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小学作文 > 教育资讯

印度人在中国生活感受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4 14:25:58 小学作文
印度人在中国生活感受小学作文

篇一:一个在中国生活两年半的印度人:中国人比印度人苦多了 (1)

一个在中国生活两年半的印度人:中国人比印度人苦多了 表面上看,中国比印度先进、富裕,中国的GDP和人均GDP两项指标都是印度的两倍,人口比印度只多出约12%,按说中国要比印度富裕。从我在中国生活的两年半的所见所

闻,知道“中国人实际上比印度人要艰难得多、辛苦得多”。

一、印度农民没有苛捐杂税

印度农民占总人口的比例和中国差不多,但印度农民自给自足,国家根本不从农业上提

取税收,也不像中国地方有那么多官员要养活。印度的农业技术比中国落后,这主要是印度

农民懒造成的。要是印度农民有中国农民这么能吃苦,印度农村肯定要比中国富裕。中国有

世界上最能吃苦的农民,有最高的农业单产,但中国农民被压迫得太深,税赋太重!以占人

口大多数的农民来说,印度农民比中国农民轻松得多。

二、印度人享有充分的流动自由

中国人在自己的土地上要《暂住证》,印度不需要,也没有因为《暂住证》被关押被打死的情况

。印度人可以在总统府的对面要饭,也可以在像中国长安街一样繁华的地段搭棚生活,根本

没有人以影响市容为由像赶鸭子一样到处赶。

三、印度没有打砸摊主的城管

在印度,不会因为三轮车影响政府形象而被取缔,只要你能在某个地方找到谋生的门路,没有人管你,而在中国就严格得多,官员们关心对外形象重于关心百姓生活.

四、印度人的工资水平高于中国

中国有世界上最廉价的劳动力,劳动成本比印度低得多。以电视机为例,此次美国对中 国实行“反倾销”,就是以印度的电视机价格为参考的。印度的原

材料及其它成本不会比中国高 ,唯一高的是劳动力成本,而中国电视机价格低就是因为劳动力工资低。 一些合资企业到中国办厂并不是因为别的什么,而是因为中国人最能吃苦、工资最低。 这些外国工厂在印度根本开不起来,因为印度人要的工资这些老板给不起,印度人也没有中 国人牛马般吃苦耐劳的精神。

五、中国人民享受不到实惠

中国的GDP是印度的两倍,但中国人民难以从中得到实惠。以汽车为例,中国连乡村官 员都可以坐上进口高档轿车,仅此一项每年就消耗了中国GDP很大一部分。 这种情况印度是绝对没有的。除国家用于外事活动外,印度政府官员都坐印度自产的“ 总理牌轿车”,象国防部这样的强力机关连空调都没有,而中国所有的政府衙门都是富丽堂 煌,每年被政府官员公款吃掉的钱也是一个天文数字,这些印度很少。 这些都是民众的钱,所以,中国虽然GDP是印度的两倍,但人民享受不到实惠。况且,中国的GDP在剔除水分后的真实数字是多少,大概没人能说清楚。

六、印度没有那么多大盖帽

在中国大盖帽满天飞,“九顶大盖帽管一顶破草帽”是“中国特色”。这些大盖帽都是 冲着人民来的,每顶大盖帽都是人民的负担。印度没有这么多大盖帽,即使你戴着大盖帽也 不能向人民乱收费。中国人光养这些大盖帽就必须付出沉重的代价,谁也不清楚中国人要花多少钱来养他们 。一些大盖帽领导贪了太多的钱以后,卷辅盖走人跑到国外去。据中国自己报导,近年来卷(转载于:www.smhaida.com 海 达 范 文网:印度人在中国生活感受)款外逃的官员有好几百人,这些人带走的财富估计可以供养几千万儿童上学。

七、印度没有官员终身制

印度上至总统下至部门,在任是官员,享受国家的各种待遇,下来后和平民一样。中国 就不一样了,只要进了官场,除非因腐败被抓,否则国家要养一辈子,直到死为止。据中国 媒体报导,中国的官员总数和法国总人口差不多,这还不包括乡村及编外的官员。而中国的国民总值比法国还低,从这一点上看,中国人的负担比印度大得多。

