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字数作文 > 教育资讯

尤溪朱熹公园景点介绍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4 23:30:34 字数作文
尤溪朱熹公园景点介绍字数作文

篇一:朱熹公园景点简介

朱熹公园景点简介

朱熹公园简介

朱熹文化公园由文公祠、韦斋祠、半亩方塘、观书第、毓秀坊、开山书院、朱熹文物大楼、沈樟别苑、朱熹生平浮雕、儒学图腾柱、音乐旱喷泉、名人碑刻、长廊等组成。整个公园占地面积4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5000平方米,现已成为闽中腹地一处具有朱子文化氛围的旅游圣地。

沈郎樟别苑

朱熹小名沈郎,他亲手栽种的香樟树后人就称之为“沈朗樟”。大的一棵树围16米,小的一棵树围9、8米,高均为30多米。清代有一诗人写诗礼赞这香樟树说:“毓秀钟灵紫气来,香樟儒圣亲手栽。身价能留千古树,底须可作栋梁材。”尤溪人尊重朱熹,朱熹栽种的香樟树更是爱护备至。据到这里参观的林业专家说,如此硕大的香樟树在全国并不多见,堪称“樟树王”,园内还建有“名人题赞朱熹的碑刻长廊”。

文公祠

文公祠是后人祭祀朱熹朱文公的地方,也是钟灵毓秀的地方,在这里诞育了一代大儒—朱熹。原来这里的前身是朱松(朱熹父亲)朋友郑安道的家,主体建筑为二进制重檐歇山顶,可惜毁于1958年的一场大火。现为新近复原的建筑,主体建筑参照旧县志的绘图及有关资料复原。占地面积388平方米,建筑面积约560平方米,高13米,内设朱熹书画院、朱熹学术研究会办公室,同时还举办有关朱熹的书画展览。

半亩方塘

“半亩方塘”是在原址上扩大浚深的,面积约370多平方米。朱熹的《观书有感》(之一)诗云: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朱熹这首《观书有感》表面上看是写景,她赞颂的是南溪书院美景,其中的半亩方塘、源头活水、天光云影均在此。但高明之处在借景抒怀,借物言志,将深奥的人生哲理用七绝诗浓缩而成,使他成为不朽之作而千百年来到处被传诵。

华表山门

南溪书院山门为石构建筑,中间镌刻着“南溪书院”四个大字,原为南宋理宗皇帝御题。宋理宗皇帝为了褒彰朱熹继承孔孟之道,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所作的杰出贡献,又因书院位于青印溪的南岸,又是朱熹出生地和生平讲学之所,故赐匾得名

“集大成而绪千百年绝传之学,开愚蒙而立亿万世一定之规”是清康熙皇帝题赞朱熹的,他给予了朱熹以至高无上的评价。

朱熹生平浮雕

朱熹生平浮雕共有九幅,每一幅都有一个生动的故事,它构成了朱熹不平凡的一生。

1 、朱子问天。 2、 延平问道。 3、 劝助农桑。 4、 鹅湖论辩。 5、 兴学传道

6、 溯源故里。 7、 皇宫侍讲。 8、 著书立说。 9、 一代宗师。 。

篇二:尤溪县城景点

尤溪县城景点整理(分布)

城南青印坊为宋理学家朱熹诞生地,公山麓有南溪书院,西侧有“半亩方塘”,东侧系“源头活水”。沈郎樟公园内两株大樟树相传为朱熹幼年所植。城中金鲫湛泉水清如镜,源源不绝。

1. 南溪书院(朱熹故居)

在尤溪县城南的公山之麓,原为邑人郑义斋馆舍。北宋宣和五年(1123年),朱熹之父朱松任尤溪县尉,去官后寓居于此。南宋建炎四年(1130年),朱熹在此诞生。朱熹逝世后,县令李修于嘉熙元年(1237年)捐资在此修建文公祠、韦斋祠、半亩方塘和尊道堂等建筑,祀朱家父子。宝元年(1253年),宋理宗赐额“南溪书院”。元至正元年(1341年),分建二祠,明清后屡有修缮扩建。书院古朴庄严,现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有韦斋祠、观书第、毓秀坊、毓秀亭等建筑。正堂当中立朱熹石膏塑像,两旁是朱子手书板联四幅:“读书起家之本 和顺齐家之本 勤俭治家之本 循理保家之本”。四壁高悬其上溯八代列祖列宗画像。书院内的方塘,为朱熹幼年读书处。朱熹《观书有感》诗曰:“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其中的“半亩方塘”即指此处。明弘治十一年(1498年),知县方溥主持,把半亩方塘扩大浚深,并建亭于塘上,通以石桥,取名“活水亭”,今皆修复。书院左侧有古樟2株,枝干参天,高30多米,树围分别为10.8米和7.8米,相传为朱熹幼时所植,人称“沈郎樟”(沈郎为朱熹乳名)。1987年,当地政府将此地辟为公园,面积1600多平方米。附近还存有朱熹于宋乾道七年(1171年)回尤溪时手书、民国初年翻刻的“韦斋旧治”石碑,碑长约2米,宽0.7米,笔力雄劲,笔势飞逸。明、清两代都修有《南溪书院志》。

朱熹(字元晦),是中国古代最负盛名的理学家、教育家、成就卓著的诗人、文学家。宋高宗建炎四年(公元1130年)农历九月十五日中午,朱熹诞生在尤溪县城南毓秀峰下郑安道(义斋)馆舍西厢房。他在这里度过难忘的童年时代,留下许多富有传奇色彩的故事。他7岁随父迁居建州(建瓯),一生多次回尤溪故里探访亲朋好友,并留下大量铭文、诗词和墨宝。

