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字数作文 > 教育资讯

中国人是有骨气的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4 07:25:20 字数作文
中国人是有骨气的字数作文

篇一:有骨气的中国人

九年级语文导学案 实施学习优势教育,成就特色品牌学校。

有骨气的中国人(当代明星)

一:刘德华

7月5日,刘德华一行来到日本,举办了小型歌友会。歌友会一开始,歌迷欢呼。但是刘德华拒绝用日语向大家问好。接着又拒绝了主办方安排的日语歌曲。并把所有曲目都改为普通话。原定的粤语歌曲也全部取消。

刘德华用普通话一字一句说道:“本来我是不想来日本的,但是因为合约在身,不得不来日本。但是你(指记者)不要以为是一纸合约把我牵住的,如果我不来,没人可以把我怎么样。我只是觉得这样对我歌迷不公平,因为歌迷是无辜的。我不想做的事,谁也无法逼我做,而且,你逼我,我也不会做”。

刘德华接着说:“引用一句话,艺术是没有国界的,但是艺术家是有国界的。我想说,音乐是没有国界的,但是音乐家是有国界的。”他对着主办方说“以后介绍我时,不要说我是香港歌手,因为我首先是一个中国人”。

然后,他当着几百名日本歌迷的面,演唱了一首《中国人》。

二、中国外交部

日本记者问:请问您对保钓人士烧毁日本国旗如何评价?

孔泉答:我们注意到此事,北京市环保部门已经对上述人士在北京市区焚烧垃圾,造成市区空气污染进行调查。按北京市有关焚烧垃圾的处理规定,可能会处以较高金额的罚款。我们建议并呼吁,以后不得随意焚烧此类垃圾,应在专门的垃圾处理场所处理这样的垃圾物品。

日本记者:你们中华网上还有人说我们的神社是神厕,真是太过分了!

孔泉:我没有看到相关的报道,但我感到困惑的是:不是厕所,你们首相天天去干吗?

日本记者:我抗议你污蔑我们的神社!

孔泉说:那位日本记者,请你站起来说话。

小日本:我是站着!

孔泉说:对了我忘了,日本人站着跟我们中国人坐着差不多。

九年级语文备课组 第 1 页 2013-9-13

篇二: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

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

战国时代的孟子,有几句很好的话:“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意思是说,高官厚禄收买不了,贫穷困苦折磨不了,强暴武力威胁不了,这就是所谓大丈夫。大丈夫的这种种行为,表现出了英雄气概,我们今天就叫做有骨气。

我国经过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漫长时期,每个时代都有很多这样有骨气的人,我们就是这些有骨气的人的子孙,我们是有着优良革命传统的民族。

当然,社会不同,阶级不同,骨气的具体含义也不同。这一点必须认识清楚。但是,就坚定不移地为当时的进步事业服务这一原则来说,我们祖先的许多有骨气的动人事迹,还有它积极的教育意义,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南宋末年,首都临安被元军攻入,丞相文天祥组织武装力量坚决抵抗,失败被俘后,元朝劝他投降,他写了一首诗,其中有两句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意思是人总是要死的,就看怎样死法,是屈辱而死呢,还是为民族利益而死?他选取了后者,要把这片忠心纪录在历史上。文天祥被拘囚在北京一个阴湿的地牢里,受尽了折磨,元朝多次派人劝他,只要投降,便可以做大官,但他坚决拒绝,终于在公元1282年被杀害了。

孟子说的几句话,在文天祥身上都表现出来了。他写的有名的《正气歌》,歌颂了古代有骨气的人的英雄气概,并且以自己的生命来抗拒压迫,号召人民继续起来反抗。

另一个故事是古代有一个穷人,饿得快死了,有人丢给他一碗饭,说:“嗟,来食!”(喂,来吃!)饿人拒绝了“嗟来”的施舍,不吃这碗饭,后来就饿死了。不食嗟来之食这个故事很有名,传说了千百年,也是有积极意义的。那人摆着一副慈善家的面孔,吆喝一声“喂,来吃!”这个味道是不好受的。吃了这碗饭,第二步怎样呢?显然,他不会白白施舍,吃他的饭就要替他办事。那位穷人是有骨气的:看你那副脸孔、那个神气,宁可饿死,也不吃你的饭。

