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头鹰的作文50字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4 07:18:06 初中作文
篇一:猫头鹰作文材料作文的多角度立意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来自:WwW.smhaida.Com 海达 范文 网:猫头鹰的作文50字)枭逢鸠。鸠曰:“子将安之?”枭曰:“我将东徙。”鸠曰:“何故?”枭曰:“乡人皆恶我鸣,以故东徙。”鸠曰:“子能更鸣可矣,不能更鸣,东徙犹恶子之声。”
译文:猫头鹰遇见了斑鸠,斑鸠问它:“你要到哪儿去呀?”猫头鹰说:“我准备搬到东边去。”斑鸠问:“为什么呢?”猫头鹰说:“村里人都讨厌我的叫声,因此我想搬到东边去。”斑鸠说:“你改变叫声,就可以了。要是不能改变叫声,即使搬到东边去,东边村里人照样讨厌你。”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原材料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要抄袭。
一、材料解读:
枭”即猫头鹰,是传说中的一种不吉祥的鸟。因其鸣声多在夜半时分,而且叫声凄厉,故而不受人们喜欢。枭意识到这一点,于是决定搬家。可是斑鸠告诉它:除非它改变自己的叫声,也就是改变它们的生活习性,否则不管搬到哪里,都不会受到别人的欢迎。
二、构思方向:
全面理解材料,不脱离原材料含意,显然材料中枭和鸠都是正面形象。作为枭的迁徙,是因为乡人皆恶其鸣,首先枭是有自知之明的,知道自己是有不足的,而且试图改变这种不足;因乡人皆恶而迁徙,也能看到枭考虑到的并不是任意的放纵自己,而是不能成为众矢之的,要赢得社会的认同并试图改变自我向善的形象。然而枭通过迁徙,以改变环境的方式实现自我的改变来完善自己或完美自己,通过智者鸠的建议,我们知道那是不恰当的。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这就明确了作文的构思方向。
三、立意角度:
(一)从正面立意
审题方法:以果溯因法。
结果:枭搬到东边村里人照样讨厌
原因: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1
根据传统认识,猫头鹰的叫声难听,是它不受欢迎的原因,也可以说是它的缺点。由此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启示:在一个环境中若得不到认可。就应该反思自己的问题或缺点,而不是搬迁逃避,只有正视自己的缺点并加以改进,才能得到大家的欢迎。
参考立意:
1.与其改变环境,不如改变自己。
2.赢得社会赞同在于完善自我。
3.治标不如治本。
(二)从斑鸠的角度来说,它发现了猫头鹰的缺点后能及时指出,并指明改进的方法,堪称猫头鹰的良师益友。
?参考立意:
?1.为别人着想(指出缺点及改进方法)是一种良好的品德。
?2.交朋友要交鸠这样能指出自己缺点的真诚朋友。
(三)逆向思维,创新立意。
枭不是逃避,而是去寻找一个能容纳自己的环境,枭鸣是本性使然,也是枭区别于其他鸟类的本质属性,如果枭不在半夜凄厉地叫.那么它还是枭吗?既然枭鸣不是它的过错,环境又容纳不了它,它想改变一下环境又有什么错呢?
类比联想:孟母三迁不就是为了有一个能适应孩子的环境吗?仅仅因为“群体都不喜欢”,就一定要让个体改变他们的本性而一味迁就吗?如今的时代是彰显个性的时代,我们该怎样在群体生活中保留自己的个性呢?群体应如何对待个体的个性?
?由此可以确定立意:
?1.换个环境又何妨?
?2.自己个性不可丢。
?3.既要尊重个性,又要尊重共性。
?4.世界因个性不同而丰富多彩。
2
总结:无论从枭的角度来说,还是从斑鸠的角度来说,都涉及到自己与环境两方面,因此我们在写作时要照顾到两方面,以一方面为主可以,但不要只提及一方面,而不涉及另一方面。
筛选比较
一、切合题意、符合题意、基本符合题意
?1.与其改变环境,不如改变自己。
?2.赢得社会赞同在于完善自我。
?3.治标不如治本。
4.为别人着想(指出缺点及改进方法)是一种良好的品德。
?5.交朋友要交鸠这样能指出自己缺点的真诚朋友。
6.换个环境又何妨?
