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真到假时真亦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5 15:25:40 体裁作文
真到假时真亦假体裁作文

篇一:假作真时真亦假

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读《红楼梦》有感

曾经无数次听到过这个名字,曾经无数次有拜读它的想法,有一天如获珍宝的捧起了它,读完后,不禁泪水涟涟,思绪万千,心怀感伤??.那真挚的爱情,那缠绵的思绪,那娓娓道来的情感,打动了我,让我无语凝噎。

读红楼,首先读的是宝黛的爱情悲剧。宝玉和黛玉这两个玉儿可谓是一见钟情,两人初次见面时,一个说“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连称“颦颦”为“神仙似的妹妹”。另一个想:“好生奇怪,倒象在那里见过一般,何等眼熟到如此!",于是他们开始了交往,黛玉和宝玉有相同的性格,二人“心有灵犀一点通”, 可谓互为心心相印的知己。黛玉是 “孤傲自许,目下无尘”的,同周围环境明显的不合拍,所以“贾府里除了宝玉这个知己是很少有人喜欢她的。”“一年三百六十日,刀剑双寒严相逼”,“质本洁来还洁去,不教污淖陷渠沟”,她尖酸刻薄和好哭的特点,也源于此。她是一个有叛逆精神的少女,而宝玉也是一个精神叛逆的典型,作为大观园里的“富贵闲人”,他不走所谓读书应举,出仕做官,立身扬名,光宗耀主的正道,反而攻击那些热忠于功名利禄,仕途经济的人。骂薛宝钗劝他留心仕途经济的话是“混帐话”,:他甚至怨恨自己“为什么生在候门之家?绫锦纱罗,也不过裹了我这枯株朽木;羊羔美酒,也不过填了我着粪窟泥沟:富贵二字,真正把人荼毒了!”这些思想与行为与封建正统的观念十分对立,自然为当时所不容。但宝黛的思想可以说是一脉相

通。她从来不认为宝玉说的那是混帐话,而是认宝玉做知己,他们的爱情也是建立在这种共同的叛逆精神的基础上的,当他们读《西厢》时,尽管黛玉看后半嗔半怒,但却也被崔莺莺和张生的叛逆爱情吸引,“把花具且都放下,接书来瞧,从头看去,越看越爱看,不到一顿饭工夫,将十六出俱已看完,自觉词藻警人,余香满口.虽看完了书,却只管出神,心内还默默记诵”。

宝玉和黛玉两个人的的关系十分微妙,有时很好,有时却因假心对假意而恼了,一次宝玉见林黛玉又病了,心里放不下,不时来问.林黛玉却怕他有个好歹,因说道:“你只管看你的戏去,在家里作什么?”催他离开,于是两人争吵起来,“宝玉有一种下流痴病,故每每或喜或怒,变尽法子暗中试探.那林黛玉偏生也是个有些痴病的,也每用假情试探.因你也将真心真意瞒了起来,只用假意,我也将真心真意瞒了起来,只用假意,如此两假相逢,终有一真.其间琐琐碎碎,难保不有口角之争”.即如此刻,宝玉的心内想的是:“别人不知我的心,还有可恕,难道你就不想我的心里眼里只有你!你不能为我烦恼,反来以这话奚落堵我.可见我心里一时一刻白有你,你竟心里没我。”心里这意思,只是口里说不出来.那林黛玉心里想着:“你心里自然有我,虽有金玉相对良缘之说,你岂是重这邪说”,反倒是两个丫头看出来了:“袭人拉着宝玉的手,笑道:“你同妹妹拌嘴,不犯着砸他,倘或砸坏了,叫他心里脸上怎么过的去?"紫鹃又道:“虽然生气,姑娘到底也该保重着些.才吃了药好些,这会子因和宝二爷拌嘴,又吐出来.倘或犯了病,宝二爷怎么过的去呢?" 有时宝玉开开玩笑,

也会引得黛玉哭泣,也许他们的感情正是在这好与恼中升温的吧。 他们毕竟与封建社会的要求不合拍,因此,尽管他们深深爱着对方,但却以“那手却渐渐紧了,喘成一处,只是出气大入气小,已经促疾的很了”,“三个人才见了,不及说话.刚擦着,猛听黛玉直声叫“宝玉,宝玉,你好??"说到"好"字,便浑身冷汗,不作声了.”而结束。看到这里,我的泪不禁流了下来,为的是黛玉的痴情,为的是他们的爱情悲剧??原来,有情人并不都能终成眷属?..

