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马放南山的故事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4 16:29:36 体裁作文
马放南山的故事体裁作文

篇一:关于马的成语故事

关于马的成语故事 【一马当先】作战或做事时,不畏艰难,勇敢地走在他人前面。

? 【千军万马】形容士兵众多,声势壮大。

? 【天马行空】喻才思豪放飘逸。

? 【心猿意马】形容心思意念飘浮不定。

? 【犬马之劳】谦称自己微薄的服务像犬马一般微不足道。

? 【汗马功劳】喻为征战奔走的功劳。

? 【老马识途】喻经验丰富的人。

? 【兵荒马乱】形容战乱破坏之严重,秩序之紊乱。

? 【走马看花】大略观看事务外象,无暇细究其底蕴。

? 【车水马龙】形容繁华热闹。

? 【招兵买马】征招士兵,购买马匹;指集结武力,预谋作战。

? 【金戈铁马】表示军队装备很好,作战力非常强;或喻战争。

? 【青梅竹马】指幼时游戏的伴侣。

? 【指鹿为马】形容歪曲事实颠倒是非。

? 【秣马厉兵】磨快武器,喂饱战马,准备战斗;也泛指事前积极的准备。

? 【马耳东风】形容一个人对别人所说的话漠不关心,听过就忘。

? 【马到成功】用以祝贺人成功迅速而容易。

? 【马革里尸】形容军人英勇地战死在沙场上。

? 【马首是瞻】指完全听从领导人的指挥来行动。

? 【马齿徒长】只喻只是年龄徒然加大,但没有大作为。

? 【塞翁失马】(1)比喻人因祸得福。(2)形容祸福无常,不能遽下定论。

? 【驷马难追】话一说出口,难以收回。用以警告人言语谨慎,要信守诺言。

? 【龙马精神】形容精神健旺、充沛。

? 【声色犬马】形容生活非常糜烂。

? 【悬崖勒马】喻到了危险的边缘,及时醒悟回头。

? 【原班人马】同一批人员。

? 【驽马十驾】比喻平庸的人只要勤奋,也能有所成就。

? 【六马仰秣】形容乐声美妙。

? 【马不知脸长】比喻人不知道自己的缺点。

? 【单枪匹马】比喻单独行动,没有丝毫助力。

? 【牛骥同皂】比喻贤愚不分。

? 【老骥伏枥】比喻年纪虽老,仍怀雄心壮志。

? 【黑马】比喻竞赛中出乎众人意料之外的获胜者。

? 【拍马屁】比喻谄媚、阿谀、奉承。

马的成语:

塞翁失马,安知非福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塞翁之马 脱缰之马 铁马金戈

天马行空 童牛角马 土牛木马 天粟马角 铜围铁马

乌白马角 舞刀跃马 五花杀马 文君司马 万马奔腾

五马分尸 万马齐喑 问牛知马 乌头白马生角 乌头白,马生角

乌头马角 乌焉成马 问羊知马 洗兵牧马 选兵秣马

悬兵束马 香车宝马 鲜车健马 鲜车怒马 悬车束马

下马冯妇 下马看花 系马埋轮 下马威 信马由缰

休牛归马 休牛散马 效犬马力 朽索驭马 悬崖勒马

鲜衣良马 鲜衣怒马 心猿意马 以渴服马 以鹿为马

饮马长江 一马当先 倚马可待 一马平川 衣马轻肥

倚马千言 倚马七纸 饮马投钱 跃马弯弓 野马无缰

以毛相马 意马心猿 一马一鞍 跃马扬鞭 玉堂金马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燕昭好马 招兵买马 枕戈汗马 止戈散马

1

獐麇马鹿 招军买马 指鹿为马 指鹿作马 走马到任

阵马风樯 走马赴任 走马观花 仗马寒蝉 走马看花

走马上任 竹马之交 走马章台 竹马之友 蛛丝马迹

驽马十驾 驽马十舍 牛溲马勃 牛溲马渤 牛头不对马面

牛头不对马嘴 牛头马面 牛童马走 拿下马来 匹马单枪

匹马当先 跑马观花 拍马溜须 盘马弯弓 匹马一麾

匹马只轮 千兵万马 骑曹不记马 乞儿马医 秋高马肥

千军万马 犬马恋主 裘马轻肥 裘马轻狂 裘马清狂

裘马声色 求马唐肆 骑马寻马 雀马鱼龙 求马于唐市

求马于唐肆 犬马之报 犬马之诚 犬马之疾 犬马之决

犬马之劳 犬马之力 犬马之恋 骑马找马 青梅竹马

犬马之年 犬马之养 敲牛宰马 轻裘肥马 青丝白马

青衫司马 墙头马上 拳头上立得人,胳膊上走得马 权移马鹿 人欢马叫

人荒马乱 人喊马嘶 人困马乏 戎马仓皇 戎马劻勷

戎马倥偬 戎马倥偬 戎马生郊 戎马生涯 软裘快马

人强马壮 人仰马翻 人语马嘶 束兵秣马 士饱马腾

素车白马 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 神龙马壮 驷马不追 司马称好

四马攒蹄 死马当活马医 驷马高车 驷马高盖 驷马高门

杀马毁车 食马留肝 驷马莫追 驷马难追 司马牛之叹

司马青衫 善马熟人 失马塞翁 三马同槽 束马悬车

束马县车 驷马轩车 散马休牛 率马以骥 驷马仰秣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司马昭之心 射人先射马 声色狗马 素丝良马

声色犬马 识途老马 识涂老马 塞翁得马 塞翁失马

襟裾马牛 裾马襟牛 金马玉堂 仅容旋马 君子一言,快马一鞭

尻轮神马 叩马而谏 快马加鞭 尻舆神马 厉兵秣马

历兵秣马 励兵秣马 练兵秣马 历兵粟马 厉兵粟马

驴唇不对马嘴 驴唇马觜 驴唇马嘴 砺戈秣马 露马脚

龙马精神 老马恋栈 老马识途 立马万言 六马仰秣

驴年马月 驴前马后 龙神马壮 驴头不对马嘴 溜须拍马

临崖勒马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马不解鞍 马勃牛溲 马浡牛溲

马不停蹄 马尘不及 马迟枚疾 马齿徒增 马齿徒长

马到成功 马到功成 马耳春风 马耳东风 马放南山

马翻人仰 马腹逃鞭 马革裹尸 马工枚速 枚速马工

马革盛尸 马后炮 马角乌白 马角乌头 马迹蛛丝

马空冀北 马龙车水 马鹿异形 马鹿易形 马马虎虎

秣马厉兵 马面牛头 马毛猬磔 马毛猬磔 买马招兵

买马招军 马牛襟裾 马牛其风 马去马归 马前泼水

马前卒 马入华山 马如流水 盲人骑瞎马 盲人瞎马

瞎马临池 马如游龙 马如游鱼 马水车龙 马上得天下

马上房子 马上功成 马上看花 马瘦毛长 马上墙头

马首是瞻 马首欲东 马咽车阗 马仰人翻 马足车尘

马中关五 马捉老鼠 马足龙沙 马壮人强 泥车瓦马

牛高马大 牛马襟裾 驽马恋栈豆 驽马恋栈 驽马铅刀

鞍不离马背,甲不离将身 鞍不离马,甲不离身 鞍马劳顿 鞍马劳倦 鞍马劳困

鞍马劳神 鞍马之劳 鞍前马后 鞭长不及马腹 弊车羸马

兵藏武库,马入华山 兵荒马乱 兵慌马乱 伯乐相马 兵马不动,粮草先行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班马文章 宝马香车 兵强马壮 避世金马

不食马肝 不识马肝 北叟失马 车尘马足 车驰马骤

车殆马烦 车怠马烦 车烦马毙 持戈试马 窗间过马

车马辐辏 策马飞舆 车马骈阗 驰马试剑 车马填门

车马盈门 吹牛拍马 车水马龙 车填马隘 车尘马迹

2

车辙马迹 车在马前 东风吹马耳 东风马耳 东风射马耳

斗鸡走马 打马虎眼 大马金刀 得马失马 得马生灾

得马折足 代马望北 代马依风 单枪独马 单枪匹马

丹书白马 短衣匹马 二童一马 风吹马耳 风车雨马

风车云马 非驴非马 风马不接 放马后炮 放马华阳

风马牛不相及 风马牛 肥马轻裘 风马云车 服牛乘马

放牛归马 风牛马不相及 风樯阵马 飞鹰走马 光车骏马

膏车秣马 高车驷马 弓调马服 归马放牛 谷马砺兵

狗马声色 裹尸马革 高头大马 毁车杀马 寒蝉仗马

横刀跃马 横戈盘马 横戈跃马 汗马功劳 汗马之功

马放南山的故事

汗马之劳 呼牛呼马 猴年马月 呼牛作马 横枪跃马

害群之马 讳树数马 见鞍思马 鸠车竹马 金戈铁马

成语典故——伯乐相马

伯乐本来的名字叫孙阳,他是春秋秦穆公时的人,很会辨别马匹的好坏,是著名的相马师,所以人们叫他伯乐(天上星宿名称,传闻专管天马)。有一次,伯乐经过虞阪,眼睛一亮,看见一匹千里马;但是这匹马却被人当成劣马,用来拉车。伯乐觉得十分的痛心,不禁泪如雨下。这匹马彷佛也知道伯乐很同情它,也口吐白沫,连连嘶叫起来。伯乐有一个朋友名叫方九皋,也很会相马。有一次,他找来了一匹骏马,告诉秦穆公说这是黄色的雌马。秦穆公牵来一看,却是一匹栗色的雄马,不禁大失所望。事后,穆公对伯乐说:「方九皋连雄马、雌马,以及毛色都分不清楚了,怎么可能看得出马的好坏呢?」伯乐不以为然,他认为方九皋看重马的内在精神,而不重外形。穆公听了,再牵出马仔细的察看,果然是天下最好的马。 人们常把具有赏识人才的眼力的人比做伯乐,而把有用的人才比做千里马,这就是「伯乐相马」。 马勃牛溲:

马勃,菌类;牛溲,车前草。比喻至贱之物

马不停蹄:

比喻一刻也不停留,毫不间歇

马尘不及:

比喻赶不上,跟不上

马齿徒增:

《谷梁传·僖公二年》:“荀息牵马操璧而前曰:?璧则犹是也,而马齿加长矣。?”后因以“马齿徒增”谦称自己虚度年华,没有成就

马到成功:

形容事情顺利,一开始就取得胜利

马耳东风:

东风吹过马耳。比喻充耳不闻、无动于衷或互不相干。语出唐李白《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诗之二:“世人闻此皆掉头,有如东风射马耳。”

马腹逃鞭:

《左传·宣公十五年》:“虽鞭之长,不及马腹。”后以“马腹逃鞭”比喻躲脱惩罚

马革裹尸:

亦作“马革裹尸”。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谓英勇作战,死于战场。于战场

马工枚速:

谓汉司马相如、枚皋二人为文,一工一速

马角乌头:

《燕丹子》卷上:“燕太子丹质於秦,秦王遇之无礼,不得意,欲求归。秦王不听,谬言曰:?令乌白头,马生角,乃可许耳。?”后因以“马角乌头”比喻不能实现之事

马龙车水:

犹言车水马龙

马鹿易形:

变易马鹿的形象。语本《史记·秦始皇本纪》所载赵高指鹿为马的故事。后以比喻颠倒是非、 3

混淆黑白

马毛猬磔:

南朝宋鲍照《代出自蓟北门行》:“疾风冲塞起,沙砾自飘扬;马毛缩如猬,角弓不可张。”后因以“马毛猬磔”形容狂风大作,气候恶劣

马面牛头:

犹牛头马面

马牛襟裾:

穿衣服的马牛。讥人不明道理、不识礼仪

马牛其风:

谓马、牛奔逸。《书·费誓》:“马牛其风,臣妾逋逃,勿敢越逐。”孔颖达疏:“僖四年《左传》云:?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贾逵云:?风,放也,牝牡相诱谓之风。?然则马牛风佚,因牝牡相逐,而逐至放佚远去也。”后用以表示互不相干

马前泼水:

元杂剧《渔樵记》写汉朱买臣家贫,卖薪自给,行歌诵书,妻羞之,求去。后买臣拜太守,妇要求复婚,买臣泼水于马前,令妻收回,以示夫妻不能再合。后因以“马前泼水”比喻夫妻离异,无法挽回

马去马归:

据《淮南子·人间训》载,边塞老翁失马,人以为祸,结果其马领胡人骏马同归,人皆贺之,而其子却因骑马摔伤致残,乡人吊之,不料胡人入塞,边塞丁壮战死者十九,其子却因腿跛而全。后因以“马去马归”喻世事多变,得失无常

马如流水:

形容人马熙攘

马如游龙:

形容人马熙熙攘攘的景象。语出《后汉书·皇后纪上·明德马皇后》:“前过濯龙门上,见外家问起居者,车如流水,马如游龙。”

马入华山:

《书·武成》:“乃偃武修文,归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示天下弗服。”后因以“马入华山”表示天下太平,不再打仗

马上得天下:

《史记·郦生陆贾列传》:“陆生时时前说称《诗》《书》。高帝骂之曰:?乃公居马上而得之,安事《诗》《书》!?陆生曰:?居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之乎?且汤武逆取而以顺守之,文武并用,长久之术也。?”后因以“马上得天下”为武功建国之典

马上房子:

谓当面赞成,背后反对

马上功成:

犹言马上得天下

马上看花:

犹言走马看花

马上墙头:

指男女青年相恋之处

马首是瞻:

古代作战时,士兵看主将的马头决定进退,比喻服从指挥或乐于追随别人行动。语本《左传·襄公十四年》:“荀偃令曰:?鸡鸣而驾,塞井夷灶,唯余马首是瞻。?”杜预注:“言进退从己。” 马首欲东:

谓东归;返回。语本《左传·襄公十四年》:“栾黡曰:?晋国之命,未是有也。余马首欲东。?乃归。”杨伯峻注:“秦兵在西,东则归矣。”

马瘦毛长:

比喻人穷志短

马水车龙:

犹言车水马龙

马咽车阗:

4

形容车马繁多,非常热闹

马仰人翻:

形容混乱或忙乱不堪的样子

马中关五:

犹言鲁鱼亥豕

马壮人强:

犹言人强马壮

马捉老鼠:

比喻瞎忙乱

马足车尘:

喻四处奔波,生活动荡不定

马足龙沙:

指驰骋边疆,扬威域外。龙沙,塞北沙漠地方

宝马香车:

名贵的良马,华丽的车子。借指富贵之家出行的排场

北叟失马:

犹塞翁失马。喻因祸得福

持戈试马:

比喻作好准备,跃跃欲试

洗兵牧马:

洗擦兵器,喂养战马。指做好作战准备

系马埋轮:

谓敌人进攻时,系住马,埋车轮于地,以示固守不退。语本《孙子·九地》:“是故方马埋轮,未足恃也。”曹操注:“方,缚马也;埋轮,示不动也。”

瞎马临池:

语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后因以“瞎马临池”比喻处境危险而犹暗昧无知

老马识途:

《韩非子·说林上》:“管仲、隰朋从於桓公而伐孤竹,春往冬返,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后因以“老马识途”比喻对某事富有经验,能为先导

老马嘶风:

喻人老而犹有雄心

老马为驹:

御老马如驹。喻失敬老之礼。《诗·小雅·角弓》:“老马反为驹,不顾其后。”郑玄笺;“比喻幽王见老人反侮慢之,遇之如幼稚,不自顾念后至年老,人之遇己亦将然。”一说比喻年虽老而犹有壮心,不虑后之难及。朱熹集传:“如老马惫矣,而反自以为驹,不顾其后,将有不胜任之患也。”故亦以喻不以老迈为嫌

弊车羸马:

破车瘦马

避世金马:

《史记·滑稽列传》:“(东方朔)时坐席中,酒酣,据地歌曰:?陆沈於俗,避世金马门。宫殿中可以避世全身,何必深山之中、蒿庐之下!?”后以“避世金马”、“避世金门”谓身为朝官而逃避世务

兵藏武库,马入华山:

兵器藏进武库,军马放入华山。谓天下太平

兵荒马乱:

形容战时动荡不安的景象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作战时兵马还没出动,军用粮草的运输要先行一步。后泛指行动前须作好准备工作 兵强马壮:

5

篇二:有关马的知识

有关马的知识

一、马的汉字

马的体质不同而造的用字——

骁(xiāo):好马。 驽(nú):劣马;跑不快的马。

性别

骒:母马。 骘:公马。

年龄

驹:两岁以下的幼马。

毛色

骠:黄色有白斑之马。

驳:马的毛色不纯叫"驳"。以后引申为一切东西,只要是成分不纯、混杂状态,便都叫"驳"。 骓:苍白混杂的马。

骊:纯黑色的马; 骃:黑色戴白花的马。

骐:青黑色有棋盘格子纹的马 。 骝:为黑鬃黑尾的红马;

