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作文素材 > 教育资讯

迷人口说智者心行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5 19:23:55 作文素材
迷人口说智者心行作文素材

篇一:心地法门--四明居士翻译

心地法门

慧明法師開示錄 慧明法師主講

.cn/2009-12-05/111024510.html

/show.aspx?id=834&cid=12

緣起

慧明法師主講

陳耀智 敬述

緣起

吾師弘法江漢,越四年矣。同人隨侍丈席,得師一言半偈,如甲坼在原,被春風而不為如其長養。曩者,裒其旨要,輯為語錄。閒違謦欬,資以啟發

迷人口说智者心行

,顧以言簡意遠,難抉幽微,兢兢以不得正如見以懼。乙亥秋,師歸自南京,展禮之餘,群思廣益,環請開示。師曰:「佛法本能定法可說,禪密兼修,只重證悟,不尚言說。於離言法中,必欲以言顯說,則言說亦成筌蹄,能會斯旨,不妨方便數演,用策事修,若執筌蹄,失宗義矣。」同人唯唯,迨圓音廣播,語語具含多昧,法法攝歸一心,心地法門之大旨,咸備于是。而方便導引,意則由淺及深,語則深入淺,不即經教,不離經教。於是執教者,自慚隔霧觀花,始分根蒂,初機者,自幸荒陬失路,頓識歸途。罷講之餘,同聲贊歎,遠地同人,阻於勝會,僉以瀑懸絕巘,隔壑聞聲;月在中天,萬川現影,不有紀錄,何以傳薪?不付棗梨,何從分膳?紛紛函述,所請胥同。師鑒其誠,遂許可焉。乃彙輯成篇,刊而布之。言曰開示錄,俾與會者,入耳成因;未與會者,亦得因言會意。惟耀智闕於修而淺於學,不能仰見吾師指外之月,遂難繪箜篌指上之音。筆述既竟,慚悚實多,謹志端倪,以明緣起。

丙子春 弟子 陳耀智 敬述

心地法门

慧明法师开示

弟子陈耀智记

四明居士语译

第一座 信愿行

同学们,禅宗法门以“心即是佛”为究竟,它是不立语言文字的,所以说“言语道断,心行路绝。”密法道理更不可说。由于大家再三启请,又因各位修持多年,对本法已有认识,就随缘来方便说一说,不过使大家知道学佛的过程,以作修持的策进。望大家净心谛听,不要起分别;一起分别,便生知见,与道就相背驰了。

“心即是佛”一语,是禅宗的根本,无论讲到什么地方都离不开它,因为一切是唯心的。“信愿行”三字,有循序渐进的意义,学人往往随便看过,没有很好地去想一想。须知这三字中,每一个字都有它的过程与差别。在座的同学们,也有知教理的,也有初发心的,我且把“信愿行”三字的过程与差别,略略解释如下:

“佛法大海惟信能入”,所以首先就要重视一个“信”字。但信有真妄的分别,这中间更要经历许多过程。如果不明了这种过程,难免真妄混淆,中途退悔,或发生其他差错。信字过程,简单说,有下列几种:

一、不信。众生本来所有的佛性,与佛没有丝毫差别;但是由于多劫以来的业力障蔽,所以以前对于佛法是不信的。以后逐渐经亲友劝导,或因环境关系,一时为外力促动,于是存一个不妨试一试的念头去学佛。不过这时表面上虽学佛,而心中实在并没有起信。

二、疑信。什么叫做疑信呢?所谓疑,就是惑而不定。初学的人,一面生信,一面又在怀疑。今天觉得学佛是好,明天又觉得学佛是不好的。今天遇一善因缘的人来赞叹,便增加信心;明天遇一恶因缘的人,笑为迷信,便又生疑惑。思想上经常会发生矛盾,发生动摇。这种信,名为疑信。那末,这个“疑”,究竟是从哪里生出来的呢?当知还是从自心上生出来的。试问,自心既已生信,为什么又生疑呢?这是因为“信”为真心所动,“疑”是业力所生。众生业力太重,所以一念真心将起,而无边业力就来遮障,不许学人起信修持。这正是佛魔交战的关头,何等危险!所以必须断疑才能生信。

三、浅信。初学的人经过熏习,对佛法稍有认识,疑减少了,信增加了;但发心不真,因此,所信的程度很浅。他的目的,不过是为了世法上的一切希望,或求知识上的渊博

多闻,这样,仅仅是普通的信,不能发生愿与行的力量。为什么?因为信的浅,所以等到利益看不见,或环境变迁,便把信心抛到九霄云外去了。这种信,譬如空中羽毛,遇到一阵风,就不知吹到什么地方去了。

四、深信。学佛的人经过相当时间的修持,已经得到受用,觉得佛法确实是具有真理,于是加强修持,立志不变。这时还算不得真正认识,只可说是墙上草,虽说有根,一旦遇风吹来,还是要二面倒的。这就是说,信佛的根基虽然立定了,但是信师信法的心还不坚固。今天归依这个法师学禅,明天又归依那个法师学密,他会随着境界转,见到新奇的就想改变。这是由于不明自心佛,不知一门深入的道理。

五、定信。定们就是坚定的信仰。学人修到这个时候,熏习得久了,业障逐渐消除,信心才算坚定下来。象是树大根深,风就不能动摇它了。信师信法专一而不变移,猛勇精进,不生厌怠。但大风吹来的时候,大树还可能动摇。如修行人根本业障翻动,加以外境压迫,信心还是不免有退转的可能。所以定信还不是究竟。

六、真信。真信就是契合“真如”的信。真如是如如不动,清净无相的。信心到了这个地步,才算是真信。真信不动,也就同虚空一般不可动摇。这时自心与佛、法、师,心心相应,息息相关,没有纤毫痕迹,也没有丝毫分别。所以《金刚经》说:“信心清净,则生实相。”信心到了这个境界,才是真信;真信才是究竟。

照上述信字的过程看来,分析似乎嫌多了一些。其实,不把这些等级差别分析清楚,不能发生真信。怎样能真呢?去妄即真。所以去妄是最要紧最直截的功夫。然而去妄又谈何容易,若要容易,最好先从语言上下手。信字从人从言,一边是人字,一边是言字,是说人的言语应该是真实无妄,可以信赖的。这就是指示我们下手的方法,要从语言真实上做功夫。大家必定以为这信字是世法上所说的,信实的信,相信的信,这跟佛法上所说的信仰的信,有什么相干呢?须知佛法不离世法,言从心生,人以信立,人有信用才能在社会上站脚。慧明以前要大家守心口如一的戒,其用意就在这里。

大家不要把“心口如一”四字看轻了。这一戒条,就是去除虚假,建立信用的实际工夫。佛要比丘自己陈述过失,发露错误就是为了徵信,看看比丘所说的是不是心里话。儒家也说,“言而有信”,说话要有信用,“言忠信”,说话要忠实可信,也是教人从言语上建立信字的基础。就是以商场来说,有数百年历史的老商店,他们的货物比别家都贵,而生意鼎盛,历久不衰;别家的货比较便宜,顾客倒不愿去购买。为什么这样的呢,因为一则是真的一言堂,货真价实;一则是喊价齐天,还价齐地,是有欺骗性质的。就从这一点来说,已可证明言行不二,才能立信,才能被人信得过,更可见信字的重要。世法上说:“民无信不立”,人没有信用就不能立足于社会。佛法上说:“信为功德母”,一切功德都是从信所生的。足见信字是世间法和出世法的根本。希望同学们时时审查自己,是不是心口如一,言而有信。切不可随口说话,随便答应,缺少信用,信用一失,做人的立场尚且不够,怎能谈得上学佛呢?

