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华大迷你猪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4 16:24:00 体裁作文
华大迷你猪体裁作文

篇一:2016年基因编辑行业分析报告

2016

分析报告 2016年1月 年基因编辑行业

目 录

一、基因编辑的应用 .......................................................................... 7

1、基因编辑应用与分类:各类基因工程的上游“母技术” ................................. 7

2、基因编辑在动、植物育种方面应用实例:华大种子、宠物迷你猪已进入商

业化环节 .................................................................................................................. 8

(1)植物育种:4000亩“华大种子”已进入成熟期 ........................................................ 8

(2)动物育种方面:华大迷你长寿宠物猪已进入商业化阶段 ..................................... 9

3、基因编辑在人类临床治疗方面的应用:技术世界领先,商业化星火燎原

................................................................................................................................ 11

(1)第一代基因编辑技术ZFN应用............................................................................... 11

(2)第二代基因编辑技术TALEN应用 ........................................................................... 11

(3)第三代基因编辑技术CRISPR应用 ......................................................................... 11

二、第三代基因编辑(CRISPR)原理、优势及成本的量化............. 17

1、CRISPR效率量化:相比前两代技术,效率10倍以上,容易度100倍以上

................................................................................................................................ 17

2、CRISPR脱靶率量化:前两代技术10%,第三代已降低至检测不到的水平,

是CRISPR2015年迎来爆发的关键条件 ............................................................... 19

3、CRISPR成本、简便性量化:成本降为30美元,载体构建周期仅相当于传

统方法的1/12 ........................................................................................................ 20

4、CRISPR技术再思考:为什么2016年或将是CRISPR商业化爆发的“元年”

................................................................................................................................ 21

(1)基础研究领域:CRISPR关键作用机制已被清楚揭示 ........................................... 23

(2)CRISPR技术关键提升及瓶颈打破 .......................................................................... 23

(3)临床及应用领域 ....................................................................................................... 24

三、2016年基因编辑主题确定性催化 ............................................. 27

1、2016年基因编辑确定性重大商业化试验及临床应用 ................................. 28 2、2016年重大资本运作:对Editas和华大基因上市板块效应上市的研究 . 32 3、2016年精准医疗全球政策再梳理:中、美多重奏外,2016年迎接全球“大

合唱”....................................................................................................................... 36

四、基因编辑市场空间展望 ............................................................. 39

1、CRISPR助力孕育下一代CAR-T疗法,成就肿瘤免疫治疗王者,仅国内血液

瘤市场空间就达700亿元 .................................................................................... 39

2、劲嘉股份与黄军就团队合作研究:CRISPR治疗地中海贫血将是2016年最

重要科学突破,未来5年国内潜在市场空间超过500亿元 ............................ 42

五、相关企业简析 ............................................................................ 44

1、达安基因 .......................................................................................................... 44

2、安科生物 .......................................................................................................... 44

3、新日恒力 .......................................................................................................... 45

4、姚记扑克 .......................................................................................................... 45

5、新开源 .............................................................................................................. 46

基因编辑作为工程的“母技术”,应用横跨动植物及人体内外编辑,是当之无愧的“上帝之手”,我国在此领域不仅技术上处于国际领先水平,更重要的是,技术商业化应用过程中总量上的“星火燎原”及质量上,最先进技术第一时间的商业化尝试;

2016年将是CRISPR技术在商业化和资本市场爆发的“元年”,是由于第三代基因编辑CRISPR在2015年无论是基础研究、技术升级还是临床应用都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突破性进展,一系列制约其推广的“关键瓶颈”被逐一打破;

对于基因编辑主题2016年将迎来如下确定性催化:第一,技术上,基因编辑首次商业化临床试验,是Nature预计的2016年全球最重要的科技突破之一;第二,资本运作方面,国际上,Editas作为首家上市的纯粹CRISPR公司有望为基因编辑树立“国际估值之锚”,国内,参考中国核电上市进程对核电板块估值影响,精准医疗旗舰华大基因上市后千亿的市值将为全板块带来持续性催化;第四,政策方面,精准医疗除了将在2016年迎来中、美“多重奏”之外,中国、美国、英国、韩国、澳大利亚等在精准医疗领域轮番加码有望上演全球政策“大合唱”;

基因编辑市场空间“管中窥豹”:结合CRISPR技术的CAR-T疗法有望颠覆现有CAR-T肿瘤治疗四大缺陷,仅增强版CAR-T对应血液癌及地中海贫血国内潜在规模之和就将超千亿。

1)自2015年Science 头号年度突破+黄军就入选Nature十大人物+华大基因IPO+国内首个精准医疗基因招募说明书,短期重磅催化“四

重奏”后,“基因剪刀”第三代基因编辑技术(CRISPR)近期再迎来多重催化:(1)1月4日,受比尔盖茨和谷歌风投资助的Editas,已提交招股说明书,计划在纳斯达克上市,将成为首家基因编辑上市公司;

(2)12月31日,Science关于基因剪刀再发文:3个独立研究小组利用CRISPR技术删除了杜氏肌肉营养不良症小鼠残缺基因;(3)12月29日,劲嘉股份公告与中山大学黄军就团队就第三代基因编辑技术的地中海贫血疾病基因修正技术体系合作;(4)另外,国内精准医疗近期又迎来重磅催化:1月14日,中科院宣布,“中国人群精准医学研究计划”正式启动,该项目由中科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牵头、多个院所参加,将在4年内完成4000志愿者的DNA样本和多种表现型数据的采集,并对于其中2000人进行深入的精准医学研究,包括全基因组序列分析,建立基因组健康档案,针对一些重要慢性病的遗传信号开展疾病风险和药物反应的预警和干预研究。

