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作文素材 > 教育资讯

读书少,则无由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3 23:29:26 作文素材
读书少,则无由作文素材

篇一:觉得读书无用或读书少怎么办

文/张佳玮 以前回答过的,整理了一下思路。

首先,读书并没那么了不起。书也不过是文字与图画的载体,记载着他人的经验。读书和现实生活,都是摄取外界的信息,给予加工。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汲取的是他人总结的语言经验,行万里路是自身去亲历一番获取的其他经验,两者不可得兼。在表述为语言时,是书籍经验占便宜,但经历过的自然明白:许多事儿,非语言所能归纳统摄,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然而读书与文字,到底还是最简单直接的,汲取经验的方式。毕竟书籍诉诸于语言与文字,而语言又是最主要直观的交流方式。对这方面敏感的人,会更喜欢一点。

实用主义者,或者说,推崇读书致用型的人,也许会抱怨要读的书太多了,偏偏读书还记不住,真是无用。实则哪怕从实用主义角度出发,读过书和没读过书,哪怕记不住,也还是有区别。得其意而忘其形,倘若能通过阅读,知道许多事情大概是怎么个状况,许多细节可以在哪本书里找到,那就没白读。在这个获取书籍相对方便的时代,每个人都有个图书馆;读过的人,知道哪本书放在哪个架子上,没读过,那就是没读过。

至于读了书想记住,也急躁不得。按过目不忘,乃是传说中的技能。至于许多书看不懂甚至看困了,无非是信息转化率低。有些的确得归咎于作者写得不通俗,但还有种情况是:

你读得太快,许多概念和逻辑还没弄明白,便草草过去了。

这个时代,许多人对界面不那么友好的书、诉求不那么直白的音乐,都会深觉憎恨,觉得不接地气。然而读书这事,本身是要付出点学习成本的。一个美国人,不花几年学点中文,连《西游记》都读不懂,根本不知道何谓“猴子派来的救兵”。 当然,我也不太愿意劝人抱着一本书死啃。容易过度解读不说,还容易没趣。王小波举过个比喻:好比把一块口香糖嚼来嚼去,都嚼没味了。世上确有值得翻来覆去看的经典——卡尔维诺特别支持这一点——但毕竟少。

哪位说了:不是说,读书百遍,其义自现么?读书多了,是不是能咀嚼出一些微言大义呢?

这时候就得引用了。圣人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可见圣人也觉得:读书方面,量的积累和思维深度挖掘,是相辅相成的。

但圣人又说了: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学也。

所以多读书,比闷头想,效率更高。

许多人大概都有类似经验吧?

自己思考了许多许多,自觉心得深邃无比;结果一查一读,发现自己思考过的,前人已经想过了,而且说得透透的。

读一本书,反复思索,隐约有些心得;但偶尔看其他名家的笔记评述,发现“哎还可以从这个角度来思考啊”,忽然间豁然开朗了?

因为认识事物,不只有一个角度。从更宽广的视角去看待,其实是最好的“深度挖掘”方式。阅读的宽度,很大程度上,会提升你的深度。光是读查良铮先生翻译的普希金,只是觉得好;再多读读查良铮先生写的译后记,会觉得“哎呀原来这么好”。光是读杜甫的诗,觉得好;看看《杜工部草堂诗话》,会发现自己其实对杜甫理解可能还是窄了。

杨绛先生说,许多人的问题是读得不够,想得太多。

同理,对许多东西的不理解,其实不是思考得不够深,而是读得不够广。

当然,人觉得自己读书少,几乎是一个永恒的恶性循环。除非在一个方向埋头读,否则读书越杂,越会觉得这世上的书与知识浩如烟海,无边无际。这种时候,许多人会出于一种自我保护,而设立执念:觉得某种书是好的,其他书都没有存在的价值。比如,我刚开始读西文书时,觉得雨果是古往今来第一大贤,托尔斯泰和巴尔扎克差可比拟,其他都弱一等,根本没必要读。但年纪渐长,读书越多,越发现大牛层出不穷,而且牛的方式不一样。无论怎么个牛法,都是自己达不到的。这时候回过头来,看看诸如“谁谁最强”、“谁谁更牛”一类话题,就会觉得甚为滑稽。

如果放弃纯粹的实用主义角度,不把读书当成个需要完成的任务,不抱着读书以致用的态度,而将读书当做赏心乐事的时候,人大概就会愿意承认:世上有许多事、许多知识和许多人,都有有其自己道理和卓越之处。只要这个人没有天上地下唯我独尊的野心,那么,承认书是读不完的,反而会有种“发现了一个无限量供应的自助餐厅呀”的乐趣。

