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字数作文 > 教育资讯

静心的作文800字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4 05:45:10 字数作文
静心的作文800字字数作文

篇一:静心阅读

静心阅读,引发问题意识

——学习《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体会

历城区小辛小学 张洪柱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仍然强调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经过10多年的教学尝试,我认为《课程标准》倡导的自主学习,应该是学生最重要的语文学习方式。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发挥好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潜心阅读,将会引发许多值得探究的问题,于是,课堂将在静心阅读与问题探究中精彩倍出。

比如教学《桥》一课,学生发现“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这句中“泼”“倒”后面都用了句号,并且提出问题:“泼”后面用逗号或者顿号行吗?我略加思考,认为此问题提得很有价值,于是,指导学生把“像泼”“像倒”之间改成逗号或者顿号,让学生品读,并且谈体会,学生恍然明白,改成顿号,意味着这场雨是雷阵雨,虽然轰轰烈烈,“像泼”“像倒”,但时间短暂,构不成“势不可当”之势。“像泼”“像倒”之间用逗号,意味着这场雨是大雨,但下雨时间不会很久,因此也形不成“势不可当”之势。“句号”意味着这场雨是狂飙暴雨,时间之长,雨量之大,以至于“势不可当”,倾泻而来。这是作者写作的神来之笔,可谓精雕细镂,刻画入微,堪称经典。发挥自主,静心阅读,让我们领略了作者的神来之笔——句号,从而体会了雨之大,为体会人物的精神做了铺垫。

学习《怀念母亲》之前,布置学生静心阅读文本,为了检查学生的读书情况,推出了一个这样的练习题:去掉“好几天以前,房东太太就对我说,她的儿子今天回家,从学校回来,她高兴得不得了??但她的儿子一直没有回来,她有点沮丧”这段话中的标点符号,让学生练习填标点。练习完毕,统计情况,全班只有一人全对,出错的学生,都填错了“她高兴得不得了”后面的省略号,有的填了逗号,有的填了句号,还有的填了感叹号。

那位全对的学生叫宋安康,当我“大肆”表扬她时,却引起许多学生的妒忌,“蒙对的!”“瞎猫逮住了死耗子!”??听了同学的议论,她义正言辞地说:“不是蒙的!我有我的理由!”于是,我让她谈填省略号的理由,她说:“起初,我想填的也是逗号、句号、感叹号,后来我选中了省略号,因为我从‘她高兴得不得了’,想到了房东太太为迎接儿子归来要做的事,比如,买鸡鱼鲜果,准备丰盛佳肴等,任何一位母亲都会这样做!妈妈在东营建厂时,我去那里,她也是这样。在这里,除了省略号,任何符号都不能表达这个意思,这就是我选省略号的原因。”

好一个“任何一位母亲都会这样做”,她对省略号的解释那么富有新意,课前细读文本时我为什么没有想到?她的发言震撼了全班,也震撼了我!可是,季羡林先生为什么不把这些写入文本,反而用省略号替代呢?反复品味宋安康的话,联系季羡林先生这次日记结尾的语句,“我现在才知道,古今中外的母亲都是一样的”,我忽有灵犀,有了新发现:房东太太因儿子归来跑市场、做佳肴,“高兴得不得了”的场景,深深触痛的是季羡林先生难以忘怀的记忆——他母亲在世时,不也如此吗?描写房东太太“高兴得不得了”,实则是追忆母亲高兴得不得了啊!而今,母亲已长眠于故乡地下,自己再也不能品尝到母亲为自己准备的美味佳肴,因此,触景而生情,感怀而神伤。这里的省略号,是季羡林先生痛不欲“言”的表现,是季羡林先生对母亲痛在心髓的怀念呀!

想到这里,心中溢满快乐,于是,兴奋地对学生说:“除了宋安康所说的意思之外,这里的省略号还蕴含着更深厚的情感,请结合着作者所说的‘我现在才知道,古今中外的母亲都是一样的’那句话,想一想省略号还蕴含着怎样的情感?”经过极短时间的思考,他们就悟出了省略号的深刻含义,于是,让他们走进了作者的情感世界。

“一粒沙子一世界,野花开处见天堂”,没想到一个小小的省略号,富含这么动人的情感!想到这里,我在黑板上端端正正地书写了叶圣陶先生的读书名言“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并把这一课堂案例作为典范,教会学生阅读文本的方法。