基因编辑与肿瘤细胞治疗的区别:各类基因工程的“母技术”,横跨动植物及人体内外编辑。尽管我们在专题1中特别强调了基因编辑与肿瘤细胞免疫的结合是其想象空间的应用,但实际上基因编辑的应用范围要广得多:从技术上说,其可以以被认为是,所有涉及基因修改的技术或疗法的上游“母技术”;按照应用对象的不同,基因编辑可分为:动、植物育种及人类临床治疗,其中,在人类临床治疗领域,其又可分为体内基因编辑(用于彻底治愈艾滋病、乙肝等病毒性疾病)和体外基因编辑,这其中用于治疗地中海贫血等遗传病的造血干细胞(即诱导IPS)和用于治疗肿瘤的T细胞(即TCR或CAR-T)是未来最

篇二:探秘华大基因的成功密码

探秘华大基因的成功密码 In 2010, Bill Gates visited an

unremarkable

building in an industrial estate on the outskirts of

Shenzhen, China.2010年,比尔盖茨参观了中国深圳郊区一个工业区的一栋寻常建筑。 With row after row of high-tech

machinery humming inside, the place could easily

be mistaken for an anonymous data warehouse.里面一排排的高科技机器在嗡嗡作响,这个地方很可能被误认为一个无名数据仓库

But Mr Gates and Ray Yip, head of the Gates Foundation’s China operation, saw something else

that day. As they toured the BGI headquarters BGI总部, the two men were stunned by the ambition of

the scientists working at the biotech company. Inside, more than 150 state of the art genetic

sequencing machines were analysing the equivalent of thousands of human genomes a day在该公司里面,150多台先进基因测序仪正每天对着数千人个人类基因组进行分析.

The company is working towards a goal of building a huge library based on the DNA of many

millions of people. BGI executives see this not as the end-game, but as the springboard for new

drug discoveries, advanced genetic research and a transformation of public health policy华大基因的高管们不认为这是终极目标,而是新药开发,高级基因研究和公共健康政策改革的一个跳板.

“We were taken aback吃惊,” Mr Yip recalls.

“We never thought we would find such an out-of-the-box

approach. They are in their own league — open and liberal.我们从没有想过我们会发现这么具有创意的方式,他们独树一帜,开放且自由”

Since the initial visit自从初次参观以

来, Gates Foundation staffers have partnered BGI on various genetic

research projects, from sequencing the rice genome to collaborating on the cancer genome project盖茨基金会的共组人员一直与华大基因组研究项目上展开合作,从大米基因组测序到癌症基因组项目合

作. The Gates Foundation has also joined a long list of groups providing funds to BGI 盖茨基金会加入了像华大基因提供资金的名单— a list that also included Sequoia Capital, the Silicon Valley venture capital firm. “Most people only

see them as a service provider for DNA analysis,” says a BGI investor. “It is the database they

are building that will make them formidable.”

BGI’s backers say the company symbolises (represent)a new type of Chinese tech company. Chinese

companies have long been regarded as copycats — if not outright thieves — when it comes to

innovation and intellectual property长期以来,在创新和知识产权方面,中国企业一直被视为抄袭者(如果不是彻头彻尾的偷袭者的话). Westerners generally discount intellectual property creation in China.西方人普遍看不起中国的知识产权创造

But BGI, along with other companies in Shenzhen, may soon change that image改变形象. Many of BGI’s

executives have been partly educated abroad and have little respect for the Chinese

establishment or the established way of doing things in the country不那么外据体制或者看重中国国既成经商模式. Its scientists contribute to international journals 为国际杂志撰文

and regularly file for patents经常申请专

利. It partners with reputable institutions in Europe 与欧美有名望的机构合作

and the US and has a record that international competitors have come to respect其研究成果也开始得到国际竞争对手的尊重.

“We represent

(symbolism) a new model of an international Chinese organisation,” says Wang Jun, BGI’s

young chief executive, a graduate of Beijing University i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人工智能. “China has a

legitimate shot to be a lead player on the international stage.中国有合理机会成为世界舞台上的佼佼者 Our technology can change the world.”

The evolution of BGI is not a straightforward story of Chinese ascendancy简单的中国崛起的故事, or a victory for

China’s model of state capitalism中国国家资本主义的成

功. In fact, BGI has an ambivalent relationship with Beijing and represents a challenge to the Chinese model of education and research实际上,华大基因与北京方面有着矛盾的关系,代表着对中国教育和研究模式的挑战.

The company, originally known as the Beijing Genomics Institute最初名为北京华大基因研究中心, was created under the aegis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中科院 在中科院的支持下创建. (It was one of the participants in the Human Genome

Project.) But its success recently has come despite Beijing as much as because of it但对于其近年来的成功,来自北京的影响有好有坏.

“You can be brilliant here but you can be more brilliant in the US,” says one staffer who has

lived and worked in the US for extensive periods of time.

“It’s harder to be creative in the context of the mindset here在这里的思维环境下面,很难有创造力.”

That may be an exaggeration, but the structure of China’s education system is seen by many

critics as a constraint on innovation.

“The system is very incestuous排外,” says one Beijing-based academic.