朱熹创立的理学对中华文明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因此,素有“南朱北孔”之说。

朱熹诞生地,位于尤溪县城南公山之麓,原郑义斋馆舍,始建于北宋。朱熹的父亲朱松宣和五年(1123)任尤溪县尉,期满后寓居于此,生下朱熹。南宋嘉熙元年(1237)县令李修在此修朱子祠,祭祀朱熹及其父朱松。淳祐五年(1245)在朱子祠右侧建会极堂,开馆讲学。宝祐元年(1253)理宗皇帝赐额曰:“南溪书院”。元至正六年(1341),礼部佥事赵承禧以父子同祠于礼未安,命监县文殊海崖分开建祠。元至正七年(1347)分建韋斋(朱松)、文公(朱熹)两祠。明弘治十一年(1498),知县方溥奉命扩建朱熹故居(南溪书院)正堂及左右舍5间。其占地面积约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嗣后,历代均有修葺。 2002年南溪书院重建,重檐歇山顶仿古建筑。紧邻右侧的“开山书院”风貌犹存,朱熹幼年手植的“两株香樟”古树,至今依然生机勃勃,朱熹幼年读书的“半亩方塘”、“观书第”修葺一新。1988年朱熹塑像落成时,刘海粟、江南、彭冲、钱塘生、苏良等国内诸多书法家为之题词献墨,并镌刻成碑林。1999年,在开山书院右侧建成朱熹文物展厅,收藏文物530多件,定级文物170多件,成为朱熹诞生地建筑群的重要景点之一。2003年建成的朱熹公园,融南溪书院、开山书院、文物展厅、朱熹生平浮雕、半亩方塘、观书第、沈郎樟别苑、文公广场、音乐喷泉、公园迂回长廊为一体。成为游客、市民旅游观光与休闲娱乐首选场所。

2. 孔庙大成殿

城内中心广场西侧建有孔庙,原有龙亭,两旁有东西偏房,东西哲堂下为露台;正南为戟门,门左为名宦祠,右为乡贤祠,门外为畔池,跨以石桥,外为棂星门,前为“万仞官墙”。清光绪二十四年,门前添建华表,扩展门路。整个庙为土木结构,朱梁画栋,斗拱飞檐,十分壮观。

文庙(大成殿)位于县城中心广场西侧,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重建。文庙规模原来很大,大成殿高约12米,重檐歇山顶建筑,雕梁画栋,斗拱飞檐,雄伟壮观,堂中祀圣先师孔子,堂下中为露台,旁为东西庑,除大成殿外,正南有大成门,门左右厅设名宦祠和乡贤祠,门外为泮池,跨以石桥,外为棂星门及屏风墙。左侧还有崇圣祠、明伦堂,右侧有忠义祠、邑候祠。现仅存大成殿,辟作阅报中心,展览中心。

3. 福星塔

位于城关东门,1926年至1928年建成,塔高25米,八角七层,占地113平方米,每层辟一门,设三龛,塔内有木梯盘旋而上。福星塔位于县城城东入口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是尤溪六都朱源里卢兴邦于民国二十五年(1936)首倡兴建,1938年建成。福星塔高25.3米,塔身平面为八角形,立面分七层羊檐,每层辟一门,设三龛,塔内有木梯旋行而上,基座石砌圆台,占地面积约333.29平方米,塔基直径20.6米,周围钢筋混凝土护栏,全长约62.88米。塔身墙面均有装饰性镌刻和精美壁画,配有对联。

4. 白鹤楼

“白鹤楼”又名青晖楼,位于城关水南路106号,距南溪书院约500多米。始建于北宋淳化(990-994)年间,历代均有修葺。白鹤楼纯木结构,主体保存完好,为二进制重檐悬山顶建筑,雕梁画栋,古色古香。主殿为“蕊珠宫”,二楼祀汉钟离神像,一楼祀吕洞宾神像,左右次间分别祀朱大真君和马大真君等神像,殿壁留有朱熹手迹“春报南桥川叠翠,香飞翰苑野图新,雪堂养浩凝清气,月窟观空静我神”题词。四周为回廊。前有一丹墀,中筑八卦形龙井坛亭,左右各有三间厢房。前系中殿为灵官殿,祀执鞭护法韦驮神像。主殿左侧建有潮音堂,祀观音大士;右侧建有文昌阁,中祀文昌帝君,左祀陈大真仙,右祀唐老真仙、魁斗星君等神像。中殿前埕左右各有一口半月形池塘,呈白鹤展翅状。前为华表。

5. 朱熹塑像

朱熹塑像矗立在城关三角场,1988年4月建造。塑像为古铜色,由玻璃钢材料制成,像通高1

3.55米,圆形基座,高0.85米,直径21米,用花岗石砌成。塑像正面朝西北,造型中朱熹塑像手持书本,体现其诲人不倦的学者风度;身子稍微前倾,体现出动感;头部略微朝下,体现朱熹体察民情,关心黎民百姓。

6. 天湖风景区

天湖风景区位于尤溪县城南公山莲花峰上,南溪书院后山,与县城直线距离1公里,公路2公里。朱熹及历代文人墨客常登临游览,留下大量诗词墨迹,天湖周围众多历史文物遗迹。天湖水色绀碧,亢旱不竭。主要景点有:天湖、天湖寺、钟鼓楼、天湖公园、揽胜阁、古墓群、古窑址等。天湖面积约400平方米,天湖寺始建于宋代,原称天湖院,明正德十六年(1521)毁于兵火。1993年释宏珠等人按明代建筑风格修复,改为寺,祀释迦牟尼佛祖三宝佛像,可供佛教信徒及游客进香朝拜。古窑址乃宋代专为修葺天湖院而建的造砖制瓦工场,原址保存至今,经加固修复可供参观。古墓群极具文物考察价值,拟将其辟为我国南北朝、唐、五代十国、宋、元至明的历代古墓葬群,尤为珍贵的是宋墓中有很多壁画,可供文物考察之用。

天湖有三条通径,一条从尤七中左侧沿傍公路而上,尽头要登960多级石阶;一条从文公桥头沿公山小路蛇行而上;一条从天湖顺公山山脉蜿蜒东去,通向龙凤亭、保安寺有3000米山樑小路,

