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字数作文 > 教育资讯

什么小说开播电视了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4 22:26:05 字数作文
什么小说开播电视了字数作文

篇一:电视直播剧

电视直播剧

一、电视直播剧节目形态的概念界定

电视直播剧节目形态是指将在演播室演出的戏剧,经过多机拍摄、镜头分切等艺术处理,运用电视直播的方式,通过电视屏幕传达给观众的电视剧节目形态。 电视直播剧节目形态的表演、播出、观赏是同步进行的。演员一面为看不见的观众表演,一面要配合忙忙碌碌的摄制人员,小心翼翼,免得走出景框;摄制人员既要考虑构图、角度、焦距,又要顾及自身的位置与声响,竭力避免弄出杂音或走入镜头,紧张忙乱,形同战斗。电视直播剧更接近舞台剧而不是电影。由于现场直播,节目无法保存,各台之间也难以交换,重播意味着重演。

中国电视工作者在电视直播剧这种节目形态初创时期,经过商讨,将其定名为电视剧,这一称呼遂沿用至今。而在英国,电视剧被称为电视戏剧;在美国,电视剧被称为电视戏剧;在苏联,电视剧被称为电视故事片;在日本,电视剧被称为电视小说。

随着时代的发展,电视剧概念自然早已不局限于电视直播剧的狭义范畴,其内涵方面不断拓展、延伸,其形态不断衍生、裂变。

二、电视直播剧节目形态的历史源流

中国的第一部电视直播剧,是1958年6月15日北京电视台播出的《一口菜饼子》。该剧由陈庚根据当时《新观察》杂志上的一篇同名短篇小说改编[1],胡旭、梅村导演,文英光、冀峰、化民摄像,中央广播实验剧团演出,时长20分钟。表演、摄像、录音、合成全都是在北京电视台直播间完成,采取黑白图像直播方式。

在叙事上,该剧采取第一人称的串讲方式。剧中的姐姐,即是角色的扮演者,又

是串讲人。这种由串讲人引导观众进入剧情的形式,在当时苏联、匈牙利、波兰等国的电视剧中经常运用,被认为是播映效果较好的一种形式。故事讲的是解放后的农村,一个小女孩吃过饭后,拿着一块丝糕逗小狗玩,姐姐发现后制止了妹妹,并给妹妹讲述了旧社会他们一家穷苦、悲惨的生活遭遇。那时,父母双亲带着姐妹俩出外逃荒,父亲病死在路上,母亲也病倒在一个破草棚里。姐姐到地主家去讨饭,又被地主家的恶狗咬伤了腿。姐姐销路逃回草棚后,看见年幼不懂事的妹妹正哭着要吃的,病危的母亲从怀里掏出仅有的一口菜饼子给妹妹,姐姐上前让妹妹把菜饼子留给母亲吃,在推让之中,母亲含泪死去。听完姐姐的回忆,又看到妈妈留下来的那一口菜饼子,妹妹痛悔自己忘了过去的苦难。

现在看来,这部电视剧显得相当粗糙幼稚:一是虽然场景安置在室内摄影棚,可它仅仅起到戏剧舞台的作用;虽然用的是电视摄像机,但全剧均采用了电影的摄像处理方法,这也预示着未来电视剧与电影之间的剪不断的联系;三是不能存储制过的摄像,重播等于重摄。

尽管如此,《一口菜饼子》依然标志着电视剧这种在电子技术基础上出现的全新的屏幕演剧艺术形态的出现,显露出与传统舞台剧不同的全新特征:一是它突破了舞台剧的时空限制,在演播过程中插入了电影《智取华山》中风雨摇撼树木,闪电照亮夜空的空镜头;二是按剧情需要搭制了布景,真实地表现了房屋漏雨的情景;三是演员的调度与表演都按照镜头艺术的要求进行处理,譬如注意捕捉人物表情的细部、突出关键动作等。

1958年9月4日,北京电视台又播出了第二部电视直播剧《党救活了他》,反映的是上海广慈医院全体医务人员全力抢救为保护国家财产而大面积烧伤的炼钢工人邱财康,终于使他转危为安的真实、感人的事迹。该剧是中国第一部电视