再说愿字。人们做一件事,必须先有愿,没有愿绝对不能成事,所以愿也叫愿力。因为有了一种愿望,才能发生一种力量;有力量,才能向前推进。因此,信心具备了以后,就应当立愿。但愿有小愿、空愿、真愿、大愿的分别:

什么叫小愿?初学佛的,多半只求自利,他的愿力小。小愿又可分为三种:一、求现世荣乐,就是求名利福寿,乃至妻财子禄等;二、求来世福报,就是求来世生人生天,得大富足,享受快乐;三、为求自了,着于涅磐。他们不知道名利恭敬,妻财子禄,都是人们往劫有漏善因所造成,本来不需要祈求;就是求得了,而人生如梦,转眼成空。生人生天,富贵快乐,在轮回之中,难逃生老病死的苦。所以六祖说:“拟将修福欲来罪,后世得福罪还在。”因此说,这些都是小愿。至于妄想去求涅磐的,只希望自己了脱生死,不知如来应世,为的是救世度生,假使只知自了,而不知利他,那是执着顽空,也是小愿。

什么是空愿呢?空愿就象空头支票不能兑现。也就是说,学佛人虽然有了信心,但是业识的障蔽还是很深,偶尔激於情感,一时兴奋,就轻率地立个誓愿,那心口是不相应的,所以一愿出口,转身便忘了。或者只凭口说,借此获得虚名。这样的立愿,不但容易成为妄语,而且增加违背誓愿的大罪。

什么是真愿呢?就是真实不虚的愿。无论愿的大小,都出于至诚,经过详细审思。愿心发了以后,存心动念不敢随便转变,任凭情况怎样,始终如一绝不违背。譬如发愿要对同参互相亲爱。以后对同参就要隐恶扬善,遇事随顺他们的意见。发愿不动瞋恨,便得对人事事和蔼,烦恼不生,渐渐做到冤亲平等。不过,这些愿真而不大,虽有受用,还是不究竟的。

什么是大愿呢?学佛到了因缘成熟,得遇善知识,澈底明了佛法真义,深知佛恩难报,于是发至诚不二的心,立利他无我,弘法利生,众生不尽,我誓不尽的大愿。至於为了佛法可以不顾惜身体,为了佛法可以倾家荡产不要生命,那还属于次要的。这样才是宏誓大愿。

大家当知,愿心就是“因心”,因地的发心。有了“因心”才有“果觉”,果地的正觉。因大果大,因真果真,所谓“因该果海,果澈因源。”因包括了果,果贯彻到因。不但学佛要立愿心,才能由因生果,就是一种政策主张,一种技术创造,也必须先有正确的见解。具备了正确的见解,还须有坚定的愿望,不怕艰难困苦,遭到任何打击决不回头,然后才可达到目的。若是胸中没有一定的见解,固然不能成功;而愿力不坚,也必至精神涣散,结果还将遭到失败。这种事例很多,不必细说。学佛人在自利方面,为明心见性;在利他方面,为救济世人度化众生,这固然是难事,而明心见性,也不是近期内所能成功的,所以更非立真实的大愿不可。我们发愿,和发誓一般,所以又叫做誓愿,凡是违背的,必受严重的谴责和报应。

最后说行字。学佛的人一开始就要“行,所谓依法奉行。但“行”是根据愿而来的。真实的心愿发了以后,就应当照愿实行。若是有愿而不去实践,或行动不力,就同口说皇帝筵席上的丰盛菜肴,而实行际上得不到一饱。所以无论愿的大小,或自修,或利他,必须难行要行,难忍要忍,即使粉身碎骨,也没有顾虑,修行达不到愿望,中途决不改变。但行字范围很广,简单说,就是要行菩萨道。菩萨道就是广大无边的六度万行。然而万行不离六度,依照佛说,以布施度悭贪,对治贪爱和吝啬;以持戒度毁犯,对治防范各种过失和犯罪;以忍辱度瞋恨,对治愤怒发脾气;以精进度懈怠,对治懒惰;以禅定度散乱,对治胡思乱想;以般若度愚痴,对治愚昧邪见。这六度都含有度己度人同登彼岸的意义,也就是行字所包含的意义。那末,度人度己应该以哪一项为先呢?

须知人我原是一体,自他两利,何必有先后之分呢?因为度人就是度己,度己正是为了度人。大乘菩萨无我相,无人相,所以只知利他,正因为只知利他,结果众生未尽,而自己已得度;小乘菩萨着於我相人相,只知自利,正因为只知自利,所以我执难破,结果不易自度。由此可知,自利不利,尚在此岸,利他无我,才登彼岸。

总之,信愿行三字,都是从心里发出来的。大家学习心地法门,更应当时时在心上用功。所以六祖教人:“此须心行”,这必须从心上去修。“迷人口说,智者心行”。迷人只在口头上说,有智慧的人能在心上去实行。他又说:“口诵心不行,即是被经转。”口里诵经与心不相应,就是被经所转。望大家依心起信,依心立愿,依心力行。心是真如,真如是真实不虚,如如不动的意思。念念能依这样的心,就可成为真信、真愿、真行。心本来是没有限量的,它的体是大到没有边际。如果处处能依这样的心起信发愿修行,就可成为大信、大愿、大行了。既真且大,自然可以达到心佛共同一体,互相感应了。

慧明所说的话,都很粗俗;但话虽粗俗,也不无理由。禅宗古德,谁不懂教,谁不是以粗俗的话来开示学人。他们所以这样教导,是恐怕学人离开自心自性,专在经教文字上上枉用功夫,徒然增加理障罢了。

第二座 戒定慧

同学们,上次讲过信愿行,今天讲的戒定慧,“信愿行戒定慧”,这六个字是学佛的人最要紧的基础;而且是不能分开的。因为要是真信愿行,才能谈到戒定慧;相对地说,能持戒、习定、生慧,才能有真的信愿行。

禅宗以“心即是佛”为根本,一切都要在心上用功。心以无相为相,今天便讲无相戒定慧。但是既然是无相,为什么又有戒定慧呢?这就是六祖所谓“随方解缚”,随顺方便,解除众生的束缚的意思。因为众生的业识很重,若是没有方便,怎能深入?所以学佛的人要先从持戒做起。能持戒,才能习定生慧。

篇二:六祖慧能坛经悟2

皈依的原因:小时候,一直比较单纯善良,在19岁独立生活以来,渐渐被物质欲望所染,性格渐渐变坏。自己感觉到很痛苦,所以开始学习国学来修行自己,直到今年八月份开始接触佛教。到现在四个月的学习时间,初步认识了佛,我喜欢佛的善良、喜欢它的宽容、喜欢禅宗的解脱自在。为了使自己日后不在人生路中再迷茫、堕落,我想皈依佛法僧,来找到我终生的挚友。 我对皈依的认识:皈依之后,不可以依附邪魔外道,也需要遵守戒律,还有不要做十恶,尊重三宝,更重要的是,自性也要三皈依,内心和行为都要要求自己,谢谢!

随时随地考试自己,说:我现在有没有修行?

很简单!问你现在有没有落入是非、恩怨、对立,有没有?

自己回光返照,如果你真的把是非恩怨,全世界别人的事情,都不关我的事情。 每天就是观照自己这一颗清净心、无所住心。把它拿出来好好的洗涤,好好的去观照、去放下。

我说:你接近开悟的境界了。为什么?

【你拿批评别人的时间那么多,回光返照自己的时间少】。

【现在自我回光返照的时间多了,外面的世界就跟我们扯不上关系】 因为他的生死,跟我们扯不上关系。~~慧律法师

要佛菩萨救我们,

很简单,要先自救。

你一直起贪嗔痴,

然后又要佛来救你,

诸位!没得救,救不来,

没有办法的!

所以我们佛弟子第一个首要工作,

先要救度自己,要先降服自我。

当你内心里面彻底降服贪嗔痴,

佛就是不救你,你也得救。

因为你降服了自我 。

西方就在你的清净心之一念之间。

———— 慧律法师《圆顿心要》[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玫瑰]

听经闻法最大的目的是要让我们解脱,让我们的心能够自在。

你现在降伏自我,破除迷茫,破除迷执,临命终会更有把握。

开摩诃般若智慧,不会影响到你求生净土,会更增进你求生净土的力道。 所以诸位,你要牢牢记住师父这句话!

听经闻法解开你内心的迷茫,就是修行。

听经闻法解开你内心里面的无明烦恼,当下就是修行!

你的迷惑少了,执着少了,无明变少了,痛苦变轻了,当下你就是走在修行的路上。~~慧律法师

学佛的人最重要的,是要学习不发脾气,

发脾气是很不好的习气。

其实别人的对与错和我们的生死了不相干。

如果我们接受佛法的熏陶,

决心作为一个修行人,

那么,就应密密观照自己的内在,

二十四小时都注意自己的起心动念,

把自己的行为管好就好,目前就先做到这样。

谈到大慈大悲,那还早得很,

先学习不要生气,就已经很了不起了。

———慧律法师

《佛子之慧,君子之交》跟众生交往的时候,要保持适度。既不能过于亲密,也不能对他们有怨恨。所谓不能过度亲密,就是不能以贪爱心去接触。所谓不能有怨恨,就是不能舍弃众生。

我们应该以慈心和悲心跟他们接触,保持适度。放下一切众生是智慧,不放弃一个众生是慈悲。既不是贪爱,也不是舍弃。

若是有智慧,就没有贪爱了。所谓智慧就是无我空性的智慧。你若证悟了无我,证悟了空性,就没有了人我执和法我执,也就没有我执我爱了。没有我执我爱,就没有自私自利;没有自私自利,就没有所谓的贪爱。有智慧就没有贪爱,不贪爱世间,不贪爱亲友。若是没有贪爱,会不会远离众生,舍弃众生呢?不会。不放弃一个众生,这就是慈悲心,有慈悲心还能舍弃众生吗?所谓慈悲心,就是要拔除一切众生的痛苦,给予一切众生安乐。只要有慈悲心,就不会舍弃众生。作为一个大乘修行人,应该既能放下一切,又能不放弃一切。不能放弃,但是要放下自私,放下贪欲。自私和贪欲是一种狭隘的心。

