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小学作文 > 教育资讯

国学启蒙音乐书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4 23:24:25 小学作文
国学启蒙音乐书小学作文

篇一:国学启蒙

幼儿国学启蒙的好处

1.提升幼儿的语言文字素养。 中国古代文明很多都是有文字记载的。通过诵读经典名作,不仅可以学到许许多多的知识,知晓方方面面的道理,而且可以对小学语文课文的学习得到友谊的补充,从而提升自身的语言文字素养。

2.增加民族文化素养。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奥妙无穷。

3.了解中华历史知识。中华民族的历史源远流长,要用很少的文字将其概括实属不易。

4.校正行为规范。良好的行为规范的养成是对幼儿教育内容的一个重组成部分。这项工作固然需要教师的言传身教,但是也不能局限于此,因为无论是言传还是身教对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的影响都是有限的,而阅读是无限的。 5.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 在国学教育中尽可能多地渗透对幼儿这些方面的教育,通过国学典故中的生动事例对学生进行生动的国学教育,而避免那种老生常谈的简单的说教,以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

6.形成共同的价值取向。如今的幼儿绝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长的眼里视作掌上明珠,一方面个性特征比较强,另一方面由于在家庭生活中缺少兄弟姐妹立身处事方式、方法和风格的相互影响,表现出较强的"自我意识"和行为随意性。加之,他们又生逢异域文化大举进入、互联网高度普及的信息时代,各种各样的文化和信息相互碰撞,莫衷一是的社会思潮包围着他们,使得他们往往真伪难辨,视觉纷乱,难以形成具有时代意义的积极的社会价值取向。在一个社会思潮纷杂的时代,能够统一我们的思想的只有民族传统文化。我们必须让学生在学习现代文明的同时,通过国学教育,叩访民族传统文化之根。《弟子规》中的"凡出言,信为先。""奸巧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等警世名言在今天应该是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的。把国学中这些永远都不过时的立身、做人之道教给我们的学生,对于他们形成积极而又共同的价值取向是非常有益的。

7.发展学生的个性,挖掘学生的潜能。国学教育内容的广泛性决定了它对于学生个性发展的多元化和潜能挖掘的多样性。

幼儿国学启蒙的教育意义

1、有助于幼儿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奠定德育基础

国学经典有很多是圣人君子的感人故事,读圣贤,晓礼仪。在大力提倡德育教育的今天,我们更应该以先人的事迹教育祖国的未来,让幼儿受到启示,学习好的典范,摒弃坏的习惯,大力提高幼儿的德育水平。

2、有助于提高幼儿的注意力和自控力

国学并不是一门枯燥的学问,国学经典博大精深,需要幼儿长期持久的去理解和学习,有益幼儿专注地去做一件事情,提高幼儿活动的持久性。

3、有效并极大限度开发右脑潜意识的巨大记忆力和创造力

通过国学启蒙来开发儿童的记忆能力是非常不错的,大家都知道人的右脑是主管记忆力和创造力的,大家拼命的想开发孩子的右脑潜能,在此入手岂不一举

多得吗!儿童之所以能够轻松简单地记住国学经典,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经典中高度浓缩又相对关联的思想体系,国学经典中的词汇是大量的,在语言上又是高度紧凑浓缩的,包括对人生、世界及至宇宙的智慧思考和为人之道的论述,是古人真是深远的生命体验,但在文字组合时,都是用简练的语句,读起来有一种轻松有趣的音韵感。孩子的理解能力是有限的,如果能帮孩子有一点懵懂的理解更好,可问题是理解正是人一生的事情,就同一个问题,同一个对象,我们成人的认识和理解也是不断的深化的。正所谓"少儿不解歌吟事,种粒冬埋春复苏"。 4、可以明确快速的增加识字量,为幼小衔接作准备

在幼儿学习过程中他们不自觉地喜欢上了诵读活动,主动地去认识文字,认识自己感兴趣的东西。随着幼儿识字量的增加,记忆力的提高,在轻松愉快的幼儿园里,学习能力增强,为孩子入小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幼儿期国学启蒙教育的优越性

心理学专家研究表明:人的记忆力自0岁开始发展,1-3岁即有明显的发展,3-6岁发展更为迅速,6-13岁则是一生中发展的黄金时期。利用幼儿记忆力发展的最好时期,学习传统文化经典,无疑能达到文化熏陶、智慧锻炼与人格培养的目的。

