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字数作文 > 教育资讯

路边的老人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4 09:19:57 字数作文
路边的老人字数作文

篇一:睡在路边的老人

睡在路边的老人

也许是儿女不孝,将他赶出家门;也许是家境贫困,出来乞讨时耐不住饥寒劳累,睡在路边;还是……总之,出于种种原因,那位身穿军绿色大衣的老人在路边昏昏沉沉的睡着。

路边的老人

他身上穿着一件军绿色大衣,裹着一条陈旧的军绿色棉被,浑身蜷缩着,双手抱在一起,紧紧靠着花坛的边。现在正是寒冬腊月的,穿着厚厚的羽绒服都有点儿冷,更别提只穿一件大衣、裹一条棉被躺在路边睡觉了。一阵阵冷风吹来,路边的老人似乎打了个哆嗦…… 令我不解的是,明明这里有许多来

来往往的路人,他们最多就是看一眼那位老人,不但没有把老人扶起来,哪怕一句善意的劝告都没有。唯一的解释就是:他们都嫌弃老人,认为老人是个疯子、神经病,懒得劝他一句、扶他一把。 那躺在地上睡觉的老人成了我脑海中一幅永不磨灭的图画,深深的印在我的脑海中。

篇二:路边老人该扶

一辩立论陈词

谢谢主席,各位辩友,裁判和观众们大家好。

自 “彭宇案”发生后,舆论界便流传着“好事有风险,助人需谨慎” 的说法,这就有了我们今天的辩题:路边老人该不该扶?“扶”字在字典中有帮助、援助的意思,究这个辩题的本质,即是讨论对于路边有困难的老人,我们该不该给予帮助。我方的观点是明确的:路边老人应该扶!

其原因有如下三点:

首先,人性本善。善者,心地仁爱也。怀着一颗仁爱的心去扶老人就是善,就是在体现人的本性。而看到孤苦的老人在街头上受罪却视若无睹,自然是非善,是偏离本性的不正确的行为。即使在国民的不安与冷漠不断积累的今天,我们仍然可以看到,像“海口女孩”一样扶起老人的助人者在事后的短时间内就会受到公众的极大关注和赞扬。这说明其实大家都害怕冷漠,都在呼唤社会中的人情,大家都还是渴望善行的。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依旧需要发扬光大,不要因为个别人的冷漠与碰瓷现象,而让所有人都明哲保身。只有大家都献出自己的一份爱心,社会才能更加和谐!

其二,让我们来看一下社会公德,社会公德,即一定社会、一定国家特别提倡和实行的道德要求。而助人为乐便是这要求之一,是用以调整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最一般的行为规范之一。每个人都会遇到困难,这时候就需要得到别人的关心和帮助;每个人都有老的那一天,谁也不能担保自己和家人一辈子不摔倒,摔倒了就需要有人挺身而出,给予援助。我们要共建和谐,但如果连老人摔倒了都没人去扶,又怎谈和谐?不愿扶老人的公民,又怎能算是一个遵从社会公德的合格的公民?又怎能担当起社会主义接班人的重任呢!

其三,扶老人所折射出的社会现象,无论是好的,抑或是坏的,都可以促进社会的发展。中华民族自古是礼仪之邦,炎黄子孙更是有德之人,扶老人这样的善事,不仅可以给当今这样一个冷漠的社会增添一份暖暖的温情,更能为旁人树立一份良好的榜样,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改变国人在外人心中“道德真空”的形象,增强民族自豪感。退一步而言,即使发生碰瓷这样的现象,说明被扶者的道德缺失,同时也指出当今法律所存在的漏洞,那在这样一个病态的社会中,我们更应该完善法律中的漏洞,加强国民道德素质的教育,共同创建和谐的美好社会。

朋友们,爱人者人恒爱之,信人者人恒信之。为了将中华传统美德传承下去,为了保护我们民族的自尊心和自豪感,为了给后来人一个充满真情的社会,“看到老人摔倒了你就扶!”就像千千万万伸出援手的人,刹那间作出的决定一样,让我们用善去做,用爱坚守!

