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交响乐之父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4 10:17:14 体裁作文
交响乐之父体裁作文

篇一:欣赏交响乐之父

欣赏交响乐之父

作者:林玉峰

来源:《北方音乐·上半月》2014年第01期

摘要:海顿是奥地利著名的作曲家,被称之为“交响乐之父”,他的音乐成就主要在于将交响乐固定成为四个乐章,并且给了交响乐一个基本格式。我们耳熟能详的《惊愕交响曲》就是其代表作,在音乐中充满了升级盎然的民间歌舞气息以及明快欢乐的情绪。本文就对海顿《惊愕交响曲》进行赏析,望对此有一个更为深层次的理解。

关键词:《惊愕交响曲》;海顿;欣赏

G大调第94号交响曲《惊愕交响曲》使得海顿在作曲界中一举成名,并且富有幽默以及风趣的手法在这部作曲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对于海顿的《惊愕交响曲》的形成还是在某些因素共同作用的,下面就对海顿《惊愕交响曲》进行一定的赏析,来感受其欢乐气氛。

一、《惊愕交响曲》介绍

交响乐之父

海顿创作的《惊愕交响曲》与之前他创作的作品有着不同,在该部作曲中采用的是新型的创作手法,在作品中比较细腻以及复杂,同时是海顿从自己的经验中得到了,是他所有作品中的里程碑。

海顿创作《惊愕交响曲》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嘲笑那些坐在包厢中但是并不懂音乐的贵族们,还有一些附庸风雅的贵妇们,海顿在该曲的第二章节中首先则采用的是比较安详以及柔和的弹奏之后,随之加入到一个比较快节奏的七和弦,同时在实际的演出中,乐队的演奏达到那段旋律之后,贵妇们都被惊醒,之前还在憨憨大睡,现在突然惊醒,以为是发生了什么大事情,有的贵妇甚至想逃离这个剧场,因此,惊愕就由此而得来,也就成为海顿比较著名的交响曲之一,奠定了他的音乐地位。海顿之所以有着“交响曲之父”的美誉,不仅仅是因为在他的一生中创办了了很多的交响乐曲,更为重要的是他讲古典主义美学中对结构美的追求内化到了交响乐曲中,他是第一人,在他之前从未有过。古典主义文学最为讲究的是就是对称,在音乐素材上强调的是语言化,也就是人人都能够听得懂的音乐,重视音乐的通俗化。

二、《惊愕交响曲》欣赏

G大调第94号交响曲《惊愕交响曲》主要分为四个乐章,首先为G大调(Adagio-Vivace assai),序奏为如歌的慢板,采用的3/4拍子,并且由弦乐回答木管以三度平行的问句开始的,低音弦反复应答动机,小提琴则采用的是以上行半音阶增加紧张度。在主要部分则采用的是奏鸣曲式,采用的几个比较新颖的主题。在第一个主题中仅仅采用的是两个动机构成的比较单纯的乐句,然而在第二个主题中则采用的是没有旋律的切分节奏音,然后在这个节奏音上除去一定的切分因素,第一小提琴以及长笛中表现出一种音形化的音型。通过采用D大调将主

体的旋律显示出来后,又巧妙的完成转调,伴随有强烈的和声变化。将转入B小调后,对主题进行再现。从这些部分能够充分显示出海顿的音乐才能。其次,行板(Andante),c大调,采用的2/4拍子,也就是全章节的重点,著名的“惊愕”乐章。单纯的c大调旋律,在每一小节都重复出现,并且在第二次重复之后,主和弦就以一种主体管弦乐进行演奏的。随后采用的是c大调的四个变奏,最后采用的是12个小节强奏的尾声。熟悉海顿的这部作品时,细心的听众就会发现在16分音符的旋律开始之后就采用第三变奏的形式,在后半部分伴随有长笛以及双簧管隔。从而使全章都构成了一个3段体。再次,小步舞曲(Menuetto),很快的快板

