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我们依然在一起作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4 03:27:36 体裁作文
我们依然在一起作文体裁作文

篇一:小学作文:我们依然在一起

我们依然在一起

曾今,我们手拉着手,同舟共济,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天天形影不离……

篇二:依然在一起 歌词

依然在一起

演唱: 马天宇

手心仍有一丝温柔残留

孤独的夜是谁让我等候

何时微笑变成一种奢求

就算时间倒流也无法挽留

那些因为年轻犯的错

就像秋天的落叶早已经随风而过

但有些话 我始终 不能说

如果我们依然在一起

错过的甜蜜是否还能继续

曾经一起取暖的外衣

丢在哪里

如果我们依然在一起

再黑的夜晚我也无需躲避

一段永远封存的记忆

随风而去

那些因为年轻犯的错

就像秋天的落叶早已经随风而过

但有些话 我始终 不能说

如果我们依然在一起

错过的甜蜜是否还能继续

曾经一起取暖的外衣

丢在哪里

如果我们依然在一起

再黑的夜晚我也无需躲避

一段永远封存的记忆

随风而去

如果我们依然在一起

错过的甜蜜是否还能继续

曾经一起取暖的外衣

丢在哪里

如果我们依然在一起

再黑的夜晚我也无需躲避

一段永远封存的记忆

随风而去

篇三:作文...依然在讲评

那些依然在的情怀

一、原题回放

恐龙灭绝了,但留下的化石依然显示出他们曾经的强大。孔子去世了,但儒家的思想依然影响着今天人们的思考。北京奥运结束了,但奥运的精神依然振奋着每一位参与者的心。那些过去了的一切,虽然已经从人们眼前离去,但它背后的某些东西也许永远不会在我们心中消失。请以“ 依然在”为题,将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二、考题提示

关键词提问:

1、离去(哪些离去?)

(1)已经消失了的实体

(2)已经模糊了的精神

2、依然在(哪些依然在?)

(1)对后人的影响

(2)模糊阴霾之下依然存在

(3)本以为不应该在却还在

三、例文展示

蒜味依然在(8班 王子祺)

晚唐名相裴度有一句话说:“鸡猪鱼蒜,逢着便吃;生老病死,时至即行。”后一句话讲的是淡定,前一句话说的是本真。而与“鸡猪鱼”并列的植物“蒜”,也大概代表着人最纯朴的欲望与最平淡的内心。

然也有李渔在《闲情偶寄》中说:“(蒜)秽人齿颊及肠胃。”蒜中含有大蒜素,吃下去唇齿便透出臭味。大蒜吃着香,但受着周围人的白眼,如此香的菜肴也食之无味。在青年一代,爱吃蒜的人少了,甚至没了,大多是因为嫌恶臭难闻,自己不吃也同着耻笑其他食蒜者。我曾爱蒜,吃饺子、面、肉馍都必须就着蒜,但后来,也许是好面子,我除了吃少许蒜泥,也基本不吃蒜了。

后来,我见了这么一个人:他从外地来,没吃过什么“麦当劳”、“吉野家”。我上课外班认识了他,刚认识他,我曾找他借过钱,他却竟然想也没想就借给我这个不熟悉的人。后来熟了,也就一起吃饭、上课、玩了。

曾在上课课间,去吃午饭,饭店不大不小很有档次,周围人有的吃蛋糕喝咖啡,有的吃盖饭喝可乐,多是我们同学。于是点餐,在他点菜时,我赫然听到这个词“独头蒜”!我哑然失笑:“你疯了,下午还有口语练习,吃一头蒜,不怕被人轰出去。”他平淡地回应:“你老管别人干什么,一大老爷们,天王老子管不住,别人看几眼就管住了。”想了想,又用有些酸的语气讲:“面子又当不了饭吃。”

之后,他就拿起一头刚上的蒜,干嚼了起来。人们对于在这样上档次的地方吃

如此臭秽的食物投来白眼。我又有些理解食蒜者的心理了。我有些丢脸,为那些不懂享受人生的我与投白眼者。

在这样一个人人用ipad、喝starbark的年轻世界中,敢于直面内心而消除“外面’的面子,是需要莫大的勇气与真切的心的,而对于这样爱做表面功夫的世界,纯真而不好面子,也是无比珍贵的。

