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小学作文 > 教育资讯

对牛弹琴文言文翻译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4 13:13:26 小学作文
对牛弹琴文言文翻译小学作文

篇一:精编四篇文言文原文翻译阅读答案

刘羽冲偶得古兵书

【翻译】

刘羽冲偶尔得到一部古代兵书,伏案读了一年,便自称可以统率十万大军。恰好这时有人聚众造反,刘羽冲便训练了一队乡兵前往镇压,结果全队溃败,他本人也差点儿被俘。后来他又得到一部古代水利著作,读了一年,又声称可以把千里瘠土改造成良田。州官让他在一个村子里试验,结果沟渠刚挖成,天降大雨,洪水顺着渠道灌入村庄,村里人险些全被淹死。从此刘羽冲闷闷不乐,每天总是独自漫步在庭院里,千百遍地摇头自语道:“古人岂欺我哉?”不久便在抑郁中病死。

思考:

古人欺骗刘羽冲了吗?请具体说明理由。

没有,因为情况在不断变化,他不懂得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只会死搬书本,所以失败了。

贾人渡河

【译文】从前,济水的南面有个商人,渡河时从船上落下了水,停留在水中的浮草上,在那里求救。有一个渔夫用船去救他,还没有靠近,商人就急忙嚎叫道:“我是济水一带的大富翁,你如果能救了我,我给你一百两金子。”渔夫把他救上岸后,商人却只给了他十两金子。渔夫说:“当初你答应给我一百两金子,可现在只给十两,这岂不是不讲信用么?”商人勃然大怒道:“你一个打鱼的,一天的收入该有多少?你突然间得到十两金子还不满足吗?”渔夫失望地走了。后来有一天,这商人乘船顺吕梁湖而下,船触礁沉没,他再一次落水。正好原先救过他的那个渔夫也在那里。有人问渔夫:“你为什么不去救他呢?”渔夫说:“他就是那个答应给我一百两金子而不兑现承诺的人。”渔夫撑船上岸,远远地观看那位商人在水中挣扎,商人很快就沉入水底淹死了。

1.解释下面加点字的词。

2.(1)号: 求救(2)予:给

(3)许:答应,许诺 (4)薄:撞

2.翻译下面的句子。

(1)我济阴之巨室也:我是济水一带的大富翁。

(2)是许金而不酬者也:他就是那个答应给我一百两金子而不兑现承诺的人。

3.选出与原文内容不相符的一项 ( A)

A.本文记叙了一巨商不讲信用,许百金而酬十金,最终逃脱了灭顶之灾的事。

B.本文揭露了商人老奸巨猾,许金不酬,同时也讽刺了渔夫见利忘义,贪得无厌。

C.本文借一巨商翻船落水的故事,批判了渔夫唯利是图,乘人之危。

D.本人写了两个对立的认为形象:贾人许金能酬,说话算话;渔者财迷心窍,见死不救。

4.用自己的话说说贾人许百金而只酬十金的理由是什么。

“若,渔者也,一日之获几何?而骤得十金,犹为不足乎?”——他认为一个打渔的,每天收入不了多少,能得十金就应该满足了。

5.请以渔者为对象,写一个简评,要求运用成语或名言警句。

虽然商人失信于你,你也不应该财迷心窍,见死不救,只图一时痛快。不要忘了,人命大于天。你的这种行为是不对的。

多言何益

[翻译]子禽向老师请教道:“多说话有好处吗?”墨子答道:“蛤蟆、青蛙,白天黑夜叫个不停,叫得口干舌疲,可是没有人去听它的叫声。再看那雄鸡,在黎明按时啼叫,天下振动,人们早早起身。多说话有什么好处呢?只有在切合时机的情况下说话才有用。”

[分析]墨子就“多言有益乎?”这个问题,采用举例子,作比较的手法,说明了一个道理:说话不在于多少,而在于切合时机,抓住关键,一语道破。诵读时按图“多言有益乎?”这一问题,从对比的两个方面去理解,得出“惟其言之时也”的道理。

[道理]说话不在于多少,而在于切合时机,抓住关键。

1.解释

(1)言(说话)(2)恒(持久)(3)鸣(啼叫)(4)益(好处)

(2).选文运用了(举例)和(对比)说理方法,告诉我们(说话应切合时机)的道理。

对牛弹琴

【参考译文】公明仪给牛弹奏古雅的清角调琴曲,牛依然像刚才一样埋头吃草。牛并非没有听见,而是这种曲调不适合它听罢了。公明仪于是用琴模仿蚊牛蝇的叫声,(以及)孤独的小牛犊的声音。牛就摆动尾巴竖起耳朵,小步走并听着。

1.①为:给; ②如故:像先前一样; ③鸣:叫声; ④奋:竖起。

2.非牛不闻,不合其耳也:不是牛不要听,是曲调不悦它的耳。

3.这个寓言故事的寓意是:说话不看对象,或对愚蠢的人讲深奥的道理,都是不可取的。

篇二:对牛弹琴 翻译

对牛弹琴

公明仪为①牛弹清角之操②,伏③食如故④。非牛不闻,不合其耳⑤也。转为蚊虻之声,孤犊之鸣⑥,即掉⑦尾奋⑧耳,蹀躞⑨而听。” (载于 南朝·梁·僧佑《弘明集》)

