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字数作文 > 教育资讯

孩子老人带的都宠坏了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5 13:23:24 字数作文
孩子老人带的都宠坏了字数作文

篇一:怎样改变一个被宠坏了的孩子

怎样改变一个被宠坏了的孩子?

现在每个家庭生的孩子都比较少。大多数孩子都被父母宠坏了。宠坏的孩子以后很难适应社会,也很难和别人相处,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总是要吃亏的。所以父母们最好不要宠坏孩子。那么已经宠坏了的孩子,该怎么帮助孩子们改正过来呢?

孩子还处在成长期,他们需要被教导如何尊重别人。这个时候是培养孩子成为负责任的成年人的重要时期。一个宠坏了的孩子,从定义上来说,他们不知道什么是界限也不知道什么该为什么不该为。

宠坏了的孩子是父母们的杰作,这样的父母总是满足这些宠坏了的孩子的一切要求。这样的孩子总是得到比他们想要的更多的东西,他们总是被满足。这样的孩子发展到成年时期时会具有操控的习惯,这样对孩子同其他人的关系就会产生消极的影响。既然宠坏的孩子具有这么大的危险,那么我们该怎么扭转被宠坏了的孩子呢?下来看具体内容。

父母要坦白

作为家长,你们有自己的选择,你们是要失去面子后改造好孩子呢,还是要执意的去毁坏孩子。虽然作为家长,但是并不意味你为了孩子可以付出一切。虽然你应该满足孩子的要求,但是你自己必须要有选择性的满足,不能盲目的满足。许多家长,处于好意,但是却很无知,分不清其间的区别。如果你确实把孩子宠坏了,你满足孩子的每一个无厘头的想法和要求,那么你就应该坦白,你自己错了。并且让你的孩子知道你犯了这样的错误。然后和孩子进行良好的沟通,让孩子们慢慢做出改变。

设立明确的规则

作为父母,你首先必须明白自己的规则,如果你连自己的规则,孩子当然就会混乱不堪。具体的设置一些边界和限制。制定了规则就要认真去执行。有时候遇到特殊情况,规则虽然改变了。但是你必须要向孩子解释,为什么要改变规则。这样让孩子明白其中的理由,以致下次不会再打破规则。

奖励孩子良好的行为

当孩子做了一些好行为的时候,不要只是口头上表扬孩子。你还可以给孩子一些物质性的帮助,或者在特殊情况下给孩子特殊的帮助。

尽量不要发脾气

在你对孩子说‘不’的时候,孩子可能会发脾气。但是你还是要坚持说‘不’。然后向孩子解释,这样让孩子尽量不要发脾气。

教育孩子和别人分享以及助人为乐

教育孩子要帮助别人。在家里可以给孩子分一些家务活,让孩子们完成。另外还可以让孩子们彼此帮助,完成家务活。让孩子明白,他们不仅仅是汲取,他们还可以给以。

篇二:小孩不在父母身边会有什么影响呢

小孩不在父母身边会有什么影响呢?

会对宝宝的安全感有非常大的影响。长大后的宝宝容*养成胆小、退缩,不敢相信他人,沟通不畅的性格。或者走向另一个极端,变成*怒,爱发火,对人怀着敌意等。 交给老人带的孩子容易变得自私 还是自己带好,有利于宝宝的身心成长,老人只能照顾宝宝的吃、喝、拉、撒等,但宝宝的成长教育还是要家长亲历亲为的。因为老人的教育观念和现在的时代是要差距的 不在身边长大的孩子,有可能会被老人宠坏,长大后很难管,第二有可能性格会古怪,因为经常父母不在身边,孩子无人沟通.长大了也是无法沟通的.第三,在教育方面也很重要的,老人的知识水平毕竟有限的,还是要父母帮忙辅助的,宝宝有人引导才会更聪明呀.所以有可能的话还是带在自己身边要好。 父母把孩子交给爷爷奶奶,他们带得过多,孩子就想:为什么我的爸爸妈妈不管我,不关心我,没时间照顾我。是不是因为我不听话,是不是因为我犯了错误,是不是因为我没有其他小朋友聪明。这些想法会带来许多问题,影响孩子身心健康,甚至导致叛逆、自卑或少年犯。因为这些孩子认为,连我的爸爸妈妈都不要我了,可见亲情并不是最宝贵的、最亲切的、最有价值最有意义的,爷爷奶奶的爱也是虚假的 ? 缺爱影响情绪长不高

“孩子长期生活在缺少爱的环境中,不良的情绪直接影响发育。”儿童医院内分泌科主任熊丰教授称,现代医学表明,人的情绪会影响大脑和内分泌系统功能。孩子不快乐,长期焦虑、抑郁,直接影响睡眠、饮食等,导致分泌人体生长激素的脑垂体受到抑制,生长激素分泌量减少,影响生长发育,临床上称之为心理性矮小症。

新桥医院儿科副主任廖伟称,不明原因生长发育迟缓的患儿越来越多,这些患儿大多是父母不在身边,或忙于工作,对孩子关爱不够。同时,性格比较内向脆弱,一旦缺少父母关爱,他们就会出现不良情绪,甚至茶饭不思。但很多父母却并不知道这些也会导致孩子长不高。儿童医院心理科梅其霞教授称,在每年上万名前来就诊的心理疾病患儿中,因父母长期在外,父母感情不好长期争吵,以及缺乏父母关爱等因素,不但导致孩子患上严重心理疾病,还直接影响他们身高发育迟缓,很多心理疾病患儿身高不达标,甚至属于典型的矮小症患儿。 ? 让老人带孩子有啥坏处?