篇三:我们应不应该扶起摔倒在路边的老人

老人摔倒了应不应该扶

1.我们正在从“熟人社会”大步走向“陌生人社会”。在陌生人社会中,失去了“人情与血脉”的联系,面对城市中来来往往的陌生人,除了法律的监控之外,我们需要以涵盖公民素质、公民精神等在内的契约理性来维持与他人、与社会的交往,履行社会责任。

信任的断裂,加剧了道德的沦落——“我不讹人”呼唤的是信任而不是道德,不敢伸手的道德恐惧正是一种社会信任危机的阵痛,对此进行泛泛的道德倡导于事无补,应该让公民精神尽快成长起来,修补起社会信任的纽带,才能实现根本上的道德救赎。

“安全宝典”

第一步要通知其家人、亲友前来处理。

第二步要问清老人的姓名和子女职业。

第三步要让老人签署“自愿接受救助的声明”。

第四步要寻找救助老人的目击者证明,之后才能将老人送往医院

2.扶是应该的,是人的善良本性。不扶是怕惹麻烦的一种自我保护的自私行为(如同范跑跑)。确定自己的行为是正确的,然后因为担心可能会出现的损失,那么这个正确而又必须的事情我们就不去做了吗?危难之处显身手,关键时刻才能证明一个人是英雄还是狗熊。人性的光辉正是在特定的时候才会显示出其伟大。我扶,我自然就会有勇气去面对或承受哪怕是莫须有的诬陷。

不扶是道德沦丧,社会倒退,全社会鄙视与唾弃的行为。

扶才是全社会真正应当弘扬和加以保护的正当光明行为。

那些患得患失自私自利畏首畏尾不敢扶的人是真正的小人。

真的是自己撞倒老人而反说是自己扶起老人的东西,与那些得到帮助却反而诬陷好人的东西,统统是该下地狱的魔鬼。

3.中华民族的优良美德传统是一定要传承的。所谓身正不拍影子歪。做人要坦坦荡荡。 徘徊在道德与法律之间---对以法律惩罚第三者的思辨

4但是现在的人们被现实社会中的几个案件已经弄得伤不起了:一是南京彭宇案,以及后来又发生的几起类似案件重庆的万鑫案、南京彭宇案、郑州李凯强案。

2010年12月15日,深圳市老干部肖雨生在小区跌倒,无人上前搀扶,20多分钟后死亡。保安说不是冷漠,怕承担责任。跟踪中许多人都提及受彭宇案影响很大,怕好心没好报!该案正让全社会付出惨痛代价,每个人都可能是受害者!

当前社会风气确实存在着正气不彰的歪风。“好人没好报”、“坏人横行”,投机者得利、助人者“流血又流泪”。大学生救人英勇献身,却遭到无良捞尸者“挟尸要价”??一个个极不健康的现实标本,让人与人之间充满隔阂和漠视。

“济危扶困”和见义勇为成为稀缺品,相对应的表象是道德的沦落,而深层次的原因则是公民契约理性力量薄弱导致的社会信任纽带断裂

唐刚:大家好,很高兴能和大家聊法律和道德的问题,我一直关注彭宇案和李凯强案,以及现在老人倒地无人敢搀扶的社会现象,这不仅仅是道德问题,要从法律层面上来分析起因、经过、以后以后如何处理。

一、 这个话题的由来

这个栏目开办以后,主要会围绕《侵权责任法》来讨论一些日常生活的法律问题。这次用“法律,能否扶起道德”为题,谈论的主要是原来的彭宇案和现在被成为郑州版彭宇案的李凯强案,会涉及《侵权责任法》的公平责任原则的一些问题

这是联谊法治视野的第一期节目,为什么要选择《侵权责任法》的公平责任原则和这两个案例作这期节目,主要出于这样几个方面的考虑:

1、2009年12月26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侵权责任法》,2010年7月1日起就要进行实

施。

《侵权责任法》是一部保护公民合法权益的法律,是民法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每一个人的生活密切相关,普及这方面的法律知识对公众日常生活很有帮助,也符合本栏目的主旨。 2、2007年彭宇案的判决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很大关注,案件涉及侵权行为的公平责任原则的适用争议很大;2009年李凯强案的判决对在交通事故中对公平责任原则的适用,重新引发公众对彭宇案和公平责任原则的讨论——用这样两个案例探讨《侵权责任法》的公平责任原则,比较成熟。

3、《侵权责任法》虽然没有实施,但是其法律规定是原本分散在各法律规范性文件中的具体规定,在现行有效的法律文件中都有体现,不存在衔接的问题。以《侵权责任法》的公平责任原则为副标题,主要是为了宣传《侵权责任法》的考虑。

4、在这个栏目中,有两个是永恒的主题,一个证据的证明效果,一个就是侵权行为的归责。这两个主题,每次都会体现,一个是确定事实,一个是确定责任:

没有证据证明的事实,我们无法认可;

无论刑事责任还是行政责任的追究,最终仍然要承担民事责任;

而即使是合同行为的违反,其本质仍然是侵权——侵犯约定之权,其归责的根本仍然是侵权责任。

把两者结合起来,以证据证明事实,以法律确定责任——就是“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

最后,重申一个我个人的观点:对于一个话题,有时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有不同身份的人员持有比较不同甚至是对立的意见。对此,我的观点是这样的——我们一直讲“依法治国”,是依据法律,不是依据法学家、法官、律师等法律工作者,发表意见者的身份与发表的意见是否正确,没有必然联系。

彭宇案件:

2006年11月20日早晨,一位老太在南京市水西门广场一公交站台等83路车。人来人往中,老太被撞倒摔成了骨折,南京一个叫彭宇的小伙子,主动扶起一个摔倒的老太太,又应老太太的儿子恳求,协助送老太太去医院,老太太儿子说自己带的钱不够,他又掏出200元钱替老太太垫付住院费。然而就在彭宇准备离开时,老太太突然一口咬定是彭宇撞了她,彭宇当然不会承认,老太太的儿子立刻报了警。此后又一纸诉状将彭宇告到法院,要求赔偿。本来是见义勇为的彭宇却遇到这样的负心人,其沮丧的心情可想而知。但可气的是我们南京鼓楼区法院,在老太太没有任何证据证明是被彭宇撞伤的情况下,在派出所的对彭宇有利的笔录离奇丢失、派出所所长提供虚假证据、被当场揭穿的情况下,在老太太明显说谎(老太太不承认认识当时在场的陈姓证人,但陈姓证人当时给老太太的儿子打了电话,有通信公司的记录为证)并被证明的情况下,仅凭推理就判彭宇败诉,赔偿原告四万五千多

唐刚:请问正方和反方:您认为摔倒在路边的老人,我们应不应该扶?

正方:扶是应该的,是人的善良本性。不扶是怕惹麻烦的一种自我保护的自私行为(如同范跑跑)。确定自己的行为是正确的,然后因为担心可能会出现的损失,那么这个正确而又必须的事情我们就不去做了吗?危难之处显身手,关键时刻才能证明一个人是英雄还是狗熊。人性的光辉正是在特定的时候才会显示出其伟大。我扶,我自然就会有勇气去面对或承受哪怕是莫须有的诬陷。做彭宇,死也认了。做王浩,迟早下地狱。

反方说:“用道德来绑架别人,以道德的名义来攻击别人,本身就是不道德。”

正方说:“对不道德的人去讲道德,那是道德的扭曲,坚持正义就得对敌人如秋风扫落叶残酷无情。”

反方说:“按照法律法规无禁止的行为即为许可的行为,我不扶老人是我的自由和权利。” 正方说:“法律法规是建立在道德标准上的条文,法律法规没明文规定的并不是我们不

该去做的,只能说缺德人恬不知耻假法律之名钻了法律的空子。”

反方说:“明智的人善于保全自己,这是人的本能,无可厚非。”

正方说:“本能是动物的本性,人之所以高于动物正是因为人有真挚的情感和高尚的道德。”

??