1.解释:

①为:给 ②如故:像原来一样 ③为: 变 ④即:立刻

2.翻译:

非牛不闻,不合其耳也。

不是牛听不见,而是不适合它的鉴赏水平而已。

3.这个寓言故事的寓意是:不要对听不懂,或愚蠢的人,讲大道理。

篇三:文言文小段翻译练习

文言文小段翻译练习(三课时)

考点简说:

《考试说明》规定: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分值是21分。“文言文翻译主观题”考查的固然是全句的翻译,但命题人选择文言文句是独具慧眼的,他们总是选择那些带有重要的语法现象的文言文句来让考生翻译,同时也将其列为高考阅卷的采分点。这些语法现象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积累性的——实词方面的通假字、重要实词、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虚词方面的重要虚词、固定结构;第二类是规律性的——词类活用和各类句式。为此,考生必须将上述两大类八个方面列为复习重点,并加以重点地强化和灵活地把握。

训练方法: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然后指名展示答案,学生分析答案,共同找到句子中的文言现象。

训练内容:每课时完成三套。

第一课时

1、【心不在马】赵襄子学御于王于期,俄而与于期逐,三易马而三后。襄子曰:“子之教我御术未尽也。”对曰:“术已尽,用之则过也。凡御之所贵,马体安于车,人心调于马,而后可以进速致远。今君后则欲逮臣,先则恐逮于臣。而先后心在于臣,何以调于马?此君之所以后也。”

(01年上海卷)

赵襄子(晋国国卿)跟王于期学习驾御马车,不久和王于期比赛,三次换马但是三次都落后。赵襄子说:“您没有将您的技术全部教给我。”回答说:“技术是全教了,使用就出错了。凡是驾御所应该重视的,是马的身体与车统一,(驾御的)人心和马协调,这样才可以跑得快跑得远。今天您落在后面的时候想追上我,在我前面的时候怕被我追上。凡是驾着马车抢道比拼,不是先就是后。但是您领先或落后时心里想到的都是我,哪还能和马协调呢?这就是您为什么会落后啊。”

2、【韩信将兵】上尝从容与信言诸将能不,各有差。上问曰:“如我,能将几何?”信曰:“陛下不过能将十万。”上曰:“于公何如?”曰:“如臣,多多而益善耳。”上笑曰:“多多益善,何为为我禽?”信曰:“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

刘邦曾经从容地与韩信谈论众将领的才能如何,认为各有不同能力.皇上(刘邦)问道:"那像我这样能带领多少人马?"韩信答道;"您最多能带十万."皇上说:"和你比比如何?"韩信说:"我是越多越好."皇上笑着说:"既然多多益善,那为什么曾被我擒住过?"韩信说:"您不能率领士兵,但善于率领将领,这就是我韩信之所以曾被陛下擒获的原因."

3、【伯乐相马】人有卖骏马者,比三日立市,人莫之知。往见伯乐,曰:“臣有骏马欲卖之,比三日立于市,人莫于言。愿子还而视之,去而顾之,臣请献一朝之贾。”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一旦而马价十倍。

有个卖骏马的人,连续三天站在市场,没有人知道他有骏马。 这人去求见伯乐,说:"我有骏马想卖掉它,连续三天站在市场上,没有人来与我谈生意。希望您围着马绕一圈看看它,临走时回头看看它,我愿送您一天的报酬。" 伯乐于是绕着马看看它,临走时回头看看它,仅一天马价就贵十倍。

第二课时

4、【歧路亡羊】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又请杨子之竖追之。杨子曰:“嘻!亡一羊,何追者之众?”邻人曰:“多歧路。”既反,问:“获羊乎?”曰:“亡之矣。”曰:“奚亡之?”曰:“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

杨子的邻居丢了一只羊,于是带着他的人,又请杨子的儿子一起去追赶羊。杨子说:“哈哈,掉了一只羊罢了,为什么要这么多人去找寻呢?邻人说:“有许多分岔的道路。”不久,他们回来了。杨子问:“找到羊了吗?”邻人回答道:“逃跑了。”杨子说:“怎么会逃跑了呢?”邻居回答道:“分岔路上又有分岔路,我不知道羊逃到哪一条路上去了。所以就回来了。”

5、【执竿入城】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初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计无所出。俄有老父至曰:“吾非圣人,但见事多矣,何不以锯中截而入?”遂依而截之。

鲁国有个拿着长长的竿子进入城门的人,起初竖立起来拿着它,不能进入城门,横过来拿着它,也不能进入城门,实在想不出办法来了。一会儿,有个老人来到这里说:“我并不是圣贤,只不过是见到的事情多了,