骆:尾巴和鬃毛为黑色的白马。 骍:赤色马。

动作

驭:用手役使马。

驮:马背上骑着一个人,人手执一马鞭。

闯:人类设圈造门来拘束它,它却要时刻寻求往外冲,奔向更广阔的天地,冲撞出去,夺门而逃。 驰:马的步速极快。

驱:策马前行。就是用鞭子赶着马走,就是"驱逐"一词的最初本义。驻:马或马车停下来。

骑:两腿跨马背而坐。 驾:马系于车。

骀:马嚼子脱落。 驶:车马等快跑。

骋:马奔跑。 骎:马走得很快的样子。

骛:马乱跑,纵横奔驰 。 骤:马奔驰。 骇:马受吓。

用途

驯:马最早是野性的,只是由于人类的征服和饲养,才变成了家畜,其性情也变得温顺起来。

驸:驾副车或备用的马。 驿:传递公文或消息的马。

驲:古代驿站专用的车。 骈:两匹马并驾一车。

騑:古代驾车的马。 驷:四匹马并驾一车 。

骟:割掉马牛等的睾丸霍卵巢。 骣:骑马不加鞍辔。

骖:三匹马并驾一车。

形象、速度、体质

驽:能力低下的马 。 骁:好马。

骏:优良的马。 骥:骏马,好马。

骜:骏马。 驵:好马,壮马。

骅骝:雄骏壮丽的良马叫骅骝。 骕骦:古代良马名。

骄:长得体型格外的高大健壮的马。

骙:马强壮的样子 驺:养马的人

二、马的成语

? 汗马功劳:汗马,将士骑马作战,马累得出汗。汗马功劳原指战功,现也指对事业的贡献。天马行空:天马奔腾神速,象是腾起在空中飞行一样。比喻诗

文气势豪放。也比喻人浮躁,不踏实。(天马行空,独来独往,这种观念代

表了中国人特有的洒脱态度 。)

? 一马平川:形容地势平坦而开阔。

? 脱缰之马:比喻没有了约束的人或失去了控制的事物。

? 人高马大:白驹过隙

? 心猿意马:形容心事不定,就象猿猴跳跃、快马奔驰一样。

? 快马加鞭:骑的马本来就很快,再加上几鞭子来使马跑得更快。比喻快上加快。

(生活在这个快节奏而充满挑战的时代,你一定要快马加鞭,别让社会把你

甩在后面了。)

? 走马观花:指大略地观察一下。(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 下马看花:比喻停下来,深入实际,认真调查研究。

? 肥马轻裘: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马是财富的象征。)

? 香车宝马:华丽的车子,珍贵的宝马。指考究的车骑。

? 驷马高车:旧时形容有权势的人出行时的阔绰场面。也形容显达富贵。

? 驽马十驾:原意是骏马一天的路程,驽马虽慢,但努力不懈,走十天也可以到

达。比喻智力低的人只要刻苦学习,也能追上资质高的人。《荀子?劝学》:“骐

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对待工作要踏实肯干、全力以

付,要有驽马十驾的精神,不能马马虎虎,当马大哈,打马虎眼;对待学习

要刻苦认真,不能走马观花;)

? 汗马功劳:汗马,指骑马作战时马跑得大汗淋漓。比喻征战的劳苦。原指在战

争中立下的功劳,现在也指在各种工作或事情上作出的贡献。

? 老马识途:老马能够认识路。比喻富于经验的人在办事时熟悉情况,容易做好。 ? 犬马之劳:古时臣子对君主常自比为犬马,表示愿意象犬马那样替主子奔走效

劳。现在用"犬马之劳"表示心甘情愿为别人效劳。

? 马的精神:勇猛精进,忠贞不渝,忍辱负重,死而后已!

? 龙马精神:比喻人精神健壮。(龙的飞跃,马的奔腾,构成了中华民族崇尚的

“龙马精神”。)

? "老骥伏枥"语出曹操,比喻人虽老壮志犹在。

? 马革裹尸:用马匹把尸体裹起来。指英勇牺牲在战场。《后汉书?马援传》:“男

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

? 一马当先:比喻走在前列,带动别的人或事情,起带头作用。(“千军万马”是

一幅古战场的壮丽画卷,“一马当先”是一个英雄的特写。)

? 万马奔腾:形容声势浩大,进展迅速的壮丽景象。

? 风墙阵马:风力吹动下的帆,阵上的战马。形容气势雄壮,行进迅速。

? 人仰马翻:形容被打得惨败。也比喻乱得一塌糊涂,不可收拾。(马和人是古

战场的灵魂,那时,“人马”就是军队的代称,)

? 马首是瞻:意思是鸡一叫就把战车驾好,把井堵了,灶平了就看着我的马头冲

向哪边,以决定你们行动的方向。后来,人们用"唯??马首是瞻"比喻服从

某一个人的指挥或乐于追随某一个人。

? 马放南山:战争结束了,战马无用了,放开它自由奔往山野。形容一种在和平

环境里人们对战争威胁的麻痹松懈思想。

? 单枪匹马:一俱单身上阵。比喻没有旁人帮助,单独行动。

? 秣马厉兵:厉是磨的意思,兵是兵器;秣是喂养。把兵器磨好,把马喂好,形

容准备战斗。

? 兵强马壮:形容战斗力量的充足,也比喻势力的强大。

? 金戈铁马:戈,古代的一种武器,金戈就是金属制成的戈。铁马:配有铁甲的

战马。指战争,也形容战士的骏姿。宋词人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因亭怀

古》:"相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 鞍马劳顿:顿:困顿。骑马赶路过久,劳累疲困。形容旅途劳累。

? 招兵买马:旧时指组织或扩充武装力量。后比喻组织或扩充人力。

? 鞍前马后:马前马后。指追随左右。

? 马不停蹄:一匹好马很少是因为病老而终,多数都是因为聚累而亡,死在奔跑

向前的途中,“马不停蹄”指的就是这种境界。

? 戎马生涯:指从事征战的生活、经历。

? 马到成功:祝事功有成,莫不言“马到成功”。正以马之屡建大功,深得人心。 ? 戎马倥偬:形容军务繁忙。

? 人困马乏:人马都困乏了,形容体力疲劳不堪。

? 兵荒马乱:形容战争时期动荡不安的景象。

? 倚马可待:站在即将出发的战马前起草文件,可以等着完稿。比喻文思敏捷。 ? 车水马龙:车马往来不绝,形容热闹、繁华的景象。

? 走马上任:走马:骑着马跑;任:职务。旧指官吏到任。现比喻接任某项工作。 ? 溜须拍马:拍马:拍马屁。比喻讨好奉承。

? 人欢马叫:形容农村中热气腾腾、繁荣兴旺的景象。

? 声色犬马:声色,指歌声和女色。犬马指养狗和骑马玩。形容一种荒淫放浪的

生活。

? 马牛襟裾:比喻人不懂得礼节。

? 马瘦毛长:比喻人境遇穷困,就会显得精神不振的样子。

? 驽马恋栈:劣马惦着的只是马棚里的饲料。比喻无能的人只贪图安逸,无远大

志向。

? 率马以骥:用好马带领马群。比喻能者居先。

? 指鹿为马:比喻故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

? 盲人瞎马:比喻盲目行动,后果时分危险。《世说新语?排调》:“盲人骑瞎马,

夜半临深池。”(怎么办呢?只好抓紧学习,抓紧调查研究。要下马观花,不

能走马观花。)

? 悬崖勒马:在高高的山崖边上勒住马。比喻到了危险的边缘及时清醒回头。

篇三:西楚霸王项羽的故事

西楚霸王项羽的故事:

楚霸王项羽一生充满传奇色彩,其故事千古流传,成为中华文化

的一道亮丽风景:

1、彼可取而代也

秦始皇耀武扬威四处巡游,刘邦看了羡慕,说:”大丈夫当如是也!”。项羽看了藐视,说:”彼可取而代也”。( )

2、破釜沉舟

24岁起事,攻城略地,战功赫赫,27岁自封霸王,宰割天下,裂

土封王。巨鹿之战与秦兵作战,"悉引兵渡河,皆沉舟,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诸侯皆膝行,不敢仰视。( )

3、付之一炬

他攻入咸阳,大肆烧杀,阿房宫大火烧三月不熄。他把秦降王子

婴处死,一次就坑杀了二十万秦军的降卒,因而失掉了人心。

( )

4、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5、衣锦还乡

灭秦后他放弃当时全国的政治中心关中,而建都彭城(今江苏八

州),竟说什么'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 )

6、沐猴而冠 韩生建议项羽都(建都)关中,未被采纳。这个书呆子认为项羽

目光太短浅,骂了一通湖北佬--"人言楚人‘沐猴而冠',果然。"项羽听了无法忍受,架起油锅把韩生烹了。( )

7、刀枪入库、马放南山

项羽封刘邦为汉王,把刘邦封锁到巴蜀偏僻之地,又见刘邦烧了

栈道,以为天下太平了。没想到刘邦烧了栈道,还能"暗渡陈仓"。( )

8、划鸿沟为界

鸿沟,即现在的贾鲁河,在河南中牟县。楚、汉曾划鸿沟为界。 ( )

