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哲学家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4 07:37:54 体裁作文
篇一:哲学家的最后一课阅读答案
哲学家的最后一课阅读答案
一位哲学家带着他的一群学生漫游世界,十年间,他们游历了许多国家,拜访了许多有学问的人,现在他们回来了,个个都满腹经纶。在进城之前,哲学家在郊外的一片草地上坐了下来,说:“十年游历,你们都已是饱学之士,现在学业要结束了,我们上最后一课吧!”弟子们围着哲学家坐下来。
哲学家问:“现在我们坐在什么地方?”
弟子们答:“现在我们坐在旷野里啊。”
哲学家又问:“旷野里长着什么?”
弟子们答:“旷野里长着杂草。”
“对,”哲学家说:“现在旷野里是长满杂草,但是我想知道应该如何铲除这些杂草?”
弟子们非常惊愕,他们都没有想到,一心在探讨人生奥妙的哲学家,最后一课问的竟然是这么简单的一个问题。
一个弟子首先开口,说:“老师,只要用铲子铲掉就行了。”哲学家摇摇头。 另一个弟子接着说:“用火烧也是很好的办法啊。”哲学家微微笑了一下,示意下一位。
第三位弟子说:“我想撒上石灰就会除掉所有的杂草。”
接着讲的是第四个弟子,他说:“斩草要除根,只要把根挖出来就行了。” 等弟子们都讲完了,哲学家站了起来,说:“课就上到这里吧,你们回去以后,按照各自的方法铲除一片杂草,一年后,我们再到此地相聚。”
一年后,弟子们都来了,不过相聚的地方不再是杂草丛生,它变成了一片长满谷子的庄稼地。弟子们围着谷地坐下,等待哲学家的到来,可是哲学家始终没有来。
几十年后,哲学家趋势了,弟子们在整理他的言论时,私自在最后补了一章:想要除掉旷野里的杂草,方法只有一种,那就是在上面种上庄家。同时,要想让灵魂无纷扰,唯一的方法就是用美德去占据它。
试想那些学生们的人生如果缺了这最后一课,即使学富五车又有多少意义呢?
问题
1.在除野草的事情上,除了文章提示的主题,你还有别的想法吗?
这是一个如何解决问题的问题。
如何解决问题?方法不是在问题的多种答案中寻找最佳答案,而是转移问题。如何除掉杂草?方法多多,但最后不是如何“除掉”杂草,而是“种”庄家。问题被转移了,问题不再是问题了,问题不存在了,也就解决了。
如何让灵魂无纷扰?用美德占据它!
问题是如何解决灵魂的纷扰,但答案却指向了如何培养自身德美的。这样的答案使得重点不再在解决灵魂纷扰的问题上了,而是聚焦到如何培养美德上。
在除野草的事情上,除了文章提示的主题,你还有别的想法吗?
我的想法就是:这就是一个问题转移的概念。就像我现在回复这个问题一样,我不是在针对除野草提出什么建议,而是把问题引向了另一个问题——一个关于问题转移的问题。
随便一看,随便一想,随便一答,大家别太在意,欢迎交流。
谢谢!
(这些在百度上一搜就可以啦!)
篇二:小学语文六年级阅读题《哲学家的最后一课》附参考答案
小学语文六年级阅读题《哲学家的最后一课》附参考答案 哲学家的最后一课
一位哲学家带着一群学生去漫游世界。十年间,他们游历了许多国家,(拜访 访问)了许多有学问的人,现在他们回来了,个个满腹经纶。
在进城之前,哲学家把他的学生带到郊外的一片草地上,说:“十年游历,你们都已成了饱学之士,现在学业就要结束了,我们上最后一课吧!”
学生们围着哲学家坐了下来。哲学家问:“现在我们坐在什么地方?”学生们说:“坐在旷野里。”哲学家又问:“旷野里长着什么?”学生们:“旷野里长满杂草。”
哲学家说:“对,旷野里长满杂草。现在我想知道的是:如何除掉这些杂草?”学生们非常惊愕(è),他们都没有想到,一直在探讨人生奥妙的大哲学家,最后一课问的(果然 竟然)是这么简单的一个问题。
一个学生首先开口:“老师,只要有铲子就行。”哲学家点点头。 另一个学生接着说:“用火烧也是一种很好的办法。”哲学家微笑了一下,示意下一位。
第三个学生说:“撒上石灰就会除掉所有的杂草。”
接着讲的是第四个学生,他说:“斩草除根,只要把根挖出来就行了。”
等大家一个一个都讲完了,哲学家说:“课就上到这里了。你们
回去后,在住宅附近按照各自的办法试一试。至于这里的杂草,由我负责根除。一年后,有了结果,我们再来相聚。”
学生们各自按照自己的办法除草。第二年春天,小草又偷偷地钻出了地面。唉,效果不好!不过,他们还是按照约定来相聚了。 学生们来到郊外发现,原来相聚的地方已不再是杂草丛生,而是变成了一片长满麦子的庄稼地。他们围着坐下,等待哲学家的到来,(于是 可是)哲学家始终没有来。
哲学家去世了。学生们在整理他的言论时,在最后补下了这样的内容:要想根除旷野里的杂草,最好的方法是种上庄稼,让有用的东西占据它。同样,一个人要想铲除心灵中丑恶的东西,最好的方法就是______________,让____________占据它。
1、把( )中不恰当的词语划去。
2、为什么学生们会认为老师的最后一课问了一个简单的问题?