为什么不用锯子将长竿从中截断后进入城门呢?”那个鲁国人于是依从了老人的办法将长竿子截断了。

6、【买椟还珠】楚人有卖某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熏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缉以羽翠。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此可谓善卖椟者,未可谓善鬻珠也。

译文:有个楚国人,到郑国去卖珠子。他制了一只木兰木的匣子,这只匣子,他用桂和椒的香气来熏,用珠玉来点缀,用美石来装饰,用翡翠鸟的羽毛来衬托。郑国人把他的匣子买下,却把珠子退还给他。这可以说这个楚国人擅长于卖匣子,但不能说擅长于卖珠子呀。

第三课时

7、【对牛弹琴】公明仪为牛弹清角之操,伏食如故。非牛不闻,不合其耳矣。转为蚊虻之声,孤犊之鸣,即掉尾奋耳,蹀躞而听。

译文:公明仪为牛弹琴清角曲调的琴曲,但是,老牛就象没有听见一样,只顾埋头吃草。并不是牛没有听到琴声,而是这种调子它根本听不进去啊。后来公明仪改变了弹法,模仿蚊虻(méng)嗡嗡的叫声,还模仿离群的小牛犊寻找母牛的哀鸣声。那头老牛立刻甩着尾巴,竖起耳朵,迈着小步来回走着倾听起来。

8、【管鲍之交】管仲曰:“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02年北京卷)

我曾经替鲍叔谋划事情,却使鲍叔更加困窘(或译为“却使事情更加糟糕”),但鲍叔不认为我愚蠢,他知道时运有好的时候,有不好的时候(“时”译为“运气”“利”译为“顺利”也对)。 人们不赞美管仲的贤明却赞美鲍叔能够识别人才(“天下”译为“天下人”“知”译为“了解”也对)。

9、【身无长物】王恭从会稽还,王大看之。见其坐六尺簟,因语恭:“卿东来,故应有此物,可以一领及我。”恭无言。大去后,即举所坐者送之。既无余席,便坐荐上。后大闻之,甚惊,曰:“吾本谓卿多,故求耳。”对曰:“丈人不悉恭,恭作人无长物。”

王恭从会稽回来,王大来看他,见王恭坐在一个六尺长的竹席子上,于是对王恭说:“你从东边来,所以应该有(很多)这种东西,把这一领送给我吧。”王恭没有说什么。王大走后,王恭就把自己坐的席子送给了王大。已经没有多余的席子了,王恭就做在草垫上。后来,王大听说这件事非常惊讶,说:“我本来以为你有多余的,我才要的。”王恭说:“您不了解我,我这个人没有多余的东西。”

10、【三人成虎】庞葱与太子质于邯郸。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否。”“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疑之矣。”“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矣。”宠葱曰:“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郸去大梁也远于市;而议臣者,过于三人矣,愿王察之也。”王曰:“寡人自为知。”于是辞行。而谗言先至。后太子罢质,果不得见。

译文:庞葱跟太子到邯郸去当人质。庞葱对魏王说:“如果有一个人说集市上有老虎,大王相信这话吗?”魏王说:“不相信。”“有两人说集市上有老虎,大王相信这话吗?”魏王说:“我怀疑这说法了。”“三个人说集市上有老虎,大王相信这话吗?”魏王说:“我相信它了。”庞葱说:“集市上没有老虎,是清楚的,然而三个人一说而成为有虎了。现在邯郸离大梁,比到市场远得多;而且议论我的人,将超过三个人了,希望大王能够明察他人的议论。”魏王说:“我自己能够识别的。”于是辞别而去。而毁谤庞葱的话早就到了。后来太子不再作人质回国,庞葱果真不

能再见到魏王。

篇四:短小文言文及译文

短小文言文及译文

1、傅马栈最难

桓公观于厩①,问厩吏曰:"厩何事最难?"厩吏未对,管仲对曰:"夷吾②尝为圉人③矣,傅马栈最难:先傅曲木,曲木又求曲木;曲木已傅,直木无所施矣.先傅直木,直木又求直木;直木已傅,曲木亦无所施矣." (《管子·小问篇》)

注释:

①厩:马房.②夷吾:管仲的表字.③圉人:养马的人.

2、烛邹亡鸟

景公好弋,使烛邹主鸟而亡之.公怒,召吏欲杀之,晏子曰:"烛邹有罪三,请数之以其罪而杀之."公曰:"可."于是召而数之公前,曰:"烛邹,汝为吾君主鸟而亡之,是罪一也;使吾君以鸟之故杀人,是罪二也;使诸侯闻之,以吾君重鸟以轻士,是罪三也.数烛邹罪已毕,请杀之."王曰:"勿杀,寡人闻命矣."

(《晏子春秋》)

3、东野稷败马

东野稷以御见庄公,进退中绳,左右旋中规.庄公以为文弗过也,使之钩百而反.颜阖遇之,入见曰:"稷之马将败."公密而不应.少焉,果败而反.公曰:"子何以知之?"曰:"其马力竭矣,而犹求焉,故曰败."

