让我见见遗体吧!” “我的儿子死了,我当然很悲痛,可是战争嘛,是要死人的。朝鲜战场上我们有多少优秀儿女献出了生命,他们的父母难道就不悲痛吗?他们就不想再见一见孩子的遗容吗?岸英是我的儿子,也是朝鲜人民的儿子,就尊重朝鲜人民的意愿吧。”这个句

篇三:青山处处埋忠骨

青山处处埋忠骨

曹嫚嫚

【教材分析】

《青山处处埋忠骨》这篇课文是人教版第九册第八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本文主要讲了毛泽东的爱子毛岸英在抗美援朝的战争中光荣牺牲后,毛泽东惊悉这个噩耗后极度痛苦的心情和对岸英遗体是否归葬的抉择过程,表现了毛泽东常人的情感,伟人的胸怀。

【学情分析分析】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因此,在本课教学时,我设计学生按照以下几种方式来完成学习任务:

(一)自主学习:课前查阅有关抗美援朝的资料,查阅毛泽东、毛岸英其人其事;以读为主,自读自悟,读中悟情。

(二)合作探究:品读交流,分享体会;再次阅读,深化情感,说写结合。

(三)深情小结:学生回顾一节课所学内容,做个小结。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品读文中表现毛泽东悲痛的神态、动作、心里描写的关键词句,感受一代伟人毛泽东作为常人的爱子情怀和作为伟人的博大胸怀。

【教学重点】

品读文中表现毛泽东悲痛的神态、动作、心里描写的关键词句,感受一代伟人毛泽东作为常人的爱子情怀和作为伟人的博大胸怀。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方法】

三疑三探--------以读为主,读中悟情;情境再现,感悟人物形象。

【教学准备】

查阅有关抗美援朝的资料,了解抗美援朝的背景、经过、结果、伟大意义,了解毛岸英个人及赴朝的缘由、牺牲时的实情实景。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设疑自探

1.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对此,中共中央作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略决策。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彭德怀的指挥下同朝鲜人民并肩作战,最终取得了胜利。然而,在战争中志愿军为此付出了巨大的牺牲,约有12万志愿军长眠在异国的土地上,其中就有毛主席心爱的长子------毛岸英。毛泽东惊闻毛岸英牺牲的消息后,他的内心是怎样的呢?今天就让我们走进27课,请读课题。

2.看到这个课题,你知道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

3.预设:

(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文中描写毛主席动作、语言、神态和心理活动的句子,体会毛主席的的情感变化。

4.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要求:

(1)同桌互读,圈画出生字新词,借助拼音认识生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理解的词语可以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或工具书解决。

(2)教师巡视,发现学生在阅读中的障碍,及时给予帮助。

5.出示提示引路

(1)自由读课文,解决文中的生字生词;

(2)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用不同的符号画出描写毛主席听到儿子牺牲这个噩耗时的动作、语言、神态和心理活动的句子,体会毛主席的情感变化。边读边思考,并把自己的体会批注在旁边空白处。

学习方法:

一读(课文内容) 二想(主席心情 )

三找(人物表现) 四谈(内心感受)

五朗读(情感表达)

(4)学生自学,教师巡视。

二、解疑合探

(一)生字生词

A.读准字音

拟定 勋鉴 殉职 眷恋 奔赴 踌躇 黯然 情不自禁

B.理解词语

拟定:起草拟定。

勋鉴:缀于信首收信人的称呼之后。勋鉴的大意是给有功德之人看。多用于政界、文艺界。

殉职:因公务而牺牲。

眷恋:依恋、留恋

踌躇:犹豫不决的样子。

黯然:心怀沮丧,情绪低落的样子。

情不自禁:感情激动得不能控制。

(二)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毛泽东的爱子毛岸英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光荣牺牲后,毛泽东极度痛苦的心情和对毛岸英遗体归葬的抉择过程。

(三)、品读句子,体会情感。

现在,请同学们浏览课文,用不同的符号划出描写毛主席听到儿子牺牲时的语言、动作、神态和心理活动的句子,感受一代伟人毛泽东作为常人的爱子情怀和作为伟人的博大胸怀。边读边思考,并把自己的体会批注在旁边空白处。等下,我们就来交流交流各自的体会,说说你们体会到了什么?请抓住关键词语体会。

生交流分享:这句/段话运用了语言/神态/心理/动作描写方法,我从中感受到了毛主席丧子后极度悲伤的心情/常人的情怀/常人难有的宽广胸怀/伟人的胸怀。

1.请大家看到144面第三自然段这个句子:他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只是一支又一支的吸着烟。这句话运用了动作描写,从这个句子中我体会到了毛主席听到儿子牺牲的消息后,心情很悲痛,尤其是“整整一天”“一支又一支”这几个词语。