3、根据短文内容和你的理解,把结尾补充完整。
4、概括回答:学生们和哲学家铲除杂草的方法有什么不同?
5、文中的哲学家是怎样教给学生懂得一个深奥的人生哲理的?
答案:
1、访问 果然 于是
2、两个要点:老师是探讨人生奥妙的大哲学家;这个问题简单得任何人都知道答案。
3、(多做好事),――让(美好的心灵)或(善良的品质)占据它。
4、学生们都是从如何“铲除”的角度进行思考的,而哲学家是从“利用”、“占据”的角度考虑的。
5、哲学家不是像普通的老师那样,在课堂上,用说教的方法,而是
(1)将学生们带到旷野中,(2)通过实际问题,从看似简单的事情入手,(3)让学生自己悟出深刻的人生哲理。
篇三:世界最著名的60位哲学家简介
中外60位重要哲学家简介
1. 泰勒士(Thales,约前624—前550),古希腊最早的哲学家。米利都学派的创始人,他提出的“水是万物的本原”被认为是西方第一个哲学命题。他也被看作是哲学唯物主义的先驱。
2. 毕达哥拉斯(Pythagoras,约前580—前500)生于伊奥尼亚海域的萨摩斯岛。毕达哥拉斯派的创始人和首领。该派提出数是万物的本原,数是众多的、不变的,他们认为数目是最智慧的,和谐是最美好的,并认为灵魂不朽。
3. 老子(前571—前471) 姓李,名耳,字伯阳,谥曰聃,春秋时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他遗留下来的著作,仅有《五千文》即《道德经》,也叫《老子》。其核心观念是“道”,提出了天道无为以及“道常无为,而无不为”的思想。
4. 释迦牟尼(Sakyamuni, 公元前565—前485) 佛教创始人。姓乔达摩,名悉达多,意译“义成就者”,尊称释迦牟尼。印度人。佛陀的思想代表了当时一定阶层的利益和看法。主要学说有:四谛说、缘起说、无常、无我论、业报轮回论和涅磐论。生前并无著作,死后他的言行由弟子们记录整理汇编为经、律、论三藏。
5. 孔子(前551—前479) 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其学以“仁”为核心,崇尚“忠恕”之道,又以孝悌为仁之本。他相信天命,又重视人为;在教育上主张因材施教;政治上提出“正名”的主张,认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都应实符其名;提倡德治和教化。主要著作有《论语》。
6. 巴门尼德(Parmenides,约前540—前470) 生于爱利亚,爱利亚派的哲学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著有《论自然》一书。他指出了真理之路和意见之路的区分:意见之路按众人的习惯认识感觉对象;真理之路则用理智来进行辩论,“是者”就是真理的对象。
7. 赫拉克利特(Heraclitus,约前535—前475) 出生于爱菲斯王族。是爱菲斯学派的代表人物。他认为火是万物的本原,火转化成万物是火的消耗和熄灭,万物转化成火是火的充裕和燃烧。著有《论自然》一书,现有残篇留存。
8. 苏格拉底(Socrates,约前469—前399) 古希腊哲学家,雅典人。他的几个重要的哲学命题是“认识你自己”、“德性即知识”。他是把哲学的对象从自然转向人类的伟大哲学家。他的生平事迹和思想主要由他的学生整理在《回忆录》中。
9. 墨子(约前468—前376) 名翟,春秋末战国初思想家、教育家、学者,墨家学派创始人。墨子的学说和思想收录在《墨子》中,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尚贤》、《尚同》、《兼爱》、《非攻》、《节用》、《节葬》、《天志》、《明鬼》、《非乐》、《非命》等篇目。墨子的学说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几点:①兼爱非攻②天志明鬼③尚同尚贤④节用。
10. 柏拉图(Platon,前427—前347) 古希腊客观唯心主义哲学家。提出“理念论”,认为理念是一,万物是对理念的分有,并指出灵魂是不死的,一切学习都是在回忆。代表作有《巴门尼德篇》、《国家篇》、《斐多篇》等。
11. 第欧根尼(Diogenes, ?—约公元前320) 犬儒学派(希腊一哲学派别,它强调禁欲主义的自我满足,放弃舒适环境)的典型人物。他认为除了自然的需要必须满足外,其它的任何东西,包括社会生活和文化生活,都是不自然的、无足轻重的。他揭露大多数传统的标准和信条的虚伪性,号召人们回复简朴的自然的生活。代表作有《共和国》一书。
12. 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前384—前322) 古希腊哲学家、科学家。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称他为“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他否定柏拉图的“理念论”,认为具体的单个事物是独立存在的第一实体;提出著名的“四根说”;肯定认识来源于感觉,把人的心灵比作“蜡快”,感觉是外物印在蜡快上的印记。代表作有《工具篇》、《物理学》、《形而上学》等。
13. 孟子(约前372—前289) 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儒家的主要代表之一。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并发展为仁政学说;提出“民贵君轻”说;主张尽心知性知天;强调认识论和伦理学相统一的“天人合一”说;还指出了“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的历史事实。他的学说对后世影响极大,有“亚圣”之称。著作有《孟子》。