反方问:“你要是没撞她为什么要扶她?”代表神圣庄严法律的法官都这样认为了。 彭宇应该反问:“看到小偷偷别人的钱又不是偷我的钱,我是不是充耳不闻?看到歹徒打伤路人抢劫,反正不是抢我的财物,我何必要去管他?洪水还没淹到我家,我为什么要去防洪?地震没震到我家,我为什么要捐款?敌人没打到我家,我为什么要上前线???试问法官大人还有没有一丝正义感,公德心,爱国情?”真痛恨如今中国的法官竟是如此的垃圾! 面对十三亿人都扶不起一个老太太,卫生部公布了《老年人跌倒干预技术指南》。提出不要急于扶起,要分情况进行处理。其中有很多相关的急救技术措施,而一般民众不是每个人都具备相关经验和知识。弄不好真的是好心帮倒忙,有鉴于此,遇到老人倒地好像更没扶起的必要。

不扶是道德沦丧,社会倒退,全社会鄙视与唾弃的行为。扶才是全社会真正应当弘扬和加以保护的正当光明行为。大家应该是一如既往地发扬中华传统美德,别让几个偶发的反面事例误导。为什么吴志攀的“撑腰体”这么红火?证明还是邪不胜正,放心去做你认为正确的正义行为,人心才会传播出温暖和爱,社会才是和谐美满。那些患得患失自私自利畏首畏尾不敢扶的人是真正的小人。真的是自己撞倒老人而反说是自己扶起老人的东西,与那些得到帮助却反而诬陷好人的东西,统统是该下地狱的魔鬼。

正方观点

该扶!

且不说你是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文化人,任?a href="http://www.zw2.cn/zhuanti/guanyuwozuowen/" target="_blank" class="keylink">我桓鲂拇媪贾娜硕蓟嵴饷醋龅摹!袄衔崂弦约叭酥稀笔侵泄盖炅粝碌拇趁赖拢馐俏幕恍卸巡槐愕睦先瞬恍⌒牡梗返姆銎穑馐侨酥G椤V蟹隼希且桓霾恍枰竽运伎季筒囊馐丁?/p>

反方观点:

不该扶

这个年代好人难做呀,还是不要冒险一试了,因为我试不起呀。现在我看见老人在路边走路都会躲远点,怕沾上,这是真的,就算别人骂我我也还是会这样保护自己。

好心人不一定做好事,别认为你扶他起来就是做好事,把眼光放远一点,做好事要惠及四方,不要只考虑那些对社会无贡献

1.如今坑爹老人越来越多,此类事件频频发生,让好心人寒了心。 的个人。

2.在如今这个物价飞涨,经济泡沫严重的时代,被诬陷的我们拿什么去给老人们买单。

3.就算是当场让大家作证,进了医院老人反咬一口。证人难寻

总结:

不管怎么说,“彭宇后遗症”是落下了,许多年也无法消除。

彭宇事件使许多人认识到了现阶段我们过社会诚信的状况,也对司法机关的“大胆创新”有了见识!彭宇事件颠覆社会道德的判决,对中国法律、执法者、执政者敲响了警钟。本来法律是为了维护道德,维护社会秩序,捍卫权利的,但这次案件的判决,却产生了严重的负面效果,这不得不引起深思。平民的不诚信不可怕,司法不诚信才是最可怕的。人们常说,不要让英雄“流血又流泪”,可现实就是这样无情,英雄不仅流血,还是要流泪,辛酸的泪,无助又无奈的泪!连法律都欺负他们!道德已经被逼到了社会的墙角。

