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优秀作文 > 教育资讯

东边太阳西边雨教学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4 09:17:14 优秀作文
东边太阳西边雨教学优秀作文

篇一:东边日出西边雨.1230.

一、是 无 情 却 有 情 边 日 出 西 边 雨 , 道 东有情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却有情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却有情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却有情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却 有情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却有情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 七、 却有情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却有情 八、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却有情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却 一、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却有情东边日出西边雨,有情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却有情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却有情 道是无情却有情 九、 二、 东 边 日出西边雨,道是 十、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却有情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却 无情却有情东边日 出西边雨,道是无 有情 情却有情东边日出 西边雨,道是无情 十一、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却有情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却 却有情东边日出西 边雨,道是无情却 有情东边日出西边 雨,道是无情却有有情 情三、 东 边 日出西边雨,道是 无情却有情东边日 出西边雨,道是无 情却有情东边日出 西边雨,道是无情 却有情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 情却有情东边日出 西边雨,道是无情却有情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却有情东边日出西边雨, 道是无情却有情 四、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却有情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却 有情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却有情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却有情东边 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却有情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却有情东边日出西边 雨,道是无情却有情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却有情 五、 六、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却有情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却

篇二:东边日出西边雨

东边日出西边雨

作者:

来源:《课外阅读》2009年第04期

竹枝词

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

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

道是无晴却有晴。

刘禹锡因与柳宗元等参与王叔文的政治革新运动,被贬为朗州司马。刘禹锡在贬谪生涯中,长住在巴山楚水一带,他是个不甘心寂寞的人,在朗州十年间,常常吟咏诗歌,保持着乐观情绪。

贬谪生活使刘禹锡和人民生活更加接近。朗州一带的少数民族喜欢唱民歌。刘禹锡作为一个小官,从不计较自己的身份,常常参加民间的歌吟活动,还常常帮彝族百姓写通俗的歌词。这些民歌歌词可能当时仅在民间流传,没有书面记录下来,所以已经失传。

但是从那时开始,他对民歌发生了兴趣。他认为民歌里有一种热爱生活的真实感情,语言朴素,于是就在民歌中吸收了这些特色。

后来,他到了夔州。夔州在四川的东部,那里流行一种《竹枝词》,是一种跟音乐、舞蹈结合在一起的民歌。每逢节日,当地老百姓都吹着笛子,敲着鼓去赶集。在集会中,男女青年载歌载舞,唱着《竹枝》,比赛谁唱得最多,唱得最好。

刘禹锡未必完全懂得当地方言,但是体味到这种民歌抑扬顿挫,情致婉转,比他在朗州听到的更有特色。

有一天,刘禹锡来到杨柳婀娜多姿、绿若碧玉的江畔,江中的流水水波不兴,平静得像一面大镜子,风景实在美极了。如画美景,正是年轻人谈情说爱的好去处。这时候,一对年轻的恋人,男的不见其人,只闻其声;女的呢?既不见人,又没有声音。或许她正悄悄地躲藏在浓密的树荫下,全神贯注地听那男青年唱歌,那男青年正是她的心上人。女子一边听心上人唱歌,一边抬头望天,只见天上西边出太阳,而东边却在下雨。同一时候,天上有晴有雨,初恋的姑娘望着这长江上游常有的自然景观,心中不禁涌出对心上人感情是否真切的猜想:他的心

也好像这天气一样难以捉摸,不知他对我到底是无情还是有情?于是,诗人刘禹锡从这个女子的角度,模仿民歌调子,把见闻和感想进行艺术加工,挥笔写了这首《竹枝词》。《竹枝》是川东一带的民歌,全诗以一男子在江岸上唱歌起舞,为他的女朋友送行而构造意境,表达了一种迷离含蓄的感情。

“无晴”、“有晴”与“无情”、“有情”谐音。全诗以同一时间不同地点阴晴不定的自然景象,表达了男女相恋中那种扑朔迷离、朦胧含蓄的感情。★

篇三:东边日出西边雨 道是无晴却有晴

东边日出西边雨 道是无晴却有晴

—传统美德的教学

星期天,刚进哥哥家门,小侄便迫不及待地向我汇报他在学校发

现的“新大陆”:“姑姑,我今天才发现乐乐真是个坏孩子!”