14. 庄子(约公元前369—前286) 名周,字子休,战国中期著名思想家、文学家,道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继承和发展了老子“道法自然”的观点,认为道是无限的、“自本自根”、“无所不在”的。其思想包含了朴素辩证法因素,同时又有相对主义和宿命论的倾向。庄子的哲学思想达到了很高的思维水平,对后世影响很大。著作有《庄子》。
15. 荀子(前313—前238) 名况,号卿,战国末期儒家学派重要代表人物,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教育家。现存的《荀子》三十二篇,大部分是荀子自己的著作,涉及到哲学、逻辑、政治、道德许多方面的内容。他相信人定胜天,提出“性恶论”,主张礼法兼治,坚持“正名”之说,强调封建等级,反对世袭,强调“学”的重要性。
16. 董仲舒(前179—前104) 西汉哲学家,今文经学大师,专治《春秋公羊传》。其学以儒家宗法思想为中心,杂以阴阳五行说,把神权、君权、父权、夫权贯串在一起,形成封建神学体系;该体系的中心是“天人感应”说;他还提出“三纲五常”的封建伦理和把人性分为上、中、下三品的论点;宣扬“黑、白、赤三统”循环的历史观。著作有《春秋繁露》及《董子文集》。
17. 司马迁(前145或前135—?) 字子长,西汉史学家,文学家,主要著作有《史记》。《史记》是我国最早的通史,开创了纪传体史书的形式。他怀疑天能赏善罚恶的神学观点,认为社会发展即人们对“利”的追求,谋利是人的天性。还提出“人富而仁义附焉”,试图以经济生活说明社会道德。
18. 西塞罗(Cicero,Marcus Tullius,前106—前43年) 罗马共和国晚期的国务活动家,贵族奴隶主的思想代表。他把伊壁鸠鲁的“快乐论”歪曲为“纵欲主义”。提出“天赋观念论”的唯心主义先驱论,宣扬灵魂神圣、灵魂不朽等神秘主义思想。今存《论善与恶之定义》、《论神之本性》、《论国家》、《论法律》等。
19. 奥古斯丁(Aurelius Augustin,354——430年) 罗马帝国基督教思想家,教父哲学的主要代表。教父们制定的基本信条在他那里得到全面的系统化,理论化,其信条有:一
是“三位一体”,二是“创世”说,三是“原罪”说,四是“天国报应”说,五是“教权至上”说。代表作有《论自由意志》、《论三位一体》、《上帝之城》等。
20. 慧能(638—713) 本姓卢,唐僧人,禅宗南宗创始人,被推为禅宗六祖。他以“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表示他对佛理的体会;在禅宗上他宣传“见性成佛”。其说教在死后由弟子汇编成书,称《六祖坛经》。
21. 张载(1020—1077) 北宋哲学家,字子厚,世称横渠先生。理学创始人之一。讲学关中,故其学派称为“关学”。肯定“气”是充塞宇宙的实体,认为物质的气是永恒的、不生不灭的,批判了佛、道两家关于“空”、“无”的观点。主要著作有《正蒙》、《经学理窟》、《易说》等,编入《张子全书》。中华书局于1978年出版《张载集》。
22. 安瑟伦(Anselm,Canterbury,1033—1109) 意大利中世纪佛兰西斯派神学家、经院哲学的重要代表,极端的唯实论者,人称“最后一个教父和第一个经院哲学家”。他提出了关于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认为理性服从信仰,“我决不是理解了才能信仰,而是信仰了才能理解。因为我相信,除非我信仰了,我决不会理解”。代表作有《论道篇》、《独白篇》、《上帝为何化身为人》等。
23. 朱熹(1130—1200) 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别称紫阳,南宋哲学家、教育家。他发展了二程关于理气关系的学说,集理学之大成,建立了一个客观唯心主义的理学体系,世称程朱学派。他的理学在明清两代被提到了儒学正宗的地位。主要著作有《四书章句集注》、《周易本义》、《诗集传》、《楚辞集注》以及后人编撰的《晦庵先生公文集》和《朱子语类》等多种。
24. 陆九渊(1139—1193) 南宋哲学家,字子静,自号存斋。于江西贵溪象山建“精舍”,聚徒讲学,学者称象山先生。为“心学”创始人。以“心”为构成宇宙万物的本原,提出“心即理”的命题,在“心”、“物”关系上,认为万物都包罗在我心中。其学由王守仁继承发展,世称“陆王学派”。著作经后人编为《象山先生全集》,1981年中华书局出版《陆九渊集》。
25. 托马斯·阿奎那(Thomas Aquinas,1226—1274年) 意大利中世纪神学家、西欧封建时期经院哲学的主要代表。认为上帝是存在的,信仰高于理性,“所谓其它科学,都是神学的婢女”。他认为人是灵魂和肉体的组合体,灵魂是会朽坏和消失的,肉体只有与灵魂相结合才构成“个体”。代表作有《反异教大全》、《神学大全》等。
26. 马丁·路德(Martin Luther ,1483—1546年) 出生于德国的一个农民家庭,宗教改革运动的发动者,代表作有《九十五条纲领》、《致德意志基督教贵族公开书》、《教会的巴比伦之囚》、《论基督教的自由》,提出“因信称义”说。
27. 达·芬奇(Da Vinci ,Leonardo ,1452—1519)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画家和哲学家。绘画作品有《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著作有《绘画论》。