我们之所以会处处生烦恼,处处遇到问题,就是因为我们的心胸太狭隘了。如果你能把心量打开,把整个法界视为自己的家,把一切众生视为自己的家人,以慈心和悲心去接触众生,跟众生交流,就不会有这些矛盾和烦恼了。应该把自己的心态修炼得像大山那样稳重,像大海那样广阔。

师兄,闲暇时间应该干嘛呢?一切皆修行啊。

自己心中无爱无恨,病也好,健康也好,一切随大家,自己心中无爱无恨,无心,自己不必为了健康而身心疲惫,也不必为了疾病而牵肠挂肚,好坏随大家,自己无心,自己不必为了健康而追求这追求那,无心就好了,自己对于好坏优劣、健康疾病没有取舍心、无心不动心,一切皆是过客一切皆是幻相,自己无所期待、无所追求,随大家,也不追求安静和枯木禅。一个人如果不知感恩,表示内心贫乏;懂得感恩知足,则俯拾皆是财富。知感恩,懂惜福,才是富有的人生。为人处事,若能时时心存感恩,即使不如意的事也可以成为逆增上缘。---星云大师

[图片]

静,在心里,不在山水间。人生的幸福在于祥和,生命的祥和在于宁静,宁静的心境在于少欲。无意于得,就无所谓失去,无所谓失去,得失皆安谧。闹市间虽见繁华,却有名利之争抢;田园间无争,却有柴米之忧烦;世外桃源祥和升平,最终不过梦一场。心静,则万象皆静。

你怎样对别人,别人就会怎样对你,这是黄金定律!别人怎样对你,你就怎样对别人,这是白金法则!

你是一切的根源,今天的结果都是你自己向宇宙下订单得来的!

感恩帮过你的人,他让你感受到爱与信任!感谢伤害你的人,他让你成长和懂得识别人!

被恨的人没有痛苦,恨人的人却终将遍体鳞伤,所以, 绝不去恨人。

自己的事和别人的事都随大家,自己无心不执着,不需要自己时,自己就随缘自在,自己有时间有状态时看看六祖慧能的禅宗来修身养性,自己行住坐卧都是修行。自己不做四重禁和不做十恶。

自己越执着什么、在乎什么,

什么就会给你带来痛苦。

重视财产,它终有一天会失去,

重视亲情,你总有一天会放手,

当暂时拥有的时候,你觉得那是快乐,

但无常法则告诉我们,

当你失去的时候,

你有多么快乐,就有多么加倍的痛苦等待着你,

那么,何不现在就学会放下。~~慧律法师

【禅修问答】有一人非常苦恼,找禅师求解脱。禅师说:「能帮你解脱的,只有你自己」可是,心中充满了苦恼和困惑的正是我自己啊「你心里的苦恼和困惑,是谁放进去的?」禅师继续开示:「是谁放进去的,就让他拿出来吧」 那人恍然大悟:苦恼不过是自己的一种执著,解脱最终也只能靠自己。

要想佛的真理展现在你的面前,你的心里不可以存在顺逆的观念。

凡夫习惯了,顺了就贪,逆了就嗔。

违背我就起嗔恨心,顺从我就起欢喜心。

违顺相争是见性大病。

内心夹杂着违跟顺两种观念,它会破坏我们和谐统一的安详心,幸福感就被破坏! 摒弃顺逆之见,把执着的痛苦观念消化掉,就是修行。

———慧律法师[em]e400116[/em][em]e400116[/em][em]e400116[/em]

善知识,莫闻吾说空便即著空,第一莫著空。若空心静坐,即著无记[2]空。善知识,世界虚空,能含万物色像,日月星宿,山河大地,泉源溪涧,草木丛林,恶人善人,恶法善法,天堂地狱,海,须弥[3]诸山,总在空中,世人性空,亦复如是。善知识,自性能含万法是大,万法在诸人性中,若见一切人恶之与善尽皆不取不舍,亦不染著,心如虚空,名之为大。善知识,迷人口说,智者心行。又有迷人,空心静坐,百无所思,自称为大,此一辈人,不可与语,为邪见故。

不争就是慈悲,不辩就是智慧,

不闻就是清净,不看就是自在,

原谅就是解脱,知足就是放下。

对任何人、任何事,当你要发脾气时,当你情绪很不稳定时,你就想那是“三季人”,是“三季人”做的事,马上就会心平气和了。

只要你会用,你可以多活十年!

很多朋友听了这个故事后,变得很开心。碰到都跟我说,以前看到那些不讲理的人会生气,现在不会了,心想那是“三季人”,就不往心里去了。

自己不做十恶而心不执着,自己不做十恶就是善而心不执着,心不住在相上。自己既不计较执着任何,自己也不计较别人计较还是执着,都是过客自己随大家。 着无即着空,着空即着边见。应该叫 无安详无不安详禅,简称 毕竟安详禅。

《保任》

保:保持、保护。

任:自然、自在。

保:保者不忘。

任:任者不助。

保:保者不压。

任:任者不随。

用中保任:正知正行。

相中保任:安祥庄严。

体中保任:清净自在。

保:

知保而不执着保,

不忘不压。

任:

知任而不分别任,

不助不随。

保:

若执着这个不忘不压,因保成有为障碍。

任:

若执着这个不助不随,因任成为无记顽空。

知保不忘,即保。

忘保不知,即丢。

知任不助·,即无住。

助任后知,即过失。

保而无保,无保自保。

任而无任,无任自任。

微细差别结果完全不同。

六祖坛经QQ群233753516

但用此心。直了成佛。

三世诸佛菩萨出世。

因缘皆是了治三世众生心灵上病而来。

诸佛菩萨无法亲自为众生转业了生死轮回。

说尽种种方便法门,让众生对症下药自了生死轮回。

在中国,直至佛陀法脉正传达摩二十八祖西来,将佛心印传至中国本土,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将禅宗顿教法门全盘托出,达摩破相论,句句法语,直指究竟本来,不留丝毫方便,自从代代相传,心心相印,传二祖、三祖、四祖、五祖,代代传佛心印,直至传到六祖时,顿教因缘已成熟。

六祖道破禅机法要,直指本心。

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

将达摩初祖观心一法,统摄诸法,基础上直指本心,当下见性成佛,不落阶级,直指究竟,观心目的无非是回归本来清净佛心,直接教授信众,保任,与佛无异清净心,直至究竟成佛。

让未入门上路信众保任持行清净心,即与佛心同行无异。

让已开悟起修入门上路行者保任持行清净心,亦与佛心同行无异。

彻悟证道觉者一样持行清净心,与佛心同行无异。

什么是清净心?

清者不污,净者不染。清者不生,净者不灭。清者不增,净者不减。清者不离,净者不着。。。。。。

篇三:六组法宝坛经

行由品第一

时。大师至宝林。韶州韦刺史与官僚入山请师。出于城中大梵寺讲堂。为众开缘说法。师升座次。刺史官僚三十余人。儒宗学士三十余人。僧尼道俗一千余人。同时作礼。愿闻法要。大师告众曰。善知识。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善知识。且听。惠能行由得法事意。惠能严父。本贯范阳。左降流于岭南。作新州百姓。此身不幸。父又早亡。老母孤遗。移来南海。艰辛贫乏。于市卖柴。时有一客买柴。使令送至客店。客收去。惠能得钱。却出门外。见一客诵经。惠能一闻经语。心即开悟。遂问客诵何经。客曰。金刚经。复问。从何所来。持此经典。客云。我从蕲州黄梅县东禅寺来。其寺是五祖忍大师在彼主化。门人一千有余。我到此中礼拜。听受此经。大师常劝僧俗。但持金刚经。即自见性。直了成佛。惠能闻说。宿昔有缘。乃蒙一客取银十两与惠能。令充老母衣粮。教便往黄梅参礼五祖。惠能安置母毕。即便辞违。不经三十余日。便至黄梅。礼拜五祖。祖问曰。汝何方人。欲求何物。惠能对曰。弟子是岭南新州百姓。远来礼师。惟求作佛。不求余物。祖言。汝是岭南人。又是獦獠。若为堪作佛。惠能曰。人虽有南北。佛性本无南北。獦獠身与和尚不同。佛性有何差别。五祖更欲与语。且见徒众总在左右。乃令随众作务。惠能曰。惠能启和尚。弟子自心常生智慧。不离自性。即是福田。末审和尚教作何务。祖云。这獦獠

