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时运不济,命运多舛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4 20:24:04 体裁作文
时运不济,命运多舛体裁作文

篇一:黄浦区高三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抽查试卷

黄浦区高三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抽查试卷

(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学生注意:

1.答案与作文全都写在答卷上,写在试卷上不给分。

2.答题时注意试卷题号和答卷题号一一对应,不能错位。

一 阅读 8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6题。(16分)

①朋友小聚,席间说起某些“讽一劝百”或只是炫耀“三俗”、谈不上“讽”与“劝”的热播连续剧,有人戏称之为“中产阶级堕落宝典”,当场被一时髦淑女善意提醒:“您老可别成了九斤老太啊!”于是哄堂大笑,话题很快切换,觥筹交错,言笑如仪。

②但我却不禁暗自浮想联翩起来。盖哄笑之由,并非座中一客被誉为“九斤老太”,乃因说者自居时髦,却一本正经吐出一个很落伍的词,多少也有点幽默。“九斤老太”是鲁迅小说《风波》里一笔带过的人物,曾经与阿Q、祥林嫂、闰土、假洋鬼子、孔乙己一道流行过,如今已颇为古旧,纵然比谌容《人到中年》里的“马列主义老太太”名气响一点,较之也曾奔赴鲁迅笔底、永远保鲜的“国骂”,就逊色多了。现代文学一些“共名”(何其芳语)

③新词迭出,表征社会进步。比如“发扬”什么,自幼用惯,曾几何时已被“弘扬”取代。上下一心,咸与“弘扬”,“发扬”就黯然失色。有些场合改用“发扬”,反而不够庄重。从红色年代过来的人都熟悉“光辉”一词,当时只觉臻乎其极,无以复加,孰料又有“辉煌”起来,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盛大场面若无“再造辉煌”,“共创辉煌”予以描写,加以烘托,就缺了什么。相当长一段历史时期,“感情”单独使用,很可能变成“敏感词”。文学中写不写感情,写到什么程度,主体是谁,悠悠万事,惟此为大,现在不也被风光无限的“情怀”代替了吗?……“四化”“小康”何其“辉煌”,几十年下来,乔治〃奥威尔所谓“新说法”如雨后春笋,更新之速,惟房屋拆建道路翻修可以媲美。再用旧词,若非“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也只能是“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检梳妆”了。

④语言发展并非一味舍旧图新,也有推陈出新。末世论相信一切言说最后都要受审判,语词一旦造出,就不会废弃,至多存放在人所未识的永恒里。时候一到,即被激活。据说英语最不济,新事物都得量身定做新名词来匹配,海量增加,因此难学,而汉语只须几个常用字稍加组合,就应变无穷。远有“科学”“经济”“自由”“民主”“细胞”“原子”,近有“下岗”“待岗”“扫黄”“打非”“外资““低保”“社保基金”“发改委”“社精办”“五个一”“电脑”“博客”“上网”“灌水”“环保”“全球化”“脑残”“伪娘”——对旧词和旧用法或疏离,或仿造,或回归,脱胎换骨,点石成金,似新实旧,可旧可新,不像现代日语、韩文,任由“音译”外来词肆意糟蹋母语的纯洁性。

⑤成语与器物无关,系乎文化根性,稳定性更大。许多从《尚书》《诗经》开始就雷打不动,绝无废弃(存放)之虞。《尚书〃禹贡》述尧至暮年有“南巡”。“共工”“ 驩兜”“三苗” “鳏”,恰为“四罪”。尧死,百姓“如丧考妣”。舜行德政,“百兽率舞”。《诗〃蒸民》有“小心翼翼”“明哲保身”“爱莫能助”,《小雅》有“万寿无疆”,《关雎》有“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至今沿用,不绝如缕。

⑥奥威尔说过,“和语言滥用现象搏斗往往显得多愁善感古趣盎然”(《政治与英语》)。“搏斗”云云有些夸张。放手滥用,也翻不出语言之网。许多簇新语词,无非旧词重新包装。比如,“网络红人”漫天飞舞的诨名绰号,不都是“多愁善感古趣盎然”吗?语言的惰性令

一切创造事先陈旧,张世禄先生曾以《诗经〃君子于役》)为例,说明汉语里许多“基本词”,“经过千百代保存下来而没有加以变化”(《汉语历史上的词汇变化》)。“活在当下”、陶醉于词语爆炸的绚丽光芒、天天做仓颉的人大概不会承认,但这恰恰也是一种信念:“基本词汇是基本上完全保存下来的,并且使用为语言的词汇的基础——把千百年积累起来的基本词汇消灭掉了,又不可能在很短期间内创造新的基本词汇,那就会使语言瘫痪,使人们完全丧失相互交际的可能。”(斯大林《马克思主义与语言学问题》)。人“说”语言乎?语言“说”人乎?真很难讲。

⑦算不得“基本词”的“九斤老太”是否也会咸鱼翻身,重新流行呢?要打赌,或许可以稳操胜券。

1.选词填入第②段空格处,说明理由。(2分)

(1)覆盖 (2)颠覆

选项_____________

理由

2.第③段画线句在文中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3分)

3.对文中“九斤老太”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在文中有人被朋友戏称“九斤老太”,言外之意是说他古板、不够时髦。

B.鲁迅《风波》里的“九斤老太”一度流行,在新词涌现过程中悄悄隐退。

C.文章结尾再次出现“九斤老太”,引发语词存放以后也可能流行的思考。

D.“九斤老太”和“环保”“全球化”“脑残”“伪娘”一样,也都是流行语。

4.联系全文,概述作者所认为的语词“流行”与“存放”的关系(3分) (1) ; (2) ; (3) 。

5.最适合作本文标题的一项是( )(2分)

A.语言的传承与发展

B.语词发展需要推陈出新

C.语词的流行和存放

D.语言的核心在稳定

6.运用作者的观点,分析以下流行语的表达效果(任选—例回答,若两例均选以例一计分)。......(3分)

例一:《人民日报》头版头条用了新闻标题《江苏给力“文化强省”》,其中的“给力?二字,让很多人感到意外,迅速成为网络热词并引起争议:有人叫好,说这个标题读来感觉“给力”,也有人说权威媒体这么遣词造句不够严谨??

例二:“蒜你狠”、“豆你玩”、“姜你军”、“苹什么”??2010年的网络热词中,类似调侃农产品涨价的谐音词尤为醒目,可以说三字新词领衔社会热点流行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7-12题。(20分)

山阴道上访徐渭

①绍兴,古称山阴。盛夏时节,三下江南,徜徉山阴道上,赏钟灵秀泽,沐淳朴风土,荟萃人文,目不暇接。我为寻访一颗泣血之灵魂,参悟一个生命之真谛,冒雨直奔前观巷大

乘弄10号的青藤书屋。

②山阴道上,人们皆知身处闹市的三味书屋,却少有人知地处深巷的青藤书屋。青藤书屋就像一坛深埋地窖之老酒,等待有缘的访客闻香而至。她是我国绘画史上蜚声江南的“青藤画派”发源地,也是明代书画家、文学家徐渭的出生地和读书处。

③徐渭,字文长,号天池,别号青藤。其诗、文、书、画、曲涉猎之广,成就之高,前追东坡。他开创了水墨大写意花鸟画之风,扭转了花鸟画的地位,使花鸟画成为400年来中国画坛之主流品种。他的一生,时运不济,命运多舛,与穷困、疾病、癫狂、暴力、死亡相伴。余秋雨所写的《青云谱随想》中说:在中国古代画家中,人生经历像徐渭这样凄厉的人不多,即便有,也没有能力把它们幻化为一幅幅生命本体悲剧的色彩和线条。