2002年詹济香募款修筑,其间有座木构凉亭。慢步山樑小径可右眺东亭湖光山色,左瞰沈城丰姿。下山步履如烟,如仙女下凡,似天将巡天,让人心旷神怡,美不可言。

7. 龙凤亭

龙凤亭位于城南灵坪峰凤山之巅,始建于明嘉靖七年(公元1528年)。1966年毁于文化大革命。1985年7月25日重建。

尤溪朱熹公园景点介绍

正殿祀马氏真仙神像,后面祀手持净瓶的观音大佛像,背面墙上中绘“双龙吐水”图,左绘“祈求必应”和“麒麟送子”图,右绘“祈求必应”和“箫凤仙鸟”图,正殿左壁绘有“王母诞辰”和“唐明皇游月宫”图,右壁绘有“二十四孝”图,壁画色彩鲜艳,栩栩如生。殿前二丹墀,左右两厢房,前有围墙,右角为山门。门左前有魁星阁,祀魁斗星君,前为露埕,左右两侧两厢房,为厨房、宿舍和餐厅。每逢七月初七庙会,供香参餐千人有余,平时香火不断。从城南上龙凤亭有740多级石阶可达,是登山健身、旅游观光的好去处。

8. 保安寺

保安寺原址在城关积善坊,唐乾符三年(公元876年)建。原称庵,宋乾宁间(894~897)改名寺。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移建东门外。1951年,寺院被占为他用。1998年3月,县佛协会会长释钟寿,释智明师等募款选址,移建城南龙井山上,占地面积4500多平方米,总投资约200万元,建大雄宝殿、圆通宝殿、天王宝殿,前中后纵行排列,左右两厢房。殿宇高大,宏伟壮观,重檐歇山顶建筑,金黄琉璃瓦屋面,飞檐翘角,红柱白墙,石柱雕龙,古香古朴。2000年10月28日,大雄宝殿落成,中祀释迦牟尼佛祖(中为释迦牟尼,左为延寿药师,右为阿弥陀佛)三宝佛像,左右两侧祀十八罗汉。殿宇高10米,佛像高6米,为全县之最。到保安寺有1260米傍山公路,也有670多级登山石路,沿途还有“从善为登”、“高山流水”摩崖石刻等景点,是登山健身、信士进香、游客观光的游览胜地。

9. 天后宫

天后宫原址在城关兴贤坊沈福门外西侧,依城面江,宫宇壮观。始建于宋代,原名“水澄宫”、“临水宫”,后随历代敕封、敕建、增建重修,先后更名为“夫人宫”、“天妃宫”。清康熙间敕建祠宇,加封天后,更名天后宫。一千多年来,宫宇历有修葺。1951年“破四旧”时宫宇归公。1990年7月,城关周维钰、陈油球、梁新剑、施振铨、詹家漳、詹家清等人,选址城关东南龙井山麓,鼎力重建天后宫,9月9日正殿落成。宫殿座西朝东,依山面湖,建有前中后三殿。前殿为礼宾厅;中殿为正殿,殿高6米,中祀妈祖(林默)神像,左祀陈(靖姑)氏夫人神像,右祀李(三娘)氏夫人神像,左右两侧祀36宫地保,殿前附设龙井坛亭,下为天井,左右两侧为钟、鼓楼;后殿两层,一层祀林夫人父母(积庆公林愿及其夫人王氏)神像,二层为藏经阁。前殿下为露埕,左侧厢房为会客室、办公室和宿舍,右侧下层为厨房、餐厅,可容纳800多人就餐。露埕外为山门,门左厅祀执鞭护法卫士及神马像,门前左右祀千里眼、顺风耳神像。整个宫宇建筑古香古朴,重檐歇山顶,飞檐翘角,画樑雕栋,蟠龙附凤,美丽壮观。每逢正月十八、三月廿二、七月初七陈林李三夫人诞辰日,及九月初九重阳节庙会,祭祀、进香万人有余,香烟缠绕,热闹非凡。平时信士进香不断,游客络绎不绝。从水东坝头上天后宫,有300米水泥公路,也有登山石阶150多级可达,是旅游观光的好去处。

10. 锦云亭

锦云亭位于城西翠帷山(大埔山)后,始称“后山亭”、“后门亭”,建于唐麟德二年(公元665年)。宋制,县城划分十五坊,因昼锦、登云二坊合建而取名。亭宇座东南朝西北,宏伟壮丽。历经千年,时有修葺。民国二十三年(1944),巍峨殿宇,毁于兵燹。1985年6月,城关吴锡全、张清乾、陈连光、严积汤、陈义森、傅茂琳、于占清、罗银俤、詹孝书、张河全、毛承秋等11人,倾襄复建。1986年9月19日殿宇落成,为“品”字形,重檐歇山顶建筑,飞檐翘角,画栋雕凤。

中殿为灵岩殿,祀马氏(中为马氏,左为赵氏,右为李氏)三仙神像,左殿为灵岩阁,祀观世音白衣大士,右殿为灵岩宫,祀神农帝主五谷真仙。各殿前附设四方坛亭。中殿下为天井(112平方米),种有名花异草,绚丽多姿,四季花草,争奇斗艳。前为露埕和山门,山门外独竖一老松,形如华盖。左殿左侧两厢房,为餐厅、厨房和宿舍,楼下为停车场。整个殿宇占地一千多平方米,巍峨壮观,富丽堂皇。锦云亭山座凤形,气势磅礴,风光奇特,景致幽雅。亭后有凤髻石,如林擎天,脚下有凤嘴岩,悬崖百仞。亭前遥望,百峰嶙峋,千笏朝凰,苍松翠柏,碧海云天。从城关埔山路上锦云亭,有1.5公里傍山公路可达,也有800多级石阶蜿蜒而上。沿途还有众多形状各异的亭台楼阁:有山门亭、锦云壹亭(排亭)、锦云二亭(扇亭)、飞甘亭(方亭)、静观亭(双层楼亭)、积德亭(六角亭)、凤嘴亭(围栏亭)、门亭(路亭)。飞甘亭左侧有美丽壮观的灵源院。山上还有“仙人足印”、“仙人山字形”、“金鳞古洞”、“石镜”等诸多景点。是健身登山,信士进香,游客观光、休闲娱乐的胜地。