直播报道剧,改编自1958年9月3日《人民日报》上的一篇通讯,从报纸刊出通讯到电视直播剧播出,总共只用了约30个小时。

这部电视单本剧虽然从内容来讲与《一口菜饼子》一样,也是具有鲜明的时代烙印,而且也是直播形式,但还是有其自身独特的意义:首先,与《一口菜饼子》不同,这部电视直播剧动用了两个演播室、一段走廊、三个景地,由三部摄像机拍摄而成;其次,在镜头剪接中也运用了实景与布景的结合。这些技术上的改进使其有了较为鲜明的电视色彩。如果说《一口菜饼子》尚未摆脱舞台剧的痕迹的话,那么,《党救活了他》从电视的本体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一方面在结构布局、场景衔接上都更符合电视传播特性,另一方面发挥了电视传播迅速及时的优势,两方面的有机结合,大大拓展了电视直播剧的影响力。

1959年1月29日,北京电视台播出《火人的故事》,这是对“电视诗剧”的初次尝试。该剧讲述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攻占某高地的故事。剧中的志愿军只是做出各种形体造型,没有任何台词,代之以一位朝鲜老大爷与三位儿童4个角色用诗朗诵的形式来串讲故事,因而称为“电视诗剧”。

1959年3月7日,北京电视台播出《女状元》,歌颂人民公社大办食堂的情况,编剧耿明良,导演孟浩、王维超,摄像文英光,主要演员宋亚芬、于孜健、沈玲、马加奇等。

1959年4月,北京电视台播出《辛大夫和陈医生》,导演王扶林,主要演员王显、王昌明、郝爱民等。这是一个为了宣传破除迷信、解放思想而创作的喜剧,剧中人的姓名具有谐音的双关效果。陈医生墨守成规,对盲肠炎病人坚持开刀治疗,而辛大夫却用针炙的新方法为病人减轻了痛苦。

1959年8月,北京电视台播出《我的一家人》,该剧根据陶承的同名长篇革命

回忆录改编。

1959年9月30日,北京电视台播出《生活的赞歌》,编剧高方正,导演王扶林、梅村,摄像庞一农、王明远,主要演员徐恩祥、高志煌等。该剧反映了工业战线的技术革新运动。

1959年10月17日,北京电视台播出《新的一代》,全剧播映70分钟,是当时规模最大、播出时间最长的电视直播剧。编剧高方正,导演王扶林、笪远怀,摄像文英光、王明远、庞一农,主要演员王健、陈铎、邹道语、车轼等。这部向国庆10周年献礼的剧作是中国电视剧史上第一部多场景大型电视直播剧。该剧反映清华大学建筑系中工农出身的大学生,在参加首都“十大建筑”设计中的学习、生活情况,以及他们争为新中国作贡献的先进事迹。全剧场景多、容量大,共有十余个人物,需转换六七个场景,并且横跨三个季节,这给当时的排练与演播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为开辟更丰富的表演区域,在当时直播场地较狭窄的情况下,在演播室外的走廊以及与走廊相通的一间屋子内都搭了景;利用16毫米胶片到清华大学、颐和园乃至建筑工地上拍了一些外景,直播时适时地插入,用于回忆、倒叙、转换场景等。

1959年除夕,北京电视台播出《守岁》,编剧、导演胡旭,摄像文英光,主要演员王昌明、梅村、赵玉嵘、胡家森。全剧由一个小女孩充当串讲人,她看着自家的大门楼,等待着从不同岗位回家的亲人们,最后全家人在除夕之间团聚。 1959年3月7日,北京电视台播出《女状元》,歌颂人民公社大办食堂的情况,编剧耿明良、导演孟浩、王维超,摄像文英光,主要演员宋亚芬、于孜健、沈玲、马加奇等。

1960年2月6日,北京电视台播出《老列兵站岗》,讲述了将军下连队基层锻

炼的事迹。

1960年3月26日,北京电视台播出《刘文学》。该剧讲述了不畏强权恶势力、坚决与地主斗争的少年英雄刘文学的英雄事迹。

1960年10月3日,北京电视台播出《青春曲》。该剧为配合“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号召而作,讲述一个农村姑娘在城里中学毕业后拒绝留城里工作,坚决要求回农村建设自己家乡的故事。编著曹惠,导演王扶林、梅村,摄像文英光、王明远,主要演员李燕、梅承藻、马加奇等。