? 隔代教育的弊端

案例:小王夫妻俩因忙于做生意,在儿子3岁以后就将他交给了乡下的爷爷奶奶带。现在孩子已经10岁了,妈妈想把他接回来,接受更好的教育。可孩子回来后却发现他身上有很多坏毛病,如任性、自私、脾气暴躁,动不动就摔东西,而且跟父母很生分,不太主动与父母讲话。

1. 过分溺爱宝宝,阻碍宝宝自我成长

祖辈在年轻的时候,因为生活和工作条件的限制,对子女可能没有能够很好地照顾,他们很容易产生一种补偿心理,把对子女的爱以及对孙辈的爱全部集中到孙辈的身上,对宝宝疼爱有加,过分关注,以至于事事代劳,处处迁就宝宝,导致宝宝出现任性、依赖性强和生活自理能力低下等问题。

2. 引发家庭矛盾,导致亲子隔阂

宝宝出生的前几年,父母对他的影响至关重要。毕竟,对宝宝来说,父母是他最重要的亲人。如果父母不能陪伴在他的身边,他就很容易产生一种被抛弃的感觉,在他内心深处留下阴影。另外,宝宝从小就跟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生活在一起,习惯了接受他们的袒护与迁就,也可能养成一些父母看不惯的行为习惯,当父母在某个时间段内接管宝宝,或者从祖辈手里完全将宝宝接管过来时,他们可能就会急于去扭转宝宝的这些所谓的问题行为,父母和宝宝之间就极容易出现对立情绪。这种对立情绪会让宝宝更加疏远父母,退缩到祖辈的身边。于是祖辈和父辈之间就很容易因为宝宝的教育问题引发家庭矛盾。如果祖辈再出面阻扰父辈“教训”孙辈,这种矛盾就会进一步激发。

3. 抱持老观念不放,妨碍宝宝个性发展

许多祖辈教育理念比较落后,对宝宝心理发展的特点缺乏正确的认识,他们就可能限制宝宝的各种探索活动,给他提出一些与他的年龄不相适应的要求,无形中给他一些捆绑,导致他缺乏开创精神。加上不少老人知识老化,思想相对比较僵化,看待事物比较死板,容易固守尘封,采取过于传统的方式来教育宝宝,那么,他们落后的教育模式就会影响宝宝接受新知识的速度,导致宝宝缺乏创造性思维与发散性思维的意识。当然,也有不少祖辈因为文化程度不高,思想相对比较陈旧,他们还可能在无意识间传递给宝宝一些跟不上时代潮流的封建糟粕,约束宝宝的思维,妨碍宝宝个性发展。

? 解决隔代教育问题的方法

1. 两代人统一思想认识

由于出生与成长的环境和时代有着显著的差异,两代人在教育宝宝的问题上自然也会存在相当大的差距。比如,年轻一代可能更注重宝宝智力培养、个性发展,他们往往

会更多地向宝宝传递知识,给他更多自由,让他自由探索;而祖辈们则更看重道德教育,可能就会给宝宝更多的约束。在教育宝宝的事情上,两代人要尽量平心静气多一些沟通,只有统一认识,才能避免在宝宝面前暴露分歧,防止他利用这种分歧要挟父母或者祖辈,引发更多的问题。父母们最好尽量多向祖辈请教,多一些温和的沟通,而祖辈们最好利用各种渠道多接受新思想,学习新知识,用科学先进的教育理念来武装自己。

2. 寻找合适的平衡点

祖辈在养育宝宝时最好用理智控制感情,分清爱和溺爱的界限,爱得适度。父辈也是如此,要权衡自由与规则之间的界限,不能给了自由而缺乏规则。否则,没有规则的环境并不能帮助宝宝获得更好的发展,相反,一个缺乏规则的环境反而会带给宝宝更多的不安全感。此外,祖辈和父辈之间很容易争抢宝宝的爱,出现亲子嫉妒的现象。宝宝本质上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不依附于任何人。因此,无论祖辈还是父辈都要冷静地看待宝宝,积极创造机会,让宝宝有更多的机会尽可能多接触家庭里其他的成员,努力营造一个有利于家庭教育的和谐温馨的家庭氛围。

3. 承担必要的责任

年轻父母不管多忙都要尽量多抽时间与宝宝在一起,不要以忙为借口,把对宝宝的教育权、抚养权完全交给祖辈。如果父母长期忽视宝宝渴望跟父母在一起的这种心理需求,他的心理健康就会受到影响,比如,宝宝可能变得非常缺乏安全感,对周围环境和人群缺乏信任,并且,为了获得父母更多的关注,他也可能出现更多的问题行为,让父母头痛不已。