“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两位才貌俱佳的女儿各有特点,让人喜欢。黛玉尽管是喜欢使小性子的,毕竟,有贾母的宠爱自然会撒一些娇,发一些脾气,“使小性,行动爱恼人”但黛玉的优点更吸引人。她是一个美人,“年貌虽小,其举止言谈不俗,身体面庞虽怯弱不胜,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是个美人儿灯,风吹吹就坏了”:她分明是朵“莫怨春风当自嗟”的芙蓉花啊!黛玉也是一个才女,在《林潇湘魁夺菊花诗》中,李纨笑道:“等我从公评来.通篇看来,各有各人的警句.今日公评:《咏菊》第一,《问菊》第二,《菊梦》第三,题目新,诗也新,立意更新,恼不得要推潇湘妃子为魁了.”三首诗得了前三,足以见得她是大观园中数一数二的才女了。她的《桃花女儿行》、《秋窗风雨夕》、《题帕诗》和《五美吟》,也是让人满口余香,诗如其人,感人至深,至于“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

谁?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更是不知赢得了多少眼泪。宝钗还这样说:“世上的话,到了凤丫头嘴里也就尽了.幸而凤丫头不认得字,不大通,不过一概是市俗取笑,更有颦儿这促狭嘴,他用春秋的法子,将市俗的粗话,撮其要,删其繁,再加润色比方出来,一句是一句.这‘母蝗虫’三字,把昨儿那些形景都现出来了,”她的才情让人哭笑不得啊; 黛玉还是善良的,视紫鹃为自己的亲姐妹,紫鹃批评她,她是断然不会恼的。

如果说黛玉是精神上崇高无比的仙女,那么宝钗则是现实生活中讨人喜欢的人。有人骂她奸诈,骂她冷酷,可当面对那走下坡路的封建社会时,你又会怎么做?宝钗其实也有很多优点。她是体谅人的,同情命运多舛的湘云,一次,袭人想央求湘云替她做点针线活,宝钗知道后,马上对她讲明史湘云“在家里一点做不得主”,“做活做到三更天”,“一来了就说累得慌”的苦衷,责怪她“怎么一时半刻不会体贴人”,并主动接去了要湘云做的活计,还会为湘云如何办螃蟹宴而考虑。宝钗也是在诗歌方面很有造诣的人,她的诗歌清新自然,意境深邃,具有雍容典雅,含蓄浑厚的风格,只有黛玉能和她抗衡。宝钗也是大度的,每次遇到黛玉吃她的醋时,她从会不计较,还对寄人篱下的黛玉给过种种钱财上的帮助。宝钗不势力,她哥哥从江南回来带来了一些东西,她便不分远近亲疏的把东西都分了出去,其中也包括备受冷落的赵姨娘。

当然,作为封建仕女,她的缺点也很明显。在“寿怡红群芳开夜

宴”那一回,写她掣得的酒令牙签上画着牡丹,上有一句诗:“任是无情也动人”。她是比较冷的人,吃的也是冷香丸。她可以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可以对金钏的死不表同情,可以冷观晴雯的死。她也是热衷于功名利禄的人,经常劝宝玉考功名。金玉良缘不是她的错,林妹妹的死她也没有直接责任,但当她面对一个不爱她的人时,心里是不是也有些悲哀?

黛玉葬花,敏感细腻;宝钗扑蝶,天真活泼。两个截然不同的女儿,使大观园更美丽。

合上红楼,思绪万千:红楼是一首诗,一首爱的无言诗,红楼是一首歌,一首爱恨离愁的悲歌,封建大厦终要倒塌,那些痴女儿们,泪又流向何处?女儿们的悲剧也是社会的悲剧啊!爱恨缠绵,长歌当哭。曹雪芹笔下的红楼是含笑的悲剧!怪谁?恨谁?我们无语,只能默默用泪水为她们送别,正如鲁迅所说的,“把好东西撕碎了,揉给人们看?..”

