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字数作文 > 教育资讯

波罗的海三国美女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5 06:28:18 字数作文
波罗的海三国美女字数作文

篇一:波罗的海三国独立与苏联解体

波罗的海三国独立与苏联解体

李兴汉

2011-2-24 22:57:14 来源:《东欧中亚研究》2000年第3期

今年是波罗的海三国(立陶宛、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走上独立道路的第10个春秋。为此,我们有必要简单地回顾一下苏联十年剧变的历史,从中确定是谁首先揭开了苏联十年剧变史的第一页。

各加盟共和国的“带头人”

笔者认为,波罗的海三国在苏联解体过程中起有“带头人”的作用,尽管三国曾是原苏联较小的加盟共和国,但其在苏联剧变中的作用不容忽视。正是在波罗的海三国独女的带动下,才有紧接其后的亚美尼亚、摩尔多瓦和格鲁吉亚3国的独立,在此基础上才有可能出现乌、俄、白三家宣告苏联解体的别洛韦日协定。正如叶利钦总统1991年12月7日在白俄罗斯议会上讲话说,“在前苏联境内已经形成了非常复杂的局面”1;而白、俄、乌国家元首1991年12月8日就成立联合体发表的声明中称,革新联盟条约的谈判已进入“死胡同”,各共和国退出和建立国家的客观进程已“成为现实”2。紧接着三国于9日关于建立独立国家联合体协议说:“苏联作为国际法的主体和地缘政治现实将要停止其存在。”3以上表明,正是有波罗的海三国以及后来亚、摩和格三国的独立,才使白、俄、乌元首找到“根据”,宣布苏联解体。

应该说,波罗的海三国的独立乃是导致苏联解体的一个重要前提,不能将它与导致苏联解体的其他一些原因相提并论,它应该是具有70年历史的苏联大厦倒塌的直接原因,因为其他原因在当时的条件下还难以直接导致苏联的解体,而只有三国的率先独立作用才加速了苏联解体的过程。所以,也只有在首先肯定

这一点的前提下,才能去谈导致苏联解体的其他原因,或者说,只有三国的率先独立,才有可能使其他一些因素成为苏联解体的原因。

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在同一面“公开性”、“民主化”的旗帜下,率先独立作用也是其他加盟共和国难以起到的。这面“民主化”的大旗只有始终在为争取民族独立而斗争的波罗的海三国才能率先举起。三国的独立性质不同于其他加盟共和国,这就是说,三国的独立在苏联解体过程中有着双重作用。史实证明,波罗的海三国与原苏联联盟的关系不是一般的加盟共和国与联盟的关系,乃是历史形成的一种国与国的关系。倘若我们以此入手研究一下波罗的海三国独立的性质,那么,反过来对研究三国为什么能在15个加盟共和国中起率先独立作用并成为苏联解体的直接原因,将是有所裨益的。

摆脱沙俄统治,成为主权国家

为了弄清波罗的海三国的独立性质,我们首先不妨对三国“人盟”苏联前后的历史作一简要回顾。从18世纪起,地缘战略地位重要的波罗的海三国就成为沙俄扩张的目标和对象。自彼得大帝始,至叶卡捷琳娜二世,最后在亚历山大一世时期,沙俄经过与瑞典两次战争、三次参与瓜分波兰和大胜拿破仑之后,终于实现了彼得大帝的“宿愿”,在19世纪初夺取了波罗的海出海口——立陶宛、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

在沙俄统治期间,波罗的海三国的“民族主义”运动时起时伏。1915年的俄国革命推动了三国文化复兴运动的发展。“民族主义”运动随之开始迅速发展。1918年和1919年,三国的资产阶级宣布成立资产阶级共和国。1920年7月,三国的独立得到苏俄政权的承认。从此 三国进入一个为期20年的独立发展时期。在苏联50年代出版的《苏联经济地理》一书中作了如下表述:立陶宛、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在伟大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之后成为独立的国家,??但是由于干涉

者的插手,苏维埃政权不久被推翻,立陶宛、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都变成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直到1940年才重新加入苏联4。这些事实说明,波罗的海三国在1917年以后已成为独立的主权国家。

苏德“秘密议定书”

波罗的海三国独立以后,波罗的海并没有平静。1920年,波兰发动了对立陶宛的战争,占领了立陶宛的领土,1927年和1937年,波兰又两次计划和准备对立陶宛发动战争,但均被苏联“制止”。到30年代末,世界性的战争阴云笼罩在人类头上,德国准备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企图越来越清楚地暴露在世人面前。为了“延缓”战争的爆发,苏联与德国于1939年8月23日签订一个“互不侵犯条约”。从历史上看,条约本身无可非议,但就是这个条约后面附有一个(之后又签订两个)瓜分邻近主权国家的“秘密议定书”。可以说,这是苏联占领三国的总序曲,正如苏联《真理报》所说,成为苏联占领三国的“国际法律依据”5。

那么,“秘密议定书”包括哪些方面的主要内容?