?7.自己个性不可丢。
?8.既要尊重个性,又要尊重共性。
?9.世界因个性不同而丰富多彩。
二、偏题种种
?⑴要克服形式主义;
?⑵嘲笑他人是可耻的;
?⑶不能知错不改;
?⑸做人要讲信用;
(6)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⑺是金子总要发光的;
?⑻要改变的是人们对不喜欢的事物的态度;
3
?⑼坚持就是胜利;
?⑽要善于解剖自己;
?⑾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⑿坚持或选择。
(13)敢于创新
如何避免走题、偏题现象呢?(一)监控。
?即看到题目后一定不要省掉以下几个程序:
?1.养成用笔画出材料中的关键词的习惯;
?2.画出关键词后,要轻声读一下,并确认无误;
?3.养成将关键词的近义词与关键词辨析的习惯。
“给国王画像”
——材料作文多角度立意
知识与技能目标:1、理解并学会运用从多个对象角度给材料作文多向立意
2、理解并学会逆向思维给材料作文立意
3、理解并学会给材料作文选择最佳立意
情感与价值观:学会多角度思考生活,发表自己独立的见解
过程与方法: 情景创设—学生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教师精简点拨 —拓展训练
—回顾总结
教学重点:1、理解并学会逆向思维给材料作文立意
2、理解并学会给材料作文选择最佳立意
教学难点:理解并学会逆向思维给材料作文立意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故事导入— 替国王画像
古时候有个国王,为了庆祝七十大寿,邀来了不少画师为他画像。这个国王相貌丑陋,瞎了一只眼,瘸了一条腿。第一位画师,将国王画得身高体壮,双目 4
炯炯有神。国王看了愤怒的说:“什么,这画的是我吗?,推出去,斩了!“。第二个画师战战兢兢的替国王画像,如实地把他的容貌画了下来,国王看了,十分气愤,当即就把他杀掉了。第三个画师认真地将国王看了几眼,思索了一番,很快就画好了一幅《国王打猎图》。国王看了,连声叫好,并奖赏了画师。 画师是怎么画的呢?
然来第三个画师把国王画成他正在打猎。国王一条腿跪着,一条腿弯着;闭着一只眼睛,另一只却炯炯有神,皑皑白雪映衬国王黑色的脸,庄严而威风。
教师总结: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同一事物,从不同角度观察,就会有产生不同的效果,甚至会有眼前一亮之感。画画如此,作文也如此。大家想不想写作文时也如第三个画师一样得到别人的连声叫好呢?要做到这点,我们首先得学会多角度看问题,今天就我们让一起来探讨材料作文多角度立意方法。
二、学生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 材料作文可以从哪些角度立意
(一)学生自主学习 试给下面材料作文从尽可能多的角度立意
全面理解下面材料,从多个角度给材料立意,要求至少立意两个。
猫头鹰遇见了斑鸠,斑鸠问它:“你要到哪儿去呀?” 猫头鹰说:“我预备搬到东边去。” 斑鸠问:“为什么呢?”
猫头鹰说:“村里人都讨厌我的叫声,因此我想搬到东边去。” 斑鸠说:“你改变叫声,就可以了。要是不能改变叫声,即使搬到东边去,东边村里人照样讨厌你。”
立意1:
立意2:
………
(二)学生交流 合作探究
1、学生组内交流各自的立意,组长选出组内较好的2-4个立意板书在黑板上
2、组内讨论探究:材料作文可以从哪些角度立意?
三、教师精讲点拨:材料作文立意的多个角度和选取最佳立意的原则
(一)请学生说说立意时是从什么角度思考的,彼此互相启发,教师适当点拨。 教师点拨
角度一:从多个对象立意 (抓几个主要对象 抓事件的前因后果)
对象—斑鸠
你改变叫声,就可以了(果)—要是不能改变叫声,即使搬到东边去,东边村里人照样讨厌你
立意:1、与其改变环境,不如改变自己
2、治标不如治本
3、赢得社会赞同在于完善自我
……….
