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作文素材 > 教育资讯

关于泸定桥的作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3 21:19:19 作文素材
关于泸定桥的作文作文素材

篇一:泸定桥感

电影《飞夺泸定桥》观后感

今天下午,老师给我们观看了一部电影《飞夺泸定桥》,我深有感触,红军战士们在十分艰苦困难的环境中,能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和凶恶的敌人交战后,并成功胜利,是个很大的奇迹,那时的情景有多危险啊!来到泸定桥的过程中,他们经历了好几股敌人的阻击,他们忘记了疲劳和饥饿,使劲地奔跑。

这部电影给我的反应十分大,他们的英勇无畏,勇敢机智,奋不顾身的这种美德、精神被我们这些生活在荣华富贵中的孩子,不忘记长辈们创造的奇迹,不忘记他们为我们所创造的美好未来。

我们应该向他们一样,不怕困难,不怕艰辛,他们在如此凶恶的敌人面前也没有退缩。而我们呢?我们做题时遇到的困难,难道有红军长征时遇到的困难要大吗?

所以,请我们好好学习,珍惜长辈们创造的美好未来!

篇二:甘孜州泸定桥小学班级作文报第二期

圣诞节的时候,人们会像中国人过春节吃年夜饭一样,家人围坐在一起,共同享用美餐。

泸定桥小学2012级4班 高羽维 冬天来临了,冬姑娘把一切美好的事物都藏了起来,让大地变得很单调。 冬的清晨是那样的宁静,没有鸟叫声,也没有小孩的笑声,大渡河水更是低吟着小曲。 当我独自一人在路上行走时,

连风都是那样的刺骨,就连走路的声音也是那样的难听和刺耳。 当我走到一棵树旁时,看见那枯黄的树枝和树叶,“春天时这棵小树是多么的绿,多么的耀眼啊!”我不由地感叹了一声。 在冬的中午,明媚的太阳从云层中冲了出来了。太阳公公把这单调的世界散满金光,看起来像一颗黄宝石正嵌在故乡的正中央。此时我的心情又从失落变成了舒畅。此时这棵早晨看着是枯黄的树转眼间变成了一个洒满金粉的仙女在阳光下光彩夺目。顿时我的脸上洋溢起了笑容。

我继续向前走,看见了一棵大树被脱去了衣服光秃秃 的立在路边,看起来它一定很孤单,当我走到树下时,一片树叶落在我手中。这树叶是那样的黄,但是条纹却很清晰。当我把这片树叶对着阳光看时,发现它身上就像嵌着水晶,是多么的美丽啊! 不知道不觉的,就已经到下午了。我回到家里,把这片树叶夹在书本里,每当我翻开书本就能想到那天所看见的事物。 冬天的家乡,原来是那样的美丽动人啊!

泸定桥小学2012级4班 童曦 每年的12月25日,是许多西方国家的重大节日——圣诞节。后来中国人也开始过圣诞节,人们会以各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欢乐,甚至比新年到来还要还要隆重。 一提到圣诞节,每家每户的小朋友都盼望着圣诞节快点到来,同时也希望真有圣诞老人驾着雪橇来送礼物。

圣诞老人是一位人们想象中和蔼、慈祥的白胡子老爷爷。传说,圣诞老人驾着雪橇四处漫游时,会细心观察每个人的行为。

尤其是小孩,如果表现好,在节日里就会给他送去苹果、糖等许多礼物。

每当过圣诞节时,人们也总会想起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圣诞节时的悲惨命运。过去大富人家才能张灯结彩,高高兴兴地过节,

而穷人家却无钱过节,连最起码的温饱都难以得到。他们多么希望有一炉火,温暖冰凉的心。

这个凄凉的童话故事充分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贪欲金钱的罪恶,从而领悟到人剥削人的社会的种种不公平。 所以,我们更要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生活,更要发愤图强,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富强。让更多的人过上美好的生活! 泸定桥小学2012级4班 候雅蜻 雨淅沥沥的下着,我和她一人撑着一把伞走在这寂寥的雨夜

里,彼此什么都不说。 因为我和她闹了点小矛盾,本来是可以小事化了的,可是她

非要把事情闹大。平时都是我耐着性子让着她,可是这一次她做

得实在是太过分了,我没有像以往那样再一次退步。虽然俗话说:“退一步海阔天空;忍一忍风平浪静”。可是为什么每每闹了矛盾,都得让我退步呢?为什么她不肯让一让呢?

就这样,一天,两天??一星期,两星期??一月??我们就这样僵持了一个多月。每次上学放学的路上我只要见到她,总会避开她。并不是说我软弱,是应为我不想再一次滋生矛盾。

曾经,我也为那段“珍贵”的友谊而流过泪,但每当我擦干

眼泪时,就会在心底默默地发誓:在我抹去眼泪的时候,我也将

她从我心底深深的抹去了,不会留下那像流丝般的痕迹。

可是每次看到她和她的同学玩得那么开心时,鼻子就会陡然一酸。是我还在留恋那一段不可能在开始的友谊吗?不,一定不是的!

