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字数作文 > 教育资讯

影入平羌江水流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4 13:16:56 字数作文
影入平羌江水流字数作文

篇一: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课外古诗词赏析》 一、《山中杂诗》

1、展开联想与想象,描绘一下本诗所展现的画面。

山峰上缭绕着阵阵的岚气云烟,竹林的缝隙里洒落下夕阳的余晖。鸟儿欢快地在屋檐上飞来飞去,白白的云儿竟然从窗户里飘了出来。

2、请结合具体的景物描写说说本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这首诗写了四处场景:山际来烟、竹中落日、鸟飞向檐、云出窗里,生动描绘了山居环境的幽静,表现了作者闲适的心情。

3、“竹中窥落日”中的“窥”字可否改为“望”字?谈谈你的看法。

不能。因为“窥”是从缝隙中看的意思,表现出竹林幽深茂密,意境清幽;“望”则是向远处看的意思,境界开阔疏朗,与诗歌整体意境不合。所以不能改。

4、诗中说明了一个道理:

拥有独到的观察角度,就会欣赏到与众不同的景物。

二、 《竹里馆》

1、苏东坡评王维的诗是“诗中有画”,请用生动的语言描绘诗中所展现的画面。

月夜,诗人独自坐在幽深静谧的竹林里,又是弹琴,又是高声长啸。竹林深深,没有人知道诗人在这里,只有皎洁的明月透过茂密的竹子照射过来,洒在诗人的身上,也洒在诗人的琴上。

2、诗歌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能体现诗人思想感情的词语有哪些? 表达了诗人宁静、淡泊和愉悦的心情。 独坐、弹琴、长啸。

三、 《峨眉山月歌》

1、诗中连用五个地名,这在绝句中是独一无二的,请写出这五个地名,结合诗歌内容说说这样写的作用。

峨眉山、 平羌江、清溪、渝州、三峡。

连用五个地名为读者展开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诗境中无处不渗透着诗人的江行体验和对朋友的思念之情。

2、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所展现的画面。 峨眉山巍峨耸立,半轮明月悬挂山间,有如青山吐月;皎洁的月影倒映在平羌江面上,江水流动,月影也随着江水前行。

3、说一下“影入平羌江水流”中“入”“流”的妙处。

“入”和“流”两个动词构成连动式谓语,意言月影映入江水,又随江水流去。不仅写出了月映清江的美景,同时暗点秋夜行船之事。意境可谓空灵入妙。

4、三、四两句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表达了作者的依依惜别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四、 《春夜洛城闻笛》

1、诗中能揭示主旨的诗句是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它表达了诗人听到《折柳曲》后思念家乡的思想感情。

2、触发诗人故园之恋的句子是:此夜曲中闻折柳。

“折柳”是全诗的关键:“折柳”的寓意是“惜别怀远”,而诗歌的主旨正是思乡之情,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折柳”的笛声引起的。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

3、古人写诗非常讲究炼字,常有一字传神的妙处。诗赏析诗中“暗”和“满”的表达效果。

“暗”有断续、隐约的含义,吹笛人只管自吹自听,却不期然地打动了许多听众,引起人们无限的隐忧;“满”字运用夸张的艺术手法,极写夜之宁静,笛之悠扬,反衬诗人内心闻笛后的孤寂心情。

4、“折柳”在诗中指《折杨柳》曲,“柳”与“留”谐音,所以古人常借“柳”表达与亲朋好友离别时的留恋之情,请你默写一句古诗中含有“柳”的诗句。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五、《逢入京使》

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表达了诗人远涉边塞的思乡怀亲之情。

2、“凭君传语报平安”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理?

表达了诗人挂念亲人而又无可寄托,担心亲人挂念自己的复杂心理

3、展开联想与想象,描绘一下前两句所展现的画面。

离开长安已经好多天了,回头一望,只觉长路漫漫,尘烟蔽天.诗人又思念起家乡和亲人,不禁掩面抽泣,泪水很快就沾湿了双袖。

4、一二句“龙钟”“泪不干”的浓重色彩与三四句“凭君传语报平安”的轻描淡写似乎有些矛盾,你是怎样理解的?