我有一个年长的朋友,在上海某镇上做水利工作。如果我认识的人里有人能读书破万,差不多是他了。他是真的提头知尾、看书浩如烟海的那种怪物,朋友们都开玩笑说他是二脚书橱。我正经问过他有没有读过一万本书,他开玩笑说,如果算上连环画,那大概有了。当然,他还是过着很普通上海人的生活:买书要被老婆管;安静上班;喜欢去河边吃点虾,喝点黄酒。没什么特别的。

要说特别,只有两点。其一,他活得挺高兴的,聊起天来逸兴遄飞,因为什么都聊得起来。其二,我和朋友偶尔去他家,大家能够坐在他家地板上,盘着腿看书,就像小时候在租书铺门前看书似的,一看一个下午。后一种情况下,我们会巴望自己读书不够多——这样就证明,剩下等着我们去读的,等待我们去领略的新惊喜,还有很多很多呢。这个游戏,才刚刚开始。

篇二:第二讲 静坐养心

第二讲 静坐养心

讲三个问题:先儒谈静坐、儒家静坐的六个层次、儒家静坐的方法

一、先儒谈静坐

静坐是儒家十分重视的一项修养身心的工夫。宋明以来,理学昌盛,儒学的视野从外在知识的积累,扩大至内在心性的修炼。宋初诸儒自诵习辞章外,亦把静坐作为重要的修身养心工夫。

张载、二程、朱子、陈献章、王阳明、高攀龙、刘宗周等非常重视静坐。

静坐是儒家养心的重要工夫和方法,跟本体论(基础)、心性论(修炼)、境界论(效果)密切相关。理学家都重视内在心性的修炼,把视野从外在知识的积累转向内在心性的修炼,把静坐作为重要的修行工夫。

张载论静坐。读书少,则无由考校得义精。盖书以维持此心,一时放下,则一时德性有解。读书,则此心常在,不读书则终看义理不见。书须成诵,精思多在夜中,或静坐得之,不记则思不起。但通贯得大原,后书亦易记。所以观书者,释己不疑,明己之未达,每见每知所益,则学进矣。于不疑处,有疑方是进矣(《张子全书》卷六) 关学创始人,《西铭》《正蒙》。

二程论静坐

谢显道(即谢良佐)习举业已知名,往扶沟见明道先生,受学志甚笃。明道(陈明道,大程,程颢)一日谓之曰:“尔辈在此相从,只是学某言语,故其学心口不相应。盖若行之。”请问焉,曰:“且静坐。”

伊川(小程)每见人静坐便叹其善学(《二程外书》卷十二)。心口一致

暇日静坐,孟敦夫、张思叔侍。伊川指面前水盆曰:“清静中,一物不可着。才着,物便摇动。”(《二程外书》卷十二)

为学贵静,唯有心若止水,方能悟得真知。才能深入本质,很快地把握精髓。

李侗(延平,朱熹的老师)论静坐

所谓静坐,只是打迭得心下无事,则道理始出。道理既出,心下愈明矣。(《朱子遗书·延平李先生答问后录》)

须静坐体究人伦,必明天理。(《朱子遗书·延平李先生答问》) 默坐澄心,静中体验未发之中(龟山门下道南的心法)。

二程的学问,它是通过杨时传到福建来。当时,他(明道)目送杨时回去的时候,说吾道南矣,所以叫道南一脉。他们的心法就是静中体验未发之中——每一个人都有七情六欲,喜怒哀乐爱恶欲,未发之前处于中和状态,发出来就是七情六欲,未发的时候就是我们的心的本体。静中默坐澄心,使我们内心一片光明、一片的澄明,然后体验出我们心没有发动的原初的状态,认识到本心,认识到天理,所以静坐可以悟道。

朱子(李侗的学生)论静坐1

(静坐)能存心而后可以穷理,穷理以虚心(放空放平)静虑为本。(《朱子语类》卷九)

静坐非如坐禅入定(排佛排老,收心就好),断绝思虑,只收敛此心,

使毋走于烦思虑而已。此心湛然无事,自然专心。(《朱子语类》卷十二)

朱子论静坐2

半日静坐,半日读书,如此一二年,何患不进。(《朱了语类》卷一百一十六)

无事静坐,有事应酬,随时处无非自己身心运用。(《答林德久》《御纂朱子全书》卷一)修炼是随时随地的,都是身心的运用、身心的修炼

朱子论静坐3

问:“习静坐以立其本,而于思虑应事专一,以致其用,以此这主一之法如何?”

