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肖洛霍夫一个人的命运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4 02:24:32 体裁作文
肖洛霍夫一个人的命运体裁作文

篇一:一个人的遭遇

《一个人的遭遇(节选)》

【教学目标】

1、能通过对作品的研读、探讨,了解人物的心灵世界和他们在战争中的遭遇,理解世界人民的和平愿望,对战争毁灭人类的罪恶有具体的认识。

2、借助形象的学习材料,正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反思战争的危害,认识到和平与发展是人类社会最迫切的任务,进而珍视和平环境。

【教学重点】

1、了解人物的心灵世界。

2、了解小说中人物性格发展与环境的关系。

【学法建议】

1、认真阅读“前文梗概”,精读文本。

2、研习文本要注意找出情节在人物形象塑造中起的作用。

3、找出索科洛夫在讲述自己不幸遭遇时的语言,分析语言的特点。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导入:

今天我们首先来学习的是著名作家肖洛霍夫的长篇小说《一个人的遭遇(节选)》 (首先向同学们介绍一下著名作家肖洛霍夫。)

二、作者简介:

肖洛霍夫,苏联当代著名小说家,长篇小说《静静的顿河》,《一个人的遭遇》,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二、文本研习:

1、解题:(在预习的基础上加以探讨,有助于对本文主题的把握)

一个人的遭遇(在这里)“一个人”到底是指谁呢?这样的一个人是不是单纯的一个人呢?他的典型意义又表现在哪里呢?(他代表了哪些人?在课文中能找出那些人吗?)

明确: 一个人指索科洛夫,但并非指单纯的一个人,他是一位在战争中挺过来的一个人,但身心受到极大摧残的一个人,体现了当时战争中“人的命运”,和俄罗斯民族的命运。 在索科洛夫身上有着三种朴素而又珍贵的品质:对战争及苦难生活表现出来的坚毅;在战俘营中维持着一个普通战士的尊严;在残酷的战争中并未使他心灵枯竭,反而让他的心灵更加高贵与温和。作品正是通过这样一个普通人的形象,感染了千千万万个读者。

2、人物命运的不幸是通过其遭遇以及与之相对应的内心活动变化来展示的,那么请大家快速阅读全文,找出索科洛夫具体遭遇及他内心活动的相关句子,并对此作具体分析。(那么下面我们分别从各个部分中找一找)

明确:

在第一部分中:他写到索科洛夫从俘虏营逃回到祖国,而正在这个时候得到家破人亡的消息。(描写索科洛夫的内心活动的句子是:“当时我没有把信念到底。我的眼前一片黑,心缩成一团,怎么也松不开来。” )

第二部分:(描写索科洛夫的内心活动的句子是:“我的眼泪在心里干枯了”,“埋葬了自己最后的欢乐和希望”,“我的心里仿佛有样东西断裂了??”)把唯一的希望寄托在当了大尉和炮兵连长的儿子身上,然而等来的却是儿子牺牲的消息。对儿子遗容的描写更让人感到悲伤。 第三部分:战争夺走了索科洛夫全部的希望,他最后一点小小的愿望也破灭了。(索科洛夫的内心:他想忘却,可是伤痕是抹不平的,百无聊赖,他又开始喝酒,虽然是为了解解疲劳,也是为了试图忘却战争造成的不幸。)

第四部分:是索科洛夫人生的转折,领养孤儿凡尼亚。[这一部分写得最为详细。这一部分作为本文重点探讨的地方,需作重点处理,后面有关题目设置也是抓住这一部分设置]“看到他睡在我的胳肢窝下,好像一只麻雀栖在屋檐下,我的心里快乐极了,简直无法用言语来形容!”“夜里,他睡熟了,我一会儿摸摸他的身体,一会儿闻闻他的头发,我的心就轻松了,变软了,要不它简直给忧伤压得像石头一样了??”(描写索科洛夫的内心活动的句子是:心变软了,轻松了,像是又找到了家的感觉。他的全部希望,似乎全寄托在这个可怜的孤儿身上了,凡尼亚成了他生存的全部意义。)

第五部分:收养凡尼亚后刚刚有点安宁的生活,却又出了一个意外的事故:一次意外的车祸结束了在乌留平斯克的生活。在初春,索科洛夫带着孩子到外地去谋生。这就是索科洛夫的全部生活。九死一生,经历了战争磨难的索科洛夫是坚强的男子汉,但是最后一段叙述,说出了他的心灵世界——战争留下的精神创伤,使他记忆犹新,不能忘怀。(描写索科洛夫的内心活动的句子是:??只是我的心震荡得厉害,得换一个活塞了??有时候,它收缩和绞痛得那么厉害,眼睛里简直一片漆黑??还有一件痛苦的事:差不多天天夜里梦见死去的亲人。而最常见的梦是:我站在带刺的铁丝网里??可是夜里醒来,整个枕头总是给泪水浸透了??)