(Mlegro mol-to),G大调,采用的是3/4拍子,曲调比较诙谐,音乐是相当有活力。这个小节一方面重复单纯的动机之外,还呈现出一种属调开始后由回到一种经过巧妙对比的和声。并且中段主要是采用19小节二段体以及8小节二段体构成的。最后,终曲(Finale),采用的是比较快的快板,G大调结束的,采用的是2/4拍子,以及奏鸣曲的形式。在第一主题中主要采用的是二段体构成的,主题的节奏比较轻快,在轻快的节奏之下,12小节加上13小节小结尾进行构成的,主题的节奏比较轻快,同样是由两部分构成的。在高潮部分则主要是采用c音节奏回复为原调,在第一主题发展之后使用的是B小调结束,转而又转向G大调,在第一主题时又采用G小调。

《惊愕交响曲》四个章节中最受欢迎以及最为流传的就是第二章节。第二章节也是海顿交响曲中最为大家熟知的一首。最为主要的原因就是该章节中充满了一个内在美以及魅力的乐章,同时他也被用到了作者的《四季》中,这首乐曲采用的是变奏曲的形式,并且主题较为朴实以及简单,为接下来的第三章以及第四章奠定了基础,留下了很大的发展空间。对于第二章时,最先出现的是小提琴轻柔的演奏,声音比较轻,进而发生爆发性的一击,在原有的基础之上,在本章节的末尾则采用的是短小旋律,与主题之间是相互呼应的。等到第三变奏时,则将调性从大转为小调,同时在音色上,能够对其进行明显的区分,可以分为清淡以及厚重等。得到进入到第四变奏之后,主要的乐器则转移到木管的声部,应用加花变奏的手法,使听众感受到其中的奥妙。到最后的变奏时,也就是第五变奏,主要是将管乐、弦乐以及鼓合奏进行合奏,这小节的节奏与之前相比,有着较为明显的不同,差距比较远,能够在同一个短小的的同样中找到做为素材的尾声,最终轻快的结束第二章节。现在回忆起海顿的《惊愕交响曲》,他总是喜欢静回旋曲的华丽活泼与奏鸣曲的复杂相结合在一起,每一个章节都是采用两个展翅飞翔以及散发的活力为主题基础的,并且进行的速度比较迅猛,对于一般人来说,是很难在短暂的时间里理解的。当然,这与海顿的个人创作技巧是有一定的相关性的。

三、结束语

海顿就是海顿,在忍受着屈辱的生活时,却又能够安于现状,苦衷作乐,犹如他这个人一样,乐观自信以及幽默风趣。这也就决定了他的作品在字里行间都能够闪现着奥地利人的机敏以及乐观,充满着生命力,犹如一个没有失去童心的长者,在孜孜不倦的向着别人诉说着自己乐知天命的绝学。G大调第94号交响曲《惊愕交响曲》做为海顿的代表作,不仅奠定了他做为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代表人,同时也使他的的盛名得到传播。

篇二:“交响乐之父”与交响乐

“交响乐之父”与交响乐

奥地利著名作曲家海顿出生在离维也纳不远的一个叫罗劳的小村庄里。从幼年时起他就显露出超凡的音乐才华。社会底层的贫苦出身使海顿有机会熟悉奥地利民族、民间音乐,这使他的一生受益匪浅。他生活在古典主义风格形成时期,在古典主义音乐艺术中留下了他个人的印记。他一生创作了125部交响曲作品,在音乐历史中是一位罕见的多产作曲家。

海顿所处的时代,作曲家往往成为贵族的附庸。音乐家们常常穿着宫廷礼服,搽着香粉,戴着假发,犹如宫廷奴仆一般为贵族提供优美温和的娱乐。然而,从1791年起海顿终于可以以自由人的身份进行创作了,他曾先后两次访问了伦敦,为此他写下了他一生中最后的十二部交响曲,人们称之为《伦敦交响曲》。 在这位“交响乐大师”诞生之前,交响乐这一体裁已经历了漫长的萌芽与发展过程。前人已奠定了富于对比的四个乐章结构的交响乐创作模式,特别是已初步确立了第一乐章由两个对比的主题以及发展与再现的奏鸣曲式原则。但是十八世纪末叶,“古典交响曲”尚有待于完善、有待于将以往作为人们消遣娱乐的器乐合奏的交响曲提高与发展成为具有深刻思想内容、富于高度艺术性的大型音乐体裁。海顿的历史贡献便是确立了交响乐这种大型音乐体裁的结构方式,促进了这种新型器乐语言的完善。在他的手中,交响乐第一次被赋予了真正的古典主义风格。

