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为世博而设计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4 16:27:00 体裁作文
为世博而设计体裁作文

篇一:《上海世博会展馆设计对未来设计的启发》

上海世博会展馆设计对未来设计的启发

摘 要:世博会是全世界范围内规模最大、最具有社会效应的展览活动,世博会

的举办为各国建筑师提供了一个集中展示的舞台。作为展示活动的重要形式之一,其发展历程始终引领着展示设计行业的发展,文章通过对本届世博会展示案例的简单介绍,分析上海世博会展馆设计对未来设计的启发。

关键词:世博会 文化展示 绿色设计 城市生活

世界博览会是人类的聚会,人们从世界各地汇聚一处,展示各自的产品与技艺,夸耀各自的故乡和祖国,世博会集人类文明之大成,因而具备了无与伦比的感染力。早期的历届世博会对经济进步曾一度顶礼膜拜,但近年来单纯追求进步的观念已让位于“可持续发展”和其他类似理念。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的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总体规划以“理解、沟通、欢聚、合作”为理念,体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

一、部分国家展馆设计

由于文化背景、观念的不同所导致的展示内容与展示手段的不同,国家馆成了展示现代意识、科技成就以及传统文化的载体。2010年的展馆建筑是参展国传达世博理念的直接媒介,所以也诞生了十分值得关注的建筑设计,这些展馆的设计将空间造型与“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理念有机地结合了起来,不光推动了先进社会意识的传播,同时为建筑学的新思想提供了一个展示的舞台。

(1) 中国馆建筑外观以“东方之冠”的构思

主题,表达中国文化的精神与气质。国家

馆居中升起、层叠出挑,成为凝聚中国元

素、象征中国精神的雕塑感造型主体东

方之冠;地区馆水平展开,以舒展平台基座

的形态映衬国家馆,成为开放、柔性、亲

民、层次丰富的城市广场;二者互为对仗、

互相补充,共同组成表达盛世大国主题的

统一整体。

(2) 英国馆外型简洁,建筑最大的亮点就是

向各个方向伸展的触须,这些顶端带有细

小彩色光源的触须覆盖在建筑外部,随着

微风的轻轻吹拂,可以在展馆表面形成可

变幻的光泽和色彩、组成各种图案。通

过信息和图像的传送,参观者们甚至可以

在展馆的表面看到展馆内部的各项活动。

(3) 日本馆是一座会呼吸的建筑,银白色的

半圆型的大穹顶是一层含太阳能发电装

置的超轻“膜结构”。展馆延续了爱知世

博会“与自然共生”的理念,在设计上采

用了环境控制技术,使得光、水、空气等

自然资源被最大限度利用。展馆外部透

光性高的双层外膜配以内部的太阳电池,

可以充分利用太阳能资源;馆内将使用循

环式呼吸孔道等最新技术。

(4) 德国国家馆里开放状的建筑外形轻盈而

飘逸,似乎在向参观者们发出真挚的邀请。

展馆最大的亮点是一个名为“动力之源”

的展厅,参观者们可以与展厅内的巨大

金属球进行互动,金属球会随着人群的动

作及呼声做出各种回应。参观者们越踊

跃、越齐心,金属球所产生的能量就越大,

这个巨大的金属球就是一个城市,而让城

市充满活力则需要每一个人的努力和团

结。

(5) 芬兰国家馆有一个很诗意的名字——

“冰壶”。它所呈现的,是一个微型的芬兰

及其整个社会的风貌。展馆的设计灵感

来自芬兰的海岛礁石、碧波倒影、天空

剪影。它的设计也体现了许多新型的环

环保理念,墙壁和顶部的开口促进了自

然通风;新型轻质墙面、独特的窗户结构

都减少了日照引发的热强度;房顶种上植

物则用来均衡热负荷。整体营造了一种

“美好生活”的愿景,自由、创造、创新、

社区精神、健康与自然。

(6) 意大利国家馆设计师从上海弄堂游戏中

的“游戏棒”中受到启发,20个可任意组

合的功能模块被随意撒出,组合出了取名

为“人之馆”的展馆馆。它采用了一种

最新发明的多样化材料———透明混凝

土。这种加入了玻璃质地的混凝土材料

可以形成不同透明度的渐变,还能随时感

知建筑内外部的温度、湿度等。展馆内

部类似“刀锋”能向展馆内输送自然风。

二、绿色设计在上海世博会设计中的应用

“人与自然的和谐”恰与绿色设计的精神不谋而合,2010年上海世博会为正在蓬勃发展的绿色设计行业提供了最佳的实践机会和展示平台。上海世博会的展馆和展示设施大都采用了环保材料,大致可以分为天然材料和高分子材料两类,兼顾了节能、无污染、可回收利用的优点。

