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式手枪子弹价格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4 05:15:01 体裁作文
篇一:五四式手枪传
口径:7.62毫米
全枪长:196毫米
枪宽:30毫米
枪高:128.5毫米
枪管长:116毫米
全枪重:840克
瞄准基线长:156毫米
初速:420-440米/秒
膛线:4条,右旋
弹匣容弹量:8发
平均最大膛压:1850~2100公斤/平方厘米
初速:420米/秒
射速:30发/分
规定寿命:3000发
射程:50米
军事前沿>武器评说>征尘漫漫五十载:国产54式军用手枪(2)
征尘漫漫五十载:国产54式军用手枪(2)
2011-11-15 15:37 互联网 军事前沿 【大 中 小 】
挥动TT30/33手枪的А.Г.叶廖缅科。注意其手枪末端连接有一条皮质保险绳(又称枪纲),绳的一端拴在使用者的腰带上,以便在意外脱手时能循绳将枪迅速找回。这种设计在54式上也一直沿用下来。
作为读者们最熟悉的国产手枪之一,54式同时也是一支颇具争议的武器。尽管有诸多缺点,但并未妨碍它在国内顺利地装备和使用了半个多世纪,而它的原型——原苏联TT33手枪至今已诞生了70余年。应该说54式的仿制起点是很高的,因为同时代的苏联手枪,没有一支的综合性能可以完全超越TT33,后者是用上世纪2、30年代技术所能造出的最实用和最廉价的手枪,是以低成本制造高质量产品的典范,是一支完全意义上的“战斗手枪”。
从一张照片的背景故事说起
上图是二战期间前苏联最著名的宣传照,挥动手枪的英勇形象留给后人深刻的印象。1942年夏,德军南方集团军群按“蓝色计划”向苏军后方挺进。6月12日,守卫在伏洛希洛夫格勒郊外的苏军第4步兵师已连续打退了德军的11次进攻。摄影师M.艾尔伯特所在部队的指挥官因负伤失去指挥能力,此时德军在空袭后再次发动攻势,形势十分危急。第220连指导员А.Г.叶廖缅科挺身而出,站起来高喊:“为了祖国,前进!”带头向德军发起反冲锋。敌人的进攻被击退了,但叶廖缅科却在这次战斗中牺牲,艾尔伯特所拍摄的这张照片成为英雄最后的遗照。
设计师托卡列夫(1871-1968)
叶廖缅科手中的武器正是54式手枪的原型——前苏联TT30/33式7.62毫米手枪。前一个“T”代表生产厂家——图拉(Tula)兵工厂,后一个“T”则是设计者Ф.В.托卡列夫(Tokarev)的姓氏开头。托卡列夫的经历非常独特:他只上过2年小学,全凭天才与实干,从铁匠铺学徒逐步成长为著名轻武器设计师;作为哥萨克他曾在沙俄军队中服役,并参加过一战,但这些都并未影响到各级领导对他的信任,斯大林曾亲自拍板苏军装备由他设计的СВТ38型半自动步枪;1916年,他45岁时才开始从事设计工作,设计TT30时更是已年近花甲。
西方枪械史学家一般认为TT系列手枪的闭锁系统参考了勃朗宁设计的柯尔特M1911手枪,但从外形上看,TT更象是去掉了手动保险、同时改用外露击锤的勃朗宁M1903。托卡列夫的主要贡献是根据国情,减化了设计和加工工艺,特别是改进了闭锁系统,将枪管上方的闭锁凸笋改为简单的2条环形闭锁槽,降低了成本,而且加工和维修更加方便。一些细节上也有改进,如弹匣底板可以拆下,而勃朗宁手枪的弹匣底板是铆死的。另外,托卡列夫为该枪选用了与一种根据毛瑟7.63×25mm枪弹改进来的高初速手枪弹,并保持与冲锋枪弹药通用。TT30在1932年生产了首批1000支,1933至1935年间生产了9.3万支,逐步取代了苏军原先装备的纳甘1895式转轮和TK科罗温手枪。1933年TT30进一步改进了击发阻铁、扳机和套筒座,定型为TT33,在苏德战争爆发前的5年内制造了45.5万支。战争期间生产步伐进一步加快,1941至1945年共生产78万支,从而使得TT33成为二战期间苏军使用最广泛的随身武器。
篇二:五四式手枪
五四式手枪主要参数+拆卸方法+使用注意事项
一、战斗性能及主要诸元
1、战斗性能
五四式手枪是近距离射击的自卫武器,在50m内射击效果最好。经过试验,在25m距离五四式手枪能够射空3mm钢板、6cm砖墙、10cm木板、35cm土层。五四式手枪弹头飞到500m,仍有杀伤力。弹头最大飞行距离1630m。
五四式手枪使用子弹是1951年式7.62mm手枪弹,弹匣最大容量8发。战斗射速每分钟约30发。