“啊!为什么呀?浩你不是常说乐乐是你的好朋友吗?”

小侄立马绘声绘色地开始叙述:“今天下课,刘浩等小朋友刚大小便完毕,乐乐就抢着去帮他们系裤带??”

“这好啊,乐乐主动帮助别的小朋友系裤带不是很懂事吗?”

“不对!” 小侄严肃地说道,“乐乐帮小朋友系裤带,那几个

被系裤带的小朋友不是要被老师说是懒孩子了吗?”

“哦!”我这才恍然大悟。

原来小侄是说乐乐的这个行为虽然使他自己得到了老师的表扬,

但却使得其他小朋友受到了老师的批评!这个行为在孩子看来是很差劲、很不道德的!

看着他那一本正经的神情,我在惊诧于他观点的同时也不禁陷入

了沉思:曾经我们或许一直习惯于传统美德的颂扬,但是许多我们看似很“高尚的道德行为”有时在不经意间就建立在了别人的“痛苦”之上,那些美德行为的背后往往有着为现代人所不能理解或者与社会发展不相符的“不道德” 现象。就如类似于乐乐的“乐于助人”,站在他个人的立场上说确实是一种美德行为,但我们一旦将这一行为

从“受他帮助”人的利益出发进行思考,那么是否应该予以新的判定? 纵观今日课堂,如果稍加留意,其实这种对传统美德内涵只解其一,

不解其二的现象在我们身边常有发生,而我们的教师在具体的德育引领中却往往表现出以下几种情况:

1. 淡然面对,一笑了之

在教学《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这一课时,老师在总结抽烟的危害之后请同学列举生活中酗酒的危害。许多同学经过自己调查,罗列了酗酒的许多害处,哪知其中一个男生站了起来悠悠地说:“酗酒是有害,但是有时却也有好处。比如我爸就常请客户喝酒,许多生意就是在酒桌上喝很多酒后才谈成功的。不喝很多酒客户就认为你不诚心,生意就做不成了呢!”听他一番言论,许多同学似乎也“如梦初醒”,纷纷认同。面对这个场面,老师在一阵愕然之后,似乎很“沉着”,微笑着说:“这确实也是一个事实,但这个事情我们学生现在好象一下子管不了,等我们长大以后再去研究怎么做吧!”于是,一个小插曲就在老师的“撇开不谈”中偃旗息鼓了!提出现象的男生一脸的“早熟”的自豪感,其余的学生则一脸的茫然!

其实这是一个我们传统美德中的“仁义”与“礼节”在现代交往中的狭隘理解,但在这样的课堂中,许多时候我们老师似乎觉得类似这些内容跟我们学生现阶段关系不大,或者因为一下子不知如何回答而采用了熟视无睹,避而不谈,一笑了之的处理方式,其实殊不知这样越发容易引起现代学生对这类传统美德的片面理解,对这种错误行为进行错误认同。

2. 扼腕叹惜,无奈处之

(转载于:www.smhaida.com 海 达 范 文网:东边太阳西边雨教学)

在教学《退一步海阔天空》这一课后,我做了一个小调查,请学生谈谈在宽容别人的同时你是否会及时地指出别人的缺点,结果有近60%的学生认为自己可以宽容别人的错误,却不会指出别人的缺点,许多同学还写上了许多理由:“我作为班干部,我认为很难说别人的缺点,不然明年我肯定要落选。”“这年头谁还会莫名其妙地老说别人的缺点啊,谁都喜欢别人夸奖自己的。”“我因为指出了好朋友说谎,她现在已经不和我做好朋友了!”“我妈总是对我说要有‘好人缘’就要少说别人的缺点!”??

面对这种种来自“生活实践”的充足理由,老师最后只能叹息:“社会风气对学生的影响太大了,现在学生的思想行为已经不是我一个小小品德教师所能左右了,我尽力而为,至于最后他们做出哪种行为选择,还是顺其自然吧!”宽容、谦逊、自强、友善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在社会发展中也往往与随遇而安、明则自保、孤高自傲的消极态度联系在一起。或许一个人的力量确实无法扭转社会涌潮,但有时我们的一个教学反思、一个教学措施却能影响改变一群人的思想行为。

3. 当头一棍,一刀切之

在教学《劳动成果要珍惜》这一课时,我列举了陈毅元帅生活简朴的故事后请学生讨论从这个故事中得到了什么启示,学生纷纷说应该勤俭节约:“那么在你身边有不珍惜这些劳动成果的现象吗?”一下子,课堂里就“哗啦啦”的举起一大片学生的手。“我姐姐常常

把还能穿的衣服扔在一边,然后又去买新的衣服了!”“我爸爸的摩托车还很新呢,他一定不要了,要去买小轿车!”??