④书屋规模偏小,不足两亩地,建筑风格不失江南特有之优雅灵秀气。有竹园一片,假山一座,两室木格花窗平房,天井西面墙上挂有几株青藤,错节盘根,郁郁葱葱,长于顽石间且常年苍翠,昭示着主人生前之倔强性格。步入正厅,迎面墙上有徐渭50岁画像,槁项黄馘的面庞显出深刻的怪异与倔强,与那个机敏诙谐、游戏风尘的20岁秀才相去甚远。我注视良久,脑中顿时浮现一连串数字:“几间东倒西歪屋,一个南腔北调人”(徐渭自题联),出生百日便丧父,五次结婚,七年监禁,八次科举失败,八次自杀不死,九死一生。其生命之顽强如身中200多块弹片而不死的“硬汉”海明威,连死神也无可奈何。人世间的至惨至悲无人可比。有人说他是“中国之梵〃高”,我却说晚生300年的梵〃高是“荷兰之徐渭”。 ⑤于是,我明白了,艺术家唯其在癫狂状态下所表现出来的线条和色彩才会犀利、奔放;唯其在癫狂中,一切才最接近原始的真我,发于笔端,闻于绝响.于是,我明白了,一个如此悲惨至极的人为何拥有那么高贵的灵魂。

⑥我的视线移向徐渭生前一幅水墨大写意《墨葡萄图》的摹本,笔墨酣畅,布局奇妙:老藤错落低垂,枝繁叶茂,串串葡萄倒挂枝头,风格疏荡,颇具神韵。画面上方空白处以狂草题诗: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文如其人,字如其人,茕独者字寒,高迈者字奇,深心者字怪,闲适者字逸。徐渭书法、诗、画生辉,令平凡的画材不平凡,令“公安派”大家袁宏道惊得大呼小叫,打听徐某人乃今人还是古人。 ⑦我不懂画,更不知笔法、写意,然从墨迹中我感觉到一种气韵,一种异乎寻常的艺术张力在撞击、震撼我的心灵。书道言:草书乃书中之书,狂草乃草中之草。陈平原说晋人之风不可学。

⑧我以为,狂草书法家怀素、徐渭也不可学。那癫狂醉态,非理智清醒者所为,那是从性情里出来的,是自然的.常人达不到,一学则歪。袁宏道赞徐渭书法:强心铁骨,与夫一种磊落不平之气……不论书法,而论书神:先生者,诚八法之散圣,字林之侠客也。难怪徐渭自称“书第一,诗二,文三,画四。”

⑨徐渭73年壮阔的人生,不再是通俗意义上的人生,而是艺术山脉上一处醒目的摩崖石刻,迷倒当时及身后一大批“粉丝”:王骥德评其杂剧《四声猿》乃“天地间一种奇绝文字”;袁宏道说他是“明代第一诗人”;“八大山人”朱耷步其后尘,一改画风;郑板桥愿做“青藤门下走狗”;齐白石“恨不生三百年前,为君磨墨理纸”……

⑩活在一个万般无奈的时代,既是一种不幸,又是一种幸运。太史公有言: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无论什么时代,一个民族最灿烂的文化都是最痛苦的灵魂谱写出来的,人生之大悲大难,个性之大狷大狂,铸就了文化之大奇大美。

7.第②段中画线句运用比喻的表达效果是 。(2分)

8.根据文中的内容,为青藤书屋写一份简介。(不超过60字)(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第④段画线句,作者称梵·高是“荷兰之徐渭”,简析这一说法的作用。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第⑨段引用王骥德、袁宏道等名家评语的用意是 。(2分)

11.对文意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 )(6分)

A.第②段闹市中的三味书屋与深巷里的青藤书屋形成鲜明对比,意在强调它们都很重要。

B.首段“寻访一颗泣血之灵魂,参悟一个生命之真谛”与尾段“文化之大奇大美”呼应。

C.第④段“几间东倒西歪屋,一个南腔北调入”是徐渭真实写照,包含他对生活的厌倦。

D.第⑥段“空白处以狂草题诗”,具有寒、奇、怪、逸的特点,风格疏荡,颇具神韵。 E.第⑧段作者认为狂草书法家怀素、徐渭不可学,因为他人没有出自性情、自然的醉态。

F.袁宏道贷徐渭书法:强心铁骨,称他为“书神”;所以徐渭也自称“书第一??”。

12.结合文中信息,谈谈你对文末“活在一个万般无奈的时代,既是一种不幸,又是一种幸运”的认识。(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默写(6分)

【任选6空,超过6空,按前6空评分】

13.(1)熊咆龙吟殷岩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水随天去秋无际。(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3)执手相看泪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柳永《雨霖铃》)

(4)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清照<声声慢》)

(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

(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何似在人间!(苏轼《水调歌头》)

(7)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行而不远。(《左传·囊公二十五年》)

(8)地势坤,君子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易经》)

(四)阅读下面诗歌,完成第14 - 16题。(8分)

早秋山居

温庭筠

山近觉寒早,草堂霜气晴。

树凋窗有日,池满水无声。

果落见猿过,叶干闻鹿行。

素琴机虑静,空伴夜泉清。

14

(2分)

15.从表现手法的角度简析颈联。(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作者向来是以辞藻华丽见长,而本诗却以朴实的语言写寻常景物,达到了“看似寻常最奇崛”的效果。你同意此说法吗?请结合具体词句评析这一语言特色。(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阅读下文,完成第17-21题。(18分)

王绂传

①王绂,字孟端,无锡人。博学,工歌诗,能书,写山木竹石,妙绝一时。洪武中,坐累戍朔州。永乐初,用荐,以善书供事文渊阁。久之,除中书舍人。

②绂未仕时,与吴人韩奕为友,隐居九龙山,遂自号九龙山人。于书法,动以古人自期。

①画不苟作,游览之顷,酒酣握笔,长廊素壁淋漓沾洒。有投金币购片楮者,辄拂袖起,或

闭门不纳,虽豪贵人勿顾也。有谏之者,绂曰:“丈夫宜审所处,轻者如此,重者将何以哉!”

② ③在京师,月下闻吹箫者,乘兴写《石竹图》。明旦访其人赠之,则估客也。客以红氍

毹③馈,请再写一枝为配,绂索前画裂之,还其馈。

④一日退朝,黔国公沐晟从后呼其字,绂不应。同列语之日:“此黔国公也。”绂曰:“我不闻之,是必于我索画耳。”晟走及之,果以画请,绂颔之而已。逾数年,晟复以书来,绂始为作画。既而曰:“我画直遗黔公不可。黔公客平仲微者,我友也,以友故与之,俟黔公与求则可耳。”其高介绝俗如此。

【注】①楮(chǔ); -种树皮可以用来造纸的树,这里指纸。 ②估客:商人。 ③氍毹(qú shū):毛织的地毯。

(节选自《明史〃王绂夏昶传》)

17.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

(1)坐累戍朔州 ( ) .

(2)除中书舍人 ( ) .

(3)虽豪贵人勿顾也 ( ) .

(4)俟黔公与求则可耳( ) .

18.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以善书供事文渊阁 以其所见者真,所知者深也。 ..

B.明旦访其人赠之,则估客也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

C.绂索前画裂之,还其馈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

D.于书法,动以古人自期 行成于思而毁于随 ..

