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的灵魂走在雪地诗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4 05:54:16 体裁作文
篇一:李绍锋诗歌三首:雪地印着我的光影
李绍锋诗歌三首:雪地印着我的光影
1 雪地印着我的光影 洁白的阳光 照着洁白的雪地 跋涉的行程 留下一串黑脚印 苍白的天空 清冷的沉默着 只有风还在那里 凄厉的歌唱 那种寂寞哀伤的声音 就像渴望回家的温暖 我满身的疲惫 带着寒冷走进一路忧伤的冬季 那片飘动的白云 深情又温馨的呼唤 我的背影也许回头就能看见 于是 我回头了 雪地印着我的光影
2远离时光的背影
青春的脉搏跳动跳动 岁月的痕迹划过划过 一颗炽热的心被风吹冷 我愿将满腔的愁绪 凄切的悲歌化作行云流水 青春的血液已经凝固 时光的火花已经消失 青春已没有青春的热情 时光已没有时光的轮回 那是谁的声音在呼唤 远离时光的背影 面对青春 面对时光 我想远离的没有远离
3还有什么可以深究
雾霾笼罩着大地 人们的脚步匆匆依旧 没有水没有电的日子 没有信用卡没有手机的日子 没有空调没有汽车的日子 没有面包没有牛奶的日子 一个声音在一个声音的响起 一幢高楼在一幢高楼的崛起 大地承受着大地的哭泣 任凭着人们对大地痛楚的浸蚀 也许凝视夜的黑暗 也许景物唤醒迷茫的视觉 难到有一种希望之光在燃烧 温和的光波带着渴盼的目光 眼睛深处一丝淡淡的忧伤 别让盈眶的泪珠埋藏大地温存的光芒 还有什么可以深究 大地对你的恩养
篇二:五年级下册生命的孤独与丰盈 狄金森诗词晨诵之旅10篇
五年级下册
生命的孤独与丰盈 狄金森诗词晨诵之旅(10首)
1有另一片天空 狄金森
有另一片天空
永远平静而明朗
有另一种阳光
即使是在黑夜
不要介意森林的消逝
不要介意田野的寂静
这里有座小树林
林中树叶常青
有更明丽的花园
从没有霜冻严寒
在它不谢的花丛中
我听见蜜蜂欢快的嗡鸣
我的兄弟
请你造访我的花园
我不知道在学生的眼前,他们究竟有没有看到什么?
学生很少的教室,再加上又有来听课的好几个语文老师,呵呵,就连我都有些不太适应,觉得声音有些空旷,飘忽了。更别说学生了。
静默了一会儿后,一个男生起来说:?听这首诗,让人感觉到很安静。?
这真是很好的一种感觉,看看没有其他同学想再发表意见,我便让大家拿出打印好的诗句,自由练习朗读。孩子们很用心,刚才我的示范起到了很明显的作用。
然后全班一起来读,我即时做着朗读上的指导:
?有另一片天空,永远平静而明朗。你见过这样的天空吗?是的,秋天的天空就给人这样一种感觉,高远、辽阔。在这样的天空下,你的心情自然也明朗、平静起来,好像也变成了一朵云,悠悠然自在飘荡,那感觉真是美好适意啊。你体验到这种感觉了?那么,就试着用声音来表现出来吧。?
?有另一种阳光,即使是在黑夜。这就更神奇了,想想黑漆漆的夜里,给你什么感觉,黑暗、恐怖、寒冷;突然有一束阳光照耀在你身上,那随之而来又是什么感觉呢?光明、安全、温暖;你的心马上会欢唱啊!体验到了,把这种感觉也试着用声音来表现吧。?
?不要介意森林的消逝,不要介意田野的寂静,当你因为森林的消逝而忧伤,因为田野的寂静而也生出寂寞孤独之感的时候,不要介意啊,因为还有一座小树林,那里,枝叶一年四季常青的啊!?
?而且,还有一座更加明丽的花园,里面鲜花开放永远不败,蜜蜂嗡鸣着欢乐的协奏曲……?
通过简单地指导,让学生尽力从凝练的诗句中,复活那些形象,感受到诗中所描摹的?另一片天空、另一种阳光、长青的小树林、明丽花园?的美好,使其油然而生一种向往之心。
?我的兄弟,你想造访我的花园吗??呵呵,逗学生一乐。
然后再让学生自己练读一遍。
接着请一个男生和一个女生分别来读,再加以鼓励指导。 全班又一起读了一遍后,我故作神秘地问:?这么美好的地方,到底在哪里啊??