总结:索科洛夫,这个普通的俄罗斯人,在他的祖国遭遇到严峻考验的年代,在他个人承受了难以弥补的损失的年代,在无法挽回地失去了一切的情况下,他以百折不挠的意志,以他伟大的慷慨无私的胸怀,战胜了战争所给他带来的巨大的伤痛.

3、索科洛夫在向陌生的“我”口述自己的遭遇时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能通过他的讲述概括出他的性格特点吗?

明确:索科洛夫他饱受战争痛苦和创伤,他的叙述始终是充满感伤的,然而从他的叙述中又流露出了一种因为饱受战争的痛苦和创伤,几近麻木的心情。他的性格是忠厚朴实,虽然历尽苦难依然坚忍不拔,虽然受尽摧残而心地依旧善良。

4、本文中,索科洛夫领养凡尼亚的这一部分写得特别详细?这是为什么?

明确: 首先是因为这部分是索科洛夫情感变化的重要转折,是索科洛夫从战争创伤中走出来的重要契机。两个饱受战争创痛的人就像被飓风卷到一起的树叶,凡尼亚是索科洛夫后半生的精神慰藉和生命的意义所在。

另外,作者描写凡尼亚,写凡尼亚的不幸遭遇,(同样是因为战争让他失去了一切,还是一个小孩子,就已经学会了叹气,)写他的父母双亡,而这个遭受战争不幸的孤儿,他的遭遇也激发起了索科洛夫的同情心,(索科洛夫为了让这只“小雏儿”永远不再叹气,于是承担起了父亲的责任。)而索科洛夫关怀备至地培养春天的幼芽、竭尽全力不让战争的阴影笼罩在孩子的内心世界,这一点也是本文的中心主题之一。

5、在最后一节中,作者描写了凡尼亚举手向“我”告别时,“仿佛有一只柔软而尖利的爪子,抓住了我的心”,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我”为什么不想让孩子看到眼泪? 明确: 读懂了索科洛夫的故事,就能感受到最后一节文字的震撼力。在战争中,最不幸的还不是失去生命的战士,而是那些无助的孤儿寡母。凡尼亚是战争孤儿,小小年纪的他还不明白命运的悲惨,不明白战争的苦难,不理解别人的同情和怜悯,因此,他也不会理解索科洛夫的房东女人为什么哭。索科洛夫的悲惨遭遇震撼了读者的心灵,而凡尼亚的挥动小手触动了有良知的人的悲悯之心。孩子越是天真可爱,就越发显出战争的残酷。“我”不想孩子看到经历战争的人的眼泪,是不想让孩子知道这样的痛苦,不想让他知道事情的真相,让不幸的儿童能保住一些童心。小说到这里实际上已经变为作者在抒发他自己的美好心愿:呵护孩子们的幼小心灵,为了他们不再成为孤儿,为了他们不再经历战火??

三、课堂小结:

《一个人的遭遇》这篇小说标志着肖洛霍夫从“顿河的歌者”上升为苏联人民命运的关怀者与同情者,这篇小说当中,他通过索科洛夫形象的塑造,显示了更关怀普通人在战争中的命运,对他们的遭遇寄予了深切的同情,作者用普通人对命运对战争的抗争唱响了一曲人的赞歌。

篇二:肖洛霍夫与《静静的顿河》

肖洛霍夫与《静静的顿河》

《静静的顿河》是苏联著名作家肖洛霍夫的一部力作。此书共分为四部,从1928年开始写作直至1940年结束,共用了12年的时间才创作完成。肖洛霍夫这部处女作一经问世,立刻受到国内外的瞩目,被人称作“令人惊奇的佳作”,“苏联文学还没有遇到同它相比的小说”。此书于1941年获斯大林奖金,1965年肖洛霍夫因此书获诺贝尔文学奖,成为第一位获此殊荣的苏联作家。  肖洛霍夫(1905—1986)从小热爱读书,年轻时参加了革命,创作《静静的顿河》之时,他年仅23岁。如此年轻和并未受过良好教育的肖洛霍夫是否有能力写出这样一部卷帙浩繁的鸿篇巨著呢?这曾经引起许多人的质疑,并引发了一场文坛公案,有人指出肖洛霍夫纯属抄袭,并提及一位无名作家。面对这些责问,当时年仅20多岁的肖洛霍夫有口难辩,又不知什么原因竟拿不出手稿,最后还是斯大林亲自出面为其解围。1991年,肖洛霍夫20年代末写此书的两部手稿被发现,当局召集专家进行笔迹鉴定,确系出自肖洛霍夫的手笔,这段公案才终于了结。继《静静的顿河》之后,肖洛霍夫陆续发表了《被开垦的处女地》、《一个人的遭遇》等作品,确立了他在世界文坛上的不朽地位。 