专家特别提醒:

当父辈与祖辈之间在教育宝宝的问题上发生分歧时,最好不要当着宝宝的面发生冲突。宝宝虽小,但他是天生的外交家,当他看到家庭成员之间出现分歧时,他就会聪明地钻空子。这不仅对改善他的行为毫无益处,反而会导致他的问题越来越严重,甚至带来更多别的问题。另外,家庭成员之间发生冲突,那种不和谐的家庭氛围会带给宝宝更多的不安全感,对他心理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篇三:父母的四种错误类型

父母的四种错误类型

主讲人:张岩老师

时间:2012-4-5

大家晚上好,今天分享的内容很有意思,是父母的教育类型而且是错误的类型,呵呵,一会看看谁是哪一种的哈。

第一,过度保护型。。

有这样一个真实的事情发生,这是一个妈妈的记录 :

小宸的情绪持续恶化中,看到涵涵妈妈手里正拿着我的一本书,她边吃着红薯边想要回来,但自己又不敢去要,于是就小声的跟我说:“妈妈的书,阿姨拿着”。我说:“是啊,是妈妈的书,阿姨只有这一会可以看看,呆会就要还给妈妈,那阿姨就不能看了。”但是这样引导没有效果,她还是坚持要我去拿回来,我正听老师讲话呢,又不敢太分心,就蹲下来跟她说话,想分散她的注意力。

我指着扔在地上的多芬问:“怎么掉在地上了?”哪里知道她正想找个借口把我的注意力转回到她身上,因为她习惯我的眼光和注意力随时都跟随着她。她真的是习惯了,所以都忘记自己一个人的时候该怎么玩和怎么处理自己的情绪。于是她就开始发飚了,把玩具全部拣起来扔出去,一边扔一边看我的眼神和反应,我帮忙拣了一次,她扔得更远。要是在家,我有两个办法,要么我全部收起来放到她拿不到的地方,要么就走开随她哭,等哭完了我再去和她说话。但是,现在是在公共场合啊,她要是闹起来会影响其他人的,特别是在蔡老师面前,我实在是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办了。(狂汗……)

蔡老师指导道:“你看,你太关注她了,她就用情绪牢牢地把你控制住。”我赶紧解释:“她是想让我把那本书从涵涵妈妈手里拿回来,我让她自己去,她不敢,就乱发脾气了。”

不解释还好,一解释更是露馅了。蔡老师说:“你包办代替太多、关注太多,导致她不能自己处理情绪,不能自己去做想要做的事情,不能自己寻找可以玩的东西,一定要你陪着她玩才行。她要扔玩具就让她扔好了,她跟你说书的事,你就‘哦’一声就行了,根本不要回应那么多,讲那么多话干什么呢? ‘哦’就可以了。还有刚才,想吃东西怎么不自己去拿,让她自己打开包包拿出来,要是拉不开拉链,你可以一只手帮助她,但是一定要她自己拉开。

-----大家看完了吗,,这是真实的发生在示范班家长和蔡老师之间的故事。故事中的这位妈妈,其实就是一位过度保护型的家长,过度保护型是什么???就是孩子明明自己可以做,打扰你包办的太多,我见过最过度保护的妈妈,就是孩子走哪里妈妈跟到哪里,孩子一伸手妈妈就是到孩子要什么,然后妈妈就去帮着做,这样下去孩子将会不愿自己动手去做事情,会丧失一些能力,神秘事情都会等着他人帮着做,建议,其实不是孩子黏住家长,是家长粘住孩子,建议这类家长和孩子保持些距离,至少与孩子保持3步的距离,孩子不找你,你就不要没事找孩子,粘着孩子,过度保护的太好太周到,你会发现过度保护的孩子会与正常不被过度保护的孩子做事能力上会有很大差别,所以如果有这类的家长一定要注意改正,记住孩子能做的,让孩子去做,只要安

全,哪怕孩子做的慢不够好,他想,就让他做 ,这既是为什么孩子在幼儿园学会穿衣,在家老人帮着穿衣,慢慢的孩子就不想自己穿衣服了,妈妈是要有原则的 。。

分什么事情如果晚上孩子非要吃糖果,孩子一哭妈妈就妥协的话,那就惨了,以后孩子就用哭来威胁你了,转移注意力或者干脆不理,可以用蔡老师的先情后理法:妈妈知道你现在想。。。。。但是如果这样就会。。。。 先让孩子知道你明白他的心,然后等孩子情绪好些继续引导就行了。。

切记,万不可孩子一哭就马上妥协,蔡老师给我讲过这样一个例子外国人一家在公共法场所进餐,孩子突然哭了,因为不想吃饭,外国父母不惧被人看,依然对哭闹的孩子置之不理,继续做自己的事情,看也不看后来没过多久孩子发现这招不管用,就不哭了,从地上爬起来回到餐桌上,开始进餐了。。