学生的注意全都被吸引在了大屏幕上:
成长中的孩子
(转载于:www.smhaida.com 海 达 范 文网:孤独的灵魂走在雪地诗)请你就这样
一次次地造访诗的花园。
孩子们都笑了,说:?就在诗里啊。?
?那么,你平常读诗的时候有这种感觉吗?永远平静明朗的天空,永远盛开不败的花园??
大家纷纷摇头。
?嗯,那么诗中是不是真的像狄金森所说的一样美好呢?等我们再学一些诗后,你再来回答吧。成长中的孩子啊,请你就这样,一次次地造访诗的花园吧。?
晨诵就在学生的齐诵中结束了。
2亲爱的三月,请进
亲爱的三月,请进—
我是多么高兴—
一直期待你光临—
请摘下你的帽子—
你一定是走来的—
瞧你上气不接下气—
亲爱的,别来无恙,等等等等—
你动身时自然可好—
哦,快随我上楼—
有许多话要对你说—
你的信我已收到,而鸟
和枫树,却不知你已在途中—
直到我宣告,他们的脸涨得多红啊—
可是,请原谅,你留下
让我涂抹色彩的所有那些山山岭岭—
却没有适当的紫红可用
你都带走了,一点不剩—
是谁敲门?准是四月。
把门锁紧—
我不爱让人纠缠—
他在别处呆了一年—
正当我有客,才来看我—
可是小事显得这样不足挂齿
自从你一来到这里
以至怪罪也像赞美一样亲切
赞美也不过像怪罪—
(作于约1874)
今天的人们离诗歌已经很远,想要再走近诗歌不太容易。对新教育晨诵而言,有些是诗歌于学生太难,这样的诗自然不适合选入,但有些只是我们的见障所致——原本它是如此简单。就像这首狄金森的《亲爱的三月》。
我们重新来看一下这首诗,为了便于大家理解,我补上了一些语句使之更连贯一气,当然这意味着诗歌成了散文;还补上了几句诗人对?三月?说话时的潜台词。而你读的时候,一定不要想像出春天,一定要想像出一个名叫?三月?的少女远道而来,受到了另一个少女(诗人)的热情接待。而诗,就是诗人少女见到三月少女的?唠叨?:
亲爱的三月,请进。
我是多么高兴——
(因为我)一直期待你光临。
请摘下你的帽子(进屋里来吧)
你一定是走来的
——瞧你上气不接下气
篇三:初三语文练习--诗歌赏析
阅读《相见欢》,完成5~6题。(3分)
相见欢
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一、分析:这首小令是南唐李后主降宋后所写,描写清秋月夜寂寞凄清的景色,借以表
达他的 亡国哀思。其感情基调是凄婉。
二、题目
1、“无言”和“独上”描写了词中人怎样的形象和心境?
明确:“无言”二字活画出词人的愁苦神态,“独上”二字勾勒出作者孤身登楼的身影,
孤独的词人默默无语,独自登上西楼。神态与动作的描写,揭示了词人内心深处隐寓的很多不能倾诉的孤寂与凄婉。
2、“月如钩”这一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明确:(1)从月的形状上看是残月,象征人事的缺憾,蕴寓着冷落凄清的感情;(2)从
月所反映的时间上看,并非月圆团聚之时,为下文的“离愁”营造了气氛。
3、第三句“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中哪个词是传神之笔?请说说它的妙处。
明确:一语双关,表面是锁住清秋,实际是锁住人。表达了词人孤单寂寞的心情。
4、这首词上阕情景交融,请简要分析。
这首词的上阕通过对“月如钩”“梧桐”“深院”等景物描写了一幅寂寞清秋的夜景。从
而烘托了作者孤寂愁苦的心态。
5、“离愁”是抽象的,难以言状的,为何词人能将它写得如此真切、深刻?(“剪不断,
理还乱,是离愁”是流传千古的名句,说说它好在哪里?)
