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作文素材 > 教育资讯

第二次世界大战资料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4 15:28:09 作文素材
第二次世界大战资料作文素材

篇一:第二次世界大战资料

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年9月1日—1945年9月2日,以德国、意大利、日本等法西斯国家为一方,以美国、苏联、中国、英国等反法西斯国家和世界人民为另一方进行的第二次全球规模的战争。从欧洲到亚洲,从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后有61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作战区域面积2200万平方千米。据不完全统计,战争中军民共伤亡9000余万人,4万多亿美元付诸流水。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后反法西斯国家和世界人民战胜法西斯侵略者赢得世界和平与进步而告终。

中国战场

1931年9月18日,日本侵占中国东北。1937年7月,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人民奋起抗日,揭开了世界大规模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中国的抗日战争经过艰苦的战略防御和相持阶段于1944年转入反攻。1945年8月,中国抗日军民发动全国反攻,苏联红军出兵中国东北,围歼日本关东军。美国先后在日本广岛、长崎投下两颗原子弹。在中国、苏联和美国的全面攻击下,日本被迫在1945年8月15日宣布投降,并在同年9月2日投降,战争最后以中国的胜利结束。

欧洲西线战场

1939年9月1日,德国出动62个师共160万人进攻波兰,二战全面爆发。此后,德军接连向欧洲西、北和东南方向展开大规模进攻。1943年7月,英美盟军在意大利西西里岛登陆。9月,意大利投降。1944年6月,盟军集结268万人,成功进行了诺曼底登陆战役,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并在西欧各国抗德武装配合下,于1944年秋冬两季完全解放德占西欧国家。

欧洲东线战场

1941年6月22日凌晨,德国撕毁1938年签定《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纠集芬兰、匈牙利和罗马尼亚等国,出动550万兵力、近5000架飞机和4000多辆坦克,分兵三路突然向苏联发起全线进攻,企图在三个月内征服苏联,而苏联则仓促准备了2000万士兵和4000余辆坦克迎战。苏德战争爆发。苏联人民在以斯大林为首的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奋起反击,开始了卫国战争。在战争初期,苏联处于防御阶段,因对德国的突然袭击准备不足,加之党内高级军官此前被斯大林以叛党名义迫害,导致苏军前期作战严重失利,损失了60~90个师。至7月中旬,苏军28个师被击溃,70个师人员、武器损失过半。苏军在1941年9月—1942

年1月的莫斯科会战中展开积极防御,获胜,粉碎德军“闪击战”计划。1942年7月—1943年2月,双方展开斯大林格勒战役。此役苏军歼敌150万,开始转入战略反攻阶段,从根本上扭转了苏德战争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局。此时,苏联战时军事工业已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武装力量大大增强。1944年,苏军连续进行对德军的十次打击,将德军全部逐出国土并进入东南欧作战,与当地人民的武装斗争配合,推翻了各国的法西斯政权,肃清其境内的德国军队。1945年初,苏军全线展开强大攻势,攻占东普鲁土和西里西亚,逼近德国首都柏林。4月16日苏军发起最后冲击,于5月2日攻克柏林。5月8日德国投降。苏德战争结束。

太平洋战场

1941年12月7日,日军偷袭美军基地珍珠港。1944年美军转入进攻,大规模空袭日本本土。1945年8月,美军向日本广岛和长崎投下两颗原子弹。日本在太平洋战场损失了125万兵力。

东南亚战场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进军东南亚,半年内占领了东南亚广大地区。1944年,中美英联军在印缅战场上接连打击日军,并在当地抗日武装的积极配合下发起缅甸战役,消灭日军7万余人。

北非战场

1940年7月,意大利进犯驻扎在东非的英军。1941年1月英军收复东非失地,并在北非重创意军,俘敌13万。同年2月,德军进入北非,德意军队重新发动进攻。1942年,英军经过阿莱曼战役,粉碎了德意军队的进攻。1943年4月,盟军又在突尼斯战役中获胜。5月,北非的25万德意军队投降。

战后影响:联合国的建立

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惨烈,根据雅尔塔会议协定,为了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中、英、美、苏、法为首的同盟国在1945年10月24日发起成立了联合国,中、美、苏、英、法则成为了安理会常任理事国。1948年以来,安理会共授权进行了60余项维和行动。另外,联合国还先后组织制定了从不扩散核武器到和平利用外层空间等数百个国际条约。

