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到唐诗宋词中旅游作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4 14:29:36 体裁作文
到唐诗宋词中旅游作文体裁作文

篇一:我的诗词之旅

我的诗词之旅

读诗读词,能看见的叫做字,看不见的叫作味儿。作者将味儿浸入字中,我们则从字中品出味来。

我暑假没读多少诗词,但只要是读过的,每一首都会牢牢地囚我在不能自拔的情境中。

饮酒二十首的第五首是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其中韵味最悠长的是一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特别朴素的十个字,道出了世外桃源的情景:夕阳像雾气笼罩着南山,一位老人,神清气爽,双鬓有了些许不易察觉的银发,他怡然自得地漫步在山脚,像艺术家欣赏着作品似的,眼中带着温情地望着他亲自栽种的菊花,花开得如火如荼,都映红了他的白发。不知不觉中已到了小路的尽头,老者抬头望去,与南山已近在咫尺,金色的轮廓与深色的面容,再加柔情的,悬在天空的眸子,已将老人溶化了,也令读者流连忘返呢。

有些作品是运用反复的手法,读起来就比一般诗词有味得多,如文天祥的《过零丁洋》: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李清照的《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从行动到环境,再到内心,无不一凄绝动人,淋漓尽致地展现了词人丧夫失国之后的绝望与哀愁,正是“这次第,怎一愁字了得!”。

以前听说过,一13岁女孩,因酷爱宋词,竟患上了抑

郁症。之前我一直觉得不可思议,但接触了些婉约派的词后,竟觉得这事合情合理,若整日浸在这“更那堪冷落清秋节”的氛围里,不得忧郁才奇怪。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是一种情,“脉脉不得语”的悲情;“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是一种离别,“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的哀别;“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是一种憔悴,“楼高目断,无遥云黯”的憔悴。凡此种种,无一使人欲断肠,那女孩得抑郁症也不足为奇了。

读诗读词,就是一种味儿。

篇二:桃花诗词之旅

桃花流水杳然去 别有天地非人间

——桃花诗词之旅一

么里中心校 官志刚

一、开启

春天是花的季节,花的世界。可是人们一提到春天,就会想起浓艳的桃花。因为桃花在早春开放,芳华鲜美,往往成为春天来到的象征。

桃花的娇娆让人怜惜,桃花的绚丽让人沉醉。她姹紫嫣红的美丽不仅被寓以春天的象征,更有美人之寓意,在古代桃花诗中除了将桃花象征春天,以桃花比作美人或是将美人比作桃花,在古代桃花诗中屡见不鲜。

桃源即桃花源,是东晋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构建的世外仙境,是一个与现实对立的理想世界,那里与世隔绝,民风淳朴,人们安居乐业,无忧无虑,千百年来一直令骚人墨客心驰神往。因此,桃花往往和桃源联系在一起,成为文人雅士避世隐居的理想处所。

二、组诗

桃花诗词之旅之一

惠崇春江晓景

[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预案:

一、初读古诗,达到正确、流利。

1、学生自由读。

2、抽生读。

二、理解诗意。

1、思考:读着这首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抽生描述,再现诗中的画面。)

2、师描述:

春天到了,万物复苏了,竹林已被新叶染成一片嫩绿,更引人注目的是桃树上也已绽开了三两枝早开的桃花,妖娆地向人们报告春的信息。那在岸边期待了整整一个冬季的鸭子,它们最先察觉到了初春江水的回暖,早已按捺不住,抢着下水嬉戏了。由于得到了春江水的滋润,满地的蒌蒿长出新枝了,芦芽儿吐尖了,这一切无不显示了春天的活力,惹人怜爱。而河豚此时正要逆流而上,从大海回游到江河里来了。

3、同桌互读,脑中再现画面。再说说读了这首诗,你感觉到了什么?

4、介绍

惠崇:北宋名僧能诗善画,《春江晓景》是他的画作,共两幅,一幅是鸭戏图,一幅是飞雁图。王安石很推崇他的画,在《纯甫出僧惠崇画要予作诗》中赞道:“画史纷纷何足数,惠崇晚年吾最许。”

苏轼的《惠崇春江晓景》是根据惠崇的画而作的题画诗。苏轼的题画诗也有两首,这首是题鸭戏图的诗。

三、引读。

《惠崇春江晓景》这首诗鲜为人知,让我们一起来读其中脍炙人口的名句: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到唐诗宋词中旅游作文

真正能流传千古的永远是那些美好的事物,比如惠崇的画,比如苏轼的这首诗。让我们再一起来欣赏“惠崇晚景”,来吟诵苏轼的诗歌吧:

惠崇春江晓景

[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桃花诗词之旅二

么里中心校 官志刚

江畔独步寻花

【唐】杜甫

黄师塔前江水东,

春光懒困倚微风。

桃花一簇开无主,

可爱深红爱浅红?