不食嗟来之食,表现了中国人民的骨气。

还有个例子。民主战士闻一多是在1946年7月15日被国民党枪杀的。在这之前,朋友们得到要暗杀他的消息,劝告他暂时隐蔽,他毫不在乎,照常工作,而且更加努力。明知敌人要杀他,在被害前几分钟还大声疾呼,痛斥国民党特务,指出他们的日子不会很长久了,人民民主一定得到胜利。毛主席在《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中指出:“许多曾经是自由主义者或民主个人主义者的人们,在美国帝国主义者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派面前站起来了。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高度赞扬他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孟子的这些话,虽然是在2000多年以前说的,但直到现在,还有它积极的意义。当然我们无产阶级有自己的英雄气概,有自己的骨气,这就是绝不向任何困难低头,压不扁,折不弯,顶得住,吓不倒,为了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建设的胜利,我们一定能够克服任何困难,奋勇前进。

[编辑本段]

课本原文与真正原文的区别

《谈骨气》原文共十二个自然段,选入课本时略去了第三自然段(这一段的原文是:“什么叫骨气,指的是抱有正确、坚定的主张,始终如一地勇敢地为当时的进步事业服务,遭遇任何困难,都压不扁、折不弯,碰上狂风巨浪,能够顶得住,吓不倒,坚持斗争的人。”)和第六自然段(这一段原文是:“从孟子的三句话举三个例子。”),现存的十个自然段,在阅读时可以分为三层。即:第一层(包括第1—4自然段),这一层首先直接申明“中国人是有骨气的”,继而从理论上阐明了“骨气”的含义;第二层(包括第5—9自然段)引述了三个例子,具体说明中国人是有骨气的;第三层(第10自然段),这一层在以上论述的基础上加深一步,指出“骨气”在今天时代的具体内容和在当前发扬我们民族的这一光荣传统的意义。这三层紧密衔接,互相照应,层层深入,首尾贯通,对什么是有骨气,怎样做才算得有骨气,为什么要提倡有骨气等问题,进行了生动具体的阐述。

篇三: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

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

?? 战国时代的孟子,有几句很好的话:“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意思是说,高官厚禄收买不了,贫穷困苦折磨不了,强暴武力威胁不了,这就是所谓大丈夫。大丈夫的这种种行为,表现出了英雄气概,我们今天就叫做有骨气。

?? 我国经过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漫长时期,每个时代都有很多这样有骨气的人,我们就是这些有骨气的人的子孙,我们是有着优良革命传统的民族。

当然,社会不同,阶级不同,骨气的具体含义也不同。这一点必须认识清楚。但是,就坚定不移地为当时的进步事业服务这一原则来说,我们祖先的许多有骨气的动人事迹,还有它积极的教育意义,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南宋末年,首都临安被元军攻入,丞相文天祥组织武装力量坚决抵抗,失败被俘后,元朝劝他投降,他写了一首诗,其中有两句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意思是人总是要死的,就看怎样死法,是屈辱而死呢,还是为民族利益而死?他选取了后者,要把这片忠心纪录在历史上。文天祥被拘囚在北京一个阴湿的地牢里,受尽了折磨,元朝多次派人劝他,只要投降,便可以做大官,但他坚决拒绝,终于在公元1282年被杀害了。

孟子说的几句话,在文天祥身上都表现出来了。他写的有名的《正气歌》,歌颂了古代有骨气的人的英雄气概,并且以自己的生命来抗拒压迫,号召人民继续起来反抗。

另一个故事是古代有一个穷人,饿得快死了,有人丢给他一碗饭,说:“嗟,来食!”(喂,来吃!)饿人拒绝了“嗟来”的施舍,不吃这碗饭,后来就饿死了。不食嗟来之食这个故事很有名,传说了千百年,也是有积极意义的。那人摆着一副慈善家的面孔,吆喝一声“喂,来吃!”这个味道是不好受的。吃了这碗饭,第二步怎样呢?显然,他不会白白施舍,吃他的饭就要替他办事。那位穷人是有骨气的:看你那副脸孔、那个神气,宁可饿死,也不吃你的饭。 不食嗟来之食,表现了中国人民的骨气。