“It is very political. You have two choices, either to leave China and thrive or to get

to the point where you don’t need Beijing’s money.要么你离开中国蓬勃发展,衙门达到不需要北京的钱的地步”

However, the prominence of BGI holds out the hope that China can attract back the best

students who often choose to stay abroad after graduating from top US universities.

BGI decided to decamp from Beijing in 2007, choosing to set up its headquarters in Shenzhen,just across the border from Hong Kong2007年,华大基金决定离开北京,选择在与香港毗邻的深圳设立总部. “Shenzhen is as far from Beijing as you can get,” says

one BGI investor about the move, which he saw as a move by the company to free itself from political constraints让该公司脱离政治控制. “You can’t be independent in Beijing.”

Given Shenzhen’s history鉴于深圳的历

史, this is perhaps not surprising. Shenzhen was designated a “special

economic zone” where the first experiments with capitalism took place after Deng Xiaoping began to liberalise the Chinese economy深圳被列为“经济特区”,在邓小平开始在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之后,这里成为资本主义的首个试验区.

Toy companies and running shoe makers built their sprawling factories 大型工厂there, and workers

migrated to the new city. Now, many of those factories are shuttered倒闭 and their operations

moved to locations where labour is cheaper, costs lower and pollution is less of a consideration.它们的业务则迁到劳动力更加便宜,成本更加低且对于污染问题不那么重视的地区

Today, Shenzhen is the technology incubator for China如今,深圳成为了中国的科技孵化

器. Its longer experience of capitalism and

its proximity to Hong Kong have contributed to the speed of the city’s transition深圳时间较长的资本主义经验以及毗邻香港的地理位置,加快了深圳转型的速度 . It is home

to BYD, the Chinese maker of electric vehicles电动

车, Huawei Technologies, the telecoms equipmentmaker电信设备制造商, and Tencent, the internet portal门

户. Local government policy played a big role in the transition地方政府政策也在这种转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

色. Shenzhen provides grants to promising companies and offers them cheap space,creating an ecosystem which extends to Hong Kong深圳向具备潜力的企业提供拨款,并为他们提供廉价的办公场所,同时缔

造了一条衍生到香港的生态系

统 . Shenzhen was originally the home of

many tech assembly businesses科技组装企

业, so it also had a pool of (many)

people familiar with the sector who launched start-ups因此这里也聚集了许多熟悉这个行业的人才,他们开办了汗多初创企

业. Wealthy entrepreneurs then spawned a venture capital industry接着,这些富有的企业家又孕育出风头行业.

The city’s stock exchange for smaller, younger businesses — offering a contrast to Shanghai,which prioritised the big state-owned enterprises — allowed venture capitalists to list the

companies they invested in, creating a virtuous circle that keeps expanding.针对规模较小且较为年轻的企业家的深圳交所(与侧重大型国有企业的上海证交所形成对比),让风投资本家可以将他们所投资的企业上市,创造出一个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 Some of the

best universities also established outposts in Shenzhen.一些最优秀的大学还在深圳设立了校区

Shenzhen attracts the restless and the ambitious, and the mavericks — among them the founders of BGI深圳吸引着那些不甘平淡雄心勃勃的人,还吸引了那些特立独行的人,其中就包括华大基因的这些创始人 . Several dropped out of university, while others never had formal higher education because the cultural revolution文化大革命 interrupted their lives其中有几人在上大学时候辍学,还没有接受过正规高等教育,因为“文化大革命”扰乱了他们的生

活 . Few are members of the ruling Communist party.几乎没有人是党员

“They exiled themselves to be far away from the traditional government and scientific funding establishment他们自我放逐,远离

篇三:华大基因2010暑期实习计划

华大基因2010暑期实习计划

前 言

华大基因自1999年成立以来,先后高效率、高质量的完成了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中国卷”(承担1%)、国际人类单体型图计划(承担10%)、水稻基因组计划、家蚕基因组计划、家鸡基因组计划等多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科研工作。继2008年《第一个亚洲人基因组图谱》(承担100%)发表在国际顶级杂志《nature》上之后,华大基因通过广泛开展国际国内合作,先后启动了国际千人基因组计划、炎黄计划,中丹复杂代谢疾病研究计划,大规模桑蚕基因组重测序计划、黄瓜基因组计划、国际大熊猫基因组计划、人肠道元基因组研究计划等一系列大型科学研究项目。2009年至今,已有8项研究成果先后发表在国际顶级杂志《nature》系列及《Science》上(/retype/zoom/1858261a4431b90d6c85c74b?pn=2&x=0&y=0&raww=648&rawh=767&o=jpg_6_0_______&type=pic&aimh=568.1481481481482&md5sum=f05af9e983f41213638b710bd64c72ac&sign=257ed34733&zoom=&png=125-567&jpg=0-90894" target="_blank">点此查看

(二)部门简介

科学特种兵团(生物信息中心)

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科学体系特种兵团是研究院核心科学技术研究团队,主

要从事符合国家战略需求和生物经济产业发展需要的前瞻性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研究。团队下设生物信息核心技术开发组及癌症与细胞发育、复杂疾病、动物进化与分子育种、植物进化与分子育种、微生物基因组研究五个课题攻坚组。本团队以Perabyte(1015)数量级的海量基因组学数据为出发点,联合数理统计方法、数据结构与算法、计算机软件开发、数据挖掘与建模和生物学思想理念,以“大科学”模式探索生命科学前沿问题的并捕捉生物技术产业机遇。