根性大利。汝更勿言。着槽厂去。惠能退至后院。有一行者。差惠能破柴踏碓。经八月余。祖一日忽见惠能。曰。吾思汝之见可用。恐有恶人害汝。遂不与汝言。汝知之否。惠能曰。弟子亦知师意。不敢行至堂前。令人不觉。祖一日唤诸门人总来。吾向汝说。世人生死事大。汝等终日只求福田。不求出离生死苦海。自性若迷。福何可救。汝等各去自看智慧。取自本心般若之性。各作一偈。来呈吾看。若悟大意。付汝衣法。为第六代祖。火急速去。不得迟滞。思量即不中用。见性之人。言下须见。若如此者。轮刀上阵。亦得见之。众得处分。退而递相谓曰。我等众人。不须澄心用意作偈。将呈和尚。有何可益。神秀上座。现为教授师。必是他得。我辈谩作偈颂。枉用心力。诸人闻语。总皆息心。咸言我等已后。依止秀师。何烦作偈。神秀思惟。诸人不呈偈者。为我与他为教授师。我须作偈。将呈和尚。若不呈偈。和尚如何知我心中见解深浅。我呈偈意求法即善。觅祖即恶。却同凡心。夺其圣位奚别。若不呈偈。终不得法。大难大难。五祖堂前。有步廊三间。拟请供奉卢珍画楞伽经变相。及五祖血脉图。流传供养。神秀作偈成已。数度欲呈。行至堂前。心中恍惚。遍身汗流。拟呈不得。前后经四日。一十三度呈偈不得。秀乃思惟。不如向廊下书着。从他和尚看见。忽若道好。即出礼拜。云是秀作。若道不堪。枉向山中数年。受人礼拜。更修何

道。是夜三更。不使人知。自执灯书偈于南廊壁间。呈心所见。偈曰

身是菩提树 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 勿使惹尘埃

秀书偈了。便却归房。人总不知。秀复思惟。五祖明日。见偈欢喜。即我与法有缘。若言不堪。自是我迷。宿业障重。不合得法。圣意难测。房中思想。坐卧不安。直至五更。祖已知神秀入门未得。不见自性。天明。祖唤卢供奉来。向南廊壁间绘画图相。忽见其偈。报言。供奉却不用画。劳尔远来。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但留此偈。与人诵持。依此偈修免堕恶道。依此偈修。有大利益。令门人炷香礼敬。尽诵此偈。即得见性。门人诵偈。皆叹善哉。祖三更唤秀入堂。问曰。偈是汝作否。秀言。实是秀作。不敢妄求祖位。望和尚慈悲。看弟子有少智慧否。祖曰。汝作此偈。未见本性。只到门外。未入门内。如此见解。觅无上菩提。了不可得。无上菩提。须得言下识自本心。见自本性。不生不灭。于一切时中。念念自见。万法无滞。一真一切真。万境自如如。如如之心。即是真实。若如是见。即是无上菩萨之自性也。汝且去。一两日思惟。更作一偈。将来。吾看。汝偈若入得门。付汝衣法。神秀作礼而出。又经数日。作偈不成。心中恍惚。神思不安。犹如梦中。行坐不乐。复两日。有一童子。于碓坊过。唱诵其偈。惠能一闻。便知。此偈未见本性。虽未蒙教授。早识大意。遂问童子曰。诵者何偈。童子曰。尔这獦獠不知。大师言。世人生死事

大。欲得传付衣法。令门人作偈来看。若悟大意。即付衣法。为第六祖。神秀上座于南廊壁上。书无相偈。大师令人皆诵。依此偈修免堕恶道。依此偈修。有大利益。惠能曰我亦要诵此。结来生缘。上人。我此踏碓。八个余月。未曾行到堂前。望上人引至偈前礼拜。童子引至偈前礼拜。惠能曰。惠能不识字。请上人为读。时有江州别驾。姓张名日用。便高声读。惠能闻已。遂言。亦有一偈。望别驾为书。别驾言。汝亦作偈。其事希有。惠能向别驾言。欲学无上菩提。不得轻于初学。下下人有上上智。上上人有没意智。若轻人即有无量无边罪。别驾言。汝但诵偈。吾为汝书。汝若得法。先须度吾。勿忘此言。惠能偈曰

菩提本无树 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 何处惹尘埃

书此偈已。徒众总惊。无不嗟讶各相谓言。奇哉。不得以貌取人。何得多时使他肉身菩萨。祖见众人惊怪。恐人损害。遂将鞋擦了偈曰。亦未见性。众以为然。次日。祖潜至碓坊。见能腰石舂米。语曰。求道之人。为法忘躯。当如是乎。乃问曰。米熟也未。惠能曰。米熟久矣。犹欠筛在。祖以杖击碓三下而去。惠能即会祖意。三鼓入室。祖以袈裟遮围。不令人见。为说金刚经。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惠能言下大悟。一切万法不离自性。遂启祖言。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祖知悟本性。谓惠能曰。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若识自本心。

见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师佛。三更受法。人尽不知。便传顿教及衣钵云。汝为第六代祖。善自护念。广度有情。流布将来。无令断绝。听吾偈曰

有情来下种 因地果还生

无情既无种 无性亦无生

祖复曰。昔达磨大师。初来此土。人未之信。故传此衣以为信体。代代相承。法则以心传心。皆令自悟自解。自古佛佛惟传本体。师师密付本心。衣为争端。止汝勿传。若传此衣。命如悬丝。汝须速去。恐人害汝。惠能启曰。向甚处去。祖云。逢怀则止。遇会则藏。惠能三更。领得衣钵云。能本是南中人。素不知此山路。如何出得江口。五祖言。汝不须忧。吾自送汝。祖相送直至九江驿。祖令上船。五祖把橹。自摇惠能言。请和尚坐。弟子合摇橹。祖云。合是吾渡汝。惠能云。迷时师度。悟了自度。度名虽一。用处不同。惠能生在边方。语音不正。蒙师付法。今已得悟。只合自性自度。祖云。如是如是。以后佛法。由汝大行。汝去三年。吾方逝世。汝今好去。努力向南。不宜速说。佛法难起。惠能辞违祖已。发足南行。两月中间。至大廋岭。逐后数百人来欲夺衣钵。一僧俗姓陈名惠明。先是四品将军。性行粗慥极意参寻。为众人先。趁及惠能。惠能掷下衣钵于石上。曰。此衣表信。可力争耶。能隐草莽中。惠明至。提掇不动。乃唤云。行者行者。我为法来。不为衣来。惠能遂出。盘坐石上。惠明作礼云。望行者为我说法。惠能云。汝即为法而来。可屏息诸缘。勿生一念。吾为汝说。明良久。

篇四:六祖坛经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风旛报恩光孝禅寺住持嗣祖比丘宗宝编

行由第一

时。大师至宝林。韶州韦刺史(名璩)与官僚入山请师。出于城中大梵寺讲堂。为众开缘说法。师升座。次刺史官僚三十余人。儒宗学士三十余人。僧尼道俗 一千余人。同时作礼。愿闻法要。大师告众曰。善知识。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善知识。且听。惠能行由得法事意。惠能严父。本贯范阳。左 降流于岭南。作新州百姓。此身不幸。父又早亡。老母孤遗。移来南海。艰辛贫乏。于市卖柴。时有一客买柴。使令送至客店。客收去。惠能得钱。却出门外。见一 客诵经。惠能一闻经语。心即开悟。遂问客诵何经。客曰。金刚经。复问。从何所来。持此经典。客云。我从蕲州黄梅县东禅寺来。其寺是五祖忍大师在彼主化。门 人一千有余。我到彼中礼拜。听受此经。大师常劝僧俗。但持金刚经。即自见性。直了成佛。惠能闻说。宿昔有缘。乃蒙一客取银十两与惠能。令充老母衣粮。教便 往黄梅参礼五祖。惠能安置母毕。即便辞违。不经三十余日。便至黄梅。礼拜五祖。祖问曰。汝何方人。欲求何物。惠能对曰。弟子是岭南新州百姓。远来礼师。惟 求作佛。不求余物。祖言。汝是岭南人。又是獦獠。若为堪作佛。惠能曰。人虽有南北。佛性本无南北。獦獠身与和尚不同。佛性有何差别。五祖更欲与语。且见徒 众总在左右。乃令随众作务。惠能曰。惠能启和尚。弟子自心常生智慧。不离自性。即是福田。末审和尚教作何务。祖云。这獦獠根性大利。汝更勿言。着槽厂去。 惠能退至后院。有一行者。差惠能破柴踏碓。经八月余。祖一日忽见惠能。曰。吾思汝之见可用。恐有恶人害汝。遂不与汝言。汝知之否。惠能曰。弟子亦知师意。 不敢行至堂前。令人不觉。祖一日唤诸门人总来。吾向汝说。世人生死事大。汝等终日只求福田。不求出离生死苦海。自性若迷。福何可救。汝等各去自看智慧。取 自本心般若之性。各作一偈。来呈吾看。若悟大意。付汝衣法。为第六代祖。火急速去。不得迟滞。思量即不中用。见性之人。言下须见。若如此者。轮刀上阵。亦 得见之(喻利根者)众得处分。退。而递相谓曰。我等众人。不须澄心用意作偈。将呈和尚。有何所益。神秀上座。现为教授师。必是他得。我辈谩作偈颂。枉用心 力。余人闻语。总皆息心。咸言。我等已后。依止秀师。何烦作偈。神秀思惟。诸人不呈偈者。为我与他为教授师。我须作偈。将呈和尚。若不呈偈。和尚如何知我 心中见解深浅。我呈偈意求法即善。觅祖即恶。却同凡心。夺其圣位奚别。若不呈偈。终不得法。大难大难。五祖堂前。有步廊三间。拟请供奉卢珍画楞伽经变相。 及五祖血脉图。流传供养。神秀作偈成已。数度欲呈。行至堂前。心中恍惚。遍身汗流。拟呈不得。前后经四日。一十三度呈偈不得。秀乃思惟。不如向廊下书着。 从他和尚看见。忽若道好。即出礼拜。云。是秀作。若道不堪。枉向山中数年。受人礼拜。更修何道。是夜三更。不使人知。自执灯。书偈于南廊壁间。呈心所见。 偈曰