八、印度没有中国那么多烂尾楼

在中国城市随处可见烂尾楼,这些烂尾楼少则几百万,多则几十亿,要统计中国的烂尾楼到底有多少、有多少资金耗在烂尾楼里,比登天还难!可以说每幢烂尾楼都是官商勾结的 结果,每幢烂尾楼都是人民的血汗钱,在中国不知有多少人民的血汗投入了这个黑窟隆,这 种现象在印度很少见,这也是中国特色。

九、印度实行“全民免费医疗” “公费医疗”也称免费医疗,指国家对公民提供一种福利,代为支付医疗费用。发达欧 洲国家如英国、瑞典、瑞士、丹麦,都是全民免费医疗,一切费用国家全包。 美国、日本等国实行医疗保险制度,但是对于退休老人、穷人,则是“免费医疗”。牛 逼如俄罗斯,只要是在俄国土地上的人,无论本国人外国人,一概免费医疗。再看第三世界穷国家,印度人口大国,竟然也敢施行全民免费医疗制度,古巴、巴西\

智利实行全民免费医疗保健制度,全民普及基本卫生服务,人均期望寿命、婴

儿死亡率、孕

产妇死亡率等国民健康指标都位居世界前列。可是号称社会主义大国的中国,到现在免费医

疗还是个梦想。

十、印度的国际生存环境好

由于政权的性质,中国很有可能因为一场战争,被国际势力打压下去。而印度作为民主

国家,与主要强国关系友好,也不存在武器禁运,所以印度的发展空间比中国好得多

篇二:一个印度人眼里的中国人

一个印度人眼里的中国人:“比我们苦多了”

编者按:一个印度公民在中国生活了两年半,得出一个结论——中国人比印度人辛苦多了。究竟辛苦在哪里,我们来看一下。

全文:表面上看,中国比印度先进、富裕,中国的GDP和人均GDP两项指标都是印度的两倍,人口比印度只多出约12%,按说中国要比印度富裕。从我在中国生活的两年半的所见所闻,知道中国人实际上比印度人要艰难得多、辛苦得多。

一、 印度农民没有苛捐杂税

印度农民占总人口的比例和中国差不多,但印度农民自给自足,国家根本不从农业上提取税收,也不像中国地方有那么多官员要养活。印度的农业技术比中国落后,这主要是印度农民懒造成的。要是印度农民有中国农民这么能吃苦,印度农村肯定要比中国富裕。中国有世界上最能吃苦的农民,有最高的农业单产,但中国农民被压迫得太深,税赋太重。以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民来说,印度农民比中国农民轻松得多。

二、印度人享有充分的流动自由

中国人在自己的土地上要暂住证,印度不需要,也没有因为暂住证被关押被打死的情况。印度人可以在总统府的对面要饭,也可以在像中国长安街一样繁华的地段搭棚生活,根本没有人以影响市容为由像赶鸭子一样到处赶。

三、印度没有打砸摊主的城管

在印度,不会因为三轮车影响政府形象而被取缔,只要你能在某个地方找到谋生的门路,没有人管你,而在中国就严格得多,官员们关心对外形象重于关心百姓生活。

四、印度人的工资水平高于中国

中国有世界上最廉价的劳动力,劳动成本比印度低得多。以电视机为例,此次美国对中国实行反倾销,就是以印度的电视机价格为参考的。印度的原材料及其它成本不会比中国高,唯一高的是劳动力成本,而中国电视机价格低就是因为劳动力工资低。

一些合资企业到中国办厂并不是因为别的什么,而是因为中国人最能吃苦、工资最低。这些外国工厂在印度根本开不起来,因为印度人要的工资这些老板给不起,印度人也没有中国人牛马般吃苦耐劳的精神。

五、中国人民享受不到实惠

中国的GDP是印度的两倍,但中国人民难以从中得到实惠。以汽车为例,中国连乡村官员都可以坐上进口高档轿车,仅此一项每年就消耗了中国 GDP很大一部分。

这种情况印度是绝对没有的。除国家用于外事活动外,印度政府官员都坐印度自产的"总理"牌轿车,象国防部这样的强力机关连空调都没有,而中国所有的政府衙门都是富丽堂煌,每年被政府官员公款吃掉的钱也是一个天文数字,这些印度很少。

