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南昌火炬六路规划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4 21:23:03 体裁作文
南昌火炬六路规划体裁作文

篇一:南昌市城市总体发展规划

南昌市城市总体发展规划

《南昌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对南昌城市总体发展目标、市域城镇体系、城市交通、旧城改造等诸方面描绘了宏伟蓝图,在城市整体发展思路上提出“西进、东拓、北控、南延”原则。此外,南昌

市首次在专题规划会议上提出要兴建城市轻轨。

“一城两核”发展新南昌

到2020年,南昌市域即行政辖区范围面积将达到7402平方公里,其中城市规划区900平方公里,中心城区236平方公里,全市人口达到600万人。在城市整体发展思路上提出“西进、东拓、北控、南延”原则。其规划总体空间格局为“一江两岸,一核五片,沿着赣江两端延伸,多点、多组团推进”的总体发展思路,并将“依山傍水,两核拥江”列入城市核心区域的规划中,即以赣江为分隔,两岸分别按照功能自我完善、自成体系的两个相对独立的城区即昌南、昌北进行布局,形成一江两岸即“一城两核”城市新格局。

中心城带动重点镇

南昌市至2020年城镇体系发展的基本方针:做强做大中心城,适度拓展中心城用地,发挥次中心城镇各自特色职能,促进小城镇发挥。提高城市化水平,形成以中心城为核心,次中心城为主体,重点建制镇为基础,并辐射到广大农村居民点的多层次、网络状的城镇体系。

中心城:由昌南城、昌北城构成,范围约300平方公里,人口规

模255万人,包括昌东组团、莲塘组团、望城组团、湾里组团、乐化组团;次中心城镇:向塘、民和、龙津等三座城镇,是市域城镇群的二级中心城镇。人口规模10万至25万人;

重点建制镇:文港、温圳、西山、石岗、万埠、象山、塘南、三里、梅庄、新祺周、三江等十一个城镇为各自城乡经济片区的中心,各城镇人口规模在两万人以上;

一般建制镇:是建制镇政府所在地,是城镇体系最基本的单元,数量达34个,人口规模为1万人。

各片区功能独特

昌南城:城市适度发展,重点是疏散旧城人口,降低人口密度,改善环境质量,理顺交通体系,调整用地结构,保护历史文化名城,规划城市建设用地。其中旧城中心区将不再安排工业项目,实行用地置换,逐步外迁旧城区的污染扰民工厂,完善基础设施,改善居住环境质量,保护“四湖”等历史人文景观与环境;城东片区作为城市发展的新区,依托现有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的科技优势,以南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龙头,发展技术密集型,特别是高附加值的产业。建设好青山湖、艾溪湖风景区,使城东片区成为集科技文教、高新技术产业、商贸物流、生活居住为一体的生态环境良好的综合新区;城南

片区以提高内涵发展为主,形成上规模上等级的主导产业,使该片区发展成为以汽车、飞机、摩托车等行业机械制造为主的工业、物流、仓储、居住综合区;朝阳片区充分利用赣江、抚河、象湖等自然风景资源优势,形成条件舒适、环境优美的集居住、文化娱乐、旅游休闲为一体的城市新区,提升并强化其生态旅游功能,打造文化品牌。

昌北城:作为城市重点发展新区,将高标准、高起点地进行建设,保证设施配套,城市功能自我完善,自成体系,集中建设,开发一片,建成一片,形成规模。吸引和疏散旧城人口和产业,发展外向型工业,保护昌北整体环境。将充分保护和利用昌北现有良好的山水自然条件,空间布局上重点突出与“山”、“水”自然环境的有机结合,使昌北城成为有独特风貌的现代化新城,规划城市建设用地面积110平方公里,人口100万。红谷滩中心区集商务、办公、信息、商业、文化、旅游、居住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现代化新城市中心区———CBD中心;红角洲片区是以高等教育、体育产业为主导的,集高等教育、运动休闲、居住等功能于一体的城市科技新城;长片区规划依托县城现有基础,大力发展商贸和文教,改善居住环境,加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重点搞好工业小区的规划建设,严格控制片区内监狱及劳改工厂的发展,远期全部迁出,形成相对独立的生产、生活综合区;经济技术开发区是昌九工业走廊发展重点之一。搞好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招商引资,发展综合外向型工业,重点发展机构制造、轻工食品、电子仪表、新型材料和高新技术产业,配套居住和公共服务设施,形成