周立波说:“北方人爱吃大蒜,香自己臭别人;上海人爱喝咖啡,苦自己甜别人。”然而,喝咖啡的苦涩通过你的愁颜郁闷了旁人,还不如吃蒜、吃肉,像北方人一样大气豪放,让人受你带动,一起欢愉,一起快乐,哪怕有些臭味。然而,周立波这样的人多了,人也就不敢不在脸上抹粉,人们也就少了这种欢乐——来自菜肴的与来自人的。

我现在又吃回了蒜,望着肥白的蒜瓣,体会着“徒羡低头吃大蒜,未防拍桌拾芝麻”的意趣。然后想着少一份粉饰,多一份纯真;减一点coffee,多一点蒜味。让蒜味仍留在我们之间。

“子曰”依然在(8班 周可佳)

现如今,“孔子”早已被世人所熟知,他所推崇的儒家文化也已陪伴国人千年。然而,随着社会潮流的推进,人们好像在逐渐忘记这种传统文化,“子曰”已离我们渐行渐远。

前不久的曲阜之行,让我感到无比羞愧与难过。原本抱着参观孔子故乡,重温儒家经典的目的,到那里却变了味道。“三孔”早已成为商业化景点,就连小商小铺也都沾沾“孔子”的光,“孔子家常菜”“孔子煎饼”竟随处可见。而我们一路下来也是心不在焉,孤零零的孔子像下稀稀疏疏的野草,无不透露出淡淡的悲哀。儒家文化仿佛已与我们的时代脱节,而作为孔子后代的我们却毫不在意,甚至,不屑一顾??

然而,中国传统文化,孔子所留下的谆谆教诲就真的一去不复返了吗?

让我们放眼于美国。在那里,媒体常常引用孔子的言论去评论国内新闻,甚至连总统有时都要接受来自“孔子的批评”。

前美国总统布什一次因为言语模糊不清,用词不当而被《纽约时报》撰文批评说:“孔子曾说过,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就连失业的美国工人也唱道“孔子是睿智的古代圣人,他说过要给我们维持生计的工资”??

“子曰”依然存在,然而,是在美国人心中。这样的例子屡见不鲜,我们不禁疑惑:为什么文化中国无法从本国文化中汲取营养,而只能让国人看着好莱坞版的《花木兰》《功夫熊猫》?对于这些大洋彼岸的创作者而言,我们的文化成为一种鲜活而有力的滋养。他们成功借用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物形象与社会场景,却诠释着同其他美国大片中一样的英雄主义。而与此同时,祖先留给我们巨大的精神文化财富,在一点点被外来文化侵蚀,甚至被国人践踏。相比起来,日本对本国文化传承格外重视,几乎每个日本学生都练得一手好书法,读国学经典也是必修科目。虽

然我们从小学便开始背诵“子曰”,可是千年中华传统文化,怎能仅止于文字,却融不进国人的血液中呢?

当看到日本传统文化活动展示时,中国人是否嗤之以鼻,说那是我们从唐朝便有的东西;当韩国的江陵端午祭“申遗”成功时,我们是否感到无所谓,一笑了之;当国人积极在国外建立孔子学院,宣传颇有成效时,又是否渐渐忘了,自己心中的“子曰”。

在国人视中国传统文化为糟粕时,外国人却深得其精华,信手拈来。当我们将西餐、洋节拿来时,请别丢掉祖先的经典。希望“子曰”依然在,不是在外国人嘴里,而是在流淌着炎黄子孙血液的,国人的心中。

情致依然在(8班 郭爱伦)

前些天,在网上看到一则新闻,一组照片展示着厦门鼓浪屿岛上的街巷。只见不宽的街道上人头攒动,来自全国各地的旅行团及散客挤在巷子里或路边的店铺里。当地的居民表示,旅游业的发展给小岛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却也给当地的居民带来沉重的负担。外地商人为了谋取利益进驻主要街道的商店,摆上那些价格昂贵并声称是当地特色的工艺品,迫使岛上的居民离开原来安逸的生活。