一、导入:阳春三月,春光明媚,桃花“争开不待叶”,烂漫地盛开于枝头,让我们一起来欣赏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

二、初读古诗,达到正确、流利。

1、学生自读(正音)

2、抽生范读

三、理解诗意。

1、思考:从诗题看,这首诗会写什么呢?

诗的第一、二句分别交代了什么?

诗的第二句和第四句中,作者的神态发生了什么变化? 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2、全班交流:从诗题看,诗中有江、花、人。诗第一句交代了地点,提到了江;第二句交代了时间,即春天,同时描写了诗人懒困的神情。为什么会懒困呢?原来是因为春光融融,春风和煦造成的,正当诗人要在春风中休息时,却感到眼前一亮,一簇深浅不同的桃花盛开在江边,诗人的精神也为之一振,“可爱深红爱浅红”一句,不仅写出了桃花争妍斗艳的景象,为画面增添了亮丽的色彩,而且透过诗句,我们好像看到了诗人在桃花丛中欣赏玩味、目不暇接的神态。

3、同桌互读,注意读神态的变化,从作者陶醉其中的神态,感受桃花的烂漫。

4、抽生表演读。

5、多种形式诵读(男女生分读,赛读,师领读??)

三、延伸。

“可爱深红爱浅红”呢?从问句中,我们体会到这些花太美了,原来作者哪朵都爱呀,甚至是整个春天!

对全班同学说:“可爱深红爱浅红?你们33个同学,我更爱谁一些?美丽一万倍的xxx?需要毅力的xxx?把故事唤醒的xx?我爱你们每一个。无论深红还是浅红,我爱着整个春天。”

桃花诗词之旅三

么里中心校 官志刚

桃 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

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

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桃夭》教学预案

一、导入

可以由《春游曲》中的“万树江边杏,新开一夜风。”过渡到桃花的诗词之旅。

简单介绍诗经 周南。

二、朗读《桃夭》中每章的第一句

1、诵读每章节的第一句。

a、出示三章中的第一句,让学生看拼音自由读。

桃 夭(yāo )

诗经 周南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zhuó )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 fén )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 (zhēn )

b、指名读,要求正确。

c、同桌互读,要求流利。

d、分小组分句子朗读——全班齐读。

2、理解诗意。

a、出示重点字的意思。

夭夭:充满生气的样子。

灼灼:花朵盛开的样子。

华:花。

之子:这个人,这儿指新娘。

于归:出嫁。

宜:使??和顺。

室家、家室、家人:均指家庭。

蕡:果实丰腴。蓁蓁:树叶繁茂。

b、诗句到底在讲什么呢?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将原文和译文分成了白色和红色,分别请男生和女生来读。

桃之夭夭, 翠绿繁茂的桃树啊,

灼灼其华。 花儿开得红灿灿。

之子于归, 这个姑娘嫁过门啊,

宜其室家。 定使家庭和顺又美满。

一枝艳丽的桃花缓缓地出现在屏幕上,正好盖住了译文。全班再一起读一读原文吧。

c、二、三节同上。

桃之夭夭, 翠绿繁茂的桃树啊,

有蕡其实。 丰腴的鲜桃结满枝。

之子于归, 这个姑娘嫁过门啊,

宜其家室。 定使家庭融洽又欢喜。

最后一句结束的时候,一棵结着鲜美桃子的桃树出现在屏幕上,盖住了译文,全班同学一起读原文。

桃之夭夭, 翠绿繁茂的桃树啊,

其叶蓁蓁。 叶子长得密稠稠。

之子于归, 这个姑娘嫁过门啊,

宜其家人。 定使夫妻和乐共白头。

3、引读:《桃夭》是贺新婚歌,也就是送新嫁娘歌。在新婚喜庆的日子里,伴娘送新娘出门,大家簇拥着新娘向新郎家走去,一路唱道:“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这红灿灿的桃花啊,不就是那美丽的新娘么?让我们一起来祝福她吧: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篇三:到唐宋诗词中旅游:李清照