昌北城重要的现代工业、文教科研和生活综合区。

打造半小时经济圈

以公路、铁路为发展重点,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在建设好现代化的铁路、公路客运和货运站场的同时,处理好对外运输与城市内部交通之间的关系,建设各枢纽间相互联系的交通走廊。

城市交通按照“102030”目标,形成以“三环十一射”为骨架,方格网为基本形式的“蛛网”网络结构。“三环”即城市中环(由洪都大道、解放西路、洪城路、南昌大桥、麦庐大街、新赣江公路桥组成)、城市外环(由昌东大道、昌南大道、生米大桥、西环路、北环路组成)、高速外环(由乐温高速、乐生高速、南外环高速公路组成),十一条放射路为北京路、解放路、昌南大道、南莲路、迎宾大道、桃花路、昌九南大道、长征路、昌湾大道、昌九北大道、机场路等。实现在市区任何位置,10分钟能上快速路,20分钟能上高速路,30分钟能出城,即到达县城。

南昌将建城市轻轨

南昌将在城区兴建5条交错的轻轨线。轻轨线将采用双轨架设,全电气化,其中首期一号线全长约13公里,线路规划跨过赣江。城

篇二:南昌市干线路网规划公布 打造“五横三纵”快速路

南昌市干线路网规划公布

打造“五横三纵”快速路 ●全市域干线路网三环变五环,市内交通时间不超过30分钟 ●中心城区10分钟内、外围重点城镇15分钟内上高速公路 为有效地缓解交通拥堵,南昌市城乡规划局委托深圳市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编制了《南昌市干线路网规划》,并公布该规划进行批前公告。根据该规划方案,南昌规划“五横三纵”城市快速路,总里程254公里;规划“五横七纵”干线性主干道,总里程317公里,城市干线道路网总体呈“十横十纵”布局;规划“一环十三射”干线公路,总里程1080公里。近期投入300亿元,建设5条快速路、3条干线性主干道及新增6个高速公路出入口等迫在眉睫的项目,实现中心城区内交通时间不超过30分钟的目标。

背景: 吸引老城区人口转移缓解拥堵

当前南昌市已进入了城市化和机动化的快速发展阶段,根据南昌市交通管理部门近期

公布的数据,机动车保有量已突破60万辆。一方面城市快速扩张,外围组团成为城市建设的重点,迫切要求通过轨道、干线道路等重大交通基建提高外围组团的交通可达性,吸引老城区人口和岗位的转移;另一方面,随着城市的扩张,交通出行距离大幅度增长,机动化出行总量的快速增长导致既有干线道路拥堵严重。根据东京、中国香港、北京、上海等国内外大都市的经验,在轨道大规模建设的同时,必须尽快建立覆盖全市的干线路网,一方面支撑中心城区城市空间结构的拓展以及外围重点城镇的发展,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另一方面有效地缓解当前的交通拥堵。为此,南昌市城乡规划局委托深圳市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编制了南昌市干线路网规划。

目标: 中心城区交通时间不超30分钟

本次规划对象分为城市干线道路网和外围干线公路网两个层次,即中心城区500平方公里范围:城市快速路、城市干线性主干道;全市域7400平方公里范围为干线公路。具体的发展指标为“10、15、30、60”,即中心城区10分钟内上快速路,外围重点城镇15分钟内上高速公路;中心城区内交通时间不超过30分钟,中心城区至外围重点城镇不超过30分钟,市域范围任意两点之间交通时间不超过60分钟。

方案: 干线路网呈“井”字方格网布局

根据总规及山江湖发展战略的城市发展结构,城市干线道路网总体呈“井”字方格网布局,规划“五横三纵”城市快速路,总里程254公里;规划“五横七纵”干线性主干道,总里程317公里,城市干线道路网总体呈“十横十纵”布局。各等级路网密度都达到国家标准的上限。

根据总规城镇体系规划中外围重点城镇的布局,外围干线公路网总体呈“环+射线”结构布局,规划“一环十三射”干线公路,总里程1080公里,与高速公路及城市干线道路有较好的衔接。

篇三:南昌市2011年土地登记结果(高新区)