许多学生都列举了这些生活上“喜新厌旧”的现象。老师严肃地点点头进行小结:“我们同学的眼睛真尖!确实,这些都是不好的现象,我们应该及时予以指出改正!”

劳动成果应该珍惜,艰苦朴素更应该传承!老师一句肯定给学生明确解释了“艰苦朴素”这一个传统美德在今天的含义:尽管我们现在生活条件改善了,但我们的生活还是应该“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很显然,这个理解在我们今天的实际生活中肯定是行不通的,对学生而言一走出教室其便成为一句空话。而老师却用一棍子解决了“艰苦朴素”从古到今的所有解释,这或许能让教学程序变得流畅,却让学生的思维砍断在了这一环节上,更使德育的引领成为了子虚乌有。

新课程背景下的品德课堂不再是封闭、狭窄的教学禁锢。美德教学也更多地走向社会,走向生活。这也就意味着课堂教学将面临更多的生成。而对于课堂教学中的一些有效生成,如通过教师灵活的设计,因势利导或许就能成为教学中一道亮丽的风景。例如在《诚信真可贵》教学过程中,我让同学看看文中的故事,并说说想法。当指名学生回答时,这位学生却迟疑不站起来。我走到他身边才发现原来他拿了一本数学书,怎么办?所有学生的目光都集中到了老师的身上。老师不动声色地问:“忘了带品德书?”学生满脸的委屈:“昨晚小弟弟在翻看我的品德书时,觉得有几幅图画很漂亮,就把书给剪了。等我发

现时,书只剩下几张了。妈妈说今天帮我去书店买,可是跑了几个书店都没有!”听到这里,大家都很意外。可我却从这一点中,抓住了契机,去掉了原本准备的故事,表扬了该学生勇于承认错误的精神,并巧妙地引导学生讨论:“你若是他,会怎样?”于是,意外的学情并没打乱的课堂教学,反而使道德讨论更显贴近学生实际,道德体验更具实效。

像这样,面对教师预设之外的道德故事或者道德观点,教师如能处理得当,不仅能矫正学生已有的错误的道德观点或者道德行为,还能加强他们对传统美德的深刻记忆。否则只能使学生更加怀疑品德教学的真实性与传统美德的价值性。

因此,我们要让传统美德赋予新的色彩,让传统美德教育与时代精神得到和谐统一。

篇四:东边日出西边雨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怀着满腔的热情与一颗好奇、年轻的心态,他来到了这个原本极可能不属于他但又似乎命中注定将在他此生中留下不可磨灭的记忆的异地他乡。

充满理想、志向,两耳不闻儿女事,一心只读“高考书”,这是大家对他的感觉,但往往感性认识是不可靠的,在他心里也有另外的渴望,只是多数的时候不愿去认识、触摸,打开,因为没多少人能了解、理解的种种。

但树欲静而风不止。他无法抗拒那一晚自习留给他的念头,一种既想甩掉又向往的念头。

九月的阳光,温暖而不热辣,尤其在这金桂飘香时节,一缕微风便可夹来一阵沁人心脾的清香,填满荆楚名校的各个角落。傍晚散步于林荫小道上,挂在两山间的太阳给宿舍、教学楼、小道······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外壳,他在想什么呢?或许在想那个她,还是······原来自己也拿不准,这个地方、这个时候、这样的人······

篇五:东边太阳西边雨——萨特与波伏瓦

东边太阳西边雨

——萨特与波伏瓦

杜青钢 程静

萨特去世后三个月,我得到一本萨特专号。这是二十八年前的事。专刊150多页,厚厚一本,浓墨渲染了萨特的葬礼。有个细节记忆犹新:下葬前,波伏瓦由人搀扶,坐在椅上,将一支玫瑰投向墓穴。波伏瓦没哭,但第二天便住进医院。我们深受感动:堂堂一名家,跟了萨特一辈子,也不要个名份,诀别时,用一朵鲜红的玫瑰演绎了惊天动地的爱情。