11. 灵源院

灵源院,原址在城西登云坊,唐龙德五年(公元925年)建,祀伏虎禅师神像。同光年间(923~925)改称寺,又称伏虎庙。庙前有龙井为“灵源井”。1958年,城区改建,庙宇拆迁。1988年,由张河全、陈佐新、周维安等10人,将灵源寺移建于城西翠帷山间“飞甘亭”畔,正名灵源院。正殿高5米,建筑面积140平方米,左右两侧建有厨房、宿舍和餐厅,面积150平方米,殿前有上下两露埕,外围有裙墙,右角前为山门。灵源院倚岩挂壁,风格奇特。歇山顶建筑,飞檐翘角,画凤绘虎,气势宏伟,苍松翠柏,碧绿环绕。幽雅清静,空气清鲜,是修心养性,健身练武、浏览观光的好地方。

12. 龙亭湖旅游风景区(水东库区)

龙亭湖位于尤溪县城关水东,1991年水东水电站建成截流尤溪河形成的人工湖。湖面积6.4平方公里,湖中有“莲花岛”、“桃花岛”,并逐步开发成湖心公园度假区,集食、宿、游、娱为一体,是休闲渡假的好去处。湖西有“天后宫”,宫殿富丽堂皇,游客、进香、登山者络绎不绝,湖东有福明宫,建筑古朴。湖滨建有水亭山庄、天后山庄,是旅游、避暑、渡假、休闲之地。湖西1公里处还有“白鹤楼”及朱熹诞生地建筑群。沿湖上流至坂面,可登览蓬莱山森林公园风光。是集水山上游览、文物古迹揽胜的好地方。龙亭湖湖面宽阔,环湖青山叠翠,风景宜人,湖光山色,交相辉映。还筹建开发水上旅游线路,并购置游船、游艇,完善“水上游览”配套设施,为水上旅游景区服务。

13. 活水亭

尤溪源头活水亭是三明境内最著名的古亭,位于尤溪县城关水南公园南侧。据《尤溪县志》载,活水亭一在半亩方塘上,明弘治十一年(1498年),由知县方溥所建;一在公山侧,清乾隆十四年(1749年),由县令赵其在此重建。该处山高水清,“源头活水”系朱熹生平见道之言得力之处。其水绕公山之麓,引入“半亩方塘”。

14. 金鱼井

位于县城建设西街,是“尤溪八景”之一“金鲫湛泉”一景,通常叫“金鱼井”。北宋大观年间(1107-1110)由县通驷坊人黄声出资修建,距今一千多年历史。金鱼井形如石斛子,泉水甘冽,大旱不竭。在其正上方与人等高处石墙上,镶嵌着一个35公分见方的小石龛,小石龛内浮雕着佛陀神像,造形极其古朴,盘脚而坐,庄重肃穆。与石龛相对应的古墙上,同样有块35公分见方的石头,刻有“南无阿弥陀佛”字样,给这个石斛子带来神秘玄妙的色彩。据传朱熹小时候到处饮水,见过井中金鲤戏水。

15. 福明宫

福明宫位于城东沈溪河畔,始建于明宣德元年(公元1426年),原称太保宫。历经两度桑梓,民国十三年(1934)五月廿一日,毁于洪水。同年复建,改称福明宫。中祀齐天大圣像,左祀五谷真仙,右祀玉封太保。殿高5.5米,硬山顶建筑,青墙碧瓦。殿堂四根顶樑石柱高4.2米,口径50厘米,宏伟壮观。樑雕“八仙过海”,栋塑“舜哥做帝”、“文王拉车”,绘画雕刻,工艺精湛,色彩绚丽,栩栩如生。1950年起,几度被占为他用。1985年,由吴正亮、黄橙儿、黄钰儿、严君标、田居敬、管新金、潘永全等7人为集体,收回殿宇,修葺一新。大殿两侧附建阁楼,左为养性堂,右为娱乐宫,殿下一丹墀,两侧建厢房,前为山门。山门右侧有棵杨樟连体古树高20米,历经500余秋,依然枝繁叶茂,郁郁葱葱,树后有座小巧玲珑观音堂。山门左侧有棵十龄榕树,生机勃勃,紧临左侧还有63米高的水东电站大坝。每逢元月十五元霄和六月十五大圣诞辰日,殿宇香烟缠绕,人流涌动,热闹非凡,平时也为游人观光,老人休闲娱乐的好场所。

16. 韦斋旧治

“韦斋旧治”位于尤溪宾馆大门左侧。宋乾道七年(1171)朱熹回尤溪访先君子治尤旧址,即书“韦斋旧治”四字,该碑刻字迹清楚,保存完好。1982年,被县人民政府列为文物保护单位。

17. 沈福门

沈福门又名福州门,是尤溪县城池东大门,明嘉靖六年(1527)建,石拱坚固,保留完整,是尤溪建城的标志之一。1982年,被县人民政府列入文物保护单位。1999年,因城区旧城改造建设需要,被移至沙洲公园内复建。

18. 高山流水

“高山流水”位于城南灵坪峰上,摩崖石刻,系明万历辛亥年(1611)知县黄如松所题写,楷书流利,笔力刚劲。1992年,被县人民政府列为文物保护单位。

19. 从善如登

“从善如登”位于城南灵坪峰下,屏石雕刻,清乾隆丙申年(1776)知县焦长发题写,横书用笔流畅,雕刻精细,左右镌有篆书闲章三方。1992年,被县人民政府列为文物保护单位。

篇三:尤溪旅游景点介绍

尤溪县旅游景点

一、宋理学家朱熹诞生地——城南青印坊,公山麓有南溪书院,西侧有“半亩方塘”,东侧系“源头活水”。沈郎樟公园内两株大樟树相传为朱熹幼年所植。

二、坂面蓬莱山,又名九仙山。相传有九仙往来其间,故名蓬莱山,位于尤溪坂面乡,距县城21公里,海拔1288米,与罗汉山隔尤溪对峙,为县西南军防的门户。蓬莱山山势雄壮,怪石嵯峨,山高水秀,古木参天,峰峦峭拔,人迹罕到,上有金鲫池、石棋盘、黑白二石子、炼丹灶、白鹤洞等胜迹。相传山巅有仙人往来,并可闻鼓乐声。据《尤溪县志》载昔人诗云:“微风轻动雾云开,日照峰巅香烛台,不为神灵躬朝观,只缘赏景上蓬莱。”又云:“云腾罗汉浮十岛,雾涌蓬莱隐万松。”蓬莱山夏日凉爽宜人,平均气温18