《静静的顿河》描绘了1912年至1922年间两次革命(二月革命、十月革命)和两次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苏联国内战争)中的重大历史事件和顿河两岸哥萨克人在这10年中的动荡生活,广泛地反映了哥萨克独特的风土人情,哥萨克各个阶层的变化、广大哥萨克在复杂的历史转折关头所经历的曲折道路,以及卷入历史事件强大旋涡中的主人公葛利高里的悲剧命运。 

这部小说场景宏伟,画面生动;气势雄浑的战争和革命场面与细腻的日常生活场面相互转换,风景描写与人物心理变化彼此衬托;众多人物及其命运在历史事件的错综复杂中得到了深刻表现。正如肖洛霍夫写给高尔基的信中所言,他在《静静的顿河》中所写的“都是严酷的真实”,这一点是其最大的成就之一。本书另一成就是塑造了葛利高里的复杂形象。小说整个复杂而曲折的故事以他生气勃勃的登场开始,以他的痛苦、孤寂的下场结束。小说全部重大而多方面的内容都是通过他坎坷、艰难和最后毁灭的一生经历而联结成一个有机整体。他的形象得到小说里最多方面深入细致的描写,在他身上倾注着作者的全部思想和艺术激情。 小说的艺术成就也是很突出的。结构是庞大复杂的,但它大而严谨、杂而不乱。整部长篇小说共分四部八卷,由于作者的精心安排,情节的发展腾挪跌宕,故事演变曲折自然,头绪纷繁而线条分明,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小说时空转换阔大,具有一种特别豪迈的气魄。对于整个故事情节的描绘,最明显特点是真实事件与艺术虚构的结合。同时采用粗犷浓烈和深微细腻交替使用的手法,真实再现俄国历史大转变时期时代的脉搏。《静静的顿河》的故事叙述,引用了许多民歌民谣,以很大篇幅描绘不断变幻的自然风光,极具乡土风情,同时达到烘托人物的目的。语言清新明快,技巧多样,实为不可多得的佳作。  这部长篇小说从1928年发表以来,曾经得到斯大林的青睐,这也是肖洛霍夫在大肃反期间

肖洛霍夫一个人的命运

保全性命的主要原因,它还受到过高尔基和罗曼·罗兰、鲁迅、小林多喜二和海明威等世界知名作家的高度赞扬。当此书被译成德文在德国发行后,印数竟超过了德语作家雷马克的《西线无战事》。它先后被翻译成世界上几乎所有的主要语言,而且一版再版,畅销全球,是当代世界文学中流传最广泛、读者最多的名著之一。它的影响已是世界性的。 

《静静的顿河》就其内容和主题的深刻性,它的囊括现实的广度和揭示生活过程的深度,它的刻画各种不同人物性格的生动性和发掘主人公内心世界的深刻性,以及多方面综合运用语言艺术的技巧,都不愧是一部既磅礴壮观又委婉细腻、扣人心弦的史诗性长篇小说。 

篇三:外国文学史课考试试题(B卷)参考答案

外国文学史课考试试题(B卷)参考答案

一、 填空(20%):

1.波德莱尔的诗集《恶之花》是法国文学的开山之作。

2.丹麦的童话作家是第一个为北欧文学获得世界性声誉的作家。

3.在反对南方蓄奴制的斗争中形成的,标志着美国现实主义文学的萌芽。

4.19世纪五六十年代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进入繁荣期,其文学中的主人公形象“多余人”也逐渐为 “新人”形象所取代。

5.福楼拜是法国重要的批判现实主义独家,他所提出的理论在法国文学史上独树一帜。

6.德国革命民主主义诗人海涅的代表作是。

7.都德短篇小说《最后一课》和《柏林之围》都是以为背景所创作的名篇。

8.唯美主义文学提出了的口号。

9.巴黎公社文学的杰出代表是,他的代表作是《国际歌》。

10.英国作家哈代把自己的小说分为三类,其中最重要的一类是

11.契诃夫《套中人》中的别里科夫是个 典型形象。

12.马克·吐温《败坏了哈德莱堡的人》通过的外衣。

13.高尔基的《海燕之歌》采用的手法描绘了革命风暴到来前夕,革命人民与反动势力英勇搏斗的壮丽图景。

14.肖洛霍夫短篇小说通过一个普通苏维埃人索科洛夫的遭遇,表达了作家关于战争和人的命运的深刻思考。

15.肖伯纳在剧本

16.托马斯·曼的《布登勃洛克一家》的副标题是 “一个家庭的没落”。

17.表现主义文学的理论纲领是“ 艺术是表现而不是再现”。

18.乔伊斯第一部小说《都柏林人》中15个短篇的一个共同的主题是。

19.萨特的哲理剧《禁闭》的主题就是剧本结尾时的一句话“。

20.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立》以伦比亚乃至整个拉美一个多世纪的历史进程。

二、判断(4%):