这些都是民众的钱,所以中国虽然GDP是印度的两倍,但人民享受不到实惠。况且,中国的GDP在剔除水分后的真实数字是多少,大概没人能说清楚。

六、印度没有那么多大盖帽

在中国大盖帽满天飞,"九顶大盖帽管一顶破草帽"是中国特色。这些大盖帽都是冲着人民来的,每顶大盖帽都是人民的负担。印度没有这么多大盖帽,即使你戴着大盖帽也不能向人民乱收费。

中国人光养这些大盖帽就必须付出沉重的代价,谁也不清楚中国人要花多少钱来养他们。一些大盖帽领导贪了太多的钱以后,卷辅盖走人跑到国外去。据中国自己报导,近年来卷款外逃的官员有好几百人,这些人带走的财富估计可以供养几千万儿童上学。

篇三:印度所见所感

印度所见所感

电子科技大学 蔡苏宇

1、印度人文化水平普遍不高但民风淳朴,而且他们会很热情的与外国人合影。

2、乌鸦、狗很多,尤其是乌鸦,多的超乎你的想象。

3、贫富差距巨大。有看到很穷的人,也有看到奥迪Q7等好车。

4、 印度人认为左手不洁,用右手吃饭、握手。左手不洁的原因是他们擦屁股不用纸,用左手以及水处理。

5、印度人嗜咖喱、嗜甜,咸味的东西很少;零食要么是咖喱味的 要么没有盐味,要么很甜。由于宗教信仰,印度人不吃猪肉和牛肉,猪被视作肮脏的动物,牛则被视作神圣的动物。

6、印度人主要优缺点:不守时,上课的话老师有时会迟到二十多分钟,有的学生甚至迟到四十分钟。优点:重视教育,英语也是印度人相对中国人的优势。也许他们口音奇葩,但是看英文肯定比我们顺当多了。

7、我们去的学校叫VIT,校长很重视教育和中国,学校有印度第一家孔子学院,还有专门的中国食堂,校长还考虑把分校开到中国去。中国食堂的老板是印度人,他也是“印度小厨”的老板,连锁店在印度很多,也开到了上海,他也很重视、喜欢中国,娶了个中国妻子,生了两个孩子。

8、在商店或者超市里买东西,袋子也是收费的,是再生纸的,比中国环保。

9、除了电子科大,VIT还和武汉大学、郑州大学、四川大学等有合作。

10、印度的许多东西比中国便宜,以吃的为例,饮料、酸奶两块钱就能买到很好很正宗的一大杯,不到十块就能吃到蛮不错的比萨。对于电子产品,则是便宜的东西比中国便宜,相对贵的东西比中国更贵,比如S4在印度要卖五千多。

11、VIT校园里有些印度学生穿着浅绿色的制服,应该类似国防生,但和国防生也不一样,大概是作为国家技术人才培养的好学生。

12、韦洛尔市区其实比较破,类似于中国的县城或者大镇。整个韦洛尔市的高楼其实都在郊区,就是VIT大学里,可见印度很重视教育。我们住的是一栋宿舍楼的顶楼,十楼,几乎是韦洛尔市的最高点,我们笑称一群中国人住在韦洛尔的最高处。

13、社团的招新宣传很Nb,直接进上课的教室,上讲台宣传,老师还得下来。见过很多次社团在上课时进来宣传了。

14、印度的手机基本都是三星,也有诺基亚,电脑基本都是戴尔,操作系统以XP为主。三星的生意看起来做的很好,可以看到很多S3大小的三星智能机,苹果忽视这块

市场还是失误了;当然按键的手机也很多。车以TATA、丰田、现代为主,也有少量大众、奥迪等。

15、印度发展的怎么样,印度学校里比中国还好点,外面落后中国十五年到二十年,或者更久。基础设施确实陈旧,公路、网速也不如中国,包括电的供应还是跟不上。怎么说,六个小时在中国,坐高铁可以从广州到武汉了,六个小时在印度,连金奈到班加罗尔都不够。

16、去了几次金奈,印度第四大城市。规模大,但是楼比较矮。就是占地面积大,就像一滩水··

17、男尊女卑还是有的,校园里有男生区和公共区(包括了女生区),男生可以去女生区,但是女生不能去男生区。上课时,男生一般坐左边,女生一般坐右边,看起来是习惯,但也有例外的。