19.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6分)

(1)丈夫宜审所处,轻者如此,重者将何以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非不闻之,是必于我索画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

(用文中的词语回答)(2分)

21.本文③④两段分别叙写了王绂哪两件事,从中可以看出王绂具有怎样的品质?(用自己

篇二:王思任 古文

鲁迅在其鬼与有关鬼的《女吊》中开篇引用了明末王思任的一句话,“吾越乃报仇雪耻之乡,非藏垢纳污之地也”,直接点明了在传统文化影响下的绍兴之地少有像上海“前进作家”的憎恶报复。然而,鲁迅却避免了“女吊”的“不敢复仇”的“坏脾气”,用反抗与复仇激战了一辈子。如果说,鲁迅是近代的绍兴反抗者,那么,冥冥之中,王思任则成了古代(明末)绍兴的反抗者。他们都以其“硬骨头”背负起整个绍兴的文化人格,也成就了绍兴“复仇之乡”的美称。

王思任,明末文学家,也是明末小品文集大成者,不同于公安派以及张岱等人的闲适性灵,他以其戏谑怒骂成为世所公认的“硬骨头”,集傲骨与硬气于一身,其情趣与思想也昭示了他突出的个性特征。

王思任是绍兴人,深受“古越文化”影响,一生为国尽忠,最后以死殉国。古越文化不同于燕赵之地多慷慨悲歌的侠义之风,它深藏着国难家仇乡邦陷于危亡之际的民族之“衷”。这与古越文化中好斗而轻死的民风有着很大关系。古代常用的兵器中,剑是最为常见的,而越人多生产剑,且由于地势、文化影响,越人多形成好剑善斗的粗犷民风。直至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战胜敌国,洗雪国耻,越剑便与民族存亡抗战复仇迭印在了一起。古越之地也形成了在民族大义之前临危不苟、以死殉国的节义。王思任,或许正是深受古越文化的影响,在绍兴沦落之后,在门上大书“不降”二字,后发誓不再入城,以杜剃发之辱,拒绝了清军巡按御史王应昌邀王思任合作。面对之后的逼降,最终于九月绝食而死。同样,鲁迅身为越人,也未敢忘此斯义,不论是面对鞑虏亦或是因袭的几千年封建文化,他毅然决然拿起戈矛投向敌人。

王思任用死亡证明了越文化中的硬气——用于殉道,而在生平,在其文学创作中也可以见这种硬气,尤其体现在他的传世名篇书信体讽刺文《请斩马士英疏》、《又上士英书》。面对时任宰相的奸臣马士英渡江入越,退避绍兴,王思任直接致书给马士英,痛斥他:“叛兵至则束手无策,强敌来而先期以走”,奉劝马士英“不如自刎以谢天下”,并以“吾越乃报仇雪耻之乡,非藏垢纳污之地也”,断然拒绝马士英入越。对于这样的奸臣,王思任率先拿起笔,以笔为剑,刺向马士英的喉头。相传,马士英后来看了文章之后,羞愧无以见人,最终再辱骂与悔恨中死去。王思任将心中的怒火,用戏谑玩笑的话语,虽不禁让人仰头大笑,却在笑后顿感国家兴亡盛衰,时运不济,命运多舛之感。这种笑,恐怕有些“含泪”

的意味了吧。

不禁想到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梁遇春,在其《泪与笑》文集中说道,“Gogol的著作人们都说是笑里有泪,实在正是因为后面有看不见的泪,所以他的小说才会那么诙谐百出,对于生活处处有回甘的快乐。”所以相比这种看不清的“笑”,他着实选择了“哭”,认为哭才是人生应有的姿态,也才是最有力、色彩最浓淡的生活。然而,“哭”虽是真性情,却不免有种矫揉造作之感。中国古代伤春悲秋的诗词歌赋最易引起人婆娑的泪水与哀叹,赏心乐事却总不大动人,然而悲情愁苦却易工,烟雨长亭,杨柳飞雁已成为伤苦的“形象代言物”。但人生如梦,大笑一场却很难,纵览古代文人,做到东坡居士那样的又有几人?王思任却在《屠田叔笑词序》中道出了这种“笑”。

古之笑出于一,后之笑出于二,二生三,三生四,自此以后,齿不胜冷也。王子曰:“笑亦多术矣,然真于孩,乐于壮,而苦于老。海上憨先生者老矣,历尽寒暑,勘破玄黄,举人间世一切虾蟆傀儡、马牛魑魅抢攘忙迫之态,用醉眼一缝,尽行囊括,日居月诸,堆堆积积,不觉胸中五岳坟起,欲叹则气短,欲骂则恶声有限,欲器则为其近于妇人,于是破涕为笑。极笑之变,各赋一词,而以之囊天下之苦事,上穷碧落,下索黄泉,旁通八极,出佛圣至优施,从唇吻至肠胃,三雅四俗,两真一假,回回演戏,绦龙打狗,张公吃酒,夹糟带清。顿令虾蟆肚瘪,傀儡线断,马牛筋解,魑魅影逃。而憨老胸次,亦复云去天空,但有欢喜种子,不知更有苦矣。

王思任借用了老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语式,认为上古时代人性淳朴,如刚出生的孩童,不懂世事,天真烂漫,其笑也真,而后世之人的笑就不那么纯粹了,以至“笑亦多术”。而梁遇春在其《天真与经验》中有一段关于天真的论述,与此颇有几分相像。他虽然否定孩童的“天真”,认为其和“桌子的天真”没有什么两样,都是一无所知,既不晓得骗人,也不会去骗人,唯有那些在八卦炉里蹲过,练成了火眼金睛的孙悟空,在天真被锻炼过了之后,人世的波涛再也不能将其天真卷去,最后此心到处悠然,天真才成为其本性。王思任虽然肯定儿童的笑,但是对于“笑亦多术”的理解和梁遇春却是一样的,也唯有在“历尽寒暑,勘破玄黄”之后,“用醉眼一缝”,才能洞悉“人间世一切蛤蟆、傀儡、马牛、魑魅抢攘忙迫之态”。这仿佛走进了佛家文化的“无差别”的自由境界,不为外物所动,所有的一切,不管是魑魅魍魉还是姽婳妖娆,一切都是空,

超越人生,了悟宇宙。而这种笑在文学创作上,则促成了令蛤蟆肚瘪、傀儡线断、马牛筋解、魑魅影逃”的喜剧效果。这也是王思任“破涕而笑”,在这种大笑的战斗中,借用诙谐与幽默的形式,对现实给予重击,令人发省,笑中有泪。

王思任在其45岁那年以“三字经”形式写下了一篇题为《自赞》的个人小传,其中他自嘲自己,“兴还高,人不腐。舌如风,笑一肚。要读书,恨愚鲁。半通今,半博古。友子瞻,师杜甫。性喜客,肯做主。酒不让,棋堪赌。爱山水,怕官府。奉高堂,居乐土。迟起床,早闭户。任天公,皆有数。不告贫,不诉苦。”一方面他表明了自己“任天公,皆有数”,四十而知天命的豁达,另一方也道明了自己一生,“舌如风,笑一肚”,文章大多嬉笑怒骂,自成一家。尤其是一些短篇小品文中,较为著名的保存在施蛰存《文饭小品》中,有《大爷赋》,《老酒豆酒赋》、《坑厕赋》等文章。在短短的数字中针砭时弊,嘲弄他人,颇有鲁迅之风气。其《大爷赋》对其家乡绍兴“师爷”凭借半瓶醋的文笔,做三脚猫的功夫,真实记录了官场昏聩之相。