℃,是理想避暑胜地。

三、梅仙倒排岩位于尤溪县东北部梅仙镇东坪、龙云、云林三村交界处,距县城45公里、梅仙镇区30公里,主景区范围4平方公里。景区最高峰——狮头峰,海拔1269.8米。倒排岩

龙龟祖殿始建于北宋天圣十年,为尤溪县最早修建的道教庙宇

之一。

四、联合乡伏虎岩位于尤溪县联合乡,始建于南宋淳熙年间,至今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伏虎岩风景秀丽,姿态古朴,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有石门殿、文昌阁、观音殿,新建石门塔、揽胜亭、蘑菇亭等景点。其中摩崖石刻于1999年被县人民政府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伏虎岩是当地群众旅游休闲的好去处,每年亦有大批游客慕名而来,年游客量达十几万人次,已成为县内外朝圣、休闲、旅游的理想去处。

五、天湖寺,位于尤溪城关水南莲花峰,因寺前有虎砂环绕如案,案前方内有一半月形的池塘(放生池),欲名叫"天湖",湖后有寺故而得名。天湖寺始建于南唐(五代十国)时期,原名为天湖院,有八个比丘尼常住。一时香火极盛,四方香客云集,逢灾解厄、遇难呈祥,名闻宇内,声震八闽,成为禅林骄骄者。

六、洋中镇桂峰古民居。以明清时期建筑风格为主体的桂峰古民居是“福建省历史文化名村”,位于洋中镇西北侧,桂峰村历史上曾名桂岭、又叫蔡岭、岭头。占地面积13公倾,传统街区建筑群面积2.6万平方米。现存古民居39幢中,最早的建于明代后期。整个村落建筑风格独特,依山就势分布于村的三面山坡上,层层叠叠,错落有致。村中小桥流水,曲巷通幽。曾经是尤溪至福州的一条官道,是尤溪内地达官贵人、商贾小贩和艄排工人往返福州的之地和食宿的唯一中转地,素有“小福州”之美称。村中古民居虽建设年代已久,但古风犹存,是都市居民了解历史(明代后期、清代建筑)、休闲、度假的好去处。

七、九阜山省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尤溪县西南部,面积2372公顷,最高海拔1222.4米,九阜溪长达10公里,70%以上河段在险峻的峡谷中蜿蜒穿行,落差达260多米。保护区植被区划属于中国东部湿润森林区,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带,闽中、闽西戴云山——鹫峰山北部常绿槠类林小区,具有典型的地带性森林植被——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森林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96%。

区内分布的野生植物有171科1113种,野生动物有58科171种,西侧建有天宝庙,历史悠久,最高峰是类峰顶,海拔1222.4米,奇峰四起、岩石嵯峨、满目绿荫、别有洞天。区内地理成分复杂,山泉溪涧遍布,其中九阜溪流最大,属主要溪流,贯穿中部核心地带,总长约10公里,溪中多急流飞瀑,乱石险滩,水质极佳;这里独特的山地森林小气候特点,主要表现为四季均匀,温凉湿润,是避暑胜地,旅游的绝佳去处。

篇四:家乡尤溪

朱子文化

尤溪县是中国古代教育家、理学家朱熹的诞生地。南宋建炎四年(公元1130年)农历九月十五日朱熹的诞生在县城水南,七岁随父迁居福建(今福建建瓯市),晚年定居建阳。其间多次回尤溪探访留下大量铭文、诗词、遗墨。朱熹创立的理学和孔子的儒学一样对中华文明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并广泛传播于日本、朝鲜、东南亚和欧美各国。在海外的朱子后裔30多万人,主要分布在朝鲜、韩国、日本、美国、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香港、台湾等国家地 区。作为朱熹诞生的尤溪,目前尚存着朱熹的诞生地南溪书院,朱熹读书的场所观书第、活水亭、半亩方塘、白鹤楼,以及朱熹当年种植的双樟古树等历史资料。 朱熹文化公园简介

【南溪书院建筑群】

南溪书院的前身是郑安道(义斋)的水南别墅。整个建筑群为二进制重檐歇山顶木构建筑,主体建筑依次由华表山门、半亩方塘、文公祠、韦斋祠、瘗衣处、毓秀坊、开山书院、活水亭、溯源处等所组成。

【南溪书院概述】

朱熹,字元晦,是中国古代最负盛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成就卓著的诗人和文学家。他集孔孟思想之大成,创见了一个博大精深的理学思想体系,对南宋之后七百多年的中国与东亚社会,产生了极其重大的影响。他学识渊博,人格高尚,是继孔子之后,又一位对人类思想史作出巨大贡献的东方文化圣哲。

宋高宗建炎四年(公元1130年)的农历九月十五日中午,朱熹出生在尤溪城南毓秀峰下的别墅(郑安道(义斋)馆舍)西厢房,使这里成为闻名海内外的朱熹诞生地。他在这里度过了美丽的童年,并留下了许多富有传奇色彩的故事。七岁以后,跟随父亲朱松迁居建州(建瓯)。14岁时,父亲因病去世,享年47岁。临终前将朱熹托付给崇安胡宪(籍溪)、刘屏山(子翬)、刘勉之(白水)代为教养,三先生对朱熹母子给予了悉心照顾。武夷山三先生都是学养深厚、名重一时大学者,朱熹有幸能得到了三先生的悉心教育,他刻苦攻读,兼收并蓄,奠定了扎实的学问功底,还潜移默化地受到三先生高洁情操的熏陶。从他一生不慕虚荣、不事权贵的处世准则中,人们依稀可以看到三先生的精神风韵。十八岁那年的秋天,朱熹参加建州乡试(秋闱),考取了贡生;第二年春天,朱熹上京科举(春闱),考取了王佐榜进士。先后官拜同安县主簿、江西南康军、湖南潭州、提举两浙东路常平茶盐公事、知漳州、焕章阁待制侍讲等职。他一生为官方九年,在朝仅40余日,其余四十多年时间都在任闲职(半俸:宋制,只发一半廉金之意),先后提举南京鸿庆宫、武夷山冲佑观等,他利用这一段时间,致力著书立说,开门授徒。据统计,他一生写下了126部著作、700多卷,成为“古今著述第一人”。他亲手创办了27所书院,培养了真德秀(宰相)、蔡元定(吏部侍郎)、黄干(女婿)等362位名重朝野的大学者,为促成“闽学”成为官学地位,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南宋宝祐五年(公元1253年),理宗皇帝为朱熹诞生地御笔亲书“南溪书院”匾额,至此,南溪书院就闻名于天下。