2、主要诸元(表1)
3、弹道高
手枪射周,瞄准点与弹着点之间的偏差称为弹道高,对各种距离的射击其瞄准的位置是不是的。(表2)(在25m距离弹道高为12.5cm时)
二、主要机件名称
五四式手枪由枪管、套筒、复进机、套筒座、击发机和弹匣六大部件组成(图1)
枪管的作用是赋予子弹头的飞行方向。
枪管内是枪膛,枪膛分为弹膛和线膛。弹膛用以容纳子弹,线膛能使弹头在前进时旋转运动,以保持飞行的稳定性,线膛内有四条右旋膛线(阴膛线),两条膛线间的凸起部分是阳膛线,两条相对阳膛线的距离是枪的口径。
枪管外部有:闭锁凸笋,用于闭锁枪膛;绞链,在连接轴的作用下,能使枪管后部上下活动,形成闭锁和开锁。
2、套筒(图3):
套筒的作用是用以容纳枪管的复进机。
套筒外有:准星和向导口,用于瞄准;检管套,用以规正枪管和抵住复进机的前端。
套筒内有;枪机,用以送子弹上膛,击发和推壳,并能使击锤向后成待发状态;枪机上有击针、击针簧、弹底巢和抓弹钩。闭锁凸笋槽,用以容纳枪管上的闭锁凸笋;导槽,用以与套筒座相连接;复进机巢,用以容纳和规正复进机。
3、复进机(图4)
复进机是由复进簧、复进簧导杆和复进簧帽组成。用以使套筒回到前方位置。复进簧导杆上还有导杆座,用以抵住绞链座。
4、套筒座(图5)
套 筒座是以连接套筒和枪管,容纳周发机和弹匣,并能够便于握持手枪。套筒座上有;连接轴,用以通过绞链将枪管、套筒与套筒座连接起来。边接轴上有套筒阻铁, 能使套筒停在后方位置。卡簧用以固定连接轴。导棱,用以连接套筒并规正套筒前后运动。套筒座上还有弹匣卡笋、板机护圈和握把等。
5、击发机(图6):
篇三:54式手枪
54式手枪★原苏联的红色经典--TT-33手枪
2014-04-27 17:29:59
归档在 我的博文 | 浏览 35494 次 | 评论 1 条
我们国家的54式手枪可以说几乎是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但是54式手枪并不是我们国家自己研制的,而是仿制于原苏联的一款手枪。他仿制的原型就是原苏联的-TT-33手枪,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这把产自原苏联的红色经典TT-33手枪。
苏制手枪自30年代以来便成体系。苏军装备的手枪口径在各个历史时期都不相同,其中最有名气的是TT33托卡列夫7.62毫米手枪、IM马卡洛夫9毫米手枪和 ICM 5.45毫米手枪。
在卫国战争时期,苏军的战斗序列中有一款手枪受到广大官兵的欢迎与推崇,它就是与后来的AK-47相齐名的TT-33手枪。
这款由苏联轻武器设计家托卡列夫设计、图拉兵工厂生产的TT-33手枪是一支誉满全球的名枪,与AK-47自动步枪一起被各国军界誉为轻武器中的“红色经典”,包括我国在内的许多国家不仅装备和使用,而且大量仿制。“TT-33”中的两个T在俄文中分别代表着“图拉”和“托卡列夫”。 在那幅著名的卫国战争时期的照片中,那位英勇的苏军军官手持的就是这款TT-33;在苏联1985年出品的电影《莫斯科保卫战》中,那位后来成为“苏联英雄”的加夫里洛夫少校在布列斯特要塞里使用的也是这款TT-33手枪。
苏联为什么要开发这种手枪呢?那是在第一世界大战结束后,各国为增强手枪的火力强度,相继开发并采用半自动手枪作军用制式手枪。譬如:日本于1925年装备“南部14年”式手枪后,1934年又开始装备94式手枪;意大利开始采用伯莱塔M1934式手枪;德国的情况比较特殊,由于它是“一战”的战败国,被规定不能生产军用武器,于是转而生产小型警用手枪,瓦尔特公司于1929年和1931年相继开发的PP、PPK式手枪是最早采用双动/单动击发机构的手枪。
而在苏联,十月革命后的苏军仅装备了纳干式7.62毫米军用转轮手枪,因此开发国产半自动手枪迫在眉睫。于是,图拉兵工厂技术主任托卡列夫于1930年开始着手设计苏联版的半自动手枪。他以勃朗宁设计的柯尔特M1911手枪为蓝本,进行简化修改后于1930年试制成功一种新枪,该枪弹匣容量8发、全长196毫米,全重850克,口径7.62毫米,主要发