泸定桥小学2012级4班 童曦

我家有一位“淘气包”妹妹,她是四姨家的小babay,她叫罗馨雨,如今一岁零四个多月了。

星期日,因为四姨要去帮妈妈值班,所以只好让我和奶奶照顾妹妹。

四姨走后,妹妹便开始大闹天宫了。她一会儿爬上沙发拿玩具,一会儿又跑去我的卧室拿本子和笔,一会儿又去按电视开关······为了阻止她的“扫荡”,我累得筋疲力尽。突然,我想到了一个让妹妹安静下来的方法——放歌。我连忙打开电视机,调到音乐频道。悠扬的歌声传出来,妹妹一下子变得十分安静。我本想把妹妹抱在沙发上收看节目,可她却不愿意,偏要站着,似乎被音乐定了神,一动不动的。

这时电视里传出了一首节奏欢快的歌曲,妹妹便开始载歌载舞了。她一边哼唱一边模仿歌手的动作。不过她的动作十分稚气,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四姨和妈妈回来后,我给她们讲了这件事,她们也笑了起来。

泸定桥小学2012级4班 高羽维

我们的校园,四季美如画。

每当春天来临时,春姑娘就婀婀娜娜地来到校园。它用那温馨的气息温暖我们的脸颊,用它那纤细的手为我们脱下笨重的棉衣。树绿了,草绿了,整个校园掩映在绿的海洋里。

夏季的校园,粉红的花,彩色的蝶,花与蝶争美。碧绿的树,欢笑的人。树与人同住。在这个花红柳绿的世界里,我们准备迎接更美好的未来。

渐渐地,渐渐地,校园里的树已凋谢了。秋天来临了,它把

我们揽进了收获的季节。也把我们揽进了收获知识的季节。

心地善良但脾气暴躁的冬爷爷急躁地来到校园里。它虽然没有洒下漫天的大雪,但是它吹出凛冽的寒风把我们的脸冻得通红。一片片树叶纷纷飘落,把校园的操场变成了一张彩色的的毛毯。

张涵 在一间寂静的屋子里,手表的秒针的运动声在这间屋子里显得异常的清脆响亮,‘‘嘀嗒,嘀嗒’’。??‘‘叮叮叮’’,突然一阵闹钟声彻底地打破了这寂静,掩盖了手表的那清脆的 响声! 我被这一阵闹钟声惊醒了,睁开双眼,眼前却是一片黑暗,就像是有一个人用黑布蒙住了我的眼睛,把我吓着了。过了一会儿,我缓过神来,只得迷迷糊糊的将被子掀开。光着脚丫子去寻找电灯的开关。可是我摸不清前方的障碍物。这是我的双手就帮上忙了,我将手伸直,去试探前方的路。就在这时我摸着了一对十分柔软的东西,将眼睛睁大,发现那东西轮廓竟像人,我吓得一下子往后退,转过身来继续前行,手没有发现前方有障碍物,脚便踢过去,却踢到了拖鞋,拖鞋一下子‘‘飞’’了出去。我却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也不管鞋了,就朝那个方向继续前进,可是右手发火了,一横过去,将琴架碰到了,左手总是仁慈些,它不忍让琴架受到伤害,就用自己身子搂住了琴架,跳了一支舞。将琴架扶好,我自然又归到了找开关的路上。继续直走------忽然,整个房间亮堂起来了! 这是我第一次在二姨家睡觉,哎,想不到开个灯都困难重重! 脱下睡衣,穿上衣服,将窗帘拉开,外面又是一片寂静与漆黑,我这屋里却亮堂堂的! 给大家提个醒,以后去陌生房间睡觉一定要掌握好房间的地形与物品的摆设,还有灯的开关位置哦! 这个惊心动魄的早晨啊! 泸定桥小学的同学: 现在我们国家有很多自然资源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的,如:森林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可是因为人们不珍惜这些资源,随意破坏这些资源,不但使他们不能再生,还造成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的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可不珍惜资源的现象在我们身边屡屡出现。 我们学校有些同学在写作业时浪费纸张。如:有的同学在一张崭新的纸张上写错几个字就不要了;有的同学在纸上乱涂乱画;甚至有的同学把纸裹成小团用来打人。

这些问题的产生不仅是同学们不爱干净的表现,更是因为同

学们缺乏节约国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主人翁意识。

针对这种现象,我有些建议给你们,可以减少纸张的浪费: 1、 旧作业本上未用完的纸张,折成千纸鹤,一串一串的穿

起来,做门帘,实用又美观。 2 、用废旧的纸张来剪窗花,不仅可以供人欣赏,也替家里省了装饰的钱。

3、用废旧的纸张,折成小飞机等玩具,供人娱乐,省的花

钱买玩具。但一定要注意收回放飞的纸飞机。

希望大家珍惜资源,爱护我们祖国母亲。以免祖国变的丑陋,人们受到伤害。 建议人:赵国羽

月7日

余满

我交过的朋友不太多,可有一个人留给我的印象最深。他就

是王涛,他十分爱玩,玩的时候他的嘴角总会浮起一丝微笑。

说起他爱玩的事可多啦:他曾经花了15元元买了一种悠悠

球,为的就是在同学面前威风威风。从此,只要一打下课铃,他

都会把悠悠球拿出来玩,和同学比试悠悠球的撞击力。每当他胜利之后,他不仅得意地笑起来,还用悠悠球玩几个招式显威风。对手看了之后,总是咬牙切齿,不服输地说道:“我就不信了,