教育孩子要讲究策略,所以要先知道自己是那种教育类型,才能更好地教育引导孩子。。

第二种,支配型。

不用多说,就是大人支配孩子干嘛干嘛,很多父母,嘴上说爱孩子,但行动确实支配孩子,如孩子不愿意刷牙,不用支配他吼他,可不可以跟孩子一起刷牙呢,一起玩刷牙的游戏呢,“不行玩泥巴,脏都是为了你好”“不许碰这个,不许那个,妈妈都是为你好。。。长期被支配的孩子,内心会反叛,而且容易缺少自我,习惯听别人的,尤其是女孩子从小被支配惯了,想长大也没注意,很容易被有心的人骗,如果你总是

以爱的名义去支配孩子饿话,不如试试换种方式,我的建议是,给孩子选择权,“你是想穿红色的衣服还是蓝色的”,选择题,给孩子二选一,不要多,如果孩子顶嘴,那就开个家庭讨论会,把顶嘴变成讨论,给孩子发言权。。

我见过不少支配型的家长,觉得自己为孩子选的一切都是对的好的,不管孩子接不接受,时间久了,孩子耐心的不满会越来越多,等他有能力反抗的时候,那是后孩子就会爆发长久的被支配的压抑,另一种极端就是孩子习惯被支配,突然间你让他自己做决定,他反到失去这种种能力了,反抗的多数为男孩,被接受不会独立思考选择的,多数为女孩。

第三种:骄纵型

Q1:怎么解决已经反抗的问题呢

T:尊重他,给他选择和发言权,听听他得分想法,

今早我坐车遇到小学2年级的孩子,我给他让座,他说谢谢,给我讲笑话,最后告诉我他很讨厌他们班主任,我问为什么,他说,班主任总让他做自己不愿意所得事情,都不听他说话,我听着孩子说了一路的话,因为那个班主任支配的太多,孩子在车里说班主任的“罪状”时,车里的人都只是听着 ,如果你是支配型的家长,这都要注意了。。 今天我遇到的这个爸爸就是骄纵型的,这个爸爸小学文化,做生意赚了些钱,给孩子买的玩具不下5万,他跟我说,总是偷着用自己的私房钱,给孩子买玩具,遥控大恐龙500多。孩子看一眼是要就给买,拿回家,亲亲孩子来了说喜欢,自己的孩子说喜欢就送你,结果碰都没碰

那新买的玩具,就送人了,给老爸心疼坏了,骄纵型,就是孩子要什么给什么,不管好还是不好,孩子天冷不想上学,骄纵型的父母就会顺从孩子,撒谎给老师请假,说对了,尤其是老人,这边孩子学习看书,那边就拿水果往嘴里喂,我现在就认识一个孩子小学3年纪了在家奶奶个还给喂饭,妈妈不想让孩子跟老人一起太久,怕老人把孩子宠坏了。。是的骄纵型的家长这样做会阻碍孩子的能力发展,另外孩子太容易得到的反而不珍惜,要孩子做到些什么再满足条件,如自己会吃饭,就自己吃,做到了就表扬,或者奖励,奖励可以是拥抱,可以是描述性的语言,所出孩子好在哪里,对在哪里,让孩子知道自己作恶哪里对。 Q2:孩子一要求抱,大人就抱,算不算骄纵型?

T:群老师张岩(569208902) 22:56:21

呵呵,走累了就牵手走,很大的孩子就不要抱了,另外有一种办法很好用。叫行为习惯改正法,

Q3:不开心就要抱

T:孩子在寻求安慰,可以抱住她说出你明白他的感受,这就是同理心法则,然后引导孩子说出哪里难受。

行为习惯改正法用于被放纵坏了的的孩子,或者行为习惯需要改善的孩子,就是在墙上竖一张表,写明日期,只要孩子进步,今天比昨天进步,表扬让他,告诉孩子哪里进步哪里对,当着他的面写在墙上的表格里,对应日期事件,奖励孩子一个小贴纸贴在墙上对应的表格里 ,告诉孩子 ,当凑齐20个或10个,小贴纸的时候,就可以满足一个小愿望 ,可以是去反斗乐园,去欢乐谷等,每天都要提醒孩子 ,奖励的

篇四:父母错爱会耽误孩子一生——应该怎样爱孩子呢

父母错爱会耽误孩子一生——应该怎样爱孩子呢

爱孩子是父母的天性,说起爱孩子,每个家长都会滔滔不绝地讲述自己是如何如何爱孩子。其实不然,怎样爱孩子不仅是个方法问题更是一门艺术。也许有的家长听了此话不屑一顾:“爱孩子嘛,这是连老母鸡都会的事儿,还徐璈什么学问和艺术啊。”也有父母会困惑茫然:“我那么爱孩子,为什么还打动不了孩子的心呢?”