(1) 无污染的天然植物材料,天然植物材料如木、竹、藤条等,用于展馆和展示设施中不但具有无污染的共同优点,还因各自不同的特征,如印度馆将数以

万计盘口粗的竹子建成了世界最大的竹制穹顶,穹顶上“长”满了绿草。穹顶

上“种草”是印度馆环保理念的一种体现,穹顶和普通的草地别无二致,绿草可以在穹顶上自由生长。展馆内也能看到很多竹制品的痕迹,展馆内的坐椅就全部是用竹子制成的。整个展馆的一大特点就是不用任何能源,完全零排放。不仅如此,这些天然手工材料还完全可以被重复利用。

(2) 节能降耗的高分子材料,高科技材料也成为世博展示材料的主力。芬兰馆其白色外墙采用的是一种新型纸塑复合材料。这种来自芬兰的创新建材以标签纸和塑料的边角余料为主要原料,表面坚硬耐磨,水分含量低,自重轻,不褪色。在上海世博会芬兰馆被首次大规模应用和展示。“冰壶”顶部的碗状开口设计可促进自然通风,且能铺设太阳能电池板,为展馆制冷等设备提供电力;雨水也可进行回收再利用。这个展馆还方便拆卸,世博会后可以后续利用。

三、现代科技打造新型展示空间

多媒体技术已多角度、多渠道、多层面地“嵌入”上海世博会,通过一系列的技术创新和技术集成,呈现精彩纷呈、形式各异的“美好城市生活” ,2010 年世博会预示着人类开始进入信息社会,下一代互联网、4G 等各类未来信息化新技术。

在上海世博会开幕式上出现的灯光、激光、超大屏幕、喷泉、焰火等交相辉映的户外多媒体表演,已经预示了这也将是一届多媒体的世博盛会。借助多媒体技术,世博园区各展馆同样也给参观者带来了强烈的视觉震撼和不断的惊喜,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各个展馆都采用了大量先进的多媒体展示技术,这些代表性的新型多媒体技术可以总结为以下三类:

(1) 显示式多媒体,此类多媒体也是在各展馆得到最广应用的多媒体,包括大屏幕、等离子、液晶显示、环幕等。代表性作品如韩国馆的三维电视机、中国

篇二:“我为世博作贡献”演示文稿的设计

第三节 “我为世博作贡献”演示文稿的设计

北海中学 洪月璋

篇三:通用技术 试卷

石屏一中2012——2013学年上学期

通用技术期末考试试卷

[考生注意]:必须以闭卷方式认真作答,在答题卡上指定位置按规定要求作答,答在试卷上一律无效。

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3分,共60分)

1、科学侧重认识自然,力求有所发现,技术侧重于利用和合理的改造自然,力求有所发明。我国古代有许多关于科学和技术方面的发现和发明,以下属于科学发现的是( )

A.指南车 B.祖冲之的圆周率 C.走马灯 D.活字印刷 2、1928,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发明了青霉素,开启了抗生素时代,挽救了无数生命;但近年来由于抗生素的滥用,耐药菌株迅猛发展,抗生素束手无策,许多重症感染者因此死亡,这反映了技术的什么性质?( )

A、技术的两面性 B、技术的创新性

C、技术的专利性 D、技术的目的性

3、著名艺术家韩美林是北京奥运吉祥物创作修改组的组长,他曾经说过:“你知道吗?经历了五六次设计人员的变动,五六十次设计方案的改动,画了四五千张设计草图,这5个小‘福娃’才得以诞生。”从他的话里,我们可以知道:( )

A、设计是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 B、设计需要多种知识

C、设计需要多人共同完成 D、设计需要不断改进

4、图样是重要的技术语言,通常面对不同人群采用不同图样来表达信息,你认为面向普通消费者应采用下列哪种图样( )