教学之余,乘兴总结,读之甚喜,及至读了季羡林先生的望九之作《永久的悔》,省略号蕴含的作者的情感更丰富起来,让我读亮了作者的情感世界。

季羡林先生在《永久的悔》中写道,按照当时的生活标准,吃“白的”(指麦子面)档次最高,其次是“黄的”(棒子面),最次是难以下咽的“红的”(指高粱饼)。季羡林先生说,“白的”与他们家无缘,“黄的”与他们家缘分也不大,终日为伍者只有“红的”。由此可见,季羡林先生学生时代家境是十分贫寒的。读到这里,我不住地琢磨,季羡林先生写自己永久的悔,为什么要写吃的呢?接下去阅读,有了答案。“为什么一讲到母亲就讲起吃的东西来了呢?第一,我作为一个孩子容易关心吃的东西。第二,所有我在上面提到的好吃的东西,几乎都与母亲无缘??”一个“几乎”,一个“无缘”,写出的是其母亲历尽的生活的苦难呀!远离故乡,远离母亲,不曾为饱受苦难的母亲买好吃的;远离故乡,远离母亲,不曾在临终前的母亲身边尽孝;远离故乡,远离母亲,不曾让母亲过上一天幸福的生活,“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这正是季羡林先生一生永久的悔呀!这正是季羡林先生对母亲痛在心髓之怀念的根源呀!看到食物,就思念母亲!看到食物,就思念饱受苦难的母亲!食物成了引发“心痛”的导火索!读到这儿,省略号代言的含义,在我的脑海中并不是“触景生情,感怀神伤”的简单的联系了,对省略号的探究,让我读亮了作者内心的情感世界。

如果再教《怀念母亲》,我首先会从省略号入手,按照上述研读思路,引领学生读亮作者内心的情感世界,因为源水润滋,河渠自清。追本溯源,读亮作者的情感世界,领会作者怀念之根源,才能让学生领悟其“食不下咽”“寝不安席”“流泪不止,数十年如一日”“怅望灰天,在泪光里,幻出母亲的面影”等怀念母亲的诸多细节,才能让学生的阅读情感

静心的作文800字

融入作者表达的心扉。

总之,发挥学生的主体,让学生静心阅读,才能引发问题意识,课堂教学才能精彩倍出。

台湾著名作家龙应台曾说:思想需要经验的累积,灵感需要感受的沉淀,最细致的体验需要最宁静透彻的观照。累积、沉淀、宁静观照,哪一样可以在忙碌中产生呢?我相信,奔忙,使作家无法写作,音乐家无法谱曲,画家无法作画,学者无法著述。奔忙,使思想家变成名嘴,使名嘴变成娱乐家,使娱乐家变成聒噪小丑。闲暇、逗留,确实是创造力的有机土壤,不可或缺。在这儿,龙应台所说的“闲暇、逗留”,其实就是课堂中留给学生的“静心思考”,因此,我们语文教学应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教学环节,留给学生静心思考的时间,让学生产生问题,在静心阅读和解决问题中,实现课堂的高效性。

重新学习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我更加确信发挥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重要性,我将一如既往的坚持下去。

篇二:静心写字,踏实做人

静心写字,踏实做人

——实验中学开展晚自习前15分钟练字活动

我国自古以来有“字如其人”的说法。学生写字认真与否,不仅影响到作业的质量和学习成绩,而且影响到对待学习的态度。 为此,这学期开始,实验中学全体同学每天晚自习的前十五分钟,进行写字练习。学校以“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为重点,把“强化执笔和坐姿”作为写字基本功训练的突破口,教育学生认识“提笔就是练字”,随时随地注意保持良好的“坐姿握笔”姿势,学校有专门的督查组检查。下班老师在教室里巡视指导,不时轻声地提醒孩子们要保持正确的写字姿势。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往往会戒除浮躁、好动的心理,静心于点、横、竖、撇、捺之中去,逐步体会到宁静致远的意境。每天十五分钟的练字活动,既培养了学生专心致志的学习习惯,陶冶了学生的审美情趣,又会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实验中学 赖润彩)

篇三:材料作文12篇:喧闹与安静

材料作文12篇:喧闹与安静

材料作文12篇:喧闹与安静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我发现,世界越来越喧闹,而我的日子越来越安静了。我喜欢过安静的日子。(周国平)

我想社会生活本来就是喧嚣的,或者说喧嚣是社会生活的一个方面。喧嚣这种现象,也不完全是负面的。(莫言)