答:不矛盾。“马上相逢”彼此行色匆匆,没有纸笔,赶紧托他捎回平安的口信,真切地表达了思家的深情。这“传语”二字,寄托了诗人全部的思家之情;而“平安”二字,却是家人最挂怀的讯息。纯朴的描写流露出诗人远涉边塞的思乡怀

亲之情。

六、 《滁州西涧》

1、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诗歌表现出来的景象。

我单单喜爱这涧边生长的野草,是那样幽静而富有生趣;河岸上茂密树林的深处,不断传来黄鹂鸟的叫声,是那样婉转动听。因傍晚下了春雨,河面像潮水一样流得更急了;在那暮色苍茫的荒野渡口,已没有人渡河,只有一只小船独自悠闲地横泊在水边,任凭潮来潮去。

2、在诗人笔下,幽草的寓意是什么?

生于偏僻之处而不甘堕落、坦然、安贫乐道的高尚气节。

5、人们历来称赞“野渡无人舟自横”中的“舟自横”三字,结合整首诗歌,请你也来品一品这三个字的妙处吧。

“舟自横”三字,一说小舟处此清闲之地,闲而无用,表达诗人的不被重用的忧伤情怀;一说小舟处此激流之中,坦荡悠然,表达诗人的宽广胸怀;两种心情交织在一起,构成诗歌丰富的精神内涵。

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表达了诗人恬淡闲适的胸襟和脱俗隐逸的忧伤情怀。

七、《江南逢李龟年》

1、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对开元盛世的无限怀念,对国运衰微的现实的无限感慨和自身身世飘零的深切感伤。

2、“落花时节”有什么特殊含义?

比喻国运衰微,人生落魄,盛时不再。(不只是写景。不仅点明暮春时令,而且隐喻着彼此飘零、社会动乱、民生凋敝等家国之情。)

3、对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一诗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C )。

A.诗的前两句中,“寻常见”“几度闻”,既写出李、杜交往之密、友谊之深,又从一个侧面表现“开元盛世”的繁华。

B.诗的最后一句中,“落花时节”比喻诗人和李龟年潦倒凄凉的处境和唐王朝国运的衰落。

C.诗的前两句叙事,后两句直抒胸臆,全诗运用映衬对照的手法来凸现主题。

D.全诗既流露出对“开元盛世”的留恋,又流露出“风景依旧,人事全非”的感慨。

4、赏析后两句诗的表现手法及思想感情。

表现手法:用江南美景反衬离乱世事和沉沦身世。

思想感情:抒发对时世之凋敝丧乱与人生凄凉飘零的感慨之情。

八、《送灵澈上人》

1、请用简洁生动的语言描绘诗中送别的画面。

幽深的竹林郁郁苍苍,灵澈上人所在的寺院就在竹林深处,天近傍晚,悠远的钟声隐隐传来,似乎在催促他赶紧回去吧。我目送灵澈上人离去的背影,只见他头戴斗笠,身披斜阳,独自向青山深处去了,只留下我呆呆的出神。

3、请你尝试分析诗人的思想感情。(可以结合人物的身份、诗歌的环境等理解分析)。

虽怀才不遇却闲适、虽宦途失意却淡泊的情怀,也隐隐表露出诗人欲归隐的情绪。

4.体会一下“苍苍”“杳杳”的妙处。

“苍苍”二字写竹林寺所处之地的深邃. “杳杳”二字写竹林寺的深远。 “苍苍” “杳杳”四个叠字,极精练的描绘出一幅深远的青山寺庙图。

九、《约客》

1、诗歌的前两句都运用了叠字,请从内容方面谈一谈叠字运用的作用。 “家家”修饰雨,表现了江南多雨的气候特征,营造了一种烟雨迷蒙悠闲清静的诗境;“处处”修饰蛙声,写农村景象,生机盎然。隐约写出诗人待客的悠然而略显孤寂的心情。

2、“闲敲棋子落灯花”是一处精彩的细节描写,请你进一步发挥想象,描绘主人公当时的动作、神情和心理。

已经深夜时分,约好的客人却没有到来。诗人一只手拖着下颌,两眼呆呆地凝视着火红的灯花,另一只手随便拿起一枚棋子,随意地敲落在棋盘上,发出清脆的响声,直把灯花震落下来。唉,这漫漫长夜该怎样度过呢?

3、对这首宋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c )

A.前两句写出了时令特色和地方气息,从侧面透露出诗人在静候友人来 时的感受。

B.第三句点题,以“夜半”说明诗人在久久等待,但约客未至,却只听到阵阵的雨声、蛙声。

C.第四句描写了“闲敲棋子”这一细节,生动地表现出诗人此时闲适恬淡的心情。

D.全诗通过对环境和人物动作的渲染,描写诗人雨夜等候客人的情景,含蓄而有韵味。

4、诗中主人公当时是什么心情?是通过什么表现出来的?