高一(9)班王睿

篇二:假亦真时真亦假读鲁迅

假亦真时真亦假--------漫谈狂人

真相总是带着莫须有的面具,不会赤裸裸地呈现,如果总是轻而易举地窥探,那么狂人便不再是狂人。真狂假狂的背后又有着怎样的思考?一叶障目还是一目了然?

鲁迅笔下的狂人在一个异度空间里面,普通人与狂人的对话,狂人能听见却无法表达所谓正常的言语给普通人听,他们仿佛听不懂他的语言的真切,还一味地着急把他规划为异类。在吃与被吃的格局中,他被肆意的分割,他们眼中狂人的精神迫害臆想症,狂人眼中他们的吃人阴谋;末了,越演越深,越严峻,越紧迫,以至于不仅历史上的、书本里的、传说中的、远的、近的、赵贵翁、街上的人、打孩子的女人、两个医生、狼子村的佃户,甚至他的亲哥哥、亲娘也都吃人,最后,连“我”也未必没有吃过人。狂人的最后与普通人无异,他也变成了一个会吃人的人。所有的一切,让我不禁想到是一颗屎坏了一锅粥,还是否粥原本已馊幸亏这颗屎救了人们食物中毒的内在巧合呢?也许病因不在那颗屎而是那锅粥的问题了·······也许也只是也许吧。

狂人真的如此疯狂吗?

疯狂,因为狂人的多疑敏感、妄想,都符合迫害狂的病态特征;疯狂,一个“语言杂错无伦次”的狂人,如痴如醉地痴呆者;疯狂,因为没人与他志同道合,仿佛鹤立鸡群的自闭症个体;疯狂,因为世人皆醉我独醒的悲哀,倒不如一声去也的愚钝。可是狂人的狂仅仅是疯狂吗?不是,他仿佛是想给世人警醒针,却不料自己挂了个世俗盐水,从此同流合污。狂人真的很像我们眼中的疯子。假相吗?也许真实吧。

然而,疯子就是狂人吗?答案在我们心中,一个能正常写日记的疯子,一个懂得凡事须得研究才会明白的疯子,一个说话看似语无伦次实则蕴含逻辑的疯子,一个懂得吃人不是人,不吃人才能变成真的人的疯子,一个会做非同寻常梦的疯子。疯子会写下这么一段文字?凡事须得研究,才会明白。古来时常吃人,我也还记得,可是不甚清楚。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叶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吃人”! 不能想了。四千年来时时中毒的地方,今天才明白,我也在其中混了多年;大哥正管着家务,妹子恰恰死了,他未必不和在饭菜里,暗暗给我们吃。我未必无意之中,不曾吃了奶粉,但有牛奶和奶糖,现在也轮到我自己。有了四千年中毒履历的我,当初虽然不知道,现在明白,难见真的人!疯子的自省也许连我们都自愧不如吧。

这样一个病态的社会扭曲着每个人的心灵,在那个早失去自我、压抑一切的时代,还有多少事物是正常的、真实的呢!由一个疯狂之人的眼睛来看那个世界的真实写照,应该算是最真切了吧。敢于对世界和人生做抽象思考的狂人,发现了人与人之间提防、倾轧、残杀,并且已经成为一种难以扼止的恶性循环: 自己想吃人,又怕被别人吃了,都用着疑心极深的眼光,面面相觑。于是狂人呼吁人类和睦相处: 去了这心思,放心做事走路吃饭睡觉,何等舒服。这只是一条门槛,一个关头。 然而: 他们可是父子兄弟夫妇朋友师生仇敌和各不相识的人,都结成(转 载于:wWw.SmHaIDA.cOM 海达 范文 网:真到假时真亦假)一伙,互相劝勉,互相牵掣,死也不肯跨过这一步。绝望当中狂人呐喊、呻吟,发出“救救孩子??”的绝望之音。希望总在失望中循环往复,在这个无穷尽的极限里面,我们渴望曙光,渴望那本就存在的温暖。