18、这边的宿舍是六人间,但比中国的六人间要大,床是上下铺的,宿舍有两个那种长的电棒,三个风扇,一个空调,每个人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个小电棒、一个较大的衣柜,还有固定在墙上的橱柜。有空调,有电梯,每层楼有厕所、洗漱间、浴室,每层楼有直饮水,温水和冰水。

19、中国的1楼,在印度是ground floor,就是0楼;车和行人都是靠左走。

20、路上见到牛就得绕行,而且路况不好,但减速带还多的一比··所以速度很慢。

21、确实有见到人挂在汽车上,然后火车车厢之间,没有门,就是方便上下··方便扒··

22、关于中国领土:印度地图上的中国,大陆、香港、台湾各自独立,藏南被视作印度领土。

23、印度人对图书馆很尊敬, 他们认为书是神圣的东西,进去不能穿短裤 拖鞋。其实在校园里也几乎没见过穿短裤的,可能是规定吧。外国人还好,至少我们在校园里穿短裤没啥,但是去图书馆还是要长裤才行。

24、关于校车,印度的校车是都是那种黄色的结实的校车,而中国的校车大多不规范。

25、印度的校医院免费,检查和药品都是免费的。

26、印度人大多很穷,但是过的似乎也不是那么悲催,有些安贫乐道的意思,节奏很慢,个人觉得印度人的生活幸福感比中国人要强(他们对外面多不了解,就无所谓比较)。

27、关于信仰。印度人大多信奉神明,神庙很多,很多人头上会有吐的红点或者别的印记。

28、这里提一下朝鲜的信仰,朝鲜也很穷,但朝鲜人也有信仰,虽然信奉的是极端的共产主义( 朝鲜式的共产主义,超现实的共产主义)。许多朝鲜人知道自己比中国穷,可是他们不在乎,他们在乎的是精神的东西。

再提一下对教育的重视程度:执政党的党徽,中国是镰刀、锤子,朝鲜是镰刀、锤子、笔,朝鲜很重视知识分子和教育。

29、印度的宗教,朝鲜式的共产主义,这些信仰,都是人民不会太焦躁的原因,这也是幸福感的主要来源之一,加上对外部的不了解,印度人或者朝鲜人比压力山大的中国人要幸福并不是空话。

中国人现在基本都为了自己,为了生存各种奔波,朝鲜人是为了国家,印度人是为了神明···信仰的缺失,包括文化的流失,都是中国的问题。

30、关于印度的软件业:前两天看了篇《硅谷已是印度谷》,讲的是印度人的崛起(不是印度,而是部分印度人),昨天去已是高知特的金奈园区参观,这里谈谈我的感受。首先介绍下高知特:世界五百强之一,世界著名软件外包企业,总部在美国新泽西州,在全球有超过16万4千名员工,1万两2千个项目,市场价值超过220亿美元。02年在纳斯达克上市,连续多年获得LOMA高级认证,被福布斯杂志评为年度进步最快25家企业之一,此外,还是连续四年最受尊敬公司之一,员工最喜欢工作的公司之一。 高知特在亚太的拓展,在中国始于06年,在印度也是同期,但八年之后,高知特在印度已有近万员工,在中国却只有一千多员工。这里引用下在高知特(印度)工作了八年的一中国中层的话来说,由于汇率问题,同样的人,同样的工作量,需要多付给中国员工40%的工资,这一点就对发展决策很有影响,还有印度人编码规范,重视写文档··再加上其他一些诸如英语之类的因素,高知特(印度)发展的比高知特(中国)要好的多。

说说企业文化: 高知特的楼设计的色彩斑斓,从外面看像KTV,每个人都在脖子上挂着各自的ID Card(进园区参观也要打印一张印有照片的临时卡)。然后在他们的餐厅里吃饭的时候注意到人很多,餐厅也很大。男员工穿着都是很正式的,衬衫,皮带,西裤、皮鞋。女的也多正式,但也有随意点的。园区里有一栋楼我们不能去,似乎是编代码的地方,因为是外包,他们很多业务是给其他五百强做,涉及到些机密吧。他们还有图书馆、瑜伽室、咖啡厅、健身房等。各个楼多可见“set get go”、“Glory for work”之类的标语,还有“F1赛车”“战斗机”等一些激励人变得更快更好的海报。企业文化到是非常浓厚。

