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高中作文 > 教育资讯

保护臭氧就是保护人类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5 06:32:37 高中作文
保护臭氧就是保护人类高中作文

篇一:人类发展与环境保护问答题答案

问答题

如何理解人类环境概念?环境有那些基本特此?

1、人类环境指的是以人类为主体的外部世界,即人类生存、繁衍所必须的、相适应的环境或物质条件的综合体。

2、环境的基本特征:整体性、有限性、区域性、潜在性、变动性和稳定性。 环境问题的实质是什么?

环境问题的实质是由于盲目发展、不合理的开放利用资源而造成的环境质量恶化和资源浪费,甚至枯竭和破坏问题。

环境科学研究的主要有那些内容?1、人类和环境的关系;

2、污染物在自然环境中的迁移、转化、循环和积累的过程和规律;

3、环境污染的危害;

4、环境状况的调查、评价和环境预测;

5、环境污染的控制盒防治;

6、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合理使用;

7、环境监测、分析技术和预报;

8、环境区域规划和环境规划;

9、环境管理。

生态系统的流量是如何流动的?有何规律?如何将这一规律运用于社会经济活动之中? 生态系统中的绿色植物利用太阳辐射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质,积累生物能。这种能量通过食物链首先转移给草食动物,然后再转移给肉食动物。动植物死亡后其有机残体被分解者分解,将复杂的有机物转变为简单的无机物,同时又将有机物质储存的能量返回到环境中。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呼吸作用,又消耗部分能量,并返回于环境中。通过这种能量的流动,维持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与发展。

如何根据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原理做好生态平衡的保护工作?

维护和保持生态系统的平衡应做到以下几点:1、保持生态系统能量和物质的收支平衡。

2、重视生物与生物之间的食物练网关系。3、根据不同食物的生态特征,合理调整和干预生态系统的种群结果。4、发挥大型工程在改造自然、维护生态平衡方面的作用。5、创造生产力更高的生态系统。

结合你所学的知识,举例说明生态学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生态学是环境科学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要维护全球生态系统的平衡,必须自觉地遵循自然规律。现在生态学在环境保护中的运用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全面评价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2、充分利用生态系统的自调功能。3、制定城市或地区生态规划。4、综合利用资源和能源。5、阐明污染物质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规律。6、环境质量的生物监测与生物评价。

分析说明人类活动可能对全球碳循环带来的影响。

人类活动对全球碳循环的影响体现在3方面:一是人为增加碳源; 二是人为减少碳汇;三是气候变暖的反馈作用。虽然这种反馈通过自然作用完成,不是人类的直接行为,但是终究气候变暖是人类过度排放温室气体的后果。所以,将其归因于人为因素并不为过。碳是构成生物有机体的主要元素之一,约占生物物质的25%。绿色植物在碳循环中起着重要作用,绿色植物固定的碳以有机的形式供消费者使用,这些有机碳最终通过生物呼吸和分解者的作用等又被释放回大气中,完成了大气碳与有机体碳的交换循环。在自然条件下,个圈层中碳的储量是基本稳定的。但由于人们燃烧化石燃料,向大气中输入了过多的CO2,而森林面

积又在缩小,也就是大气中被植物固定的CO2量在减少,结果使大气中CO2的浓度有机显著增加,导致“温室效应”加剧,成为全球气候变暖的重要原因。

解释生物多样性的含义,说明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1、含义:生物多样性是指一定范围内多种多样活的有机体(动物、植物、微生物) 有规律地结合所构成稳定的生态综合体。 这种多样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的物种多样性,物种的遗传与变异的多样性及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2、价值:(1)生物多样性的直接利用价值(2)生物多样性的生态价值价值(3)生物多样性的科研价值(4)生物多样性的美学价值

大气污染如何形成的?主要污染物的分类及其来源?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如何?

1、大气的形成过程由三个环节组成:排放源——大气——接受者

2、主要污染物的分类及其来源:工业污染源、民用污染源、交通污染源、农业污染源

3、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1)急性中毒(2)慢性中毒(3)致癌

叙述酸雨、温室效应及臭氧层破坏的原因。

1、酸雨的原因:人类生产生活当中燃烧化石料而排放大量的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是产生酸雨的根本原因;

2、温室效应的原因:由于人类活动而释放的二氧化碳、甲烷、氟氯化碳、一氧化二氮、臭氧等温室气体不断增加,导致大气层的构成发生了尺人的变化。

生物多样性减少的原因和危害有那些?

1、生物多样性减少的原因:(1)人为的原因(2)自然原因(3)掠夺式的过度开发(4)生境的丧失、片断化、退化。

2、生物危害有:(1)传染病的巨大危害(2)生物技术的非和平应用(3)生物资源及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4)微生物学实验室的安全隐患(5)生物技术的负面作用 水有什么作用?讲述我国水资源特点。

(1)水资源人均拥有量和亩均水量少。(2)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匀。(3)水土流失严重,部分河流含泥沙量非常大。(3)水污染日益严重。(4)地下水超量开采。 水体主要污染物主要分几大类?每一大类又包括那些小类?有何特点?

1、物理性污染:(1)颗粒状物污染(2)热污染(3)放射性污染物。其特点是(1)形成次生污染;(2)降低水资源的利用价值、破坏水体生态系统;(3)损害机体组织,严重的会造成遗传变异和诱发恶性肿瘤。

2、化学污染:(1)无机无毒物(2)无机有毒物(3)有机无毒无(4)有机有毒物。其特点是具有强烈的生物毒性,排入水体会通过食物链危害水生生物和人类;该类污染物还具有明显的积累性,可使污染影响持久和扩大。

3、生物性污染。其特点是数量大,分布广,存活时间长,繁殖速度快。

什么叫土壤污染?用那些指标衡量土壤污染情况?

1、土壤污染是指人类活动产生的污染物进入土壤,并积累到一定程度,使土壤的组成和性质等发生变化,导致土壤的自然功能失调,土壤质量恶化的现象。

2、通常根据土壤环境背景值、生物指标及土壤环境质量标准来判别某一具体区域土壤的污染情况

我国水资源存在的主要问题有那些?