完美的古典交响乐形式,是海顿留给后人的珍贵遗产。这一重要贡献,来源于他在启蒙主义的影响下对艺术和音乐之美的新的信仰与追求。他的创作中充满了清闲、明快、快活的古典风格,与民间音乐的完美结合,使海顿的旋律朴素、自然、乐观并富于歌唱性。他是维也纳古典乐派真正的奠基者,而莫扎特、贝多芬的辉煌成就都是在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俄罗斯著名作曲家柴科夫斯基曾经说过:“没有海顿,也就没有莫扎特,没有贝多芬。

是(奥地利)著名作曲家(海顿)

约瑟夫·海顿(1732一1809)奥地利著名作曲家,维也纳古典乐派奠墓者之一。

他出身贫困,从小在很艰苦的条件下学习音乐,作曲主要靠自学,成年后长期任乐队队长, 至九十年代初,成为当时首屈一指的音乐家。1791、1794年他曾两度赴英,备受欢迎。 他主要从事主调音乐的创作,是他确立了“弦乐四重奏”和古典“交响曲”的结构形式, 把交响曲固定为四个乐章形式,以完整的交响乐队编制进行配器,为近代交响乐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他一生共创作了一百多部交响曲,其中较著名的交响曲有

《告别》、《时钟》、《狩猎》、《惊愕》、《军队》、《伦敦》、《牛顿》等,

故他被称作“交响乐之父”。他的音乐语言朴素、简洁、平易近人,感情明朗,乐观。

作品不重深刻抒情和戏剧性刻画,而主要是以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为题材,常用“说话原则”, 进行世态风俗性的表现。他的主要作品还有弦乐四重奏《云雀》等七十六部,清唱剧《创世纪》、《四季》和一些歌剧、歌曲等。

他在乐曲的发展中“常用主题活用”的原则,这直接启示看贝多芬动机发展的灵感。

篇三:交响乐之父

“交响乐之父”——海顿

简介 弗朗茨·约瑟夫·海顿出生于奥地利和匈牙利边境的一个贫穷的车匠家庭,27岁时受聘担任匈牙利艾斯台尔哈奇亲王的乐长,任职达30年之久,他一生写作了104首交响曲,4部清唱剧以“创世纪”和“四季”最为突出,同时也写作了68首的弦乐四重奏,52首钢琴奏鸣曲,以及20部歌剧(5部散失)、轻歌剧、13部弥撒曲和声乐作品。 评价

海顿的音乐幽默、悠闲、明亮、轻快,含有宗教式的超脱,他将奏鸣曲式从钢琴发展到弦乐重奏上,他是器乐主调的创始人,将传统对位法的独立声部完全同化了,将主题发展自行展开。后期他访问英国,接受牛津大学授予的音乐博士头衔,受到了亨德尔的影响,也受莫扎特的影响,产生旋律优美抒情色彩,出现类似巴洛克的风格。他用弦乐四重奏代替钢琴,用管弦乐代替管风琴,创造了两种新型的和声演奏形式。

成就

海顿被公认为交响曲和弦乐四重奏之父,并且是钢琴协奏曲和钢琴三重奏的开创者。尽管一些早期古典派如卡尔·菲利普·埃曼努埃尔·巴赫(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的儿子)之于钢琴协奏曲,以及约翰·克里斯蒂安·巴赫(同是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的儿子)和雷欧波得·莫札

特(莫扎特的父亲)之于交响曲,都有重要的贡献,但海顿的地位是无人可及的。他还是第一个将赋格和对位法引进古典音乐的杰出作曲家。海顿的音乐风格有晚巴洛克风格、田园诗风格

交响乐之父

海顿对古典音乐的主要贡献是交响曲和四重奏,由于他对于交响曲体裁的形成和完善作出了巨大贡献,因此被人们称作“交响乐之父”。海顿的性格善良,诚恳而质朴,是一个人道主义者。他的这些性格在音乐中得到了十分明显的体现。他还热心关怀青年音乐家,莫扎特、贝多芬等作曲家都曾向海顿求教,并且尊称他为“我们的父亲”。