当时待客时悠然而略显孤寂、候客不至心情烦躁不安。通过一个细节描写“闲敲棋子”表现出来。

十、《论诗》

1.诗中的“风骚”原意是指《诗经》中的《国风》和屈原的《离骚》。

2.这里意思是指(在文学上有成就的“人才”的崇高地位和深远影响。)

3.一,二两句是否在否定李白,杜甫的成就吗?为什么这样说?

诗的前两句以李白、杜甫的诗为例来说理:“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李白、杜甫的诗歌万古流传,无人能与之相比,然而,就是如此伟大的诗篇,至今也觉得不新鲜了,引用前者是为了突出后者。

4.这首诗的主旨是什么?表现了作者怎样的主张?

主旨是:江山代有才人出。作者认为诗歌应随着时代不断发展,诗人在创作上应求变创新,而不要刻意模仿,跟在古人后面亦步亦趋。

篇二: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课后古诗对照翻译

七年级下册课后古诗

(转载于:www.smhaida.com 海 达 范 文网:影入平羌江水流)

山中杂诗 吴均 译文:

山际见来烟, 山峰上缭绕着阵阵的岚气云烟, 竹中窥落日。 竹林的缝隙里洒落下夕阳的余晖。 鸟向檐上飞, 鸟儿欢快地在房檐上飞来飞去, 云从窗里出。 白白的云儿竟然从窗户里飘了出来。

竹里馆 王维 译文: 独坐幽篁里, 月夜,独坐幽静的竹林子里, 弹琴复长啸。 间或弹弹琴,间或吹吹口哨。 深林人不知, 竹林里僻静幽深,无人知晓, 明月来相照。 却有明月陪伴,殷勤来相照。

峨眉山月歌 李白 译文: 峨眉山月半轮秋, 在一个秋高气爽、月色明朗的夜里,诗人乘着小船, 影入平羌江水流。 从清溪驿顺流而下。月影映在江水之中,像一个好 夜发清溪向三峡, 朋友一样,陪伴着诗人。但在从清溪到渝洲的途中, 思君不见下渝州。 月亮总被两岸的高山挡住,使诗人思念不已。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译文: 谁家玉笛暗飞声, 阵阵悠扬的笛声,从谁家中飘出? 散入春风满洛城。 随着春风飘扬,传遍洛阳全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 就在今夜,听到哀伤的《折杨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能不钩起思乡之情吗?

逢入京使 岑参 译文: 故园东望路漫漫, 回头东望故园千里,路途遥远迷漫; 双袖龙钟泪不干。 满面龙钟两袖淋漓,涕泪依然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 途中与君马上邂逅,修书却无纸笔; 凭君传语报平安。 唯有托你捎个口信,回家报个平安。

滁州西涧 韦应物 译文: 独怜幽草涧边生, 我非常喜爱这河边生长的野草,是那样幽静而富有生趣; 上有黄鹂深树鸣。 河岸上树林的深处,不断传来黄鹂鸟的叫声,是那样婉转动听。 春潮带雨晚来急, 因傍晚下了春雨,河面像潮水一样流得更急了; 野渡无人舟自横。 在那暮色苍茫的荒野渡口,已没人渡河,只有小船独自横漂在河边。

江南逢李龟年 杜甫 译文: 岐王宅里寻常见, 当年在岐王宅里,常常见到你的演出; 崔九堂前几度闻。 在崔九堂前,也曾多次欣赏你的艺术。 正是江南好风景, 没有想到,在这风景一派大好的江南; 落花时节又逢君。 正是落花时节,能巧遇你这位老相熟。

送灵澈上人 刘长卿 译文: 苍苍竹林寺, 青苍的竹林寺,

杳杳钟声晚。 近晚时传来深远的钟声。 荷笠带夕阳, 你背着的斗笠还带着夕阳, 青山独归远。 独自归向远方的青山。

约客 赵师秀 译文:

黄梅时节家家雨, 梅子黄时,家家户户都笼罩在烟雨之中; 青草池塘处处蛙。 那长满青草的池塘里,传出蛙声阵阵。 有约不来过夜半, 已约好的客人说来却还没有来,时间一晃就过了午夜; 闲敲棋子落灯花。 我手拿棋子轻轻敲击着桌面,只看到烛芯隔一会儿就落下一截。

论诗 赵翼 译文:

李杜诗篇万口传, 李白和杜甫的诗篇经成千上万的人传颂, 至今已觉不新鲜。 现在读起来感觉已经没有什么新意了。 江山代有才人出, 我们的大好河山每代都有才华横溢的人出现, 各领风骚数百年。 他们的诗篇文章以及人气都会流传数百年。

篇三:七下诗歌赏析练习题

七下诗歌赏析练习题

《山中杂诗》

(1)诗人通过烟、竹、落日、鸟、云等景物,营造了一种清静自然 的氛围,表达了作者惬意闲适,悠然自得的思想感情?