(1)供水量增长缓慢,与经济发展速度不相适应;

(2)地区条件不同制约水资源的均衡发展;

(3)生活与工业水增长迅速,挤占农业和生态环境用水;

(4)供水工程未能充分发挥效益;

(5)缺水地区仍有较大节水潜力;

(6)水污染加剧,生态环境恶化;

土壤酸化的原因有那些?土壤酸化有何危害?

1、土壤酸化的原因:(1)土壤受大气酸沉降的长期影响(2)土壤本身性质的不同(3)随着酸雨数量的积累而酸化。

2、土壤酸化的危害:(1)土壤酸化造成危害作物生长:土壤酸度间接决定着土壤对各种作物的适宜程度;(2)影响微生物活动:当土壤酸度增大时,许多种对植物生长很重要的微生物都会受到抑制

什么是固体废物?简述固体废物的来源与分类?

1、固体废物通常是指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中丢弃的固体和泥状物质。

2、固体废物主要来自人类生产活动的许多环节,包括来自各种废物处理设施的排弃物,其余部分则来自人类的生活活动,主要是生活垃圾、粪便的排放。

3、固体废物按其化学性质可分为有机废物和无机废物;按其危害状况可分为有害废物和一般废物;按其形状一般可分为固体的和泥状的;按来源可分为矿业固体废物、工业固体废物、城市垃圾、农业废弃物和放射性废物。

固体废物的特点有那些?它有那些危害?

1、特点:(1)占用土地和空间(2)品种繁多,数量巨大(3)有固体外形的危险液体及气体废物。

2、危害:(1)侵占土地(2)污染土壤(3)污染水体(4)污染大气

什么是噪声污染?简述噪声的来源、分类及其危害?

1、噪声污染:是指所产生的环境噪声超过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并干扰他人正常工作、学习生活的现象。

2、噪音污染来源于物体的振动,按其产生的机理可分为三种:(1)气体动力噪音;(2)机械噪音;(3)电磁性噪音。

3、噪音的分类:(1)交通噪音(2)工厂噪音(3)社会生活噪音(4)建筑施工噪音

4、噪音的危害:一是对听觉器官的伤害;二是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损害。

简述放射性污染的来源有那些?

1、核试验的沉降物:核试验是全球放射性污染的主要来源,在大气层中进行核试验时,带有放射性的颗粒沉降物最后沉降到地面,造成对大气、海洋、地面、动植物和人体的污染,而且这种污染由于大气的扩散将污染全球环境。这些进入平流层的碎片已经几乎全部沉积在地球表面。其中未衰变完全的放射性,大部分尚存在于土壤、农作物和动物组织中。

2、核工业的“三废”排放:原子能工业在核燃料的生产、使用与回收的核燃料循环过程中均会产生“三废”,对周围环境带来污染。

3、其它各方面的放射性污染;(1)医疗照射引起的放射性污染;使用医用射线源对癌症进行诊断和医治过程中,患者所受的局部剂量差别较大,大约比通过天然源所受的年平均剂量高出几十倍,甚至上千倍。(2)一般居民消费用品,包括含有天然或人工放射性核素的产品,如放射性发光表盘及夜光表产生的照射等。

什么是电磁辐射污染?电磁污染源有那些?

1、电磁辐射污染是指天然的、人为的各种电磁波的干扰及有害的电磁辐射。

2、电磁污染源有(1)天然污染源,是由大气中的某些自然现象引起的;(2)人为污染源,包括某些类型的放电、工频场源、射频长源。

什么是热污染?热污染的危害有那些?

1、热污染是指现代工业生产和生活中排放的废热所造成的环境污染。

2、热污染的危害首当其冲的是水生物,由于水温升高使水中溶解氧减少,水体处于缺

氧状态,同时又使水生生物代谢率增高而需要更多的氧,造成一些水生生物在热效力作用下发育受阻或死亡,从而影响环境和生态平衡。此外,河水水温上升给一些致病微生物造成一个人工温床,使它们得以滋生、泛滥,引起疾病流行,危害人类健康。

什么是光污染?光污染的分类及危害有那些?

1、泛指影响自然环境,对人类正常生活、工作、休息和娱乐带来不利影响,损害人们观察物体的能力,引起人体不舒适感和损害人体健康的各种光。

2、分类:(1)白光污染;(2)人工白昼;(3)彩光污染。

3、危害:(1)白亮污染会伤害人们眼晴的角膜和虹膜,引起视力下降,增加白内障的发病率;(2)使人夜晚难以入睡,打乱了正常的生物节律,导致精神不振;(3)彩光污染可能诱发鼻出血、脱牙、白内障,甚至导致白血病和癌症、除有损人的视觉功能外,还可扰乱人体的内部平衡,使体温,心跳、脉搏、血压等变得不协调,引起脑晕目眩、烦躁不安、食欲不振和乏力失眠等光害综合症。

我国环境保护法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环境保护要强调预防为主?

1、一切环境保护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在于提高环境质量。

2、环境问题的产生和发展具有缓发性和潜在性,再加上科学技术发展的局限性,人类对损坏环境的活动造成的长远影响和最终结果,很那发现和认识。但环境问题一旦出现往往为时已晚。这种情况就要求人类活动必须审慎地注意长远的、全局的影响,立足于预防,防患于未然。

环境规划在国民经济发展规划中有怎样的地位和作用?

环境规划是环境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的有机组成部分。其目的是在发展的同时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环境监测在环境保护中有何作用?主要分几类?

其作用是运用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的技术手段,对其中的污染物及其有关的组成成分进行定性、定量和系统的综合分析,以探索研究环境质量的变化规律。为环境管理、污染源控制、环境规划等提供科学依据。主要分为大气环境监测、水环境监测、土壤环境监测、固体废弃物监测、环境生物监测、环境放射性监测和环境噪音监测。

污染源调查的目的是什么?