朱熹生平对生养他的尤溪,怀有深厚的赤子之情。据记载,他曾多次回到这里寻亲访友、讲学授徒,并留下了大量的墨宝铭文、手迹板联和诗词歌赋。这些深厚的文化底蕴,陶冶了一代又一代的尤溪人民,培育出一个个莘莘学子,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也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文人骚客到这里寻根溯源、亲近朱熹。正如刘海粟先生所颂扬的“尤溪风月无今古,学海

扬帆有后人”啊!

【钟灵毓秀】

在“南溪书院”北向远处有一座山峰,那是尤溪的太祖山—叫“文山”(亦称笔架山),南向背后的这座山叫公山。据史料记载,就在朱熹出生的头一天傍晚,对面文山和背后公山同时起火,火势成“文公”二字。大火与晚霞,交相辉映,情景煞是好看。朱熹父亲朱松看到这场奇火说:“天降祥瑞,必有所印,此喜火祥兆也!”第二天中午,朱熹就在郑氏馆舍西厢房诞生了。朱松根据这场喜火,遂为孩子取名熹,亦即“喜火”二字的组合。尤溪人根据这个传说,便叫朱熹为“朱文公”。

(沈郎樟别苑)

沈郎樟别苑的巨幅画像(或雕刻或烫画),它告诉了我们“沈郎樟”的来历。为什么叫“沈郎樟”呢?有各种各样的说法。一说唐代之前,我们尤溪县叫“沈溪”,到五代时,因避闽王王审知讳,当地土著居民以尤姓为多,遂改名为尤溪。一说尤溪县的母亲河叫尤溪,故而命名尤溪,现城关还保留着别称“沈城”。因为朱熹出生于沈城,他的小名就叫“沈郎”,他亲手栽种的樟树,后人就叫它“沈郎樟”。前一棵树围16米,后一棵树围9.8米,高约30米。清代有一诗人写诗礼赞樟树说:“毓秀钟灵紫气来,香樟儒圣亲手载。身价能留千古树,底须可作栋梁材。”尤溪人尊重朱熹,同时也尊重与他有关的事和物,特别他栽种的樟树,更是爱护备至。据林业专家说,如此硕大的香樟,在全国并不多见。它目前正处于壮年时期,堪称“中国的樟树王”。

(弘道门)(即通往半亩方塘之门)

“弘道门”,取《论语》中“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之句,以此来赞颂朱熹阐发正统的孔孟之“道”之意。“人能弘道”,说明了人在历史发展、历史创造中的主观能动性。原来,南宋时这里是一片桃林,还留下了一个反映朱熹小时候勤学苦练的《半亩方塘二度桃》的传奇故事呢!据说朱熹五岁时,就已通晓《孝经》大意,从小立志崇圣传道,在书上题曰“不如是,便不成人。”六岁仲春时节的一天清晨,朱松推开西厢的窗户,深深地被满园春色所吸引,便嘱朱熹抄写唐诗“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诗句。由于朱熹无意间的粗 心,把桃花之“桃”字写成了“挑”字,写好之后拿给了父亲眉批,朱松很严肃地批评了他,并当场将诗词大意讲给朱熹听。朱熹很受感动,立即主动向父亲请求重写一千个“桃”字。这时窗外雷声大作,风雨交加,把满园的桃花都打落在地。而朱熹不为外界所干扰,仍专心致志地在抄写。朱熹的这种精神感动了上苍,当朱熹一千个桃字写好之后,满园的桃花又重新盛开了。这个故事世代相传、家喻户晓,对尤溪的莘莘学子进行着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是十分巨大的。 (文公祠)

“文公祠”,是后人祭祀朱熹朱文公的地方,也是钟灵毓秀,诞育一代大儒的地方。这里的前身是郑安道的家,主体风格为二进制重檐歇山顶建筑,可惜毁于1958年的一场大火。现为新近复原的建筑,主体建筑风格与原来相似,面积略有扩大。占地388平方米,建筑面积560平方米,高约13米。面阔七开间,进深五开间。明间原主祀朱熹及其弟子蔡元定、真德秀、黄干、郑绍先。明代弘治皇帝赐封每岁春秋仲月上戊日(即每季第二个月的第一个戊日)和九月十五诞辰日祭祀。清乾隆九年开始,皇帝钦颁祭文、祭品。

(朱熹诞生处“毓贤寮”)

朱熹诞生处“毓贤寮”。朱熹出生以前,朱松一家七口人就住在郑氏馆舍的左侧。因古代右侧为大,所以为郑安道自家居住。朱松曾官拜吏部员外郎(四品),因反对秦桧的投降卖国主张,被贬福建政和县尉,继而调任尤溪县尉。时逢金兵南侵,掳走徽、钦二帝,康王赵构仓皇南渡,偏安一隅。但还是不思进取,整日纵欲寡欢、醉生梦死。有一位诗人以悲愤而又无奈的笔调写道:“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吹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朱松这个失职官员,面对内忧外患的环境,一点办法也没有。因为郑安道之子郑德与和朱松一起在尤溪任县丞,并结成莫逆之交。郑安道虽官至金紫光禄大夫,仕途并不得志,与朱松有惺惺相惜之感,对朱松的境遇十分同情,便将自己的西厢,出让给朱松一家七口人居住(朱熹的爷爷、父母亲、两个叔叔、两个哥哥),朱松在此靠给一些豪门子弟教私塾为生。可是,好景不长,朱熹的爷爷、两个叔叔先后去世,两个哥哥又先后夭折。朱熹的出生,为迟暮的朱家带来一些欢乐。在朱熹出生的第三日,按尤溪习惯有为孩儿洗澡的风俗,叫“洗三旦”。朱松做了《南溪洗儿》二首:“行年已合识头颅,旧学屠龙意转疏。有子添丁助征戌,肯令辛苦更冠儒。举子三朝寿一壶,百年歌好笑拈须。厌兵已识天公意,不甚回首更指渠。” 笃信地理术数的朱松,当时请人算了一命,山人说:“富也只如此,贵也只如此,生个小孩儿,便是孔夫子。”朱松做梦也想不到,与孔夫子一样显赫的圣人前程,竟落到这个忧患余生中出生的第三子头上。据《朱熹家谱》记载,他一出生时,右脸侧就有七颗黑痣,排列如北斗。诚如孔子身上长满异点,近看似昴星,远看象北斗一样,仿佛预示着这个孩子将来要成为理学泰斗。