企业DNA:1、Customer Focus 2、passion 3、collaboration 客户、激情、协作。

还有就是社会责任,他们做了不少公益,也有自己的基金会。绝大部分中国企业的社会责任感都不强,公益做的不够,然后我觉得很多公司没有清晰的企业文化。

再以高知特为例,他们的工作环境也比中国要好,以及他们花在沟通协调上的成本很高,他们会投出许多时间精力金钱来沟通(各部门、项目组等内部、以及之间的的沟通、上下级的沟通、以及和客户的沟通),此外还有沟通的实现方式大多高效,方式中有视频会议等。前期跟我们主要交流的那个在高知特工作了八年的中高层是中国人,她不在金奈,应该在其他城市就是和我们视频的,还给我们放了PPT。多少感受了下以印度人为主的大公司的氛围,就分享给大家了。暂时感受到的基本就是这些,写下分享给各位。

13\8\9 蔡苏宇 于韦洛尔

篇四:印度人眼中的中国

印度人眼中的中国

印度是一个特别善于表达自我的民族,对于中国,有多少印度人就会有多少种观点。

如同中国对印度林林总总的看法一样,印度人对中国的感情也呈现出多姿多彩:怀疑、同情、震惊、敌对、友好、好奇、害怕、愤怒、敬畏、尊敬、不知所措……

“中国人并不冷酷”

施瑞德哈来自泰米尔纳德邦,他在邦立大学教授国际政治和中印关系课程。在尼泊尔的一个研讨班上,我与他成为了合作伙伴。值得指出的是,我是他有生以来第一个接触的中国人。

当研讨班即将结束时,施瑞德哈悄悄告诉我,回国后他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告诉他的学生“中国人并不冷酷”——因为以前他在给学生上课谈到中印关系时,总是给他们讲“中国人非常冷酷”。但他现在觉得,中国人其实非常热情、友好和坦诚。

说实话,第一次听施瑞德哈说“中国人冷酷”时我感到特别不可思议。渐渐地我明白了可能是中印之间的文化差异产生了这种认知隔阂。所以我不断地向施瑞德哈讲述一个观念,即中国人的感情总体来说比较含蓄,对于任何他所喜欢的人或者事物都不会像印度人或者西方人那样情绪激动。这或许是中国人被认为冷酷的直接原因。

其实,在与印度人接触中,我也发现了他们身上有许多与中国人不同的行为方式。例如,印度人喜欢某种东西会表现出很强的倾向性,甚至会直接向对方索要,而这在中国人看来却是不可思议的,因此印度人被许多中国人指责为贪婪。

其实,无论是“中国人冷酷”还是“印度人贪婪”,恐怕都是不同民族依据自身的文化取向作出的判断,这其中并不一定带有多大的合理成分,然而日积月累,却可能会对人民的沟通产生负面影响。

“昆明简直就是东京”

拉纳是来自印度阿萨姆邦的一位电视工作者。1999年我曾经陪他到通往缅甸的史迪威公路实地考察。我还清楚地记得我们返回昆明的那天正好是晚上。那年,昆明刚好成功举办了世界园艺博览会,夜幕笼罩下的昆明被一些五光十色的霓虹灯装扮得异常漂亮。当我们的车队缓缓驶入城区后,拉纳向我惊叫着:“啊,昆明真漂亮,简直就像是到了东京!”

我笑了,“昆明仅仅是中国的一个中等城市,如果昆明是东京,那么假如你到了北京或者上海,你又能说什么呢?”

其实,我在印度网站上也经常看到那些到中国公干后的印度人撰写的中国见闻,他们一方面惊讶中国现代化程度之高,另一方面则抱怨印度媒体对中国成就的报道太少。也难怪,尽管我的朋友约瑟夫每天都特别勤恳地埋头写稿,可是全印度目前只有他一人作为印度报业托拉斯派出的记者在华工作。

正因为如此,2003年,当随同瓦杰帕伊访华的六七十名记者(许多是首次来华)把他们对当代中国的风土人情认识介绍给印度人时,在印度掀起了一股强烈的中国冲击波:高速公路、摩天大楼、购物中心、霓虹灯光……印度人明白了:在通往富裕的道路上,中国已经把印度甩在后面了!

