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对联装裱背景色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4 06:24:57 体裁作文
对联装裱背景色体裁作文

篇一:书画装裱

书画装裱

唐朝张彦远讲:“夫金出于山,珠产于泉,取之不已,为天下用;图书岁月既久。耗散将尽,名人艺士,不复更生,可不惜哉”。早在一千多年前,人们就在关注着书画作品的命运,也暗示当时有着精良的裱工,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裱画操作工艺。

1、 立轴有一色、二色、三色裱,纸镶绫边、纸镶旗杆边等格式。立轴画心的

四周,一般由"圈档"(紧包住书画的绫、绢或纸的窄边)、"隔水"(紧靠书画的那部分绢或绫)、"天地头"(隔水上、下的两部分绢或绫,上为"天头",下为"地头")、"包首"(书画背包起首部位,在书画卷起后包于卷的外部的那部分丝织品)、"惊燕"(裱贴于"天头"上的两条竖的绫或绢的条子)、"天地杆"(包卷在书画两头内的两根木杆)、"轴头"(套住"天地杆"暴露于书画外的木杆的两头,卷画时手握之处)、"签条"(贴于包首上的绢或绫的长形条子,用于书写书画名)等组成。

根据建筑物高低、画心长短的比例而定,并予以相配合。

① 一色镶边框的"天地头"用同一浅色绫绢挖嵌或镶成,不用"惊燕"。 ② 二色裱由"圈档"、"天地头"、"惊燕"组成。"圈档"随画心配色,"惊燕"与"圈档"颜色相同,"天地头"用蟹青、古铜等较深颜色。

③ 三色裱与二色裱相同,另加上、下"副隔水","副隔水"的颜色比"圈档"较深,"惊燕"色彩有别于"副隔水"("三色裱",是在"天地头"和"隔水"之间再加一层绢或绫的裱,故有三截。中间加的一截称为"副隔水")颜色。

2、

2、对联,秦汉以前用桃木作板分写"神恭"、"郁垒"神名,悬于门之左右,以为驱 鬼压邪之用。至五代,据《宋史·蜀世家》记载,五代后蜀主孟昶,在寝门桃符板上自题:"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的联句,世称"题桃符",这是对联的起始。宋时,民间广泛张贴对联,后盛行于明清。

3、宋代开始流行用书画裱成条幅装饰壁面,称为"屏条"。元代则通行"墙皮画",即把托好的大幅画用来遮壁。至明、清发展为4~12幅画面,拼成为整体的一幅连屏,称为"通景屏"。由于"通景屏"跨幅连景,中间不宜用镶料,不然有隔断之感,故中间几幅的左右和外侧两幅的内边,仅镶一条约半厘米的绢窄边,隐在画幅背后,起护托作用。每一条屏条,要求裱得长短、宽窄、镶料都一样,一般都用一色浅米色或浅湖色绫绢装裱,通常尺寸比立轴为短,并排挂在一起,中间不露出墙壁,所以地杆不装轴头,两端用色锦封。 另一种是四条分别为春、夏、秋、冬四时景物,或四条篆、隶、正草等书法的屏条,都称为一堂。

4、册页,在唐以前,书画都以卷轴,因阅读不便,唐始有将卷轴分割成多页的,为防遗失,便装潢成册,方便观看,名"册页"。册页的装裱基本方法一如卷轴,但装裱纸层加厚,至少要裱纸八层,使之硬如纸板,再大还须加层。册页有三种式样,一种是横式画心,裱成上下翻阅的,称为"推篷式";一种是竖式画心,裱成左右翻折的,称为"蝴蝶式";另一种裱成通折连成一体的,称为"经折式"。

中国书画的装裱

中国古代绘画最早大多画在帛和绢上,后来更多的画在宣纸上。因宣纸质地薄软,容易破损和皱折不平,为了便于观赏和收藏,必须加厚加固,古人开始在画心背面托裱麻纸、布帛等材料称之“裱褙”。为了使裱件典雅美观,画心四周镶上绫、绢等丝织品。破残污损的古画哪怕是已经支离破碎,只要经过能工巧匠的揭裱便能使之恢复原貌并能延年益寿。保护国家文物使名人真迹能流传百世,应归功于神奇的装裱艺术。

装裱的款式,可分为悬挂款式与案头款式两大类。悬挂款式又分为镜片、条幅、横披、对联、屏条、通景屏等,案头款式分为手卷和册页。装裱的类别和款式不同,其工序方法也不相同,下面介绍最基本装裱工艺的工序和制作过程。装裱工艺大致可分为六大部分,每一部分又可分许多小的工序。

第一部分为定型备料,包括制浆糊、托复褙、托染绫绢等。

第二部分上浆托纸,包括调试浆水、配托纸、润画心、上浆托纸、刷浆口、上墙绷平晾干。

第三部分裁画心、下料,包括画心下墙,取正方裁、量裁镶嵌材料。

第四部分画心与镶嵌材料的组合、定型,包括镶局、镶牙子、镶边、镶天头地脚、卷边或沿边、上钉角等。

第五部分复画上背,包括配复背纸、裱件的闷水润性,刷复裱上画和排平, 加辅料、上墙、绷平。第六部分最后完成,包括下墙、打蜡、剪边、装天地杆轴,挂网结带。

书画装裱技术

装裱古旧字画,需经过冲洗去污、揭旧补缀、修磨残口、矾挣全色、刺制裱绫、镶嵌绫绢、转边扶背、砑光上杆等多道工序。但主要可分为:修复画心、品订裱式等。

修复画心

古旧字画有的残损,有的污脏,修复方法有以下几种:

①去污。画心因烟熏尘染,质地变黄变黑,如画面颜色稳固,可将画心放入清水内浸泡,隔时换水,即可明净。污迹较重,可用热水浸泡,或缓缓浇淋开水。画面颜色受潮返铅的,可用双氧水涂抹消除。画心生霉,有黑有红,黑霉易涂,红霉可用高锰酸钾溶液涂在霉处,稍时再涂双氧水和淡草酸水,如霉不严重,一次即可除掉。用药物去污后,务必用清水冲淋画心,免蚀纸绢。

②揭旧。揭前在画心正面用排笔蘸清水或温水刷湿,并覆盖新纸一张,反置案上待揭。古旧字画多有断裂,如在揭心之前,不附加垫纸,揭托之后,不易起案。画心局部颜色不稳定的,应稍施淡胶矾水,干后,再行闷水。有些残破糟朽的画心,当日揭不完时,应在已揭过的部位,均匀地放置些湿纸团,然后覆盖一层塑

料薄膜,以防画心干裂错位。揭画心上的旧纸,一般应根据字画的薄厚、残状、颜色以及质地的具体情况制定揭旧方案。

③托补。已揭好的画心,如完整,可调兑稀糊,托一层比命纸命绢稍浅的旧色纸。如有残缺,可用手将画心残处边际揉出薄口,选好补纸,端正纹理补上,并在补口边际搓出薄边。使接缝处厚度适宜。补缀残缺的绢本字画,一种方法是揭毕待干,用刀将残处刮成薄口,上糊补绢,浆口干后再修刮补绢边际,使补口相合。另一种方法是托上一层与原命绢质地、丝纹相近的薄绢。正面如有残缺,可用素纸补在托绢的背面,使画心薄厚统一,干后再用刀修磨画面残缺处的边际。托旧绢画心时,要用干纸吸去正面的溢糊,以免留有浆迹,影响古旧作品的“褒光”。