1939年8月23日秘密议定书称:双方在“严守机密的”会议中讨论了在东欧划分双方各自的“利益范围”的问题。具体“划分”如下:一旦在波罗的海国家(芬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所属的领土上发生领土一政治的“变动时”,立陶宛的北部边界同时成为德国和苏联“利益范围的边界”。1939年9月28日的秘密议定书对8月23日的秘密议定书作了如下“变更”:在卢布林省和华约省部分地区归属德国利益范围的时候,立陶宛国家的领土则“归属”苏联“利益范围”。1941年1月10日关于德国“放弃”对立陶宛领土“要求”的秘密议定书规定:德国“放弃”1939年9月28日秘密议定书提到的德国对立陶宛部分领土的“要求”,而苏联则向德国“赔偿”德国的“领土损失”,付给德国

750万美金6。1939年8月至1941年1月,苏(来自:WwW.smhaida.Com 海达 范文 网:波罗的海三国美女)联与德国签订的上述三个秘密议定书已把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三国“秘密”地划入苏联的势力范围。 由“秘密”到公开占领三国

历史进程并没有到此结束。1939年9月1日,德国首先发动了对波兰的战争,从此拉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序幕。而苏联此时却开始对波罗的海三国实施全面占领的“三部曲”。首先,苏联借口“预防”或是“防止”德国东进,“保障”苏联和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之间的“安全”,于1939年9月底和10月初,与三国分别签订了“互助条约”。根据这一条约,苏联获得了在这些国家建立军事基地和驻军的权利。如1939年9月28日苏联同爱沙尼亚签订的“互助条约”规定:爱沙尼亚共和国保证苏联有权在爱沙尼亚的萨列马岛和希乌马岛以及在帕尔迪斯基市拥有海军基地及几个飞机场。为了保护这些军事基地和飞机场,苏联有权在这些军事设施所处地段驻扎苏联的陆地和空军部队。同年10月,苏联和拉脱维亚、立陶宛签订了与爱条约内容相同的条约7。

70年代末苏联出版的一部史书对这段历史作了以下一段描述:苏联全力试图建立反希特 勒同盟,不给法西斯德国发动二战的“机会”,但由于英、法的“过错”,苏联的“努力”没能成功。为此,苏联“采取措施”加强自己的边防,并向波罗的海三国“建议”签订一项一旦战争蔓延到它们领土时的“互助条约”。该条约签订于1939年9月底和10月初。条约具有“防御”和“预防”性质。由此,苏联获得了在上述国家“驻军”的“权利”并“租用”了几个海军基地8。这是苏联公开占领波罗的海三国的“第一部曲”。

苏联为了占领波罗的海三国实施的第二步计划即“第二部曲”是指责三国“暗中”破坏“互助条约”、“阻碍”部署苏联驻军和建设军事基地、“拼凑”反苏同盟、与德国情报和军事部门“合作”,而立陶宛政府曾“试探”把立国土

交给德国“保护的可能性”,并“迫害”希望与苏联“合作”的“进步人士”。同时,苏联对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在1939—1940年的苏芬战争中“支持”芬兰表示不满。苏联政府“考虑到上述事实”采取了两项措施:一是于1940年6月中旬“加强”了在三国的驻军;二是“照会”三国政府,要求改组政府,成立对苏“友好”的政府。在苏联的军事压力下,1940年6月17日,在立陶宛成立了以尤·帕列茨基斯为首的“民主政府”;6月20日,在拉脱维亚成立了由奥·基兴施泰恩教授主持的“新政府”;6月21日,在爱沙尼亚组建了以“进步的知识分子代表”约·瓦列斯为首的“新政府”。在苏军全面占领的条件下,“新政府”作了以下几件事:共产党取得了“合法地位”;“清洗”国家机关和军队;赦免了“政治犯”;对外实行与苏联“全面真诚合作”的政策9。

三国“新政府”成立以后,苏联立即着手实施第三步计划即“第三部曲”:“选举”新的议会。1940年7月14日和15日,立陶宛和拉脱维亚“人民议会”及爱沙尼亚的“杜马”“选举”结束。在选举中“劳动人民联盟”获胜。事隔一周,即?月21日“新议会”举行会议,会议的中心议题一是根据劳动群众的“意愿”宣布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为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二是提出“加入”苏联的“申请”。对此,苏联最高苏维埃很快作出“反应”,于8月3日、5日和6日,立陶宛、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先后被“纳入”苏联,就这样,三个独立主权国家成为苏联的三个加盟共和国。

揭开历史之谜,还历史真面目

在苏联对三国实施的全面占领过程中,苏德“秘密议定书”是苏联同德国在瓜分邻近主权国家利益方面的惟一一个“国际法律依据”。世人虽知此事,但此文件是否存在长期以来一直是个谜。而这个谜底只是到20世纪80年代末才被揭示出来。此事还得追溯到50年前,也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不久的年代,

篇二:走进波罗的海三国

走进波罗的海三国 波罗的海国家的历史遗产里,固然有过民族、文化的对抗,当地民族对俄罗斯压迫几个世纪来的宿怨,但也同样可以体验到理性和坦然。

波罗的海沿岸三国立陶宛、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地处东北欧地区,西濒波罗的海,北临芬兰湾,东邻俄罗斯,西南方向则同波兰和二战前德国的东普鲁士(今属俄罗斯加里宁格勒州)毗连。对欧洲大陆以外的人们来说,这一带可算偏居一隅,少有在意的。若论起苏联的解体来,却又与之紧密相系,率先跌倒的第一块多米诺骨牌由此启动,自立陶宛开始,拉、爱紧随其后,接着才扩及苏联的其他加盟共和国,而终至一发不可收拾之势。

前不久去欧洲旅行,趁便走了趟波罗的海沿岸,三天游三国,增广见识之余,也勾起了我30多年前的一段旧忆。

那是“文革”结束、恢复高考后在校念书的时候,我曾在本系学生刊物《青年史学》上刊发过一篇长文,讨论1940年苏联合并波罗的海三国的问题。此前未见国内有文章涉及二战史初期的这一课题,那时年轻气盛,不知天高地厚,加之学术环境比较宽松,思想解放浪潮的推动,使人敢于思考,乐于探究。七八十年代之际,中苏关系依然对峙,对苏批判的色彩浓烈,《历史研究》杂志还首度翻译刊载了马克思针对老沙皇的《十八世纪俄国外交史内幕》一文,借着老祖宗之口来鞭挞苏联。当时凡是批评苏联倾向的文字,不论政治、历史、文学艺术门类的,多半都较易刊发。我念的学校历史系的二战史研究十分活跃,老师讲得好,学生也爱听,那时我的兴趣主要就在二战前的国际关系史方面。从全国学术动态看,对二战前夕和初期的不少问题已经开始逐一涉及或有新的认识,像应对纳粹德国侵略政策的英法苏三国谈判、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密约问题,还有苏芬战争、苏联吞并比萨拉比亚等。但我感到,波罗的海三国被苏联借口作为抗德前进基地而遭吞并这一课题,仍未获足够的关注与研究。