“印度穷人更多”

库马尔在尼赫鲁大学社会学系读研究生,他的父亲因为做生意经常在新德里和上海之间往返,库马尔的中国知识几乎都是父亲灌输的。他向我倾诉了一段心声:

“印度很强大,但是我们的生活水平远比中国低。我们仍有很多的穷人。现在西方国家都承认中国正在成为发达国家,可惜印度还不是,最可怕的是印度对中国的先进的漠视,中国的现实同我们想像的完全不同。中国老百姓生活水平比我们要高。虽然印度的富人生活更好,但是印度穷人更多。”

印度一直梦想着要成为一个大国。1998年,印度核试验震惊了世界,现在,印度也正在逐渐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心。但中国经济的崛起使印度领导人深刻地认识到,要想成为一个受国际社会尊敬的大国,仅有核弹远远不够,必须要有强大的经济力量支撑。

所以,我们看到,印度领导人最近几年总是在各种场合叨念着“印度的根本国策是追求人民的高质量生活”,“印度发誓在2020年将成为发达国家”。

“中印联合,未来将属于亚洲”

贾娅纳丝是居住在印度南部城市普那的一位相当活跃的自由撰稿人,主要撰写涉及中国和印度经济问题的稿件,曾跟随在美国公司工作的丈夫多次访华。

她认真而坦率地向我谈了她对中国及中国前景的看法:“对于印度来说,中国是一个令人尊敬的对手和潜在的朋友。从政治层面看,中国是印度不放弃民主原则和不牺牲国家安全就可以效仿的榜样从商业角度看,繁荣的经济将使中国成为进入制造业并与印度产品交易的一个机遇之窗。”

她说,许多印度人都梦想着中国和印度能够结盟。只有这样,两个世界上人口最多国家的联合才能够抗衡发达的西方世界。当然,目前惟一的问题是如何解决历史遗留下的中印边界争端。

同其他印度人相比,贾娅纳斯的观点可能属于比较务实的一类。在印度,持这种务实观点的人越来越多。由此,记者想起另一位朋友,印度地缘政治学家、被誉为“亚洲版北约之父”的纳拉帕特。用纳拉帕特的话说,中印如果联合,未来将属于亚洲;如果中印分开,美国将会得逞,亚洲的未来就将属于美国。

值得庆幸的是,印度的年轻一代对中印关系的态度也在日趋冷静。越来越多的年轻印度人主张,印度应该同中国改善关系,因为美国人希望印度同中国对抗,而印度就是印度,对于印度来说,中国可以成为印度的朋友,只有这样印度对美国才能有较大的选择权利。印度目前不应该在军事上震慑中国,而应该在经济领域同中国竞争和学习。

根据我对印度的认识,印度是一个民族性非常强的国家,它不会轻易与任何国家结盟,因此我不赞成那种印度人会与美国结盟反对中国的看法,同时我也并不认为中印有一天会走到结盟的地步,两国之间的

利益格局,决定了中印之间将只能是竞争与合作关系。

在现阶段,印度更希望成为一个经济大国。而要做到这点必须有一个良好的国际环境,保持与中国的良好关系对于印度是非常必要的。关于这一点,印度外长辛哈说得很明白:“目前中印都把未来20年看成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一个战略机遇期,如果中印在双边关系上取得质的飞跃,克服无端的不信任,两国将能成为一对具有建设性视野的合作伙伴。”

——————————————————

印度人眼中的中国2

一个是来自印度德里西区街头的杂耍艺人;另一个是来自安德曼和尼科巴群岛的自行车手;还有一个是来自查蒂斯加尔邦的村务委员会成员……10月,由包括医生、伞兵、学生和杂耍艺人等96名印度人组成的代表团,一起到中国进行了为期10天的访问。该代表团成员的年龄都在35岁以下,除此之外鲜有共同之处。

这个代表团由印度青年事务与体育部副部长马杜卡·古普塔率领。

代表团成员访问了4个中国城市。从北京郊外蜿蜒盘旋的长城,到上海外滩超未来式的摩天楼,行程排得满满的。代表团中超过一半的成员是第一次到中国,他们对中国的看法就像代表团成员的构成一样多种多样。