④全色。字画经揭托,待干后,务使补纸补绢的矾性适度。否则,矾轻则透色,矾重则滞笔。全色时,应将颜色调兑得浅些,复次全就,使颜色渗进纸纹纤维,取得画面色调统一的效果。画心有缺笔的,补全时,需先审视画心气韵及用笔特点,然后轻勾轮廓,调兑颜色,进而全之,力求使补全的一笔一点、一墨一皴均与原画浑然一体。对于一些具有重要学术研究价值的经卷、书籍、契证等文物,经过洗污补托,如有残缺,不必求其复原,只把残缺处的色调全补得与通幅基本一致即可。

品订裱式

画心修整后,根据字画的幅度大小、形状及内容分别装裱成画片、条幅、手卷和册页等形式。

①画片。字画四周镶嵌绫绢、扶背后装入镜框的称“画片”,也称“镜心”,有横式和立式两种。横式的裱绫,上下两条边大小相同,两条立柱应比上下的两条绫边宽。立式的两条绫边相同,天头要比地头略大。

②条幅。俗称“中堂”。立式画心可裱成一色、二色或三色条幅。天地头、绫圈、隔界多大适度,要依画心大小确定。横式画心多裱成横披或“宣和裱”。宣和裱式一般不镶绫边,只镶上下隔界、天地头及古铜绢边,天头处贴两条与隔界用料相同的“绶带”,又名“惊燕带”。横披粘上天杆,两头分别粘上月牙杆的称做“月牙杆横披”。数幅内容相关而又张幅相同的立幅画心,可装裱成条屏、通景屏或对联。屏类条幅的天地及边界的裱绫不宜大;4条、6条或8条的通景屏,因画面相连,只在上下两条的外边镶绫。

③手卷。狭长的横幅画心,可分别裱成大镶、小镶或撞边手卷。卷类裱式结构复杂,裁断各部位的裱料都应参照一定的尺寸规范,力求使画面美观、协调。装裱手卷,注意参差接缝,避免迎首、画心、尾子的镶缝赶在一条线上。迎首应选旧色洒金纸或藏经笺等名纸。包首宜用旧锦,手卷剔子和轴头多用玉石琢磨而成,如用象牙雕制,色雅结实。卷类字画放置案几欣赏,为避免包首受损,可做软囊楠木或金丝红木盆装置。

④册页、碑帖。一般画心小而数量多的可分别裱成开版册页或推篷册页。开版册页的画心在右开,题诗则在左开,天头稍比地头大,立柱、分心与地头基本相同。

篇二:书画装裱

中国书画装裱的起源与发展

摘 要 当代的书画装裱大师在研究古代装裱工艺的基础上,结合长期的实践经验,对装裱工艺作了系统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并相继出版了一系列专著,促进了传统装裱工艺的普及和发展,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用价值。

关键词 书画装裱艺术 起源 发展

书画装裱艺术从战国帛画、缯书上的滥觞到西汉大帛画轴的基本成形,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从考古资料来看,1973年湖南战国楚墓出土的《人物御龙帛画》,为研究书画装裱的起源提供了极其宝贵的实物资料,其“最上横边裹着一根很细的竹条,上系有棕色丝绳。”后来,在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帛画上又进一步发现“丁形帛画的顶部裹有一根竹竿,并系以棕色的丝带,中部和下部的两个下角,均缀有青色细麻线织成的筒状绦带。”上述资料可以将我国书画装裱的历史,推至距今2000多年前的战国时期。

秦汉时盛行屏风,那时的屏风就是经过裱褙的,以起加固保护作用。后来,因旧屏风上拆下的书画需要保存,就发展成了真正意义上装裱,因此汉代即有装裱的绘画出现了。装裱书画既为了保护,又是为了美观,对帝王而言,还是为了显示其威仪。先秦时代就有“为人主上者,不美不饰之,不足以一民也”(《荀子·富国》)的说法。

书画装裱技法浅析

摘要:书画装裱是中国独特的艺术形式,历史悠久,始自晋代。本文从中国书画装裱的基本概念、涵义及发展历程入手,对装裱艺术中立轴品式、横披、镜片的装裱、册页、手卷等方面加以粗浅的论述。

关键词: 装裱 艺术 立轴品式 横披 镜片

史载,春秋以前,以竹简书写。战国以后开始用帛,秦时有帛书。西汉初已有了装裱技艺之一的纸技。晋代,装裱技艺正处在初级阶段。隋唐时期,书画艺术的兴盛推动了装裱技艺的进步。宋朝帝王喜欢书画,装裱业随之受到重视,装裱技艺纳入宫廷。至元代,代装裱风格,形制及技法等未见新意。明清两代书画装裱格调多沿袭唐宋风格,装裱技艺已从宫廷扩展至民间,已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一种形式。直到现在科学技术的发展,出现了机器装裱,装裱工艺得到了完善、改进、创新,装裱的品式种类也愈加细腻繁复。

一、立轴品式:

立轴,又称“挂轴”、“条幅”、“条山”、“竖幅”、“轴子”。根据画心的大小、长短、形状,分别设计成中堂、对联、条屏以及圆光、扇面等不同款式。

(一)一色裱。裱件的镶料由一种颜色装饰画心的称之为一色裱,或称一色镶、一色装。裱件有以下几部分组成:画心、边、天头、地头、天杆、地杆、轴头、丝绳、丝带、局条、铜耳、封箍。

传统装裱技艺现状一瞥

源远流长的书画是中国特有的艺术瑰宝。历经千百年,我们今天还能够有幸欣赏到品种繁多、神韵各异的书画珍宝,不能不说得益于中国书画装裱技艺的发达。一件件流芳至今的

书画艺术作品,凝聚着一代代书画装裱艺人的聪明才智,浸透着他们辛辛苦苦默默无闻付出的殷殷心血。独特的书画装裱技艺发展到今天,其现状和前景又如何呢?是否也像许多传统技艺一样,被匆匆忙忙的现代生活所遗忘,甚至日渐难以为继呢?