明确: “离愁”不是暂别故乡,而是亡国之愁。运用比喻的修辞,将无形的离愁比作有形
的丝线,把抽象的情绪化为具体实物,形象的写出了“离愁”的纷繁难解,深刻的反映了作
者切实感受的无可解脱的愁苦。
浣溪沙
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一、分析:词人精心选择了西坠的夕阳、飘落的花瓣、重归的燕子以及徘徊于小园的诗人,
构成一组优美的画面,把自然的春光和人的青春年华很自然地结合在一起,表达了年华易逝要珍惜的情怀,这是运用了以景传情,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这首词抒写对人事变迁、聚散无定的惆怅和对春意衰残、时光流逝的悼惜。词的上片因
今思昔,追忆难忘的欢聚,感叹时光的易逝;下片则描写落花、归燕,抒发伤春怀人的感叹。
二、题目:
1.“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两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抒发了作者伤春惜时的感情。
2.诗歌借哪些意象抒发怎样的情感?
参考答案:坠落的夕阳、无声的落花、寻旧垒的归燕几个意象,可体会到全词的感情基调是抒写对人事变迁的无比惆怅之情。就其不变者而言,天气、亭台阁与去年毫无二致;就其变
者而言,夕阳虽美好,但终究要沉没。好鸟相鸣似有意,但落花流水却无情。词人在好鸟娇
花中叹人生的虽美好,终将消亡。但“似曾相识燕归来”寓意着消亡中又含有的存在而令人
欣慰。
3、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对“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所表达的情感的理解。
答:词人把酒听新词,意兴无穷,但是突然记起去年也是此时、此地、此情、此景,一样的
天气,一样的亭台,一样的“一曲新词酒一杯”,于是感慨光阴的流逝,未免深深叹息。
4、这首诗多处用到对比的写法,请找出一例,并简要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例子:“新”和“旧”的对比,或“去”和“来”的对比 好处:旧的亭台和新的词的对比,突出了物是人非的惆怅情怀;或“去”的是落花,“来”的是燕子,来去对比,增加了对时光流失的惋惜之情。
5、“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是千古名句,试简析这两句好在哪里。
明确:两句话对仗工整,音调和谐;画面生动,通过对易逝的自然春光的描写,抒发了对青
春易逝的感慨,情感浓郁,寓意深刻,发人深省,因而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6、“夕阳西下几时回?”一句寓情于景,请简要分析此句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
抒发了词人惜春伤时的惆怅和寂寞,叹惜年华将逝的情思。
7、“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这两句看似写实,其实实中有虚,有情有理。请
问是什么情、什么理?
首句写词人对“花落去”而终究无力挽回的叹惋,次句借“燕归来”抒写因美好事物归来而
欣慰。所包含的哲理:一切必然要消逝的美好事物都无法阻止其消逝,但在消逝的同时仍然有美好事物的再现,生活不会因消逝而变得一片虚无。
8、“小园香径独徘徊”写了什么内容,与词中的哪一句相呼应?“独”字透露出作者怎样的
情感?
明确:写出了作者在遍地落花和溢满花香的小路上独自徘徊的孤独和失落。 透露了落寞,
孤独, 无可奈何花落去的情感。
9、词人通过什么时节哪些景物的描写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明确:通过暮春时节,日落时分,物候的变化的描写,抒发了词人对年华流逝的感伤之情。
龟虽寿 曹操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年,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一、分析:这是首抒怀言志、富有人生哲理的四言诗。全诗体现了作者达观、积极的人生态
度和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尤其是“老骥伏枥??壮心不已”四句,千百年来曾引起无数读者
的感慨和共鸣。
二、题目:
1.在这首诗里,曹操是如何看待生命现象的?
曹操对生命的自然规律有着清醒的认识,生命终将结束,但是一个人只要有远大的志向和积
极向上的心态,就可以让短暂的生命有意义。
2.“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历来为人称道,请作简要赏析。(3分)
明确:诗人以老了的千里马自比,写出作者虽然到了晚年,但有志干一番事业,一种对宏伟
理想的追求的豪情壮志。表现了自己豁达乐观的精神状态,抒发渴望建功立业的壮志雄心。
表现了作者达观、积极的人生态度和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3、曹操所云:“养怡之福”指什么?