是为了弄清污染物的种类、数量,排放方式、途径及污染源的类型和位置,在此基础上判断主要出污染物和主要污染源,为环境评价与环境管理提供依据。

温室效应到环境的影响是什么?

(1) 气候转变:‘全球变暖’;

(2) 地球上的病虫害增加;

(3) 海平面上升;

(4) 气候反常,海洋风暴增多;

(5) 土地干旱,沙漠化面积增大。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实质是什么?

1、可持续发展的内涵(1)可持续发展不否认经济增长;

(2)可持续发展要求以自然组为基础,同环境承载力相协调;

(3)可持续发展以提高生活质量为目标,同社会进步相适应;

(4)可持续发展承认并要求体现自然资源的价值;

(5)可持续发展的实施一适宜的政策和法律体系为条件,强调“综合决策”与“公众参与”

2、可持续发展的实质是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即适度人口、资源合理利用、保护环境、经济持续增长、社会健康发展。

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目的是什么?

是要使社会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使人类在地球上世世代代能够生活下去;人与环境的和谐共存,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模式;自然系统是一个生命支持系统,如果它失去稳定,一切生物(包括人类)都不能生存;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因此,对资源的节约,就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基本要求;它要求在生产和经济活动中对非再生资源的开发和使用要有节制,对可再生资源的开发速度也应保持在它的再生速率的限度以内。

循环经济的特点和原则是什么?

1、循环经济的特点是自然资源的节约、保护盒循环利用。

2、原则:(1)大系统分析原则;

(2)生态成本总量控制的原则;

(3)3R原则和无害化原则

(4)尽可能利用可再生资源原则;

(5)尽可能利用高科技原则;

(6)把生态系统建设作为基础设施建设的原则;

(7)建立绿色国内生产总值统计与核算体系的原则;

(8)建立绿色消费制度的原则。

什么是清洁生产?清洁生产的途径有那些?清洁生产强调的三个重点是什么?

1、清洁生产:是指既可满足人们的需要又可合理使用自然资源和能源并保护环境的实用生产方法和措施,其实质是一种物料和能耗最少的人类生产活动的规划和管理,将废物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或消灭于生产过程之中。同时对人体和环境无害的绿色产品的生产亦将随着可持续发展进程的深入而日益成为今后产品生产的主导方向。

2、清洁生产的途径:1资源的综合利用;2改变工艺和设备;3组织厂内物料循环;4改进产品体系;5加强管理;6必要的处理;7组织区域内的清洁生产。

3、清洁生产强调的三个重点:

(1)清洁的原料与能源。包括开发节能技术,尽可能开发利用再生能源以及合理利用常规能源。

(2)清洁的生产过程。包括尽可能不用或少用有毒有害原料和中间产品。对原材料和中间产品进行回收,改善管理、提高效率。

(3)清洁的产品。包括以不危害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为主导因素来考虑产品的制造过程甚至使用之后的回收利用,减少原材料和能源使用。

篇二:人类发展与环境保护第一、二次任务答案

第一次任务0005

1、C 2、A 3、B 4、C 5、B 6、A 7、C 8C 9B 10 D

二、1、ABCD 2ABC 3CD 4BCD 5、ABC 6 ABCD 7ABCD 8ABCD9ABC10ACD

三、1、 错对错对错 6、错对对错对

四、试述一下臭氧层耗损与破坏的危害。

在离地球表面10~50千米的大气平流层中集中了地球上90%的臭氧气体,在离地面25千米处臭氧浓度最大,形成了厚度约为3毫米的臭氧集中层,称为臭氧层。它能吸收太阳的紫外线,以保护地球上的生命免遭过量紫外线的伤害,并将能量贮存在上层大气,起到调节气候的作用。但臭氧层是一个很脆弱的大气层,如果进入一些破坏臭氧的气体,它们就会和臭氧发生化学作用,臭氧层就会遭到破坏。 臭氧层被破坏,将使地面 受到紫外线辐射的强度增加,给地球上的生命带来很大的危害。

研究表明,紫外线辐射能破坏生物蛋白质和基因物质脱氧核糖核酸,造成细胞死亡;使人类皮肤癌发病率增高;伤害眼睛,导致白内障而使眼睛失明;抑制植物如大豆、瓜类、蔬菜等的生长,并穿透10米深的水层,杀死浮游生物和微生物,从而危及水中生物的食物链和自由氧的来源,影响生态平衡和水体的自净能力。

臭氧层破坏是当前全球面临的环境问题之一。自70年代以来就开始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从1995年起,每年的9月16日被定为“国际保护臭氧层日”。 臭氧(O3)是一种有臭味的气体,常温下为浅蓝色。在大气圈的平流层中,距地面15~35公里的高度上有一个臭氧含量较高的臭氧层,它好像一个巨大的过滤网,可以吸收和滤掉太阳光中有害的紫外线,有效地保护地球生物的生存。1985年,英国科学家首次发现,南极上空在9至10月平均臭氧含量减少50%左右,并周期性出现。北极臭氧层耗损也很明显。

臭氧层耗损对人类健康及其生存环境的主要危害是:大量的紫外线直接辐射地面,导致人类皮肤癌、白内障发病率增高,并抑制人体免疫系统功能;农作物受害减产,影响粮食生产和食品供应;破坏海洋生态系统的食物链,导致生态平衡破坏。

科学家认为,臭氧减少是由于人类活动向大气中排入氯氟烃(如氟里昂)和含溴卤化烷烃(哈龙)等气体引起的。氟里昂在自然界不会自己产生,而是人类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制造、扩散出来的。它用于制冷装置的冷冻剂、气溶胶、有机溶剂和泡沫发泡。哈龙用于作灭火剂。目前,我国及世界各国正采取措施,逐步淘汰氟里昂和哈龙等破坏臭氧层的有害物质。

一位美国的环境科学家曾预测:人类如果不采取措施,到2075年,全世界将有

1.5亿人患皮肤癌,其中有300多万人死亡;将有1800多万人患白内障;农作物将减产7.5%;水产品将减产25%;材料损失将达47亿美元;光化学烟雾的发生率将增加30%。

高空臭氧层是保护层,但近地低空中的臭氧却是一种污染物。低层臭氧含量的增加可以引起光化学烟雾,危害森林、作物、建筑物等,臭氧还会直接引起人的机体失调和中毒。

烟尘污染的危害是什么?