令人欣慰的是,随着我国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传统书画装裱技艺的发展不仅不会停止,还将面临一个生机勃发的春天的到来。然而,现有的发展水准和规模与日益扩大的需求极不相称,已成为制约书画装裱技艺迅速发展的瓶颈。要解开这个难题,探索书画装裱技艺的明天之路,有必要先回顾一下其不凡的前天和昨天。

装裱,也称装潢,古时又称装池、装治、装背、装褫、裱背、潢治。所谓“装”,指为书画装潢门面,使书画有天、有地、有框,形象地说,就是有一身绢丝包缝的“衣裳”;所谓“裱”,是指用多层纸将书画加厚,使之延长寿命。书画装裱是装裱的重要一支,书画装裱是传统装裱技艺的重要部分。一些已经糟朽破碎,千疮百孔,糜烂成团的残损书画,一经修复装裱,犹如枯木逢春,魅力再现,显示书画装裱技艺的神奇活力。

爱心引出的发明

——新型书画装裱法快速装裱字画技术帮您致富

书画装裱是我国独特的传统工艺,具有悠久的历史和鲜明的中国民族特色,是伴随着中国书画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而生成的一种装裱工艺。据国内经济专家表示,随着国内书画艺术市场逐年升温,人们对书画装裱工艺的需求越来越高,书画装裱行业必将面临一个前所未有的商机。然而,当前书画装裱人才却是缺而又缺……

第一跨:从“铁饭碗”到“发明家”

装裱工艺是书画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历来有“三分画七分裱”之说。但传统的装裱工艺程序十分复杂,且耗时甚长,从去皱、托画芯到上绫上光,要经过几十道工序,很难掌握。多少年来,人们一直在探索着能够找到一种简便易学的书画装裱方法。直到时光定格在1995年,一种神奇的装裱技术横空出世,才彻底改写了千百年来装裱一幅字画需十几天甚至几十天的历史,神奇技术的发明引发了书画装裱史上的一场革命,并成为一种高雅的艺术产业。而该技术的发明人起初是一名端着“铁饭碗”、吃皇粮的国家干部,任职于山东省工商局经济检查处的李柏呈。一个对装裱完全外行的人,所从事的职业跟装裱相差十万八千里。是什么原因使他发明了书画快速装裱法呢?自从齐鲁晚报《爱心引出的发明:一个真实的故事》报道了他的事迹后,人们才知其原由。

手足有规矩 呼吸需控制 书画装裱,难于动手术?

《书比画难》一文,文中从学艺、创作时间和创作过程、创作结果、作品评价等方面论述了书比画难。文中提到:“绘画,既可以学本国之传统,也可以学西方之现代。学习的参照系多,空间大,可以另辟蹊径。书法,想学西方,西方也没有,只能从祖宗留下来的东西下手。”“绘画可以?五日画一山,十日画一水?,某处画得不好,可以修改。书法则必须一气呵成,要求操笔立就,不允许修改。”“绘画除了线条之外,还有色彩,线条用得不好,还可以用色彩补救,甚至好的题材也一时可遮掩语言的不足。书法只凭单一的笔道说话,白纸黑字,一笔下去,好坏立显。”“书法写的是汉字,汉字人人都会写,人人都能说出个一二三四,想得到众人的肯定,难。”“书法之难,难在给定的传统中有真正的创造,作者一再提及书比

画难。笔者却认为装裱书画更难,现简述装裱并从几个方面略述装裱书画的难。 书画装裱美化书画作品

装裱书画,简称裱画,也称装潢、裱褙等,主要指以各种纸、绢、绫、锦对书法、国画作品进行美化装饰的一种手工技艺。

由于中国书画主要是采用绢或宣纸为载体。其质地纤薄,特性柔软,历时较久,易于破碎。古代为了利于保存,便于观赏,从加固的实用需要出发,多用麻纸等材料在书画背面裱褙数层为装裱,而后逐渐加以美化,四周镶嵌薄型的绫、绢、锦等丝织品为边框,在背面裱一层或数层纸,并加上必要的装饰,使原件更为牢固,而且便于舒展、悬挂。

中国书画装裱传统品式探究

内容摘要:书画装裱是构成书画艺术不可或缺的条件。卷轴装是我国文化典籍和书画装裱最早的一个门类,一直到唐代,挂轴装等其他的形式才相继出现。挂轴装又有立轴、对联、屏条、横披、镜片等之分。研究书画装裱的传统品式,对于继承和发展以及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 键 词:书画装裱 品式 起源 发展

书画装裱是我国独特的一门传统艺术,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人们最初对书画进行装裱就是要使书画平整结实,但随着生产力的提高,人们的审美需求有了更高的要求,这就促进了书画装裱工艺向纵深发展。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书画装裱已逐渐发展成为与建筑艺术相统一的形式美,从而构成了书画装裱品式完整的一门艺术。我国传统的书画装裱品式多种多样,下面就常见的传统装裱品式及起源,举要分述如下:

手卷、横披

手卷在我国是最早的装裱形式。所谓卷,是指裱成横长的式样,置于案头可以边卷边看的。中国古代的一切图籍,原来都是卷舒的。有的卷长达数十米,所以又叫长卷。手卷的装裱形式有撞边卷、转边卷、套边卷三种,虽然装式不同,但规格基本一致。其整体结构分为画心、引首、天头、拖尾、隔水和副隔水等部分组成。

书画的装裱与市场价格

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艺术品市场呈现一派蒸蒸日上的新局面,书法、绘画市场更是如此。这些年不断有新人进入艺术品市场,收藏队伍不断扩大。就书画作品而言,人们除了需要学习其艺术特征外,它的装裱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课题。中国有句谚语:“人恃衣裳马恃鞍。”同理,书画艺术与装裱艺术也是密不可分的。因为装裱不仅是令书画锦上添花的一门加工技艺,更是使书画作品得到完好保存的最好方法。

一、 书画的装裱

一幅书画作品完成之后,都需用传统的形式进行装裱,以示悬挂式收藏,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见到的轴式装裱。由于历史等原因以及人们欣赏习惯的影响,立轴现在是最普及、款式最多的一种形式。这种装裱大体经以下工序来完成:

1、托画心:将书画原作反铺在裱画案上,刷浆糊,托一层覆背纸,四周再刷浆上板晾干。

2、方画心:将托好晾干的画作取下,找好对角,裁去多余纸边。

3、镶绫边:将事先托好的绫绢按需求尺寸裁好镶在画心四周,将两边卷边留待上天杆地轴的夹口。

4、上覆背纸:将镶好绫绢的画幅反铺在案子上,喷水、展平、刷浆糊,然后将生宣纸刷在背面(两层)。

5、上板(又称上墙):将上好覆背纸的画幅接口用宣纸头吸一至两遍,这是为了接口处在上板后先干,以防崩裂。

快速装裱方法装裱剪纸适宜普通剪纸装裱,速度快,价格低。

用传统方法装裱剪纸作品,很多朋友网上交流都说受益匪浅,就是具体操作难度大。这里说明一下,传统装裱方法适合那些名家的、精细的、收藏的高档剪纸作品。对于那些为了走市场、临时悬挂的可以用快速装裱方法,应大家的要求,我把操作方法介绍给大家。

快速装裱方法是书画装裱的一种新方法,它用现代新型材料代替传统的浆糊,解决了传统方法工艺复杂,难于操作的问题。提高了工效,裱一幅画只用一个小时左右就可以裱好。并且不变形、不虫蛀。这种方法很适合剪纸的装裱,易操作,缺点是寿命短,不适合收藏作品和精品剪纸的装裱。