还有个例子。民主战士闻一多是在1946年7月15日被国民党枪杀的。在这之前,朋友们得到要暗杀他的消息,劝告他暂时隐蔽,他毫不在乎,照常工作,而且更加努力。明知敌人要杀他,在被害前几分钟还大声疾呼,痛斥国民党特务,指出他们的日子不会很长久了,人民民主一定得到胜利。毛主席在《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中指出:“许多曾经是自由主义者或民主个人主义者的人们,在美国帝国主义者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派面前站起来了。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高度赞扬他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孟子的这些话,虽然是在2000多年以前说的,但直到现在,还有它积极的意义。当然我们无产阶级有自己的英雄气概,有自己的骨气,这就是决不向任何困难低头,压不扁,折不弯,顶得住,吓不倒,为了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建设的胜利,我们一定能够克服任何困难,奋勇前进!

为生活设定目标

唐太宗贞观年间,长安城西的一家磨坊里,有一匹马和一头驴子。它们是好 朋友。马在外面拉东西,驴子在屋里推磨。贞观三年,这匹马被玄奘大师选中, 出发经西域前往印度取经。

17 年后,这匹马驮着佛经回到长安。它重到磨坊会见驴子朋友。老马谈起 这次旅途的经历:浩瀚无边的沙漠,高入云霄的山岭,凌峰的冰雪,热海的波 澜??那些神话般的境界,使驴子听了大为惊异。驴子惊叹道:“你有多么丰富 的见闻呀!那么遥远的道路,我连想都不敢想。”“其实,”老马说,“我们跨过的 距离是大体相等的,当我向西域前进的时候,你一步也没停止。不同的是,我同 玄奘大师有一个遥远的目标。按照始终如一的方向前进,所以我们打开了一个广 阔的世界。而你被蒙住了眼睛,一生就围着磨盘打转,所以永远也走不出这个狭

隘的天地。”

这是一个简洁的寓言故事,但我们从中却能看到一些生活的本质。研究表明, 芸芸众生中,真正的天才与白痴都是极少数,绝大多数人的智力都相差不多。然 而,这些人在走过漫长的人生之路后,有的功盖天下,有的却碌碌无为。这本是 智力相近的一群人,为何他们的成就却有天壤之别呢?卡耐基的一份调查或许能 够说明问题。 卡耐基曾对世界上一万个不同种族、年龄与性别的人进行过一次关于人生目 标的调查。他发现,只有3%的人能够明确目标,并知道怎样把目标落实;而另 外97%的人,要么根本没有目标,要么目标不明确,要么不知道怎样去实现目 标??。10 年之后,他对上述对象再一次进行调查,结果令他吃惊:调查样本

总量的5%找不到了,95%的人还在;属于原来97%范围内的人,除了年龄增长 10 岁以外,在生活、工作、个人成就上几乎没有太大的起色,还是那么普通与 平庸;而原来与众不同的3%,却在各自的领域里都取得了相当的

成功,他们10 年前提出的目标,都不同程度得以实现,并正在按原定的人生目标走下去。

卡耐基的结论同样令我们震惊。原来,杰出人士与平庸之辈最根本的差别, 并不在于天赋,也不在于机遇。而在于有无人生的目标!就像那匹老马与驴子。 当老马始终如一地向西天前进时,驴子只是围看磨盘打转。尽管驴子一生所跨出 的步子与老马相差无几,可因为缺乏目标,它的一生始终走不出那个狭隘的天地。 生活的道理同样如此。对于没有目标的人来说,岁月的流逝只意味着年龄的增长, 平庸的他们只能日复一日地重复自己。

也许,我们曾不满于自己的平庸;也许,我们曾抱怨过生活的无聊;然而, 当我们在心中为自己设下目标并持之以恒地向前迈进时,我们的生活也就掀开了 新的一页。

论点是----------------------------,议论文的论点应当---------------------、--------------------------、-----------------------------。论据是议论文用来----------,---------------------的材料。运用事实论据,叙事语言要----------------------------;运用道理论据要引用--------------------,特别是引用名人名言要------------------------------。论点论据之间的关系是--------------------的关系。