第二次作业 0001

1、D 2 D 3C 4A 5 B 6A 7 C 8 B 9D 10 D

二、 1ABCD 2ABCD 3 ABC 4ABCD 5ABCD 6ABCDE 7CD 8ABCDE 9ABCD 10ABCD

三 1、对对错对对 6错错错对对

四如何看待人类与自然环境的辩证关系?

首先,自然界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人是自然界发展的产物,决定了人与自然之间结成了发生学意义上的关系。马克思指出:“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恩格斯说:“从最初的动物中,主要由于进一步的分化而发展出无数的纲、目、科、属、种的动物,最后发展出神经系统获得最充分发展的那种形态,即脊椎动物的形态,而最后在这些脊椎动物中,又发展出这样一种脊椎动物,在它身上自然界达到了自我意识,这就是人。”

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在自然界之中。马克思说:“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人作为自然存在物,是“生活在自然界中”的,而不是存在于自然之外或凌驾于自然之上的。恩格斯告诫人们:“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民族一样,决不像站在自然界以外的人一样,——相反地,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存在于自然界的;??”

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依赖于自然界。恩格斯指出:“人首先依赖于自然。”马克思说:“人(和动物一样)靠无机界生活,而人比动物越有普遍性,人赖以生活的无机界的范围就越广阔。从理论领域说来,植物、动物、石头、空气、光等等,一方面作为自然科学的对象,一方面作为艺术的对象,都是人的意识的一部分,是人的精神的无机界,是人必须事先进行加工以便享用和消化的精神食粮;同样,从实践领域说来,这些东西也是人的生活和人的活动的三部分。人在肉体上只有靠这些自然产品才能生活;不管这些产品是以食物、燃料、衣着的形式还是以住房等等的形式表现出来。在实践上,人的普遍性正表现在把整个自然界——首先作为人的直接的生活资料,其次作为人的生命活动的材料、对象和工具——变成人的先机的身体。”

其次,环境创造人,人也创造环境。

马克思和恩格斯明确提出“人创造环境”的思想。人类要想持续生存和发展,就必须进行劳动。人类正是在改造自然界的生产劳动中,才使人的类本质得到确

认。人类比其他一切动物强,在于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的需要来建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怎样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因此,人类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

马克思主张依靠积极的、能动的实践活动采实现“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既然人的性格是由环境造成的,那就必须使环境成为合于人性的环境。”人类的创造必须把改造自然、建设自然、美化自然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才是合乎人性的行为。人类的创造活动要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进行。

最后,人要与自然和谐一致。

早在生态危机初露端倪、还未引起人们普遍重视的时候,马克思、恩格斯就提出了关于人与自然和谐一致的思想。马克思认为农民的“耕作如果自发地进行,而不是有意识地加以控制??接踵而来的就是土地荒芜,像波斯、美索不达米亚等地以及希腊那样。”恩格斯总结了人向自然界索取的教训后精辟地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了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他强调指出,要“认识到自身和自然界的一体性”。

环境问题,生态问题,人口问题,全球气候变暖问题,还有近几年来自然灾害不断,都是人与自然关系不和谐的表现,我们不能肆意的蹂躏自然,只有与自然建立和谐的关系,人类才能更好更持久的发展。

2、环境伦理观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观,是学术界研究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伦理学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新型的环境伦理理论。环境伦理学是在20世纪40年代提出,70年代获得定位的一门新兴学科。与环境伦理学产生与发展的时期基本相同,可持续发展战略酝酿于20世纪60至70年代的第一次环境革命,成熟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第二次环境革命。这种重合并不是时间上的巧合,而是因为环境伦理学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从不同的理论层面,在相同的历史背景下,为解决人类社会所共同面临的环境问题而相继产生的。二者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和互补性。 当代环境伦理学是一个富有开放性和包容性的新学科,形成了多种理论模式和学说。这些模式、学说既包括现代人类中心主义即浅环境论,也包括非人类中心主义即深环境论,还有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观。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观在主张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整体价值观方面与深环境论中的环境整体主义是一致的,不同之处在于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观在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基础上,更承认人类对自然的保护作用和道德代理人的责任,以及对一定社会中人类行为的环境道德规范研究。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观对现代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采取了一种整合的态度。一方面,它汲取了生命中心论、生态中心论等非人类中心主义关于“生物/生态具有内在价值”的思想,承认自然不仅具有工具价值,也具有内在价值,但又不把内在价值仅归于自然自身,而提高为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整体性质。这样,由于人类和自然是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那么,不仅是人类、还有自然都应该得到道德关怀。另一方面,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观在人与自然和谐统一整体价值观的基础之上,承认现代人类中心主义关于人类所特有的“能动作用”,承认人类在这个统一整体中占有的“道德代理人”和环境管理者的地

位。这样,就避免了非人类中心主义在实践中所带来的困难,使之更具有适用性。 在共同承认自然的固有价值和人类的实践能动作用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整体价值观是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观的理论基础。现代生态学和系统科学研究表明,自然界(包括人类社会在内)是一个有机整体,生命系统表现为网络格局。自然界的组成部分,从物种层次、生态系统层次到生物圈层次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任何生物都有内在目的性,都以其各自的方式在整体生态关系中实现其自然的善。因此,任何生物和自然都拥有其自身的固有价值(固有价值是一种实体为获得自身的善而独立于人类评价者目的的价值)。生物和自然所拥有的固有价值应当使它们享有道德地位并获得道德关怀,成为道德顾客。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观把道德共同体从人扩大到“人—自然”系统,把道德对象的范围从人类扩大到生物和自然。与此同时,由于只有人类才具有实践的能动性,具有自觉的道德意识,进行道德选择和做出道德决定,所以只有人是道德的主体。作为道德代理人的人类,应当珍惜和爱护生物和自然,承认它们在一种自然状态中持续存在的价值。因而,人类具有自觉维护生物和自然的责任。 环境伦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了人与自然的道德关系和受人与自然关系影响的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关系两个方面。前者是环境伦理学的理论基础,后者是对一定社会中人类行为的环境道德规范研究。因此,研究受人与自然关系影响的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关系主要是调整社会成员之间的社会关系,属于社会伦理问题。在社会伦理中,正义的原则是首要的原则。环境正义是用正义的原则来规范受人与自然关系影响的人与人之间的伦理道德关系,所建立起来的环境伦理的道德规范系统,是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观的重要内容。作为一种评价社会制度的道德评价标准,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正义关注人类的合理需要、社会的文明和进步。其主要涵义:一是要求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环境公正原则,实现人类在环境利益上的公正;二是要求确立公民的环境权