射口径7.62毫米、弹长25毫米的托卡列夫手枪弹。此外,由于公差的原因,该枪也能发射毛瑟7.63毫米手枪弹药(弹长25毫米)。经过国家验收试验后,该枪正式成为苏军制式手枪,并以图拉和托卡列夫的缩写TT将该枪命名为TT-30。该枪的特点是在套筒座內部组装了包括扳机、解脱杆、弹簧等的成套击发机构,枪管后部的两条闭锁突筋象M1911那样仅设在枪管上部。 到了1933年,TT-30的击发系统(击锤、阻铁等)改为可从套筒座分解的标准件,枪管后部的两条闭锁突筋改为环状,并稍微加大解脱杆,改进后命名为TT-33。老式的TT-30于1935年停产,而新式的TT-33于1939年才开始批量生产。
TT-33手枪的资料为:
口径: 7.62mm
弹头初速: 420m/s
有效射程: 50m
最大射速: 30发/min
弹匣容量: 8发
全枪长: 195mm
全枪重:
(含空弹匣)0.85kg
(装满子弹)0.94kg
枪管长: 116mm
瞄准基线长: 156mm
TT-33式手枪采用枪管短后坐式工作原理,类似勃朗宁手枪和美国M1911式手枪结构。它的枪管下方有一个铰链环,挂机柄销插在环中。射击后,枪管和套筒首先一起后坐一段自由行程,然后枪管下的铰链环绕挂机柄销向后转动,迫使枪管下移,使枪管上的闭锁突笋脱离套筒上的凹槽。此时枪管和套筒分离,完成开锁。当套筒推枪管复进簧时,枪管下的铰链环又绕挂机柄稍向前转动,使枪管上抬,闭锁突笋进入套筒座凹槽,实现闭锁。该枪后下端与套筒座用铰链连接。在火药气体压力作用下,枪管与套筒一起后坐。又由于铰链下端固定在套筒上,所以使其上端向后转动,枪管下移,枪管后上方的两条闭锁突筋脱离套筒上的凹槽,枪管与套筒分高,完成开锁。然后,枪管停止后坐,而套筒继续向后,完成抽壳、抛壳、压倒击锤等动作。
击发机构由击锤、阻铁、解脱子、扳机、击锤簧和阻铁簧等部件组成。击锤为圆形扳齿式,解脱子用于防止提前发射和半自动射击时连发,并且兼作扳机杆。击针采用简单的定位方式,而不是M1911的击针限制板系统。弹匣容弹量8发,弹匣的外形及托弹板形状均与M1911相似。
TT-33式手枪的握把为立式,两侧的镶板通过內侧的T形、矩形定位片固定在握把框架上,外侧表面有纵向防滑刻纹,中部有“五星徽章”和表示苏联的“CCCP”标志。瞄准装置由固定式觇板准星和U形缺口式照门组成。小的觇板准星比M1911的圆顶式准星更容易瞄准。准星宽度和缺口宽度均为1.9毫米。
(转 载于:wWw.SmHaIDA.cOM 海达 范文 网:五四式手枪子弹价格)TT-33手枪所用的,7.62mm托卡列夫手枪弹又称7.62×25mm手枪弹。此弹是苏联由
7.63mm毛瑟手枪弹改进而来,1930年在TT-30手枪上首先使用,在二战中广泛使用于TT-30/33手枪和PPSh/PPS等冲锋枪上。战后此弹成为原华约国家和社会主义阵营的制式枪弹,使用范围很广,中国、捷克、波兰、匈牙利、南斯拉夫及朝鲜等国都大量生产装备过,至今仍是中国等一些国家的现役枪弹。在西方也有不少民间弹药公司生产,以满足俄式武器收藏者和射击爱好者的需要,我国北方工业公司也曾向美国大量出口过此种枪弹。
二战苏军最著名的波波沙冲锋枪就是使用的7.62mm托卡列夫手枪弹,波波沙冲锋枪射速快,子弹威力大,是当时的巷战利器,波波沙在斯大林格勒和柏林战役激烈的巷战中立下了汗马功劳。
7.62mm托卡列夫手枪弹的穿透力在手枪弹中是数一数二的,你要说对防弹衣的效果,那还真的是托卡列夫手枪弹比9mm鲁格弹好的多,现在的IIA、IIB以下的防护级别的防弹衣都没能力挡住托卡列夫手枪弹在有效射程内的射击。
到了1951年,由于苏军采用9毫米马卡洛夫手枪作军用制式手枪,使TT-33在苏军中撤装,至1953年停产。TT-33经历了卫国战争的严峻考验,是一支动作可靠的优秀手枪,
因此得到众多国家的青睐,被大量仿制。匈牙利的仿制枪称为48式;南斯拉夫的称为57式;波兰的称TT式;中国1951年的仿制枪称51式,1954年改进后称54式。
1951年,我国即对苏联TT30/33式7.62毫米托卡列夫手枪进行了测绘,利用从苏联引进的机床和设备,在苏联专家的帮助下,首先仿制成功1951年式7.62毫米手枪。不过,由于51式手枪的研制无论从人员技术上,还是从机器设备和制造工艺上,都是以苏方为主进行的,因而51式手枪实质上只是对苏式TT30/33式7.62毫米托卡列夫手枪的简单模仿,算不上国产第一种手枪。