身是菩提树 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 勿使惹尘埃

秀书偈了。便却归房。人总不知。秀复思惟。五祖明日。见偈欢喜。即我与法有缘。若言不堪。自是我迷。宿业障重。不合得法。圣意难测。房中思想。坐卧 不安。直至五更。祖已知神秀入门未得。不见自性。天明。祖唤卢供奉来。向南廊壁间绘画图相。忽见其偈。报言。供奉却不用画。劳尔远来。经云。凡所有相。皆 是虚妄。但留此偈。与人诵持。依此偈修免堕恶道。依此偈修。有大利益。令门人炷香礼敬。尽诵此偈。即得见性。门人诵偈。皆叹善哉。祖三更唤秀入堂。问曰。 偈是汝作否。秀言。实是秀作。不敢妄求祖位。望和尚慈悲。看弟子有少智慧否。祖曰。汝作此偈。未见本性。只到门外。未入门内。如此见解。觅无上菩提。了不 可得。无上菩提。须得言下。识自本心。见自本性。不生不灭。于一切时中。念念自见。万法无滞。一真一切真。万境自如如。如如之心。即是真实。若如是见。即 是无上菩萨之自性也。汝且去。一两日思惟。更作一偈。将来。吾看。汝偈若入得门。付汝衣法。神秀作礼而出。又经数日。作偈不成。心中恍惚。神思不安。犹如 梦中。行坐不乐。复两日。有一童子。于碓坊过。唱诵其偈。惠能一闻。便知。此偈未见本性。虽未蒙教授。早识大意。遂问童子曰。诵者何偈。童子曰。尔这獦 獠。不知。大师言。世人生死事大。欲得传付衣法。令门人作偈来看。若悟大意。即付衣法。为第六祖。神秀上座于南廊壁上。书无相偈。大师令人皆诵。依此偈修 免堕恶道。依此偈修。有大利益。惠能曰(一本有我亦要诵此。结来生缘)上人。我此踏碓。八个余月。未曾行到堂前。望上人引至偈前礼拜。童子引至偈前礼拜。 惠能曰。惠能不识字。请上人为读。时。有江州别驾。姓张名日用。便高声读。惠能闻已。遂言。亦有一偈。望别驾为书。别驾言。汝亦作偈。其事希有。惠能向别 驾言。欲学无上菩提。不得轻于初学。下下人有上上智。上上人有没意智。若轻人。即有无量无边罪。别驾言。汝但诵偈。吾为汝书。汝若得法。先须度吾。勿忘此 言。惠能偈曰

菩提本无树 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 何处惹尘埃

书此偈已。徒众总惊。无不嗟讶。各相谓言。奇哉。不得以貌取人。何得多时。使他肉身菩萨。祖见众人惊怪。恐人损害。遂将鞋擦了偈。曰。亦未见性。众 以为然。次日。祖潜至碓坊。见能腰石舂米。语曰。求道之人。为法忘躯。当如是乎。乃问曰。米熟也未。惠能曰。米熟久矣。犹欠筛在。祖以杖击碓三下而去。惠 能即会祖意。三鼓入室。祖以袈裟遮围。不令人见。为说金刚经。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惠能言下大悟。一切万法不离自性。遂启祖言。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 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祖知悟本性。谓惠能曰。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若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 师.佛。三更受法。人尽不知。便传顿教及衣钵云。汝为第六代祖。善自护念。广度有情。流布将来。无令断绝。听吾偈曰

有情来下种 因地果还生

无情既无种 无性亦无生

祖复曰。昔达磨大师。初来此土。人未之信。故传此衣以为信体。代代相承。法则以心传心。皆令自悟自解。自古。佛佛惟传本体。师师密付本心。衣为争 端。止汝勿传。若传此衣。命如悬丝。汝须速去。恐人害汝。惠能启曰。向甚处去。祖云。逢怀则止。遇会则藏。惠能三更。领得衣钵云。能本是南中人。素不知此 山路。如何出得江口。五祖言。汝不须忧。吾自送汝。祖相送直至九江驿。祖令上船。五祖把橹自摇。惠能言。请和尚坐。弟子合摇橹。祖云。合是吾渡汝。惠能 云。迷时师度。悟了自度。度名虽一。用处不同。惠能生在边方。语音不正。蒙师传法。今已得悟。只合自性自度。祖云。如是。如是。以后佛法。由汝大行。汝去 三年。吾方逝世。汝今好去。努力向南。不宜速说。佛法难起。惠能辞违祖已。发足南行。两月中间。至大廋岭(五祖归。数日不上堂。众疑。诣问曰。和尚少病少 恼否。曰病即无。衣法已南矣。问谁人传授。曰能者得之。众乃知焉)逐后数百人来。欲夺衣钵。一僧俗姓陈名惠明。先是四品将军。性行粗慥极意参寻。为众人 先。趁及惠能。惠能掷下衣钵于石上云。此衣表信。可力争耶。能隐草莽中。惠明至。提掇不动。乃唤云。行者行者。我为法来。不为衣来。惠能遂出坐盘石上。惠 明作礼云。望行者为我说法。惠能云。汝既为法而来。可屏息诸缘。勿生一念。吾为汝说。明良久。惠能云。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哪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 惠明言下大悟。复问云。上来密语密意外。还更有密意否。惠能云。与汝说者。即非密也。汝若返照。密在汝边。明曰。惠明虽在黄梅。实未省自己面目。今蒙指 示。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今行者即惠明师也。惠能曰。汝若如是。吾与汝同师黄梅。善自护持。明又问。惠明今后向甚处去。惠能曰。逢袁则止。遇蒙则居。明礼 辞(明回至岭下。谓趁众曰。向陟崔嵬。竟无踪迹。当别道寻之。趁众咸以为然。惠明后改道明。避师上字)惠能后至曹溪。又被恶人寻逐。乃于四会。避难猎人队 中。凡经一十五载。时与猎人随宜说法。猎人常令守网。每见生命。尽放之。每至饭时。以菜寄煮肉锅。或问。则对曰。但吃肉边菜。一日思惟。时当弘法。不可终 遁。遂出至广州法性寺。值印宗法师讲涅槃经。时有风吹旛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旛动。议论不已。惠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旛动。仁者心动。一众骇然。印宗 延至上席。征诘奥义。见惠能言简理当。不由文字。宗云。行者定非常人。久闻黄梅衣法南来。莫是行者否。惠能曰。不敢。宗于是作礼。告请传来衣钵出示大众。 宗复问曰。黄梅付嘱。如何指授。惠能曰。指授即无。惟论见性。不论禅定解脱。宗曰。何不论禅定解脱。能曰。为是二法。不是佛法。佛法是不二之法。宗又问。 如何是佛法不二之法。惠能曰。法师讲涅槃经。明佛性。是佛法不二之法。如高贵德王菩萨白佛言。犯四重禁作五逆罪。及一阐提等。当断善根佛性否。佛言。善根 有二。一者常。二者无常。佛性非常非无常。是故不断。名为不二。一者善。二者不善。佛性非善非不善。是名不二。蕴之与界。凡夫见二。智者了达其性无二。无 二之性即是佛性。印宗闻说。欢喜合掌。言。某甲讲经。犹如瓦砾。仁者论义。犹如真金。于是为惠能剃。发。愿事为师。惠能遂于菩提树下。开东山法门。惠能于 东山得法。辛苦受尽。命似悬丝。今日得与使君.官僚.僧尼.道俗同此一会。莫非累劫之缘。亦是过去生中供养诸佛。同种善根。方始得闻如上顿教得法之因。教 是先圣所传。不是惠能自智。愿闻先圣教者。各令净心。闻了各自除疑。如先代圣人无别。一众闻法。欢喜作礼而退