由于对该问题仍不明就里,我就想自己看些材料,以厘清这一事件的来龙去脉。那时国门初开,对外交往尚有限,学校图书馆的有关中外文材料都不多,于是想到利用事发当年的报刊资料。我在课余就跑了几趟上海图书馆的徐家汇藏书楼,专程查

阅1940年的《申报》等旧报纸。那里逐日刊载的消息颇为详尽,报道完整,而且大都取自世界各大通讯社的电讯稿,像路透社、哈瓦斯社的。我通过这些历史材料,很快弄清了事件的大体线索。利用寒假,大概还有开学后的一段时间,最后在1981年5月写成了这篇文章,刊登在10月份出的一期上。

我们那份学生刊物虽为非正式出版物,但一直坚持编辑出版延续至今,30多年了,而且每期都寄给北图、上图及兄弟院校、研究机构。不记得是否经由这样的途径,还是我的主动投稿,这篇文章后来到了世界史所的一份刊物手里。为时不久,这家刊物的几位负责人恰巧来校找我们学生刊物编辑部开座谈会,其中一位姓姚的老编辑又点名找我。

他一脸认真地告诉我:“你的那篇关于波罗的海三国的文章,我们本来是准备刊用的。但是由于某种原因,最后没用,跟你打个招呼。”他没有解释是什么具体原因,因忙于要去开会,我也不便进一步追问,不过听说之后内心不禁一阵窃喜。毕竟那时还只是个在校大学生,似此全国性学术刊物差一点就刊载我的文章了,能不高兴吗?

多少年过去了,文章一直没有正式发表。90年代初苏联解体,时移世易,波罗的海三国又重归独立,只是二战初期苏联吞并三国的事,国内人少有重提。不过,如有机会能去那里实地看看,亲身感受一下波罗的海沿岸国家的历史和现状,对我来说还是求之不得的,这便成了我深藏心底、似乎难于了却的一份宿愿。

说到波罗的海沿岸三国同苏联、同俄罗斯人(不论早先的沙俄还是今天的俄罗斯联邦)之间的关系,恩恩怨怨总有一大堆的事,就连我们现今从波罗的海三国所遇导游的谈吐中,也都能清晰触摸到、感觉到,当地人对俄罗斯根深蒂固的疑忌甚至怨愤。

且不论其他,立陶宛、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三个民族同俄罗斯人在族源、语言、宗教和历史文化传统方面,也都存在相当大的差距,他们从邈远的古代起,就世居这块土地,创造和发展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关于其历史活动的最早记载,来自公元初年罗马历史学家塔西佗的著作,他提到波罗的海东岸的居民埃斯提人,据说是立陶宛人(一说爱沙尼亚人)的祖先,也提到了当地的海岸盛产琥珀。罗马时代纵贯欧洲

大陆的那条出名的“琥珀之路”,就是由波罗的海通往地中海沿岸的。我们今天在波罗的海国家,尤其立陶宛,还曾参观过当地的琥珀博物馆。

以民族背景而论,立陶宛、拉脱维亚人颇近,属波罗的人,语言为印欧语系波罗的语族,是一种颇为独特的语言,目前世界上也就仅此二例。爱沙尼亚人则属乌拉尔语系芬兰乌戈尔语族的民族,同居于芬兰湾之北的芬兰人有亲缘关系。与之相比,俄罗斯人的语言、宗教就完全不同了,俄语属印欧语系斯拉夫语族,宗教上接受的是拜占庭帝国的影响,崇奉东正教。立陶宛人皈依天主教,受波兰之濡染;爱沙尼亚人信奉基督新教的路德宗,拉脱维亚人亦多为新教徒,也有部分天主教徒。由于宗教信仰的差异,立、拉、爱三国的文字,都是采用拉丁字母作为基础的,不同于俄语的斯拉夫字母。波罗的海三国文明的起步尽管颇迟,但12、13世纪之后,接触最多的主要还是来自西方的影响,诸如贸易、航海、城市的建立、宗教的传布和拉丁字母的接纳,里加、塔林这样的城市,还参加了以德国为核心的汉萨同盟的商业活动。立陶宛人差不多可作为欧洲大陆最后皈依基督教的民族之一,但迎头相遇的毕竟已是天主教影响。

从历史际遇来看,中世纪至近代一段,拉脱维亚、爱沙尼亚似更密切,立陶宛另成一家;进入现代后,则三家逐渐趋同,利益、共性也多。耐人寻味的是,波罗的海沿岸民族同当时尚逐鹿于东欧内陆大平原上的俄罗斯人,反而交往有限,俄罗斯人那时控制的土地,除芬兰湾尽头一隅外,几乎没有同海相连的。造成这种阻隔的原因,或许是缘于广袤的森林、沼泽和荒原等自然地理条件。

13世纪初,以德意志人为主的宝剑骑士团侵入波罗的海东岸,德意志的商人、传教士也接踵而来,当时这一带被称为立沃尼亚。1201年,立沃尼亚主教阿尔伯特在道加瓦河口始建里加要塞。1219年开始,丹麦国王瓦尔德马二世出征今爱沙尼亚一带,在芬兰湾南岸建立列维里(即今塔林)要塞。所以,今拉脱维亚首都里加、爱沙尼亚首都塔林的城市本身,就是由当初来自德国和丹麦的势力创建的,其城市的天际线,一支支高耸入云的哥特式教堂的塔尖,都带有显而易见的西方建筑美学意蕴,并不同于我们曾同样领略过的俄罗斯城市的文化风貌。