特种兵团是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的精锐科学研究队伍,代表着研究院最新科研力量和最高科研水平,汇聚了来自全国各大院校数学、物理、计算机、生物等学科背景的优秀年轻人,平均年龄不到24岁。作为研究院的创新源头,科学体系倚重并鼓励团队成员的学习和创新能力,无论专业、不讲资历,在学习、工作和生活等方面保持了一个开放、平等、积极进取的氛围,为有志于突破生命科学领域、引领生物产业革命的年轻人提供了一个广阔自由高端的职业发展空间。科学体系以保持国际顶尖的科研竞争力、推动生物经济在中国和世界的发展为目标,攻克了一系列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科学项目,多项科研结果发表于《Nature》和《Science》等国际高水平杂志。这一年轻的团队因取得的杰出成绩而被誉为华大基因科学体系“特种兵团”。科学“特种兵团”要求每一名“特种兵”都以“肩负华大未来,争当科研尖兵”为使命,以一名“将军”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提高,带领团队完成各个方向的重大科学研究项目。

技术体系&生产平台

华大基因技术体系与生产平台以测序技术为基础,在生命科学特别是基因组学的各个重点研究领域开展科研、应用服务等,设计新一代测序技术、基因学基础研究、基因资源发掘和利用、重大疾病机理研究、疾病早期诊断和个体化医疗、合成生物学、微流体技术、纳米技术等。技术体系依托华大新一代测序平台和生物信息分析平台,充分整合和发挥当前基因组学迅猛发展的各项资源和优势,已建立或正在建立的技术有基因组重测序技术、基因组De Novo测序技术、单细胞测序技术、全基因组外显子捕获测序技术、目标区域捕获测序技术、Small RNA测序技术、转录组测序技术、数字化表达谱测序技术、全基因组甲基谱测序技术、MeDIP测序技术,MBD测序技术、ChIP测序技术,SNP测序分型技术等,这

些技术广泛应用于生物学和医学各个重要研究领域。生产平台拥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测序一起,2010年测序能力将达到每日3.2T的数据量,将成为世界第一的测序中心。

目前已经完成或正在承担多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型基因组研究项目,如“炎黄1号”第一个黄种人基因组计划、熊猫基因组计划、癌症基因组研究、糖尿病关联基因及变异研究、千人基因组计划、世界“三极”动物基因组计划、人体肠道微生物基因组研究计划、千种植物转录组研究计划等。

健康事业部

华大健康事业部依托深圳华大基因雄厚的基因组学领域的技术优势,以基因引领未来为理念,医学科学发展的前瞻性为指导,掌握着生命健康产业的源头。在国家高度关注下、不断提高的人民群众健康水平和人们对自身健康的关注度不断提高的迫切需要下,健康事业部凭借先进的科学技术与管理,抓住产业变革的先机。健康事业部以“基因与健康”为特色,业务上进行了跨越式发展,业务包括分子诊断、新药研发、数字健康,到最前沿的个人基因组领域。在市场起飞之前进入行业,最终实现基因组科学与健康产业密切结合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经过多年的建设和不懈努力,健康事业部已经汇聚一批在国内外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拥有一支高学历、高素质的专业团队。同时建立了华大基因临床检验中心从事临床医学检测。并于日前正式和北大深圳医院合作共同设立基因组学临床应用研究中心,并最终以此模式为契机推广全国,最终直接将最新的基因组学技术应用于临床及公众。

农能&微生物平台

农业基因组平台致力于建成具国际先进水平的转基因服务平台、分子育种研发平台、产业孵化基地。今年转基因通量将达到10000个基因,为各类科研项目和合作单位提供高通量的转基因服务,大大加快相关农业分子育种研究的产业化进程。2009年,在平台的基础上成立了“基因组学农业部重点实验室”。该平台的目标是继续保持农业基因组学研究的国际领先地位,为种质资源保护、挖掘和利用提供技术手段和技术支持。进而为我国农业科研界培养大批基因组学和生物

学人才,为国家粮食安全、资源安全和环境安全提供技术、专利和人才的多重保障。

华大微生物平台于2009年9月9日正式成立。本实验室依托华大基因世界第一的核酸测序能力;依托强大的生物信息中心;依托万种微生物计划;利用环境基因组学和高通量培养、筛选平台对环境微生物资源进行深度挖掘和集约型工业化应用。为我国实现可再生能源、低碳、循环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高效的生物转化体系。

克隆与基因工程平台

克隆与基因工程平台创建于2007年,是以一批优秀海外归国科学家为核心力量,同国内外一流实验室及大型公司紧密合作,形成的产学研一体化技术平台。 目前,该平台拥有多项成熟的、国际一流的技术体系:多物种原代细胞培养与细胞株构建、基因工程与转基因细胞构建、干细胞技术、手工克隆、胚胎冷冻保存、胚胎移植等。

主要研究方向及成果:

1、转基因克隆猪:以医用迷你猪为模型,构建携带有与人类遗传性疾病相关基因的转基因克隆猪。该模型猪将应用于疾病发病机理研究、抗病药物开发和临床医学治疗检测等。我们已经同丹麦实验室合作,并成功克隆出老年痴呆病模型。现正开发的转基因克隆猪模型包括乳腺癌模型和高胆固醇疾病模型,拟开发有2型糖尿病模型等。

2、动物繁育:结合传统繁育手段,以基因工程与动物克隆为技术核心,开发高产、优质、侍郎动物品种,进而促进我国农业发展。现正与国内大型农牧公司及科研院所合作,通过克隆手段对优质品种(如猪、牛等)及有较高经济价值动物(如马、狗等)进行繁育。同时,我们还通过分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手段改良和开发具有更高市场和营养价值的新品种。