“我当然听说过中国发生的变化。”接受过古典声乐训练的歌手维达雅·莎赫说,“但在想象中,我总以为中国的街上到处是人和自行车。但我在上海下飞机时,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那个城市的灯光、外观和魅力,没有一样输给纽约。”

但是,摄影师拉菲克·马克布尔对在中国的所见所闻感到失望,他觉得中国缺少文化和多样性。“可以看到一些高大的建筑和广告牌,但这些都是现代的东西,千篇一律。完全是西方的翻版,缺少原创性。”他说。

所有这些印度人都对中国人表现出的纪律性印象深刻。代表团成员们一直对城市里宽阔大街上井然有序的车流啧啧称奇。“印度在经济上也是发展中国家,但中国人与我们不同的是,他们遵守纪律,专心于工作。”来自哈里亚纳邦的普蕾提·楚答里说,“纪律是我们印度人缺乏的东西。”

在这趟中国之行期间,成员们总是不能在规定的时间出发。对组织者来说,这就意味着要开始“印度标准时间”的速成教育,他们不久就把出发时间提前一小时。但是,机灵的成员们很快就知道了这个策略,照旧迟到。“太难为情了。”莎赫说,“我们甚至不能按时到场,这样怎么能做到了解这个国家呢?”

杂耍艺人拉凡一点没觉得自己有什么过错。“我的房间永远见不到阳光,我如何能按时起床呢?就像在夜里。”他说。而且,中国缺的不仅仅是阳光。这位曾周游各地的24岁艺人说:“中国没什么了不起的。我更喜欢西班牙的巴塞罗那。”

而第一次出国的普蕾提,对中国在保护女性权益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充满钦佩。“到处都可看到妇女在工作,驾驶公共汽车和出租车。如果在哈里亚纳邦也能这样就好了。”她说。

这趟中国之行最值得拍照留念的,是参观广州奥林匹克体育中心,这座拥有8万个座位的多用途体育场,令代表团成员中的体育迷们兴奋不已。

20岁的武术好手罗内尔·辛格在此之前一直保持沉默,此时禁不住在场馆里奔跑了起来。“我们印度从没有像这样的建筑。”他的嘴张得大大的,“他们真幸运。”(《印度教徒报》06年10月20日)

———————————————————————————

印度人眼中的中国 3

上周,我与拉德胡·普尔瓦尼进行了一次交谈。他在离上海不远的绍兴经营纺织品生意,他还是绍兴印度商业协会的会长。我想知道像他这样的印度人是不是对中国领导人即将访印寄予厚望。事实上,他的确抱有期望。

篇五:作为印度人眼中的中国

作为一个印度人 眼中的中国

1:无论是受教育还是找对象,中国人要求高

在我们印度,只要会写自己的名字,就不能算作文盲,而中国的标准是得认识1500个汉字。 我曾经去宁夏某个贫困的乡下游玩,碰到一位老汉抱怨村子里15年都没有女人嫁过来,因为太穷;但结果是我发现这位老汉家里既有电视还有DVD机,这要在我们印度已经可以算作中产阶级了,老婆是可以任选的。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讲,中国男人比我们印度男人苦多了!

2:中国的办事效率高,但人权不易保障。

在印度首都德里郊区附近,有一个过街隧道修了三年还没有修好,但中国只要在围墙上写一个“拆”字,一两年后这里就变成了一栋高级写字楼或者一座高架桥。印度是讲究民主的国家,土地都是私有化,如果政府需要新建一条高速公路,涉及到许多私有住宅或农田的迁移,他们没有强制执行的权利,必须通过法院来协调与业主的纠纷,从而使项目速度放慢。而中国的市政建设却异常迅速,为什么,因为中国政府完全不用考虑老百姓的利益,媒体上报道的许多骇人听闻的因拆迁而引起的血案,想必大家都有所耳闻,政府想把你弄哪里去都没问题,给你多少你就拿多少,想多拿,没门!虽然中国经济得到高速发展,但是有相当部分是政府强势的结果,最终使得部分人民的人权无法得到保障。也许这正是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体现吧。

小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