这一时期,瑞典人也开始入据波罗的海东岸的北部,德意志的宝剑骑士团改组为立沃尼亚骑士团。1240、1242年,瑞典和德意志在其东面一带同俄国发生了猛烈冲突,分别在涅瓦河与楚德湖被俄罗斯的诺夫哥罗德大公亚历山大·涅夫斯基击败。不过,此时俄国的势力范围尚不足以深入波罗的海沿岸地区。即使16世纪沙皇伊凡四世发起立沃尼亚战争(1558—1583),最终在欧洲列强的干预下也仅落一得而复失、悻悻退兵的结局。

立陶宛的崛起,是当时波罗的海沿岸的一桩大事,颇令人瞩目。约1240年前后,立陶宛人诸部落在大公明多夫格统领下实现统一,形成雄踞一方的立陶宛大公国。14世纪中叶格迪米纳斯大公当政,立陶宛日趋隆兴,疆域最大曾南抵黑海之滨。14世纪末,雅盖洛任大公时,国势极盛。1385年,雅盖洛娶波兰公主雅德维加为妻,双方签订《克列沃联合条约》,次年雅盖洛兼任波兰国王,两国合并。波兰与立陶宛的联合,使之成为当时中东欧的一大强邦,1410年在格伦瓦尔德大破德意志人的条顿骑士团,是役遂成波兰千古传颂的伟大史诗。1569年,立陶宛与波兰在卢布林再订新的盟约,史称“卢布林联合”,正式建立波兰-立陶宛王国。在文化上,立陶宛受波兰推动,也获得很大进步。1579年,东欧地区最早的大学之一维尔纽斯大学创立。这也是前苏联境内的第一所高等学府,我们在维尔纽斯也曾路过那里,立陶宛由此跻身于欧洲文明国度之列。

波罗的海沿岸地区政治地图发生根本性改变,一直要到17、18世纪。立沃尼亚骑士团解散后,北部地区相继出现过库尔兰公国、泽姆加尔公国,曾为波兰-立陶宛的附庸国。但随着18世纪上半叶俄国-瑞典北方战争(1700—1721)局势的逆转,俄国对立沃尼亚大部分的占据,库尔兰遂为俄罗斯帝国所臣服。彼得大帝通过1721年的《尼施塔特条约》,夺占今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及芬兰湾沿岸,永久性地取得了波罗的海出海口。1772、1793、1795年俄、普、奥三次瓜分波兰之后,立陶宛大公国的领土便成为俄国版图的一部分。

可见,沙皇俄国对波罗的海沿岸地区的占领,是到了18世纪末才最终实现的,波罗的海沿岸并非俄国固有的领土,而是沙皇专制政权军事外交政策的猎获物。

对这些具有鲜明历史文化传统的民族来说,不甘忍受沙俄的长期殖民统治,谋求独立自主,是理所当然的。当1917年俄国二月革命的风暴将罗曼诺夫王朝的皇冠卷落在地时,帝国版图内很多被压迫民族纷纷宣布脱离俄国独立。不光波兰、芬兰等国,波罗的海沿岸三国也迅即起而挣脱锁链。1917年9月,立陶宛人在维尔纽斯率先决定成立国民议会(塔里巴),要求脱离俄国独立。同年10月,拉脱维亚人也组成其国民议会。11月,爱沙尼亚人利用彼得格勒发生布尔什维克革命之机宣布独立。由于当时尚处大战期间,波罗的海沿岸还存在不少德国占领军,又有苏俄红军与白卫军,多重势力交错进退。波罗的海民族主义力量利用这一权力更迭、转移的复杂局面,借助德国和协约国的支持,同苏俄政权展开较量,也排除了其他干涉势力。

在西方的史学体系和立、拉、爱本国史中,将此分别称作三场“独立战争”,笔者在塔林曾亲身走访过爱沙尼亚人民纪念其独立战争的独立广场。

1918年2月,立陶宛正式宣布独立后,德国予以承认,并将苏俄人员逐出。同年11月大战结束,德国战败退出后,苏俄复卷土重来,1919年1月占领其都维尔纽斯。波兰支持立陶宛将苏俄势力赶出维尔纽斯的行动,引发了随后的苏波战争。1920年7月苏立停战订立《莫斯科条约》,立陶宛的独立地位才获苏俄确认。拉脱维亚的独立战争略晚,始于1919年1月苏俄的入侵和对里加的占领。同年3月,拉脱维亚人与驻此的德军合力,迫使苏俄从里加撤军。1920年8月,苏拉签订《里加和约》,苏联承认拉脱维亚的独立主权。爱沙尼亚宣布独立后,苏俄也随即派兵入境。1917年12月德军占领爱沙尼亚。尽管通过苏德《布列斯特和约》,迫使苏俄承诺放弃立、拉、爱三国,但1918年末德国退出战争、条约废除之后,苏俄又再次侵入爱沙尼亚。爱沙尼亚人进行了顽强抗击,后在英国舰队支援下,在1919年1月逐出苏俄军。1920年2月,苏爱订立《塔尔图和约》,正式承认爱沙尼亚独立。