1. 左拉是自然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他的《卢贡—马卡尔家族》充分地实现了他的自然主义的美学主张。错

2. 美国作家艾德加·爱伦·坡是象征主义文学的鼻祖。对

3. 陀斯妥耶夫斯基在《卡拉马佐夫兄弟》中,以同情的笔调,描写了一群被凌辱的小人物形象。错

4. 罗曼·罗兰开始创作时就以改革法国戏剧为己任,并获得了巨大的成功。错

二、 解释(16%):

1. 黑色幽默

黑色幽默是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小说流派,思想上受存在主义哲学影响,名称来源于弗里德曼编辑的一本短篇小说集之名。它集中表现世界的荒谬、社会对人的异化、理性原则破灭后的惶

惑、自我挣扎的徒劳,艺术上抛弃传统方式,采用散文化形式、跳跃性情节、夸张变形手法、反讽式笔法、描写“反英雄”的人物。代表作家有海勒(《第二十二条军规》)和冯内库特等。

2. 社会问题剧

社会问题剧主要指挪威作家易卜生等所创作的一系列以社会和家庭问题为内容的现实主义戏剧,内容上揭露资产阶级道德的堕落、婚姻的不合理、家庭生活的虚伪、思想的庸俗偏狭以及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破产,塑造了追求精神反叛、具有独立完整人格和个性的正面人物,艺术上把复杂的生活矛盾直接提炼为戏剧冲突,把舞台用作讨论当代社会问题的讲坛,主题突出、人物鲜明、结构严密、情节集中、语言精炼。代表作品如《玩偶之家》、《人民公敌》等。

3. 硬汉性格

硬汉性格是海明威在30年代以后的作品描写的一类人物形象,他们都是来自社会下层的拳击师、斗牛士、猎人、渔民等,作者在他们身上塑造了一种百折不挠、坚强不屈、敢于面对暴力和死亡的“硬汉子”性格。无论在怎样危难困苦的逆境中,他们都保持了人的尊严和勇气。《老人与海》中的桑提亚哥是这种硬汉性格的发展和升华。

4. 人物再现法

这是巴尔扎克在《人间喜剧》中所采用的一种塑造人物的方法,让以前作品中的人物在以后作品中再次出场,把《人间喜剧》的许多典型人物贯穿起来,这样,不仅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得到了符合于性格特征的充分发展,而且把各个独立的单篇也连成一个互相关联的艺术上的有机整体。

四、简答(24%):

1. 莫泊桑短篇小说艺术的主要特点。

莫泊桑的短篇小说内容上多是描写日常生活的人情世态,艺术上观察精细、善于开掘,以小见大,寓深刻于平凡,反映出生活的真实和社会的本质;构思布局巧妙别致,看似平淡,却引人入胜,充

满戏剧性;描写客观冷静,表面上无动于衷,却能让人物与情节自然地流露出倾向性。篇幅虽短,蕴含极深,给人以深刻的艺术感受。

2. 《悲惨世界》的思想内容是什么?

《悲惨世界》描写了黑暗社会中下层劳动人民苦难的生活和悲惨的命运;控诉了资本主义社会中法律制度和社会道德的残忍与伪善;作品塑造了一批共和主义英雄形象;同时还宣扬了雨果的人道主义“救世良方”:以宽恕仁爱来感化人心,以兴办福利事业来杜绝社会罪恶。

3. 哈代为什么说苔丝是“一个纯洁的女人”?

这鲜明地表达了作者同情女主人公的人道主义立场,也是对资产阶级道德的一个大胆挑战。作者赋予了苔丝以劳动妇女的一切美好品质:坚强、勤劳而富于反抗性;她却遭受了人世间惨痛的苦难与不幸,包括人身的迫害与精神的压迫;她的所作所为是罪恶社会逼近所致,却还要为此付出生命的代价。小说通过这样一个无辜女子备受迫害的描绘,对资产阶级社会及其法律、道德提出了强烈的控诉。

4. 《等待戈多》有什么象征意义?

“戈多”象征一种无望的希望,一种没有着落的精神寄托;:“等待”,明知不会来,又不得不等,象征人的处境的尴尬与荒谬;等待的戈戈和狄狄是现代西方人的代表,概括了人们精神幻灭、无所皈依、绝望痛苦的精神状态,其流浪汉的身份象征着现代人的精神家园的失落;波卓与乐克之间既彼此依赖又互相折磨的主仆关系,象征现实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阶级关系;而两幕场景的重复,则象征现代人生活的单调无味、痛苦虚空又毫无意义。

(四题选做三题)

五、论述(36%):

1.《复活》中的男女主人公分别是怎样“复活”的,他们之间有什么不同?