装裱方法装裱剪纸介绍

一、所用材料和工具

1、工作案台。(家用写字台、餐桌都可以)。

2、调温电熨斗。

3、三角板、直尺、卷尺。

4、毛布或毛毡。(铺在案台上)

5、剪刀、壁纸刀、笔、锯、裁板(玻璃或板,用裁料时垫于下面以防伤案及垫布)。

6、裱画用胶膜、代胶锦绫、托心纸、色宣、夹宣、轴头、天杆、地杆、絛縄、丝带、泡钉。

二、具体操作方法(以40×60剪纸裱轴为例):

1、 托画心

裁42×62大的胶纸一张,案板铺上毡布,胶纸铺在案板上,将胶纸胶面向上,剪纸放到胶纸上,正面向上,上面铺上一张胶膜纸,用熨斗从一端至另一端排熨一遍。取下胶膜纸查看剪纸是否粘好,没粘好的地方重复上述方法直到粘好为止。然后将剪纸同胶膜一起揭下来,案板上铺上60×80的画心纸,把带胶膜的剪纸铺在画心纸上,上面铺上胶膜纸,用熨斗排熨一遍。这样剪纸就粘到画心纸上,托心工作完成。

2、托色纸

裁一块与色纸同大的胶纸,将胶纸铺在案板上,胶面向上,上面铺上色宣纸,(颜色根据剪纸色而定)。用熨斗从一边排熨一遍,然后将纸翻过来从背面熨一遍,检查无气泡,完全粘和即可。然后裁成3毫米的小条用镶画边用。

3、下料

方心;将托好的花心方成40.4厘米×60.4厘米

边条;将带胶锦绫裁成6厘米×61厘米 =2条

天头;将带胶锦绫裁成52厘米×54厘米=1块

地头;将带胶锦绫裁成52厘米×36厘米=1块

注意;锦绫花文的方向应当一顺。

天窜纸;用复背纸裁成52厘米×5厘米=1条熨上胶纸

地窜纸;用复背纸裁成52厘米×13厘米=1条熨上胶纸

复背纸;54厘米×152厘米=1张

角袢;带胶锦绫裁成2厘米×18厘米=2条头剪成花

签字条;用仿古宣裁成2厘米×25厘米=1条熨上胶纸

天杆;截成52厘米长1根

天杆包头;用带胶锦绫裁3×3厘米=2块

地杆;纸地杆截成52厘米长

地杆包头;用带胶锦绫裁成5×13厘米=2条

距条;用托好胶纸的色纸裁成0.3厘米,总长650厘米

4、镶活

上复背:将复背纸铺在案板上,画心、边条、天头、地头、天窜纸、地窜纸按顺序排好,用熨斗熨烫一遍,然后整体翻转过来,从背面再排熨一遍,查看有无气泡,是否粘牢。

镶距条:再画的四周用带胶色纸距条镶一周,用熨斗烫上。画轴两边镶上距条烫好。

上附件:将画翻过来背向上,四个角镶上角袢,右上角镶上签字条。按上天地杆、絛縄、丝带。整副画完成。

5、要说明的几点;

裱时一定要试验调整电熨斗的温度和熨烫速度,温度高会产生气泡,温度低粘不上。

为了使画面好看,可以将剪纸以外的胶膜去掉。方法是用复背纸复在画的正面,用熨斗熨烫,待胶膜融化时迅速揭起复背纸,把多余的胶膜粘下来。但是粘过的纸不可再用,以免粘到剪纸上。

由于胶膜的老化期短,不适合裱高档剪纸和用于收藏的剪纸。好的剪纸、收藏剪纸最好用传统装裱方法,即手工加浆糊装裱。

篇三:2010年高考语文试卷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语 文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第1页至第4页,第Ⅱ卷第5页至第11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注意事项:

1.答第Ⅰ卷,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题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卷上。

3.本卷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本意。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皱纹/骤然 杀戮/山麓 琼楼玉宇/群龙无首 ......

B.挟持/偕同 竹笋/损失 柳暗花明/扭转乾坤 ......

C.肋骨/擂台 嗟叹/街道 追根溯源/素昧平生 ......

D.游泳/踊跃 祝贺/豁达 倾家荡产/轻装简从 ......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A项读音依次为zhòu,lù,qióng/qún;B、项读音依次为xié,sǔn,liǔ/niǔ;C、项读音依次为lèi,jiē,sù;D、项读音依次为yǒng,hè,huò。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驰援 万户侯 明察秋毫 急风劲草

B.规矩 流线形 歪风邪气 通宵达旦

C.催眠 及时雨 寸草春辉 防患未然

D.签订 护身符 屈指可数 语无伦次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A项“急”应为“疾”;B项“形”应为“型”;C项“辉”应为“晖”。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传统的“严父慈母”在一些三口之家中逐渐演变为“慈父严母”。以前严厉的父亲如今在这些家庭中扮演着唱红脸的角色。 ...

B.该县有关部门决定在今后两年内斥资对这位名人的故里进行修复,把它们打造成精品,以吸引外..

地游客,使当地旅游人气更旺。

C.经过多年的深入研究,该课题组撰写了专题报告,对我国票据法的特色及其立法决策中的几个问.

题进行了分析论述。

D.他准备出售自己珍藏多年的字画,并把出售所得捐赠给西南干旱地区,但后来字画不慎遗失使他的计划成了纸上谈兵。 ....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B项“故里”指故乡,老家,和“修复”不搭配,应该为“故居”;C项“其”指代不明;D项“纸上谈兵”指在纸面上谈论打仗,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也比喻空谈不能成为现实。可改为“一纸空文”。A项“唱红脸”指在传统戏曲中勾画红色脸谱扮演正面角色,比喻在解决矛盾冲突的过程中充当友善或令人喜爱的角色(跟“唱白脸”相对),使用恰当。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曹操的性格具有双重性,他的雄才大略与奸诈凶狠对于任何一个扮演他的演员来说都具有挑战性,也是个难得的表演机会。

B.我国计划在2011年向太空发射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的实验,这一消息引起世界各国极大关

注,被全球各大媒体争相报道。

C.尽管作为欧盟成员国的希腊经济总量有限,其债务危机不足以使美国经济受到直接冲击,但是仍然会间接影响美国经济的复苏进程。

D.灾后重建三年目标任务两年基本完成的原因:一是十八个对口援建省市支援的结果,二是灾区干部群众自力更生所取得的成绩。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A项“他的雄才大略与奸诈凶狠”与“也是个难得的表演机会”搭配不当,可改为“演这个角色也是个难得的表演机会”;B、成份赘余,删去“的实验”;D、句式杂糅,去掉“的原因”。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书画的装裱

书画装裱是伴随着书画创作产生和发展的一种特殊的工艺。

至迟在两晋时代,书画装裱进入初创时期,在选材、样式及技法上还并不完善。南北朝时,书画装裱有了初步发展,产生了卷轴这种装裱样式。 唐代,以人物、山水、楼宇为题材的大幅绘画勃然兴起,书画装裱获得了很大发展,产生了卷轴和册页这两种新的装裱样式。五代历史非常短暂,但绘画艺术却取得了明显的进步,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一时期,由于画绢幅面的扩大,大型绘画的创作成为可能。一些作品成为屏风的装饰,而后人可能在屏风修理过程中,将其以单幅作品的形式进行装裱和收藏。