篇四:南昌高新区最新规划

瑶湖组团规划

作为南昌五大组团之一的瑶湖组团,正大力推进交通路网、绿地系统、重大功能性项目等建设。“十二五”期间,高新区将学习国内外先进科技新城的建设理念,推动“产业、科技、生态、城市”融合发展,全力推进瑶湖组团建设,将其打造成为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共同繁荣、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相得益彰的生态科技新城区、低碳经济示范区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聚集区。

完善路网体系,投30多亿元建120多公里道路

瑶湖组团建设以来,高新区进一步完善区内路网体系,构建便捷畅通的交通环境。预计“十二五”期间将投入30多亿元,建成道路120多公里。

目前,该区重点推进四条东西向道路建设,包括北京东路经艾溪湖大桥、紫阳大道、瑶湖大桥至麻丘互通立交;火炬大道经艾溪湖隧道、瑶湖隧道到瑶湖岛;城东一路经天祥大道东延伸到瑶北互通立交;富大有堤以路堤结合的形式东延到航空城。同时,继续推进奥体中心路网、航空城路网、麻丘起步区路网和医药国际创新园路网。

截至目前,光伏产业园市政基础设施路网工程已启动建设道路3条(下范路、天祥大道北延伸段、学院五路);奥林匹克市政基础设施路网工程已启动建设道路5条(奥体南路、天祥大道南延段、顺外路、艾溪湖南路、学苑路南延段);麻丘小城镇市政基础设施路网工程已启动建设道路4条(东风路、麻中大道、文苑路、广电路);航空城市政基础设施路网工程、生物医药科技园市政基础设施路网工程已完成了项目前期手续(可研、立项批复、环评、施工图设计等),准备进行招标确定施工单位,110KV航空城变电站正在规划当中。

完善功能布局

高起点规划建设现代新城

瑶湖组团将学习借鉴上海碧云国际社区建设理念,快速启动南昌国际社区建设;学习借鉴法国香榭里舍大街、新加坡乌节路等知名商业街区的理念,着力把紫阳大道打造成国内一流的现代特色商业街区;学习借鉴纽约曼哈顿规划建设理念,高起点规划建设瑶湖岛中央商务区;学习借鉴天津、厦门、苏州等地发展总部经济的成功经验,高度重视总部经济发展,在主干道、沿湖周边等区位及环境好的区域,重点发展总部经济和楼宇经济。另外,加快推进绿地城市综合体、豫园老街、五湖大型商业改造、中电投总部、水主题公园、华贸城等标志性建设。 目前,瑶湖组团正加快新市民公寓、高知公寓建设,为落户企业职工提供优良的生活环境。与此同时,科学制定区内教育、医疗、商业网点布局规划,建设孺子学校等一批公办学校。引进实验中学、师大附中、市第一医院等一批知名学校和医院。到“十二五”末,瑶湖组团建成区将实现优质教育、社区医疗、便民商业、公共交通“四个全覆盖”,成为宜居科技新城区。

优化产业结构 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

根据我市对瑶湖组团发展的定位,瑶湖组团将打造成为先进制造业、高科技产业和休闲旅游度假的生态科技组团。目前,瑶湖组团格局已初步形成,由光伏产业园区、生物医药园区、LED产业园区、航空产业园区、麻丘镇、奥林匹克园区组成。

“十二五”期间,瑶湖组团将做大以赛维为龙头的光伏产业,形成集硅片、薄膜电池、电池片、电池组件、导电玻璃及太阳能电站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做强以晶能光电、联创光电为龙头的LED产业,大力发展大功率封装、球泡、路灯、汽车用灯等中下游产业;做实以南昌航空城为龙头的大飞机产业,借鉴美国西雅图、法国图鲁兹航空城先进理念,快速推进航空城建设;做精以南昌国家医药创新园为载体的生物医药产业,加快推进创新园基础设施建设,引进一批国内外行业领军企业;做长以铜、钨、铝、稀土为重点的有色金属深加工产业;做优以第三代移动通信产品为主的电子信息产业;做活以BPO、ITO为主的服务外包产业,推进物联网、“云计算”、呼叫中心等十大服务外包特色基地建设。

优化绿地系统

“十二五”末绿化率达50%

瑶湖组团将借鉴国内外生态新城和旅游热点城市建设理念,高起点完成区内绿地系统规划。按照南昌东大门城市森林标准,建设天祥大道、东外环高速等通道绿化。建设18平方公里的瑶湖森林公园,形成绿色生态圈。启动瑶湖岛中央绿地公园建设。到“十二五”末,高新区绿化率达50%,成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