乱世中的女子——李易安

生作女子,她是至柔至真的出水芙蓉。

若作男子,她定是马革裹尸勇战四方的威武将士。

可是,这水一般的美人,却在伶仃中漂浮,在乱世中沉沦。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有人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这是早年的她,带着点点娇憨,含着少女的青涩,溜进我们的眼帘。那时的她,像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女,带着一颗纯真的心与对美好爱情的憧憬一门守望,把青梅嗅。

婚后,她与丈夫赵明诚搜集金石,切磋诗词,此恩爱生活何等令人艳羡。虽有偶尔分离,但也只是点点思愁。“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时的她是幸福的,她点点的哀怨也只是在爱情滋养下的情趣罢了。在爱的浸润下,她的词作功底愈加深厚。相思两三言,已胜过丈夫词作五十阙。

可是,当金兵的铁骑践踏南宋大地时,当丈夫畏死而临阵脱逃时,她的幸福美梦也从此打破。行至乌江,滔滔江水早已淹没昔日霸王的身影,却淹没不了易安此时的汹涌澎湃。“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这是她对项羽英雄本色的肯定,亦是对丈夫无声的指责,更是对这个偏安南宋的不满与愤慨。无奈,她只是一介弱女;无奈,她只是乱世中的一根蒲草;无奈,她偏偏生了一颗男子的雄心。在这乱世中,仲有千种风情,万股豪情,更与何人说,徒化作滔滔江水,一去不返。

然而,命运终究没有眷顾她。丈夫的离去,张汝州的虚情假意把她弄得伤痕累累。“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后人们只懂得称赞这叠词用得妙,却全然没有体会到她此刻内心深处的孤苦寂寞。“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后人们只懂得称赞这结尾写得妙,却全然没有体会到她此刻内心深处的悲愤无奈。在乱世中,谁愿做她的磐石给她最温暖的依靠呢?最终的她,虽赢得了“南宋最伟大的女词人”的美名,但脱去词人的外衣,她也不过只是个在受着情伤和国伤中孤独终老的女子罢了。

易安,我多想和你一起回到南宋,握着你的手,陪你在南山下采菊;握着你的手,共同吟咏平平仄仄的韵律;握着你的手,看你在春色中弄花香满衣;握着你的手,同你三月踏青,九月登高;握着你的手,走过那颠沛流离的日子,体会你的痛,你的愁你的无奈,做你身边的挚友。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也许是上天过于嫉妒你,所以给了你美貌、才华后,也给了你不平凡的生活。也许你这一生注定要在孤独与忧虑中度过,而你所能做的,也不过是挥挥毫,写写词,排遣一下内心的苦闷罢了。

乱世中的爱恨情愁,把一个临水照花的女子折磨得颜色憔悴,花容尽损。而乱世中的女子,也注定着要拥有不平静的一生。而你,易安,亦是如此。

拾起那凋零的海棠花,能否再次扮靓你的红颜?

篇四:唐诗宋词作文

唐诗宋词作文

唐诗宋词作文(一)

放眼望去,拥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中国,是一个诗词的国度。不论唐诗还是宋词,不论是李白;杜甫,还是辛弃疾;范仲淹。他们的诗词风格都各有千秋,对后世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在浩瀚的星空中,唐诗宋词是最璀璨的一颗星。

在朦胧的月色中,我看见他端着一碗酒朝我走来,他用一壶酒醉倒了你;醉倒了我;醉倒了他;醉倒了整个天下。

在他的”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中我读懂了他那放荡不羁的性格和那磅礴的气势。他展示着“我自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的个性。试想,站在飞泻直下的瀑布前,大哄一声: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那是何等的气势。这才是真正的诗仙,真正的“天子呼来不上朝”的狂傲豪气。

我站在月色之中,看着他手持一壶玉酒,扬扬洒洒,脱口几句,便成一篇令后世传唱千古的诗词,高傲的性格,磅礴的气势,令后人不仅赞不绝口,他的诗篇流传至今。

走进唐诗宋词,那一首“醉里挑灯看剑”虽有报国之志却无处施展,看那“醉卧沙场君莫笑”的悲壮。

我走在唐诗宋词的诗韵里,听着词人那一句句或悲或喜的诗词,清风拂面,把我灌醉。

唐诗宋词作文(二)