2.请大家看到145面第6自然段这个句子:“儿子活着不能相见,就让我见见遗

体吧!” “我的儿子死了,我当然很悲痛,可是战争嘛,是要死人的。朝鲜战场上我们有多少优秀儿女献出了生命,他们的父母难道就不悲痛吗?他们就不想再见一见孩子的遗容吗?岸英是我的儿子,也是朝鲜人民的儿子,就尊重朝鲜人民的意愿吧。”这个句子运用了心理描写和语言描写,写出了毛主席内心的挣扎、矛盾,最后他还是以大局为重,既体现了一个父亲的情感,又充分展示了一代伟人的胸襟。

3.请大家看到146面第7自然段这个句子:秘书将电报记录稿交主席签字的一瞬间,主席下意识地踌躇了一会儿,那神情分明在说,岸英难道真的不在了?父子真的不能相见了?这句子运用了神情描写,从这个句子中,我感受到了毛主席都不敢相信儿子竟真的没了,可以看出他有多么的爱自己的孩子呀。

??

师引读部分关键句子,让生伴音乐齐读重点句子,体会情感。

小练笔:

这枕巾,让我们看到了一位心碎的父亲,这枕巾蕴藏了一位老人内心多少的痛楚呀。透过这一句话,我们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四)、深情小结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三、质疑再探

1.想一想课前提出的三个问题弄明白了吗?

2.快速阅读课文,看还有没有其他的疑问?

四、运用拓展

(转 载于:wWw.SmHaIDA.cOM 海达 范文 网:青山处处埋忠骨小练笔)

? 小练笔:(仿写)哀痛的一夜。

篇四:青山处处埋忠骨

青山处处埋忠骨》教学设计 (2012-11-18 14:04:50)

转载▼

标签: 分类: 教学反思

杂谈

【教学背景分析】

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v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青山处处埋忠骨》教学设计 (2012-11-18 14:04:50)

转载▼

标签: 分类: 教学反思

杂谈

【教学背景分析】

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面对社会发展的需要,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教育必须在课程目标和内容、教学观念和学习方式、评价目的和方法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改革,在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等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

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因此语文教学中,既要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又要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还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

【学习方式分析】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因此,在本课教学时,我设计学生按照以下几种方式来完成学习任务:

(一)自主学习:课前查阅有关抗美援朝的资料,查阅毛泽东、毛岸英其人其事;以读为主,自读自悟,读中悟情。

(二)合作探究:品读交流,分享体会;视频欣赏,深化情感,说写结合;补充资料,加深理解,训练思辩。

(三)深情小结:学生回顾一节课所学内容,做个小结。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品读文中表现毛泽东悲痛的神态、动作、心里描写的关键词句,感受一代伟人毛泽东作为常人的爱子情怀和作为伟人的博大胸怀。

【教学重点】

品读文中表现毛泽东悲痛的神态、动作、心里描写的关键词句,感受一代伟人毛泽东作为常人的爱子情怀和作为伟人的博大胸怀。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方法】

以读为主,读中悟情;情境再现,感悟人物形象。

【教学准备】

查阅有关抗美援朝的资料,了解抗美援朝的背景、经过、结果、伟大意义,了解毛岸英个人及赴朝的缘由、牺牲时的实情实景。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孩子们,你们了解抗美援朝战争吗?那就随老师一起来重温一下那段历史吧。

生读: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27日,美国政府宣布武装干涉朝鲜内政,派兵入侵朝鲜,并不顾我国政府的多次声明和警告,把战火烧到我国东北边境,严重威胁我国的安全。对此,中共中央作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略决策。东北边防军组成中国人民志愿军,由彭德怀任司令员,于10月19日跨过鸭绿江,开赴前线,同朝鲜人民军并肩作战,以实际行动热情地投入到了轰轰烈烈的抗美援朝运动中。师:在1922年10月出生于湖南省长沙市的毛岸英—毛泽东的长子,在抗美援朝战争爆发时,也主动请求入朝参战,不幸在1950年11月25日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英勇牺牲。毛泽东惊闻毛岸英牺牲的消息后,他的内心是怎样的呢?今天就让我们走进27课,请读课题。 生:青山处处埋忠骨

二、目标出示

师:今天我们的学习目标是:

生读:

1.认识生字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感受一代伟人毛泽东作为常人的爱子情怀和作为伟人的博大胸怀。

三、初读课文,整体把握。

师:现在请大家自读课文,画记毛主席收到的三封电报内容以及毛主席所做出的电文批示,据此概括课文内容。 生先交流画记的内容,师相机出示灯片:

电文一:主席勋鉴:

今晨,我志司指挥部遭敌机狂轰滥炸,洪学智。毛岸英将我送入安全地域。尔后。岸英又返回指挥部取作战图。慌中未能劝告住他,致使敌机的汽油弹击中。主席的儿子、我们“志司”的好参谋岸英同志为了人民的事业光荣殉职??