这则新闻令我想起几年前的那次旅行。乘船仅需几分钟的时间,便跟随人流登上鼓浪屿。大多数来到岛上的游客都是为了一个“钢琴之乡”的称号或是一曲《鼓浪屿之波》前来,但他们看到的,却是一个商业化的市场。人们排着长队在烈日下登上岛上的“最高峰”时,却发现各种唱道的日光岩却是这般矮小,只不过是一块普通的红色石头罢了。站在上面

我们依然在一起作文

望向远方,身后还有不断涌上的人群,随时有被挤得掉下去的危险,而对面的金门却显得依然模糊。于是上山的人永远满怀期待,而下山的人却失望抱怨。所以,不少人清晨欣喜地来,到下午便匆匆离开。八元钱的往返船票,一个连地图上都显示不出的小岛,不过是他们漫长行程中一个可以忽略的小地方。

又有多少人细心寻找过那似乎已经被商业化淹没的景致?

夕阳西下,黄昏的来临让你开始怀疑白昼的喧嚣。人群渐渐变得稀疏,小巷竟变得静谧,时可偶遇留宿在岛上的游客散步。而在较宽阔的街道旁,当地人推着手推车,叫卖着当天捕到的海鲜做成的特色小吃。三五个朋友围坐在路边的板凳上,手上捧着硕大的纸碗,大口喝着热气腾腾的鱼丸汤,老板则在一旁一边吆喝一边得意地笑。海鲜散发出香味,人们以最淳朴的形态坐在矮凳上品尝,这种幸福的体验,就是鼓浪屿的一种独特情致吧。

而在月光下的海边,浪打礁石的声音真切,可以传的很远。黑暗中也不见厦门市区的灯光,整个岛屿像是漂浮在海洋上的唯一陆地。抬头惊喜地发现,远处的日光岩被金色的灯光装饰着轮廓,在黑夜里竟显得高大。

清晨推窗,意外被满目的花朵迎接,旅舍的墙下一只猫安静地睡觉。古老的欧式建筑被浓郁的绿色遮挡——这就是为什么白天时没有人去注意它吗?伴着琴声,

望着钢琴博物馆墙上的字:“钢琴首先是家具,其次才是一件乐器。”陈列着的古老钢琴,精致的木雕。站在沙滩上倾听悠扬琴声,也许这才是歌中唱的鼓浪屿。

只是,很多人已经丢失了那一份情致,并没有想到其实小岛的本貌依然在。在人们制造出的喧嚣氛围的背后,那些原本的情致依然在。这情致,就存在于当地人把小吃递到你手中时的微笑,存在于浪打礁石一瞬的脆响,存在于琴声中的每一个音符。抛开浮华的表面,在鼓浪屿上,美好的情致依然在。

爱情依然在(6班 刘羽娴)

奶奶离世已有五个年头了。

送葬那天,爷爷表现得比我们所有人都淡定。我在悲痛中惊愤——这是伴他四十余载的妻,他怎么能这样轻易地放下?

后来,爷爷便开始独居,与我们的联系也少了。我只知他依然每天喝酒,上网走象棋,日子过得悠闲自在。我想,他果然把奶奶忘了么。

爷爷奶奶是患难夫妻。小时候,奶奶曾对我说,那老家伙成分不好,被下放到农村,这才遇上我。我一知半解地听着他们的苦难,觉得没意思,问,爷爷说过我爱你吗?奶奶哭笑不得地摸我头,说他怎么会说这种话,不过他会帮我做饭洗衣服。

我看不到他们的浪漫,却模糊地以为他们是相爱的。可为什么现在,我一点也感觉不到爷爷的爱?

一日夏初,我去了爷爷家。他正在倒酒——一个摔破了口子,用了许多年的杯。他小心翼翼地倒,卡着三分之一的线。

从前爷爷好酒,奶奶与他约法三章,每日只许喝两杯,斟到三分之一处。原以为奶奶走了,他会乐得无人管制的。他笑着说了声你来啦,便又回了电脑前走象棋。

我有些烦躁,却突然看见那阳台上晾着的满满都是奶奶生前的衣物——衬衫、长裙、秋衣、袜子??我愣住,不自觉地走去。初夏的风微凉而温柔,吹得衣服轻轻摆动。我闻见淡淡的柠檬香,是奶奶从前最爱的洗衣粉味。