4、赏析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这四句托物起兴,兴中有理,以神龟和腾蛇为喻,说明世上一切事物有生必有死,有盛必有衰的客观规律。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⑴本诗以“雪”为线索,“雪”共出现四次,依次组成四个画面,请用简明的语言概括四幅画面的内容。
答:①八月飞雪苦寒图②军营饯别奇寒图③东门惜别惆怅图④别后雪地思乡图 ⑵“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中“忽”字好在哪里?整句有什么妙处?
答:“忽如”二字用得极妙,不仅写出了“胡天”变幻无常,大雪来得急骤,而且再次传神地写出了诗人惊喜好奇的神情。 以春花喻冬雪,联想奇特美妙,比喻新颖贴切动人。一片银白的世界,在作者眼里,变幻成一片春意盎然,欣欣向荣的明丽春光,给人的感受不是雪后奇寒而是欣喜、暖意和生机。充分展示了作者乐观、开朗的情怀。
⑶说说“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两句诗在结构或写法上的妙处。
答:在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由咏雪过渡到送别。手法上,运用对偶、夸张和寓情于景的写法,写出了天寒地冻、愁云满天的景象,表达了对友人的担忧之情。
⑷诗中“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两句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这两句与李白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在表达感情方面的相同之处是什么?试描述一下在你脑海中出现的画面。(限40字)
答:写友人已去而诗人伫立远望的情形,表现了诗人依依惜别和无限惆怅的心情。 二者都写出了分手时凝望友人远去的情景,表达了依依不舍之情。
山路盘旋,大雪纷飞,诗人向友人招手,友人的身影越来越小,诗人的手还停留在空中。已看不见友人身影,只看到雪地上留下一串串马蹄的足迹。
(5)、“风掣红旗冻不翻”写出了边塞怎样的情景?
尽管风刮得挺猛,辕门上的红旗一动不动——它已经被冰雪冻结了。天气奇寒。
(6)、抒发了作者什么情感?
答:抒发了雪中送客的真挚友情及因友返京而产生的惆怅之情。
(7)、赏析“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答:点明了送别地点,再以“满”写雪大。大雪封山,路途艰难,令送行者惦念不已。峰回路转,行人消失在雪地里,诗人还在深情地目送。伫立良久,表现了望归客别去的怅然心情。
篇四:《雪》:伟大而孤独的灵魂
《雪》:伟大而孤独的灵魂
范美忠
【鲁迅原文】
雪
暖国的雨,向来没有变过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雪花。博识的人们觉得他单调,他自己也以为不幸否耶?江南的雪,可是滋润美艳之至了;那是还在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是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深黄的磬口的蜡梅花;雪下面还有冷绿的杂草。蝴蝶确乎没有;蜜蜂是否来采山茶花和梅花的蜜,我可记不真切了。但我的眼前仿佛看见冬花开在雪野中,有许多蜜蜂们忙碌地飞着,也听得他们嗡嗡地闹着。
孩子们呵着冻得通红,象紫芽姜一般的小手,七八个一齐来塑雪罗汉。因为不成功,谁的父亲也来帮忙了。罗汉就塑得比孩子们高得多,虽然不过是上小下大的一堆,终于分不清是壶卢还是罗汉,然而很洁白,很明艳,以自身的滋润相粘结,整个地闪闪地生光。孩子们用龙眼核给他做眼珠,又从谁的母亲的脂粉奁中偷得胭脂来涂在嘴唇上。这回确是一个大阿罗汉了。他也就目光灼灼地嘴唇通红地坐在雪地里。
第二天还有几个孩子来访问他;对了他拍手,点头,嘻笑。但他终于独自坐着了。晴天又来消释他的皮肤,寒夜又使他结一层冰,化作不透明的水晶模样,连续的晴天又使他成为不知道算什么,而嘴上的胭脂也褪尽了。 但是,朔方的雪花在纷飞之后,却永远如粉,如沙,他们决不粘连,撒在屋上,地上,枯草上,就是这样。屋上的雪是早已就有消化了的,因为屋里居人的火的温热。别的,在晴天之下,旋风忽来,便蓬勃地奋飞,在日光中灿灿地生光,如包藏火焰的大雾,旋转而且升腾,弥漫太空,使太空旋转而且升腾地闪烁。 在无边的旷野上,在凛冽的天宇下,闪闪地旋转升腾着的是雨的精魂……
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
一九二五年一月十八日
【范美忠细读】
暖国的雨,向来没有变过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雪花。博识的人们觉得他单调,他自己也以为不幸否耶? 这里写暖国(比如广东,海南等地)的雨从来没有变成过雪花,遗憾不仅在于博识的人觉得单调,而且比照生命过程,从象征意义来看,从雨到雪的过程是生命蜕变浓缩和升华的过程,是经历丰富的痛苦之后生命变得更为博大、浑厚、坚韧的过程,是生命境界提升的过程!而暖国的雨没有经受过寒冷的锤炼锻造和类似的过程,从生命历程来看,自然是值得遗憾的了!他自己恐怕不会以为不幸,没有经历过这样的过程没有达到这样的境界怎么能够明白呢?当然也可能会略有遗憾,但难知其中味罢了!