3、干细胞研究:包括生殖干细胞(EGC),胚胎干细胞(ESC),诱导干细胞(iPSC)。目前我们已经将EGC应用于转基因和克隆的研究,并有望能够改善成纤维细胞对转基因细胞构建的局限性和提高动物克隆效率。我们将着力于构建iPSC,并将克隆技术与干细胞技术有机结合,开创干细胞研究与应用新途径。

篇四:华大基因的“核聚变”效应

这是一个令全球顶级科研机构都艳羡不已的学术高峰: 2010年,华大基因研究院的科研人员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上发表的论文达到20篇,其中出现在世界顶尖杂志《自然》上有四篇,《科学》上有两篇。

这是深圳一家科研机构“爆炸式”的成长轨迹:2007年,华大基因刚落户位于梧桐山南麓的盐田区时,只有100多人;2010年,已经发展到3000多人。2007年到2009年,华大的收入分别是4000万元、1.2亿元、4亿元,2010年将超过10亿元。

这两年,当首个黄种人基因图谱、首个大熊猫基因图谱、人类泛基因组序列图谱、世界首例古人类全基因组、桑蚕基因测序等多项研究成果频繁出现在《自然》和《科学》时,世人开始将目光聚焦在深圳、聚焦在盐田、聚焦在“华大基因”,都为这个2007年才落户到深圳盐田的科研机构感到无比惊诧!

在去年的高交会上,有专家说到华大时,认为其为中国和世界基因组科学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奠定了中国基因组科学在国际上的领先地位;开创了科学、技术、产业相互推动的发展模式;开展了广泛的国际国内科技合作与交流;建设了一支具有世界一流水平、年轻的产学研队伍;再现了基因组科学和产业发展的“深圳速度”和深圳奇迹。如果把握好的话,其产业前景将像“核聚变”一样,呈现几何级数的爆炸式增长态势。

1 落户深圳快速发展

2007年,华大在北山工业区只有三层办公楼,2010年,北山工业区的两栋厂房基本上被华大“占领”。

记者每次走进华大,都能感受到华大的快速发展:有一次,记者采访完后,在华大的一楼员工食堂和大伙一起吃饭,几个月后再过来,这里居然摇身一边,密密麻麻地安装上了一个个的小格子,里面坐的几乎清一色的刚走出校门的学生。

“他们(指华大)发展得确实太快了!有点难以想像,甚至有些让人吃惊。”和华大同在北山工业区的力科气动总经理方思睿惊叹地说。

2007年,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成立当年,就完成了第一个中国人的基因组序列图谱,2008年1月与英美科学家一起启动了“国际千人基因组计划”,2008年3月启动了“大熊猫基因组计划”,2008年10月完成了大熊猫基因组框架图和手工克隆猪的研制,2009年4月启动了“世界三极动物基因组计划”,2009年8月启动了“万种微生物基因组计划”,

2009年12月与国家农业部和深圳市人民政府共建“基因组学农业部重点实验室”,2010年1月启动了“1000种动植物基因组计划”。在国际合作方面,华大基因已启动了“中丹合作糖尿病项目”、“中国欧盟合作肠道微生物项目”,和美国科学家共同发起“共生体基因组计划”,并与丹麦科学家成立了“中丹癌症研究中心”、与香港中文大学成立了“中·华·基因组研究中心”。

华大基因坚持“科学发展才是硬道理”,创造了遵循基因组学发展规律的“三发三带”创新发展模式,即坚持由基因组为基础的科学发现到技术发明和产业发展的“三发”联动的科学发展观,以全新的方式推动社会前进并引领未来;创建了以国际竞争和接轨的大科学项目为引领的,带学科、带产业、带人才的“三带”(以任务带学科、带人才、带产业)发展模式。在科学、技术、产业三位一体的前提下,华大基因正在跨学科、跨产业、跨地域、跨国界地快速扩展。

登录华大的网站,还能看到“庆祝美洲华大成立!”“庆祝欧洲华大成立!”华大还在香港、日本等地设立了机构,华大正在快速成长为一家国际化的机构。华大正致力于开展知识产权密集型的人类健康、规模化重要物种、重要经济动植物等基因组研究及应用,大力发展科技合作与科技服务产业、医学健康产业和现代农业产业。

2 测序技术服务人类

去年9月6日,作为骨髓捐献志愿者的郑仲征被告知,他和一位香港患者配型成功。来自华大基因研究院的郑仲征的样本数据是在 8月15日才被采集合成到中华骨髓库中的。据郑仲征介绍,能这么快配型成功,关键是所有传输的数据都是高分辨率的数据。

华大基因医药健康事业部项目推广负责人郑仲征所说的“高分辨率数据”得益于华大基因在世界领先的基因测序技术。大家知道,决定白血病治疗成败的关键是如何快速准确地找到与患者配型一致的干细胞。比如把扑克牌的顺序看成是不同的DNA序列,在过去,低分辨分型只能对比牌面的花色,但分辨不出牌面的大小。现在,高分辨分型既能识别花色又能比对大小,这样就最大程度地提高了识别准确度。