恍惚间,我以为奶奶还在世上。恍惚间,我想起《诗经》中的句子——绿兮衣兮,绿衣黄里。心之忧矣,曷维其已。

爷爷走着象棋,不在意似地说,老婆子爱干净,这时候换季,该整整衣服了。 我的眼泪倏地涌了出来,望着他微微佝偻专心下棋的模样。原来他并不是忘了,他只是看透了。爱到深处,与生死无关,自然悲喜不露。

原来,爱情依然在。

鲁壁依然在(7班 冯子墨)

当我第一眼看见它时,我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感受:震惊、崇拜、欢欣、遗憾、惋惜??种种感受涌上心头——只因它残缺不全。

它身上承载的太多太多,如这院中梧桐的枯荣一般,锁不住那两千余个春秋。当然,也泯灭不了它的故事。

遥想始皇当年,横扫六合,威震四海,气吞万里如虎。平天下后,开始焚书坑

儒。面对秦虎狼之师,儒家受重创。当是时,孔家主人舍命将经书藏于自家墙壁中,儒家文化得以保留,由衰至盛。这便是它——鲁壁。

然而,现在见到的它是残缺不全的,破败的墙壁仿佛在诉说自己的不甘。想想也是,曾经的它受千人崇拜,万众景仰,而今,却落得断壁残瓦萧瑟处,怎会甘心?

毕竟还是逃脱不了这十余年岁月的侵蚀啊!这期间,无数王朝兴起,由盛转衰,也许它早已看惯了一个个兴亡史——任尔百年皇图霸业,都付于这般断井残垣,过眼云烟尔。却是不是未想过自己也会到这残缺萧索的地步?我静静揣度着。

它只是静静地坐落在那里,什么都不能做,对自己身上的残缺也好似毫不在乎。我又不免为他感到悲哀,曾经的它是多么辉煌。

它只是静静地待在那里。

叹了口气,步入后庭,大惊:人来人往,络绎不绝,摩肩接踵。每个人都带着几分虔诚,几分向往,纷纷向孔子像行礼。

突然意识到,残缺的它,不是心有不甘,而是安逸。它已达到目的,将“仁心”播撒于天下,既然使命完成,卸下包袱的它怎会在乎自己那不完整的身躯。

壁已残,然礼仪仁德重于天下,又何憾哉?再次立于壁前,忽有种“朝闻道,夕可死矣”的敬仰。鲁壁仿佛变成了那世人皆知的白发老者,虽老迈却掩饰不住炯炯如火的眼眸,向世人宣扬“仁”的理念,大同的理想。

昔杨慎曾云:“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然而英雄虽已没,碑壁尽毁,儒家精神却在人心中和信仰中传递,继往开来。鲁壁原来依然在,在与儒家文化,在于人心,薪火相传。

完整的鲁壁依然在(修改稿)

这是一段残缺不全的墙壁,当我站在它面前时,我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感受:震惊、崇拜、欢欣、遗憾、惋惜??因为它不是普通的断壁颓垣,而是一段承载了两千余个春秋变幻的废墟。

遥想始皇当年,横扫六合,平天下后,开始焚书坑儒。面对秦虎狼之师,孔家主人舍命将经书藏于自家墙壁中,儒家文化因此得以保留,由衰至盛。这段家壁,便是如今的鲁壁。

从那时起,这段墙壁便有了特殊的意义,历朝历代,但凡尚儒尊孔者,必对此景仰不已,孔氏家族及这段墙也历经兴盛,它记录着一个民族对儒家文化的无限尊崇,承载着一个生前不被重视死后倍享尊荣的圣人的理想。

然而,现在见到的鲁壁是残缺不全的,正如新文化运动以来备受摧残打击的儒家文化,鲁壁的没落恰是文化的没落。破败的墙壁仿佛在诉说自己的不甘。想想也是,曾经的它受千人崇拜,万众景仰,而今,它却只能静静地坐落在那里,什么都不能做。不禁令人感到悲哀。

我叹了口气,步入后庭,眼前的景象却令我大惊:人来人往,络绎不绝,摩肩接踵。自然,大部分人只是匆匆一瞥,举起相机留张影而已。然而,在孔子像前,我分明看到了一些人,带着几分虔诚,几分向往,向圣人像行礼。