另外,正在建设中的瑶湖污水处理厂总建设规模为日均处理污水20×104m3,污水厂分期建成,目前已建成污水厂规模为日均处理污水4×104m3。瑶湖污水收集系统工程作为瑶湖污水处理厂外部收集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需同步实施,拟埋设污水管网长度约28公里,本次实施埋设污水管道约4.2公里,目前已完成工程量约80%。为使收集的污水顺接入污水厂,需建设瑶湖污水提升泵站一座,目前施工单位已进场搭建临设。

建中国最大移动传媒产业基地

在产业方面,瑶湖组团规划进一步延长战略性新兴产业链。其中,航空城建设方面,快速推进25平方公里的南昌航空城建设,全面承接国产大飞机C919中后机身等值段生产。争取大飞机第二试飞机场及第二总装厂落户;生物医药产业方面,加快推进创新园基础设施建设,加速引进一批国内外行业领军企业。

加快南昌软件科技园、浙大科技园、中兴软件园、昌大瑞丰服务外包园等服务外包平台建设,形成沿城东一路布局的软件服务外包产业带。加快泰豪动漫建设,推进物联网、“云计算”、呼叫中心、移动传媒、电视购物、电子商务等为主的服务外包产业集群建设。到“十二五”末,力争将高新区建成中国最大的移动传媒产业基地、中部最大的呼叫中心产业基地、中部最大的物联网研发基地、位居中

部前列的云计算研发基地、中部最大的电视购物服务产业基地等十大基地。

高新区全力建设智能低碳示范区

由全球500强企业美国甲骨文、戴尔和中国华为共同打造的全球首个开源技术的公有云——中国鄱湖云计算中心,5月26日在南昌高新区国家软件产业基地正式启动运营。这是高新区发展信息技术产业,打造“智慧工业园区”取得的又一战略性突破。

“鄱湖云”助力企业低碳生产

据介绍,提供资源的网络被称为“云”。“云”中的资源在使用者看来是可以无限扩展的,并且可以随时获取,按需使用,随时扩展,按需付费或免费使用,有业者甚至直白地称为“像水电一样使用的IT基础设施。”

“企业通过‘鄱湖云’,能够低成本共享到各种所需的资源,节约成本。”高新区有关负责人介绍说,如果企业能够充分利用这个平台,就可以减少很多不必要的投资,企业租赁写字楼就可以了,不用去耗费力气建设机房、购买服务器等软件、硬件,只要购买办公电脑就够了,甚至仅仅购买显示器。

“‘鄱湖云’可以有效节省企业在IT基础设施的投入,更进一步节省超容量IT带来的电能等资源浪费。”高新区有关负责人介绍说,尽管现在科技很发达,世界知名企业可以提供很多先进的软件、硬件,但事实上,企业及政府的物理存储资源、计算资源、网络资源等都是按照峰值情况购买,日常使用率不到20%,而云计算弹性扩展、按需使用的特性,使企业不用建设大量IT基础设施,实现“信息化融入工业化,降低工业企业成本”的可持续发展。“这好比是从古老的单台发电机模式转向了电厂集中供电的模式,它意味着计算能力就像煤气、水电一样,取用方便,费用低廉。”高新区有关负责人如是说。

建成南昌云计算产业集群

“鄱湖云”第一期总投资3000万元,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由高新区全额投资,“十二五”期间,预计总投入达到2亿元。“鄱湖云”规划了40多个子云平台,包括数字高新云平台、企业综合服务信息化云平台、电子商务云平台、电子政务云平台、灾备云平台、安防云平台、远程医疗及健康云平台、物流云平台、城管监管云平台、防汛云平台、城市应急指挥云平台、客户呼叫中心云平台等等。

“到2015年实现云计算产业化,聚集一批国内优秀的云计算产业链企业,尤其突出吸引对云计算有重大技术创新和重要运用的企业。”高新区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将加快云计算产业园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聚集一批具有自主创新能力、占领技术高端的专业企业,规划建设的有“教育云”、“产业云”、“信息服务云”等。到2020年,云计算产业规模保持35%以上的稳定增长,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云计算产业集群,使南昌成为国内重要的云计算产业基地。 “我们将积极推广一批高标准、高效能、高可用、低能耗和低成本的云服务和应用。”高新有关负责人介绍说,高新区云计算的触角将会伸向政府服务领域,