(《庄子·外篇·达生》)

4、济阴贾人

济阴之贾人,渡河而亡其舟,栖于浮苴之上,号焉.有渔者以舟往救之,未至,贾人急号曰:"我济阴之巨室也,能救我,予尔百金!"渔者载而升诸陆,则予十金.渔者曰:"向许百金,而今予十金,无乃不可乎!"贾人勃然作色曰:"若,渔者也,一日能获几何?而骤得十金,犹为不足乎?"渔者黯然而退.他日,贾人浮吕梁而下,舟薄于石又覆,而渔者在焉.人曰:"盍救诸?"渔者曰:"是许金不酬也."立而观之,遂没.

5、子罕弗受玉

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子罕弗受献玉者曰以示玉人玉人以为宝也故敢献之子罕曰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

6、薛谭学讴

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列子》)

注:讴,唱歌.

7、郢人燕说

郢人有遗燕相国书者,夜书,火不明,因谓持烛者曰:"举烛."云而过书"举烛".举烛非书意也. 燕相受书而说之,曰:"举烛者,尚明也;尚明也者,举贤而任之."燕相白王,王大说,国以治. 治则治矣,非书意也.今世学者多似此类.

(《韩非子》)

8、工之侨献琴

工之侨得良桐焉,斫而为琴,弦而鼓之,金声而玉应.自以为天下之美也,献之太常①,使国工视之,曰:"弗古."还之.工之侨以归,谋诸漆工,作断纹焉;又谋诸篆工,作古窾(同款)焉②.匣而埋诸土,期年出之,抱以适市.贵人过而见之,易之以百.献诸朝,乐官传视,皆曰:"希世之珍也." 工之侨闻之,叹曰:"悲哉,世也!岂独一琴哉?莫不然矣!而不早图之,其与亡矣!"遂去,入于宕冥之山,不知其所终.

(《郁离子》)

注①太常:官名,掌管祭祀.祭祀需使用乐器.②窾:同"款",款式.

9、欲食半饼喻

譬如有人,因其饥故,食七枚煎饼,食六枚半已,便得饱满.其人志悔,以手自打,而作是言:"我今饱足,由此半饼,然前六饼,唐自捐弃.设知半饼能充足者,应先食之."

(《百喻经·欲食半饼欲》)

10、反裘负刍

魏文侯出游,见路人反裘而负刍.文侯曰:"胡为反裘而负刍?"对曰:"臣爱其毛."文侯曰:"若不知其里尽而毛无所恃耶?"

刘向《新序·杂事二》

注:刍(chú),柴草.

11、魏文侯期猎

魏文侯①与虞人②期猎.是日,饮酒乐,天雨.文侯将出,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公将焉之?"文侯曰:"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乃往,身自罢之.

(选自《魏文侯书》)

注释:①魏文侯:战国时魏国国君,在诸侯中有美誉,曾任西门豹为螂守.②虞人:掌管山泽的官

12、齐人有好猎者

齐人有好猎者,旷日持久而不得兽,入则愧其家室,出则愧其知友州里.惟其所以不得,则狗恶也.欲得良狗,则家贫无以.于是还疾耕,疾耕则家富,家富则有以求良狗,狗良则数得兽矣.田猎之获,常过人矣.

非独猎也,百事也尽然.

13、宋贾买璞

宋之富贾有监止子者,与人争买百金之璞玉,因佯失而毁之,负其百金,而理其毁瑕,得千溢焉. 注:溢,同"镒",古时二十两为一镒.

14、千金求马

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言于君曰:"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买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 注:①君人,人君,国君.②涓人:国君的近侍.

15、熊渠子射石

昔者楚熊渠子夜行,见寝石以为伏虎,关弓射之,灭矢饮羽,下视,知石也.却复射之,矢摧无迹. (刘向《新序·杂事四》

16、多言何益

子禽问曰:"多言有益乎?"墨子曰:"虾蟆、蛙、蝇,日夜恒鸣,口干舌檘,然而不听.今观晨鸡,时夜而鸣,天下振动.多言何益?唯其言之时也."

(《墨子·附录》)

注:檘(pì),同"敝",困,疲劳.

17、校人欺子产

昔者有馈生鱼于郑子产①,子产使校人畜之池.校人②烹之,反命曰:"始舍之,圉圉③焉,少则洋洋焉,悠然而逝."子产曰:"得其所哉!得其所哉!"

校人出曰:"孰谓子产智,予既烹而食之,曰:'得其所哉!得其所哉!'"

故君子可欺之以方,难罔以非其道.

(《孟子·万章上》)

注:①子产,春秋时期郑国著名的政治家.②校人,管理池沼的小吏.

③圉圉(yǔ),疲乏的样子. ④罔,欺骗.

18、晏子逐高缭

高缭仕于晏子,晏子逐之.左右谏曰:"高缭之事夫子,三年曾无以爵位,而逐之,其义可乎?"晏子曰:"婴仄陋之人也,四维之然后能直,今此子事吾三年,未尝弼吾过,是以逐之也."