28. 王守仁(1472—1528) 明哲学家、教育家,字伯安,卒谥文成。曾筑室故乡阳明洞,世称阳明先生。力倡“象山之学”,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依赖于心而存在,整个自然界以及人类社会一切事物都是“心”的表现。提出“知行合一”说,主张求理于吾心。著
作由门人辑成《王文成公全书》,其中在哲学上最重要的是《传习录》和《大学问》。
29. 帕斯卡尔(Patrizi ,Francesco ,1529—1597)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自然哲学家。他肯定客观实在性是事物的根本原则,物质是一切事物的基础和原因;一切物质由空间、光、热和流这四种内在的原则组成。并认为神创造世界,神与光明等同。主要著作有《历史的艺术》、《宇宙新哲学》、《逍遥派的辩论》等。
30. 培根(Francis Bacon,1561—1626年) 英国人。他最早表达了近代科学观,阐述了科学的目的、性质,发展科学的正确途径,首次总结出科学实验的经验方法——归纳法,对近代科学发展起到指导作用。四假象说。主要著作有《伟大的复兴》,包括《论学术的进展》、《新工具》。
31. 霍布斯(Hobbes ,Thomas ,1588—1679年) 英国经验主义哲学家。提出一切知识和观念起源于感觉经验,并提出著名的“社会契约论”思想。代表作有《论公民》、《利维坦》、《论物体》、《论人性》。
32. 笛卡儿(Rene Descartes ,1596—1650年) 出生在一个法国贵族家庭。他提出了著名的“我思故我在”命题,并提出了“心——物”二元论的思想。代表作《指导心智的规则》、《方法谈》、《第一哲学的沉思》、《哲学原理》。
33. 王夫之(1619—1692) 明清之际思想家,字而农,号薑斋。晚年隐居于湘西蒸左石船山(今湖南衡阳县曲兰),学者称船山先生。总结和发展了中国传统的朴素辨证法和唯物论,认为宇宙是由“气”构成的物质实体,物质实体“气”和客观规律“理”,两者不可分离。著作后人编为《船山遗书》,其中哲学上最重要的有《周易外传》、《尚书引义》、《读四书大全说》、《张子正蒙注》、《思问录》、《黄书》、《噩梦》、《老子衍》、《庄子通》。
34. 斯宾诺莎(Spinoza Benedictus de ,1632—1677) 荷兰哲学家,唯理论和无神论的主要代表之一。斯宾诺莎认为实体是唯一不变的无限的存在,没有超自然的上帝存在,实体本身就是上帝,具有泛神论的倾向。著有《伦理学》等。
35. 洛克(Locke John ,1632—1704) 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经验论的主要代表之一。洛克发展了培根的哲学体系,认为知识起源于感觉经验,并在政治上提出了分权理论。著有《人类理智论》、《政府论》。
36. 莱布尼茨(Leibniz ,Gottfried Wilhelm ,1646—1716) 德国哲学家,唯理论的主要代表之一,他提出了单子论,以单子作为构成万物的基础,说明事物的运动变化,以无限的单子序列和单子序列变化的前定和谐说明事物运动发展的连续性和变化的规律性,形成了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体系。著有《单子论》、《人类理智新论》。
37. 维柯(Giovanni Battista Vico,1668—1744) 意大利伟大的哲学家、语文学家、美学家和法学家,在世界近代思想文化史上影响巨大。其历史哲学认为,由于人的意志决定行动,因而人类自己创造历史,人类也能正确地认识历史,找出历史的规律性,使历史成为一种“新科学”。其著名代表作有《新科学》。
38. 贝克莱(Berkeley ,George ,1685—1753年) 英国主观唯心主义哲学家,生于爱尔兰。提出“存在就是被感知”,并认为物质是虚无。代表作有《视觉新论》、《人类知识原理》、《论运动》等。
39. 孟德斯鸠(Montesquieu ,Baron de ,1689—1755) 法国启蒙思想家、社会学家、资产阶级国家与法学理论的奠基人。他提倡政府的行政、立法及司法分立和互相制衡,以此作为保证个人自由的手段。另外,还提出了“地理”说和一些法律、经济理论。著有《波斯人信札》、《论法的精神》。
40. 伏尔泰(原名弗兰苏阿,马利·阿鲁埃,伏尔泰是他的笔名)(Voltaire,1694—1778) 法国启蒙思想家。信奉自然权利说,主张人人在法律面前平等,但又认为财产权利的不平等是不可避免的;承认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肯定认识采源于感觉经验。著有《哲学通信》等。
41. 休谟(David Hume ,1711—1776年) 英国不可知论哲学家。他制定了怀疑论的认识论学说,认为实体是否存在是不可知的。在知识论上提出了“习惯性联想”说的因果论。代表作《人性论》、《人类理智研究》等。
42. 卢梭(Rousseau ,Jean-Jacques ,1712—1778) 法国启蒙思想家,文学家、自然神论者。认为物质世界是客观存在的,感觉是认识的根源,但不否认上帝和灵魂的存在。著有《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社会契约论》、《爱弥尔》、《忏悔录》。
43. 康德(Kant ,Immanuel ,1724—1804) 德国古典哲学的奠基人,18世纪欧洲启蒙运动重要的思想家之一。他的先验论哲学是近代理性主义与经验主义矛盾的结合,他认为人的意识之外有“自在之物”,是不可认识的“本体”,人所认识的只是现象。提出永恒不变的道德原则,即绝对命令。著有《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和《判断力批判》等。