宋代书画名家层出不穷,书画装裱飞跃发展。宋代帝王十分喜好书画,在宫廷内设立翰林图书院,以奉绘事;同时又设立装裱书画的作坊,制定装裱书画的格式。此时,书画装裱工艺进入成熟阶段,装裱样式有了新的发展,产生了著名的“宣和装”手卷。随着丝织技术的发展,各种质地花纹的织物为书画装裱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被广泛用作装裱材料。不过,著名书画家米芾认为:绢比纸耐磨,书画展开和卷起过程中二者的相互摩擦容易导致书画磨损。因而,他主张以纸来托裱书画,他的这种观点对后世书画的保存产生了重要影响。

明代是我国绘画发展的重要时期,书画装裱进入发展的黄金时期。明朝皇帝把仁智殿作为御用画院,并设立了专门从事书画装裱的机构。此时,江南地区出现了一批通晓诗文书画的文人雅士,文人画有了很大的发展。在这种背景下,以苏州为发祥地的“苏裱”开始兴起并广受推崇,书画装裱出现了“普天之下独逊吴中”的景象。在书画装裱样式方面,原有的手卷、册页等在装裱样式上更加完备,挂轴画已经基本定型并开始普及,万历年间在挂轴的基础上,产生了对联这种新的装裱样式。在装裱理论方面,周嘉胄所著的《装潢志》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专门的书画装裱理论著作。 书画装裱因为所在的地区以及使用的工具、材料的不同,加上装裱格调、工艺的差异,形成了不同的流派和风格。清代出现的“京裱”与“苏裱” 并称为中国书画装裱的两个主要流派。“京裱”古朴庄重,讲求防燥、防裂;“苏裱”工艺精湛,用料考究,讲求防霉、防蛀,直至今日,这两个流派仍然影响着中国的书画装裱。

书画装裱能够更好地表现书画的艺术魅力,使书画得以长期保存,对繁荣传统文化发挥着独特作用。《五牛图》《清明上河图》等珍贵名画能够幸存至今,很大程度上是经过装裱与修复的缘故。

5、下列关于“书画装裱”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书画装裱选材、样式及技法的不完善使书画装裱发展迟缓

B、各种质地花纹的织物使书画装裱材料有了更大的选择空间

C、书画创作的繁荣能促进书画装裱工艺的不断发展和成熟

D、统治者的重视促进了宋明两代书画装裱工艺的不断发展。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文中没有提到书画装裱发展缓慢,书画装裱选材、样式及技法的不完善不是书画装裱发展迟缓的原因,

6、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用纸托裱画作的装裱方式使得我国古代珍贵名画能够幸存至今。

B、《装裱志》是我国书画装裱进入发展的黄金时期的重要标志之一。

C、地理气候的差异使我国不同地区就有不同的装裱流派和风格。

D、“京裱”和“苏裱”两大流派代表我国书画装裱工艺的最高水平。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A、用纸托裱画作的装裱方式对后世书画的保存产生了重要影响,与我国古代珍贵名画能够幸存至今无直接因果关系。C项“我国不同地区有不同的装裱流派和风格”错,地理气候的差异仅仅是有不同的装裱流派和风格原因之一。D、“京裱”和“苏裱”两大流派仍然影响着中国的书画装裱,但不能说代表我国书画装裱工艺的最高水平。

7、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五代时期大型绘画因为画绢幅面扩大而只能装裱单幅作品。

B、讲求防燥与讲求防霉对书画装裱材料有着不尽相同的要求。

C、社会对“苏裱”的推崇使江南地区文人画在国内独领风骚。

D、清代古朴庄重的“京裱”的出现能够使书画装裱成本下降。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A项五代时期大型绘画因为画绢幅面扩大,大型绘画的创作成为可能,还能装裱多幅作品。C明代江南地区文人画有了很大的发展。在这种背景下,

以苏州为发祥地的“苏裱”开始兴起并广受推崇。D、“使书画装裱成本下降”的推断不合情理。

三、(9分,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尹赏字子心,钜鹿杨氏人也。以郡吏察廉为楼烦长。举茂材、粟邑令。左冯翊薛宣奏赏能治剧,.

徙为频阳令,坐残贼免。后以御史举为郑令。

永始、元延间,上怠于政,贵戚骄恣,红阳长仲兄弟交通轻侠,臧匿亡命。 而北地大豪浩商等报怨,杀义渠长妻子六人,往来长安中。丞相、御史遣掾求逐党与,诏书召捕,久之乃得。长安中.

奸猾浸多,闾里少年群辈杀吏,受赇报仇,相与探丸为弹,得赤丸者斫武吏,得黑丸者斫文吏,白..

者主治丧。城中薄墓尘起,剽劫行者,死伤横道,枹鼓不绝。赏以三辅高第选守长安令,得一切便

[注]宜从事。 赏至,修治长安狱,穿地方深各数丈,致令辟为郭,以大石覆其口,名为“虎穴”。乃

部户曹掾史,与乡吏、亭长、里正、父老、伍人,杂举长安中轻薄少年恶子,无市籍商贩作务,而鲜衣凶服被铠扞持刀兵者,悉籍记之,得数百人。赏一朝会长安吏,车数百两,分行收捕,皆劾以.

为通行饮食群盗。赏亲阅,见十臵一,其余尽以次内虎穴中,百人为辈,覆以大石。数日壹发视,.

皆相枕藉死,便舆出,瘗寺门桓东。楬著其姓名,百日后,乃令死者家各自发取其尸。亲属号哭,道路皆歔欷。长安中歌之曰:“安所求子死?桓东少年场。生时谅不谨,枯骨后何葬?”赏所臵皆其.

魁宿,或故吏善家子失计随轻黠愿自改者,财数十百人,皆贳其罪,诡令立功以自赎。尽力有效者,因亲用之为爪牙,追捕甚精,甘耆奸恶,甚于凡吏。赏视事数月,盗贼止,郡国亡命散走,各归其处,不敢窥长安。

江湖中多盗贼,以赏为江夏太守,捕格江贼及所诛吏民甚多,坐残贼免。南山群盗起,以赏为右辅都尉,迁执金吾,督大奸猾。三辅吏民甚畏之。

数年卒官。疾病且死,戒其诸子曰:“丈夫为吏,正坐残贼免,追思其功效,则复进用矣。一坐.

软弱不胜任免,终身废弃无有赦时,其羞辱甚于贪污坐臧。慎毋然!”赏四子皆至郡守,长子立为京兆尹,皆尚威严,有治办名。

(选自《汉书·酷吏传》)

[注]令辟:砖块。

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长安中奸猾浸多 浸:逐渐。 .B.悉籍记多 籍:凭借。 .

C.其余尽以次内虎穴中 内:里面。 .