20世纪末,重返巴黎,无意间发现了《越洋之爱——波伏瓦致奈尔森的信》,当即买下,一口气读了几十页。晴天霹雳。

震惊中的我有两问:

第一,波伏瓦乃萨特公认的终身伴侣,怎么又恋上了一美国作家,而且爱得昏天黑地,死去活来。在信中,波伏瓦绵绵倾诉:“当我想到即将见到你、抚摸你,我便头晕脑旋,心花怒放,想着它,久久不能释怀,感情炽烈,难以忍受,只觉得口发干,喉头紧锁。”见了面,则喃喃喁语:“搂紧我,我要做你的女人。”有些细节,色情十足“:我的唇沿着他的胸脯下滑,滑至孩童般的肚脐??”下文不宜再引,否则,会有艳照门之嫌。

第二,《第二性》出版后,波伏瓦被视为女权主义的代表,给人一种天下男人不屑一顾的印象。平时,她神情庄重,矜持有加,和奈尔森在一起,却温柔娴淑,一副小鸟依人的模样。我看过三人的大量照片,与萨特一道,波伏瓦更像学者、战士、伴侣。依偎在奈尔森右侧,她下颌微扬,面如桃花,秋波涟涟,含情脉脉,全然不像《第二性》的作者。波伏瓦与萨特到底咋回事。这次第颇似刘禹锡的两句诗:东边太阳西边雨,道是无情却有情。

波伏瓦与萨特相识于1929年,是时,波伏瓦21,萨特23岁,波伏瓦高挑美丽,端庄聪慧;萨特矮小丑陋,蛤蟆身材,斗鸡眼,但学识渊博、才华横溢、颇有异趣。初次相见,萨特便被征服,立马发动爱情攻势。第一次约会并不顺畅,波伏瓦派妹妹替应,自己并未露面。萨特暗暗怪罪爹妈传留的鄙陋,但不气馁,几经周折,终于获取芳心。

萨特的成功得益于他的才华,也获益于他别具一格的生活态度。波伏瓦在回忆录中写道:“萨特吻合了我15岁时的心愿,他是另一个我,从中我找到自己的种种怪癖,同他一道,我什么都能分享。8月初相见,我便料定,他再也走不出我的生活。”在卢森堡公园,两人定下著名的爱情协约,用的哲学术语:我们之间,是必然之爱,此外,还可另找偶然的爱。说白一点:我们互爱,这是主体,同时还能找别的情人。协约由萨特提出,也中了波伏瓦的下怀。如此约定可免除约束,不落俗套。波伏瓦家教甚严,但骨子里却是个我行我素、标新立异的女人。两人还做了补充:相互忠实,不打诳语,保持透明,有了新欢互通信息,共同分享。约期为两年,也是萨特提出的。契约期内,两人打得火热,无暇他顾。萨特爱得更深,波伏瓦用情稍弱。在性上,萨特的要求并不高,用其情人比昂卡的话说:他是一床上庸人。萨特自己也坦言:我更喜欢抚摸、观赏,而不热衷性交。波伏瓦对萨特的依恋主要是精神的依恋,床第之欢仅居其次,甚至可从略不计。十年后,两人已中断了肉体来往。两年过后,开始各觅新欢。

萨特追女人,名扬天下。他自己也说:我喜欢女人陪同,离不开追求女人的快乐,与同性在一起,浑身不自在。①颇有贾宝玉的风流习性。不同的是,萨特具有现代人的平等意识,乐于妻妾成群,也容得下对方夫君扎堆。萨特阅女人无数,但让他难舍难忘的有五六人。如奥尔佳(Olga)、旺达(Wanda)、米歇尔(Michelle)、多洛莱丝(Dolorès)及阿尔莱特(Arlette)。波伏瓦主要经历了四个男人:波斯特、柯斯特莱尔、奈尔森和朗兹曼。萨特、波伏瓦与情人之间可谓五方杂处,光怪陆离。波伏瓦是双性恋,萨特的许多情人,如奥尔佳、米歇尔等同时也是她的同性恋人。奥尔佳是波伏瓦的学生,对萨特,她若即若离,迷其才华,又厌其身