事实上,爱孩子并非像老母鸡护小鸡那么简单,但也不是想像中的那么深不可测,关键在于我们是否懂得爱和是否会爱。

·原因与分析

第一,从家长角度分析:大人们工作忙,挣钱忙,没有时间管教孩子,平时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少。即使和孩子在一起,也很少主动与孩子沟通、交流,以为只要管孩子吃饱、穿暖,要什么给什么就可以了。根本没有想过孩子的精神需求和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如案例

一)。

家长平时太忙,无暇顾及孩子,但有时静下心来想想又愧欠孩子,家长们常用的办法是“爱不够,钱来凑”,有时孩子要什么给什么(如案例三),把孩子宠坏了。

家长在爱孩子方面有如下误区:

误区一、惟有“读书高”。这是家长最普遍的心态。有位家长和我说:“我认为孩子的惟一任务就是读书,只要书读好了,什么家务事都不用他做。”但事实恰恰相反,家长越是有这样的想法,结果是许多孩子书也没有读好,家务事更没有做好。

误区二、惟有“开心好”。现在大多是独生子女,经济负担不重,部分年轻家长只图自己惬意,不想花太多心思和精力去管教孩子,觉得只要让孩子开心就好,所以孩子提出的要求只要不是太过分,尽量满足孩子。一位孩子尚在读小学的家长说:“如今只有一个孩子,宠点娇点也算不了什么。孩子爱干什么就让他干什么。我们也懒得给他做规矩,自己乐得省心。因为一给孩子做规矩他就不开心,我们心也烦,所以想想也犯不着。”

还有的年轻家长,由于种种原因,干脆把孩子丢给老人教养。结果是这些孩子长大后有部分不会尊重别人,没有好的生活习惯,自由散漫,“大错不犯,小错不断”。

误区三、惟有“攀比强”。现在家庭生活条件日益向好,部分家长助长了社会上一些攀比之风。有位家长的观点带有一定的普遍性,他说:“我自己小时候家里穷,没有条件读书,所以文化水平低,为此吃了不少苦。我发誓不能再让孩子走我这条路了,所以我觉得只要别的孩子有的东西,自己的孩子也不能少。”就是怀着这种心态,一些家长有什么名牌或高档玩具就买什么,有什么英语班、书画班、音乐班、奥数班就送孩子去参加。结果是满足了家长的虚荣心和好胜心,但是不是符合孩子的心愿却不得而知。

第二,从孩子的角度分析:

1、从孩子具有冒险心理的角度讲:

少年时期,是最富于幻想,最具有冒险精神的时期。初生牛犊不怕虎,在各种媒介的影响下,少年儿童喜欢模仿,寻去刺激,只想找点新鲜好玩的事干干,干完了自认为所谓的“大事”,却不知道已经触犯了法律。或者说,即使知道自己犯了法也无所谓,因为他们中有一种人是法盲,还有一种人认为反正父母有钱或有社会关系,出了事可以摆平(如案例一)。

2、从孩子的依赖性角度讲:

由于现在生活条件较好,孩子不愁吃,不愁穿,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一位属于“啃老一族”的孩子说:“我觉得反正父母有钱,我不需要上班挣钱,乐得在家里享受现成的。虽然我暂时没有工作,但父母生我养我,总不能不管我吧。”正是抱着这样的想法,少数独立能力差的孩子就在家过着“养尊处优”的日子,慢慢地养成了好吃懒做的坏习惯,缺乏爱心,没有责任心,对什么都无所谓(如案例二及背景资料提到的“啃老族”)。

3、从孩子的自我意识角度讲:

少年时期正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时期,他们往往只体会自己的感觉,不顾别人的感受,表达自己的观点往往不假思索,冲口而出,很容易伤害他人。不易体会到父母对他无私的爱,以及为这些爱所付出的心血。

有些孩子花钱大手大脚(家庭有钱的孩子如此,家庭没钱的家长为了不让孩子受委屈,宁可自己过得百倍艰辛,也不让孩子“吃苦”)。有些孩子以自我为中心,私欲膨胀,不知道爱惜,不知道爱惜,不知道节约,更不懂体谅父母。如案例三中的孩子教训母亲的话“从明天开始,你们都要省着花钱,因为这钱是我的。”和案例四中的孩子不肯让母亲尝一下自己吃剩下的吓,还明确表示虾只属于他。

有位家长感叹道:“我们父母尽心照顾自己孩子的生活,送孩子上学,接孩子回家,琢磨孩子的爱好,有时说话也加倍小心,但不知什么时候你就上了他所谓的“自尊”,他就误解了你,你对他的好就像是在害他一样。你严厉一些他就拒绝和你沟通,你对他的好像是在害他一样。你严厉一些他就拒绝和你沟通,你对他放松一些就上网没完,真是的,做父母难呀……” ·方法与建议

父母对孩子的教养不是花最多的时间、最大的精力去顺应孩子,去关注孩子。而是花有效的时间、有价值的精力去帮助孩子尽快建立起良好的生活、学习等方面的习惯,培养其独立生活的能力,让孩子走上正确的人生道路。

1、让孩子体验挫折

现在城里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每个孩子都是家里的宝贝,受到全家人的呵护。尤其是和祖辈同住或请祖辈帮助带孩子的人家,更是呵护有加,要风得风,要雨得雨。有个孩子曾和我说:“从小全家都护着我,我提什么要求他们几乎都能满足。如果不能马上满足我的要求,我就学孙悟空大闹一通,他们拿我没办法,最后还是得满足我。”如此一来,孩子的私心不断膨胀,变得霸道无理取闹起来。