一次大战和俄国革命,不啻为波罗的海沿岸民族提供了一次重大选择的历史机遇,经过几年的反复震荡、博弈,终于还是赢得独立,分别成立了各自历史上的第一共和国,并在国际上获得确认。列宁曾将苏爱《塔尔图和约》称作是在西方对苏俄筑起的一堵外交孤立和经济封锁的墙上打开的“一扇通欧洲的窗户”。这番话虽不乏当时特定历史环境的制约,苏俄同有关各方实力对比、消长的现实考量,但就三国而言,终究还是作出了政治承认的姿态,日后也迅速建立起相应的外交关系。应该说,整个二三十年代波罗的海沿岸的政治格局,大体还是稳定、正常的,三国对苏关系的全面恶化和人心骤变,仍离不开20年后斯大林赤裸裸的吞并之举。

30年代末,欧洲上空战云密布,希特勒挥舞条顿剑正四处进逼。各大国为确保自身利益,纷纷寻求盟友,以便组织起足以抗衡敌对势力的安全体系。波罗的海三小国独特的地缘政治位置,使之既受德国一再的恣意敲诈,也成为苏联试图组建的以其为核心的集体安全体系拉拢的对象,这种“夹缝里求生存”的处境,使其竭力在苏德两强之间保持中立,而又往往慌忙难以得兼。

1939年8月23日,臭名昭著的《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在莫斯科签订,后来披露的密约规定,波罗的海三国已被希特勒私相授受,划入苏联的势力范围。9月1日德军突袭波兰,大战爆发之后,苏军亦趁机开入波兰,进占当年苏波战争时丢失的西

篇三:独立后的波罗的海三国经济

独立后的波罗的海三国经济

朱晓中

2012-1-10 12:00:04 来源:《东欧中亚研究》1993年第3期

波罗的海三国(立陶宛、爱沙尼亚、拉脱维亚)是原苏联的经济发达地区。原苏联出口产品的35%是波罗的海三国生产的。波罗的海三国在原苏联经济中的地位如表所示[1]

1991年“8·19”事件后,波罗的海三国相继宣告独立。独立后它们在原苏联经济中的优势已不复存在。由于与独联体关系破裂,原材料供货出现严重问题,加之自身机制问题,致使经济出现危机。1919年,波罗的海三国国民生产总值下降20%,三国通货膨胀率分别为:拉脱维亚317%、立陶宛224.7%、爱沙尼亚

211·8%。1992年,波罗的海三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平均下降25%,通货膨胀率平均为350%。

为挽救因独立而造成的巨大经济损失,将本国经济改遭为市场经济,波罗的海三国相维推出了经济改革方案,其中心内容是私有化。

立陶宛。早在1991年2月28日当局就公布了私有化法。该法规定了实现私有化的3种方式;向公民发放资产券;将企业拍卖及出售给外国人。同年11月乡日,政府公布的第457号法规确定了评估即将私有化企业的方法。1992年7月2日政府公布的第520号法令规定,将出售部分国有企业以赚取可兑换货币。据政府估计,2/3的国有资产(约4000家,价值2000亿卢布),其中大约价值200亿卢布的资产将专门出售给外国人,以赚取外汇。目前,政府已公布了100家将被私有化企业的名单;计划1992年的私有化收入为30亿卢布。

爱沙尼亚在1990年公布了“准私有化法”。1992年8月13日公布了新的“私有化法”。政府仿造德国的“托管局”,建立了“管理董事会”,专门负责经济改造及私有化,8月底开始运作。政府决定近期内将260家大型企业及若干小企业私有化。“私有化法”规定,资产在125万德国马克以下的企业可自行决定出售事宜,大型企业要由管理董事会决定,而且政府代表要参与意见。住房私有化的措施是,给每个住户发放房屋股份凭证(涉及全国8.0%的住房),住户凭此证换取企业发放的所谓“全民股票”。政府规定,只有在企业的继续存在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企业的股票才能转让。9月20日大选后,政府将公布有关股票的新法规。自10月1日开始,国营企业开始逐步转变为股份公司,并可在私有化局转让企业的股票。当局计划在2—3年内将2500—3500家中小型企业及300家大企业私有化。私有化委员会计划在1992年出售30家大型企业。经济学家们

估计,私有化将使全国1/2的企业倒闭。到1992年底,失业人数将增加30%。农业私有化问题正在讨论之中。

拉脱维亚正在讨论私有化法。

为了顺利实施私有化和加快经济改革步伐,波罗的海三国先后出台了各种优惠措施来吸引外国投资。

立陶宛在1990年12月29日公布了第一部“外国投资法”。1992年2月,政府对其进行了重大修改。新 “投资法”规定:300万美元以下的投资由经济部批准。300万美元以上的投资由政府批准。批准注册后的12个月内必须开始实际投资,否则取消其注册。外国投资人可以因从事工商活动及建筑投资而购买土地,但要经立陶宛政府批准,外国投资人亦可租用土地,租用期限最高为99年。外国投资者在军工、通讯、运输及供应企业中只能占少数股份。新“投资法”还规定,对合资企业征收29%的利润税,对向国外转移的利润征收5%的所得税,对外国股份达25%至75%和销售自产商品的企业头3年免税,利润可以转移。 到1992年5月底,立陶宛境内共有合资企业1500家,独资企业200家。合资企业主要分布在商业、建筑业、旅馆及木材加工业等行业中。

拉脱维亚。1991年11月5日颁布“外国投资法”。投资的形式可以是独资、合资或股份公司。投资法规定,外资不能控制国防工业、狩猎、内海捕鱼、港口业务、国民教育、大众传播媒介、发行货币、股票,生产和销售麻醉剂。如果外商对国有企业的投资超过100万美元,要得到有关部门的批准。外国投资人不能购买土地,但可租用土地,最高租用期为99年。外商根据其投资额的多寡享受不同的免(减)税期。对占有100万美元以上股份的合资企业的利润免税3年,后