体,把萨特活活折磨了三年,中间再插个波伏瓦,构成了离经叛道的三重奏。于嫉妒痛苦之中,波伏瓦又暗中撮合另外两人,但撮合只是控制的手段,与大公无私沾不上边。波伏瓦后来回忆说,在萨特所有情人中,只有奥尔佳对她构成了真正的威胁。后来,奥尔佳爱上并嫁给波斯特,三角恋才告一段落。波斯特乃萨特的学生,尔后成为波伏瓦的情人。旺达是奥尔佳的妹妹,随后也做了萨特的情侣,当四个人绞合一起,那犬牙交错、昏天黑地的情景就可想而知了。有人称之为欢爱四重奏。米歇尔乃大作家波里斯?维昂(Boris Vian)之妻,维昂与萨特又是挚友。你来我往,米歇尔做了萨特的情人,维昂只好与老婆离婚。萨特爱得难解难分的另一个女人,是多洛莱丝,美国人,多氏的独特之处即娇小玲珑,在萨特所有情人中,只有她比萨特个矮,两人相处,如云似雨,难舍难分。阿尔莱特则由情人变成了养女。

除了萨特,波伏瓦爱得最深的男人当数美国作家奈尔森。1947年,波伏瓦赴芝加哥讲学,由朋友推荐,认识了奈尔森。四目相接,双双坠入爱河。奈尔森人高马大,英俊潇洒。在精神上,萨特给了波伏瓦极大的快乐;携精神之默契,奈尔森在肉体上为波伏瓦展现了一个极乐世界。留美期间,两人如胶似漆,形同夫妻。波伏瓦在信中称奈尔森为“亲爱的丈夫”,对萨特她从未用过这个称呼。数月后,波伏瓦重返故地。与奈尔森同游墨西哥,这是两人爱情的巅峰。随后出现不和。爱得真切的奈尔森想娶波伏瓦为妻,波伏瓦谢绝,理由是:我离不开法国,离不开萨特。即使没有萨特,我也无法定居美国,远离巴黎,我没法运笔。奈尔森无可奈何,但未放弃努力。临别,他赠送波伏瓦一枚银戒。(这戒指,波伏瓦一直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死后,随她而葬。)不久后,奈尔森又来法国,波伏瓦在巴黎圣母院附近特意租了一个套间,屋内摆满她与奈尔森游览墨西哥买下的纪念品。这爱巢,除了奈尔森,没第二个男人住过。接奈尔森之前,波伏瓦足足打扮了一小时。从某种意义上说,波伏瓦对奈尔森的爱已超过了对萨特,只不过,美国佬太传统,想吃独食,他们的故事没能延续到底。奈尔森抵巴黎后,由波伏瓦引导,很快见到了萨特及其小圈子。地点在弗劳尔(Flore)咖啡馆,这是存在主义小圈子当年聚会的大本营。会面时,萨特笑容满面,热情与奈尔森握手,郎朗大度。咖啡馆内等侯着奥尔佳、旺达、波斯特、米歇尔及其丈夫波里斯?维昂。众人翘首以待,早想见识这位让波伏瓦食不甘味的美国情人。奈尔森的纯朴征服了众人。交谈甚是投机,其乐融融。出门时,奈尔森却惊诧不已:夜色中米歇尔悄悄拉起萨特的手,情同恋人。法国人的浪漫令美国佬大惑不解。多次求婚未遂,奈尔森逐渐心冷。波伏瓦却恋恋不舍,她在信中写道:“为了见到你,我可以剁下一根指头。我每天可为你做20次饭,造20次爱。”已无心恋战的奈尔森冷冷回答:“我已不爱你。”炽热的恋情就此告一段落。这是1950年的事。四年后,奈尔森读了《名士风流》,不禁怒火中烧,觉得自己被作弄。波伏瓦在小说中透露了他们的私情。奈尔森对朋友说:我们做爱时,她该做好笔记的。尽管如此,他还与波伏瓦保持了14年的通讯联系。只不过,再也见不到火热的表白和多情的柔语。对于波伏瓦将私情公开,奈尔森一直耿耿于怀,随着时间的推移,其评说也更尖刻:“情书乃两人间的私密,怎能公开,我在世界各地逛过许多妓院,婊子们都知道,完事之后紧关大门,闭口不谈。”奈尔森实在不了解他的法国情人,对于波伏瓦来说,生活与创作密不可分,波伏瓦的小说都以自己的生活经历为素材,读小说,更能了解作者的心境和生活原态。波氏的传记掺杂了许多美化和重构成份,远不如小说来的实在。