据了解,中华骨髓库重新启动十年来,有近18000名患者在120万志愿者数据中进行检索,最终配型成功并移植的只有1800多人。现在,白血病患者骨髓移植配型成功的比率很小,费用也很高,但很快,基因工程的成果将使配型成功的比率大幅提高,费用也会降低很多。这些离我们生活很近的技术变革,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华大基因研究院院长汪建介绍说,采用高分辨技术不到一年,加入中华骨髓库的460名华大志愿者就有13人被选中成为供者,这个比例是全世界最高的。汪建希望明年会有更多的项目进入到临床,给老百姓带来更多的福祉。在记者的记忆中,每次到华大,汪建在介绍时都认为,基因科学、基因产业应该是继IT产业之后,成为下一个飞速发展的产业,其发展速度可能比IT产业发展得更快,甚至会呈现爆炸式的发展态势,应该成为“十二五”重中之重的支持项目。

基因研究最终目的是提高人的生命质量。当然,基因产业可以贯穿一产、二产、三产,在生物育种、生物产业等方面造福人类。盐田区提出,要紧紧抓住华大基因研究院引领世界基因组学的科研优势和蓄势待发的重大产业机遇,全心支持、全面配套、全力服务,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把华大打造成为国家基因信息资源中心和新兴基因生物产业强力驱动器。

郑仲征在接收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采访时说,华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HLA分型技术,已逐步应用于临床医疗,华大也正在为中华骨髓库免费做9万份骨髓低分转高分的实验操作。随着这一技术的产业化发展,势必将为中国的器官和骨髓移植带来创新性的变革,也将为患者送去生命的福音。医药健康事业部项目技术负责人易鑫也向记者展示了华大所拥有的世界顶尖测序设备在数据高通量、经济低成本、生物信息分析等方面所打造形成的核心竞争力。

只用抽取孕妇的血样,而不再使用有危险性的羊水穿刺,就可以诊断胎儿是否患有唐氏综合症。华大产前无创诊断项目负责人张秀清表示,华大产前无创诊断技术的低成本和高精度两大特性已得到国内外行业专家的认可,华大将力争在3年内取代国内传统的羊水穿刺检测法,为千家万户的幸福、为国家减轻相应负担贡献力量。

目前,华大拥有160多台第二代测序仪,华大已经建设成为世界最大的基因组研发中心。华大基因通过依托一流的科研和技术平台,致力于为大众提供更多的医药健康检测服务,不仅有针对白血病及地贫患者的HLA分型检测项目,还开展了针对孕妇的无创产前基因筛查、妇女宫颈癌的HPV分型检测以及HBV基因分型与耐药基因检测、单基因病检测等。目前,华大基因的健康医药项目已经完全孵化成熟,并成功应用于临床,与各大医院、骨髓库、脐血库等多方建立了合作并逐渐走向产业化。

3 科学研究硕果累累

去年12月19日,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的重要参与者、Broad研究所创始人EricS.Lander教授来到华大基因。他对华大近几年来在生物基因组学领域的各项科研突破给予高度赞扬,

对华大最新的高通量测序仪和质谱仪实验室连连称赞。同时,他还饶有兴致地与华大专家探讨起了华大在转基因研究方面取得的进展和规划,并就生物基因科学在医学健康、农业能源方面的产业化发展交换了看法和意见。

近日,《科学》杂志编辑了“十项新千年后改变科学见解”,其中生命科学领域的发现包括古代DNA、细胞再生、人体内微生物群落及炎症在慢性疾病中的作用。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对“深度序列测定和解读世界首例古人类全基因组”及“构建人体肠道菌群元基因组参考基因集”的研究发现具有突出的贡献。

去年2月11日,《自然》发表了由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和丹麦哥本哈根大学联合创建的中丹基因组联合中心完成的“世界首例古人类全基因组的深度序列测定和解读工作”历史性成果。该研究以强有力的数据证明,在现代美洲原住民迁徙到美洲之前,还有更早一批的黄种人群体经西伯利亚迁徙到美洲,为这一人类演化历史中的重大问题提供了最基本的证据。非常有趣的是,科学家通过对其基因组序列的仔细分析,推断出这一4000年前古人类应该具有在亚洲人中常见的A型血、褐色眼睛、浓密的黑发和较干的耳蜡,同时很有可能是一名秃顶男性。《自然》杂志当期封面正是据此模拟出Saqqaq古人头像。

去年3月4日,《自然》再次以封面故事着重介绍了由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主要承担的“人体肠道菌群元基因组参考基因集的构建工作”。该项研究成果收集了124个来自于欧洲人肠道菌群的样本,采用了新一代大规模高通量的测序技术进行深度测序,产出近6000亿的碱基序列。经过序列组装和基因注释分析,从中获得330万个非冗余的人体肠道元基因组的参考基因,约是人自身基因的150倍。这个基因集中包含了绝大部分目前已知的人体肠道微生物基因,但更多的是目前未知微生物的基因。从这个基因集中可以估计人肠道中存在约1000到1150种细菌,平均每个体内约含有160种优势菌种,并且这些细菌是绝大部分个体所共有的。人体肠道元基因组参考基因集的构建,加深了人们对肠道微生物与人体自身健康关系的理解,也更有助于预防、监控和干预由肠道菌群引发的肥胖、肠炎和糖尿病等疾病。

2007年10月,华大落户深圳的当年,就完成了第一个中国人的基因组序列图谱;2008年1月与英美科学家共同启动了“国际千人基因组计划”、3月启动了“大熊猫基因组计划”、10月完成了大熊猫基因组框架图和手工克隆猪的研制,取得了一系列国际瞩目的进展。2009年4月华大启动了“世界三极动物基因组计划”,8?a href="http://www.zw2.cn/zhuanti/guanyuluzuowen/" target="_blank" class="keylink">路⑵鹆恕扒е侄参铩⑼蛑治⑸锘蜃榧苹薄?/p>