还有,现在不少孩子有一种“输不起”的心态。比如孩子受不得半点委屈,如果在学校被老师批评了,或让同学嘲笑了,他都会长时间不开心,回家就对大人发脾气。此时大人应好好与孩子沟通和共情,谈自己小时候同样遇到过此类事件,并教育他该如何对待。要不然无原则哄着他和让着他,不想让他体验挫折,长此以往,宠坏孩子到头来害了孩子也害了自己。 应该让孩子体验一些挫折,使孩子懂得在人生的道路上并非事事一帆风顺,碰到困难和问题不要逃避,要敢于面对,用于解决。让孩子明白有许多人生经历每个人必须要自己面对,别人是无法替代的。

2、爱在心里要有“度”。

爱在心里要有“度”,是让我们做家长的要懂得如何爱。下面就说几个事例。

①、把爱藏起一半。这是一位懂得怎样爱孩子的母亲所讲的意味深长的话,很精彩。对孩子“要把爱藏起一半”,意即要求父母亲学会节制地爱、理智地爱。如果父母为了疼孩子,从孩子小时起就什么事儿都由父母包办代替,什么时候都不想松手放开,那么一旦孩子大了,离开了父母,到那时父母的爱将会鞭长莫及,最后受害吃苦的还是孩子。

②、将爱寓于无声。在与孩子情感交流时,亲吻、握手、抚摸、拥抱以及目光接触等都是沟通方式。这些动作看起来似乎不值一提,但对那些需要慰藉和鼓励的孩子却弥足珍贵。 生活中,做父母的应学会并善于运用这样“无声胜有声”的爱的语言,让它们取代令孩子们头疼的唠叨和训斥。

③、“硬”心肠的背后是什么?父母都有这样想法:只要孩子读书好、成绩好,能考上大学,什么事都不需要孩子做,自己再苦再累也值。我认为这句话本身并没错,但遗憾的是,家长这种良苦用心未必都能见效。现实生活中,有许多孩子书没有读好,事也没有做好。

3、让孩子学会独立

常听到许多家长不时发出感叹:“别看我儿子长得比他爸还高,可还真是个小孩,什么事都不懂,也不会体谅父母。我在他那个年龄,都已独立地工作了,现在的孩子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独立?”“是呀,甭说我女儿都读高二了,除了任性,遇事一点主见也没有,还都依赖着我们”。为什么孩子依赖性那么强,缺少独立主见?

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可从小事做起。比如孩子的房间从小就要让他学会自己整理;孩子上学有时忘记带文具什么的,不要给他送去,让他自己跑回家拿。这样他才会长记性,而且能养成不依赖他人不责怪别人的好习惯。

4、不刻意“塑造”孩子,就是较好的教育和爱护。

记得温家宝总理曾说过:“孩子需要的不是贵重的玩具,不是鲜花,也不是蛋糕,他们需要的是一个活泼的童年。”

①、为孩子提供一个相对自由的心理空间。只有当父母不想过多地控制孩子和不刻意地“塑造”孩子时,孩子才有一个相对自由的心理空间,孩子才有可能发挥自己的长处。

②、给孩子一个发泄情绪、表达不满的通道。从心理学的角度讲,因为父母是孩子最亲近的人,所以孩子的负性情绪往往是不由自主地向父母发泄。此时的家长若要把他的“势头”压下去是最简单的方法,但也是最差劲的做法。比较好的做法是暂时以不和孩子争辩的方式“示弱”,让他发泄,表达他的不满。等他的“激烈言辞”过后,找个适当的时机和他谈心和沟通,让他自己认识到刚才的行为举止有什么不妥之处,这样孩子才会慢慢成熟起来。

③、帮助孩子意识到自己在家中的责任。当孩子学习有进步的时候,或当孩子回家后自觉完成作业的时候,及时表扬他。并告诉他:“爸爸妈妈做好自己的工作,你读好自己的书,每个人都做好自己该做的事,也就为我们的家尽到了责任,那我们的家就是个幸福的家。”孩子听了这番话,他会感到自己和大人一样在为这个家“出力”,在尽到自己的责任,心里理会感到高兴,有一种被肯定、被信任的感觉。此后“读好自己的书”就会变成孩子的一种自觉的行为加以强化。请思想,它的效果能代替家长多少叮咛和唠叨啊。

我的感言:我们做父母的常常会犯一个错误,那就是在“爱”的名义下,伤害了孩子。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冯巩“塑造孩子”的故事和香港明星成龙“刻意爱子”的故事给了我们很好的启迪。

篇五:小三班给孩子适宜的爱

小三班《给孩子适宜的爱》发言稿

演讲者:高梅红

大家好!首先欢迎各位的到来,感谢各位家长朋友们一直以来对班级的关心,对我们工作的支持、理解、配合和包容!非常荣幸能和大家一起分享我们和孩子们的成长故事。其实说到底最应该感谢的就是我们小三班这些可爱的孩子们,是他们让我们相聚在一起。虽然我们平时都见面,也有一些零散的交流,但是像今天面对面的坐在一起还是第一次,说实话,我很紧张,今天我就这个《给孩子适宜的爱》为主题和和家长交流一下自己的想法,

有人说, 爱孩子是父母的天性,说起爱孩子,每个家长都会滔滔不绝地讲述自己是如何如何爱孩子。其实不然,怎样爱孩子不仅是个方法问题更是一门艺术。也许有的家长听了此话不屑一顾:“爱孩子嘛,这是连老母鸡都会的事儿,还有什么学问和艺术啊。”也有父母会困惑茫然:“我那么爱孩子,为什么还打动不了孩子的心呢?”