篇三:环境保护工程师测试题及答案

《环境保护》测试题

本试卷分第 1 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 1 卷 l~10 页,第Ⅱ卷 11~14 页,满分:

100 分。考试时同:90 分钟。

第 1 卷(选择题,共 65 分)

并用 2B 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 再

注意事项:

1.答第 1 卷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姓名栏和答题卷密封线内写上自己的姓名、考试科目、准考证号,

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答第Ⅱ卷时,必须将答案写在答题卷上相应的位置。 4.考试结束,将答题卡和第Ⅱ卷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共 65 题,每题 1 分)

1.人类对环境应持的正确态度是( A.最大限度地扩大自然保护区 和能量

C.协调人类自身发展、生产发展与环境发展的关系 D.停止或减缓人类的发展,使环境恢复原

始面貌

2.为了更好地保护环境,早在 1972 年,第 27 届联合国大会就同意将“世界环境日”定在每年的( A.5 月 31 日

B.6 月 5 日

C.6 月 6 日

D.6 月 25 日

B.减少向环境索取物质

材料:近些年来由于环保措施得到有效的执行,南极洲上空的臭氧空洞正在不断缩小,预计到 2050

年之前,这个“臭名昭著”的巨大空洞就可以完全被“填补”上了。据此材料,回答 3~4 题:

3.有关臭氧层破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人类使用电冰箱、空调释放大量的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所致

B.臭氧主要分布在近地面的对流层,容易被人类活动所破坏 C.

臭氧层空洞的出现,使世界各地区降水和干湿状况将发生变化 D.保护臭氧层的主要措施是逐步淘汰破坏臭氧层物质的排放 4.“南极臭氧空洞不断缩小”这一现象说明( )

A.大气对人类排放的有害气体的自净能力增强 B.人类已经不必关心臭氧空洞等环境问题 C.环境与发展问题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 D.50 年后,全求变暖等大气环境问题都将得到解决

材料:2002 年 11 月,澳大利亚的新威尔士州和韩国的中部地区爆发沙尘暴,南北半球同时发生沙

尘暴引起了科学家的关注。据此材料,回答 5~9 题:

5.下列天气系统,易造成沙尘暴的是( A.暖锋

)

B.台风 C.锋面气旋 D.反气旋

)

B.此时澳大利亚不应该出现沙尘

D.此时韩国爆发的可能不是沙尘暴

)

6.南北半球同时发生的沙尘暴引起了科学家的关注,可能的看法是( A.此时韩国不应该出现沙尘暴 暴

C.此时韩国和澳大利亚都不应该出现沙尘暴

7.下列国家和地区中,与韩国此次沙尘暴关系最密切的是( A.日本 B.朝鲜 C.中国东部 D.蒙古国 8.澳大利亚的热带沙漠直逼西部海岸,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

A.厄尔尼诺现象 B.东南信风 C.西澳大利亚寒流 D.东澳大利亚暖流 9.根治沙尘暴最有效的措施是(

)

B.植树种草,建立起遏制沙漠推进的生态屏障

D.兴修水库,调节河流径流的季节变化

A.跨流域调水,平均分布水资源的数量 C.修建防风墙,阻挡沙尘入侵

10.可持续发展思想源远流长,下列诗句能反映该种思想的有

①“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渔。焚薮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 ②“斩伐养长不失其时,故山林不童。而百姓有余材也。”

③“为人君而不能谨守其山林菹泽草莱,不可以立为天下王。” ④“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⑤“起来望南山,山火烧山田。” A.①②④

B.②③⑤

C.①②③

D.③④⑤

读下图,完成 11~13 题。

11.图中所示反映了我国某地区的环境问题。该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矿物燃料的大量燃烧 滥牧

12.该环境问题对该地区可能造成的影响是( A.影响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安全 要交通线路的安全

)

B.不合理的灌溉

)

C.过度开采地下水 D.过度樵采和滥垦

B.影响京广铁路线等重

C.提高了河流的泄洪能力使得可利用的水资源减少 D.该地的降水增加形成涝灾 13.图中“神黄”铁路运输的物资中,运量较大的物资可能是( A.煤炭 B.机械产品 C.棉花 D.粮食 读下图,判断 14~16 题。

)

14.城市 N 以西的铁路名称是( A.青藏铁路

B.兰青铁路

)

C.兰新铁路

D.宝成铁路

)

15.M 河谷地是该地区重要的农耕区,其农业生产主要的限制性因素是( A.热量、光照

B.光照、水

C.水、地形

D.地形、热量

)

16.为促进 M 河谷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充分挖掘该地区的农业生产潜力,下列措施可行的有(

①建设防护林 A.①④

②利用地膜技术 B.③④

C.①②③

③提高排灌技术

D.②③④

④提高复种指数

17.近些年探测,海底“可燃冰(天然气水合物)储量极为丰富,其开发技术亦日趋成熟。开始利用 “可燃冰”将产生的环境效益有(

)

②无 CO2 排放,减缓全球变暖速度

④部分替代煤和石油,减轻对大气的

①可取代一些核电站,减少核废料的污染 ③可取代水电站,改善大气质量

污染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18.《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表达了控制能源消耗、减少废气排放的共同愿望,已 有很多国家政府批准执行。但世界上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美国却拒绝批准。表明(