45. 赫尔德(Herder ,Johann Gottfried ,1744—1803) 德国哲学家。把泛神论和个人主义结合起来,认为上帝是单一的无限的精神的原始力量,表现于一切事物之中。美学上提出了初步的历史主义观点。主要著作有《批评之林》、《关于促进人性的通信》。
46. 黑格尔(Hegel ,Georg Wilhelm Friedrich ,1770—1831) 德国古典唯哲学的集大成者,客观唯心主义者、辩证法大师。创立了欧洲历史上最大的唯心主义哲学体系,以绝对精神的辨证发展为对象和内容;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绝对理念,世界充满着矛盾,永远处在运动和变化之中。著有《精神现象学》、《逻辑学》和《哲学全书》。
47. 叔本华(Schopenhauer ,Arthur ,1788—1860) 德国“悲观主义哲学家”,唯意志主义流派的创始人,生命意志论的主要代表。他是黑格尔绝对唯心主义的反对者、新的“生命”哲学的先驱者。认为“世界是我的意志和表象”,强调意志的重要性。坚持反理性主义立场,认为现象世界是由主体派生的不是真实存在的。著有《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48. 孔德(Comte ,Isidore Auguste Marie Fraugois Xavier ,1798—1857) 法国哲学家,实证主义的奠基者、社会学的创立者。认为哲学不是抽象的推理而应以“实证的事实”为依据,即经验事实和经验现象。认为唯物、唯心主义都不是以“实证的事实”为研究对象,都是不确实、不科学的。著有《实证哲学教程》等。
篇四:哲学家的最后一课
哲学家的最后一课
强华萍
教学要求:
1、 学会本课生字词,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 理解课文内容,着重领会“要想铲除灵魂里的杂草,惟一的办法就是用美德去占据它”的意思。
3、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最后一个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交流名言。由名言导入新课的学习。
1、 交流收集的有关美德的名言。
2、 今天大家的表现真不错,为了奖励大家,今天老师也送大家一段名言。出示文中的最后一段话。
“要想根除旷野里的杂草,方法只有一种,那就是在上面种庄稼。同样,要想铲除灵魂里的杂草,惟一的方法就是用美德去占据它。”
3、 读,质疑,揭示课题。
4、 导语:“哲学家”就是在探讨人生奥妙方面很有成就的人。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哲学家的课堂,聆听教诲,感悟哲理。
二、初读课文。
1、 读了课文后你想说些什么?交流。
三、学文1---2段。
1、 探索人生哲理的大哲学家带领弟子们游历了整个世界。齐读第一段。理解并板书:满腹经纶
2、 老师把学生带到旷野之中上最后一堂课。小小组分角色读2—9小节。然后指名读。
3、 交流他们探讨的是什么问题。板书:用铲子、用火烧、撒石灰、挖草根
4、 这四种方法哪一种行之有效呢?请你也选择其中的一种去试验一下好吗? 一年后你的荒地怎么样了呢?请你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一下。
5、一年后,四位学子再次相聚旷野里,看到了什么呢?看丰收图。学生用语言描述。这时他们心里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
5、 把你的做法和哲学家的做法比较一下,哪一种好,为什么?引导学生用递进的关联词说话。
四、学文最后一段。
1、 过渡:老师没有来,什么也没有说,可是学生们这时都恍然大悟了。读最后一段。
2、 再出现最后一段话。
(1)、齐读。
(2)什么是灵魂里的杂草。举例说。并写出它们的反义词。并仿照书上的句式说话。要想( ),惟一的方法就是( )。
3、 小结:人的一生中,你总要和你灵魂里不由自主生长的杂草作斗争。在激烈的斗争中,你怎样画人生坐标,怎样维持心灵天平的平衡,就需要像同学们所说:当你自私时,想想绿叶给予的伟大;当你悲观时,品味泉水丁冬的乐观;当你急躁时,寻觅秋阳下的那颗宁静。只有这样,你的心灵才会用美德占据,才会不断地完善,你才会成为一个灵魂高尚的人。
4、 让我们记住这段话,把它作为我们的座右铭。背诵。
五、总结全文。
六、推荐课外阅读《庸医与华佗》《闷罐车里的圣诞夜》
篇五:哲学家的最后一课
哲学家的最后一课》教学实录之一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在上课之前,先给大家讲个小故事。说有一位在德国留学的中国学生,获得了博士学位,他想在德国找一份工作,到德国20多家大公司去应聘,但都没有成功。到底是什么原因呢?请你猜猜。
生:因为是中国留学生。
师:你的意思是说德国人看不起我们中国留学生。
生:可能是工资太低。
生:也可能是找不到合适的工作。
生:我好象读过这个故事,好象是说他乘公交车逃了2次票。
师:握个手,叫什么名字,你是个爱读书的孩子,所以见多识广。其实原因就在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中。伸出手来和老师一起写课题。教师板书:哲学家的最后一课。哲是个生字,翘舌音,齐读课题。 师:读了课题,你想提什么问题?