事实上,爱孩子并非像老母鸡护小鸡那么简单,但也不是想像中的那么深不可测,关键在于我们是否懂得爱和是否会爱。

家长平时太忙,无暇顾及孩子,但有时静下心来想想又愧欠孩子,家长们常用的办法是“爱不够,钱来凑”,有时孩子要什么给什么把孩子宠坏了。这是家长最普遍的心态。有位家长和我说:“我认为孩子的惟一任务就是读书,只要书读好了,什么家务事都不用他做。”但事实恰恰相反,家长越是有这样的想法,结果是许多孩子书也没有读好,家务事更没有做好。中央电视台曾经报道过“神童”魏永康的独特经历。从小到大,母亲对魏永康的惟一要求是专心学习。魏永康13岁考上大学,17岁到中科院硕博连读。然而,由于生活中的事情完全由母亲包办,魏永康不懂得如何跟周围的人交往;读研后,因为生活长期不能自理,知识结构不适应中科院的研究模式,被学校劝退。在这位含辛茹苦、对孩

孩子老人带的都宠坏了

子倾注了全部心血的母亲身上,人们看到了母爱的伟大,也看到了溺爱的害处。

经常可以听到一些家长说:“只要你好好学习,啥都可以满足你。”你想让孩子努力学习,你学习吗?你责怪孩子,那么简单的课文都背不过,你背几篇给他看看?

有一个妈妈讲了这样一件事:“她一直忙于三次重要的业务考试,给孩子的时间太少了。但是,孩子看到妈妈每天要埋头看书,他也很乖,自己也认真地看自己的书了。老师发现这个孩子课堂表达有提高,思维开始有条理,做事也比较踏实了。”好孩子不是我们训诫出来的,是我们不知不觉中带出来的呀!有的时候,孩子做作业累了,抬起头来看到我们在玩牌,在喝酒,在闲聊,他学习意志也会减弱;如果他看到的是父母仍在忙于工作的事情,忙于学习提高,忙于劳作,孩子也会珍惜自己的学习时间。

大家可能听到过这样的故事:从前有一个3岁的孩子,到邻居家去拿一双筷子回来,妈妈见了很高兴,称赞他说:“宝宝多乖啊,多么能干,会拿筷子了。”经母亲这样一称赞,小孩子就以为拿别人的东西是一件可称赞的事。过几天,又拿了邻居家的几个铜钱。妈妈又夸奖说:“宝宝真能干,现在会拿钱了。”这个孩子长大后成了强盗被判处死刑。临刑时,对妈妈眼泪汪汪地说:“娘啊,您辛辛苦苦养了我,我不能报答您的养育之恩。现在要离开您了,能不能再让我吃一口您的奶汁做个纪念吧。”

现在大多是独生子女,经济负担不重,部分年轻家长只图自己惬意,不想花太多心思和精力去管教孩子,觉得只要让孩子开心就好,所以孩子提出的要求只要不是太过分,尽量满足孩子。一位孩子尚在读小学的家长说:“如今只有一个孩子,宠点娇点也算不了什么。孩子爱干什么就让他干什么。我们也懒得给他做规矩,自己乐得省心。因为一给孩子做规矩他就不开心,我们心也烦,所以想想也犯不着。”

有位家长的观点带有一定的普遍性,他说:“我自己小时候家里穷,没有条件读书,所以文化水平低,为此吃了不少苦。我发誓不能再让孩子走我这条路了,所以我觉得只要别的孩子有的东西,自己的孩子也不能少。”就是怀着这种心态,一些家长有什么名牌或高档玩具就买什么,有什么英语班、书画班、音乐班、奥数班就送孩子去参加。结果是满足了家长的虚荣心和好胜心,但是不是符合孩子的心愿却不得而知。

父母对孩子的教养不是花最多的时间、最大的精力去顺应孩子,去关注孩子。而是花有效的时间、有价值的精力去帮助孩子尽快建立起良好的生活、学习等方面的习惯,培养其独立生活的能力,让孩子走上正确的人生道路。

1、让孩子体验挫折

应该让孩子体验一些挫折,使孩子懂得在人生的道路上并非事事一帆风顺,碰到困难和问题不要逃避,要敢于面对,用于解决。让孩子明白有许多人生经历每个人必须要自己面对,别人是无法替代的。

2、爱在心里要有“度”。

爱在心里要有“度”,是让我们做家长的要懂得如何爱。

3、让孩子学会独立

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可从小事做起。比如孩子的房间从小就要让他学会自己整理;孩子上学有时忘记带文具什么的,不要给他送去,让他自己跑回家拿。这样他才会长记性,而且能养成不依赖他人不责怪别人的好习惯。

4、不刻意“塑造”孩子,就是较好的教育和爱护。

记得温家宝总理曾说过:“孩子需要的不是贵重的玩具,不是鲜花,也不是蛋糕,他们需要的是一个活泼的童年。”

我的感言:我们做父母的常常会犯一个错误,那就是在“爱”的名义下,伤害了孩子。个人心得:惩罚原本是以让孩子改正问题为目的,却常常最终成为我们发泄自己情绪的借口,我们痛快了,可是孩子却受伤了。多一些对孩子的尊重、会多一份孩子对您的尊敬,让我们一起努力吧!