篇二:第二次世界大战材料题(精编)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正如我们已经看到的,一战的爆发,或多或少是欧洲领导人心血来潮的结果;与此

相反,第二次世界大战则是穷兵黩武的国家之间的侵略行为??西方民主国家和苏联的领导

人都没有能够对这些挑战作出果断回应,导致轴心国的战事扩张愈演愈烈。西方国家同苏联

之间存在竞争,尤其是民主政体对斯大林的极权政体充满怀疑,妨碍了英国、法国同苏联之

间展开有效的合作,从而制约了它们对付轴心国的行动。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民主国家内部

存在严重分歧,英国和法国领导人对于一战结束后签订的凡尔赛和约中针对德国侵略行为的

条款有争议??随着20世纪30年代的延续,一个越来越清楚的事实是,把国际安全的保证

完全寄托在国际联盟的身上是毫无意义的。??

——迈克·亚达斯等《喧嚣时代·20世纪全球史》

材料二 当时各国形成了各自的经济区??日本没有进入美国的经济区域,而苏联有苏联的

区域,美国也建立了自己的区域,设置很高的关税壁垒。当时就是这种情况,世界各国在各

自的势力范围内展开贸易,形成排斥他国的地区经济。基于当时的情况,日本不得不关注满

蒙。向白人世界的移民受到排斥,日本为了解决每年增加的100万人口问题,自然要利用满

蒙这一新天地??

——中村粲《大东亚战争的起因》

材料三 (20世纪)30年代国际局势的发展,有三种趋向。一种是以苏联为首的世界人民

同西方民主国家结成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制止法西斯侵略,推迟和避免世界大战的发生??

第二种法西斯势力同西方民主国家暂时达成妥协,法西斯国家不断蚕食中小国家,并在向英

法开战之前首先进攻苏联??第三种是苏联孤立自保,希特勒实现声东击西,在进攻苏联之

前首先进攻西欧国家。

——王斯德《世界通史·第三编》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主要原因。

(2)概括材料二中日本在二战期间侵华原因的观点。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

对这一观点的认识。

(3)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与材料三中的哪一种趋向相吻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另外两

种趋向未能最终出现的原因。 (1)主要原因:法西斯国家疯狂的扩张和侵略;国际社会未能及时制止法西斯

的侵略;英法等西方国家与苏联之间的竞争和矛盾,特别西方国家对苏联社会

主义制度的仇视;英法等西方国家内部的矛盾;反维护国际安全的希望寄托在

国际联盟身上。(5分)

b免费搜题cooCo.net.cnb

(2)观点:日本没有自己的势力范围,各国利用自己的势力范围排斥他国经济

扩张;日本需要解决每年不断增长的人口所带来的问题。(3分)

认识:贸易或人口问题等均以不损害他国主权和领土完整为前提;材料中作者

的观点模糊了战争的侵略性,是在为侵略战争辩护。(3分)

(3)与第三种趋向相吻合。(1分)

第一种趋向没有出现的原因:英法等国与苏联由于各种矛盾未能结成反法西斯

同盟;英法等西方大国对法西斯推行绥靖政策;埃塞俄比亚、西班牙等国由于

自身力量有限,又得不到国际社会的有力支援,导致法西斯的扩张非但未能得

到及早遏制,还助长了法西斯的侵略。(任意2点,2分)

(来自:WWw.SmhaiDa.com 海达范文网:第二次世界大战资料)

第二种趋向没有出现的原因:西方大国的绥靖政策使自己放松了警惕,使希特

勒德国有机可乘;法西斯国家鉴于苏联的强大,不敢贸然进攻;《苏德互不侵犯

条约》的签订。(任意2点,2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在)1815年~1914年的百年间,大国间的战争几乎都不出自家门前的区域。??

但是这一切,到了1914年都改变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席卷了每一个强国,事实上除西班牙、

荷兰、北欧三国及瑞士之外,全欧洲都加入了这场战争??

(1)简述“这一切,到了1914年都改变了”的表现和原因。

材料2:一战后经过了短暂的20年,就爆发了新的世界大战,再次把人类拖进了痛苦与灾难

的深渊。

(2)有人认为,二战之所以爆发,完全是由下列图中三个战争狂人引起的。你如何看待这种

观点?