D.赏所置其魁宿 置:放置 .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B项“籍”的意思是“造册登记”;C、“内”,通“纳”,是??进入;D、置,处置。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组是

A.以郡更察廉为楼烦长 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 ..B.久之乃得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

C.得赤丸者斩武吏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

D.疾病且死 不出,火且尽 ..

答案:B。

解析:A项都是介词,凭??的身份。B项前一个是副词,才;后一个是副词,于是,就。C

项都是??的人;D项都是副词,将要。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尹赏是钜鹿杨氏人,经过考核合格而担任了楼烦长,后来又担任过几个县的县令,曾经因为对罪犯残忍暴虐而被免官。

B.永始、元延年间,长安城中一些犯罪分子为非作歹,严重危害社会治安,尹赏将他们收捕入狱,全部投入“虎穴”处死。

C、南山一带盗贼蜂起,尹赏又被起用为右辅都尉,后来调任执金吾,督察非常奸诈狡猾的人,三辅官吏民众特别害怕他。

D、尹赏在病危时用自己一生做官的经历告诫儿子们,儿子们听从父亲的话,他们为官崇尚威严,赢了善于治理的名声。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B项“全部投入‘虎穴’处死”错误,是尹赏亲自查看,见到十个就选一个,满一百个人就投入“虎穴”处死。

第Ⅱ卷

四、(23分)

11.请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城中薄墓尘起,剽劫行者,死伤横道,枹鼓不绝。(4分)

译文:

(2)一坐软弱不胜任免,终身废弃无有赦时,其羞辱甚于贪污坐臧,慎毋然!(6分)

译文:

答案:

(1)(长安)城里傍晚时尘土飞扬,(为非作歹之徒)抢劫往来行人,死伤的人横七竖八躺在道路上,击鼓的声音不断。

(2)一旦因为软弱不能胜任(职务)而被免官,就会终身被弃置不用,没有宽免的时候,这种羞辱比犯贪污罪还要严重,千万不要这样!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1)注意几个词语:薄暮:靠近傍晚;横道:横躺在路上;枹鼓,名词作动词;注意省略。(2)注意几个词语:一:一旦;坐:因为;胜:胜任;废弃:被弃置不用;甚于:比??还严重;然,这样。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减字木兰花

向子湮

斜红叠翠,何许花神来献瑞。粲粲裳衣,割得天孙锦一机。

真香妙质,不耐世间风与日。着意遮围,莫放春光造次归。

【注】向子諲yīn(1085-1152),字伯恭,号芗林居士,临江(今江西清江县)人。哲宗元符三年(1100)以荫补官。徽宗宣和间,累官京畿转运副使兼发运副使。高宗建炎处任迁江淮发运使。素与李纲善,李纲罢相,子湮也落职。起知潭州,次年金兵围潭州,子諲率军民坚守八日。绍兴中,累官户部侍郎,知平江府,因反对秦桧议和,落职居临江,其诗以南渡为界,前期风格绮丽,南渡后多伤时忧国之作。有《酒边词》二卷。

(1)“斜红叠翠”一句,“红”“翠”和“斜”“叠”字对春景的描写各有其妙,请简要分析。(4分)

答:

篇四:毕姥爷作品装裱清单

毕姥爷作品装裱清单

2015-04-23

德慧轩画廊

毕姥爷作品装裱清单

三次装裱总费用为人民币元整。

毕姥爷作品装裱清单

篇五:书画装裱

书画装裱

书画装裱艺术历史悠久,从战国帛画、缯书到西汉大帛画轴,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那时书画装裱的原始动机,只是单纯的悬挂和装饰。魏晋南北朝的二三百年是装裱艺术的萌芽成长期,据张彦远《历代名画记》记载,自晋代以前已经有了装裱工艺,只是“不佳”,宋时范晔,始能装裱,这是现存最早记载装裱的史料。南朝宋武帝时的徐爰、明帝时虞稣、巢尚之等人则“编次图书,装背为妙”。由此可见,这时的装裱艺术已渐趋成熟。到了隋代,由于丝绸纺织及造纸技术达到高度水平,绫锦绢帛、皮棉竹纸,一应俱全,从而促进了装裱艺术的新发展,这一时期,书画卷轴的形式已十分流行,史称“炀帝内府所藏书画,装潢极为华丽”。尤其是到唐代,由于社会环境的稳定,加之唐太宗李世民大力提倡书法,喜好书画,内府收藏更加丰富,书画装裱获得更大发展。继卷轴之后,又出现了挂轴和册页形式。至此,书画装裱的三大基本形制已具有相当的规模,装裱技艺也日臻成熟,并出现了我国最早的一部研究装裱方面的著作——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

历唐至宋,装裱艺术进入鼎盛时期,这在中国的装裱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这一时期丝绸业的兴盛为装裱的发展创造了物质条件,同时宋徽宗对书画和装裱更加重视,民间爱好书画蔚然成风。许多大书画家如米芾、苏轼、王诜等都亲自参与装裱,技艺益臻精妙,与其相伴的装裱业形成欣欣向荣的发展态势。尤其是“宣和装”以工致精美著称于世,至今仍广泛流传,影响极其深远。此外创造了蝴蝶装册页及横批这样的装裱形式,且开各地师授之风培养了一批装裱技术人才输送至各地。

明代是装裱艺术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自从宋室南迁临安以后,文化中心也随之南移杭州、苏州、扬州等地,装裱艺术也由此扎根于苏州,并得到进一步的繁荣和发展。苏州城内大小装裱店铺,比比皆是,名师高手,不乏其人。素以清新淡雅、别具一格著称的“苏裱”横空出世,驰名四海。大量论述装裱的书籍出现,最著名的是周嘉胄的《装潢志》。此书系统精辟的论述了装潢要节,极大地推动了装裱的发展,给后世的研究留下了丰富的史料。在装裱形式上,增加了引首,创制出多景屏条、对联等。

明清以后,由于不同地区书画装裱的格调、品式、工艺操作等方面的差异,各地的装裱之风都带有强烈的地域性审美特征,且各有所长,装裱艺术总的分为苏、沪、扬、京四大流派,其中苏裱艺术名驰全国,号称“吴装”。苏派装裱的特点是裱件平挺柔软,配色素净淡雅、古朴大方、和谐统一,装制切贴,整旧得法,裱工精湛,有“吴装最善,他处不及”的美誉,并对其它地区装裱风格产生了重要影响。“北京裱”就是受苏裱直接影响而形成的,京裱因受到宫廷的影响,其裱件特点是色彩瑰丽大方,裱背厚重,给人以高贵华丽之感。京裱与苏裱一北一南遥相呼应,成为最有代表性的两大流派,至今仍占主导地位。扬州装裱风格的出现稍后于苏派,扬派装裱的特点是善仿古,治旧画,无论旧画如何陈旧、破碎,一经装裱,就可达到天衣无缝的境地。有着上海装裱风格的