时至1953年,我国从苏联引进了有关产品的图纸及技术资料,并通过人员培训、聘请苏方专家、调整生产线等措施,开始了对新产品的试制工作,尤其对51式手枪在抗美援朝作战中暴露出的不足进行改进。 比如:改迸握把形状,使之更加符合中国军人的手形。到1954年,终于设计定型了国产1954年式7.62毫米手枪,随后该手枪便开始在部队中大量装备。54式手枪是新中国成立后在人民军队中列装的第一种手枪,它的列装宣告了我军装备“万国牌”手枪历史的结束,为国产手枪的发展掀开新的一页。
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TT33手枪已经不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求了。其实在现在看来TT33 手枪的缺点也是很明显的。首先八发的弹容量已经落伍了,现在的主流手枪的弹容量都已经达到了十几发以上了。此枪只有击锤保险,保险性不高,而且他的单动射击模式和双动模式相比也不是方便,特别是射击时枪口上跳严重,不易控制。木有经过严格训练的人,使用TT33手枪是打不出好成绩的。
这是一张视频截图,在电影《黑鹰坠落》里面,索马里人用TT-33手枪向被困的美军士兵近距离射击。
TT33手枪虽然已经诞生了八十多年了,但是就像AK一样,在世界各地仍能看到他的身影以及他的仿制品,在非洲各国,,无论是军队的装备,或是各民用领域,TT33任然经常可以见到,比如说在津巴布韦,除了军队里面还准备有TT33之外,民间的各保安公司也装备有大量的TT33及其仿制品,大量的准备原因就是因为便宜,在津巴布韦的枪店里,一把赞新的TT33及其仿制品也只卖300美金左右。远远低于其他的各种手枪价格。这也是TT33手枪能够活跃在各个地区的原因。
虽然TT33手枪已经老矣,原来猎装TT33手枪的大多数国家都已经将他退役或即将退役,但是由于他和AK47一样便宜皮实,他仍然会活跃在一些地区,和一些第三世界国家,作为一代红色经典,他在世界轻武器的历史上也留下了自己辉煌的足迹。
2014.04.27.
篇四:国际警察手枪实用射击
国际警察手枪实用射击( PPC) 特点分析
黄肃扬
( 甘肃警察职业学院警体部, 甘肃 兰州 730046)
摘 要: 国际警察手枪实用射击( 简称 PPC) 在我国引进、 开展已经两年多了, 国内许多公安机关都在以此为警务技能训练
中射击技能的培训手段。/ PPC0在我国大有成为警察手枪实用射击训练代名词的趋势。本文在对/ PPC0优缺点进行详细、 客
观的分析后, 提出: 为使我们的射击教学与训练更加接近我国警察实战需要, 更好的与国际警察射击训练方法接轨, 我们应该
理智、 冷静的对待/ PPC0的引进。
关键词: 国际警察; / PPC0; 特点分析; 引进
国际警察手枪实用射击( 简称 PPC) 是: POLICE( 警察) 、 PISTOL( 手枪) 、 COMBAT( 战斗) 的英文缩写, 直译为: 警察手枪战斗射击, 也可意译为: 警察手枪应用射击或警察手枪实用射击。它是欧美警察设计, 流行于国际警界的一种射击教学训练的模式, 因其易于形成共同的测评标准, 所以也常被选做为实用射击比赛的模式。由于/ PPC0已被我国每年一届的公安系统手枪射击比赛所采用, 所以全国各地都在以此为警务技能培训中的射击项目。目前在我国/ PPC0有成为警察手枪应用射击代名词的趋势。但经过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我们认为/ PPC0的训练也有许多不尽人意之处, 也有许多不符合我国国情之处。因此我们对/ PPC0的引进和学习既不能一哄而上, 盲目照搬, 也不能全盘否定, 一概排斥, 而应该采取冷静的、 实事求是的态度。
一、 / PPC0的优点分析
经过几年来我们对/ PPC0项目的学习认识, 结合自己在教学工作中对/ PPC0的体会与总结, 笔者认为,/ PPC0与我国原来警察射击训练、 比赛相比在以下几方面有所特长:
( 一) 充分体现了快速
/ PPC0各项目对掏枪的速度、 更换弹匣的速度和击发的速度都充分体现了快速的要求。因为实战要求警察必须达到掏枪即射的程度, 与过去一直提倡的精度射击相比,/ PPC0更强调快掏枪、 快开火的速度。这在/ PPC0四个比赛项目中的开头和结尾的两个项目最有体现: 如果射手不能在 2 秒钟的时间内完成掏枪、 上膛等一系列动作, 他就不能有更充分的时间来射击, 就很有可能在规定时间内完不成射击任务。如果是在实战中, 射手就失去了/ 先发制人0、 / 先声夺人0的宝贵时间。在/ PPC0中还强调了更换弹匣的速度要求, 赛事中不仅将掏枪时间也将换弹匣时间算在射击计时之内, 如果射手稍有忽略就会超时。快速连续击发技术在不同规定时间的项目中也有很高的要求。