我还撞不赢你?”我也不例外,看着他那洋洋得意的样子,我也

是怒从心来。但我们还是一对好朋友。

一天中午,他正和同学玩跳马游戏。当他做“马”时,一位同学不小心踢着他的头了,他顿时感到昏昏沉沉的,连体操也没参加。可几天后,他的人影又出现在了跳马游戏里。我想:“这

一定是传说中的‘记玩不记打’吧!”想到这儿,我忍不住笑出

声来。

他也非常喜欢玩电子游戏,比如“穿越火线”、“QQ飞车”等等。他都是一个顶级高手,我与他比试时,第一的荣誉全部归他,我也只能当个第二。

王涛的玩的技术真可谓是“炉火纯青”,那一抹浮在嘴角的

笑,不正是他爱笑、爱玩的见证吗?

邱鸿飞

友谊,像一杯热气腾腾的奶茶,喝在肚子里,暖暖地;友谊,像一块香浓的巧克力,咬在口里,甜在心里;友谊,像一朵花,

闻一闻,消除了自身的烦恼。

圣诞节到了,许多同学都买了贺卡,送给他最友好的朋友。

我也买了贺卡,送给他最友好的朋友。我也买了贺卡,送给最要好的朋友,表达朋友之间深深地友谊。

可老师早就提醒叫我们不应该买贺卡,并说:“友谊并不一定要用贺卡才能表达出来。” 而我完全忽略了老师说的这一句话。

于是,那天早上我把贺卡带进了学校,但在中午的时候,老

师见到了马梦带了贺卡来,就让我们全班都把所有的贺卡全交上去。于是,我就依依不舍的把贺卡给交上去,并且当时也有一些

气氛。

可事后,我静下心来想了一想,老师之前说的那句话并不是没有道理:圣诞节快要到了,我们不一定非要用贺卡来表达。有

时一句小小的祝福也是表达友谊的一种方式。友谊的深情也不一定在节日可以表达,在日常生活中帮助别人也是传递着友谊。而这些是真正的友谊! 我的气消了,反倒觉得交上去的那些贺卡是值得的,因为它们让我懂得了真正的友谊。 烟囱和浓烟

余满 烟囱从早到晚不断地排出一股股浓烟,这本就是烟囱的

职责,所以它从来不声不响,更不为这件事自吹自擂。

而浓烟则不一样,当它从烟囱里冲出来的时候,总是大模大样、张牙舞爪、忽东忽西、忽南忽北地朝天空飞散开去。

它永远是高高在上,不可一世。 有一次,高傲浓烟突然俯视一下烟囱,就嘲笑起了这个小家伙:“多渺小,多可怜啊!你那样一动也不动,不嫌乏味

么?我看你就像那古板的木头先生。你什么时候不是站在我

身子底下的?你注意到我高超的舞蹈技术么,你看了难道不觉得惭愧吗?”

烟囱回答道:“你比我高、比我粗壮、还会跳舞、这都不假。只是你的行动没有固定的方向,你只能随着风走,风朝东吹,你也朝东飘;风朝西吹,你只能向西飘。这种不可自

主的生活不值得骄傲。”

? 浓烟冷笑一声,心高气傲地说:“你分明就是在妒忌我,

但妒忌也是白搭。你看我的千变万化,你看我越变越壮

大??” ? 浓烟继续开始,继续越升越高。但不知什么时候,它越来越透明,直至消失不见了。它的声音,回荡在蔚蓝的天

空中。

? 烟囱仍矗立在那里,等待着排放出下一轮浓烟。

篇三:飞夺泸定桥

飞夺泸定桥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红军飞夺泸定桥的经过,了解红军长征的可歌可泣的英雄历史,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理解“飞”和“夺”得含义,体会红军战士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

2、认字、写字,理解词语:关键、心惊胆寒、震耳欲聋、千钧一发、奋不顾身、激烈、搏斗、浩浩荡荡。

3、继续练习自读提问,练习抓住重点词句。通过自己的反复阅读、思考,同学间的交流,体会品读重点词句的方法,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4、分层理解课文第5自然段,学习有顺序的记叙事情。

课前准备:

1、自读课文,完成自读笔记。

2、搜集资料,了解长征故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字、写字,理解词语:关键、心惊胆寒、震耳欲聋、千钧一发、奋不顾身、激烈、搏斗、浩浩荡荡。

2、读通课文,抓住课文的叙事顺序,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抓住重点词句学习课文第一、二、四部分。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在我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东部,大渡河沿岸的泸定县城西边,有一座横跨大渡河的铁索桥。1935年5月,红军曾在这里与国民党反动派进行了一场激烈的战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课文《飞夺泸定桥》。

二、检查预习:

1、读课题,你提出了什么问题?

预设:(1)红军为什么要夺取泸定桥?

(2)围绕“飞夺泸定桥”,课文主要讲了哪几方面的内容?(怎样飞?怎样夺?)

2.回答自学中的问题。

说说课文主要讲了哪几方面的内容?