托尔斯泰的《复活》描写的是作品中男女主人公聂赫留道夫和玛丝洛娃精神复活的过程。他们俩人都曾经历过堕落为“兽性的人”的过程,所以作品展现的就是他们如何从“兽性的人”复活而为“精神的人”的过程。他们堕落的原因不同,前者是因为本阶级的生活方式的影响,后者则是由于黑暗的社会环境逼迫所致。所以聂赫留道夫的复活开始于他的自我忏悔,其中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这复活转变是逐步完成的,通过对于自身罪孽的意识,达到了对于整个贵族社会的揭露与批判;玛丝洛娃的复活根源于她对于黑暗社会的仇恨,开始于对聂赫留道夫的忏悔的感动,并且也从自身的不幸遭遇中,理解到这是整个贵族阶级对于广大下层人民所犯下的普遍的罪恶。聂赫留道夫转变后虽然要与本阶级决裂,但并没有投向人民,而是皈依了宗教,这反映了作家的“托尔斯泰主义”的局限性,玛丝洛娃最后则回到了人民中间,并跟着革命者走了,这表明了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巨大力量。

2.从《双城记》看狄更斯人道主义思想的基本内涵。

小说《双城记》形象而又完整地体现了狄更斯的人道主义思想。小说以法国大革命为背景,真实地反映了革命前夕封建贵族阶级对于农民的残酷迫害,满怀同情地描写了法国农民的悲惨遭遇,愤怒地谴责了封建贵族的滔天罪恶,这客观上揭示了法国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从而表明了革命的必然性和合理性,作品正面地描写了群众革命的壮观场面,这也说明了革命的正义性,这些都体现了狄更斯人道主义思想历史的进步性;但是随着革命的进一步发展,作者又开始谴责革命中的暴力行为的残酷性,把革命者描写成嗜血成性的疯狂的复仇者;并且通过一系列正面人物形象的描写,宣扬了他的救世良方:用仁慈和宽恕来感化有罪的统治阶级、让贵族阶级进行自我赎罪和道德改善、最后用富有自我牺牲精神的“爱”来化解一切阶级对立与冲突。这无疑可以说明作家的人道主义思想的局限性。

3.你是如何评价劳伦斯创作中对于两性关系的描写的?

篇四:外国文学史课考试试题(B卷)参考答案

外国文学史课考试试题(B卷)参考答案

一、 填空(20%):

1.波德莱尔的诗集《恶之花》是法国

2.丹麦的童话作家

3.在反对南方蓄奴制的斗争中形成的

4.19世纪五六十年代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进入繁荣期,其文学中的主人公形象“多余人”也逐渐为人”形象所取代。

5.福楼拜是法国重要的批判现实主义独家,他所提出的国文学史上独树一帜。

6.德国革命民主主义诗人海涅的代表作是

7.都德短篇小说《最后一课》和《柏林之围》都是以

8.唯美主义文学提出了

9.巴黎公社文学的杰出代表是。

10.英国作家哈代把自己的小说分为三类,其中最重要的一类是 性格和环境的小说。

11.契诃夫《套中人》中的别里科夫是个典型形象。

12.马克·吐温《败坏了哈德莱堡的人》通过

13.高尔基的《海燕之歌》采用的手法描绘了革命风暴到来前夕,革命人民与反动势力英勇搏斗的壮丽图景。

14.肖洛霍夫短篇小说通过一个普通苏维埃人索科洛夫的遭遇,表达了作家关于战争和人的命运的深刻思考。

15.肖伯纳在剧本

16.托马斯·曼的《布登勃洛克一家》的副标题是 “一个家庭的没落”。

17.表现主义文学的理论纲领是“

18.乔伊斯第一部小说《都柏林人》中15个短篇的一个共同的主题是 “都柏林是一个瘫痪的中心”。

19.萨特的哲理剧《禁闭》的主题就是剧本结尾时的一句话“。

20.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立》以至整个拉美一个多世纪的历史进程。

二、判断(4%):

1. 左拉是自然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他的《卢贡—马卡尔家族》充分地实现了他的自然主义的美学主张。错

2. 美国作家艾德加·爱伦·坡是象征主义文学的鼻祖。对

3. 陀斯妥耶夫斯基在《卡拉马佐夫兄弟》中,以同情的笔调,描写了一群被凌辱的小人物形象。错

4. 罗曼·罗兰开始创作时就以改革法国戏剧为己任,并获得了巨大的成功。错

二、 解释(16%):

1. 黑色幽默

黑色幽默是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小说流派,思想上受存在主义哲学影响,名称来源于弗里德曼编辑的一本短篇小说集之名。它集中表现世界的荒谬、社会对人的异化、理性原则破灭后的惶惑、自我挣扎的徒劳,艺术上抛弃传统方式,采用散文化形式、跳跃性情节、夸张变形手法、反讽式笔法、描写“反英雄”的人物。代表作家有海勒(《第二十二条军规》)和冯内库特等。