? ? ?解铃还需系铃人,要扭转日益加深的“彭宇案”的负面效应,重塑人们助人为乐的信心和善良感,需要全社会重视这个问题。法律更要做排头兵,大张旗鼓地弘扬正气,驱除邪气。

篇四:见到路边老人摔倒扶不扶是当今社会一个备受争议且现实的问题

见到路边老人摔倒扶不扶是当今社会一个备受争议且现实的问题,在今年的春晚小品《扶不扶》中已经告诉我们应该怎么做。那么在现实生活中,如果我们遇到老人摔倒到底该不该去扶呢?去扶了,可能会给自己带来一系列的麻烦,被诬陷告到法院甚至要还背负巨额赔偿。近几年南京的“彭宇”案和河南郑州的“李凯强”案扶老人被讹而赔光家底的事件已经向大家暴露了这个问题。如果不扶,我们可能会换得一个清静,不会招惹上任何麻烦。但是我们失去了什么呢?我们失去的是良心。可能就在那一霎那间,一个人的生命就消逝了。如果不去扶,我们虽然得到了生活的平静,却换来了道德的丢失。

那么假如在生活中,遇到摔倒在马路边的老人,究竟该不该扶呢?我认为,一定要扶!但是不能盲目地去扶。首先我要先确定四周有围观的目击证人可以证明老人是自己摔倒的然后我再去扶。扶起来后,假如老人有摔伤再抓紧送去医院做善后工作。假如遇到这种情况,摔倒的老人十分痛苦,处在生死边缘需要紧急抢救,那么救人是首要的,一切证据证人全都抛在脑后,这个时候就不能再考虑自己是否会被诬陷惹上麻烦。做人要正直,在这个时刻人要有良知,必须要把老人救起并送进医院进行紧急抢救治疗。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我不被人理解,即使我被诬陷,即使我要赔偿,起码我良心上过得去,我是问心无愧的。所以,如果我遇到这种情况,我一定要去扶。

现今社会是一个金钱社会,很多人的眼睛看到的只有钱,道德问题几乎被人忽视。我认为,作为一个中华民族的儿女,就应该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必须要有一个好的心态和一个良好的道德观念。就像春晚小品《扶不扶》里的一句话说的“人倒了还能扶起来,人心倒了就扶不起来了”。所以我坚持的观点就是要扶,人扶起来了,我们的良心就扶起来了,我们的道德就扶起来了,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就传承下去了。

篇五:感动!女护士不避秽物急救路边晕倒老人

感动!女护士不避秽物急救路边晕倒老人

晨练路上遇老人晕倒,黄岩女护士不避秽物急救近半小时,路人一遍遍地说“没用了”,可她仍然不肯放弃。最后,她满心愧疚:“对不起,人没救回来”;老人家属表示: “你已经尽力了,我们都很感谢你。说实话,在那种情况下做急救,我们家属都做不到。”萍水相逢,护士挺身而出;强忍悲痛,家属不忘感恩。在医患关系紧张的当下,这个故事成为佳话。

6月29日,王丹萍难得休息,一大早她就来到黄岩九峰公园锻炼。7点05分左右,在一座桥边,她看到围着四五个人,觉得肯定出事了,就上前查看。果然,一个老人仰躺在地上,不省人事。68岁的退休干部王成国是事发时的目击者:

当时,我看到那个老人身上挑了几桶水,应该是从公园里采的泉水。摔倒的时候,担水的扁担还在肩上。我们好几个人围着,报了警,却不知道怎么抢救,束手无策。

过了一会儿,来了个穿粉色衣服的女的,摸了下老人的脖子就开始做人工呼吸,看上去手法挺专业。她做了一次又一次,我们看了都感动了。我看她一个人挺吃力,就过去帮忙按老人的胸口。老人吐了很多脏东西出来,很臭,旁边的人都捏着鼻子往后退。她好像没闻到一样,也不怕脏,清理了一下继续做急救。就这样救了一会儿,我对那姑娘说,“脉搏没了,没用了。”那个姑娘没理我,手嘴一刻不停继续施救。过了几分钟,我看老人的脸色已经发紫。她也因为消耗体力过大,满头大汗,脸色也开始发青。我有点担心,又说了一次,“没用了。”可她仍然没理我。我实在心疼那个女孩子,就拿了一把折扇,在她旁边扇风。有个小年轻也跑过来帮忙,按压老人的胸口。救护车来了后,穿粉红色衣服的姑娘跟着上了车。我心想,这样的好人应该得到表扬,便走过去问,“你叫什么名字?”

她还是没有回答,坐在老人身边,继续急救。

“这么好的人,一定要找到她。”

王成国后来赶到医院,没打听到,又跑了趟卫生局,还是没打听到。后来,有网友终于认出,那个救人的女子就是王丹萍。 “我活了这么多年,让我感动的事情很少,但是,王丹萍真是打动了我。”王成国这样告诉记者。他说,以前确实也对医院存在偏见,还骂过医生,但是这次的事情以后,他的观念改变了,“好的医务人员大有人在。”

王丹萍身材瘦小。她的同事后来说,心肺复苏整个流程一般是三分钟,三分钟做完人就很疲惫了,她却做了二十来分钟,真的不容易。 直到老人被送进急救室,王丹萍才回了家。她并不觉得这是一件什么了不得的事。 “换上我们医院的其他同事,也会这么做的, 只是被我遇上了而已。”她告诉记者,这是她作为医务人员应尽的职责。 “当时太紧张了,只想着把命救回来。”救了多长时间?有多累?有没有觉得老人的呕吐物脏?她都没印象了。

很快,王丹萍给老人做人工呼吸施救的视频被人拍了下来,传到网上,点击量很快超过了20万。几乎整个黄岩都感动了,大家都在找,那个好心的粉红衣服的女子是谁?当天下午,有朋友看了视频,打电话给王丹萍,“视频里的人是你吗?”王丹萍只是笑笑,没有承认。 遗憾的是,那位老人最终还是没能救回来。他姓李,今年75岁,平时身体很好,每天早上都要到九峰山公园锻炼,并挑一些山泉水回家。这个习惯已经保持了很多年,没想到这次出了意外。

“我们也在网上看了视频,真的很感动,说实话,换了我们子女,说不定也做不到她这样。”老人的女婿说。

昨天中午,老人家人特意赶制了两面锦旗送到医院,一面写着“丹心一片献爱,萍水相逢救人”,特意把王丹萍的名字嵌了进去;送给医院的锦旗则写着:“德艺双馨,恩重如山”。

“真对不起,没能把人救回来。”见到老人家属的第一句话,王丹萍就道起了歉。 “你已经尽力了,我们都感谢你。”老人的女儿说着说着哭了起来。触景生情,王丹萍也忍不住,流下了眼泪。

旁边,医院院长沈洁眼眶也湿了。沈洁说,这么多年了,在医院很少看到这么感人的场面,“一开始我还有点担心,老人的家属会不会来医院闹,毕竟这样的事见多了。”

王丹萍是乐于帮助别人的人。从2005年开始,王丹萍就加入了黄岩义工协会,利用空余时间,到敬老院、贫困家庭献爱心。敬老院是她最常去的地方,每次去,她都会帮老人们量血压、剪指甲,为他们做饭、洗?a href="http://www.zw2.cn/zhuanti/guanyuluzuowen/" target="_blank" class="keylink">路S惺焙颍够岽抛约?岁的孩子一起去。

“帮助别人,也是快乐自己,一举两得。”王丹萍说,自己只是一个很平凡的人, 做着平凡的事。

感谢这位白衣天使,用平凡的事迹谱写生活的美丽!

(环球医学编辑:张帆 )

字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