鲁迅是狂人吗?是也是不是,狂人是鲁迅内心另一个自我,一个更加真实,更加具有人道主义和个性解放的思想,因为顶了个疯子的美帽,所以更加肆无忌惮怀疑并逐渐清醒的形象,在这个群魔乱舞的社会,独善其身吗?不可能,因为我们早已在这个家族制度和礼教制度中浸染千年,这个割舍不断的脐带仿佛供养我们多年,可是墨写的小说能掩住血的事实吗?功利网中只有像狂人这样的漏网之鱼吗?鲁迅之所以独一无二,关键是鲁迅的

真实。鲁迅的真在于他敢于直言,公开说别人“不敢说,不想说,不愿说,不能说”的话。他是一名孤胆侠士,单枪匹马地向旧势力冲杀。他敢于戳穿伪道士的面纱,能为学生的惨死而呼号于天下。鲁迅虽然处在没有真言的时代,但他却用毕生精力去写他所看到的一切真实的存在。他的笔令论敌胆寒,让友人称快。他的真实在于血当汁墨笔当枪,而谱写的却是带有沧桑感的伟大人格。狂人不也是如此吗?鲁迅用假的故事假的形象假的情节去临摹真实的社会,真实的情感。也许假亦真时真亦假,狂人依旧狂,因为他的背后有个真实的鲁迅永远在背后偷窥这虚假的一切。

在这里我们需要通过假相去判断真相,需要通过虚构去了解现实,走进鲁迅以及他那些独一无二的人物形象,仿佛都在像给我演绎一个迷,这个谜的运行规则便是假亦真时真亦假,这便是我眼中鲁迅的高明之处,真实之处,也许鲁迅的高明并不只是这些,然而他的真是难能可贵。在这场真是还是虚伪的战斗中,在这场真理与现实的角逐中,在这场你死我忙的血雨腥风中,是你流下了血的汗水供我们蒸馏提炼,读你,仿佛是一场永远的省略号般孜孜不倦,按照你所说的时间,只要愿意挤,便还是有的,也许在时间的长河中,真假或是说与不说不再那么棱角分明,也许会发醒岂有豪情似旧时,花开花落两由之的苍凉,然而那循环不断的省略号泄露了狂人的心迹,未来未曾来或已到来······

王莹

篇三:真亦假时假亦真

真亦假时假亦真

摘要:新版《红楼梦》终于在各省市电视台首播,可谓千呼万唤始出来,但这犹抱的“琵琶”,虽然吊足了观众的胃口,但在庐山真面目的审视中,我们期待对文学原著的完美演绎,更期待对87版《红楼梦》的全面超越,可观看之后,却与观众的想象相差甚远。概而言之,新版《红楼梦》确有着让人不能理解的审美追求和审美意境。本文针对主创人员的价值追求和观众的审美接受之间的矛盾冲突进行理论观照,在影视作品解读中寻找创作和接受的契合点。 关键词:新版《红楼梦》 审美追求 接受冲突

中图分类号:j90 文献标识码:a

“不管有多少裹挟着争议的声音,它的出现都无疑再次掀起了全民重读《红楼梦》,关注国学、关注经典的热潮,这对《红楼梦》文化以及中华传统文化推广的普及有重大意义。”以红学泰斗李希凡的话作为研究和审视新版《红楼梦》的视角再适合不过了。因为大家都知道,自新剧开播以来,网络及各大媒体上,观众的差评不断,红学虽然在学界是显学,在观众和读者的心中更是民族文化的结晶,但为什么如此对待新版《红楼梦》呢?不得不说,我们的观众已然成为接受的主体,他们有着独特的审美需要和话语权力。在新剧热播之际,观众的主体性价值彰显无遗。这既有对《红楼梦》独特的热爱,又有对新剧表现的挑剔。但批评、指责的背后,是对艺术的热爱、执著与追求,是民族的财富,是智慧的结晶,这其中蕴含着影视剧的主创意图和观众的审美期待的不同维度的认同。电