幼儿国学启蒙教育要怎么做

1、开展国学启蒙首先要有计划,在不影响孩子正常活动同时,选择适当的时间,以游戏、故事、儿歌等多样化的形式,在集中教学或分组或个别的进行。

2、在内容的选择上要简单易懂。幼儿期孩子的思维直观形象,理解能力有限,所以在选材上要精练,要通俗易懂,最好配有图画,便于幼儿理解,内容要少而精。如《三字经》,三字一句,朗朗上口,便于幼儿记忆诵读,内容丰富,浓缩了大量的文化知识和伦理道德。通过学习孩子们知道了孟母三迁的故事,懂得了孔融让梨的道理。在区角游戏活动中,有的还模仿有些精彩的故事。 3、选取对培养幼儿德育、智育发展起积极作用的内容,为了形象生动,尽量配合幼儿喜闻乐见的形式。国学教育不能眉毛胡须一把抓,"经典是本,诗文是末",在内容上要循序渐进,先养德,再启智。在学习过程中幼儿是学习的主体,他们是主动的获取新的知识和理念,而不是传统的被动的填鸭式的学习,所以要求老师在尊重幼儿天性和教育规律的前提下,还是要有一定的组织和引导能力,以幼儿感兴趣的方法和手段,循循善诱。

学习《弟子规》时,我们很多时候都配以情景表演,"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教育幼儿尊重父母,孝敬老人。"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告诉孩子到哪里去都要告诉父母,回家也要禀报父母,做事要有规律。幼儿对这样的学习形式很感兴趣。电视是孩子生活的必需品,把有意义的经典故事制成幻灯,在多媒体上播放给孩子看,也能收到不错的效果。"教之道,贵以专",在教学过程中只要你做到了十分的功夫,幼儿就能从中获取新知。 4、家园紧密配合。国学经典要成为有用的东西,尤其是在幼儿阶段,如果单靠孩子的机械记忆的话,其中的教育价值将大打折扣,尤其是那些关于做人礼仪

的方面,故而国学启蒙教育要靠教师、家长和幼儿的三方互动式教学才能实现。 在学校老师要以身作则,树立孩子学习的榜样;在家里父母要督促孩子"亲师友,习礼仪"。现在的家庭都是一个孩子,他们几乎是家里的小霸王。要改变这个现状,现代家庭更要重视对孩子的礼仪教育,加强德育教育,教会他们尊敬父母,孝敬长辈,做一个诚信、对社会有用的人。老师首先要转变家长的观念,不需要孩子背诵的了多少内容,而是看孩子做到没有。"好读书,不求甚解。"凡是十分在意孩子背诵的成绩或成果者,乃是由家长"欲速"与"见小利"的心态所致,请诸位家长牢记孔夫子的一句名言"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我们不要求每个经典孩子都能理解,只希望在孩子记忆里有美好的东西,在以后的人生中慢慢去体会。

在家自创国学学习氛围

艺术的涵养不是靠背理论背出来的,而是靠耳濡目染熏习出来的,家长可以在家自创国学学习氛围,让孩子耳濡目染,那您的孩子一定会更聪明,而且更智慧!

1、多播放古典音乐,尤其能开发右脑的音乐,如:《潜脑音乐》、古琴曲等。孩子多听会让耳朵更敏感=耳聪

2、多布置些名画,可选择色彩比较亮丽的、庄严的、厚重的名画,多熏陶不同风格的名家风范,这将直接提升孩子的审美标准。孩子多看会让眼睛更明亮=目明

3、多跟孩子一起读经典,言传不如身教,如果父母真的认可国学经典的教育价值,那就从自身做起,父母亲的兴趣也将直接传递给孩子,这"内在的环境布置"比外在的环境更重要得多!孩子多读经典会让思想更深远=智