对象—猫头鹰
我预备搬到东边去(果)—村里人都讨厌我的叫声,因此我想搬到东边去(因)立意:1、逃避解决不了问题
5
篇二:作文素材50个50字
1、“为了中华之崛起”
奉天(今沈阳)东关模范学校魏校长在课堂上给学生提出了一个严肃的问题:读书是为了什么?
在种种回答中,坐在后排的周恩来回答:“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2、未厌居
叶圣陶早期擅长描写“灰色卑琐”的人生,对黑暗社会采取“讽它一下”的态度。有人说他的作品有厌世思想,叶即反其道而行之,为书斋取名“未厌居”,散文集出版时题名《未厌居习作》,以表白自己的心迹。
3、髀肉复生
刘备一次赴刘表之宴,席间去厕所时,见大腿肌肉滚圆,感叹光阴如箭,功业未建,心中伤叹流泪。
4、曹操招贤
曹操强调用人唯才,而不问出身、资历和所谓的德行,甚至“负污辱之名,见笑之行,或不仁不孝而有治国用兵之术”的人,他都兼收并蓄,委以重任。
5、刘备起兵
《三国志》载,刘备是个“织席贩履”的穷汉,他的起兵,靠的是两个马贩子,一个叫张世平,一个叫苏奴。两人见刘备有大志,“多与之金财”,刘备据财“用合徒从”。
6、曹操“捉刀”
三国时刘邵《人物志》:“夫草之精秀者为英,兽之特群者为雄,故人之文武茂异,取名于此,是故聪明秀出谓之英,胆力过人谓之雄,此其大体之别名也。……故一人之身兼有英雄,乃能役英与雄,故能成大业也。”
曹操使崔琰代己会见胡使,自作卫士,在交椅旁提刀警卫,使“捉刀”与“代笔”相对,为后人留下冒名顶替的典故。胡使别有慧眼,认为坐上的“曹公”美则美矣,“然床头捉刀人,此乃英雄也”。
7、童年李渔的问号
幼年念书,李渔在《孟子》中读到“虽褐宽博”一句时,老师解释说:“朱熹说,褐,即贫贱人穿的衣服,宽博,即又肥又长。”
李渔认为既然是穷人,就该把衣服做得短瘦一点,也好省些布料,为何却不呢?老师也解答不出来。
成年后,他游历到孟子说的塞外穿褐衣的地方,向居民请教,才知道之所以宽大为衣,是白天当衣,夜晚当被。李渔终于明白了幼时的疑问,也知道朱熹的解释是对的。
8、钱学森回国
1947年,年仅36岁的钱学森已成为加州理工学院最年轻的终身教授。
新中国成立的第六天,他和夫人钱英就计划返回祖国。1950年7月,钱学森正式通知美国政府决定回国,美国海军次长丹?金格尔说:“宁可把这个家伙枪毙了,也不让他离开美国……无论到哪里,他都值五个师。”到了1955年,经过周恩来等人的外交努力,钱学森才得以回国。
9、慈禧之叹
清末张之洞献给“老佛爷”慈禧一双碧玉耳环,青翠欲滴。慈禧先是爱不释手,继又长叹一声,将耳环收起。宫女问之,她说:如果数十年前我得到这双耳环,它一定能为我增色,现在年事已高,青春的翠绿恐怕只能反衬出我的衰老。
10、孔融争担兄过
东汉孔融是孔子的第二十世孙,汉献帝时曾做过北海相。孔融从小就与家中兄弟十分友爱,“融四岁,能让梨”可说是妇孺皆知。在他十六岁时又发生一件令世人赞叹不已的事情。
孔融的哥哥孔褒有个朋友叫张俭,为官清正,敢于仗义执言。他揭露皇帝的宠臣侯览结党营私,贪赃枉法,结果反遭侯览迫害。张俭被迫逃离京城,侯览倚仗权势,下令追捕。这一天,张俭逃到孔褒家中,想在好友处暂躲一躲。凑巧孔褒不在家。孔融知他是兄长的好友,又受了奸邪迫害,便把张俭留了下来。后来,官兵来抓张俭,在孔融的帮助下,张俭得以逃脱,但孔融、孔褒兄弟二人却被抓入狱。在衙门里,兄弟二人都争着把罪名揽在自己身上,弄得县官反倒不知如何判案。孔融说:“收留张俭的是我,帮助张俭逃脱的也是我,我哥哥不在家,一切罪责都由我承担。”而孔褒却说:“张俭是我的朋友,他是因为我才来投奔我家的,这不关我弟弟的事。”两兄弟互不相让,明知认罪以后要受处罚,可是都争着把罪名往自己身上揽,县令只好向上司禀报。最后,为了讨好侯览,判了孔褒的罪。