要求:①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闭目独静,开牗同喧

广州市第二中学2015届高三(2)班 梁天宁

周国平说:"世界越来越喧闹,而我的日子越来越安静了。"在尘嚣渐上的世界里,每个如他一般的思考者都渴盼一个安静的角落。安静,是一种思考的自由,理应存在。而安静并非沉默,守静的人更应有睁开双眼、走出静室、与人同喧的襟怀。

在交流途径如此广泛的当今,我们愈发难以守住宁静的空间,却愈发渴望守住。安静带来干净,带来别无他物、独我一人的空间。梭罗筑舍湖畔,舍弃雅典执政官身份带来的喧嚣,守住了一片安静的空间,一颗平静的心;阮籍吟咏溪畔,啸歌山林,同样是为了无人打扰、自得其乐的自由,为了乱世中一点清静。守静,也为守独,守住一片心灵的

净土。

也唯有安静的、避开纷纶乱象的世界中,我们才有独立思考的余地。"致虚极,守静笃",灵感无不来自沉静无言的世界中,但我们通常在喧嚣中迷失了自己,凌乱了本心,世上不缺释迦牟尼,不缺七天七夜,缺的是一棵菩提树,一片杳无人迹的静土、净土。

没有不受打扰的独立思考,何来灼见真知,何来冷静的社会氛围?静水如镜,锦鲤中游;乱潮拍岸,退去一空。日本的安静,酝酿出独到的思考,精雅的风俗。中国闹是闹了,看似百家争鸣,细看却珠玉寥寥,大多不过博采之言、附会之辞。安静,不仅让个人凝思昭达,更让社会拥有思考之风。

然而,守心不等于离群,安静非同于沉默。熊培云认为,要在喧闹中拥有独立思考,以独立思想融入群体,闭户自专,充其量不过何晏;开牗同喧,与人论道,才能成就王阳明。同样,将自己封闭于静乐的世界,于己无益,于人无益。经世致用,知行合一,才能使自己日臻完满,使社会渐趋和谐。苏格拉底在闹市中讨论,孔子在杏坛上与人宣讲,四皓入朝,谢安出山,岂非融于喧闹的襟怀?若在ISIS横行、地沟油当道,外患不绝、内忧未止的今天,我们仍视之不见,听之不闻,做个"希夷先生",于己何益,于世何益?

闭上眼,我们应守住内心的安静,拥抱灵魂的和乐,应在无扰无涉的世界中,宁静昭达。推开窗,我们更应走向社会,走向现实,在完善自我之时,同此凉热。如此,方能无愧于天地,最终内安于本心。

简评:这是一篇一类(上)议论文。文章立意符合题意,对材料内涵的理解深刻。开头从所给材料的第一段切入,接下来深入分析"守静"之于对个人和社会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再辩证地分析"安静"与"喧嚣"的关系。文章内容充实,论述层层深入,逻辑严谨,语言表现力强,有文化内涵。不足之处,梭罗的例子用得不够准确,个别语句略显生涩。

在喧闹中听清自己的心跳

高三(2)班 陈雪晴

如今的世界似乎变得越来越喧闹了。

不论是在现实中还是在网络上,各种各样的声音充斥着我们的耳畔。不论何事一出,总能引来大片的议论,甚嚣尘上。我们不禁要提出疑问:这样一个越来越喧闹的世界,是现在的人心浮躁所造成的吗?

有些人的回答是"是"。于是他们选择对尘世的喧嚣置若罔闻,在纷杂的声音中独善其身,守得一片安静的生活。这样的做法固然值得敬佩。

而我却要对这个问题回答:否。声音繁多,也许并不代表人们都是在瞎喊乱叫。众多的声音,也让我们看到一种大众表达自己观点的热情。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便拥有一种关心和了解这个世界所发生的事情的权利和责任。在这个信息发达的世界,能对获得的信息加以思考并对思考的成果进行表达,也是一种重要的能力。如今微博等社交平台的出现,更是给公众提供了一个极好的表达心声的媒介。有各种各样的声音总比一片寂静要来得好。在喧闹的微博世界中,虽不乏许多跟风凑热闹的转发和围观,却仍能涌现出大量十分有价值的观点。

这些涌现出的"喧嚣中的精华"其实有一共同点,即他们都具有鲜明、坚定的立场和观点。虽然这些声音的观点各异,有时甚至十分矛盾,以致双方会时而陷入激烈的辩驳,但它们都是观点所持者经过自己的深入思考和判断所得出的,代表了他们自己内心的声音。而我们所期待的"喧闹",便正是由这样的声音组成的:在排山倒海的议论的洪流中,他们没有迷失自己的方向,随波逐流,而是选择清楚地听见自己内心的声音,站稳脚跟,坚持自己的观点,所以他们显得立场坚定,不易被众人所驳倒,并能以他们的思考与其他思想进行碰撞,产生更多有意义的内容。而这正是我们的社会所需要的。