也许是因为觉得“灯下看美人,比平日美三分”,我喜欢和着淅淅沥沥的雨声读宋词。

开始,我喜欢东坡的豪放。“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是何等豪迈。但是,渐渐读来,我发现自己承受不了那种粗犷。这些词中极端的描述——或为胜利,前进而大喜,或为失败,壮志未酬而大悲,这些情绪让我所不能接受。每次阅读,我也总会随之产生极端,强烈的情感。

渐渐地,我把目光投向柳词。柳词轻快,鲜明的笔调让我不由得把心情也变得明快起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一幅色调明丽晚景图如泼墨山水画一般徐徐展开,惊艳众生。但是,我终究觉得柳词太过明丽,可远观,不可细细研讨。

最终,我发现让我心有所属的竟是温温婉婉的李清照。

或许是因为同是女性,或是因为我爱她略带忧伤的笔调,我对她的词情有独钟。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委婉的手法,含蓄的笔触,把那思念之情刻画的淋漓尽至。“人比黄花瘦”一句简直是妙不可言,让人不禁有怜悯之心,同情之感。

李清照也是个性格鲜明的爱国诗人,但她不会像豪放派人那般直抒胸臆,让人很难真正完全接受。她的“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依然保留了她含蓄的写作风格,柔和的笔触,“欲语泪失流”,这是一个女词人以自己的方式对国破家亡的悲凉外境的感叹,让人不得不叹服她委婉但鲜明的性格。

李清照爱国还体现在她对南宋统治者的痛斥。“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这位女词人在这首诗中淋漓展现出她的慷慨豪迈,对祖国的热爱,对南宋统治者苟且偷生的痛恨,力透纸背,使人佩服。

宋词,我独爱李清照,爱她温婉的性情,爱她委婉含蓄的笔触,爱她回味悠长的描写,更爱她柔中有刚的性格。

唐诗宋词作文(三)

“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不知几时,便传来这么一说。唐诗,想必对大家而言并不陌生,也许当你刚学会说话时,母亲就教你念《唐诗三百首》;其次是宋词,说起李清照,苏轼等着名词人也是耳熟能详的。

作为平时的爱好,我也蛮喜欢词的,并不仅仅是宋词,其他朝代的词人所作之词也毫不逊色,还别有一番风味呢!

先说宋词,都说其分为两派,即豪放派和婉约派,前者以苏轼为代表,后者应以李清照为代表。

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中“千骑卷平冈”“亲射虎,看孙郎”显现了太守踌躇满志,豪情满怀。“会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则表达了自己为国效命的坚强决心和爱国思想,并委婉地表达了期盼重新得到朝廷重用的愿望。

再说《水调歌头》开篇便向青天发出一连串的疑问“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

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一结句表达了作者无限深情而又无可奈何的期盼与祝愿。

说说李清照,《醉花阴》通过对相思之情的描写,表达了对丈夫的深厚感情;《蝶恋花》流露了她对失陷了的北方大地的无限眷恋;《声声慢》则表达了作者在>孤独生活中的深深哀愁。

宋词暂且一放,说说其他的。

李煜,五代时的着名词人。其《相见欢》中“剪不断,理还乱”比喻作者此时心乱

如麻,的确是剪也剪不断,想清理却越理越乱,把作者心底的焦躁、不安、痛苦、悲伤全都涌了出来――“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此时此刻,在作者心头的痛苦滋味是亡国之君的感受,表现了作者既无可奈何又无可解脱的不尽悲哀。

篇五:作文之品味唐诗宋词

品味唐诗宋词

中国的文化源远流长,中国的文人灿若星汉。白云般出世,春雨般入世。他们用自己旷达、豪迈的胸怀肆意书写着豪情壮志,勾勒出一幅幅清幽空灵的传世名作,语重心长地道出世间沧桑,天道无常。以对自然风景的写意朝觐生命的壮丽。

深厚的文化底蕴为文人们撑起一片底色常青的天空,满天星斗。我怀着无比的敬意揽下其中最眩目的两颗星辰:唐诗,宋词。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你是否已经从滚滚历史长河中,聆听到他豪放不羁的呐喊?提起唐诗,少不了的是李白,那个“绣口一吐,便是半个盛唐”的谪诗仙,那个伫立风雨中的飘逸的骚客,那个贵妃研磨、力士脱靴的狂傲诗人,一个传奇,一个陨落的不世之才??