9、垓下之战 十面埋伏

10、四面楚歌

项羽困于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围之数重。一夜,闻汉军四面皆

楚歌,项羽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此乃张良瓦解楚军之计。

11、霸王别姬

项羽闻四面楚歌,披衣而起,独饮帐中。乃悲歌:"力拔山兮气盖

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柰何,虞兮虞兮柰若何!"后人称《垓下歌》。虞姬起舞和之,曰:"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义气尽,贱妾何聊生。"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虞姬歌罢,拔剑自刎,项羽抱尸痛哭。( )

12、无颜见江东父老

垓下一战,项羽全军覆没。最后舍命厮杀,冲出一条血路。突围

到乌江边,身边只剩下二十几名骑兵。乌江亭长撑来一只小船接应,劝项羽东渡。项羽苦笑道:"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

心乎?”"。仰天长叹"天亡我,非战之罪也!"最后拔剑自刎。( )

13、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篇四:通海民间传说

通海民间传说研究

高5012届11班 资瑞阳

中国有着五千年的历史,在这历史的长河中积淀着伟大的中华民族的智慧,而民间传说正是这些智慧的突出表现。作为一个华夏子孙我们有义务了解这些璀璨的民间传说。而了解这些就要从自己的身边开始,所以我选择“通海民间传说”这一课题进行研究。

为了了解通海民间传说,首先,我走访了一些主要的名胜,如:秀山、三圣宫、聚奎阁等拥有丰富故事的地方。之后,我向一些老人了解他们口口相传的故事。最后,我又查阅了一些文献资料最后进行整理,得到了我最终的研究结果。

通海在历史上也算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地方,大理国时期通海因为秀山是大理国王的“鹿苑”而成为滇南地区的一个重要的贸易中心。到了宋末,蒙古族开始进攻中原地区的时候,元世祖忽必烈就率军队从南面北上,此时的通海就成为了元军的一个重要的驻扎地。到了元末,朱元璋起兵反元,元朝的残余势力几经辗转,最后也是躲到了云南避难而通海再一次成为了元朝的中心城市,直到现在在通海的兴蒙乡还生活着蒙古族的后裔。而且关于元军的入滇还有一传说,传说蒙古王成吉思汗的孙子忽必烈统帅10万兵马入滇,乘革囊渡过金沙江后,来到河西曲陀关。在险峻的半山腰上,军困马乏,饥渴难耐。正在无计可施之时,忽必烈骑的高头战马扬蹄嘶鸣,不断在地上翻刨,尘土飞扬,遮天蔽日。不一会儿,刨出一个小塘,泉水滚滚而出,清凉可口,解除人马饥渴。忽必烈继续挥兵南下,日夺三关,夜占八寨,取得节节胜利。后来,人们在小塘边砌以石头,取名“马刨井”。

说起通海不得不说的几个地方,养育通海人民的杞麓湖,通海的中心聚奎阁,云南四大名山之一的秀山。

传说,曾经有一对青梅竹马的恋人,秀儿和麓儿,他们的家里很穷,但他们不离不弃。可是一个财主看上了美丽的秀儿,要秀儿嫁给自己,秀儿不从,心里只有麓儿,财主想了各种各样的办法秀儿都不答应。最后财主以为,只要麓儿死了,秀儿就会顺从。就以欠债为由逼迫麓儿,最终使他跳湖死去。秀儿得知麓儿死去,赶到湖边,终日以泪洗面。时间一天天过去,秀儿变成了一座碧山。因为此山是秀儿所变,所以后来人们把它称为“秀山”,而湖也改名为“杞麓湖”。此后正午时分,人们还可以见到秀山倒影在杞麓湖里,就像一对相拥的恋人。

相传很久以前,当今通海所处的地方是一片汪洋,通海人民这能在山顶耕种贫瘠的土地,由此当时的通海民不聊生,就算想逃荒四周是水也没有出路。就在此时,从现在的红塔区来了一位名叫李畔富的高僧。畔富就在湖东岸石笋丛立处,以禅杖戳通石穴,水即汹涌下泄。但恐湖水泄干,影响栽插,遂向石穴撒黑豆一把,霎时,黑豆变成石头,阻挡水势,湖水只能从石缝之中缓缓下泄。从此,杞麓湖四周现出良田万顷,人民得以安居乐业。这个洞也就被人们叫做“落水洞”。在这里海域通海八景之一的海门夕照:日夕时余辉遥映,白浪腾空。而畔富高僧治理了水患之后,就在秀山上久居下来。可是有一天,畔富高僧突然不见了,人们很是惋惜。在他不见后,人们在月明之夜常常能在他之前居住地前的林间听见笛箫的声音和山林野兽嘻戏的声音,人们都说这是畔富高僧不愿离去依旧在山中隐居保护着通海。后来笛箫声不见了,人们去寻找的时候,在林间发现了一块石头,如真人大小,手持锡杖,脚踏神龙。人人都说,这是畔富高僧修炼成仙乘龙而去了,于是人们在他住过的地方建了一座“畔富公影堂”来纪念他带给通海人民的幸福和安康。而在发现石头的地方人们又修建了畔富墓,因为这是畔富凡身死去的地方。而历史上的确有过神僧畔富,畔富,俗姓李,新兴州人,家巨富,喜参禅。他抛弃荣华富贵,到天常寺削发为僧。后来云游通海,爱这里山清水秀,住持秀山普光寺。后来,畔富在秀山拂

衲而逝,县人不忘他的功德,在秀山为他建祠,塑像,以示敬仰。昔人有诗云:“滔滔洪水一方愁,卓锡穿通入海流。在昔若无僧畔富,至今哪得秀山幽。”

与杞麓湖有关的还有一个忠贞烈女的传说,古时东卿的妻子卢氏貌美如花,在东卿死后,誓死守节。有一个土豪念卢氏的美貌想娶其为妻,就用武力逼迫卢氏,卢氏誓死不从,土豪便派人追赶卢氏,追逐中卢氏投湖自尽。凛凛正气,数百载不灭。于风定之时,湖水拖蓝一带长数十丈,宽数尺。这也就成了“通海八景”之一的“湖水拖蓝”。

在畔富治理了水患之后,于明代皇宫出现了一次水灾,这一次通海人效仿畔富给皇宫解了难。明代,永乐年间,皇宫中有怪龙为患,连日淫雨霏霏。皇帝诏天下僧道设坛祈禳,淫雨仍然不止。有人向皇帝举荐说:“河西赵云峰,信奉阿吒哩教,人称他阿吒哩,有降龙之术,陛下何不召他入宫一试。”皇帝即派钦差来到河西,请阿吒哩入宫降龙。赵云峰到了皇宫,略施法术,将怪龙收入瓶中,淫雨果然停止。永乐皇帝大喜,赐赵黄金千两,赵拒不收受,带着瓶中的怪龙回到河西,安放在南山乡茶山下的堰塘中。因为这一怪龙有九个头,所以塘名就叫“九龙池”。怪龙在九龙池安家后,爱这里山清水秀,也就不再作怪,日日夜夜吐出清泉,灌溉着龙池四周的田园。赵云峰把怪龙安置之后,又将瓶中的几十条小龙带到他的家乡北乡坝,放在坝子四周山脚水塘里。这些小龙各显其能,也吐出泉水,北乡坝再不愁没水栽田,年年五谷丰登。阿吒哩死后,河西很多村子都为他立庙、塑像。

从杞湖边向南走,不远就能见到“聚奎阁”。相传,曾经有两个人一起结伴读书想要考取功名。两人都是很聪慧的,才华出众,都有希望考取极好的功名。此时文曲星托了一个梦给两人,对两人说:“我有两件宝物,欲赠给你们两个。”说着便掏出两支笔和一个官印,又说:“有了这两支笔,将成为一个优秀的老师,教出极其优秀的学生;有了这个官印,就能高中状元。”说罢,二人醒了过来,枕边放的便是文曲星梦中拿出的东西。后来一人取了一样宝物,分头回家。得到笔的那个人将笔插到了秀山上,这两支笔变成了两座石塔,这便是“双文壁”,此后通海的文风大盛,文人代出。实际上双文壁位于秀山苗圃大门前左右两旁,塔为双塔,共七层同为方形砖石砌筑,高4.6米,底层边各长1.2米。双文壁建于明代,为地方人士为陪修文风而设计的塔,双塔虽然小巧,但由于设计细腻,《中华古塔》一书特将其收编。而得到官印的那个人从此后不再学习,整天把玩手中的官印,最后名落孙山。在回家路上,他羞愧难当,将官印丢下自己云游去了,这个官印就变成了现在的“聚奎阁”。关于聚奎阁还有另一个传说,在聚奎阁下面有一口井,井中有一条恶龙,聚奎阁的样子之所以像官印就是为了震住恶龙,如果聚奎阁一倒恶龙便会出来再次危害人间。实际上聚奎阁位于通海县城中央,阁为攒尖顶式四方单体三重檐建筑。始建于明·万历年间,历清·康熙时一次大火被毁,继而恢复。至清·光绪二年,因民屋起火,阁又被焚毁,光绪五年(公元1879年)重建而成并保存至今。占地226平方米。因为建聚奎阁时所需木料都采用了南方铁栗树,并且是中国营造法式的榫铆结构。建阁至今135年间,通海曾发生过两次大地震(公元1915年、1970年),城中大部份民居都垮塌,而聚奎阁却安然矗立城中,这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结构的科学性,当然也包括用料的珍贵。上世纪1993年被省政府公布为“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