生:哲学家的最后一课是上了什么内容?(教师打一个小问号)
生:通过最后一课,哲学家想告诉我们什么道理?(教师打大问号)
生:哲学家是个怎样的人?(哲学家是干什么的?什么样的人可以称为哲学家?教师又打一问号) 师:听说大家已经把课文预习了几遍,那老师直接请大家来展示你们熟练的朗读了。边听边想,读完后看大家能不能解决这些问题。
(学生开火车朗读,教师随时纠正读音。)
师:课文中的那位哲学家是干什么的?
生:一直在探讨人生的奥妙。
师:是啊,在我们看来哲学家苦苦探讨的人生奥妙,肯定是非常非常深刻的人生哲理。可今天,却让他的弟子们,(板书)惊愕不已,为什么?
生:“一直在探讨人生奥妙的哲学家,最后一课问的竟是这么一个简单的问题。” 师:什么问题?
生:如何铲除田野里的杂草?
师:这个问题简单的不可思议,连小孩子都能回答。老师昨天在备课时,一直为这个幼稚的问题摇头好笑,真有点怀疑哲学家的智商了。(学生好笑)
师:好笑归好笑,课还是要上,对于如何铲除旷野里的杂草,答案还是要有的。请同学们默读第4——10自然段,看看弟子们是如何做的,哲学家又是怎么做的,你有什么看法?你倾向于谁的呢? (学生默读课文。)
师:先不急,把你的观点和同学交流一下。
(学生先小小组交流后全班交流。显得很活跃。)
生:我比较赞同哲学家的做法。因为,他不像弟子们,杂草是铲除了地还是荒着,现在哲学家种上了谷子,提供了粮食,发挥了作用。
生:我除了赞同哲学家的做法外,还比较赞同斩草除根的弟子的做法,他彻底清除了杂草,圆满回答了老师的问题。
师:也许你没有真正种过田,听农民伯伯说,斩草除根了,看似彻底铲除了杂草,但(板书草籽)却落进了泥土,来年,草籽还会生根发芽。懂了吗?
生:我赞同用石灰除草的方法,我看过石灰被水冲洗后,那些杂草被干死了。 生:你们两位都没有哲学家的好,光除草却没有用。
生:哲学家种庄稼,也要先除草,然后种上庄稼。
生:庄稼地里,不可能全部是谷子,肯定也有杂草。
师:同学们争论很激烈,看来,我得请最后一位同学来总结了。
生:你们都有点偏题,现在不是要讨论如何种庄稼的问题,而是要讨论如何铲除旷野里的杂草。弟子们的做法都不能彻底清除杂草,而只有哲学家的做法彻底铲除了杂草。
师:谢谢你的总结。刚才大家议论的弟子们的做法包括那位用石灰的方法,虽然地表上的草死了,但根还在。(显然教师这个补充滞后了),都不能彻底根除杂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因为杂草仍然有生存的空间。而哲学家呢?用事实来说明一切。一年后,弟子们如约而至,不过他们所看到的原来相聚的地方,不再是
生:杂草丛生。
师:而是
生:变成了长满谷子的庄稼地。
师:请大家注意两个字“长满”,为什么?
生:说明,全部是谷子。
师:对,杂草已经没有了生存空间。我想此时此刻,那些弟子们看到长满谷子的庄稼地,一定也会惊愕不已,当然不是对当初那个简单幼稚的问题而惊愕,而是为了什么呢?(学生起先有点迟疑,显然这是老师的问题。但学生还是举手了。)
生:因为弟子们觉得自己的方法没有彻底铲除杂草。而哲学家的方法真是太高明了。
师:所以,弟子一个个由惊愕转为敬佩。你们认为哲学家是个怎样的人?我请几位同学分角色朗读课文。
(学生分角色朗读)
生:我觉得哲学家是个具有良苦用心的人。他通过一个最简单的问题告诉学生一个深刻的道理。 生:我觉得哲学家是个重实践的人。他没有直接告诉学生该怎么做更好,而是让学生自己去实践,去体会。
师:对,哲学家是充满睿智而高明的,他的学生也不愧为是——
生:满腹经纶、饱学之士。
师:他们对如何铲除杂草这个问题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学生齐读第11段。
师:这句话里有两个杂草,各表示什么意思?请大家讨论一下。
生:第一个杂草指旷野里的杂草,第二个杂草是指人头脑中的不好的思想。
生:灵魂里的杂草指丑陋的东西。
生:指私心杂念。
师:对,灵魂里的杂草是指人性中丑陋的东西,头脑中的不良思想,那么,具体指哪些呢? 生:懒惰
生:自私
生:欺骗
生:凶残
??
师:对,要铲除这些灵魂里大杂草,唯一的办法,就是用美德来占据它。例如,要铲除懒惰这棵杂草,唯一的办法就是用勤劳来占据;或者说,用勤劳来驱除懒惰。你想用什么来驱除什么?
生:我要用大公无私来驱除自私自利。
生:我要用善良来驱除凶残。
生:我要用诚实来驱赶欺骗。
??