曰:“明道教人静坐,盖为是时诸人相从,只在学中,无甚外事,故教之。如此今若无事,固是只得静坐,若特地将静坐做一件工夫,则却是释子坐禅矣。但只着一敬(动的境界,随时保持敬畏、内心的专

一)字,通贯动静,则于二者之间,自无间断处,不须如此分别也。”(《答张元德》《御纂朱子全书》卷二)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都要保持敬。

陆九渊(向山)论静坐

詹阜民(弟子)一日侍坐陆九渊。陆九渊曰:“学者能常闭目亦佳。” 詹阜民“遂学静坐,夜以继日,如此者半月。一日下楼,忽觉此心已复澄莹中立”,乃自吟“翼乎如鸿毛遇顺风,沛乎若巨鱼纵大壑,岂不快哉。”(《宋元学案·槐堂诸儒学案》)

陆九渊看到詹阜民,问他是不是悟道了。詹阜民反问,你怎么知道的。答“瞻之眸子可矣”——看你的眼睛就知道了。

——悟道带给人的是整个身心的改变

陈白沙论静坐

为学须从静中坐,养出个端倪来,方有商量处。(《与贺克恭黄门二》《陈白沙集》卷二)

于是舍彼之繁,求吾之约,惟在静坐。久之,然后见吾此心之体,隐然呈露,常若有物。??曰“作圣之功,其在兹乎!”有学于仆者辄教之静坐。(《复赵提学佥宪一》,《陈白沙集》卷二)

陈白沙早年学朱子之学。“吾道有宗主,千秋朱紫阳(朱了的号)”,但是后来他走不出来,朱子太伟大了,他绕不出来,所以他说,“舍彼之繁,求吾之约,惟在静坐”。甚至他提出六经糟粕,经书糟粕。 静坐——自得——悟道

王阳明论静坐

一日,论为学工夫。先生曰:教人为学,不可执一偏,初学时心猿意马,拴缚不定,其所思虑多是人欲一边,姑教之静坐,息思虑。 ??将好色、好货、好名等私逐一追究搜寻出来,定要拔出病根,永不复起,方始为快。(《传习录上》《王文成全书》卷一)

有明之学至白沙时始入精微,至阳明而后大——从白沙那里开始转向心学(明初),然后到阳明这里,成为蔚为大观的思潮。阳明讲静坐就要去虑。

静坐的初级阶段

高攀龙(阳明后学)论静坐1

朱子谓学者“半日静坐,半日读书”,如此三年,无不进者。尝验之一两月便不同。学者不作此工夫,虚过一生,殊可惜!(《高子遗书》卷一)

龟山门下相传“静坐中观喜怒哀乐未发前作何气象”,是静中见性之法。(《高子遗书》卷一)体验未发气象,未发之中,风心之体。 静坐是第一功夫。静中除妄想,是第一功夫。(《高子遗书》卷十二) 高攀龙论静坐2

学者静坐,是入门要诀。读书静坐,不可偏废。伊川先生曰”节嗜欲,定心气“,静坐却是定心之法。(《高子遗书》卷五)

尝夜半腹痛,痛不可支。起来觉此心精明,痛亦随止。寻偃息痛,复如初。仍起坐达旦,不药而愈。又一日在镇江,齿痛,亦以静坐愈。(《高子遗书》卷五)

静坐之法,不用一毫安排,只平平常常,默然静去。此平常二字,不可容易看过(百姓伦常日用之道),即性体也,以其清净,不容一物,故谓之平常。(《高子遗书》卷三)

静坐只以见性为主。人性万物皆备,原不落空。人性本无一物,不容执着。(《答吕钊潭大行》《高子遗书》卷八上)

学不在多言,只变化气质,涵养性情。一切五常百行,皆以此为本。然非见道不能。每日偷闲静坐,猛奋体认。若静中复颓意, 则动中气浊,道体不显也。(《与周季纯一》《高子遗书》卷八下) 通过静坐我们有这样一个见性,见到我们的性体。

篇三:读书八则

读书八则

一,读书当养心,而养心莫善于寡欲,欲不淡则心不清,则理不现,理不现则业不精,学无所得也。

二,读书全在精神,董玄宰曰:读书要养精神,人一身只靠精神,干事精神不旺,则昏沉,到老只是这稒人,故要养起精神,戒浩饮。浩饮伤神,戒贪色,贪色灭神,戒厚味,厚味昏神,戒饱食,饱食闷神,戒多动,多动乱神。戒多言,多言损神。颧多忧,多忧郁神,戒多思,多思挠神。戒久睡,久睡倦神。戒久读,久读苦神。若养得精神,完固不怕文字无解悟,无神气,自是矢口动人,此举业最上乘也。

三,读书不可自是,满招损,谦受益。古之圣贤是以善言则拜,有过喜闻,盖心虚则能受,受能受则义理日精,学问日长,否则翘翘自负,訑訑距人,不日进,将日退,且并其所至之境,而亦忘之也。