视剧属直观的艺术作品,用流动着的画面讲故事,画面一闪而过,不可能停下来让你反复阅读。《红楼梦》这样的世界文学经典,其中的深层意蕴哪是瞬间可懂的?这种认知方式和心理体验的不同完全可以完美契合,也可能遥不可及。问题的关键是如何寻找到主创的价值取向和观众的审美接受的契合点。

一 真得不同维度

《红楼梦》为中国经典文学巨著,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价值。有些观众甚至认为,新版《红楼梦》就是在胡闹,因为文学经典是不可复制的。虽然有文学名著改编成影视剧的成功案例,但是,新版《红楼梦》的拍摄和制作之中仍然必须面对几方“势力”:曹雪芹原著,87版《红楼梦》,观众,红学家。由于先入为主,孰轻孰重,成了主创人员的创作理念和价值展现的逻辑起点。在这样的背景下,必须在有取舍、有鉴别、有超越的情况下体现自己的创作个性。创作价值的体现是在几方认可的情境中完成的。于是新版《红楼梦》主创人员在艺术构思中横亘两座大山:一是忠于曹雪芹原著;一是超越87版《红楼梦》。同时在召唤结构中不得不考虑红学家的真知灼见,不得不担心普通观众的审美接受。所以,新版《红楼梦》的上映是矛盾中的产物,是集合了各种期待的综合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实际欣赏中,仁者看到的多是不智的层面,智者看到的又多是不仁的因素。究其原因,不外乎是人们对“真”的认知和理解不同罢了。红学家眼中的“真”是学术真实、历史真实;观众眼中的“真”是生活真实、想象真实;曹雪芹原著的“真”是文学真

实、艺术真实。主创人员在生活、历史、艺术之间进行了一次创作巡礼,在87版经典电视剧《红楼梦》的基础上,独辟蹊径,选择的不是对这几种“真”的超越,而是“绕道而行”,追求一种全新的“真”——写意真实。在一片批评指责声中,这是需要勇气和智慧的。

二 裸得惊世骇俗

最为纠结的是黛玉裸死,这是新版《红楼梦》最被诟病的地方。在新版《红楼梦》中黛玉病亡之时,镜头依次扫过黛玉裸露的手臂、肩膀和小腿,再加上若有似无的吟唱背景,既诡异又香艳,以裸露的手臂暗示了这点。这明显是望文生义。稍微有点丧葬常识的人都知道,“赤身露体”不是没穿衣服,而是紫鹃不忍、也不舍黛玉死去,是没有来得及在死前穿上寿衣。也许这是新版《红楼梦》的主创人员故意为之,以为是看点、卖点,其实用这种方式吸引观众,简直是粗俗得可笑,简直就是本末倒置。但是,“黛玉裸死”确是新剧吸引观众眼球的“亮点”,也许主创人员想要表达的是审美,但观众眼中看到的却是惊悚。这对于观众心目中的黛玉来讲是一种伤害,但是对于导演来说未必不是一种收视率的保证。

三 乐得鬼魅阴柔

剧中为了展现曹雪芹的立场和观点的批判性,主创人员对音乐下了大工夫,可谓是推陈出新。但是在剧中,听觉效果和观众的欣赏水平距离甚大,总体评价是新版《红楼梦》的音乐是诡异的,很难让人接受。我们经常在剧中听到咿咿呀呀的诡异声,观众一般戏称