江南的雪,可是滋润美艳之至了;那是还在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是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深黄的磬口的蜡梅花;雪下面还有冷绿的杂草。蝴蝶确乎没有;蜜蜂是否来采山茶花和梅花的蜜,我可记不真切了。但我的眼前仿佛看见冬花开在雪野中,有许多蜜蜂们忙碌地飞着,也听得他们嗡嗡地闹着。
从纯写景的角度来看,这是一幅多么美丽的江南雪景图。江南的雪滋润美艳,白的底色中交织着血红,白中隐青,深黄色的花,在色彩方面构成强烈的对比!形成一幅青春、纯净、明丽的画面。鲁迅记忆中的故乡总是如此美丽,无论是《风筝》中春天中的杨柳发芽,山桃吐蕾的温暖而充满生机的画面,还是此一文本中的雪景图!
“但我仿佛看见冬花开在雪野中,有许多蜜蜂们忙碌地飞着,也听见他们嗡嗡地闹着!”回忆中的故乡的冬天也是如此的生机勃勃,仿佛春天已经到来!就如《风筝》中那副美丽的春天风筝图一般!这里的故乡景物的描写又可以跟在《在酒楼上》的故乡景物作一番对比:
“但现在从惯于北方的眼睛看来,却很值得惊异了:几株老梅竟斗雪开着满树的繁花,仿佛毫不以深冬为意;倒塌的亭子边还有一株山茶树,从晴绿的密叶里显出十几朵红花来,赫赫的在雪中明得如火,愤怒而且傲慢,如蔑视游人的甘心于远行。我这时又忽地想到这里积雪的滋润,著物不去,晶莹有光,不比朔雪的粉一般
干,大风一吹,便飞得满空如烟雾。??”
这里就更多地是纯粹的写景,包括南北方雪的差异也是如此。鲁迅的小说中虽然也有象征的应用,但总的来说是写实风格,而《野草》就不同,始终有象征意存在,是与《呐喊》《彷徨》《朝花夕拾》完全不同的文本,所以在诠释《在酒楼上》的时候,我不会从生命角度去解读此一段写景文字,而在解读《野草》的时候我必须这么做!
孩子们呵着冻得通红,象紫芽姜一般的小手,七八个一齐来塑雪罗汉。因为不成功,谁的父亲也来帮忙了。罗汉就塑得比孩子们高得多,虽然不过是上小下大的一堆,终于分不清是壶卢还是罗汉,然而很洁白,很明艳,以自身的滋润相粘结,整个地闪闪地生光。孩子们用龙眼核给他做眼珠,又从谁的母亲的脂粉奁中偷得胭脂来涂在嘴唇上。这回确是一个大阿罗汉了。他也就目光灼灼地嘴唇通红地坐在雪地里。
鲁迅的作品中经常构成这样的对比:故乡——异地,江南——北国,童年——中年,过去——现在!如果说上一幅画面典型地体现了鲁迅的故乡情结的话,那么这一段孩子堆雪人的回忆就体现了鲁迅对逝去童年的怀念。鲁迅是执着于现在的生存体验和战斗的,但他也不免时时返顾,在遥远的异地,在孤独和寒冷的暗夜,在寂寞之时神游物外,回望自己的故乡,故乡和童年的美好而温暖记忆可以给自己现在孤独而寒冷的内心以一点点的慰籍,哪怕从回忆和梦中醒来倍觉寒冷和惆怅!