师:很好,只有这样,那些长在人们灵魂深处的杂草才会彻彻底底失去了生存的空间,人们的心灵会变得更加纯洁。只要我们从小在幼小的心灵里种下真的种子,就能开出善的花朵,就能结出美的果实。(学
生不住地点头)
师:这就是这位哲学家一直在探讨的人生奥妙,在他有生之年的最后一课上,想告诉学生但没有直接告诉学生的人生哲理。那就是——
生:朗读“要根除旷野里的杂草,方法只有一种,那就是在上面种上庄稼。同样,要想铲除灵魂里的杂草,唯一的方法就是用美德去占据它。”
师:这就是那些满腹经纶的弟子们,通过实践、观察、比较、亲身体会到的人生哲理。那就是—— 生:再次齐读“要根除旷野里的杂草,方法只有一种,那就是在上面种上庄稼。同样,要想铲除灵魂里的杂草,唯一的方法就是用美德去占据它。”
师:那些学生把这条人生哲理,写进了书籍之中,目的是什么?
生:让世世代代的人都要记住这个人生哲理。
师:对,要我们每个人都记住它,不仅如此,我们还要努力践行这个人生哲理。那就是——
生:学生第三次齐读“要根除旷野里的杂草,方法只有一种,那就是在上面种上庄稼。同样,要想铲除灵魂里的杂草,唯一的方法就是用美德去占据它。”
师:同学们,这一段从内容上讲,它是个意味深长的结尾;但从写法上讲,这是全文的点睛之笔,这一点化腐朽为神奇,使原本平淡的文章,顿生光辉。
师:我们还是把目光回到那位博士生身上,他被几十家大公司落聘后,最后想屈尊就驾,找到一家小公司。谁知,竟也遭到和前面相同的厄运。他再也受不了了,质问公司老板究竟是什么原因。老板说:“我们从你的记录上,查到了你有三次在公交车上逃票的记录。”那位博士气愤地说:“难道我的博士文凭比不过三张车票。”如果你就是那位老板你会怎么说。
生:比不过。三次逃票可以看出你不诚实,诚实比什么都重要。
生:我还是不能录用你,因为虽然是三张车票,但可以看出你喜欢贪小便宜,我们公司一旦雇用了你,如果你为了贪便宜,肯定会损害我们公司的利益的。
生:对不起,虽然你的知识很丰富,学历很高,但三张车票像一面镜子,照出你心灵的污垢。你的灵魂里长着杂草,请你除掉了杂草再来应聘吧。
师:是的,这位博士不缺文凭,不缺知识、不缺能力,但是有一样东西比这些都重要,那就是人的美德,我们从小就要培养美德,用美德占据心灵,千万不要让杂草在你的灵魂里有生存的空间。今天回家请每位同学制作一张书签,把这条人生哲理夹在自己的书里,时时处处督促自己用美德铲除灵魂里杂草。
哲学家的最后一课》片断赏析之一 潘文彬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文本、教师之间的对话过程。”这种对话式教学理念的提出,切中了传统语文教学之弊端,为我们的语文教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对话,作为阅读教学的新形态,既要有形,更要有效。它不仅体现了课堂活动之状态,还内含了教学主体之自觉,也道出了理想课堂之境界。但是有些教师由于对对话的内涵理解肤浅而出现偏颇,认为对话就是“互相讨论与交流”,致使对话在实际教学中往往流于形式,流于平庸,失去灵魂。课堂上动辄就左一个讨论,右一个交流,追求的是表面上的热热闹闹,挤掉的却是学生个体自主读书的宝贵时间和静思默想的难得机会。有时只让学生读一两遍课文,就迫不及待地让学生发表议论了,难怪乎学生的回答常常是言不及义,谬误百出!也难怪乎有人戏言这种现象是:“高水平的教师有备而来,低水平的学生无备而应。”我觉得,课堂上出现了这种尴
尬的局面,是师生之间的对话不平等所造成的,学生缺少了与教师进行对话的必要准备。可不是吗,对话的前提是师生双方必须要有一定的“资本”和“底气”,得有充分的准备才行,最起码要有自己的想法和认识,如果连自我都丧失了,那将拿什么来与别人对话呢?我们知道,“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实现有效的对话,首先要引导学生“潜心会文”,“切己体察”,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去独立阅读、独立思考与文本进行充分的对话,让学生把文本读通、读透,了然于胸,悟出它的个中三昧来。只有让学生亲历阅读过程,走进文本的语言深处,才能倾听到文本的声音,触摸到作者的心灵,体验到文本的情感,惟有如此,学生才会拥有与别人进行高质量对话的“底气”,才能创生出灵动的课堂。这里,不妨撷取《哲学家的最后一课》的教学情景来看看:
师:刚才我们的教室虽然是静悄悄的,但每一位同学都在专心读书,静心思考,并且用笔写下了自己的阅读收获。能把你们的阅读收获拿出来与大家一道分享吗?