1961年3月4日,北京电视台播出《长发妹》。该剧取材于民间传说,讲述了美丽善良的长发妹为了替乡亲们夺回被山妖霸占的清泉,历尽千辛万苦,终于为民初害的故事。

1961年3月25日,北京电视台播出《桃园女儿嫁窝谷》,蔡骧根据冯忠谱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导演白羽、梅村,摄像王明远、王喜明,主要演员冯英杰、余琳、刘湛若、王昌明、车轼等。故事讲述的是:富裕的桃园村姑娘爱上了贫困窝谷村的年轻生产队长。自古以来,当地有流传“有女莫嫁窝谷汉,嫁到窝谷吃不上饭”的说法。姑娘的父亲——一个“老把式”对此坚决反对,父女间产生了尖锐的矛盾。窝谷村的生产队长人穷志不穷,以新时代年轻人的勇气与决心,带领社员开荒育林,种植果树。他的意志与行为感动了“老把式”,最终同意把女儿嫁到窝谷村。结婚时,女儿带来的嫁妆是300株桃树苗,固执的“老把式”也来到窝谷村现场指导果树栽培。全剧由马连登用评书形式串讲,风趣、幽默,生活气息浓厚,播出后受到好评。

1962年1月13日,北京电视台播出根据美国作家马尔兹同名话剧改编的《莫里生案件》。该剧按照当时芝加哥法庭审判记录,以高超的技艺将被告与证人在

篇二:从网络小说改编电视剧的发展历程

大众审美

一、网络小说

随着网络的发展,网络文学也随之兴起。广义上的网络文学,就是指在网络上流通的文学作品; 狭义上的网络文学,指的是以互联网为平台,作者直接通过网络公开发表原创作品,以供他人阅读并且流布,多以连载的形式出现。其文学载体十分丰富,包括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等等,其中,网络小说无论在作者、作品、还是读者数量上,都占据绝对优势。与传统文学相比,网络小说主要参与者几乎都是文学爱好者或计算机爱好者,职业作者鲜有涉猎,因而最初在质量上并无保证,仅仅是个人凭着一己之好通过网络来实现!文学梦!"但随着自身的逐渐发展及各大文学网站的兴起与发展,网络小说已不再是个人随性的产物,其文学性在不断增强,大量优秀的网络作家开始从众多网络写手中脱颖而出,并逐渐形成了自己 独特的语言和题材风格,且拥趸众多。

二、网络文学改编电视剧的历史

根据网络小说改编电视剧的发展以及集中程度,大致可以将其分为四个阶段。 2004 年,网络小说改编电视剧开始走进众人的视野。1998 年《第一次亲密接触》开始在论坛连载获得超高人气,2004 年,这部小说被拍摄为同名电视剧。根据现有资料,这是中国第一部改编成电视剧的网络小说。同年,胭脂的小说《蝴蝶飞飞》也被改编为同名电视剧,并由作者本人担任编剧,之后她的《爱你那天正下雨》、《爱上单眼皮男生》相继被改编为电视剧在各地方台播出。

2006—2009 年,陆续推出 20 余部改编电视剧作品,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有所提升。蔡骏的《诅咒》被改编成《魂断楼兰》,“美女变大树”的《给我一支烟》改编成《夜雨》(2006), 六六的《双面胶》(2007)、《王贵与安娜》(2009)、《蜗居》(2009)也接连被改编为电视剧。当然,在这个阶段也不乏一些遭到批评与质疑的作品,如根据当红网络小说作者明晓溪的小说改编的同名电视剧《会有天使替我爱你》。

2010—2013 年,网络小说的电视剧改编可以说进入了一个爆发式的辉煌期。电视剧制作者对改编网络小说的定位和选择上更加准确和富有经验,网络小说的改编水平日趋成熟,在选材上更加大胆,并且获得了观众的认可。如 2010年的《美人心计》、《佳期如梦》、《婆婆来了》、《杜拉拉升职记》,2011 年的《甄嬛传》、《步步惊心》、《倾世皇妃》、《裸婚时代》2012 年的《小儿难养》,2013年的《盛夏晚晴天》等等,均获得了较高的收视率。 2014 年以来,网络小说改编电视剧再次呈现出爆发式的发展状态。《风中奇缘》、《杉杉来了》、《何以笙箫默》一大批由热门的网络小说改编而成的电视剧席卷电视剧排行榜。2015年,包括《锦绣缘之华丽冒险》、《云中歌》、《花千骨》《琅琊榜》《伪装者》等十多部高人气的网络小说改编的电视剧播出,尤其是以《琅琊榜》为代表,获得了高收视和高口碑。同时在这一阶段,围绕网络小说,开始了除改编电视剧之外的游戏等IP开发。网络小说改编电视剧发展到新的阶段。

三、网络小说的分类

四、改编形态

1、作者出售小说的改编权,完全不参与后期电视剧剧本创作

2、作者在电视剧剧本创作者担任顾问,提供一定的建议

3、作者担任编剧,直接参与到剧本创作

篇三:2015年年末至2016年即将献映的20部较热电视剧

2015年年末至2016年即将献映的20部较热电视剧,你最期待那部?