11、谭嗣同
变法失败后,谭嗣同不逃也不躲,反而准备劫狱救出光绪帝,由于看守太严,才未动手。
日本使馆派人和他联系,对他说“可以设法保护”,谭说:“大丈夫不作则已,作事则磊磊落落,一死何足惜!且外国变法,未有不流血者;中国变法流血者,请自谭嗣同始。”
临刑时,他慷慨陈词:“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12、书生杨锐
光绪帝预感到事情不妙,密召杨锐入宫,说明太后举动,要杨锐设法。杨锐惊惶失措,冒了一句书生气十足的话:“这是陛下家事,应当同你家里人商量。”正是“下笔虽有千言,胸中实无一策”。
13、司徒雷登
司徒雷登曾说中国是他的第二故乡。司徒雷登在回国后不到四个月便中风病倒了。在与疾病搏斗十三年后于一九六二年九月十九日逝世。临终前,他留下遗愿,希望将自己的骨灰安葬在他创办的燕京大学。
14、司马光论德才
“贤就是德,才就是能。”“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是故德才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之,谓之君子。德胜才,谓之愚人;才胜德,谓之小人。苟不得圣人君子而与之,与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何则?君子挟才以为善,小人挟才以为恶。”“吾无过人者,但平生所为,未尝有不可对人言者耳。”“自少至老,语未尝妄。”
15、皇太极收拢洪承畴
皇太极派范文程劝洪承畴投降。房上尘土偶然落下,沾在了洪的衣服上,洪即掸掉尘土。范文程回报皇太极:洪承畴肯定不会求死,连衣服尚那么珍惜,更何况性命?
皇太极亲自接见洪承畴,解下貂皮大衣为洪穿上:“先生是否觉得不那么冷了?”洪承畴瞠目许久,叹曰:“这真是老天选定的明主啊!”于是叩头求降。
皇太极极喜,大为赏赐。将领们或有不满者,皇太极问:我们战斗为什么?将领答:入主中原。皇太极说:我们都是盲人,如行路,今得一向导,怎能不高兴! 范文程、洪承畴等为清人入关,尤其在制订统治方略方面,起到了重大作用。
16、李斯与韩非
韩非是韩国人,但他的文章在韩国未被君主重视,传到秦国,秦王见而惊呼:我如得此人,和他交游,死而无憾。秦攻打韩国,韩王只得让韩非出使秦国,如此,韩非便来到了秦国。
李斯对秦王说:秦打韩,韩非不会同意,放之归韩,他又会为韩出谋,应杀了他。秦王答应了。李斯就送毒药给韩非,韩非知道李斯的为人,竟饮而亡。 就这样,同学李斯害死了同学韩非。
17、郭沫若救人
1962年,郭沫若游普陀山时拾到一首绝命诗,他马上派人找到了那位因三次高考落榜而决意“魂归普陀”的姑娘。郭老当即书赠了“蒲松龄落第自勉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并耐心地开导她,使姑娘重新鼓起生活的勇气。她当即作诗感谢郭老:“梵音洞前几彷徨,此身已欲付汪洋;妙笔竟藏回春力,感谢恩师救迷航。” 郭老的回春妙笔仍然是通过促使姑娘的思想发生变化,使生欲战胜死念而起作用。
18、郭沫若的一字之师