般若第二

次日。韦使君请益。师升座。告大众曰。总净心念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复云。善知识。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只缘心迷。不能自悟。须假大善知识。 示导见性。当知愚人智人。佛性本无差别。只缘迷悟不同。所以有愚有智。吾今为说摩诃般若波罗蜜法。使汝等各得智慧。志心谛听。吾为汝说。善知识。世人终日 口念般若。不识自性般若。犹如说食不饱。口但说空。万劫不得见性。终无有益。善知识。摩诃般若波罗蜜是梵语。此言大智慧到彼岸。此须心行。不在口念。口念 心不行。如幻.如化.如露.如电。口念心行。则心口相应。本性是佛。离性无别佛。何名摩诃。摩诃是大。心量广大。犹如虚空。无有边畔。亦无方圆大小。亦非 青黄赤白。亦无上下长短。亦无嗔无喜。无是无非。无善无恶。无有头尾。诸佛刹土。尽同虚空。世人妙性本空。无有一法可得。自性真空。亦复如是。善知识。莫 闻吾说空。便即着空。第一莫着空。若空心静坐。即着无记空。善知识。世界虚空。能含万物色像。日月星宿。山河大地。泉源溪涧。草木丛林。恶人善人。恶法善 法。天堂地狱。一切大海。须弥诸山。总在空中。世人性空。亦复如是。善知识。自性能含万法是大。万法在诸人性中。若见一切人恶之与善。尽皆不取不舍。亦不 染着。心如虚空。名之为大。故曰摩诃。善知识。迷人口说。智者心行。又有迷人。空心静坐。百无所思。自称为大。此一辈人。不可与语。为邪见故。善知识。心 量广大。遍周法界。用即了了分明。应用。便知一切。一切即一。一即一切。去来自由。心体无滞。即是般若。善知识。一切般若智。皆从自性而生。不从外入。莫 错用意。名为真性自用。一真一切真。心量大事。不行小道。口莫终日说空。心中不修此行。恰似凡人自称国王。终不可得。非吾弟子。善知识。何名般若。般若 者。唐言智慧也。一切处所。一切时中。念念不愚。常行智慧。即是般若行。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世人愚迷。不见般若。口说般若。心中常愚。常自 言。我修般若。念念说空。不识真空。般若无形相。智慧心即是。若作如是解。即名般若智。何名波罗蜜。此是西国语。唐言到彼岸。解义离生灭。着境生灭起。如 水有波浪。即名为此岸。离境无生灭。如水常通流。即名为彼岸。故号波罗蜜。善知识。迷人口念。当念之时。有妄有非。念念若行。是名真性。悟此法者。是般若 法。修此行者。是般若行。不修即凡。一念修行。自身等佛。善知识。凡夫即佛。烦恼即菩提。前念迷即凡夫。后念悟即佛。前念着境即烦恼。后念离境即菩提。善 知识。摩诃般若波罗蜜。最尊最上最第一。无住无往亦无来。三世诸佛从中出。当用大智慧。打破五蕴烦恼尘劳。如此修行。定成佛道。变三毒为戒定慧。善知识。 我此法门。从一般若生八万四千智慧。何以故。为世人有八万四千尘劳。若无尘劳。智慧常现。不离自性。悟此法者。即是无念。无忆无著。不起诳妄。用自真如 性。以智慧观照。于一切法。不取不舍。即是见性成佛道。善知识。若欲入甚深法界及般若三昧者。须修般若行。持诵金刚般若经。即得见性。当知此经功德无量无 边。经中分明赞叹。莫能具说。此法门是最上乘。为大智人说。为上根人说。小根小智人闻。心生不信。何以故。譬如大龙下雨于阎浮提。城邑聚落。悉皆漂流。如 漂枣叶。若雨大海。不增不减。若大乘人。若最上乘人。闻说金刚经。心开悟解。故知本性自有般若之智。自用智慧。常观照故。不假文字。譬如雨水。不从天有。 元是龙能兴致。令一切众生.一切草木.有情无情。悉皆蒙润。百川众流。却入大海。合为一体。众生本性般若之智。亦复如是。善知识。小根之人。闻此顿教。犹 如草木根性小者。若被大雨。悉皆自倒。不能增长。小根之人。亦复如是。元有般若之智。与大智人更无差别。因何闻法不自开悟。缘邪见障重。烦恼根深。犹如大 云覆盖于日。不得风吹。日光不现。般

若之智亦无大小。为一切众生自心迷悟不同。迷心外见。修行觅佛。未悟自性。即是小根。若开悟顿教。不能外修。但于自心 常起正见。烦恼尘劳。常不能染。即是见性。善知识。内外不住。去来自由。能除执心。通达无碍。能修此行。与般若经本无差别。善知识。一切修多罗及诸文字。 大小二乘。十二部经。皆因人置。因智慧性。方能建立。若无世人。一切万法本自不有。故知万法本自人兴。一切经书。因人说有。缘其人中有愚有智。愚为小人。 智为大人。愚者问于智人。智者与愚人说法。愚人忽然悟解心开。即与智人无别。善知识。不悟即佛是众生。一念悟时。众生是佛。故知万法尽在自心。何不从自心 中。顿见真如本性。菩萨戒经云。我本元自性清净。若识自心见性。皆成佛道。净名经云。即时豁然。还得本心。善知识。我于忍和尚处。一闻言下便悟。顿见真如 本性。是以将此教法流行。令学道者顿悟菩提。各自观心。自见本性。若自不悟。须觅大善知识。解最上乘法者。直示正路。是善知识有大因缘。所谓化导令得见 性。一切善法。因善知识能发起故。三世诸佛。十二部经。在人性中本自具有。不能自悟。须求善知识。指示方见。若自悟者。不假外求。若一向执谓须他善知识方 得解脱者。无有是处。何以故。自心内有知识自悟。若起邪迷。妄念颠倒。外善知识虽有教授。救不可得。若起正真般若观照。一刹那间。妄念俱灭。若识自性。

一 悟即至佛地。善知识。智慧观照。内外明彻。识自本心。若识本心。即本解脱。若得解脱。即是般若三昧。即是无念。何名无念。若见一切法。心不染着。是为无 念。用即遍一切处。亦不着一切处。但净本心。使六识出六门。于六尘中无染无杂。来去自由。通用无滞。即是般若三昧。自在解脱。名无念行。若百物不思。当令 念绝。即是法缚。即名边见。善知识。悟无念法者。万法尽通。悟无念法者。见诸佛境界。悟无念法者。至佛地位。善知识。后代得吾法者。将此顿教法门。于同见 同行。发愿受持。如事佛故。终身而不退者。定入圣位。然须传授从上以来默传分付。不得匿其正法。若不同见同行。在别法中。不得传付。损彼前人。究竟无益。 恐愚人不解。谤此法门。百劫千生。断佛种性。善知识。吾有一无相颂。各须诵取。在家出家。但依此修。若不自修。惟记吾言。亦无有益。听吾颂曰

说通及心通 如日处虚空

唯传见性法 出世破邪宗

法即无顿渐 迷悟有迟疾

只此见性门 愚人不可悉

说即虽万般 合理还归一

烦恼闇宅中 常须生慧日

邪来烦恼至 正来烦恼除

邪正俱不用 清净至无余

菩提本自性 起心即是妄

篇五:2六祖法宝坛经浅释

六祖法宝坛经浅释(般若品第二)

宣化上人主讲

一九六九年四月二十日至七月二十七日于美国加州三藩市佛教讲堂 般若品第二

次日韦使君请益。师升座告大众曰。总净心念摩诃般若波罗蜜多。 ‘般若’是梵语,华语则译为智慧。有三:文字般若、观照般若、实相般若。般若具足三种意思,因其多含,故尊重不翻。讲般若的因缘,是应大众的要求。 第二天,韦刺史请求多听些佛法,故六祖大师就升法座法堂,宣示大众说:‘你们大家现将心念清净,不要打妄想,要一心听法,先念“摩诃般若波罗蜜多”。’