A、三视图 B、效果图 C、机械加工图 D、正等测图

5、超女张含韵最新专辑因两首歌词曲版权问题被紧急召回,你认为该超女的行为属于侵犯了( )。

A、专利权 B、个人利益 C、公司利益 D、知识产权

6、有关科学与技术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在现代社会中,技术上的重大突破往往倚重于科学上的重大创新。

B.科学的主要任务是认识世界,而技术的主要任务则是改造世界。

C.技术来源于实践经验的总结,和科学原理的指导没有什么必然的关系。

D.技术是从科学到生产的中间环节,是把科学理论转化为生产力的桥梁。

7、在人行天桥的设计中,通常都要在阶梯的两边安排一定宽度的斜面通道。这是为了( )

A、节省建筑材料 B、满足不同人群的需要

C、提高强度 D、美观

8、通过改用纸盒、简化包装,近年中秋上海月饼包装成本明显下降,月饼包装盒比去年平均“瘦身”一成左右,搭售洋酒、名茶的豪华月饼难觅踪影,同时个

别厂家采用了简单的欧式包装风格,这种“瘦身”月饼的设计主要体现了设计的

( )

①美观原则 ②经济原则 ③创新原则 ④实用原则 ⑤道德原则 ⑥可持续发展原则

A、①② B、 ②④⑥ C、 ③⑤ D、 ①⑥

9、设计的一般过程:①发现与明确问题 ②制作模型或原型 ③制定设计方案 ④产品的使用和维护⑤测试、评估和优化。正确的顺序是( )

А、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②⑤④ C、③①②④⑤ D、⑤④①③②

10、在我国,家用电器使用的交流电的额定电压是220V,频率是50Hz。这主要体现了家用电器的设计必须符合设计的( )

A.科学原则 B.实用原则 C.技术规范原则 D.可持续发展原则

11、徐明对自己使用的签字笔进行了改造,在现有功能的基础上增加了照明功能。他如果想申请专利,应该申请 ( )

A.实用新型专利 B.发明专利 C.著作权 D.外观设计

12、我国发射“嫦娥一号”的首要目的便是为月球“画像”,也就是要通过各种手段获取月球表面影像和立体图像,其次是对月球的一些有用资源进行更为全面的前景评估。这说明了技术具有( )

A.目的性 B.创新性 C.两面性 D.综合性

13、据报道,一名男子将镀铜的钢板当作纯铜欲出售给南京东柏果园的一家废品收购站,不料收购站老板拿起一块“铜板”顺势在水泥在面上摩擦了两下,“铜板”边角上立刻变成了灰白色,使骗子露馅。这位老板所使用的试验方法是( )

A.优选试验法 B.对比试验法 C.模拟试验法 D.虚拟试验法

14、技术语言是一种在技术活动中进行信息交流的特有的语言形式,下列哪种技术语言是沟通设计和生产之间的桥梁,是工程施工和产品加工制作的直接依据( )

A、图表 B、口头语言 C、技术图样 D、模型

15、一款新型的手机申请了外观设计专利,该手机的外观设计专利保护期限是( )年

A、20年 B、10年 C、15年 D、 5年

16、甲乙两图纸如图所示,根据两图纸加工的物体圆孔直径( )

A.甲大于乙

B.乙大于甲

C.都是6mm

D.都是6cm

17、塑料产品的使用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污染。为解决这一问题,研究人员研制出了像废纸一样可回收利用的新型塑料,这种新型塑料的诞生,为塑料产品的设计提供了新的材料。根据这个案例,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技术与设计是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关系 B、技术的发展与设计没有关系

C、设计其实是不需要技术参与的 D、有了好的设计就必然产生好的技术

18、如图所示是一款为上海世博会设计的机器人,它除了供游客查询信息外,还能为游客演奏音乐、表演中国功夫等。该机器人的使用主要是为

了( )

A.实现人机关系的信息交互

B.实现人机关系的安全目标

C.满足特殊人群的需要

D.实现人机关系的健康目标

19、“虽有乎千金玉卮,至贵而无当,漏不可盛水??”这句话

出自2000多年前战国时期思想家韩非子之口。意思是说:一个酒杯价值千金,但若是它漏了不能盛酒,也就失去了基本的功能 ,就没有了使用价值。它说明了设计必须符合( )