就我们小三班的具体情况说一说吧!家庭是儿童成长发展的第一环境,家庭教育是一种一对一的个别教育,对于独生子女甚至是几个成人对一个幼儿的教育。因家长与孩子有着亲密的关系,所以家庭教育对儿童的影响最直接,对幼儿健康发展所起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家长既要注重身教对孩子的影响,同时也要注意教育的分寸,正确把握严与爱的尺度。要多给孩子鼓励,让孩子从小学会自信。特别不能在他人面前当着孩子说自己孩子的缺点,并老是把“你真笨”“真糟糕”等斥责的词语挂在嘴边,这样容易挫伤孩子的自尊心,直接影响孩子学习、生活的积极性。

交流本来就是双方的,有些家长顾虑很多,认为老师与某些家长经常性地交

谈是不是有什么特殊的原因?我们十分乐意每位家长有事能及时与我们交流,我们肯定会用热情的态度与你交谈与切磋。对于我本人来讲,是希望每位家长都能有空、有事及时、主动地与我们交流,反馈孩子在家的各方面的情况和自己对我们工作的种种想法与建议,这正是你对我相任的表现,不要把疙瘩放在心里,这样小疙瘩变成大疙瘩,对教育教学不利,如果你我能把问题放在桌面上,大家解开疙瘩,那多好,你我的心情舒畅,对我们共同教育孩子有利无害,你们说对吗。

做好孩子的安全工作。安全工作,警钟长鸣,因此我想把安全工作特别强调一下。每天来幼儿园要检查孩子的口袋,不要让孩子带零食和玩具及有危险的东西(弹子,刀片)。长指甲:在同伴间的纠纷、或玩耍时,长指甲容易出现伤害,所以希望家长能平时注意检查,以免产生不必要的伤害。不要给孩子带耳环及项链、戒指等贵重物品,以免遗失。每天早上送孩子入幼儿园一定要把孩子亲手交到老师的手中,不能让孩子自己进教室。如有物殊情况不能来园请及时与我们取得联系。如你的孩子中午要吃药,请把药交到老师手中,写明服药时间、剂量。正确对待孩子的在园批评。理解老师照顾多个孩子的集体生活要求,并配合要求幼儿在家也一致做到。如:双休日让孩子午休,早睡早起等。孩子在入园的前两个月,往往会发生攻击性行为。幼儿发生攻击性行为的主要原因有四种,一是要引起别人的注意,方法不对;二是自我控制能力差;三是生理因素的影响;四是家庭教育的因素。家长要做好教育工作和协调工作,千万不能说:“别人打你你就去打还”之类的话。

十一、家长配合事项 (王老师)

1.请您准时接送幼儿,不迟到,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如有急事需要其他人代接或者晚接,请提前通知班内教师,如不打招呼陌生人来接,为了对您的孩子负责,我们不会让接。

2.鼓励幼儿坚持天天来园,尽量不要请假。但还有很多幼儿请事假太多,很多家长的想法是:反正只是个幼儿园,孩子们想来就来,不来也可以,又不像小学、中学,一天不来会耽误课程。这样的话,会给孩子在幼儿园的时候就养成一个不好的习惯,长此下去,到了小学、中学也不会有良好的遵守作息时间的好习惯。

3.由于我们有规定当班期间不能接打电话,如果家长有什么事打电话老师不能接上就请编发短信告知老师,

4.幼儿身体不适,家长在送孩子的时候请当面和老师说清楚,以便我们对他更好的照顾。带药幼儿请家长将药品分顿包好,写清幼儿姓名,服药时间和用量,亲自交给老师。

5.一段时间联系电话如果有更改的,请您把新的电话号码写在纸上交到老师手里,以便我们的联系。

6.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定期为孩子洗头、洗脚、剪指甲(重要)。

9.懂礼貌、讲文明。孩子每天入园要和老师、阿姨问好,和小朋友问好。平时要学会礼貌用语。其实孩子的学习很大部分来源于模仿,所以不管是我们老师还是家长都应该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为孩子树立好的榜样。

11,关于班级QQ群的事情,再强调一遍,幼儿的成长档案都上传到群里了,家长只要到群里才能下载保存,有了群会方便很多,请家长没有加群的会后到我这里加一下,

12.个别家长没留下电话号码请给我们发短信将号码发过来,以便于我们和你联系。

总之,我们的工作需要您的支持、理解,您有什么问题或意见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如果您工作太忙,没有时间来跟我们当面交流,您也可以写在纸上,或发短信与我们交流,让我们之间能成为更好的合作伙伴,让我们的孩子更好地发展,谢谢大家对我们的信任。希望你们随时向我们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

字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