《竹里馆》

(1) 诗歌营造了优美 高雅的意境,表现了诗人 宁静淡泊 的思想感情?

(2) 诗歌在写作上采用了 动静结合,以动衬静 的写法。

(3) 请赏析一下“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的艺术特色。

我独自坐在幽深的竹林里,一边弹琴,一边长啸,以动衬静,以弹琴长啸,

反衬月夜竹林的幽静,表现了诗人宁静淡泊的心情。

《峨眉山月歌》

(1) 诗中连用五个地名,这在绝句中是独一无二的,请写出这五个地名。好处?

峨眉山、平羌、清溪、三峡、渝州。突出行程之快,思乡(思念友人)之迫切。

(2) 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的景象。

秋天的夜晚,一轮半圆的皓月挂在峨眉山的上空,月亮的影子倒映在清澈的江水中,仿佛也在随着江水缓缓流动。

《春夜洛阳闻笛》

(1) 诗中能揭示主旨的句子是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它表达了诗人 思乡的思想感情。

(2) 古人写诗非常讲究炼字,常有一字传神的妙处。试赏析诗中“暗”和“满”的表达效果。

暗:不知笛声来自何处,更不知吹笛者为何人,故称其为暗;此外, “暗”也有断续,隐约之意,表现了笛声的悠远和夜的静谧。表现诗人闻笛后的孤寂心情(思乡)。 “满”是“传遍、充满”之意,表现了笛声随着春风传到各处,遍布洛阳,仿佛无处不在无处不闻。表现了诗人思乡之情的浓郁。

《逢入京使》

(1)《逢入京使》一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表达了诗人远涉边塞的思乡之情

(2)“凭君传语报平安”表达了是人怎样的心理?

表达了挂念亲人而又无可寄托,同时又担心亲人挂念自己的复杂心理。

《滁州西涧》

(1)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一句表现出来的景象。

傍晚时分,上涨的春水夹着细雨,水流湍急,这野外的渡口,竟连一个人影也找不到,只有一只小船独自悠闲的横泊在水边。

(2) 《滁州西涧》一诗营造了一种宁静清幽的意境,表达了作者悠闲恬淡心情。

《江南逢李龟年》

(1) 这首诗以叙述为主,前后两句分别讲述了怎样的情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前两句讲青年时恰逢盛世,与李龟年经常出入豪门权贵之家,听李龟年唱歌的 生活场景。后两句讲安史之乱后流落江南,与李龟年再次相遇的情形。表达了诗

人对开元盛世的无限怀念,对国运甩尾的现实的无限感慨和自身飘零的深切感

伤。

(2)“落花时节”有什么特殊含义?

比喻国运衰微,人生落魄,盛时不再。

(3)赏析后两句诗的表现手法及思想感情。

用江南美景反衬离乱世事和沉沦身世。

《送灵澈上人》

(1)

请用简洁生动的语言描绘诗中送别的画面。

暝色苍苍的竹林寺,晚钟阵阵,一抹斜阳下,几重青山外,远行人(灵澈上人) 头戴斗笠,渐行渐远。

(2)杳杳钟声晚中的晚字有何作用?

“晚”字点明时已黄昏,这时的钟声仿佛在催促灵澈归山,渲染了送别时的怅惘之情。

1、下面对《约客》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C)

A.前两句写出了时令特色和地方气息,从侧面透露出诗人在静候友人来访时的感受。

B.第三句点题,以“夜半”说明诗人在久久等待,但约客未至,却只听到阵阵的雨声、蛙声。

C.第四句描写了“闲敲棋子”这一细节,生动地表现出诗人此时闲适恬淡的心情。

D.全诗通过对环境和人物动作的渲染,描写诗人雨夜等候客人的情景,含蓄而有韵味。

《论诗》

1《论诗》一诗中“李杜”分别指 李白 杜甫。“风骚”分别指国风、离骚.,在这里指的是诗文写作。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观点?