篇四:交响乐之父

交响乐之父-赫伯特·冯·卡拉扬

1938年到1939年期间,意大利指挥家维克多·德·萨巴塔看了卡拉扬指挥后,说:“我发现了一个具有震撼力的指挥,他的音乐思想必将影响到后半个世纪。”果然,萨巴塔的话后来得到了验证。

赫伯特·冯·卡拉扬于1908年出生于奥地利的萨尔茨堡,这里曾经诞生过世界上最伟大的天才作曲家莫扎特。卡拉扬的祖籍是希腊,他的前辈最初从希腊来到德国从事建筑设计,后来有一些亲属去维也纳定居。卡拉扬的父亲是一家医院的院长,也是一名外科医生,他爱好音乐,从小就想当一名乐手,可是最终没有实现这个愿望,因此,卡拉扬去学习音乐使父亲感到特别高兴。卡拉扬的母亲表面上不太懂音乐,但她却能在内心感受音乐,她是一个瓦格纳迷。

卡拉扬从4岁半就开始登台演奏,他的哥哥学习钢琴比他早,可是他不能容忍哥哥比他强,于是就躲在钢琴下面偷听哥哥弹琴。整整15年,卡拉扬一直听哥哥一遍又一遍地弹奏相同的曲子,这促使卡拉扬更加努力,过了两个月之后,他就赶上了哥哥的弹奏水平。后来他独自来到了维也纳,遇到了一位非常优秀的老师,这位老师教了他三个月之后便对他说:“假如你感到你无法用两只手来表达你心里的想法,就应当去做一名乐队指挥,这样才不会出现悲剧性的结果。”这位老师的教诲影响了卡拉扬的一生。后来卡拉扬在萨尔茨堡筹办了一场音乐会,当时他只是想试探一下能否成功。

他从18岁就开始担任乐队的指挥,他首先在德国的乌尔姆市立歌剧院担任常任指挥,后来又在亚琛市立歌剧院担?a href="http://www.zw2.cn/zhuanti/guanyuwozuowen/" target="_blank" class="keylink">我衾种傅肌K谡饬礁鲂」婺5母杈缭捍袅?6年,每年他都要背谱指挥演出5、6部歌剧。当时,他不仅要指挥乐队演奏,还要指挥歌手以及合唱队演唱。

卡拉扬在维也纳音乐学院学习时,幸运地遇到了一个导演,他经常对卡拉扬说:“你自己算不了什么,乐队才是一切!”1937年时任维也纳国家歌剧院艺术指导的布鲁诺·瓦尔特邀请他去维也纳演出。1938年到1939年期间,意大利指挥家维克多·德·萨巴塔看了卡拉扬指挥的瓦格纳的歌剧《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之后,立刻去找维也纳歌剧院经理蒂特廷。在当时,蒂特廷是德国和奥地利古典音乐的最高统治者。萨巴

塔对蒂特廷说:“我发现了一个具有震撼力的指挥,他的音乐思想必将影响到后半个世纪。”果然,萨巴塔的话后来得到了验证。

许多影片中都拍摄了卡拉扬指挥演奏的场面,在拍摄时,卡拉扬在某种程度上充当了导演的角色。当导演要拍摄卡拉扬的手的时候,卡拉扬就让拍摄人员把摄影机放在他的肩膀上,以便让他们把他的手的动作拍得更清楚,这样还能避免远距离拍摄时造成的画面变形。在整个拍摄过程中,卡拉扬总是在不知疲倦地工作。

卡拉扬从来不用体型肥胖的女歌手担当歌剧中的角色,他认为这样的歌手会让观众闭上眼睛不看舞台上的表演,而他就是想要观众睁大眼睛看台上的表演。卡拉扬对舞台的一切了如指掌,舞台的每一个角落都铭记在他的脑海里。卡拉扬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指挥大师,同时他还要学会去做一名出色的舞台导演,为此,他花费了大量的精力,付出了许多心血。