2. 社会问题剧

社会问题剧主要指挪威作家易卜生等所创作的一系列以社会和家庭问题为内容的现实主义戏剧,内容上揭露资产阶级道德的堕落、婚姻的不合理、家庭生活的虚伪、思想的庸俗偏狭以及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破产,塑造了追求精神反叛、具有独立完整人格和个性的正面人物,艺术上把复杂的生活矛盾直接提炼为戏剧冲突,把舞台用作讨论当代社会问题的讲坛,主题突出、人物鲜明、结构严密、情节集中、语言精炼。代表作品如《玩偶之家》、《人民公敌》等。

3. 硬汉性格

硬汉性格是海明威在30年代以后的作品描写的一类人物形象,他们都是来自社会下层的拳击师、斗牛士、猎人、渔民等,作者在他们身上塑造了一种百折不挠、坚强不屈、敢于面对暴力和死亡的“硬汉子”性格。无论在怎样危难困苦的逆境中,他们都保持了人的尊严和勇气。《老人与海》中的桑提亚哥是这种硬汉性格的发展和升华。

4. 人物再现法

这是巴尔扎克在《人间喜剧》中所采用的一种塑造人物的方法,让以前作品中的人物在以后作品中再次出场,把《人间喜剧》的许多典型人物贯穿起来,这样,不仅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得到了符合于性格特征的充分发展,而且把各个独立的单篇也连成一个互相关联的艺术上的有机整体。

四、简答(24%):

1. 莫泊桑短篇小说艺术的主要特点。

莫泊桑的短篇小说内容上多是描写日常生活的人情世态,艺术上观察精细、善于开掘,以小见大,寓深刻于平凡,反映出生活的真实和社会的本质;构思布局巧妙别致,看似平淡,却引人入胜,充满戏剧性;描写客观冷静,表面上无动于衷,却能让人物与情节自然地流露出倾向性。篇幅虽短,蕴含极深,给人以深刻的艺术感受。

2. 《悲惨世界》的思想内容是什么?

《悲惨世界》描写了黑暗社会中下层劳动人民苦难的生活和悲惨的命运;控诉了资本主义社会中法律制度和社会道德的残忍与伪善;作品塑造了一批共和主义英雄形象;同时还宣扬了雨果的人道主义“救世良方”:以宽恕仁爱来感化人心,以兴办福利事业来杜绝社会罪恶。

3. 哈代为什么说苔丝是“一个纯洁的女人”?

这鲜明地表达了作者同情女主人公的人道主义立场,也是对资产阶级道德的一个大胆挑战。作者赋予了苔丝以劳动妇女的一切美好品质:坚强、勤劳而富于反抗性;她却遭受了人世间惨痛的苦难与不幸,包括人身的迫害与精神的压迫;她的所作所为是罪恶社会逼近所致,却还要为此付出生命的代价。小说通过这样一个无辜

女子备受迫害的描绘,对资产阶级社会及其法律、道德提出了强烈的控诉。

4. 《等待戈多》有什么象征意义?

“戈多”象征一种无望的希望,一种没有着落的精神寄托;:“等待”,明知不会来,又不得不等,象征人的处境的尴尬与荒谬;等待的戈戈和狄狄是现代西方人的代表,概括了人们精神幻灭、无所皈依、绝望痛苦的精神状态,其流浪汉的身份象征着现代人的精神家园的失落;波卓与乐克之间既彼此依赖又互相折磨的主仆关系,象征现实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阶级关系;而两幕场景的重复,则象征现代人生活的单调无味、痛苦虚空又毫无意义。

(四题选做三题)

五、论述(36%):

1.《复活》中的男女主人公分别是怎样“复活”的,他们之间有什么不同?

托尔斯泰的《复活》描写的是作品中男女主人公聂赫留道夫和玛丝洛娃精神复活的过程。他们俩人都曾经历过堕落为“兽性的人”的过程,所以作品展现的就是他们如何从“兽性的人”复活而为“精神的人”的过程。他们堕落的原因不同,前者是因为本阶级的生活方式的影响,后者则是由于黑暗的社会环境逼迫所致。所以聂赫留道夫的复活开始于他的自我忏悔,其中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这复活转变是逐步完成的,通过对于自身罪孽的意识,达到了对于整个贵族社会的揭露与批判;玛丝洛娃的复活根源于她对于黑暗社会的仇恨,开始于对聂赫留道夫的忏悔的感动,并且也从自身的不幸遭遇中,理解到这是整个贵族阶级对于广大下层人民所犯下的普遍的罪恶。聂赫留道夫转变后虽然要与本阶级决裂,但并没有投向人民,而是皈依了宗教,这反映了作家的“托尔斯泰主义”的局限性,玛丝洛娃最后则回到了人民中间,并跟着革命者走了,这表明了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巨大力量。