( 二) 项目的设置各有特点
/ PPC0设置了四个项目, 使射手能练习各种姿势、 多种距离的射击。比如, 第一个项目: 7 米 20 秒钟内采用立姿掏枪技术, 快速射击两个弹匣12 发子弹, 好似警察突然遭遇犯罪分子时发生的枪战一样, 要求的就是快速。第二个项目: 15 米 90秒钟内射击三个弹匣 18 发子弹( 快掏枪后跪姿射击一个弹匣, 换弹匣后用立姿左手和立姿右后各打一个弹匣) , 要求射手快中求稳, 跪射与立射紧密结合, 左手持枪射击与右手持枪射击紧密衔接。立射中对于隐蔽物的利用要求射手具有防卫自己的意识和利用掩护物依托射击的能力。第三个项目: 26 米165
秒钟内射击四个弹匣 24 发子弹的射击, 在坐姿、 卧姿、 立姿左手更换成立姿右手的身体姿态变化中, 要求射手具有一定的腰腹力量和强、 弱手射击的能力, 在保护好自己的前提下力求提高射击精度。第四个项目: 再一次的 15 米 12 秒钟时间内立姿快掏枪 6 发子弹的射击, 要求射手在接近犯罪分子的快掏枪速射中, 在非常短暂的时间内不近的距离上, 每一枪都不能有任何的松懈和疏忽, 才能达到用火力压制对方, 打击犯罪的目的。
以上四个项目的设置, 有立、 跪、 坐、 卧四种射姿的射击, 有近、 中、 远多种距离的射击, 有强手或弱手、 单手或双手的射击, 有利用依托物的射击等技术运用, 充分地营造了实战气氛, 体现了与公安实战紧密结合的特点。
( 三) 强调了枪支的携带与子弹上膛的方式
/ PPC0对枪弹结合状态的要求既统一又具体, 它要求向弹匣内压进子弹后将实弹匣装入枪内( 枪弹结合) , 不上膛、 不关闭保险, ( 五四式手枪击锤要处于保险位置) 。这样当警察快速出枪时, 只需从枪套内掏出手枪, 随即拉套筒向后推子弹上膛便可射击。一般来说六四式、 七七式手枪枪弹结合状态有三种情况, 一种: 子弹上膛并半闭保险; 另一种: 子弹上膛,关上保险后再打开保险机, 需要射击时立即就能打响; 再一种: 枪弹结合但不上膛, 需要射击时拉套筒使子弹上膛即可。/ PPC0采用的就是最后一种形式, 考虑到它的安全性作者认为值得在教学训练及比赛中推广。
( 四) 比较提倡双手持枪射击
在比赛中无法做到象在训练中那样从容和放松, 现场的紧张气氛、 心理压力、 思维变化, 都会对呼吸、 肌肉产生强烈的影响, 使握枪的手臂产生不由自主的晃动或颤动。/ PPC0中单双手不限的规则正是从实战的角度出发, 鼓励射
手养成用双手握枪的习惯, 从而最大限度地保持枪的稳定, 在连续发射时缩小射弹散布, 提高命中率。
( 五) 强调了有依托的射击
在/ PPC0中, 允许警察采用有依托的持握手枪方法, 这在我们以往的手枪射击比赛中绝对不允许的。其实有依托的射击在实际斗争中是常常可以使用的一种射击技能, 它可有效地防止手臂悬垂晃动给瞄准击发带来的困难, 提高警察手枪射击十分讲究的首发命中和中靶率。因此, 警察射手应充分利用这一便利条件,养成利用依托物射击的习惯。正因为它符合警察在实际斗争中的需要, 所以被国际警察射击界重视与采用。
( 六) 侧重于隐蔽射击战术的运用
/ PPC0中所利用的隐蔽物为了移动方便都没有采用坚固的物体, 而是表现了射手应该利用其隐蔽自己射击罪犯的一种意思。虽然它用 60厘米宽 @ 180厘米高的档板代替隐蔽物, 但其对射手防卫意识的建立和利用掩体射击习惯的养成是很有意义和帮助的。
( 七) 注意防止训练、 比赛中走火事故的发生
/ PPC0强调了扣动板机的手指不在射击时不得放在板机上, 这是防止手枪走火事故发生的有效措施。可是这一点往往不容易被重视。平时大家比较注重射击技术动作的掌握和提高, 对射击前、 后的射击准备动作不够重视、 不够统一和规范, 对这些动作细节容易忽略。/ PPC0对此做出是明确规定, 这对良好用枪习惯的养成是个很大的促进。
二、 / PPC0的缺陷分析
依作者之见/ PPC0并不是十全十美的, 虽然它被各国警察、 各种警察作为
射击练习比赛的方式, 但结合我国的国情它也有不足之处, 我们在学习、 引进/ PPC0时应该全面的分析它, 冷静客观地对待它。