一次,郭沫若在台下看《屈原》,第五幕第一场婵娟怒骂宋玉:“宋玉,我特别的恨你,你辜负了先生的教训,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郭老听后,感到骂得不够份量,就到后台找“婵娟”商量。郭老说:“你看,在?没有骨气的?后面加上?无耻的?三个字,是不是份量会加重些?”旁边一个演员灵机一动说:“不如把?你是?改成?你这?,?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这多够味,多么有力。”郭老连声称好。后来,他还为此写了一篇《一字之师》的文章。
19、《草叶集》引来的爱
英国女子安妮读《草叶集》,爱上了52岁的惠特曼。一封封信寄往大西洋彼岸,又远涉重洋来美国,耽了八年。但诗人并不爱安妮,安妮只得重返英国,给诗人信中说:“我心中始终爱你,即使天老地荒也不会改变。”14年过去了,安妮在无望的等待中死去。
20、惠特曼收到的退稿信
作品:《草叶集》。退稿时间:1855年。退稿信:窃以为出版大作当属不甚明智之举。
21、普希金的数学
少年时,普希金就想成为一名诗人。一次,数学教员让他在黑板前演算代数题。他只胡乱地写了几条公式。“结果怎么样?爱克司等于什么?”“等于零。”普希金笑着回答。“您,普希金,在我这门课上一切结果都是零。您还是写诗去吧!”教员说着,把普希金撵出了教室。
为此,有的同学编了个顺口溜:
普希金在读什么?
请您赶快拿给我!
立即滚出教室去,
不能让他课堂坐!
22、《草叶集》问世前后
1855年7月,纽约一个印刷厂的工人出版了诗集《草叶集》,他就是36岁的惠特曼。初版只收了十二首诗,出版了一星期,书店里连一本也没有卖掉,到第二年出增订版为止,仅卖了11本。
但是,当时,有个惠特曼最尊敬的最有声望的人爱默生对惠特曼给予极高的评价。
他说:“你正处在伟大的经历的开端,我祝福你。”之后,惠特曼又经数年努力,《草叶集》又增加一些有名的新诗,他终于在美国文坛上赢得了很高声誉。 惠特曼说:“没有信仰,则没有名副其实的生命和品行;没有信仰,则没有名副其实的国士。”
23、文天祥在狱中
文天祥囚于“土室”,狭窄得仅能容人躺下,幽暗潮湿,四周又有炉灶、仓库、瘐死者的尸骸和腐鼠。“土室”里空气恶臭、闷热,令人窒息。然而,体质孱弱的文天祥居二年而无伤。文天祥自信地宣称:“彼气有七,吾气有一,以一敌七,吾何患矣。”他认为“浩然之气”就是“正气”,以一“正气”敌七“邪气”,充分体现了精神、意志力量的伟大。
这“正气”,就是孟子所说的“天地间至大至刚之气”。其实质就是一个人内在的秉性。
24、文天祥成仁就义
文天祥21岁时就考中了状元。元朝军队大举进攻南宋后,文天祥变卖家财组织义军万人,去保卫南宋都城临安(杭州),次年任右丞相。临安失守后,他坚持抗元,转战于南方数省,终因双方力量悬殊被元兵俘虏。文天祥被俘后,多次求死,未能如愿。在押往元朝大都(北京)路上,他绝食8天,仍奇迹般地活了下来。押解到北京后,他受到隆重的接待,但在敌人的利诱面前,他没有一丝的动摇。元丞相以礼相见,文天祥长揖不拜。宋降臣前来劝降,他忿怒唾面大骂。元人将他关在阴潮的土牢里,折磨了四年,也未能松懈他的一点斗志。他于狱中写了许多诗篇,在《正气歌》中历数各朝各代不畏强暴、勇于牺牲的仁人志士,以表达自己反抗元朝统治的决心和视死如归的浩然正气。他向劝降的元世祖忽必烈立而不跪,面对忽必烈许以元朝丞相一职的诱惑,他严肃回答:“天祥是大宋状元、宰相,宋亡,只能死,不能活。”殉国前,他向象征祖国的南方跪拜后,神色安然地就义,时年47岁。文天祥就义后,人们在收敛遗体时,发现他衣带上的遗墨:“孔曰成仁,孟曰成义,唯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