电文二:??岸英是主席的儿子,请求破格将遗体运回国。 电文三: ??岸英同志是为朝鲜人民的解放事业牺牲的,也是朝鲜人民的儿子,请求把岸英葬在朝鲜。

毛主席批示:青山处处埋忠骨,胡须马革裹尸还。

师:对于毛主席的批示,老师有点疑惑,希望同学们能帮老师解决。多媒体出示:

这里的忠骨是指 ,毛主席的选择是将儿子的遗体安葬在 。 生:这里的忠骨是指毛岸英的遗体,毛主席的选择是将儿子的遗体安葬在 朝鲜 。

师:现在我们就利用这几封电文和毛主席的批文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出示灯片,生补充句子,再齐读。

篇五:27、青山处处埋忠骨

27、青山处处埋忠骨

一、学习目标:

1、认识8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划找、朗读、默读等方式自读自悟,深刻领会毛泽东的丧子之痛和抉择之痛。

3、在读、议、练写的基础上进一步领会细节描写和心理活动描写的方法和作用。

二、课前准备:

1、有关图片和毛岸英生前资料等。2、多媒体课件。

三、教学流程:

(一)、诗句引入,初步感知课文大意

1、引出诗句,同时播放理查德钢琴曲《神秘的花园》。

同学们,在历时三年的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与朝鲜人民并肩作战,取得了伟大的胜利!在这三年里,中朝两国人民结下了比海还深的情谊;在这三年里,无数优秀的中华儿女为了保家卫国,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却永远长眠在了朝鲜。

大家看大屏幕,这就是位于朝鲜平南道桧仓郡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陵园。巍巍青山里,这一座座雕像下埋葬的就是我们最可爱的志愿军战士。出示诗句:“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你能说说对这两句诗的理解吗?(初步理解诗句的意思,为后文理解毛泽东作出将儿子葬在朝鲜的决定打下伏笔。)

这两句诗出自清朝著名诗人龚自珍的《已亥杂诗之一》,原诗是这样的: “青山处处埋忠骨, 何须马革裹尸还。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2、初读课文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以这首中的名句为题的课文——《青山处处埋忠骨》。板书课题。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自由读读课文,想一想这两句诗在课文中有什么含义。

3、学生自由读课文后反馈。

(1)、词语盘点

拟定 地域 殉职 喃喃 奔赴 踌躇 黯然 眷恋

读读词语,哪些词语是描写神态的?哪些词语是描写动作、心理的?(初步了解词语分类)你还有不明白的词语吗?

(2)、诗句在课文中是指什么?(学生带着这个问题初读课文,不仅要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还将诗句放到具体的语境中,理解了毛主席引用此诗句作出的决定是什么意思。但由于是初读,大部分学生只能理解出诗句在文中是指毛主席接到儿子牺牲的噩耗后,经过痛苦的抉择,决定将儿子的遗体葬在朝鲜。)

(二)、披文入情,深刻体会毛主席的心情

1、感受丧子之痛 (1)、抗美援朝爆发后,新婚不久的毛岸英主动请求如潮参战。可谁想,踏上朝鲜战场才四十多天,年仅28随的毛岸英就牺牲了。这就是由彭德怀司令亲手拟定的电报。

①读电文,感受战争的残酷(配上战场的枪炮声) 读读电报内容,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情景?

②再读电文,感受主席的悲痛心情 请大家再读电文,想想毛岸英牺牲的这个消息,对毛主席来说,简直就是什么?指名回答。(噩耗、晴天霹雳------)板书:悲痛、噩耗。

(2)、 请你默读课文有关段落,画出有关句子,在重点词句下加上小圈,然后多读几遍,从这些语句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3)、交流并指导朗读。

①“从收到这封电报起,毛泽东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只是一支又一支地吸着烟。桌上的饭菜已经热了几次,还是原封不动地放在那里。” (教师设置语境,启发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朗读:“这一天,对毛主席来说是长还是短?”“这一天对毛主席来说,就像一个月那么长”——“这一天对对毛主席来说,真是度日如年啊!”——)

②“‘岸英!岸英!’主席用食指按着紧锁的眉头,情不自禁地喃喃着。”(教师通过“轻一点!是喃喃!”“声音有点大了,这就是轻声呼喊了!”来引导学生正确朗读。)