读书与思考

读书,顾名思义,就是同书本打交道。也许有人会问,这也需要方法吗?当然需要。假如一个同学天天读书,投入的精力很多,读什么记什么,这是不是最好的阅读之道呢?这样读书,也是一种读书法,古人叫做“记诵之学”,他这样用功地读书,绝对比不读书、不记诵要好。但这种读书,不能成为一种学问,不算是上乘的读书。因为他得来的学问是死的。读书多是好事,但还要用种种科学知识来帮助理解书本的内容。如果要使书本上的知识“活”起来,这就要想,要思考。

在读书的过程中,要给思考留下余地。你在求知时,学进来的东西,如果没有同你原有的知识碰头,就只能摆在那里,不发生“化学作用”,无法变成你自己的养料。人的胃能够处理各种食物,自动地把它们划分为营养和废料,再根据人体的需要,分别输送给不同的器官。读书者需要动脑思考,吸收书本上的知识,为增长学问所用,这也和胃功能的原理是一样的。读书而能消化,书本知识就能与原有的知识融合在一起,产生化学变化,然后把需要补进的知识变成自己的学问,把不需要的东西排除掉,当做垃圾处理。

改革开放以来,国外的思想、学说涌进了国门,一时令人应接不暇。青年人对新事物敏感,这当然是好现象。但也有些青年学生对外来的理论没有经过认真的思考和消化,就盲目地追逐,结果让自己的头脑成了外国理论的跑马场。里面即使有好东西也不能好好地加以利用,更不要说分辨良莠了。这种情况,应当引起警惕。古人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些青年人,对自己不熟悉的东西,几近“不思”、“不学”,那不可避免地要陷入“罔”和“殆”的危机。我看是不能这样继续下去的。大家要有清醒的意识,要在读书上多用脑。读外国书如此,读中国书也如此。因此,在读书中,思考,才能剔除糟粕;思考,才能吸收营养;思考,才能增长学问。

总而言之,在读书中,思考特别重要。

----------------

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一般来说,旁观者未必清。

这些“旁观者”究竟清不清呢?其实,一点也不清。

试想,四个现代化是中国人民的共同事业,按理说,人人都应当是“当局者”,是主人翁。碰到困难,自己应尽一份力量。顾炎武说得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可见他是不主张做旁观者的,何况我们是新社会的主人呢?如果你竞当了旁观者,就表明你完全忘记了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起码责任,这正是最大的“不清”。

一个人一旦置身于旁观者的地位,就会渐渐地与时代隔绝,与人民疏远,既尝不到创业的艰辛,也领受不到胜利的欢乐。甘与苦,爱与憎,冷与热,跟时代全不相通。这样就会变得庸俗猥琐,心胸狭隘,斤斤计较于蝇头小利,而不顾四化之千秋大业。正是所谓孟子所说的“不见舆薪”(一车子柴草都瞧不见),又何“清”之有?

可见今天的旁观者,因为不清——对四化前途不清,对社会规律不清,对时代潮流不清——才旁观的。而愈是旁观,但愈是“不清”了。

现时,那句流行已久的俗话似乎应当倒过来:“当局者清,旁观者迷。”这样一改,也许更符合唯物论的认识论。俗话又说:“袖手旁观。”“袖手”,正是旁观者的特点。凡事若不动手干,只是袖手观看,就不会有变革现实的实践。只凭看,怎么能看得清呢?

一切真知本来只属于亲身实践的人们。今天,对我们的事业和前途真正有清醒深刻的认识的,也只能是那些以

主人翁的姿态变革社会、献身“四化”的人们。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有一句著名的格言:“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句格言本身,也是真理。

人们总是很尊敬发现真理的人,以为只有天才能发现真理。其实,要发现真理,说难也不难,说容易并不容易。真理常常就在你的身边,能不能发现它,就看你有没有一双敏锐的眼睛,有没有一个善于思考的脑子,有没有敢于坚持探求真理的勇气。 纵观千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史,那些定理、定律、学说的发现者,创立者,差不多都很善于从细小的、司空见惯的自然现象中看出问题,追根求源,终于把“?”拉直,变成“!”,找到了真理。