从聚奎阁继续向南走,就来到了通海的文庙,虽然通海的文庙不如建水的出名,但是因为通海有过阚祯兆这样的“艺术骑士”上香祈福的人也是颇多。在文庙的北面照壁上有四块青石板,石板上写有“礼乐名邦”四个大字。朱阳,福建人,翰林,清乾隆二十六年,任通海知县。衙门冷冷清清,告状的人寥寥无几。一日,朱阳微服漫步县城街头,行至阁楼下,只见那里有四条大青石,上面端坐着八位乡老吸着旱烟,正在为两个乡人排解纠纷。不多时排解完毕,乡人言归于好,笑着离去。朱阳恍然大悟:哦!原来这里就是断案的地方。朱阳回衙门后,将退回讼案不多,以及所见到的县内讲文学、习礼仪等民情一一上禀,故上峰赠予通海“礼乐名邦”称号。

朱阳为了考察通海有无真才实学之士,又将“礼乐名邦”四字手书一式三份,每个字按其上下左右结构分别拆开,要通海士子重新组合起来。有一士子,经过观察,略加思考,竟按原来笔势组成了“礼乐名邦”四字。朱阳大喜,遂刻石嵌于南门月城内照壁之上,今移嵌于文庙大照壁。 继续南上就到了通海最出名,也最具有故事的秀山。

秀山在众多山峰之间只能算是小巧玲珑的,而且风景也不算是出众,但是她也和“金马”“碧鸡”“点苍”并称为“云南四大名山”这些都只因为山上的故事。秀山上有匾联150多块,而且多是名人所书,所以秀山有着“匾山联海”的美称。而且秀山除了“匾山联海”的称谓还有一个就是“碑林”,山上有古碑近100块,而被誉为“秀山碑林之首”的“普光山智照兰若碑”更是有着极其重要的历史价值。

当年立碑时是宣光七年,又为明洪武十年。当时朱元璋起兵一举击溃元朝大军,统一了中原,改国号大明,年号洪武。元朝的皇帝被迫逃到辽宁,不久便死去了。而他的子孙仍以元朝的名义活动,改年号宣光,并且统治着云南,这就是历史上的北元。在这期间云南由梁王率一隅军队把守,也就近千人。当洪武十四年明朝大局已定,朱元璋派沐英率十万大军出伐云南,梁王因人数之差惨败于明。这时元朝才真正灭亡,云南也才纳入明朝的版图。因此导致了元朝统治中原88年,而统治云南128年,相差正好40年。而且碑中记录了普光寺的历史,更重要的是记叙了当年都元帅所管辖的范围以及当年忽必烈入侵云南时的驻军情况。碑文记载当年都元帅统治着通海、文山、建水和越南的一大部分地域。当时都元帅到曲陀关驻扎了十五个隅,共一万余人。当占据云南后都元帅和他的军队过着“马放南山,刀枪入库”的平静生活。而且宣光时期的碑世界上仅仅有六块,而“普光山智照兰若碑”就位列其中。而关于这块碑的底座也有一个传说。 太上老君炼仙丹,当时一共建了两座炼丹炉,一座建在天宫,一座建在地上。地上的那座就建在现沁阳境内的神农山紫金顶上。为了炼好仙丹,玉帝还派了一只赑屃、两只白仙鹤给老君当助手。白仙鹤飞遍太行山,寻找灵芝瑶草,赑屃品尝炼出来的丹丸药性。每每金丹出炉,经赑屃品尝定了药性,再由白仙鹤飞送天宫。到了秦朝,秦始皇统一中国,登上了至高无上的皇帝宝座,每天吃着山珍海味,穿着绫罗绸缎,戴着金银玉器,享尽了人间的荣华富贵,所以他最怕死。他说人只要一死,再多再好的东西也就都归别人了。为了寻找长生不老的灵丹妙药,秦始皇派出了许多人马,上华山,下瀛州,入东海,到处寻仙访道,可这些人马到头来不是扫兴而归,就是渺无音讯。后来听说太上老君在太行山紫金顶炼丹,就亲自带领人马,日夜兼程,浩浩荡荡,朝河内郡赶来。太上老君当然知道秦始皇的作为,心想:要是秦始皇这样凶残暴虐、杀人不眨眼的昏君得了仙丹,长生不老,那还会有老百姓的活路吗?所以不等秦始皇到来,他便一脚蹬翻了炼丹炉,背起丹葫芦跨上青牛,驾起祥云返回天宫了。赑屃、仙鹤在外还没回来,老君走得太急,竟把这两个神物留在了凡间。秦始皇带领大队人马爬上紫金顶,见山上炉倒火灭,丹净药绝,空无一人,顿时恼羞成怒,下令把山上的一切全部毁净灭绝。搜山时,赑屃、仙鹤回来了。赑屃、仙鹤没有得到老君的指令,不敢贸然返回天宫。略一犹豫,竟被秦始皇捉住。秦始皇高兴地说:“有这两个仙物,吃了也能长生不老。”再说这赑屃、仙鹤,毕竟是天上仙物,哪能在人间受此侮辱!赑屃一急,就现了身,和紫金顶的山石紧紧连为一体,任凭千军万马也休想挪动半点。仙鹤呢?急忙把脖子一伸,两翅一展,变成了松树,根扎危崖,枝伸天际,任你武艺再好的士兵也到不了它跟前。秦始皇没法,只得灰溜溜地回去了。俗话说:“千年龟、万年鹤。”赑屃、仙鹤留在人间,成了长生不老的象征。因为紫金顶上的松树是仙鹤变成的,树身一色白亮,所以叫白鹤松,也叫白皮松。后来,南蛮知道了赑屃的来历,就想偷走。当地群众知道后,就在赑屃背上立了一座七尺高的大石碑,还修了碑楼,保护起来。朝山的善男信女登临紫金顶,都要专门到赑屃身上摸一摸,以消灾祛病。在老君殿后边,至今还有一大堆灰白色的软石头,据说就是老君蹬倒炼丹炉流出的东西,虽无长生不老之神效,却能治疗多种疾病,人们称做老君石、丹炉遗石,又因它质地松软,手能抠动,又叫“抠石”。

从秀山脚拾级而上,一路上都是文化的积淀,传说充盈在其中。

向上便来到了,畦町王庙,里面供奉的不是神而是云南本地的英雄,畦町王和毋波、段思平。而段思平正是大理国的开国皇帝,而他的成功据说和秀山是分不开的段思平在联合东爨乌蒙三十七蛮部征讨大义宁国杨干贞之前,曾经“祷于 秀山神祠”。这也反映了他对 秀山神灵的敬仰和信任。他灭大义宁国,建大理国后,改通海郡为 秀山 郡,改 秀山 为玉隐山。第三件是他举事成功后到 秀山 还愿,在 秀山 上修建了田勾町王庙、慈云寺、普光寺等庙宇,并铸 铜 像一百余尊。

旁边就是三元宫,三元宫中曾经有过一株茶花,月夜盛开,在皎洁的月光下,花瓣款款起舞,姿研冠绝。花残落地,风骨仍存,片片仰而不俯,称为“宝花玩月”。此茶花旧在三元宫前,弘治初年贡入御苑,其花不开,仍发回本观,花复开。落时瓣皆仰而不俯,月夜姿妍,为土酋所伐,至今花信不复传矣。

向上来到了登瀛桥,据说原来的通海少女个个貌美如花,可是美中不足的在于,通海女人的风骚也是远近闻名的。当地有一个贤人就对乡邻说:“你们看登瀛桥那不就是秀山的下体吗?”大伙一看果真如他所说。贤人就接着说:“秀山的下体正对着通海城所以才这样,只要立一面照壁一挡就好了。”大伙照做后,果然通海的风气有了很大的改善,周边的人也都知道通海女人的贤德。