材料3:在两次世界大战之后,人类都进行了避免战争、维护世界和平的反思,并努力做了

许多尝试。这些反思和努力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弥足珍贵。

(3)在两次世界大战之后,人类都进行了避免战争、维护世界和平的反思。试分别举出一战

后、二战后国际社会有关维护世界和平的重大举措。

(4)人类渴望和平,国际社会不断探索防止战争和消除战争的方法。二战后,没有爆发新的

世界大战的因素有哪些?

第(1)问实际是要简析一战爆发的原因;第(2)问理解二战爆发的必然性及战争

狂人对战争爆发的作用即可;第(3)、(4)问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答案:(1)表现:人类历史发展到20世纪出现了世界大战。原因:20世纪初世

界成为一个整体;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争夺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的斗争空前激烈;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两大军事集团的

形成与斗争;科学技术的进步,其成果被用于军事领域。

(2)这种观点是片面的。二战的爆发有其深刻的背景:一战后确立的凡尔赛——

华盛顿体系隐含着帝国主义列强之间新的矛盾,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经

济危机加剧了各国的内部矛盾,德、意、日法西斯势力上台,疯狂扩军备战,

形成欧亚战争策源地;面对法西斯的侵略扩张,弱小国家无力阻止,英、法、

美等国推行纵容侵略的绥靖政策,最终促成了世界大战的爆发。希特勒、墨索

里尼、东条英机只是其本国法西斯势力的主要代表,他们只是起了加速二战爆

发的作用。

(3)一战后:建立了国际联盟,维护和平,实行集体安全。二战后:成立联合国,

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通过《世界人权宣言》,推动非殖民化;召开世界保卫和

平大会;各国人民开展了大规模的反战运动等。

(4)因素:联合国在维和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世界反战和平运动的不

断高涨;美苏在冷战和争霸中相互牵制;当今世界全球化和多极化趋势;新科

技革命遏止世界大战发生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在20世纪30年代,当时的种种条件都是由1919年巴黎和会确定下来的,即在第

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所承认的国家,所划定的国界,以及所达成的协议条款。在30年代那

个时候,无论是德国、意大利、日本或者苏联,它们一概不满意这些条件,它们是“修改主

义”的国家或不满意的国家,德意日三国是要通过发动战争来改变事态的,大不列颠、法国

和美国是满意的国家,都不指望通过改变条件去获得什么好处,不过,另一方面,它们对于

那些条件都已失去信心,并且不情愿为了维护这些条件去冒打仗的危险。这些国家在1919

年订立过一项条约,然而在十二年之后,它们不愿意实践了。那几个不满意的国家把巴黎和

会上所承认的国家、所划定的边界和所达成的协议通通践踏了,而英法美国家却长时期并且

尽可能地袖手旁观,不闻不问。

——R.R.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1)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30年代德国、意大利、日本不满意这些条件的原因。

(2)说明大不列颠、法国和美国“不情愿为了维护这些条件去冒打仗的危险”而采取的

对策,并加以简要评价。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一结束??重建导致了巨大的增长(平均年增长率近

50%)。欧洲经济从未有如此大的跃进。??国际贸易反映了这种新局势。以自由贸易为基

础的关税及贸易总协定自1948年起便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增长。欧洲在其中具有特殊地位。 ——法:德尼兹·加亚尔、阿尔德伯特等《欧洲史》

材料二 欧洲人口袋里装着“欧元”,无论到哪个“欧元区”去买东西,都用“欧元”来

计算,无形中增加了人们的“欧洲意识”。 ——陈乐民《欧洲文明十五讲》

材料三 从肯尼迪政府开始,标准的提法就是“平等的伙伴关系”。华盛顿官方一直表示

希望看到欧洲成为一个单一的实体,有足够的力量同美国一起承担领导世界的责任和负担。

这是有关这个问题的一套惯用的辞令。??美国也没有把美欧之间在伊朗和伊拉克问题上存

在的分歧看作平等伙伴之间的问题,而是看作欧洲不服从美国的领导。

——美:布热津斯基《大棋局》 材料四 事实上,美国、日本、英国等国负债都很重??但是债务危机却发生在了欧元区的希腊等国。这不禁让人怀疑是美国借助金融危机,搞垮欧元从而维持美国霸主地位的阴谋。 ——王燕、赵杨《欧洲债务危机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促进欧洲经济恢复发展的“美国因素”。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欧元”对欧洲及国际政治、经济产生的主要影响。