一个人人闭口不言,人人自危的社会,必然是得不到调整和进步的。有时我们的社会正需要喧闹,需要各种不同声音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在历史上,若没有这种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喧闹,便没有群臣进谏,没有开明的政治,没有宏大的革命。在今天,若没有这种喧闹,便没有思想的交流和进步。

作为生活在这样一个喧闹的时代里的公民,我们所应做的就是坚持自己的信念,在积极投身于这个蓬勃发展日新月异时代的同时,在喧闹中听清自己的心跳,在思想中感受生命存在的不平凡的意义。

静其心,动其身

高三(3)班 吴冠杰

有人喜欢清幽安静的生活,静看潮起潮落、云卷云舒。有人喜欢繁华喧嚣的生活,看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静躁如何取舍?王羲之认为:"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的确各人活在各人的静躁之中,无可非议,但我认为最好的生命姿态在于静其心,动其身,即秉着淡定平静的心态,投身于喧嚣的社会之中。

孔子认为士人的最高理想在于: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可见正心修身等内在修养在前,治国平天下等行动在后。每个人自出生就处于喧嚣的滚滚红尘之中,贵在能够退而静其心。静心之内涵,在于能够沉心静气、苦心钻研,提高自身内在修养。这种静心,是孙膑对兵法的探索,韩愈对诗书精华的汲取,朱熹对文化的钻研,而有别于陶渊明在自我打造的桃花源中的且歌且吟。前者是为动身实践的积累和储蓄,后者只是为了追求个人内心的自由愉悦。

动身,旨在投身喧嚣社会,品察社会百态,这样才能将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有机结合,内化成更深一层的人生体会。就像伟大的诗圣杜甫,深入社会底层,感受民间疾苦,并留下了一篇篇反映残酷现实和人们强烈愿望的不朽诗史。再如鲁迅,体察社会百态,用笔杆尖锐地抨击中国国民的劣根之处,那一笔一画都是为唤醒国人的撕心呐喊。动身的最高境界,在于献身于改造社会的浪潮之中,有如孙中山在静心求索一条救国存亡的出路后,为推翻腐朽落没的清政府,建立自由平等的新社会而奔走呼号。再如曼德拉,在狱中经历了个人思想的斗争和挣扎后,出狱后为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为黑人解放的伟大事业献出了自己一腔热血和毕生精力。

静躁从不是对立的,静躁是相辅相生,相辅相成的。如果一味地静心修身而脱离社会的喧嚣,那这种静除了满足个人之私情外没有其他的意义;如果不经静心修身便投身于社会的喧嚣之中,那么最终也会被社会之喧嚣所同化,成为随波逐流的一份子。唯有静其心,修其身,增加内在的自我修养,才能在进入喧嚣的社会时始终淡定从容,不忘初心,才能感悟世间百态,进而治国平天下。

静其心、动其身,耐得住寂寞,经得起繁华,这难道不是最好的生命状态吗?

做喧嚣中的清静者

学高三(26)班 吕梦源

这是一个刺了金的时代,这是一个哗众取宠的时代,人来人往,车水马龙,喧闹无比。无数人埋头于喧嚣的世界里,渴望着有一天,成为那中心之人,而我,却只愿做那喧嚣中的清静者。

我愿做喧嚣中的清静者,却不愿做远离喧嚣的隐居者。

莫言曾说,喧嚣是社会生活的一个方面,这种现象,也不完全是负面的。因为喧嚣,才会竞争;因为竞争,才会有动力;因为有动力,社会才会进步发展。嵇康远离喧嚣,只使<<广陵散成一曲绝唱,世人惋惜;陶渊明远离喧嚣,醉心田园,空留一身治国之才;三国许汜远离喧嚣,求田问舍,为士林不齿。他们都是看清了喧嚣后的肮脏之人,然而这等消极避世,做一隐居者的行为却是无益于洗清喧嚣,找到人生意义,无益于替世界做大贡献,空留才能,令人唏嘘。

这不是我想要的,也不是这个世界想要的。

因此,我羡慕岳飞,文天祥的铮铮铁骨;我钦慕杜甫的忧国忧民;我欣赏辛弃疾投笔从戎的男子气概,他们,都是喧嚣中的清静者。他们接受了喧嚣,他们不因喧嚣后的恶而远离喧嚣,他们,用自身的清醒成为喧嚣中的一名清静者,用这种清静,用这种清醒来洗净喧嚣后的罪恶,来带动更多的人,成为喧嚣中的清静者。