5年免税50%。对外资不足创始资本30%的合资企业头2年免税,后2年征收50%的利润税。

到1992年9月底,拉脱维亚境内共有合资个业1100家,主要分布在家俱,轻工及皮革制品业中。目前,政府特别希望外国投资人在造纸、建筑材料、食品、轻工、交通工具、能源、旅游、制药、水泥、生物技术、环保等领域内投资。 爱沙尼亚在1991年9月11日通过了“外国投资法”。该法规定:外国投资可根据爱沙尼亚现行规定无限制地进行,但外国投资如要建立或参与建立商业银行要得到爱沙尼亚国家银行的批准。外国投资人有权获得其依法活动所需的不动产;但外国 投资人不能购买土地,但可租用土地,最高租用期为99年。 同年9月10日,政府颁布了“外资企业减免税法”。该法给予外资企业下列优惠:

1)如果在纳税期开始前及整个减税期间内外国投资人在企业基础资本中的份额不低于30%,则外资企业在从第一次获得毛利润那年开始的2年内免交所得税,在其后的2年内,所得税将减免50%;

2)如果在纳税期开始前及整个减税期间内外国投资人在企业基础资本中的份额不低于30%,如果企业已在爱沙尼亚共和国政府建的最惠制度区内运偏企业将在从第一次获得毛利润那年开始的3年间复交所得税,此后的2年内,所得税增免50%;

3)在纳税期开始前及整个减税期间内,如果外国役资人在企业基础资本中的份额不少于50%或不少于1000万美元,或与此等值的其它可兑换货币,则该企业将从第一次获得毛利润的那年起的3年内免交所得税,并在此后的5年内减免所得税50%。

到1992年9月底,该国共有2500家合资企业,每个企业的规模不大,且只有1/2的企业在正常运作。今后的投资重点是石油化学工业、木材加工、纺织及深海捕鱼等。

到1992年3月止,西方国家及国际金融组织对波罗的海三国的各种投资及援助如下 欧共体的技术援助和财政援助为8000万德国马克,其中技术援助为6500万德国马克;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财政援助为3亿德国马克〔每个国家1亿德国乌克); 国际复兴及开发银行的财政援助为4.5亿德国马克(每个国家1.5亿德国马克);

东欧银行的财政援助3000万德国马克(每个国家1000万德国马克)及1亿德国马克的技术援助;

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的技术援助300万德国马克(每个国家100万德国马克);

国际金融协会(国际复兴及开发银行的分支抓构)的财政援助及合资企业中的投资为1.5亿德国马克(每个国家5000万德国马克);

欧洲投资银行的财政援助及合资企业中的投资为7500万德国马克,技术援助7500万德国马克(每个国家5000万德国马克);

北欧投资银行的技术援助共800万德国马克(每个国家200万德国马克,其余200万德国马克为地区性投资):

美国的财政援助为3000万德国马克(每个国家1000万德国马克);

篇四:苏联暴力入侵波罗的海三国

苏爱互助条约签署后,苏联政府马上把目光转向拉脱维亚。10 月1 日,苏联政府建议拉脱维亚政府就两国关系进行“磋商”。拉脱维亚总统兼总理乌尼马尼斯考虑到苏德、苏爱条约的签订,对东欧局势产生的重大影响,原则上同意与苏签约。第二天,外交部长蒙捷尔斯赶至莫斯科,在苏爱模式的基础上开始谈判。莫洛托夫说:“如果你们同意这个意见,那么我们就能够确定原则了。我们需要在不冻海岸建立基地。”斯大林指出:“我们想谈谈机场和军事防御问题。我们不会触动你们的宪法、机构、部委、或外交、财政政策以及经济制度。我们的要求是由于德国与英法作战产生的。”

拉脱维亚代表团指出:总的来说这是走向友好的一步,但是它有可能导致苏联对拉脱维亚的控制,而且在苏联驻军人数上苏方提出的5 万人,要求过高,拉方需要慎重考虑。

10 月3 日,谈判继续进行,拉脱维亚代表团表示很难将苏联提供的条约草案给政府,而且无法向人民作出解释,蒙捷尔斯认为:“条约将被理解为建立某种保护关系,对于爱好自由的人民来说,那是不可接受的,更何况拉脱维亚目前完全足以保证本国的安全和间接地保证苏联的安全。”代表团同时还反对苏联在两个不冻港及皮特拉格斯建立军事基地,并坚持要求把苏联驻军限制在2 万人以下,以不超过拉军平时的人数,进驻的时间也只适用于“目前欧战期间”,一俟欧战结束,驻军应立即撤回。莫洛托夫继续拒绝了拉脱维亚代表团的建议,声称:“你们的建议是绝对不能接受的,请考虑一下局势吧!”斯大林补充说:“你们应当从最坏形势来考虑,你们不信任我们,而我们也不信任你们。你们以为我们想侵占你们。我们本来可以现在就直接这样做,但我们并没有这样做。”他劝慰代表团,苏联驻军只是一支预防性的兵力。

经过持续、紧张、激烈的争论, 10 月5 日,双方签订互助条约。条约内容与“苏爱互助条约”类似,苏联在拉的海军基地和机场为利耶帕亚、文茨皮尔斯,驻军不超过2.5 万人。苏爱、苏拉条约签订后,就轮到立陶宛了。

按照苏德秘密协定,立陶宛本属德国的势力范围。9 月28 日,苏德友好和边界条约又将它列入苏联的势力范围。30 日,莫洛托夫召见立陶宛驻莫斯科公使纳特基亚维丘斯,要求谈判两国关系。10 月3 日,立陶宛外交部长乌尔布什斯到达莫斯科,斯大林提出把维尔诺市及维尔诺省的部分地区归还给立陶宛。同时以苏拉、苏爱条约为蓝本,签订一个互助条约,条约有效期20 年,战时苏联驻军5 万人。乌尔布什斯指出,苏联方面提出的条约草案实际上是对立陶宛的占领。斯大林指出“苏联无意威胁立陶宛的独立,相反,驻军是对立陶宛的真正保障。”莫洛托夫威胁说,爱沙尼亚已签署了类似的条约,拉脱维亚也表示同意,如果立陶宛拒绝,将破坏即将建成的防御体系。在苏联的压力下,乌尔布什斯作出让步,但要求把苏联驻军的人数缩减到2.3 万人,并只驻扎在维尔诺地区内。斯大林当即拒绝了这一要求,提出苏联驻军人数不能少于3.5 万人。