诗歌应该随时代不断发展,诗人在创作时也应求新求变。并非只有古人的作品才是最好的,每个时代都应有属于自己的诗人。

篇四:七年级下册语文课外古诗鉴赏()

2012学年七年级下册古代诗歌鉴赏复习

班别 姓名 学号

(一)《山中杂诗》 【南朝】吴均

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1、“山际”是指(1分)

2、“竹中窥落日”中的“窥”字可否改为“望”字?谈谈你的看法。(2分)

3、结合具体的景物描写说说本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2分)

(二)竹里馆 【唐】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1、“幽篁”、“深林”分别是什么?(2分)

2、结合诗句分析诗歌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分)

(三)峨眉山月歌 【唐】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1、 “半轮秋”指的是(1分)

2、说一下“影入平羌江水流”中“入”“流”的妙处。(2分)

3、结合诗歌内容说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四)《春夜洛城闻笛》 【唐】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1、“玉笛”是指 。(1分)

2、古人写诗非常讲究炼字,常有一字传神的妙处,赏析诗中“暗”和“满”的表达效果。(2分)

3、写出揭示诗歌主旨的诗句并说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五)《逢入京使》 (唐)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1、“漫漫”的意思是 ;“龙钟”在这里的意思是 。(2分)

2、一二句“龙钟”“泪不干”的浓重色彩与三四句“凭君传语报平安”的轻描淡写似乎有些矛盾,你是怎

样理解的?(3分)

(六)《滁州西涧》 【唐】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1、“独怜”是什么意思?请赏析这前两句诗。(3分)

2、人们历来称赞“野渡无人舟自横”中的“舟自横”三字,结合整首诗歌,请你也来品一品这三个字的妙处

吧。(2分)

(七)《江南逢李龟年》 【唐】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1、“落花时节”有什么特殊含义?(2分)

2、赏析后两句诗的表现手法及思想感情。(3分)

(八)《送灵澈上人》 【唐】刘长卿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1、解释“苍苍”“杳杳”,并体会一下它们的妙处。(3分)

2、中国古诗往往以“寄托遥深”显示无穷的艺术魅力,这首诗短短二十字,却含义丰富,请尝试分析诗人的

思想感情。(可以结合人物的身份,诗歌的环境等理解分析。)(2分)

(九)《约客》 (南宋)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1、诗歌的前两句都运用了叠字,请从内容方面谈一谈叠字运用的作用。(2分)

3、诗中主人公当时是什么心情?是通过什么表现出来的?(3分)

(十)《论诗》 (清)赵翼

李杜诗篇万口传, 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 各领风骚数百年。

1、诗中“李杜”指的是 (2分)

2、 这首诗给我们什么启示?(3分)

2012学年七年级下册古代诗歌鉴赏复习

班别姓名学号(一)《山中杂诗》 【南朝】吴均

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

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1、“山际”是指(1分)

2、“竹中窥落日”中的“窥”字可否改为

“望”字?谈谈你的看法。(2分)

不能。因为“窥”是从缝隙中看的意思,表现出竹林幽深茂密,意境清幽;“望”则是向远处看的意思,境界开阔疏朗,与诗歌

3、结合具体的景物描写说说本诗所表达的

思想感情。(2分)

这首诗写了四处场景:山际来烟、竹中落(二)竹里馆 【唐】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1、“幽篁”、“深林”分别是什么?(2

分)

深林:幽深的竹林

2、结合诗句分析诗歌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

想感情? (3分)

篇五:湖南省娄底市2014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湖南省娄底市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A.酒馔(zhuàn) 岑寂(cén) 央浼(miǎn) 未雨绸缪(móu) ....

B.鳟鱼(zūn) 碣石(jié) 休憩(xī) 命运多舛(chuǎn) ....

C.赍发(jī) 迤逦(yǐ) 雾霾(mái) 扛鼎之作(gāng) ....

D.仓廒(áo) 踹水(tuān) 结束(shù) 流水潺湲(yuán) ....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这落下绝不是碧绿柔软的叶子,而是窸窣飘凌透些微黄的

叶子,我们仿佛听见了离人的叹息,想起了游子的漂泊。

B.他凭他那种唉声叹气,他那种垂头丧气,和他那苍白的小脸上的眼镜,降服了我们,我们只好

让步,减低彼得洛夫和叶果洛夫的品行分数,把他们禁闭起来。

C.中国诗里有所谓“西洋的”品质,西洋诗里也有所谓“中国的”成分。在我们这儿是零碎的,

薄弱的,到你们那儿发展得明朗园满。

D.永远膨胀下去的宇宙的未来相当泛味。但是一点也不能肯定宇宙是否会永远膨胀。我们只有大

约为使宇宙坍缩的需要密度十分之一的确定证据。 3.下面语段中划线的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除非海盗们在攀爬过程中被货船上的水手使用高压水龙赶走,否则,这些身手矫健的人登上甲板后,往往能在10多分钟内摆平大惊失色的船员。接下来,得意洋洋的海盗们就会押着自己的“俘虏”返回索马里北部港口,然后囤积居奇,向船东们“待价而沽”了。尽管各方都呼吁船东“不要向邪恶势力低头”,拒绝支付赎金,以免助纣为虐,刺激海盗更加猖狂地开展打劫活动,但几乎所有的船东都反其道而行之,交钱了事。