(3)据材料三、四,概括美国对欧洲一体化的真实态度,并结合材料加以说明。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二战后美欧关系的基本特征。

本题主要考查美欧关系。第(1)问可联系二战后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关贸总协定、马歇尔计划等内容回答。第(2)问要注意四个限制语“欧洲”“国

际”“政治”“经济”,然后再回答影响。第(3)问要仔细阅读材料,进而概括出真实态度“压制”。第(4)问美欧关系的基本特征可概括为:扶植与控制交织;合作与竞争并存。

答案:(1)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立关贸总协定;实施马歇尔计划。

(2)欧洲:促进欧洲经济、政治一体化;提高欧洲国际地位。国际:挑战美元霸权;促进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全球化;推进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

(3)压制。在地区利益上压制欧洲;企图利用金融危机搞垮欧元。

(4)扶植与控制交织;合作与竞争并存。

篇三:第二次世界大战图片资料

左起:德国希特勒、意大利墨索里尼、日本东条英机

左起:美国罗斯福、苏联斯大林、英国丘吉尔

左起:中国蒋介石、法国戴高乐

左起:

朱可夫,苏军元帅、总参谋长。

华西列夫斯基,苏军元帅,总参谋长。 蒙哥马利,英国陆军元帅。

左起:

尼米兹,美国海军五星上将,太平洋舰队总司令及太平洋战区盟军总司令 。 麦克阿瑟,陆军五星上将,美国远东军司令,西南太平洋战区盟军司令。 艾森豪威尔,陆军五星上将,美国第34任总统。

第二次世界大战展览图片资料——盟国会议

图一 图二

图一:1943年11月,开罗会议。第一排左起:蒋介石、罗斯福、丘吉尔、宋美龄。 图二:1943年11月,德黑兰会议。第一排左起:丘吉尔、罗斯福、斯大林。

图三 图四

图三:1945年2月,雅尔塔会议。第一排左起:丘吉尔、罗斯福、斯大林。 图四:1945年7—8月,波茨坦会议,左起:丘吉尔(1945年7月28日丘吉尔在大选中失败下台、为新上任首相的艾德礼所代替)、杜鲁门和斯大林。

篇四: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故事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故事-------诺曼底登陆的故事

诺曼底登陆

诺曼底是法国西北部著名的历史和文化大区。这一地区的地理位置是这样的:

它北临英吉利海峡,与英国遥遥相望,面积约3万平方公里,海岸线全长600公里。连绵数百里的海岸几乎都是悬崖峭壁,盟军的登陆地点选在比较平缓的5个滩头。

以下则是“诺曼底登陆战”的详细情况:

1944年6月6日凌晨,美国和英国的2390架运输机和846架滑翔机,从英国20个机场起飞,载着3个伞兵空降师向南疾飞,准备在法国诺曼底海岸后边的重要地区着陆。这就是著名的“诺曼底登陆”的开始。

黎明时分,英国皇家空军的1136架飞机对事先选定的德军海岸的10个炮垒,投下了5853吨炸弹。天亮以后,美国第八航空队又出动了1083架轰炸机,在部队登陆的前半个小时,对德军海岸防御工事投下了1763吨炸弹。接着,盟军各种飞机同时出动,轰炸海岸目标和内陆的炮兵阵地。5点50分,太阳已经升起来了,盟军的海军战舰开始猛轰沿海敌军阵地。诺曼底海滩成了一片火海,地动山摇。

进攻部队由运输舰送到离岸7到11英里的海面,然后改乘大小登陆艇按时到达预定攻击的滩头。跟在后面的是运载重武器和装备的大型登陆艇。

盟军选择的登陆地点诺曼底海滩,位于法国的西北部,从东到西有5个滩头——剑滩、朱诺滩、金滩、奥马哈滩和犹他滩,全长约50英里。登陆计划第一批进攻部队是5个师,每个师占领一个滩头。