近年来越来越多精彩小说改编成电视剧被搬上了大银幕,比如2011年开播并大热的《甄嬛传》、《步步惊心》,以及去年的《何以笙箫默》、《锦绣缘》,那么2015年年末至2016年都有哪些小说改编的电视剧剧值得期待的呢?

一、【班淑传奇】

导演:徐惠康、朱锐斌

编剧:张巍

演员:景甜、李佳航、李晟、张哲瀚、付辛博、李心艾

集数:38集暂定

上映时间:2015

二、【寂寞空庭春欲晚】

导演:吴锦源、刘子富、邓衍成

编剧:江光煜(主编)、饶俊

主演:刘恺威,郑爽,张彬彬,米雪,张晓晨,张芷溪,王若心,程砚秋,刘恬汝,刘萌萌 集数:45集

上映时间:2016年

篇四:金庸小说电视剧观看顺序介绍

飞─《飞狐外传》(1960年)

雪─《雪山飞狐》(1959年)

连─《连城诀》(1963年)

天─《天龙八部》(1963年)

射─《射雕英雄传》(1957年)--金庸“射雕三部曲”之第一部曲,也是其成名作;被金庸小说的读者称为“侠文化的歌颂”

白─《白马啸西风》(1961年)--附在“雪山飞狐”之后的短篇小说

鹿─《鹿鼎记》(1969年)(封笔之作)

笑─《笑傲江湖》(1967年)

书─《书剑恩仇录》(1955年)--第一部小说

神─《神雕侠侣》(1959年)--金庸“射雕三部曲”之第二部曲,被金庸小说读者称为“情的赞美”

侠─《侠客行》(1965年)

倚─《倚天屠龙记》(1961年)--金庸“射雕三部曲”之第三部曲

碧─《碧血剑》(1956年)

鸳─《鸳鸯刀》(1961年)--附在“雪山飞狐”之后的短篇小说

《越女剑》(1970年)--金庸本意为“卅三剑客图”各写一篇短篇小说,最后只完成了头一篇《越女剑》,亦没有包含在对联之中。

第一选择:天龙八部—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倚天屠龙记—笑傲江湖—碧血剑—鹿鼎记 第二选择:书剑恩仇录—飞狐外传—雪山飞狐

第三选择:侠客行—连城诀—鸳鸯刀—白马啸西风—越女剑

首先

天龙八部、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倚天屠龙记(首先看天龙是最好的选择,然后不管是从年代上还是从故事情节上讲,接下来适合看三部曲,因为射雕里面提及到了萧峰)

然后

笑傲江湖、碧血剑、鹿鼎记(碧血剑里的人物,比如说阿九在鹿鼎记里面出现了,我当初看完碧血剑后,为追寻阿九的结局,又马不停蹄地看了鹿鼎记)(其实笑傲江湖的顺序可以随便,它是独立的,笑傲是金书中的精品,所以先推荐了)

再看

书剑恩仇录、飞狐外传,雪山飞狐、(书剑恩仇录里面的人物,比如说赵半山后来在雪山飞狐中也出现了,所放在前面。另外,外传该放在雪山飞狐的前面看,因为它主要讲的胡斐父亲胡一刀的故事,发生在前)

最后

侠客行、连城诀、白马啸西风、越女剑、鸳鸯刀(这几部小说没有多少联系,顺序可以随便,白马写的很好,结局很唯美,是金庸短篇里面的精品,强烈推荐。最后鸳鸯刀,个人感觉可读可不读)

以上排序基本按小说发生的年代来排的,越女剑发生的年代最早,又是短篇,与其他小说关联不大,可以最先读,也可以放后面读,这个凭自己选择。

改编成电视电影作品

金庸小说作品除了以小说流传,更有改编成电视、电影、漫画、动画、电脑游戏、及相关主题曲,深入全球华人社会的民心。

《天龙八部》

1977,电影,邵氏公司,导演鲍学礼,李修贤饰段誉,恬妞饰木婉清,林珍奇饰钟灵。

1982,电视,香港无线,梁家仁饰乔峰,黄日华饰虚竹,汤镇业饰段誉,石修饰慕容复,陈玉莲饰王语嫣,黄杏秀饰阿朱/钟灵,杨盼盼饰木婉清。

1991,电视,台湾中视,惠天赐饰乔峰,关礼杰饰段誉,崔浩然饰慕蓉复,宋岗陵饰王语嫣。 1994,电影,《新天龙八部之天山童姥》(香港)钱永强,编剧张炭。林青霞饰李沧海,巩俐饰童姥,张敏饰阿紫,徐少强饰丁春秋。