10 月4 日晨,立陶宛代表团返回首都考纳斯, 10 月7 日重返莫斯科,立陶宛就苏军进驻时机等问题提出新建议,但苏方对此不感兴趣,并利用维尔诺问题对立陶宛人施加压力,莫洛托夫威胁说:“苏联政府不可能使维尔诺人民长期保持安定而不关注他们的要求。”立陶宛人如不接受互助条约,就不能得到维尔诺。《真理报》也不断发出信息,声言要把这个城市划归西白俄罗斯。白俄罗斯高级领导人则频频飞往维尔诺,以图“接收”产业和建立苏维埃制度。

10 月10 日,立陶宛代表团接受了莫洛托夫的修订案,签订了《关于维尔诺市和维尔诺省移交给立陶宛及关于苏联和立陶宛互助的条约》,条约内容与苏爱、苏拉条约相同,苏联驻军可达2 万人。

波罗的海三国对苏联恩威并施、逼迫他们签订互助条约的行径敢怒不敢言,他们对斯大林领导集团缺乏信任,对波罗的海三国未来的前途忧心重重,蒙捷尔斯表白说:“这意味着拉脱维亚历史上的转折点。”乌尔布什斯则指出:立陶宛是怀着十分沉重的心情签订条约的。爱

沙尼亚的谢利捷尔则在签约后就递交了辞呈。

在互助条约签订后的一段时间里,由于西欧战事的发展尚不明朗,苏联政府采取谨慎的观望政策。苏联的考虑是,英法与波罗的海三国有着良好的关系,一旦英法取胜,苏联与德国势力范围的划分协议将没有价值,苏联如根据苏德协议对波罗的海三国采取行动,英法将视为敌对性行动而出兵干涉;而且苏联在波罗的海地区的政策只是区域性的,应服从全局的需要。为此,苏联政府严禁军政领导人干涉波罗的海国家的内政, 1939 年10 月14日,莫洛托夫致电驻考纳斯全权代表:“必须禁止同左翼团体的一切来往,只能和政府、官方团体保持联系。”10 月21 日,波兹尼亚科夫更加尖锐地指出,“你们——全权代表处的所有工作人员,包括武官,在立陶宛应无条件禁止干涉两党事务。”10 月23 日,莫洛托夫向驻塔林的全权代表尼肯金娜也发出了同样指示:“你们应当明白不能出现干涉爱沙尼亚内部事务的任何举动。”10 月25 日,国防人民委员部就红军进驻问题发布命令,要求全体官兵“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干涉三国内政”,称“关于波罗的海国家实行?苏维埃化?的议论与我们的政策是根本矛盾的,毫无疑问,这是一种挑衅言论…….如果军人中存在这种?苏维埃化?的情绪和言论,就应当彻底清除,今后必须毫不留情地予以制止。”

由于苏联严格遵守互助条约所承诺的义务,采取了不干涉内政的政策,波罗的海三国在签订互助条约之初的胆怯恐惧心理逐渐消失,对苏联政府的信任感也不断增强。双方的关系趋于平缓。

第二阶段:正式兼并阶段(1940年5~8 月)

1940 年5 月10 日,德军入侵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和法国。10 日,卢森堡不战而降,15 日,荷军投降; 28 日,比军投降;英法军队连连受挫,在敦刻尔克面临绝境。斯大林见德军顺利西进,英法两国也自身难保,出于自身安全的需要,开始改变过去信守互助条约的政策,转而准备吞并波罗的海三国。

5 月25 日,苏方声称,“在立陶宛政府机关的庇护下”,出现红军战士失踪事件,照会立陶宛政府立即停止挑衅,否则苏联将采取特别措施。立陶宛政府为了止息苏联的愤怒,第二天答复要“立即进行详细调查”。28 日,成立调查委员会。但是,苏联政府醉翁之意不在酒,继续促使冲突升级,坚决拒绝与立陶宛调查机关进行任何合作。立陶宛方面为防止事态发展,一面表示“衷心欢迎苏联政府对查明事件所提出的一切要求,”一面进行了一系列逮捕,并加强对苏军驻地附近居民的监视。6 月7 日,立陶宛总理梅尔基斯,6 月11 日外文部长乌尔布什斯赴莫斯科,与苏方会谈,力争解决冲突。6 月14 日又应莫洛托夫的要求免除了内政部长斯库恰斯和政治**署署长波维伊季斯的职务,以表示解决这一事件的诚意。

但是,苏联方面仍不断扩大事态,声称波罗的海三国缔结军事同盟以反对苏联。然而,三国1934 年9 月12 日订立的同盟条约,不仅曾被苏联政府视为集体安全的一部分,而且苏联在与三国签订互助条约时也没有任何反对保持这一同盟的要求。1940 年6 月14 日,苏联继续加大压力,莫洛托夫发表声明说:“立陶宛政府力图使苏军不能驻在立陶宛…….粗暴破坏了与苏联签订的互助条约,并准备侵犯苏联边境。”并要求立陶宛政府: (1)将斯库恰斯、波维伊季斯送交法庭审判;(2)在立陶宛组成“有能力、有决心保证忠实执行互助条约和坚决压制反对者的政府; (3)保证“苏军自由通过立陶宛领土,以便部署在立陶宛的重要中心,苏军人数应足以保证互助条约的实施和防止反驻军的挑衅行动。”要求立陶宛在10 个小时内作出答复,否则“苏军将立即开进立陶宛”。立陶宛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在苏联最后通谍到期前15 分钟,乌尔布什斯通知莫洛托夫,立陶宛接受一切要求。