推动电子政务全面向云时代转型,规划和建设“政务资源云”、“政务信息云”、“智能交通云”等政府云,扶植建设一批面向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公有云和行业云,通过这些重大工程的实施,将迅速形成面向市场的云应用,使高新区的云计算应用水平居全国前列。

推动战略性产业的智慧应用

“我们坚持走‘产业低碳化和低碳产业支柱化’之路,主攻光伏新能源、光电LED、航空产业、生物医药、服务外包等六大科技含量高、碳排放低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高新区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高新区作为全省低碳产业的主要聚集地,为“鄱湖云”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和舞台,使云计算产业辐射能力能够有效辐射。

根据规划,到2015年,高新区注重通过试点应用拉动云计算产业链的发展,初步具备辐射中部和各大业务系统自身应用的云计算基础设施与软件服务能力。高新区通过“鄱湖云”,重点开展面向软件服务产业、光伏、LED、航空制造、电子信息、有色金属深加工、生物医药、新材料的行业智慧应用,根据行业特色,利用云计算平台的资源配置及公共服务能力,开展物流信息监控、企业公共管理平台、工业设计平台、安全生产监控平台的推广运用。

“到2015年全区企业应用云计算比例突破90%,云计算水平位居全国前列。”高新区有关负责人介绍说,高新区将积极扩大云计算产业规模,提供云计算服务辐射能力,到2015年云计算代工整个产业链产值规模在全市GDP比例达到7%左右;带动战略性指出产业的信息化水平的提升,使信息化技术应用覆盖90%以上的支柱产业企业,促进各个产业快速发展

倾力打造国内一流的低碳生态园区、低碳产业高地、现代科技新城 生态低碳型、产业集群、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科技新城……这些关键词不仅是高新区特色发展的真实写照,更是高新区创新发展的源动力。

以世界眼光谋篇布局,将生态低碳理念融入到招商引资、园区建设、产业发展之中,高新区在阔步前行的征途中,大力促进产业、科技、城市、生态有机融合,倾力打造成国内一流的低碳生态园区、低碳产业高地、现代科技新城。 生态环境是金字招牌,更是财富源泉

高新区濒临赣江,环抱青山湖、艾溪湖、瑶湖,素有“一江相临,三湖相间”的美誉。2011年,高新区摘得“低碳中国突出贡献园区”桂冠,是全国仅3家企业(工业)园区之一。翻开高新区绿色转型发展篇章,从招商引资到产业布局,再到园区建设,“生态立区、绿色发展”理念一以贯之。

提起工业园区,人们一般想到的是烟囱林立、机器轰鸣,但高新区内星罗密布的厂房中看不到一根烟囱,没有一台烧煤锅炉,却处处芳草萋萋、绿树如盖。企业生产、取暖、供热均使用油电等清洁燃料,新能源公共汽车、日处理量100万吨的污水处理厂等基础配套设施齐全,区域内工业体系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

不能以牺牲生态来换取眼前利益,更不能为今后的发展留下包袱。在产业发展上,高新区将太阳能光伏产业、半导体照明(LED)产业、服务外包产业等环境友好型的低碳产业作为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打造。在招商引资过程中实行环保一票否决制,对“两高一资”项目一律“亮红灯”,毅然放弃了16亿多

篇五:南昌市近期建设规划(2011-2015)

南昌市近期建设规划(2011-2015年)

第一章 总则... 2

第二章 近期建设目标和战略... 4

第三章 发展规模与空间分布... 6

第四章 空间发展策略与指引... 7

第五章 近期建设行动计划... 9

第一节 对外交通设施提升计划... 9

第二节 中心城区道路交通改善计划... 11

第三节 居住用地建设与保障计划... 13

第四节 工业及仓储用地建设计划... 15

第五节 公共设施用地建设计划... 17

第六节 公共绿地建设与山水格局构建计划... 20

第七节 生态环境保护计划... 22

第八节 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计划... 23

第九节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计划... 25

第十节 城市减灾防灾体系建设及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计划... 28

第六章 实施政策与保障机制... 30

第七章 附则... 32

第一章总则

第1条 编制目的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城镇化和城镇建设的关键时期,深刻领会《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相关精神,按照住建部《关于加强十二五近期建设规划制定工作的通知》文件要求,促进城镇化和城镇建设健康有序发展,推进城镇发展模式转变,加强统筹规划,发挥城市规划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宏观调控作用,从空间上保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总体要求和部署的落实,指导各类重大建设项目建设,分阶段推进和贯彻城市总体规划意图,特编制《南昌市近期建设规划(2011-2015年)》。