1997,电视,香港无线,《新天龙八部》,黄日华饰乔峰,陈浩民饰段誉,张国强饰慕蓉复,李若彤饰王语嫣。

2003,电视,大陆,制片人张纪中,胡军饰乔峰,林志颖饰段誉,修庆饰慕蓉复,刘亦菲饰王语嫣,刘涛饰阿朱,钟丽缇饰马夫人康敏。

《射雕英雄传》

1976,电视,香港佳视,白彪饰郭靖,梁小龙饰杨康,米雪饰黄蓉。

1977,电影,邵氏公司,傅声饰郭靖,恬妞饰黄蓉,李修贤饰欧阳克,李艺民饰杨康,惠英红饰穆念慈,谷峰饰洪七公,郭追饰周伯通。

1983,电视,香港无线,黄日华饰郭靖,翁美玲饰黄蓉,苗侨伟饰杨康。

1988,电视,台湾中视,黄文豪饰郭靖,潘宏彬饰杨康,陈玉莲饰黄蓉。

1992,电视,香港无线,《中神通王重阳》 郑伊健饰王重阳,梁佩玲饰林朝英。

1993,电视,香港无线,《射雕英雄传之九阴真经》 姜大卫饰黄药师,梁佩玲饰冯蘅。

1993,电影,《射雕英雄传之东成西就》,学者电影公司,导演刘镇伟,张学友饰洪七公,张国荣饰黄药师,梁家辉饰段智兴,梁朝伟饰欧阳峰,刘嘉玲饰周伯通,钟镇涛饰王重阳。