篇四:单元作文:那些年,我们在一起

单元作文:那些年,我们在一起

在三年精彩的学习生活中,我们都互相认识了彼此,并风风雨雨一起走过,跑过,闹过,笑过。生活中的多个镜头,我小心翼翼的拿来在此一一放映。 镜头一:春风里我们的羞涩

踏着款款碎步,享受和煦春风,迈进这陌生的校园。我们都互相不敢说话,直至一个热情的人的一声“Hello”打破了这冰冷陌生的墙。于是我们互相握手,说以后要做好朋友,互相帮助,团结奋进。在春风中,一个班级形成了一个亲密团结的集体,一对朋友为春天点缀了温暖的色彩。

镜头二:夏雨中我们的热情

窗外雷雨轰鸣,为夏天奏响狂热的乐章。教室里我们聚在一起,共商学习大事。时而我们相互点头赞许,时而又争吵的面红耳赤。即使是这样,我们还是互相把手臂搭在肩膀,在雨中一同歌唱。歌唱青春的美好,让雷雨为我们的青春大奏乐章!买了好吃的我们会一同分享,得到了好书籍就一起欣赏,朋友伤心难过的时候我们也会悄悄地走进他们的心房,去帮他们把心锁打开。那是夏天,是大雨,却也是热情,是关爱。争吵为夏天点缀了青翠的色彩! 镜头三:秋日里我们的成熟

秋高气爽,落叶像蝴蝶那样翩翩起舞,我们在操场上享受着体育课的悠闲自在。在球场上,我们共同挥洒汗水;在跑道上,我们互相鼓励冲向终点。我们没有了从前的羞涩,而是洋溢着幸福的成熟。奋进拼搏为秋天点缀了喜悦的色彩!

镜头四:冬雪中我们的挥别

北方的雪是寒冷的代名词,而我们都一同围在火炉旁感受着丝丝暖意。雪似鹅毛,越下越大,北风凛冽,四处舞动。毫无想法,却有一捧留恋,我们马上就要经历“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的悲楚思恋。挥别为冬天点缀了悲伤的色彩。

三年后,我把这些镜头收集起来赠予朋友来共同分享。当铭记,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初三:毛春玲

篇五:如果我们还在一起

如果我们还在一起

如果在我24岁时

我们还在一起

我们牵手去见彼此的家人

获取他们的认同

如果在我26岁时

我们还在一起

我会挽起留了很久的长发

做你最美的新娘

如果在我28岁时

我们还在一起

我们一起期待着迎接那个加入我们小家庭的新生命的降临

如果在我29岁时

我们还在一起

我们一起用心经营我们的家

每天听着宝宝稚嫩的声音叫我们“爸爸”、“妈妈”

如果在我33岁时

我们还在一起

不管周围的人如何分分合合

我们一起携手坚定地走过那三年之痛,七年之痒 继续着我们的幸福

如果在我们40岁时

我们还在一起

就算最初的激情已被现实的生活打磨殆尽 一切归于平淡

但彼此的目光依然会追逐着对方的身影 相视一笑也会觉得安心

如果在我50岁时

我们还在一起

孩子离开我们去追寻他们的幸福

虽然想念宝宝

依然还有你陪在我的身边

每天傍晚手牵手一起散步

如果在我60岁时

我们还在一起

我们都已该休息

有了大把的时间一起去做彼此曾经想做却没做的事

去想去而没去过的地方

如果在我70岁时

我们还在一起

身边的孩子都已经称我们爷爷奶奶 你还是当我是个不会照顾自己的孩子 呵护着你眼中的孩子

如果在我76岁时

我们还在一起

我们要通知所有认识的人

邀请所有的人来参加我们的金婚纪念日 分享我们的幸福快乐

如果在我80岁时

我们还在一起

我们会每天躺在摇椅上一起晒太阳 虽然不知道生命会持续到哪一天 因为身边有彼此的陪伴不再恐惧死亡 享受生命中的每一天

如果当我走到生命的最后一天时 我希望身边有你陪伴

我不要做那个留下来的人

请允许我自私的先离开这个世界 又或者你坚持不了了

我愿意陪你一同远去

因为没有你的世界是冰冷的 所以亲爱的如果到了那一天 请让我先走或带上我一起

因为、曾经属于两个人共享的幸福我一个人收纳不了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