明末小品文,多以性灵为说,王思人的文章中虽多戏谑,却也不乏性灵之作,其大多是游记小品文等,清新活泼。比如《剡溪》:“山高岸束,斐绿叠丹,摇舟听鸟,杳小清绝,每奏一音,则千峦遒答,秋冬之际,想更难为怀。”其名篇《小洋》中写晚霞时奇丽的景色,“落日含半规,如胭脂初从火出。溪西一带山,俱似鹦绿鸭背青,上有腥红云五千尽,逗出缥天,映水如绣铺赤玛瑙。日益曶,沙滩色如柔蓝懈白,对岸沙则芦花月影,忽忽不可辨识。山俱老瓜皮色,又有七八片碎剪鹅毛霞,俱金黄锦荔,堆出两朵云,居然日透葡萄紫也。又有夜岚数层斗起,如鱼肚臼,穿入出炉银红中,金光煜煜不定。”“胭脂红”、“鹦绿鸭背”,大红与大绿形成一种强烈的对照,红与绿本身就是自然中花草树木的拟色,给人一种原始之美。“猩红云”、“绣铺赤玛瑙”、“柔蓝懈白”五颜六色,各色成杂,好一幅工笔画。在《华盖》中写连绵不断时强时弱的海雨:“海雨在四五月间,如妇人之怒,易构而难解;又如少年无行子,盟在耳门,须臾翻覆”。俗话说,女人心,海底针,妇人之心深似海,其怒亦多术也,将梅雨比作夫人易构难解的怒气,道尽梅雨的繁缛之感。

篇三:黄浦区高三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抽查试卷

黄浦区高三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抽查试卷

(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学生注意:

1.答案与作文全都写在答卷上,写在试卷上不给分。

2.答题时注意试卷题号和答卷题号一一对应,不能错位。

一 阅读 8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6题。(16分)

①朋友小聚,席间说起某些“讽一劝百”或只是炫耀“三俗”、谈不上“讽”与“劝”的热播连续剧,有人戏称之为“中产阶级堕落宝典”,当场被一时髦淑女善意提醒:“您老可别成了九斤老太啊!”于是哄堂大笑,话题很快切换,觥筹交错,言笑如仪。

②但我却不禁暗自浮想联翩起来。盖哄笑之由,并非座中一客被誉为“九斤老太”,乃因说者自居时髦,却一本正经吐出一个很落伍的词,多少也有点幽默。“九斤老太”是鲁迅小说《风波》里一笔带过的人物,曾经与阿Q、祥林嫂、闰土、假洋鬼子、孔乙己一道流行过,如今已颇为古旧,纵然比谌容《人到中年》里的“马列主义老太太”名气响一点,较之也曾奔赴鲁迅笔底、永远保鲜的“国骂”,就逊色多了。现代文学一些“共名”(何其芳语)

③新词迭出,表征社会进步。比如“发扬”什么,自幼用惯,曾几何时已被“弘扬”取代。上下一心,咸与“弘扬”,“发扬”就黯然失色。有些场合改用“发扬”,反而不够庄重。从红色年代过来的人都熟悉“光辉”一词,当时只觉臻乎其极,无以复加,孰料又有“辉煌”起来,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盛大场面若无“再造辉煌”,“共创辉煌”予以描写,加以烘托,就缺了什么。相当长一段历史时期,“感情”单独使用,很可能变成“敏感词”。文学中写不写感情,写到什么程度,主体是谁,悠悠万事,惟此为大,现在不也被风光无限的“情怀”代替了吗?……“四化”“小康”何其“辉煌”,几十年下来,乔治〃奥威尔所谓“新说法”如雨后春笋,更新之速,惟房屋拆建道路翻修可以媲美。再用旧词,若非“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也只能是“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检梳妆”了。

④语言发展并非一味舍旧图新,也有推陈出新。末世论相信一切言说最后都要受审判,语词一旦造出,就不会废弃,至多存放在人所未识的永恒里。时候一到,即被激活。据说英语最不济,新事物都得量身定做新名词来匹配,海量增加,因此难学,而汉语只须几个常用字稍加组合,就应变无穷。远有“科学”“经济”“自由”“民主”“细胞”“原子”,近有“下岗”“待岗”“扫黄”“打非”“外资““低保”“社保基金”“发改委”“社精办”“五个一”“电脑”“博客”“上网”“灌水”“环保”“全球化”“脑残”“伪娘”——对旧词和旧用法或疏离,或仿造,或回归,脱胎换骨,点石成金,似新实旧,可旧可新,不像现代日语、韩文,任由“音译”外来词肆意糟蹋母语的纯洁性。

⑤成语与器物无关,系乎文化根性,稳定性更大。许多从《尚书》《诗经》开始就雷打不动,绝无废弃(存放)之虞。《尚书〃禹贡》述尧至暮年有“南巡”。“共工”“ 驩兜”“三苗” “鳏”,恰为“四罪”。尧死,百姓“如丧考妣”。舜行德政,“百兽率舞”。《诗〃蒸民》有“小心翼翼”“明哲保身”“爱莫能助”,《小雅》有“万寿无疆”,《关雎》有“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至今沿用,不绝如缕。

⑥奥威尔说过,“和语言滥用现象搏斗往往显得多愁善感古趣盎然”(《政治与英语》)。“搏斗”云云有些夸张。放手滥用,也翻不出语言之网。许多簇新语词,无非旧词重新包装。比如,“网络红人”漫天飞舞的诨名绰号,不都是“多愁善感古趣盎然”吗?语言的惰性令

一切创造事先陈旧,张世禄先生曾以《诗经〃君子于役》)为例,说明汉语里许多“基本词”,“经过千百代保存下来而没有加以变化”(《汉语历史上的词汇变化》)。“活在当下”、陶醉于词语爆炸的绚丽光芒、天天做仓颉的人大概不会承认,但这恰恰也是一种信念:“基本词汇是基本上完全保存下来的,并且使用为语言的词汇的基础——把千百年积累起来的基本词汇消灭掉了,又不可能在很短期间内创造新的基本词汇,那就会使语言瘫痪,使人们完全丧失相互交际的可能。”(斯大林《马克思主义与语言学问题》)。人“说”语言乎?语言“说”人乎?真很难讲。

⑦算不得“基本词”的“九斤老太”是否也会咸鱼翻身,重新流行呢?要打赌,或许可以稳操胜券。

1.选词填入第②段空格处,说明理由。(2分)

(1)覆盖 (2)颠覆

选项_____________

理由

2.第③段画线句在文中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3分)

3.对文中“九斤老太”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在文中有人被朋友戏称“九斤老太”,言外之意是说他古板、不够时髦。

B.鲁迅《风波》里的“九斤老太”一度流行,在新词涌现过程中悄悄隐退。

C.文章结尾再次出现“九斤老太”,引发语词存放以后也可能流行的思考。

D.“九斤老太”和“环保”“全球化”“脑残”“伪娘”一样,也都是流行语。

4.联系全文,概述作者所认为的语词“流行”与“存放”的关系(3分) (1) ; (2) ; (3) 。

5.最适合作本文标题的一项是( )(2分)

A.语言的传承与发展

B.语词发展需要推陈出新

C.语词的流行和存放

D.语言的核心在稳定

6.运用作者的观点,分析以下流行语的表达效果(任选—例回答,若两例均选以例一计分)。......(3分)

例一:《人民日报》头版头条用了新闻标题《江苏给力“文化强省”》,其中的“给力?二字,让很多人感到意外,迅速成为网络热词并引起争议:有人叫好,说这个标题读来感觉“给力”,也有人说权威媒体这么遣词造句不够严谨??