至元十九年十二月,天祥临刑,当过市时,意气洋洋自若。观者如堵,天祥从容谓吏曰:“吾事毕矣。”问市人孰为南北,南向,再拜。死。(陈弘绪《文天祥传》)
25、孙子论反间计
《孙子兵法?用间篇》:“故三军之事,莫亲于间,赏莫厚于间,事莫密于间。非圣智不能用间,非仁义不能使间,非微妙不能得间之实。微哉!微哉!无所不用间也。间事未发而先闻者,间与所告者皆死。”
26、孙中山临终语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临终时说:“……和平……奋斗……救中国……。”每年的3月
12日,成为我国的植树节。
27、孙中山论志
孙中山说:“我们到现在说忠于君固然是不可以,说忠于民不可不可呢?忠于事又是可不可呢?我们做一件事,总要始终不渝,做到成功,如果做不成功,就是把性命去牺牲,亦所不惜,这便是忠。”
(《孙中山选集?三民主义?民族主义第六讲》)
28、孙中山的家事遗嘱
1925年2月24日,病危时,孙中山留下一份《家事遗嘱》:“余因尽瘁国事,
不治家产,其所遗之书籍、衣物、住宅等一切均付吾妻宋庆龄,以为纪念。余之儿女已长成能自主,望各自爱,以继余志。此嘱。”
3月11日,他在上述口授的遗训上补签了名字,次日逝去。
29、汪精卫与孙中山
当时,汪精卫让孙中山留遗嘱。孙中山苏醒后说:“我看你们是很危险的。我如果是死了,敌人是一定要来软化你们的;你们如果不被敌人软化,那么我又有什么话可讲呢?”汪精卫等请求说:“吾们跟总理奋斗数十年,向未怕过危险,以后还怕什么危险?向未被敌人软化,以后还有什么敌人能软化吾们?不过总要总理先告诉吾们几句,令吾们有所遵守,吾们方知道怎样可以向前奋斗。”孙中山见汪等如此恳求,就说:“你们要我说什么话呢?”汪精卫就将准备的遗嘱读给孙中山:“余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孙中山听毕表示极满意:“好的,我很赞成……”时1925年2月24日。
3月11日,晨一时,孙中山由夫人扶腕,用钢笔在遗嘱上签了字。
30、中山陵的三座中山像
中山陵有三座中山塑像,一座是供奉于祭堂正中的石雕坐像,一座是墓室内的大理石卧像,一座是藏经楼前站立的铜像。
当时,宋庆龄、何香凝等人反对复古,坚持让孙中山雕像穿中山装,蒋介石、胡汉民、谭延恺主张穿长袍马褂。结果,两派争执不休,出现了两座不同服装的雕像。另一座铜像是日本友人梅屋庄吉赠送的。
31、孙中山的一生
孙中山从事革命40年,曾四次横渡太平洋,四次横渡印度洋,六次横渡大西洋,七次到檀香山,四次到美国,四次到英国,七次到越南,八次到新加坡,十余次到日本,总行程约20万公里,可绕地球五圈。
32、杨度悼孙中山
“英雄做事无他,只坚忍一心,能成世界能成我;自古成功有几,正疮痍满目,半哭苍生半哭公。”
33、孙中山对张之洞
孙中山留学归来,想见见湖广总督张之洞,他递上“学者孙文求见之洞兄”的纸条。张之洞不高兴,让门官交给孙中山一行字:“持三寸帖,见一品官,儒生妄敢称兄弟。”孙中山对下联:“行千里路,读万卷书,布衣亦可傲王侯。”张之洞立即命门官请进孙中山
34、赵胜求贤