( 一) / PPC0全套比赛、 训练 60 发子弹量的设置, 对我国警察手枪射击培训来说难度较大。/ PPC0是欧美国家率先进行的警用手枪射击训练与比赛的科目, 它是为欧美现役警察/ 量体裁衣0制作的。对我国警察手枪射击训练来说有一定的国情限制。按规定整套练习下来需用弹60 发, 用时 10 分钟, 这对目前我国各地警察的训练投入来说, 几乎是不可能做到的。如此数量的子弹设置对我国警察手枪射击培训来说难以承受。
( 二) / PPC0训练、 比赛中每个项目的用弹量为 6 发一组, 有违我们的日常生活习惯。/ PPC0之所以规定每组子弹 6 发是因为国外警察的装备用枪多为转轮手枪, 大多数转轮手枪是 6 个弹仓, 装弹量就是 6 发。这也符合西方人以/ 打0( 12为一/ 打0, 6 发正是半/ 打0) 为累计计数的习惯。而我国警察配发的制式手枪大多为军用手枪, 每匣装弹量五四枪是 8 发, 六四枪、 七七枪都是 7 发, 没有一个是装 6 发的。另外/ PPC0以 6 发为一组的用弹量与我们的计数习惯也不相符, 我们的累计计数习惯一般 5、 10、 15,,, 因此, 我们没有必要在训练中全搬照抄, 可以在掌握其训练原则的基础上结合我们自己的实际情况形成自己的培养训练模式和特点。
( 三) 快速装填子弹技术没有得到很好的重视。手枪没有子弹, 射手的生命便会受到极大的威胁。实战中需要射手不仅在最短的时间内取出空弹匣, 还要能向弹匣内迅速装压子弹, 更换上实弹匣, 快速转入射击动作。这一点在/ PPC0项目中没有体现, 从装填子弹的时间不在比赛计时之内这一点, 就说明比赛的组织者对装填子弹的速度重视不够, 重视了快速掏枪、 重视了快速击发、 重视了快
篇五:54手枪教学
手枪射击教学
中国54式7.62毫米手枪是我国仿制前苏联TT1930/1933式手枪的产品,于1954年定型,至今仍装备部队。是我国生产和装备量最大的手枪。 54式手枪的自动方式采用枪管短后座式;闭锁方式采用枪管摆动式,保险装置为击锤保险,该枪还设有空仓挂机机构。
五四手枪的技术指标
口 径: 7.62mm
有效射程:50m(弹头飞到500m仍有杀伤力)
初 速:420m/s
全 枪 重:0.85kg(空弹匣)
全 枪 长:195mm
全 枪 宽:30mm
弹 种:51式或51--1式7.62mm普通弹。
弹匣容量:8发
寿 命:3000发
五四手枪主要机件名称和用途
五四式手枪由枪管、套筒、复进机、套筒座、击发机和弹匣六大部分组成另有附品。
?枪管:用以赋予弹头的飞行方向。枪管内是枪膛,枪膛分为弹膛和线膛。弹膛用以容纳子
弹,线膛能使弹头在前进时旋转运动,以保持飞行的稳定性。线膛有四条右旋膛线,膛线的凸起部分是阳膛线,凹下部分是阴膛线,两条相对的阳膛线间的距离是枪的口径。枪管外有:闭锁凸笋,用以闭锁枪膛;绞链,在连接轴的作用下,能使枪管后部上下活动,形成闭锁和开锁。
?套筒:用以容纳枪管和复进机。套筒外有:准星和缺口,用以瞄准。枪管套,用以规正枪
管及抵住复进机的前端。套筒内有:枪机,用以送弹、击发和退壳,并能使击锤向后成待发状态;枪机上有击针和抓弹钩。闭锁凸笋槽,用以容纳枪管上的闭锁凸笋。导槽,用以与套筒座相连接。复进机巢,用以容纳和规正复进机。
?
?复进机:由复进簧、复进簧导杆和复进簧帽组成,用以使套筒回到前方位置。 套筒座:用以连接套筒和枪管,容纳击发机和弹匣,使用时便于握持。套筒座上有:连接
轴,用以通过绞链将枪管、套筒与套筒座连接起来;连接轴上有套筒阻铁,能使套筒停在后方位置(射击时可以预示弹匣内有无子弹)。卡簧,用以固定连接轴。导棱,用以连接套筒。套筒座上还有弹匣卡笋、扳机护圈和握把等。
?击发机:由击锤、击发阻铁、压杆、扳机和击发机座组成,用以套筒相互作用形成待发和
击发。击锤,用以打击击针。击发阻铁,用以使击锤成保险或待发状态。压杆,用以使扳机与击发阻铁脱离形成半自动和在套筒未前进到定位时防止击发。扳机,用以击发。击发机座上有拨壳凸笋。
?弹匣:用以容纳和托送子弹(可装8发子弹)。托弹板上有弯曲部,当弹匣内无子弹时,
能抬起套筒阻铁,使套筒停在后方位置。
?附品:用以分解结合、擦拭上油和携带。附品包括通条、保险带、背带和枪套。
五四手枪分解结合的要领