例二:“蒜你狠”、“豆你玩”、“姜你军”、“苹什么”??2010年的网络热词中,类似调侃农产品涨价的谐音词尤为醒目,可以说三字新词领衔社会热点流行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7-12题。(20分)

山阴道上访徐渭

①绍兴,古称山阴。盛夏时节,三下江南,徜徉山阴道上,赏钟灵秀泽,沐淳朴风土,荟萃人文,目不暇接。我为寻访一颗泣血之灵魂,参悟一个生命之真谛,冒雨直奔前观巷大

乘弄10号的青藤书屋。

②山阴道上,人们皆知身处闹市的三味书屋,却少有人知地处深巷的青藤书屋。青藤书屋就像一坛深埋地窖之老酒,等待有缘的访客闻香而至。她是我国绘画史上蜚声江南的“青藤画派”发源地,也是明代书画家、文学家徐渭的出生地和读书处。

③徐渭,字文长,号天池,别号青藤。其诗、文、书、画、曲涉猎之广,成就之高,前追东坡。他开创了水墨大写意花鸟画之风,扭转了花鸟画的地位,使花鸟画成为400年来中国画坛之主流品种。他的一生,时运不济,命运多舛,与穷困、疾病、癫狂、暴力、死亡相伴。余秋雨所写的《青云谱随想》中说:在中国古代画家中,人生经历像徐渭这样凄厉的人不多,即便有,也没有能力把它们幻化为一幅幅生命本体悲剧的色彩和线条。

④书屋规模偏小,不足两亩地,建筑风格不失江南特有之优雅灵秀气。有竹园一片,假山一座,两室木格花窗平房,天井西面墙上挂有几株青藤,错节盘根,郁郁葱葱,长于顽石间且常年苍翠,昭示着主人生前之倔强性格。步入正厅,迎面墙上有徐渭50岁画像,槁项黄馘的面庞显出深刻的怪异与倔强,与那个机敏诙谐、游戏风尘的20岁秀才相去甚远。我注视良久,脑中顿时浮现一连串数字:“几间东倒西歪屋,一个南腔北调人”(徐渭自题联),出生百日便丧父,五次结婚,七年监禁,八次科举失败,八次自杀不死,九死一生。其生命之顽强如身中200多块弹片而不死的“硬汉”海明威,连死神也无可奈何。人世间的至惨至悲无人可比。有人说他是“中国之梵〃高”,我却说晚生300年的梵〃高是“荷兰之徐渭”。 ⑤于是,我明白了,艺术家唯其在癫狂状态下所表现出来的线条和色彩才会犀利、奔放;唯其在癫狂中,一切才最接近原始的真我,发于笔端,闻于绝响.于是,我明白了,一个如此悲惨至极的人为何拥有那么高贵的灵魂。

⑥我的视线移向徐渭生前一幅水墨大写意《墨葡萄图》的摹本,笔墨酣畅,布局奇妙:老藤错落低垂,枝繁叶茂,串串葡萄倒挂枝头,风格疏荡,颇具神韵。画面上方空白处以狂草题诗: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文如其人,字如其人,茕独者字寒,高迈者字奇,深心者字怪,闲适者字逸。徐渭书法、诗、画生辉,令平凡的画材不平凡,令“公安派”大家袁宏道惊得大呼小叫,打听徐某人乃今人还是古人。 ⑦我不懂画,更不知笔法、写意,然从墨迹中我感觉到一种气韵,一种异乎寻常的艺术张力在撞击、震撼我的心灵。书道言:草书乃书中之书,狂草乃草中之草。陈平原说晋人之风不可学。

⑧我以为,狂草书法家怀素、徐渭也不可学。那癫狂醉态,非理智清醒者所为,那是从性情里出来的,是自然的.常人达不到,一学则歪。袁宏道赞徐渭书法:强心铁骨,与夫一种磊落不平之气……不论书法,而论书神:先生者,诚八法之散圣,字林之侠客也。难怪徐渭自称“书第一,诗二,文三,画四。”

⑨徐渭73年壮阔的人生,不再是通俗意义上的人生,而是艺术山脉上一处醒目的摩崖石刻,迷倒当时及身后一大批“粉丝”:王骥德评其杂剧《四声猿》乃“天地间一种奇绝文字”;袁宏道说他是“明代第一诗人”;“八大山人”朱耷步其后尘,一改画风;郑板桥愿做“青藤门下走狗”;齐白石“恨不生三百年前,为君磨墨理纸”……

⑩活在一个万般无奈的时代,既是一种不幸,又是一种幸运。太史公有言: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无论什么时代,一个民族最灿烂的文化都是最痛苦的灵魂谱写出来的,人生之大悲大难,个性之大狷大狂,铸就了文化之大奇大美。

7.第②段中画线句运用比喻的表达效果是 。(2分)

8.根据文中的内容,为青藤书屋写一份简介。(不超过60字)(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第④段画线句,作者称梵·高是“荷兰之徐渭”,简析这一说法的作用。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第⑨段引用王骥德、袁宏道等名家评语的用意是 。(2分)

11.对文意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 )(6分)

A.第②段闹市中的三味书屋与深巷里的青藤书屋形成鲜明对比,意在强调它们都很重要。

B.首段“寻访一颗泣血之灵魂,参悟一个生命之真谛”与尾段“文化之大奇大美”呼应。

C.第④段“几间东倒西歪屋,一个南腔北调入”是徐渭真实写照,包含他对生活的厌倦。

D.第⑥段“空白处以狂草题诗”,具有寒、奇、怪、逸的特点,风格疏荡,颇具神韵。 E.第⑧段作者认为狂草书法家怀素、徐渭不可学,因为他人没有出自性情、自然的醉态。

F.袁宏道贷徐渭书法:强心铁骨,称他为“书神”;所以徐渭也自称“书第一??”。

12.结合文中信息,谈谈你对文末“活在一个万般无奈的时代,既是一种不幸,又是一种幸运”的认识。(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默写(6分)

【任选6空,超过6空,按前6空评分】

13.(1)熊咆龙吟殷岩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水随天去秋无际。(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3)执手相看泪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柳永《雨霖铃》)

(4)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清照<声声慢》)

(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

(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何似在人间!(苏轼《水调歌头》)

(7)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行而不远。(《左传·囊公二十五年》)

(8)地势坤,君子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易经》)

(四)阅读下面诗歌,完成第14 - 16题。(8分)

早秋山居

温庭筠

山近觉寒早,草堂霜气晴。

树凋窗有日,池满水无声。

果落见猿过,叶干闻鹿行。

素琴机虑静,空伴夜泉清。

14

(转 载 于:wWW.smHAida.cOM 海达范文网:时运不济,命运多舛)

(2分)

15.从表现手法的角度简析颈联。(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作者向来是以辞藻华丽见长,而本诗却以朴实的语言写寻常景物,达到了“看似寻常最奇崛”的效果。你同意此说法吗?请结合具体词句评析这一语言特色。(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阅读下文,完成第17-21题。(18分)

王绂传

①王绂,字孟端,无锡人。博学,工歌诗,能书,写山木竹石,妙绝一时。洪武中,坐累戍朔州。永乐初,用荐,以善书供事文渊阁。久之,除中书舍人。

②绂未仕时,与吴人韩奕为友,隐居九龙山,遂自号九龙山人。于书法,动以古人自期。

①画不苟作,游览之顷,酒酣握笔,长廊素壁淋漓沾洒。有投金币购片楮者,辄拂袖起,或

闭门不纳,虽豪贵人勿顾也。有谏之者,绂曰:“丈夫宜审所处,轻者如此,重者将何以哉!”