①人类的发展观变化 负责任的态度

③世界经济区域化和一体化日趋加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

④人类经济活动破坏了生态平衡

D.②③④

)

②美国对很多国际事务持双重标准和不

19.下列言行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是( ①“保护长江万里行”活动

②中国要建立“绿色 GDP 为核心指标的经济发展模式和国民核算新体系” ③“盛世滋丁,永不加赋” ④提倡塑料袋购物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2005 年夏天,我国许多地方遭遇了少见的气候异常:北方的暴雨、南京的高温、云南的洪涝灾害 等。

生活在欧洲的人们却感受到天如此寒冷。在伦敦,人们穿上了毛衣,在德国,居然下了几十毫米厚 的积雪。有证据表明,气候变暖是诱因,它破坏了正常的大气环境。在此情况下,《京都议定书》的实 施显得那么迫切和需要。据此回答 20~21 题。

20.《京都议定书》中有一条款是“碳汇”问题,允许森林茂密的工业化国家用森林抵消一部分温 室气体的减排义务。因此下列哪个国家可从中受益?(

A.美国

B.加拿大

C.法国

D.意大利 )

21.农民在温室大棚增施二氧化碳的目的是(

①杀菌消毒

③提高温室大棚的温度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②提供光合作用的原料

④吸收太阳紫外线和可见光

D.①③

据新华网综合消息,中哈输油管线(中国新疆阿拉山口-哈萨克斯坦阿塔苏输油管线)于 2004 年 9 月 28 日开始铺设,管线全长 1000 公里。据此回答 22~23 题。

22.中哈输油管线铺设过程中,沿线需要注意的主要生态问题是(

)

A.水土流失 B.土壤次生盐碱化 C.土地荒漠化 D.气候变暖 23.哈萨克斯坦石油最丰富的地区在( )

A.里海沿岸

B.巴尔喀什湖附近

C.额尔齐斯河沿岸

D.北部丘陵

24.中国已经成为石油净进口国。下列措施中,从“开源”方面能有效保证我国石油安全的是( ①在海外大力投资石油的开发和经营 ②加速国内石油资源的勘探与开发

③建立国家石油战略储备库 ④建立多元化的石油进口渠道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5.目前,我国进口的石油基本上来自中东。为了建立多元化的石油进口渠道,从位置方面考虑, 除中东外较为理想的进口石油的地区是(

)

①加勒比海地区 ②北非 ③东南亚

④中亚

⑤俄罗斯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③④⑤

读图,完成 26~28 题:

)

篇四:八上说明文阅读练习

八上说明文阅读练习

人造肺:让人像鱼一样畅游

1.几个世纪以来,人们始终被鱼到底如何呼吸这个问题所困扰。于是,传说中的美人鱼和其他的两栖动物就成了世界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2.今天,日本东京早稻田大学一个由化学家、物理学家和数学家组成的科研小组终于可以让人们实现了像鱼那样在海洋中畅游的梦想,因为他们发明了两种分别可以模仿鲤鱼和巨头鲸呼吸的人造肺。现在,他们还在努力研制一种更加轻便的人造肺,预计这种人造肺的第一个原型将在3年内研制成功,在5至10年内投向市场。

3.跟鱼类把水中的氧气直接输入血中有所不同的是,人造肺是通过嘴上的呼吸器把氧气送入人的肺中的。从海水中提取氧气的过程是通过成千上百根由特殊复合物研制的管壁极薄的超细纤维管来实现。当海水流过像细面条那样的密密麻麻的网孔的时候,海水中已经被溶解的养分子就会通过薄薄的管壁成为可供人呼吸的气体。

4. 目前人造肺的气体容量是10升。人造肺发明者之一的松田法明认为,如果想把这种人造肺推广到市场上的话,那么其气体容量只需5升就可以了。海洋生物学家路易斯说:“人 造肺的发明意味着人们在潜水的时候可以轻捷多了,用不着再背上笨重的氧气筒;在潜水中,带着人造肺的潜水者想在水中呆多久就可呆多久。”但英国阿伯丁海洋实验室的海洋学家麦克对人造肺在深海商业潜水,比如说海底矿藏开发中的用途并不感到那么乐观,

因为在海洋一定的深度,由于压力的关系,氧气变成毒气,危害人体健康。必须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才行。另外一些人担心人造肺在娱乐潜水中的运用会给环境带来不良的后果,海洋旅游资源已经受到过多业余潜水者的威胁。澳大利亚的大堡礁就因为潜水游客过多而受到危害。红海的珊瑚因为水下游客过多而受到破坏,现在不得不把游客限制在一定的海内活动。不过,只要善加利用,相信这项新发明也必将能造福人类。

1、文章介绍的内容有:是: 。

2、鱼类和人造肺获取氧气的方式分别是什么?

3、人造肺的利弊各有哪些?

4、第(1)段中的“始终”的作用是什么?

5、结合第(2)(3)段的内容,用一个“是”字句给“人造肺”下一个定义。

6、文章运用的说明方法有: 。

7、请举出两个经过研制利用动物为人类服务的例子。

1

保护臭氧层就是保护人类

(1)我们知道,臭氧是由三个氧原子结合成为气体,在太阳紫外线辐射的光和下造成的。臭氧处于地球上空约10—50公里的平流层内,其浓度最大处在离地面约20——25公里处,是罩在地球上仅3毫米的一层薄薄的“面纱”,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臭氧层。别看这薄薄的3毫米,在大气中所占比例很小,但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影响却很大,臭氧层能“吞掉”90%以上的太阳辐射的紫外线,从而避免了紫外线对人体及地球上所有生物造成的伤害。

(2)科学家最近的研究观察表明,从全球来看,大气中的臭氧含量正在逐年减少。科学家们通

过卫星的观测计算,年减少速率约为1%。目前,温带地区上空的臭氧减少了6%——7%,而南极上空减少了40%,出现了臭氧“空洞”。科学家预测,今后50年内,大气中的臭氧含量还将减少5%—9%。现今南极上空的臭氧“空洞”已扩展到相当于北美洲那么广阔,有珠穆朗玛峰那么高。科学家们还发现,目前甚至在北极、欧洲的上空也出现了“臭氧空洞”。