(抢时间、夺天险。)

3、说一说课文主要内容。

方法指导:时间、地点、谁、干什么

4、检查字、词。

大渡河、水流湍急、高山峻岭、倾盆大雨、心惊胆寒、震耳欲聋、千钧一发、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三、学习课文

(一)第一、四部分:

1、看大渡河图,你能不能用刚才读的词语来形容它?再读词语,读出词语的感情色彩。

2、师:红军为什么要夺取泸定桥?

(1)小声读课文第l、2自然段,回答问题。

(2)从课前查阅的背景资料你还了解到什么?

3、导读课文第四部分。学习词语“浩浩荡荡”,再读课文。

(二)学习课文第二部分

默读课文3、4自然段,红军战士为什么要飞?怎么在飞?

1、请你算一算:

课文中有哪些数字可以帮助我们计算“飞”的速度?看谁找得准,算得快。

(1)28日早上红四团接到上级命令,要求在29日早晨夺下泸定桥。时间只剩下20多个小时,距离120公里。敌人两个旅的援兵也同时在对岸向泸定桥行进。

即:时间短,路程远,敌有援兵,必须抢时间。理解词语“关键”,这里的关键指什么?

(2)到晚上七点钟,到泸定桥还有一百多里。

(3)沿途还击溃了几股阻击的敌人。

2、请你想一想:红军战士在夜间行军时遇到了哪些困难?又是怎样克服的?分别用“—”和“~”画出来。

困难:①饥饿和疲劳;②对岸出现敌人火把;③下雨火把被浇灭。

克服:①战胜敌人的决心使他们忘记了饥饿和疲劳;②摸黑冒雨,踩着泥泞继续前进;③也点起火把与敌人赛跑;④高声答话智斗敌人;⑤敌人宿营,我军仍旧继续前进。

3、这三组镜头,假如你是导演,你会用怎样的画面把你体会最深的文字呈现给观众,为什么?

师:从你们画面中,我知道了为什么那样艰难的环境下,红四团的战士们为什么能将敌人抛在后面,抢先到达泸定桥。

师生朗读课文,教师读“困难”的句子,学生读“克服”困难的句子,用自己的朗读展示自己的想象,体会红军战士具有取得胜利的决心和不畏艰险的革命精神。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反复阅读、思考,同学间的交流,体会品读重点词句的方法,在品读中了解红军夺取泸定桥的经过,学习红军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

2、分层理解课文第5自然段,学习有顺序的记叙事情。

教学过程

一、引入:

飞夺泸定桥”题目中“飞”、“夺”究竟是什么意思?

二、回忆课文“飞”这一部分的学习过程。

三、学习“夺”

1、“泸定桥”什么样?

(1)我们已经随同红军四团战士们来到了这天险大渡河。请一名同学读课文第5自然段。这座桥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

(2)文章从几个方面具体向我们介绍的?学生默读,思考、交流。

勾画表示地点变化的词语;圈出表示不同的事物名称。

用最简练的语言概括三个层次的主要内容。

小结:根据描写内容地点的变化、描写的事物不同都是给段落分层的一种方法。

(3)看课文插图:再读课文,你能从哪些词句中又读出桥的险?你能用哪些词语来形容泸定桥的“险”。

齐读这部分,读出它的险。

(4)同学们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这样详细地描写泸定桥的险?

(让学生认识本自然段在文中的重要作用,同时让学生感受环境描写对中心思想的作用。这部分突出红军战士夺桥的艰难,反映他们大无畏的革命精神。这就是环境描写对文章中心的衬托作用。)

(5)“来吧,看你们飞过来吧!”这里的“飞”字与题目中的“飞”意思一样吗?

(意思不一样,这里的“飞”的意思是“飞行”,题目中的“飞”表示神速,快的意思。这里的“飞”说明敌人凭借天险疯狂的态度,暗示红军战士想过桥,除非插上翅膀飞过去。)

2、学习6、7自然段。

1、面对滔滔江水,面对让人心惊胆寒的大渡河桥,面对疯狂的敌人,面对生与死的考验,红四团的战士们,红四团的领导向天险大渡河发起总攻。读6、7自然段。

2、红四团的战士是怎样攻天险的?

(1)画出表示突击队员夺桥动作的词语。

教师边提出问题边板书:(攻天险)

(拿着 背着 带着 冒着 攀着 )齐读句子想象画面。

(2)你还能描写其他人物的词语中找到战斗取得胜利的原因吗?默读、圈画重点词,想象,说一说出自己的体会。

学生交流,引导学生总结理解词语的方法。

理解“千钧一发”:什么是“千钧一发”?为什么称当时为千钧一发的时刻?

引导学生朗读:多么惊心动魄、可歌可泣、彪炳千古的战斗啊!

(3)小结:坚强的领导,上下团结,红军战士英勇无畏,表现出红军战士战胜一切敌人,克服一切艰难险阻的英雄气概,在古今中外的历史上都是罕见的。朗读课文第7自然段。

四、总结课文。

1、 看板书,想一想文章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总结文章的写作方法:按事情发展顺序来写是记事文章常用的一种方法。在平时作文中要有意识地练习按事情发展顺序去写。

(按事情发展顺序叙述。起因:红军北上抗日必须夺下泸定桥。经过:抢时间、攻天险。结果:渡过天险,奔赴抗日前线。)

2、通过“抢时间,攻天险”这部分内容,表现了红军战士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大无畏革命精神

3、在本课的学习中你还有什么收获?(重点引导

学生回顾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的方法)

五、拓展练笔:

1、课文第五自然段作者突出了桥的什么特点?是按照什么样的顺序来写的?运用了哪些方法?