(《说苑·臣术》)

注:①仕,旧时做官为仕.②仄陋,卑贱,低贱.③四,四周,周围,指身边的人.

④维,维系,引申为扶助,帮助.⑤弼,本义是矫正弓弩的工具,引申为纠正.

19、弓与矢

一人曰:"吾弓良,无所用矢."一人曰:"吾矢善,无所用弓."羿闻之曰:"非弓何以往矢,非矢何以中的?" 令合弓矢,而教之射.

(《韩非子》)

20、管庄子刺虎

有两虎争人而斗者,管庄子将刺之.管与止之曰:"虎者,戾虫;人者,甘饵也.今两虎争人而斗,小者必死,大者必伤.子待伤虎而刺之,则是一举而兼两虎也.无刺一虎之劳,而有刺两虎之名. (《战国策·秦策二》)

21、对牛弹琴

(转载于:www.smhaida.com 海 达 范 文网:对牛弹琴文言文翻译)

公明仪为牛弹《清角》之操,伏食如故.非牛不闻,不合其耳也.转为牛虻之声,孤犊之鸣,即掉尾奋耳,蹀躞而听.

注:①操,琴曲.②蹀躞(diéxiè),踮着小步.

22、富者乞羊

楚富者,牧羊九十九,而愿百.尝访邑里故人,其邻人贫有一羊者,富拜之曰:"吾羊九十九,今君之一成我百,则牧数足矣."

23、鲁侯养鸟

昔者海鸟止①于鲁郊,鲁侯御而觞之于庙,奏《九韶》②以为乐,具太牢以为膳.鸟乃眩视忧悲,不敢食一脔,不敢饮一杯,三日而死.

此以己养养鸟也,非以鸟养养鸟也.

(《庄子·外篇·至乐》) 注:①御,迎接.②《九韶》,传说是舜的乐曲.

24、食凫雁以秕

邹穆公有令:食凫雁①必以秕,无得以粟②.于是仓无秕而求易于民,二石粟而得一石秕.吏以为费,请以粟食之.

穆公曰:"去,非汝所知也!夫百姓饱牛而耕,暴背而耘,勤而不惰者岂为鸟兽哉?粟米,人之上食,奈何其以养鸟?且尔知小计,不知大会.周谚曰:'囊漏贮中.'而独不闻欤?夫君者,民之父母.取仓粟移之于民,此非吾之粟乎?鸟苟食邹之秕,不害邹之粟也.粟之在仓与在民于我何择?"

注:①凫雁,指鸭鹅.②粟,旧时泛称谷米.

25、入蛟川城

庚寅冬,予自小港欲入蛟川城,命小奚以木简束书从.时西日沉山,晚烟萦树,望城二里许,因问渡者尚可得南门开否?渡者熟视小奚,应曰:" ."予愠为戏.趋行及半,小奚仆,束断书崩,啼未及起.理书就束,而前门已牡下矣.

26、争雁

昔人有睹雁翔者,将援弓射之,曰:"获则烹."其弟争曰:"舒雁烹宜,翔雁燔宜."竟斗而讼於社伯,社伯请剖雁烹、燔半焉.已而索雁,则凌空远矣.

(刘元卿《贤类编》) 注:社,古代社会的基层单位.伯,长官.

27、斗牛图

马正惠公尝珍其所藏《斗牛图》.暇日展曝于厅前.有输租氓见而窃笑.公疑之,问其故.对曰:"农非知画,乃识真牛.方其斗牛时,夹尾于髀①间,虽壮夫膂力②不能出之.此图皆举其尾,似不类矣."公为之叹服.

(曾敏行《独醒杂志》)

注:①髀(bì),大腿.②膂(lǚ)力,指全身的力气.膂,脊背.

28、州官放火

田登作郡,自讳②其名.触者必怒,吏卒多被榜笞.于是举州皆谓"灯"为"火".上元③放灯,吏人书榜揭於市曰:"本州依例放火三日."

(陆游《老学庵笔记》)

注:①作郡,治理郡县.②讳,避讳,畏忌人家直称的名字.③上元,阴历正月十五.

29、家藏宋笺

公家藏宋笺①数幅,偶吴中有名卿善书画者至,或讽之曰:"君纸佳甚,何不持向某公索其翰墨,用供清玩?"公曰:"尔欲坏吾纸耶?蓄宋笺固当请宋人画!"

(明·张令夷《迂仙别记》)

①笺,精美的纸张,供临时政府题诗或写字用.

30、南桔北枳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人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桔生淮南则为桔,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31、鸥鸟

海上之有人好鸥鸟者,每旦之海上,从鸥鸟游,鸥鸟之至者百数而不止.其父曰:"吾闻鸥鸟皆从汝游,汝取来,吾玩之."明日之海上,鸥鸟舞而不下也.