② ③在京师,月下闻吹箫者,乘兴写《石竹图》。明旦访其人赠之,则估客也。客以红氍

毹③馈,请再写一枝为配,绂索前画裂之,还其馈。

④一日退朝,黔国公沐晟从后呼其字,绂不应。同列语之日:“此黔国公也。”绂曰:“我不闻之,是必于我索画耳。”晟走及之,果以画请,绂颔之而已。逾数年,晟复以书来,绂始为作画。既而曰:“我画直遗黔公不可。黔公客平仲微者,我友也,以友故与之,俟黔公与求则可耳。”其高介绝俗如此。

【注】①楮(chǔ); -种树皮可以用来造纸的树,这里指纸。 ②估客:商人。 ③氍毹(qú shū):毛织的地毯。

(节选自《明史〃王绂夏昶传》)

17.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

(1)坐累戍朔州 ( ) .

(2)除中书舍人 ( ) .

(3)虽豪贵人勿顾也 ( ) .

(4)俟黔公与求则可耳( ) .

18.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以善书供事文渊阁 以其所见者真,所知者深也。 ..

B.明旦访其人赠之,则估客也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

C.绂索前画裂之,还其馈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

D.于书法,动以古人自期 行成于思而毁于随 ..

19.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6分)

(1)丈夫宜审所处,轻者如此,重者将何以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非不闻之,是必于我索画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

(用文中的词语回答)(2分)

21.本文③④两段分别叙写了王绂哪两件事,从中可以看出王绂具有怎样的品质?(用自己

篇四:现代文习题小结

现代文习题小结

文学常识

课内知识

评价主题、形象

结合语境辨析词义

篇五:2011年高考终极压轴上海卷(语文)

2011年高考终极压轴上海卷(语文)

一 阅读80 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6 题。(16 分)

?借着纪念京剧武生一代宗师盖叫天先生去世40 周年,上海京剧院近日发起名为“南英北杰”的盖派经典剧目习演活动,将与观众久违了的盖派武戏《武松》和《白水滩》、《一箭仇》、《七雄聚义》等重新推上舞台。

?昔日在京剧演出中独占半壁江山的武戏,因为诸多原因,逐渐被挤到了舞台边缘。武戏衰落,曾让盖叫天的嫡孙张善麟灰心不已:“什么盖派、什么武戏,就让它躺在棺材里吧!”而今,看到来自全国各地的10 多位武生演员齐聚一台,排演《武松》等盖派名剧,71 岁的他自然欣喜,但久藏内心的忧虑并未消除。当7 出盖派武戏连续3 天在逸夫舞台集中上演之后,像《武松》这样的武戏大戏又将在观众眼前消失多久?

?时下的京剧界,热衷排演新编戏。各家国有的京剧院团,现在都已经没法靠自己的演出收入来维持生计,于是纷纷转向新的“谋生方式”:排演新编戏、力争拿大奖,拿了奖便有“资本”,有了“资本”就可获得政府资助。奔着评奖去的新编戏,大多讲究“戏以载道”、“深刻内涵”,而那些注重在舞台上翻、扑、跌、打的武戏,难以承受“思想之重”。上海京剧院院长孙重亮直言:“京剧舞台上如今的新编戏,绝大多数是文戏,重文轻武的情况十分严重。”

?新编戏得奖,自然“荫及”主演新编戏的文戏演员。剧目获奖,同时为演员设置的各类表演奖也纷至沓来。得过奖,文戏演员评职称、涨奖金,一切水到渠成。武戏演员呢?新编戏里做不成主角,跑龙套吧。在这样的格局下,文戏和文戏演员是剧团的主角,武戏和武戏演员似乎有点可有可无。

?有人说,时下的京剧舞台给传统戏留着空间,还是可以演武戏的。但圈内人都知道,演《锁麟囊》这样的传统文戏,演员可以连演几个晚上。演武戏呢,扑腾完40 分钟一出折子戏,演员就累趴下了,更甭提全本《武松》这样的大戏。这回演2 个多小时的全本《武松》,张善麟找来6 位武生演员“接力”演,才敢确保把戏顺利演完。

?其实,就算有人情愿“累趴下”,武戏的演出机会也不多。一般的青年武戏演员,一年能轮上几回做主演?上海京剧院副院长张帆有些无奈地说:“恐怕不足10 次。”其余时间,他们给文戏演员跑龙套。武生名家奚中路为寻求演出机会,经常到温州等地搭班小剧团,在条件简陋的剧场里演。台上的英雄,在台下找不到用武之地,其苦涩滋味,非亲历不能尽知。

?无奈之下,张善麟的学生们一个个离开了京剧舞台,有的跑去影视剧组充当武行,虽然还是跑龙套,辛苦依旧,但收入到底比留守京剧多了好几倍。看着自己中意的弟子远去的身影,张善麟渐渐心灰意冷:“早年的梨园行还讲究‘江湖一点绝,莫对妻儿说’;现在,只要有人真心愿学盖派戏,我绝不保留。”可还有多少演员能静下心来跟他学武戏,又有多少人肯忍受聚光灯总打不到自己身上的落寞呢?

?落寞如此,但武戏演员只要还有舞台梦想,武功就不能不练,一天都不能停。

?演武戏,讲究“闲时练、忙时演”。张善麟说,盖叫天常带他一起练功。清早扫地,就得拉开武功架势,一会儿“雄鹰展翅”,一会儿“燕子抄水”??“拉山膀”时,一旦手没到位,盖叫天的戒尺就落了下来,一遍遍地打,直到孙子一下到位,并且分毫不差。

?上海东湖路上盖家的院子,是盖叫天和儿孙们的练功地。张善麟说:“武戏演员就得常跟‘洋灰地’亲密接触。在水泥地上练吊毛、倒僵尸,这身体才硬实。身体只有习惯了‘硬碰硬’,上台开打时,动作才能干净利落,一抬腿、一招架、一个把式,才优美、帅气。”

⑴然而,这样的要求,如今的武戏演员已极少能做到了。张善麟告诉记者,盖叫天当年教他们练“云手转身”时,右脚弯曲抬起,脚底朝上,这鞋底上要能放平一碗水——他感慨:“这样的绝技,还有多少武戏演员肯下功夫去练?现在的武戏演员大多惜命,哪肯再像爷爷那样玩命!”他曾试着让8 岁的孙子练练京剧武功,未必一定要继承祖上衣钵,但必定可以强身健体。不想,他还没使上当年盖叫天对自己“打戏”的老招,孩子的妈妈已然出面拦阻:“这样练功,孩子受不了,我们还是不学了吧。”张善麟叹口气,说:“学盖派,做京剧武生,确实苦。爷爷盖叫天当年断腿再接、再演《武松》,现在有多少人肯吃这样的苦?特别是有多少人肯让孩子吃这样的苦?”