A.美观原则 B.经济原则 C.实用原则 D.技术规范原则

20、以下设计,没有实现人机关系安全目标的是()

A.打开正在脱水的洗衣机盖子时,洗衣机马上停止运行

B.电风扇翻到,电机的电源马上被切断

C.根据学生不同的身高,设计不同高度的课桌

D.电梯门没有关好时,上行和下行所有的命令都无效

非选择题(共40分)

二、填空题 (共22分,每空2分)

1、技术源于人们改变 ,改造 的愿望。

2、科学的是关于 的知识,技术是关于 的知识。

3、技术设计的种类有 、 和 。

4、画线的一般步骤是:画基准线和画 、画 ,冲眼。

5、我们把技术活动中的 和 称为工艺。

三、判断题(共10分,每题1分,对的打√ ,错的打×)

1、发明是指对原有技术加以改造和提高。

2、设计的可靠性原则要求产品在规定的使用寿命内,能适应任何条件和环境而可靠的工作。

3、任何一项技术的产生都可以看做是多种知识的综合。

4、商标由文字、图形,或文字与图形组合构成,设计者对自己设计的商标享有商标权。

5、设计方案可理解为设计者用图样和文字告诉人们设计的产品是怎样的。

6、人机关系中追求舒适、方便、健康、安全的目标。

7、模型能帮助分析设计的可行性,并反映最终产品的形象和品质感。

8、古时候司马光砸缸的故事体现了司马光运用了发散思维方式。

9、通用技术在本课程中是指体现基础性和通用性的技术。

10、技术试验可将技术设计的失误降到最低程度。

四、作图题(8分)

1、写出三视图的投影规律。(2分)

2、根据三视图的投影规律,画出图1中形体的三视图。(6分)

篇四:技术与设计1高一下学期期末试卷[1]

同官高中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试卷

出题人:石鹏高

姓名: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 班次:_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

一、选择题(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MP3制造技术使得人们享受生活,享受音乐,而它不断的更新换代更是满足人们对音质的需求。这说明了技术的( )

A.目的性 B.综合性 C.创新性 D.专利性 2. 为使金属工件符合设计所要求的形状和粗糙度,往往需要进行挫削和检查工作面的垂直度。下列是有关锉削和用90°角尺检查工作面垂直度的图示,其中操作正确的是( )。

① ② ③ ④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3.人们从炮竹点燃爆炸升空到设计运载火箭,利用了方案的构思方法是( ) A、联想法 B、草图法 C、模仿法 D、奇特性构思法

4.刘某的自行车,多处表面都已严重锈蚀,他想让维修店的工人师傅通过金属的表面处理方法提高自行车的美观程度,在下列处理工艺中最合理的是( ) A.在生锈的地方直接刷上油漆

B.在生锈的地方先进行表面刷光并打上底漆,后喷涂 C.在生锈的地方进行镀层处理 D.在生锈的地方用砂纸磨光

5.近年来在新技术的帮助下,液晶显示器不仅反应时间越来越快,从以前的40ms到现在的2ms,而且尺寸逐渐增大。说明了技术的( )

A、目的性 B、创新性 C、综合性 D、两面性

6.不同模型在不同阶段有不同作用,主要用于研究产品的各种性能以及人机关系的是以下哪种模型?( ) A.草模 B.功能模型 C.结构模型 D.展示模型 7、.产品的设计过程一般包括:①制定设计方案;②优化设计方案;③发现及明确问题;④编写产品使用说明书;⑤制作模型或原型,它们之间正确的排序是:( )

A.①②③④⑤ B.③①⑤②④ C.②④③⑤① D.③②④①⑤ 8.加工书桌一般不需要的工具是:( ) A、刨 B、钻 C、锯 D、锉

9.右图是一个材料弯曲测试示意图,通过逐一增加砖码质量,观测材料弯曲的程度;你认为这一试验属于:( )

A 性能试验 B 优化试验 C 信息试验 D 预测试验 10.产品说明书的作用不包括( )

A.使用户恰当地使用产品 B、使用户掌握产品的使用方法

C、使用户安全地使用产品 D、使用户能维修产品

11.1928,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发明了青霉素,开启了抗生素时代,挽救了无数生命;但近年来由于抗生素的滥用,耐药菌株迅猛发展,抗生素束手无策,许多重症感染者因此死亡,这反映了技术的什么性质?( )