第2条 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建设部《近期建设规划工作暂行办法》;《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暂行规定》、《城市规划编制办法》以及《南昌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年)》;《南昌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其它全市性、系统性的专项规划。

第3条 编制原则

(1)贯彻“五个统筹”的原则。结合南昌发展的实际,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市化进程,实现城区与郊区的统一规划,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城乡共同繁荣;统筹区域发展,协调好南昌与周边城市的发展规划;统筹经济与社会发展,协调产业经济、城镇建设、社会事业发展的空间布局;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协调好人口、资源和环境的规划配置;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要求,提高城市现代化水平。

(2)正确处理近期建设与长远发展、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条件的关系,推进城镇发展模式由外延扩张向内涵提升转变,加强空间管制,建设资源节约型城市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3)优化城市空间布局,优化资源配置,注重交通与土地利用协调发展,提高交通服务水平,提升城市运营效率。

(4)维护公共利益,完善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改善人居环境。

(5)注重生态环境与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塑造城市独特风貌,体现名城特色。

第4条 规划范围

南昌市中心城区

第5条 规划时限

近期建设规划期限为2011~2015年。

第6条 在规划期限内,凡在本规划范围内进行各项土地及空间利用规划和一切建设活动,应符合本规划;与空间利用相关的各项政策、计划应与本规划协调。

第7条 成果构成

本规划由规划文本、规划图纸及附件(含说明书、反思专题报告)三部分组成,规划文本和规划图纸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第二章 近期建设目标和战略

第8条 近期建设目标

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的战略指引下,立足全省、依托全省,将南昌建设成为支持中部崛起的现代省会城市和区域中心城市。全面提升南昌省域核心城市的辐射力、影响力,成为全省的领头示范城市。

区域一体化程度明显提高、构建先进低碳的现代产业集群、城市空间发展健康有序、中央商务区初具规模、八大片区功能优化、五大组团建设持续推进、城市交通明显改善、公共服务设施体系逐步完备、防灾减灾能力显著提高、民生工程稳步推进、居住环境有较大改善、生态环境保护有效、历史文化内涵增强、城市特色更加凸显。

第9条 近期建设战略

交通体系优化战略

建设区域交通中心、大力发展公交优先、完善道路交通体系。

空间优化拓展战略

繁荣新城带动老城、推进工业产业入园、有力拓展外围组团。

功能升级战略

提升公共服务设施、积极建设城市副心、发展仓储现代服务。

人居环境提升战略

积极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公共绿地均衡、大力发展住房保障。

基础设施完善战略

积极建设市政设施、构筑城市减灾防灾。

城市特色彰显战略

构筑山水城市特色、保护历史文化遗产。

第三章 发展规模与空间分布

第10条 市域人口规模与空间发展

1、人口规模:南昌市作为省域中心城市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核心城市,规划至2015年,市域总人口规模为552万人,其中常住人口520万人,暂住人口32万人,城镇化水平达到70%以上,城镇人口规模在380万人以上。

2、空间发展:“十二五”期间着力构建“双核三圈”的都市区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双核:即“一江两岸、双核拥江”, 以红谷滩中心区、旧城中心区为核心,以综合服务功能为主体,差异化发展、相得益彰的城市核心区域。

三圈:第一圈是中心城区,由城市核心片区、若干城市副中心相应片区及长棱片区组成;第二圈是城市拓展圈,布局城市发展五个新的组团。包括瑶湖生态科技新城、昌南现代综合新城、九龙湖现代综合新城、乐化空港新城、梅岭休闲度假新城;第三圈是一小时经济与生活圈,以南昌中心城区为核心,快速交通网为依托,重点发展新祺周、龙津、向塘、民和四个次级城市,文港、温圳、李渡,西山、石岗、万埠、象山、塘南、梅庄九个特色城镇,推动南昌省会都市合作示范区的建设。