沪派介于苏、扬之间,它吸收了两派的优点并加以发展,从而形成了自己的特色,被称为历史上的后起之秀。

近百年来,各派异彩纷呈的装裱风格,都是装裱师们一代代承袭相传下来的,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也反映了各地不同的审美情趣。我的祖父洪授清就是清朝光绪年间著名的“苏裱”师傅,专裱宋元精英书画,首开古字画修补之先河,为提高我国装裱技艺,为中国古书画艺术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当时上海新闻报以及东京伦敦等地的报纸都报道过他的精湛技艺。受祖父的影响,父亲洪秋声16岁就继承父业远离家乡,只身到苏州学习苏裱技艺。在上海“翰墨林装池”打过工,在苏州开过“宝古山房”裱画店。解放后到故宫博物院从事古字画修复。五十年代,又因安徽省博物馆古字画修复人员匮缺,来到安徽。经过他抢救的古代珍贵字画,就有数百件之多。父亲为了我国的文物保护事业奋斗了整整七十个春秋,默默无闻地献出了自己毕生的心血。十九世纪三十年代,他同周桂生、刘道生齐名,被誉为“海上二生”,并成为全国著名的裱画师之一。老画家黄宾虹赞誉道:“秋声乃画界良工神医,确有起死回生之术,妙手回春之功。”从父亲的精湛技艺和言传身教中,我深深体会到了“苏裱”艺术的巨大魅力。由于装裱这门技术,自古以来,虽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但仅限于口传手授,尤其对于装裱技术关键问题,视为江湖秘诀,各流派之间缺乏全面总结和互相交流切磋。目前,我国装裱艺术园地繁华似锦,十分需要在总结吸取民族遗产和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将装裱工艺加以整理,使各流派之间装裱风格相互辉映,为装裱艺术的研究提供丰富的素材,促进装裱艺术的不断提高和达到新的水平。因此,从苏裱的装裱特点和自己二十多年来从事装裱工作的实践,浅要介绍“苏裱”的装裱技艺,以便与同仁参考交流。

一、 技艺精湛,整旧得法

古字画的揭裱是苏裱的一大特点,父亲作为苏裱的传人,抢救了许多濒于灭绝的国宝。1977年苏州博物馆送来了从江苏溧阳发掘的一座宋朝墓葬中出土的两件泛黄并裹着厚厚干泥巴的纸卷,此卷宛如泥棒。他们先后送到几家知名博物馆,都无法将此卷展开。当时,上海博物馆就有人说:“此卷非洪秋声莫开了”。此卷的特点是:体积较小,高约10厘米,直径约3厘米左右。由于年代久远,潮湿严重,纸质酥朽,泥与纸粘结一体。如何将此卷展开,采取传统的清水冲洗法,无疑是不适用的。我们经过精心细致的反复探索研究,在继承传统经验的基础上,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揭展去污。首先我们把纸卷用

对联装裱背景色

绢松松的裹住放在蒸架上,进行熏蒸,使泥土和纸卷软化。然后浸入到盛有温水的盘内,待其逐渐润透,用镊子将纸卷外的泥剥去,逐圈揭展。揭展时需在水中纸的下面衬垫水油纸或塑料薄膜,随揭随拉出水面,并随之用宣纸吸去纸卷上的水份。待纸卷全部揭开后,令其阴干再揭而托之,装成手卷。经专家鉴定,此卷是北宋初年,用白金书写在藏经纸上的两幅《金刚经》经卷。最早《金刚经》只见唐咸通九年868的木刻本,而我们成功展现的是宋人用白金手抄的一件国宝。

古字画在揭裱之后露出破洞,需要进行“补画心”。新画由于书画家的疏忽字写错了,或者款题错了,需将错的字和款“挖”去。这就是字画装裱中是最常见的、难度最大、

最细心的“挖补”工序,也是我父亲之所以出名的绝招之一。要使挖补过的作品做到天衣无缝,主要掌握以下几个方面:

1、选配合理的补料。补缀的关键是补料的选配,补料要与画心质地相同或相似。补料的来源一是靠平时留意搜集废旧书画材料,二是根据画心的颜色、质地、帘纹、包浆染制而成。

2、审视画心确定挖的方位。是指新画而言。一般是哪里需要挖去,挖时就局限在哪部分,这样挖补过的作品容易被看出破绽。而我们在挖补时,将挖补的接口选在有画意的边缘,这样挖补的痕迹就不易被发现。

3、做口子、补破洞。用马蹄刀顺破洞的边缘轻刮形成坡度,再用手指轻搓出毛口,令上下毛茬相连,目的是使接口处平坦无痕。口子做好后,用毛笔蘸稀浆水,顺毛口的方向涂刷好后,将选配的补料,对准帘纹经纬覆盖在挖补处,取湿毛巾将其按实,趁湿把补料显露处的多余部分刮口子,搓毛口,画心托好后,挖补处需垫纸吸水排实。绢本画心需等干后再刮。

二、 装制切贴、配色素雅

为了使书画作品增添光彩,为了更好地保护书画,在画心四周与镶料之间需镶助条。助条有硬助和软助之分,古旧字画和高档书画以出软助为宜,软助又分镶助和衬助,镶助是先镶后托,衬助是先托后镶。出软助的新画或旧画在托心前必须方裁整齐,助条的宽度为2厘米左右,颜色为本色或染制而成的宣纸条。新画是以硬助为多,助条是用宣纸或染成古铜色和其它深色的宣纸托裱而成,宽度为5毫米左右的长条。出硬助之前要将画心托好后,方裁整齐。“苏裱”对助条的要求非常讲究,根据经验,对以墨色或淡雅为主的画心,通常出深色咖啡或古铜色助条,会使画面突出和更具有立体感。如果在助条上镶淡色绫或绢就发现绫子覆盖在深色助条部位处露出了黑影,给整个书画作品造成不清爽、不美观的感觉。为了克服这一弊端,我们将染好后的深色纸打胶矾,上墙绷平,裁成1至1.5毫米的宽度,先把画心四周镶上托好的白色助条,在助条四周紧靠画心的边缘镶上深色纸,紧靠深色纸处镶绫或绢。如书画作品的四周空白较多,又不影响画意,可直接将深色单纸粘压在画心四周的边缘处,此法又称“假助条”。助条还要根据画意选定颜色。我曾装裱的一批出国礼品画,作品是用大写意的笔法,描绘了一群活泼可爱、天真烂漫的孩子在嬉戏的景象,作品的张幅约50厘米见方,要求装裱成镜片。在助条的颜色上,我就选用了以前从未用过的“瓷青纸”做助条,使画意中顽童活泼可爱的意境更加突出,整个裱件也随之活了起来,让人感到舒畅,领略到了美。但助条也不可盲目地选用深色,对画面色调较深,而线条较多的画心,则不宜出深色助条,否则会破坏整个画面的和谐,达不到理想的效果。

配色是书画装裱中的重中之重,配色的目的在于突出画意,渲染烘托画面的气氛,从而得到艺术上的享受。否则就会破坏或冲淡书画作品的感染力,降低作品的观赏价值,使作品丧失其生命力。“苏裱”最重要的特色就是在用色、配料中给人以清新、典雅、稳重大方之感。如我们在装裱著名书画家赖少其的作品时,由于山水作品大都是用大写意