卡拉扬经常对他的乐队说:“乐队必须服从歌手,而且要尽量模仿歌手的音色,而歌手也应当尽力去模仿乐队的音质。”他在排练时对乐队要求特别严格,而到了正式演出时,他总是替乐手们着想,他指挥的动作轻松自如,充满自信,令人感到值得信赖,他的指挥达到了一种完美的境界。

由他指挥的主要曲目有:

1947贝多芬第九交响曲

1951瓦格纳纽伦堡的名歌手

1959理查·施特劳斯《英雄生涯》

1962贝多芬交响曲全集

1967-1970瓦格纳《尼贝龙根的指环》

1973威尔第奥赛罗

1984维瓦尔第四季EMI7470432

1987施特劳斯家族维也纳新年音乐会DG419616-2

他所指挥的德沃夏克大提琴协奏曲也是经典之一

篇五:海顿交响乐之父

交响乐之父:海顿

教学目标:

通过讲述海顿性格特点,培养学生人生观及处事的心态。

教学对象:

高中生

教学内容:

初步了解古典主义时期音乐特点,海顿生平简介,海顿人物特点,音乐风格,交响乐的形式,作品《惊愕》《时钟》欣赏,轻音乐。

教学过程:

1、引入

播放音乐《惊愕》。听过了这个交响曲的片段,我看到所有人都被惊到了,那今天我们他为什么写作了一首这样神奇具有特点的作品的。

2、海顿生平

作品的出现于作者的生活是密切相关的。现在我们先讲讲海顿的生活,听听他的故事。

7岁便加入了维也纳教堂唱诗班的童声合唱团,变声后被解雇。

靠打临工和教书度日,同时师从当时有名的作曲家波尔波拉学习作曲。

后长期任职宫廷乐队,担任乐师、作曲和指挥,长达30余年。他对乐队长期的训练当中不断研究和尝试,促使他的音乐风格慢慢成熟起来。

被比他小24岁的莫扎特称为:亲爱的海顿爷爷。

他的一生大量的器乐作品中,最重要的就是交响曲题材。一共写了因此被称做“交响乐之父”

3、交响曲

是管弦乐队合奏的表演形式,分为弦乐组、木管组、铜管组,打击乐组等。

4、《惊愕》 海顿是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在时代大风格中,古典乐派具备两大特点1结构严谨

重复的事物是容易让人厌倦的,父母催促不要再玩手机,不要再玩电脑,快点来吃饭,上十分无聊,并且不断重复,音量也很弱,像是催眠曲。 作为新作品演奏那天,音乐厅座无虚席,而来听音乐会的贵族们实际上是不是真正懂音乐呢?并不是!只是为了显示自己的修养,觉得自己很有品位,他们每次听音乐会的时候都会有人听着听着开始睡大觉了。

海顿看见了这些人睡觉,心里不高兴的,心里想“我那么辛苦的写作品,你们却睡觉,一定要想办法整治一下你们!”于是出现了这一首《惊愕》。

交响曲开头音量弱,旋律是和弦分解,旋律十分无聊,不断重复,像是催眠曲。第二遍重复更弱了,就在此时突然整个管弦乐队用全身所有的力气同时演奏了一个突强的音。当时

把所有观众都吓得魂飞魄散了。

播放音乐,讲解。

5、海顿性格

反映出海顿的任务性格,可以在音乐会作品中愚弄观众。

性格:幽默,风趣,愉快,乐观。

6、总结延伸

再关注到海顿的出生年份,一共活了77岁高龄。这个年龄在当时医学并不发达的时期已经是长寿老人。

我觉得学音乐是一件很愉快的事情,我以前是钢琴老师,我看着钢琴已经逐渐成为人人

都会弹都会学的乐器了,现在所有的家长,父母也是希望你们幽默风趣愉快乐观积极向上,虽然他们讲话带有古典主义音乐特点严肃严谨重复唠叨,但他们是希望你们能够健康成长,很快乐,很长寿的。

6、小野丽莎

作品赏析,平淡、安静、愉快、好听。

7、控时案例《时钟》

欣赏《时钟》,全曲简单,明了,结构稳定,好听,幽默,风趣,愉快,乐观,阳光。重复说明海顿人物性格和音乐风格。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