就拿洗澡来说,这是一件非常普通的事情。然而,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机械工程系的系主任谢皮罗教授,却敏锐地注意到,每次放掉洗澡水时,水的漩涡总是朝逆时针方向旋转的。这是为什么呢?谢皮罗紧紧抓住这个问题不放,进行了反复的实验和研究。1962年他发表了论文,认为这种漩涡与地球的自转有关。如果地球停止旋转,就不会产生这种漩涡,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旋转,而美国处于北半球,便使洗澡水朝逆时针方向旋转,北半球的台风也是朝逆时针方向旋转,其道理与洗澡水的漩涡是一样的。他还断言,如果在南半球,洗澡水的漩涡将向顺时针方向旋转,在赤道,则不会形成漩涡。他的这种见解,引起各国科学家的极大兴趣,他们纷纷在各地进行实验,结果证明谢皮罗的结论完全正确。

无独有偶。在60多年前,一位名叫密卡尔逊的生物学家,发现美国东海岸和欧洲西海岸同纬度的地区都有一种蚯蚓,而美国西海岸却没有这种蚯蚓。这是为什么?这个疑问,引起了当时正在研究大陆和海岸起源问题的德国地质学家魏格纳的注意。魏格纳认为,那小小的蚯蚓活动能力有限,无法跨越大洋,它的这种分布情况,正好说明欧洲大陆和美洲大陆本来是连在一起的,后来裂开,分成了两个洲。他把蚯蚓的地理分布,作为例证之一,写进了他的名著《大陆和海洋的起源》一书。

最有趣的是一位奥地利医生,他看到儿子睡觉时,忽然眼珠子转动起来。他感到奇怪,连忙叫醒儿子,儿子说他刚才做了个梦。这位医生想,眼珠子转会不会与做梦有关?于是他以儿子、妻子、邻居为实验对象,进行了反复的观察实验,最后写出论文,指出当人的眼珠子转动时,表示睡者正在做梦。如今,人们研究梦的生理学,便用眼珠子转动的次数、转动的时间,测量人做梦的次数、梦的长短。

洗澡水的漩涡、蚯蚓的分布、睡觉时眼珠子的转动,这些都是很平常的事情。然而,善于“打破沙锅问到底”的人,却从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

科学史上,这样的事例岂止三个?它说明科学并不神秘,真理并不遥远,只要你见微知著,那么,当你解答了一百个问号之后,必能发现真理。

创造力与天赋

创造力几乎与天赋也无关。由于天才史观的长期影响,所以人们总以为科学家、发明家的“天赋好”、“特别聪明”、其实这是一种错觉。像牛顿、爱迪生、爱因斯坦等大科学家发明大王,在儿童时代的表现并不比同龄人聪明,有时还显得很“笨”,甚至被老师认为是“没有出息的人”。人与人之间在天资上虽然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但对创造者来说,并不是决定性因素。赫赫有名的牛顿,在小时候就并不显得是个天才,他家养着两只猫,一只大猫、一只小猫,为了便于猫的夜间活动,需要在墙脚边开个洞。按理说只要开一个洞就可以了,但牛顿却开了两个洞:为大猫开大洞,为小猫开小洞。显然,小洞是不必开的;在这里牛顿显得并不聪明。科学泰斗爱因斯坦在年轻时也并不比常人聪明,学习成绩较差,初中毕业后连一所中等技术学校也末能考上,因而不得不进入一所瑞士的补习学样学习,但后来却成了一个大科学家。爱因斯坦因创立划时代的“相对论”而享誉全球,在一般人看来,爱因斯坦一定是个“天才”,脑袋一定特别发达、与众不同。为了揭示爱因斯坦脑袋的奥秘,美国普林斯顿医疗中心首席病理学家冯姆斯·哈维博士,在爱因斯坦逝世后,征得他家属的同意,对爱因斯坦的大脑进行了长达20年的解剖、研究,结论是;他的大脑既不比常人大,也不比别人重,至于组织上的变化,也末超过正常范围,脑细胞的数量和结构,也与同龄人没有什么两样。只是他脑细胞上的轴突出比常人高一些,颜色也显得深一些,这种现象表明他生前脑细胞的运动及其频率相当高,也就是说,是一个勤于思考的人。由此可以看出:爱因斯坦所以能在科学上作出巨大的创造性贡献,不是靠天赋,而是靠勤奋,即勤于思考、勤于学习、勤于工作。

爱因斯坦和爱迪生生前都否认自己是“天才”,而是个“普通人”。当“发明大王”爱迪生享誉世界,许多人都恭维他是“天才”时,爱迪生的回答是:我的成功有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即勤奋),而只有百分之一的灵感。