A、技术的两面性B、技术的创新性C、技术的专利性D、技术的目的性

12.李小姐买了一瓶有美白效果的洗面奶,瓶身上除了产品名称是用中文标注的外,其它内均为英文。使用一星期后,李小姐脸上长出了许多红色小斑点。后来请人对该洗面奶说明书翻译后才了解,原来说明书上指明过敏性肤质不能使用该产品,而李小姐刚好是过敏性肤质。产生问题的原因是( )。

A、说明书没有充分考虑用户阅读的需要 B、说明书有误导性语言 C、说明书的内容没有侧重点 D、说明书随意夸大产品性能

13.在肯德基店里,厕所的入口处有一高一低的洗浴盆,这是为了( ) A.美观 B.满足不同人群的需要 C.提高强度 D.节省建筑材料

14.要设计一辆适合中学生使用的自行车,你认为在设计分析时应该考虑的因素为( ) A.环保、经济、安全 B.美观、实用、经济 C.人、物、环境 D.结构、稳定、功能 15. 给书包换上一条宽一点的被带,主要体现了人机关系中( )特点。 A .安全 B.高效 C.健康 D.舒适

16.专利的申请和获得要经过以下几个阶段,1.初审2.授权3.提交申请4.实质审查5.公布6.受理。正确的顺序是( )

A、1-2-3-4-5-6; B、3-6-1-4-2-5; C、3-6-1-5-4-2; D、4-6-2-1-3-5

17.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下列关于"低碳经济"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减少了温室气体的排放,保护了人类的生存环境 B、加快了新能源的开发,促进了社会生产方式的转变

C

、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人与自然不能和谐发展

D、展现了技术的美好未来,使人们不再担忧技术的负面作用

18.如图所示是一款为上海世博会设计的机器人,它除了供游客查询信息外,还能为游客演奏音乐、表演中国功夫等。该机器人的使用主要是为了( ) A、实现人机关系的信息交互 B、实现人机关系的安全目标 C、满足特殊人群的需要 D、实现人机关系的健康目标

19.下图的左视图为( )

A

B

C

20. 通用技术在本课程中是指( )

A、信息技术 B、体现信息性和专业性的技术 C、体现基础性和通用性的技术 D、专业技术

二、分析题(20分)

21、太阳能热水器是指以太阳为能源的热水器,是与燃气热火器、电热水器相并列的三大热水器之一,在我们省常用太阳能热水器获取热水,它由水箱、集热管、支架及连接管道组成(如图),它的主要特点是节能、环保、无污染。试分析:

(1)、针对其特点,它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5分) (2)、它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法是?(5分) (3)、它的主要优缺点是?(5分)

(4)、你针对它的缺点的改进意见是?(5分)

三、自拟题(20分)

22、反思总结通用技术课程的学习过程,针对“产品说明书及其编写”

主题的学习、探究或实践环节中,自己最满意的内容、最关注的问题或最主要的收获自拟一个题目个说明自己的体会、感受、认识、主张或观点(300-400字)。

篇五:林选泉世博公共空间设计

刊载媒体/《中外建筑》2010年第10期

采访/撰文 宁忠意 图/林选泉

出位:源自法国著名哲学家米歇尔?福柯的《出位之思》。出位,越位,超越本分,既在其位又不在其位, 既是又不是,说不是又是的一种状态,是一种身在其位的越位、移植与转化。 ——题记

“你不敢轻视了静坐于酒馆一角独饮的老翁或巷头鸡皮鹤首的老媪,他们说不定就是身怀绝技的奇才异人。清晨的菜市场上,你会见到手托着豆腐,三个两个地立在那里谈论着国内的新闻??” 贾平凹在《西安这座城》中深情款款地陈述着公共空间的基本内涵。

或许,我们依稀想起:村头的大树下,井口旁,场院中;城镇的集市庙会,街头巷尾,茶楼酒肆??自然而然地聚会着的升斗小民,谈些家长里短、男男女女、流言蜚语,间或夹杂些许关于社区、甚至“天下大事”的话题。