《故乡》当中与闰土的友情,《社戏》当中划船、看戏、剥蚕豆的如梦似幻的夜晚,还有属于孩子的蟋蟀和桑葚的世界的百草园!尽管鲁迅的故乡童年记忆中,有因父亲死后家道中落窥见世人真面目的愤恨,有虐杀弟弟心灵的悲哀往事,但总的来说,鲁迅记忆中的故乡是美丽温暖的,童年是美好和无忧无虑的。但回忆毕竟是回忆,因为作为精神家园意义上的故乡和大地是永远失去了,《过客》中云:我不回转去!让我想起罗大佑苍凉而忧郁的歌声:“异乡的流浪,归不去的梦!”故乡只有在回忆和梦想中返回,本就已虚幻,而且一旦从回忆和梦想中拉回黑暗和寒冷的社会现实和内心体验,或者中年返乡,就会梦碎!童年实际生活过的故乡,回忆中的故乡,回去感受到的故乡产生强烈的对比,让人不能不产生“故乡已不是原来故乡”的悲凉而迷茫的深沉感喟!
“而有些走在无家的土地上,
跋涉着经验,失迷的灵魂
再不能安于一个角度的温暖
怀乡的痛苦枉然;
??
冷风吹进了今天和明天,
冷风吹进了永久的家乡和暂住的旅店!”
(引自穆旦《控诉》)
谁在经历了人生的忧患之后又能够回到与自然同体的混沌无知的童年状态呢?谁在见识了外面的大世界之后回到故乡不会产生强烈的失落感呢?“总之:逝去,逝去,一切一切,和光阴一同早逝去,在逝去,要逝去了。” (写在《坟》后面)既然故乡无法返回,勇敢地向前走去,于荒野中开辟道路就是唯一的选择! 在与许广平确立恋爱关系以前,故乡和童年的回忆几乎是对鲁迅心灵最大的温暖和慰藉,但这种温暖和慰藉的力量是非常有限的。所以,对鲁迅而言,爱与温情依然是非常匮乏的。而鲁迅又是一个如此敏感,对爱的渴求如此强烈的人!这种爱的匮乏的寒冷感和黑夜感在某种意义上很深很重地伤害了他的内心,很大程度上是因缺乏爱的滋润,鲁迅的灵魂逐渐变得粗糙、冷硬、黑暗、焦灼和充满仇恨了!尽管他一直试图走出这种状态。 第二天还有几个孩子来访问他;对了他拍手,点头,嘻笑。但他终于独自坐着了。晴天又来消释他的皮肤,寒夜又使他结一层冰,化作不透明的水晶模样,连续的晴天又使他成为不知道算什么,而嘴上的胭脂也褪尽了。
对青年和儿童的喜欢,对童年的回忆,给人以比较明亮和温暖的感觉,但仍透露出一种挥之不去的孤独感。身边的青年仍无法解除寂寞,因年龄心境不同,精神达到的高度不同!虽然羡慕小孩子的生命活力和无忧无虑。晴天寒夜也可以对应于社会的光明和黑暗,生命的白天和黑夜,不同的心境和感受在对生命进行熬炼、锤打和锻造!
“第二天还有几个孩子来访问他;对了他拍手,点头,嘻笑。但他终于独自坐着了。”
“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我皆著我之色彩。”(见王国维《人间词话?三》)鲁迅不仅在思想和精神高度远远超过大多数普通中国人,而且其生命体验的独特性和深度以及对生命问题的思考也大大超过同时期的大多数知识分子。因此,无论作为一个深刻洞见了国民劣根性和历史悲观命运的人,还是洞见了生命的虚无和黑暗深渊的人,以及作为一个独自呐喊和战斗于荒原的猛士,鲁迅都时时刻刻被无排遣的寂寞和孤独感缠绕着!这种寂寞心境和孤独情绪随时都可能无意识地流露于笔端,哪怕是回忆童年往事的时候!虽然有几个孩子来访问他,对了他拍手,点头,嬉笑,但是独坐的雪人是多么寂寞啊!就如《风筝》中的瓦片风筝和刺着奇怪而高的天空的枣树,寂寞之人以寂寞之眼观风筝,风筝也寂寞!以孤独之魂投射于朔方之雪上,雪也孤独!