⑵于是,京剧武戏里的好玩意,一样样遗落在了时光里。当然,也有人将之拾起,奉为宝贝。当年陪着盖叫天练功的于占元,到香港开戏班,把盖派武功传授给了成龙、洪金宝等徒弟,还为徒弟们创作了一出以打为主的戏《七小福》,后来,人们就用“七小福”称呼于占元的这帮得意门生。当成龙、洪金宝等成长为一代打星,盖派武功也渗透在了银幕上。只是,如今极少有人知道,成龙他们跟盖叫天、与京剧的武戏有着怎样的关联。

2011-2-25《文汇报·京剧武戏被挤到了舞台边缘》

1、京剧有四大行当,“武生”属于“生”行,请再写出其中的一个行当名称(1 分)

2、第?段划线句中,状语的表达作用是(3 分)

3、第?段“难以承受‘思想之重’”在文中的含义是(1 分)

4、下列对于文章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 分)( )

A、首段“借着”一词已隐约透露出现在京剧武戏的处境困难。

B、第?段划直线句,表明京剧界热衷新编戏是为了“获得政府资助”。

C、第?段“江湖一点绝,莫对妻儿说”是京剧武戏衰落的历史原因。

D、第⑵段盖派武戏某些“好玩意“经过传承、创新渗透在了银幕上。

5、第?、?段引用张善鳞话的用意是(3 分)

6、联系全文,分条概述“京剧武戏被挤到了舞台边缘”的原因 (5 分)

(二) 阅读下文,完成第7 一12 题。(20 分)

山阴道上访徐渭

①绍兴,古称山阴。盛夏时节,三下江南,徜徉山阴道上,赏钟灵秀泽,沐淳朴风土,

荟萃人文,目不暇接。我为寻访一颗泣血之灵魂,参悟一个生命之真谛,冒雨直奔前观巷大

乘弄10 号的青藤书屋。 ②山阴道上,人们皆知身处闹市的三味书屋,却少有人知地处深巷的青藤书屋。青藤书

屋就像一坛深埋地窖之老酒,等待有缘的访客闻香而至。她是我国绘画史上蜚声江南的“青

藤画派”发源地,也是明代书画家、文学家徐渭的出生地和读书处。

③徐渭,字文长,号天池,别号青藤。其诗、文、书、画、曲涉猎之广,成就之高,前

追东坡。他开创了水墨大写意花鸟画之风,扭转了花鸟画的地位,使花鸟画成为400 年来中

国画坛之主流品种。他的一生,时运不济,命运多舛,与穷困、疾病、癫狂、暴力、死亡相

伴。余秋雨所写的《青云谱随想》中说:在中国古代画家中,人生经历像徐渭这样凄厉的人

不多,即便有,也没有能力把它们幻化为一幅幅生命本体悲剧的色彩和线条。

④书屋规模偏小,不足两亩地,建筑风格不失江南特有之优雅灵秀气。有竹园一片,假

山一座,两室木格花窗平房,天井西面墙上挂有几株青藤,错节盘根,郁郁葱葱,长于顽石

间且常年苍翠,昭示着主人生前之倔强性格。步入正厅,迎面墙上有徐渭50 岁画像,槁项黄 馘的面庞显出深刻的怪异与倔强,与那个机敏诙谐、游戏风尘的20 岁秀才相去甚远。我注视 良久,脑中顿时浮现一连串数字:“几间东倒西歪屋,一个南腔北调人”(徐渭自题联),

出生百日便丧父,五次结婚,七年监禁,八次科举失败,八次自杀不死,九死一生。其生命

之顽强如身中200 多块弹片而不死的“硬汉”海明威,连死神也无可奈何。人世间的至惨至

悲无人可比。有人说他是“中国之梵·高”,我却说晚生300 年的梵·高是“荷兰之徐渭”。 ⑤于是,我明白了,艺术家唯其在癫狂状态下所表现出来的线条和色彩才会犀利、奔放;

唯其在癫狂中,一切才最接近原始的真我,发于笔端,闻于绝响。于是,我明白了,一个如

此悲惨至极的人为何拥有那么高贵的灵魂。

⑥我的视线移向徐渭生前一幅水墨大写意《墨葡萄图》的摹本,笔墨酣畅,布局奇妙:

老藤错落低垂,枝繁叶茂,串串葡萄倒挂枝头,风格疏荡,颇具神韵。画面上方空白处以狂

草题诗: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文如其人, 字如其人。茕独者字寒,高迈者字奇,深心者字怪,闲适者字逸。徐渭书法、诗、画生辉,

令平凡的画材不平凡,令“公安派”大家袁宏道惊得大呼小叫,打听徐某人乃今人还是古人。 ⑦我不懂画,更不知笔法、写意,然从墨迹中我感觉到一种气韵,一种异乎寻常的艺术

张力在撞击、震撼我的心灵。书道言:草书乃书中之书,狂草乃草中之草。陈平原说晋人之 风不可学。

⑧我以为,狂草书法家怀素、徐渭也不可学。那癫狂醉态,非理智清醒者所为,那是从 性情里出来的,是自然的。常人达不到,一学则歪。袁宏道赞徐渭书法:强心铁骨,与夫一 种磊落不平之气??不论书法,而论书神:先生者,诚八法之散圣,字林之侠客也。难怪徐 渭自称“书第一,诗二,文三,画四。”

⑨徐渭73 年壮阔的人生,不再是通俗意义上的人生,而是艺术山脉上一处醒目的摩崖石

刻,迷倒当时及身后一大批“粉丝”:王骥德评其杂剧《四声猿》乃“天地间一种奇绝文字”; 袁宏道说他是“明代第一诗人”;“八大山人”朱耷步其后尘,一改画风;郑板桥愿做“青 藤门下走狗”;齐白石“恨不生三百年前,为君磨墨理纸” ??

⑩活在一个万般无奈的时代,既是一种不幸,又是一种幸运。太史公有言:古者富贵而 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无论什么时代,一个民族最灿烂的文化都是最痛 苦的灵魂谱写出来的,人生之大悲大难,个性之大狷大狂,铸就了文化之大奇大美。

7.第②段中画线句运用比喻的表达效果是 。(2 分)

8.根据文中的内容,为青藤书屋写一份简介。(不超过60 字) (3 分)

9.第④段画线句,作者称梵·高是“荷兰之徐渭”,简析这一说法的作用。(3 分)

10.第⑨段引用王骥德、袁宏道等名家评语的用意是 。(2 分)

11.对文意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6 分)

A.第②段闹市中的三味书屋与深巷里的青藤书屋形成鲜明对比,意在强调它们都很重要。

B.首段“寻访一颗泣血之灵魂,参悟一个生命之真谛”与尾段“文化之大奇大美”呼应。

C.第④段“几间东倒西歪屋,一个南腔北调人”是徐渭真实写照,包含他对生活的厌倦。

D.第⑥段“空白处以狂草题诗”,具有寒、奇、怪、逸的特点,风格疏荡,颇具神韵。 E.第⑧段作者认为狂草书法家怀素、徐渭不可学,因为他人没有出自性情、自然的醉态。 F.袁宏道赞徐渭书法:强心铁骨,称他为“书神”;所以徐渭也自称“书第一??”。

12.结合文中信息,谈谈你对文末“活在一个万般无奈的时代,既是一种不幸,又是一种幸 运”的认识。(4 分)

(三)默写。(6 分)

【任选6 空,超过6 空,按前6 空评分】

13.(1)驽马十驾,_________。(荀子《劝学》)

(2)云无心以出岫,_______。(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3)_________,何似在人间。(苏轼《水调歌头》)

(4)_________,长安不见使人愁。(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5)不知细叶谁裁出,________。(贺知章《咏柳》)

(6)酿泉为酒,_________。(欧阳修《醉翁亭记》)

(7)地势坤,__________。(《周易》)

(四).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4—16 题。

送魏二

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 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 愁听清猿梦里长。

14.找出诗中点明送别季节的词语。由送别季节可以联想到柳永《雨霖铃》中直抒离别之情 的哪两个句子?(3 分)

答:

15.一、二两句诗中“醉别”“江风引雨”表达了惜别深情,请作简要赏析。(4 分) 答:

16.三、四两句诗,明人陆时雍《诗镜总论》云:“代为之思,其情更远。”请作具体分析。

(4 分)

答:

(五) 阅读下文,完成第17—21 题。(17 分)