复云。善知识。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只缘心迷不能自悟。须假大善知识示导见性。当知愚人智人佛性本无差别。只缘迷悟不同。所以有愚有智。吾今为说摩诃般若波罗蜜法。使汝等各得智慧。志心谛听。吾为汝说。 善知识。世人终日口念般若。不识自性般若。犹如说食不饱。口但说空。万劫不得见性。终无有益。

善知识。摩诃般若波罗蜜是梵语。此言大智慧到彼岸。此须心行。不在口念。口念心不行。如幻如化如露如电。口念心行。则心口相应。本性是佛。离性无别佛。

接著大师又说:善知识!觉道的智慧,世人本都具足,在佛不多一点,在众生不少一点。但因执著(迷即不觉悟,不觉悟就是执著),所以不能自己明白。故要凭借明眼善知识,因他已深入一切诸法实相,故能指示导引,使你明心见性。你应当知道,无论是愚蠢的人,或有智慧的人,其佛性是没有分别的。就因有迷有悟的不一样,所以才有愚人和智慧的人。我现在为你们说摩诃般若波罗蜜法,使你们每个人都得自己本有的智慧。现在专心一意倾听,我为你们说法。 善知识,世间上的人天天口里念‘般若般若’,而不认识本性般若,本有的智慧。就像一天到晚念食谱,但是不会饱腹。口诵般若(般若就是空),尽作口头禅,不去实行,即使经一万个大劫还是不能见本有的般若,这对你始终是没有益处。

善知识,摩诃般若波罗蜜是梵语,华语意为智慧。摩诃是大,般若是智慧,波罗蜜是到彼岸。此法需要你心里真能放下看破,什么都空了才生效,不是在口念。若只口念般若,而心理不照般若智慧去做,若还有无明,就是心里不实行,那就像虚妄幻化,像露水,像电光石火似的,毕竟无有是处。

口念心行般若,表里一如去实行,就能见到自性,就是佛,因为自己本性就是佛。自性是真佛,若离开自性,就没有佛了。所以佛教里讲‘人人皆堪作佛’,只要你修行,即修行自性,回光返照,反求诸己,不向外驰求,定会成佛。 何名摩诃。摩诃是大。心量广大犹如虚空无有边畔。亦无方圆大小。亦非青黄赤白。亦无上下长短。亦无嗔无喜。无是无非。无善无恶。无有头尾。诸佛刹土尽同虚空。世人妙性本空无有一法可得。自性真空亦复如是。善知识。莫闻吾说空便即著空。第一莫著空。若空心静坐。即著无记空。

什么叫摩诃呢?摩诃翻译为大。什么是大呢?人的心量广大如虚空,就像心想到月球去,就发明火箭。所以说心无边际、无限度,故没有方圆或大或小。心就是无形,大而无外,小而无内。心量也没有青黄赤白黑等颜色的表现,也没有上和下,长和短。自性本无嗔无喜,它是中道的;也没有是或非,若有是有非,就不是你的真心了。没有善心所或恶心所。(所以六祖大师对惠明开示说:‘不思善,不思恶’)心也没有头或尾。诸佛刹土和虚空是一样的。我们人本有的妙性是空的,没有一个法可得,所谓‘自性如虚空,真妄在其中,悟彻本来体,一通一切通。’自性真空就像我上边所说的道理一样。

善知识,不要听到我说空,就执著空。首先最重要的就是不执著于空。你假使说一切空,心空身也空,世界也空了,此时静坐在那地方,就会落到无记空。无记空就像死了似的,什么也不知道,虽是活人,一坐就像死了似的。我们修道,是真空里有妙有,不是什么都不知道。要什么都知道,还要什么都不知道,明明了了,清清楚楚,就像‘心清水现月,意定天无云’的道理。

善知识。世界虚空能含万物色像。日月星宿山河大地。泉源溪涧草木丛林。恶人善人恶法善法天堂地狱。一切大海须弥诸山。总在空中。世人性空亦复如是。

善知识。自性能含万法是大。万法在诸人性中。若见一切人恶之与善。尽皆不取不舍亦不染著。心如虚空名之为大。故曰摩诃。

世界虚空能包罗万有,种种色色一切相貌均能包容——日月星宿、山河大地、水泉溪涧、草木丛林、恶人善人,一概兼容并蓄。虚空不会说:‘你这恶人我要撵走你,你这善人我欢迎你赶快到虚空里来。’虚空没有这种的分别。它能包容恶法、善法、天堂、地狱、一切大海,及妙高山,均在其中。一般人的自性就像虚空一样,包罗万有。

善知识,自己的本性能包含万法,这也是‘大’。万法均在人自性中包含著,应该对一切人,无论是好或坏,均没有欢喜或憎恶的分别。我常对你们说,不好的人终究有好的一天,希望他能觉悟而改过。我有很多不听教的徒弟,教他向南走,他却偏向北边跑;虽不听话,我都用耐心慢慢等著,因为我知道将来他终会有一天听话的。

一切善恶均在自性里包容著,故不取亦不舍,也不染著善恶的境界。染著也就是取舍。心量等如虚空,所以叫‘大’,这就叫摩诃。

善知识。迷人口说。智者心行。又有迷人。空心静坐百无所思。自称为大。此一辈人不可与语。为邪见故。

善知识。心量广大遍周法界。用即了了分明应用。便知一切。一切即一。一即一切。去来自由心体无滞。即是般若。

迷人但知口说,而不实行。有智慧的人就真正躬行实践,而不作口头禅的把戏。又迷人空心静坐,什么也不想,就说这就是‘大’了。这一等人落于顽空,不可与之交谈,因他是邪知邪见,而非正知正见,故不要理会他。

大师又说:‘各位都是很有智慧的人!心量的广大是周遍法界,而法界是无所不包。心的用是了了分明,如镜子照物,物来则照,物去则空;它的应用便知一切,知一切即是一,一即是一切,它知自性能生万法,万法返归自性。自性是去来自由,心的本体是没有滞塞不通。没有不通就是明了一切,而不愚痴,这就是般若。’

善知识。一切般若智。皆从自性而生。不从外入。莫错用意名为真性自用。一真一切真。心量大事不行小道。口莫终日说空心中不修此行。恰似凡人自称国王。终不可得。非吾弟子。

善知识!一切般若都是从自性而生,并非从外而来,莫向外驰求,故不要错用你的心意,这就叫做自己会用真心了。一样若真了,则样样都真。心量是广大的事情,它不走小路的。

六祖大师恐怕人著到空上,故又说:‘你不要整天说空!空!般若!般若!而心里不修此般若行。这就像普通老百姓自封为国王一样。这种人始终是得不到自性的,也不是我的徒弟,因不听教。教他不要著空,他偏要著空;教他不要著有,他偏要著有;教他不要有淫欲心,他仍不断淫欲心。他说:“没关系,慢慢来。”这种人不是我的弟子!’

善知识。何名般若。般若者。唐言智慧也。一切处所一切时中。念念不愚常行智慧。即是般若行。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世人愚迷不见般若。口说般若心中去常愚。常白言。我修般若。念念说空不识真空。般若无形相。智慧心即是。若作如是解。即名般若智。

究竟什么叫‘般若’呢?‘般若’是梵语,在唐朝中国话就叫智慧。在所有的地方,任何时候,念念明明了了,念念不迷,念念没有无明,常用智慧处理一切事,这就是修智慧行门。你若一念愚痴,般若就断绝。这断绝是个比喻,并非真正的智慧断绝了,因为真正智慧是不生不灭,那怎会断绝呢?意谓在愚痴时,般若不现前。若是不迷不愚痴,这时就般若生。例如人说喝酒抽烟是不好的,吃迷魂药是不应该的,但你不相信,这就叫般若绝。有智慧的人怎会这样呢?若有人告诉你喝酒抽烟、吃毒药是不好的,就赶快改,这就是般若生。愚痴的人,就是明知不对,但还要试一试。

世间的人都愚痴得不得了,不只一个人,而是多数人都愚痴,他自己不知般若,往往口里说智慧,而心常做愚痴事。这就是不该做的,而他去做了。他常自己说我修行智慧,念念说空,就是般若。在般若有二十种的空门,要空一切。可是他不知真正的空,虽经教懂一点,咒会持几句,经会念几句,但自己毛病仍不改,这就是口头禅。天天说空,而不知改自己毛病。真空是要把无明、毛病习气完全空了,要把你不明白,尽做糊涂事的行为都空了。