立陶宛被迫就范后,苏联政府又故技重演,于6 月16 日向拉脱维亚公使科钦什和爱沙尼亚公使列伊递交了声明,指责两国签署的波罗的海定,要求两国成立新政府并同意苏联驻军,限令在6 个小时内作出答复。两政府势单力薄,在规定的时间内接受了苏联提出的条件,原政府宣告辞职。 三国政府被迫让步后,苏联政府责成杰卡塔佐夫、日丹诺夫、维辛斯基

以特使身份分赴立陶宛、爱沙尼亚、拉脱维亚谈判新政府的组成问题,三国总统迫于苏方压力,完全接受了苏方指定的候选人,组成亲苏政府。帕列茨基斯为立陶宛总理,基尔亨什廷为拉脱维亚总理,瓦列斯为爱沙尼亚总理。苏军相继进驻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新政府的成立和苏军相继进驻各国,实质上使三国完全丧失了独立性。三国政府在实行任何一项重要措施时都得秉承莫斯科的指示或莫斯科代表的旨意行事。7 月14 日,三国同时进行议会选举,宣布成立苏维埃政权。1940 年8 月初,苏联最高苏维埃第七次会议决定吸收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为苏联第14、第15、第16 个加盟共和国。波罗的海三国正式被苏联兼并。苏联增加了17.4 万平方公里土地, 586 万人口。

由于战端己开,各大国都有各自的打算,因此,苏联兼并波罗的海三国在国际上没有引起多大的反响。德国此时忙于西线作战,无暇东顾,而也不愿过早与苏联割断联系。当波罗的海三国请求德国居中调解时,德国的态度是“这纯粹是苏联和波罗的海国家的事”,“德国无意干预波罗的海国家的政治事务”。英法两国的态度也是消极的。在两次大战之间,他们曾把波罗的海三国看作“欧洲反布尔什维主义的前哨”,苏联如果想兼并,必然遭到西方国家的反对。但此时,英法军队在与德军作战中屡战屡败,既无力也无暇顾及远在东欧的波罗的海三国,对苏联在波罗的海三国的行动也只能听之任之了。

波罗的海三国现状:

波罗的海三国(立陶宛、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1990和1991年相继宣布独立波罗的海三国独立后很快克服了独立最初期所出现的经济困难,经济出现增长势头,许多重要经济指标与独联体国家相比,处于领先地位。现在立陶宛已进入了“发达国家的行列”,其他两国也欣欣向荣。

三国建军的总构想是:俄罗斯是三国的“假想敌”,防范俄罗斯入侵是三国建军的宗旨。以西方军队为“样板”,与北约机构相“接近”,加入北约是三国的战略目标,首先加入和平伙伴关系计划是实现国家安全的第一个实际步骤。正如立总统布拉藻斯卡斯所称,只有参加北约和其他欧洲集体安全系统,才能保证自身的安全。

三国建军的原则是实现武装力量现代化,达到北约的水平,但不装备重武器,倘若俄再次入侵三国,将采取游击战和地下斗争方式。与此同时,三国采取联合建军原则,以加强三边军事合作,实现小国军事一体化。例如1994年2月20日,三国在爱沙尼亚举行一次联合军事演习,外电认为,这是三国防范俄威胁,向小国武装部队一体化迈出的第一步。为进一步加强军事一体化,三国于1994年9月13日正式成立一个营的维和部队,该部队由三国各建一个连组成,每连125-150人。维和营已于1995年1月1日起参加国际维和行动。维和营司令部设在拉脱维亚的阿达什城。

篇五:波罗的海三国

波罗的海三国

经济增长模式 依靠大量外国投资和巨量信贷扩张,产生金融泡沫

波罗的海三国:复苏仍是梦想

对于地处欧洲大陆角落的波罗的海三国来说,经济复苏仍是一个遥远的梦想。在这场危机之前,包括拉脱维亚、爱沙尼亚和立陶宛在内的波罗的海三国曾经是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成功转型的典

范。2001年~2008年间,三国经济快速增长,年均增长率高达约7%~10%,三国的人均GDP在过去20年间翻了两番,民众都比较富裕。如此快速的经济增长,为三国赢得了东欧“明星”以及“波罗的海三虎”的美誉。

国家或面临破产 实际上,波罗的海三国经济高速增长的主要动力来自于大量外国投资和巨量信贷扩张;而且,这

些国家的金融产业都操控在外资银行手中,尤其是西欧的大银行手中。在巨额资金的刺激下,波罗的海三国的房地产市场泡沫越吹越大。

一年前,这些泡沫终于宣告破裂。波罗的海三虎早已没有了昔日的威风,一度被列入“非常有可能面临破产的危险15国”中。所有三国,出口都大幅萎缩,失业率飙升,

政府预算迅速变为赤字。其中,以拉脱维亚处境最为艰难,该国在去年12月接受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4亿美元的紧急援助,但却不足以稳定其摇摇欲坠的金融系统。

不过,所有三国都认为,如果在未来数年内可以重整本国的金融系统,加入欧元区,他们的前景将一片光明。立陶宛总统格里包斯凯特说,她期待

波罗的海三国能够在2013年启动正式加入欧元区的进程,但眼下,谈论这一话题似乎为时尚早

爱尔兰

经济增长模式 依靠房地产推动经济增长,产生大量房地产泡沫

爱尔兰:失业率高达13%

字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