A.大惊失色 B.囤积居奇 C.助纣为虐 D.反其道而行之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感动中国人物”吴孟超虽有九十高龄,但以无尽赤忱善待病人,以赤子之爱对待肝胆外科事

业,他凭医术,更凭仁爱感动了世人。

B.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面对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我们要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

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有效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完成“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

C.智能机器人所处的环境往往是未知的、变化的和难以预测的,因此需要具备思考、行动和感觉

三个要素,即能感知识别环境状态,具有学习能力,能根据获得的信息进行思考和规划,从而

对外界做出适应性反应。

D.我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取得突出成绩,得益于倡导绿色生活方式,采取限行机动车,禁止露天

烧烤等措施密不可分。

5. 儒家看重道德,反对沉溺物质生活。下列《论语》中语录,无关这种意旨的一项是

A.君子忧道不忧贫

B.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

C.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

D.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二、文言文阅读(22分,其中选择题12分,每小题3分;翻译题10分)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6~10题

韩非子·和氏

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中,奉而献之厉王,厉王使玉人相之,玉人曰:“石也。”王以和为诳,而刖其左足。及厉王薨,武王即位,和又奉其璞而献之武王,武王使玉人相之,又曰“石也”,王又以和为诳,而刖其右足。武王薨,文王即位,和乃抱其璞而哭于楚山之下,三日三夜,泣尽而继之以血。王闻之,使人问其故,曰:“天下之刖者多( ),子奚哭之悲也?”和曰:“吾非悲刖也,悲夫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此吾所以悲也。”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遂命曰:“和氏之璧。”

夫珠玉人主之所急也,和虽献璞而未美,未为主之害也,然犹两足斩而宝乃论,论宝( )此其难也!今人主之于法术也,未必和璧之急也,而禁群臣士民之私邪;然则有道者①之不戮也,特帝王之璞未献耳。主用术则大臣不得擅断,近习②不敢卖重;官行法则浮萌③趋于耕农,而游士危于战陈,则法术者乃群臣士民之所祸也。人主非能倍大臣之议越民萌之诽独周乎道言也则法术之士虽至死亡道必不论矣。

【注释】 ①有道者: 法、术之士。②近习:指君主宠爱亲信的人。③浮萌:游民。萌,通“ 氓 ”。④论:认可。

昔者吴起教楚悼王以楚国之俗曰:“大臣太重,封君太众,若此则上逼主而下虐民,此贫国弱.兵之道也。不如使封君之子孙三世而收爵禄,绝灭百吏之禄秩,损不急之枝官,以奉选练之士。”悼王行之期年而薨矣,吴起枝解于楚。商君教秦孝公以连什伍,设告坐⑤之过,燔诗书而明法令,塞私门之请而遂⑥公家之劳,禁游宦之民而显耕战之士。孝公行之,主以尊安,国以富强,八年而薨,商君车裂于秦。楚不用吴起而削乱,秦行商君法而富强,二子之言也已当矣,然而枝解吴起而.车裂商君者何也?大臣苦法而细民恶治也。当今之世,大臣贪重,细民安乱,甚于秦、楚之俗,而人主无悼王、孝公之听,( )法术之士,安能蒙二子之危也而明己之法术哉!此世所以乱无霸王也。

【注释】⑤告坐:被告发而连坐。⑥遂:举荐。 ...

6.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武王薨,文王即位 薨:古代称诸侯或有爵位的人死去 .

B.贞士而名之以诳 名:命名 .

C.损不急之枝官 损:损害 .