赵平原君有次发现门客渐减,忙问其故:“我近来可怠慢了大家了?”有一门客说:“您的美人得罪了一瘸腿门客,而您又不理睬,您爱美女胜过门客,我们也要告辞了。”
原来,赵胜最得宠的一个美人一日见一瘸门客挑水,姿态不雅,不禁一笑。门客找到赵胜曰:“您的姬妾嘲笑了我,损害了我的尊严,请您重罚她。”但赵胜未当回事。
赵胜弄明白后,立刻杀了那名姬妾,门客也就慢慢回来
35、田光报主
燕太子丹找到处士田光,请田光出主意处理秦对燕的威胁,并介绍了樊於期藏在燕的情况。
田光说:您只知道我壮年时的声名,而今我老迈无用了。不过,我可以想法把您的事交付给荆卿。
篇三:写人作文我的同桌50字
写人作文我的同桌50字
我的同桌有一张白白的脸,扎了一个小辫子,两颗大门牙还没长出来。 她喜欢玩,下了课有时候和同学说说话,有时候跑到窗前往外看。
我和她既是同桌又是朋友,我生日的时候请她去饭店吃饭。吃完饭我们去饭店后面的花园里玩,我们玩得很开心。
我有一次把她弄哭了,我后来对她说了对不起,我们还是好朋友。
篇四:猫头鹰的启示
猫头鹰的启示
一年春天的某个早晨,太阳刚刚升起,喜鹊就来到了猫头鹰先生的家门口,欢快地叫着“猫头鹰先生,快起来,借着早晨明媚的阳光,练习我们的捕食本领,不要再睡懒觉了。”猫头鹰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身体一动不动地蜷屈在窝里,懒懒地说了声:“是谁呀?这么早就上这来瞎叫,我还没有睡醒呢,啥时练不行,我还得再睡一会。”喜鹊听了这话只好独自锻炼去了。到中午,喜鹊又来了,一看猫头鹰虽然醒了,但还是在床上躺着,喜鹊刚要说话,猫头鹰抢着说:“天还长着呢,练什么呀,趁早还是休息的好。”喜鹊说:“已经不早了,都到中午了,你该锻炼捕食了。”可是猫头鹰还是不动。太阳落山之前,喜鹊飞到猫头鹰家,看见猫头鹰刚刚起床洗脸。就对他说:“天要黑了,我要休息了,你怎么才洗脸啊。”猫头鹰说:“我就这习惯,晚上饿了我才开始捕食。”喜鹊说:“这么晚了你还能捕到什么食?”这时,天已经黑下来了,猫头鹰拍打着翅膀从一棵树飞到另一棵树,累得筋疲力尽,什么食物也没捕到,肚子饿得咕咕叫,他也哇哇地乱叫,声音非常难听。
这是个小小的寓言故事,如果猫头鹰真的夜间去捕食,就要饿得从树上摔下来了。可是这则寓言却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那就是要珍惜时间。
篇五:捉鼠英雄猫头鹰600字作文
捉鼠英雄猫头鹰600字作文
一群老鼠则躲在树洞下面商量着什么。大老鼠说:“兄弟们,这附近有一个粮仓,今天晚上我们去偷点东西来吃吧!”小老鼠连忙说:“好啊,好啊,那咱们拿一个大袋子多偷点回来,还可以留着冬天吃。”它们在洞里高兴地哈哈大笑。这些话都被停在树枝上的猫头鹰听到了,它想:今天晚上有你们好看。
到了晚上,猫头鹰值夜班,三只老鼠出来了。大老鼠说:“我先出去看看情况,如果我有危险,你们就去找兄弟姐妹们来救我。”小老鼠们点点头,大老鼠刚一出洞就被厉害的猫头鹰捉住了,两只小老鼠吓得赶紧跑回了洞,想办法找救兵。
不一会儿,所有的老鼠都来到树下向猫头鹰抗议,说:“我们今天兄弟姐妹都来了,你还是快点放了我们的兄弟。”猫头鹰没有理它们,而是拿起电话也叫来了一帮猫头鹰兄弟。只听见大猫头鹰大吼一声:“今天机会难得,我们把讨厌的老鼠们都消灭干净吧!”
最后猫头鹰们都飞了过来,把所有的老鼠都打败了,这个村庄再也没有讨厌的老鼠了。
初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