为“鬼片”。生于1978年、看着老版《红楼梦》长大的杜薇,是新版《红楼梦》的主要作曲之一,同时也是新版《葬花吟》的主唱,拒绝承认这是近乎“鬼片”的风格:“我们没有觉得很鬼片,我更喜欢用‘阴柔’形容。而且网友谈到的诡异,像聊斋,这是中国古典文学的神鬼文化。如果中国古典文化里没有神鬼文学,就不是中国古典文学了。我更愿意说我们的音乐气质有非常阴柔的一面,而这也是昆曲所具备的。”阴柔的音乐风格是新版《红楼梦》的追求,新版《红楼梦》放弃了87版《红楼梦》使用的12支曲词,插曲均采用原著中的判词,来表现出人物命运的归宿,将判词穿插在该人物出现的不同场景之中,这是该剧成功之处。特别是《大梦归》这个章节的主题音乐,声音空灵悠扬,唯美动听,使得元妃省亲画面与音乐相得益彰,视听效果绝佳。杜薇也强调新版《红楼梦》的音乐是印象主义,在观看新版《红楼梦》第13集“黛玉葬花”时,观众肯定会对剧中那“咿咿呀呀”的女高音印象特别深,这也是该剧被认为非常像《聊斋》的原因所在。其实这也不失为一种创作风格、创作理念、创作个性价值的展现,我们也不一定要批判。但是,影视音乐是为影视剧量身订做的,因此一定要符合剧情的需要。如此曲高和寡的音乐,配上黛玉呆板木讷、始终一副泪面的表情,没有把叹春—伤己—恋人的情感变化完全体现出来。

四 假得显而易见

新版《红楼梦》完全遵循小说的叙述结构,最先刻画的是“太虚幻境”。拍摄87版红楼梦时,由于当时技术条件差,留下了许多遗

憾,比如没有拍摄整个红楼梦的核心场景“太虚幻境”,新版《红楼梦》给我们弥补了这一遗憾,但观众普遍认为“假”。为什么有这样的印象呢,究其原因,不外乎主创人员运用的写意手法大家不太认同。在电视剧的开篇,给我们的视觉冲击首先是中国国画的意境,在国画的漫卷中再现太虚幻境,这种创作有超现实主义的元素,是先进的创作手法。我们这里必须引入意境来说明问题,中国国画向来色彩中和,这是中华民族追求的中庸之道。笔者认为,之所以“假”,正是因为新版《红楼梦》过于追求这种国画的写意效果,加之快进镜头和无处不在的画外音,可谓相得益彰。

首先是节奏问题。节奏对于影视剧意义重大,一部好的影片应当是一首完整的流畅诗,一部好的电视剧应是一种生活哲理的咏叹调。我们不能要求电视剧和文学的叙事节奏一样,电视剧有自己独特的表现方式,快进镜头从本质上说违背了电视剧的创作规律,对此,导演李少红的解释是“根据红学家的意见是应该保留的,而50集的篇幅根本无法容纳,只能用快进交代”。我想,如果快进是容纳内容的惟一方法,这不是影视界的悲哀,而应该是绝望。我们不要忘记,世界上比《红楼梦》容量更大的影视作品屡见不鲜,他们在处理内容容量过大的问题上,是赋予情节更多的节奏变化形式,例如蒙太奇的运用。影视是视觉直观的艺术,是时间性、线性的艺术,这是影视相对于文学叙事的局限性。为了突破这种局限性,影视叙事需要节奏,需要视觉性和综合性,这要求蒙太奇的分切和组合更有节奏和张力。这是影视思维的本质要求。简而言之,在有限

篇四: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春恨秋悲皆自惹,花容月貌为谁妍。”薄命司中这样写到。在我看来,一些离愁别恨,一些疾痛惨怛,甚至只是小小的一点怨,都只是自己撩起的点点滴滴,无关风月。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人生就像一列列车,沿途会经过很多站台。站到了,车停了,有人上去,有人下来。悲欢离合总是无情的。我们既不能因为自身的烦恼而将偏见和愤懑强加与人,而应该用一种真真假假有有无无的态度,收束心中的不平与愁苦,以一种豁达而又爽朗的心智来看待这个世界。挚爱之人离开,所以更加明白了失去的痛楚,生活中才能更加珍惜与身边的人在一起的分分秒秒,用最宽容的心态迎接每一天的黎明!”锦瑟年华谁与度”,少年听雨正当时。