长安回望绣成堆,你是否能想象盛唐时的繁华景象,无数诗人们的豪情壮志便湮没在长生殿上的软语呢喃中。那“寂寂江山摇落处”的风急雨骤终究敌不过贵妃妖娆的“回眸一笑”,可那“六宫粉黛无颜色”的倾城之貌,却最终埋葬了一代江山,一曲《长恨歌》最终为这段为世人所称道的爱恋划上句号。无数的诗人在那“厩马肥死弓弦断”的年代,傲然挺立,弃笔投戎,挺拔为一介武将,铮铮的誓言萦绕于玉门关外。“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一句句豪言壮语化作斗志印入血肉之中,一颗颗赤子之心碰撞出厉声呐喊。那些诗意磅礴如喷发岩浆的歌者们以乱世为舞台,用战士们的血汗谱写出一首首边塞诗歌,鼓舞着他们悸动的心。

无论是豪迈、繁华抑或是悲壮,一切皆是唐诗的魂,为我们述说着湮没在历史长河中的悲歌。

“以月为容,以柳为眉,以玉为骨,以冰为肌,以词为心。”只因这一段话,

我迷上了宋词。

一字一句地细细品读,余韵悠扬,一言一语之间无不洋溢着词人的心意。不仅仅是伤春悲秋的哀怨,更有“聊发少年狂”的豪迈,“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的壮烈,一切都激荡着我的心,仿佛心中的一根弦,有了惊叹的弦音,我为之陶醉。

撑一叶轻舟,转过秦淮河畔,你是否听到岸上的歌女低唱《后庭花》,那被称为亡国之音的靡靡之声。工书善画,洞晓音律,南唐李煜,一个生错帝王之家的词人,一个让我无法去忘怀的人。倾心“落花流水”,垂泪“故国难现”,忧思“梧桐深院”的亡国之君。在北宋兵马的凌厉攻势下,承受着南唐迅速灭亡的苦痛,终以脍炙人口的“一江春水”换取一杯毒酒,化作无尽的哀怨。诵读之间,不禁潸然泪下,心绪如同疯长的蒿草,似乎一刹那间填满,又被抽空。闭眼,感动着,品味着,陶醉着??

黄昏时分,当天际晕染开一片暧昧的嫣红,手捧一本唐诗抑或宋词,轻吸一口气,翻开泛黄的纸张,淡淡的书香,携着情结入梦——扬鞭策马驼铃古道,玉骢踟躇杏花江南。

远处,一阵书香飘来,香如茉莉却又淡如芷兰。那书香,从一千多年前的唐王朝飘来,从烽烟四起的战场飘来,从青山绿水的大自然??在那个诗的王朝里,我们嗅着阵阵诗香,品读着诗一般的生活,诗一般的人生??

诗里,我们读出了盛唐的精神,盛唐诗人所独有的高昂向上,“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说的是一种超然的自信,像阳光下的花香四溢;“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道的是不畏艰险孤愁的侠客般的豪迈,如大山里飞舞的雪花;“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抒的是男儿救国的一腔热血,一片赤诚??唐诗,让我们看到了多少诗人的抱负与志向。

诗里,我们读出了不同的人生哲理,不同的生活取向。“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孤傲的李白在朝要力士脱靴、贵妃研磨,在野“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面对日益腐朽奢侈的统治阶级,他愤然离去,在山水中放纵自己以求解脱。而诗佛王维,则在清幽淡雅的自然中悟出禅理,诗里一片清新宁静与恬淡自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给世人展现的是一幅桃花源式的田园风景图。

诗里,我们读出了中唐凄苦的百姓生活,安史之乱后国家的一片狼籍。杜甫用沾满血泪的笔触为人们写下了历史承载不了的沉重与真实。我们仿佛从“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里看到了无奈而又痛苦的身影;从“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里读出对残酷现实的愤怒与不满。唐诗不仅记载了盛唐的激昂乐观,灿烂辉煌,也记载了战争不断的民不聊生,悲惨凄凉。

诗里,我们读出了多少游子乡思,离妇闺愁。从“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到“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亲情便如绵延不断的山峦在心灵深处延伸着,倚窗眺望,其间有多少思念如丝如雨,永远剪不断。我们沉醉在“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的愿景里,惊诧于“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在“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里遐想。

在那个诗的王朝里,有李太白、王维、杜子美、王昌龄??多少自成一家的大诗人,他们轻唇一启,绣口一吐,便啸成了整个盛唐。诗香轻轻地飘着,漫漫的历史长河里,香气满乾坤??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