波伏瓦与萨特的关系的确令人费解。萨特追女人一时搁了浅,波伏瓦会跃然相助,或献闺房私隐,或供宝典秘招。她得天独厚:萨特所追的女人,很多是她的同志。当萨特被女人缠得脱不开身时,又是波伏瓦出面解围,而且,救了他六七次。两人经常互通寻欢信息,萨特泡女人,会将个中幽情函告波伏瓦。波伏瓦每有新欢,必向萨特细说经纬。“我们可以分享一切。”如此交流,两人得到了另一层次的快乐。其情节颇似《危险关系》。有时候,你?a href="http://www.zw2.cn/zhuanti/guanyuluzuowen/" target="_blank" class="keylink">路鹁醯茫氩ǚ叩谋式皇侨仄登笮禄兜囊淮蠖颉?/p>

这行径,按世俗的说法,无疑是荒淫,是堕落。当年,波伏瓦离开教职,正是因为有学

生家长告她行为糜乱有伤风化。依萨特与波伏瓦的哲学观,

这等离经叛道是对人类生活方式的探索,用存在主义的话说,即存在形式的自我选择,它高度弘扬了个体自由。在《正当壮年》中,波伏瓦写道“:男女相处的模式不再是二人,而是三人。我们认为人类的关系有待创新,首先,没有哪种形式依然不变,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这便是我的信条。”两人身体力行,对男女关系创建了如下模式:拒绝婚姻,不受拘束,双双自由,男女间既是情人,又是朋友、同谋;以对方为主,各自寻谋新欢,日新悦异。

纵观萨特与波伏瓦的情感历程,我们可以发现许多对称的环节。第一,萨特认识波伏瓦后找的第一个情人奥尔佳是波伏瓦的学生,波伏瓦也在萨特的学生中找到自己的第一个情人——波斯特。后来,奥尔佳与波斯特结为夫妻,萨特波伏瓦与他们成为朋友。暗中,波伏瓦又与波斯特保持了长久的情人关系。第二,波伏瓦经历了一次电激雷崩的美国之恋,为了萨特,末了忍痛割爱;萨特也有一个刻骨铭心的美国恋人,两情相投,如火如荼,为了自由,萨特最终选择了分手。多洛莱丝百般缠绕,待波伏瓦出面才算有个了结。第三,到了晚年,萨特与波伏瓦各自认了一个养女。第四,两人由始至终,一直用“您”相称。这“您”透出了亲密中的距离感和相互的独立性,也表明了相互间更高层次的敬重,萨特称其他女人,一般用随意的“你”。第五,没了床第之欢,两人依旧是不离不弃的伴侣。他们一同旅游,双双去过中国、古巴、日本、莫斯科、意大利、埃及,足迹几乎遍布世界。随后,频登政治舞台,倡导妇女解放,声援学生,支持反叛,笔伐布拉格之春,谴责美国入侵越南,共同经营《现代》杂志。两人为追求人类的自由作出了重要贡献。

虽是终身伴侣,萨特与波伏瓦并未住在一起,除了几个假期。然而,每过几天他们都要聚合几小时,谈创作、论哲学、说政治。许多作品,他们互为第一读者。对萨特影响最大的人,除了胡塞尔、马克思,便是波伏瓦。从萨特那儿波伏瓦得到了很多指点与启发。

萨特临终的日子,萨伏娃一直守候在身旁。她每天下午去医院,夜间由养女阿尔莱特换班。1980年4月14日,波伏瓦赶到病床边,萨特用平生之力缓缓抬头,波伏瓦赶紧俯身,这是他们临别的最后一吻。萨特嗫嚅道:我的海狸,我很爱你。这也是萨特的最后遗言。翌日九时,萨特与世长辞。虽然杂草丛生,光怪陆离,险象环现,萨特与波伏瓦还是信守了50年前的盟约,守住了两人间必然的爱情。

优秀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