学生交流。

2、想想在平时生活中,都有什么桥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学习作者的方法先说一说,再写一写你印象最深的桥。

篇四:能说会写 缩写《飞夺泸定桥》

篇五:飞夺泸定桥

飞夺泸定桥(红军长征重要战役)

这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中的一场战役,发生于1935年5月25日,事情经过如下:中央红军部队在四川省安顺强渡大渡河成功,沿大渡河左岸北上,主力由安顺场沿大渡河右岸北上,红四团官兵在天下大雨的情况下,在崎岖陡峭的山路上跑步前进,一昼夜奔袭竟达120公里,终于在5月29日凌晨6时许按时到达泸定桥西岸。创造了人类行军史的奇迹!第2连连长廖大珠等22名突击队员沿着枪林弹雨和火墙密布的铁索夺下桥头,并与左岸部队合围占领了泸定桥。

中央红军主力随后从泸定桥上越过天险,粉碎了蒋介石歼灭红军大渡河以南的企图。

勇士 编辑

1935年5月25日,一方面是红军在安顺场抢渡大渡河后,要用仅有的几只小船将几万红军渡过河去,最快也要一个月的时间。然而国民党的反兵紧追不舍,形势十分严竣。当急之下,要于5月26日上午,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人决定后,当即作出了夺取泸定桥的指令。

其部署是由刘伯承、聂荣臻率领红一军团一师和陈赓、宋任穷领导的干部团为右路军,由中央纵队及1、3、5、9军团为左路军夹河而上攻取泸定桥。左路军由王开湘、杨成武率领的红二师四团为前锋攻击前进。

1935年5月28日,红四团接到红一军团命令:“王开湘、杨成武:军委来电,限左路军于明天夺取泸定桥,你们要用最高的行军速度和坚决机动的手段,去完成这一光荣的任务。你们在此战斗中突破过去夺道州和五团夺鸭溪一天跑一百六十里的记录”。接令后红四团昼夜兼行240华里山路,于29日晨,出其不意地出现在泸定桥西岸并与敌军交火。

事实上,关于飞夺泸定桥的勇士,到底是21名,还是22名甚至是23名,也不是完全清楚的。比如一八六期的《战士报》,上面写的就是“二连21个英雄首先爬铁链冒火过河”。后来,根据时任红四团政委的杨成武将军发表在《星火燎原》上的著名回忆文章《飞夺泸定桥》,人们把飞夺泸定桥的勇士定为22名。

22位勇士

1986年,王永棉在泸定县委派下,赶赴北京拜访当年红四团党总支书记、新中国成立后曾担任铁道兵司令部副司令员的罗华生将军。罗将军告诉王永棉,当年的22勇士,是他亲自到二连挑选出来的。当时他挑人的标准是,凡是干部,包括连长、指导员、党支部书记及排长,首先要挑出来。曾经是战斗英雄的,比如在渡乌江战役中立过功的,也要挑出来。平时作战勇敢的,挑出来。挑选出来的人,必须是共产党员、共青团员,起码也要是入党入团积极分子。突击队的任务是二连连长廖大珠抢下来的,就由廖大珠担任突击队的队长。

1985年,泸定县筹备“飞夺泸定桥”胜利50周年纪念庆典,王永棉受县里委派赴北京邀请杨成武将军参加庆典,曾当面向杨将军询问有关二十二勇士的线索。杨将军告诉王永棉,当年战事非常紧张,打完泸

定桥,部队又继续向前打,二十二勇士的名字没有来得及记下来。后来在长征路上,他们多数同志都先后牺牲了。当时,杨成武将军说到这些时,情绪十分激动,他一遍一遍地呼唤——我的22名勇士,你们在哪里,在哪里啊,说着说着,竟老泪横流……

泸定县的同志们在解放后的追访中,还找到了1位勇士的下落,那就是副班长刘梓华。

寻找英雄

22名勇士中,唯一留下,下落和相片的勇士就是刘梓华,刘梓华的雕刻头像就是根据他本人的相片制作的。关于刘梓华下落和相片的获得,有一个曲折艰难的寻访过程,而我们的采访对象王永棉就亲身参与了这个过程。

从1975年5月到9月,近5个月的时间里,调查小组从四川到北京、天津、河南、河北、山东、江苏、江西、湖南、贵州、广西,差不多绕半个中国走了一圈,搜集有关的红军长征文物,其中调查22勇士下落是他们时刻放在心头的一项重要任务。

意外发现

1975年8月,调查组来到江西南昌,在参观江西的革命烈士纪念馆时,在一个大陈列厅里,看见挂着很多相片,上面都是在各个历史时期参加革命战争的江西籍的烈士,下面还有他们的简单生平。

王永棉一个一个认真地看,突然他眼前一亮,心中一阵狂喜。他发现了一个叫刘梓华的相片,他的生平介绍中写着,“刘梓华同志是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英雄之一。”