般若是没有形相,它无长短方圆,或青黄赤白黑。心生智慧而没有无明,智慧是明明了了,能知是法非法。你若是能有这样的见解,这就是般若智。

何名波罗蜜。此是西国语。唐言到彼岸。解义离生灭。著境生灭起。如水有波浪。即名为此岸。离境无生灭。如水常通流。即名为彼岸。故号波罗蜜。

‘波罗蜜’是印度语,中国话就叫‘到彼岸’。若解释明白就是离开生、离开灭,没有生灭了。何谓‘彼岸’?它是对此岸而说的,此岸就是生死,彼岸是涅槃。在生死涅槃中间经过些什么呢?经过烦恼的大海。烦恼似海,因有烦恼,故有生死。若断烦恼,那么,生死就是涅槃,涅槃就是生死。若无烦恼,有生死也就没有生死了。我们为何在这里受生死?就因有烦恼。为何有烦恼,就因有无明。但何谓无明呢?就是你不明白的事,若你知道,你有所明白了,此即是般若。

若著到境上,就有生灭。涅槃像水,本无波浪,但风一来就有波浪。风即无明,波浪就是烦恼。若不著境就像水无波浪,没有波浪就绝生死;我们应该在此地用功夫。你说我心里有很多杂念,那杂念就是波浪。若没有波浪,生灭就了了。生灭没有,生死也就了了。有生灭就名此岸。离开境界就无生灭,就像水常运行不息,‘通流’即智慧光明遍照,这就叫彼岸,所以叫波罗蜜。

这一段经文很有用,你若能用些功夫研究明白,一生可受用无穷。

善知识。迷人口念。当念之时有妄有非。念念若行是名真性。悟此法者是般若法。修此行者是般若行。不修即凡。一念修行自身等佛。

迷人只知用口念,当口念时,心里却有妄念和不正当的念。若念念依照般若 而行,即不做愚痴事,这就是依照自己真性丢修行。能明白这种法,这就是般若法。般若就是不愚痴,不做糊涂事。糊涂事有很多很多,本不应做的而你去做了,最要紧的就是淫欲心。本不应该做,但糊涂来了,不但般若忘了,波罗蜜也忘了;而任性去行,恣情纵欲。但人就是欢喜做糊涂事,而不愿修般若法。不行愚痴事就是般若行。你不修般若行,那就是凡夫;若修行般若行——即断欲去爱,自身就和佛一样。

善知识。凡夫即佛。烦恼即菩提。前念迷即凡夫。后念悟即佛。前念著境即烦恼。后念离境即菩提。

凡夫就是佛,而佛是从凡夫修成的。因佛以前修般若法,故成佛。而我们为何还是凡夫?就因不修般若法,不修般若行,故性流为情,情变为欲,终不能自拔。若能将欲归回性上,不摇不动,不被无明所转,这就是佛了。烦恼就是菩提,若没有烦恼,也就没有菩提。有人就说:‘那就不要除烦恼,干脆留著它!’若留著,则烦恼仍旧是烦恼。你应该用科学的方法来实验一下——如何实验呢?就是返本还原。譬如手心和手背,手心是烦恼,手背是菩提,只要翻过来便是,没有多也没有少,就差这么一点点——一把它翻过来,那烦恼就变为菩提。我常说:

‘烦恼菩提冰是水,生死涅槃法即空。’你若明白,则人法皆空,若不明白就仍有法执。

前念愚痴就是凡夫,后念智慧、闻悟了就是佛。前念著到境上就是烦恼。如你说此地是三藩市,它和纽约不一样,其实它们都是大城市,是没有差别。若你说三藩市不下雪,纽约下雪,那只是你的分别心作怪。若你没有那么多分别心,就没有那么多烦恼了。所以说前念著到境界上就是烦恼,后念离开境界就是菩提。如分别三藩市和纽约不同,不同就有烦恼。若知三藩市和纽约都是空的,分别它做什么?不分别即是菩提。

讲是很容易的,实际上要不生分别却是另一回事。这种境界若能了解,则没有家也没有国了,既然什么都没有,这就叫‘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也叫‘应无所住而生其身’。你可现身到住何地方而无挂碍,你看这妙不妙?这地方就是菩提,你何必叹气呢?若你可以这样,就这样;若不能就慢慢来。所谓:‘性定魔伏朝朝乐,妄念不起处处安’。若你性定了,没有那么多妄想,那一天都是快乐的。妄念不起,则何处都是安乐。为何你觉不安乐?就因有妄念,若无妄念则到处都是极乐世界。

善知识。摩诃般若波罗蜜最尊最上最第一。无住无往亦无来。三世诸佛从中出。当用大智慧。打破五蕴烦恼尘劳。如此修行定成佛道。变三毒为戒定慧。

大师又说:‘各位善知识,你们自性里都有无量的智慧,摩诃般若波罗蜜这种法,是你自性本具,不需向外驰求,这种法是最尊最高上最第一。自性般若智慧是不著住的,也没有往也没有来,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的诸佛都是从这最尊最高最第一的法生出。你应用你的大智慧打破五蕴烦恼尘劳,若用小智慧则打不破色、受、想,行、识。若不能看空这五蕴烦恼,那就不能断尘劳,所以欲想有真正般若,就须照见五蕴皆空。所以心经上所说:‘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你看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还要多时呢!少的

时候就照不破五蕴皆空而除烦恼尘劳。你若能这样修行必定可成佛道。要将贪嗔痴变为戒定慧,就看你变不变。一变就是般若,不变就属愚痴。

善知识。我此法门从一般若生八万四千智慧。何以故。为世人有八万四千尘劳。若无尘劳。智慧常现不离自性。悟此法者即是无念。无忆无著不起诳妄。用自真如性。以智慧观照。于一切法不取不舍。即是见性成佛道。善知识。若欲入甚深法界及般若三昧者。须修般若行持诵金刚般若经。即得见性。

善知识,我这个法门,从一种的般若而出无量般若,从一种般若生出八万四千的智慧。为什么要有八万四千的智慧呢?因世人有八万四千尘劳。若将尘劳变过来就是般若。若将尘劳变了,则智慧现前,可是般若智慧是不离自性的。你明白这种法,就是无所念,无所回忆,也不著住,故没有一切诳妄了。用你自己的真如自性,以智慧来观照一切法,不用识心、分别心来观察,不取不舍,这就是见性成佛道。

若你想深入经藏,智慧如海,得到法的滋润和般若妙定,就应修行般若行,念金刚经。六祖大师是从金刚经开悟的,故主张所有人念金刚经。应执持而诵念,不要忘了。若能念金刚经,就可以见性。

念经须不打妄想,不生种种杂念。以前有个人天天念金刚经,有天作梦,梦见一个鬼请他念经超度他,就像我们现在七月十五来超度过去生中的父母。这人问鬼说要念多少经?鬼说:‘只念一卷经就可以了。’此人第二天就开始念,正念到一半,他的仆人送来一杯茶,他就这么一摆手心里说不要,而继续念经。晚上这鬼又来说:‘你答应为我念经,只念一半,还有一半没有念。’

此人答说:‘我明明是为你念了一卷经。’

鬼说:‘你是念一卷经,但你念至中间有“不要”两个字,所以后边经的功德都不要,没有了。’

此人一想,我是不要茶,不是不要经。但因经上加上‘不要’两个字,鬼神就以为他不要功德。大概经的功德被鬼神抢去了。后来此人说好!我再为你念一卷经。当天晚上,这鬼很欢喜向他叩头顶礼,谢谢他帮忙念经。

所以你们念金刚经不要掺杂‘不要’两个字。‘须菩提,须菩提,不要’,那须菩提就跑了。念金刚经是非常有感应的,能够见性。

当知此经功德无量无边。经中分明赞叹。莫能具说。此法门是最上乘。为大智人说。为上根人说。小根小智人闻心生不信。

何以故。譬如天龙下雨于阎浮提。城邑聚落悉皆漂流如漂枣叶。若雨大海不增不减。若大乘人若最上乘人。闻说金刚经心开悟解。故知本性自有般若之智。自用智慧常观照故不假文字。譬如雨水不从天有。元是龙能兴致。令一切众生一切草木有情无情悉皆蒙润。百川众流却入大海合为一体。众生本性般若之智亦复如是。

你们应当知道此金刚经功德是没有数量和边际。在经中赞叹金刚经的殊胜功德是很清楚的,我现不用完全说。此金刚经是最上乘的法门,是为大智慧人说,是为具上根人说的。善根浅薄小智等人听闻此经,心里不信而说:‘念经有什么好处?你不吃饭看可不可以活著?’为什么他不信呢?就像天龙在阎浮提降雨,因为雨水多,城廓村落皆浸在大水里,就像草叶漂流一样。假设雨水落在大海里,却是不增不减。大海代表大根大器的人,他一闻此法就知是自性本趣,就生出信心。小根小智者就像小草似的,一下大雨反将其淹死了,因为他不相信大乘法。

作文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