华大的快速发展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去年以来,就有多家国际媒体到华大进行了专访并进行报道。

美国《基因组生物学》杂志以“崛起的东方”为题发表了专评,以大量篇幅介绍了华大发展,文章认为:“华大基因是依靠具有竞争力的科技服务和项目资金,自力更生,闯出一条不平凡的发展道路。”

《华盛顿邮报》记者JohnPomfret采访华大后,在看到17岁的赵柏闻曾经参与大项目黄瓜基因组测序计划,目前正着手研究人类IQ与基因的关联后,写到“正如中国的科技发展一般,中国人正奋力攀登科技高峰,在巨大的决心面前,体制、资历不再成为阻碍前沿科技发展的障碍。”“古老的中国将重返世界科技强国之林。”

路透社专访华大时,重点就转基因和克隆方面的相关议题对张耕耘和杜玉涛两位博士进行了采访。

4 新兴产业引领未来

华大基因研究院专门组织了“滨海生物经济战略发展”调研恳谈行,汪建和盐田区委书记郭永航等一起赴武汉、北京,前往科研院所,与有关机构负责人座谈,商讨国家基因库的建设计划和方案。去年12月18日,在国家科技部,科技部副部长曹建林表示,华大基因10多年来虽发展艰辛,但前途十分光明,科技部将为华大提供包括精神思想支持、发展经费支持、国际合作平台支持在内的“三大支持”政策。

生物产业作为战略新兴产业,华大基因有自己的(来自:www.sMHaiDa.com 海 达范文网:华大迷你猪)重大科技突破,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也有重大需求;其知识非常密集,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小。无疑,华大基因将是盐田乃至深圳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经济结构的一个重大突破点,对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能够发挥积极的突出作用。“华大就是要为中国生物经济的腾飞做好前瞻性、原创性和战略性的工作。”

去年9月15日,全球第二大制药公司默沙东公司与华大基因研究院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书。根据协议,双方将以新一代高通量测序技术以及高性能计算机处理海量数据产生的基因信息与分析结果为基础,在默沙东和BGI共同关注的健康医疗领域创造更多应用价值。

篇五:新食堂进驻华大营销策划书

目 录

前 言 ┄┄┄┄┄┄┄┄┄┄┄┄┄┄┄┄┄┄┄┄┄┄┄┄┄2

第一章 调研篇 ┄┄┄┄┄┄┄┄┄┄┄┄┄┄┄┄┄┄┄┄3

调研准备 ┄┄┄┄┄┄┄┄┄┄┄┄┄┄┄┄┄┄┄┄┄┄3 正式调研 ┄┄┄┄┄┄┄┄┄┄┄┄┄┄┄┄┄┄┄┄┄┄3 调研结果研究 ┄┄┄┄┄┄┄┄┄┄┄┄┄┄┄┄┄┄┄┄5 企业和营销要素调研 ┄┄┄┄┄┄┄┄┄┄┄┄┄┄┄┄┄6 竞争者调研 ┄┄┄┄┄┄┄┄┄┄┄┄┄┄┄┄┄┄┄┄6 华大消费者调研 ┄┄┄┄┄┄┄┄┄┄┄┄┄┄┄┄┄┄┄7 营销环境调研 ┄┄┄┄┄┄┄┄┄┄┄┄┄┄┄┄┄┄┄┄11

第二章 战略篇 ┄┄┄┄┄┄┄┄┄┄┄┄┄┄┄┄┄┄┄┄13

市场分析 ┄┄┄┄┄┄┄┄┄┄┄┄┄┄┄┄┄┄┄┄┄┄13 SWOT分析 ┄┄┄┄┄┄┄┄┄┄┄┄┄┄┄┄┄┄┄┄┄┄13 目标市场营销战略 ┄┄┄┄┄┄┄┄┄┄┄┄┄┄┄┄┄┄ 13 选择战略 ┄┄┄┄┄┄┄┄┄┄┄┄┄┄┄┄┄┄┄┄┄┄15

第三章 策略篇 ┄┄┄┄┄┄┄┄┄┄┄┄┄┄┄┄┄┄┄┄17

产品营销策略 ┄┄┄┄┄┄┄┄┄┄┄┄┄┄┄┄┄┄┄┄17 价格营销策略 ┄┄┄┄┄┄┄┄┄┄┄┄┄┄┄┄┄┄┄┄17 服务营销策略 ┄┄┄┄┄┄┄┄┄┄┄┄┄┄┄┄┄┄┄┄18创新营销策略 ┄┄┄┄┄┄┄┄┄┄┄┄┄┄┄┄┄┄┄┄19

第四章 预算篇 ┄┄┄┄┄┄┄┄┄┄┄┄┄┄┄┄┄┄┄┄21 后 记 ┄┄┄┄┄┄┄┄┄┄┄┄┄┄┄┄┄┄┄┄┄┄┄┄┄22

前 言

华侨大学本部现有8个餐厅,总营业面积达18000多平方米,共计4391个座位。其中学生餐厅6个,即第一餐厅、第二餐厅、第三餐厅、北苑餐厅、刺桐园餐厅及可浓西餐厅,可容纳3834人同时就餐;教工餐厅2个,即东苑餐厅和南苑餐厅,可容纳557人同时就餐。