D.大臣苦法而细民恶治也 治:社会安定太平

7. 将文言虚词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最恰当的一组是

A.矣 于 乃 B.矣 若 则

C.也 于 则 D.也 若 乃

8.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人主非能倍大臣之议越民萌之诽独周乎道言也则法术之士虽至死亡道必不论矣

A.人主非能倍大臣之议/越民萌之诽/独周乎道言也/则法术之士虽至死/亡道必不论矣

B.人主非能/倍大臣之议/越民萌之诽/独周乎/道言也/则法术之士虽至死亡/道必不论矣

C.人主非能/倍大臣之议/越民萌之诽/独周乎/道言也/则法术之士虽至死/亡道必不论矣

D.人主非能倍大臣之议/越民萌之诽/独周乎道言也/则法术之士虽至死亡/道必不论矣

9.下列对课文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段,和氏得到玉璞后,先后两次进献君王,均以欺骗罪被处以刖足之刑。后至文王时他才得以献玉而正名,并将玉命名为“和氏之璧”。

B.第二段,韩非指出若以法、术治国的话,臣则失去擅权弄权的自由,士民则失去游说游荡的自由,法、术也就成了群臣士民的祸害。

C.第三段,韩非借吴起与商君之例,阐明了法、术能否施行于世,取决于君主的判断力以及臣子细民的处世态度。然后借此针砭时弊,指出当世乱而无霸主的原因。

D.文章除了运用和氏之喻、吴起商鞅之例外,还拿悼王孝公楚秦两国君主对法的态度及其结果作对比,文笔犀利而深入浅出,叙议相间而富于变化。

10.将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悲夫宝玉而题之以石。(3分)

(2)然则有道者之不戮也,特帝王之璞未献耳。(4分)

(3)禁游宦之民而显耕战之士。(3分)

三、古代诗歌鉴赏和古诗文默写(16分)

11.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题目。(8分)

峨眉山月歌

唐 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襄邑道中

南宋 陈与义

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

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

注:此时诗人陈与义年仅二十七,初入仕途。

(1)两首诗均为诗人在行舟上所作,请结合诗句分析两首诗如何表现“舟行江上”的?(4分)

(2)分析两首诗所表达的情感。(4分)

12.古诗文默写(8分,每空1分)

(1) ,得仙人之旧馆。(王勃《滕王阁序》)

(2)怀良辰以孤往,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3)合百草兮实庭, 。(屈原《湘夫人》)

(4)忽魂悸以魄动,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5) ,皓腕凝霜雪。(韦庄《菩萨蛮(其二)》)

(6)卧龙跃马终黄土, 。(杜甫《阁夜》)

(7) ,石破天惊逗秋雨。(李贺《李凭箜篌引》)

(8)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 ?(杜牧《阿房宫赋》)

四、现代文(论述类、实用类文本)阅读(10分,其中,填空题4分;选择题6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

每种大宗教的核心都有一种哲学。事实上,每种大宗教就是一种哲学加上一定的上层建筑,包括迷信、教条、仪式和组织。

这样来规定宗教一词的含义,实际上与普通的用法并无不同,若照这种含义来理解,就可以看出,不能认为儒家是宗教。人们习惯于说中国有三教:儒教、道教、佛教。我们已经看出,儒家不是宗教。至于道家,它是一个哲学的学派;而道教才是宗教,二者有其区别。道家与道教的教义不仅不同,甚至相反。道家教人顺乎自然,而道教教人反乎自然。举例来说,照老子、庄子讲,生而有死是自然过程,人应当平静地顺着这个自然过程。但是道教的主要教义则是如何避免死亡的原理和方术,显然是反乎自然而行的。道教有征服自然的科学精神。对中国科学史有兴趣的人,可以从道士的著作中找到许多资料。

作为哲学的佛学与作为宗教的佛教,也有区别。受过教育的中国人,对佛学比对佛教感兴趣得多。中国的丧祭,和尚和道士一齐参加,这是很常见的。中国人即使信奉宗教,也是有哲学意味的。 现在许多西方人都知道,与别国人相比,中国人一向是最不关心宗教的。例如,德克·布德教授有篇《中国文化形成中的主导观念》的文章,其中说:“中国人不以宗教观念和宗教活动为生活中最重要、最迷人的部分……中国文化的精神基础是伦理(特别是儒家伦理)不是宗教(至少不是正规的、有组织的那一类宗教)……”这一切自然标志出中国文化与其他主要文化的大多数,有根本的重要的不同,后者是寺院、僧侣起主导作用的。

在一定意义上,这个说法完全正确。但是有人会问:为什么会这样?对于超乎现世的追求,如果不是人类先天的欲望之一,为什么事实上大多数民族以宗教的观念和活动为生活中最重要、最迷人的部分?这种追求如果是人类基本欲望之一,为什么中国人竟是一个例外?若说中国文化的精神基础是伦理,不是宗教,这是否意味着中国人对于高于道德价值的价值,毫无觉解?