第11条 中心城区人口与用地规模

人口规模:规划至2015年,中心城区人口规模为260万人。

用地规模:规划至2015年,中心城区用地规模为236平方公里。

其中,昌南城市建设用地154平方公里:旧城片区21平方公里,城东片区44平方公里,城南片区40平方公里,朝阳片区19平方公里,瑶湖片区30平方公里;昌北城市建设用地82平方公里:红谷滩片区16平方公里,红角洲片区22平方公里,蛟桥片区44平方公里。

第12条 外围组团人口与用地规模

人口规模:规划至2015年,外围五大组团人口规模52-57万人,其中,瑶湖组团2-2.5万人、昌南组团36-40万人、乐化组团2-2.5万人、梅岭组团8万人、九龙湖组团4万人。

用地规模:规划至2015年,外围五大组团用地规模为81平方公里。其中,瑶湖组团8平方公里、昌南组团41平方公里、乐化组团7.5平方公里、梅岭组团11.5平方公里、九龙湖组团13平方公里。

第四章 空间发展策略与指引

第13条 空间发展策略

十二五期间城市空间发展策略为:强化昌北,聚焦核心;战略拓展,启动组团;点轴推进,充实各区。

第14条 空间发展重点及指引

围绕空间发展策略确定空间发展重点地区如下:

1、强化昌北,聚焦核心策略:以强化CBD集核、大昌北区域融合为核心,以优化区域交通和基础设施为支撑,以中央商务区、门户地区、轨道站点地区、外围组团地区为触媒,稳步提升大昌北在商贸金融、先进制造、创意文化、生态环境、休闲旅游、现代综合物流等方面的综合功能。重点建设西客站地区、红角洲地区、CBD核心区、凤凰洲地区、白水湖地区、蛟桥地区、轨道1号线沿线地区、马兰圩地区。

西客站地区:拉开框架,格局初现;红角洲地区:建设站点,推进水城;

CBD核心区:稳步推进,建设完成;凤凰洲地区:围绕站点,完善功能;

白水湖地区:提升产业,改善市政;蛟桥地区:综合改造,腾笼换鸟;

马兰圩地区:整理改造,完善路网;1号线沿线地区:围绕站点,提升功能。

2、战略拓展,启动组团策略:以拓展战略发展空间为核心,以重大基础设施和产业发展为先导,以职住平衡和功能综合为基础,着重发挥外围组团在产业带动、吸纳人口、提升功能等方面的综合作用。重点建设乐化组团起步区和龙头岗港区、九龙湖组团起步区、瑶湖组团东岸航空城;昌南组团象湖新城和小蓝汽车城,以及梅岭组团。

乐化起步区:拉开路网,配套职住; 龙头岗港区:初步启动,完善设施;

九龙湖起步区:构筑框架,建设市政; 瑶湖航空城:完成一期,拓展麻丘;

象湖新城:提升配套,完善功能; 小蓝汽车城:优化产业,完善建设;

梅岭组团:保护环境,提升设施。

3、点轴推进,充实各区策略:以完善功能,改造环境为核心,以轨道站点为增长极,以城市干道和轨道线网为拓展轴,以建设副中心和改善环境为基础,扎实推进各个城市片区在公共服务、居住环境、民生工程、产业提升、城市交通、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建设。如旧城中心区的如火车站东广场和滕王阁—佑民寺—绳金塔—万寿宫历史街区,城东片区的青山湖西岸和青山湖北岸——赣江南岸地区,瑶湖片区的紫阳大道沿线和省奥林匹克中心周边地区,朝阳片区的朝阳新城和水厂路以北地区,城南片区的广州路沿线和新昌南城等区域。 旧城中心区:

八一桥头地区:改善交通,提升景观;城北地区:整理土地,完善交通;

内四湖地区:前期研究,改善四湖;火车站东广场:整理土地,建设完成;

轨道1号线沿线地区:围绕站点,提升功能;

滕王阁—佑民寺—绳金塔—万寿宫历史街区:保护文化,提升品位;

城东片区:

青山湖西岸:整理土地,建成景观;玉带河沿线:沿线景观,二次提升

青山湖北岸—赣江南岸地区:功能置换,退二进三;

轨道1号线沿线地区:围绕站点,提升功能;

瑶湖片区:

罗家新区:东延解放,建设新区;艾溪湖东岸:完善景区,建设住区;

紫阳大道沿线:结合站点,完善设施;光伏产业园区:初步启动,逐步完善;