1994,电视,香港无线,张智霖饰郭靖,罗嘉良饰杨康,朱茵饰黄蓉,关宝慧饰穆念慈。

1994,电视,《射雕英雄传之南帝北丐》,香港无线,郑伊健饰段智兴(展智兴),魏骏杰饰洪七,黄小燕饰程雪芯,陈加玲饰刘瑛,陈慧仪饰苗思恩,黎耀祥饰周伯通。

1994,电影,《东邪西毒》,学者电影公司,导演王家卫,张国荣饰欧阳锋、林青霞饰慕容燕/慕容嫣,梁家辉饰黄药师,梁朝伟饰盲剑客,张学友饰洪七公,刘嘉玲饰桃花。

2003,电视,大陆,制片人张纪中,李亚鹏饰郭靖,周迅饰黄蓉。

2008,电视,香港唐人公司,导演李国立,胡歌饰郭靖,林依晨饰黄蓉。

《神雕侠侣》

1960,电视4集,香港粤语长片,谢贤饰杨过,南红饰小龙女。

1982,《杨过与小龙女》,邵氏公司,张国荣饰杨过,翁静晶饰小龙女。

1976,电视,香港佳视,罗乐林饰杨过,李通明饰小龙女。

1982,电影,邵氏公司,傅声饰杨过,黄淑仪饰小龙女。

1983,电视,香港无线,刘德华饰杨过,陈玉莲饰小龙女。

1984,电视,台湾中视,孟飞饰杨过,潘迎紫饰小龙女。

1995,电视,香港无线31集,古天乐饰杨过,李若彤饰小龙女。

1998,电视,新加坡电视机构,李铭顺饰杨过,范文芳饰小龙女。

1998,电视,台湾台视47集,任贤齐饰杨过,吴倩莲饰小龙女。

2006,电视,大陆,40集,制片人张纪中,黄晓明饰杨过,刘亦菲饰小龙女。

《倚天屠龙记》

1978,电影,邵氏公司,尔冬陞饰张无忌,井莉饰赵敏,余安安饰周芷若。

1979,电视,香港无线,郑少秋饰张无忌,汪明荃饰赵敏,赵雅芝饰周芷若。 1984,电视,台湾台视,刘德凯饰张无忌,刘玉璞饰赵敏,喻可欣饰周芷若。

1986,电视,香港无线,梁朝伟饰张无忌,黎美娴饰赵敏,邓萃雯饰周芷若。

1993,电影,《倚天屠龙记之魔教教主》,永盛电影公司,李连杰饰张无忌,张敏饰赵敏,黎姿饰周芷若,邱淑贞饰小昭。

1993,电视,台湾台视,马景涛饰张无忌,叶童饰赵敏,周海媚饰周芷若,孙兴饰杨逍。 2000,电视,香港无线,吴启华饰张无忌,黎姿饰赵敏,佘诗曼饰周芷若。

2003,电视,台湾华视,苏有朋饰张无忌,贾静雯饰赵敏,高圆圆饰周芷若。

《鹿鼎记》

1977,电视,香港佳视,文雪儿饰韦小宝,程思俊饰康熙。

1983,电影,香港,汪禹饰韦小宝,刘家辉饰康熙。

1984,电视,香港无线,梁朝伟饰韦小宝,刘德华饰康熙,商天娥饰阿珂/陈圆圆,刘嘉玲饰方怡。

1984,电视,台湾中视,李小飞饰韦小宝,周绍栋饰康熙,贝心瑜饰双儿。

1992,电影,寰亚综艺电影公司,周星驰饰韦小宝,温兆伦饰康熙,邱淑贞饰建宁公主,林青霞饰神龙教主,徐锦江饰鳌拜,刘松仁饰陈近南,张敏饰太后。

1998,电视,香港无线,陈小春饰韦小宝,马浚伟饰康熙,梁小冰饰阿珂/陈圆圆。 2000,电视,台湾华视,张卫健饰韦小宝,谭耀文饰康熙,朱茵饰阿珂,林心如饰建宁公主,郑伊健饰陈近南。

2006,电视,大陆,制片人张纪中,正在拍摄中,黄晓明饰韦小宝,應采兒飾阿珂。

《笑傲江湖》

1978,电影,邵氏公司,汪禹饰令狐冲,施思饰任盈盈。

1984,电视,香港无线,周润发饰令狐冲,陈秀珠饰任盈盈,戚美珍饰岳灵珊,董玮饰林平之。

1985,电视,台湾台视,梁家仁饰令狐冲,刘雪华饰任盈盈,应采灵饰岳灵珊。

1990,电影,金公主娱乐,许冠杰饰令狐冲,张敏饰任盈盈,叶童饰岳灵珊,张学友饰林平之。

1992,电影,《笑傲江湖Ⅱ东方不败》,(金公主娱乐),李连杰饰令狐冲,关芝琳饰任盈盈,李嘉欣饰岳灵珊,林青霞饰东方不败。

1996,电视,香港无线,吕颂贤饰令狐冲, 梁佩玲饰任盈盈,陈采岚饰岳灵珊。 2000,电视,台湾中视,任贤齐饰令狐冲,袁咏仪饰任盈盈,陈德容饰岳灵珊。

2000,电视,新加坡电视机构,马景涛饰令狐冲,范文芳饰任盈盈,李锦梅饰岳灵珊,郑秀珍饰东方不败。

2001,电视,大陆央视,制片人张纪中,李亚鹏饰令狐冲,许晴饰任盈盈。

2013,电视,湖南卫视,导演胡意涓, 霍建华饰令狐冲,陈乔恩饰东方不败,袁珊珊饰任盈盈 杨蓉饰岳灵珊 陈晓饰林平之。

《书剑恩仇录》

1976,电视,香港无线,郑少秋饰陈家洛/福康安/乾隆,汪明荃饰霍青桐,余安安饰香香公主,李司棋饰洛冰。

1981,电影,邵氏公司,狄龙饰陈家洛,白彪饰乾隆。

1986,电视,台湾台视《书剑江山》游天龙饰陈家洛/乾隆,森森饰霍青桐,杨丽音饰香香公主。

1987,电视,香港无线,彭文坚饰陈家洛,罗慧娟饰霍青桐,梁佩玲饰香香公主,任达华饰乾隆,黎美娴饰李沅芷。

1987,电影,许鞍华导演(因片长过长而将下半部改名为《香香公主》分别上映)。 1992,电视,台湾华视48集,导演鞠觉亮, 何家劲饰陈家洛,沈孟生饰乾隆,刘雪华饰霍青桐,傅娟饰香香公主,龙隆饰张召重,金玉岚饰洛冰,于佳卉饰李沅芷。

1994,电视,大陆央视,黄海冰饰陈家洛,王卫国饰乾隆,王菁华饰霍青桐,杨雅娜饰香香公主。

2002,电视,台湾中视、香港唐人公司、新加坡报业传讯,赵文卓饰陈家洛,陈昭荣饰乾隆,关咏荷饰霍青桐,颜颖思饰香香公主,谢君豪饰余鱼同,孙莉饰李沅芷,梁荣忠饰徐天宏。

《雪山飞狐》

1977,电视,香港佳视,卫子云(胡一刀/胡斐) 白彪(苗人凤) 罗乐林(田归农) 马海伦(胡夫人) 文雪儿(程灵素) 米雪(袁紫衣) 李通明(苗若兰)