再向上,到了普光寺,这里就是“普光山智照兰若碑”的所在地,而在这块碑的对面有着另一个大看点。一座有着典型的元朝建筑风格的观音寺。这座寺庙最吸引人的是,玉米杆杆做大梁,竹篾做窗子,糯米粑粑做围墙。而且在里面供奉的千手千眼观音身上还有一段美好的传说,在一个绿树环绕的小村庄,这就是救苦救难的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三皇姑妙善的出生地瓦固村。相传在南北朝时期,有一位姓妙名庄严的人在瓦固一带建立了兴林国,号称妙庄王。妙庄王迎娶本地郄庄村郄武燕为妻,相继生下妙音、妙颜、妙善三个女儿。妙音、妙颜长大后招了驸马,过起了荣华富贵的生活。三女儿妙善饱读经书,聪颖贤惠,常怀忧国忧民之心,久而久之,便有了出家修炼以解脱世俗凡间痛苦的念头,也因此与父亲发生了激烈冲突。妙庄王要为三皇姑挑选驸马时,三皇姑向父亲提出了三个不可能实现的条件:一是要选天上降龙伏虎之将;二是要天边星星月亮做嫁妆;三是要王母娘娘亲自来保媒。妙庄王一气之下,也提出要三皇姑办成三件事:一是要三皇姑一夜之间,一个人磨出皇宫御宴三天所用的白面;二是要三皇姑一夜之间,捡开三石掺杂在一起的谷子和芝麻;三是要三皇姑在寒冬腊月一夜之间在御花园里种出百花。妙庄王本想吓退女儿,谁知女儿的诚心感动了神灵,结果一夜之间,判官小鬼帮其磨完了三天的面;蚂蚁和家雀帮其捡开了三石谷子和芝麻;百花仙子帮其种出了百花。妙庄王无可奈何,只得答应三皇姑到白雀庵出家,但下旨要其带发修行。白雀庵地处县城东北的白佛村。当时的白雀庵尼姑众多,而距此不远,还有一座白佛寺。白佛寺的和尚在村中胡作非为,对尼姑多有不敬,这事传到兴林国,却被说成尼姑和和尚淫乱。妙庄王听到后怒不可遏,觉得丧失了皇家体统和佛门尊严,一气之下,命三千御林军火烧白雀庵和白佛寺,结果数百僧尼葬身火海。危难之时,下界的火光和哭声惊动了天上的值日官韦陀,将三皇姑从墙里推到墙外,保全了三皇姑的性命。三皇姑遭此大难,不敢停留,于是就沿着大路一直西行,暂避于邢台双楼的三台山,后来闻听苍岩山是修行的好地方,便历经千辛万苦,来到井陉。苍岩山悬崖林立,峰峦叠嶂,苍鹰难飞,猿猴难渡。正当三皇姑为人间无路、上天无门而恸哭的时候,被天界巡视官太白金星发现。太白金星派出一只斑斓猛虎,驮着三皇姑上了苍岩山。三皇姑面壁修行九年,终于修成正果。再说火烧白雀庵之后,妙庄王身上长出了如婴儿小脸般的人面疮,御医都束手无策。一游僧告诉他,要想除掉病根,须用亲生儿女的手和眼做药引。妙庄王派人去问大女儿,大女儿不情愿,问二女儿,二女儿也是百般推脱,无奈之下,只得派出大臣上苍岩山寻找三女

儿。三皇姑毅然挖下一只眼,剁下一只手,交给大臣带回。妙庄王病好之后,亲到苍岩山敕封三皇姑,要还女儿“全手全眼”,可谁知传令官却误传成了“千手千眼”。这就是以后各地寺庙中供奉的千手千眼大慈大悲观音菩萨。以后由于连年战乱,妙庄王的两位驸马相继被杀,两位皇姑效法三皇姑遁入空门,潜心修炼,也终于得道成仙,先后成为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分别在山西的五台山和四川的峨眉山修炼。再后来,兴林国江山败落,妙庄王夫妇二人看破红尘,也舍弃皇位皈依佛门。皇后郄娘娘被如来佛祖封为万善菩萨,妙庄王凡心未灭,被封了个“讨饭菩萨”。隐身在普陀山的凉亭和路边的小佛龛里。

在秀山的半山腰上有一座小亭,名叫“凤仪”,相传汉时,秀山上绿草如茵,山花烂漫。一日,细雨蒙蒙,阳光灿烂,有朱凤翔宇于秀山之半,引来百鸟翩翩起舞。后人在此建“凤仪亭”,题“凤亭花雨”,以志凤凰来仪之盛事。

明,“靖康之役”,建文皇帝逃出京城,来到云南武定狮子山出家,称应文大师。为躲避明成祖追捕,经常云游四方。而有一段时间建文帝就居住在秀山上的慈仁寺里。而且关于建文帝在通海还有很多传说。一日,建文皇帝云游滇南,来到通海的西山。又饥又渴,看见地里种着的萝卜又大又白,就拔了一个,削去外皮生吃解渴。忽然见到一个庄稼汉远远走来,他非常尴尬,不小心,刀削手指,鲜血染红了手中的萝卜。庄稼汉见有人偷吃萝卜,气愤地责问:“为什么偷吃我的萝卜?”建文皇帝灵机一动,反问:“你种的萝卜是红的还是白的?”回答说:“是白的。”建文皇帝将手中的萝卜一举说:“我吃的是红的。”话音刚落,他手中的萝卜整个都变成紫红色。庄稼人十分惊讶,跑到地里一连拔起几个查看,个个都是紫红色的。从此,西山山这贫瘠的红壤地里种出的萝卜都是紫红色的。通海特产紫萝卜也就世世代代流传下来。另一个传说是说,建文帝曾避难于杞麓湖畔的海潮寺内,盛夏之夜,蚊子、青蛙的鸣叫声扰得他难以入眠,他便喝叱了一声:免朝。后来海潮寺内便再没有蚊子,寺外一公里外也再没有蛙鸣。

秀山上最有名气的寺庙当属“涌金寺”,相传铁牛和尚一日做梦,梦见在秀山顶上“地涌金莲”。醒后和自己的小徒弟说了,徒弟说自己也有如此一个梦,他心里暗想着一定是一个佛家宝地,于是就四处化缘建了“涌金寺”。在建造涌金寺的时候出现了一个意外,修建古柏阁的柱子因为工匠的疏忽坏了一根,因为这整个工程都停了下来。在人们一筹莫展的时候鲁班正好在通海,于是人们就像鲁班请教,鲁班听后用施工留下的锯末重新做了一根和原来的一模一样的柱子,这根柱子就被叫做“锯末柱”。另一个意外则是,在建造是山上的和尚也参与进来。一日,一个小沙弥从山下抬一根柱子上山,到了半山小沙弥靠着树想休息一会就睡着了,醒来后发现柱子不见了,四处寻找后才发现柱子被树包起来了,这就是山上的一景“树包柱”。至今仍存,而且柱子上的榫眼清晰可见。

在通海不仅仅名胜中有传说,通海人的身上也蕴含着丰富的传说。

明代天顺年间,广西全州举人蒋良带着夫人郭氏赴任河西知县。到任后不久,郭氏生一子名升。夫人不幸病卒,因无人抚养幼子,又娶通海陈氏为继室,陈氏生一子名冕。两个孩子都聪明过人,县人以两凤生二龙赞之。不几年,陈夫人也去世。蒋良任期届满,因为官清廉,余俸不多,只好以一马负二竹篮,把两个孩子各置竹篮之中,载归家园。后来,蒋升仕至户部尚书,蒋冕仕至礼部尚书,县人称之曰“一马驮双相。”蒋冕为官后,曾有诗寄外祖家云:“通海城西我母家,少年骑竹绕庭花。依稀记得曾游处,芳草垂柳路不差。”

葛中选,明代河西城内人,官至苑马寺卿,故县人皆称他为葛苑马。他生性聪慧,自幼能识鸟音。一天,中选随母亲到河边洗衣服,听乌鸦连叫数声。他对母亲说:“乌鸦说,姑妈死了。”母亲大怒,责备他为何出此不祥之言。正当此时,报丧人已找寻到河边。过了半年,中选与父亲同去扫墓,老乌鸦飞来乱叫不止,他又对父亲说:“刚才老鸦讲,要你去买棺材。”父亲信疑

篇五:马年说马

马年说马专题:

一、拓展阅读

马年说马

时光荏苒,转眼又是一年,“银蛇腾空去,烈马飞奔来”。农历马年的脚步声渐渐临近,已经闻到了马鸣的气息,不由得对马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搜罗一些与马有关的话题,把马细数一番。说马的成语颇多,最常见和常用的是“马到成功”,这句词语用到马年上也有意义。“老马识途”用在十二生肖上,寓意着又是一个马年轮回。

马是一种草食性家畜,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原产于中亚草原。马是人类驯化最早的动物之一,山东章丘龙山城子崖的考古发现证明,4000多年前的先民已开始养马,这与古籍中“相土作乘马”的记载的时间差不多。相土已懂得用四匹马驾车作为运载工具,说明活动于黄河流域的商部落畜牧业的发达。马的祖先是生活在5000万年前新生代、第三纪、始新世的始祖马,始祖马最早生活在北美的森林里,以嫩叶为食。进化到中新世时出现草原古马,从此马便开始以草为食,转为草原生活。活动于西伯利亚的北方游牧民族驯化马的历史更为长久,他们大约在5000年前已经将野马驯服,并套上笼头拉车了。“相土作乘马”十之八九还是受了西伯利亚人的影响。