王永棉连忙叫来一起去的同志,但一个同志提醒他:“你看清楚了没有?前面写的是强渡大渡河啊。”自从杨得志将军写了《强渡大渡河》、杨成武将军写了《飞夺泸定桥》两篇文章后,这两个词几乎成了专用词组,分别特指发生在安顺场和泸定桥的战斗。

但这毕竟是个重大发现,他们立即去找纪念馆的管理同志,但对方告诉他们纪念馆所知的情况也只限于展览内容这么多,不过他们告诉王永棉,这些材料的来源是河北省廊坊军分区。

1976年1月26日,泸定县方面给廊坊军分区去信去函,了解有关刘梓华同志的情况。1977年1月15日,当天泸定县方面收到了回信,信中肯定刘梓华就是当年飞夺泸定桥的英雄,并说明刘梓华生前系天津廊坊军分区的副参谋长,1951年患恶性淋巴肿瘤去世。

8名勇士姓名可以确认

经最新查证,飞夺泸定桥的22名勇士中,目前有8位勇士的姓名可以确认:廖大珠、王海云、李友林、刘金山、刘梓华、赵长发、杨田铭、云贵川,其中有照片者4位:李友林、刘梓华、杨田铭、刘金山。

站在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碑公园门前,就会看到大道两旁的22根花岗岩石柱,分别代表着22位夺桥勇士。然而走近观看,却只能在5根石柱上找到勇士的姓名,其中只有2人根据照片在石柱顶端雕出了头像。其他勇士呢?是谁?在哪里?什么模样?有什么样的生平事迹?飞夺泸定桥泸定县原人大主任、72岁(2011年)的王永模,每天都在苦苦寻找着这些问题的答案。就在几天前的5月23日,他又收获了新的惊喜。

记者:王老,听说您1999年退休以来,一直在为寻找22位夺桥勇士的英名和事迹而奔忙?

王永模:是啊。红军22勇士飞夺泸定桥,创造了无与伦比的英雄伟绩和人间奇迹。聂荣臻元帅在为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碑撰写碑文时,用“奇绝惊险”4个字发出了由衷地赞叹。弹指一挥间,70多年过去,他们中大多数人却连名字都不为世人所知,真让人遗憾!无论从告慰勇士在天英灵的角度,还是从弘扬长征精神的角度,我都有责任为寻找他们的英名和事迹去操心、去奔波。

记者:现在,您找到了哪几位勇士的下落?

王永模:纪念馆建馆时,有关部门已找寻到5位勇士的姓名,他们是廖大珠、王海云、李友林、刘金山和刘梓华,并搜集到李友林、刘梓华两位勇士生前照片和部分生平史料。后来,在我们的努力下,国内许多媒体和红色网站都热情参与了寻找勇士的行动。到2007年,在上海、南昌新发现了两名勇士--特等机枪手赵长发、战士杨田铭。

记者:具体是怎样发现并核实的?

王永模:最初是杨田铭的大女儿杨党燕,在上海看到红色网站的寻呼后,打来电话说:“我父亲杨田铭是飞夺泸定桥22勇士中活下来的18勇士之一。”我立即委托东方电视台的记者去登门访问杨党燕,后来又联系上杨党燕的妹妹杨继红,最后终于在江西省图书馆找到了有关杨田铭的资料,还有他1961年5

月21日发表在江西日报上的回忆文章《飞夺泸定桥》及保存在家中的照片。根据杨田铭在回忆录中的描述,我们又确认了另一位勇士赵长发的英名。

记者:您还找到一位叫“云贵川”的勇士?

王永模:那是1985年1月,我去北京,邀请曾任红一军团二师四团政委的杨成武将军来泸定故地重游,参加红军飞夺泸定桥50周年庆典。我告诉他,我们苦苦寻找22勇士多年了,希望他回想一下有没有印象深、记得住的勇士。他说:“有一个在贵州入伍的苗族小战士,只有十六七岁,中等身材,眉棱、颧骨很高,脸带褐黑色,眼大而有神。家里很贫穷,从小跟着父亲在深山密林中采药、打柴,攀崖涉水很内行。因为他入伍时没有名字,战友们就给他起了个名字叫?云贵川'.在夺桥战斗中,他攀援铁索,和廖大珠一起冲锋在前,后来,打腊子口他还立了一功。”就这样,我找到了第8位勇士的名字--云贵川。

记者:听说您最近又有新收获?

王永模:是的,就在(2011年)5月23日,我收到烈士后代寄来的刘金山勇士的照片和生平史料。真是苍天有眼,英雄魂系泸定。今后在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碑公园,又可以新添一位勇士的头像供人瞻仰了。

记者:您这么大年纪了,成天为找寻勇士的英名而奔忙,很辛苦吧?