(毓秀亭)亦称“瘗衣处”

“毓秀亭”(瘗衣处),位于文公祠的右侧,是朱熹出生时胞衣(胎盘)埋藏的地点。据勘舆师(地理先生)说,这可是绝妙的风水宝地。朱熹能够现世发达,终成帝王师,跟这里的风水大有关系。传说自朱熹的胞衣埋入后,后来其他人也想将子女的胞衣埋在这里,但这个小孩不是养不活,也是多灾多病。从此,再也没有人敢动这个脑筋了。

(观书第)

“观书第”,是朱熹小时候经常在此看书学习的地方,后人为了鞭策子弟向朱熹那样勤奋读书,在此建亭以示纪念。

(半亩方塘)

“半亩方塘”闻名海内外。中间的这座桥,叫“濂洛桥”,取“文公之学,实渊源于濂洛(河南濂溪程颢、程颐的洛学),而上溯于洙泗(山东曲阜的孔子)”之意。“半亩方塘”其水引自“源头活水”,右侧边上设有“七步石”,传说神灵只能帮助人们完成七个心愿,剩下的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要靠自己去完成。分别隐寓“水到渠成”、“四平八稳”之意。

朱熹《观书有感》(之一)诗云:“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的这首《观书有感》诗,饱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被称为不朽之作,千百年来到处被传诵,被列为《千家诗》的第二首。表面上看,整个方塘的形状象一本书,赞颂的是南溪书院美景,句中的半亩方塘、源头活水、天光云影均在这里。然而,它的高明之处倒不在写景,他是借景抒怀、借物言志,将深奥的人生哲理用这七绝浓缩而成。据考证,这首诗当为朱熹中晚年时所作。我们通过题目《观书有感》还可以发现,说明朱熹当时是在看书,他想起了自己一生的坎坷境遇,每一个脚印每一次的进步,都离不开生养他的尤溪故里,离不开恩师的谆谆教导,也离不开自己的勤奋努力。首句“半亩方塘一鉴开”,反映他在

看书时,脑海中淡幻出南溪故里门口的一口池塘,使他陷入沉思。实际上他采用比拟的手法,将书本比喻着池塘。二句“天光云影共徘徊”,隐喻书中的知识象云海那么渊博浩瀚,映照着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各种不同学问观点的互相激荡。三句“问渠那得清如许?”(渠:第三人称,他)他设问:古人为什么有那么高深的学问?或者他自问自己的思路为什么那么清晰?四句“为有源头活水来。”因为有恩师的指点,才使自己从迷茫困惑中“逃禅崇儒”,这就是本诗的意境所在。这首诗到底是朱熹什么时间在什么地方所写的,史书上确实没有记载,但据考证,这首诗确实是以南溪书院环境为背景,以景托情借物言志的。其理由:1、“半亩方塘”与“源头活水”的名称,在朱熹出生之前就有的。2、朱松当时住在这里,曾写下了一阕《蝶恋花·夜宿郑氏阁》词:“清晓方塘开一镜,落花飞絮,肯向春风定。点破翠奁人未醒,余寒犹倚芭蕉劲。……”。镜即鉴,朱熹的“半亩方塘一鉴开”,有明显的借鉴痕迹。3、据我国研究朱熹的专家束景南教授考证,半亩方塘应在尤溪,其它均为后人按朱熹诗中意境杜撰的。

(华表山门)

南溪书院华表山门,斗拱飞檐,雕龙翘角,镂花绘凤,高大宏伟,全部为石构而成。中间镌刻着“南溪书院”四个大字,原系南宋理宗皇帝所御题。宋宝佑元年(公元1253年),理宗皇帝赵昀(yun)在朱熹去世53年后,为了褒彰朱熹继承孔孟之道,宏扬中国传统文化方面所作的杰出贡献,又因书院位于青印溪的南岸,又是朱熹的出生地和生平的讲学之所,故特赐一匾而得名。中间的一幅对联是康熙皇帝题赞朱熹的,他给予了朱熹以至高无上的评价:“集大成而绪千百年绝传之学,开愚蒙而立亿万世一定之规。”他把朱熹奉为无以复加的地步。两旁的一幅对联,是当今国内艺术大师陈大羽教授,总结朱熹一生的主要成就:“格物致知集大成于理学,反躬践实扬教化于儒家。”

【闽中尼山】(未复原)

“闽中尼山”是元代中书省(宰相)理问爱(xie)题颂朱熹的一幅匾额,又题褒“海滨邹鲁”。“闽中尼山”是以一县而论,“闽中”是指尤溪在福建的地理位置中央,“尼山”是山东曲阜孔子诞生的地方。意思是说,山东尼山出孔子,尤溪的尼山出朱子。将朱熹比喻着福建尤溪的孔子。“海滨邹鲁”是以八闽而论,南宋时,随着朝廷的南迁,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随着南移。正所谓“周东迁孔子出,宋南渡朱熹生”啊!据史料反映,福建籍的朝臣,占全国朝臣的70%,以朱熹为代表的“闽学”,逐步成为官方学说,它从一个侧面说明了福建的文化氛围,是相当浓厚的。