马是有灵性的物种,它在人类文明社会发展中立下了“汗马功劳”。传说古时的马有双翅,叫天马。它地上会跑,水中能游,天上能飞,是一种极有威力的动物,后来它在玉帝殿前做了一匹御马。天马因玉帝宠爱,渐渐骄横起来,时常胡作非为。一日,天马出天宫,直奔东海要硬闯龙宫,守宫门的神龟带领虾兵蟹将阻挡,天马恼羞成怒,飞腿踢死了神龟。东海龙王告到天宫,玉帝便下令削去天马双翅,压在昆仑山下,下令300年不许翻身。后来,人类始祖要从昆仑山经过,天宫御马园的神仙便给天马透了信,并告诉天马如何才能从山下出来。当人祖经过时,天马大喊道:“善良的人祖,快来救我,我愿同您去人世间,终生为您效力。”人祖听了,生出同情之心,便依天马所言,砍去了山顶上的桃树,只听一声巨响,天马从昆仑山底一跃而出。

天马为了答谢人祖救命之恩,同人祖来到人世间,终生终世为人祖效劳。马平时耕地拉车、驮物、任劳任怨。在战时,披甲备鞍,征占沙场,同主人出生入死,屡建战功。从此,马和人就成了形影不离的好朋友,马与人类的关系,其亲密程度,是任何家畜所不能比拟的。马以它那聪明、勇敢、灵敏、忠诚、耐劳的特征,成为人类得力的助手,马给人类立下了奇功,无怪古人将马作为“六畜之首”来评价了。当玉帝准备挑选十二种动物生肖时,马就成了人类推选的动物之一。玉帝也因马立功赎罪,有助于人而允许马当上了生肖,排行第七位。

我国很早就有了评定马的专著《相马经》,传说是伯乐的作品。“相马”顾名思义就是看马,相马的第一步就是看马的头部,因为头部是马的品种、质量、体能、齿口最明显的外部表现。古人依据马的头部形状,形象地将马分为直头、兔头、凹头、楔头、半兔头等几种。所谓的赤兔马的“兔”,应当是指马的头形。

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帛书中就发现了一本手写的《相马经》,其中的一篇说“得兔与狐,鸟与鱼,得此四物,毋相其余”。在第三篇中又对这些话作了解说,“欲得兔之头与其肩,欲得狐之周草与其耳,欲得鸟目与颈膺,欲得鱼之鳍与脊”。这些记载,说明了在古代兔形的头是好马的重要外在标准,也说明了得到兔头的好马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马是战争之神器,在冷兵器时代的战场上,马是主要战争交通工具,骑兵部队是最具威慑力的军事力量,几千年的刀光剑影中,无数匹马和人一起创造了历史。汉武帝刘彻为获取西域的名马,甚至不惜发动一场战争,他派李广利将军率众远征击大宛,所得的战利品只是十几匹名贵的“汗血马”,命名为“汗血宝马”,也被成为“天马”。成吉思汗的铁骑横扫欧亚两大洲,大清帝国也是跨马争天下,历史让人们更深刻地认识到,没有任何动物像马这样影响着人类历史。人对马的依赖胜过一切动物,甚至有时超过人本身。

马还是文化艺术的模特,几千年来,以马为题材的绘画艺术,堪称中国的一绝。从秦始皇陵出土的挽车陶马、汉代简洁质朴的黑漆木马,到造型优美的唐三彩马;从西汉骠骑将军霍去病墓上那浑厚粗犷的马踏匈奴石雕,到唐太宗李世民昭陵祭坛区的六匹石刻骏马;从唐代曹霸画马到现代美术大师徐悲鸿创作的《奔马图》,无论是雕塑还是绘画,也不论是青铜,还是陶瓷,马的形象栩栩如生。在创作上无论是现实主义手法,还是浪漫主义创意,都把马的神情和内在风貌表现得淋漓尽

致,深深博得中外人士的青睐和赞美。

文学作品中对马的描述也是神乎其神,《西游记》中唐三藏跨白龙马西行,孙悟空在天庭御马园的官职也是弼马温,他竟然“天马行空,独往独来”。西楚霸王项羽兵败垓下无颜见江东父老,自杀前却将爱马乌骓托付给亭长,此马因此而名扬千古。三国时代,有“人中吕布,马中赤兔”之说,又有“人中张飞,马中玉追”的比喻。《三国演义》出神入化的描写,使这些烈马威名长存。 马的功绩不胜枚举,马是生产力的象征,它在游牧文明和农耕文明中,马都是不可缺少的帮手,也就是说马就是生产力的标志。马是农耕生产的多面手,拉车犁地、山地驮物、陆路运输都是行家里手,这才有了“茶马古道”,城乡道路才命名为“马路”。马还是文化舞台上的演员,自古就有“马戏团”,你看马儿一身戏剧装扮,演员骑在马上做着各种戏剧动作,引得观众瞩目观看,还时不时报以热烈掌声。

翻开《辞海》,马字的成语词汇不是最多,也是很多,现实生活中以马比喻的话题比比皆是。选才用人者被称为“伯乐相马”;人之交往中的诚意常有“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细数起马的歇后语来,也是“马背上看书--走着瞧”;进入高科技战争时代,昔日的战马只好“马放南山”了;随着农业机械化的普及,农耕马匹也只能“下马观花”,也会在休闲观光的“车水马龙”中陪人们照相合影了。尽管这样,草原上牧羊人还是骑马放牧,喝着马奶子酒和茶,拉着马头琴,享受着时代的惠泽。城乡马路上机动车在奔驰,马路上已不见马的身影,可在那交通闭塞的深山老林里,马匹还是原始的交通工具。在马戏团舞台上、竞技运动场上、影视剧拍摄镜头前,英姿飒爽的马儿还是不可替代的“角儿”。

关于马的话题不胜枚举,马儿永远是人类的挚友,人们用姓氏、域名、实物、典故来记载它,用文字和语言 来赞誉它,用歌唱来颂扬它。单就十二生肖的轮回,马永远也不会淡出人们的视野。马年有马年的好处,俗语道“午马年,好种田”。马年的春风已经孕育,春风得 意马蹄疾,在马年的春天里,愿马儿给我们带来好运,愿马给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送来幸福。当人们“马年吉祥”祝福后,有发自内心的“龙马精神”所驱使,在实 现“中国梦”的征程上扬鞭策马,必定马到功成。 (摘编自香港《文汇报》 文:卞允斗)2014年1月14日

二、他山之石:有关马的成语:

脱缰之马、天马行空、舞刀跃马、 万马奔腾、五马分尸、悬兵束马、香车宝马 、信马由缰、悬崖勒马、心猿意马、以鹿为马、饮马长江、一马当先、倚马可待、一马平川、倚马千言、招兵买马、指鹿为马、走马到任、走马观花 、蛛丝马迹、牛头马面、匹马单枪、匹马当先、拍马溜须、千军万马、骑马找马 、青梅竹马、人欢马叫、人荒马乱、人喊马嘶 、人困马乏、戎马生涯、人强马壮、人仰马翻、束兵秣马、识途老马、君子一言,快马一鞭、厉兵秣马、龙马精神、老马识途、立马万言、驴年马月、鞍前马后、临崖勒马、马不停蹄、马到成功、马到功成、马放南山、马翻人仰、马革裹尸、马马虎虎、盲人瞎马、兵荒马乱、丹书白马、高头大马、毁车杀马、横刀跃马、汗马功劳、猴年马月、呼牛作马 、害群之马、金戈铁马

塞翁失马,安知非福;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

拳头上立得人,胳膊上走得马;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牛头不对马嘴;

风马牛不相及; 死马当活马医、射人先射马;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兵马不动,粮草先行、

三、他山之石:有关马的俗语:

矮子骑大马:上下两难 八匹马拉不开:难分难解

长颈鹿进马群:高出了头 长袍马褂瓜皮帽:老一套

城隍爷的马:样子货 船头上跑马:走投无路

风马牛:不相及 横过马路:左顾右盼 猴子骑马:一跃而上 黄狗当马骑:乱来

见了骆驼说马肿:少见多怪 将军不下马:各奔前程(比喻各走各的路)

揪着马尾巴赛跑:悬 烂泥马捏神像:没上好心肠

马背上看书:走着瞧 马尾巴提豆腐:串不起来

盲人骑瞎马:乱闯 牛背上放马鞍:乱套了

骑马不带鞭子:拍马屁 骑马过独木桥:回头难

骑马过闹市:岂有此理 瘸子骑瞎马:各显所长

四、材料链接:高考作文《诚信》——赤兔之死

建安二十六年,公元221年,关羽走麦城,兵败遭擒,拒降,为孙权所害。其坐骑赤兔马为孙权赐予马忠。

一日,马忠上表:赤兔马绝食数日,不久将亡。孙权大惊,急访江东名士伯喜。此人乃伯乐之后,人言其精通马语。

马忠引伯喜回府,至槽间,但见赤兔马伏于地,哀嘶不止。众人不解,惟伯喜知之。伯喜遣散诸人,抚其背叹道:“昔日曹操做《龟虽寿》,‘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吾深知君念关将军之恩,欲从之于地下。然当日吕奉先白门楼殒命,亦未见君如此相依,为何今日这等轻生,岂不负君千里之志哉?”