或许,我们也能浮现:空旷的广场上,静穆的礼堂前,宽阔的街道上,往来的人们,相机前的笑脸,翩翩旋动的舞姿,矫健运动的身影。

或许,我们惬意于花园式的小区,流连于林荫夹道、鸟语花香的公园,或漫步于细风吹拂的江边,浸染于朝露与晚霞中,做一些简单的健身活动。

在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中,在由无数冰冷的建筑围合而成的空隙里,在人们对生活质量渐次上升的追求中,人的加入使公共空间呈现出鲜活迷人的风貌和无限的内涵。

作为世博史上第一次以“城市”为主题的伟大盛会, 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公共空间设计究竟是怎样的呢?设计师是如何梳理繁杂的设计内容的呢?如何考虑公共空间的临时性,使展馆之间、场地空间与展馆之间及配套设施之间有效地衔接起来呢?如何让漫步其中的游客,以及展馆外排队的游客能欣赏到不同风格的美景,从而准确地诠释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世博主题呢?

带着这一连串的问题,在世博开园两个月后的某个略显空闲的时间里,笔者 “逮”住了上海世博浦东场地公共空间设计总设计师林选泉先生,终于聆听到了这些精彩背后的精彩故事。

,对世博场地设计也称为“特殊的有别于一般的景观设计”。因此,对于总设计师林选泉来说,首先要明确世博场地设计的角色定位和主旨,并梳理和勾画出整个体系。

竖左上/上海世博会浦东场地设计范围与设计内容 竖左下/上海世博会浦东场地设计总体空间格局 竖右/世博会典型地块C07广场空间格局分析

Q:世博园区我进去过很多次了,各个展馆如颗颗晶莹剔透的明珠,而公共空间却像一条条缎带将颗颗明珠有机地串联起来。由于世博是特殊的“城市事件”,在世博公共空间的设计伊始,你是如何理解这个项目的?

A:现在是信息时代,人们对信息的获取已不再遥不可及。人们对世博的关注应该会从实体展品转变成对交流空间的重视,外部公共空间将为大量的不同种族、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提供 “全球狂欢”以及消费的场所。当外部公共空间的身份同时又为各式展馆提供“背景”与“环境”时,其物质实体、空间格局等将有别于一般的城市开放空间设计。它是以参展国家为主体,在项目主体多、设施种类多、边界不稳定的条件下进行的综合复杂的特殊项目. Q:既然是特殊“城市事件”下的特殊公共空间设计,必然有别于其它城市公共空间。你是 如何定位世博公共空间的?

A:世博公共空间要面临日均约60万的高峰人流,和室内展馆容量(日约12万人)有限的双重压力,无疑成为承担主要人流的 “容器”。从这个意义上说,上海世博也是一次“室外世博会”,当展览不再仅仅是“展品”同时也是文化与城市生活理念碰撞的时候,就不仅要重视室内的展示空间,更需要营造一个快乐交流、体验互动、文化多元的公共空间。

因此,世博公共空间设计要在合理有序的落实大量配套设施的基础上,满足为展馆提供室外展示、小型演出、游人的休闲活动、排队等候以及人流疏散等功能需求,同时进行合理高效的人流组织,将高密度人流在高温等恶劣气候,以及有限的室外空间条件下的被动等待,变成积极的参观游览,将“等候”、“参观”和“互动”、“游览”成为室外空间的主体行为。 Q:那么,世博公共空间与世博场馆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呢?

A:世博园里的许多展馆极富创意与张力。从空间结构而言,如果说世博园内的展馆建筑是“图”,那么外部公共空间就是“底”,是“背景”与“环境”的关系。世博公共空间就像一个大容器,把所有建筑与设施等容纳其中。传统的设计更多注重的是将容器的外皮做好,而我们要做的核心,是要保证这个容器里的东西正常有序运转。这样,面对的问题就比较复杂了。 Q:在这种“图”与“底”的关系中,你希望这个“底”达到什么样的境界?

A:前面说到,世博公共空间这个“大容器”的“有序运转”,首先要衔接各个国家馆和国际组织馆,设计便具有动态性了。除 “一轴四馆”保留外,其余要拆除,使得世博公共空间具有了临时性。其次,设计的内容比较庞杂,除了展馆区内所有的广场系统,绿地系统,高架系统、夜景系统外,还要落实30多种配套设施。最后,还要面对高密度参观人流的压力,以及会展期遭遇的梅雨、台风、高温等灾害天气的影响等,所有这些条件叠加在一起,逼得设计师要有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诚然,人们的主要注意力会被那些创意奇特的展馆、展品所吸引,展馆无疑是主角。但是如果不能保证容纳这些展馆的“大容器”安全有序的运转,不能设计好与“图”相协调的“底”,无论个体展馆如何张扬与眩目,都不能取得世博真正意义上的成功。

Q:世博公共空间设计主要包括哪些内容呢?