黑墨绘成,很少用颜料,整幅作品墨色较重,而无画意的地方显得特别的白。因此我们在装裱前首先将作品进行了做旧,在用料的配色上,选用耿绢染成的“影白色”装裱而成。画幅较短的作品,隔水用影白色耿绢挖嵌,天地头用较深的湖色装裱成。裱好的作品,山水气势雄伟,古朴大方、素净淡雅。又如我们在装裱著名画家范曾个人画展的作品时,因作品大都是以画古代人物为主,张幅大且宽大于长。我们在装裱配色上,选用以旧米色绫为主、采用“宣和装”,并加“锦牙”点缀,突出了画意的古色古香之气,整个环境气氛与画面意境浑然一体,使范曾的作品更加亮丽。所以说装裱这门特殊的技艺,它不仅需要高超的技巧、缜密的心思,还需要一定的艺术领悟和判断力。可以说,一副装裱作品格调的高低,直接取决于装裱师的审美素养。这一点,正是“装裱师”与“装裱匠”的区别。

三、 平挺柔软、裱工精佳

这是苏裱艺术之所以驰名四海最重要的一大特点。它对书画作品的延年益寿,及作品的美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由于装裱材料和装裱技术上等多种原因,造成裱件不同程度地存在不挺直或凹凸不平的现象,严重的呈荷叶状、瓦形状的翘、窝等现象。要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关键是要做到以下三个方面:

1正确的选择使用宣纸。宣纸是字画装裱中最重要的材料,宣纸的品种繁多,有厚薄不匀、大小不一,渗水后的伸缩性也不一,有机制纸和手工纸之分等。装裱字画的宣纸应选用安徽泾县生产的红旗、红星牌中的棉料宣纸。它的优点是纯白、细密、均匀、纸薄、量轻,韧而能润,光而不滑,薄而能坚,厚而不腻,色白如霜,经久不变。总之是取其纤维长,柔韧,有益书画的寿命即可。另外在装裱中要合理的使用宣纸,如覆背时,两层覆背纸的横竖帘纹要交叉错开,宣纸的接缝要越细越好,古人有“接缝似线”之说。 2合理的调制浆糊。浆糊是装裱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粘合剂,浆糊的制作与运用,在书画装裱中占据着十分显著的位置,尤其是浆糊对于装裱质量、裱件的平挺柔软,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首先在制作浆糊时要严格掌握面粉与明矾的比例,明矾太多,裱件的质地就会变脆,收卷后易出现横断纹路,制出的新浆热浆,需凉透之后再使用。浆糊的应用,集中在托心、托料、覆背、以及镶画的工序中。工序的不同,用浆的厚薄也不尽相同。托绫绢料和镶画时的用浆,一般正常气候,是以用浆棍挑起浆糊,浆糊连续下滴为标准。托心、覆背时用浆切不可稠,用排笔蘸浆水,浆水连续下滴在大红裱画台上,以浆水呈淡米汤状为标准。古人有“良工用糊如水”之说,纸与纸之间的粘合不是全靠浆糊起作用,关键是要稀浆重刷,暗取巧劲。就象我父亲常常教导的那样:刷纸时,一定要把纸刷出“汗”来。这是裱件平展之关键所在,也可以从中检验一个装裱师的技术水准。浆糊的调制还要根据气候和天气的变化而适当调稠和稀释,干燥天和晴天水分易蒸发、干的快,浆糊调制应略稀一点,反之阴雨天就要略稠一些。

3严格把握气候对纸料造成的伸缩性。造成裱件不平的主要因素除了纸和浆外,气候是个非常敏感的问题。装裱所用纸张与绫绢,都是有机纤维制品,具有很大的吸湿性,

随着湿度不同,它们的收缩程度也不同。所以字画的装裱最佳时机应选在春天温和及秋季凉爽之时,此时天高气爽,干湿度相对稳定,裱件上墙能干透,下墙也不会造成绷裂。为了使一件裱件的画心与镶料的伸缩程度一致,镶料和画心要同时上墙和下墙,一幅作品的镶料横竖丝要尽量统一。画幅上墙时要平服端正,在墙上期间最好经历阴、雨、晴等多种气候的考验。下墙应选择晴好天气的下午。此外,镶画时镶料与画心松紧要保持一致,不可拉的太紧太松,更不能强拉硬凑。砑画时要用力均匀,砑全、砑到,使接口、镶缝、卷边处与画幅平软如一,并要求磨好一遍后将画幅掉头再磨一遍。以达到裱件的两边受力均匀,松紧一致。天地杆切忌潮湿、弯曲、粗细不匀,最好选用不易变形、无油的杉木或东北松等材质较松的木料制成。装杆时要平整,不可歪斜。

总之,字画装裱的工序繁多,因每道工序都是环环紧扣,这就要求我们在装裱过程中必须做到一丝不苟,认真对待,只有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研究和继承是为了更好的创新,只有不断的“推陈”,才能更好的“出新”。

我们既不提倡学传统泥古而不化,把传统作为金科玉律和纯技术去继承;也不赞成不要传统而一味追求“新”和“奇”。如果把古代装裱的优良传统和现代科学技术完善地结合起来,书画装裱技艺就会产生质的飞跃。近年来,由于国家对文物保护事业的高度重视,装裱工作受到了大力扶植,焕发出新的生机,装裱技术人员日益增多。新材料、新工艺的出现给装裱师们又提出了新的课题。因此我认为作为装裱这门独特的工艺艺术,应该有一个全国性的机构,负责组织技术交流,理论研讨,并制定出今后传统文物修复规范标准。各流派之间也可从理论上进行探讨,技术上进行探索和交流,同时注意吸收他派之长,弥补自身之不足。从而使装裱这门艺术能焕发青春,服务于社会和人民,使装裱事业创造出更加辉煌的成就。

巧妙祛除书画上的污渍

书画品相十分重要,一幅好的书画作品,往往由于一点霉斑、油渍而大打折扣。那么应该怎样清除这些污渍呢?

霉班:书画作品因潮湿而生出霉斑,可直接用脱指棉球蘸上酒精,轻轻在霉斑处擦拭,直至除净为止。

油渍:书画作品上沾上油渍,可先将吸水纸放在字画油渍处的上方,然后用熨斗轻熨几遍,便可除去油污。

墨水:先在污处?a href="http://www.zw2.cn/zhuanti/guanyuluzuowen/" target="_blank" class="keylink">路降嫔弦徊阄剑缓笥?0的双氧水浸湿污斑,并在污处放上几张吸水纸,压上重物,待吸水纸染上墨污,便可拿起。若一次效果不佳,可重复数次。

手指污渍:观赏书画作品时,手指上的污渍易留在裱背的纸、布上,可用柔软布料的蘸肥皂,轻擦污处,再用吸水纸擦干。

蝇虫便污:书画作品上沾了蚊蝇的便污后,可用脱指棉球蘸点醋淮或酒精,在污点处轻轻擦拭,直到除净为止。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