淳于髡者,齐之赘婿也。长不满七尺,滑稽多辩,数使诸侯,未尝屈辱。威王喜隐,好 为淫乐长夜之饮,沉湎不治,委政卿大夫。百官荒乱,诸侯并侵,国且危亡,在于旦暮,左 右莫敢谏。淳于髡说之以隐曰:“国中有大鸟,止王之庭,三年不飞又不鸣,不知此鸟何也?” 王曰:“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于是乃朝诸县令长七十二人,赏 一人,诛一人,奋兵而出。诸侯振惊,皆还齐侵地。

威王八年,楚大发兵加齐。齐王使淳于髡之赵请救兵,赍金百斤,车马十驷。淳于髡仰

天大笑。王曰:“先生少之乎?”髡曰:“何敢!”王曰:“笑岂有说乎?”髡曰:“今者臣从东 方来,见道傍有禳田者,操一豚蹄,酒一盂,祝曰:‘五谷蕃熟,穰穰满家。’臣见其所持者 狭而所欲者奢,故笑之。”于是齐威王乃益赍黄金千镒,白璧十双,车马百驷,髡辞而行。至 赵。赵王与精兵十万,革车千乘。楚闻之,夜引兵而去。

威王大说,置酒后宫,召髡赐之酒。问曰:“先生能饮几何而醉?”对曰:“臣饮一斗亦

醉,一石亦醉。”威王曰:“先生饮一斗而醉,恶能饮一石哉!其说可得闻乎?”髡曰:“赐酒 大王之前,执法在傍,御史在后,髡恐惧俯伏而饮,不过一斗径醉矣。若亲有严客,髡待酒 于前,时赐馀沥,奉觞上寿,数起,饮不过二斗径醉矣。若朋友久不相见,卒然相睹,欢然 道故,私情相语,饮可五六斗径醉矣。若乃州闾之会,男女杂坐,行酒稽留,握手无罚,目 眙不禁,前有堕珥,后有遗簪,髡窃乐此,饮可八斗而醉二三。日暮酒阑,合尊促坐,男女 同席,杯盘狼藉,堂上烛灭,主人留髡而送客,当此之时,髡心最欢,能饮一石。故曰酒极 则乱,乐极则悲;万事尽然,言不可极,极之而衰。”齐王曰:“善。”乃罢长夜之饮,以髡为 诸侯主客。

1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沉湎不治,委.政卿大夫 委:托付给

B.不过一斗径.醉矣 径:竟然

C.先生能饮几.何.而醉 几何:多少

D.日暮酒阑.,合尊促坐 阑:将尽

1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国中有大鸟,止王之.庭 齐王使淳于髡之.赵请救兵

B.好为.淫乐长夜之饮 以髡为.诸侯主客

C.髡恐惧俯伏而.饮 主人留髡而.送客

D.于是乃.朝诸县令长七十二人 于是齐威王乃.益赍黄金千镒

19.下列句子属于因淳于髡的“滑稽多辩”而产生的结果的一组是( )

①数使诸侯,未尝屈辱 ②齐威王乃益赍黄金千镒

③淳于髡仰天大笑 ④臣饮一斗亦醉,一石亦醉

⑤酒极则乱,乐极则悲 ⑥乃罢长夜之饮

A.①④⑤ B.③⑤⑥ C.①②⑥ D.②③④

2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齐威王曾沉迷于酒色之中,朝政荒芜,百官没有谁敢劝谏。但齐威王善听忠告,勇于 改过,奋发有为,这一点是值得称道的。

B.楚国大举进攻齐国,齐威王派淳于髡到赵国请救兵,赵王给了他十万精兵千乘兵车。 楚国听到消息连夜撤了兵。

C.齐威王同淳于髡谈论喝酒的事情。淳于髡趁此机会委婉劝谏,齐威王听罢称善,并停 止了“长夜之饮”的旧习。

D.淳于髡出身并不高贵,相貌也不出众,但他善于巧谏,寓救国大计于诙谐的谈吐中, 其胆识才智确有过人之处。

2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共10 分,依次为2、3、5 分)

(1) 国中有大鸟,止王之庭。

译文: 。

(2) 威王曰:“先生饮一斗而醉,恶能饮一石哉!。

译文: 。

(3) 故曰酒极则乱,乐极则悲;万事尽然,言不可极,极之而衰。

译文: 。

(六) 阅读下文,完成第22—26 题。(13 分)

游 天 都

徐霞客

初四日。十五里,至汤口。五里,至汤寺,浴于汤池。扶杖望朱砂庵而登。十里,上黄 泥冈。向时云里诸峰,渐渐透出,亦渐渐落吾杖底。转入石门,越天都之胁而下,则天都、 莲花二顶,俱秀出天半。路旁一歧东上,乃昔所未至者,遂前趋直上,几达天都侧。复北上, 行石罅中。石峰片片夹起;路宛转石间,塞者凿之,陡者级之,断者架木通之,悬者植梯接 之。下瞰峭壑阴森,枫松相间,五色纷披,灿若图绣。因念黄山当生平奇览,而有奇若此, 前未一探,兹游快且愧矣!

时夫仆俱阻险行后,余亦停弗上;乃一路奇景,不觉引余独往。既登峰头,一庵翼然, 为文殊院,亦余昔年欲登未登者。左天都,右莲花,背倚玉屏风,两峰秀色,俱可手揽。四 顾奇峰错列,众壑纵横,真黄山绝胜处!非再至,焉知其奇若此?遇游僧澄源至,兴甚勇。 时已过午,奴辈适至。立庵前,指点两峰。庵僧谓:“天都虽近而无路,莲花可登而路遥。只 宜近盼天都,明日登莲顶。”余不从,决意游天都。

挟澄源、奴子仍下峡路。至天都侧,从流石蛇行而上。攀草牵棘,石块丛起则历块,石

崖侧削则援崖。每至手足无可着处,澄源必先登垂接。每念上既如此,下何以堪!终亦不顾。 历险数次,遂达峰顶。惟一石顶壁起犹数十丈,澄源寻视其侧,得级,挟予以登。万峰无不 下伏,独莲花与抗耳。时浓雾半作半止,每一阵至,则对面不见。眺莲花诸峰,多在雾中。 独上天都,予至其前,则雾徙于后;予越其右,则雾出于左。其松犹有曲挺纵横者;柏虽大 干如臂无不平贴石上如苔藓然山高风钜雾气去来无定。下盼诸峰,时出为碧峤,时没为银海; 再眺山下,则日光晶晶,别一区宇也。日渐暮,遂前其足,手向后据地,坐而下脱;至险绝 处,澄源并肩手相接。度险,下至山坳,暝色已合。复从峡度栈以上,止文殊院。

2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陡者级.之 级:凿石级

B.悬者植.梯接之 植:树(梯子)

C.从流石蛇.行而上 蛇:像蛇一样

D.惟一石顶壁.起犹数十丈 壁:石壁

2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

A.扶杖望朱砂庵而.登 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B.亦余昔年欲登未登者. 僻不当道者.,皆不及往

C.独莲花与.抗耳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D.则雾出于.左 得复见将军于.此

24.对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句是 ( )

A.柏虽大\干如臂\无不平贴石上\如苔藓然\山高风钜雾气\去来无定。

B.柏虽大干如臂\无不平贴石上\如苔藓然\山高风钜\雾气来去无定。

C.柏虽大干如臂\无不平贴石\上如苔藓\然山高风钜\雾气去来无定。

D.柏虽大\干如臂\无不平贴石\上如苔藓\然山高风钜雾气\去来无定。

25.下列各句对文章内容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本文以空间的变化为线索,以游览的路线为顺序,运用逐层衬托的写法,着重描写黄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