篇二:读《国学启蒙》有感

读《国学启蒙》有感

富川县一小六(1)班 蒋梦晗

今天,老师带领我们学习了《国学启蒙》这本书,读完后,让我感触深刻。

《国学启蒙》有很多精彩的内容,例如:有国家的思想精粹、有塑造高尚人格的必读诗文、还有中华的传统美德和国家名词解??其中最让我难忘的就是传统美德里的一篇文章叫《凿壁偷光》。这个故事发生在西汉时期,一位叫匡衡的人,少年时非常爱读书,可他家里很穷,买不起蜡烛,在夜里无法看书了。匡衡的邻居是位富裕人家,一到晚上就点着蜡烛,把屋子照得通亮。匡衡为了读书,只能鼓起勇气向邻居借一寸之地让他看书,可邻居不愿意,不耐烦地打发了他,匡衡很是生气,就回家悄悄地在墙上凿了个小洞,邻居家的烛光就透过来了。之后,匡衡把家中的书全读完了,有一天,他发现附近有位大户人家,家里收藏很多书,于是他就跟财主说:“我帮你干活,不要工钱,只要您借我家中的书籍就行。大户人家深深地被他求知精神感动,就答应了匡衡的请求。后来,匡衡成为了一位学富五车的学者。

通过这个故事,我受到了启发:如果一个人有了求知的欲望,再困难的条件也不会影响学习,如果没有求知的欲望,再好的条件对学习也无济于事,匡衡他虽家境贫寒,但他能为了学习不惜一切代价。而我们现在有着良好的学习条件却不珍惜,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相比之下,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去好好学习呢?有什么理由不珍惜美好生活呢?从今以后,我一定要努力学习,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国学启蒙》给我的启迪真不少呀!

篇三:好宝宝国学启蒙

篇四:国学启蒙

***中心小学

国学启蒙教育及经典诵读活动实施方案

“国学”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最深厚的源泉,它铸造了文明古国的中国心、民族魂,深远而深刻地影响着每一个中华儿女。它是教育人的宝贵的精神食粮,对人格的熏陶,习惯的养成,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此,我校将认真实施国学启蒙教育及经典诵读活动,使国学从小就根植在学生的心里,为将来发展打下基础。

一、指导思想

为了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民族伟大精神,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和自豪感,让少年儿童在悠久历史所积淀的精美华章的滋养中建立道德规范,提升文明素质,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引领孩子健康成长,并让他们受益终生。

二、活动目标

1.通过全面开展国学教育,让学生了解中华文明,传承优秀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塑造其良好的思想品德、健全其人格修养,使其充满自信,勇于挑战自我,乐观面对生活。

2.让优秀传统文化走进校园、走进课堂、走进学生的生活,形成人人爱国学,人人学国学的良好氛围,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形成敦厚善良的心性。

3.普及国学知识,激发学生诵读国学经典、阅读国学经典作品的兴趣,建立教育新模式、探索育人新途径。

4、通过师生同诵同写同讲活动,促进教师自身文化素养的提升,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三、组织领导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

四、主要内容

1.一年级

◆《国学启蒙》教材中的“三字经”和“声律启蒙” ◆**区中小学生“诵读经典〃传承文明”背诵篇目中的相关内容

◆**乡中心小学《国学经典校本教材》的相关内容

2.二年级

◆《国学启蒙》教材中的“弟子规”、“千字文”和“诗词选粹”

◆**区中小学生“诵读经典〃传承文明”背诵篇目中的相关内容

◆**乡中心小学《国学经典校本教材》的相关内容

3.三年级

◆《国学启蒙》教材中的“孝经”、“孟子”和“诗词选粹”

◆**区中小学生“诵读经典〃传承文明”背诵篇目中的相关内容

◆**乡中心小学《国学经典校本教材》的相关内容

4.四年级

◆《国学启蒙》教材中的“论语”、“诗经”、“诗词选粹”和“古文正蒙”

◆**区中小学生“诵读经典〃传承文明”背诵篇目中的相关内容

◆**乡中心小学《国学经典校本教材》的相关内容

5.五年级

◆《国学启蒙》教材中的“周易”、“左传”、“诗词选粹”和“古文正蒙”

◆**区中小学生“诵读经典〃传承文明”背诵篇目中的相关内容

◆**乡中心小学《国学经典校本教材》的相关内容

6.六年级:

◆《国学启蒙》教材中的“中庸”、“道德经”、“诗词选粹”和“古文正蒙”

◆**区中小学生“诵读经典〃传承文明”背诵篇目中的相关内容

◆**乡中心小学《国学经典校本教材》的相关内容

五、时间安排

经典诵读,贵在持之以恒。在诵读的时间上,必须作为一项制度坚持,做到每天诵读,让学生形成天天诵读习惯。具体时间安排:

1.每天挤出10分钟作为经典诵读时间。

2.每周安排两节国学启蒙教育及经典诵读课,作为校本课程。

六、相关要求

1.国学启蒙教育及经典诵读活动由各班语文教师负责组织实施。

2.活动开展必须做到有安排、有落实、有总结,精心组织,保证效果。

3. 按时填写“**乡中心小学国学启蒙教育及经典诵读活动情况记录表”,分别于第5、9、13、17周的周五下午放学前准时上交学校教导处存档。

二〇一五年三月十八日

篇五:《国学启蒙》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 孝敬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课、第二课论语选句

教学目标

1.熟读一、二课共七句《论语》选句。

2.通过自学,理解七句《论语》选句的意思。

教学重点难点

熟读这七句《论语》,并理解意思。

教学过程

一、简介本书的主要内容

二、学习一、二两课《论语》选句

(一)读通

1.自由朗读一、二两课《论语》选句,读准字音。

2.全班齐读一遍,读准字音。

3.老师范读一遍,学生根据老师的范读画出朗读的停顿。

4.学生根据画出的停顿自由朗读。

5.全班齐读一遍,读准字音和停顿,教师予以适当的点评。

(二)读熟

1.自由读 2.小组赛读 3.开火车读

(三)理解大意

1.自读原句对照译文理解

2.学生提出自己理解上的困难,教师适当点拨,帮助学生理解。

(四)结合课后题及生活实际谈自己的理解、感受

三、总结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复习《论语》选句。学习第一课古诗《望岳》、第二课古诗《无题》 教学目标

1、熟读古诗《望岳》、《无题》

2、理解两首古诗的大意并背诵。

教学过程

一、复习一、二两课《论语》选句

二、学习《望岳》、《无题》

1.读通、读顺

2.结合译文理解大意

3.简介写作背景、作者,重点理解泰山

4.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

三、背诵两首古诗

四、小结

第二单元 仁爱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三课、第四课论语选句

教学目标

1.熟读三、四课《论语》选句。

2.通过学习,理解《论语》选句的意思。

熟读本课《论语》选句,并理解意思。

教学过程

一、读第一、二两课《论语》选句

二、学习本课《论语》选句

(一)读通

1.自由朗读,读准字音。

2.全班齐读一遍,读准字音。

3.老师范读一遍,学生根据老师的范读画出朗读的停顿。

4.学生根据画出的停顿自由朗读。

5.全班齐读一遍,读准字音和停顿,教师予以适当的点评。

(二)读熟

1.自由读 2.小组赛读 3.开火车读

(三)理解大意

1.自读原句对照译文理解

2.学生提出自己理解上的困难,教师适当点拨,帮助学生理解。

(四)结合课后题及生活实际谈自己的理解、感受

三(来自:www.sMHaiDa.com 海 达范文网:国学启蒙音乐书)、总结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第五课、第六课论语选句

教学目标

1.熟读五、六课《论语》选句。

2.通过学习,理解本课《论语》选句的意思。

熟读本课《论语》选句,并理解意思。

教学过程

一、读第三、四两课《论语》选句

二、学习本课《论语》选句

(一)读通

1.自由朗读,读准字音。

2.全班齐读一遍,读准字音。

5.指名读,指导读准字音和停顿,予以适当的点评。

(二)读熟

1.自由读 2.小组赛读 3.开火车读

(三)理解大意

1.自读原句对照译文理解

2.学生提出自己理解上的困难,教师适当点拨,帮助学生理解。

(四)结合课后题及生活实际谈自己的理解、感受

三、总结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天净沙?秋思》

教学目标

1.熟读《天净沙?秋思》

2.理解《天净沙?秋思》大意,感受这首小令的意境及作者表达的感情。

3.背诵。

教学过程

一、复习五、六两课《论语》选句

二、学习《天净沙?秋思》

1.读通、读顺

2.结合译文理解大意

3.简介写作背景、作者

4.想象情境及作者表达的情感

5.配乐朗诵

三、背诵《天净沙?秋思》

四、小结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枫桥夜泊》《寻隐者不遇 》

教学目标

1.熟读《枫桥夜泊》《寻隐者不遇 》

2.理解《枫桥夜泊》《寻隐者不遇 》大意,感受诗的意境及作者表达的感情。

3.背诵。

教学过程

一、复习三至六课《论语》选句及《天净沙》

二、学习《枫桥夜泊》《寻隐者不遇 》

1.读通、读顺

2.结合译文理解大意

3.简介《枫桥夜泊》写作背景

4.表演《寻隐者不遇 》

小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