32、伯牙破琴

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33、缁衣

宋有澄子者,亡缁衣,求之途.见妇人衣缁衣,援而弗舍,欲取其衣,曰:"今者我亡缁衣."妇人曰:"公虽亡缁衣,此实吾所自为也."澄子曰:"子不如速与我衣.昔我所亡者纺缁①也,今子之衣禅缁②也.以禅缁当纺缁,子岂不得哉?"

--《吕氏春秋》

注:①纺缁,黑色的夹衣.②禅缁,黑色的单衣.

34、陈轸贵于魏王

陈轸①贵于魏王.惠子②曰:"必善事左右.夫杨,横树之即生,倒树之即生,折而树之又生.然使十人树之而一人拔之,则毋生杨.夫以十人之众,树易生之物,而不胜一人者,何也?树之难而去之易也.子虽工自树于王,而欲去子者众,子必危矣."

――《韩非子·说林上》 ① 陈轸,魏王重臣.②惠子,惠施,魏国宰相.

35、阳桥与鲂

宓子贱①为单父②宰,过于阳昼③,曰:"子亦有以送仆乎?"阳昼曰:"吾少也贱,不知治民之术,有钓道二焉,请以送子."子贱曰:"钓道奈何?"阳昼曰:"夫扱纶④错饵,迎而吸之者,'阳桥'也;其为鱼,薄而不美.若存若亡,若食若不食者鲂也;其为鱼也,博而厚味."宓子贱曰:"善!"

未至单父,冠盖迎之者交接于道.子贱曰:"车驱之,车驱之!夫阳昼之所谓'阳桥'者至矣."于是至单父, 请其耆老尊贤者而与之共治单父.

注:①宓子贱,人名.②单父(Shànfǔ),古县名,今山东单县.③扱(chà),举.

36、金壶丹书

景公游于纪①,得金壶,乃发视之.中有丹书,曰:"食鱼无反,勿乘驽马."公曰:"善哉,如若言!食鱼无反,则恶其鳋也;勿乘驽马,恶其取道不远也."晏子对曰:"不然.食鱼无反,毋尽民力乎!勿乘驽马,则无置不肖于侧乎!"公曰:"纪有书,何以亡也?"晏子对曰:"有以亡也.婴闻之,君子有道,悬于闾;纪有此言,注之壶,不亡何待乎?"

――《晏子春秋》 注:①纪,春秋时期的原纪国.②鳋,鱼腥味.

37、臧谷亡羊

臧与谷二人相与牧羊,而俱亡其羊.问臧奚事,则挟策读书;问谷奚事,则博塞①以游.二人者,事业不同,其亡羊同也.

――《庄子·外篇》 注:①博塞,一说赌博,一说游戏.

38、齐景公出猎

齐景公出猎,上山见虎,下泽见蛇.归,召晏子而问之曰:"今日寡人出猎,上山见虎,下泽见蛇,殆所谓之不祥也?"晏子曰:"国有三不祥,是不与焉.夫有贤而不知,一不祥;知而不用,二不祥;用而不任,三不祥也.所谓不祥,乃若此者也.今上山见虎,虎之室也;下泽见蛇,蛇之穴也.如虎之室,如蛇之穴而见之,曷为不祥也?"

――刘向《说苑》

39、夔有一足

哀公问于孔子曰:"吾闻夔①一足,信乎?"曰:"夔,人也,何故一足?彼其无他异,而独通于声.尧曰:'夔一而足矣.'使为乐正.故君子曰:'夔有一足.'非一足也.'"

――《韩非子》 注:①夔,是我国见诸记载的最早的音乐家.

40、炳烛而学

晋平公问于师旷(盲乐师,名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晚)矣."师旷曰:"何不炳烛点燃蜡烛学习)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

――刘向《说苑》

注:①师旷,盲乐师,名旷.

译文:桓公察看马厩,问养马人道:"马厩里的事什么最难?"养马人还未回答,管仲答道:"我也曾经做过养马人,敷设马栅栏最难:如先敷设歪的木条,歪的需要歪的来配,歪的木条用上了,直的木条无法用上.如先敷设直的木条,直的需要直的来配;直的木条用上了,歪的木条无法用上." 译文:

景公喜好射鸟,委派烛邹掌管鸟却把鸟弄丢了.景公老火,叫来手下准备杀烛邹,晏子说:"烛邹有三条罪,请让我对他数说了他的罪以后再杀他."景公说:"可以."于是把烛邹叫来在景公面前列数他的罪行,说道:"烛邹,你给我们的君主掌管鸟却把鸟弄丢了,这是第一条罪;使我们的君主因为鸟而杀人,这是第二条罪;使别的国的诸候听说了这件事后,从而认为我们的君主看重鸟却轻视人士,这是第三条罪.烛邹的罪已数说完了,请杀了他吧."景公说:"别杀了,寡人听你的就是了." 译文:

东野稷凭驾驶马车的技术向庄公自荐.他驾驶马车一会儿前进,一会儿后退,车轮压出的痕迹都是

篇五:文言文小段翻译练习 教师版

高考文言文小段翻译练习

1、【心不在马】赵襄主学御于王子期,俄而与子期逐,三易马而三后。襄主曰:“子之教我御术未尽也。”对曰:“术已尽,用之则过也。凡御之所贵,马体安于车,人心调于马,而后可以进速致远。今君后则欲逮臣,先则恐逮于臣。而先后心在于臣,何以调于马?此君之所以后也。”(01年上海卷)

译文:赵襄子(晋国国卿)跟王于期学习驾御马车,不久和王于期比赛,三次换马但是三次都落后。赵襄子说:“您没有将您的技术全部教给我。”回答说:“技术是全教了,使用就出错了。凡是驾御所应该重视的,是马的身体与车统一,(驾御的)人心和马协调,这样才可以跑得快跑得远。今天您落在后面的时候想追上我,在我前面的时候怕被我追上。凡是驾着马车抢道比拼,不是先就是后。但是您领先或落后时心里想到的都是我,哪还能和马协调呢?这就是您为什么会落后啊。”

2、【楚人隐形】楚人贫居,读《淮南子》,得“螳螂伺蝉自障叶可以隐形”,遂于树下仰取叶──螳螂执叶伺蝉,以摘之。叶落树下,树下先有落叶,不能复分别。扫取数斗归,一一以叶自障,问其妻曰:“汝见我

不?”妻始时恒答言“见”,经日,乃厌倦不堪,绐云“不见”。嘿然大喜,赍叶入市,对面取人物。吏遂缚诣县。

译文:有个楚国人,过着贫穷的日子,一次读《淮南子》这本书,看到书中写有“螳螂窥探蝉时用树叶遮蔽自己的身体,可以用这种方法隐蔽自己的形体”,于是就在树下仰起身子摘取树叶──就是螳螂窥伺蝉时使着隐身的那片树叶,来摘取它。这片树叶落到树底下,树下原先已经有许多落叶,不能再分辨哪片是螳螂隐身的那片树叶。楚人便扫集收取树下的好几筐树叶拿回家中,一片一片地用树叶遮蔽自己,问自己的妻子说:“你看得见我不?”妻子开始总是回答说“看得见”,整整过了一天,就厌烦疲倦得无法忍受,只得欺骗他说“看不见了”。楚人内心暗自高兴,携带着对叶进入集市,当着面拿取人家的货物。于是差役把他捆绑起来,送到了县衙门里。

3、【歧路亡羊】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又请杨子之竖追之。杨子曰:“嘻!亡一羊,何追者之众?”邻人曰:“多歧路。”既反,问:“获羊乎?”曰:“亡之矣。”曰:“奚亡之?”曰:“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

译文:杨子的邻居丢了一只羊,于是带着他的人,又请杨子的儿子一起去追赶羊。杨子说:“哈哈,掉了一只羊罢了,为什么要这么多人去找寻呢?邻人说:“有许多分岔的道路。”不久,他们回来了。杨子问:“找到羊了吗?”邻人回答道:“逃跑了。”杨子说:“怎么会逃跑了呢?”邻居回答道:“分岔路上又有分岔路,我不知道羊逃到哪一条路上去了。所以就回来了。”

4、【执竿入城】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初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计无所出。俄有老父至曰:“吾非圣人,但见事多矣,何不以锯中截而入?”遂依而截之。

译文:鲁国有个拿着长长的竿子进入城门的人,起初竖立起来拿着它,不能进入城门,横过来拿着它,也不能进入城门,实在想不出办法来了。一会儿,有个老人来到这里说:“我并不是圣贤,只不过是见到的事情多了,为什么不用锯子将长竿从中截断后进入城门呢?”那个鲁国人于是依从了老人的办法将长竿子截断了。

5、【买椟还珠】楚人有卖某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熏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缉以羽翠。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此可谓善卖椟者,未可谓善鬻珠也。

译文:有个楚国人,到郑国去卖珠子。他制了一只木兰木的匣子,这只匣子,他用桂和椒的香气来熏,用珠玉来点缀,用美石来装饰,用翡翠鸟的羽毛来衬托。郑国人把他的匣子买下,却把珠子退还给他。这可以说这个楚国人擅长于卖匣子,但不能说擅长于卖珠子呀。

6、【对牛弹琴】公明仪为牛弹清角之操,伏食如故。非牛不闻,不合其耳矣。转为蚊虻之声,孤犊之鸣,即掉尾奋耳,蹀躞而听。

译文:公明仪为牛弹琴清角曲调的琴曲,但是,老牛就象没有听见一样,只顾埋头吃草。并不是牛没有听到琴声,而是这种调子它根本听不进去啊。后来公明仪改变了弹法,模仿蚊虻(méng)嗡嗡的叫声,还模仿离群的小牛犊寻找母牛的哀鸣声。那头老牛立刻甩着尾巴,竖起耳朵,迈着小步来回走着倾听起来。

7、【身无长物】王恭从会稽还,王大看之。见其坐六尺簟,因语恭:“卿东来,故应有此物,可以一领及我。”恭无言。大去后,即举所坐者送之。既无余席,便坐荐上。后大闻之,甚惊,曰:“吾本谓卿多,故求耳。”对曰:“丈人不悉恭,恭作人无长物。”