四,士人行立起居,衣冠尊瞻视存重简然,以敦为士之体,且可涵养德性,子衿挑选不足效也。

五,士人力学精于勤,荒于嬉,自应朝斯夕斯,日有程,月有课,如良农之在田,良工之居肆,不见异而迁,不舍业以嬉,斯则善矣。倘作辍相寻,则终无所得耳。

六,读书宜静,居一室如其坐久困倦,不妨散步片时,或饮清茗,稍为振豁,不得无故往来,聚谈市井巧慧之行,戏渝媟艺之语,尤宜屏绝。

七,读书当存大志,范文正以天下为己任,王沂公平生志不丰温饱,是何如器识。

八,读书务经济,一日成名,当勉为名臣,为循吏,故青史所载忠清事迹及一切时务悉宜留心。

篇四:善思则能“从无字句处读书

1、善思则能“从无字句处读书”。 读沙漠,读出了它坦荡豪放的胸怀; 读太阳,读出了它普照万物的无私; 读春雨,读出了它润物无声的柔情。 读大海,读出了它气势磅礴的豪情。 读石灰,读出了它粉身碎骨的清白。

篇五:近思录卷三条74-78读书札记

74.读书少,则无由考校得义精。盖书以维持此心,一时放下,则一时德性有懈。读书则此心常在,不读书则终看义理不见

句義:讀書讀得少,積累不夠,則無從去探尋得義理的精微。讀書可以使心常在,書中聖賢言語,時時警醒我們,心中便能持敬,常惺惺。若把書放下,這種警醒不在時,便容易懈怠了,放跑了心。心不在焉,則易為私意所主,道理也就不能在自己這裡清晰地呈現。 義理:此條說讀書以使心常在,則能見理。讀書不是徒長見聞之知,當於德行有所增進。於聖人言語,能有所持敬,不放下書,就像江河之浸膏責之潤,則心易存。然而,讀書時存心甚易,存心之工夫卻不止于此。程子曰:“窮理亦多端,或讀書講明義理,或論古今人物,別其是非,或應事接物而其當,皆窮理也。”如此,存心也不能止於讀書時,若不讀書時,心不在焉,則理也不得明。當於窮理之每一端處,常醒醒,操存此心。

75.书须成诵。精思多在夜中,或静坐得之。不记则思不起。但通贯得大原后, 书亦易记。所以观书者,释己之疑,明己之未达,每见每知新益,则学进矣。于不疑处有疑,方是进矣。

句義:讀書要讀到能夠背誦。然後中夜,靜坐時細思之,乃有所得。不能記書中的內容則不能思。但是能夠貫通書中的要旨之後,書也容易記誦。讀書要能釋自己的疑惑,明白自己所未達之處。於是從每見每知處有新的收穫,是學有進,在沒有疑問的地方生出疑問來,也是有進。

義理:讀書之層層深入,由文辭始,熟識文辭,則可靜思其義理之精微,獨自與書面對面打交道,丁先生所謂關起書來讀書。讀書要能釋己之所惑,明己之未至,溫故而知新,則是學有進,于不疑處有疑,是有行之不通,恰是著工夫處,亦是有進。

疑問:“每見每知”如何可能“新益”,即“溫故”爲什麽可以“知新”?爲什麽“每見每知新益”就可以說是“學進矣”?

读书少 则无由

76.《六经》须循环理会,义理尽无穷。待自家长得一格,则又见得别。 句義:《六經》須要不斷反復去讀,去理會其中的道理,其中的道理廣大無窮,理會不盡。待自己學問有所長進之際,去理會時,又是另外一番見地。亦是說“溫故而知新”之意。

77.如《中庸》文字辈,直须句句理会过,使其言互相发明。

句義:此言讀《中庸》之法。須句句理會,玩味其中深意,然後前後相互發明。讀《中庸》如此,讀其他書亦如此,不可拘泥於句義,亦當相互照應發明其歸旨。

78.《春秋》之书,在古无有,乃仲尼所自作,惟孟子能知之。非理明义精,殆未可学。先儒未及此而治之,故其说多凿。

字詞:殆:尚

句義:《春秋》一書,不是自古有之,而是仲尼所做,卻只有孟子能夠知之。如果不是道理明晰,義理理會到精微處,尚不可以學。先儒未能理明義精而讀《春秋》,常流弊於穿鑿。 義理:此言讀《春秋》之法。聖人之作春秋,微言大義,義理精微,惟孟子能知之。治六經,當有所次第和階梯,未能明理而治《春秋》,只是躐等了,常流於穿鑿,終不是善學。

作文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