(4)、小结引读 ①噩耗传来,让这位久经沙场的老战士悲痛不已,他整整一天—— ②老来丧子,白发人送黑发人,年近60的毛泽东失去了最心爱的儿子,他整整一天—— ③更何况岸英已是毛主席一家为中国革命牺牲的第六位亲人了,他怎能不肝肠寸断呢?他—— ④此时此刻,老人多么希望岸英能像去苏联留学时那样平平安安地回来,像去农村锻炼时那样平平安安地回来,他喃喃着儿子的名字—— ⑤此时此刻,老人想到岸英从小就颠沛流离所受到的苦,他的眼睛模糊了,喃喃着儿子的名字—— ⑥此时此刻,老人多么希望岸英会出现在自己的眼前,亲切地唤着“爸爸!”,他哽咽了,喃喃着儿子的名字—— 可是,岸英再也不可能回来了,他再也唤不回心爱的儿子了。

2、体会抉择之痛

(1)“屋漏偏逢连夜雨”,事情还不止如此,秘书带来的两封电文,让这可滴血的心更痛了。

出示两封电文主要内容,轻声地读读。这两封电文的到来,说明毛主席面临 什么?板书:抉择。

(2)、面对这两封电文,毛主席会是怎样的心情呢?你觉得用个什么词可以概括出来? 指名回答。

(3)、他犹豫什么?为什么为难?为什么坐立不安呢?

(4)、交流并指导朗读。①“儿子活着不能相见,就让我见见遗体吧!” 他内心想让儿子回来吗?用朗读来表现他的愿望。 ②“就尊重朝鲜人民的意愿吧。” 你体会到主席矛盾、为难的心情了吗?用你的声音再现主席当时的处境。

(5)、小结引读: ①岸英在世时,他们聚少离多,就这样把岸英留在朝鲜,他该有多么内疚啊,他自言自语着:“儿子活着——”,可是当他想到那么多志愿军战士都长眠在了朝鲜,他决定就—— ②岸英从小受尽苦难,作为父亲,他多想对儿子做点补偿啊,他现在能做的仅仅是让他魂归故里,他自言自语着:——,可是当他想到那么多牺牲的战士的父母也无法见到自己的儿子,他决定—— ③岸英是杨开慧烈士留下的骨血,自己非但没照顾好岸英,现在还要让岸英永远留在朝鲜,他该多么愧疚啊,他自言自语着:——可是当他想到那些吧志愿军战士当成亲骨肉的朝鲜人民,他决定—— (在两个悲痛的体会上,通过个别指导朗读,再加上教师精心设计的小结引读,一步步把气氛烘托出来,让学生走近毛主席的内心,细细体会伟人的悲痛。)

(6)、但是,当秘书把电报记录稿交给他签字的一瞬间,他还是 了,还是 了,因为这一落笔,就意味着 。 教师在说过渡语时,出示上句,与学生互动。 这支握在手中无数次的笔,这支做过无数惊天

地、泣鬼神的决策的笔,此时竟是那么沉重,老人提不起,更放不下。

(7)、出示“第二天早上,秘书来到毛主席的卧室。毛主席已经出去了,放在枕头上的电文稿写着一行醒目的打字: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这该是一个多么难熬的漫漫长夜啊!请你闭上眼,走近他,贴近他这颗滴血的心,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请你用手中的笔为我们重现这个抉择的夜晚。

学生进行练笔,播放音乐《神秘的花园》,来烘托气氛。出示练笔的开头:“窗外的北风更大了... ...” 学生完成练笔后,指名反馈。(此处安排这个练笔,让学生完全贴近主席的内心世界,内化语言,升华情感,领会伟人痛苦抉择的心路历程。在教授时,学生写下的语段深深打动了在场的每位师生,个别学生更是哽咽着读完语段。)

(三)、总结课文,升华对诗句的理解。

1、出示填空: 作为毛主席多么想( ),多么想( );但是,作为主席,他不能( ),不能( )。毛泽东是平凡的,更是( )的! 完成板书:平凡、伟大。

2、读诗句,总结全文 尽管不舍,尽管悲痛,但主席克制了自己的情感,做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决定——(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这铮铮的言语下,是毛泽东那宽广的胸怀和深深的父爱,我们再来读读这句诗。 毛泽东是平凡的父亲,但他更是伟大的领袖!我们再一起来朗读一下这句诗!(又一个引读,让学生在再三读诗句的同时,明白诗句中蕴含着伟人艰难的心路历程。)

四、小练笔毛主席面临抉择,他是怎样想,怎样做,怎样说的?

五、板书: 27、青山处处埋忠骨

噩耗

悲痛

抉择

平凡 伟大

成功教学环节回放(一句话反思)

教案检查反馈信息

字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