王永模:70多年过去,要找到普通战士这一层面的英雄人物,确实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但这是历史和社会赋予的重托,是发扬光大红军精神的现实需要,是泸定人民和全国人民的共同心愿。我会坚持不懈,在有生之年一直找下去![1]

相关说法 编辑

有媒体称,关于泸定桥之战的回忆,有两种不同的记述。

第一种叙述:泸定桥是红一军团的红四团(团长王开湘,政委杨成武)下的二连连长廖大珠率领22名突击队夺取的。该叙述由彭加伦于1936年写成并发表的《飞夺泸定桥》记载。后来中共党史、军史,凡官方记载史料均以此为依据,因此被外界称为“正史”。

第二种叙述:泸定桥是红三军团的红十三团(团长彭雪枫、政委李干辉)下的侦察连指导员覃应机带领12名勇士夺取的。该叙述由覃应机于1991年所著《硝烟岁月》一书中提出。

由于两种说法不一,有媒体称之为“第二种说法好象一直受压制,但从未被压服”,因此在网络上出现了“飞夺泸定桥”属虚构的说法。[2]

这是对军史无知造成的一种误解。

《林彪关于红四团已攻占泸定桥致朱德等电》(1935年5月29日):“我四团于今晨六时赶到泸定桥附近,于十七时攻占泸定桥,敌向天全退去,余另告。”(《红军长征·文献》第360页)

《朱德关于我军迅速通过大渡河向天全地域集中的部署致各军团电(节录)》(1935年5月30日):“A、我一军团先头部队昨已攻占泸定桥,敌向天全退。……⒋三军团进至芝泥坝、楂维、科五之线……”《红军长征?文献》(《红军长征·文献》第361页)

朱德电令中要求“三军团进至”的“芝泥坝、楂维、科五之线”(准确的名称是:“杵泥坝、咱威、奎武”),也就是现在的“泸定县杵泥乡、泸定县德威乡咱威村、泸定县德威乡奎武村”一线。最接近泸定桥的“杵泥”,也在泸定桥之南十多公里处。

也就是说,红一军团红四团飞夺泸定桥之际,红三军团红十三团尚在泸定桥南方十多公里处。而整个三军团包括彭德怀本人都是从安顺场过的大渡河,与泸定桥没任何关系。

覃应机所在的红三军团军团长彭德怀在其《彭德怀自述》中,也是这样记述的:“我一军团主力很顺利地从安顺场渡过了大渡河,击败了刘文辉河防部队;另一部强夺了泸定桥,使全军得以迅速北进。三军团占天全、芦山经宝兴北进,翻越夹金山(雪山),在两河口与张国焘会合”。

第一种叙述,除了《红军长征记》中彭加伦所著《飞夺泸定桥》外,还有陈云《随军西行见闻录》、黄克诚《我在红三军团的经历》、罗华生(红四团党代表)《强渡大渡河泸定桥的经过》、成仿吾(参加长征的文学家)《长征回忆录》、萧锋(红一军团第一师第三团政委)《长征日记》,以及红三军团重要

将领伍修权、张爱萍、张宗逊、李志民、刘志坚、张震、王平、裴周玉等的回忆文章,上述文章没有一篇关于红三军团的红十三团飞夺泸定桥的记述,却都有红一军团红四团飞夺泸定桥的回忆。

而第二种叙述的出处则是原红三军团十三团侦察连指导员覃应机的回忆录《硝烟岁月》中相关记载。只是覃应机一人在1991年才提出的孤证,并未其他相关记载,更没有“一直受压制”的情形。

覃应机所过的铁索桥,应当在龙衣或者沙坝头铁索桥。《朱德关于我军突破敌雅州、芦山、天全防线的部署》(1935年6月5日):“……三、三军团有夺取天全之龙衣、沙坝头两铁索桥,并相机袭占天全的任务。雪枫(时任红十三团团长)率先头两个团由现驻地经思金坝,以一部夺取沙坝头,主力夺取龙衣。成功则相机袭占天全,不成则进行下游架桥”。

相关课文 编辑

大渡桥横铁索寒

1935年5月,北(转 载于:wWw.SmHaIDA.cOM 海达 范文 网:关于泸定桥的作文)上抗日的红军向天险大渡河挺进。大渡河水流湍急,两岸都是高山峻岭,只有一座铁索桥可以通过。这座铁索桥,就是红军北上必须夺取的泸定桥。飞夺泸定桥国民党反动派派了两个团防守泸定桥,阻拦红军北上;后来又调了两个旅赶去增援,妄想把我红军消灭在桥头上。我军早就看穿了敌人的诡计。28日早上,红四团接到上级命令:“29日早晨夺下泸定桥!”时间只剩下20多个小时了,红四团离泸定桥还有240里。敌人的两个旅援兵正在对岸向泸定桥行进。抢在敌人前头,是我军战胜敌人的关键。

红四团翻山越岭,沿路击溃了好几股阻击的敌人,到晚上7点钟,离泸定桥还有110里。战士们一整天没顾得上吃饭。天又下起雨来,把他们都淋透了。战胜敌人的决心使他们忘记了饥饿和疲劳。在漆黑的夜里,他们冒着雨,踩着泥水继续前进。

忽然对岸出现了无数火把,像一条长蛇向泸定桥的方向奔去,分明是敌人的增援部队。红四团的战士索性也点起火把,照亮了道路跟对岸的敌人赛跑。敌人看到了这边的火把,扯着嗓子喊:“你们是哪个部分的?”我们的战士高声答话:“是碰上红军撤下来的。”对岸的敌人并不疑心。两支军队像两条火龙,隔着大渡河走了二三十里。雨越下越猛,像瓢泼一样,把两岸的火把都浇灭了。对岸的敌人不能再走,只好停下来宿营。红四团仍旧摸黑冒雨前进,终于在29日清晨赶到了泸定桥,把增援的两个旅的敌人抛在后面了。

泸定桥离水面有好几丈高,是由13根铁链组成的:两边各有两根,算是桥栏;底下并排9根,铺上木板,就是桥面。人走在桥上摇摇晃晃,就像荡秋千似的。现在连木板也被敌人抽掉了,只剩下铁链。向桥下一看,真叫人心惊胆寒,红褐色的河水像瀑布一样,从上游的山峡里直泻下来,撞击在岩石上,溅起一丈多高的浪花,涛声震耳欲聋。桥对岸的泸定城背靠着山,西门正对着桥头。守城的两个团的敌人早已在城墙和山坡上筑好工事,凭着天险,疯狂地向红军喊叫:“来吧,看你们飞过来吧!”