生:我读懂了“惊愕”这个词语的意思,“惊”和“愕”这两个字都是竖心旁,所以,“惊愕”的意思是与心情有关系的,惊愕,就是惊讶,惊奇的意思。
师:“惊愕”的“愕”虽然是个生字,但你能从它的字形推测出它的意思,非常好。
生:我想来补充一下弟子们为什么会感到惊愕,因为他们没有想到,一直在探讨人生奥妙的哲学家,最后一课问的竟是这么简单的问题。
师:补充得非常好!这样通过联系上下文,我们对“惊愕”的理解就更加全面、深刻了。
生:我在读到“用火烧也是一种很好的办法。”这句话的时候,联想到了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中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从这两句诗中,可以看出,野草的生命力很强,火是烧不尽的,所以,我认为用火烧的办法除草是治标不治本。
师:说得太好了!我们阅读文章的时候,就应该要这样学会旁征博引,表达出自己的真切感受。 生:通过阅读文章的第4自然段,我知道了哲学家是探讨人生奥妙的人。从这篇文章中,我还看出哲学家很有智慧,他能通过一些看似简单的问题,让学生去领会深奥的人生道理。所以,我很佩服哲学家。 师:谁不佩服有智慧的人呢?
(转 载 于:wWW.smHAida.cOM 海达范文网:最后的哲学家)生:我也佩服这位哲学家,我觉得他教育学生的方法很独特。他不是把道理死教硬灌给学生,而是把他们带到现实生活中去,让他们自己去体验,这样学到的是鲜活的知识,掌握得就牢固。他带学生十年游历,个个都成为了饱学之士,如今,他又把学生带到旷野里,为他们上最后一课,教他们怎样做人。 师:你的这番话触动了我的心弦,我也要像这位哲学家学习,应该不失时机地把你们带到生活中去获得一些鲜活的知识。
生:当我读到文章的最后一个自然段时,可以说是心潮澎湃,我把这一自然段读了又读,感到这几句话的分量很重,值得我一辈子去玩味。人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但美德远比知识重要。
生:读了这篇文章, 我想到了“美德是一个人的守护神!”这句名言。
师:是呀,一个人如果失去做人应该具有的美德,即便是学富五车,又有什么价值呢?
从这个对话场景中,我们不难看出,学生的生命已经在教师精心营造的教学情境中被唤醒,被激活,他们的心智从各种束缚、禁锢、定势和依附中解放了出来。由于教者注意寻求着学生自己的声音,课上就先给了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自主阅读,圈点批注,披文入境,师生各自在与文本充分对话的基础上,敞开心扉,放飞思想,进行着“视界融合”的对话,所以,师生双方奏出了一曲最为壮美的和声,演出了一台最为灵动的活剧。这样的场景中,展开着的是思与思的碰撞,心与心的接纳,情与情的交融;这样的场景中,实现着的是感悟与理解的整合,人心与文心的默契,观点与精神的共享;这样的场景中,创生着的是一种自主阅读和独立思考的新方式,一种自由表达和合作分享的新平台,一种“人性”流淌的自然与开放的新课堂;这样的场景中,每一个人都能感受到自主的尊严,生命存在的价值,心灵成长的幸福。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最后一个自然段。
2、学会本课的三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结合课文理解哲学家给学生上的“最后一课”的主题思想。
4、领会哲学家循循善诱地教育学生的思想和艺术方法。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流程]
一、读课文,理解生词、理解课文基本内容。
1、揭示课题: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去听一位哲学家的课。这位伟大的哲学家在给他的一群学生上的最后一课里,会用什么样的方式讲述一个怎样的哲学道理?想来一定是不同寻常的。这篇课文才700多字,只有三个生字,相信经过大家的认真练习,一定能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自由练习朗读,大约在5分钟左右。)
2、请同学提出生字,并自行认读理解,但要告诉大家自学的方法是什么。
哲——哲学愕——惊愕铲——铲子
3、还有哪些生词需要共同讨论
饱学之士满腹经纶斩草除根旷野
归结自学生字的方法:
查生词中不理解的那个字,比如“惊愕”一词就查“愕”;
结合上下文理解意思。如“斩草除根”“旷野”;
请教老师、同学,如“哲学家”。
5、检查朗读情况,交流读书收获,说说文章都写了什么?
教师要提醒同学朗读时注意体会声音的强弱顿挫,并说说为什么要这样读。每个同学读完某一部分,都要说说有关小节的主要内容。
6、请学生上黑板上书写上述生词,请大家评说字型是否美观,以及改进书写的意见。
7、练习临写生词。
二、精读课文,体会哲学家最后一课的哲学思想和教学艺术
1、精读第一自然段。
(1)轻声读第一自然段。边读边想,你从这个自然段里知道了什么?
(2)引导学生理解和想象漫游世界的“游历”和“拜访”的十年经历
(3)作者说他们“个个满腹经纶”,你觉得他们将是怎样的?
2、精读第二——九自然段。
(1)
在读课文之前,请你结合课题思考,你最想知道和理解的是什么问题?请自由提问,并找到觉得最有价值的问题到课文中找答案。
(2)从大家的提问中删选出最有价值的问题:
为什么学生个个都是“满腹经纶”,并且哲学家都说他们是“饱学之士”了,哲学家还要给学生上“最后一课”?
结合课文,说说,哲学家心里的“杂草”和学生心里的“杂草”有什么不同?结合生活,想想,学生和哲学家的回答的回答对还是错?区别?
请你对哲学家上“最后一课”的地点和内容、方法和艺术谈谈看法。
(2)学生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并用笔划下你觉得最有意思的句子。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