6点30分,美军开始在奥马哈滩和犹他滩登陆。美军第七军第四师在犹他滩没费多大劲儿就登上海岸了,只遇到断断续续的炮击。3个小时内,他们就肃清了守卫这个地区的敌人,后续部队和装备也源源运到岸上。但在奥马哈滩,美军第七军第一师的情况并不妙。大浪,晨雾,加上硝烟弥漫和侧面的气流,把部队折腾得精疲力尽,登陆时又遭到敌军炮火的袭击。一时间,死伤的士兵布满了海滩。而下一批进攻的部队也遭到同样的不幸。在这危急关头,美军两个突击营用绳梯爬上了海岸上的悬崖峭壁,夺取并摧毁了敌人的一座炮台。但是敌人继续猛烈射击,把美军阻挡在海滩边上。美军第一步兵师长许布纳当机立断,要求海上的驱逐舰冒着可能杀伤自己人的危险,向德军炮群和火力点进行近距离的轰击。驱逐舰的大炮果然发挥了巨大的威力,不一会儿,工事里的德军就举手投降了。经过美军第一师的艰苦血战,终于占领了一条纵深不到两英里的滩头阵地。

英国第二军团的第五十师于7点20分开始在金滩登陆。他们开始遇到一些困难,但逐渐摧毁了德军的抵抗。到黄昏时,他们进入了内地5英里。

在朱诺滩,加拿大的第三师在肃清滩头的德军之后,进展最快,当晚就到达了冈城——贝叶公路。

英国第三师在剑滩上也遇到激烈的抵抗。黄昏时,他们就同空降的第六个兵师会会了。

当天傍晚,盟军已在欧洲大陆建立了牢固的立足点。伤亡人数比预计的要少。有将近10个师的部队连同坦克、大炮及其他武器都上了岸,后续部队也源源而来,不断扩大盟军对德国守军的优势。盟军的诺曼底登陆成功了。

希特勒吹嘘他的长达2500英里“大西洋壁垒”防御工事为什么不堪一击呢?原来每年6月,英吉利海峡总是狂风大作,恶浪滔天,舰只行驶艰难。德军在西线的大部分将军都认为在这个气候恶劣的6月里,盟军是不会发动进攻的。6日凌晨2点左右,驻守在巴黎的德军总司令部接到报告说,有美英空降师着陆,看来像是一次“大规模行动”。但总司令龙德施泰特却认为这是盟军声东击西的手法,并不在意。接着,西线德国海军部队又向总司令部报告说:据海岸雷达报告,荧光屏上有大量黑点,一支庞大的舰队正向诺曼底海岸进发。而德国西线的参谋长却回答:“什么?在这样的天气里?一定是你们的技术员弄错了!也许是一群海鸥吧?”后来,当他终于看到形势不好,请求希特勒出动两个装甲师去对付盟军空降师时,希特勒却禁止动用他的这支战略预备队。希特勒还是坚持认为这只是牵制性的佯攻,认为盟军一定会在加来地区登陆。

希特勒中了盟军总部的疑兵之计了。在诺曼底登陆以前,盟军伪装集结了一支舰队,发出大量电讯,造成假象,好像盟军总部设在英国的肯特郡;又让以勇猛著称的美国巴顿将军在肯特郡街头散步,而德国情报人员正断定他是盟军总司令。在进攻前夕,英国飞机又撒下大量的锡箔片,使德军的海岸雷达上显示出,好像盟军的一支舰队向东驶去,开往加来。

为了严格保密,整个英国南部已同英国其他地区断绝了一切交通,成了一个大兵营,盟军为“霸王行动”在这里塞满了堆积如山的军事装备和物资。为了防止泄密,英国政府还中止了英国同外国的一切外交关系,撤消了沿岸的正常航运,把所有船只用于“霸王行动”的运输,使得美国艾森豪威尔将军在调动集结军队上,没有任何妨碍。英国政府在这个地区设置了警戒线,任何人未经许可都不得穿过警戒线。每一座帐篷,兵营,停车场和每一支部队,都仔细地标志在行动的指示图上。每一支部队的预定行动都作了准确的安排。这支在诺曼底登陆的军队是庞大的,拥有盟军陆海空三军287万多人,战舰6000多艘,飞机1.3万多架。这么大的军事行动的准备工作,德军竟丝毫不知。