1986,电视,香港无线,吕良伟(胡一刀/胡斐) 谢贤(苗人凤) 曾江(田归农) 赵雅芝(马春花) 陈秀珠(苗夫人南兰) 戚美珍(胡夫人) 景黛音(程灵素) 周秀兰(袁紫衣) 曾华倩(苗若兰) 黄允材(福康安/陈家洛)

1991,电视,台湾,孟飞(胡一刀/胡斐) 龚慈恩(程灵素) 伍宇娟(袁紫衣/袁银姑/圆性) 林炜(福康安/陈家洛) 吕莹盈(马春花) 慕思成(苗人凤) 汤镇宗(田归农)

1998,电视,香港无线,黄日华(胡一刀) 陈锦鸿(胡斐) 佘诗曼(苗若兰) 张兆辉(田归农) 尹扬明(苗人凤) 魏骏杰(福安康/陈家洛) 滕丽明(袁紫衣+马春花-合成新角:聂桑青)

《飞狐外传》

1977,电视,与雪山飞狐合成一剧,剧名仍作雪山飞狐,香港佳视,卫子云饰胡斐, 文雪儿饰程灵素。

1993,电影,嘉禾电影公司,导演潘文杰,黎明饰胡斐,李嘉欣饰程灵素。

篇五:有关大陆的读书节目

大陆电视荧屏上的六档读书类电视节目

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读书》(原《子午书简》)

播出时间:每周一至周五13:25

北京电视台青年频道《书香北京》

播出时间:每周一、周二20:28

河北卫视《读书》

播出时间:每周二23:00

上海星尚频道《今晚我们读书》

播出时间:每周六24:00 周日10:30

上海第一财经频道《速读时代》

播出时间:每周日20:30

凤凰卫视《开卷8分钟》

播出时间:每天18:45

4月23日是第17个“世界读书日”。“世界读书日”盖因西班牙文豪塞万提斯逝世日而设,虽是地道的“舶来”节日,近年来在中国却呈现出日渐高涨的热度。在“世界读书日”前后,国内多家媒体相继推出以阅读为主题的专刊、专辑,呼吁公众重新认识阅读的价值。在媒体为读书展开造势之际,也有人对中国的读书媒体展开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开设读书版面的报纸有150家,而作为最有影响力的大众传媒,只有6家电视台开设了读书类电视栏目(节目)。

实际上,在当下由收视率主导的中国电视行业中,娱乐成为电视机构获得收益保障的不二标签,读书类电视节目因其相对较高的文化品位,始终处于尴尬的境地,一些节目在激烈竞争的电视荧屏上逐渐萎缩消逝,一些节目则力图转变制作思路使自己摆脱边缘化的命运。读书类电视节目所受的冷遇,也往往被看做当代中国人阅读现状的一个缩影。

“末位淘汰”扼杀《读书时间》

4月中旬,北京电视台《书香北京》栏目在中国人民大学录制了“青春中国·书香讲堂”特别节目,邀请包括前驻法大使吴建民、主持人白岩松、诗人吉狄马加在内的演讲嘉宾探讨青春的价值以及阅读的意义,吸引了上千名青年学子现场聆听。作为一个运营尚良好的读书类电视节目,《书香北京》制片人吴玮对记者表示,读书类电视节目不能满足于在演播室里捧着书聊天,必须走入观众和读者中间,让节目接得上地气,避免陷入自说自话的境地。

吴玮的担心并非没有道理。《书香北京》作为一个创立两年多的电视栏目,由台领导亲自命名并重点扶持,至今尚处于它的上升期。但并非所有的读书类电视节目都如此幸运,随着近年来中国电视业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电视台之间对于受众与广告客户的争夺渐趋激烈,一批曾经颇受观众瞩目的读书类节目无法适应新的游戏规则,纷纷遭到淘汰的命运。

1996年5月,主持人李潘在北京的一个四合院里采访在此养病的著名诗人、报告文学家徐迟,这期节目成为中央电视台一套新开播的《读书时间》栏目第一期。《读书时间》以其颇具人文气息与高雅品位的特征,一度为观众所称道,成为中国读书类电视节目的先声。2001年,配合央视频道专业化的推进,改版后的《读书时间》迁入央视10套科教频道,并被安排在周六晚黄金时间播出。这就意味着《读书时间》与同时段铺天盖地的娱乐节目、电视剧短兵相接,共同争抢收视这块蛋糕。《读书时间》立即显示出自己的劣势:其形式呆板、内容单调、改版频繁等问题也加速了观众的流失。