(3)影响大气中的臭氧含量变化的因素很多,除了天文因素即与太阳黑子活动有关外,自然因

素和人为因素也可影响到臭氧含量的变化。如火山喷发可使大气中的臭氧含量减少。而核爆炸、卫星发射、喷气式飞机的飞行及工农业生产、生活、机动车辆等所排放的大量废气和氯氟碳致使大气中的臭氧大量的被分解成氧分子,也可使臭氧含量减少。不久前美国科学院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世界各地如果继续以目前的速度使用各种化学品,排放各种有毒化学气体,21世纪臭氧层还将被消耗16.5%。

(4)臭氧层被破坏的后果是极其严重的,这意味着将会有更多的紫外线辐射到地球,给人类的

生存环境造成极大的威胁。其主要危害有:1、引发皮肤癌和白内障的发生。专家门研究测算表明,大气中的臭氧每减少2.5%,就会给世界带来47万个皮肤癌患者,其发生率近20%,将严重影响人类的健康和生命。2、臭氧层被破坏,会改变农作物生长的地理环境,而造成农作物的大幅度减产。3、臭氧含量减少回给整个地球气候带来变化,可使气候变暖,雨量增多,加速极地冰块的融化,海平面上升,使大片海滨地区有被淹没的危险。

(5).面对臭氧层变化的趋势及其造成的危害,科学家们发出呼吁:世界各国必须携手加强合作,

刻不容缓采取措施,严格控制工农业生产、生活废气的排放,尽量不使用各种化学品,以至完全停止使用氟化碳及各种化学品,加速开发各种氟化碳的替代物,以最大限度的保护臭氧层免遭进一步破坏,以保护人类自身的生存。

1.请概括第(1)自然段的内容。

2.“是罩在地球上仅3毫米的一层薄薄的?面纱?”一句中“仅”字的作用是:

3. (2)(3)自然段运用的说明方法有 (2)段运用的说明方法的作用是:

4、(2)(3)(4)自然段,

先写

再写

最后写

这种结构安排是 顺序。

2

5、影响大气中臭氧变化的因素有:

作者重点说明的是

6、本文的结构安排是非常严谨的,采用了的形式。

7、面对臭氧层的被破坏,科学家们发出了呼吁,作为中学生,你应为环境保护做些什么力所能及的事?请简单谈谈。

21世纪,光脑时代

光脑,人们也许还很陌生,但制造光脑的尝试,科技界早在50年代就开始了,直到50年代中

后期,才可以说有了决定意义的突破。90年代中期,世界上第一台光脑已由欧共体的英国、法国、比利时、德国、意大利等国的70多名科学家研制成功,其运算速度比电脑快1000倍。

科学家们预计,光脑的进一步研制将成为21世纪高科技课题之一。专家们预言,21世纪将是光脑时代。 光脑在哪些地方优越于电脑呢?

光脑并行处理能力强,具有超高速运算速度。电子的传播速度为593千米/秒,而光子的速度

为30万千米/秒。同时,超高速电脑只能在低温状态工作,而光脑在室温下即可展开工作;和电脑相比,光脑信息存储量大。

众所周知,对于电脑来说,电子是信息的载体,它只能通过一些相互绝缘的导线来传导,因此,尽管现今的电脑运算速度不断提高,但电脑的能力极限还是隐约可见的。那就是在最佳情况下,电子在固体中的运行速度也远远不如光速。另外,无论微电路中的电流是多么微弱,但随着装配密度的提高,散发热量也在不断提高,使导体之间产生电磁作用,从而制约了电脑的运行速度。

此外,还有极为理想的光辐射源——激光器可供使用。最主要的一点是光子不需要导线,即

使在光线相交的情况下,它们之间也丝毫不会相互影响。

和电脑相比,光脑的“无导线计算机”传递信息的平行通道,其密度实际上是无限的。一枚直径5分硬币大小的棱镜,它的通过能力超过全世界现有电话电缆的许多倍。

科学家正试验将传统的电子转换器和光子结合起来,制造一种“杂交”的计算机。这种计算机能

更快地处理信息,而又可克服目前巨型机的一大病症——内部过热。而一台光脑只需要一台电脑所需要能量的一小部分就能驱动,从而大大减少机器产生的热量。光脑的许多关键技术,如光存储技术、光互联技术、光电子集成电路等都已获得突破。目前,科研工作面临的迫切任务是最大幅度地增加光计算机的运算能力,即光开关的数量。

科学家预计,成熟的可实际应用的光脑将会在2000年出现。

思考与训练:

1、文章着重从那几方面列举了光脑的性能优于电脑?

(转 载 于:wWW.smHAida.cOM 海达范文网:保护臭氧就是保护人类)

3

2、文章主要采用了、的说明方法。

3、请简要说明文中画线句子在全文的作用。

4、文章最后一段中加点“预计”一词的作用是什么?

爱 恨 情 仇

(1)并不是只有人类和动物才懂得爱和恨,植物也有“爱和恨”。当然这种“爱和恨”不是感情的表现,而是体现在生长状况上:有的植物能和睦相处,有的则是“冤家对头”。

(2) 科学家经过实践证明:洋葱和胡萝卜是好朋友,它们发出的气味可驱赶对

方的害虫;大豆喜欢与蓖麻相处,蓖麻散发出的气味使危害大豆的金龟子望而生畏;玉米和豌豆间种,两者生长健壮,相互得益;葡萄园里种上紫罗兰,能使结出的葡萄香甜味浓;玫瑰和百合是好朋友,把它们种在一起,能促进花繁叶茂;旱金莲单独种植时,花期只有一天,但如果让它与柏树为伴,花期可延长三四天;在月季花的盆土中种几棵大蒜或韭菜,能防止月季得白粉病。美国科学家用根、茎、叶都散发化学物质的莲线草与萝卜混种,半个月内就长出大萝卜。