为诺曼底登陆进行的准备工作是巨大而复杂的。改进了许许多多的装甲车,有供清理海滩的压路机,有在布雷区开道的装有扫雷器的装甲车,有供跨过沟渠的装甲便桥等,甚至还制造了两座人工港口,以便登陆部队卸下装备物资之用。对于进攻目标的地形侦察,早在一年之前就开始用飞机拍摄从荷兰到西班牙的海岸线,特别是从1944年4月到6月,共出动飞机侦察4500架次。此外,还有法国地下抵抗组织提供的数以千计的情报。这样,德军在欧陆沿海的防御工事、桥梁、机场、沼泽地区、仓库、公路、火车站等等,都被盟军弄得一清二楚。每一个登陆部队负责人带着的作战计划上,连树木都标了出来。

到6月12日,盟军在诺曼底的几个滩头已经连结成一条阵线,后续部队源源而来,军需物资不断增加,这些,都保证了诺曼底登陆的成功。8月19日,盟军占领了塞纳河西岸的芒特。这一天,巴黎人民举行武装起义,解放了自己的首都。8月25日,艾森豪威尔指挥的法国第二装甲师从巴黎南门和西门进入市中心。当天下午,法国勒克莱将军奉命接受德军投降。

巴黎的解放是诺曼底战役的结束。德军有40多万人伤亡和被俘。德国再次被迫两线作战,陷入了苏联和美英盟军东西夹击的铁钳之中,灭亡的日子已经为期不远了。

篇五:第二次世界大战资料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World War II)简称二战。1939年9月1日—1945年9月2日,以德国、意大利、日本法西斯等轴心国及保加利亚、匈牙利、罗马尼亚等国为一方,以反法西斯同盟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为另一方进行的第二次全球规模的战争。从欧洲到亚洲,从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后有61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作战区域面积2200万平方千米。据不完全统计,战争中军民共伤亡9000余万人,4万多亿美元付诸流水。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后以美国、苏联、英国、中国等反法西斯国家和世界人民战胜法西斯侵略者赢得世界和平与进步而告终。

名称:

伤亡情况:

6100万人以上(同盟国) 1200万人以上(轴心国) 丘吉尔、斯大林、罗斯福等 希特勒、墨索里尼、东条英机等

德国闪击波兰,英法对德宣战

参战方兵力: 17亿人(占当时世界人口的80%)

转折: 出现主要科技: 战后世界格局:

斯大林格勒战役,阿拉曼战役 原子弹

欧洲霸权结束,美苏成为超级大国

结果:

同盟国获胜

地点: 时间: 参战方:

主要指挥官: 开始标志:

第二次世界大战

西欧、东欧、东亚、东南亚、北非、北美、近东、太平洋、大西洋、地中海 1939年9月1日-1945年9月2日 同盟国,轴心国及其仆从国

主要指挥官:

战争起因

在美国,华尔街股市的崩盘,使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最严重的一次经济危机,而在欧洲,经济不景气

使得纳粹党利用人们对政府的抱怨逐渐做大,加之德国对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不满,使德国成为了二战的主要策源地。在东亚,日本军国主义势力抬头,使得日本走上了扩张侵略之路。

持续时间

1939年9月1日-1945年9月2日

开始标志

1938年9月30日,英、法与德、意召开慕尼黑会议,英法为了自己的利益,出卖捷克斯洛伐克,签订了《关于捷克斯洛伐克割让苏台德领土给德国的协定》,1939年8月23日苏联与纳粹德国在莫斯科签订的一份秘密协议《苏德互不侵犯条约》,1939年9月1日04:40,德军的军队入侵波兰。英国和法国给予纳粹德国48小时限期撤出波兰领土。因为德国没有听从英法的警告,英国和法国在1939年9月3日向德国宣战,二战从此爆发。

结束标志

1945年5月8日,苏联和波兰部队攻克柏林和德国无条件投降,签署投降书;美国分别在日本的广岛(8月6日)和长崎(8月9日)投下了两颗原子弹。日本帝国在8月15日正式宣布投降,并于1945年9月2日签署投降书。

波及地区

欧洲、非洲、太平洋、大西洋、中东、亚洲、地中海[1]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火燃及欧洲、亚洲、非洲和大洋洲。战争分为西、东两大战场,即欧洲北非战场和亚洲太平洋战场,其中

作文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