2003年开始,央视依据收视率推出的“末位淘汰制”掌握起旗下节目的生杀大权,《读书时间》因为排名靠后被亮出红灯。尽管栏目组在巨大的压力下尝试对其进行调整,但仍未能挽救《读书时间》的式微。2004年2月,《读书时间》被并入央视10套新组建的《五日谈》栏目,实际已失去独立性。《五日谈》实验半年并不成功,播出方式被推翻重新整改,《读书时间》在人们的叹息中消亡。

舆论对《读书时间》的批评集中在其表现形式的陈旧和文化内涵的缺失,“两把椅子,两个嘉宾,云山雾海地神侃,从一本书开始,以作者的?私生活?细节为结束”,这样呆板和封闭的表现很难让选择日益丰富的电视观众驻足。而在此之前,上海电视台的《阅读长廊》、北京电视台的《华夏书苑》、湖南电视台的《爱晚书亭》、青岛电视台的《一味书屋》等纷纷遭遇停播。这些节目固然受到大环境的挤压,也与其本身与社会需求脱节不无关系。

必须比观众多走半步

新闻出版总署主管的《中国新闻出版报》在“世界读书日”推出了特刊,首次对全国的报纸、广播、电视、新媒体开辟读书版、读书周刊、读书栏目(节目)的情况进行调查。纳入调查范围的有150家报纸、9家广播电台、35家新媒体,而作为最有影响力的大众传媒,只有6家电视台开设了读书类电视栏目(节目)。

“电视媒介与阅读本身就存在着内在冲突,阅读是一种沉静的、思考的行为,需要在字里行间营造出想象的空间,而电视往往侧重于讯息的快捷和画面表现力的丰富。”业界专家表示。因而,读书类电视节目往往难以在“慢读”的传统阅读与“速读”的电视传播之间实现自我平衡。在实际情况中,读书类电视节目为了迎合观众,还极易盲从于社会潮流,失去自己的价值判断。比如,在不久前养生类书籍畅销时,有的读书类节目就沦为了所谓“养生大师”的私家讲堂。

“读书节目必须比观众多走半步。不能过于曲高和寡,但需要对受众有一些引领,?半步?就是一个度。”吴玮说。吴玮的团队所运营的《书香北京》曾是内地唯一的日播读书节目,强大的工作量使得节目组的编导常常为了准备一期节目读书

到凌晨五点。由于经历过纪录片与日播时评节目的历练,吴玮对《书香北京》提出了一个明确的要求,即时刻保持自己的关注点,与当下的热点相联系。节目不仅讨论书,还随着书籍将话题延伸到社会生活的其他领域。去年10月,北京光合作用书店突然关张,吴玮迅速组织业界专家对实体书店的生存话题展开讨论,收到了良好的反馈。她表示:把图书转化成电视化表达是有难度的,但从普世文化传播的角度上,它应该成为主流并大有可为。

坚持至今的读书类栏目还有河北卫视的《读书》,该栏目创办于2000年6月,是目前国内卫视频道中硕果仅存的一档读书类栏目。去年,随着主持人王宁的离开,《读书》曾一度遭遇停播危机。随着文化学者曹景行的加盟,《读书》改版重生,然而却从原来的周日晚间移到了周二晚间的23点。《读书》的大量节目在北京录制,这也与其他几档读书类电视节目相一致——对文化资源的依赖性强,只能生存在北京、上海这类作家、学者、出版社汇集的大城市中。

对于读书类电视节目而言,收视率常常扮演着其生死主宰者的角色。长期以来,收视率成为各大电视台对电视节目考评的唯一标准。每一期节目的收视率会被做成折线图贴在栏目组的办公室里,有时收视率的统计甚至细化到一期节目的每一分钟,主持人与嘉宾的对话一旦失去趣味性,收视率折线就开始向下掉。而收视率的背后实际是广告资本。对于中国电视,特别是读书文化类电视节目,业界的共识是,不能不讲“收视率”,也不能唯“收视率”是从,应该建立一个包括“收视率”在内的综合评判体系。从去年开始,央视已开始试行新的综合评价体系,其中新设置了“引导力”、“影响力”指标考核栏目的社会效果,对“传播力”的考评也不再以收视率绝对高低为依据,而是进一步深化为收视目标完成率、观众规模、忠诚度、成长趋势等多维指标。

而对于读书类电视节目而言,新的评价体系不意味着竞争的消失,他们仍需要寻求新的生存法(转 载于:wWw.SmHaIDA.cOM 海达 范文 网:什么小说开播电视了)则。

字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