2.从《双城记》看狄更斯人道主义思想的基本内涵。

小说《双城记》形象而又完整地体现了狄更斯的人道主义思想。小说以法国大革命为背景,真实地反映了革命前夕封建贵族阶级对于农民的残酷迫害,满怀同情地描写了法国农民的悲惨遭遇,愤怒地谴责了封建贵族的滔天罪恶,这客观上揭示了法国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从而表明了革命的必然性和合理性,作品正面地描写了群

众革命的壮观场面,这也说明了革命的正义性,这些都体现了狄更斯人道主义思想历史的进步性;但是随着革命的进一步发展,作者又开始谴责革命中的暴力行为的残酷性,把革命者描写成嗜血成性的疯狂的复仇者;并且通过一系列正面人物形象的描写,宣扬了他的救世良方:用仁慈和宽恕来感化有罪的统治阶级、让贵族阶级进行自我赎罪和道德改善、最后用富有自我牺牲精神的“爱”来化解一切阶级对立与冲突。这无疑可以说明作家的人道主义思想的局限性。

3.你是如何评价劳伦斯创作中对于两性关系的描写的?

劳伦斯小说创作的最大特点,就是从两性关系的考察出发,来揭示资本主义工业文明与人的对立与冲突,展现现代人悲剧性的生存状况,并表达其对充满自然精神的理想社会的追求。在劳伦斯看来,性不仅仅是人的自然本能,同时也是人的最根本最真实的生命力的源泉和体现,所以人的两性关系也是人的最自然最真实的人际关系和生存状态,通过对于两性关系的考察,有利于从最基本的层面上检视并反思现代人的人性的扭曲程度和人的社会关系的紧张性。从这一基本认知出发,劳伦斯在他的小说创作中,向我们生动而深刻地展示出现代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社会中人与人关系的高度紧张与尖锐冲突,展示出现代人生命力的急剧萎缩和人性的严重扭曲;同时他也通过对于既保持灵与肉的和谐,又要求双方自我意识独立、完整的“双星平衡”式两性关系的描写,来表达他对于未来的社会关系和人的新生的理想;所以在劳伦斯的笔下,这样的理想化的两性关系的描写,实际上已经进入了诗化的境界,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当然,面对严酷的社会现实,这样的两性关系的毕竟显得有些过于理想化抽象化了。

(三题选做两题)

篇五:2013电大形成性考核答案2

一、单项选择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每题2分,共20分,答错不得分)

1. 《人间喜剧》的作者是:A. 巴尔扎克

B. 雨果

C. 普希金

D. 司汤达

满分:2 分

2. 下列不属于法国古典主义悲剧作家高乃依的作品是: A. 《熙德》

B. 《费德尔》

C. 《贺拉斯》

D. 《尼高梅德》

满分:2 分

3. 下面哪一部戏剧不属于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

A. 《哈姆雷特》

B. 《奥瑟罗》

C. 《李尔王》

D. 《威尼斯商人》

满分:2 分

4. 狂飙突进时期,德国最著名的作家有歌德和:A.

但丁

B. 拜伦

C. 席勒

D. 莎士比亚

满分:2 分

5. 英国现代戏剧的奠基人是:A. 斯特林堡

B. 托勒尔

C. 吴尔夫

D. 萧伯纳

满分:2 分

6. 托尔斯泰最重要的三部长篇小说是《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和(

A. 《伊凡·伊里奇之死》

B. 《波里库士卡》

C. 《哥萨克》

D. 《复活》

满分:2 分

7. 古罗马诗人奥维德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是: A. 《爱的艺术》

B. 《古代名媛》

C. 《变形记》

D. 《神谱》

满分:2 分

8. “湖畔派”最著名的诗人是:A. 拜伦

B. 海涅

C. 华兹华斯 。 )

D. 雪莱

满分:2 分

9. 肖洛霍夫的人道主义主题小说( )的发表,被认为是“解冻”大潮中的一份成果。A. 《一个人的命运》

B. 《春天》

C. 《不单是靠面包》

D. 《解冻》

满分:2 分

10. 黑色幽默是20世纪60年代出现于( )文坛的一个文学流派。A. 英国

B. 法国

C. 美国

D. 德国

满分:2 分

二、多项选择题(共 5 道试题,共 20 分。每题4分,共20分,多选、漏选、选错均不得分)

1. 下列属于易卜生的“社会问题剧”的作品有:A. 《海上夫人》

B. 《群鬼》

C. 《玩偶之家》

D. 《建筑师》

E. 《青年同盟》

满分:4 分

2. 下列作品中是歌德创作的有:A. 《少年维特之烦恼》

B. 《威廉·退尔》

C. 《汉堡剧评》

D. 《强盗》

E. 《浮士德》

满分:4 分

3. 中世纪中期的欧洲文学类型有:A. 叙事散文

B. 杂文

C. 英雄史诗和民间谣曲

D. 骑士文学

E. 市民文学和市民戏剧

满分:4 分

4. 司汤达的主要作品有:A. 《红与黑》

B. 《帕尔玛修道院》

C. 《拉辛与莎士比亚》

D. 《父与子》

E. 《罗亭》

满分:4 分

5. 下列作品属于莎士比亚四大悲剧的是:A. 《李尔王》

B. 《罗密欧与朱丽叶》

C. 《麦克白》

D. 《哈姆莱特》

E. 《奥瑟罗》

满分:4 分

三、简答题(共 3 道试题,共 30 分。每题10分,共30分)

1.