但是,朔方的雪花在纷飞之后,却永远如粉,如沙,他们决不粘连,撒在屋上,地上,枯草上,就是这样。屋上的雪是早已就有消化了的,因为屋里居人的火的温热。别的,在晴天之下,旋风忽来,便蓬勃地奋飞,在日光中灿灿地生光,如包藏火焰的大雾,旋转而且升腾,弥漫太空,使太空旋转而且升腾地闪烁。 南方的雪和北方的雪对应于阴柔与阳刚两种美学和生命气质,对应于生命的青春和中年这两个阶段!它们的差异也是两个阶段生命和灵魂状态的差异!“谁终将声震人间,必长久深自缄默;谁终将点燃闪电,必长久如云漂泊!”(尼采语)生命就在这样的阳光的曝晒和寒夜的熬炼中蜕变,青春的幼稚娇嫩和脂粉气逐渐被磨砺掉!朔方的雪是青春的生命经历风沙吹打之后的荒凉粗糙然而坚韧粗犷的大境界!江南的雪滋润美艳,就如美好的童年的记忆,就如充满梦想的青春生命;江南的雪相互沾连,留恋着家的温暖,就如青春时候思想、精神和人格的不独立状态;而朔方的雪是独立的,决不粘连,不依傍于宏大叙事和家园来获得安全感;朔方的雪在日光中灿灿地生光,放射出夺目的光华;朔方的雪是充满着昂扬粗犷野性的生命力的,蓬勃地奋飞!整个太空都为之动荡不安!有一种飞沙走石,气吞河岳之概!朔方的雪就是鲁迅的无形的灵魂的有形化,鲁迅将自身独立的伟大的粗壮的强魂投射到雪上,充满着一种天马行空的大旷野精神!这样的灵魂本是一个奇迹!此种灵魂与中国人普遍的萎靡的太监灵魂完全异质,仿佛是洪荒时代巨人的或者是现代伟大孤独者的灵魂,有一种超人气质!是中国人中少有的强魂! “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五代北宋之词所以独绝者在此!”王国维论词之高下这句名言,我认为用在鲁迅的《野草》上也是合适的。此一朔方之雪的风采就非有人格和灵魂的大境界者不能写出!
在无边的旷野上,在凛冽的天宇下,闪闪地旋转升腾着的是雨的精魂……
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
一九二五年一月十八日
鲁迅喜欢俄罗斯的大旷野精神,自喻为旷野中一匹孤独的荒原狼,这种大旷野精神并非把农村和田园诗化以安顿生命的所谓“融入野地”的自欺,也非寄望于民间把民众美化,企图在民众中获得力量和归宿感的民粹主义情结;这种大旷野是疗伤之地,亦是野性而伟大的精神和灵魂纵横驰骋的空间,这种灵魂和生命始终天马行空,独来独往,独自战斗,独自进行精神和生命探索,与文明诞生之初的天地宇宙的元气接通,回复一种未经中国的太监文化阉割的粗犷原始野性的灵魂和生命状态!我们的知识分子在时世艰难的情况下必须承担社会担当和精神创造之使命,而萎靡的太监化的生命和灵魂是不能当此重任的。由雨到雪的过程就如由蛹化蝶,凤凰涅磐的过程,是生命的蜕变和新生的过程!美好的青春早已逝去,往事不堪回首,鲁迅将伤痛埋藏在心底,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
篇五:表达孤独的诗句
表达孤独的诗句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杜甫《梦李白二首·其二》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李白《独坐敬亭山》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韦应物《滁州西涧》
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李白《把酒问月·故人贾淳令予问之》
千里?a href="http://www.zw2.cn/zhuanti/guanyuluzuowen/" target="_blank" class="keylink">路兀薮捌嗔埂!臻督亲印ひ颐露找辜敲巍?/p>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
独出前门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白居易《村夜》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陆游《卜算子·咏梅》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杜甫《月夜》
非鬼亦非仙,一曲桃花水。——辛弃疾《生查子·独游雨岩》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李白《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李白《长相思·其一》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李白《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杜甫《旅夜书怀》
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马戴《灞上秋居》
闲梦远,南国正清秋:千里江山寒色远,芦花深处泊孤舟,笛在月明楼。——李煜《望江南·闲梦远》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李白《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王维《终南别业》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林逋《山园小梅·其一》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温庭筠《梦江南·千万恨》
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李商隐《春雨》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杜甫《孤雁》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纳兰性德《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李煜《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李白《望天门山》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李白《独坐敬亭山》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杜甫《江畔独步寻花·其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二首·其一》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