俗话说"众口难调",华大食堂却是"有口皆碑",多年改革和实践的成功。验和所取得的成效为中心的成立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快餐桌椅,并安装有中央空调,厨具和餐具也全部不锈钢化,为广大师生营造了一个宽敞明亮、舒适温馨的就餐环境。同时,通过建立健全食品安全保障供应责任制,严防食品安全事故发生。另一方面,在伙食供应服务上,着力于加强成本核算,严格把好采购工作关,推行集中采购制度,货比三家,千方百计降低成本,为师生员工提供优质价廉的伙食供应服务。

鉴于华侨大学近年来的扩招而导致的人数的上升,以及食堂存在的一些问题,就餐时间不合理,食堂拥挤,服务态度差,我们对此进行了一系列的调研,准备增设一间新的食堂,将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解决,服务广大的师生。

第一章 调研篇

一.调研准备

1. 初步情况分析:

华侨大学是一所以工程学科为优势,以办学为侨、华文教育为特色的综合性大学。由于厦门校区的建设尚未完善,05、06级材料学院学生返回本部泉州校区。以及学校近几年来的扩招与扩建,学校的老师与学生的人数有所增加。

目前,华大现有土地资源有限,但在原清真餐厅、现清真餐厅(原一食堂)、以及现一食堂(原西苑食堂)二楼等的地方还有空闲的场地。通过调查,我们才能确定新食堂的最优区位。

为了深入了解新食堂进驻华大是否具有一定市场,以及针对原有食堂的一些问题进行改进,创造岀自己的特色,我们准备了这次调研,以制定岀具有可行性的营销方案。

2. 非正式调研:

在和一些华大在校生以及部分老师的交谈中,了解到现在的学校食堂普遍存在一些问题。就餐高峰时间食堂拥挤嘈杂,服务态度有待改善是同学们反映比较集中的问题。当提及再开一家新的食堂时,大家普遍表示赞同。除此之外,我们还走访了学校附近的一些餐饮场所,以及生意较好的小摊贩,从中发觉了在同学中比较受欢迎的特色小吃。

因此,我们初步认为可以在华大再增设一间食堂,在改进原有食堂的问题的基础上,增添特色吸引消费者,开拓华大潜在的市场,以及达到缓解人口增加所带来的压力。

二. 正式调研

1. 调研方案的制定:

(1).调研背景说明:

在查找阅读一些资料和到学校食堂的实地考察的同时,我们也有针对性的采用了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本次的调查。首先,我们委托几位同学在几个具有代表性的楼栋进行随机的问卷调查;通过同学的协助让我们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获取了最有效的信息。为了全面反映我们的调查的真实性、代表性,我们按一定比例在抽样区域发放了问卷。同时,我们还前外新南小区和旧南区和一些老师及其他教职工交谈进行调查,以得到最全面的调查信息。

(2).调研目标:

此次调研是为了调查华大餐饮市场是否饱和,以及新食堂进驻华大的市场潜力分析;同

时,调查出原有食堂的显著问题加以改进。并通过调查结果分析和制定具体的营销策略。

(3).调查问卷设计

主要了解在校学生的基本情况,以及新食堂进驻华大市场的开发潜力。同时后即相关资料信息,作为下一步营销策略的原始数据。

此次问卷的形式有两种:A.选择。在所给选项里选出符合消费者的选项;B.问答。有消费者自由填写。

2.调研方案的实施:

(1).调研对象以及抽样方式:

对象:在校本科生(大一至大四)、研究生、境外生、部分教职员工。

抽样方式:随机和配额方式相结合

(2).抽样区域:详见附录三

莲园6#(8人间女宿)、梅园2#(8人间男宿)、梅园4#(4人间女宿)、紫荆园4#(4人间男宿)刺桐园1#(华丰楼,境外2人间女宿)、刺桐园2#(境外2人间男宿)、梅园13#(吕振万大楼,单人间男女混住)、梅园9#A.B栋(研究生2人间男女宿)、刺桐路(吕振万大楼附近)。

(3).调研内容:详见附录一

(4).调研方法:

观察法(到食堂现场进行观察记录)、访谈法(于食堂现场随机对就餐学生进行询问)、问卷调查法(按一定比例向宿舍发放问卷)

(5).调研进度:

2007年12月01日:前往莲园6#、梅园2#、梅园4#、紫荆园4#发放问卷各20份共计80份。

2007年12月02日:前往刺桐园1#(华丰楼,境外2人间女宿)、刺桐园2#(境外2人间男宿)、梅园13#(吕振万大楼,单人间男女混住)、梅园9#A.B栋(研究生2人间男女宿)、刺桐路(吕振万大楼附近)发放问卷依次为15份、15份、20份、50份、10份共计120份。

(6)人员配备:赵晨惠、曾贞共同负责梅园4#、紫荆园4#;钟三龙负责梅园9#A.B栋、梅园2#;曾慧玲、尤桑洁负责刺桐园1#、刺桐园2#,梅园13#,刺桐路口。

(7).调研预算:共计49元

问卷打印:14元 资料打印:5元 材料制作:30元

三. 调研结果研究

1.资料的整理、筛选:

此次问卷在众多同学的配合帮助下取得圆满成功,先后发放200份问卷,由于我们逐份发放逐份填写,问卷全部回收,回收率达100%。其中,合格卷为200份,合格率为100%。

2.数据统计:详见附录二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