译文:王恭从会稽回来,王大来看他,见王恭坐在一个六尺长的竹席子上,于是对王恭说:“你从东边来,所以应该有(很多)这种东西,把这一领送给我吧。”王恭没有说什么。王大走后,王恭就把自己坐的席子送给了王大。已经没有多余的席子了,王恭就做在草垫上。后来,王大听说这件事非常惊讶,说:“我本来以为你有多余的,我才要的。”王恭说:“您不了解我,我这个人没有多余的东西。”

8、【三人成虎】庞葱与太子质于邯郸。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否。”“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疑之矣。”“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矣。”宠葱曰:“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郸去大梁也远于市;而议臣者,过于三人矣,愿王察之也。”王曰:“寡人自为知。”于是辞行。而谗言先至。后太子罢质,果不得见。

译文:庞葱跟太子到邯郸去当人质。庞葱对魏王说:“如果有一个人说集市上有老虎,大王相信这话吗?”魏王说:“不相信。”“有两人说集市上有老虎,大王相信这话吗?”魏王说:“我怀疑这说法了。”“三个人说集市上有老虎,大王相信这话吗?”魏王说:“我相信它了。”庞葱说:“集市上没有老虎,是清楚的,然而三个人一说而成为有虎了。现在邯郸离大梁,比到市场远得多;而且议论我的人,将超过三个人了,希望大王能够明察他人的议论。”魏王说:“我自己能够识别的。”于是辞别而去。而毁谤庞葱的话早就到了。后来太子不再作人质回国,庞葱果真不能再见到魏王。

9、【曾子杀彘】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而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遂烹彘也。

译文:曾子的妻子到集市去,她的儿子哭着要跟她去。孩子的母亲说:“你回去,我返回来后给你杀猪。”妻子到集市后回来了,曾子想要捉猪杀猪。妻子阻拦他说:“只是与孩子开玩笑罢了。”曾子说:“孩子不是好跟她开玩笑的。孩子是没有知识的,是跟父母学的人,听取父母的教育。现在你欺骗他,这是在教孩子欺骗。母亲欺骗儿子,儿子就不信任他的母亲,不是用这种方式能教育成的。”于是就杀掉而且烧熟了那只猪。

10、【及之而后知】及之而后知,履之而后艰。乌有不行而知者乎?披五岳之图,以为知山,不如樵夫之一足;疏八珍之谱,以为知味,不如庖丁之一啜。

译文:接触到它之后,才能了解它;(亲自)实践之后,(才)知道(什么是)艰难。哪有不去做就知道结果的?翻阅五岳图,认为了解了山,还不如砍柴的人(迈出去)一步(了解得多)。细数了八珍的菜谱,认为了解全了菜的味道,还不如厨师尝一口知道的多呢?

11、【商鞅布令】商鞅之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已,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又能徙之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能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 译文:商鞅变法的条令已准备就绪,还没公布,担心百姓不相信自己,于是在国都集市的南门竖起一根三丈高的木头,招募有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的人赏十两银子。百姓对此感到奇怪,不敢去搬。又说“能搬木头的人赏五十两银子”有一个人搬了木头,就给了他五十两银子,用来表明没有欺骗(百姓)。最后颁布了那法令。

12、【楚庄忧亡】楚庄王谋事而当,群臣莫能逮,退朝而有忧色。申公巫臣进曰:“君退朝而有忧色,何也?”楚王曰:“吾闻之,诸侯自择师者王,自择友者霸,足己而群臣莫之若者亡。今以不谷之肖而议于朝,且群臣莫能逮,吾国其几于亡矣,吾是以有忧色也。”

[注]不谷:古代君王自称的谦词。

译文:楚庄王谋划一件事情,做得很妥当,群臣没有谁能赶上他,退朝以后,脸上露出忧愁的神色。申公巫臣进前说道:“您在退朝之后面露忧色,这是为什么呢?”楚王回答说:“我听说过这样的话,诸侯能自己选择老师的,就能称王;能自己选择朋友的,就能称霸;自满自足而群臣比不上他的,就会亡国。现在凭我这样没能耐的人,在朝廷上商量大事,群臣就比不上我了,我们国家大概要灭亡了吧,我因此现出了忧愁的神色。”

13、【克己复礼】时大雪,积地丈余。洛阳令身出案行,见人家皆除雪出,有乞食者。至袁安门,无有行路,谓安已死,令人除雪。入户见安僵卧。问:"何以不出?"安曰:"大雪,人比饿,不宜干人。"令以为贤,举为孝廉。 译文:袁安答道:"天下大雪,人们都在挨饿,不应该再求别人。"洛阳令认为袁安是一个贤明的人,推荐(他)做了孝廉。[解析]耍弄清的几个词:雪,名词用作动词,下雪;干:求;以为:古今异义,此处的意义是"以之为。;举:推荐。

小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