验枪是一项保证安全的重要措施。使用武器前后及必要时,均应验枪。验枪时要认真检查弹膛、弹匣和教练弹中有无实弹,严禁枪口对人。听到“验枪”口令后,右手打开枪套扣,取出手枪置于右胸前,大臂自然下垂,手与肩同高,枪口指向前上方,拇指按压弹匣卡笋(五九式,用左手拇指向后推压弹匣卡笋),左手取出弹匣交给右手,握于枪的左侧,扳击锤向后于待发位置(五九式、六四式、七七式打开保险)。验枪时,拉套筒向后。验过后,自行松回套筒,装上弹匣,使击锤位于保险位置(五九式、六四式、七七式击发后关上保险)。
枪支的分解与结合是射手的必修科目,掌握了枪支的分解与结合,能更好地熟悉所用枪支的特性,最大限度发挥能动性,使射手与枪支融为一体。另外,熟练掌握分解与结合技能,也为枪支故障维修、改装调校打牢了基础。
枪支分解时要注意:一是分解前必须验枪;二是分解结合应按顺序和要领进行,不要强敲硬卸;三是分解下来的机件应按次序放在干净的物体上;四是要注意安全,在任何情况下枪口不得对人。
分解与结合
拇指按下弹匣扣销,取出弹匣。
右手握握把,使枪面向内,左手用弹匣盖平齐一端推连接轴卡簧向后,使其脱离连轴。然后左手掌抵住枪口部,中指扣住扳机护圈,稍推套筒向后,食指顶连接轴头部,右手卸下连接轴。 右手握握把,左手握住套筒,并以食、中指从下面抵住复进机(防止弹出),慢慢向前卸下套筒。
左手握套筒,使复进机向上,右手拇、食、中指扣住导管座,压缩复进簧并向上向前取出复进机。
左手握套筒,右手将枪管套转动半圈取下,然后,放倒绞链,左手食指从抛壳口顶起枪管,右手将其取出。
右手握握把,左手向上取出击发机。
结合按分解的相反顺序进行。
射击步骤
据枪\瞄准\击发的简单关系
军用手枪射击具有有效射程近,携带使用方便;悬空据枪稳定性差;瞄准基线短,瞄准误差造成弹着偏差大;板机引力大于枪身重量,击发时易影响瞄准;受心理影响大等特点。而射击比赛又是动作和心理素质的比赛,动作决定环数,心理影响发挥,成绩是动作和心理的综合体现,所以射击时三个步骤(据枪、瞄准、击发)要一气呵成,五个细节(姿式、握枪、瞄准、呼吸、用力)要严格把握。
据枪是前提,据枪要有正确的射击姿式与握枪方法,要保证手臂与枪的相对平稳,要有良好体力与定力,避免身体前后、左右摇摆。
瞄准是基础,缺口、准星的平正关系非常重要,射击时绝大多数注意力都应集中到平正关系上来,否则“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击发是关键,作为射击动作的最后一环,要把握用力做到“有意预压,无意击发”。
一、据枪
立姿是射击比赛中最常用和最重要的姿式,分单手据枪和双手据枪,特别是在精度射中,大部分采用双手据枪立姿射击。
? 单手立姿据枪:两脚分开约与肩同宽,脚成“八”字形站立,两腿自然站直,不能有脚指向下抓地和两膝后挺的感觉。身体侧向对靶,并与射向约成170°角,上体保持正直,吸气上提后下沉于胯上。也可上体稍向后仰(后仰不宜过大,同时右胯不能前送),体重大部分落于左脚(即身体重心稍靠后),以加长瞄准线和使枪身与身体保持平衡使姿势自然稳固。
? 双手立姿据枪:多用于精度射和PPC实用射击、IPSC战术射击中。左脚向左前方上半步或向一侧拉开约与肩同宽,两腿自然站直,上体吸气后下沉,重心落于两脚之间,面对靶子,头正颈直,两臂自然伸直,双手握枪。
单手立姿据枪的优点是瞄准线长,平正关系紧密,易于瞄准,缺点是单手据枪稳定性较差。双手立姿据枪的优点是稳定性较好,缺点是瞄准线短,不易平正缺口、准星的关系。
立姿射击不论单手、双手都要确保据枪后枪身自然地指向射击方向,要注意养成正确、固定的站立姿势和角度。在确定位置时可采用闭眼据枪,睁眼检查的方法检查站立姿势是否正确。方法是:闭眼自然向目标方向据枪,然后睁眼检查,若自然指向目标,说明据枪姿势自然,如瞄准线偏向目标一侧,就采用移动脚的方法进行修正。通常是瞄准线偏左,左脚向前移动或右脚向后移动,瞄准线偏右,右脚向前移动或左脚向后移动。小的高低修正通常采用身体适当向后仰或向前倾的方法实施修正(幅度不可过大)。打基础时一般不要移动手臂实施修正,在任
何情况下,都切忌扭动手腕和枪身实施修正。一但找正位置,在射击过程中双脚不要移动和换位,要保持一致性和连贯性,以上找自然指向的方法最适用于精度射,速射中因情况采用。
握枪的手法