赤兔马哀嘶一声,叹道:“予尝闻,‘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今幸遇先生,吾可将肺腑之言相告。吾生于西凉,后为董卓所获,此人飞扬跋扈,杀少帝,卧龙床,实为汉贼,吾深恨之。”

伯喜点头,曰:“后闻李儒献计,将君赠予吕布,吕布乃天下第一勇将,众皆言,‘人中吕布,马中赤兔。’想来当不负君之志也。"赤兔马叹曰:“公言差矣。吕布此人最是无信,为荣华而杀丁原,为美色而刺董卓,投刘备而夺其徐州,结袁术而斩其婚使。‘人无信不立’,与此等无诚信之人齐名,实为吾平生之大耻!后吾归于曹操,其手下虽猛将如云,却无人可称英雄。吾恐今生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后曹操将吾赠予关将军;吾曾于虎牢关前见其武勇,白门楼上见其恩义,仰慕已久。关将军见吾亦大喜,拜谢曹操。操问何故如此,关将军答曰:‘吾知此马日行千里,今幸得之,他日若知兄长下落,可一日而得见矣。’其人诚信如此。常言道:‘鸟随鸾凤飞腾远,人伴贤良品质高。’吾敢不以死相报乎?”伯喜闻之,叹曰:“人皆言关将军乃诚信之士,今日所闻,果真如此。"

赤兔马泣曰:“吾尝慕不食周粟之伯夷、叔齐之高义。玉可碎而不可损其白,竹可破而不可毁其节。士为知己而死,人因诚信而存,吾安肯食吴粟而苟活于世间?”言罢,伏地而亡。伯喜放声痛哭,曰:“物犹如此,人何以堪?”后奏于孙权。权闻之亦泣:“吾不知云长诚信如此,今此忠义之士为吾所害,吾有何面目见天下苍生?”后孙权传旨,将关羽父子并赤兔马厚葬。

【简评】此篇临场作文,令人拍案称奇。一是故事新奇。作者以熟谙三国故事为基础,编撰了赤兔马为诚信而殒身的感人故事,其想象力实在丰富。二是立意高远。文章将赤兔马拟人化,让它在同伯喜的对话中,显示对关羽与董卓、吕布两类人物的褒贬,实现了“真英雄必讲诚信”的主题;且以“鸟随鸾凤飞腾远,人伴贤良品质高”一联,“物犹如此,人何以堪”一句,抒写了人生当择善而从、唯诚信是瞻的志向,使文章的立意更上层楼。三是语言老到。通篇遣用纯熟的古白话,散整错综,明白畅晓,文采飞扬,这种老到的语言功夫,是众多考生无法望其项背的。得分:60分。 专访蒋昕捷:我如何写满分作文《赤兔之死》(节选)

蒋昕捷是在妈妈的电话中得知自己的作文得了满分,他说,当时很难形容自己的心情,因为用古白话书写高考作文,能否得到阅卷老师的认同,心里也没个底,但他坚持认为,写这样的故事用古白话更恰当,表现历史人物更生动,当然自己运用起来也更自如。刚拿到题目时,他觉得这次作文题目入手比较容易,但要写好很难,当做到现代文阅读时,文章中恰好提到了赤兔马,他一下子像见到了老朋友,随之吕布和关羽的形象也浮现在脑海中,他联想到这两个人物都与“诚信”相关,可以用到作文上,但如果单纯做成人物评论,作文就缺乏感染力。接着他想到赤兔马早年跟从吕布,后来又追随关羽,关于“诚信”的话题,它应该是最有发言权的,于是就编撰出赤兔之死的故事。整个写作花了50分钟的时间。

一位阅卷老师在作文评语中写到“明白晓畅,文采飞扬,这种老到的语言功夫是众多考生无法望其项背的”,作为一名高中学生在高考临场作文时如何能发挥得如此自如?蒋昕捷告诉记者这要归功于平时的积累。从5岁的时候,他就迷上了听袁阔成的《三国演义》,小小的半导体成了他最亲密的伙伴,一天要听七八场书。上小学后,他开始读古典名著,《水浒》、《西游记》、《红楼梦》,尤其是《三国演义》,他酷爱文中描写的那个猛将如云、谋事如雨的时代,读了至少三四十遍,很多章节都能熟读成诵。除了古典文学,他还喜欢读鲁迅的杂文、钱钟书的小说和一些名人传记。也

许是因为阅读广泛的原因,他的语文成绩一向不错。高中开始,老师要求他们写日记、周记,文体不限,他就最喜欢用自己擅长的古白话抒写,偶尔也作诗、填词。但蒋昕捷也坦率地承认,自己的议论文常写不好。

虽然对文学有如此之浓的兴趣,蒋昕捷的高考志愿却填的全是计算机系。他说,从高中开始对计算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尤其是编程方面。古今中外不少学者都是文理兼通,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也是融会贯通的,自己也希望能成为这样的人,但在现实中,这种矛盾却总让他一筹莫展,看文学书籍要花时间,做理科练习同样也要花时间,由于理科较为薄弱,老师和家人常督促他多做题目,他却总有点排斥心理,结果高考果然“吃了亏”,数学题有好几道明明会做却因为计算错误白白丢分。以后不管学文科还是理科,他两样都不想放弃,看来这样的“时间冲突”以后一直都会存在了。

作文要想写得好有什么秘诀呢?记者问了很多热心家长最关心的问题。蒋昕捷笑笑说,其实古人早就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最重要的是平时的积累,要博览群书,尤其是中外名著,光靠课本上的几篇文章远远不够。另外“留心处处皆学问”,比如高考前一天的晚上,他看央视8套节目,正好是专家在评论一部电影,用到“物犹如此,人何以堪?”的句子,他立即就记在心里了,结果就在高考作文中用到了。还有像“鸟随鸾凤飞腾远,人伴贤良品质高”的句子都是从评书中听来的。

老师眼中的蒋昕捷

语文老师蔡玉英说,得知蒋昕捷高考作文得了满分她既高兴又很惊讶,蒋昕捷真是闯出的一匹黑马!因为班上有好几个同学作文都不错,在区里市里作文比赛还得过奖,蒋昕捷却不在其中,但再想想他能得满分也在情理之中,因为他的语言功底是最好的,感悟力也非常强。平时每周都要求大家写一篇随笔,题目不限,蒋昕捷就常常用古白话文写作,非常简练,有的只寥寥数笔,却很有灵气。由于语文功底不错,蒋昕捷在语文上几乎不花工夫,除了平时爱看课外书。学校给高中学生开出了20多部中外名著,他都阅读得非常认真,对古文和章回小说尤其感兴趣。有一次语文课上讲到方苞的《左忠毅公逸事》,老师要求学生上黑板将相关内容编写成对联,蒋昕捷编得最好。《三国演义》中很多描写人物的对联他都能倒背如流。但平时考试他的作文却并不十分突出,尤其是写议论文,总感觉很不顺手,对那些可以自由发挥率性而为的作文则常常一挥而就。这次高考作文,蒋昕捷可以说是扬长避短,发挥出最佳的一面。

班主任喻克俭老师是教数学的,她告诉记者,蒋昕捷给她最深的印象就是有个性、有主张,比其他孩子要显得成熟。平时在班上他沉默寡言,上课也从不主动举手发言,表露自己,但心里非常有数。比如一次考试成绩下降了,找他谈话,他只有一句话:我知道了。但下次考试成绩一定会赶上来,让老师很放心。他属于那种学习不太刻苦,但思维敏捷,比较聪明的学生,比如数学,他很少做题目,所以成绩只排在中上等,但思维非常清晰,一点就通。高二开始,他的兴趣逐渐转移到计算机上,有时一放学就到电脑房,也玩游戏,不过他很有自制力,不会影响到学习。喻老师说了一件让她印象深刻的事,高二时候她刚接手这个班,由于性格比较内向,蒋昕捷并不引人注目,但有一次和他深谈却改变了自己的印象,和一般的孩子不同,蒋昕捷非常有主见,不是那种老师说什么就听什么的循规蹈矩的孩子,但也不是特立独行非常逆反的孩子,只有真正了解他才能知道这一点。

五、咏物抒怀专项练习:《我和马的故事》、《马说》(说: 文体的一种,可以说明事物,也可以通过叙事、写人、咏物来论说道理。如周郭颐的《爱莲说》、韩愈的《师说》,《马说》。)选取其中一个题目,进行写作练习。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