A:世博公共空间包括240多个国家馆、国际组织馆区地块所有广场和楔形绿地。具体来说,包括广场系统,绿地系统,高架系统、夜景系统以及配套设施系统等。其中广场又分为五大洲主题广场和14个展会广场,绿地分为楔形绿地和广场绿地。

世博服务水平与服务质量都直接体现在场地中系统完善的配套设施,并满足游人在世博围栏区内安全而有序的活动。除设置合理规模的四大设施:餐饮、购物、功能与援助、厕所外,同时针对上海特殊的气候条件以及有史以来最大的人流,还有一些人性化细节:如遮阳、降温、直饮水、坐椅、以及对演艺空间、夜景照明、标识导向、预约机、银亭信息亭、信息发布、广播监控等30余项配套设施。

所以,世博公共空间设计是一项特殊复杂的综合设计研究工作,有别于一般的城市公共空间设计。

Q:如此复杂的设计内容,是以哪方面为设计主线,然后串起其他内容的呢?

A:从世博整体空间结构和前面所提的“图”“底”关系来看,世博场地设计主要是广场与绿地两个系统,贯穿它们的一根主线在老子“道德经”里找到了完美答案:“天下万物生与有,有生于无”、“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老子这种从对立面中寻找“和谐共生”的朴素美学思想对设计产生了重要启发。落实到具体设计形态,广场空间布局采用“方正、秩序” 格局,而绿地空间布局呈“曲线、自然”格局,两者在对比中形成和谐统一。“道常无为,而无不为”,用朴素的灰色“网格”基底容纳张扬而又形态各异的展馆,馆外公共空间设计不作太多花哨多余的设计,以满足功能为己任的思维方法。就这点而言,我称之为:世博景观的“无为设计”。 从世博场地设计内容与定位上看,另一根主线是“从布景舞台到未来生活,营造多元体验的世博公共空间”。

无论怎样,设计必须始终贯穿 “功能导向第一”,经济实用不摆“花架子”,强调环保和可持续利用,注重安全性和可靠性,在此基础上才兼顾景观的艺术效果,强调全园设施、风格的统一和环境相协调。

有效地串起了各个展馆之间以及展馆和各个公共空间之间的联系,并有序地组织和疏通了交通和人流。因此,构筑合理的广场体系成为整个公共空间设计的重中之重。

竖左/世博会非洲、大洋洲主题广场 竖中/台湾馆广场与大洋洲主题广场 竖右/东南亚与东欧展会广场

Q:整个世博公共空间中,众多的广场是人流交通的一个很重要的纽带,如何安排这些广场的布局呢?

A:广场体系整体上以网格的形式吻合城市肌理,形成方正、秩序的空间结构和明确的方向感,适应世博会高密度人流,同时与曲线、自然的楔形绿地对比达到世博场地空间的和谐统

一。广场设计中,通过对展馆空间单元形态的调整达到广场空间形态的合理布局,以“街区空间”的建构与演绎来传达“从布景舞台到未来生活”的理念,以定期文艺演出结合广场中设置的“主题体验单元”和不同主题文化的演绎来实现“多元体验的上海世博会公共空间”。 Q:这种“广场体系”空间是如何划分和界定呢?

A:按照功能要求,每个展会广场空间可以分为:交通性空间,过渡性空间,广场核心空间,遮荫休憩空间,演艺空间以及部分展馆的室外展示和等候空间。其空间界定主要采用铺装的纹理与色彩来实现。根据广场空间的不同功能和景观特征,广场分为展会广场、综合服务广场、高架广场和出入口广场四大类型,同时依托广场体系建立“区—片—组—团”服务设施分级网络。

Q:可以介绍下这些广场的设计构成和功能么?