高于道德价值的价值,可以叫做“超道德的”价值。爱人,是道德价值;爱上帝,是超道德价值。有人会倾向于把超道德价值叫做 (1) 。但是依我看来,这种价值并不限于宗教,除非此处宗教的含义与前面所说的不同。例如,爱上帝,在基督教里是宗教价值,但是在斯宾诺莎哲学里就不是宗教价值,因为斯宾诺莎所说的上帝实际上是宇宙。严格地讲,基督教的爱上帝,实际上

不是超道德的。这是因为,基督教的上帝有人格,从而人爱上帝可以与子爱父相比,后者是

(2) 。所以,说基督教的爱上帝是超道德价值,是很成问题的。它是 (3) 。而斯宾诺莎哲学里的爱上帝才是真超道德价值。

对以上的问题,我要回答说,对超乎现世的追求是人类先天的欲望之一,中国人并不是这条规律的例外。他们不大关心宗教,是因为他们极其关心哲学。他们不是宗教的,因为他们都是哲学的。他们在哲学里满足了他们对超乎现世的追求。他们也在哲学里表达了、欣赏了超道德价值,而按照哲学去生活,也就体验了这些超道德价值。

13.本文节选自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文章首先通过 ,来判断儒家不是宗教,然

后指出道教与道学、佛教与佛学的区别,并顺势说明中国人对于宗教的态度,探究其原因,在层层剥析之下,最终揭示 。

14.下列表达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对超乎现世的追求是人类的一种先天的欲望,人类可以通过按照哲学去生活来满足这种追求。

B.中国人最不关心宗教,但对其他民族来说,宗教的观念和活动是他们生活中的最重要、最迷人的一部分。

C.基督教的上帝具有人格,人爱上帝可以与子爱父相比,这是因为这种爱不是超道德的。

D.道教的教义是如何避免死亡的原理和方术,这很明显是反乎自然的,而道家的观念恰好相反。

15.根据文章内容判断,第六自然段中(1)(2)(3)处所填内容正确的一项是

A.(1)宗教价值 (2)超道德价值 (3)准超道德价值

B.(1)准超道德价值 (2)道德价值 (3)宗教价值

C.(1)准超道德价值 (2)宗教价值 (3)道德价值 D.(1)宗教价值 (2)道德价值 (3)准超道德价值

五、现代文(文学类文本)阅读(21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19题。

秋 天

李广田

①春天是走向“生”的路,却使我感到大大的不安,因为我是太弱了,甚至抵抗不过这自然的季候之变化,为什么听了街巷的歌声便停止了工作?为什么听到了雨滴便跑出了门外?一枝幼芽,一朵湿云,为什么就要感到了疯狂?它鼓作得我太不安定了。但是到了现在,这秋天,我却不记得对于春天是些什么情场了,只有看见那枝头的黄叶时,也还想:这也像那“绿柳才黄半未匀”的样子,但总是另一种意味了。我不愿意说秋天是走向“死”的路——请恕我这样糊涂安排——宁可以把“死路”加给夏天,而秋天,甚至连那被人骂为黑暗的冬天,又何尝不是走向“生”的路呢,比较起春与夏来,我说它更是走向“生”路的。我将说那落叶是为生而落,而且那冰雪之下的枝条里面正在酝酿着生命之液。而它们的沉着的力,它们的为了将来,为了生命而表现出来的这使我感到了什么呢?这样的季候,是我所最爱的了。

②但是比较起冬天来呢,我却偏爱了秋。我几乎说不出秋比冬为什么更好,也许因为那枝头的几片黄叶,或是那篱畔的几朵残花,在那些上边,是比较冬天更显示了生命,不然,是在那些上面,更使我忆起了生命吧,一只黄叶,一片残英,那在联系着过去与将来吧。

③在我,常如是想:生活大非易事,然而这一件艰难的工作,我们是乐得来作的。诚然是艰难,然而也许正因为艰难才有着意义吧。而所谓“好生恶死”者,我想并非说是:“我愿生在世上,不愿死在地下。”如果不甚荒谬,我想该这样说:“我愿走在道上,不愿停在途中”。死不足恶,可怕而可恶的,而且是最无意味的,还不就是停在途中吗?这样,所谓人生,是走在道上的了。前途是有着希望的,而且路是永长的。希望小的人是有福了,因为他们可以早些休息,然而他们也最不幸,因为他们停在途中了,那干脆不如到地下去。而希望大的人的呢,他们也是有福的吗?绝不,他们是更不幸的,然而人间的幸与不幸,却没有什么绝对的意义,谁知道幸的不幸与不幸之幸呢。路是永

字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