篇四:做有骨气的中国人

做有骨气的中国人

构溪中心校六年级 王 玲

学校自从创建书香校园以来,我利用一切课余时间,阅读过许多书。这些书,使我获得很大的启迪。他让我学会了怎样学习、怎样生活、怎样做人,增长了我的智慧和才能,同时也使我的写作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上周清明节放假,我做完作业,闲着无事,便信手拿起从学校图书室借回的一本书《做有骨气的中国人》。我认真阅读了书中的每一个故事,然而有几个故事真是发人深省,使我的精神受到极大的鼓舞,对我教育之深,我建议小朋友利用课余时间,认真读一读这本书会使你受益匪浅。

《做有骨气的中国人》一书所描述的是几代中华儿女为我们伟大祖国争气的事迹。他们在外国人面前表现出华夏民族的骨气,真令人敬慕不已。因为这些前辈们都有一颗热忱的爱国之心。

建筑工程师詹天佑,不顾帝国主义的要挟,嘲笑与讽刺,自己勘测、设计、施工,提前竣工一年,修筑了完全由中国人修筑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爱国建筑工程师杨嗣信不使用外国人的进口材料。因为他说:“我们是中国人,要争口气,所以要相信自己的建筑材料。”

掌握世界语言的中国人苏阿芒,他不屈不挠的学习世界语言,成为受人尊敬、受人佩服的世界语言专家。

轰动世界的徒步环球旅行家潘德明,他用七年时间,走遍了五大洲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中国第一环球旅行家。他是带着雪“东亚病夫”之耻,为中华民族争光的思想进行环球旅行的。

中国核物理的奠基人钱学森,抛弃外国的高楼洋房,高薪及豪华的享受,

回到自己的祖国,潜心研究原子能,为我国核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打破了美、苏、日等霸占世界的核垄断,使中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读了这本书,我们能够从以前的事迹中看到:作为一个真正的中国人,他们具有中国人的志气,中国人的骨气,为国雪耻争光的精神,值得我们敬佩。

《有骨气的中国人》一书告诫我们:历代的中华儿女们为了祖国的领土完整,为了民族的独立,为了祖国的繁荣,他们都具有中国人的骨气。他们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他们不去追求荣华富贵,他们宁愿受穷挨饿,也要为祖国的富强而贡献力量,他们表现了一个真正的有骨气的中国人的气度。

从小要做一个有骨气的中国人,是我们少年儿童的心声。应不应该从现在起学习前辈的英雄品质。应不应该树立一点中国人的骨气呢?我想,是应该的。

要是我们树立并做到有中国人的骨气。那么,首先要有一颗热爱祖国的心,把祖国和民族的利益高于一切的位置在任何场合便显出中国人骨气来。还要有不畏艰险、坚韧不拔的奋斗精神。

虽然现在我们还小,干不了什么大事来表现对祖国的永恒的爱。不过往往大事业都是由件件平凡的小事积攒起来的,所以要从小事做起,等我们长大了,成了“顶梁柱”,我们就一定是一个有骨气的中国人。

篇五: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

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

?? 战国时代的孟子,有几句很好的话:“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意思是说,高官厚禄收买不了,贫穷困苦折磨不了,强暴武力威胁不了,这就是所谓大丈夫。大丈夫的这种种行为,表现出了英雄气概,我们今天就叫做有骨气。

?? 我国经过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漫长时期,每个时代都有很多这样有骨气的人,我们就是这些有骨气的人的子孙,我们是有着优良革命传统的民族。 当然,社会不同,阶级不同,骨气的具体含义也不同。这一点必须认识清楚。但是,就坚定不移地为当时的进步事业服务这一原则来说,我们祖先的许多有骨气的动人事迹,还有它积极的教育意义,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南宋末年,首都临安被元军攻入,丞相文天祥组织武装力量坚决抵抗,失败被俘后,元朝劝他投降,他写了一首诗,其中有两句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意思是人总是要死的,就看怎样死法,是屈辱而死呢,还是为民族利益而死?他选取了后者,要把这片忠心纪录在历史上。文天祥被拘囚在北京一个阴湿的地牢里,受尽了折磨,元朝多次派人劝他,只要投降,便可以做大官,但他坚决拒绝,终于在公元1282年被杀害了。