红四团马上发起总攻。团长和政委亲自站在桥头上指挥战斗。号手们吹起冲锋号,所有武器一齐开火,枪炮声,喊杀声,霎时间震动山谷。二连担任突击队,22位英雄拿着短枪,背着马刀,带着手榴弹,冒着敌人密集的枪弹,攀着铁链向对岸冲去。跟在他们后面的是三连,战士们除了武器,每人带一块木板,一边前进一边铺桥。

突击队刚刚冲到对岸,敌人就放起火来,桥头立刻被大火包围了。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传来了团长和政委的喊声:“同志们!为了党的事业,为了最后的胜利,冲呀!”英雄们听到党的号召,更加奋不顾身,

都箭一般地穿过熊熊大火,冲进城去,和城里的敌人展开了激烈的搏斗。激战了两个小时,守城的敌人被消灭了大半,其余的都狼狈地逃跑了。

红四团英勇地夺下了泸定桥,取得了长征中的又一次决定性的胜利。红军的主力渡过了天险大渡河,浩浩荡荡地奔赴抗日的最前线。

艰苦条件

红军 (2张)

当时百余米的泸定桥已被敌人拆去了约八十余米的桥板,并以机枪、炮兵各一连于东桥头高地组成密集火力,严密地封锁着泸定桥桥面。中午,红四团在沙坝天主教堂内召开全团干部会议,进行战斗动员,组织了由连长廖大珠、指导员王海云率领的22名夺桥突击队。

下午四点,22名勇士冒着枪林弹雨爬着光溜溜的铁索链向东桥头猛扑。三名战士在王友才的率领下,紧跟在后,背着枪,一手抱木板,一手抓着铁链,边前进边铺桥板。当勇士们爬到桥中间时,敌人在东桥头放起大火、妄图以烈火阻击红军夺桥。勇士们面对这突如其来的烈焰,高喊“同志们,这是胜利的最后关头,鼓足勇气,冲过去!莫怕火,冲呀!敌人垮了,冲呀!”廖大珠一跃而起踏上桥板,扑向东桥头,勇士们紧跟着也冲了上来,抽出马刀,与敌人展开白刃战。此时政委杨成武率领队伍冲过东桥头,打退了敌人的反扑,占领了泸定城,迅速扑灭了桥头大火。

整个战斗仅用了两个小时,便奇绝惊险地飞夺了泸定桥,粉碎了蒋介石南追北堵欲把借助大渡河天险将红军变成第二个石达开的美梦。

泸定桥因此而成为中国共产党长征时期的重要里程碑,为实现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红一、二、四方面军会合,最后北上陕北结束长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不朽的篇章,有“十三根铁链劈开了通往共和国之路”的壮美赞誉,新中国十大开国元帅,其中就有七位元帅长征时经过了泸定桥。当时在激战后的泸定桥上,刘伯承元帅曾用脚重重地在桥板上连跺三脚,感慨万千地说“泸定桥,泸定桥,我们为你花了多少精力,费了多少心血,现在我们胜利了,我们胜利了”!朱德总司令在长征回忆中题词“万里长江犹忆泸关险”的诗句,充分说明了红军长征飞夺泸定桥的艰险与壮烈。

台湾“国史馆”“蒋中正总统文物XX号”的卷宗就是“刘文辉电蒋中正:据袁旅称俘匪共匪主力由安庆埧夹河窜康定企图由炮山经丹巴合徐及泸定桥李团与沿河之匪奋战等情报”,时间是1935年5月29日。 寻找英雄 编辑

在泸定桥边的“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馆”里,庄严肃穆地竖立着22根方柱子,它们代表着当年飞夺泸定桥的22位勇士。它们绝大多数是无字碑,只有5根柱子上刻有名字,而在这5根柱子中,只有一根上面雕刻有头像,这根柱子代表的勇士就是刘梓华。

在王永棉的日记本上清楚地记着,1974年10月19日,当时的四川省文化局副局长朱丹,在一次会议上提出,新中国成立这么多年,红军飞夺泸定桥二十二勇士的情况和下落,还一直搞不清楚,实在说不过去,泸定县的同志们要下力气搞点调查。朱丹是一位演员,曾经在电影《达吉和她的父亲》中扮演父亲。也许与朱丹的这次讲话有关吧,也许还有别的什么推动力量,1975年,泸定县所在的甘孜州成立了一个红军长征文物调查小组,由三人组成,王永棉担任了组长。

相关说法 编辑

作文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