握枪时虎口要对正并紧贴枪颈(握把后上方弯曲部),自下而上,把虎口处多余的皮肉挤紧。食指第一节贴于板机上,食指内侧与枪身之间应留有空隙,以免扣引板机时触动枪身。握紧枪后,握把背面应正对虎口?a href="http://www.zw2.cn/zhuanti/guanyuluzuowen/" target="_blank" class="keylink">路饺夂癫课唬⒂胧直墼谝惶踔毕呱希馐保中拇π纬梢桓隹昭ā4竽粗缸匀簧熘笨坑谇股恚ú挥昧ΓK治涨故弊笫终菩南蛏贤形瘴瞻严露耍持浮⒅兄浮⑽廾肝兆∮沂中≈浮⑽廾浮⒅兄傅牡谌冢绞滞笙嘟印⒘侥粗缚柯!S沂滞笙蚯巴Γ笫窒蚝笫实庇昧沂郑ξ茸∏股怼?/p>
握枪时的用力
按照正确的手法,枪握紧后应保证射击后坐时枪身在手中位置不发生变化,但也不能因用力过大而产生抖动。不要施加向左或向右的力平衡枪身,只应有向前和向后的力。握枪时,用中指、无名指、小指的第二节与小鱼际肌(手掌肉厚部分)和虎口的合力自然握住握把,中指、无名指、小指的力量依顺序应一个比一个小。如果无名指和小指用力过大,将使握把支撑点下移,使枪的施转中心降低,当击锤向前打击击针时,枪口易下降;当后坐时(此时射弹已出枪口),又增加枪口向上的偏转量,延长了两发弹间的瞄准时间。所以握枪时,中指应适当用力握握把,无名指和小指自然贴靠于握把,这样就可以使合力点上移,减少发射时的转动力矩。另外,握枪时不应将握把靠大拇指一侧或将握把后端抵在大鱼际肌(大拇指下方肉厚部分)上,因为这样减小了手对枪身向左的控制,造成击发时易偏左。
手腕及大臂的动作
手腕在据枪时要挺住, 即保持腕关节固定。击发时腕关节松动对射弹命中影响很大,以64式、77式手枪为例,从腕关节到枪口的距离约 20厘米,当射距为25米时,腕关节松动2毫米,运用相似三角形原理便可很容易地得出射弹将偏差250毫米,当手腕变动3毫米时,射弹将偏差375毫米。射弹偏差量随着手腕或射距的增大而成倍增大。初学手枪射击的射手,射击时手腕变动2至3毫米往往自己还觉察不到,严重时,可将射弹打在距射手自己前面几米远的地方。因此,在击发时要保持正确一致的挺腕动作。
基本动作口诀
据枪时右大臂要自然伸直,手肘不能弯曲,但也不能挺臂,注意保持枪面水平,待枪指向目标后,固定肩关节不动。为便于记忆,据枪要领可归纳为:稳、正、握、贴、挺、直、平七个字。稳:姿势自然稳固;正:虎口对正枪颈;握:虎口、中指、无名指、小指和小鱼际肌自然确实握握把;贴:大拇指伸直贴靠于枪身左侧;挺:手腕挺住;直:手臂自然伸直;平:枪面要平。
二、瞄准
晃动中平正准星缺口
平正准星缺口的“平”,就是指准星尖与缺口上沿在同一平面内,所谓“正”,就是指准星要位于缺口中央。
手枪瞄准时,枪身始终都在晃动,再由于手枪瞄准基线短,平正准星缺口误差时对射弹的影响极大。所以,射手在瞄准时一定要将主要精力放在保持晃动中准星缺口平正关系的内在感觉上。注意保持枪和手臂的晃动频率一致,即要动就是枪和手臂一起动,防止准星尖在缺口内跳动。
由于人们的生理构造特点决定了人的眼睛不能在同一时间内使远近不同距离的物体同时在视网膜上构成焦点,而只能在某一时间看清某一距离上的某一物体,所以,在瞄准时不能把准星缺口的平正关系和目标都看得很清楚,正确的瞄准景况是准星缺口的平正关系看得很清楚,而目标则比较模糊。
瞄准区
手枪射击时,枪身的晃动是不可避免的,瞄准线不可能停停留在某一点,而只能指向一定的区域,这个区或就叫瞄准区。
瞄准区的大小,根据射手训练程度,技术状况,目标的大小和射击距离而定。瞄准时不应刻意停留在瞄准点上,而是应该围绕瞄准点在瞄准区域内有规律的自然晃动。
利用瞄准区射击时,瞄准线移向瞄准区的方法有三种:一是在瞄准区的下方平正好准星缺口,然后自下而上缓慢地向瞄准区运枪,边瞄准边预压扳机,在瞄准线指向瞄准区中心附近时完成击发;二是将瞄准线由上向下接近瞄准区,三是将瞄准线直接指向瞄准区。实践证明,采用将瞄准线由下而上接近瞄准区的方法晃动较小,射手容易掌握运枪速度,便于射手在运枪过程中(或晃动中)完成击发;采用自上而下的运枪,由于惯性作用,射手不容易保持枪的左右速度和正确瞄准,采用将瞄准线直接指向瞄准区的方法,枪的左右摆动较大,并且容易使射手抢瞄准点形成猛扣扳机击发。当采用自下而上运枪方法时,一是要注意枪的运动速度要均匀;二是要注意保持准星缺口的平正关系;三是注意枪一开始向上运动就要均匀正直地预压扳机。并注意将三个方面经过反复练习达到溶为一体,运作自如。
晃动中平正准星缺口和打瞄准区,是手枪射击的两个突出特点,射手必须铭记于心,任何时候只要一据枪,就要将主要精力集中在平正关系上。
三、击发
射击时的呼吸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