古典主义文学有什么的特征

提示:答题框内不能输入超过2000个字符。如果超过2000字符,请使用附件上传功能。

古典主义文学在政治上拥护王权,维护国家统一。古典主义主义要求作家把歌颂国王,维护国家利益,宣扬公民的义务和责任作为创作的职责。 另一个特点是唯理主义。把理性看作是创作与评论的最高标准,并且从理性出发制订了创作的规则,形成文学简洁、结构明晰、逻辑性强等特点。 第三个特点是在艺术创作上提倡模仿古典,遵循规则。把古代艺术看作一种永恒的模范,借用古人的服装来提高自己理想人物的崇高性。关于创作的规则,最影响大的是“三一律”的提出,即一个剧本的情节只能限制在同一事件,事件发生在同一地点,剧性包含的时间只能在同一天(24小时)之内。

满分:10 分2.

法国存在主义文学的主要作家作品

提示:答题框内不能输入超过2000个字符。如果超过2000字符,请使用附件上传功能。

萨特:小说《恶心》、剧本《禁闭》;加缪:小说《局外人》、随笔《西西弗的神话》、剧本《卡利古拉》《误会》;波伏瓦:小说《女宾》。

满分:10 分3.

简述《第二十二条军规》的主要内容

提示:答题框内不能输入超过2000个字符。如果超过2000字符,请使用附件上传功能。

小说的背景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在地中海地区的美国空军一个飞行大队里,发生了许多反常悖理的事。主人公尤索林怀着一片热情来到战争前线,作为轰炸手参加了战斗,但是发现军队的动机并不高尚,于是下定决心要摆脱这个环境,但是因为第二十二条军规,他永远无法离开。有一次上级要与他作成一笔交易,使他离开,但同意了交易,但由于被“奈特雷妓女”砍了一刀,住进了医院。当他得知失踪的同伴逃往瑞典后,也逃跑了。 小说以“黑色幽默”的形式表现了美国和世界的混乱。

满分:10 分

四、论述题(共 2 道试题,共 30 分。每题15分,共30分。)

1.

分析于连的形象

提示:答题框内不能输入超过2000个字符。如果超过2000字符,请使用附件上传功能。

A、于连的阶级地位和其受的教育,决定了他的英雄主义热情和虚荣心。B、于连的性格是矛盾的。受压迫后就反抗,当个人利益得到满足后就妥协、投降。C、于连的平民阶级意识并未完全泯灭。D、人物形象的局限性。于连是王政复辟时期受压抑的小资产阶级青年的典

型形象。他一生的遭遇,她的希望、追求、奋斗、失败,都反映了这一时期小资产阶级的命运。他既有反抗的一面,又有妥协的一面。他的反抗性产生于社会对他的压制,基于个人向上爬的野心。他所以追念大革命时代,是因为那时像他这样有才干的青年有数不清的机会可以在公共事务的广大场合大显身手,可是在扼杀一切生机的王政复辟时代,他只能扮演“一个叛逆平民的悲惨角色”,成了“一个跟整个社会作战的不幸的人”。他蔑视贵族阶级“合法的权威”,憎恶教会的虚伪卑鄙,鄙夷资产阶级的“污秽财产”。他对社会进行了绝望的反抗,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法国人民对复辟社会的抗议情绪。

上传附件

文件 操作

满分:15 分2.

简述莫伯桑短篇小说的分类及各类的主要内容

提示:答题框内不能输入超过2000个字符。如果超过2000字符,请使用附件上传功能。

莫泊桑短篇小说概论。(1)描写资产阶级风俗习尚的作品。在这类作品中,作家揭露了资产阶级的腐化堕落和拜金主义等丑恶风尚,也描写了小资产阶级爱慕虚荣和追逐浮华的心理状态。如,《遗产》、《我的叔叔于勒》、《项链》等。 (2)在金钱至上的社会里,人们普遍缺少同情心,表现这种现象的作品主要有《瞎子》、《穷鬼》等。 (3)描写普法战争的作品。在这类作品中中,作家强调在普通群众中有更多的爱国主义精神。如《米隆老爹》、《蛮大妈》、《羊脂球》、《菲菲小姐》等。 莫泊桑还有一部分在自然主义思潮影响下的作品,在个别小说里,人竟被写成是被兽性驱使的动物。 外国文学基础 第四次

上传附件

文件 操作

满分:15 分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