所谓清静,是因为清醒,所以不慕名利,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所谓处于喧嚣中,是因为心系人民,心系天下,忧心这个过于喧嚣而混乱的时代;所谓高尚,所谓伟大,便是如此。而我,不愿沉沦于庄周的闭世,不像周国平般喜欢过安静日子;而愿沐浴于孔子的入世情怀之下,愿像钱学森,罗阳般为这个时代,这个也许存在许多缺陷的时代,做出点什么。

篇四:静心--大扫除

静心---大扫除

大扫除每回开学都会进行,但这次开学我们班的大扫除却有些与众不同。大扫除开始前,老师给了我们八字方针——一尘不染、悄然无声。于是,大家都在心里种下了一个“静”字。老师把每个人的任务布置得井井有条,每一颗小螺丝钉都有自己的岗位。没人打闹,也没人像以往一样抱怨水冷。教室里静得出奇,每个人都埋首做着自己的工作,偶尔的交流,也只是一个动作、一个眼神。

打扫书柜的同学尤为细致。仔细的擦拭之后,书被同学们分门别类整齐端正地摆放在书架上,便签座也被排列成一排,上面的图书推荐已经被收拾好。整个书架都焕然一新。杂物如何处理、分工如何安排,都在静静的思考、静静的行动中解决。

很多同学在完成自己的工作之后,还主动地帮助别的同学。为了做到一尘不染,黑板槽被反反复复擦了很多次,沉积已久的灰尘被彻底清理了出来。而玻璃窗的槽隙,也光洁得发亮。也许,连家长、清洁工阿姨,都无法做到如此。 半个小时的大扫除,所有的同学都这样,安静地做着自己的事情,不发出一点声音,但却仿佛有一种节奏感,使这次大扫除极其高效。 一次悄然无声的大扫除,连路过的老师也不由地发出啧啧称赞。而同学们也收获多多:静,造就美丽,静,造就团结,静,造就智慧。

篇五:追求静心烛光

追求静心烛光

大连市 十二高 雷迪

先知点亮煤油灯吸引了无数飞蛾,使自己得已静心于烛光旁看书,远离了飞蛾的烦扰,自保清静。而这也正是我们所缺少的——静心。

还记得一句俗话:远离尘世的喧嚣,使心静下来才能换得一片宁静。而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恰恰表明了他对静心的向往,对于尘世间的繁华,他并不向往,就如同先知一样,希望在自己的“烛光”下静心休养,远离“飞蛾”的乱舞,他想有鸡犬相闻,往来种作的闲适,也想黄发垂髫,恰然自得的清悠,而我们现在又有谁能做到陶渊明的如此心境呢,我们却都在像飞蛾一样扑向光明。 他是我第一个喜欢上的明星,是我感受与其它明星不相同的人,他叫许篙,也许他也曾经被太多人所知,但在他背后的故事,又有几人闻呢!许崇没上过综艺节目,也没有被别人采访过几次,他说他不喜欢向别的明星那样光芒四射,他只把自己最好的歌声带给大家就够了,他就是这样一个喜欢“隐居”的人,一个如同先知一样愿意在一旁静心的人,他的静心使他远离了社会上繁华的干扰,创造出了一曲曲如泉水一般清澈的歌,而当我们每次听到他的歌,总能感觉出他的“与世隔绝”,也就是这样,使他在众星芸芸中脱颖而出,让他获得了别样的成功。

在现实生活中,懂得静心的人很少,即使有,最终也被追名逐利的潮流所冲灭,因为逆流而上实在很难,现在的人们被金钱的光芒闪瞎了眼,都随着权利.金钱的潮流涌向了不归路,于是出现了我们如今看到的各种现象,像什么“拼爹”.“走后门”等等.什么打点上司也不足为奇了。那么试想一下如果我们一代代的人都变成这样,那么我们的祖国,我们的民族将依靠什么来繁荣昌盛,依靠更多的贪官?还是更多有才无识的上司去领导?答案当然不是,如果那样的话,总有一天我们民族将消失于云海中不复存在。

所以请多一份静心的愿望,少一份对于荣华的贪婪。多一份恬静的生活,少一份豪华的享受,让我们像先知一样,远离“煤油灯的光亮“,不要像飞蛾一样寻找,那么我们终将站在风口浪尖,享受成功的喜悦。

字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