孟子说的几句话,在文天祥身上都表现出来了。他写的有名的《正气歌》,歌颂了古代有骨气的人的英雄气概,并且以自己的生命来抗拒压迫,号召人民继续起来反抗。

另一个故事是古代有一个穷人,饿得快死了,有人丢给他一碗饭,说:“嗟,来食!”(喂,来吃!)饿人拒绝了“嗟来”的施舍,不吃这碗饭,后来就饿死了。不食嗟来之食这

中国人是有骨气的

个故事很有名,传说了千百年,也是有积极意义的。那人摆着一副慈善家的面孔,吆喝一声“喂,来吃!”这个味道是不好受的。吃了这碗饭,第二步怎样呢?显然,他不会白白施舍,吃他的饭就要替他办事。那位穷人是有骨气的:看你那副脸孔、那个神气,宁可饿死,也不吃你的饭。

不食嗟来之食,表现了中国人民的骨气。

还有个例子。民主战士闻一多是在1946年7月15日被国民党枪杀的。在这之前,朋友们得到要暗杀他的消息,劝告他暂时隐蔽,他毫不在乎,照常工作,而且更加努力。明知敌人要杀他,在被害前几分钟还大声疾呼,痛斥国民党特务,指出他们的日子不会很长久了,人民民主一定得到胜利。毛主席在《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中指出:“许多曾经是自由主义者或民主个人主义者的人们,在美国帝国主义者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派面前站起来了。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高度赞扬他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孟子的这些话,虽然是在2000多年以前说的,但直到现在,还有它积极的意义。当然我们无产阶级有自己的英雄气概,有自己的骨气,这就是决不向任何困难低

头,压不扁,折不弯,顶得住,吓不倒,为了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建设的胜利,我们一定能够克服任何困难,奋勇前进!

吴晗同志简介:吴晗(1909~1969)原名春暗,字辰怕,曾用笔名西生、梧轩、赵彦、刘勉之、刘恢之等,义乌人。1927年在浙江省立第七中学毕业后,曾任乡村教员。后考入之江大学预科。1929年入上海中国公学大学部。1930年8月到北平,经燕京大学史学系教授顾颔刚介绍,任该校图书馆中日文编考部馆员。1931年夏,考人清华大学历史系专攻明史,先后在《清华季刊》、《燕京大学学报》、《中央历史学刊》和天津《大公报》副刊《史学》上发表学术论文,同时担任《大公报》副刊《史学》编辑。1934年夏毕业后留校任教,1937年任云南大学文学系教授,1940年后,任西南联合大学历史系教授、1943年经周新民、潘光旦介绍参加中国民主政团同盟(后改为中国民主同盟),1944年9月,任民盟中央执委兼青年运动委员会委员,12月兼《民主周刊》主编。在昆明期间曾与闻一多等积极参加民主运动。抗战胜利后,回到北京任清华大学教授,仍继续从?a href="http://www.zw2.cn/zhuanti/guanyuluzuowen/" target="_blank" class="keylink">路唇裰髟硕?948年响应中共中央召开政治协商会议的号召,同夫人袁震一起奔赴解放区,受到毛泽东、周恩来的接见和鼓励。1949年1月北平解放后,任清华大学历史系主任兼校务委员会主任委员,随后任文学院院长。9月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为政协全国委员会委员。建国后,曾任北京市副市长、都市计划委员会委员、监察委员会主任、文教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学术委员、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中国史学会理事、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副主席兼秘书长。第二、三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第一、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北京市政协副主席,民主同盟中央常委、副主席及民盟北京市主任委员等职。195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59年,发起编写历史小丛书,任《中国历史小丛书》、《外国历史小丛书》主编,以后又主编《语文》、《地理》两套小丛书和《中国历史常识》七册。1965年,在江青、张春桥等人策划下,在上海《文汇报》发表姚文元《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一文,对吴晗进行“批判“,于1969年10月11日含恨去世。1979年,经中共北京市委决定并经中共中央批准恢复政治名誉,平反昭雪。吴晗生平从事中国古代史研究,对明史研究尤有成就、著有《朱元漳传》、《投枪集》、《学习集》、《春天集》、《灯下集》、《吴晗文集入》、《吴晗杂文逊、《海瑞罢官》、《海瑞的故事》、《读史札记》等100多种.

字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