A:“广场核心与演艺空间”包括主题广场与组级广场,内有演艺空间和观演空间是人流集聚的重要公共空间,广场边缘区域结合遮阳降温设置集中休憩区。

“交通性空间”包括高架步道和将参观者进出广场且与高架、道路、相邻地块进行连接的线性交通性空间,采用导向性较强的线性铺装纹理。

“过渡性空间”是联系各空间的主要界面与基底,采用6m*6m灰调网格状,形成秩序的空间,

具有方向感便于引导人流;融合形态各异的展馆同时便于整合各种设施布点要求。 Q:在整个广场体系构成中,那些广场是重中之重呢?

A:在广场体系中,240多个国家馆、国际组织馆展区内广场主要包括了主题广场和展会广场,这两类广场是广场系统的核心与重点。

Q:在世博场地ABC片区,各个国家馆根据地理位置分布,每个洲都有自己的主题广场,这几大广场通过哪些设计语汇来体现各自特色的呢?

A:由于每个人对文化的理解不同,同时从抽象的文化理念到景观的空间载体的表达也具有一定难度。

世博场地十一个地块设计分别体现亚洲、欧洲、非洲、美洲、大洋洲的文化特色和环境氛围,我们尝试从各种视角寻找答案,通过对各大洲最直接的印象元素进行抽取,归纳各广场对应的最切合的设计语汇,选取了自然环境元素与空间文化意向元素来表达五大洲文化,最终提取“大洲的性格、自然环境、材料与植物、色彩”这5大元素进行空间载体表达。

Q:请简要介绍下这些特色吧。

A:亚洲广场用“水墨“元素形成黑白灰空间,用“竹阵、竹伞”构成内敛含蓄的东方空间体验。大洋洲广场让自由曲线形成“海洋岛屿”

为世博而设计

,描绘出一幅温婉宁静的土地画面。欧洲广场提取了拥有欧洲客厅之称的“圣马可广场”线条形成秩序严谨的空间感受。美洲广场上生长出热带雨林里的苍天大树,这抹浓绿与自由包容的文化共生。非洲广场以“撒哈拉之眼”和“沙漠绿洲”为元素,用黄色和斑纹与的非洲馆立面呼应,释放出热情奔放。

五大主题广场内的核心空间,设置了“体验单元”。体验单元形式统一中有变化,纹理和材质呼应大洲印象。内容可以代表五大洲特色,体验形式为结合虚拟现实、多媒体技术和高科技互动技术,让观者从五感上全方位得到体验,实现展馆活动的室外互动。

五大洲广场及组级广场,设置表演舞台,同时在一些外国国家自建馆外开辟国家的户外展示空间。演艺内容以展示主题风情歌舞活动以及户外音乐会和演唱会为主,以及小型的文化演艺活动,缓解馆内人流压力,实现展示空间向交流空间的转变。

Q:除五大主题广场外,你前面提到展会广场也是广场体系核心之一,可否大致说说?

A:除5大洲主题广场外,20几个不等的展会广场遍布于240多个国家馆、国际组织馆展区外,也是广场系统中的重点。展会广场是展馆之间和展区之间的室外广场空间,主要为各展馆区提供室外展示、小型演出、游人休闲,各展会广场合理安排餐厅、购物、援助等配套设施布局,梳理演艺、休闲、聚散空间关系,组织人流、货运交通线路并为观演、转播等预留面积。

Q:提到组织交通和人流,我想还应该有其他广场与之协调吧?

A:是的。组织交通和人流还包括高架广场和出入口广场。

高架广场主要包括世博园内各个地块东西向、南北向的临时性高架步道与世博轴,它们将各展馆空间和室外空间有机串联,具有人流交通集散、配套设施功能、遮荫避雨、游憩休闲、景观等功能。设计主要在结构柱网与断面型式优化的前提下,对高架进行水平和垂直的交通设计,处理好与广场、道路、绿地、展馆的4大关系,进行服务设施布置、立体绿化、降温技术处理、景观形象设计等,让高架步道融合在世博园中。

出入口广场构成世博园区的前景广场,主要包括浦东园区5大出入口广场:上南路、高科西路、后滩、长清路、白莲泾,由出入口内广场、外广场组成。出入口广场设计高效组织世博周边人流进行购票、排队、等候、安检、疏散等,处理好各种交通关系,同时利用有限的空间资源合理有序安排服务实施,并对入口大门等进行景观形象设计。

理的绿地体系,采用何种布局,才能达到既经济实用美观的效果,又能维系世博后续利用,

体裁作文