省奥林匹克中心周边地区:完善住区,提升景观;

轨道1号线沿线地区:围绕站点,提升功能;

朝阳片区:

朝阳新城:全面建设,重视公益;水厂路以北地区:棚户改造,环境整治;

城南片区:

昌东工业园:扩展工业,适度配套; 新昌南城:完善设施,推动产业;

玉带河沿线:沿线景观,二次提升; 京山地区:交通改善,棚户改造;

昌南市场区和物流中心:扩大物流,完善市场;

梅湖景区:提升环境,整理土地;广州路沿线:建筑改造,提升形象;

洪都机场区:连通道路,启动北区。

第五章 近期建设行动计划

第一节 对外交通设施建设计划

第15条 建设目标

(1)完善并加强水、陆、空重大对外交通设施及站场建设,将南昌建设成为区域交通中心。

(2)依托高速铁路和航空枢纽实现连接三大经济圈(长三角、珠三角、海西区)的省际交通廊道。

(3)依托快速铁路和城际铁路实现连接九江、吉安、鹰潭、抚州的赣中北省域一小时交通圈。依托高速公路实现辐射永修、安义、奉新、高安、丰城、余干等地的一小时交通辐射区。

第16条 建设原则及任务

结合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强化南昌市交通枢纽地位,有效提升城市交通运输效率。构建合理的城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引导城市合理发展。

第17条 公路建设

(1)重点续建昌德高速、昌奉高速。

(2)新建南昌综合客运枢纽、双港客运站、南昌西综合枢纽客运站、麻丘客运站。

(转载于:www.smhaida.com 海 达 范 文网:南昌火炬六路规划)

(3)新建沈桥货运站、向塘货运站、望城货运站、乐化货运站、瑶湖货运站。

第18条 铁路建设

(1)新建南昌西客站以及对南昌站场改造。

(2)建设南昌至赣州城际铁路,续建浙赣铁路快速客运专线。

(3)构建铁路西环线鄱阳湖城镇群城际快速铁路客运网。

(4)建设完成向莆铁路。

第19条 空港建设

(1)重点继续推进实施完成昌北民用机场改扩建为4E级国际机场工程

(2)依托昌北机场,推进航空货运物流园区建设。

第20条 港口建设

(1)新建龙口岗港一期450万吨码头、樵舍危险品港150万吨码头

(2)启动南昌新港临港产业物流城建设。

第二节 中心城区道路交通建设计划

第21条 建设目标

(1)加速快速路和干线主干道等交通走廊建设,基本形成中心城区网状快速路框架。

(2)推进城市路网建设,将道路网密度提升至5km/km2,人均道路面积达到14m2。

(3)实施公交优先战略,依托轨道交通,通过强化常规公交建设,形成轨道交通、BRT和公交专用道多种形式公交通行方式,构建高效便捷的公共交通体系。

(4)建设以人为本的行人交通空间。在主要商业区、交通枢纽等公共空间,构建连续的步行空间;增加城市干道的人行过街设施,优化交叉口行人交通组织;增设自行车专用道和停放点,改善自行车通行条件。

(5)提升停车供给水平,在推进社会停车场投入的同时,加强配建停车场的建设管理力度。

第22条 建设原则及任务

完善交通性骨架路网建设,支持重点地区道路拓展,提升赣江两岸联系,加强重要通道节点建设,改善老城内部交通,大力发展公共交通。

第23条 交通性骨架路网建设

基本完成网状快速路交通走廊建设;完成经航大道、九州大道、昌九大道等10条干线道路的新建、改扩建工程。

第24条 重点地区道路建设

重点完成西客站地区、瑶湖地区路网,支持新区开发。

第25条 跨江(河湖)桥隧工程

完成朝阳洲大桥建设,启动红谷隧道工程。

第26条 重要通道节点建设

重点完成顺化门立交、龙王庙立交、胡惠元立交等20处城市重要交通枢纽节点建设。

第27条 老城内部交通改善

重点完成青山北路北延、二七北路延伸、象山路南北延伸、迎宾大道北延等断头路、瓶颈路打通工程;新建和拓宽改造52条道路。

第28条 扩大机动车停车供给

扩大城市停车泊位供给,在发掘现有停车资源的基础上,重点在旧城区停车矛盾突出地段建设一附院、儿童医院等23处社会停车场。

第29条 公共交通建设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