“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人生没有终点,它不属于楚霸王的乌江自刎,不属于海子的卧轨自杀,它有着断断续续连绵不绝的希望。壮年,正值风华正茂挥斥方遒的年代。在这段旅途中见惯了社会的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却仍应有一颗善良希望的心,分析利弊,权衡得失。”假作真时真亦假”,何不看开些,在无中找有,在有中找无?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其实同轻似梦的自在飞花一般,愁苦也只如无边丝雨,不大,不绵。以最舒适的姿态,以最豁达的心胸,以最真的目光看待这个世界,虽已将近暮年,壮心仍可不已。”银字笙调,心字香烧”,我们都会经历世间的善恶美丑,人情冷暖。看云低处仍会有高楼,事实改变不了,世界也不会因为个人意愿而改变,正所谓”江以东流那肯更西流”! “无为有处有还无”,将无化为有,不丧失希望与梦想,不以自身偏见为人处事,在真真假假中寻求最完美的人生。

篇五:假作真时真亦假 无为有处有还无

假作真时真亦假 无为有处有还无

——话剧《我爱桃花》剧评

蔡毅强

2013-3-15 9:32:47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话剧《我爱桃花》由中国著名作家、诗人兼剧作家邹静之创作于2003年。自首演至今的10年中,不同的导演用各自的方式诠释了他们理解的剧本。本次龙马社版的话剧《我爱桃花》在国家大剧院小剧场上演,亦是《我爱桃花》10周年纪念演出。

剧中展现的是现代某剧团在排练唐时渔阳燕市少年冯燕、“公务员”张婴、张婴之妻三者之间的故事。这段古今交错的唯美的爱情故事探讨了在抽刀之后两个情人之间的种种可能,多种可能在古今交换中交替出现,折射出了古人与今人都无法说得清的情感问题。

剧中精彩演绎了“婚外恋情感出路的无限种可能”,用一个巧妙的古代故事将古今如一的人类情感困惑唯美地展现在舞台上,借排演唐传奇故事与亟待解决的现实情感症结,逐一排演了“情感出路”的几种解决方案,先是杀偷情的张妻,后是杀张婴,再是冯燕自杀,当杀谁都解决不了问题的时候,纠结在情感漩涡中不能自拔的冯燕幡然顿悟:杀谁?既然是咱们之间的误会,彼此会错了意,我要我的巾帻,你错递我刀,既然是递错了东西,那么我把刀自然的插回去就不必纠结了么,顺其自然不是最为妥当的做法吗?对,这或许是最完美的结局。

编剧邹静之在《我爱桃花》中所展现的结局恰是剧里最终永恒的生命,普鲁斯特说:“严酷的艺术法则是生灵死亡,我们自己也在吃尽千辛万苦中死去,以便让青草生长,茂密的青草般的多产作品不是产生于遗忘,而是产生于永恒的生

命。”10年中《我爱桃花》被无数导演拍成话剧,无数版本的话剧《我爱桃花》恰是有着永恒生命的现实剧本。

当换场的那一束光打在香炉上的时候,时间像过去了一个世纪那么长,再度转场的时候,现代某剧团的故事“我爱桃花”牵动了唐时故事的再续,一切那么自然的回到了原点。一切像是从未发生过一样。

其实最自然的往往是最好的结果。普鲁斯特说过:“爱和行为满足那种勇气的乐观,惟由之而来,终有一死者的心灵才原初地为一种命运的苛求作好准备。”其实,出轨也不过是因为错把一时的暧昧当作一世的爱情罢了。曾经自以为是的我们以为找到了出路,殊不知更为残酷的问题已悄然滋生并蔓延到更广泛的生活情感层面中。

105分钟悄然过去,扎实的文本和出色的表演赢得了观众的一致喝彩。在座的观众无不被演员的深情述说、曼妙舞姿、一举一动、一颦一笑所牵引、所感动。当谢幕的灯光亮起,脑海中突然闪现曹雪芹先生的话:“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虽然“戏中”是千年以前的唐朝,千年前的事,千年间已形成了多种解决方案,而千年后的今天依旧值得思考。千年前的故事一直在上演,无数次分析改变后,不同的决定出现了不同的结果。或许唐时的故事早已经成为了史实,但在现代某剧团虚拟的故事中,大家得到了最为恰当的结局:亦真亦假,亦有亦无。就像戏剧制作人高彦在评价《我爱桃花》时说的那样:“把生活植入戏剧,用戏剧演绎生活,亦真亦假,亦虚亦实,虚实相生,错综复杂。”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网新闻部编辑)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