闽中尼山为三进式单檐歇山顶木构建筑,中轴线上自北而南依次为闽中尼山华表山门、天光云影亭、朱氏祠堂、紫阳旧第、韦斋祠等。山门右前侧有一“毓秀坊”,与文公祠左侧“观书第”相呼应。宋嘉熙丁酉年(公元1237年),尤溪县令李修将郑氏故宅改建为祠堂,合祀韦斋(朱松)、文公(朱熹)父子,两旁分别从祀弟子。元至正元年(公元1341年),佥事赵承禧认为:以父子同祠,于礼未安,便命监县文殊海崖分建两祠,文公祠祭祀朱熹及其弟子,韦斋祠祭祀朱松及其弟子。“自是父父子子各安其所”。明弘治十一年(公元1499年),知县方溥将文公祠加以扩大,加高,故文公祠为两层建筑,而韦斋祠仍为单层。清康熙皇帝御赐“文山毓哲”匾额,悬挂于“紫阳旧第”上方,意思是说,面朝文山,生下一个哲人,手稿载入《南溪书院志》。

尤溪县民间特色文化

尤溪县民间艺术资源异常丰富。据不完全统计,仅就民间美术、民间歌舞、民间小戏、民间曲艺、民间游艺等门类而言,就有百余种。这些艺术资源蕴藏于民间社会,扎根在群众生活之中,为群众所喜闻乐见,奠定了尤溪县群众文化坚实的社会基础。

这些民间艺术的形成与发展同当地的历史文化积淀、民族民间习俗、方言都有密切的关系,呈现出显著的地域特色和广泛的群众性。主要的民间特色文化种类有:

一、民间山歌

尤溪山歌,每句七个字,每唱两句则停顿转韵,句式结构与北方民间曲艺数来宝大致相似。不同的是数来宝以牛排、竹板演唱,尤溪山歌则以固定的曲谱音律演唱。曲谱只简短两句、朴实无华,演唱时根据唱词长短连续反复,有易唱、易懂、易记的特点。千百年来,尤溪山歌就植根于本乡本土,在民众口中广泛流传,有“尤溪山多歌亦多,开口一唱几米箩”之称。主要分布在城关、梅仙、坂面等地,梅仙源湖是我县山歌演唱活动较为活跃的地方。他们的演唱还被中央电视台录制播放过。

二、民间戏剧

流入我县最早的剧种当为大腔戏,它与民间祭祖等民俗活动有关,以后演化为农民自娱自乐的文艺形式。逢年过节,村寨社火时,最为热闹。当地民谣:“正月立春竖竹杆,竹报家小保平安;初一初三饲堂边,搭台上演大腔班,初四开始看花灯,十二十五迎桥灯,福日全家上笋山,劈路养竹烤笋干。初九天公生日饮一番,初十走亲迎返乡。” 把演戏、民俗和农事生产结合在一起了。主要的活动地在梅仙的玉石村等地,此外,在尤溪县的新阳镇南芹村至今仍十分活跃的一支民间小戏种“小腔戏”属皮黄腔戏的一个剧种。

三、民间艺术

民间剪纸、民间工艺在我县也有很悠久的历史,主要分布在西城镇、新阳镇等地,它具有浓厚的地方民间特色,新阳镇的工艺品还远销海内外,深受当地人民的欢迎和喜爱。

四、女子村嫂乐队

1996年7月,尤溪县西滨镇村嫂乐队成立,这是我省第一支村嫂组成的乐队。1999年西城镇成立了第二支村嫂乐队,她们曾代表三明地区参加福建省第二届铜管乐广埸行进比赛并获的好成绩。

此外,每逢春节至农历正月十五当地群众自发举行舞龙、舞狮、伐龙舟等活动,尤以梅仙镇的板凳龙最具规模。

朱熹在尤溪

南宋朱熹是我国历史上一位卓越的思想家、哲学家、理学家。他出生在尤溪,后来又离开尤溪,定居于崇安。那末,朱熹在尤溪的时间有多久,离开尤溪后有没有回过尤溪,朱熹在尤溪曾留下哪些事迹呢?

朱熹的父亲朱松,在政和八年(1118)被授以政和县尉,于是在这一年入闽。宣和二年(1120)五月,朱松的父亲朱森去世。朱松因丁忧离任。宣和五年(1123)八月,服丧期满,朱松被调任尤溪县尉。建炎二年(1128)又调任长乐县官。建炎三年十二月,朱松又暂时代理建州职务。就在这期间,“闻有虏骑自江西入邵武,遂弃所摄,携家上政和,寓垄寺”。建炎四年

篇五:游良耀:尤溪景区名胜诗

尤溪景区名胜诗

游良耀

圣贤朱熹诞生地, 秀才居敬扬孝道。 福建三大书院史, 南溪书院最古老。 观书方塘胜迹在, 毓哲气象二度桃。 康熙赐匾文公祠, 闽台同祭四海朝。 开山书院抗战时, 马尾船政来办校。 明清文化牌匾馆, 朱子公园添一宝。 白鹤楼祀吕洞宾, 朱熹殿壁留手稿。 沙洲寻芳泗水滨, 天湖下视人寰小。 城南龙井保安寺, 唐乾符间传佛教。

信士齐慕梅仙镇, 两岸共尊萧公庙。 徐家古院西滨江, 郑氏大厝是国保。 联合梯田伏虎岩, 龙门银杏闽王庙。 洋中桂峰枕头山, 汤川香湖激情漂。 侠天下景甲东南, 倒排岩光永照耀。 本洋三台游云师, 治病消灾最奇妙。 闽湖快艇冲宵汉, 半山竹筏任逍遥。 民国尤口古码头, 金柑情缘八字桥。 九阜山清原始林, 七尺村新提子娇。 兴邦故居公馆峡, 土楼之母茂荆堡。 管前秀峰金銮殿, 柳塘水库浪花飘。

悟空择居住大建, 福明宫威镇邪妖。 千顷碧波紫阳湖, 万亩茶山绿色潮。 尤溪风月道不尽, 极美令客难忘掉。

2016.2.18.写于尤溪

字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