(3)相反,有一些植物则是“冤家对头”,彼此水火不容。如丁香花和水仙花不能

在一起,因为丁香花的香气对水仙花危害极大;郁金香和毋忘草、丁香花、紫罗兰都不能生长在一起,否则会互不相让;小麦、玉米、向日葵不能和白花草、木槿生长在一起,不然会使这些作物一无所获;另外,黄瓜和番茄,荞麦和玉米,高粱和芝麻等,也都不能种在一起。

(4)研究植物之间的相生相克,是一门新兴学科——生物化学群落学。科学家认

为,这门科学可以指导人们更好地规划城市绿化,美化环境,合理布局农作物种植。在栽种植物时,应注意把相互有利的栽在一起,千万不要让“冤家对头”同居,以免同室操戈,两败具伤。

1. 植物的“爱和恨“体现在哪里?(用原文回答)

2.第(2)自然段主要运用了

3.大豆为什么喜欢与蓖麻相处?为什么说玫瑰和百合是好朋友?(原文回答)

4.第(3)自然段的中心句是哪一句?用波浪线画出来。

5.丁香花和水仙花不能在一起的原因是:

6.生物化学群落学研究的对象是什么?这门科学对人们的生活有?a href="http://www.zw2.cn/zhuanti/guanyuwozuowen/" target="_blank" class="keylink">我庖澹?/p>

4

说明文阅读练习

答案:

人造肺:让人像鱼一样畅游

1.人造肺的研制、特点、功用和潜在危害

逻辑顺序

5. 人造肺是科学家模仿鲤鱼和巨头鲸的呼吸原理,制造的一种能从海水中提取氧气送入肺中的呼吸器。

6. 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

保护臭氧层就是保护人类

1. 介绍臭氧层的形成与作用

2. 强调臭氧层薄的程度,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3. 列数字 举例子 分类别

4. 臭氧含量减少的情况

影响臭氧含量变化的因素

臭氧层被破坏的后果

5. 天文因素、自然因素、人为因素

人为因素

6. 总 分 总

21世纪,光脑时代

2. 列数字 作比较

3. 承上启下的过渡句)

爱 恨 情 仇

2. 举例子 列举了适合种在一起的植物,说明植物间有“爱”。

4. 第一句

5

篇五:环保试题及答案

环保试题及答案

一、1.第27届联合国大会决定把每年的6月5日定为( D )

A地球日 B节水日 C爱鸟日 D世界环境日

2.一般认为,我国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C )等酸性气体进入大所后,逐步形成PH<5.6的酸性降水. A盐酸 B二氧化碳 C二氧化硫 D氯氟烃

3.臭氧是一种天蓝色、有臭味的气体,在大气圈平流层中的臭氧层可以吸收和滤掉太阳光中大量的( B),有效保护地球生物的生存。

A红外线 B紫外线 C可见光 D热量

4.我国有许多世界珍稀动物,金丝猴就是其中之一,它是国家( A )保护动物。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四级

5.噪声的来源主要有交通噪声、工业噪声、建筑施工噪声和社会噪声。人耳开始感到疼痛的声音叫痛阈,其声级为( C )分贝。

A 60 B 90 C 120 D 140

6.如果大气中没有”温室气体”,地球表面温度将降低至-23`C,但是,如果温室气体量增加过多过快,就会造成(A ).

A全球性气候变暖 B海平面下降 C植物生长缓慢 D无线电通讯中断

7.有一种头似马、角似鹿、尾似驴、蹄似牛,俗称“四不像”的珍奇动物,其野生种群18世纪在我国灭绝。1985年我国分批引进80多只,建立自然保护区,进行在自然界恢复野生种群的研究,这种动物是( C)。 A羚羊 B野鹿 C麋鹿 D马鹿

8.1956年,发生在日本熊本县的水俣病是由于人们食用被(B )污染的鱼类后,在体内积累,逐渐引起的神经性疾病。

A铅 B甲基汞 C黄曲霉素 D农药DDT

9.大量氮、磷等植物性营养元素进入水体后,藻类大量繁殖,水质恶化,水生生物死亡,一般称为( A )。

A富营养化 B湖泊酸化 C湖泊氧化 D重金属物质污染

10.水体被污染的程度,可由溶解氧(DO)、生化需氧量(BOD)、( D )(COD)、总需氧量(TOD)和总有机碳(TOC)等多项指标综合表示。

A浊度 B矿化度 C酸碱度 D化学需氧量

11.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有(A ),还有氯氟烃、甲烷、氮氧化合物、臭氧等气体。

A二氧化碳 B二氧化硫 C氧气 D氮气

12.一氧化碳是一种可以使人致死的有毒气体。汽车在( D )状态下排放的一氧化碳量较多。 A高速行驶 B中速行驶 C加速行驶 D开着发动机停车等候

13.重点城市空气质量周报,目前主要有污染指数、首要污染物、空气质量级别三项内容。当污染指数在( C )之间时,空气质量为3 级,属轻度污染。

A 50以下 B 50~100 C 101~200 D201~300

14.ISO14000系列标准是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的有关(D )的系列标准。

A健康标准 B食品工业 C药品生产 D环境管理

15.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平衡,南多北少、东多西少、夏多冬少,人均水资源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 B ),居世界第88位。

A 1/2 B 1/4 C 1/8 D 1/10

二、1.2009年“六·五”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是...

2.草地在环境保护中具有...的重要作用。

3.世界上第一部环境保护法是...制订的《田律》。这份禁令规定,不但保护森林植物,鸟兽鱼鳖,而且还保护水道不得堵塞。

4.环境污染不仅给人类的健康带来危害,而且还具有...作用。

5. 人们常把...植物当作空气监测的指示植物

三、

1.什么是低碳生活?

答:就是指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力减少,从而减低碳排放,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从而减少对大气的污染,减缓生态恶化。

2.2.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各包括哪些?

答:自然环境包括:大气环境、水环境、生物环境、地质和土壤环境以及其他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居住环境、生产环境、交通环境、文化环境和其他社会环境。

高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